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色北伐军声望开启(魔兽世界:WLK隐藏福利,骑术价格巨降,战袍免费送)
银色北伐军声望开启文章列表:
- 1、魔兽世界:WLK隐藏福利,骑术价格巨降,战袍免费送
- 2、许子东:永远正确的鲁迅
- 3、畸形婚姻有多可怕?女人竟和公鸡成亲,只忍心看一遍的电影
- 4、罗家伦:十年心血铸辉煌
- 5、孙中山临终前,指着夫人宋庆龄留下遗言: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
魔兽世界:WLK隐藏福利,骑术价格巨降,战袍免费送
评论区的小伙伴有点意思,大家都给暴雪想好了版本号,WLK叫做巫妖王之怒,WLKK叫做巫妖王再怒,不出意外巫妖王可以一直怒下去,玩家们就能一直享受到WLK怀旧服了。不过调侃归调侃,巫妖王之怒对比于TBC阶段进度不小,并且优化了不少功能,其中还有不少的隐藏福利,今天就让小八带着大家来扒一扒这次隐藏福利内容。
别的话我不说,先说一个大家最关心的事情,相信大家每逢提到骑术心中就有苦说不出,但是又不得不学,不学赶路效率降低刷怪也会受到影响,但是学的话奈何背包里掏空了G币也不能无法进行支付。所以骑术一直被玩家们调侃为暴雪G币回收机制的排头兵,实际测试中也是如此,毕竟骑术人人都用的到,不过进入到WLK后会发生一些转机。
但是进入到WLK怀旧服后暴雪就开始良心发现了下调了骑术的要求,从原本最低30级下调到现在最低20即可学了,当然等级下调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最为重要的事情是成本下调了不少,比如说高级骑术从之前的900G币下调到了如今的250G币中间可以节省650G币,你想想这些G币可以买多少药剂,所以没有学骑术的玩家可以先等等了。
学骑术成本高,但是买坐骑成本也高,尤其就是一些极品坐骑的购买成本会让不少玩家直接哭了出来,别人经常问我要不要包一个凤凰,我只能摇了摇头说我不喜欢凤凰,但是实际情况却是根本无G去买凤凰。这个时候不就有欠揍的玩家就说了吗?凤凰没G币买没有问题,可以去打无敌,毕竟爆率百分百,此时小八只能骂骂咧咧退出群聊。
但是在WLK中没有飞行坐骑的话,你会发现做任务寸步难行,所以这个时候WLK一个神仙功能出现了,你没有想错,在WLK怀旧服中你可以租坐骑。你只需要前往风暴峭壁南部找到一个叫做麦克斯的NPC进行对话,你就能获取到一个免费的飞行坐骑,不过该坐骑只能在在风暴峭壁、冰冠冰川和索拉查盆地进行飞行,如果下线的话则需要重新领取。
魔兽世界中有两个华而不实的东西,一个叫做衬衣另外一个叫做战袍,衬衣可以理解成为英雄联盟中的皮肤除了好看没有其他作用,而战袍可以理解为王者荣耀中的皮肤不仅增加了美观还会优化部分属性。而战袍的话则是会增加声望,比如说你穿A战袍那么就会增加A地下城的声望,所以对于一些喜欢刷声望的玩家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
魔兽世界中有四个阵营的战袍比较容易拿分别是肯瑞托、银色北伐军、龙眠联军、黑锋骑士团,不过这四个战袍有点像滚雪球,当玩家们声望达到尊敬的时候即可去军需官这里购买战袍,而购买战袍后又能加速该玩家获取该阵营的声望,所以小八建议按需进行获取,或者是全部拿下。
以上这些内容便是WLK怀旧服中隐藏的福利,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变化便是进入到WLK怀旧服后集合石取消了等级限制,但是小八觉得该机制本身并没有太多的用处,虽然说有一定的便利,但是这个便利是建立在你拥有一个陪你一起升级的朋友的基础上,如果没有的话,那么取消与不取消对我们来说没有影响。
许子东:永远正确的鲁迅
1936年10月19日,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在上海病逝,年仅55岁。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
不过,鲁迅在世的时候,跟文坛大部分的人都吵架,和不少人反目,他的作品也一度是政府的禁书。但是当他去世时,文坛却暂时统一,大家都来纪念他、称赞他,跟鲁迅反目的人也都说他是民族魂。在每一个时代,鲁迅都可以被很多人所用。而鲁迅自己也早有预言:“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在《许子东现代文学课》一书中,学者许子东就此谈起关于鲁迅生前身后的种种不同评价与研究,关于鲁迅何以为鲁迅。“从理论上讲,鲁迅就是‘五四’的方向,鲁迅的影响就是‘五四’的影响。当然,这是教科书式的结论,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许子东认为,鲁迅不像胡适、陈独秀等人,一面做文学,一面做领袖,一面做教授,很风光。鲁迅在教育部当着小官员,规规矩矩地抄着古书,脑子里却想着古今中国。这使人想起卡夫卡。卡夫卡的正职是保险公司的职员,但是他写出了《城堡》这样可以概括整个现代官僚社会的著作,影响了西方整个二十世纪。
《许子东现代文学课》,许子东 著,理想国丨上海三联书店2018年6月版
(一)“永远正确”的鲁迅
关于鲁迅的评价
讨论“五四”的意义之后,再看鲁迅的作用。第一,鲁迅用白话做了小说的实验,最早而且最成功。第二,鲁迅也批判礼教吃人。第三,鲁迅也启蒙。这里有点不同,鲁迅说了他是“遵命”启蒙,是听别人的将令,也就是说并不完全是他的本意。遵谁的命?遵陈独秀,遵胡适,你们说要怎么做,我就怎么做。第四,鲁迅坚定地相信进化论。
从理论上讲,鲁迅就是“五四”的方向,鲁迅的影响就是“五四”的影响。当然,这是教科书式的结论,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我们知道,庙里的神像,每个时期都会被人涂上新的油彩。鲁迅还在世的时候,跟文坛大部分的人都吵架,鲁迅骂过的人多过他赞的人。但是当他去世时,文坛暂时统一了,大家都纪念他是民族魂,这是民国时期在上海最大的一次出殡。鲁迅去世以后,跟他反目的人都来称赞鲁迅。
这里稍微讲讲鲁迅研究史。最早称赞鲁迅的是瞿秋白。瞿秋白是陈独秀之后的共产党总书记,但他没做多久就被批评为错误路线下台了。那时他躲在上海,和鲁迅成为朋友。瞿秋白说鲁迅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是绅士阶级的贰臣,而同时也是一些浪漫蒂克的革命家的诤友”。这里他给鲁迅三个定位:一个是“封建宗法社会的逆子”,鲁迅家里原是有钱的,他是背叛出来的;第二,他是“绅士阶级”,其实讲的就是资产阶级,但他又是他们的叛徒;第三,他是浪漫的革命家的好朋友,却是说实话的好朋友,这些浪漫的革命家指的是创造社、“左联”一些人。这是对鲁迅最早的评价。
对鲁迅最关键的评价,是在他去世几年以后,毛泽东说的一段话:“二十年来,这个文化新军的锋芒所向,从思想到形式(文字等),无不起了极大的革命。其声势之浩大,威力之猛烈,简直是所向无敌的。其动员之广大,超过中国任何历史时代。而鲁迅,就是这个文化新军最伟大和最英勇的旗手。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了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三个“伟大”,五个“最”,这样说过之后,鲁迅的地位就彻底奠定了。甚至在台湾,都很少人说鲁迅不好,但他的作品一度是禁书。
