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我的姐姐豆瓣评分(我的姐姐票房破3亿豆瓣评分7.4,为何姐姐们看后很愤怒?)

导读 我的姐姐豆瓣评分文章列表:1、我的姐姐票房破3亿豆瓣评分7.4,为何姐姐们看后很愤怒?2、我的姐姐:高龄二胎老大对老二的态度道尽人性的无奈与苍凉3、张子枫我的姐姐太催泪,引发网

我的姐姐豆瓣评分文章列表:

我的姐姐豆瓣评分(我的姐姐票房破3亿豆瓣评分7.4,为何姐姐们看后很愤怒?)

我的姐姐票房破3亿豆瓣评分7.4,为何姐姐们看后很愤怒?

《我的姐姐》上映仅3天票房已破3亿,豆瓣评分达7.4分。这部影片不仅赢来了高票房,而且也得到了口碑认可,张子枫的演技广受好评。然而,翻阅豆瓣影评,你会发现,不少同样具有“姐姐”身份的观众,表示自己看完影片之后很气愤。

这部影片从导演、编剧、主角一律是女性担当,切入了细腻的女性视角,如实反映了女性在现实社会中的处境与遭遇。这种对女性处境的共情,精准地击中了女性的情感痛点,令她们产生了极强的代入感。

张子枫所饰演的安然这一角色,因为生来是女孩,在原生家庭中遭遇了非常不公的待遇。这种遭遇,引发了诸多女性朋友的共鸣。“姐姐”们因为影片而联想到自身的经历,都是女孩,都做过姐姐,这种从生命初期就开始镶嵌在身上的隐痛,就这样被轻易地勾连牵引出来。

这些隐痛,痛在细节里,痛在父母的叹息里,痛在爷爷奶奶的漠视里,痛在弟弟欺负你时的趾高气扬与理所当然里。“你是姐姐,就该让着弟弟。”父母从小立下的铁律,确定了你在家里“二等公民”的地位,甚至在你成年了,还在为这不平等的铁律所压榨。

“扶弟魔”为很多人所嫌弃,但是“扶弟魔”是怎么产生的?正是来自父母的驯化:你是姐姐,凡事就该让着弟弟;有好吃的,要先给弟弟吃;家里困难,只能供你弟弟读书;你打工多赚点钱,给你弟弟添点首付啊。

朱媛媛饰演的剧中的姑妈说:“我是姐姐,从生下来那天就是,一直都是。”“姐姐”的身份仿佛是个原罪,生来就背负着沉重的负担,随时准备为了另一个异性同胞的人生而做出牺牲。

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说:“人生而平等,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来自传统社会以家庭为本位、男尊女卑的思想观念,依然禁锢着现代女性,甚至成为锁住女性一生的枷锁。

如今已经步入21世纪二十多年了,而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余毒依然在这片土地上遍地开花,我们的小说、电影、影视作品依然不得不反映这一残酷的主题,依然有大量的女性观众,坐在影院里,为银幕上“姐姐”身受的遭遇所击中、痛哭、愤怒,因为这是她们这个群体共同的遭遇,是盘踞在她们生命里难言的隐痛。

作为从小不被父母保护的孩子,安然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保护自己,学会了在欺凌面前奋力反抗。她努力、勇敢、倔强,大学时期在经济上已不再依赖父母,靠自己打工一力承担了所有的学费、生活费。她刚刚参加工作,有一段五年的感情,准备考研,为梦想而奋斗着。

父母最终如愿生了弟弟,一家三口幸福洋溢的照片里,没有安然。回到家,弟弟像个小恶魔一样欺负她,在他们面前,安然感觉自己像个外人一样。好在安然通过自身努力,渐渐地从那个没有自己空间的原生家庭中脱离了出来。她即将真正展开自己的人生,追求自己的事业与价值。

