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变世界的美食(它们也是中国人的天——那些稻米和小麦以外的粮食们)
灾变世界的美食文章列表:
- 1、它们也是中国人的天——那些稻米和小麦以外的粮食们
- 2、弗蓝人的四大洲,五大洋,你所啼笑敬畏的世界——1
- 3、大山的脸谱——漫话元阳梯田
- 4、戒色文集自选 二
- 5、本土知识与普同性知识:不是矛盾的存在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双翼
它们也是中国人的天——那些稻米和小麦以外的粮食们
图/摄图网
从一万年前第一批谷物种子被播下开始,人类社会的能量来源才逐渐有了保障。
粮食主要是指某些禾本科植物家族成员的种子,它们为人体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淀粉和蛋白质。淀粉的糖类化合物是人体的能量来源,没有糖,人就会没力气,头脑也会变笨。而蛋白质,为人体细胞提供建筑材料。
粮食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吃饱了饭的人类社会,才可以结成无所不能的工厂、所向披靡的军队,也才可以利用多余出来的能量,个人闲暇琢磨点体育、艺术、三体人什么的。
而饥饿却可以让一切归于寂静。
人类社会发展天翻地覆,但谷物并没有什么革命出现,它们仍旧价格低廉,保存期长,且风味各异。到今天,粮食不仅仍是主食,也还是中国各地方很多美味小吃的基础材料。
武汉著名早点,豆皮
今天我们先排除水稻和小麦不谈,关注一下那些两大谷物之外的粮食。它们中有的曾经地位显赫;有的是地方风味代名词;有的根本就不是谷物;有的能力大到能终结饥荒,有的能力大到能制造饥荒。
一,黍(shǔ)
中国古代有五谷的概念,五谷一般是指“黍、稷、稻、麦、菽”。
黍,是早期特别重要的粮食作物。“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说的就是它。
黄米
黍去皮后称黍米,俗称黄米,是黄色的小圆颗粒,直径比小米大一些。黍有粳性与糯性之分。粳性黍不黏,一般供食用,种植以西北地区为主,也被叫做糜子,黄馍馍就是它做的。
糯性黍性黏,磨米去皮后称作大黄米或软黄米,可磨面作糕点。古代它的重要用途是拿来酿酒。以华北东北种植较多。
因纪录片而天下闻名的主食经典黄馍馍
黄米凉糕是一道赏心悦目的点心
蒙汉满传统食品面茶,就是糜子面做原料
黍起源于中国,河北磁山新石器遗址发现了距今10000—8700年前的黍。
《礼记》里说,最开始先民是“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意思是说,当时吃饭,是用手撕开小猪和黍粒一起烤着吃,然后在地上挖坑装水,用手捧着喝。粗粝至极,但这就是文明的开始。
黍的特点是最耐干旱,耐贫瘠,连玉米、小米都无法生长的环境,它仍然能生长。而且成熟快,夏播糜子生长60-70天就可收获。黍适于贮藏,历来是重要的救灾备荒补救作物。在遭受洪、涝、旱、雹灾之后,生产自救,抢种、补种黍子,充分利用其它作物无法利用的水热环境资源,夺取果腹的口粮。
黍不止在中国种植,在亚洲,东欧很多地区都有种植。
黍
二,粟(sù),就是小米
图为小米。早期农作物是黍,其年代距今约10000—8700年前,粟则在距今约8700—7500年期间少量出现
江山社稷,社稷这个词,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背后的含义,安全的生存空间和稳定的食物来源,是人安身立命的基础,是国家的根本所在。这是天大的事情,哪一个没有了,天就塌了。
小米
五谷里面也包含了稷,稷就是粟,就是小米(有说稷是黍,但现在普遍认为应是小米)。小米是先秦时期的主要粮食作物。黍的单产和口感不如小米,能种小米的地方逐渐就不种黍了,黍更主要用于酿酒,因为黍酿酒比小米味道更好,所以诗经里提到黍基本都是酿酒。
谁能想到,小米就是由狗尾草驯化而来的。
中国是小米的起源地,目前发现的最早小米距今有8000年。小米的生长期短也比较耐旱,特别适合在黄河流域栽培。而且小米还是特别耐储藏的一种谷物。元代王祯的《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中说,“五谷之中,为粟耐陈,可历远年”,小米坚实的种皮,可防潮防霉防虫,这在古代收成没有保障的时代是特别重要的。
经久不衰的小米粥
小米鲊,贵州名小吃,可以有排骨、腊肉、也可以有果脯等不同口味
三,菽(shū),就是大豆
大豆在战国兴起,借助水利进步,比小米需要更多水的大豆得到发展。
大豆也是旱地作物,且高产,营养价值高,不过早期还没有发明豆腐,大豆是直接煮食,容易肠胃胀气难受,所以大豆一直是穷人的食物。与菽有关的词汇比较清苦。菽水,指食物只有豆和水,形容生活清苦,后常以“菽水”指代晚辈对长辈的供养。
四,野米
五谷概念之前,其实还有六谷的概念,《周礼·天官·冢宰》上说“凡王之馈,食用六谷”。这第六谷指的是雕胡,也就是菰米,即野米。这说明即使是在以种植谷物为主食后,有相当长的时间里,还得需要野外采集一些粮食作补充。
雕胡,也就是菰米,即野米
李白的诗《宿五松山下荀媪家》是关于人间烟火的,不看署名以为杜甫。
“我宿五松下,寂寥无所欢。田家秋作苦,邻女夜舂寒。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说的是李白游五松山时,借宿在一位贫苦妇女荀妈妈家,主人没有宿粮招待客人,请邻家女子代为舂米现煮饭。诗人就着月光一看,是一碗野米饭。亲眼目睹了农家贫苦和热情的大诗人捧着野米饭,压抑不了自己的感激和惭愧。
菰米今天作为风味食品也有种植和收集,菰米要比稻米耐煮得多,煮到米粒纵向爆开也就算煮好了,口感比较耐嚼。菰米大多和其他杂粮谷物混合烹煮食用,以增进风味口感。
五,荞麦
荞麦名字有麦但不属于禾本科,它的种子是褐色的,三角形。
荞麦
西南地区的彝族将荞麦当作主食之一。彝族居民将荞麦区分为“甜荞”和“苦荞”两类,“甜荞”大致相当于各地普遍种稙的品种,而“苦荞”则是适应当地高寒气候的特殊品种。
彝族传统美食荞麦粑粑 (正下方)
最早可信的栽培甜荞出现在公元前5000多年的中国北部黄土高原地区,公元前2000年之前传至欧亚大陆各地。
荞麦面粉比小麦面粉的颜色较深,法国人用来做荞麦薄饼;日本人做荞麦面,此外欧洲人还用来做粥或使汤增稠。
荞麦面
六,燕麦
燕麦是禾本科家族的。燕麦在世界主要谷类作物中产量排第六位,位列小麦、水稻、玉米、大麦和高粱之后。燕麦的单位面积产量比小麦低,价格要更高些,但随着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追求健康膳食,反而更受欢迎。
燕麦
燕麦含有大量的可溶性膳食纤维,主要是β-葡聚糖,是一种植物多糖,遇水后会变成胶状,在消化道中有助于减缓脂类和糖类被吸收的速率,也可以增强饱腹感,让人不容易吃得过多,对于三高人群无疑是很好的食材。
各种各样的燕麦片是燕麦的主要打开方式
国内,人们更熟悉的是燕麦的亲戚——莜麦。它一般是被磨成面粉,再精细加工成莜面等各种食物。它的优点也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多,容易有饱腹感。
莜面卷
七,藜麦
藜麦
藜麦不是禾本科,又称印地安麦、灰米或小小米,是一种南美洲高地特有的一年生植物。藜麦抗寒抵盐,可以生在贫瘠土壤,国内西北部和云南等地也有商业种植。
藜麦
藜麦烹饪的方式和米类似,在南美本是国民主食,能做成藜麦肉饭,藜麦粥等。
藜麦肉饭
八,玉米
后起之秀玉米来自中美洲,耐旱,适合山地种植,产量大,耐存储。据2017年的数据,三大主粮中,中国超级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冬小麦亩产最高记录为821.7公斤;玉米最高产量记录为1500公斤。
玉米明朝传入中国,18世纪中国山地开发,人口增长与玉米有直接的关系。过去几十年,玉米仍是国内种植发展最迅速的谷物,站稳了第三位。