小时候的印象,“文革”时什么书都不可以读,唯独鲁迅的书可以读。那时读的书是一九七三年版的《热风》,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既然“文革”时什么书都不能看,怎么论证鲁迅伟大呢?原来鲁迅和“左联”的周扬、夏衍、田汉、阳翰笙吵过架。这四个人当时负责和鲁迅联络,是“左联”的领导,鲁迅给他们起了一个外号,叫“四条汉子”。所以,在“文革”时,人们就说鲁迅早就看穿了“四条汉子”的面目,而这四个人一直被重用到一九六六年。说起来,鲁迅眼光厉害,早就知道了他们有问题。
“文革”结束,要批判“四人帮”,鲁迅又起作用了。据说张春桥十几岁时喜欢写诗,笔名叫狄克,写了一首爱情诗,里面说到猫。但是鲁迅不喜欢猫,尤其是他住的地方,猫老在那里叫春。他写过一篇很有名的散文《狗·猫·鼠》,就是讲这件事。也许,他就是不喜欢张春桥的诗。当然了,鲁迅非常“英明远大”,在一九三六年就写了一篇文章,说狄克这个人很不好。“文革”后我就看到有篇文章,说鲁迅“火眼金睛”,一早就拆穿狄克的阴谋。
所以,鲁迅“永远正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要思想启蒙,要唤醒民主意识,鲁迅当然又是反专制的旗帜。九十年代中国出现商品化了,很多人经商,有些知识分子不满意,要骂商人。钱理群说他在北大开课,学生们最喜欢鲁迅骂梁实秋,资本家的乏走狗。鲁迅在每一个时代都可以被很多人所用。鲁迅自己其实也早有预言:“待到伟大的人物成为化石,人们都称他伟人时,他已经变了傀儡了。”
关于鲁迅的研究
关于鲁迅的研究,我这里带来一些自己的书,你们看看:丸山升的《鲁迅·革命·历史》,藤井省三编的《鲁迅事典》。在“文革”以前,中国最流行的研究鲁迅的书,是华东师大历史系教授李平心的《人民文豪鲁迅》,这本书是比较左的,是从政治上讲鲁迅的战斗,但核心观点影响很大:“鲁迅是现代中国号召思想革命和坚持战斗现实主义最英明、最强毅的先驱人物。他的思想不仅是中国人民要求进步,渴望光明的意志最集中的表现,同时也是中国民主革命运动往前发展和走向深入的最明确的反映。”
日本最有影响的汉学家竹内好,也是专门研究鲁迅的,他的成果反过来又影响了中国的鲁迅研究,是研究中国思想非常重要的一个学者。代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鲁迅研究的成就的,是陈涌,他是“文革”后中国文艺评论界的左派代表人物,很有影响力。“文革”以后有一位学者叫王富仁,他是北京师范大学的教授,后来到汕头大学做教授,学术界对他的评定,是“结束了鲁迅研究的陈涌时代”,这是很高的评价。
还有李欧梵英文的《铁屋中的呐喊》,这本书在观点上受了夏济安很大影响。夏济安讲过一个故事:隋炀帝时,李世民召集各路好汉造反,结果事情败露,只好逃走。隋兵想用一个铁闸门把他关住,这时,一位侠客用身体把铁闸挡住,让好汉们都逃走,自己反被这个铁闸轧死了。夏济安还引了鲁迅的话:“从觉醒的人开手,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他论述鲁迅的核心意象,就是“黑暗的闸门”,他说,鲁迅觉得他要做的事就是扛住黑暗的闸门,让年轻人去到一个光明的世界,而他自己是要被闸死的。这是夏济安最基本的观点,鲁迅是这么一个英雄。那么,这个“闸门”是什么呢?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二是内心的悲观主义。就是鲁迅身上背负的这两个东西,使他走不远;但是,他愿意让年轻人走。这是夏济安最基本的观点,鲁迅是这么一个悲剧的英雄。这也是一个进化论的观点。
《铁屋中的呐喊》,李欧梵 著,尹慧珉 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八十年代后的鲁迅研究,推荐两个人。一个是汪晖,他写了《反抗绝望》。汪现在比较有争议,被认为是新左派理论的代表。他其实也受了夏济安的影响,不是只强调鲁迅的战斗性和光明面,而是注重分析鲁迅的“黑暗面”。鲁迅有一句话很有名:“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就是说,我相信这个世界是绝望的,所以这个世界是虚妄的,可是怎么证明你绝望呢?就像没办法证明有希望一样,也没办法证明一定是绝望;我没办法说将来一定会更好,但我也不可以说将来一定会更坏。这样的话, 今天听来还是令人怦然心动。所以鲁迅要反抗绝望。还有钱理群,是很有激情的鲁迅研究者,他在北大开鲁迅专门课,很受学生欢迎。另外,鲁迅博物馆的馆长孙郁,写《鲁迅传》的朱正,等等,都是研究鲁迅的专家。做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人,大部分都会研究鲁迅。鲁学和红学,是中国的两门显学。
(二)从周树人到鲁迅
人生中的几件大事
一百年前,鲁迅也是八○后,他比陈独秀小两岁,浙江绍兴人。相对来说,鲁迅的生活经历是比较简单的,不像其他作家。比如,胡适做过驻美大使,又在台湾做“中研院院长”,解放军包围北平时,最后时刻傅作义给他留了一架飞机,让他和陈寅恪一起离开北平,经历过很多大起大落的事情。再比如郭沫若,他是北伐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来撰文讨蒋,流亡日本;一九三六年被蒋介石原谅,回国担任抗日高官;建国后做了政务院副总理、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一直是政治地位很高的作家。郁达夫没官做,但爱情风风火火,最后在南洋当翻译被暗杀,很是浪漫传奇。相比之下,鲁迅的生平一点也不传奇,但研究他生平的著作是最多的—因为他的精神历程,最能体现现代中国的精神历程,直到今天还是。鲁迅的生平,就是读书、教书、写书。有个说法,认为人应该“士、农、工、商”什么都做做,鲁迅却工、农、商都没做过,一直是士。
关于鲁迅早年的生平,有两件事我要重点讲。竹内好讲到鲁迅生平,提了三个疑问:一是祖父去世与鲁迅父亲生病的影响;二是鲁迅跟羽太信子的关系;第三,到底周氏兄弟之间出了什么事情。后两件事可能有关联。
鲁迅人生的转折点是十三岁,这一年,祖父出事,父亲生病。他祖父是一个官员,出了什么事呢?鲁迅的回忆里也语焉不详。一般认为是科场舞弊。中国的科举制度是世界文明的重要部分,是中国传统社会数千年维持社会公平、政治清明,使得下层寒门人士能够有向上阶梯的一个重要途径。即便到了社会腐化堕落如清朝,科举制度还是非常严格,科场舞弊是死罪。祖父一出事,鲁迅父亲被革了秀才,然后生了病。三年以后,他父亲去世,只有三十六岁,这一年鲁迅十六岁。
