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与毁灭的力量(神秘博士系列人物介绍——上帝机器)
创造与毁灭的力量文章列表:
神秘博士系列人物介绍——上帝机器
登场:(小说)Timewyrm: Apocalypse (1991)
人物简介:上帝机器是潘吉斯特里人 (Panjistri) 在他们位于坎达西的实验室中创造的一种生命形式。 他们挑选出最聪明、最具才华的基利松人 (Kirithons) ,将他们的精华提炼成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存在,看起来像是一个直径数英里的金色球体。 潘吉斯特里人希望当上帝机器完成时,能够阻止宇宙的终结。 附身在大族长 (Grand Matriarch) 身上的时空巨龙 (Timewyrm) ,想要用它来征服时空。 然而,上帝机器反而通过心灵感应将拉斐尔吸引到自己身边,他心甘情愿地加入了它,他最近的经历使它变得完整。 接着他驱逐了时空巨龙,摧毁坎达西并启程去探索宇宙。
近一千年来,无数最优秀的基利松人被挑选出来,提炼成一台巨大的机器,一种生物机制。 一旦完成,它将成为一种独立的生命形式,唯一能够阻止和逆转宇宙毁灭的力量。 博士表明它将成为一种达到欧米茄点(Omega Point)的生命形式,也就是一个无处不在的实体,经历过每一种情绪,做过每一件事,知道所有曾经知道的一切。 一个无所不能、无所不知的存在,博士称呼它为上帝机器。
上帝机器被时空巨龙形容为一股无边无际的力量,所有人都在这股力量之内。
它被认为是自从时间开端以来无人能够匹敌的一股力量。
时空巨龙声称上帝机器一旦吸收了艾斯精神中的侵略性,将达到欧米茄点,届时她将能够利用用它来掌握所有时间,所有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
博士指出一旦上帝机器完成,将允许时空巨龙掌握所有造物,所有时间和空间都将供她尽情享用。
上帝机器的外观是一颗金色球体,包含了一百万个基利松人,那些潘吉斯特里多年来拣选出来的人。它无处不在,什么都做过,什么都知道,什么都不需要。
当控制上帝机器,拉斐尔能够将时空巨龙从大族长的身体中移除。
坚持的力量有多可怕
坚持这个词,我们应该再熟悉不过了。
可是你们知道这个词的力量吗。
坚持可以创造奇迹,也可以毁灭所有。
浪花力量强大却无法击碎石头,水滴力量虽小却可以创造水滴石穿的奇迹。
种子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它却是自然界力量的大赢家,它可以穿破石子,
可以穿破钢铁,穿破我们对力量的曲解,展现它们生命的力量。而这一切都归功于坚持。
近期我读了一本书,给我很大的震撼,
这本书的名字叫《就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我们很多人都太喜欢安逸,
以至于我们忘记了自己的目标,忘记了去拼的那股冲劲,在安逸中离自己设计的轨道越来越远。
古人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而这本书讲的就是我们面临的很多问题。
我们是不是经常抱怨,为什么别人成绩比你好,
为什么别人家里那么有钱,为什么他们那么幸运,为什么他们可以开豪车穿名牌。
那是你只看见他们光鲜亮丽的一面,却没看见他们默默奋斗的艰辛。
在你羡慕别人的时候,问问自己现在在干什么。
在睡觉,在玩手机,在打游戏,那么我只能说你活该不能拥有这一切。
扪心自问进入大学以后,你看过几本书,完成了自己设立的几个目标。
总是有那么一群人在你打瞌睡的时候,击破了一道高数题,在你游戏过关时背完了一篇英语作文。
而这群人本身就比你起点高,比你强,你知道这世界上最可怕的是什么吗,
就是“比你强的人还在拼命努力,而你却不自知。”
我们大多数人都活在自己为自己编的借口里,我们总可以为自己的失败找到完美的借口。
学习不好是因为老师教得不好,
我没有钱是因为爸爸没有钱,事情搞砸了,是因为我没遇见过,失败了是因为对手太强。
你总是把你的失败建立在外部因素上,而主要因素的你却从来都不反省自己。
其实很多人和你起点是一样的,但很多年后,
你发现他们已经不再和你一个档次,甚至甩你几条大街。
你会说他运气好,却不知道他付出得比你多。
也许当初你和他一样的目标,一样的努力,可是他坚持下来了,而你却早早地放弃了。
有人说“很多穷人都有过梦想,也有过行动,但坚持下来却很困难,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眼泪依然奔跑。”
穷人为失败找理由,富人为失败找经验。我们的失败取决于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他们的成功取决于雷打不动的坚持。
我们总是会说重在参与,结果不重要。我想说的是结果非常重要,
因为别人只看你最后的结果,过程是留给你自己的。
就像你买一件衣服,你只会感觉好不好看,你会问它的加工过程吗。
所谓重在参与只是为自己的失败提前找借口。试问你做一件事,
没有结果你做的意义是什么,难道只是为了体验过程的艰辛。
你也渴望成功,只是坚持下去太难了。
我想提醒你的是,在你二三十岁的年纪,除了仅剩不多的青春以外,什么都没有,这很正常。
但是,你手头为数不多的青春,却能决定你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换句话说,平庸或者卓越,都是经由你允许了才发生的。
你会慢慢发现,人呐,真的要靠自己努力、自己争气,一旦你做出成绩来,全世界都会对你和颜悦色。
在最好的年华里,做最有意义的事。如果你还在抱怨世界的不公,
那么请你留意一下比你强的人他们在干什么。
停止你的抱怨,脚踏实地地让自己强大起来。
否则生活就锋利得像一把刀,当它砍过来的时候,你如果还没有准备好坚硬的铠甲,就等着被劈成两半吧。
在《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这本书中有这么几句话,我感觉特别的发人深省。
“当你真正意识到世界是不公平的时候,世界其实是在弥补你。以为它没有给你一个傲人的背景,却给你一颗不服输的心。”
有一位哲学家说:如果一件事业,你每天坚持五分钟,三年后你就会成为这个事业的佼佼者。
交友贵在知心,做事贵在坚持。趁着还年轻,多读读书提升一下自己的内在素质。
不要等到机会来了说自己没有准备好,不是所有的事都是等你准备好了才开始的。
如果万事俱备,你的价值何在。
在《最好的我们》这本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那时的你是最好的你,但是很久很久以后的我才是最好的我,最好的我们隔了一整个青春,怎么跨也跨不过的时间长河。”
那么为了不给自己的青春留下遗憾,就努力学习吧。
让我们携手青春年华,谱写自己的篇章。在困难面前,让我们坚持一点点,也许就是这一点点一点点的积累,就是我们成功路上的铺路石。
转对小说异常生物见闻录的赏析
初看这本书,读者往往会认为这是本常见的吐槽流喜剧网文,甚至从前两百章的轻松逗乐行文里认为这是本中式轻小说乐行文里认为这是本中式轻小说
但是,本书在无厘头搞笑日常轻小说的外壳下是极其沉重的悲剧内核。男主角被神明“钦定”为审查官,负责监督宇宙各文明的发展和维护它们的延续,并在文明衰退时提供必要的帮助。按照主角的吐槽,自己这份工作属于“乡政府街道派出所临时编外协警”,领着一帮奇形怪状的异常生物团伙到处查户口。