玉米不同品种吃法也不一样,有的甜玉米适合直接吃,有的被做成爆米花,有的制成不同粗细粉末煮粥或者做蛋糕。
玉米还能提炼玉米油,能加工乙醇,美国40%的玉米做了乙醇。玉米能提炼玉米糖浆,是现代食品加工业离不开的甜味剂,霸占了很多食品包装配料表。
九,青稞
青稞是大麦的一个裸粒品种。别名叫裸大麦、元麦、米大麦,是藏族常食用的粮食。大麦起源于西亚,青稞在青藏高原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距今已有3500年历史。
青稞是单位面积产量不高的粮食作物,主要优点,或者说无可取代的优点,是它的耐寒能力。它还是世界上麦类作物中含β-葡聚糖最高的麦类作物。
糌粑
青稞谷粒可以磨粉炒熟,食用时加酥油茶或清茶用手捏成坨,就是著名的糌粑。
十,高粱
高粱
高粱看起来很土,其实是外来户,高粱听起来是老伙计,实际是新朋友。
栽培高粱起源于东非的埃塞俄比亚及附近国家,约在950年前的辽宋西夏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
高粱粑粑
因为特殊的成分,高粱面有涩味。但高粱发酵时不仅不会产生怪味,还能产生独特的风味,所以高粱成了高档白酒酿造的最佳选择。
电影《红高粱》剧照
十一,马铃薯
马铃薯也就是土豆,它不是谷物,但却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仅次于稻米、玉米和小麦。它原产于南美洲秘鲁与波利维亚境内的安地斯山脉。
它单产高,有营养,所以传播起来毫不费力。马铃薯还有特别的美味,简直是美拉德反应的完美载体。马铃薯可以以各种烹饪手段加工,或主料或配菜,从不让人失望。
根据保守估计,马铃薯从新大陆的引进,在1700年至1900年间至少造成旧大陆四分之一的人口增长以及促进了欧洲的城市化过程。依赖马铃薯,19世纪上半叶40年间,爱尔兰人口翻了一番。
1845年至1848年之间,一场名为马铃薯晚疫病的瘟疫袭击了欧洲的马铃薯种植业。爱尔兰受灾最重,导致了马铃薯饥荒,至少有100万人因此死亡,超过200万的爱尔兰人出走,其中大约3/4移民到美国。这个历史事件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事件提示了依赖单一作物的风险,一旦遭遇灾变,关键环节崩溃,依赖马铃薯的社会最底层,缺少可替代的维生B方案。
都柏林利菲河畔的饥荒纪念雕塑群
十二,红薯
红薯,又叫番薯,它和马铃薯没什么关系,但它的英文名就是sweet potato。同样来自中南美洲,红薯是另一个著名的救荒物种,同样易于生长,不挑环境,产量大,好吃,营养丰富。
从明代传入中国后,红薯多次帮助救荒。红薯虽然味道不错,但是在很多人眼里,红薯代表了某个最艰难的回忆。毕竟不能持续替代主粮。
台湾地区有个俗谚,“时到时担当,无米再来煮番薯汤”,意思是船到桥头自然直,不必多虑,须懂得合理地随机应变。
烤红薯
红薯天妇罗
新鲜的马铃薯和红薯对储藏条件要求较高,不太适宜家庭大量长期储藏,很容易变绿发芽,或者腐烂。
十三,木薯
木薯
木薯是很多人口的主粮。木薯又叫树薯,是大戟科植物,来自南美。它的特点也是极耐贫瘠和粗放栽培,而且块根产量巨大。见土就长,地下块根一长一大串。因为这个特点,木薯成为了世界第三大的淀粉来源,仅次于水稻和玉米。经过去毒处理的木薯,支撑了世界上超过10亿人的生活,其中有8亿都在非洲。
木薯的缺陷是营养单一,与马铃薯相比,木薯的蛋白质含量较低。
对于中国人,木薯不算家常,但我们身边的木薯吃法已经很多。
珍珠奶茶里的珍珠是木薯粉做的
十四,芋头
芋头最早是印度人驯化的,在太平洋诸岛是波利尼西亚人传统的主要粮食,在中国,芋头既是蔬菜也可以是粮食。
对夏威夷原住民而言,芋头既重要又神圣
芋头酥
- The End -
文 | 墨墨知道
图 | 网络
-参考资料-
[1]《物种日历 燕麦》·沙漠豪猪·果壳网
[2]《温宜公主吃了它就吐奶,但还有十亿人以它做主粮》·顾有容·果壳网
[3]《中国食料史》 ·俞为洁
[4]DK食材百科全书
弗蓝人的四大洲,五大洋,你所啼笑敬畏的世界——1
一张本人眼里的全“弗蓝”。说起湖南不得不提最具特色的“湘西自治州”,也是湖南最大的州,被冠有“神秘湘西,魅力凤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神秘魅力的“面纱”。
湘西的地域文化神秘如山岚,纵横交错,多样繁杂。使得武陵山脉起伏连绵隐藏于古老的巫乡秘术之间。
-1、饮食文化:湘西州是一个以土家族和苗族云集的地方,饮食方面也更加有所特色。走近湘西,无论是吉首,边城凤凰,秦汉古城王村,亦或者是高山峻岭的张家界的饭店酒馆的菜肴里,无不让外来的人们感想起,那秋天丰收时的木楼的窗前门上悬挂着一串串火红火红的辣椒。这就是湘西饮食文化的第一内核——正宗“酸辣”。
湘西以独特的的地理武陵山脉给予的丰富地理物产资源,形成了以“酸、辣、鲜、腊的特点”,自成一家。
其特点就是,“顿顿都要辣的出汗”,都说“四川人不怕辣,贵州人辣不怕,而湖南人怕不辣”的绕口令都在个说各狠,各讲个话。但是我作为一个本地人,讲一讲我自己的观点。我就是那种“无辣不成欢,无酸不成餐。三日不吃酸与辣,心中猫爪挠的慌,走起路来脚软眼无光。”
“酸”,酸味那是湘西饮食等同于辣,过去每家门户家中都有着瓶瓶罐罐,用来腌制酸菜。如“酸鱼、酸菜、酸豆夹、糖醋萝卜、大头酸、酸辣子等等”,五花八门,各有不同。有的腌制一两天,有的甚至是一两年,酸到你脑子直发搐,“炎炎夏日,来一口,马上就会清凉一夏。”
“鲜”,湘西的鲜,多是生拌,还有野菜种类极其繁多丰富。生吃蔬菜水果加上一些野菜,拌上自己腌制的酸辣子,酱料拌匀。吃起来也是别有一番滋味。
“腊”这是我们湘西的最爱,更是湘西人的著称。这是用烟熏制的的菜肴,走近每家门户这个“腊”都是脱不开的。“腊”他已经不简单的成为我们湘西人的餐桌上的美食,它更代表着,我们湘西人庆祝节日活动的必备文化。而“腊肉”就是首当其冲的,现在不仅仅是只有猪腊肉,还有鱼、狗、蛇、牛、羊等等。腊肉以它的独特风格制造而成的醇香,嚼劲,含有大量的香料加上草药而独特。
-2、风土人情浓厚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其最具神秘特色的五类职业。
因为湘西毕竟是处于武陵山脉,这里土地贫瘠,高山峻岭。使得整体以外面的文化交流甚少,再加上苗族的规矩繁多,更是让这里的传统文化得到更大的保留下来。
苗族拥有自己的语言,具有自己独特强烈的信仰,那就是自然中的鬼神论。我也是苗族的,所以就更加了解,我们更不相信轮回转世论。我们相信,人鬼神多数是同生于一界,但是高一级的神鬼则会限制在某一空间里。漂浮游离的只是一些小鬼小神。
所以在湘西传统的巫医、巫婆和道士都是在家里要供奉一些鬼神。我的舅舅就是巫医,但是他走的是巫师和中医的结合,主中医副巫师。按照他们的医到来说,医病就人的根源就是要先医人,再去出家中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好把自己家里的祖辈和守护神正位。
而巫婆就是起到链接鬼界和人界的存在,被称作“仙娘”。每每一有家中亲戚去世,都会请上他们,好让家中亲儿为他们送上钱资物品供以他们使用。做法的时候都是在黑夜,用黑布蒙主眼睛,双脚齐踏,以是上路进入鬼界寻觅。我自己亲眼见过,按照巫婆他们所述,鬼界好似是一个垂直上坡的一个界面。
他们一路询问把守的鬼,一路往上。说来也觉得挺神,找着找着还真的找到。却还能描述自己的一生和经历,和他们生前还真的一模一样。连死前家中几物几人也能说的清清楚楚,所以也就成为了苗族供仰的存在。
道士在我们苗族他不同于中国传统的道教,也是我们苗族湘西的一大存在。其存在就是沟通神界,和清除灾变恶灵和为死人封位的等,而湘西的僵尸赶尸也就是它们的法术之一。赶尸的目的就是让家乡中游离于外的鬼魂能过回到家乡安息入土。其做法法器众多,我的祖父就是其中之一。但是经历中国大改革,思想觉悟,不信鬼神论,而他又是当地著名的道士。却当时家中位于富农,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地主。加上社会动荡,土匪横行霸道,于是被抢杀,家中钱财席卷一空,于是到了我爷爷也就断传。