然而一场意外的车祸,打乱了一切。父母双亡,命运把弟弟硬生生推到安然面前。安然跟弟弟没有见过几次面,没有什么感情基础,她其实也并没有非得抚养弟弟的义务。

但来自传统观念与家族亲戚的压力,逼迫着她承担起抚养幼弟的担子。姑妈直截了当地要求安然养弟弟,尽管她也是一个曾经为了弟弟牺牲掉自己前途的姐姐。因这重男轻女的观念,姑妈深受其苦,放弃梦想,多年后过着不怎么样的生活,如今却第一个成为这男权社会的帮凶,逼迫侄女继续为弟弟牺牲。一代又一代,延续着女性的悲哀。

但安然有着自己的事业追求与人生规划,幼年的弟弟并不在她的规划清单里。初期面对这种外界的压力,安然干脆地拒绝,不。

在传统以家庭为本位的价值观里,家庭的利益才是第一位的,个人被要求为家庭而委曲求全,成全家庭的和谐与延续。姐姐为弟弟牺牲,被视为理所当然。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以个人为本位的价值观渐渐地突显出来,尊重个人的意愿,强调个人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实现。

这两种价值观念正面交锋,发生冲突,在影片中集中体现在安然的处境上。一边是追求自己的事业梦想,寻求自我实现,一边是传统观念强加于身的照顾幼弟的责任。

当然如果此时安然不是刚刚毕业、事业在起步阶段、梦想将要启航,而是已经人到中年,事业处于稳定期,经济有保障,也许她能够兼顾两者,既能发展事业又能照顾幼弟。

但以安然如今的能力与处境,并不能做到两者兼顾,照顾幼弟势必影响她追求梦想与发展事业。这其中务必有牺牲与舍弃。

安然初时断然拒绝的姿态,既是在情感上不能接受一个陌生的弟弟,亦是她对于传统加诸于其身的禁锢的一种反抗,同时也是她出于理智而做出的选择。她选择自己的人生和梦想,而非一个亲情捆绑的弟弟。凭什么要求姐姐一定要为弟弟牺牲自己呢?

安然为弟弟找到家境富裕的养父母,并把卖房子钱的一半给了养父母,这其实也是安然本着一种对弟弟负责的态度,做出的理性的选择。

弟弟尚且年幼,需要家庭的温暖,而家境富裕、没有孩子的养父母,可以给弟弟关爱,并且有足够的经济实力,给弟弟良好的养育与教育。而与之相比,安然的经济实力与条件远不如养父母。由安然来抚养弟弟,不但对安然是个巨大的负担,务必要求安然做出自我牺牲,而且对弟弟的成长与教育而言,也未必是个好的选择。

影片揭开了身为女孩在原生家庭的伤疤,也展示了安然独立自强的坚持与奋斗,以及她面对传统禁锢与家族压力的清醒与反抗。但影片在昭示了摆在现代女性面前一条理性而光明的新道路之后,兜兜转转,曲折迂回地又回到亲情的主题,让女主角安然重返一条传统老路。

安然在与弟弟相处的过程中,弟弟突然从一个自私的小恶魔,忽而转性,变得很懂事,说出一些不像他这个年纪小孩所能说出的煽情的话,背出一些似乎由成年人有意教他说的颇有心机的诗句。安然心里的亲情之弦莫名就被拨动了,在最后一刻叫住了弟弟,决定自己抚养弟弟。

那些被重男轻女思想深深伤害过的女孩,那些为了弟弟而一次次被迫牺牲隐忍的“姐姐”们,面对这个突然的转折与重回老路的结局,多少有些失望,她们的期待落空了。

打着独立女性的旗帜,依然回归传统价值观念,不管经历过多少苦痛挣扎与奋力反抗,只要一打出百试不爽的亲情牌,冠之以亲情的名义,回归情感与爱的主题,再独立再叛逆的女孩,都立马服软,乖乖接过传统的接力棒,继续牺牲自我而成就“弟弟”。

“姐姐”们就没有别的路可走吗?

