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疯狂猜成语水石头(哲理性成语类释200例)

导读 疯狂猜成语水石头文章列表:1、哲理性成语类释200例2、学习强国四人赛答题解析词形辨识题220道3、四五百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比现在的玩具新鲜4、在运河边寻访曹雪芹遗迹5、备

疯狂猜成语水石头文章列表:

疯狂猜成语水石头(哲理性成语类释200例)

哲理性成语类释200例

1

第一组(四字词语)

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 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叶公好龙——害怕实践,回避实践。

先入为主——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其原有知识结构的影响。

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田忌赛马——事物的构成成分及其排列组合的变化,会引起事物的 质变。

学以致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白马非马—— 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 盾的普遍性。

画蛇添足—— 人们应如实反映客观事物,不能主观、任意地加以歪 曲。

闭门造车—— 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卧薪尝胆—— 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刻舟求剑—— 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 的。

好高骛远—— 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揠苗助长;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 违背客观规律,必将受到 规律的惩罚。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 向。

方生方死——朝令夕改 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一念之差——错误的意识会把人的实践引入歧途。

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得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盲人摸象——凭片面的了解或局部经验来判断事物,以偏概全。

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胸有成竹——通过积累感性材料和感性认识,并对其进行抽象思维,就能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守株待兔——错把偶然当必然,误把现象当本质。

2

第二组(八字成语)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 系也很难处理好。

知彼知已,百战不殆—— 深入调查实际,全面分析情况,才能获胜。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 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内因是事物变 化发展的根据。

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 加工制 作 ,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

人变一世,天变一时—— 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户枢不蠹,流水不腐——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错误的生态价值观。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 本身。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 合起来。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 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集体主义是我国人民新时期正确的价值取 向。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的知识构成不同,对同一对象的反映和 理解也就不同。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上。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同上。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矛盾的特殊性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同上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同上。

艰难困苦,玉妆于成——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地结合起来。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多思出智慧;通过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才能认清事物的本质从而用以指导实践。

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理性认识要依赖于感性认识。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同上。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天外有天,山外有山——同上。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同上。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部 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同上。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 果联系。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 目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外因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观。

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自私自利的极端个 人主义。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危—— 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 经验教训。

3

第三组(多个成语)

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 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 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 决定力量。

因风吹火;顺藤摸瓜;顺水推舟;疱丁解牛—— 认识和把握事物的规 律,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事半功倍,收到好的效 果。

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步自封 思想保守——用形而上学的静止的 观点看待问题,不求进取。

白壁微瑕;瑕不掩玉—— 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 不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 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人生如梦;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悲观主义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

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随机应变—— 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艰难困苦,玉妆于成;天道酬勤;凿壁偷光;物必先腐而虫生;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内因,外因通过内 因而起作用。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水滴石穿;防微杜渐;循序渐进—— 事物的变化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 然会引起质变;要重视量的变化和积累。

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 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 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 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 所长—— 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 只见部 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无风不起浪;根深叶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事物之间存在因果联系。

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鄣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不顾事物矛盾 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 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 看问题、做 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高瞻远瞩;高屋建瓴—— 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 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人定胜天;愚公移山;精卫填海;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自强不息——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能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 目的。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南橘北枳;孟母三迁;名师出高徒 ——外因 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重要条件。

鞭辟入里;入木三分;一针见血——透过现象,认清事物的本质。

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 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主观决定客观的唯心主义世界 观。

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人不为已,天诛地灭—— 自私自利的极端个 人主义。

竭泽而渔;杀鸡取卵—— 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 长远利益。

入山问樵,入水问渔;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凡事要好,须问 三老 ;百闻不如一见——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满招损,兼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矛盾双方的相 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好事多磨;一波三折—— 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事物的量变超过临界点,就要 抓住机会,促成其质变。

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 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 经验教训。

大公无私;舍生取义—— 我们应该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

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 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矛盾的特殊性。

掩耳盗铃;画饼充饥 ——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必定会引起质变。

4

【附哲理成语选读】

拔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不可救药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

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押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药!"

