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三言二拍的作者(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读了三言才知法海是明眼人)

导读 三言二拍的作者文章列表:1、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读了三言才知法海是明眼人2、三言二拍:古代版的花边杂志3、八拜之交之舍命之交:二鬼战荆轲4、鬼谷子: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

三言二拍的作者文章列表:

三言二拍的作者(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读了三言才知法海是明眼人)

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读了三言才知法海是明眼人

白娘子和《智囊》:作者是同一人,读了“三言”才知法海是明眼人

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法海为什么一直要阻拦白娘子和许仙在一起呢?

小时候,很多人都有这个疑问,明明白娘子人美心善,经常做善事,法海却还是无情地拆散二人,让人不禁感叹:莫非人与妖真的永世不能相爱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会颠覆你对这个故事的看法。

实际上,白娘子的故事原型,是在明代小说《三言二拍》3部当中的《警世通言》中出现的,故事全名叫做《白娘子永镇雷峰塔》。

在原版故事当中,白娘子不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她是妖,却没有人类的赚钱本事,所以和许仙在一起后,她经常偷窃别人家的东西,拿回家里和许仙用。

许仙不知道白娘子是从哪里拿来的这些东西,但是他也很享受这种衣食无忧的生活,所以这就让许仙渐渐养成了依赖白娘子的习惯。

法海想要劝诫他:“凡事要靠自己,不能仰仗别人。”

因此,就对二人的感情拼命阻拦,抱定了要把白娘子收到雷峰塔当中的信念。

《三言二拍》的作者是明代的冯梦龙,冯梦龙此人博古通今,非常有才华,而且脑洞很大,明代又给小说奠定了非常适宜的发展条件,于是冯梦龙就开始将自己的才华发挥到了一个个小故事里,非常有趣,又启发人的深思。

比如,在他的《三言二拍》中还有一个悬疑小故事,在《狄仁杰探案》当中也被收录了进去。

说的是有一古代公务员姓潘,算命师傅说他当晚会死,他生气地回家之后,当晚睡觉的时候竟然真的暴毙了。

媒人来找他老婆改嫁的时候,他老婆说一定要满足三个条件,第一,和前夫一样姓潘,第二,要来我家倒插门,第三,必须也是个公务员。

当时只有一个男子符合此条件,二人就成婚了。但结婚之后家里一个小丫鬟忽然做梦梦到了前老爷,反复去找少奶奶闹个不停。

到了官府之后,法官把所有人都关进牢里审问,这才知道原来少奶奶早就和这个男子好上了,当晚听到丈夫说算命先生的话,他们觉得正好借机杀了丈夫,两人双宿双飞。

这个故事乍一看匪夷所思,但却是能悟出好几个层次的道理,世间并无鬼神,是两个凶手内心有“鬼”,这才导致最后的悲惨下场。

别看冯梦龙写在《三言二拍》里的小故事看着玄妙,其实很多都是改编自真人真事,有的是在实际案例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渲染,再展示给世人。每一则故事,都会告诉大家一个道理。

现在我们所听到的很多耳熟能详的金句,都是出自冯梦龙的《三言二拍》。

如:

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世人大多眼孔浅显,只见皮相,未见骨相。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又遇顶头风。

语迟则人贵,水深则流缓。

刻薄不赚钱,忠厚不折本。

这些我们平日里经常念叨的句子,很多人以为都是出自不同的名人之口,其实出处都是来源于冯梦龙的《三言二拍》。

他一生留下的作品有2000多万字,尤以《三言二拍》中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最为著称,被誉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先驱、通俗文学泰斗。

冯梦龙本人活得也很通透,为官一生都十分清廉,对百姓的事十分上心,当时有名的“禁溺女婴”条例,就是冯梦龙制定的!

为官一生,看过的世间万事太多,回首望去犹如过眼云烟,在冯梦龙的眼中,世间百态只是供人莞尔一笑的浮云而已。他绝不仅仅是一个写小故事的随笔作家,在他的故事里,你能看到的是他的人生态度和政治理念,是他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深刻反思,通过这些小事折射人心与命运。

现在大火的《智囊》,作者就是冯梦龙,《智囊》很受欢迎,而在我眼里,冯梦龙最经典的作品,当属这部《三言二拍》。

很多人把它当故事书看,实际上,如果你真的参透了古诗中隐含的哲学,你就参透了一半的人生!