试想,安然顺利地把弟弟托付给养父母,弟弟开始正常的家庭生活,多了一份来自养父母的关爱照顾,再长大一些就入学,接受学校教育。安然没有沉重的经济负担,专心投入考研,去为自己的梦想、事业而拼搏,变成优秀强大的自己。

弟弟不再成为安然沉重的负担,安然对弟弟便不会有牺牲感、委屈感,于是可以轻松地面对弟弟,顺其自然地表达关爱,像个朋友一样,平等地建立起亲情友情。弟弟长大成人后,面对的是一个为自己梦想而拼搏过的独立自主、自信强大的姐姐。

相比于一个为弟弟牺牲自己前途、到头来错过发展时机、过得不怎么样而满腹怨言的姐姐,这样一个自我发展良好的姐姐,能够以自己的经验与格局,为弟弟带来更积极正面的影响,提供更多帮助,仅仅那种自信强大的气场与生命状态,就足以感染周围的人,对弟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社会观念也在经历前所未有的震荡与进化。而广大女性,却还在为陈腐的思想与传统的观念所戕害、所拖累。“姐姐”们渴望摆脱这种传统社会加诸于身的枷锁,跟“弟弟”一样受到平等的对待。“姐姐”们期待在自我发展与照顾弟弟相冲突的时候,可以有另一种选择,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做出理性的选择,而不被社会舆论横加指责。

毕竟,她们首先是自己,然后才是姐姐。而做姐姐,也有不同的做法。

我的姐姐:高龄二胎老大对老二的态度道尽人性的无奈与苍凉

最近备受争议的热映电影《我的姐姐》豆瓣评分7.2,不算高也不算近低,但在口碑上呈现了极大的争议,其中反映的很多道理也是非常贴近现实生活,也算应了那句“艺术源于生活”的俗语。

这个故事也是有现实原型的,电影得到编剧在很多年前在论坛上看到一个25岁女生述说的关于自己的亲生经历。

这个女生当时还在上大学,因为计划生育让她做了多年的独生子女,但在她远离家庭上大学时父母突然给她添了一个弟弟让她猝不及防,让她无法接受。

可能因为一直想要一个儿子终于如愿,这份喜悦怎么也藏不住,因为之前只有一个孩子,所以家里的两套房子都过到了女儿名下,而在弟弟出生后父母想都不想就要求女儿归还两套房。

一、因为儿子出生,立马剥夺了女儿的所有

说实话父母这样弟弟出生立马就让女儿归还所有房子的操作真的挺令人寒心的,重男轻女做得也太过分了,明晃晃的是在告诉女儿在这个家呆了多年深厚的情谊还比不上刚出生的弟弟,或者说弟弟出生后这个家中就没有女儿的位置了。

这个女生也坚决不同意,之后家人与其多次协商,后来父母又要求把大的套房子给弟弟,姐姐还是不答应,最后父母让步又变成了只要归还小的套房子,但姐姐还是不答应。

其实也能理解,毕竟如果父母最开始顾及一下女儿的感受,让女儿感受到父母只是想要给儿子和女儿一个公平,一人一套房子姐姐也不会做得如此决绝。父母一上来就要收回女儿所有东西——宠爱和财产寒了姐姐的心,女儿也不会一点后路都不留了。

二、亲戚长辈亲情血脉绑架姐姐,刀不砍到自己身上不知道疼

更糟糕的在后面,弟弟在两岁时父母突然离世,而弟弟的归宿由谁抚养就成了最麻烦的问题。

说实话姐姐这会儿也才大学刚毕业,事业婚姻都处在急需解决的时候,遇到这种事儿没有精力抚养弟弟确实挺理解的,当然姐姐也有自己的计划,所以不愿意抚养弟弟。

之后姐姐被亲戚长辈轮番轰炸也没有松口,亲戚没办法只能轮流照顾弟弟,弟弟就这样像皮球一样被踢来踢去,亲戚估计自己也遭不住了,自家姐姐都样,他们这些亲戚也只是亲戚更没有义务去抚养了,最后又把弟弟给送了回来。