“不可救药”: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所长无用

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

感悟:一个人要发挥其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得需要,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才高八斗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巧取豪夺

宋朝大书法家、大画家米带(fu)的儿子米友仁(字元晖),家学渊源,也和他父亲一样,既写得一手好字,又长于作画,尤其非常喜爱古人的作品。他有一样很大的本领,便是很会模仿古人的画品。他在连水的时候,曾经向人借回一幅“松牛图”描摹。后来他把真本留下,拿摹本还给人,这人当时没有觉察出来,拿着走了。直至过了好多日才来讨还原本。米友仁问他怎么看得出来,那人回答说:“真本中有牧童的影子;而你还我的这一幅却没有。”可是米友仁模仿古人的画品,很少被人发觉他的模本是假的。米友仁便因此获得了许多名贵的真本古画。

米友仁是一个有才能的艺术家,知道古画的妙处和价值;可是他用那种摹仿的假本领巧妙地换取别人真本的行为,却是叫人鄙弃和不齿的。所以有人把他这种骗取别人真本古画的行为,叫做“巧偷豪夺”。

后来的人又从此引申成“巧取豪夺”这句成语,用来形容以不正当的方法,攫(jue)取自己不应得的财物。

鞭长不及

春秋时期,楚庄王仗着势力强大不征得宋国同意派大夫申舟经宋国出使齐国,宋国杀了申舟。楚庄王派兵攻打宋国。宋国向晋国求援,大夫伯宗向晋景公建议不要出兵,说“虽鞭之长,不及马腹”,没有理由为了宋国而得罪楚国。

四字成语“鞭长莫及”描述的哲理是什么:很多事情并非你的能力强就能办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非常多

梁上君子

东汉灵帝时小官吏陈意心地善良,做事公正无私。有天晚上一个小偷溜进他的屋里躲在屋梁上,他发现后并没有下令捉拿,而是把儿子、孙子叫到身边,给他们讲如何做人,不要学梁上的那位君子。小偷深受感动就下地求饶。

四字成语“梁上君子”描述的哲理是什么:比喻小偷,现在有时也指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人。梁指的是房梁,四字成语“梁上君子”躲在梁上的君子

江郎才尽

《南史江淹传》:尝宿守治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淹乃探怀中,得玉色彩笔以授之;尔后为诗,绝无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四字成语“江郎才尽”描述的哲理是什么:江郎:指南朝江淹。原指江淹少有文名,晚年诗文无佳句。比喻人的文采思情衰退。“江郎才尽”这一带贬意的成语,一干五百多年来就一直陪伴着江淹。他自幼勤奋好学,六岁能诗,十八岁己熟背“五经”,所作《恨赋》、《别赋》,更显其才华横溢,被誉为干古奇文。只可惜,中年的江淹突然罢笔,落了个“江郎才尽”的名声。也许人们并不清楚,聪明的江淹正是用“江郎才尽”的把戏,把后人给涮了一把。

星火燎原

《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不可扑灭。”明·张居正《张文忠集答云南巡抚核莱山论夷情》:“究观近年之事,皆起于不才武职,贪膜有司及四方无籍奸徒窜入其中者激而构扇之,星星之火,遂成燎原。”原来比喻有生命力的微小事物,发展前途非常广阔。现在比喻革命力量或新生事物最初虽然微小或尚在萌芽时期,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四字成语“星火燎原”描述的哲理是什么:比喻小乱子可以发展成为大火海,也比喻开始时显得弱小的新生事物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也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燎原:火烧原野。

一点小火星,可以烧遍整个原野。

水滴石穿

水滴石穿一词出自《汉书枚乘传》:“泰山之雷穿石,单极之便断干。水非石之钻,索非木之锯,渐靡使之然也。”指水不停地滴,石头也能被滴穿。比喻做事情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四字成语“水滴石穿”描述的哲理是什么:水一直向下滴,时间长了能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坚持不懈,细微之力也能做出很难办的事。也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持之以恒,事情就可能成功。

学习强国四人赛答题解析词形辨识题220道

今天依然解析四人赛答题中最常出现的“词形辨识”题,解析的题都是重现率比较高的,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1.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羁绊

B.羁拌

正确答案选A。【解析】羁:约束的意思。绊:一指将动物捕住无法脱身的网;二指行走时被别的东西挡住或缠住。羁绊表示缠住不能脱身,被束缚。 引申意思为血缘、感情等负面的难以断开的连结。

2.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一如既往

B.一如继往

正确答案选A。【解析】指态度或做法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像从前一样。多作褒义词。

3.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惨无人道

B.残无人道

正确答案选A。【解析】指残酷到了没有一点人性的地步,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4.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立下宏愿