但是这本书依然拥有完整的主线,那就是在一个创世女神发疯灭世的宇宙搜索那些曾经辉煌但最终化为灰烬的文明,并尽可能拯救幸存者。这实在是一个相当沉重的任务,疯狂的创世女神毁灭了九成九以上的文明,他所见到的总是往日灿烂遗留下的废墟。以至于他绝大多数时间是在各个星球上为那些夭折的文明收尸,那些行将毁灭的世界作出的最后努力总是留下自己存在的证明,无论是高科技的数据库还是把字刻在石头上。在一次又一次接触新文明(或者新坟墓)的旅途中,主角和读者将一起见证文明的创造与毁灭,民族与国家的建立,思考战争与和平的意义。
有的文明拥有上万年的历史,最终只留下了17公斤的记录仪;有的文明诞生在只有一颗行星的星系,在极度的资源匮乏下为了生存,甚至在死后将灵魂传送进电脑,在虚拟的世界继续工作,“连一口呼吸都不愿浪费”;被海洋完全覆盖的星球上,风暴云遮蔽了天空,引力掀起了千米巨浪,而在平静的深海诞生了智慧生命,他们花了4000年才来到海面,用700年等待云团散去1小时,然后终于看见了星空,在付出了超出其他文明的努力和耐心后,正准备开始自己探索宇宙的旅程,外星的战舰在毫无警告下灭绝了所有人;文明灭绝的城市里,机器ai任然维持着城市的运作,等待着再也不回来的主人。
整本书的格局非常宏大,这种宏大并不是说男主时常跨越数千光年的距离,事实上很多爽文动不动就破碎虚空。它的宏大体现在其对生命的赞美,对存在的讨论。男主不止一次在被完全灭绝生命的土地上播种新的希望,也有不止一个的文明为了种族的延续而不择手段,例如一支流浪舰队,因为无法得到补给,舰队中的船只自愿将能源与物资交给友舰,将种族延续下去,自己的船员则盛装打扮,在欢宴中释放毒气,在睡梦中离开。当舰队得救时,数百条船只有一条还活着,但不管怎样,生命活了下来。
当然,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主角团中一位恶魔大君的故事。这位外号老王的和气大哥,曾经是货真价实的恶魔君主,但他并不打算成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魔王,而是打算结束他所处世界无穷无尽的战争与内耗,团结所有王国与种族,向着宇宙进发。
"在吸收了足够多的各族文化之后,我颁布了法令,成为第一个制定出完备法制的恶魔君王.我下令自己的王国内部所有种族地位平等.命令他们为相同的目标而生存,除此之外享有最高程度的自由,我下令恶魔作为强势种族必须保护那些弱小但聪明的种族.以确保我的科研项目能顺利进行,我还制定了建立在所有种族文化共识基础上的‘道德条例’.任何生存在我王国境内的种族都必须遵守这些道德规范,以此来确保整个社会的秩序.”
老王的统合战争激起了所有王国的反抗,人类,精灵,矮人,暗精灵,半兽人……空前绝后,世界上几乎所有种族都团结起来,形成的联合力量是数万年来未曾有过的,他一直梦想看到的万族联盟终于在他眼前建立起来,用来干掉他。后来,老王在联军的英雄雕塑下谈论着自己的失败,眼前的英雄诞生在统合战争的决战——决定这个世界的最终走向。 但在最初,这场战斗几乎就要如以往的每次交战一样,以魔王军的压倒性胜利为终结。当恶魔大军逼近人类的防线,后者的士兵战战兢兢根本不敢迎战,哪怕他们是各个种族挑选出来的最勇敢的战士,面对数百年积累下来的恐惧也很难奋起反击
然后有一个士兵跳了出来,”伊扎克斯抬手指向那座雕塑。“一个普通士兵,在其他所有人都战战兢兢不敢挪地方的时候跳了出来,就是这个人类。”
“虽然不能把大决战的胜负归结于一个人类的勇敢带头,但这个人类的个人举动确实扭转了很多东西,起码扭转了那条防线的命运——说不定也扭转了整个世界的命运,”拉尼娜叹口气,“如果他没有跳出来,或许恶魔大军就会长驱直入,但他带头之后,整个人间阵营开始了反击。”
伊扎克斯点点头:“我的军队第一次吃败仗。”
“事实上他在跳出掩体之后十分钟内就战死了,是十年战争第一批阵亡的普通士兵之一,”拉尼娜摇摇头,“这个人类其实从未杀死过一个敌人,我调查过,那天甚至是他第一次上战场。他的战斗生涯只持续了十分钟,但这并不妨碍他成为十年战争最重要的英雄之一。
然后他看着主角,指了指自己:“我错了么?”
“没有。”
老王又指向列兵凯文的雕塑:“他错了么?”
“也没有。”
“所以这就是战争。”
毫无疑问,这是我在网络文学中所见过的,对战争最优秀的讨论
相比其内容,《异常生物见闻录》这个名字完全没有表达出其内涵,作者的文笔也是轻小说画风,充满了中式幽默和喜剧段子,正如一位网友所说,作者用郭德纲相声的语言,写了一本银河系漫游指南风格的荷马史诗。
戴锦华:元宇宙真的是电影的未来吗?
元宇宙与电影有着天然的联系:一方面,人类对抽象“元宇宙”概念最初的具象感知都来自于科幻电影。另一方面,电影是艺术和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每次科技变革都推动电影创新发展。今年的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首届元宇宙电影论坛,本文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戴锦华在论坛上的演讲,受版面所限,文字有所删减。
元宇宙意味着什么?
对于元宇宙的所有讨论,我始终保持着关注。我的关注出发于我作为一个电影人,关注元宇宙这样一个概念得以产生的现实动力,得以产生的资本动力,得以作为一个技术应用的范畴,作为一个股市上的概念股,作为Facebook给自己的最新命名,它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对于人类生活意味着什么?它在这轮新技术革命当中意味着什么?它是一个新的概念吗?它是一个新的实践吗?它是一个新的场域吗?还是它是一个噱头?
元宇宙真的是一个电影的未来吗?是一个电影的纵深吗?是一个电影的可能性吗?那么,它并不玄虚,意味着我们必须回答,当数码取代胶片成为了电影基本介质的时候,电影、电影艺术是否意味着将伴随胶片而死亡。如果它不会伴随胶片而死亡,如果数码转型仅仅是电影所经历的一系列技术进步,技术革命的又一浪,又一次冲击的话,那我们要回答的是:在数码转型之后的电影,我们获得了什么新的可能?我们为了这个新的可能,为了这个新的空间,为了这个新的纵深,我们失去了什么?
在这个获得与失去的观察、思考和理解之上,我们说电影艺术的未来在什么程度上被新的技术所打开?在什么意义上被新的技术所改变,甚至封闭?
对我来说,大概元宇宙是在这样的双重层面上与我相关。刚才被引入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们使用了“未来已来”,一个关于未来展望的双重命题。大家都知道元宇宙这个概念是从1992年美国科幻小说《雪崩》中来的,而这个想象未来的科幻书写,是科幻书写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脉络,也是一种科幻书写的惯例,只不过这一次,它把这样的一个科幻未来想象的惯例命名为“元宇宙”。
回溯,科幻小说中最初的元宇宙
我们回到《雪崩》这部小说当中的话,会发现它具有科幻写作当中几个基本的特质,或者说几个基本的类型规定,就是赛博朋克与“敌托邦”——反面乌托邦,它是一个幽暗的未来,它是一个当现实已经陷于全面的困境,崩解耗竭,消耗殆尽的一种状态。(在这样的状态到来时)虚拟世界,虚拟空间成为一种逃避的可能,成为一个延展生存的可能,成为一个社会尝试重组的可能。这大概是科幻小说曾经给我们提供的元宇宙的基本特征。
于是就带出了三种未来:一个是科幻小说所书写的、所想象的未来;一个是“未来已来”的未来,当我们说“未来已来”的时候,我们是指一系列的技术发明、技术进步,使得科幻小说所构想、所想象的世界可能真实到达,或者说已经真实地到达我们的现实空间当中;第三个层次的未来是我们站在这个被新科技革命所改变的现实当中,再度去展望未来的时候。
电影将选择站在
元宇宙的什么位置?
