凯立德2013(布局完成还是资本游戏?评小米投资凯立德)
继 BAT 之后,移动地图领域又迎来了国产手机巨头小米。10 月 9 日,新三板公司凯立德(430618)发布登陆股转系统后的首次定增方案,小米科技旗下的两家投资公司包揽了全部 8400 万元的认购。在 BAT 之后,小米也开始插手 O2O。
凯立德的优势
凯立德是老牌导航厂商。目前持有导航电子地图甲级测绘资质的公司全国仅有 12 家,商用的只有 7 家。 在 BAT 三家公司收购完了几家,而凯立德是剩下的公司中比较优质的。
地图公司不是一朝一夕之功,线下数据需要长期的积累。凯立德早在 1999 年就进入导航领域,2006 年做到了覆盖全国的地图数据,常年保持市场占有率第一。
在导航方面,凯立德更有其它图商未能涉猎的领域——汽车后装市场。凯立德在后装市场的占有率一直稳固靠前,市场份额接近 70%。
而在 2013 年中国车载导航整体市场格局的数据中,后装导航占比 83.48%,前装仅为 16.52%,这预示着凯立德在车机导航市场中占有较高的份额。
凯立德 10 多年的地图数据积累和经验,对小米来说异常宝贵。小米的野心是苹果的软硬结合加上 BAT 的互联网全套解决方案,地图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而凯立德除了可以提供数据以外,还占据着车机市场的主要份额,小米要做什么,只要凯立德升级软件就可以四两拨千斤。
苹果为了推行 Carplay,找了几十家汽车厂商,也找了先锋做后装车机。而小米找到凯立德,软件升升级就可以进军车联网,可谓事半功倍。
小米的布局
对小米来说,小米手机、小米平板是硬件入口,MIUI 是软件入口,小米商城是电商渠道,已经申请下来还没发力的小米移动支付是支付手段,小米虚拟运营商是管道。小米和迅雷已经影视公司的合作是内容。
事实上,小米的生态系统已经有了雏形。而要让这个布局产生效益,线上的商城,线下的 O2O 都非常重要。
线上的小米商城已经初具规模,只是把产品从小米自己产品扩展到其他品牌其他领域的产品还需要时间(最近的例子是和九安合作的血压计)。
但是线下的 O2O 小米没有任何基础,而 O2O 中地图是一个基础数据,有了这个基础数据,才能开始去做 O2O 业务,而 O2O 业务和电商业务一样,是能由虚转实带来现金流的。
在有地图资源的厂商中,BAT 已经捷足先登分别拿下了易图通、高德和四维图新,剩下唯一的优质资源就是凯立德了。
在车联网领域。小米汽车只是传言,但是车联网这块市场的前景是被众多厂商看好的。小米和车机基本不搭边,要进军车联网,实际装车量最大的凯立德就是最好的跳板。
现代人有手机、平板、电视、电脑、手表、车机这几块屏幕,小米到目前位置还没涉足的是电脑和车机这两块屏幕。
通过投资凯立德,小米可以把车机这块屏幕的缺课补上,把硬件入口的布局也做完整。
所以,无论是从硬件入口,还是整个生态系统的角度,小米投资凯立德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互惠互利的资本游戏
对凯立德来说,和小米合作。在小米手机和 MIUI 中预装,可以迅速扩展数千万甚至上亿的用户,大幅提升市场占有率。在与高德的竞争中占据优势。
小米能够提供完整的生态系统,凯立德自己的服务如果利用上小米的支付、管道等资源,也能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而且作为一个新三版公司,凯立德与小米合作可以给投资者无限遐想,提升投资价值。
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凯立德接受小米的投资都是划算的买卖。
而小米除了完成硬件和生态布局以外,也给上市融资留足了想象空间。一个有完整生态,占据了几乎所有屏幕的小米,对于投资者的诱惑力巨大。布局越广,想象空间越大,IPO 的估值越高。
就在不久以前,阿里也是大肆收购,构建阿里帝国,同样给上市估值极大的想象空间。上市后整个阿里的管理层一夜暴富,成为后来者的好榜样。
小米虽然号称 5 年不上市,但是当年操作了金山上市的雷军从创立小米的第一天起就非常善于运用资本的力量。投资凯立德,线上线下布局完成有助于小米在下一轮融资或者 IPO 中获得更高的估值。
凯立德收获现在,小米获得未来,这是一个双赢的投资,雷军距离梦想又近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