至于“巫师”这种身份的人,我还没有见过。只是听过祖辈们流传下来的说法,能够诅咒他人,给他人下蛊以驱使人的活动和命运,如同鬼上身一般。
最后一类人,也是最为神秘的人,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先知”。能够预测未来人的走势和过去的因果关系,有点儿像现在算命先生一样。他们也是通读《易经》和《阴阳五行学说》。预测之时都会搬上自己的祖师爷的法相,先行礼烧香才进行正题预算摆卦。
但是到了现在,这些职业也基本就都没有了继承人,差不多也快绝灭吧。
-3、苗族传统节日和祭祀。
儒教礼仪中主要部分,礼有五经,莫重于祭,是以事神致福。祭祀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祇、人鬼。天神称祀,地祇称祭,宗庙称享。
苗族的规矩多,就是在于信仰所祭祀的自然鬼神多所造成。其认为世界无处不隐藏着众多鬼神,而家中的鬼神就更为重要和繁多。门前门后,家中的角角落落都存在着。所以在传统的苗族家里节日祭祀也就变得繁杂,不仅祖辈还有村前村后,家里家后的鬼神。
这种情形我尤为记忆尤深,在我爷爷这一辈他就特别注重这些,所以我小的时候就时常挨打挨骂。还有一次,我高中毕业后,闲来无事,就找我的一个亲戚打暑假工,目的地就是深入农村里进行配合村中的干部书记进行农村第三次土地改革。
而我就是被分配去龙山县,当时还多村落寨子还没有通车。即使通了车,车子也走不进去。搞了差不多一个月的交涉后,又伸进山江那边的苗寨,那个最为落后贫穷的寨子给我留下太多的记忆。
本身包车去的,但是中途因为大雨加上车子可能都有一年没有走过。大路中间被雨水冲刷的都可以容下一头牛,于是我们两个就走了一天才到达目的地,那个村寨,全部是有土块堆成,上面盖点儿瓦。
到了后,说来也够运气背的,当天书记家正在办丧事。于是我又见证了我小的时候那整套繁杂琐碎的祭祀,整整搞了三天才完成他们的祭祀第四天下葬。看着书记全家老小戴着白布身穿白衣三天的磕磕拜拜,又是烧香烧纸绕棺的,把全家来来往往拜了一个遍,深夜凌晨还在进行。主导祭祀跪拜的道士口中念念有词的高了三天。
这一套不仅仅在苗族流行,在土家族也是一样,只是他们对于自然鬼神信仰的比较少一点而已。
传统节日较多,有苗年、四月八、龙舟节、吃新节、赶秋节等,其中以过苗年最为隆重。苗年相当于汉族的春节,一般在秋后举行。节日早晨,人们将做好的美味佳肴摆在火塘边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对其辛苦劳作一年的酬谢。
四月八是属于女性妇女的节日,这里我可能讲不完,太多太杂乱。就沾图吧!我就说我们湘西的,我本族的活动。
这是开幕仪式代表团上香祭祀活动,由女性上香,道士祭祀。土家族苗族法师道士上刀山活动这是特殊技艺光脚踩燃烧的犁刀活动当天男性们的斗牛活动这是四月八稻田空手摸鱼活动这是闭幕谢客敬酒龙舟节日,这项节日其实和其他的名族没有什么特别之处,都是一样的。只是多了两个项目,一个是开幕前的祭祀,另一个就是放鸭子到河里,让所有的人必须空手下河游泳追鸭子,抓到的就是自己的。
吃新节和赶秋节至只是为了庆祝今年的丰收佳节,而开设的节日,它相对来说就没有,这两个节日比较大众化。
湘西人的口音和言语表达
我们湘西是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但是土家族没有自己的语言。所以说起来话,就有点我们苗族的口音,总是沉郁顿挫,发言不标准。
在我们的发言里总是分不清“n”和“l”以及“h ”与“f ”的区别。包括我自己,在外面,说我是湖南人,别人总会来一句“那的,弗蓝人福建吧!”
所以你们来我们湘西或者湖南,想要别人认不出你是外地人,就把“n l f h”这几个发音已混就成了湖南人。
在湘西这一块,的问候从不说“你好”。这个只是针对于其他地方的人,我们只是问候“去哪儿”我们的发言成了“骑呐儿咳”。
吃饭说成“恰饭咳”。对于我们的早餐,那就是离不开湖南米粉,每天轻轻快快的去湖南米粉店,听着正宗湖南米粉店里的老板问候一声“七圆滴七扁滴”,那就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告诉你们一个诀窍来凤凰旅游不花冤枉钱的方法,看见旅游景点的收票员就来一句“孬噶邱踩膏边,孬赛凤凰滴”。你就可以顺利通行,一路采花弥景,飘荡一身轻。
买纪念品就来一句“老板,咋膏好高?”那个“老板”要说的懒洋洋的却声音高昂而拉长,他就知道你是本地的,也就不会乱开价。
如果想要游玩凤凰的朋友可以私信我哦,虽然我现在不在凤凰,但是我可以帮你们提供免费旅游咨询,和防抗秘诀。让你的凤凰游尽兴而归,一路看到最美的凤凰,而不是跟着导游,那里有收费的就往哪里带,不管好不好看,有没有历史文化意义,只为了赚钱。
话说当年高中节日的时候我自己也干过,就是带游客赚钱,当时还真的可以多收好多钱。光是一个国庆和五一有一次就告我一年读书的生活费啦!
因为有一些本地人,他们不会说普通话,特别是那些老奶奶。所以游客买东西我就全程参与,帮他们买,于是就可以赚外快了。还有就是吃饭睡觉的安排,这里就是赚的最多的,当初我都差点忍不住当个导游了,只是爸妈要求,走出去才不读导游的。
呵呵,你们应该庆幸当时没有碰到我带,嗯就这样了,要不然人家要喷我了。
当然朋友们,旅游最为重要的就是舒心,拍到最美的风景,听完每一个景区里的人文故事和传说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了解每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这就是旅游的意义。
大山的脸谱——漫话元阳梯田
坝达梯田
到云南去,顶着初春的阳光,走进春意喧妍的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元阳梯田那龙鳞骧腾的缤纷浩阔中,虽只呆了五天,留下的却是难忘的记忆。
记忆最深是从元阳老城新街镇去勐品的路上,那处被称为“老虎嘴”的万亩梯田,可算是元阳梯田精华之所在。举凡天下最奇的山峰,最险的峻岭,最深的幽壑,好象都在这里集中了,并仰俯多姿组成了一个整体。极目远眺,从山顶铺泻而下又从山脚叠层而上的田块,早把这里装扮成一个奇诡壮丽的世界。它酷似哈尼民间传说中那位秀润媚绝的龙女:变幻若梦的云彩是她的面纱,绚丽多姿的光影是她的衣袂。面对这千姿百态的阡陌组合,你会产生这里是人间,还是天堂的疑问?又像是点击了动漫网络,但见山岚含笑,峰仞对话,梯田携手……那波诡云谲的万千气韵,带着强烈的穿透力,让你对能将大山雕绘成这一人间奇迹的各族同胞,油然生出一种敬意,并由此联想到一些更为深远的,甚至有关生命和创业的命题……
晨雾中的猛品梯田
资料表明,虽然早在公元前3世纪,哈尼、彝、苗等民族的祖先就从青藏高原迁徙到这里的哀牢山区,并着手将陡峭的高山深谷开拓为宜于耕种的梯田,但最初的景象却是那样的触目惊心:模跨北回归线的哀牢山区本来山高水陡,加之气候多变,暴雨频繁,往往是披荆畚砾,手茧足趼之后,刚具雏型的田块不是被豪雨冲得七零八落,就是被山洪横扫得荡然无存。可以想见,在那些天塌地陷的时刻将会演绎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但这都不为我所关注,我留心的仅仅是这样一个事实,我们的各族同胞在灾变面前,既没有退缩,也没有逃避,他们只作出了一个选择:那就是迎难而上!
多依树梯田之晨
是的,这里有过他们洒下的血汗,有过他们的生育繁衍和对未来的憧憬。但更重要的,却是那种从游牧文明转向农耕文明的历史使命,坚定了他们留下来的信念。山洪终是会消退的,洪水之后,他们又回来了。于是,这里的层峦叠嶂中又升起了希望的炊烟,又有了男人们开山劈岭的劳动号子和女人们挑土造田的匆匆脚步。为了生存必须奋斗,通过他们义无反顾,前仆后继的坚韧执著,这些弥山布野的梯田不仅变成了他们的衣饭碗,更成为彪柄他们勤奋与心智的丰碑!