这三年,对鲁迅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整天去买药,把家里的好东西拿去当铺换钱。在少年周树人看来,去当铺是非常失尊严的。药里面还有叫药引,是蟋蟀。蟋蟀不贵,贵的是要原配蟋蟀。鲁迅就特地把它记下来,这种胡说八道骗病人的钱,害得他家破人亡。他当时觉得,中医是庸医,骗人误国。当然,这个看法是偏激的。
鲁迅人生的第二件大事,就是在日本留学时在课间看了一段幻灯片。鲁迅在《呐喊·自序》里有很详细的描写。幻灯片讲日俄战争期间,一个中国人被认为是俄罗斯人的间谍,因此被日本人杀头。但是不光杀头,还要找人去看,围观的是中国人,被杀的也是中国人,可那些看客表情非常麻木。从那天起,鲁迅就觉得做医生没用。本来他要做医生救国的,可如果国民的精神是傻的,身体再健壮又有什么用?照样被人杀头。于是鲁迅要弃医从文。
后来美国汉学家周蕾研究中国文学与视觉艺术的关系,就从鲁迅看幻灯片入手。日本有学者去仙台,在学校档案里怎么也找不到鲁迅讲的幻灯片。竹内好从鲁迅写的《藤野先生》里又发现,其实他还受了别的刺激,有别的屈辱,并不是完全因为爱国才弃医从文。而且,还考证出他的医学成绩不怎么好。但是,藤野先生后来在回忆里又对他很寄托希望。鲁迅在《藤野先生》里有一段话,说到藤野先生劝他将来好好做事:“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大而言之,是为学术。”这句话,鲁迅还把它记在心里一生。
在日本从文完全不成功,鲁迅和弟弟编了《域外小说集》,销路很不好。回国后,鲁迅就做了教育部的官员,抄古书。从一九一一年到一九一八年,是鲁迅身体、精神最好的时候,整天抄古书,收入也不错。很多人说鲁迅之所以深刻,跟他抄古书的经历有关。鲁迅不像胡适、陈独秀那些人,一面做文学,一面做领袖,一面做教授,很风光。鲁迅这种在教育部的官员,规规矩矩地抄古书,脑子里却想着古今中国。这使人想起卡夫卡。卡夫卡的正职是保险公司的职员,写出了《城堡》这样可以概括整个现代官僚社会的著作,影响了西方整个二十世纪。
《域外小说集》,周作人、鲁迅 著,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
“铁屋”启蒙的悖论
后来,《新青年》的钱玄同来找鲁迅约稿,说我们办了一个杂志提倡白话,有胡适、陈独秀等支持,但也没什么好的作品,听说你的文章写得好,所以请你来写写。关于这次会面,鲁迅在《呐喊》自序里有一段对话: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这个比喻,后来李欧梵用来概括鲁迅,书名就叫《铁屋中的呐喊》。这是鲁迅一辈子创作的核心,也象征了当时大部分中国知识分子的两难处境。
今天看这个启蒙的悖论,有三层意思:
第一,鲁迅的开窗启蒙成功了。在民国期间,中国大约有四亿五千万人,小学以上水平的有二成多,其中也许有十分之一的人读《新青年》、鲁迅、郁达夫、巴金。换句话说,只有全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二。而恰恰是这百分之二改变了中国的方向,引导了中国的变化,少数人启蒙了大多数人。鲁迅“开了窗”,毛泽东和邓小平“开了门”。
第二,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启蒙了,唤醒群众了,可是隔了若干年,无数的群众陷入了另外一种昏睡。一九六六年八月,老舍在“文革”中被打,后来自沉于太平湖。打老舍的就是某中学在广场跳孔雀舞的纯真少女们。今天回头看,官方都已做了定论,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认为“文革”造成了中国的十年浩劫。可是在这十年浩劫当中,我们的广大民众是被唤醒了还是又一次昏睡?有多少人选择性集体失忆?今天的读书人,比如钱理群、李泽厚、夏济安等很多人都觉得鲁迅的事业没有完成,还要继续做。当然,更大的意义是在文化层面。
想象一下,假如现在有一个巨大的机器,把全国所有的网络直播都放在同一个屏幕上,会看到什么?绝大部分是一些网红,说皮肤,说口红,下面有很多点赞。在这个大众化的“小时代”里,严肃节目的点击量是非常边缘、非常有限的。假如鲁迅还在世,不知他的微博有多少点击率。我大概查过,看谁的微博粉丝最多,第一名姚晨,第二名赵薇,第三名谢娜,两三千万粉丝。她们的微博在讲些什么?“我的一个扣子掉了”,下面几千回贴;“头发最近又染了一个颜色”,又是一群粉丝。在文化的意义上,今天是不是还是很多人处在鲁迅所讲的状态,他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睡觉。这是第二层意思。想想鲁迅的“铁屋中的呐喊”,早有悲观的预言。
第三层,可是,你到底是谁?有没有资格启蒙别人?鲁迅的意义是大家都在睡着,他醒着,这叫世人皆醉我独醒。我们都是相信他的。如果比喻成“中毒”,我们都是中了鲁迅的“毒”,现在给同学们上课,我相信我说的是对的,希望能影响你们。同学们可能嘴角一撇:你讲的那些对我们来说有什么用?要是换马云来,大家精神就好起来了。在香港,甚至北京、上海,李泽厚没人知道,李泽楷个个都知道。
启蒙(enlightenment),这个概念一部分是从法国的卢梭、伏尔泰来的。现在,中文讲“启蒙”有两个意思,一是指第一个老师,就是开导“蒙昧”。父亲,母亲,或幼儿园老师、小学老师,总之是最早教你知识的人。第二个意思,是在你已经懂得很多之后的某一天,有一件事、一个人、一句话,“啪”地一下,把过去不明白或者误解的问题全解开了,把你过去崇拜的东西摔碎了。这样的一个火花,在禅宗叫“棒喝”。东西都在,你看不见,划一个火,山洞里的东西就全看到了。
法国革命的基础是启蒙运动,卢梭讲天赋人权,伏尔泰讲自由平等,狄德罗讲理性崇拜。康德的一个总结很有名,他说法国启蒙主义可以归结成一句话,人和人的智力、财力、能力天差地别,但是差距再大,一个人也不能决定另一个人的命运。人跟人的差别可以巨大,比如智商、情商可以差一百倍,财产可以差一亿倍。比如比尔·盖茨的财产比我多一亿倍,但是我今天这样讲话,他不能要求我不这么讲话。这是现代民主社会的文化基石,这是一人一票制的哲学基础。
再回头看鲁迅的“铁屋”启蒙,会不会有人怀疑启蒙者的权力?怎么肯定世人皆醉我独醒?谁来判断什么状态是醉、什么状态是醒?“忧国忧民”,夏志清的英文直译是“为中国痴迷”,obsession with china,会不会是“执迷不悟”呢?所以,关于鲁迅的“铁屋”比喻,可有三种不同的解释:第一,这个意象隐喻了整个现代中国文明的解放史;第二,“五四”过去一百年,我们需要继续启蒙的精神;第三,要用现代民主观念来反思“五四”的启蒙。
本文经理想国授权摘自《许子东现代文学课》。
作者:许子东
编辑:杨司奇
校对:薛京宁
畸形婚姻有多可怕?女人竟和公鸡成亲,只忍心看一遍的电影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客家山区
年幼的客家女闰月因为死了母亲
便被无力抚养她的亲生父亲
送到了隔壁山脚的王家做“等郎妹”
那年懵懂的闰月才只有十岁
“等郎妹”是客家山区一种畸形婚俗
指的是年幼的女孩被送到没有男孩的家庭
苦苦等待阿姆(这里指婆婆)为自己生一个丈夫
初次跟随父亲来到王家时
她的阿姆已经有了好几个月的身孕
如果阿姆肚子里的孩子是个男孩
那么这个男孩就将是闰月未来的老公
那如果肚子里的是个女孩呢?