B.立下弘愿

正确答案选A。【解析】宏,即大的意思,愿指心愿,“宏愿”指宏大的心愿。

5.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天翻地覆

B.天翻地复

正确答案选A。【解析】本义为把天地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6.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死皮赖脸

B.死皮癞脸

正确答案选A。【解析】本义指脸憨皮厚,没羞没臊地缠磨不清。形容不顾羞耻的样子。

7.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叱咤风云

B.叱诧风云

正确答案选A。【解析】叱咤风云【chì zhà fēng yún】叱咤指发怒吆喝。意为一声怒喝,可使风云变色。比喻声势威力极大;可以左右整个局势。

8.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翻两番

B.翻两翻

正确答案选A。【解析】翻两番的正确意义是“双倍”,"倍″为翻一番,双倍即翻两番。即如增加两倍,就是增加200%;翻两番,就是400%。(一番是二,二番是四,三番就是八,所以说翻两番就是增加了300%,翻三番就是增加了700%。"番”是按几何级数计算的,”倍是按算术级数计算的。

9.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发轫

B.发韧

正确答案选A。【解析】本义是拿掉支住车轮的木头,使车前进,故为“车”字旁。发轫比喻新事物或某种局面开始出现。

10.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坐落

B.座落

正确答案选A。【解析】我们说房屋或者一些建筑坐落于某些地方,是以拟人的形式去表达这个句子。把它看作是一个“人”,他可以坐在这个地方,因而“坐落”才是正确的形式。

11.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精萃

B.精粹

正确答案选B。【解析】精粹,表示精美纯粹。一般也写成精华、精髓等,意为精炼的意思。

12.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鬼鬼祟祟

B.鬼鬼崇崇

正确答案选A。【解析】鬼鬼祟祟比喻行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或者另怀鬼胎,暗中使用诡计。记住祟的头上是个“出”哦。

13.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嗤之以鼻

B.斥之以鼻

正确答案选A。【解析】嗤:讥笑。用鼻子发出冷笑声。嗤之以鼻表示轻蔑、看不起。也作“以鼻嗤之”。

14.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消弭

B.消弥

正确答案选A。【解析】消除的意思。近义词有:排除 消除 扫除 解除 袪除 消灭等。

15.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痉挛

B.痉孪

正确答案选A。【解析】痉挛【jìng luán】,指由于反射作用而引起的无意识的抽搐性肌肉运动。孪常见用法为:孪【luán】生兄弟。

16.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竭泽而渔

B.竭泽而鱼

正确答案选A。【解析】竭:弄尽;泽:池塘;渔:捕鱼。竭泽而渔意为把池塘里的水抽干了捉鱼。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以后的考虑。

17.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言简意骇

B.言简意赅

正确答案选B。【解析】赅【gāi】表示完备的意思。言简意赅形容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而透彻。

18.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山清水秀

B.山青水秀

正确答案选A。【解析】清指纯净、秀指秀丽。山清水秀形容风景优美。

19.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绊脚石

B.拌脚石

正确答案选A。【解析】“绊脚石”本义是指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20.选择词语的正确词形

A.古今杂糅

B.古今杂揉

正确答案选A。【解析】“杂糅”本义为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的一种语病。古今杂糅比喻把古代和今天不同的事物混杂在一起。

今天的解析到这里就结束啦,下一篇我会为大家归纳地理常识的题目。关注我,每天学习,日渐精进!

四五百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比现在的玩具新鲜

操纵遥控的汽车、直升机,开着电动的小汽车……当今的儿童玩着各种现代化玩具,多么幸福!比起我们小时候玩的打尜儿、弹球来,简直如同天壤。继而想到,童戏也是与时俱进的,那么,四五百年前的孩子们玩什么?明朝末年的刘侗、于奕正二人在北京居住多年,所著的《帝京景物略》中,除记载了不少北京的山川园林、名胜古迹、岁时风俗之外,还记述了一些儿童的游戏。

(传)宋代《尧民击壤图》(局部)

一抓子儿抓的是羊拐?