对于我来说,问题在于我们的未来,我们使用的未来概念,我们在这个特定的概念之下的未来想象以及我们今天在论坛上希望打开的,最后将具体到电影的生产,电影的制作,电影想象世界的构成,电影艺术的这种成就以及中国电影观众,乃至我们所想象的世界,电影观众将如何与我们的电影相遇的另外一个未来展望的层次的时候,我想说,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究竟选择,我们究竟接受哪一种建构未来想象、支撑未来想象、行构未来想象的逻辑和依据?
持科幻小说的幽暗未来想象的逻辑,其中有非常宝贵的面向,那就是现代主义反思,那就是现代主义批判,那就是对于现代文明的承诺给我们无限进步、无限发展的文明逻辑的提示和预警。
这个承诺事实上已经进入20世纪的历史,让我们看到,它未必能够抵达。而具体到元宇宙之未来和电影之未来,具体到元宇宙那样的一个文明预警的形态,和我们置身在,我们应用元宇宙,兴高采烈地去拥抱元宇宙,在人文社会科学的各个学科当中,以不同的层面试图去拓清去定义元宇宙这样的一个乐观的、带有嘉年华节庆性质的不同的情感基调、不同的价值逻辑之下,电影将选择站在哪里?
所以我再一次强调,对我来说,元宇宙不是新技术的代名词,元宇宙不是虚拟技术的代名词,元宇宙不是电影制作当中的新技术应用——虚拟技术应用的代名词。元宇宙与此相关,但元宇宙同时意味着它是元宇宙,它是一个和我们的现实世界相平行的、与我们的现实世界相关联的、构成于我们现实世界相区隔的一个整体的世界构想。
它可能会成为一种游戏世界的建构形态,可能会成为一种科幻电影的展示形态,可能会成为经由科幻电影的形态让我们反身我们的现实,让我们思考我们的现实,让我们去尝试创造或者改变我们的现实,让我们的现实能够更长久地、可持续地延续下去。
如何去处理电影中的元宇宙世界
和电影中的现实世界
具体到元宇宙与电影的时候,我觉得非常重要的是,电影,我们说的主要是故事片,当我们说到叙事的时候,说到经由电影的视听时空的语言结构去建构一个想象世界的时候,我想元宇宙与电影最直接相关的,就是我们如何去处理电影中的元宇宙世界和电影中的现实世界。
借用一下《头号玩家》那句对白,说绿洲的游戏世界再神奇再美好,我们唯有在现实中才能吃上一口热饭。当然已经有太多的电影告诉我们,我们不用返回现实吃一口热饭,那就是《黑客帝国》,那才是完全的完整的元宇宙,而完全的完整的元宇宙,在科技想象,在科幻想象,在现代哲学当中有另外一个名字叫缸中之脑。
那是一个现代主义的梦魇式的未来情境,我们弃置了我们的身体,整体地接受身体的被占有、被奴役,我们不过是一个科技制造的,借助我们神经的反应系统。这也就是科幻小说提供的那个最重要的恶梦般的质询,假如我生存的现实并不存在,假如我所有的对于现实的体验仅仅来自于一种被他人,被比我们强大得多的力量所掌控的一种感知的制造,完全是一个幻觉性的存在。
所以,如果我们不是在《黑客帝国》的元宇宙,完整的彻底的元宇宙的意义上去讨论电影中的元宇宙的话,讨论我们未来建构的元宇宙的话,那我们必须要处理的仍然是我们从何处出发,我们为什么要出发,我们为什么要抵达一个元宇宙所创造的平行世界,这个平行世界究竟提供给我们什么?
回到《黑客帝国》,《黑客帝国》仍然在处理真实世界,所谓真实的荒漠,文明彻底地自我毁灭,人类彻底地毁灭了现代文明、地球文明,甚至在很大程度上毁灭了人类自身生存的可能性的空间之后,大家注意到,这几乎是今天我们会作为元宇宙电影例证大部分影片当中的共同前提:它是某一种大灾难之后,它是某一种后末日之后,它是在现实空间已经成为废墟,现实空间已经陷入了绝境的情况下的一种逃逸之路。
但是事实上,关于电影中的元宇宙,关于元宇宙与社会学,与人文科学相关的可能性之一是:也许虚拟技术可以让我们的实践关于现代社会构想,实现我们关于理想的人生,理想的社会,理想的人际关系。一种不同的社会组织形态,一种不同的文明形态,一种不同的生存形态的实验空间。换句话说,元宇宙再度打开了乌托邦实践的可能性,元宇宙再一次召唤着我们对乌托邦冲动的释放。
所以在“敌托邦”,反面乌托邦的另外一面,元宇宙打开了一种乌托邦实践的可能性。
当元宇宙与电影结合
在哲学的、社会学的层面上,我们要回答的是,这个可能性究竟有多么大,这种实践的意义究竟有多么深切或者多么真切,或者多么具有现实价值。而在电影的意义上说,当影片与现实相对的元宇宙是一种社会理想实践可能性的时候,我们要问:作为电影人,我们真的仍具有这样的想象能力吗?我们仍然具有在今天世界巨大的、牢不可破的、残酷的逻辑之外,去构想别样可能性的愿望和能力吗?