不 没有这种如果
没到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天
谁也不会自讨没趣的
去假设肚子里怀的是个女孩
和闰月一样 阿姆曾经也是王家的等郎妹
她五岁时被父母送进王家生活
千盼万盼好不容易等到丈夫成人了
对方却又一腔热血的要去南洋发展
最终命丧南洋再也没有回来
留给阿姆唯一的希望便是腹中的胎儿
现在的阿姆每日都烧香拜佛
只期盼肚子里的能是个男孩
以慰丈夫在天之灵为王家传宗接代
在这个客家人聚集的地方
像闰月一样的苦命女孩不在少数
隔壁的阿菊就比闰月小一岁
可她做等郎妹已经足足五年了
这五年里她的阿姆一连生了三个女孩
就是没能生出个儿子来
并且还把这只生女儿不生儿子的原因
归结为是阿菊太晦气没福分
所以动不动就对阿菊打骂责罚
对此无助的阿菊还曾跑回娘家躲避
却不曾想娘家人也将她一顿毒打
自那之后阿菊就彻底明白了
要是她的阿姆再生不出儿子来
她的这辈子就彻底完了
听闻了阿菊的遭遇闰月很是心疼
虽然她才做等郎妹不久
但同为女孩她又怎能不理解阿菊的心酸
听人说陈家围的仙人树很灵
只要诚心许愿就一定会心想事成
闰月便想带阿菊去仙人树下许愿
只见两个乳臭未干的黄毛丫头
在郁郁葱葱的参天大树下
虔诚的许下了
本不属于她们这个年纪的愿望
就像是真的听见了二人的心声
在不久后一个激动人心的夜晚
闰月的阿姆在历经千辛万苦后
果真为死去的丈夫生下了一个男孩
众人齐齐欢呼“王家围添丁了!”
就连阿菊也难掩兴奋的跑来祝贺闰月
围屋里最有声望的叔公主动为孩子提名
姓王名思焕 行成于思 灿烂炳焕
思焕的到来为王家带来了新的希望
懂事的闰月也用自己稚嫩的歌声
一天天的哄着怀里的丈夫快快长大
时光荏苒 岁月如梭
思焕也在众人的期盼下一天天长大
他每天都跟在闰月身后屁颠屁颠的喊姐
也正是因为把闰月当成姐姐
已经懂事的他渐渐知道男女有别了
他开始拒绝闰月帮他洗澡擦身
再大一点的时候
甚至还拒绝别人说闰月是他老婆
因为他一直都把润月当亲姐姐看
隔壁阿菊天天打趣说他们是小两口
惹得思焕每每见到他都夹着尾巴跑
这些年里阿菊千等万等
终于等到她的阿母生下了个男孩取名虎仔
在思焕已经长成大男孩的时间里
虎仔却还只是个襁褓之中的婴儿
这样的年龄差让阿菊心里酸楚的紧
这可真真是应了那句老话
月光光 照地堂 骑白马 过莲塘
娶个媳妇十七八 不知是姐还是娘
不过有总归好过没有
阿菊现在天天就盼着虎仔长大
只希望那时候的她不要变的太老
又是一年农忙的季节
闰月的阿姆因为年纪大了腿脚不便
已经无法再下地干犁地的苦活
深思熟虑之后她决定雇一个帮工
隔壁的金枝婶介绍了
一位名叫春生的年轻汉子给她
说是前两年参加北伐军打仗耳朵聋了
现在就四乡八里的给人帮工讨口饭吃
价钱要的便宜为人也勤劳肯干
闻此阿穆当即便答应了下来
只是她们不知道的是
这位名叫春生的男子
正是闰月曾经的青梅竹马
下地干活这天闰月还特地梳妆打扮
只为会见儿时心仪的春生哥哥
时隔多年春生已经从当年的毛头小子
转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男人
他雄壮的后背让情窦初开的闰月
忍不住频频抬头偷看
二人眉来眼去的模样
很快就在晚饭时被阿姆抓包
气得她连饭都没吃就开始教训起闰月来
“早就跟你说过
做女人不能正眼看男人
你还跟他眉来眼去的
做女人要守本分切莫害人害己!”