说实话,这帮亲戚完全属于那种“未吃他人苦,莫劝他人善”的一类人,这个弟弟虽然与姐姐是手足,但又不是母子,只能说困难时互相帮扶一下,也就是“扶养”而不是“抚养”,弟弟又不是自己生的。

三、被寒透的心让姐姐将所有的愤恨都转嫁到弟弟身上

姐姐不愿意抚养弟弟可以理解,但最后姐姐把弟弟送给一个非常贫穷的乡下人家抚养就有点过分了,好歹是亲姐弟,就算感情不深厚也不至于做得这么绝情吧!

之后她把自己名下的两套房卖了在一线城市付了首付,结婚生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说实话不愿意和弟弟分财产都能理解,毕竟谁愿意把自己的钱往外掏,又不是菩萨或是做慈善的。但把弟弟送到乡下贫穷人家抚养就真的过分了,弟弟和她又没有仇,好歹找个好点的人家。

当时这个女生在论坛上说法是不想和弟弟再有任何联系,终身不再与弟弟见面,其实也理解,但对把弟弟送给贫困人家抚养还是不理解。

或许是因为父母在弟弟出身后一系列的行为让姐姐恨上了这个家庭,所以才会在父母离世后又将这种愤懑全部转移到了弟弟身上才会做得如此绝情。

四、电影姐姐的态度和决定尽显理智和独立自由

电影《我的姐姐》结局要合理得多,最终弟弟的乖巧让姐姐心肠软了下来,愿意抚养弟弟,但其他人的反应才是最值得让人去反思的。

父母生二胎似乎只是因为想要一个儿子,并没有思考二胎带来的后果自己是否能承担,也没有提前和女儿商量。

张子枫饰演的女儿内心是知道父母重男轻女的,面对父母的突然离世和姑妈的苦劝都不曾动摇自己的想法,不是因为她无情,而是因为知道自己目前的情况抚养弟弟姐弟两的日子会过得很艰难不说,也会因为自己的工作导致自己无法带给弟弟最好的关爱和照顾,也不能好好地教养弟弟,因为自己都是个孩子,而且自己的生活和前程也会被耽误和毁掉。

这位姐姐很理智也很明智,选择将弟弟送给条件好的家庭抚养,可以说这样决定真的再合适不过了。

面对现实,姐弟两分开各自都能最大可能地获得圆满的人生,而牢牢绑在一起是必会出现很多残酷的问题,两姐弟的未来会很艰辛,各自都前程和梦想更是遥不可及。

五、长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责任强加给老大,完全不考虑姐姐明智而现实的决定

姑妈因为自己任劳任怨过去为了照顾弟弟放弃了自己的未来,所以也以自己的要求希望姐姐也这样做,却忘了自己的遗憾和曾经的梦想。

姑妈所代表的是感情至上,缺乏的理性的认知;而前期的姐姐代表的是理性至上,缺乏感情的温润。

所以舅舅这个角色上场对姐姐做了适当的开解,在姐姐和男朋友家人吃饭时带着弟弟专门等在门外,等姐姐出来时就让弟弟叫姐姐妈妈,最终让姐姐和男朋友分手;之后又让姐姐和弟弟多多相处,却也没有明确拒绝让姐姐放弃送走弟弟的想法,想用以柔克刚的手法让姐姐不要理智得太过绝情。

后来姐姐发现弟弟很乖又温顺,渐渐接受并喜爱这个弟弟,最开始或许自己都没发现自己其实已经在动摇了。

后来姐姐卖掉了房子分出一半的钱给弟弟并将其送到一个环境比较好的家庭,说实话,这个姐姐的三观算是很正了,能够和弟弟共享父母留下的财产就知道她还是一个负责的人,而不是彻底的绝情。

