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人类环境易致肥胖(癌,其实是一种状态!5大元凶,悄悄给癌创造生长环境,不得不防)

导读 人类环境易致肥胖文章列表:1、癌,其实是一种状态!5大元凶,悄悄给癌创造生长环境,不得不防2、中国儿童是怎么胖起来的?如何科学防治儿童肥胖?3、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

人类环境易致肥胖文章列表:

人类环境易致肥胖(癌,其实是一种状态!5大元凶,悄悄给癌创造生长环境,不得不防)

癌,其实是一种状态!5大元凶,悄悄给癌创造生长环境,不得不防

提到癌症,很多人将其看成绝症。面对体内的恶性肿瘤,总想着要通过手术、放化疗彻底切除了才好,若是无法根治,则会留下很大的“隐患”。但很少有人意识到,癌,其实也是一种状态。

在身体没有疾病的时候,体内的细胞大多能够相对平稳地生长、分裂。但是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体内细胞发生了突变,癌细胞开始产生,并且营造出了一种“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正常的生理机能受到破坏,这才开始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对比癌前病变,癌前状态也不可忽视

“癌”在临床上是一种病理诊断的结果,但在癌症出现之前,身体也会进入“癌前状态”。

在进入癌前状态后,可能会向“癌前病变”不断发展,也可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只看,你有没有把握好机会。

用胃癌举例,在出现胃癌之前,可能会出现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的疾病,而在诱发这些“癌前病变”之前,胃炎、慢性胃炎也是在告诉你,身体或许已经进入“癌前状态”了。

一个健康的胃黏膜,是人体健康状态下的表现。而受到一些外因的影响,可能会诱发胃炎、胃溃疡等病变。随着病情不断恶化,就会逐步走向“癌前状态”。在这种“癌状态”下,诱发恶性肿瘤的风险更高。

若是能够在癌前状态避免受到外因的影响,或许也能破坏癌的生长环境,扭转癌状态。

5个元凶或在营造“癌环境”,不得不防

① 吸烟,增加癌变风险

《柳叶刀》发现,全球近4成癌症可避免,而男性群体中,致癌风险排在首位的就是吸烟。接触香烟,无形中接触了7000多种化学物质,超200种有害物质,还有69种致癌物,也会营造一种“癌状态”。

② 肥胖,破坏身体环境

肥胖、超重是目前国人普遍面临的一种健康问题,尤其是腹型肥胖。身体长期处于脂肪超标的状态中,破坏了肝脏、肠胃、胰腺等器官的功能,也影响了人体的代谢,更容易诱发肝癌、肠癌、胰腺癌等病变。

③ 久坐不动,影响代谢

《JAMA Oncology》中有研究发现,久坐时间超过30分钟,就可能增加癌症和死亡风险。若是能将30分钟的久坐变为中强度运动,或能降低31%的患癌风险。

长时间保持坐着的姿势,可能影响人体血液循环,间接影响代谢,破坏身体内环境的平衡,进而带来脂肪堆积、循环不畅、代谢变弱等问题。

④ 黄曲霉素等,堪称健康“杀手”

作为世卫组织公认的致癌物,黄曲霉素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物质,可能隐藏在厨房的潮湿角落、筷子、砧板等处,一旦摄入超过1㎎,就可能诱发癌变,而一次摄入20毫克,就可能致命。当身体接受到这种物质的刺激,也可能是给“癌状态”添砖加瓦。

⑤ 家族遗传,天生易患癌

和普通人相比,家族中有癌症患者的人群,也可能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天生就有较高的患癌风险。健康人群身体内环境相对稳定,但有癌症遗传史的人群,体内更容易出现适合癌症生长的环境,如果再受到一些外因的影响,也会更容易出现“癌状态”。