我正是怀着这种高山仰止的虔诚轻轻移动脚步的,不仅没有惊动这些神工鬼斧,技参造化的山之脸谱,甚至连我自己也在旭日东升中,融入“老虎嘴”那精妙绝伦的画面。而坝达的日落,则更让人目瞪口呆。
古风犹存的哈尼同胞
让我惊异的当然不是西沉的夕阳,而是夕照下的那些水田,高达三千多级的梯田随着蓄水的颜色不断变化着,宛若一个幻化莫测的万花简。夕阳在慢慢地下滑,晚霞斜射到梯田的田埂上,原先像镜子一样闪着亮光的田畴,在这分畦列亩中,开始映泛出浅黄,再由浅黄变为隆重的金黄,最后演化为熔岩般的赤红。这时,从岫壑中飘出的云絮也赶来凑热闹了,透过云霞雾霭忽聚忽散的间隙,看层层梯田和村寨林木在云蒸雾腾中时隐时现,我所做的,只能是摒息欣赏了。因为,梯田那简洁的线条以及光影对比给人的视觉冲击,已远远超过画家或音乐家给人的震撼。
这时,已萌退意的夕阳又一改初衷,仍在穿云透雾,把余热与赤诚,无私地倾泻给梯田。阳光终又无奈地躲进厚厚的暮云,天空的桔红色,山体的黑色,梯田的水光被晚霞反射成淡黄色、浅红色,翠绿色,甚至亮蓝色,完全成了一副彩色版画,而且是活生生的版画,如果你愿意,触手可及!我也第一次明白,梯田原来可以有这样的美,可以有这样的线条,可以在光影的作用下如此绚丽多姿!
其它如猛品、多依树、金竹寨等遍布元阳县境的数十万亩梯田,每一处都称得上是奇崛壮美的雕塑和大山那多彩多姿的容颜。说这些大山之脸谱像什么,并不重要。任何时候只要与它秋波对接,都会给人一种涵澹澎湃、牵心动魄的冲击与震撼。尤其那些清澈明澄的水田,经丹曦初吐或落霞余晖的点染,如千万块晶亮的明镜,所折射的,不只是当地各族同胞平和的心态和绚丽多姿的生活,更反映出他们生生不息、日勤不怠、与时俱进的生命自觉。
哈尼村寨中的蘑菇房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处叫做箐口的哈尼族村寨。在元阳,如果想探究哈尼同胞的民风民俗,这是必去之地。从老县城新街镇出发,顺着绕行在梯田间的公路,大约半小时就到了。从路边就可以望见一座座圆形尖顶的房舍,掩映在山腰的翠竹碧树间,乍看乍都像是一簇簇从生的蘑菇,分外扯眼,这就是哈尼人的标志性建筑“蘑菇房”。它们虽外观奇特,但那默然矗立的效果,却正好与作为背景的梯田吻合!
“蘑菇房”的设计与建筑是哈尼祖先勤劳与智慧的结晶。他们把土墙砌得平滑笔直,把屋架搭得结实稳妥,而那特色独具的锥形屋顶,在雨雾频繁的当地,既保证茅屋滴水不漏,又使座座“蘑菇房”特显稳定、庄重。这种举世无双的建筑造型,有着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即便在寒气袭人的严冬,屋内也是暖融融的;而在赤日炎炎的夏天,里面却十分凉爽。因此,哈尼族便有了∶“谁不会盖‘蘑菇房’谁就不是真正的哈尼人”之说,显然他们已把建造 “蘑菇房”,视为一种民族的骄傲。
老虎嘴梯田
“蘑菇房”一般筑成三层:底层用来圈养牲畜,堆放农具;顶层用以储存粮食和生活用品,中间铺着楼板的那层,因做饭、休息、会客均在于此,可算是主人的起居室了。尤其屋中那座长年烟火不断的长方形(95×60cm)火塘,就象征着哈尼人火一样的性格。倘在“蘑菇房”中做客,热情的主人定会邀你围坐火塘边,让您吸上一支粗粗的水烟筒,奉上一杯热腾腾的糯米香茶,喝上一碗香喷喷的“闷锅酒”。趁着酒兴,男主人或许会用“哈八惹(酒歌)”辽阔高亢的旋律,向你展示哈尼人如同红河那样流泽深远的前后古今,并祝愿宾客吉祥如愿,情深谊长……
你若是春节期间来到这里,说不定还能一睹箐口那名闻遐迩的,由数百张席桌组成,供数千人共酌欢饮的哈尼族盛宴。
箐口梯田
作为一篇行走文章,仅仅到此为止,似乎还缺点什么。且暂时离开主题,让我们穿越到六百年前的南京古城,看看那里发生了什么:——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当时的首都南京去世。按当时的嫡长继承制,应传位给他的长子朱标,但朱标早在六年前死去,皇位只好传给朱标的儿子,也就是朱元璋的皇太孙,史称建文帝的朱允炆了。但是,这种孙继爷位的做法很快就引起争议,闹得最凶的是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燕王朱棣,他借建文帝削夺王爵之机,趁势发难,一年之后便挥师攻入南京城。在这场叔侄争位的血腥火并中,实力不济的侄子自然惨遭失败。在血溅宫墙、尸横御道的大屠杀里,建文帝不知所终。
有关这个悲剧人物的下落,一直是史上扑朔迷离的悬案。当时就有这样一种传闻:说建文帝并未被乱军所杀,而是在危急中打开了朱元璋生前给他的锦囊,按其所示,从一条秘密通道逃出烈焰腾天的宫掖,历尽跋涉,流落到云贵山区当了和尚。
梯田之秋
无独有偶的是他的叔叔朱棣,疑心极重,凡事都“宁可信其有,不肯信其无”,对建文帝自然是要“宜将剩勇追穹寇”,不杀不足平民忿的!一时间,南京通往西南的驿道便热闹起来。车轮扬起了尘烟,马蹄溅出了火花,羽檄交驰中,一路路杀手急赴云贵,恨不将建文帝碎尸万段而后快。不觉间又是几个年头,建文帝的下落虽未觅得,这批捕风捉影之徒,于风尘仆仆中,却意外发现了元阳梯田这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人间胜境,并将其临摩写真,呈奉大内。
是时,稳坐龙椅、已是明成祖的朱棣,披览之余,竟御笔亲批,欣然在画卷上写下 “山岳神雕手”五个大字。
虽时隔久远,现已很难揣摩朱棣当时的心境,说他是在向边疆人民怀柔示惠,可以;说他是以俯顺舆情的姿态作政治表演,也可以!但至少可以肯定一点:元阳梯田那云奋飙举的大气势,元阳各族人民巧绘山河的大壮举,经过皇上的这番包装,于五百年前就注定要饮誉人间了。
戒色文集自选 二
如果说死亡是这个世间人们最恐惧的事,那么最悦意不过的事莫过于情爱,情爱作为文艺作品和影视“永不衰落”的话题而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人们用各种各样的语言、诗篇来赞美它,用音乐、戏剧来表现它。缺少了它,人生好像暗淡无光;而有了它,再艰苦再沉闷的生活似乎也变得绚丽多彩、生气勃勃。这个世间,有多少人将人生的幸福寄托于它,有些人甚至将它视为人生惟一的幸福,缺少了它,便觉得是此生最大的遗憾。
文学作品中所描写的情爱,成了人们生活追求的模式,人们心中充满了种种幻想和憧憬。由于文学作品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总觉得只有像文学作品中那跌宕起伏的情节、缠绵悱恻的心理波澜下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生活。人们渴望能过着如书卷中所描写的那样多姿多彩的生活,渴望能过着“不平凡”的生活,认为如此生活才不枉度一生。在影视中由声光色彩的渲染,以曲折的情节、戏剧化的场面撩拨着人们本来就浮躁不安的心,这些浪漫的情节使人如痴如醉,欲身处其境而后已。人们认为在日益枯躁的生活中,只有情爱的出现,生活才会有亮点,人们渴望着这种奇缘的巧遇,人们认为珍视情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几乎所有的文艺作品舆论都在宣扬情爱的伟大。无数的文艺作品都持这么一种观点:男女之间的情爱是人生最美好、最值得追求的东西。受其影响,人们往往会把爱情高举至第一位,用种种理由为之辩护。谁要与这种时代的风气相抵触,则为冒天下之大不韪,甚至会被认为是居心不良的顽固不化者。
情爱如是被几近疯狂地美化、鼓吹,以至于到了当代社-会,情爱更加弥漫开来,以往强烈的道德制约渐渐失去了控制,人们有了更大的“随意性”。由于对情欲的渲染,受其影响,人们的道德伦理观念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人们的家庭观念日益淡薄。许多人奉行“男女好则聚,不好则散”的观念,想无拘无束于此情欲世界里“潇洒走一回”,这种将婚姻家庭、人间伦理道德视如儿戏,如飞禽走兽般的生活,这种颠倒妄为的疯狂行径,使人的理智堕落到动物的层次,最终必将酿成难言的悲剧。暂且不提反传统的新新人类、单身贵族,许多仍较传统的家庭也由于某方另有所爱而分崩离析,给下一代带来了不可弥补的伤害。同时,由于道德的沦丧,现代情爱与婚姻绝大多数都建立在庸俗的贪欲之上,人们往往弃人格、道德修养于不顾,虚荣而又目光短浅地盯着对方的家产、权势、容貌等外在的包装,而这些外在的包装本身即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一旦这些外在的因素发生灾变或衰变,这些所谓的现代爱情、现代家庭往往即会宣告终结。在如是种种“现代”因素的影响下,现代家庭有如狂风骇浪中的孤舟,漂摇不定,随时倾覆。情欲的泛滥加深了灯红酒绿、糜烂腐化的生活。当今社-会,许多人已经不把邪淫当一种恶行看了,他们认为只要追求到真正的情爱,一切都无所谓了。且看今日都市里林立的夜总会、歌舞厅、按摩房、桑拿浴室,以及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黄色影碟,有多少人在过着朝生暮死、行尸走肉般的生活?在这种肆意渲染、煽动的环境之下,情欲的吸引力、粘染力会有多大?况且这本是人最容易被吸引甚至抛弃一切而**的地方,也是人性中最为脆弱的地方。明朝时,士子王大契问莲池大师:“弟子自看师戒杀文,遂持长斋,惟是色心炽盛,不能灭除。乞师方便教诲,使观欲乐,一如杀生之惨。”莲池大师答云:“杀是苦事,故言惨易。欲是乐事,故言惨难。今为一喻,明明安毒药于恶食之中,是杀之惨也;暗暗安毒药于美食之中,是欲杀之惨也,智者思之。”