到了这个地步按说一切也该成定局了吧,可在最后签协议时她还是没下得去手,最终还是决定将弟弟呆在身边亲自抚养,也就是说舅舅最终的想法实现了。

其实舅舅是最清楚也最理解姐姐的想法的人,可能因为自己的生活已经无药可救,希望姐姐能够不要走姑妈的老路,也不要走自己的老路,所以才会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去唤醒姐姐因为被父母寒透了亲情。

其实对于姐姐来说最终无论是把弟弟送人还是自己抚养都是正确的,因为就算送人他也为弟弟以后的生活做了最大的努力。

电影背后的道理也并不在意姐姐的最终决定,而是旁观者对这种情况的态度。

老一辈观念都说长姐如母,父母离世,姐姐自然应该接过这份责任抚养弟弟,当然问题的根本不在于姐姐该不该抚养弟弟,而是隐藏在背后的重男轻女思想。

为何这么说,在封建思想里女孩生来就是为家庭做牺牲的,是家族的附庸品,难以和男孩的地位对等,这种观念在这个民族已经流过几千年的岁月,早已植入骨髓很难改变,虽然到了这个时代,女性主义已经觉醒,但要改变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旧俗还是很不容易的。

这也是女性的悲哀,在父母眼里得不到与男孩一样的重视和平等的对待,一旦兄弟出现危机就必须做出牺牲成全家庭,这种不公平的待遇是很多女性深藏内心的无奈和悲凉。

如果姐弟相差岁数不大,其实也不会出现这种问题,最多也就是真多财产与解决老人赡养问题;可如果差上两轮左右及以上就很容易发生这种问题,不管老大是男是女。

为什么呢?第一个原因就是老大正面临工作与事业的压力,或是也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突然多了一个都能做自己孩子的弟弟,即使父母目前没有发生意外,现下也算安好;

可等到弟弟上高中大学,父母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去照顾抚养弟弟了,这份责任自然很大程度会落到长子长女身上上,而此时长子长女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自己需要照顾的孩子和爱人,若是家庭环境好还好说,若是都过得不容易就容易出现问题了。

毕竟弟弟若是有需要而自己也能满足的条件下可以帮扶一下,但要抚养弟弟就有些让人不舒服了,也不太说得过去。

毕竟当初生二胎时父母只是单方处于再要一个的态度就生了,并没有想到将来自己老了老二由谁抚养,理所当然觉得该老大养,可也得想想老大不需要养自己的小家庭吗?

再一说就是等到老大把老二养大后又会面临给父母养老的问题,到时候会出现的问题又变成了因为老二刚工作,各方面压力大,作为老大理当为此着想,又继续肩负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老大因为父母生的二胎与自己年龄间隔太大,导致自己成了家庭的冤大头。

既要替父母养育弟弟又要连该与弟弟一起承担的赡养老人义务也一个人承担了,而父母只需要享受二胎为他们所带来的快乐就行了,弟弟也只需要好好享受父母与长兄长姐的疼爱照顾长大就行,也不需要承担养老的责任,那老大就变成了家庭存粹的工具人了,的确太不公平了。

所以父母要生二胎不要只顾着自己高兴,也要顾及到老大将来会面临的压力,如果只凭自己一时高兴那么将来如果老大不愿意抚养弟弟或是抚养了弟弟却不愿意给自己养老那也是自己作的,半点怨不得旁人。

没有条件就不能任性,包括生孩子。

不同意见欢迎来评论区!

张子枫我的姐姐太催泪,引发网友共鸣,开放式结局引人深思

最近影院又上映了一部新的催泪片,与之前《你好,李焕英》类似,剧情内容都是围绕着亲情来阐述,同样引人落泪,只不过这部电影可能没有贾玲那种喜剧感觉,相反而是更加沉重的亲人话题。

影片是由张子枫主演,她与彭昱畅合作过《快把我哥带走》,以精湛的演技赢得了大家的认可,同时还上过各大综艺节目,如《向往的生活》,这位小妹妹只有19岁,性格较内敛,非常可爱讨人喜欢。