避免这些因素对稳定的内环境造成影响,能够降低人体内的细胞发生癌变的风险,不给癌细胞营造“生长环境”。

抗癌前,打破认知障碍,带瘤生存也不错

面对已经出现的癌症,想要治疗,也可以结合“癌状态”的概念来调整。

前面也提到,不少人都觉得癌细胞一定要“赶尽杀绝”得好,不然还会再次威胁健康。但生活中出现了不少患癌后仍然长期生存的患者,比如人民艺术家秦怡,带瘤生存了56年;广州复大肿瘤医院院长徐克成,患癌16年无复发……这些案例,都是证据。

抗癌并非只有根治癌症一种,带瘤生存也是个不错的办法。

和传统的肿瘤消失,根除体内的癌细胞相比,带瘤生存的主要目的是,缩小体内的肿瘤病灶,减轻癌症症状,甚至让细胞长期休眠,不再扩散和转移。

说实话,想要彻底消灭肿瘤,是非常难的一件事,哪怕医疗水平如此发达,都无法通过单一的方法消灭肿瘤。结合传统的手术、放化疗,再加上新型的靶向治疗、免疫疗法,或许能调整人体的“癌状态”,构建一个有利于免疫系统运转,不利于癌细胞生长的“内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下,体内的癌细胞失去了适宜的生长条件,也就无法肆意生长、扩散和转移,变相的也是控制住了癌症的病情。

对中晚期的癌症患者来说,患者体内的肿瘤体积过大、癌细胞广泛扩散,或者对传统的疗法不敏感的情况下,不一定要根除肿瘤,可以通过扭转“癌状态”的方式,追求“带瘤生存”,或许才是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的最佳方案。

癌症并非绝症,也可将其看做是一种状态。通过积极的治疗、乐观的心态以及科学的生活调理,癌友也可实现“带瘤生存”,摆脱“癌状态”的困扰。

参考资料:

1、癌症来之前,都会经历“癌前病变”!这8种及时干预,远离癌症!·健康时报·2019-05-24

2、没有不舒服的表现就是健康的?癌症是如何发生的?·人民日报健康号·2022-06-01

中国儿童是怎么胖起来的?如何科学防治儿童肥胖?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营养科医生张琴介绍,我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6岁以下儿童存在超重或肥胖的占10.4%;6—17岁儿童和青少年存在超重或肥胖的占19%。

孩子肥胖的原因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等。首先是遗传因素。如果父母均肥胖,子女患肥胖的概率为70%—80%;父母中一方肥胖,子女肥胖的概率为30%—40%,其中母亲肥胖的儿童患肥胖的概率是非肥胖母亲儿童的2.5倍。所以,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们的身材也要管理起来。其次是环境因素。膳食结构不合理如脂肪供能比增高,导致能量摄入过多;不健康饮食行为如不吃早餐、经常在外就餐、进食快、睡前进食、边看电视边吃零食、经常喝含糖饮料。这些都是造成儿童肥胖的重要因素。

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饮食行为的影响也是导致孩子肥胖的因素之一,如家长对孩子过度喂养、不纠正孩子偏食、把在外就餐作为奖励,家里饭菜肉多、油多、糖多等。

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危害

肥胖不仅仅是体重的增加,它还对身体各个系统都有危害。长期肥胖会导致糖耐量受损、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会导致女孩子的高雄激素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等;有些肥胖会造成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性早熟、心理问题等。

如何科学防治肥胖?

科学防治肥胖,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平衡膳食、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多活动、积极参加体育运动。

平衡膳食,要做到食物的多样化。保证鱼、肉、蛋、奶、豆类和蔬菜的摄入,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同时,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的充足供应,限制总脂肪能量尤其是饱和脂肪酸的摄入。

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做到三餐规律,早餐吃好、午餐吃饱、晚餐少吃。定时定量、不暴饮暴食。少吃油炸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全谷食物;水果选蓝莓、桑葚、樱桃等低热量水果,少吃榴莲、菠萝蜜、芒果等高热量水果;限制精加工零食及饮料,少喝果汁;进餐时细嚼慢咽、不狼吞虎咽;不挑食、不偏食;尽量在家或学校进餐,少在外就餐或少吃外卖。