对我来说,元宇宙与电影并非正相关的概念,但却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可以去打开的空间。它也许对于我们今天的中国电影业,对于我们中国电影可能的纵深,对于我们中国电影设想我们将在未来的世界电影乃至整个世界文化当中扮演的角色是有着正相关性的。而且它是一种可能,它是一种再度打开想象力,而这个想象力的打开,获益的将不仅仅是电影,不仅仅是元宇宙的概念,而且是中国已经介入的、中国尝试引领的、走向未来的进程。
可能有一点空洞,但是,我还是想用这句话来结束我的讨论:今天也许我们正在一个奇特的与未来相关联的时代,一边是未来不再在远方,未来在我们近旁;一边是现代生活方式让我们透支、预支了我们的未来,以至于我们不再拥有未来……但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元宇宙代表的技术实践,元宇宙提供的想象空间,元宇宙与电影结合所开创的创造力也许可以成为我们再度赢得未来之战的武器。 (文章源自微信公众号腾讯文化频道)
来源: 北京青年报
达利欧重磅预判:未来10年,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概率是35%
“当今世界,像极了1930-1945年。”
“在我的一生中,美国第一次遇到了真正的对手(苏联曾只是军事对手,从来不是重要的经济对手)。”
“未来10年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概率在35%左右。”
“下一次经济低迷,很可能在下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前后到来。”
在最近出版的《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全球最大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达利欧,多次语出惊人。
但就像基辛格所说的,“达利欧有一种特殊才能,善于发现我们时代的关键问题”。作为一名曾准确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的全球宏观经济投资专家,达利欧的意见向来具有十足的可信度。
第21期《进化》,我们从《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中摘录出达利欧的思想精华,经中信出版社及作者授权发布,希望他的思考对你有所启发:
口 述:瑞·达利欧 桥水投资公司创始人、《原则》作者
编 辑:余心丰
来 源:正和岛
01、当今世界像极1930-1945年,我很担忧
未来的时代将与我们有生之年所经历的时代完全不同,但与历史上的许多时代有着相似之处。
我为何得出这样的结论?因为事实历来如此。
几年前,我注意到一些重大势态发展,在我的有生之年里,这些事件从未发生过,但在历史上曾多次出现。
首先,最重要的是,我看到在巨额债务和零利率(或接近于零)的综合影响下,世界三大储备货币国家大规模印钞。
2008年,从股市崩盘到央行印钞只用了两个月时间;2020年才用了几周。
在我们一生中,没有哪个时刻像现在这样,如此多债务的利率都处于极低甚至负水平。2021年,有超过16万亿美元债务的利率为负,并且很快需要增发巨额债券来填补赤字。
历史表明,当一个人、组织、国家或帝国的支出超过收入时,就离苦难和动荡不远了。
其次,在各国(特别是美国)内部,由于财富、政治和价值观差距达到约一个世纪以来的最大程度,政治和社会出现严重冲突。
与典型情况一样,由债务增长支撑的繁荣时期引发了债务泡沫,造成贫富悬殊。
2008年,美国的泡沫破裂(像1929年那样),全球经济萎缩,冲击到美国和其他国家的中产阶层(像1929-1932年那样)。
利率降至零(像1931年那样),但宽松力度仍然不足,于是,2008年后,各国央行大量印钞,大规模购买金融资产(像1934年那样)。这些举措的结果是,从200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的金融资产价格上涨(像1933-1936年那样)。
基本上讲,借款实际上是免费的,因此从事投资和企业经营的借款者利用这些廉价融资进行购买,从而拉动股价和公司利润增长。
但这些资金并未按比例流向不同阶层。而是使“富人”(金融资产持有者)比“穷人”(没有金融资产的人)更受益,导致贫富差距和收入差距达到自1930-1945年以来的最高峰。(美国收入最高的1%和10%的人分别占有19%和45%的收入,这两个比例在各主要国家中均为第二高)
“穷人”,特别是那些工作被外国人和移民抢走的人,开始反抗受益于全球化的精英阶层。像过往一样,经济不景气伴随着贫富悬殊,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在全球泛起(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
2016年,特朗普这位直言不讳的商人、资本家、右翼民粹主义者为了当选总统,掀起了一场针对政治建制派和“精英阶层”的反抗,承诺给那些持有保守主义价值观、失业、生活窘迫的人提供支持。
之后,他削减了公司税,并实行大额预算赤字,美联储也对此提供支持。虽然这种债务增长为市场和经济相对强劲的增长提供了资金,并使低收入群体的生活有所改善,但随之而来的是贫富差距和价值观差异的进一步扩大,导致“穷人”对“富人”越发不满。(美国人均收入和财富水平最高的城市和州,通常也是负债最多、贫富差距最大的城市和州,如纽约市、芝加哥市、旧金山市、康涅狄格州、马萨诸塞州等)
与此同时,政治鸿沟加大,一边是日益极端的共和党人,另一边是日益极端的民主党人。他们之间的分歧也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大。
上图代表50年前的人口状况,当时两党的大多数人是中间派,极端分子没有那么极端
换句话说,美国的政治分裂变得严重且难以消除。
2020年3月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后,由于美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关闭国门,收入、就业和经济活动锐减,美国政府担负了大量债务,向民众和公司提供大量资金,美联储大规模印钞,买入了大量债券。其他国家的央行也是如此。所有这些央行印钞和购买金融资产的规模都接近或超过之前战时的纪录水平。
我模型中的数据显示,美国在自身大周期中约处于70%的位置,误差范围为10个百分点。
最后一点则是,一个崛起的世界大国(中国)挑战现存的世界大国(美国)和现有世界秩序。
在我的一生中,这是美国第一次遇到真正的对手(苏联曾只是军事对手,从来不是重要的经济对手)。
作为二战后和平与繁荣时期通常发生的情况,当领先大国没有受到威胁,崛起国家还不构成威胁时,崛起国家能从领先大国那里学到很多东西,它们以一种共生的方式合作,直到崛起大国变得足够强大,足以威胁到领先大国。
除了从学习中受益外,它们还从相互贸易中受益(直到这变得对它们不利),并以互惠互利的方式利用资本市场从中受益(直到这变得对它们不利)。
此时,崛起大国对领先大国构成的威胁变得愈加明显。和平、繁荣和全球化的时代逐步终结,各国国内贫富矛盾激化、崛起国(中国)与世界主导国(美国)发生冲突的时代已经开启。
最近一段与目前类似的时期是1930-1945年。这令我十分担忧。
1930-1945年是最后一个主要的破坏和重组时期。1930-1933年,全球债务危机引发经济萎缩。而这个债务泡沫是“咆哮的20年代”经济繁荣的自然延伸,经济繁荣变成了债务融资泡沫。
历史上的大多数周期是出于大致相同的原因发生的。例如,1907年恐慌开始的1907-1919年,与1929-1932年货币和信贷危机一样,都是繁荣时期(美国的“镀金时代”、欧洲大陆的“美好时代”和英国的“维多利亚时代”都是同一时期)产生债务融资泡沫而导致经济和市场下跌的结果。
在经济和市场下行的同时,贫富悬殊导致了大规模的财富再分配,进而引发了世界大战。
1930-1945年,同样的事情再次发生。泡沫破裂和由此导致的经济危机对1930-1945年内部与外部财富和权力斗争的影响最大。