我们小时候,女孩子大都会玩“抓子儿”。刘侗、于奕正笔下也有一游戏叫“抓子儿”,是妇女玩儿的:“手五丸,且掷且拾且承”。所谓丸,是“用象木银砾为之,竞以轻捷”。这个“抓子儿”,好像是古代的“弄丸”:一手抛掷,一手承接,接住后传给另一只手,把它再次抛掷起来,这样,五个丸在两手之间飞转如轮。如今在杂技舞台上还能看到这种节目,不过“丸”已不止五个,抛掷的手法也越加复杂多样,难度越大,越能博得喝彩和掌声。

“弄丸”见诸文字记载可早了。《庄子·徐无鬼》中说:“昔市南宜僚弄丸,而两家之难解。”僚,是一个善于弄丸的人;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他弄丸,两家的仇怨便消解了。弄丸,常用以比喻技术娴熟、轻而易举。清龚自珍《明良论四》:“庖丁之解牛,伯牙之操琴,羿之发羽,僚之弄丸,古之所谓神技也。”《水浒传》第二十八回:“掀天揭地英雄手,拔石应宜似弄丸。”

《红楼梦》里有丫鬟们玩“抓子儿”的描述。第六十四回,贾宝玉从正在办丧事的宁国府回到怡红院,“只见西边炕上麝月、秋纹、碧痕、紫绡等正在那里抓子儿赢瓜子儿呢。却是芳官输与晴雯不肯叫打,跑了出去。晴雯因赶芳官,将怀内的子儿撒了一地”。这就是宝玉听到的“嘻溜哗喇的乱响”。玩味这段文字可知,晴雯们玩儿的“抓子儿”,跟《帝京景物略》里说的“抓子儿”不是一回事,可能接近我们小时候玩儿的“抓子儿”。

“抓子儿”,我们也叫“抓骨头子儿”,用的是四个大小一样羊后腿的膝盖骨,俗称“羊拐”,所以又叫“抓羊拐”。“抓”字,我们念chuǎ。网上多用“欻”字代替。欻是象声词,不是动词。老朽以为本字应为“揣”。这个字有“控制、摆弄、玩耍”的含义。《汉书注》:“揣与摶通,控摶,玩弄爱生之意。”北京人说话喜欢“超近儿”,怎么顺嘴儿怎么念,于是就把“揣”读成“欻”了。所以,“抓羊拐”应该写作“揣羊拐”。

“羊拐”,《帝京景物略》中叫作“贝石”;“贝石”有“四面两端”,各有名称:凹的一面叫真,凸的一面叫诡,勾的一面叫骚,轮的一面叫背。

这和我们小时候的叫法不同。我们把“羊拐”或者是“骨头子儿”的四面,按形态分别命名,凹的一面叫做坑儿,凸的一面叫背儿,一个侧面像人耳,就叫耳,耳的对面叫真儿。不同的地方叫法也不尽相同,比如背儿也有叫“肚儿”的,真儿,也有叫“眼”的。

“揣羊拐”一般两个人以上玩,用四个羊拐,加一个小沙包。“揣”的人先将四个羊拐随意撒在平面,然后抛起沙包,迅速用单手将四个羊拐逐一翻转,使之按坑儿、背儿、耳、真儿顺序统一呈一面朝上,然后将沙包接住。一次至少翻对一个,如翻错或没翻成,或没有接住沙包,都算“坏”——即失败,把机会交给下一个玩者。这种游戏要求眼疾手快、动作稳而准,其中有难度亦有技巧。羊拐形状近似扁方,坑儿、背儿接触面积大,翻起来相对容易;耳、真儿呈侧立,接触面积小且不平,难度就大一些。谁能动作连贯、无一失手,谁就是胜利者。手巧的女孩能一次将四个羊拐稳稳翻个过儿。

《帝京景物略》说:“(掷贝石)其胜负也以贝石。”就是说,赢者可以获得很多“贝石”。那么晴雯怀里的“子儿”撒在地上发出“嘻溜哗喇的乱响”,就很像是羊拐了,而且数量还很多。对《红楼梦》里的丫头们来说,收集许多羊拐应该不是难事,而我们小时候,能凑成大小一致的四个羊拐,也不是很容易的呢——谁家能总有羊腿吃!