平时尽量多活动,如每天步行上下学,爬楼梯、减少乘电梯,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减少静息时间,如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每天不超过2小时。课间休息的时候多活动,做作业每间隔40分钟活动一次,周末、假日作息时间保持规律。

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保证每天60分钟以上的体育活动。

运动减肥开始的1—2周体重的变化可能不明显,但不等于运动减肥效果不明显,须持之以恒,不能半途放弃;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瘦得更快。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药物并不是肥胖治疗的主要手段,减重首先要做的是做出行为改变。饮食调整的同时配合体力活动,就能够明显降低体重。坚持长于6个月的行为干预效果更佳。(实习编导 李子玉 校对 梁雅琴)

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 减肥要从娃娃抓起

5月11日是世界防治肥胖日。记者走访一些中小学发现,小胖墩越来越常见,有的学生甚至无法正常上体育课,进而形成恶性循环。相关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肥胖率接近20%。如何让“小胖墩”瘦下来?记者进行了调查。

文/新华社记者王井怀、郭方达

体重超、打假条 孩子太胖不能跑

春光明媚,孩子们在操场上活蹦乱跳。不过,在操场角落里,几个小胖墩坐在阴凉处发呆。

最近几年,在天津市一所小学担任体育教师的王老师经常收到家长一些不可思议的请假条:因孩子身体原因,不适宜大量运动,特向体育老师请假。王老师便把这几个较胖的孩子叫到队伍外休息。

“这些孩子太胖,如果剧烈运动,膝盖等关节受到比较严重的压力,可能影响发育或者导致损伤。”王老师说,这些孩子大多有医院开具的证明,不适宜再进行剧烈的体育活动。

从事教育工作近20年的王老师介绍,10多年前一个班里的小胖墩只有零星几个,现在40多人的班级里有近四分之一是小胖墩。

近年来,天津市卫健委统计中小学生体质监测数据发现,2018年,小学、初中、高中学生肥胖率分别为26.13%、21.84%和14.88%;2020年这一数据为23.94%、21.32%、15.39%。

“纵向来看,天津小学生肥胖率明显下降,初中生、高中生肥胖率基本持平。这说明近年来天津推行的提升学生体质的措施开始起作用。”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健康与学校卫生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刘忠慧说。

不过,中小学生的肥胖率仍然较高。去年7月国家卫生健康委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营养学首席专家赵文华表示,我国6岁—17岁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率近20%,6岁以下的儿童超重肥胖率超过10%。

吃得多、动得少 就离肥胖不远了

多位营养专家和中小学教师认为,儿童胖起来归根到底是与“吃得多、动得少”的不健康生活方式有关。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非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注册营养师潘怡介绍,现在中小学生的肥胖大多是由于能量过剩造成全身脂肪过量堆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饮食中油脂和添加糖含量增加,平时各种高能量零食不断,正餐吃得过于精细,蔬菜水果又少,孩子难免胖起来。”

与此同时,运动量却没有跟上。天津市北辰区普育学校教学校长罗辉认为,目前中小学体育教育主要以跳绳等技巧性运动为主,缺乏力量训练,纯粹的体育活动本身也相对枯燥,孩子自我坚持的意愿不强。

同时,很多家长是双职工,劳累一天后很难再陪孩子进行体育活动。体育教师王老师说,“双减”后孩子课余时间多了,家长倾向于给孩子安排阅读、音乐等素质拓展活动,对于体育锻炼的重视程度仍然不足。“家校沟通群内,孩子读什么书、弹什么曲一个个打卡,但分享体育活动的寥寥无几。”

管住嘴、迈开腿 健康生活不后悔

以前人们觉得孩子胖点可爱,不过预防医学专业教材《儿童少年卫生学》提供的数据显示,肥胖儿童成年后患糖尿病的风险是非肥胖儿童的2.8倍。同时,肥胖也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