与现在和大多数其他情况一样,当时也出现了贫富悬殊和严重冲突。如果再加上债务/经济危机,局面就会进一步恶化,社会和经济项目就会发生巨变,导致大规模财富转移。
同时,什么是最好的体制(例如,是资本主义还是共产主义)?人们因这个问题发生了冲突和战争。一些人希望进行大规模财富再分配,另一些人则反对这样做,两方总是不停地争辩或争斗。
这些破坏/重建时期重创了弱者,也确定了谁是强者。
强者建立全新的规则(即新的世界秩序),为繁荣时期奠定了基础。而到了繁荣时期,随着债务泡沫滋生,贫富差距扩大,最终超过极限,导致债务泡沫破裂、新的压力测试开始,从而再次进入破坏/重建时期(即战争),开启新的秩序。最终,强者又比弱者获得更大的权力,等等。
2008年后,我们看到这些驱动因素及其机制的重演。我撰写《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时,已经是1945年的75年之后了。主要的旧国家(即主要的储备货币国家)正接近长期债务周期的终点,积累了大量债务,而传统的货币政策已经失效。
02、中美的“5种较量”
同时,通过我多年的国际交往和对其他国家的研究,我看到全球经济和地缘政治正在发生巨变,尤其是在中国。
在过去37年里,我不断走访中国,有幸结识中国的高层经济决策者,深度了解到他们以及许多其他人的想法。这让我能近距离地看到中国实现飞跃的原因。
下图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成果:人均经济产出增长25倍,贫困线以下人口比例从96%降到不足1%,预期寿命平均提高10岁左右,中国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专业毕业生总数约为美国的3倍……我可以不停地列举下去,几乎每个领域都有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数据。
事实上,在这些决策者的领导下,中国在制造业、贸易、科技、地缘政治和世界资本市场上成了美国的有力竞争对手。而且在这些领域都处于“冲突”或“战争”之中,所以我将研究两国的现状。
需要说明的是,我不是一个意识形态至上的人。我不会依据是否符合美国、中国或我个人的信念,就在一个问题上选边站队。我很务实,像医生一样对待问题,依赖逻辑和因果关系,并相信经过时间检验的东西。我会极其坦诚地解释自己如何看待中美关系以及中美争斗背景下的世界格局。
在我看来,很大程度上,这些现状只是老式经典冲突的新版本而已(例如传统技术战中的新技术、传统军事战中的新武器等)。
“命运和大周期规律”,将中美两国置于目前的境地。在这些力量的作用下,美国经历了多个成功周期相互强化的时期。而这些成功周期引发了过度行为,导致一些领域出现疲弱。美国目前处于长期债务周期的后期阶段。
过度地借债,使美国对其他国家(包括中国)大量欠债,将自己置于弱势地位,欠其他国家(包括中国)许多钱。这将中国和美国置于大债权国—大债务国的尴尬关系中,而同时中美之间正在发生各种争斗。
在同样的力量作用下,中国经历了大衰退周期,陷入困境,这促使中国进行大变革,迎来当前相互强化的上行周期。
目前似乎美国正在衰落,中国正在崛起。
历史告诉我们,一般会有5大类型的“战争”:1.贸易/经济战;2.技术战;3.地缘政治战;4.资本战;5.军事战。
现在我们从历史教训及其提供的原则的角度,考察一下这些战争。
1. 贸易/经济战
就像所有战争一样,贸易战可以从礼貌的纠纷演变成致命的冲突,这取决于双方想走到何种地步。
迄今为止,中美贸易战尚未发展到极其严重的地步。目前有加征关税、限制进口等典型举措,这是其他类似冲突时期反复出现的情况(如1930年的《斯穆特—霍利关税法》)。
双方已经进行了贸易谈判,谈判成果反映在2019年达成的一份非常有限的“第一阶段”贸易协议中,这份协议得到了初步执行。
我们看到,这场“谈判”是对彼此实力的考验,而不是依靠全球法律和法官(如世界贸易组织)形成公正的解决方案。所有这些战争都将以实力较量的方式展开。大的问题是双方将在多大程度上以何种方式较量实力。
我认为,我们已经看到了结果最好的贸易协定,这场“战争”恶化的风险大于事态改善的可能性,我们不会看到拜登政府在短期内对条约或关税做出任何改变。无论其最终采取什么做法,都将对美国人和中国人对大周期命运的应对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命运正在展开过程之中。
目前的情况是,美国两党都认为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这也许是两党唯一的共识。多么强硬,以什么方式表现这种强硬,中国将对这种强硬做出何种反应,目前都不清楚。
而这场“战争”,可能将会朝什么方向恶化?
一般来说,贸易/经济战最危险的举动是,一方切断另一方的必需品进口。例如,如果美国切断中国从美国或其他国家进口石油、其他必需品、技术和其他必要的进口,那么这将是清晰明显的事态升级信号。
同样,中国升级态势的方式是,切断通用汽车(该公司在中国的销售量高于美国)、苹果等公司的业务,或者切断美国进口稀土,稀土是生产许多高科技产品、汽车引擎和国防系统所必需的。
我不是说这样的行动将会发生,但我想明确一点:任何一方采取切断必要进口的行动,都标志着局势的严重升级,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冲突。如果这种情况没有发生,局势就会按照正常情况发展。
出于这些原因,两国开始进一步转向国内生产和“脱钩”。在过去的40年里,中国已经获取了这一能力。
在接下来的5年里,我们应该会看到两国对彼此的依赖程度降低;在接下来的5-10年里,中国可能会以比美国快得多的速度,降低对可能被切断的外部供给的依赖。
2. 技术战
技术战要比贸易/经济战严重得多,因为谁能赢得技术战,谁也就可能赢得军事战和其他方面的战争。
目前,美国和中国是世界大型科技行业的主导力量。但与此同时,在技术上,中国仍然高度依赖美国和其他国家。
因此,美国很容易受到中国技术日益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影响,中国很容易受到美国或其他国家切断关键技术的影响。
总的来说,目前美国的技术能力领先,但各类技术领域的领先程度不同,且正在失去领先地位。比如,美国在先进的人工智能、芯片开发方面领先,但在5G方面落后。
以下数据粗略地反映了这一点:美国科技公司的总市值约为中国的4倍。但这一数据低估了中国的相对实力,因为它不包括一些大型民营企业(如华为和蚂蚁集团)和非企业机构(如政府)的技术发展,而中国这些机构的规模大于美国。
中国最大的上市科技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已是全球第七大和第八大科技公司,仅次于美国最大的一些科技股“FAAMG”(脸书、苹果、亚马逊、微软、谷歌)。
中国目前在一些最重要的技术领域领先。例如,中国拥有40%的世界最大民用超级计算机,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竞赛和量子计算/加密/通信竞赛的一些方面领先;中国在其他科技领域也有类似的领先优势,比如,在金融科技领域,中国的电子商务交易和移动支付的交易金额目前位居世界首位,远远超过美国。
中国可能会比美国更快地提高技术和(受益于这些技术的)决策质量。因为大数据 大型人工智能 大型计算=卓越决策。中国的人均数据收集量远远高于美国(而且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中国还大量投资于人工智能和大型计算领域,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中国投入这些领域和其他技术领域的资源比美国多得多。为了应对这种竞争威胁,美国正在不时做出回应,遏制或摧毁对其构成威胁的中国科技公司(如阻止华为在美国经营)。
总之,两国科技正在脱钩,这是中美在更大范围内脱钩的一个方面,将对5年后的世界产生巨大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当前态势继续下去,那么在5-10年的时间里,中国将会在技术上比美国更不依赖外界,届时我们会看到这些技术进一步脱钩。相关局面每天都在变化,保持对其了解至关重要。
3. 地缘政治战