原价接近200元,现在头条回馈用户,128元,5册一起抱回家!如果你喜欢寓言类故事,我认为,这套中国传统的“小故事书”,你一定要入手!

点击下方商品卡:

三言二拍:古代版的花边杂志

三言二拍

“三言”、“二拍”是指明代五本著名传奇小说集的合称,2015年1月中国画报出版社再次出版了此集。它们是中国古典短篇白话小说的巅峰之作,一回一个世俗小故事,堪称现代花边杂志的祖师爷。

“三言”的作者是冯梦龙,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

“二拍”的作者是凌濛初,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

作品中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也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滕大尹鬼断家私》中就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清廉奉公的清官形象。“三言二拍”总计四百多万字,收录故事达200篇。

冯梦龙

冯梦龙(1574年——1646年),名梦龙,字犹龙,别号龙子犹、墨憨斋主人、顾曲散人等,明末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代文学家、戏曲家。曾做过知县等官。一生致力于通俗文学的创作编辑,作品颇丰,其中以“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最为著名。

凌濛初

凌濛初(1580年——1644年),字玄房,号初成,别号即空观主人。明末小说家。55岁时以优贡授上海县丞,63岁任徐州通判。明末农民起义时,他与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对抗,最后忧愤吐血而死。他一生著述甚多,而以“二拍”最有名。

(1)“三言”

“三言”每集四十篇,共120篇。辑录了宋元明以来的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乃至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从各个角度不同程度的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卖油郎独占花魁

“三言”所收录的作品,题材广泛,内容复杂。有对封建官僚丑恶的谴责和对正直官吏德行的赞扬,有对友谊、爱情的歌颂和对背信弃义、负心行为的斥责。也有不少作品描写了市井百姓的生活。如《施润泽滩阙遇友》、《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卖油郎独占花魁》等。

(2)“二拍”

“二拍”每集40卷,共80卷。作者根据野史笔记、闻言小说和当时的社会传闻创作的,主题反映了市民生活中追求财富和享乐的社会风气,同时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人们渴望爱情和平等的自由主义思想。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

韩侍郎婢作夫人

“二拍”的有些作品反映了市民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意识。如《转运汉遇巧洞庭红》、《乌将军一饭必酬》、《叠居奇程客得助》。有些作品提出在爱情婚姻生活中要求男女平等的观点。如《李将军错认舅》、《韩侍郎婢作夫人》。

“三言二拍”将平凡的故事写得曲折多变,作者重塑了一种专供普通人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小说的文体,语言通俗贴切。作品中的许多著名故事,在影视界久演不衰,成为经典的体裁系列之一。

影视剧:《三言二拍》

全剧版“三言二拍”就是影视改编中的典型代表。它以其引人入胜的故事、精彩到位的表演,生动反映了明代普通市民阶层的风俗人情,充分体现了这套系列奇书的精神魅力。

该剧被誉为“影视界一道亮丽风景”。

近期热文:

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

兵马俑:秦帝国的赫赫武功

盘庚迁殷:拉开千年帝都的序幕

夏王少康:遗腹子的艰辛复国路

莲与廉,在于洁,在于正

良渚文化实证中华5000年文明史,“良渚人”是谁?

良渚文化:实证中国5000年文明史

在中国扇文化中:扇在生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挽救北宋危亡的孟皇后,经历离奇

明朝一代贤后孙皇后以及她的朋友圈

被皇帝职位耽误的艺术家宋徽宗,存世的绝美书法和绘画

揭秘:世界上最大的陵墓竟然不是金字塔和秦始皇陵,而是日本古坟

盘点舞台第一道具扇子在表演艺术中的运用

八拜之交之舍命之交:二鬼战荆轲

在古琴台时,说到伯牙子斯知音的故事,有同学问,八拜之交是哪八拜。今天整理一下,关于八拜之交的几个故事,期待给结交朋友的人们以启示。

原来,朋友都是这样交的。

八拜之交是指:

1、管鲍之交:管仲和鲍叔牙

2、知音之交:伯牙子期

3、刎颈之交:廉颇相如

4、舍命之交:角哀伯桃

5、胶膝之交:陈重雷义

6、鸡黍之交:元伯巨卿

7、忘年之交:孔融和祢衡

8、生死之交:刘备、张飞和关羽

01

秦灭,汉兴。

说明1:一个流行的说法是在春秋时期,这个说法显然不对:史书记载荆轲刺秦王是在公元前227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间为公元前221年,显然,把故事的背景放在比战国还早的春秋,那时,荆轲还未出生,哪里来的墓地?持这个说法的人(包括三言二拍的作者冯梦龙),如果不是没动脑子,那就是没脑子。

说明2:故事所讲的人物左伯桃,出生于西羌积石山,应该就是现在的甘肃省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自治县境内。战国时代,这里是属于秦国的领土,而且秦国一向也很重视人才。贫穷的羊角哀和左伯桃,大可不必跑到遥远的楚国去求发展。

02

楚元王招贤纳士,天下归附者众多。

西羌积石山有一个人,名叫左伯桃,他自幼父母双亡,当他听说这个消息的时候,跃跃欲试,准备出山去讨个前程,施展自己的才华,济世安民。

老左时年约五十岁,他辞别了众人,随身带了一袋子书,向着楚国出发,辗转来到了雍地(还没有走出陕西),时值严冬,雨雪交加,伴着狂风刺骨,道路艰难。

天色已晚,又累又饿的老左看到丛林之中有一间茅屋,窗中透出灯光,前去叩门。

开门的人名叫羊角哀,也是一位读书人,年纪约四十四、五岁,看到了落魄的老左,迎接了进来。伯桃进了屋,感觉到了一些温暖,环顾室内,摆设简单,整洁有序,床上堆满了书卷。

相互认识过后,伯桃知道羊角哀也是自小死了父母,平生只爱好读书,再细细聊过后,二人相见恨晚,十分投机,在这寒冷的夜晚,二个结拜为异姓兄弟,并相约同去楚国。

于是同去。

天晴,两人准备了干粮衣物,再次向着楚国出发。

舍命之交

03

不止一日。

这一天,二人走在路上,天将晚,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老天又下起了大雪。两个没有户外经验的书生,眼看着干粮将要用尽,衣服也不能抵御夜晚的寒冷。左伯桃思考了一下,所剩余的干粮,如果一人吃还可以果腹,如果两个人吃,可能二人都会饿死。所带的所有衣物,如果一个人穿可以御寒,如果两个人穿,二人都将会冻死。作为结拜的兄长,老左做出了一个疯狂的决定,牺牲自己,成全角哀。

老左借故支开了羊角哀,等到羊角哀再回来的时候,左伯桃已经把自己脱得精光,裸卧在雪地上,冻得只剩了一口气。羊角哀回来看到,伤心不已,他赶紧把衣服给伯桃穿上,把干粮拿给伯桃吃,但是伯桃坚定拒绝了,他让义弟穿上所有衣服,带上所有的干粮,嘱咐义弟去楚国求取功名,造福苍生。

羊角哀被义兄感动的无以为报,准备随同伯桃一同赴死。但是,当他冷静了一下,心想,自己死了,谁来安葬义兄呢?义兄的坚定也感染了他,于是在雪中哭拜到:“愚弟此去,还望兄冥中相助,稍得微名,必来厚葬。”伯桃微微点头,转瞬气绝。

为了不让野兽伤害到义兄的遗体,他找到一棵桑树,在树下把义兄简单地安葬下去。角哀取了衣服干粮,一步一回头,边哭边走,向着楚国的方向出发。而那风雪,越来越紧。

04

历尽磨难的羊角哀终于到达了楚国,拜见了求贤若渴的楚元王,并上陈治国安邦的十条策略,元王大喜,拜羊角哀做中大夫,并赏赐了许多的财宝,设宴招待。

宴席上,羊角哀看着杯中的美酒,涕泪交加。

元王大吃一惊问:“你为什么哭呀?”

于是,羊角哀把伯桃脱衣让粮之事,一一说给了楚王,席间的楚王和所有大臣听了都深受感动。

元王问:“你打算怎么办?”