《我的姐姐》由张子枫同肖央主演,她俩在剧中是外甥女与舅舅的关系,张子枫在剧中是一位性格独立且要强的姐姐,她还有一个调皮捣蛋的弟弟,由于父母的突然去世,留下姐姐和弟弟相依为命。

你可能以为这两姐弟会互相体恤、照顾,令你万万没想到的是其实她俩是非常陌生的,因为弟弟是姐姐上了大学之后,爸妈才生的以致于两个人面都没有见过几次,感情基础十分薄弱。

而姐姐本身自己也要上学,如今还要去照顾自己感情不熟的弟弟,这让她十分为难,可她姑妈却灌输了她这样的思想,长姐如母,把弟弟带大是你义不容辞的责任,还说我从出生那天就是姐姐,一直都是。这段话也能反映出姑妈一生的坎坷。

与此同时安然(张子枫 饰)还有一个不争气的舅舅,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打麻将,终于有一天安然忍不住了,拿着包包就是一顿暴打肖央,还推翻了麻将,拿着麻将疯狂的砸向了舅舅,换做是大家,我相信也会做出这样 举动,本来自己就失去了父母,还给自己留下了一个6岁的弟弟,自己又处于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换谁都得崩溃。

其实这样的问题在现实中是有的,长兄或长姐从小就被教育着大地要让着小的,照顾好小的,家中老二要是哭了,父母马上就说你是哥哥姐姐应该弟弟妹妹,剧中姑妈就是这样悲剧性的人物,从小就被教育成这样,为了弟弟能够以后过上好生活,选择放弃自己的学业而供弟弟上学,一人担当起家庭的大任,所以她才会以同样的话语告诉安然,要好好照顾弟弟。

其实前段时间看过贾玲的《李焕英》多多少少就会了解到她姐姐,她姐姐就像剧中的姑妈一样早早出来打工挣钱,为了贾玲考上好大学,有一个幸福的人生,当然现在她们各自都过得很好。

影片中的安然与家庭中人产生了很大的意见分歧,她并没有像姑妈一样,她拥有自己的思想,反复与大家作斗争,她不想成为一个被弟弟拖累的扶弟魔,我相信现实中一定会因父母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了像影片中安然的情形。

影片的口碑和票房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豆瓣评分7.4分,大部分网友都觉得剧本设计得非常完美,尤其是结局设计,还有网友透露了自己的心声,自己就像影片中的弟弟。

电影最终的结局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而是一个开放的结局,答案就在每个人的心中,那么你们的答案是什么呢?怎么看待这样的情形!

我的姐姐票房破2亿,张子枫演技蜕变,剧情感人值得一看

张子枫,对于大家来说,已经是很熟知的演员了,小小的她,在《唐山大地震》里面饰演的小方登给我们流行了深刻的印象,而且张子枫也因为这一角色,还获得了百花奖中的最佳新人奖。之后的张子枫,也不断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中,《唐人街探案》中那邪魅的一笑,让多少人记住了这个演技炸裂的小女生。之后出演的《小别离》,在里面饰演学生的张子枫,可以说是本色出演了,本身张子枫还在上学。成为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的常驻女嘉宾,不得不说,张子枫虽然年龄不大,但是演技和事业真的都很棒。

最近张子枫出演的《我的姐姐》又霸屏了,截止到目前为止,这部影片的票房已经破2亿,豆瓣的评分也是相当高了,对于张子枫出演的这部影片,不光受到了网友们的好评,也受到了很多知名学者和教授的点评,这部影片还被赋予了很高的评价。

这部影片,是张子枫第一次作为主演出演,演技真的是炸裂了,面对亲人离世的悲痛,面对弟弟的无奈和辛酸,都被张子枫演绎得淋漓尽致,情感带入真的是太强了,面目表情、空洞无望的感觉,从张子枫稚嫩的脸上表达出来,真的是太让人心疼了,忍不住就想流泪。鲁豫也评价了这部影片,称这部影片非常有魅力,根本不用去出生入死,就能体会到平时根本体验不到的极致情感。