阿姆的话犹如一记响钟
彻底敲醒了在春梦中徜徉的闰月
田梨完了 春生也该走了
只是阿姆这心还是放心不下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
她干脆直接为思焕举办了成人礼
让思焕和闰月早日成婚洞房
好延续王家这一脉的香火
然而思焕的志向却远不在此
他听同学说去南洋能赚大钱
老是待在穷地方能有什么出息
他长大了是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就应该赚大钱让家人过上好日子
然而思焕的这一想法
却遭到了阿姆的强烈反对
要知道曾经思焕的亲生父亲
就是在南洋丢了性命
现如今她又怎么愿意
让唯一的儿子也走他父亲的老路呢
然而大了的孩子就如同放飞的风筝
又岂是能被父母的思想所左右的
思焕的执拗让阿姆深感困扰
她本以为只要结了婚
儿子的心就会被紧紧拴在家里
可谁料洞房这天
思焕却始终都不肯碰闰月
他当闰月是姐姐是家人但绝不是妻子
更何况现在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去做
他已经决定了和同学一起去南洋
过番的船费同学会帮着垫上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的支持
看着思焕坚定稚嫩的脸庞
闰月的心也彻底乱了
或许她再阻拦下去也无任何意义
出发这天 闰月瞒着阿姆
给思焕蒸了好多好多的米糕
还把自己的镯子送给他当盘缠
好不容易盼着长大的丈夫
这才刚刚成婚就又要离她而去
说不难过那是假的
看着思焕连夜离开的背影
独自留在原地的闰月哭成了泪人
十八娇娘三岁郎 半夜想起痛心肠
次日清晨
阿姆忽然发现思焕不见了
当得知儿子已经奔赴南洋之时
她哭着闹着让闰月还她的儿子来
要是思焕有个闪失这个家该怎么办
自那之后原先还生龙活虎的阿姆
忽然间就像变了个人似的
她日日都守在门前东张西望
只盼着心心念念的儿子能安全归来
那魂不守舍的样子让闰月心疼极了
她总觉得这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是她成全了思焕让思焕去了南洋
倘若她当时态度能够坚定一点
阿姆是不是也不会变成今天这幅模样
其实闰月的心又何尝不在盼着思焕呢
只是就连她也没有想到
家里盼来的不是思焕的平安信
而是一个让人肝肠寸断的滔天噩耗
去南洋的水客说
思焕在去过番的船上得了重病
上岸的时候就被送到死人堆里去了
听闻此事的阿姆顿时瘫倒在地嚎啕大哭
她不让春生把此噩耗告诉闰月
因为怕闰月听了之后心里受不了
可是身为一个母亲
她又如何能扛得住儿子的死讯
一时间急火攻心的阿姆也病倒了
在这期间
是春生忙上忙下的找医生
劈柴生火做饭下田的帮助这个家
但闰月为了避嫌
却不得不和他拉开距离
春生说自己就只想对闰月好
然而在那个时代哪里听得这样的话
无奈之下闰月只能选择挑盐上江西
一来可以暂时躲避春生的示好
二来也可以帮助家里还还欠下的债款
可是这条盐路每天至少要走五十里
路上又急又累还可能会遇到土匪
根本不是人干的活
一路上闰月混迹在男人堆里
艰难的扛着盐袋跌跌撞撞的前进着
忽然她一个不小心就跌下陡峭的山坡
还好一直藏匿在队伍中的春生及时出现
救了闰月的同时却也不可避免的
告诉了她思焕已经去世的消息
痛心疾首的闰月一时想不开打算轻生
是春生再次出现救了她的命
回到家后的闰月终日郁郁寡欢
生活对于她而言已经没了盼头
这天她正帮着阿菊一起编竹笼
谁料不远处竟传来虎仔被水冲走的消息
心下一震的阿菊当即跑到湖边
这一次不管她怎么呼喊
虎仔都再也没有任何回应了
世界上怎么会有这么残忍的事情
她好不容易盼来的丈夫
竟然还未成人就狠心离她而去
接受不了打击的阿菊
在次日清晨也随着虎仔一起去了
这巨大的噩耗让围子里的人们唏嘘不已
死了的虽然已经没了声息
但活着的总归还要继续活下去
一番思量后阿姆决定为闰月招郎
她看出来春生一直都对闰月有意
既然如此何不成人之美喜结良缘呢
但有一点就是春生和闰月生出的孩子
必须要跟她们王家人姓
这就是千百年来招郎的规矩
春生不懂阿姆话中的意思
但只要能和闰月在一起
能一辈子对闰月好
就是让他上刀山下火海他也愿意
大婚这天
春生欣喜地握住闰月的手
他是个不会说话的朴实汉子
唯一对闰月说过最多的话
就是“我会一辈子对你好的”
这样的话让闰月听在耳里甜在心里
只是还没等他掀开闰月的盖头
楼下却风风火火传来了一封信件
说是思焕打从南洋寄回来的平安信
原来思焕根本就没有死
就是这样的一纸书信
彻底打断了春生和闰月的婚事
闰月最终还是只能独守空房
夜以继日地数着豆子
盼望着丈夫的平安归来
而这一等 便是白头
电影《等郎妹》于2007年12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由郑华执导 袁志博 褚权忠 董娉等人主演
在过去的客家寨子里
有一些久婚未育的人家
会先抱养别家不要的幼女回来
给自己即将怀上的孩子做媳妇
这种女孩就被称作“等郎妹”
倘若肚子里怀的是个女孩
等郎妹就会被改做养女
另嫁或者招赘(zhuì)都由婆家作主
如若某些“等郎妹”的郎君
不幸离世或者远去他乡了
那么这些女子就要与公鸡拜堂成亲
守寡或者独守空房一辈子
在这期间女子必须保持忠贞
一旦被发现和除自己丈夫以外的男人
持有某种不正常的关系
就会被大家一起拖去浸猪笼
闰月阿姆以及阿菊的一生
是千万个客家女的缩影
封闭式的客家围屋
禁锢了多少女性的生命
如此忠心耿耿的去等待一个人
等的到底是爱情还是宿命
客家女等郎妹的故事让人揪心
旧时代的缩影让人悲愤
十八娇娘三岁郎 半夜想起痛心肠
等郎长大妹已老 等花开了叶也黄
这首凄凉的歌谣将会永远荡漾在客家土楼里
永远唱不完的凄凉永远读不完的悲哀
永远等待不来的青春与自由
罗家伦:十年心血铸辉煌
罗家伦(1897—1969),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五四运动学生领袖和命名者,曾任清华大学校长,后任中央大学校长,提出的校训“诚朴雄伟”沿用至今。抗战爆发后,主持中央大学内迁重庆。十年校长任期,创造了中央大学的辉煌。
————————————————————
1928年夏天,北伐军首领蒋介石气宇轩昂地进入古都北平城后,迅速将目光瞄准了高等教育,于是清华学校转由南京国民政府接管,正式更名为清华大学。管辖权由原来的外交部单独管辖变为外交部和大学院共同管辖。1928年6月,上级委派原清华学校教务长梅贻琦“暂代校务”。两个月后,南京国民政府在取得美国公使同意后,正式任命罗家伦为清华大学校长。