中国最大的问题可能是主权问题,特别是涉及中国台湾、香港、东海和南海的主权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19世纪遭受“百年屈辱”和外国“蛮夷”入侵的历史,让中国直到今天都有强烈的要求:
在本国境内拥有绝对主权,绝不再虚弱到被外国列强摆布的地步。中国渴望拥有主权和保持独特行事方式,因此拒绝美国干涉中国内政。一些中国人私下表示,中国没有对美国应该如何对待其境内国民指手画脚。
这些是最大的生存威胁。我相信中国人会不惜一切来挫败这些威胁,所以美国要想避免一场热战,在与中国打交道时,就需要保持谨慎。我相信,对于不涉及主权的问题,中国希望通过非暴力手段来施加影响,避免热战。
台湾问题可能是最危险的主权问题。许多中国人认为,当美国向中国台湾地区出售F16战机和其他武器装备时,美国一点儿也不像是要促进实现中国的和平统一。
如果“台海危机”再次出现,那么我会非常担心。美国会为台湾而出击吗?这一点不能确定。如果美国不出击,那么这对中国来说将是巨大的地缘政治胜利,对美国来说将是巨大的耻辱。
这将标志着美国在太平洋及其他地区的势力衰落,就像英国丢失苏伊士运河标志着大英帝国在中东及其他地方的终结一样。其影响将远远超出这些损失。比如,苏伊士运河事件标志着英镑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的终结。
美国越表现出支持台湾的姿态,输掉战争或撤退会造成的耻辱就越大。这令人担忧,因为美国一直在做要支持台湾的大戏,而命运似乎很快就会带来一场直接冲突。
如果美国真的出战,那么我相信一场以牺牲美国人生命为代价的战争在美国将是极不受欢迎的,而且美国可能输掉这场战争,因此最大的问题是,这是否会引发更大范围的战争。
这让每个人都感到恐惧。希望对战争及其破坏性的恐惧将会阻止战争的发生,就像对“相互保证毁灭”的恐惧将会阻止战争一样。
而经过讨论,我相信中国绝不希望与美国发生热战,也不希望强行控制其他国家。我知道中国人意识到了一场热战有多可怕,他们担心重蹈一战的覆辙,无意间陷入战争。
如果可能选择合作关系,他们就会更希望建立合作关系。但中国人仍然有自己的“红线”(即能够做出妥协的限度,一旦越过就会导致一场热战)。他们预计更具挑战性的日子还在后头。
至于在全球的影响力,对美国和中国来说,都有一些地区至关重要,这主要基于邻近性(它们最关心距离自己最近的国家和地区)和能否获取必需资源(例如,它们最关心能否持续获取重要矿产和关键技术),以及出口市场(相对次要)。
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区域首先是中国领土内的区域,其次是与中国接壤的区域(如东海和南海)和处于关键供应通道的地区(如“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关键进口品的供应国,再次是能够成为合作伙伴的、具有经济或战略重要性的其他国家。
因此,未来5-10年,除了其他领域逐步脱钩,我们还将看到哪些国家与中国结盟、哪些国家与美国结盟。除了财力和军事实力,中国和美国与其他国家的互动方式(即如何利用软实力)也将影响这些联盟的组建。风格和价值观会起作用。
这些联盟的未来格局值得关注,因为纵观历史,最强大的国家通常会被自身实力较弱但组成更强大的联盟所击垮。
4. 资本战
历史表明,冲突中最大的风险之一是资金/资本的获取可能被切断。
资本战的目标是切断“敌人”的资本,因为没有资金就等于没有实力。
我们需要了解的要点有:
美国最大的力量源于它拥有世界上最主要的储备货币,这给予美国巨大的购买力,因为这使美国能为世界印钞并让其在国外得到广泛接受,并且控制谁能得到这些货币,对其“敌人”实施制裁。
美国现在拥有一个“制裁武器库”,这是它使用最多的武器库。截至2019年,美国针对个人、公司和政府实施了约8000项制裁。通过这样的力量,美国可以获得自身需要的资金,并能通过阻止金融机构和其他国家与“敌国”打交道,切断“敌国”获得资金和信贷的渠道。
目前美元仍然是主导性的世界储备货币,在贸易、全球资本交易和储备方面,美元的使用量远超其他货币。历史和逻辑表明,就像世界最常用语言被取代很慢一样,最常用的储备货币被取代也很慢,原因是一样的:已经采用它的人太多,它已经嵌入体系。
但美国正面临着失去其在储备货币方面的主导性地位的风险。原因如下:
1.外国人投资组合(如央行储备和主权财富基金)中以美元计价的债务的规模过大。美国政府和美国央行正在以极快的速度增加以美元计价的债券和货币,因此如果美联储不将大量债务货币化,美国债券就可能需求不足,而同时持有这些债券的经济动机缺乏吸引力,因为美国政府支付的名义收益率可以忽略不计,而实际收益率为负;
2.中国持有的约1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是一个风险,但并非无法管控,因为(截至2021年5月)未偿美国国债有约28万亿美元,中国持有的只相当于其4%左右。
然而,由于其他国家意识到,美国对中国采取的行动也可能用在它们身上,所以美国对中国持有的美元资产采取任何行动,都可能使美元资产的其他持有者认为它们持有美债资产的风险上升了,这将使对这些资产的需求减少。目前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但似乎即将成为一个问题;
3.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角色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元是在各国之间自由兑换的,所以假如美国在未来控制美元流动或为追求本国利益而实行违反世界利益的货币政策,那将降低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吸引力。目前这并不是一个问题,但假如外汇管制成为一种可能性,这就将成为一个问题;
4.受美国制裁伤害的国家正在想方设法绕过制裁或削弱美国实施制裁的能力。例如,目前正遭受美国制裁并很可能在未来受到更多美国制裁的两个国家——俄罗斯和中国,现在都在发展替代性支付体系,并在这方面相互合作。中国央行已经创造了一种数字货币,这将降低中国受到美国制裁的风险。
历史表明,无论何时,只要某货币不受欢迎,而且没有其他有吸引力的货币可供投资,这些货币就会贬值,资本就会进入其他投资项目(如黄金、大宗商品、股票、房地产等)。
因此,存在一个强有力的替代货币并不是货币贬值发生的前提。
5. 军事战
我不是军事专家,但有机会和军事专家交谈,进行一些相关研究,我在此分享我所得到的。同意与否,请自行判断。
无法想象下一场大的战争会是什么样子,但有可能比任何人想象的更具破坏性。这是因为,自从上次使用最强大的武器以来,各国一直在秘密研制大量的武器,在各种战争形式中打击对手的创造力和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这都在以往战争中体现了出来。
战争的种类比人们想象的更多,而且在每一种战争中,武器系统比任何人知道的都要多。核战争固然是一个可怕的前景,但我也听说生物战、网络战、化学战、太空战及其他战争同样可怕。许多战争形式还未经测试, 因此它们存在很多不确定性。
假如美国和中国之间发生一场大规模热战,它将包括之前提到的所有类型的战争,以及更多类型的战争,以最激烈的方式展开,因为在生死之战中,双方都将倾尽全力,自古以来其他国家都是这么做的。
一旦如此,这将是第三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也会远多于二战;由于战争科技的进步,二战造成的死亡人数远多于一战。
历史告诉我们,对正在衰落的帝国来说,这尤其是一个问题,衰落的帝国倾向于投入不符合逻辑的战斗,因为任何撤退都会被视为失败。
但最终而言,我们最大的战争始终还是与我们自己的战争,因为我们的强弱主要是由自己控制的。
就目前情况而言,中美两国的内部斗争和挑战比外部冲突和挑战更重要,也更大。其中包括国家领导层和各级政府内部的政治斗争、不同群体(如富人和穷人、农村和城市、保守派和进步派、不同族裔群体等)之间的斗争、人口变化、气候变化等。
幸运的是,上述因素中最重要的大都在我们的控制能力范围之内。我们可以评估我们国家的处境,如果发现处境不佳,那么做出改变,使之朝正确方向发展。
总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正如当年丘吉尔对英国人说的:“努力赢取胜利!”
