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自动转跳紧急(女生每天跳操2小时致肌肉溶解,医生紧急提醒)
页面自动转跳紧急文章列表:
- 1、女生每天跳操2小时致肌肉溶解,医生紧急提醒
- 2、吓死!小车失灵,126码狂奔!元凶竟是一杯奶茶
- 3、小车刹车失灵,126码狂奔!元凶竟是一杯奶茶
- 4、杭州一小区天降大狗,老人孩子被砸紧急送医!业主群炸锅……
- 5、明起上海地铁四条线路恢复运营,如发生多人次涉疫将封站跳停、缩线运营
女生每天跳操2小时致肌肉溶解,医生紧急提醒
今天你跳操了吗?
今天你跳绳了吗?
运动
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人
减肥瘦身、开启健康生活方式的首选
不少网友也都发帖打卡
记录自己的跳绳、跳操、爬山经历
但运动热潮的背后
运动损伤的人也越来越多
↓↓↓
今天(29日)
#女生每天跳操2小时致肌肉溶解#话题
冲上微博热搜第一
引发网友关注
近日
浙江绍兴的小朱因工作时一直坐着
晚上回家后便跟着视频跳操
出汗又舒展筋骨
刚开始的时候每天跳2个小时
强度不大,也没出现不适
几天后
小朱加大了运动量
结果下肢肌肉开始出现酸痛
起初她没有重视
直到症状不断加重,尿液颜色变成酱油色
才意识到情况不对
经过检查
小朱的血肌酐、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
指标都严重偏高
医生考虑
她患的是横纹肌溶解综合征
新闻知多D
横纹肌溶解综合征是指由于挤压、运动、高热、药物、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横纹肌的破坏和崩解,使机体肌酸激酶、肌红蛋白等肌细胞成分进入细胞外液及血液循环,引起了人体内环境的紊乱。
表现出来的症状包括“酱油尿”(尿液颜色变深)、浑身无力、发热等,严重可诱发心力衰竭,患者出现胸闷、喘憋,救治不及时可致死亡。
经过治疗,小朱的症状明显好转医生对此提醒锻炼时一定要注意运动方法切勿操之过急究竟什么样的运动方式是合理的?运动时又要注意些什么呢?赶紧来了解一下↓↓↓
转发提醒身边人!
(广东公共DV现场)
吓死!小车失灵,126码狂奔!元凶竟是一杯奶茶
近日,在S9苏台高速
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惊魂“生死时速”
一辆浙A牌照小轿车
定速巡航功能无法关闭
只能保持126公里的时速行驶
绝望的车主情绪崩溃
向高速交警求助
“我想问一下,
这种情况,我会不会死?!”
获悉警情后
高速交警立即展开救援
时速126公里,刹车失灵
驾驶员几乎崩溃
“你好,我现在时速是126公里,但我的刹车失灵了,取消不了定速巡航。”10月30日凌晨1点左右,绍兴高速交警指挥中心接到一例警情。
电话那头,车主谢先生情绪几乎崩溃。他告诉接线警员,自己从杭州出发时,按照路段限速标准,对驾驶的轿车开启了定速巡航功能。行驶至绍兴境内时,他发现该功能无法取消,车辆无法有效制动,也无法挂挡、熄火。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往台州方向高速飞驰。
“车辆是电子手刹,我踩刹车时,时速会稍微下降5至10公里,还会产生焦味,但一旦松开刹车,车速立马恢复。”在尝试各种办法无果后,绝望的车主谢先生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高速交警身上。
近2小时的“生死考验”
定速巡航终被关闭
面对现实版的生死时速,绍兴、台州两地高速交警获悉警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两地执勤民辅警、业主车辆立即上路,腾清社会车辆;苏台高速台州方向沿线高速收费口、停车区服务区立即封闭,减少车流汇入主线。
对接上谢先生后,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高速二大队二中队中队长黄海平驾驶警车在其前方开道,排除两车并排情形,防止因避让不及发生追尾,另一辆警车跟随后方进行防护警戒。行驶途中,民辅警并不间断与他保持通话,确保安全。
“我们一边联系汽车4S店寻找排除故障的方法,一边引导驾驶员驶向S9苏台高速台州段内的避险车道。该车道长160米,坡度呈60度,地面铺有很多松软的沙石,可以使制动失灵的车轮陷入,增大摩擦,减缓车速,从而安全停车。”黄海平说。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生死考验”,谢先生内心满是恐慌。“如果避险车道开上去没停下来,最后从最高点掉下来怎么办?我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没油,然后停下来?”