《我的姐姐》这部影片,的确如大家的评价一般高超,极致的情感,在看的过程中,好像也是为我们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可以宣泄口,面对生活的无奈和困境,哪怕再单薄的肩膀也要扛起生活的重担。

张子枫在电影里面饰演主角安然,在重男轻女的环境中长大的安然,也是受尽了委屈,高考的志愿,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家人改了,安然的愤怒,只想着能赶快逃离那个家庭。大学毕业之后,安然一边在医院做护士,一边学习,只想能够继续考研,然后离开这个难过的地方,安然没想到的是,一场事故的出现,打乱了安然所有的计划。

父母双双出了车祸,留下了一个都没见过几次面的弟弟,所有人都认为,弟弟应该由安然来样。安然感觉太愤怒了。不管是家里,车里,还是爸爸的钱包中,都只有爸爸妈妈和弟弟的合影,从来没有自己的照片。被宠溺长大的弟弟,各种行为和话语,都在刺激着安然,从小到大都没有享受过父爱母爱,弟弟却被爸爸妈妈捧在手心长大。

安然对于养弟弟这件事是很排斥的,甚至还想给弟弟找一户人家,弟弟一直在哀求安然不要把他卖了,不要送他走。态度一直很坚定的安然,到最后还是舍不得弟弟,这就是人与人之间很微妙的关系,张子枫的每一个表情都如此到位,真的是看哭了所有的人。这部影片也让我们看到了张子枫演技的完美蜕变,加上感人的剧情,真的是值得一看。

是什么让我的姐姐票房持续走高 口碑却一路暴跌

文丨来碗油泼@bigfun社区

大家好,我是油泼

之前就听说了这部电影,

后来决定在五一假期同我的姐姐一起走进影院,

一同听听荧幕上这位姐姐的故事。

《我的姐姐》上映当天票房就超过一亿,豆瓣7.9分,猫眼9.0分,到如今票房已超八亿,商业上毫无疑问是成功的。

可随着电影的走红,影片风评却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

一边的人盛赞电影指出社会顽疾,敢为女性发声;而另一边的人则痛斥烂尾,用电影粉饰太平。

随之而来的便是影片评分从7.9骤降至7.1。

究竟是怎样的一部影片,能同时得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

01

影片并不复杂,可以简单概括成

“一个受重男轻女思想困扰已久的姐姐突然间面临实现自我和抚养弟弟的两难境地,她会如何选择?”

其实由一个全员女性的创作团队,在这个时候能用这么直观的方式来抛出“重男轻女”这样的社会顽疾,不得不说勇气可嘉。

或者可以说是“野心勃勃”

在这个一涉及性别问题就急于站队,不少人执着于性别对立的时期,一部批判重男轻女的电影无疑拥有着极大的市场。

《我的姐姐》也用票房证明了这一点

上映一天票房破亿,自上映起连续两周蝉联单日票房冠军,到目前票房超过八亿。

但如此傲人的票房成绩依旧遮盖不了《我姐》的问题

导演对观众情绪的把控太过强势,太过于强调剧情的戏剧化和冲突感,导致影片情节失真

影片围绕着姐姐安然展开。

出生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被父母逼迫装瘸来骗取二胎许可,却因为穿裙子被识破而遭遇毒打;

后转投姑妈家居住又被姑父偷看洗澡被堂哥当沙袋练拳;

终于咬牙撑到梦想即将实现,临床医学的志愿却被父母篡改转学了医护。

当所有的恶意冲着这个少女而来之时,她能做的就是把内心最坚硬的部分铸成铠甲,化身战士挥舞着拳头自己保护自己。

所以当一众长辈言语逼迫时她直接起身还击;

酒驾司机不承认罪行时她张口便是质问;

工作时遭遇同事言语奚落时她推开阻拦便要冲上前去;

在男友与考研梦想产生分歧时,决然讲了分手;

生活逼着她丢开课本里的诗书礼仪,她转而信奉这句:

“一个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的女孩,当她被欺负的时候,她打得赢要打,打不赢也要打回去。”

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性骚扰、暴力、为家庭让步导致的梦想夭折;

安然仿佛成了所有遭遇不幸的女孩们的一个集合体;在导演的安排下,她的生活里挤满了那些催泪的字眼。荧幕前的观众又怎能不落泪?