罗家伦执掌清华大学似乎是个意外。
时任外交部长的王正廷,不愿舍弃清华这块肥肉,想继续接管清华。但政府里有人不同意,才出现了大学院与外交部共管的局面,而大学院院长是蔡元培。王正廷面见蔡元培,表明自己有校长人选,他以为蔡元培会顺从己意。没想到,对高等教育烛照洞明的蔡元培一口拒绝,并且说,他已经有了人选,正是在五四运动中叱咤风云的健将、自己的得意门生罗家伦。
之所以说意外,因为当时罗家伦只有32岁,年龄不够长,声望不够高,学问不够大,最重要的是,清华传统是清华人治清华,而罗家伦与清华没有渊源,反对之声颇多。
暑假,罗家伦出现在清华园里,来接收清华。他只带了一个秘书,几可称单枪匹马。显然,他要在清华园里组建自己的班子……
先要人。向司徒雷登要杨振声和冯友兰,前者直接任教务长,后者出任秘书长兼哲学系主任。除此之外,中国文学系张煦,外国语文学系艾克、常安尔,哲学系邓以蛰,物理学系吴有训、萨本栋,化学系谢惠,生物学系吴韫珍,地理学系翁文灏……汇聚一堂,可谓一时之选。
9月的秋风吹过清华园,罗家伦在法国梧桐树叶泛黄飘落的季节终于宣誓就职。校长第一次发言,往往视作“执政纲领”,罗家伦发表了《学术独立与新清华》的演讲。他正式特别提出“学术独立”,要求“中国的学术在国际间也有独立自由平等的地位”。决定本年起招收女生,宣布“廉洁化、学术化、平民化、纪律化”的办校方针,也称“四化政策”。所谓廉洁化,就是要消除浮滥,做到财政公开,受大家监督;所谓学术化,不分派别,集中本国学者,延聘外国专家,与清华师生共同研究,创造佳绩;所谓平民化,要努力矫正过去师生的“享乐主义”及被视为贵族学校的生活态度;所谓纪律化,要推行军事管理,养成有秩序、有组织的精神。
四化政策实施的成败时人对其褒贬不一,轻者只是嘲讽,重者则冠之以党化清华之嫌疑,两年清华校长的经历,百年后依旧众说纷纭……
但教育史还给了罗家伦一次机会,出任当时有“亚洲第一高等学府”之称的中央大学校长。然而,他接掌中央大学,可谓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在他之前,吴稚晖被任命为校长,不就。由原校长张乃燕留任,经费捉襟见肘,辞职。中山大学校长朱家骅顶上,没多久,请辞,不准,再请辞,终于获批。再任桂崇基,学生不准,甫上任即辞职,再命东南大学副校长任鸿隽出任校长,坚辞不就,还有段锡朋与学生沟通不顺遭殴打受伤,最后解散中央大学——最后的最后,任命罗家伦出任校长,他也上书恳辞,未准。
但不得不感叹,这样的大学校长,谁人敢当啊?其实,当时风雨飘摇的何止中央大学?而是泱泱华夏……
朱家骅一再以国家及民族学术文化前途大义相劝,罗家伦退无可退,1932年9月抵达南京到校视事,聘任孙本文为教务长,张广舆为总务长,另聘请文学院院长汪东等人为甄别考试委员。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公布了教育部批准的8条学生甄别实施办法。通过甄别考试,开除学生19名,合格的学生于10月全部返校,重新开始授课。
在全校大会上,罗家伦作了题为“中央大学之使命”的就职演说,这篇演说,不仅在中央大学校史上关系重大,在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史上意义也很重大。演说中,罗家伦陈述其出任校长的远大抱负和治校方略,提出了“诚朴雄伟”的校训,将大学的使命上升到为国家建立有机体的民族文化、为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中救亡图存的高度。罗家伦又提出了“安定、充实、发展”的三步走战略,终于把中央大学一步步从泥淖中拉出来,并推上巅峰。
3年后,罗家伦大手一挥,圈地8000亩,势必要把中央大学打造成“环境优美、格局轩昂的全国最大的近代正式大学”。1937年新校址破土动工,不料开工两月,卢沟桥的枪声响起,未几,上海陷落,国都失守。
罗家伦的梦破灭了,中央大学的蓝图也灰飞烟灭,仿佛一曲挽歌,响彻每一个热爱教育的人心底,几十年后依旧能引起阵阵哀痛。然而,罗家伦就像护着自己的孩子那样,把中央大学一路送到了重庆沙坪坝,万卷图书,无数仪器,安然无恙抵达重庆——罗家伦的梦并未陨灭,他以足够的担当造就抗战中高校内迁的“神话”。
终于,罗家伦十年呕心沥血,使得中央大学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中央大学,实现了脱胎换骨、涅槃重生,而中央大学也给了罗家伦一生的荣耀……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温州道尔顿小学)
《中国教师报》2022年05月11日第11版
作者:匡双林
孙中山临终前,指着夫人宋庆龄留下遗言: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
1925年3月11日,孙中山去世的前一天,北京协和医院向孙中山妻子宋庆龄下达病危通知。
此时,躺在病床上的孙中山似乎知道自己大限将至,看不到全国统一,革命胜利的那天了。
悲伤之余,孙中山看着簇拥在病床前的宋庆龄、宋子文、孔祥熙等人,觉得是时候应该交代自己的身后事了,如此方能安心离开。
“廖仲恺夫人……”此时因病痛的折磨已变得很是虚弱的孙中山艰难地朝着廖仲恺夫人何香凝所在方向呼喊着,听到孙中山呼喊的何香凝赶紧擦拭着脸上的泪水,小跑到病床前。
看着被病痛折磨得无比憔悴的孙中山,刚才勉强忍住哭泣的何香凝,她的眼泪再次不由自主地眼中夺眶而出,小声地抽泣着,然后带着哭声断断续续地说道:“孙先生……我在这……”
看到何香凝来到自己床前,孙中山强撑精神,虚弱地说道:“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
孙中山先生反复念叨着这10个字。
10个字的意思很简单,却饱含着孙中山对夫人宋庆龄的深情。
孙中山不惧死亡,除了遗憾不能亲眼看到国家统一、革命胜利的那一天,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夫人宋庆龄,他害怕自己死后,宋庆龄会因为没有自己的子嗣而被轻视,被慢待。
所以,孙中山这才叫来何香凝,跟她交代跟宋庆龄有关的遗言。
孙中山为什么要找何香凝?