我猜这游戏源于游牧民族。一位蒙古族同胞告诉我,蒙古族儿童从小就爱玩儿这个,而且有多种玩法。有一种玩法叫“侠哈马呼”,意思是“搂羊拐”:大家围坐在一起,每人拿出若干个羊拐放在中间,轮流将一小铁链儿望空抛起,趁铁链儿还未降落时快速抢抓羊拐,抓得多者为胜。一轮一轮玩下来,有的孩子能赢很多、有的会输个精光。羊拐也是财富的象征,蒙古族孩子能拥有百十个羊拐的,是很让人羡慕的。

附带说一句,猪的膝盖骨也能拿来“揣”,但猪拐体量大而且不周正,不受欢迎。

二打柭原来即打尜

春天,是属于孩子们的。天气暖和了,孩子才能跑出来玩。《帝京景物略》中记录了一首童谣:“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杨柳儿死,踢毽子。杨柳儿发芽儿,打柭儿!”柭,是个多音字。念“拨”时,是农具连枷;在这儿念拔。歌谣里需要解释的,一个是“放空钟”,一个是“打柭儿”。

所谓“空钟”,好像是空竹,可又不像:“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盪(荡)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如)钟。”这种空钟的直径有八九寸,可以一至三人一起“放”,而不是“抖”;还有,它的声音是有孔的“竹尺”发出的,而且是有始有终、由大渐小的一声:“一钟声歇时乃已”。从描述的形状看,“空钟”更像是一个会发声的大陀螺,只要使之快速旋转起来便能发声。因为后文还说:“陀螺者,木制如小空钟,中实而无柄,绕以鞭之绳而无竹尺。卓于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则转,无声也。视其缓而鞭之”——看它旋转的速度放慢了,就用鞭子抽打它。

抽陀螺这游戏现在有些大人在公园里玩儿,陀螺很大,鞭子很长,抽起来鞭子“啪啪”作响。抽的人很开心,旁边人很害怕,躲得远远的。

所谓“柭柭”:“小儿以木二寸,制如枣核儿,置地而棒之,一击令起,随一击令远,以近为负,曰打柭柭。”——柭柭这玩意儿我知道:小时候玩儿过,但不叫“柭柭”,而是叫“尜尜(gá)儿”。把一截三寸来长、拇指般粗的木棒两头削尖,一个尜尜儿就制成了。把它放在地上,用一木板使劲敲击尜尜儿的一头儿使它跳起来,然后用手中的木板用力一打,就像击打棒球一样,看谁能把它打得最远。

打尜尜儿是男孩子的专利,很能锻炼男孩子的手、眼、脑的协调配合能力,但也有一定的危险性。老朽认识一女孩,男孩子打尜尜儿,她站在一边看稀罕。尜尜儿跳起来男孩用力一击,飞出的尜尜儿正打在她脑门儿上,当时就流血了!六十多年过去了,这女孩如今年届古稀,脑门上的疤痕仍隐约可见。

三抛堶之戏久流传

《帝京景物略》的作者认为,“打柭柭”的游戏,可能就是古时候的“击壤”。我以为此说实为勉强。

这里的“击壤”不是农人种田耕作时“击壤而歌”的击壤,而是一种游戏:把一块长一尺多、宽三寸的鞋底形状的木片侧放地上,人站在三四十步处用另一块木片向它投掷,击中为胜。这个游戏也很古老。有人说源于古代狩猎,是为让孩子从小掌握狩猎技能而玩的一种游戏。恐怕和古代邦国部落之间争夺土地有某种联系。汉王充在《论衡·刺孟》中说:“夫毁瓦画墁,犹比童子击壤于涂,何以异哉!”这句话的意思是:打碎屋瓦、毁灭田地界线,跟小孩子玩击壤有什么区别!

类似击壤的游戏历代不绝。宋代有“抛堶(tuó)”,也作“飞堶”。堶,即砖头瓦片儿。宋代诗人梅尧臣诗中有“窈窕踏歌相把袂,轻浮赌胜各飞堶”之句。前一句说众女子踏歌跳舞,后一句说男子玩飞堶之戏赌输赢。这种游戏又由宋代流传至明清。清人赵翼《瓯北诗抄》中有首诗说到了这种游戏:“自笑童心除未尽,拔河抛垛尚能嬉。”诗中“抛垛”即抛堶,用垛代堶是为符合诗中平仄的要求。从这两句诗中看到,不只孩子们喜欢玩抛堶,大人也爱玩。明代文学家杨慎著的《俗言·抛堶》中说,“宋世寒食有抛堶之戏,儿童飞瓦石之戏,若今之打瓦也。”