虽然影片在讲述安然遭遇时已经努力的温和,甚至回忆的画面都不敢多给;

讲述性骚扰和暴力时只不过是拒绝姑妈时的随口一提,可这一字一句犹如重锤,让人感慨的同时却又与电影剥离。

可一次次的流泪之后难免会觉得这感情来的似乎太过频繁和刻意

究其原因

正是导演所追求的剧情戏剧化带来的强烈对比让观众落泪的缘由从共情变成了同情。

将所有不幸集中在安然一人身上,让剧情变得更催泪也让安然失去了代表性;

影片前半部极力营造对立,当观众认同这种对立并且选择支持安然的时候,忽然电影在后半部让安然率先“和解”,给足了剧情的颠覆性却少了份给观众的交代;

观众跟着安然哭,跟着安然怒,却唯独在和解的过程中,没有做到带着观众一起和解;

所以观众们无法理解结局真的是情有可原。

02

相较于安然,

更能代表中国传统女性的其实是

“姑妈”

相信看过的都会记得“姑妈”那句平平淡淡的:

“你奶奶和我说,我什么都要先紧着我儿子,你就不要想了。”

从小一切都让给弟弟没一丝怨言;

苦学俄语刚远赴俄罗斯就因为弟弟的原因被召回;

不被儿女理解却还坚持照顾弟弟的孩子;

没有安然那般冲突明显的歧视,也不会有安然那么精彩的反抗。

这样无声无息地陷入泥潭,低着头默默承受却还不自知的

才是最真实的“姐姐们”的困境

不得不说朱媛媛饰演的姑妈所展露的诸多细节真的令人亲切的同时也为之揪心,

被女儿驳斥后那句无力的犟嘴“你小点声”;

咖啡倒进保温杯后的舔杯口;

还有这个定格里那入木三分的疲惫;

还有每个镜头里姑妈那道都在忙碌的身影;

如果说姑妈是极致的“牺牲自我,成就家庭”,

那舅舅便是另一个极端的体现。

人生中几乎只剩自我,脱离妻女和家庭。

而舅舅在自己女儿结婚后的转变也是安然明悟亲情的契机。

导演借舅舅的经历告诉观众,

再自我的人也还是需要亲情的。

回到关于结局的讨论

导演用影片前半部分的营造让观众默认了:

抚养弟弟=放弃自己的幸福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不然。

某种程度上来说,姐姐才是更需要这一份亲情的那个人。从头至尾安然的独立也是亲情缺失的体现。

她的对立面不应该是家庭

她的苦难是一个陷入偏执的不健康的家庭带来的,不能把所有的亲情一股脑的丢到仇恨的范围里,一份正常的亲情对她来说其实尤为重要。

不抚养弟弟的后果也不该是道德谴责

姑妈等一众人的谴责并不能代表大众的评判。法律同样赋予了安然选择自己抚养或者申请领养的权利。

(插句题外话,电影播出后故事原型就在天涯社区被翻了出来,看完我只能说现实远比电影魔幻。)

所以

安然只是在选择自己的两种未来

这个选择里,无关性别,也没有歧视,无论选择哪种都不是错误答案。

编剧也在后续的采访中讲了这样的一句话:

告诉女性应该怎么做,是不公平的。我们一直强调支持,而不是支配。

不管电影结局是否令人满意,

起码电影让人们真正关注到了这个社会问题,

从这一点来说创作团队希望电影承载的现实意义如今的确做到了。

张子枫也从《唐山大地震》中那个被妈妈一句“救弟弟”处决了的姐姐方登变成了如今的安然。

电影无愧于票房

值得一看!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