为了遏制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等六部门联合开展防控,以2002年—2017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为基线,力争至2030年将全市18岁以下儿童青少年超重率和肥胖率年均增幅在基线基础上下降80%。

家长是儿童青少年健康第一责任人。潘怡呼吁,家长要合理搭配孩子日常饮食,减少油炸、烧烤等烹调方式,控制油、盐、糖使用量,教育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多喝白开水,少吃各种加工零食,少喝或不喝含糖饮料。

学校还要增加竞技性体育比赛,这是激发孩子运动兴趣的好方法。罗辉说,类似篮球足球比赛等竞技性体育活动观赏性强,适宜作为孩子的终身运动来培养;跳绳、踢毽子比赛等则有更广泛的参与度,适合不同体质的孩子。

还有专家呼吁,探索开发一些小程序,并与简单的可穿戴设备结合,帮助孩子在安全可控的情况下锻炼,提高孩子运动的积极性,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指导并督促家长和学生形成按时锻炼的习惯,解决家长不重视孩子锻炼的难题。

来源: 广州日报

抑郁症、贪食症、肥胖、药物依赖……这些都跟基因的一个秘密有关

为什么有人瘦,有人胖?为什么有人天性乐观,有人却消极悲观?为什么有人身体健康,有人却早早“三高”?为什么有的孩子情绪稳定,有的却分离焦虑?……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表观遗传学”,即基因会因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启动开启或关闭功能。近日,由中译出版社出版、北京妇产医院丁新主任作序的新书《基因开关》,就从表观遗传学的定义出发,通过大量科学实验和最新研究成果,向读者揭秘基因遗传背后的真相。

如今人们普遍认为,人生命运、个人能力、选择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都是受遗传基因所左右,很多人认为只要做有关基因类的检测就能洞悉基因与身体各项指标等的关系。而关于基因的话题也被争相报道。但这种认识其实并不完全正确。基因只有在与环境产生联系时才能发挥作用,所以说人们高估了基因的作用。为了验证这个观点,药理学博士生田哲以同卵双胞胎为例。同卵双胞胎指由同一卵细胞分化并分别受精,同时孕育于同一母体的子官内的双生子。在生田哲看来,两个人的先天环境虽然相同,但后天环境仍有差异,所以即便是同卵双胞胎,也有可能其中一人当上教师,过着充实的生活,而另一个人则可能因为药物依赖而终日萎靡不振。即使两个人拥有相同的基因,但是也不会拥有同样的人生,甚至可以说是完全不同。基因的作用,会因两人饮食、运动、兴趣爱好等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阅读兴趣、交往人群等方面的差异而产生巨大的变化。并且生田哲还透露,在最近的研究中科学家还明确地发现了能改变基因作用的机制,即存在着让基因发挥作用或不让基因发挥作用的“开关”。而围绕这个“开关”开展的研究就被称为“表观遗传学”。

其实,“表观遗传学”这个词于1942年由英格兰生物学家沃丁顿在一本杂志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且沃丁顿指出“表观遗传学”与“遗传学”是一对相对应的概念。表观遗传是指DNA序列不改变的前提下,在基因组染色质水平上调控基因表达的细胞亲子代间的遗传行为,由此改变了人们对基因组的单一认识,即基因组序列不仅包含有传统意义上的遗传信息,而且还包含由相关修饰而产生的表观遗传信息。这也正是生田哲的新书《基因开关》研究的重点。

