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洛克王国液化术(溯源危局:谁在做牌打牌收割动荡)

导读 洛克王国液化术文章列表:1、溯源危局:谁在做牌打牌收割动荡2、溯源危局:谁在做牌打牌收割动荡3、巨轮卡死全球贸易!苏伊士运河被堵,每小时损失4亿美元4、2019.06.15 又一巨无霸

洛克王国液化术文章列表:

洛克王国液化术(溯源危局:谁在做牌打牌收割动荡)

溯源危局:谁在做牌打牌收割动荡

——俄乌冲突的历史经纬与时代警示(上)

3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谈判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多尔玛巴赫切宫总统府开始一轮谈判。图为土总统埃尔多安在和谈开始前会见了双方代表并表示愿促成俄乌总统在土会面。 新华社发

2022年初春,“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剧烈震动世界秩序。

在持续月余的冲突中,数百万乌克兰难民流离失所,从“新的欧洲东部边界”涌向西欧诸国。这是冷战结束以来欧洲最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或将重塑欧盟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政策选择,乃至重塑世界秩序。

溯源俄乌冲突,人们会纠结地发现:这是一场本该避免的灾难,却又是一场无可避免的危局。冷战结束已30年,北约却不曾停止东扩的步伐。欧洲东部骤起的冲突和战火,正反映出这一强大惯性力量的冰冷和扭曲。

这场危机的“做牌者”——美国,不仅收获着战争“红利”,还企图操控历史叙事和舆论向背。在裹挟数十个盟友制裁俄罗斯的同时,美国完全无视俄乌冲突的历史经纬,编造出“自由与专制之战”的叙事框架,幻想着以乱谋霸的“蓝图前景”。

战争成为美国“红利”

一边是难民流离失所,一边是“递刀者”拱火渔利。

“你若不乱,我没得赚”,“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主要军工企业股价飙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从年初每股354美元一路上涨至3月25日的453美元,涨幅28%。雷神技术公司同期涨幅近20%。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股价也都大涨。

美前国会议员加巴德认为,拜登只要承诺乌克兰不入北约就可以结束危机,却任由战争爆发,目的是有明确借口向俄实施严厉制裁,让美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

一切都那么似曾相识。冷战结束后,美国直接或间接地在大中东地区持续制造动荡,战火从伊拉克、利比亚延烧到叙利亚、也门,迫使一些中东国家不得不高价采购大批美国武器。中东形势越不稳,美国军工企业的订单就越多。如今,这一幕又在欧洲上演。俄乌冲突发生后,德国等欧洲国家国防政策骤然转向。德国此前一直在考虑购买欧洲军工企业生产的“台风”战斗机来升级机队,现已宣布将改为购买35架美制F-35战斗机,并增加1000亿欧元作为国防基金,预计未来每年的军费支出将达到GDP总量的2%。其他北约的欧洲盟国也相继采取类似政策,大量采购美国军火的订单正涌向华盛顿。

比军火利润更大的是金融收割。在美国宣布对俄金融机构制裁后,华尔街的一些神秘金融机构却不受制裁令限制,以净资产0.02折的极低价格“抄底”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近40%的股权,所用成本不到1亿美元。未来一旦制裁令解除,华尔街金融大鳄就可获利上千亿美元,可谓一本万利。

拱火战争,为的就是收割战争“红利”。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获利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实体经济,经济波动越大,资本价值变动越剧烈,金融资本越有机会浑水摸鱼,通过做多或做空,从中渔利。因此,华尔街金融资本更喜欢制造动荡,通过战争等破坏性手段攫取超额利润。1960年至2017年间,美国金融业占GDP比重从14%增加到21%,而制造业占比则从27%下降到11%。与此同时,金融业的利润从17%增加到30%,制造业的利润则从49%降至17%,缩减了三分之二。1947年至2012年间,美国GDP增长了63倍,其中制造业增长了30倍,金融业增长了212倍。

一个军工复合体“一言九鼎”的美国,一个越发被金融资本主导的美国,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更加嗜血好战。如是,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在欧洲大陆播撒的动荡种子已经成熟——资本利益集团通过军工复合体和金融霸权,正源源不断地割欧洲“韭菜”。只要欧洲的“溃疡面”一天不康复,欧俄关系就一天不能修复,俄罗斯就得永远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欧盟的战略自主就永远如空中楼阁,美国就能永远掠夺欧洲大陆的财富。

拱火战争,为的是转嫁矛盾、政治得分。美前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表示,我们正目睹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被严重放大以服务国内政治,拜登政府在国内问题上取得明显“胜利”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而在乌克兰问题上佯装一个“胜利”。

更令人惊诧的是,美国一边在冲突现场递刀拱火,一边不忘在国际舆论场上煽风点火——心心念念的仍然是中国。美国政府和媒体屡屡发声,质疑和抹黑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散布“中国坐收渔利”“中国早已知晓冲突会发生”“中国支持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等虚假信息,企图趁乱倒打一耙,强行把中国划分到并不存在的“敌对阵营”,让中国的国际形象受损,从而影响和迟滞这个“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

对于无端指责和猜忌,我们坚决反对,对于胁迫和施压,中国绝不会接受。世人很清楚,美国的所谓“道义之举”,实际上是功利考量,为的是趁火打劫,谋求霸权私利。

三十年霸权扩张的“牌局”

眼下,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长期维系俄欧关系的能源纽带急速弱化和扭曲,势必将俄欧越推越远,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分界线将更加明确——这是国际社会的担心,却恰恰是美国的期待。

动荡的种子,需要对抗与猜忌的“滋养”。当前俄乌冲突的实质,正是冷战后俄罗斯与北约地缘政治矛盾长期积累后的集中爆发。从根本上看,这是美国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政策长期堆栈而成的恶果,而北约持续东扩正是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

