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士的信仰神秘地带在哪(勇士的信仰)
勇士的信仰神秘地带在哪文章列表:
- 1、勇士的信仰
- 2、你还记得曾经DNF中的无CD流吗?800W勇士的信仰都停留在过去
- 3、痴迷下棋的国王与沉溺幻想的总督:秘鲁的忧伤历史
- 4、探访中东铁路③|齐齐哈尔:杂陈之地
- 5、男足的失败,让我想起汶川地震时用信仰之跃撑起脊梁的十五勇士
勇士的信仰
在飞速奔腾的岁月中
我蜷缩在阴暗潮湿的角落
缓缓举起一只干枯了的手掌
嘴角喃喃细语的在发誓:
我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勇士
从此,只为战斗而生存下去
起初,我没有良好的装备
我为了生存而战斗
我要保护自己、家人和好友等
我随手就是武器
尖锐的树枝、坚硬的石块或者
那肮脏的污泥都可以
我的长辈临死前告诉我
勇士一定要无所畏惧
长辈就是这样
他在和一头老虎博弈中死了
他可以不去的,但是他不能
在软弱的生与英勇的死之间他选择了死
这是勇士的宿命
我站在岁月长河的尽头眺望下游
看见一个个无所畏惧的勇士
要么屹立在那荒无人烟的沙漠
要么埋葬在那冰雪皑皑的大山
还有那些正在路上冲刺着的、
被人们遗忘了的
都让我敬佩
别睡,别睡,勇士们
不要做岁月的掩藏品
不要做神圣的包装箱
你应该是一束永恒的光
从发射就不曾弯曲、没有回路
要随时随地照在每一处大地上
那是勇士的信仰
你还记得曾经DNF中的无CD流吗?800W勇士的信仰都停留在过去
世间万物都逃离不过一个自然,任何事情都会向前进发,在这路途中会有坎坷,在坎坷中又会给人留下很深刻的记忆,而地下城与勇士这款游戏也同样给过去与现在的800W勇士留下了各种心酸的回忆和甜美的过去。
俗话说的好,每个人都应该有信仰,没有信仰的生活是无聊的,没有信仰的游戏也同样是无趣的,那么800W勇士在游戏当中也同样拥有者自己的信仰,这其中就有每个职业的无CD流,今天就与小梦一起走进曾经的回忆,无CD流的信仰。
什么是无CD流?
首先在说什么无CD流之前,那就需要介绍一下无CD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概念,怎么才能算作无CD呢?可能这个时候大家会问这个有必要讲吗?小梦认为这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很多玩家或许只是听说过无CD流,根本没有接触过甚至完全对无CD毫无了解,所以先要说一说。
什么是无CD流?想要真正阐释这个问题,就需要先了解无CD流分为三种形式!
第一种:狭义上的无CD流,这是指玩家在经过各个方面的打造,操作,配装,使用BUFF技能,使用消耗品等行为操作可以让某1个甚至某几个技能变为没有CD限制的技能。第一种以伤害非持续性技能为主。
狭义上的无CD重点要说一下,在DNF这个游戏世界里,800W勇士几乎默认1秒以内的技能都可以算作无CD,其实这已经不算是狭义上的无CD流了。既然叫无CD就是把技能的CD减少到0秒,不过这里就不较真去讲这个了,咱们就默认第一种无CD的概念既是这种。
第二种:广义上的无CD流,这种方法主要指持续性技能的CD可以无限衔接,既是达到了无CD流这种目的。而这个无CD流也的确非常区分职业,举个例子:神思者的日不落,力法的一觉变身等这种类似持续时间较长的技能都可以认定为广义上的无CD。
大家都知道在副本里神思者的一觉无论你放多少次都只能享受到一个属性提升的加成(这里只说普通的奶,不说审判奶),你扔再多也没有意义,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反其道而行,只要达到我的一觉可以无限的衔接,在第一个“阿波克列”结束后紧接着可以放出第二个太阳即可,在多堆减少CD的属性就没有意义了。
第三种:这一类就比较特殊了,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第三种不算是无CD了,但是以通关副本的理念是一致的,所以这一类就暂时放在这里吧。
特殊的无CD流的概念主要是让某个技能的持续时间无限扩大,一直可以持续到副本的战斗结束,哪怕这一场战斗可以持续10分钟以上(目前现在高级副本里是不可能的)也可以让某些职业的某些技能一直是持续状态。举个例子:大暗黑天的1觉,刺客的1觉,气功师(女)的罩子等,所以这一类很特殊。
第三种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可以做到,所以就不在多说了,这也是属于某一些职业的一大特色,只可惜被官方给砍掉了。
从这三点就可以完美解释到底什么是无CD流了,其实无CD视针对某一些职业的某一些技能,并不是说所有职业所有技能都可以使用无CD这个概念,所以实际搭配和玩法还需要玩家自己去研究,不过这些内容都是过去式了。当然现再的版本里某一些职业的特定技能或许还可以达到无CD的效果。
曾经无CD流,曾经的信仰
无限折颈
想必很多玩家对此都不陌生,因为这个技能本身在格斗家这个老牌职业的身上。在以前的PKC里就已经发挥的淋漓尽致,只要玩格斗家系列的玩家都知道这样一个神技。
但是给折颈发扬光大的那一定是安徒恩团队副本了。在安徒恩20人团队模式刚刚出现之初,大家绞尽脑汁在想如何可以通关这个副本与连续的下一个副本。而就在当时柔道家(女)无限折颈的流派诞生了。
这个流派就是穿着一身异界装备加上减少CD装备的搭配实现了无CD的折颈技能,这样一来可以让安徒恩里的怪物变成木桩了,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柔道家(女)一直被限制被针对的主要原因。
但是小梦也作为一个柔道家,曾经也想过实现无限折颈,无限螺旋彗星落,这些都是作为柔道家的一个梦想,一个信仰,在当时玩柔道这些也是必然会去追求的一个信仰。小梦相信,所有玩家都会追求属于自己职业的信仰。
无限虚无火山
虚无火山是元素师的技能,首先需要对这个技能默哀1秒钟,因为这个技能已经被删除了。删除的具体原因小梦就不得而知了。但是已知的是,虚无火山的删除让元素变得更没有特色了。
能实现无CD的虚无火山主要还是依赖整个魔法师职业的魔法秀,而且在元素师二觉的时候会学习到一个新的BUFF技能“圣灵符文”,本身魔法秀减少大量技能CD,再加上元素的圣灵符文还会进一步强化魔发秀,这让元素师的无CD技能搭配范围和难度上很广阔和简单。
更何况在当时异界3很盛行,它盛行的原因之一便是会强化60级以上技能。这个异界3的装备也让很多职业有了新的玩法新的装备搭配思路。这也让更多的职业有了更丰富多彩的职业特色,也丰富了游戏内容。但是,小梦只能再为异界3默哀1分钟。
虽然异界3还没有彻底删除,但是已经完全用不到了,哪怕是以现在的版本做换装也已经完全没有那个必要了。所以这个副本已经凉了。
小梦只记得一件事,在虚无火山改版删除的时候很多玩元素的玩家都删号不玩了,这也进一步表明,虚无火山的确毫无疑问是众多灯光师玩家的信仰!