对于“表观遗传学”,很多人感觉有些陌生和晦涩,但其实它对我们至关重要。每天,我们都在摄取食物和水分,做家务,上学或上班,我们会游泳和做瑜伽等。在各种场所我们还会遇到许多人,有时又会为处理人际关系而烦恼。此外,我们还会读书、听音乐和去看电影等。而这些看似再普通不过的日常活动,其实都是因表观遗传所引发的行为。表观遗传能改变大脑对某些经历反应的方式。比如,一个人是否能走出痛苦重新自信阳光起来,还是从此一蹶不振,持续依赖药物、继续被抑郁或其他的精神障碍所折磨,这些都源于表观遗传,表观遗传可谓决定这一切行为

的基础。北京妇产医院丁新主任则在《基因开关》的“推荐序”结合自己的专业对表观遗传作了解释:拥有一个健康的宝宝,希望他(她)能够平安健康地成长,并且一生康健,是所有孕期中准妈妈们的愿望!除了我们的遗传基因DNA不可改变,我们的营养状态、生活方式、环境变化也能够影响胎儿的发育、孩子的成长、甚至他们成人期疾病的发生。“多哈”理论,即“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学说提出:人类成年期部分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高血压、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综合征和青春期行为问题、精神疾患、多囊卵巢综合征等问题,与胎儿时期宫内营养发育状况有关。即在不改变遗传基因DNA的前提下,通过对DNA或组蛋白进行“修饰”就可以引起这些变化,称为表观遗传。“修饰”的作用是让特定的基因进行表达为“开启或关闭”,“修饰”就是基因开关。如果将DNA比作是合成蛋白质的硬件部分,那么“表观基因组”就相当于是软件部分。生田哲也认为,这个基因开关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会根据环境的变化改变DNA序列(也称为“变异”),仅是改变基因的作用方式。具体地讲,即遗传基因会根据DNA是否被修饰,从而迅速开启或关闭这个“开关”。

生田哲,毕业于东京医科大学,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攻读博士。后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担任副教授(化学学科),在美期间主要研究遗传基因的构造和药物设计。现今在日本主要研究用物质来解析精神或心理活动,并从事写作工作。写作内容以生物化学、医学、药学等生命科学为中心。著有《抗癌自愈力》《癌与DNA的秘密》《慢性炎症》等书。其新作《基因开关》同样也是以遗传基因、生命科学为主题,它从表观遗传学的基本定义、带给人类的影响,以及表观遗传(时间较短)与基因变异(时间较长)的区别等,说明了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在DNA序列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基因功能发生可逆、可遗传的改变。此外,书中还列举大量实例:母亲对孩子的养育方式会对孩子的大脑带来极大影响,在充满母爱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更容易长寿;援引“荷兰冬天饥饿事件”证明了在孕期,母亲如果无法摄取足够的营养,那么在缺乏营养环境下出生的婴儿,成年后更易患生活习惯类疾病等。