抛堶,明代称为“打瓦”,我幼时还玩过:一丈开外立一块砖头,划定一线,玩的人站在线外轮流抛出手中的瓦,以击倒砖头为胜。这很可能就是保龄球的滥觞。

打瓦,记忆中还有一种叫法:“打老”。“老”,即手中用来抛掷的石头,这可能是从蒙古语的石头——“吃老”演变而来的。最受欢迎的“老”,是不大不小、又扁又圆的卵石。被击打的,可以是砖,也可是一束秫秸秆儿——玉米茎中最细而又最光滑的那截,俗称“个档儿”的。

“打老”还有一种打法,即两个人各持一“老”,拉开距离、相互抛掷,以击中对方的“老”为胜。后来的“弹球”可能就是由此演变而来的。滴溜儿圆的玻璃球取代了瓦石,用胳臂抛掷变成了用手指拨弹,目标小了,击中的难度也增加了。老朽少时则不善此道,至今视为缺憾:弹得不远也不准。关键是弹的方法不对:用大拇指的指甲盖将球弹出,以致把指甲盖磨得又薄又疼。看比我大几岁的孩子,弹得又远又准,三米开外一弹而命中,赢得的玻璃球有一小口袋,别提多羡慕了。

(原标题:抓子儿 掷贝石 打柭儿《帝京景物略》中的童戏溯源)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谷溪翁

流程编辑:L019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在运河边寻访曹雪芹遗迹

据文献记载,曹雪芹家在北京通州张家湾曾有田地和当铺。1992年,曹雪芹墓葬石刻也正是在张家湾出土。在近年正式开园的张家湾公园内,设有一处“曹石印记”景点,大量的景墙、漏窗通过诗词和镂雕娓娓道来文学巨匠曹雪芹与张家湾以及大运河的故事。张家湾,这座运河边的古镇,因与曹雪芹的这段奇妙缘分,而汇入了经久不息的“京华历史文脉”。

寻访张家湾和曹雪芹家老铺,是我多年来的一个夙愿。

红学家周汝昌先生在《曹雪芹新传》中说,曹雪芹的父亲曹頫“从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继任江宁织造”。有关文献显示——当年七月,曹頫在《覆奏家务家产折》中说:“所存产业,惟京中住房二所,外城鲜鱼口空房一所,通州典地六百亩,张家湾当铺一所。”

曹家祖上原属正白旗旗主多尔衮的家奴,籍属满洲正白旗,其京中住房当在北京内城左翼——北起东直门内之南,南至朝阳门内之北;西起皇城根,东至东直门、朝阳门一线的城内。但曹家的“住所”具体在正白旗驻防地的哪条胡同,却因泛指而难以寻觅了。位于前门大街东侧的鲜鱼口,与著名的商业街大栅栏隔街相望。它形成于明代,叫“鲜鱼巷”——以附近商贩从前门外护城的“泄水河”(后称“三里河”)内打鱼,拿到巷里叫卖而得名。清代中后期,三里河的河水干涸,鲜鱼口发展成店铺相接的商业街。但“鲜鱼口空房”,也因没有具体门牌或所属巷子而难以找寻。通州的张家湾呢?那所谓“典地”,即押给其他人家使用的土地,用以换取钱银;议定年限,不付利息,到时还款,可收回原地,也称“典押”。属于京城内务府正白旗的曹家,在张家湾所开的“当铺”,应该与京城当铺的建筑格局类似。

周良先生在《张家湾古运河上的三码头》一文中说:“元时,大运河北端码头设在通州之南高丽庄东运河西岸,因万户张谨督海运至此再行陆运至京师而名张家湾,郭守敬主开通惠河亦于此入白河(北运河)……永乐帝诏建北京以备迁都,其自江南采运之大批木材均运至张家湾储存……中码头张家湾甚大,‘凡四方之贡献与士大夫之造朝者,舟至于此,则市马僦车以达都下,故其地水陆之会而百货之所聚也’。”这是说,“张家湾”之名号,出于元代,并渐成聚落。明永乐年间,因营建北京,水运的粮食、建材物资及南北货商、官宦、船夫水手等,云集张家湾,使张家湾日益繁华。其后又因防范倭寇沿运河侵扰,修建张家湾城墙。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潞河水马驿归并张家湾,沿运河往来京城的商旅、官员、赶考的学子等均经张家湾,或留宿,或换乘车马。当年,张家湾城内商舍多达30余家,有当铺3家,其中一家便是曹家所开。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滥情人情误思游艺慕雅女雅集苦吟诗》中,有隐说“张家湾”之语:“一日,黛玉梳洗完了,只见香菱笑吟吟的送了书来……”香菱和黛玉论说着诗句,香菱说:“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家做晚饭,那个烟竟是碧青,连云直上。谁知我昨日晚上读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其中的“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及“岸上又没有人”等,指的显然不是京城东便门大通桥附近,而更像是通州“张家湾”。