曾经的日不落
日不落可以说是地下城与勇士整个游戏的无CD流的一个代表。不论是玩神思者的玩家,还是玩纯C或者25C想要吃到这样一个大的奶的玩家,心中都有一个信仰,至少在曾经希望可以享受日不落的体验感觉。
神思者玩家:想要体验到被人称呼为“爸爸”的感觉,也享受着为整个团队,甚至为这个游戏圈为这个DNF社区都做出巨大贡献的那种成就感,真的是其他职业所比不了的,这个就是他们的信仰
纯C或者25C的玩家:虽然我们没有玩神思者,但是我们都有一个梦,那就是带着一个日不落的神思者“毁天灭地”,走到哪里秒到哪里,可以带小号可以2个人就单刷一切副本,想体验那种被神思者辅助到神C的感觉。
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那就是想要用不同的方式来享受游戏内容,体验游戏内容。只可惜,随着版本的更新,时至今日已经再也没有日不落了,再也没有狭义上的无CD流派了。但是我们的信仰绝对不会就这样轻易的放弃和忘却,就因为这个是我们800W勇士的信仰。
在某一期周年庆,官方请来了Jolin团长现场演唱《日不落》,这又把DNF推向了另外一个高潮的同时,支撑在玩家背后的是什么?难道不是信仰吗?
为什么会有日不落,为什么国服DNF嘉年华会以日不落为主题?因为信仰,我们愿意一直坚持在地下城与勇士这款游戏当中,但是一眨眼的功夫就再也没有日不落了,这仅仅只有1年的时间,再也没有无CD流的“阿波克列”了。
这不仅仅是玩家的损失,也是游戏运营商的损失。失去的不仅仅是玩法,失去的更多的是信仰是情怀是对游戏的爱。
怒气战士
怒气战士分为两种,其中一种就是我们最初看到的装备搭配,也就是说传说中的怒气6 3,6件暗之血迹 3件终极鲁莽。这样的一种搭配再配合其他的装备和再吃一些消耗品,也就是精灵刺激秘药就可以达成怒气战士了。
怒气战士既是使用怒气爆发的狂战士,也就是说是红眼的专属特色,但是能达到这个程度的玩家是很少的,即便打造不过关,想要用完美的6 3本来就非常的困难,更不用说附魔,强化,增幅了,平民连想都不敢想。
但是,一定要说的是,只要玩红眼的玩家,在当时没有一个玩家不想要达成怒气战士这个“成就”的,即便现在也有很多玩家都好想试一试怒气战士,无限怒气爆发的爽快感。可惜毕竟已经淘汰了的玩法。
还有一种怒气战士是比较后期综合性的了,已经失去了当时的那种核心特色。在90版本初期甚至90版本的中期已经有陆陆续续的人拥有魔战套或者拥有魔战减少CD的3个部位,加之巨魂套和减少CD的称号和精神刺激秘药,这让后期很多技能的无CD门槛大幅度下降,到那个时候已经没有“灵魂和艺术”可言了。
这也是官方运营的一大败笔,如果这些不删除不砍掉的话,小梦相信现在也一定还有人会继续玩怒气战士。不为别的就只为这个是800W勇士其中玩红眼玩家的信仰之一。
如果你是主玩红眼的勇士,而且是从85版本过来的,都没有玩过怒气战士,自己都感觉自己说出来很丢人。当然当时刚入坑的就不算了,毕竟你一个新人还根本不了解游戏呢。
而现在唯一值得一说的是,虽然怒气战士已经没有当时那般出名,也没有可以作为信仰的目标,但是小梦相信,怒气战士是当时所有玩红眼的玩家所追求的唯一信仰。它不简简单单是打法,更多的是让玩家往游戏里注入感情注入灵魂般的游戏内容。
破空拔刀斩
破空拔刀斩,又称作“尊严斩”,日常我们都会叫做大拔刀。这一招的持续时间很久很长,范围几乎是作用于全屏,在日常搬砖的时候是非常可靠好用的技能(在不掉帧的情况下)。
大拔刀如果经过强化之后会非常的强悍,虽然在高级副本里或许没有那么强,但是此技能却让剑魂成为搬砖TOP10的职业。一图一个破空拔刀斩,清怪速度是极快的。所以受到了玩家们的青睐。
现在游戏更新的内容越来越多,减少CD的装备也在增加,所以破空拔刀斩在日常搬砖白图可以说是第一神技。
尤其是在出了希望副本后,让无线CD流的剑魂更是上了一层楼,很多玩家争相模仿,这难道还不是剑魂玩家的信仰吗?