03、未来世界,最重要的5件事
接下来,我想分享一下关于未来几年,影响世界的5个决定因素的总体想法。
这5个因素是创新、债务/货币/资本市场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自然灾害。这5个因素在过去影响最大,我相信也会对未来几年产生最大的影响。
1. 人类的创新能力
发明创新显然是决定一国状况的最有力因素。
想想多少我们习以为常的东西是在过去150年里发明或发现的。
例如电话(1876年)、电灯泡(1879年)、内燃机车(1885年)、无线电(1895年)、电影(1895年)、飞机(1903年)、电视机(1926年)、抗生素(1928年)、计算机(1939年)、核武器(1945年)、核电站(1951年)、GPS(全球定位系统,1973年)、数码相机(1975年)、网上购物(1979年)、互联网(1983年)、在线搜索(1990年)、网上银行(1995年)、社交媒体(1997年)、Wi-Fi(无线通信技术,1998年)、iPhone(苹果手机,2007年)、CRISPR 基因编辑(2012年),等等。
进步以巨大而稳健的方式展开,塑造未来,但这是通过我们无法想象的具体突破实现的。科技和技术就是以这种方式进化的。其他几乎一切事物的进化,如生活方式、国内和国际政治等,都是以类似的方式发生的。
我相信人类通过发明创造的进化正在加速,大多数人将从中获益。这是因为,我们目前看到的最重要的发明,提高了所有思考的质量和数量,而且我们知道还将看到很多这样的发明。
比如,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的进步和更广泛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学习和改进的速度,其之于传统计算的进步,将如同计算机之于算盘的进步一样,带来全球财富和力量的变化。
即使没有量子计算的推动,我也预计,由于我们能看到的原因以及目前还看不到的很多其他原因,人类寿命将在未来20年里大幅延长(延长20%-25%或者更多)。一些已经出现的发明包括医疗保健、健康监测和提供建议的可穿戴设备中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基因组测序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和实际应用,mRNA(信使核糖核酸)疫苗技术的提高,营养和药物方面的突破,等等。
在未来5-20年里,这样的变化将在不同程度上发生,我相信这些变化叠加起来,将带来前所未有的财富和力量大转移。
所以我的观点是,发明创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将可能变得更强更快——如果人类没有先毁灭自己的话。因此我对长期趋势持乐观态度,并渴望押注于伟大的新发现,去尝试拥有创造新发明和从中受益的企业的股票。
2. 债务/货币/资本市场/经济周期
如前所述,这个周期是驱动经济波动的最重要因素。
基于我对历史和现状的解读,以及我对经济机器运行方式的理解,以世界储备货币尤其是以美元计价的付款承诺规模太大、增加太快,无法用硬通货来支付。
换言之,以这些货币计价的债务过剩,因此可能需要印钞来偿还债务,债务增长和利率可能会维持在低于通胀率和经济/收入增长率的水平。
这反映出,主要储备货币国家处于其债务/货币/资本市场/经济周期的后期,财富可能越来越会以某种方式再分配:从拥有大量财富的人转移给财富不足的人。实际情况依各国具体国情而不同,但这可能会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
长远来看,最大的风险是“货币价值”风险,而大多数人对此重视不足。
需要明确的是,有巨额赤字的储备货币国家,其赤字和债务是以本国货币计价的,所以因这些国家能通过印钞来还债,它们就能把风险从债务人自身转移给持有债务的债权人。
因此,主要风险不是这些大债务人会违约,而是债权人持有的资产将会贬值,即持有债务资产带来的回报率将低于通胀率。
我相信,即将发生一场从债权人到债务人的财富大转移。所以,债务资产(特别是现金)可能会表现很差,债务负债可能值得持有,特别是如果将其投资于有利可图的颠覆性技术和回报率高于成本的可靠投资。
这对于(最重要的)美元和其他较次要的储备货币意味着什么?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些货币将会衰落,其轨迹类似于历史上的储备货币:经历长期缓慢衰落,然后迅速衰落。
下面这两张图描绘了一幅很清晰的画面。例如,尽管美国的债务负担很高,但其债务是以全球最主要的储备货币美元计价的,所以美国能通过印钞来偿还债务。这降低了美国的违约风险,但增加了贬值风险。
因此,如果美国失去储备货币地位,那么它将陷入严重的财政困境。俄罗斯和德国在债务负担图上排名很高,因为这两国的债务最少。俄罗斯不拥有储备货币地位,德国拥有一定的储备货币地位,因为德国使用欧元,目前欧元是全球第二大储备货币。
在债务负担图上,中国的排名处于中游,这是因为中国的债务规模处于中等水平,大多以人民币计价,大多由中国人持有。中国的储备货币地位正在形成。
3. 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
罗贯中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开头写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中国和大多数其他地方一直是这样,而且未来可能也是这样,所以这是一个很好的原则。
我只是想提醒大家一个关键的原则:和平带来收益,战争造成损失。
如果各方合作,有序竞争,不把资源浪费在斗争上,生产力和生活水平就会提升。如果各方斗争,就会浪费资源(有时包括生命),创造少而毁灭多,生活水平就会下降。因此一国内部的冲突程度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
目前,不同国家内部正在发生不同规模的冲突,如下图所示。美国的内部冲突尤为严重,似乎处于周期的第五阶段(财政状况糟糕,冲突激烈),而中国似乎处于周期的第三阶段(出现和平与繁荣)。
虽然我认为美国在未来10年里陷入第六阶段(类似于内战的情况,明显迹象是规则被忽略、双方都情绪化地攻击对方、发生流血事件)的可能性只有30%左右,但这一风险已经高得危险,美国必须加以防范。
有迹象表明,这种情况正在美国发生,比如一些人质疑选举的有效性,表示为达其目标不惜战斗。
关于选民情绪的民调数据描绘了一幅两极分化和不妥协的画面。例如,在2019年的一次皮尤调查中,55%的共和党人和47%的民主党人认为对方的道德水平低于其他美国人,61%的共和党人和54%的民主党人表示和对方的价值观不同。
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15%的共和党人和20%的民主党人认为,假如对方有大量成员“一命呜呼”,美国将会变好。
美国国内的总体冲突水平现已达到自20世纪60年代末的民权运动和抗议越南战争以来的最高水平,但意义不如当时。
“内部纷争”(主要反映街头示威情况)指数处于中等偏高水平,而“政治冲突”指数处于20世纪2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水平。在20世纪20年代初,战后的严重衰退和大规模劳工骚乱导致民主党在选举中惨败。
因此,未来几年里发生的政治冲突和变化将非常重要,非常有预示意义,值得美国人和全世界警惕。
因为美国这个世界最强国正处于“边缘”,可能向一边或另一边倾斜。美国国内的分裂状况正在加剧世界其他地方的不稳定。局势发生任何恶化,都会造成至少和历史上的那些时期一样的破坏性。
虽然我们不能确定美国的分裂和冲突是将加剧还是缓和,但我们知道,长期势头是朝着分裂加剧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严重的风险。
美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内部挑战:美国是保持强大和团结,还是继续纵容分裂和内斗,走向衰落?