为宽慰谢先生,民警只能另寻他法。
当天凌晨2点50分许,当车辆行驶到S28台金高速台向临海市区收费站附近路段时,民警最终与4S店取得联系。在汽车品牌方工程师的引导下,谢先生终于关闭轿车定速巡航,安全停车。此时,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幸好交警们帮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谢先生说。由于处置及时,管控措施得当,此次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相关财产损失。
“元凶”竟是一杯奶茶
奶茶渗入,导致功能失灵
制动成功后,出于安全考虑,汽车被拖车送进修理厂检修。技术人员发现,车内方向盘下方,主导定速巡航的电子零部件被一块白色污渍污染,这是导致车辆该功能失灵的主要因素。
得知情况后,谢先生这才回想起来,大概10天前,自己买了一杯奶茶准备到车上喝,当时不小心把奶茶弄翻了倒在了方向盘上。“我以为把表面擦干了就没事了,没想到还有一部分渗入到了内部。”
据谢先生介绍,出故障的车辆是他2016年购入的。6年间,他行驶了18万多公里,车子从未发生过任何故障。没料到偶然间打翻一次奶茶,将自己推到了生死边缘。
对此,高速交警提醒,目前配备巡航的车型越来越多,车辆定速巡航后,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时,驾驶员无需踩油门踏板,既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又缩短了不必要的变速,大大提高了汽车在定速行驶时的燃油经济性。但自动化技术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
碰到类似的紧急情况
该怎么处理呢?
交警建议
驾驶员要保持冷静,第一步是打开双跳灯,并长按喇叭提醒周围车辆。
定速巡航失灵可尝试推空挡、关引擎、踩刹车、拉手刹等办法应对。
如果应对无效,驾驶员应立即报警。另外,在平常驾驶中,驾驶员提升安全意识,注意做好车内保洁,防止外部污染物渗入,影响汽车电子零部件正常使用。
新晚报综合台州晚报、杭州交通918
来源: 新晚报
小车刹车失灵,126码狂奔!元凶竟是一杯奶茶
近日,在S9苏台高速
上演了一场现实版的惊魂“生死时速”
一辆浙A牌照小轿车
定速巡航功能无法关闭
只能保持126公里的时速行驶
绝望的车主情绪崩溃
向高速交警求助
“我想问一下,
这种情况,我会不会死?!”
获悉警情后
高速交警立即展开救援
时速126公里,刹车失灵
驾驶员几乎崩溃
“你好,我现在时速是126公里,但我的刹车失灵了,取消不了定速巡航。”10月30日凌晨1点左右,绍兴高速交警指挥中心接到一例警情。
电话那头,车主谢先生情绪几乎崩溃。他告诉接线警员,自己从杭州出发时,按照路段限速标准,对驾驶的轿车开启了定速巡航功能。行驶至绍兴境内时,他发现该功能无法取消,车辆无法有效制动,也无法挂挡、熄火。无奈之下,他只能继续往台州方向高速飞驰。
“车辆是电子手刹,我踩刹车时,时速会稍微下降5至10公里,还会产生焦味,但一旦松开刹车,车速立马恢复。”在尝试各种办法无果后,绝望的车主谢先生将最后一丝希望寄托在高速交警身上。
近2小时的“生死考验”
定速巡航终被关闭
面对现实版的生死时速,绍兴、台州两地高速交警获悉警情后,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两地执勤民辅警、业主车辆立即上路,腾清社会车辆;苏台高速台州方向沿线高速收费口、停车区服务区立即封闭,减少车流汇入主线。
对接上谢先生后,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高速二大队二中队中队长黄海平驾驶警车在其前方开道,排除两车并排情形,防止因避让不及发生追尾,另一辆警车跟随后方进行防护警戒。行驶途中,民辅警并不间断与他保持通话,确保安全。
“我们一边联系汽车4S店寻找排除故障的方法,一边引导驾驶员驶向S9苏台高速台州段内的避险车道。该车道长160米,坡度呈60度,地面铺有很多松软的沙石,可以使制动失灵的车轮陷入,增大摩擦,减缓车速,从而安全停车。”黄海平说。
经历了一个多小时的“生死考验”,谢先生内心满是恐慌。“如果避险车道开上去没停下来,最后从最高点掉下来怎么办?我能不能把车子开到没油,然后停下来?”