羊角哀道:“臣想向大王请假,回去好好安葬兄长左伯桃,再回来辅佐大王,完成兄长未了的心愿。”

楚元王流着泪,追授左伯桃为中大夫之职,并厚赠了丧葬费用,派人跟随羊角哀车马同去。

当羊角哀寻着循着来路,终于再次看到左伯桃的遗体时,跪地大哭,诉说着楚王的恩德,然后给伯桃香汤沐浴,穿戴上中大夫的衣冠入棺,修建起了高高的墓地,并在墓地守墓。

守墓期满后,羊角哀回到了楚国,忠心耿耿地服务于楚国的事业,以此报答楚王的知遇之恩。

05

日理万机的羊角哀,帮助楚王完成了许多军国大事。

一天晚上,羊角哀做梦,梦到了兄长浑身是血,向自己哭诉:

“在我的坟墓不远处,是荆轲的坟,荆轲势力大,武猛而且不讲理,手下鬼手众多,经常欺负我,把我打的遍体鳞伤。“

羊角哀从梦中醒来,立刻安排人,准备了大量的纸人纸马,去伯桃的坟上烧掉,给义兄增加了一支宠大的队伍,用以抵抗荆轲的欺负。

又一个夜晚,伯桃再次出现在羊角哀的梦中,依然是痛哭不已。羊角哀知道,义兄又被荆轲欺负了。这一次醒来后,他没有做任何的安排,直接向楚王请辞后,动身来到了伯桃坟前。

在伯桃坟前,羊角哀吩咐从人“阴阳两界,我在人间已经完成了义兄的托付,帮助楚王建立了功绩。现在我要去帮助义兄大战荆轲,在我死后,把我和伯桃埋在一起。“

说罢,羊角哀拨剑自刎而死。

06

夜晚再次来临。

半夜时分,还没有离开墓地的从人们,听到不断地搏杀之声从地下传出,每个人都战战兢兢,不敢出去看个究竟,躲在房间里不敢做声。

天快亮时,搏杀之声终于停止了,人们又听到不远处传来轰隆隆的炸裂之声,然后,一切都归于平静。

天亮了,从人们走出房间,左伯桃和羊角哀的墓地静悄悄的,不远处,荆轲的坟墓出现了一个大坑,露出了里面的点点白骨。

人们这才明白,这一个夜晚,两位已经做了鬼的义兄义弟,共同战胜了不可一世的荆轲。

楚元王知道这个消息后,大为感叹,命人给他们建立了一座忠义祠,勒碑记其事,至今香火不绝。

这个故事流传开来,成就了中国人交友的一个典范,二鬼战荆轲的故事,也启迪后人,为了对方,互相舍命的朋友是多么难得。千百年来,人们流传这个故事,纪念这二位传说中的忠义之士,从做人到做鬼,终究不弃。

正是:

生离皆因汝,

成鬼亦陪君。

兄弟金兰义,

千古留佳音。

鬼谷子: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大多不显山露水,却藏着大智慧

鬼谷子: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大多不显山露水,却藏着大智慧

在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里面,我对一句话始终记忆犹新。

章子怡饰演的宫二说:“习武之人,要经过三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这里所说的,其实不仅仅是习武之人,它可以运用在芸芸众生。

那么,真正见过大世面的人,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其实,鬼谷子早在千年之前回答这个问题了,而且还对此做了分类!!

鬼谷子说:上等人装糊涂,中等人装实在,下等人装聪明!

这里说的上等人,就是聪明头脑清醒的人,不干傻事,明白事理的人,也就是见过大世面的人。

而见过大世面的人呢,喜欢的是揣着聪明装糊涂,有本事却没脾气。

杜月笙有包容三教九流的本事,一生也见过不少的大世面,他有3句名言可以说是非常的有名了,他说:“第一等人有本事,没脾气。第二等人,有本事,有脾气。末等人,没有本事,脾气比谁都大。”

但还有一种人揣着糊涂当聪明,当属下等人,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的人,这种人,一旦遇到点事情,就