更有甚者,在有些国家甚至达到同性恋合法化的程度,人们的口号是怎么高兴怎么来,纵欲而为,要把一切道德规则抛弃不顾,这真是一个群魔乱舞的时代!同性恋者得艾滋病,其实并非事出偶然。其本身即是一种因果报应,如此放纵不羁、颠倒人伦的行为,自然会走上痛苦的绝路。
不依因果规律地肆意妄为,正是这个时代人类的悲哀之处。情爱真的如人们所想象的那样能给真实、永恒的安乐吗?实际上,从最初的求爱、中间的结合,直到最终的分离,人们品尝的只有酸苦的情爱之果。
首先在求爱阶段,要博得女人的欢心,不付出沉重的代价是很困难的。不用说平民百姓,即便是帝王将相也同样如此。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可谓举不胜举,远的不说,当代美国总统克林顿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一个超级大国的总统竟然为了一个女人,不得不在全世界人民面前检讨自己的过失,以致名誉扫地,脸面丢尽,这恐怕是他本人在放纵情欲时万万想不到的吧。如是为了满足女人各方面的欲求,而造作种种恶业、奔波劳碌,来世还要饱受三恶趣的痛苦。再者,女人的心态变化无常,晴雨不定,时而欢喜时而忧,为情欲系缚的人们总是饱受折磨。又在情欲的追逐中,人们实际上也是在满足自我的占有欲和控制欲,认为对方是“我的”,这时对方和“我”的房子、“我”的家电、“我”的车子等一样成为“我所”。这正是一种坚固的我所执的表现,实际上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恒时占有对方。人们在情欲的追逐中带有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性。人们往往希望对方的所作所为按照自己的意愿而行,听自己的话,稍不合自己的心意即产生烦恼。然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自己的想法,一个人又如何能去主宰另一个人呢?
其次是结合之后的苦。涉世不深而又充满幻想的年青人,总是把情爱看成如鲜花一般绚丽,幻想着组建一个充满情趣的家庭,然而一旦步入婚姻的圈子中,就会发现家庭生活不外乎柴米油盐,从此便不得不奔忙于各种鸡毛蒜皮的琐碎杂务。这时,人就像马匹已被套上马鞍马刺,开始驮起沉重的生存负担,尤其是周而复始地单调重复着的生活,更是使人深深地失望。鲜花盛开时确是炫人眼目,但最终必然枯萎,同样,人们心中的美好幻觉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这时人们往往会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其实正是人们从虚幻的想象中走入真实生活的必然痛苦。正因为人们心中美好的幻觉仅是一种非理作意,所以它不可能长久,像肥皂泡一样终究会破灭。一切都将归于平淡,归向人生本有的痛苦烦恼。
尽管现代人都不愿意去正视它,人生的痛苦不会因为人们虚幻的憧憬而转变消失,而人为什么却偏偏不尊重现实而喜好徒劳的幻想?人要获得真正的安乐只有走解脱之道。人们没有体察到情欲是痛苦之本,反而想以追求情爱的欢乐来替代人生的痛苦,这是一种不现实的想法。人心就像秋天的云朵一般变幻无常,尤其在浮躁异常的现代社-会中更是如此。一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生起贪心,并组成家庭,一旦长久,先前的新鲜感和美好的感觉随着时间的迁移而荡然无存,生活开始变得枯燥乏味,甚至两个人生活在一起已经无话可谈,互相视对都感多余累赘。于是男人就去追求另外的女人,去寻找新的刺激,或者女人去寻找另外的男人,当今时代流行的婚外恋基本上是这种情形。实际上这都是人的分别念在作祟,同样的两个人,前后之间彼此的心态竟有如此大的差别,如果情爱的本性真实存在的话,那对同一个人的认识和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变化?仔细观察当代人的内心情感世界,变幻莫测的分别念尤为明显、强烈,人们任性放纵,随意结合,朝秦暮楚,无有克制之念,人们认为放纵而为即是自由,这种自由即是人生的快乐幸福。之所以会有如是荒唐的见解、疯狂的行为,只因自身的理智被非理作意所牵制,而陷于虚幻境中不能自拔。这种自由观痴迷地认为外面有真正能使他欢乐的异性,而实际带来的只有今生来世的难言苦果,这实为深重的烦恼业障。
最后是分离之苦。世人向往恩恩爱爱、如胶似漆的生活,不但要今生在一起,而且还想生生世世不分离,所谓“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然而即使今生生活在一起,也只是因缘凑合而暂时相聚,一旦因缘尽时,必是各自随着自身的业力而漂泊不定。今世为夫妻,来世或许成为互不相识的陌路人甚至成为怨敌,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本来聚散不定,这又岂是耽著情欲的凡夫所能作得了主的?印度的帕单巴尊者曾说:“夫妻无常犹如集市客。”所以对此人间聚散当以放下随缘的态度观待。是否人人都将欲乐执为人生的最大快乐而紧执不放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在修习不净观的行者眼里,人间欲乐被视为粪堆、火坑和毒蛇,避之唯恐不及,而脱离爱欲染缚的成就者则见欲乐本如空花、了不可得。这是由于他们在各自相应的层次上观察照见了事物的真实本相,从而远离了普通凡夫人的非理作意。如果我们依循佛菩萨的教言来观修,同样能化热恼为清凉,使情欲之火当下止息。以下就所贪恋对象一生的无常迁变、其身当下的不净、幻化本质善加思维,从而破除情欲烦恼的根源——非理作意。
首先对于异性(以下为了方便传述,仅就女性而言,对于男性亦应如是观察),我们的目光不应只停留在她一生中短暂的光辉时刻,应该观察她一生的走向。比如观察她的出处——从父母经血腥臊交媾而来,又从污秽之处而出,从一个意识混沌、不明世事的幼童逐渐长大而成。作为凡夫,她可能除了喜爱享受生活之外,其余美德不会很多。在她容颜光耀、青春艳丽的数年中,这时人们最愿去留意、关注她,然而此后她必将走下坡路,随着容颜的衰败而慢慢地退出人们的视线。如果她结婚生育,那将忙于操劳家务,日常生活中大众面临的烦恼她也不能例外地一应俱全,烦恼将接踵而来,生活的压力使她平庸,身体也日渐臃肿、肤无光泽。到了老年的时候,则形容枯槁有如一株焦木,这时病魔和精力衰竭将笼罩着她,老眼昏花,感到事事都无能为力,一旦被死魔攫住就再也难以逃脱而在茫然无奈中死去。在家中停放几天,再往火葬场的钢铁炉里一放,即刻灰飞烟灭,化为一堆灰烬。往日的身形连一个影子都找不到了。难道这个曾经容颜姝丽、令人心荡魂销的美女不是和梦幻泡影无二无别吗?再多多回忆一个女人一生的痛苦艰辛,则同情心悲悯心亦会油然而生。
再思维这个娇媚姝丽的身体死时会是多么令人生畏,颜色逐渐变成青瘀,身体膨胀腐烂,一块块化为脓水,然后蛆虫从腐血中爬出,时间长了便成一堆白骨,再经过长年的风华,一切都将荡然无存。一个生命不论她生前多么风光,最后的结局皆是如此。所以,眼光不能只停留在现前的绚丽一刻,要把时间拉长,观想一个人一生的整个过程,把整个过程连起来观察思考,再炽热的欲念也会变得索然无味。所以我们不应该被世间的愚痴粉饰所蒙骗,随顺世间的矫揉粉饰永远也见不到真实面目,不应躲避而应面对真实的情景。
以下再次观察所贪对象的本质。
比如星级宾馆的厕所,灯光辉煌,里面还洒上高级香水,点上浓香,摆放着各种鲜花且有侍应生站着服务,然而不论如何装扮修饰,都改变不了其藏污含垢的本质。同样,一个女人无论用什么饰物、化妆品、香水来打扮自己,无论如何花枝招展,也都改变不了其为活动厕所的本质。在身体里头包裹着的仍然是污秽的脓血屎尿,更何况其相续中尚有无边的贪嗔痴等五毒。这里里外外何有可贪之处?