为宽慰谢先生,民警只能另寻他法。
当天凌晨2点50分许,当车辆行驶到S28台金高速台向临海市区收费站附近路段时,民警最终与4S店取得联系。在汽车品牌方工程师的引导下,谢先生终于关闭轿车定速巡航,安全停车。此时,所有人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幸好交警们帮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谢先生说。由于处置及时,管控措施得当,此次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相关财产损失。
“元凶”竟是一杯奶茶
奶茶渗入,导致功能失灵
制动成功后,出于安全考虑,汽车被拖车送进修理厂检修。技术人员发现,车内方向盘下方,主导定速巡航的电子零部件被一块白色污渍污染,这是导致车辆该功能失灵的主要因素。
得知情况后,谢先生这才回想起来,大概10天前,自己买了一杯奶茶准备到车上喝,当时不小心把奶茶弄翻了倒在了方向盘上。“我以为把表面擦干了就没事了,没想到还有一部分渗入到了内部。”
据谢先生介绍,出故障的车辆是他2016年购入的。6年间,他行驶了18万多公里,车子从未发生过任何故障。没料到偶然间打翻一次奶茶,将自己推到了生死边缘。
对此,高速交警提醒,目前配备巡航的车型越来越多,车辆定速巡航后,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时,驾驶员无需踩油门踏板,既减轻了驾驶员的疲劳,又缩短了不必要的变速,大大提高了汽车在定速行驶时的燃油经济性。但自动化技术同时也带来一定风险。
碰到类似的紧急情况
该怎么处理呢?
交警建议:驾驶员要保持冷静,第一步是打开双跳灯,并长按喇叭提醒周围车辆。定速巡航失灵可尝试推空挡、关引擎、踩刹车、拉手刹等办法应对。
如果应对无效,驾驶员应立即报警。另外,在平常驾驶中,驾驶员提升安全意识,注意做好车内保洁,防止外部污染物渗入,影响汽车电子零部件正常使用。
转自 | 台州晚报
来源: 黑龙江交通广播
杭州一小区天降大狗,老人孩子被砸紧急送医!业主群炸锅……
来源:钱江晚报
昨天傍晚,登云路吉祥半岛小区6号楼,一条狗从高空坠落,正好压在一辆电动三轮车上,车上的一个老人和小孩受伤住院了。
今天上午,
有读者向小时新闻报料,
说昨天杭州发生了如此惊险的一幕。
记者目击:通道上还有血迹电动车顶棚被砸变形
小时新闻记者今天上午来到了吉祥半岛小区6号楼2单元,单元楼前的通道上还有血迹。
在单元架空层,记者看到了被砸中的电动三轮车,车子加装的顶棚已经变形塌陷,黑色金属框架已经弯折,可以想见当时坠落下来的冲击力。
△被砸中的电动三轮车
△事发现场 业主供图
一位业主说,当时坠落的是一条哈士奇,砸到车棚后,车上的老人和小孩受了伤,老人骨折了,随后有物业工作人员赶到,派出所也出警了。
小区业主群里,很快开始讨论这件事。
昨晚9点半左右,有业主在业主群内表示:“这狗几楼跳下来的?太恐怖了……我们在滑滑梯这里玩,就听到‘嘭’一声,跑过去看到了狗,小孩和老人都被压在车下面了……”
居民说法:狗主人住在24楼,这条狗体型较大
随后,记者询问了多位小区居民。
一位大伯说:“我们这幢楼总高是24层,昨天傍晚6点左右出的事,一条狗从楼上掉下来了,正好砸在车顶上。”
一位住在2单元高层的阿姨说:“被砸的人是住在19楼的,是外公去接外孙女回来,到了单元楼门口,狗正好从楼上掉下来,砸中了电动车车棚。”
阿姨说,那只狗体型很大的,有几十斤重,灰白色,“具体什么品种我叫不出来。我电梯里见过,我一看见就很害怕,这条狗是24楼住户的,白天晚上都要出去遛一下的,说是狗从阳台上自己跳出来的。”
有其他居民反映,狗体型比较大,几十斤是有的,在小区里见过狗主人遛狗。
狗从高空坠下后,没有死亡。
伤者家属:老人四处骨折在医院
在19楼,记者遇到了被砸老人的女婿和老伴,他们正准备前往医院。
女婿陈先生说:“我岳父今年68岁,我女儿9岁,昨天傍晚5点45分左右发生的事情。我岳父手和腿都有骨折,总共有4处,现在浙江骨伤医院住院,我女儿也受了点伤。狗主人是24楼的,狗是一条哈士奇。”
被砸伤的老人和孩子
被砸老人的老伴说:“这么多年都没遇到这种事,狗能从楼上跳下来,多亏电动车有顶棚,这砸在人身上,那不得了。”
被砸老人女婿说,自己到物业看过小区高空监控,“监控只能拍到上半部分,狗从楼上蹦下来,监控拍得很清楚,狗是从顶层24楼阳台上蹦下来的,后半部分狗掉下来砸到车看不到的。”
记者又前往了24楼狗主人家。
家里两位老人正在带孩子,说起昨天的事情,“我们两个当时没在家里,狗平常是养在家里的,养了两三年也有狗证。听说不是跳下去的,我们不在家也不太清楚。昨天应该是门没关好。随便什么东西从24楼掉下去都不得了,一个鸡蛋掉下去都不得了,更何况一条狗。我儿子昨天已经联系过受伤的人。狗没什么大事,现在已经送到朋友家去了。”
小区物业李经理表示,昨天发生此事后,派出所已经出警。