2021年3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我在女儿的陪伴下搭顺路车到通州北关,又从手机上叫了“滴滴快车”。车东去南下又西行,在一个布满平房小院的老镇子里停了下来;只见右手路边一个大院落,门旁挂的牌子是“张家湾村委会”。我走进院子,几位胳膊上戴着红袖章的大妈笑脸相迎,原来村委会正在此召开选举会。我说起《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问起当年曹家的当铺。大妈告诉我,沿街向前走,到一个十字路口向右拐,有大石桥,据说那里有曹家当铺。大妈又说,走完大石桥,你们再回到现在的这条路,然后一直向前走,那边有曹雪芹的塑像和墓碑。

拐进横向的街,向一位老先生问路,老先生指了指前方,说过了那桥,出了城门,左侧有两棵大树,两树之间有当年曹家的当铺。

街尽头,从一道铁栅栏口走下石阶,就到了石桥边。

桥下是深绿色的水,弯曲的两岸荒草丛生,呈现原生态的迹象。在桥石栏的起始处,有传说中的“龙生九子”之一的性好水神兽“八夏”(“八”和“夏”,均加“虫”字旁)。它或建在桥下——传说水位涨到其腹下,可将水吸入,可镇水保桥;或为坛台伸出的排水“龙首”——积水从其口中喷出,使其有了“喷水兽”之名。除此之外,其他龙子为:好声的“蒲牢”,卧于钟钮之上(也有说,好音的“囚牛”,刻在琴头上);好望,坐落在中式房屋屋脊两端的,叫“鸱吻”;好负重,驮石碑的是“赑屃”;好吃,配在食器鼎两耳旁的,为“饕餮”;好讼事,旧时常见于监狱大门上的为“狴犴”;喜烟火,常见于香炉上的是“狻猊”;好杀伐,镶嵌在刀剑吞口或剑鞘上的“睚眦”;龙的小儿,常见于宅院大门门环上的叫“椒图”。

在唐代以前,民间河桥多用木材建造,其上配以朱红梁栏;宋以后,河桥多易木以石,结构多为拱式环洞。眼前这座三孔联拱桥的桥体,是由一块块巨石铺就的;不过它已经没有当年的平整形貌,而是凸凹不平,有的呈现着深深的车辙印迹——这显然是数百年时空内重载货车的留痕。石桥的那一端挺立着一段城墙,正对着石桥的是高大的城门洞。这段城墙和门洞,带着复建的气息;古桥上的石栏和石狮,看上去也感觉是近些年补建补修的。但这些,都遮掩不住巨石铺就的桥身那苍然古意。

城墙上有一块由北京市文物局制的中英文说明牌,标名“通运桥及张家湾镇城墙遗迹”——运通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位于大运河北端水路要津张家湾城南门外码头。因横跨辽萧太后运粮河上,俗称“萧太后桥”。石桥南北向,三孔联拱,中券较高,内嵌碑记一块。石板桥内外浮雕莲叶形宝瓶图案,别致罕见。桥北为张家湾镇城墙遗迹。镇建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四面设门,现古城尚存南面城墙遗迹……1995年公布为北京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明神宗以“万历”为年号的48年期间,即公元1573年至1620年。以此计算,这运通桥至今起码已建造了400年。

张家湾是与“萧太后运粮河”联系在一起的。据《辽史》记载,萧太后,名燕燕,汉名“萧绰”,原为辽穆宗侍中(侍从皇帝左右)萧思温之女。穆宗遇刺身亡,萧思温与南院枢密使高勋等拥立耶律贤为帝(辽景宗)。耶律贤即位,进封萧思温为北院枢密史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萧燕燕以贵妃入宫;数月后,萧燕燕被册立为皇后。耶律贤患风疾,常不上朝,政事多由萧皇后主持议决。耶律贤病故,其子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继位(辽圣宗);萧燕燕在耶律斜轸、韩德让协助下,以太后身份奉遗诏摄政。