有关人体的常识告诉我们:贪恋的对境本是三十六种不净物堆聚而成。三十六种不净物是:毛、发、爪、齿、薄皮、厚皮、筋、肉、骨髓、脾、肾、心、肝、肺、小肠、大肠、胃、胞、屎、尿、垢、汗、涕、泪、唾、脓、血、黄、白、痰、阴、肪、脂、脑、膜。所谓的美妙身躯就是由此而来,三十六种不净物堆聚而拼凑成一个活动身躯。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其余可称为身体的了。我们再略述关于不净观方面的教言(详见《观住轮番净心法导修歧路灯》)。首先历历明观贪执难舍的有情身体,以文殊智慧宝剑从右眼处剖开表皮,将它撕下来,随着表皮的撕裂,随之汩汩鲜血奔溢而出,染红了面部及身体,皮扒光后,剩下一具血肉模糊的身形,接着自上而下割剔身肉,逐渐露出颈骨、锁骨、胸骨、手臂骨、胯骨、腿骨、脚骨,此时血肉狼藉,撒落四处,面前站立一副青白色的骨架,又五脏六腑、胃液、浓痰、胆汁、屎、尿一并涌出,臭气熏天,流布满地。
这样清晰观想之后,就能清楚地了知人体实际为一堆不净物,另外,人的九窍排出的也全是不净物,所以这个躯体不用到死后,现在即是活动厕所。了知此理,如何会生起拥抱亲近之心?如何会与之如胶似漆、缠绵不舍呢?然而就是这样一堆不净物,经过分别心非理作意的加工之后,就变成了悦意可贪恋的对象。而作深刻细致全面的观察,可以使我们看清它的本来面目。
如果我们再进一步深入观察下去,这三十六种不净物,每一种又归于五大,都可分析至于微尘,最后析为空无,这样经过分析观察,所得到的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人体如空花水月。然而人们以非理作意却将此泡影一般的身躯观想为美妙的身躯,认为与此“美妙”身躯相处是人生的快乐所在。人们以非理作意再三生起猛烈串习,不加抑制反而火上添油,这样相续中的欲念会如同森林中的火遇上大风势必焚毁整个森林一样,必将愈演愈烈,由此人们深陷迷乱之中不能自拔,有人因失恋而精神崩溃,有人甚至不顾一切、施暴造恶。人们对这层妄念死死抓牢,不肯放松。在生生世世中,盲无慧眼的人们多少辛酸泪,都付痴情中!
最后从生死流转的角度来看情欲。
欲乐如美食中的毒药,初尝使人愉悦欢喜、趋之若骛,然即此情欲将人死死系于六道之中,只因缠绵则如春蚕吐丝一般,一丝丝、一层层自身作茧还将自缚。正因为欢愉,所以异常难以醒觉,于此中沉迷最深。古往今来圣者们千呼万唤亦莫肯清醒,世间无有第二者比此沉迷更深,也难有第二者比此更难看破。帝王将相、学士才子、英雄豪杰、少年老者在此一关俱难得过。而此缠绵极为深细,深者多生累劫都在此屡屡失误,为之缠缚流转却难以觉醒。细者乃至一念一思皆如游丝,不绝如缕,难以根除。虽说愉悦,然而误者何过于此,苦患者何过于此。古人云:“爱不重不入娑婆。”《楞严经》云:“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由于情爱的重缚,在漫长的生死之中,我们难以解脱。若无文殊的智慧宝剑,我们如何能断绝这藕断丝还连的痴情呢 ?
本土知识与普同性知识:不是矛盾的存在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双翼
一、引言
自从格尔兹以"地方性知识"为名出版专著以来,本土知识以及相关的技术技能和制度保障,很快就成了学界关注的焦点,并形成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和著述。尽管研究者作出了重大的努力,以事实为根据,探明了本土知识的价值和作用,但社会各界却不以为然,对本土知识的价值认证长期偏离事实真相,这不免让研究者倍感遗憾和沮丧并很自然地将责任归咎于社会与文化的不公正,但却仍然无法解决评估失实这一根本问题。
如果换一个思路,立足于对本土知识价值评估的失实,去探明其间的社会与文化原因,那么不仅社会偏见可以得到及时地匡正,还能使这样的研究成为发现生态问题和其他问题的标识和指南,足以引导研究者及时发现带普遍性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这对当代的生态文明建设无疑是一个有价值的提示。以下仅从国家权利、适用范畴和文化相对性三个方面去揭示本土知识价值认证失实的社会与文化原因 。仅因为本文篇幅有限,故而只能将研究的对象锁定在生态这一有限范围之内。
二、国家权利主导:对本土性知识价值评估失实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本土知识本来就是多元文化并存必然派生的结果,人类所拥有的知识从根本意义上说无一不是本土知识。但随着文明时代的到来,随着国家权利的发生和壮大,通过国家权利认证的知识必然被置于主导地位,而与之并存的其他本土知识就必然要置于等而下之的次等地位,甚至给予根本性的否定,而这一切恰好是文明时代社会运行的常态。
随着时间的推移,主流知识体系由于得到了国家权利的支持,其影响必然越来越大,而其他本土知识就会很自然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古董",甚至是"愚昧"和"落后"东西。于是,有识之士不得不提出"普同性知识"和"本土知识"两个对举的概念。前者指代可以普遍推广的知识及其体系,后者指代仅在有限范围内具有相对价值的知识及体系。但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所谓"普同"与"主流"之所以能够被世人所接受,关键就在于得到了国家权利的认可和支持,但其实质却肯定来源于本土知识。而本土知识之所以处于劣势,并不是本土知识没有价值,而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相关国家权利的推广而已。普同性知识和本土知识之间,除此之外,并不存在实质性的差别。
对本土知识的忽视和轻蔑,本身就偏离了事实的真相,因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类似的偏见肯定会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令人遗憾的后果来。特别是酿成大范围的生态灾变和生态危机,更足以引起世人的关注和反省。但这样的关注和反省要在普同性知识的框架内去寻求答案,肯定是一项对时间与经历劳而无功的浪费。原因在于普同性知识和本土知识一样,各自都能自成体系,在思维方式和逻辑上肯定不存在疏漏和残缺,任何本土知识一旦置于普同性知识的框架内,其间的差异和特点都肯定会淹没在普同性知识的既定框架内,使研究者无从发现。但如果换一个思路,意识到并存本土知识的存在,从本土生态知识生成的实践过程及其适用范围去展开分析,却能很快地发现生态问题酿成的根源,而且肯定与相关本土知识的受损直接关联。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在地理学家的眼中,地质地貌至少可以划分为数十个不同的类型和更多的样式;在生态学家的眼中,同样可以划分为数十种不同的生态类型和更多的生态样式;气象学家和水文学家也会很自然地做出类似的划分。所处的生态背景不同,适宜种植的粮食作物肯定也不相同,甚至有些地方根本无法从事农业生产。然而在时下的中国大地上,稻米被确定为主食,稻米的产量养活了70%的中国人口,但在中国的大地上,最适宜生产稻米的区域却占不到耕地总面积的1/4,这将意味着我们早就在不适宜种植稻米的背景下强行种植稻。劳动力的投入产出比不划算事情还小,无非是经济上不划算而已,但无意中引发的生态隐患,经长期积累后,肯定会引发为全国性的生态灾变。
时下我们不仅在银川平原大规模种植大米,甚至在沙漠腹地的阿拉善也在种植大米,新疆塔里木河流域此前生产贡米的稻田,目前早已因缺水而报废。但还有研究者试图加以恢复,更有研究者准备科研立项,想在雅鲁藏布江河谷开辟稻田,确保藏区的粮食供给。不管这些做法看上去多么不可思议,但类似的做法却一再重演,有的还因为类似的科研成果而得奖。
然而,生态灾变的爆发却始终要按照自身的规律去运行,不以我们的政策为转移。令人哭笑不得的事实恰好在于,在银川平原提取一吨黄河水,用于稻米种植,其利用效益不到10%。如果这一吨水流到了黄河下游,同样种植大米,其利用价值就至少翻一倍;如果改种小麦,其价值还可以提高。与此同时,目前已经陷于水荒困境的华北平原,水荒还可以得到有效地缓解。如果全国一盘棋的对待普同性知识和本土知识真能落到实处,那么上述不合理的用水,以及不合理的研究立项都不应当出现。露头后,也应当得到及时的匡正。但我国面对的生态问题恰好不是如此,原因全在于除稻米以外,其他农作物种植的本土知识和技术技能,在人为拔高稻米主粮地位的同时,无意中受到了抑制和扭曲,对这样的本土知识的价值认证严重失实。
从历史的视角看,我国历代王朝至少先后出现过三次大的主粮定位转型。先是以粟作为主粮,我们至今还将立国根本的祭祀地称为社稷坛就是明证。其后,我们又经历了以麦类为主粮的时代,我国现行农历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就是服务于冬小麦种植的需要。最后从公元10世纪以后,稻米才被国家确认为主粮。而其后果我们都有目共睹。如果说国家认定的本土知识,按逻辑都可以称为普同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国家至少可以称得上已经拥有过三大普同性知识。这足以说明普同性知识并非永恒,普同性知识与本土知识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而转换所引发的生态后果,人人都无法置身事外。