具体而言,《基因开关》共有《仅用DNA序列并不能诠释人生》《在基因组研究中的发现》《何谓表观遗传学》《从药物依赖症和食物依赖症的角度探讨表观遗传》《表观遗传与抑郁症》《母亲的养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大脑发育》六章内容。其中,第一章讲述即便是一对同卵双胞胎也会拥有不同人生,以及在母体缺乏营养的情况下出生的婴儿,成年后更易患心脏病、糖尿病和精神类疾病的原因。第二章针对DNA、遗传基因和蛋白质的相互关系,及对人类基因组的研究等进行解说。第三章针对在细胞上的基因开关开启和关闭状态做说明,即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第四章以表观遗传学为依据,解释为什么药物依赖症患者常难以自制,以及为什么过贪食症患者难以自控。第五章讲述压力过大以及幼年时期有被虐待经历可能成为日后诱发抑郁症的导火线;同时解释为什么服用抗抑郁药物的几小时后,脑内血清素会增多,但药物开始生效却还需要几个星期的时间。第六章讲述母亲对孩子的养育方式,将会对孩子的大脑带来极大的影响。对孩子的虐待会成为阻碍孩子大脑发育的“毒性压力”,相反在母爱呵护下成长的孩子则更健康长寿。如今,抑郁症已经成为困扰人类健康的一大疾病。许多抑郁症患者在接受治疗,通过服用抗抑郁药物和心理治疗来改善抑郁症状,但完全能治愈的人数不过半,因此科学家们仍在继续探索更有效的疗法。鲜为人知的是,生田哲在《基因开关》中透露,抑郁症的治疗与表观遗传有关。鉴于与许多抑郁症患者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也有抑郁症的状况,因此可推定抑郁症应与遗传有关系。父母和孩子的抑郁症患病率大约比对照群组高一倍。当拥有完全相同基因的同卵双胞胎中的一人患上抑郁症时,另一个人患抑郁症的概率大约为40%,而基因半数相同的异卵双胞胎都患病的概率大约为20%。因此,过去很多科学家都认为抑郁症发病无疑与基因有关,而且一定有导致抑郁症发病的基因存在。但是直到2021年,人们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导致抑郁症的基因。因此科学家们又得出了“并不存在任何导致抑郁症的单一基因”的结论。如果说单一基因不会引发患者患抑郁症的话,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抑郁症发病的呢?生田哲认为,单一的基因不会引发抑郁症,但几种基因集合在一起时,则容易患抑郁症。可以理解为,容易患抑郁症的人,处于高压环境下才会发病。可是即便感受了同样的压力,有些人会反应强烈,有些人则不会。例如,有些人在职场晋升后很高兴,有些人却因难以承受更多责任而痛苦。可以说,前者是“压力感受性”低的人,后者是“压力感受性”高的人。

抑郁症是在“压力感受性”与“压力”的相互作用下而发病的。“压力感受性”也可以解释为“对压力脆弱性”。简单而言,影响抑郁症是否发病的是“压力感受性”,而且来自基因的影响必然存在,但是否发病并不单由基因决定。关键在于“调动哪些基因”。控制基因开启或关闭的表观遗传,对“压力感受性”有着极大的影响。生田哲给出的结论是:“抑郁症是由于大脑中缺乏BDNF(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而且BDNF基因表达受表观遗传控制。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得以明确的是,服用抗抑郁药能使BDNF基因的组蛋白乙酰化,并开启BDNF基因的表达,使抑郁症得到改善。但从服用抗抑郁药后到生效的几个星期,是引发表观遗传所必要的时间。”

总之,通过《基因开关》这本书让我们了解到“表观遗传学”这门正在迅猛发展的新兴学科,了解它的研究成果。如果将它们运用到生活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那会让今后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也正如丁新主任所言:“即使我们不能改变遗传基因,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表观遗传带来的影响。这不仅是为了我们自己,更是为了后代的健康发展。”(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外文翻译:过重欧洲—世卫组织发布欧洲肥胖报告,59%成年人超重

原文: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新报告:欧洲可以扭转其肥胖“流行病”》(New WHO report: Europe can reverse its Obesity “epidemic”)

作者:WHO

翻译、配图:航天橘

5月3日,世卫组织欧洲区域办事处发布了新版《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肥胖报告》。报告显示,欧洲区域(包括所有欧洲国家 前苏联的亚洲国家 土耳其)的超重率和肥胖率已经达到“流行病比例”,并且这两个数字仍在不断上升。目前该区域53个成员国中没有一个有望实现世卫组织到2025年遏制肥胖率上升的全球非传染性疾病(WHO Global Noncommunicable Disease)目标。

(根据世卫组织定义,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5被认为是超重,超过30被认为是肥胖——译者注)

关于肥胖和超重的最新数据

该报告在5月3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并在欧洲肥胖大会(European Congress on Obesity)上正式发表。报告显示,欧洲地区59%的成年人和将近三分之一的儿童(29%的男孩和27%的女孩)超重或患有肥胖症。欧洲区域成年人的肥胖率高于除美洲之外的其他世卫组织区域。

世卫组织欧洲区域成年人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按性别分列(1975-2016)