4. 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
所有帝国都会衰落,被崛起的新帝国取代。要了解这样的变化何时发生,需要观察所有指标,跟踪各国的相对状况。
这里展示的外部冲突指数衡量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和军事冲突水平。如下图所示,最重大的冲突是中美冲突。
基于我们看到的情况,中国和美国显然处于4种类型的战争(贸易/经济战、技术战、资本战和地缘政治战)之中,这些战争虽然不是很激烈,但正在加剧。
如以前的案例、特别是1930-1945年的案例所示,从这4种类型的战争发展到军事战,通常需要5-10年的时间。
而且回顾过去500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平均每隔大约10年(误差为几年)就会发生一场主要帝国之间的军事战,而距上一次真正的大战(二战)已有大约75年了。
1500年至今,一半多一点儿的时间里,存在着大国之间的战争。根据史蒂芬·平克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1500年以来,大国之间发生了50多场战争。1500-1800年,80%的年份有大国战争;1800年至今,20%的年份有大国战争。
虽然中美军事战的风险似乎相对较低,但正在加大。随着时间推移,风险会增加。如果美国继续衰落,中国继续崛起,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双方能否在这一过程中保持优雅。
最大的风险是,如果存在不可调和的生死攸关的分歧,而且没有双方都认可的第三方或程序来裁决冲突,中美就很有可能爆发战争。
正如艾利森在其杰作《注定一战》中所述的,在过去500年里,当两个实力相当的大国之间出现不可调和的分歧时,16个案例里有12个爆发了军事战,80%-90%的案例里,在发生主要战争的同时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军备。我想用“相互保证毁灭”来平衡艾利森的这些历史洞见,相互保证毁灭会降低战争风险。
总体而言,我的结论是未来10年里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概率是35%左右,这基本上是一个大略猜测。无论如何,这都是非常危险的。
5. 自然灾害
自古以来,旱灾、洪灾、流行病及其他严重的自然和生物灾害给人类造成巨大伤亡,比人类给自身造成的伤亡更严重,导致无数人死亡、经济崩溃,并加速了许多帝国和王朝的衰落。
虽然我们都知道气候变化,但没有人准确地知道,气候变化最终将带来多大的破坏和多少人死亡。基于专业预测,我有理由相信,所有这些类型的灾难在未来将比以往更严重。虽然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我可以展示一些有意思的统计数据,并分享我了解到的情况。
下面右边的图显示了世界的平均气温和二氧化碳量,表明全球在变暖。几乎毫无疑问的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并将加速,将带来代价高昂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气候变化的速度越来越快;左边的图展示了(自公元初以来)气温的长期发展过程。
下图展示了极端环境事件。总体情况是,1970-2020年,此类事件从每年不到50起增加到每年近200起,目前仍呈上升趋势。
下图展示了据估计这些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如图所示,这一数字也呈上升趋势,出现了极端峰值。
在我看来,很明显地,人类和自然进化正在给环境造成巨大破坏,将带来极为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大大降低生活质量。这对各国造成的影响将千差万别,基于各国的地理位置、气候以及最重要的因素——工业情况,我们可以大致预测这些影响。
同时,这又是一场缓慢、平稳和有据可查的变化,因此人类可以不断进行适应和创新,这是人类拥有的独特能力,尽管这种适应往往太慢,而且人类只有被打疼了才会做出反应。我倾向于认为这个过程将缓慢、被动地发生。
仅根据上述5个指标,我认为:人类的创造性可能会带来更大的进步,但同时债务/经济周期、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与不断恶化的自然灾害,几乎可以肯定会构成问题。
换言之,人类的创造性和这些挑战之间,将存在一场斗争。各国内部和各国之间情况极为不同,这将决定哪些国家将以何种方式崛起,哪些国家将以何种方式衰落。
04、结语:别出局
未来10年里,最重要的动态是短期债务/货币/经济周期(也称商业周期)、内部政治周期以及中美之间不断升级的冲突和日益降低的相互依赖。
首先,短期债务/货币/经济周期通常持续8年左右。不过决定其发生时间的主要因素并不是距离上次周期的远近,而是潜在经济驱动因素本身。最重要的因素包括经济中的闲置量、金融泡沫的规模和类型、央行紧缩的规模、市场和经济对紧缩的敏感性。
最近的一个周期始于2020年4月,当时政府实施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此前的一个周期始于2008年,当时的刺激规模也很大,不过远不如2020年。再往前的几个周期分别始于2001年、1990年、1982年、1980年、1974年、1970年和1960年等。
对近期的这次经济低迷,各国政府特别是美国实行了极为庞大的刺激,主要经济体特别是美国经济中存在的闲置量相对有限,目前的泡沫迹象适度或较强,市场和经济的利率敏感度高。
考虑到以上因素,我的猜测是下一次经济低迷将比往常来得更早。我估计在《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这本书出版后4年左右,会发生下一次经济低迷,误差是两三年(最晚不晚于从触底算起大约5年半)。
其次,就内部秩序和混乱周期而言,它通常滞后于债务/经济周期,因为人们在经济景气时对抗性较弱,在不景气时对抗性较强。
当这些周期强烈地相互作用时,就会导致重大变化。在美国,短期政治变化周期随着国会选举每两年发生一次,随着总统选举每4年发生一次;在中国,这种变化每5年或10年发生一次。
根据我的预测,下一次经济低迷很可能在下一次美国总统选举前后到来。
而外部秩序和混乱周期的传统发展轨迹是冲突加剧、导致战争。中美两国正在制订大约5年的计划,为每种类型的战争做更充分的准备,以实现更大程度的自给自足;除中国和美国外,其他国家也将在这场全球博弈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俄罗斯、印度、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和中东的主要大国。
在未来5年左右的时间里,各国的联盟关系可能变得更加牢固。从上述情况判断,下一个大风险点将在《原则:应对变化中的世界秩序》写作约5年之后出现,误差为两三年。
重申一下,虽然我做了很多分析工作,但我明白,我未知的仍然远远多于已知的。我所获得的一切成就,主要不是由于我知道什么,而是由于我知道如何应对我所不知道的东西。
这些周期的发生时间无法精确判断。它们就像飓风或台风季一样,我们只能大致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并为此做准备。
因此,我想引出我的最后一点分享:我如何基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来做出生活决策和市场决策。
简言之,我的做法如下:
1. 了解所有可能性,考虑最坏的情况,然后想办法消除无法忍受的情况
首先要确定和消除无法忍受的最坏情况。这是因为,在生活或市场的博弈中,最重要的是不要被淘汰出局。
我是从1982年犯的一个大错中学到这一点的,那个错误差点儿将我击垮。在那次痛苦的损失之后,我计算了自身基本需求所需的花费,并努力攒够钱,这样最坏的情况就可以忍受了。
我记得,在我从零开始重新努力的过程中我经常计算,假如没有任何进项,我和我的家庭可以撑几周、几个月或者几年。现在我有一个“世界末日”投资组合,我知道凭着它,我们就可以度过最糟糕的情况,这是我的基础。
2. 分散风险
除了确保我考虑到了所有能想到的最坏情况,我还试图通过有效分散风险,为我想不到的地方做准备。我学过相关的数学知识,并本能地为其所吸引。
基本上,如果我有一些颇具吸引力又互不关联的下注机会,我就可以在完全不影响收益的情况下把风险降低80%。虽然这听起来像是一种投资策略,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古老而完善的良好生活策略。
中国有一个成语“狡兔三窟”,意思是万一一个地方变得危险,还有其他地方可以去。这一原则在艰难时日救了很多人的命,也是我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3. 考虑延迟满足,而不是当下满足
通过这样做,你将来会过得更好。
4. 与最聪明的人反复沟通
我紧跟我能找到的最聪明的人,这样我就能测试我的想法,并向他们学习。
正是这些原则使我获益良多,遭受的不利影响相对轻微,并拥有稳步改善的未来,尽管一路上始终有颠簸。所以我向你推荐这些原则,尽管你始终都可以自由选择接受或不接受它们。
过往的历史研究告诉我一个道理:
除了进化,没有什么是永恒的。
进化过程中存在一些周期,它们像潮水一样起起落落,很难改变或对抗。要想妥善应对这些变化,人们需要知道自己在周期中所处的阶段,并知晓应对这些变化的永恒普适原则。
随着形势的变化,最好的做法也发生变化。因为最好的做法取决于具体情况,而具体情况总是以我们以上考察的方式不断变化。
事实,就是这样。
愿进化之原动力与你们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