其实仅仅为了这一个技能可以在95版本的现在,还能坚持下去一直玩剑魂的玩家,小梦着实佩服,也不得不说这个就是某些玩家的信仰与对职业对游戏的爱。我们爱这个职业也爱这个游戏!
800W勇士的信仰不只是游戏
无CD流只是地下城与勇士这款游戏里的一小部分,但是它确实是让玩家们最值得珍惜最值得怀念的一部分,它给了我们无数的体验,也带给了我们很美好的回忆,它也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追求,什么是信仰!
虽然小梦在上边只是单一的举了几个例子,而比较特殊的例子我没有去说,也不是因为小梦不知道,1是篇幅有限,2是希望勇士来说你自己的信仰在哪里?
800W勇士信仰的职业是什么呢?这些职业里的哪个技能是值得我们信仰的呢?
不过无CD流的形式小梦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元素的虚无火山,红眼的怒气爆发,神思者的阿波克列,这些都是最常见最被人熟知的无CD流。而像是阿修罗,女漫游,刺客,力法等这些变身系,BUFF系的技能就没有更多的去说,毕竟可以实现的玩家真的是极少数。所以小梦就没有全都去描述了。
而且每一位玩家玩的主号职业都不同,即便是同一个职业打法,加点,对职业的认识,对游戏的理解,对游戏内的信仰是各不相同的。即便放到现在大技能输出,讲究爆发的年代,也有很多细节上的不同,例如说加点上,技能顺序上,都会有不一样的地方,更何况这种对游戏的信仰呢。
800W勇士,你还对地下城与勇士这款游戏有信仰吗?你曾经的憧憬什么?你现在对DNF还有信仰吗?
最后别忘记转发,收藏,点赞,关注哟!
痴迷下棋的国王与沉溺幻想的总督:秘鲁的忧伤历史
撰文丨宫子
大名鼎鼎的西班牙征服者因为击柱游戏的失利而丧失自信心,一个雕刻家在刻完雕像的当天疯癫死去,因为找不到诉讼案卷和嫌疑犯而把蚂蚁关进牢房……这些情节听起来像是小说,但却是真实的历史。不过它们并非来自文献,而是来自秘鲁的民间传说。
被称为“秘鲁文学之父”的里卡多·帕尔马用近三十年的时间完成了“传说”这一体裁。它既是历史,也是故事,主角可能是总督与将军,也可能是秘鲁村庄的理发匠或一个骑着毛驴的流浪汉,在他的代表作《秘鲁传说》中,作者隐匿了政治与道德立场,完全借助幽默讽刺的笔调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
在从印加帝国时期到玻利瓦尔时代的叙述中,秘鲁历史的样貌渐渐被揭晓——当然,不要奢望阅读了《秘鲁传说》这本书就对那个陌生国度的历史有了深刻理解——它不是历史,只是迷人的故事。这里没有高昂的英雄与带着满身争议离去的领袖,没有对西班牙征服者的谴责或对秘鲁社会制度的批判,只是不同的小人物——在历史中,有谁不是小人物呢?——在这片狂热而疯癫大陆的碎片中如走马灯般闪烁,他们遥远的身影在传说中变得荒唐,滑稽,并鲜活可触。
《秘鲁传说》
作者:(秘)里卡多·帕尔马
译者:白凤森
版本:后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
1 神秘的古代帝国
相比于历史,传说在叙述上有更自由的空间,因为历史——总归是一批严肃的人用严肃的方法或观念写出来的,不得不接受种种考证与调查,而在撰写传说的时候——作者可以不必那么负责任,更何况,大多数有趣并流传甚久的传说并不来自于官方,而是来自民间。如果说,写历史的人像是个守在文件柜旁边的律师,那撰写传说的作者更像是酒吧里长谈的闲客,凡是感兴趣的事情都愿意说上两句,相信与否取决于听者,但这些传说又并非空穴来风,甚至可以说,即便是空穴来风的传说,愿意相信的听者多了,也就变成了真实的信息。
在拉美大陆,尤其如此。
原住民文化与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冲撞使得拉丁美洲本身就具有了多种层次的文化氛围。前者的文化、图腾、信仰为这些传说赋予了神秘色彩,而后者则在殖民统治与掠夺中,让前者变得更加现实。
马丘比丘
依托于山脉的秘鲁王国对于外来者而言,自始至终都是神秘的。殖民时代的西班牙人便苦于无法探知山脉深处王国的真实样貌,空有印卡王宝藏的传说却连份残缺的藏宝图都搞不到手。1979年,游记作家保罗·索鲁乘坐列车游历秘鲁时,写下了他对这个国家的直观感受:
抵达库斯科让我感觉有些摇晃,用过午餐后更糟。但是我决定不向高山症低头。感觉有点像晕船,在恶心与眩晕的夹击下,我在镇上蹒跚行走。这地方有着与世隔绝的暗褐风貌,并且残留着三十年前受地震袭击的特征,实际上,唯一没有倾倒的是地处偏僻、无法摧毁的印加堡垒和神殿。……他们是美国人,但也是荷兰人、德国人、法国人、英国人和北欧人;他们讲着同一种语言,总是钱。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
《老巴塔哥尼亚快车》
作者:(美)保罗·索鲁译者:陈朵思 / 胡洲贤 版本:99读书人|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9年7月