就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内心没有一点格局,根本沉不了气。

即便是不明白的事情,也要装着明白知道,根本一点本事都没有,却脾气比谁都大。

这种人,只会过分依赖自闭的思想因而忽略了其他的因素,比如外界对于自己能力的形象。

中等的人则是,没点没事还没点聪明,只能装装老实人了。

越是见过大世面的人,就越是不显山不漏水,为人处世都是低调再低调。

就像王家卫曾说的,人的一生是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过程。

往往越是没见过世面的人越容易自我满足,也越容易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

很多人都听说过这句话:“儿子要穷养,女儿要富养”。自然争议也很大,但是如果换成我们的古语:“从来富贵多淑女,自古纨绔少伟男”,或许你就没意见了。

这里最主要的体现,就是一个人有没有见过大世面了,翻开我们的历史,但凡是能成大事的,哪一个不是眼界开阔的,就比如曾国藩吧,他就是一个典型的“愚笨”的代表人物,七次科举都不中,但是心有不甘的曾国藩坚持不懈,十年七迁,连跳十级,官至二品。

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从被人嘲笑的乡下的土包子到朝廷重臣,不仅位高权重,还能最终全身而退得善终,奥秘皆在他的有本事却没脾气的大智慧!

大家都知道,其实左宗棠特别瞧不起曾国藩,两人因金陵一事决裂后,左宗棠被委以重任远赴新疆平叛,身为两江总督的曾国藩,没有居功自傲,反而是尽心尽力为他筹备军粮和物资,还派遣自己的得力干将任由左宗棠调用,并且从未因为个人恩怨而加害左宗棠。

光从这一点上说,左宗棠就不应该瞧不起曾国藩。

曾国藩

曾国藩按照现在的说法,并不是一个有智谋的聪明人,考了七次才中了个秀才,而且是全县倒数第二,没有一点“天才范儿”。

但是,他能官至高位,说到底,还是说明曾国藩具有常人所没有的大智慧。

其实,他这智慧也不是平白无故天生带来的,他的智慧跟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那就是“三言二拍”中“三言”的作者冯梦龙。

三言:《喻世明言》(又名《古今小说》)、《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他虽然跟曹雪芹,施耐庵齐名,但是人们很多只知道作品,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名字。

冯梦龙曾经写过一本书,叫《智囊全集》,曾国藩就是通过这本书来获取智慧的!

曾国藩“将此书置于案头,夜阑人静时,凝其思,品其味”。

它上起先秦,下迄明代,集合历代智慧故事1238则,汇集了从先秦到明代的各种小故事,全部正史和笔记、野史,不仅有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谋略,也有平常百姓小人物生活中的奇巧机智。所有故事的内容皆有智慧的光影。

这里面的每个故事,都取自相关历史人物的事迹,均有史实依据,绝非胡编乱造,取材丰富,也因此又被称为“小资治通鉴”。

因此也有人说这套书,学其十中有二,便可安身立命,趋吉避害。

但是很多人都误会它是一本教人勾心斗角的书籍,其实这更多是一本培养智慧的书籍,不仅仅教你纵横驰骋的智慧,也教你天下大局于一心的王者之气。

就连康熙乾隆,都把《智囊全集》称之为国之利器,倍加珍爱,还只能在内部传阅。

纪晓岚不仅经常翻阅它,还把它倒背如流,每每机智过人、妙语连珠。

有人曾说,如果只读一本书,可以让你变得通达明智,那么,非智囊全书莫属了。

其实,《智囊全集》最开始只是很普通的一本册子而已,流传至今,也出版过很多版本,但是由于古人都是文言文,并且没有断句,很多版本人们读起来非常费劲!

再加上有些版本没有白话文翻译,更没有注释,人们读起来枯燥乏味。

因此建议大家看一看白话文版的《智囊全集》,每当给你讲完一个故事时,冯梦龙还会对这个故事进行评论,而这些评论也体现出了冯梦龙个人的政治观点或人生态度。

总叙、分叙,各篇之后的评语,文中的夹批,全部都最直接、最集中地表达了冯梦龙的政治态度、人生价值和爱憎之情,是研究冯梦龙思想的第一手材料。

家长在看的同时,孩子也可以跟着一起看,从小接受国学文化的熏陶。

它的每一个故事都短小精悍,多则几百字,短的,按文言文字数算还不到100字,因此读起来很简单,每天利用睡前或者闲暇时间,短短几分钟,便可轻松阅读数则古人智慧典例。

就连冯梦龙自己也说:“天下无余智”,普天下所有的智慧皆囊括于此。

上下两侧的人生智慧,只需要79元,便能让你收益终生!