在欧洲区域,超重和肥胖是导致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近期估算表明,肥胖和超重每年造成欧洲区域120多万人死亡,占该地区总体死亡的13%以上。

肥胖也会增加多种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和慢性呼吸道疾病。比如,肥胖被认为是至少十三种不同癌症的诱因,每年可能直接引发该地区至少20万新癌症病例——这一数字在未来几年将进一步上升。超重和肥胖也是残疾的主要风险因素,导致了该地区总年数中7%的残疾。

超重者和肥胖者不成比例地受到了2019年新冠病毒大流行后果的影响。大流行期间,食品消费和体力活动模式都出现了针对肥胖者的不利变化,这将在未来几年影响到人口健康。我们需要做出巨大努力来扭转这种变化趋势。

肥胖相关疾病

欧洲的肥胖:一种持续的“流行病”

为了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流行病,该报告提议了一系列干预措施和政策选择,以供成员国预防和解决该区域的肥胖问题,重点是在2019年新冠病毒大流行后重建更美好社会。

“肥胖无国界。在欧洲和中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实现阻止肥胖率上升这一世卫组织全球非传染性疾病目标,”世界卫生组织欧洲区域主任汉斯·亨利·克鲁格博士说。“我们这一区域的国家情况千差万别,但每个国家都面临一定程度的挑战。通过创造更可行的环境,促进卫生投资和创新,以及发展强劲有韧性的健康体系,我们可以改变本地区肥胖的风险轨迹。”

肥胖和非传染性疾病的生命历程模型,说明了在一个人生命早期进行干预的重要性

肥胖是一种疾病——不仅仅是一种风险因素

肥胖是一种会对健康构成威胁的复杂疾病。肥胖的病因非常复杂,不只是饮食不健康加上缺乏运动这么简单。世卫组织这份报告提供了最新证据,强调了一个人早年的体重不健康是如何导致他之后人生的肥胖倾向的。

现代欧洲高度数字化的社会特有的环境因素也是肥胖的动因。例如,该报告研究了不健康儿童食品的数字化营销以及久坐玩网游的泛滥现象是如何导致欧洲区域超重和肥胖率上升的。不过,该报告也探讨了数字平台能够如何为促进和讨论健康安乐提供机会。

政策措施:各国能做什么?

解决肥胖问题是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关键,也是世卫组织2020-2025年欧洲工作计划(European Programme of Work 2020–2025)的优先事项。

世卫组织最新报告概述了,针对全体人口层面的不良饮食的商业和环境决定因素,政策干预措施能够如何最有效扭转肥胖流行病,解决饮食不平等问题,以及实现环境可持续的食品体系。

在贯穿人整个生命历程的有针对性战略的支持下,解决肥胖的全体人口干预政策的效果

肥胖是复杂的,其决定因素是多方面的,对健康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这意味着任何单一的干预措施都无法阻止这一日趋严重的流行病的恶化。

任何旨在解决超重肥胖问题的国家政策,其背后都必须有高层次的政治努力。这些国家政策还应该全面,贯穿一个人整个的生命历程,并且针对不平等现象。预防肥胖的努力需要考虑到其更广泛的决定因素,政策选择应该转变过去那种只关注个体、只解决肥胖的结构性驱动因素的做法。

世卫组织报告列出了一些在降低肥胖和超重方面已经小有成效的具体政策:

实施财政干预(如对含糖饮料征税或对健康食品进行补贴);

限制向儿童销售不健康食品

提高基本卫生保健中肥胖和超重管理服务的可及性,作为全民医保覆盖的一部分

努力改善个体在整个人生过程中的饮食和体育活动,包括孕前保健和孕期护理,促进母乳喂养,以学校为基础进行干预,创造一个让人人都能买到也能买得起健康食物、让人人都有机会进行体育运动的良好环境,

我是航天橘,研究欧洲国际关系的硕士一枚。欢迎点赞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