我们知道从15世纪开始,欧洲基督教国家的眼睛便盯上了这片传说里的“遍地黄金”。但为何五六个世纪过去后,抵达秘鲁的旅客们还在孜孜不倦地谈论着传说中的黄金与神秘的帝国。这似乎与秘鲁留下的传说密不可分。而这个民族传说成为世界化传说的过程,便离不开印加王国最后一位尚有威严的君主:阿塔瓦尔帕。
阿塔瓦尔帕
里卡多·帕尔马的《秘鲁传说》原著共有10卷,其中四分之三的篇幅为殖民地时期的传说,印加帝国与古代传说的部分较少,中文译本选择的版本为古巴哈瓦那出版社编选的两卷本,本身内容有缩减,因而全书的开篇便以印加国王阿塔瓦尔帕被西班牙人俘虏的故事开始。所以要了解印加王国的神秘传说,需要借助其他几本书籍的记载。
15世纪至16世纪的印加帝国版图及其统治的四个地区
印加王国一直没有自己的文字,只用结绳记事法记录事项,这使得他们的历史本质上就是口口相传的传说。清晰的本地历史记录只能从西班牙殖民者和传教士的日记中找到。印加王国虽然名为“印加”,却并非由单一民族构成,事实上,印加人只是这个庞大帝国中的少数成员,人数不到十万的印加人统治着超过一千万的人口。建立这个庞大帝国的君主称号为“帕查库提”,意为“大动乱”与“将要颠覆世界之人”。
大型策略游戏《文明6》中的印加领袖帕查库提,其特性为“印加路网”,可以在山脉间修建道路,快速通行。这一设定也很契合历史上印加领袖的原型。
在帕查库提的统治下,印加人成功颠覆了本来占据西海岸的奇穆帝国,用武力手段将四个庞大的地区统一起来。美国人类学家金·麦夸里在《印加帝国的末日》中概括了当时印加帝国的规模,“北至今天的哥伦比亚南部,南到智利中部,东西则是从太平洋沿岸一路翻过宽广雄伟、有多座海拔超过两万英尺山峰的安第斯山脉,再延伸到地平的亚马孙丛林”。帕查库提死后,他的儿孙继续将印加帝国推向了巅峰。在另一本以传说体撰写南美历史的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火的记忆》中,也提到了古代印加帝国的盛景:
在刀斧砍杀和乱箭飞舞中,他成为新的山峦、平原和沙漠的主人。在这个王国里没有人不想着他,也没有人不害怕他。现今他的王国比欧洲更大。牧场、河流和人们都取决于瓦伊纳·卡帕克。因为他的意志,山脉挪移,人群迁徙。在这个不识轮子用途的帝国,他下令从库斯科运石头去修建房子,为的是后人能够了解他的伟大,为的是人们相信他的话。——《火的记忆:创世纪》
《火的记忆:创世纪》作者:(乌拉圭)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译者:路燕萍版本:S码书房 | 作家出版社 2014年10月
根据考古遗址还原的库斯科概念图
等到阿塔瓦尔帕统治的时候,印加帝国不仅在规模上让欧洲来客们敬畏,在西方人所不知的地带——首都库斯科——还有着以黄金打造的神庙及其他建筑。几代统治者的指令让印加帝国起码在视觉意义上真正成为了一个“璀璨闪耀”的帝国。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帝国,在一场战役之后,便被一百四十名西班牙人击溃
(西班牙人无一阵亡,而印加方面却死伤近万)
。如此戏剧化的历史,不同的人该如何去描述呢?
2 阿塔瓦尔帕的传说
“在短短几个小时的时间里,西班牙人奇迹般地打死或打伤了六七千名印第安人,而他们自己却没有损失一兵一卒……在不到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印加帝国经历了一场无妄之灾,仿佛一只美洲鸵或豚鼠一样被人一刀砍掉了脑袋。”
有时在叙述历史的时候,腔调是非常重要的潜在因素。鉴于金·麦夸里,加莱亚诺,里卡多·帕尔马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历史学家,他们自由叙述的语调几乎就决定了故事的主题。金·麦夸里对于这场战役的描述是最为详细的
(他也参考了很多资料)
。与传统的叙事不同,金·麦夸里将战役双方的心理情感都描写得很生动,一边是陷入绝境、极有可能被几十万印加勇士杀光的西班牙人,一边是拥簇在戴满黄金的君主周围、对未来会发生什么一无所知的印加人,双方都是在做出孤注一掷的选择。
“无论他们想出什么样的办法,这些办法都有一个共同点:风险性极高,成功的概率极为渺茫。至少此时看来,他们就像是困在了一场强大飓风的风眼里——无论他们选择朝哪个方向前进,都注定要面临地狱般的考验。”——《印加帝国的末日》
《印加帝国的末日》作者:(美)金·麦夸里译者:冯璇版本:甲骨文 | 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7年5月
因而,在洞察了双方心理活动的历史叙述中,我们的情感甚至会怜悯那些困境中的西班牙人
(暂且以不知晓他们日后的行为作为前提)
。印加帝国的君主阿塔瓦尔帕的内心并没有与这群白人交涉的欲望,他内心只是盘算着如何杀掉他们并夺走他们带来的物品。所以战争的场面就只是战争本身。至于印加人为何会遭到如此溃败,金·麦夸里也给出了解释,印加人要对抗的是全副武装,掌握了马术和炼钢技术并拥有少量火绳枪的西班牙骑士,而印加人从来没有见过马匹,他们的武器通常只是用木棒绑石头,少数的斧子其硬度也远不足以抵挡西班牙人的钢铁。远程士兵方面,他们只有掷石兵而没有弓箭手——只有一小批亚马孙丛林部落的人掌握了弓箭技术,但他们被排斥,并没有得到印加君主的信任。最后,西班牙人有严谨的战术和战场通信手段,印加人则从来没有文字的概念。当一名西班牙人倒地的时候,他的同胞会迅速冲过去救援,而印加人则是踩着同胞的躯体逃窜。