美国赢得冷战,曾被视为“历史的终结”。尽管美俄力量对比变化明显,不少西方战略家早已对北约东扩的灾难性后果发出预警。乔治·凯南早在1998年即表示,北约东扩是一场“新冷战”的开端。基辛格2014年即指出,乌克兰要生存和繁荣,绝不能成为任何一方对抗另一方的前哨。

冷战后,继承苏联大国地位的俄罗斯,也曾尝试走近西方。在经济上,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甚至全盘接受了美国经济学家兜售的“休克疗法”,以至于两年时间里国家GDP蒸发了一半,经济体量缩至美国的十分之一;在安全上,俄罗斯寻求与北约建立平等伙伴关系,但北约的回应则是违背承诺的五轮东扩,将枪口越抵越近。

从1993年开始,俄罗斯就持续对北约东扩的趋势提出抗议和反对,这几乎构成了30年来俄美紧张关系的底层架构。从1999年开始,北约正式开始第一轮东扩,到2020年接收北马其顿加入,21年间将成员国数量扩充了近一倍,在地缘上构筑了长达3000公里的对俄战略对抗前线。2002年,美英不顾普京反对,执意邀请波罗的海三国等7个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时,俄罗斯逐渐失去了对西方的信任。

2007年,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出这番质疑——“北约扩大进程显然与该组织自身的现代化以及保障欧洲安全没有任何关系。相反,这是降低互信水平的严重挑衅行为。我们也有权公开质问,这种扩大针对谁?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西方伙伴们做出的保证如何了呢?这些声明如今何在?甚至已经没人会记得它们了。”

实际上,美国总统老布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等西方大国领导人均在不同场合反复保证,“北约不会向东扩张一英寸”。

然而与北约东扩同步,美国还在以其他方式不断试探和挑战俄罗斯的安全底线,比如退出维护欧洲战略安全的《中导条约》,在《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期问题上接连反复,煽动或插手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俄罗斯邻国的“颜色革命”。

201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后,乌新政府修宪,宣布放弃不结盟政策,加速倒向北约。2019年,在美西方耸动下,乌以修正案方式将加入北约作为国家基本方针写入宪法,直接触动俄罗斯的安全底线。此后,俄罗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政治方案。2021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与普京会面,双方约定以半年为期在多层次多领域调整两国关系,其中俄罗斯的重要安全与政治关切——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也被提了出来,但傲慢的美国不再认为俄罗斯有实力和美国就这一问题谈条件,完全不予回应。

对一个大国的“极限施压”,势必引发“绝地反击”。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认为,美将反俄军事联盟东扩至俄边境,在诸多可能选项中选取了最具侵略性的对俄政策。俄乌冲突核心是美俄矛盾,美对俄“极限施压”引爆矛盾,又发起“极限制裁”加剧冲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则坦承,在发展对俄关系问题上欧盟犯了错,错过了拉近与俄关系的机会。

2021年10月开始,俄罗斯将重兵部署在俄乌边境,用对等极限施压的方式寻求美国“倾听”本方意见,并提出了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其重点就是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而美国和北约对此视而不见,继续指责俄罗斯,刺激其进攻性情绪,终于点燃了火药桶。

归根到底,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继续把北约作为其推行霸权的工具,以落后于时代的军事结盟等集体安全理念追求“绝对安全状态”,压缩他国安全空间,把一方“安全”建立在另一方“不安全”的基础之上,这种零和博弈思维只能造成双方“集体不安全”。

可以说,美国及北约用三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最终给欧洲留下了一个近乎中东地区那般难解的地缘政治僵局。

当然,这也正是美国一手掌控的“牌局”!

历史叙事不容操控

俄罗斯与乌克兰这对东斯拉夫兄弟之间的冲突,是令人扼腕的国际政治悲剧。

乌克兰经过多年政局动荡,俄罗斯则遭受西方连年制裁,冲突持续绝不符合俄乌两国利益,不符合欧洲利益,也不符合世界的利益。尽快停火止战、对话谈判,是解决当前冲突最现实也最紧迫的方式。

欧洲大地上生命的消逝、难民的艰困、社会的恐慌,丝毫无碍美国在地缘政治和军火、能源市场上心安理得地渔利。回看冷战后的三十年,从巴尔干到乌克兰,美国和北约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欧洲和世界的和平愿望。

军事上火上浇油。从“预报”到递刀,美国生怕俄乌两国打不起来、打不下去。冲突发生前,美国和北约想方设法制造紧张,反复“预言”俄罗斯将发起军事行动;在东欧国家增加进攻性军事部署,不断“递刀子”。冲突爆发后,美国对军事援助有求必应,哪怕先“挪用”国内抗疫资金,也要极力延长冲突的持续时间。

外交上冷血旁观。一个多月来,俄乌两国各层级在国际努力下进行了多轮接触和谈判,但无论对哪一轮次俄乌会谈,美国均持消极态度。拜登在访问欧洲时更公开宣称,普京不应继续执政,寄希望于通过羞辱俄罗斯,让僵局更僵、危局更危,让欧洲对美国和北约更加“死心塌地”。

经济上极限制裁。美西方已经出台了非常密集的对俄经济制裁措施,其出台速度之迅猛,覆盖面之广泛,实施力度之强劲,在冷战之后均绝无仅有。制裁手段以金融打击为主,包括冻结资产、切断融资渠道和阻止金融交易等方式,并辅以高科技贸易管制和中止重大项目,以及切断人员流动等多项制裁手段。

回顾历史,美西方制裁从未使俄罗斯屈服,只是一次次加剧双方关系的恶性循环。这一轮规模罕见的对俄制裁也已招致俄罗斯“卢布购气”的严厉反制。制裁复制裁,危害和毒化的是欧洲安全形势和经济前景。而唯一确定的是,美国在对俄制裁中只赚不赔。