从生态的角度看,稻米的生物属性具有它的稳定性,无论你怎么育种,如何创造水稻生长的合适条件,水稻的生物属性绝不会屈从于人类的意志。水稻的最佳生长环境始终只能是炎热的浅水水域,这样的生存背景在我国是一个定数,人力无法改变。大面积种植稻米,其结果必然表现为只要是水稻不适合生长的区域,就必然遭逢频繁的灾害,必然要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必然要增加劳动力的投入和能量的消耗,最终都会给相关生态系统构成不应当有的冲击和损害。
既然如此,人们自然会问我们为何要不顾条件的推广种大米?答案非常简单,那就是树立稻米的主粮地位有利于国家的统一管理。而将大米推上唯一主粮地位的背后却隐含着另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不管国家权力如何去确认普同性知识,其结果都会在无意中扭曲和窒息那些种植稻米以外的其他本土知识和技术积累,必然会因此而引发始料所不及的生态隐患和灾变。当然,我们应当承认这是国家运行的常态,古今皆然,世皆俱同。但这并不意味着普同性知识的认定是永恒性的,更不意味着普同性知识的无限制推广都具有合理性。
我们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在这一背景下被扭曲、被窒息的其他农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同样经得起更严格的合理性认证,也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整理和利用其他农业耕作的本土知识和技术,反倒应当成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才足以匡正普同性知识认定中无意引发的生态弊端。
时下,我国农业部及时提出考虑推动"马铃薯主粮化"的农业发展规划。立足于上述讨论,这显然是一项重大的创举,至少可以推动围绕马铃薯驯化种植的整套本土知识的复兴。这不仅是解决我国粮食的安全问题,更重要的还是优化我国生态环境的必须举措。在我们的田野调查中,早就报道过四川省布拖和盐源两县的马铃薯种植本土知识和技术,当地各族居民拥有整套的马铃薯种植知识和技术技能,能够确保不追加现代能源和技术的前提下,亩产鲜薯6000kg。其生产潜力早就超过了袁隆平"超级水稻"的理想水平。但却长期不为人们所关注,直到今天借助农业部的规划,才可望引起全国上下的瞩目,相关本土知识和技术的传承也可望获得新生。更重要的还在于,相关本土知识在其适应的范围推广后,当代困扰我国的各种生态问题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比如水资源匮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碳汇回收问题,生物多样性维护问题,都会因之而得到一定程度的化解。
同时我们还必须注意到,"马铃薯主粮化"并不是农业生产的唯一取向,更不是化解生态问题的唯一途径。这是因为在我国大地上可以作为主粮的农作物其实多得不胜枚举,而且每种农作物,其背后都有一整套本土知识和技术技能,都值得发掘、整理和利用,其后果都对我国的生态问题有化解之功,都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必需之举。比如,葛根、桄榔木、木薯、蚕豆、青稞、圆根、芋和芭蕉,以及历史上曾经被认定为主粮的粟和麦,都理应作如是观。随着农作物物种的多样化和品种的多元并存,由于不同的物种所适宜的生态背景各不相同,我国的主粮物种越是多样化,那么对我国的生态安全越有利。我国各民族的非物质文化传承与保护,也可以在不附加投资的情况下做地更好。因而,"马铃薯主粮化"绝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本土知识和技术得以复兴的佳音,也是我国生态安全的福份。
人们都说,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但这句话仅仅说对了一半,因为时下我们所报道的全部自然灾害中,至少有一半以上是因为全国人民90%以上的人口都仰仗水稻、小麦和玉米为生而起。这显然是一件坏事,但如果换一个思路把自然灾害频发地带,作为一种生态标识,那么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我们就可以从中轻而易举的发现这样的自然灾害与无条件推广主粮的关联性,进而还可以发现,可以化解自然灾害的粮食作物物种以及相伴的本土知识和技术。那么相关的本土知识可以复兴,生态灾害也可以化解于无形,这就是生态问题的辩证法。但愿这样的辩证法能够引起更多人的认同和响应。
三、适用范畴狭小:成为对本土性知识价值评估失实的口实
我们必须牢记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之外的客观存在,同时又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根基。但人类社会的好恶和指令,对生态系统无效。人类为了利用生态系统,当然可以实施加工改造,但却永远不可能驯化和奴役生态系统。这是常识,但又是准则。当下的问题在于客观存在的生态系统不仅类型与样式各别,而且具体到任何一种类型和样式而言,其实际规模反差极大。有的生态系统,比如我国的长江下游平原,总面积将近3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高度才8米,如果仅测量稻田,海拔高度还不到3米。其实情表现为分布范围很广,而且自然与生态背景同质性很高。有的生态系统规模却极为狭小,比如我国的吐鲁番盆地,当地维吾尔族居民靠"坎儿井灌溉种植瓜果"为主业,相关本土知识的使用范围就极为狭窄。
其结果将意味着,依托于长江下游平原的本土知识可以支撑一个庞大的人群;而吐鲁番盆地,只能支撑一个微型城邦的稳定存在。换句话说,生态规模的强烈反差必然会导致与之相对应的人群规模以及他们建立的本土知识和技术,在适应范围上也会形成强烈反差。相关人群聚成的实力也会形成强烈反差,但却不意味着相关的本土知识价值有优劣之分,因为它们对中国的生态安全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都必不可少。然而,实际的社会运行却不这样,适应规模大的本土知识肯定会处于强势地位,对其他本土生态知识构成冲击、扭曲甚至将其窒息,而这恰好是诸多生态问题的根源所在。
时下不少学人都致力于追求社会公平和民主,这本来是好事,但如果应用到生态问题上则不然。原因全在于生态本身不是人类社会,投票表决对生态完全无效,甚至是学者们预测都不能估计过高。面对适用范围的强烈反差,植根于适用范围广的本土知识维系起来的人群必然人多势众,投票表决必然胜券在握;而那些适用范围很窄,特别是与主流生产难以接轨的本土生态知识,所能维系起来的人群规模极小,一旦付诸表决,必败无疑。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无原则的推广民主表决,或者看国民经济的权重去说话,那么不仅很多对生态维护具有关键价值的本土知识,会在无意中被否定掉,甚至严重到连说话的声音都没有人听到。
而且这样的事实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几乎是贯彻其始终。这正是我国各民族众多本土知识在无意中濒临灭绝的社会原因所在。它们濒临灭绝决不是它们没有价值,而是按实力水平说话的运行常态,掩盖了他们的价值。而学者们却习惯于将这些被遗忘的本土生态知识所管护的生态系统,一股脑儿定义为"脆弱生态系统"。如果对类似的定义略加统计后,就会令人遗憾的发现,如此辽阔的中国大地几乎有2/3的面积都不适合人居住。这显然是一个极端荒谬的结论。
事实上这些所谓的"脆弱生态系统",不仅创造过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而且对中国当代的生态安全依然举足轻重。引发一系列偏见的根本原因恰好在于,我们对生态问题,对本土知识问题,本来就不该凭社会实力说话,而应当换一个视角,立足于生态系统的本底属性说话,否则就会酿成严重的生态悲剧。为此,有理由说正是因为不同生态类型和样式规模有大小,才酿成相关人群的实力也会呈现明显反差,相应的本土生态知识的社会地位也就各不相同。按实力地位去认定本土生态知识的价值,无论你怎么做都最终只能表现为失实。而这也是发掘利用本土知识最大的难点和障碍,但要克服的不是生态的障碍,而是社会性的障碍。因而在这个问题上,现代技术不足以成为判断依据,因为现代技术也是掌控在社会实力手中。只有立足于本土知识本身的生态适应水平,立足于生态系统的可无限延续性,才能真正发现本土生态知识的生态维护价值,这应当成为本土生态知识研究的基本准则。
如果换一个视角,我们同样可以变不利为有利,我们只需要将所谓的脆弱生态系统作为标识,以近现代灾变频发区为指南,以相关人群的生活质量为准绳,就可以轻而易举的找到那些被掩盖被扭曲的本土生态知识,发现我国生态建设的薄弱环节,以及补救受损生态系统的本土技术,坏事也就变成了好事。