西班牙征服者,弗朗西斯科·皮萨罗。俘虏了印加国王并在秘鲁建立了第一个西班牙定居点。此后,因为与同伴阿尔马格罗之间产生利益分歧而敌对,65岁时被人刺杀。他死后,他的兄弟们也因为“背叛皇室罪”被讨伐处决。
同样的事件,在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的笔下则是一边倒地倾诉他对于帝国覆灭的哀叹之调:
皮萨罗叫嚷着冲上去,随着他的一声令下,陷阱张开了网口。号角声四起,骑兵从天而降,自栅栏外射出的火绳枪砰砰响,包围住这些震惊困惑,手无寸铁的人。
长官们和士兵们叫嚷着要求分配。6年来他们分文未得。
阿塔瓦尔帕的双手、双脚和脖颈都被缚住,但他仍在想:我做了什么以至于要死呢?在铁的绕线器割破他的脖颈之前,他哭了,亲吻十字架,接受他们用另一个名字受洗。他被称为弗朗西斯科,他的战胜者的名字,他叩打欧洲人的天堂之门,但是那里没有给他预留的位置。
——《火的记忆:创世纪》
Juan Lepiani《俘获阿塔瓦尔帕》。在这场战役之前,“在场的印加人之中,只有一些级别最高的军事领导才知道阿塔瓦尔帕的计划——抓捕并杀死西班牙人,将幸存者阉割了做太监,然后自行繁殖驯养那些西班牙人成为“马”的健壮神奇的动物。”
而里卡多·帕尔马在讲述这件事情的时候,他的风格更加戏谑化。可以说,在他的笔下,传说中的人物形象更贴近于那种“可怜的白痴”——对历史、命运及个人选择的无助。这种叙述的笔调也叙述了整部《秘鲁传说》,在他的描述下,无论是被杀害的君主、西班牙骑士还是殖民地时期的传教士与普通村民,都陷入了一种疯癫的命运。
在《秘鲁传说》中,里卡多·帕尔马留下了一则阿塔瓦尔帕的传说,据说,这位印加帝国的君主死于痴迷下棋,在被西班牙人囚禁后,阿塔瓦尔帕便迷上了这个西班牙人带来的游戏,每天靠棋盘对弈打发时间,并在游戏中建立了对西班牙人近似虚幻的友谊。然而,一次观棋时的指点,给这位印卡王带来了杀身之祸。
被囚的头两三个月,印卡王心事重重,非常压抑,所以,虽然每天下午他都坐在他的朋友和保护人埃尔南多·德索托身边,但并没有显出弄懂了对弈中怎样走棋以及使用招数和变招的样子。后来有一天下午,索托和里克尔梅正在对阵,下到最后几步时,埃尔南多刚跳马,印卡王轻轻一捅他的胳膊,悄声说:
“不,统领,不……出车!”
在场的人无不惊奇。埃尔南多沉思片刻,按照阿塔瓦尔帕的支招儿出车,又下了两三步,里克尔梅果然被将死。
……百姓们说,由于他给支招儿,里克尔梅在那个难忘的下午被将死,而阿塔瓦尔帕就为这一将送了命。原来是皮萨罗召开了一次有二十四名法官参加的会议,在那次不寻常的会议上,以十三票对十一票决定将阿塔瓦尔帕判处死刑。十三张赞成票中就有里克尔梅一票。
——《秘鲁传说:精通下棋的印卡王》
这则轶事听起来很像是童话,加上作者依托想象力所刻画出的场面,草草画在囚房木桌上的棋盘,泥巴做的棋子(可以肯定里卡多·帕尔马不可能亲眼见到这幕场景),从严谨角度来说反而削弱了历史的可信度。但金·麦夸里在历史著作《印加帝国的末日》中为这个传说提供了佐证。“尤其是埃尔南多·德·索托和埃尔南多·皮萨罗。这两个西班牙队长教会了印加君主如何下棋……阿塔瓦尔帕很快成为了下棋的好手”。但至于投赞成票的那一位西班牙人是否因为棋场失利而对印卡王心生怨恨,则无从考证了。
里卡多·帕尔马,秘鲁作家、学者,被尊为“秘鲁文学之父”,并创造了“传说”这一文学体裁。1833年2月7日出生于利马,1860年,因袭击总统行动失败前往智利避难,1866年,参加卡亚俄保卫战,舰队被敌军炮弹击中,帕尔马本人幸免于难。1868年,因推翻独裁政府被任命为新政府的总统秘书,但在1872年,总统死于军官政变,悲惨的政治事件使得帕尔马开始脱离政治。同年,开始创作《秘鲁传说》,1906年,完成最后一卷。1919年10月6日,86岁的作家在利马逝世。
相比于讲求精确性的历史著作和更具政治倾向的拉美编年史《火的记忆》,里卡多·帕尔马所撰写的《秘鲁传说》中几乎找不到作者的政治立场。这与其人生经历截然不同,在写作这本书时,他变成了一个单纯讲故事的人。十卷本的《秘鲁传说》里一共讲述了435篇传说,其中既见不到对印加帝国覆灭的哀叹,也没有对西班牙殖民者的批判,里卡多·帕尔马用文学传说的方式装载历史与传说、虚构的幻想、毫无根据的民间故事以及历史史实同时出现在书中,在这种叙述的语调中,每则传说的人物都具有了一些滑稽色彩。
他仿佛在用这种方式证明,狂热的政治斗争,为黄金卖命的西班牙人,帝国的统治者,总督与喃喃自语的传教士……所有人的宿命除了能留下几行文学的记载外,都在虚空中变得并无意义。那里既没有爱,也没有怨恨,有的只是文字与传说。正如他在《大力士阿隆索》这个恶汉的故事中所写下的结尾,“事实如何自有人知,我是既不添枝也不加叶,更不想议论其中的青红皂白。因为拥抱人也好,因为煽动叛乱也罢,反正‘大力士阿隆索’死了也无关紧要”。
《秘鲁传说》外文版插图