欧俄间最大的经贸联系就是油气贸易,欧盟四成的天然气进口自俄,这是价格昂贵的美国液化天然气所无法替代的。欧洲央行预估显示,一旦俄对欧实施能源反制裁,欧元区通胀率将在一个月内涨破7%。若俄对欧实施半年的能源反制裁,欧元区在2022年和2023年GDP将分别损失1.5%和3.2%,德国最坏情况下将在2022年损失3%的GDP。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面一再“忽悠”欧洲彻底禁运俄油气;一面自己狂买俄罗斯石油,最近一周美从俄进口石油增长43%,达到每日10万桶。

不断升级的制裁不仅无助于缓和局势,相反只会加深裂痕,给疫情中的世界带来更多新的问题。然而,美国依旧频繁向各国施压,要求各国谴责和制裁俄罗斯,甚至主动断绝对俄正常经贸往来,否则就是“不义”,就是美国的“敌人”,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以西方的价值和利益为标尺评判他国是非,界定朋友、敌人,挥舞所谓“正义大棒”,目的正是加剧国际对抗氛围。种种疯狂之举,凸显美方唯恐国际社会为局势降温的努力奏效,为谋求战争“红利”不择手段。

树天下之怨者,唯其重己而轻人也。从“美国优先”到“美国回来了”,美国还是那个信奉“你输我赢”、无视世界福祉的美国。这样的美国,绝无可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公道自在人心。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是光明磊落的,主持的是公道,谋求的是和平,着眼的是长远。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众多国家也已明确表示,不认同美国等西方国家挑唆蛊惑他国对俄实施制裁的做法,许多欧洲国家也反对继续升级对俄能源和金融领域制裁。事实证明,中方的立场正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期望和选择——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不轻信冲突制造者的叙事,更不跟随冲突制造者的步伐。唯有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乌克兰危机尽快得到政治解决,让远见战胜短视,让理性战胜惯性,让共同利益战胜私利私心,冲突才能早日平息,欧洲与世界的和平才有机会实现。

(作者:关国平)

溯源危局:谁在做牌打牌收割动荡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溯源危局:谁在“做牌打牌”收割动荡 (主题)

——俄乌冲突的历史经纬与时代警示(上)(副题)

2022年初春,“突如其来”的俄乌冲突剧烈震动世界秩序。

在持续月余的冲突中,数百万乌克兰难民流离失所,从“新的欧洲东部边界”涌向西欧诸国。这是冷战结束以来欧洲最严重的地缘政治危机,或将重塑欧盟未来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政策选择,乃至重塑世界秩序。

溯源俄乌冲突,人们会纠结地发现:这是一场本该避免的灾难,却又是一场无可避免的危局。冷战结束已30年,北约却不曾停止东扩的步伐。欧洲东部骤起的冲突和战火,正反映出这一强大惯性力量的冰冷和扭曲。

这场危机的“做牌者”——美国,不仅收获着战争“红利”,还企图操控历史叙事和舆论向背。在裹挟数十个盟友制裁俄罗斯的同时,美国完全无视俄乌冲突的历史经纬,编造出“自由与专制之战”的叙事框架,幻想着以乱谋霸的“蓝图前景”。

3月29日,俄罗斯和乌克兰谈判代表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多尔玛巴赫切宫总统府开始一轮谈判。图为土总统埃尔多安在和谈开始前会见了双方代表并表示愿促成俄乌总统在土会面。 新华社发

战争成为美国“红利”

一边是难民流离失所,一边是“递刀者”拱火渔利。

“你若不乱,我没得赚”,“大炮一响,黄金万两”。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主要军工企业股价飙升。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从年初每股354美元一路上涨至3月25日的453美元,涨幅28%。雷神技术公司同期涨幅近20%。诺思罗普-格鲁曼公司和通用动力公司股价也都大涨。

美前国会议员加巴德认为,拜登只要承诺乌克兰不入北约就可以结束危机,却任由战争爆发,目的是有明确借口向俄实施严厉制裁,让美军工复合体赚得盆满钵满。

一切都那么似曾相识。冷战结束后,美国直接或间接地在大中东地区持续制造动荡,战火从伊拉克、利比亚延烧到叙利亚、也门,迫使一些中东国家不得不高价采购大批美国武器。中东形势越不稳,美国军工企业的订单就越多。如今,这一幕又在欧洲上演。俄乌冲突发生后,德国等欧洲国家国防政策骤然转向。德国此前一直在考虑购买欧洲军工企业生产的“台风”战斗机来升级机队,现已宣布将改为购买35架美制F-35战斗机,并增加1000亿欧元作为国防基金,预计未来每年的军费支出将达到GDP总量的2%。其他北约的欧洲盟国也相继采取类似政策,大量采购美国军火的订单正涌向华盛顿。

比军火利润更大的是金融收割。在美国宣布对俄金融机构制裁后,华尔街的一些神秘金融机构却不受制裁令限制,以净资产0.02折的极低价格“抄底”俄罗斯联邦储蓄银行近40%的股权,所用成本不到1亿美元。未来一旦制裁令解除,华尔街金融大鳄就可获利上千亿美元,可谓一本万利。

拱火战争,为的就是收割战争“红利”。在金融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的获利从一开始就脱离了实体经济,经济波动越大,资本价值变动越剧烈,金融资本越有机会浑水摸鱼,通过做多或做空,从中渔利。因此,华尔街金融资本更喜欢制造动荡,通过战争等破坏性手段攫取超额利润。1960年至2017年间,美国金融业占GDP比重从14%增加到21%,而制造业占比则从27%下降到11%。与此同时,金融业的利润从17%增加到30%,制造业的利润则从49%降至17%,缩减了三分之二。1947年至2012年间,美国GDP增长了63倍,其中制造业增长了30倍,金融业增长了212倍。