读此书如入宝山,金玉琳琅,美不胜收。

愿大家在恣情赏鉴之余,都有所斩获,携得几件宝贝归来。

点击下方商品卡即可:

四大名著那些鲜为人知的奥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四大名著,我们都耳熟能详;其实关于它们的渊源与来历,有许多也许是你想不到的,今天我们来扒扒四大名著那些不为人知的奥秘。

现在我们看到的四大名著,分别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你知道吗?四大名著这个说法其实年头并不长,可追溯到1982年。四大名著的前身,被称作四大奇书,它的历史,可比四大名著要早得多,有几百年的时间。

明朝的冯梦龙,“三言二拍”中的三言的作者,他最先提出四大奇书,依次是:《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到清朝乾隆时期,出现了《红楼梦》,一是它高出《金瓶梅》许多,二是《金瓶梅》的性方面描写过多,于是人们渐渐用《红楼梦》取代了《金瓶梅》。你喜欢读书的话,就读读《金瓶梅吧》,它完全是《红楼梦》的前身;有这样一句话:“金瓶梅”用死来写生,处处充满着慈悲。因此,《金瓶梅》不是我们所想的那样的“色”。

四大名著卷轴

在四大名著的说法出现之前,还有七大名著的说法。另三本同样是经典作品,《儒林外史》《聊斋志异》与《金瓶梅》。这七本书,代表了我们传统文学的巅峰,每一部都经久不衰。直到上世纪50年代人民文学出版社整理古典小说时,从中选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这四部,持续修订整理,合集打着四大名著的旗号出版,没想到大获成功。

从此,也没人知道四大奇书,只晓得四大名著。当今,四大名著依然是畅销书,学习中国文化的必然读物。有句话是:最熟悉的陌生人。用在四大名著身上,也很契合的!为什么呢?只因其中蕴藏着不少不为人知的奥秘。

比如《水浒传》,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呢?它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是108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可名字跟水浒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八成你也许就不知道了!那么,水浒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四大名著影视

其实水浒一词最早起源于我们的诗歌总集《诗经》;其中有一首,是收录于大雅,全诗描述建立周朝的部落祖先古公胆父,当年率领周人从滨这个地方,迁往富庶的岐山,周朝开国的故事。整首诗是一部周人的民族史诗。部分原文《诗经·大雅·》:"古公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至于岐下。"水浒,本意是水边的高地,可施耐庵用在这里,是大有深意的。一是寓意梁山泊的英雄们和古公胆父相像,率领部族艰苦跋涉,开创基业;二是宋江带领众人在梁山,替天行道,寻找新的出路,成就英雄之路。

《三国演义》的原名,也不叫这个,原先是《三国志演义》,表明书是源自陈寿的《三国志》。鲁迅写小说史时,还用的《三国志演义》。也就在我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印书时,给修改的。

水浒传

《西游记》的名字,可不如它表面那样简单,这个名字,取自《孟子》。说是有一次,孟子和齐宣王对话,为了让齐宣王信服,孟子引用了《诗经》中关于古公胆父西迁水浒的故事。这等于《西游记》的名字来源和《水浒传》一样来自《诗经》,是不是不可思议呢?可事实就是如此的啊!

关于《红楼梦》,我们知道它有多个名字,有“石头记”“风月宝鉴”“情僧录”,“红楼梦”是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歌曲的名字。至于书用这个名字,是清朝一个叫吴玉峰的人起的,吴玉峰是谁现在已无从知道。红楼梦这个词,是有出处的;唐朝有一位和贾宝玉一样,做了和尚的诗人蔡京,他的一首诗中有一句是:“宁成子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

今天我们看了四大名著的来历和奥秘,有没有似曾相识,却又倍感陌生的感觉!中国的古典文化丰厚博大,值得我们花心思去研究学习!

红楼梦中的宝玉和黛玉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