记者从拱宸桥派出所核实了解到,确实接到了这么一起警情,民警也第一时间抵达现场,相关情况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浙江丰国律师事务所主任陈松涛从法理上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发生狗从楼上跳下来砸伤人,需要狗主人承担相应民事责任,需要承担伤者的医药费、误工费等。如果构成伤残,还要承担伤残补助金。具体的民事赔偿,双方可以走司法途径。
对此,记者也采访了修远宠物医院方医生。他表示,一般狗狗是不会自己跳下来的,有些原因可能会导致这样的事情发生:第一没有绝育,感知到附近有发情的狗狗,本能意识想要去找,然后失足坠落,第二是受到惊吓,想找个地方,然后跳窗失足坠落,第三是好奇,不知道哪里是空的,想跳过去看看,或者是有鸟或虫子在外面想去抓,然后跳窗失足坠落。
另外,记者也采访了杭州动物园副园长江志。他表示,“狗狗从高楼跳下的原因比较复杂,也很难断定原因。有可能是狗狗搞错了方向,尤其是刚睡醒时。”
那么是不是哈士奇比较莽,才让它不顾一切从高楼跳下呢?“这个与狗狗的品种无关。”江志说。
来源: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一凡
明起上海地铁四条线路恢复运营,如发生多人次涉疫将封站跳停、缩线运营
明起上海地铁四条线路恢复运营,如发生多人次涉疫将封站跳停、缩线运营
人民网上海5月21日电 (唐小丽)5月22日开始,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0号线、16号线将恢复运营,运营工作准备如何?市民乘坐轨道交通要遵守哪些防疫要求?5月21日上午举行的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申通地铁集团副总裁邵伟中介绍,4条轨道交通线路运营时段均为早上7时到晚上20时,行车间隔约为20分钟。上海地铁正在从系统调试、现场环境消杀、场所码设置、人员返岗培训和应急预案等五个方面,积极做好恢复运营准备工作。
系统调试方面,从5月中旬开始,已经分阶段组织全网络进行跑车验证和压力测试,磨合、验证关键设备状态,对封闭管理条件下的运维人员进行生产演练,保障各系统工况稳定,具备随时恢复运营能力。目前,首批即将恢复运营的4条线路已经完成压力测试,其他线路将继续深化系统调试。
现场环境消杀方面,按上海市交通行业环境清洁消毒的有关要求,在4月底以前,已经完成全网络505座车站、30座基地、8个控制中心以及所有列车、车站空调滤网的消毒。目前,正在按照规范要求,对列车和车站进行日常预防性消毒。
场所码设置方面,已经按照“一站一码”原则,在全网部署了“场所码”。为方便乘客扫码,在站外出入口、站内通道、安检点、服务中心、自动售票机等醒目位置,目前已经张贴7000多张场所码,总计将张贴1.2万多张。
人员返岗培训方面,在全网原有7000多名现场值守人员的基础上,近期又有1500名左右员工陆续返岗。已对在岗和返岗人员,加强复工前培训,包括岗位基本业务知识、疫情防控要求、应急预案演练以及安全生产各项规定等。
应急预案方面,已经制定疫情应急处置预案,加强属地对接,落实应急保障。如发生多人次涉疫或周边地区疫情严重(列为中高风险地区等),将实施封站跳停、缩线运营等措施。
在车站设置有临时隔离区,配置被隔离人员穿戴的防护服、N95/KN95口罩等用品,满足人员单独隔离所需。如果发生乘客涉疫事件时,将配合属地防控部门做好信息登记、闭环转运、环境消杀等应急处置工作。
邵伟中介绍,现阶段,根据上海市有关防疫要求,市民乘坐地铁应随申码为绿码和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体温也需正常(<37.3℃)。同时,上海地铁实施进站“场所码”扫码通行。“场所码”的扫码流程遵循“站外扫码、站内核验、绿码进站”原则。
邵伟中提醒道,乘客进站前,可以在每座车站出入口、站内通道等处,先主动扫描“场所码”,不要等到安检点再去扫码,以避免拥挤;在安检时,乘客应主动出示扫描完“场所码”后显示的“随申码”页面,由安检员核验,符合1小时内本站扫码显示的“绿码”才能进站乘车。在换乘线路时,不需要再扫换乘线路车站的“场所码”。需要提醒的是,老年人、视障人群等确因特殊情况无法扫描“场所码”的,可持保通卡或经身份关联的交通卡,或者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可纸质)乘车。
另外,乘客乘坐地铁时,仍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并配合车站“测量体温”,建议与周围乘客保持一定距离,分散车门上下车。
邵伟中表示,后续,上海地铁将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运力,或增加恢复运营线路,并及时对外发布。
来源: 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