一个军工复合体“一言九鼎”的美国,一个越发被金融资本主导的美国,比历史上任何国家都更加嗜血好战。如是,美国自冷战结束以来在欧洲大陆播撒的动荡种子已经成熟——资本利益集团通过军工复合体和金融霸权,正源源不断地割欧洲“韭菜”。只要欧洲的“溃疡面”一天不康复,欧俄关系就一天不能修复,俄罗斯就得永远面对恶劣的外部环境,欧盟的战略自主就永远如空中楼阁,美国就能永远掠夺欧洲大陆的财富。

拱火战争,为的是转嫁矛盾、政治得分。美前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表示,我们正目睹一场精心策划的闹剧,被严重放大以服务国内政治,拜登政府在国内问题上取得明显“胜利”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而在乌克兰问题上佯装一个“胜利”。

更令人惊诧的是,美国一边在冲突现场递刀拱火,一边不忘在国际舆论场上煽风点火——心心念念的仍然是中国。美国政府和媒体屡屡发声,质疑和抹黑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散布“中国坐收渔利”“中国早已知晓冲突会发生”“中国支持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等虚假信息,企图趁乱倒打一耙,强行把中国划分到并不存在的“敌对阵营”,让中国的国际形象受损,从而影响和迟滞这个“主要竞争对手”的发展。

对于无端指责和猜忌,我们坚决反对,对于胁迫和施压,中国绝不会接受。世人很清楚,美国的所谓“道义之举”,实际上是功利考量,为的是趁火打劫,谋求霸权私利。

三十年霸权扩张的“牌局”

眼下,乌克兰危机仍在持续。长期维系俄欧关系的能源纽带急速弱化和扭曲,势必将俄欧越推越远,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的分界线将更加明确——这是国际社会的担心,却恰恰是美国的期待。

动荡的种子,需要对抗与猜忌的“滋养”。当前俄乌冲突的实质,正是冷战后俄罗斯与北约地缘政治矛盾长期积累后的集中爆发。从根本上看,这是美国冷战思维和霸权主义政策长期堆栈而成的恶果,而北约持续东扩正是乌克兰危机的导火索。

美国赢得冷战,曾被视为“历史的终结”。尽管美俄力量对比变化明显,不少西方战略家早已对北约东扩的灾难性后果发出预警。乔治·凯南早在1998年即表示,北约东扩是一场“新冷战”的开端。基辛格2014年即指出,乌克兰要生存和繁荣,绝不能成为任何一方对抗另一方的前哨。

冷战后,继承苏联大国地位的俄罗斯,也曾尝试走近西方。在经济上,20世纪90年代初期,俄罗斯甚至全盘接受了美国经济学家兜售的“休克疗法”,以至于两年时间里国家GDP蒸发了一半,经济体量缩至美国的十分之一;在安全上,俄罗斯寻求与北约建立平等伙伴关系,但北约的回应则是违背承诺的五轮东扩,将枪口越抵越近。

从1993年开始,俄罗斯就持续对北约东扩的趋势提出抗议和反对,这几乎构成了30年来俄美紧张关系的底层架构。从1999年开始,北约正式开始第一轮东扩,到2020年接收北马其顿加入,21年间将成员国数量扩充了近一倍,在地缘上构筑了长达3000公里的对俄战略对抗前线。2002年,美英不顾普京反对,执意邀请波罗的海三国等7个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时,俄罗斯逐渐失去了对西方的信任。

2007年,普京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发出这番质疑——“北约扩大进程显然与该组织自身的现代化以及保障欧洲安全没有任何关系。相反,这是降低互信水平的严重挑衅行为。我们也有权公开质问,这种扩大针对谁?华沙条约组织解散后,西方伙伴们做出的保证如何了呢?这些声明如今何在?甚至已经没人会记得它们了。”

实际上,美国总统老布什、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联邦德国总理科尔等西方大国领导人均在不同场合反复保证,“北约不会向东扩张一英寸”。

然而与北约东扩同步,美国还在以其他方式不断试探和挑战俄罗斯的安全底线,比如退出维护欧洲战略安全的《中导条约》,在《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期问题上接连反复,煽动或插手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俄罗斯邻国的“颜色革命”。

2014年乌克兰“颜色革命”后,乌新政府修宪,宣布放弃不结盟政策,加速倒向北约。2019年,在美西方耸动下,乌以修正案方式将加入北约作为国家基本方针写入宪法,直接触动俄罗斯的安全底线。此后,俄罗斯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政治方案。2021年6月,美国总统拜登与普京会面,双方约定以半年为期在多层次多领域调整两国关系,其中俄罗斯的重要安全与政治关切——乌克兰加入北约问题也被提了出来,但傲慢的美国不再认为俄罗斯有实力和美国就这一问题谈条件,完全不予回应。

对一个大国的“极限施压”,势必引发“绝地反击”。

英国伦敦经济与商业政策署前署长罗思义认为,美将反俄军事联盟东扩至俄边境,在诸多可能选项中选取了最具侵略性的对俄政策。俄乌冲突核心是美俄矛盾,美对俄“极限施压”引爆矛盾,又发起“极限制裁”加剧冲突。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则坦承,在发展对俄关系问题上欧盟犯了错,错过了拉近与俄关系的机会。

2021年10月开始,俄罗斯将重兵部署在俄乌边境,用对等极限施压的方式寻求美国“倾听”本方意见,并提出了安全保障条约草案,其重点就是乌克兰不能加入北约。而美国和北约对此视而不见,继续指责俄罗斯,刺激其进攻性情绪,终于点燃了火药桶。

归根到底,美国在冷战结束后继续把北约作为其推行霸权的工具,以落后于时代的军事结盟等集体安全理念追求“绝对安全状态”,压缩他国安全空间,把一方“安全”建立在另一方“不安全”的基础之上,这种零和博弈思维只能造成双方“集体不安全”。

可以说,美国及北约用三分之一个世纪的时间,最终给欧洲留下了一个近乎中东地区那般难解的地缘政治僵局。

当然,这也正是美国一手掌控的“牌局”!