毛乌素沙地的扩大,西南喀斯特灾变的频发,东南沿海红树林的萎缩,西双版纳橡胶林的恶性膨胀,塔里木河的断流,青藏高原的草场退化。在此前都与"生态系统脆弱"搭上了边,而遗憾之处恰好在于,上述各种生态退化仅是二十世纪中后期才出现的事实,却被研究者所遗忘。遗忘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些研究者对汉族的农耕文化太熟悉,太过于倚重,以至于在无意中对其他生态系统看不惯,进而对相关的本土知识更是看不惯,最终才表现为一大批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有用的本土生态知识,在学者们的笔下被抹黑,这样的价值评估失实所造成的后果将极其严重。
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的未来,而不是一个单一化的刻板僵死的未来。为我国广大边疆地区的本土知识"平反",乃是我国步入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先决性举措。不摆脱强势民族的习惯性干扰,我们就无法与我国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对话",人与自然的和谐也将无从谈起。要知道丢掉了与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对话的拐杖,也就是不同的本土知识和技术,我们最终将只能与少数几种生态环境对话。那么其它生态系统将会如何呢?我们事实上会在无意中丢失它们,连同我国不可分割的国土在内。
四、民族本位偏见:加剧了对本土性知识价值评估的失实
"文化相对主义"本是文化人类学的基本理论之一,但其他学科的学人却不甚关注,从而在无意之中陷入了"民族本位偏见"的泥潭。结果必然会导致对相关民族本土知识价值认定的偏颇。原因全在于由于受到"民族本位偏见"的干扰,即令是学有专长的学人,在对待异民族文化时,都会凭个人感情下结论,从而引发为对诸多有用的本土知识造成损害,甚至酿成某些本土知识濒临灭绝的悲剧。
我国的学人太熟悉稻作文化了,也太宠爱稻作文化了,以至于对任何非稻作文化的民族文化都看不顺眼,心生厌恶。其结果必然表现为对那些看不顺眼的食物饮食方式、生产方式都一概看不顺眼,甚至是正面抵触。这就难怪那些有价值的本土知识被贴上黑名单的标签,由此引发的生态问题,这些学人却负不了责任,只能归咎于"自然灾害"。
类似的例子几乎不胜枚举,而且在当下的中国还在不断的重演。我国的苗族居民,将天牛的幼虫和臭蝽,作为美味的食品去加以捕杀。云南的好几个民族将竹蛆作为美味去加以捕捉。西南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将蝗虫作为家常的食材。瑶族用松针和其他树的落叶,饲养蚯蚓,作为美味食用。西双版纳傣族将蚂蚁作为规范的食材,将青苔作为日常的蔬菜去食用。湘西地区的苗族将葛根作为早餐中的美味。广东顺德的汉族居民,也将葛根做为廉洁的美食去加以消费。但在生态学著作中,却有人将葛藤定义为恶性污染物种。这一切确实令人费解,但在国外不少生物学家都证明,这些看上去不顺眼的动物和植物就营养价值而言,并不比猪肉、牛肉或者稻米逊色。但更可贵的是这些民族的消费习惯,恰好能填补在生态建设中的疏漏和缺环。
如果按汉文化的观点形式,不要说普通民众,就是资深的学者都会脱口而出,对有害的昆虫,对讨厌的动物喷洒杀虫剂有何不可?其实这些民族的特殊食品及其所伴生的本土知识和技术,却可以不凭借农药也能有效地控制讨厌动物对人的骚扰,轻易动用农药,不仅对各种动物和植物会造成滥杀无辜,还会引发次生的环境污染。严重时,还会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甚至沦落到撒农药的人自己也不得不吞食农药。是非功过之间本来一目了然,可是,仅仅是因为"民族本位偏见"作怪,才会导致普通民众,甚至是资深学者也不免自食恶果。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贬低这些民族的本土知识呢?
事实上,不仅中国的少数民族取食昆虫和那些令人恶心的动物,法国人喜欢吃蜗牛,日本人也酷爱食用生鱼。德国人也食用生牡蛎,但却不吃螃蟹。澳大利亚人更奇特,酷爱食用苍蝇的幼虫、蛆。与此同时,中国汉族居民不喜欢喝牛奶,却遭到西方各国学人的诟病。中国人同样可以反击德国人,干嘛不吃螃蟹,让自己的堤防受灾。其间的是非曲直永远无法理顺,但如果按照"文化相对主义"的精神,其实根本无需理顺。对各民族的生活方式都一律宽容,问题也就不了了知了。
需要警醒之处仅在于,上述各种在汉族居民看来令人恶心的习俗,每一项背后都隐含着一整套的本土知识和技术技能,如果跟着感情走加以抵制,甚至强令各民族该改弦另张,那么不仅各民族文化得不到尊重,而这一点有违我国宪法。更麻烦的还在于相关的本土知识和技术都会因之而受到扭曲和不公正的待遇。进而还会诱发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而且这样的生态危害,汉族居民也无法幸免,无计可逃。大量使用农药,不仅会损害食品安全,这一点汉族居民也逃不掉,污染了水源,汉族的居民更逃不掉。生物多样性受损,相关的生态屏障也将受损,祸水还会流到汉族地区。如此等等,无疑不是一条条惨痛的教训。
事实上,既然文化的价值具有相对性,只要坚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伦理准则,我们有什么理由要对别人的生活方式横加干扰呢?我们需要牢记的是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所有的人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损害别人的文化,贬低别人的本土知识和技术,与自己伤害自己没有区别,这才是亘古不变的硬道理。
不过,如果反其道而用之。凡属一般汉族民众也包括学者在内,在口头和笔头上,流露出厌恶的对象,恰好是指南针,恰好是特定本土知识的标识。凭借这样的标识,我们就可以很容易发现那些被扭曲、被掩盖的异民族本土知识和技术技能,进而展开发掘、整理和利用也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不仅是生活习惯问题,某些在当代已经明文禁止的行为方式,其间的本土知识只需要反其道而用之,同样可以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发挥其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的兴安岭地区已经全面实施"禁猎"。当地的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几个少数民族,一下子变得无事可做,有关狩猎采集的本土知识和技术也成了"废物"。但也就在此同时,新进定居的其他居民中却有不少不法之徒大规模地靠盗猎获利,为了监控野生动物加以保护,执法部门和科研部门都不得不耗费巨资在林中安置录像机,派巡逻队抓捕盗猎罪犯,由此而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不计其数,成效却不见好转。
但如果换一个思路,给上述民族居民配发录像设备,赋予他们权责去监控野生动物的动向,去对盗猎者的罪行取证,并严格实行按劳付酬,那么凭着他们娴熟的狩猎知识和技能,我们至少可以坐收四大成效。(一)监控成本可以大大降低,(二)监控的效率可以极大地提升,(三)相关民族的非物质文化获得了创新式的传承,(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可以做到权责落实,成效显著,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这同样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需要认真贯彻的辩证法。
五、反思
本土知识在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普同性知识占绝对优势的背景下,在"技术至上"主义泛滥的大背景下,人们总会在有意无意中蒙受不应有的冲击和损害,其间的社会与文化原因,极其复杂。但由此而引发的生态后果,我国民众却人人有份。为此,如何排除社会与文化干扰,脚踏实地做好本土知识和技术的发掘、整理和创新利用,自然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但如果坚持辩证思维方式,那么眼下的各种坏事都可以变成好事。只需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改变对本土知识的利用方式,我国并不难步入生态文明的新时代,并以此垂范于世界。得失之差仅在一念之转,如何转变观念在本土知识的研究领域显得尤为紧迫和关键。愿就此与学界同仁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