而且,在拉丁美洲这样一片土地上,又有什么样的文字能准确地还原历史呢,即便准确,那历史本身便有可能是一团混乱。在印卡王阿塔瓦尔帕死后,印加帝国留下了大量神秘传说,例如印卡王的宝藏和曼卡在山脉深处的神秘王国。西班牙人也并没有在南美洲建立更有秩序的社会。
在像拉美这样一个疆域如此辽阔、遭受数个世纪殖民的原始社会里,等级制度和法团的结构一直是松散的,远不像在宗主国那样连贯紧凑、有条理和有组织性。填补这种组织空白、制度空白和法团空白正是新世界的半岛人界定“文明”和“进步”的方式。因为尽管20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殖民地开始争取独立运动时,他们嘴上经常挂着自由和共和,但实际上却竭力重新创建这种有机的法团秩序——他们从其历史中学到的也仅止于此。
——霍华德·J·威亚尔达《拉丁美洲的精神》
《拉丁美洲的精神》作者:(美)霍华德·J·威亚尔达译者:存海 / 邓与评 / 叶健辉版本: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9年7月
接下来的秘鲁,又经历了殖民者皮萨罗与阿尔马格罗之间的内斗,总督们奇形怪状的统治方式,还有天主教会和方济各会教士们并行传播的福音与丑闻。《一心做媒的总督》《诗人总督历险记》《奇迹总督》《异端总督与刁钻的敲钟人》《一位任性的利马妇女》《一件控告上帝案》……里卡多·帕尔马用大量篇幅书写秘鲁总督时代的异闻,没有什么绝对的秩序可言,每个人物都在用自己的激情与思想各行其是。这是一份文化意义上的藏宝图——不会吸引着垂涎的淘宝者,但是传说、民间谚语与魔幻历史所形成的故事,让秘鲁历史宛如人迹罕至、层叠交错的密林,等待着人们探索。也正是因此,保罗·索鲁才会在游历这个神秘的国家时给出这个结论,“秘鲁是南美洲最穷的国家,也是最多游客造访的国家”。尽管大多数人还是冲着黄金——而且在今天它换成了另一个更现代的词:汇率。
撰文丨宫子
编辑:董牧孜,西西
校对:危卓
探访中东铁路③|齐齐哈尔:杂陈之地
修建中东铁路时,当火车穿过博克图,一路艰难行进的铁路司机与工程师,来到一座为铁路员工休息度假而建造的城市——扎兰屯。
扎兰是满语“参领”之意。清代正蓝旗、镶红旗驻扎雅鲁河,设立扎兰衙门和扎兰章京,隶属布特哈总管衙门,后隶属黑龙江将军。民国到共和国时期,又历经雅鲁设治局、雅鲁县、布特哈左翼旗、布特哈旗,1983年改成扎兰屯市。
扎兰屯
扎兰屯火车站已有105年的历史,曾经的老站楼在新站旁边,仍然完好保存,作为铁路办公楼使用。站前广场周围并无高大建筑,俨然一个社区广场,只有老人在此散步聊天打门球。
扎兰屯老火车站。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扎兰屯老火车站,站舍外重新粉刷过,但整体结构未动,和老照片上几乎一模一样。入口处一个巨大的木构架竖形尖拱窗,整体红白相间,是完美的俄式砖木建筑典范。
扎兰屯火车站旁边,有保存完好的俄国老水塔。和火车站站舍一样,被重新粉刷过,呈鲜艳的明黄色,这种维护风格使很多老建筑看起来很新。我个人倒觉得,对历史不悠久的遗迹,翻新如旧,更能保存原有气质。
扎兰屯火车站水塔。
火车站不远处,是当年的机车库、铁路员工宿舍和铁路子弟学校。这些都是一百年前俄国人建立的铁路配套设施。机车库附近变成煤炭仓库,一个中年男人带着一条凶猛的大狗,居住在机车库旁边的小屋里。相比火车站的粉刷一新,机车库似乎无人问津,看起来灰头土脸。沙俄铁路子弟小学这趟无法进入参观,围栏亦不容易翻越。
在机车库南边的平房区,有大量俄式老房子,也都有人居住。这些房子大多保存完好,但都有不同程度的维护问题,尤其是木头腐朽开裂。当地住户大方让我拍摄他们的住宅。对北京的老房子如何维护,谁承担成本,他们很感兴趣。由于经济萧条和旅游业萎靡不振,扎兰屯试图打出的铁路旅游方案,似乎并无起色,也影响到与旅游业有一定关联的老建筑维护。
沿着老街道一直向北,到了102年前修建的吊桥公园。这里现在是国家4A级景区。当年俄国人留下的一系列铁路附属设施中,户外娱乐休闲场所不多,至今保留且依然用作市民日常休闲的,恐怕只有这一处。今天的吊桥公园,已成为扎兰屯的旅游象征。吊桥公园免费对市民开放。这座公园也是一座规模很小的动物园,养着狗熊和野猪,里面也有苏军纪念碑。
这就是吊桥公园的“吊桥”,目前正在维护,不允许游客上去。
离吊桥不远,是扎兰屯著名的避暑旅馆与六国饭店。避暑旅馆墙面黄白相间,上下两层都有露台,包着蓝绿红三色木围栏,色彩艳丽,如今由中东铁路历史学会使用。旁边的六国饭店,则装饰一新,面向公众开放。扎兰屯的六国饭店比北京的还要早建成两年。最早是一家纯正的俄式餐厅,由俄国商人本僚木什金开设于1903年。1940年,一个中国商人接手,改为六国饭店,吸纳欧洲各国餐饮风格。
避暑旅馆。
六国饭店里还有当年的老物件。饭店包括散台和宴会厅,散台中间有一架钢琴,客人可以自己弹奏,宴会厅则完全按照当年的俄式风格陈列,这里不仅是餐馆,更是当年中东铁路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中东铁路博物馆