历史叙事不容操控

俄罗斯与乌克兰这对东斯拉夫兄弟之间的冲突,是令人扼腕的国际政治悲剧。

乌克兰经过多年政局动荡,俄罗斯则遭受西方连年制裁,冲突持续绝不符合俄乌两国利益,不符合欧洲利益,也不符合世界的利益。尽快停火止战、对话谈判,是解决当前冲突最现实也最紧迫的方式。

欧洲大地上生命的消逝、难民的艰困、社会的恐慌,丝毫无碍美国在地缘政治和军火、能源市场上心安理得地渔利。回看冷战后的三十年,从巴尔干到乌克兰,美国和北约的所作所为,完全背离欧洲和世界的和平愿望。

军事上火上浇油。从“预报”到递刀,美国生怕俄乌两国打不起来、打不下去。冲突发生前,美国和北约想方设法制造紧张,反复“预言”俄罗斯将发起军事行动;在东欧国家增加进攻性军事部署,不断“递刀子”。冲突爆发后,美国对军事援助有求必应,哪怕先“挪用”国内抗疫资金,也要极力延长冲突的持续时间。

外交上冷血旁观。一个多月来,俄乌两国各层级在国际努力下进行了多轮接触和谈判,但无论对哪一轮次俄乌会谈,美国均持消极态度。拜登在访问欧洲时更公开宣称,普京不应继续执政,寄希望于通过羞辱俄罗斯,让僵局更僵、危局更危,让欧洲对美国和北约更加“死心塌地”。

经济上极限制裁。美西方已经出台了非常密集的对俄经济制裁措施,其出台速度之迅猛,覆盖面之广泛,实施力度之强劲,在冷战之后均绝无仅有。制裁手段以金融打击为主,包括冻结资产、切断融资渠道和阻止金融交易等方式,并辅以高科技贸易管制和中止重大项目,以及切断人员流动等多项制裁手段。

回顾历史,美西方制裁从未使俄罗斯屈服,只是一次次加剧双方关系的恶性循环。这一轮规模罕见的对俄制裁也已招致俄罗斯“卢布购气”的严厉反制。制裁复制裁,危害和毒化的是欧洲安全形势和经济前景。而唯一确定的是,美国在对俄制裁中只赚不赔。

欧俄间最大的经贸联系就是油气贸易,欧盟四成的天然气进口自俄,这是价格昂贵的美国液化天然气所无法替代的。欧洲央行预估显示,一旦俄对欧实施能源反制裁,欧元区通胀率将在一个月内涨破7%。若俄对欧实施半年的能源反制裁,欧元区在2022年和2023年GDP将分别损失1.5%和3.2%,德国最坏情况下将在2022年损失3%的GDP。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一面一再“忽悠”欧洲彻底禁运俄油气;一面自己狂买俄罗斯石油,最近一周美从俄进口石油增长43%,达到每日10万桶。

不断升级的制裁不仅无助于缓和局势,相反只会加深裂痕,给疫情中的世界带来更多新的问题。然而,美国依旧频繁向各国施压,要求各国谴责和制裁俄罗斯,甚至主动断绝对俄正常经贸往来,否则就是“不义”,就是美国的“敌人”,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以西方的价值和利益为标尺评判他国是非,界定朋友、敌人,挥舞所谓“正义大棒”,目的正是加剧国际对抗氛围。种种疯狂之举,凸显美方唯恐国际社会为局势降温的努力奏效,为谋求战争“红利”不择手段。

树天下之怨者,唯其重己而轻人也。从“美国优先”到“美国回来了”,美国还是那个信奉“你输我赢”、无视世界福祉的美国。这样的美国,绝无可能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公道自在人心。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始终是光明磊落的,主持的是公道,谋求的是和平,着眼的是长远。印度、巴基斯坦、南非等众多国家也已明确表示,不认同美国等西方国家挑唆蛊惑他国对俄实施制裁的做法,许多欧洲国家也反对继续升级对俄能源和金融领域制裁。事实证明,中方的立场正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期望和选择——坚持从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出发,不轻信冲突制造者的叙事,更不跟随冲突制造者的步伐。唯有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推动乌克兰危机尽快得到政治解决,让远见战胜短视,让理性战胜惯性,让共同利益战胜私利私心,冲突才能早日平息,欧洲与世界的和平才有机会实现。

(作者:关国平)

责任编辑:迟语洋

巨轮卡死全球贸易!苏伊士运河被堵,每小时损失4亿美元

毫无预兆的,苏伊士运河就这样被“卡死”了。3月23日,一艘中国台湾长荣集团货轮“长赐”(Ever given)号,在开往荷兰的途中经过苏伊士运河时,因遭强风袭击偏离航道,最终搁浅并卡在河道中央,致使整条运河南北向全线瘫痪。

苏伊士运河被堵数十艘集装箱船受困

船舶实时位置网站数据显示,这艘货轮“横躺”在苏伊士运河南端以北约6公里处,船头朝东北,船尾朝西南。事发位置是一条单线运河区域,较为狭窄。

据悉,“长赐”号是世界最大现役货柜轮之一,长400米、宽59米,载重量约22万吨,可载运20388个标准集装箱。长荣海运官网信息显示,“长赐”号本次的行程是2月下旬从台湾高雄出发,经青岛、上海等港口后,于3月23日北上苏伊士运河,计划于4月1日到达荷兰鹿特丹。

目前看来,气候条件是造成“长赐”号搁浅的重要原因,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埃及官员将此归咎于该地区的强风。埃及气象局说,该地区22日刮起了狂风和沙尘暴,阵风速度高达50公里/小时。