其一、何香凝和宋庆龄是惺惺相惜、同心同德的好朋友,她们的友情被称作“菊石之谊”。
宋庆龄与她的感情要比跟自己大姐宋霭龄的感情还要深厚,因为何香凝要比宋庆龄大15岁的关系,何香凝一直把宋庆龄当作自己亲妹妹看待。
不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工作中,她都给予宋庆龄无微不至的照顾,陪着她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带着她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因此把宋庆龄托付给她,无疑最合适。
其二、何香凝的丈夫廖仲恺是国民党元老,也是孙中山指定的党务负责人。
在孙中山看来,即使他离开人世了,廖仲恺未来在国民党内的地位也绝对不会受到任何影响,有足够的能力保护宋庆龄。
孙中山让何香凝帮忙照顾宋庆龄,实际上也是在变相地告诉廖仲恺,希望他能在自己死后照拂宋庆龄一二。
当然,孙中山告诉何香凝“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实际上也是在告诉簇拥在他身边的宋子文、孔祥熙等人,希望他们在自己死后,不要因宋庆龄没有子嗣就轻视、慢待她。
听到孙中山的嘱托,何香凝泪流满面,她明白孙中山最放心不下的就是宋庆龄,为免孙中山担心,她赶紧说道:
“先生,我跟在您身边二十多年,同受甘苦,万一先生病不能痊,我们当尽力保护夫人。”
接着,何香凝又坚定地说道:
“我虽然知识、能力都很薄弱,但总算能够亲受先生三民主义的教训,我有一份力量,必定尽力宣传。”
得到何香凝的保证,孙中山眼含热泪,强撑病躯,抬起颤巍巍的手,握住何香凝的手,动容地说道:
“那么,我感谢你。”
之后,孙中山又转头跟宋子文、孔祥熙等人交代了一些身后事……
“精诚笃爱,风雨十年”,孙中山和宋庆龄的感情,亲密无间的革命友谊,是在腥风血雨的革命斗争风雨同舟的患难之情。
他们之间的感情是那么的真挚,那么的牢固,那么的让人羡慕。
孙中山与宋庆龄第一次见面是在1894年,这一年孙中山28岁,宋庆龄1岁。
宋庆龄会与宋庆龄见面,全因宋庆龄的父亲宋嘉树。
宋嘉树,近代有名的实业家,他原不姓宋,姓韩,后因家境贫困,随宋姓堂舅赴美洲古巴谋生,遂改姓宋。1886年,宋嘉树回国,靠着为教会印刷圣经赚取人生第一桶金,发家致富。
有了第一桶金后,宋嘉树开始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印刷厂,大量印刷《圣经》赚钱,有了足够的资本后,他又开始兼做进口机械的代理商,成为中国上海最早的一批买办商人之一。
经过20多年的苦心经营,宋嘉树赚到了巨额财富,积累起了五六十万两白银,要知道当时几百两白银就能在北京买一套四合院,可见其财富之巨。
成为大富商后,宋嘉树并没有把财富用在个人享受上,穷苦出身的他,十分清楚中国劳苦大众现在过着怎样食不果腹、居无定所的穷苦生活。
几十年与外国人打交道,也让他深刻认识到清政府的腐朽与无能,及帝国主义的丑陋嘴脸。
他渴望有一个人能站出来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带领中国劳苦大众摆脱封建统治,驱逐帝国主义,然后走向繁荣昌盛。
也就是在这时,他认识了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
1894年夏,孙中山北上,途经上海,与宋嘉树相识,志同道合的两人一见如故,宋被孙的义举折服,也被其革命主张深深吸引,从此他便追随孙中山,成为坚定的反清革命志士。
宋嘉树把自己大部分资金都用来支持孙中山的革命,并积极协助孙中山筹建中国同盟会,为国民革命贡献了毕生的精力。
也就是在孙中山与宋嘉树结识的这一年,孙中山见到了才刚刚1岁的宋庆龄。
因为宋嘉树对孙中山的钦佩,且宋嘉树也是中国同盟会会员,所以宋庆龄从小就知道孙中山,知道他是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对他很是崇拜。
也因为崇拜的关系,再加上父亲的言传身教,及对革命的耳濡目染,宋庆龄自幼心向革命,梦想着能追随孙中山,成为一名英勇的革命战士。
1913年,宋庆龄在美国大学毕业,后怀着满腔爱国热情和振兴中华的理想踏上了回国之路,毅然决然地投身于“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的民主革命斗争中,为中国,为民族的未来抛头颅洒热血,这一年她20岁。
新西兰作家艾黎曾经这样赞美宋庆龄:
“在她那秀丽文雅的外表下,包容着一颗钢铁般坚强的心。”
当时,以宋家的财富,宋庆龄完全可以在很是安全的美国过着无比舒适的生活,但是她没有,她的心中始终坚定着一个目标:
追随孙中山先生一起革命,一起为中国和中华民族的未来奋斗终生。
归国途中她经过日本,拜会了早已崇敬许久的孙中山先生,后她代替大姐宋霭龄成为孙中山的英文秘书。
之后,两人就在革命斗争中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和感情,直至后来成为相伴一生的革命伴侣。
晚年的宋庆龄,她在接受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采访时,曾这样回答她与孙中山的相恋过程:
“我当时并不是爱上孙博士,是出于少女罗曼蒂克的念头!但这是一个好念头。我想为拯救中国出力,而孙博士是一位能够拯救中国的人,所以我很想陪在他身边帮助他。”
由相识、相知,到相恋,这段路程对孙中山和宋庆龄来说并不漫长,也并不艰难,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
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事业陷入困境和危险之中:
一方面,袁世凯上台后,明目张胆地投靠帝国主义,加紧谋划复辟帝制,不遗余力打击革命力量,并派遣大量刺客,谋害革命党人。
另一方面,在袁世凯的血腥打击下,许多革命党人或意志消沉,或投降分裂,致使孙中山组织领导的反袁活动,几乎陷入绝境。
双重打击下,孙中山一筹莫展,极度苦闷,不知未来该何去何从,中国革命又将走向何方。
就在孙中山处于危险的时刻,宋庆龄勇敢地站了出来,坚定地陪在孙中山的身边,与他一起面对所有的艰难险阻。
担任孙中山英文秘书期间,她积极地帮助孙中山工作,每天很早她便起来工作,不是整理文件,处理东西方各国爱国侨胞和祖国各地发来的函电,就是在为孙中山提供急需的资料。
那段时间,宋庆龄从早忙到黑,从日出忙到日落,很少有时间能休息。
在宋庆龄的帮助下,孙中山得以更有信心,更从容地面对各种难题。
孙中山得到了宋庆龄的很多帮助,而宋庆龄也从孙中山的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对祖国和人民炽热的爱,对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抱负,以及冷静的头脑和聪明的智慧。
随着时间的逝去,孙中山和宋庆龄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
最终,1915年10月25日,孙中山和宋庆龄这对从艰苦的革命斗争中走来的恋人,在日本东京结为相依一生的革命伴侣,这一刻他们无疑是最幸福的。
这一年,孙中山先生49岁,宋庆龄22岁。
婚礼前,孙中山和宋庆龄在东京街头的一家照相馆拍摄一张结婚照。
照片中,孙中山和宋庆龄肩并肩地站在一起,直视着前方,两人的眼神都很是坚定。
婚礼照片中的两人的身上,除了可以看到正常情侣之间的那种甜蜜与恩爱,更是可以看到只有在革命伴侣身上才能看到的那种果敢、坚毅。
1916年3月,孙中山和宋庆龄自日本返回中国上海。
自此以后将近10年中,孙中山继续领导革命,期间数度蛰居上海,著书立说,或开赴广州,主持政务。
而在此过程中,成为孙夫人的宋庆龄,除了以夫人的身份继续担任秘书工作,协助孙中山开展革命工作,还承担起了照顾孙中山日常生活的责任。
“她辉煌的头脑,充实了她丈夫的头脑,完全了他更伟大的人格。”宋庆龄对孙中山而言,除了是生活上的贤惠妻子,更是他工作中的得力帮手。
回到中国组织领导革命的孙中山,10余年间曾几度受挫,甚至是被逼辞职,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宋庆龄从未离开孙中山的身边。
她一直陪伴在孙中山左右,照顾着他,开导着他,鼓励着他,陪着他跨过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可以这么说,孙中山能在一次又一次挫折中重新站起来,宋庆龄居功至伟。