扎兰屯的中东铁路博物馆,是中国唯一一座以中东铁路为主题的博物馆。中东铁路博物馆很小,由1905年建成的铁路护路队兵营改造,整体只有一栋平房,附近有少许附属建筑和一辆火车头。馆内展品以照片图片为主,实物展品大多是铁路相关的文件、身份证明等。另外,地面的铁轨显示了不同时代的轨距。
中东铁路博物馆后门。
中东铁路最早使用俄国境内通行的1520mm宽轨,后来日本人占领的支线改为1067mm窄轨,日俄战争后日本控制的整条"南满线"都改为1435mm准轨,一直沿用至今。国际列车需要在边境换轨,与俄罗斯境内铁路不能直接通行。
参观这座博物馆,不禁略感遗憾。这里呈现的是东北地区现代化与工业化的开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历史节点,馆内资料却不够丰富。虽然哈尔滨铁路博物馆中,也有不少内容和展品涉及中东铁路,但终究不以中东铁路本身为主题。
以上这些是扎兰屯的老城区,即以火车站为中心的北区部分。继续往南走,就是新城区,大型商业中心、步行街、新楼盘基本都在新城区。还有KTV一条街。
扎兰屯基督教堂。
某种特别的繁荣体现在精神世界上。扎兰屯的西南部,是建设相对落后的平房和厂区,但却屹立着一座高大宏伟的基督教堂。这座教堂是2014年建成的,通体红色,夕阳下格外耀眼。
齐齐哈尔
齐齐哈尔是座有点魔幻的城市。这是一座满洲人为了防御俄国人而建造的城市,名字来自达斡尔语,老城中心最早的建立者是回族穆斯林。俄国人修建中东铁路时,忌惮清朝驻军,故意把火车站设在稍远的地方,日本人来了之后,直接在城区建了新火车站,将之视为北满重镇。而那座日本人建起的火车站,楼顶仍然留着一行标语:“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思想万岁”。对面站前广场上的雕像,是雅克萨之战中抵御俄国人的首任黑龙江将军萨布素。
齐齐哈尔老火车站。
不同时代的老城区
齐齐哈尔火车站建成于1936年,是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人修建的。火车站楼顶的标语,是中国少有的未被摘除的"文革"标志物。火车站对面广场上是萨布素将军雕像,清代康熙年间抗俄的满族名将。这些似乎意味着意识形态与历史观的重塑。
萨布素将军雕像。
清朝康熙初年,崛起的俄国不断向东探索,以哥萨克猎人为主的探险队,越过西伯利亚,抵达远东太平洋沿岸,进入黑龙江流域。这是中俄两个大国的第一次碰撞。自雅克萨之战,清廷意识到东北边防虚空,为防范俄国,开始向黑龙江流域地区屯垦戍边。相当一部分屯垦军人是河北和山东两地的回族,这也是东北地区回族社区的源起。
沿袭元明两代的从军传统,清朝初期依然有大量回民是军人或军事工匠,这些人作为前线防务的主力,被派到黑龙江地区,也带去他们的伊斯兰教信仰。在卜奎,这个以达斡尔语的“勇士”为名的土地上,回族军人在驿站旁,以几间简陋茅舍,建立起最早的清真寺,后来环绕卜奎驿站,建起了齐齐哈尔城。清真寺比城市本身的建立早了七年。如今的卜奎地区依然是齐齐哈尔繁荣的老城区,也是庞大完备的穆斯林聚居区。
离卜奎区不远的龙沙公园,是齐齐哈尔市内著名的绿地,因为附近有夜市小吃街,所以晚上散步娱乐的人特别多。公园有几处很有历史价值的景观,包括1907年修建的俄国驻齐齐哈尔领事馆,一栋黄色的平房,如今面前已变成老年广场舞胜地。还有一栋黑龙江省图书馆,外观传统中式,却是德国人设计的。
龙沙公园内的俄国领事馆旧址。
龙沙公园内有一座寿山祠,纪念黑龙江将军寿山。寿山将军是袁崇焕后人。1900年,俄国军队攻陷瑷珲城,寿山将军率部进攻哈尔滨俄国驻军,然而战败,俄军反攻齐齐哈尔,寿山将军战死殉国。寿山祠和火车站前面的萨布素雕像一样,构成了这座城市本地民族主义回归的历史体系。
寿山将军的祠堂正门。
在齐齐哈尔中环路,1934年日本人修建的电报电话株式会社,依然在使用中。这座棕色砖面大楼,形状像一条军舰,所用的砖和齐齐哈尔火车站是同一批,色调完全一样。如今被分成中国邮政、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家。
齐齐哈尔老电报大楼,依然在使用中。
这栋老电报大楼所在的区域是齐齐哈尔繁荣的商业区,不远处就是天主教的圣米勒尔天主堂,这座教堂的设计思路很独特,镂空混凝土十字架形状的尖塔,颇有后现代主义与古典的结合,"文革"期间镂空部分被堵上,后来才修复原样。教堂尖顶最上方的水泥十字架在"文革"期间被拆除,换成了一个巨大的红色五角星,直到1990年才换回来。
天主教圣米勒尔天主堂。
同样被拆除的伪满洲国遗迹,还有日本人修的宗教建筑:"忠灵塔"。这座塔在1955年被拆除,修建了工人文化宫,现在那里屹立着一座毛泽东像。不过"忠灵塔"附属的洗手亭保留了下来,是一座灰色砖体板凳形状的建筑,最初供进入"忠灵塔"祭拜的人洗手清洁之用。如今,在亭子中心地面,能看到一个圆形凹陷,那是曾经流水的地方。
被拆除的"忠灵塔"残存的洗手池。
昂昂溪的老建筑
齐齐哈尔很长一段时间是黑龙江的政治中心。哈尔滨是归俄国人治理的,齐齐哈尔才是真正中国人的城市。中东铁路线经过齐齐哈尔时,最开始建成的火车站,在距市中心很远的昂昂溪,因当年俄国人不想距离中国守军太近。昂昂溪是蒙古语“狩猎场”的意思,清末被称为昂阿奇屯。昂昂溪火车站建成后,一直是非常重要的机务段所在地,也是北京前往莫斯科的必经之地,毛泽东乘火车访苏就曾在昂昂溪短暂停留。