中国台湾长荣海运公司也于24日表示,该艘货柜轮于埃及当地时间3月23日上午8时从红海北向进入苏伊士运河时,在河口南端6海里处,疑遭受瞬间强风吹袭,造成船身偏离航道,意外触底搁浅。

在被堵后,苏伊士运河管理局随即派出多艘拖船紧急救援,并出动挖土机,试图清除淤泥,希望能移动这艘货轮,但挖土机之于“长赐”号,几乎是蚍蜉撼大树。

到目前为止,拖船和挖掘机一直未能让巨轮脱浅,一些专家认为,该危机可能持续数天。苏伊士运河管理局已暂时中止了交通。

400米的船身、280米的河道,救援难度可想而知。航运专家分析了“长赐”号的照片后计算出,这艘船突出的“灯泡”型船身可能深埋在运河墙内5米,使得其救援任务难度进一步加大。

最新进展是“长赐”号有松动的迹象,据路透社和CNBC等报道,一位航运消息人士和目击者表示,导致苏伊士运河瘫痪的巨型货轮“长赐”号已经部分重新浮上水面,并沿着运河岸线移动。苏伊士运河管理局表示,已有9艘拖船参与救助工作,运河有望尽快恢复正常通航。

苏伊士运河堵塞造成的损失约为每小时4亿美元

根据航运数据和新闻公司劳埃德船级社(Lloyd’s)的清单,货轮堵塞苏伊士运河造成的损失约为每小时4亿美元(约合24亿元人民币)。

根据该机构的估算,运河西行的运输量约为每天51亿美元,东行的运输量约为45亿美元。美国零售联合会(National Retail Federation)负责供应链和海关政策的副总裁Jon Gold称,这种封锁进一步加剧了本已紧张的供应链。许多公司仍在与疫情造成的供应链拥堵和航运延误作斗争。毫无疑问,运输拖延将在供应链上产生连锁反应,并带来额外的挑战。

苏伊士运河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贸易路线之一,约12%的世界贸易量都通过这条人造运河,这条运河也是埃及收入的主要来源。通过该运河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等能源出口占全球出口的5%至10%。其余运输的主要商品是消费品,包括服装、家具、制造业、汽车零部件和健身器材。

3月25日,摩根大通策略师Marko Kolanovic在报告中写道:“尽管我们相信并希望情况能很快得到解决,但仍存在沉船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苏伊士运河将被封锁很长一段时间,这可能导致全球贸易严重中断,航运价格飙升,能源大宗商品价格进一步上涨,全球通货膨胀加剧。”

不过,苏伊士运河被堵不是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坏消息。市场观察人士表示,由于需求回暖,现货运费将进一步飙升,为航运公司带来利润。

航运巨头考虑绕行好望角

全球最大的两家集装箱航运公司马士基和赫伯罗特表示,他们正考虑派遣货轮绕道非洲以避开堵塞的苏伊士运河。有人警告称,在该运河搁浅的超大型货轮“长赐号”可能需要几天,甚至几周才能脱浅。丹麦的船东Torm A/S表示,客户已经在询问绕道的成本。

航船可能改道是迄今证明运河拥堵影响的最显著例子,苏伊士运河被堵事件已经开始波及整个海运市场,从制成品到能源、大宗商品等全都受到波及。 事实上,在周二长达400米的“长赐号”塞住运河前,疫情已经使供应链陷入困境。

马士基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正在研究所有可能的替代方案,包括绕道好望角,还有其他许多方案,例如对重要的、时间敏感性货物进行空运。现在尚未做出决定,具体还是取决于苏伊士运河堵塞的时间。”

赫伯罗特在一份新闻通讯中说,公司正在监视局势,并密切关注对其货运服务的影响,目前在研究好望角附近可能的航线”。

考虑改道表明航运公司对巨轮脱浅、苏伊士运河通航正常化所需时长感到忧虑。绕道南非好望角意味着整个航程要增加6000英里,对于一艘从中东往欧洲的超大型油轮而言,燃油成本将增加30万美元左右。

Wood Mackenzie Ltd.的分析师Lucas Schmitt在周四报告中表示,至少一艘从美国出发的液化天然气货轮可能已经离开苏伊士运河,改向好望角航行。

大而不当?

作为贸易“大动脉”,苏伊士运河建于1869年,连接地中海和红海,是欧洲到亚洲的最短航道,也是全球最为重要和繁忙的通航通道之一。

苏伊士运河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0年共有18829艘船舶通过运河,总载重11.7亿吨,而2019年这一数字为18880艘船舶,总载重12.1亿吨。如今,全世界22%的集装箱从苏伊士运河通过,约占全球贸易的10%。

虽然此次的黑天鹅事件是始料未及的,但从全球贸易发展的态势来看,或许并非全在意料之外。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UNCTAD)于2021年1月发布的最新《2020全球海运发展评述报告》,2020年全球船队总运力为20.6亿载重吨,同比增长4.1%,其中集装箱船的总运力为2.7亿载重吨,同比增长3.3%。

伴随着全球贸易量的激增,超大型货轮越来越成为全球贸易的主要载体,而大也成了当下船只制造的唯一方向。从体型来看,“长赐”号立起来与纽约帝国大厦相差无几。

“长赐”号还不是最大的。作为船舶制造大国,日本的横须贺制造所曾造出了“诺克·耐维斯”号,长458米、宽69米,满载后可达825344吨,是超大型原油运输船等级的超级油轮,船长超过横躺下来的埃菲尔铁塔的长度。

货轮体量越来越大,苏伊士运河也有些难以承受。2004年,苏伊士运河曾发生了一起严重的意外事故,油船“TropicBrilliance”号在搁浅后,苏伊士运河被迫关闭了三天,最终在将25000吨石油抽出后,该船才得以脱困。