第一次护法战争失败后,看清南方军阀和政客的无耻嘴脸后,孙中山愤然辞去大元帅职务,蛰居上海。
孙中山虽然认清南北军阀都是一丘之貉并愤然辞职,但他心中对革命从未放弃,仍然十分坚定,然而眼见革命连连受挫,孙中山一时间也是悲愤交加,陷入绝望,不知该何去何从。
此时,宋庆龄一直不离孙中山左右,全力以赴地支持他,在生活上悉心照顾他,在精神上时刻鼓励他,给予了失意的他莫大的慰藉。
历史证明,孙中山和宋庆龄两人携手并进时,是“能够成就他们分居时所不能成就的事业。”
1920年11月25日,宋庆龄随同孙中山离开上海重返广州,恢复军政府工作。
次年4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正式政府,总统府设在广州越秀山。5月5日,孙中山被推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0月24日,孙中山抵达桂林,计划北伐。
此时,宋庆龄则在后方积极配合孙中山的北伐行动,发动妇女组织“出征军人慰劳会”,慰问北伐将士,同时动员社会各界人士踊跃捐款,购买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等支援前线北伐。
然而,正当北伐军顺利进军的时候,孙中山亲自提拔起来的陈炯明却在后方密谋反叛。
1922年5月18日,陈炯明命其部下率重兵乘虚潜入广州,并包围总统府,意欲控制整个广州,自立门户。
孙中山得知此事后,十分震惊、愤怒,为免大本营广州被夺,他连夜带着宋庆龄赶回广州。
这时,由于国民革命军的主力都在前线作战,无法直接动用武力镇压陈炯明叛乱,所以孙中山采取了安抚的策略,希望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陈炯明主动命令部队撤出广州城。
6月12日,孙中山在广州举行记者招待会,公开表示自己已经知晓陈炯明的所作所为,但是本着为革命大局考虑,不希望自己人打自己人,所以希望陈炯明部能退回东江原防。
然而,孙中山的好言相劝没有让陈炯明幡然悔悟。
早已被权力蒙蔽双眼的陈炯明根本就不听孙中山,叛乱迹象越来越明显且行事越来越猖獗,数名支持孙中山的广州政府要员,及华侨被杀,一时间广州人心惶惶。
15日晚,陈炯明最终按捺不住内心蠢蠢欲动的野心,正式举兵反叛,率部包围广州总统府。孙中山得知陈炯明叛变的确切消息后,十分伤心,“悲愤得欲以身殉职。”
次日凌晨两点,孙中山得到秘密报告,得知陈即将率部向总统府发起进攻,
危急情况下,孙中山决定和宋庆龄先暂时撤离总统府,待到安全的地方再计划平叛之时。
然而,此时的宋庆龄却并不同意跟着孙中山撤离总统府,当然不是因为其他原因,仅仅只是因为宋庆龄顾全大局,她认为若同孙中山一同行动,很容易被陈炯明叛军发现。
因此,她坚决表示要留下来掩护孙中山先行撤退,因为只要她留在总统府,叛军就不会认为孙中山撤退,这样他们只会加紧进攻总统府而忽视外围的控制,如此孙中山就能顺利撤出。
对于宋庆龄留守总统府的决定,起初孙中山是坚决不同意的,他不想自己深爱的妻子以身犯险,但是宋庆龄却坚决要留在总统府,她要十分坚定的语气说道:
“中国可以没有我,但绝对不可没有你!”
最终,孙中山因阻挡不住宋庆龄的决心,只得同意她留守总统府,自己先行撤离。
撤退之时,还是担心宋庆龄安全的孙中山,不顾宋庆龄的反对,命令50名卫士留守总统府保护宋庆龄的安全。
之后,孙中山在卫士的保护下,两次避过叛军耳目,有惊无险到达黄埔永丰舰上,按事先约定,永丰舰鸣炮三响,向留守总统府的宋庆龄和卫士表明自己以安全抵达永丰舰。
得到孙中山安全撤离的消息后,留守总统府的宋庆龄也随即开始准备撤离。在此期间,不知孙中山已经撤离的陈炯明部为尽快攻克总统府,更加疯狂地朝着总统府进攻。
总统府的卫士凭借着地利优势,武器装备优势,再加上卫士个个英勇无畏,悍不畏死,所以任凭陈炯明部如何进攻,都不能越过防线半步。
之后,在得知孙中山已经安全撤离到永丰舰后,卫士就掩护着宋庆龄撤离。
最后,在卫士的护卫下,宋庆龄顺利撤出总统府,然而不幸的是,由于过度紧张和劳累,宋庆龄肚中的孩子却没能保住,此后宋庆龄再未有孕。
为了祖国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真的失去了很多,孙中山积劳成疾,宋庆龄更是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享年59岁。
去世前,孙中山除了嘱咐何香凝:“弗以其夫人无产而轻视”,还签署了包括《国事遗嘱》、《家事遗嘱》、《致苏俄遗书》在内的三个文件。
在《国事遗嘱》中,孙中山这样说道:“必须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并发出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号召。
孙中山去世后,宋庆龄悲痛万分,几度想要追随先生而去。
但是,为完成孙中山的遗愿,她化悲痛为力量,拼尽全力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独立的革命领袖,积极地与国民党右派抗争,奋力地维护国共合作的成果。
1927年,为了进一步探求革命道路,实现孙中山的遗愿,宋庆龄赴苏联访问。
在这期间,宋庆龄积极参加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反帝活动,并曾在1927年和1929年两次当选国际反帝同盟名誉主席,之后又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委员会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九一八”事变后,宋庆龄回到中国,为抗战奔走呼号,呼吁中国人团结起来,抵御外侮。
1932年12月,宋庆龄与蔡元培、鲁迅等人在上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以自己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崇高威望,通过广泛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形式的斗争,营救了一大批革命志士。
全面抗战爆发后,宋庆龄通过各种方法和渠道向海外华侨和国际社会宣传抗战的真实情况,并向爱国华侨和国际友人募集了大量资金、药品、医疗器械和其他物资,支援抗战。
与此同时,宋庆龄也利用自己的关系,将很多我党急需的药品等物资送往根据地。
她还组织国际医疗队到根据地工作,斯诺、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哈立逊等记者和医生都是经她的安排进入根据地的。
解放战争爆发后,宋庆龄虽身处国民党反动派统治腹地,却仍冒险生命危险,为我党募集大批医药物资,支援我党的解放事业,为建立新中国立下了特殊的功勋。
宋庆龄对我党的帮助,我党也从未忘记。
新中国成立前夕,毛主席曾专程拜谢宋庆龄:
“我无法告诉您,这一切对我们的帮助有多大。”
周恩来也称她为“国之瑰宝”。
新中国成立后,宋庆龄先后担任新中国副主席、全国民主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全国妇女联合会名誉主席、中国人民保卫儿童全国委员会主席等职。
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病逝于北京,享年88岁。
宋庆龄去世后,党中央遵照她的遗言,把她的骨灰安葬在上海万国公墓她父母陵墓的东侧,并为她立碑铭文以表纪念,高度盛赞宋庆龄是:
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伟大战士。
作为孙中山学生、战友和妻子的宋庆龄,她终其一生,一直“志先生之志,行先生之行”。
即使是在孙中山辞世之后,宋庆龄也始终矢志不渝地按照孙中山指引的方向前进。
她用无比坚定的脚步一步一步昂首阔步地践行着孙中山在《兴中会章程》中提出的“振兴中华”的口号,为建立新中国做出了卓越贡献。
宋庆龄的丰功伟绩,将永载史册,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一定会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