走进昂昂溪,俄罗斯风情街很萧瑟。当地政府一直希望通过中俄铁路打开昂昂溪的旅游市场,然而收益甚少。在火车站附近,有大量当年俄国人留下的房屋,小部分高大的建筑是铁路附属设施使用,比如仓库或机车库,其余大部分则是平房民居。
当年的铁路俱乐部,当地人说已多次翻修重建,基本是个新建筑。
一位住在俄国房子里的老人家说,这些房子都是当年俄国人留下,建国后闲置了一段时间,后来当作福利分给铁路员工和家属居住。俄国房子建筑水平高,用料讲究,足以抵御东北寒冷的冬季,而且有地窖、阁楼、门廊等高级格局。
昂昂溪也开始建起商业楼盘,在火车站另一侧,一个现代化的新城区建起。相比之下,俄国老房子不再有优势,甚至年久失修,现在的本地建筑工不太会修葺。老人家说,这些房子今天只能算是勉强住着,有条件的人家更愿意搬到新建的楼房。
当地很多老房子已经破旧不堪,等待出租或者政府出资修葺。
这些房子已经被昂昂溪区政府列为保护建筑,所以不允许买卖,但依然有一些外来商人会来租赁或者偷偷购买,他们期待这些老房子会因为旅游开发而升值。还有一些人干脆在附近买地建起了新的仿俄式房子,当成老房子来用。按照建筑工们的话说,那些仿照建起的房子做旧之后,看起来比真的还真,而且使用的是现代材料,建造成本比老房子的维护成本还低。
当地一位老人说,昂昂溪曾有一座东正教圣使徒教堂,因用作粮店而躲过"文革",除圆顶被破坏外,整体保存完好,结果在1991年被拆除。教堂拆除时,还发现了俄国修女的墓葬,但本地人也不知该怎么处理,没有教会的人接手,就荒废了。后来,政府为搭上旅游经济,才开始逐渐保护和修复一些老建筑,很多是整体重建的。
富拉尔基
富拉尔基区挨着昂昂溪,富拉尔基是达斡尔语“红色江岸”的意思。而附近的梅里斯是另一个主要的达斡尔族聚居地。我儿时电视里经常有富拉尔基的机械产品广告,想一想,什么机械产品能在沈阳的电视台做广告?那无疑是向沙特推销石油一样,只有富拉尔基这么干。
从昂昂溪坐火车到富拉尔基,只要一块钱(6260、6262、6264、6266),也有三块钱的(k5162、k7246、k7248、k7192),车程大概十几分钟。这是真正的硬座绿皮车。在这两站之间乘车的,大多是往返两地的铁路职工家属或通勤人员。那些几乎天天乘火车的人,或是大多与乘务员熟悉,连检票都免了,上车就随意找个位置坐下。
职工电影院,富拉尔基到处可见这种苏联式建筑。
富拉尔基是一座很有时代感的城市。很像上世纪大工业时代朝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如我童年的沈阳一样。这里有很多大工业时代的遗留建筑。
而在一座荒废的工人文化宫对面的一片小空场上,有一座俄国人的墓。四周有附近居民开辟的小块菜地,坟墓是水泥台子砌成的,大概两三米高,上方有标志性的东正教斜十字架,也是水泥做的。这座墓附近,曾是富拉尔基俄国铁路护路队的驻地,有兵营和马厩。俄国为保护嫩江铁路桥,同时震慑黑龙江将军衙门,在富拉尔基派驻重兵,尤其还有骑兵。
工人文化宫对面的东正教坟墓。
几年前,一位探访者到此发现了这座墓,拍了些墓碑的照片发到网上,被俄罗斯网友翻译了出来,墓主人的身份大致清楚,是一座母女合葬的墓,后来联系政府相关部门,在这座墓底下放了一块保护的牌子。
男足的失败,让我想起汶川地震时用信仰之跃撑起脊梁的十五勇士
2008年,那时候我们还不敢理直气壮地说,厉害了我的国。
2008年,那时候的我们谈起大国崛起,或许还有点心虚。
直到汶川地震时解放军战士中的十五个勇士的信仰之跃,让我们相信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注定会以伟大的成就赢得世界的尊敬。
是这十五位勇士勇士,深知当时伞降的风险,不确定的地形、乱流、森林茂密,一切确保安全的条件都不具备。也许那一跳,不会为救灾工作带来重大进展。
但是对于当时失去通讯、公路支援的灾区人民来说,那一跃是黑暗中的明灯、是活下去的希望、是同胞之情血浓于水的证明。
这个信仰之跃,比起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更伟大。
但是那一跳向世界宣告,中国社会不是功利主义社会,中国社会是一个集体至上的社会,我们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同胞。我们愿意用一切去证明信仰的力量。我们认为荣誉胜过一切。
所以,中国足球改革的失败,才那么令我们心痛。
这只中国男足,没有信仰、没有荣誉感、没有羞耻心。他们为了功利在踢球,他们毫无疑问,是目前中国人里最会踢球的(懂球那些人是这么说的,我也不确定)。但是他们却没有灵魂。对他们来说,胜利意味着是生意场上的获利,失败也无非就是一次遗憾而已。
他们让五星红旗蒙羞。
我们不需要摊手的高收入者,我们需要高喊“灾区人民,我们来了”之后,信仰之跃的无名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