之后,为了适应日益“膨胀”的巨轮,苏伊士运河开始进行扩建。2015年,埃及政府完成了运河部分流域的重大扩建,使其能够容纳世界上最大的船只。

即便如此,船舶搁浅的意外事故仍偶有发生。2017年10月,东方海外货柜航运的一艘集装箱船发生机械故障,偏离了航线,在沙滩上搁浅数小时;2020年11月,赫伯罗特船舶旗下的“Al-Muraykh”号在运河上搁浅了五个多小时。

不过,韩晓平指出,现在航海技术水平都很高,大型货船已经很现代化了,总体来看,出现这种意外事故的概率很小,此次事故可能也与管理等问题有关。

至于此次事故的转折点,彭博社援引2012年歌诗达“协和”号触礁事故处理负责人Nick Sloane的话称,到周日或者周一春潮来临时,苏伊士运河水深有望增加46厘米,这会为解救工作带来更大的空间。

本文由中金在线外汇网综合自汇通网、北京商报 等

2019.06.15 又一巨无霸即将诞生,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或于8月挂牌

国内

又一巨无霸即将诞生,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或于8月挂牌!

国家油气管网公司成立方案或于6月底公布,8月正式挂牌成立。5月底,从多个权威渠道获悉,新组建的国家油气管网公司,参照模式为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国铁塔),级别为副部级。它将主要针对天然气管线资产,且以天然气管线的干线为主,省级管网执行自愿加入原则。该公司的股东方,将以央企为主,另吸纳其他社会资本,包括少量储气库和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

突破!全球首条纺丝级单层氧化石墨烯10吨生产线在杭州试车成功

石墨烯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厚度最薄、强度最高、导电导热性能最理想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被称为“新材料之王”。日前,全球首条纺丝级单层氧化石墨烯10吨生产线在杭州高烯科技有限公司试车成功,其所生产的单层氧化石墨烯及其应用产品多功能石墨烯复合纤维,同时获得了国际石墨烯产品认证中心(IGCC)产品认证。

喜讯!35年来,首位华人获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6月14日,2019年度“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Albert Einstein World Award of Science)揭晓,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首席科学家、国科大纳米学院院长、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终身讲席教授王中林,凭借在微纳能源和自驱动系统领域的开创性成就,斩获这一世界性的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科学家。

海南矿业子公司2.295亿美元购买洛克石油51%股权

海南矿业6月12日发布公告称,公司之全资子公司Xinhai Investment Limited(下称:“Xinhai”)以现金2.295亿美元购买复星国际之全资子公司Transcendent Resources Limited(下称:“Transcendent Resources”)所持有的洛克石油51%股权,已完成股权交割工作。洛克石油正式成为海南矿业控股子公司。

雄安新区首份地热资源勘查评价报告出炉:容东片区地热资源丰富 埋藏浅储量大

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天公布了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勘查一期评价报告。数据显示,在首批勘查的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资源可观。雄安新区范围涵盖雄县、容城、安新等3个县及周边部分区域。此次“雄安新区一期地热资源勘查报告”重点针对与新区启动区建设关联紧密的容东片区展开。数据显示,雄安新区地热资源具有埋藏浅、温度高、水质好、易回灌等特点。其中容东片区范围内深层地热资源丰富,不仅地热资源埋藏浅,而且水热型地热资源储量大。

贵州出台地学旅游相关政策 山水旅勘院安顺分院挂牌

6月12日,贵州省文旅厅与贵州地矿局联合行文,发出了《关于报送地学旅游线路和拟建地学旅游文化村及特色小镇的通知》。要求全省各市、州文旅局与当地地质队合作,各报送一条地学旅游线路和1—2个地学旅游文化村及特色小镇。通知文件还制定了《贵州地学旅游文化村(特色小镇)创建指南》(试行)。通知指出:为充分利用贵州旅游资源大普查成果,全力打造贵州“山地公园省”品牌,培育旅游新业态,加快地学旅游的深度融合发展而开展这一创建活动。

国际

SolGold在厄瓜多尔的安第斯铜矿带又有重大发现

澳大利亚SolGold周四宣布,该公司在厄瓜多尔的安第斯铜矿带北部又有一处新的重大发现,位于该公司12个优先勘探的前景区之一Sharug项目中。该公司表示,在Sharug 2矿权区的北部发现了一个新的斑岩铜金钼系统—Santa Martha。最好的钻探结果包括一个金品位0.2克/吨、铜2.5%和钼491毫克/升的钻孔。在另一个钻孔中,该公司发现了0.8%铜、0.5%克黄金和6毫克/升钼。

津巴布韦政府拟建立一批黄金中心,减少黄金流失

据新津巴布韦报消息,津巴布韦政府宣布计划建立一批黄金购买中心,让小型矿商更容易进入其黄金采购部门(Fidelity Printers and Refineries),此举还旨在防止黄金流失,并对手工矿工的福利提供更密切的关注,他们的活动往往导致致命的矿难和人身冲突。

智利将推动私人和公共部门对锂的投资

智利矿业部长Baldo Prokurica周二表示,智利政府正在寻求将提高其全球领先的超轻电池金属锂储量的产量,将推动私人和公共部门对锂进行投资。

若兴建冶炼厂进度未达30% 印尼政府将取消出口许可证

政府要求矿业公司认真兴建冶炼和加工厂,能源与矿物资源部(ESDM)确定今年底,冶炼厂兴建进度需达到25%至30%的指标,不然政府将取消其出口许可证。

厦门钨业泰国设立公司:投资近2亿元,年产800吨硬质合金

6月13日,六大稀土集团之一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公告显示,厦门钨业同意控股子公司厦门金鹭特种合金有限公司于泰国设立子公司金鹭硬质合金有限公司(泰国),注册资本为5208.33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5000万元)。同意投资2846.7万美元建设年产800吨硬质合金生产线;项目预计于2020年达产;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5011.3万美元、净利润750.9万美元。

新闻来源:界面新闻 经济日报 中国能源报 同花顺财经 央视新闻 贵州地调 NAI500 非洲矿业圈 印尼商报 澎湃新闻

本平台转载内容,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平台观点。文章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果有侵权或非授权发布之嫌请私信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审核删除处理,致谢!

推荐阅读 | 探索奶酪里面奇妙的微型生态

↑ 点击上方“巴黎八卦新闻”关注我们

文/ 维罗尼克·格林伍德(Veronique Greenwood) 转自BBC中文网

奶酪曾经是延长鲜奶存放时间的主要方法,而如今,它已然成了美食达人的最爱。从带有金色斑点的斯蒂尔顿奶酪到扭动着活蛆的萨尔蒂尼蛆虫奶酪,很多奶酪甚至成了勇敢者的试金石。有些奶酪制作者甚至用自己腋窝和脚趾上的菌类制作奶酪。

不过,并不是只有行家才懂得欣赏这些微生物搭建的城堡。每一个奶酪都是一座由细菌和真菌搭建的“房子”,每一栋“房子”也都会因为里面居民的品味不同,而拥有自己独特的建筑结构。

要制作这种细菌性建筑,起初要在鲜奶中混入乳杆菌或链球菌,使之变酸。然后加入酶,再剪去鲜奶蛋白的尾巴。没有了尾巴,蛋白质就会以固体形式从鲜奶中分离出来,同时还会带走球状脂肪。取出这些凝块并进行挤压后,就制成了一块等待陈化的奶酪。

在陈化过程中,其他微生物将会陆续发挥自己的独特作用。例如,洛克福奶酪是一种点缀着青色裂纹的奶酪。这种“房子”的建造者是娄地青霉菌,这是一种在法国的山洞里生长的天然真菌,真正的洛克福奶酪都是在那里陈化的,但世界各地的奶酪制造商都可以自行将其加入到新鲜奶酪中,从而达到类似的效果。

洛克福音乐会——娄地青霉菌,这是一种在法国的山洞里生长的天然真菌,真正的洛克福奶酪都是在那里陈化的(图片来源:SPL)

娄地青霉菌是一种敏感的微生物,它虽然喜欢空气,但如果氧气含量过高仍会导致其死亡。所以,制造商需要用金属针在奶酪上穿刺出一些具有防护作用的小孔,让这种真菌可以安全生长。

一旦它们在里面安家,就会生成酶,将奶酪脂肪分解成脂肪酸,带来圆润的口感。同时还将生成带有独特香味的甲基酮。这种真菌产生的毒素会对老鼠的心、肺、肝、肾造成损伤。但在奶酪里,这种物质就会发生分解,使毒性降低。

奶酪真菌是一种在陈化过程中喜怒无常的野兽(图片来源:Getty)

带有白色外皮的胶黏奶酪是彻头彻尾的“真菌性建筑”,卡芒贝尔奶酪便是其中之一。沙门柏干酪青霉菌是里面的主要居民,它们在表面安营扎寨,并生成能在奶酪核心部位产生连锁反应的酶。通过吸收乳酸盐,它们便可让奶酪的表面酸度高于内部,令原本分散在奶酪结构中的磷酸钙离子转移到表面。这种酸度变化和离子移动导致奶酪的内部液化。

而在表面,更多的蛋白质酶解后产生了氨,扩散到奶酪中,为卡芒贝尔奶酪赋予了独一无二的香气。除了这种复杂的往复运动外,还有一整套其他的化学反应。有一篇论文解释了奶酪是如何成熟的,其中一句话特别有趣:“甲硫基丙醛本身那种煮土豆的味道并不好闻,但与其他挥发物混合后,却会帮助卡芒贝尔奶酪和切达奶酪散发出独特的芳香。”

伊泊斯奶酪和林堡奶酪等洗浸奶酪需要在陈化过程中多次浸泡在盐水中,里面居住的主要是亚麻短杆菌。这种微生物为可以生成酪酸和异戊酸等分子,从而让奶酪发出汗脚般的恶臭。事实上,人的臭脚味的确来自这种微生物,因为它会附着在皮肤表面,并在那里发挥自己的魔力。雌性冈比亚按蚊会被林堡奶酪的恶臭吸引。由亚麻短杆菌陈化而成的奶酪都带有一股恶臭,但对奶酪爱好者来说却是难得的美味。

研究人员设计了整整27个单词来描述切达奶酪(图片来源:Getty)

制作切达奶酪的要领是成熟过程必须温和,不能过于粗野。这些奶酪往往只使用在一开始就加入的乳酸菌发酵剂来进行陈化,不会添加太多额外的菌类。但它们还是通过一系列的嗅觉和味觉分子的混合物产生了独特的味道。如果你闻一闻切达奶酪的味道,或许就会发现它的气味非常复杂。

这种气味很开胃,但也带有一丝甜味和咸味,而且非常圆润。事实上,奶酪就像红酒,专业人士可以使用很多词汇来描述它的味道。在2001年发表的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品尝了240片切达奶酪,并设计了27个词汇来描述它的味道,包括:猫尿味、牛膻味、果仁味、肉汤味和水果味。

一个由细菌构成的庞大世界为奶酪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美味(图片来源:Thinkstock)

过去几个世纪的各种实验造就了如今令人垂涎欲滴的各种奶酪。科学家仍在努力探究是哪些微生物造就了这些美食——研究人员通常会从奶酪中的分子列表和菌类样本开始,然后找出后者是如何产生前者的。但我们对细节了解得越深入,就越是会被奶酪深深吸引。当你下一次切开这个由微生物建造的城堡时,无论是经过充分陈化的卡芒贝尔奶酪还是大块的切达干酪,都应该想想这些小东西所做的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