当年宋、辽在白沟河、大清河一线为界对峙。民间流传甚广的杨家将——杨六郎杨延昭,曾任地接辽境的军事重镇高阳关(河北高阳东)副都部署(当地戍边军队副总指挥)。

辽圣宗开泰元年(1012年),辽将南京(又名燕京)幽都府,改为南京析津府(西部为宛平县、东部为析津县)并增驻军丁。为从辽东京辽阳府(辽宁辽阳)运送物资到南京,需将货物海运到北塘海口(天津宁河境内),然后将船转入白龙港河,再在七里海(宝坻境内)逆流进入潞水(当年,其上游为白屿河),到达潞县南的码头(即后来的张家湾),与通向辽南京的运河——萧太后运粮河相汇。如果以辽圣宗的开泰元年(公元1012年)计,运粮河的始建期距今有1000余年了。

以萧太后为名的运粮河,起于辽南京(燕京)东门——迎春门(当今的广安门一带);它逶迤东去,如今早已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萧太后却以“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完善科举,吸收大批汉儒,减赋税、劝农桑,及力主辽圣宗与宋真宗订立“澶渊之盟”,使辽、宋之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无大规模战事而青史留名。

南京(燕京)是辽国的五京之一;除前面提及的东京辽阳府,其他三京为: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古宁城西)、西京大同府(云州)。

现如今,辽南京城坊巷图和郊野村社河湖图已难见;但北京西便门西南,依然矗立着始建于辽代的天宁寺塔——它高57.8米,为砖筑实心密檐式八角塔。当年的辽西京大同府,如今的山西大同,有始建于辽代且规模宏大的华严寺;在其薄伽教藏殿,完整地保存着我国古代泥塑珍品——三十一躯辽代塑像。山西应县木塔,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它高67米,是我国现存最大和最高的木结构楼阁式佛塔。木塔内,陆续发现了辽代燕京(今北京)雕印的“丹藏”(以契丹文刻印的大藏经)佛经刻本。它填补了我国古代北方地区雕版印刷史的空白,是研究辽代佛教文化和历史的珍贵资料。从燕京(辽南京)到大同府(辽西京),从永定河到桑干河,我们可以透视到一条沟通久远的文化带。

参照明、清北京城街巷胡同图寻找遗迹,当年的萧太后运粮河河道在宣南的半步桥东,留迹大川淀胡同、小川淀胡同、平渊里;又有说它临近牛街的七井胡同、南横街北侧。它从后来建成的明山川坛(先农坛)之北流过,穿越后来被称为正阳门大街(其上有桥名天桥)的街路,然后在明代建的天坛北墙之北、金鱼池之南流到天坛的东北角外,向东南行,再拐向西南,穿过后来才有的左安门之西的护城河,流向东南的十里河。参照手头的2014年北京交通旅游图寻迹,运粮河向东南去,流过老君堂,转向其东北的西直河,流向东北的水牛坊、小鲁店、大鲁店,再入偏向东北的朱家垡(又称胡家垡,“垡”又有“筏”之说),再经田府、大高力庄,流入张家湾。

这一天,我们所面对的,就是被许多人忘却了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全长约30公里的“萧太后运粮河”啊!

走过城门洞,眼见左手边的荒草丛中有两棵相距十余米的高大古树。不过出洞门所见更醒目的,是一座铁栏围起的石碑——便以为那是为曹家当年当铺所立。走近发现铁栏上有石碑说明,上写:“敕建通运桥福德庙碑”。此处原有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的福德寺,供奉“三官”(天、地、水三官)。此碑为艾青叶石制……纵刻楷书铭文19行。内文有“京师之路,西则卢沟,东则潞湾,为水陆绾毂”之句。潞湾为明时张家湾的别称,将潞湾(张家湾)与卢沟河(桥)相提并论,非比寻常。说明牌上说,1958年,张家湾粮库扩建,拆除福德庙。关于曹家当铺的事情,只字未提,我们也就只能面对那两棵古树凭空想象了。

回到十字路口,按原路向前(此时已分不清东南西北)一直走下去。只见街路两侧断断续续有卖清真食品的摊位——其中有标志性的“纯绿豆饹炸饸”;此外还有排叉、糖卷果、白年糕、切糕、了花(蓼花)、麻花、糖火烧、江米条、硬面饽饽等等。脚步慢了些,但寻曹雪芹塑像和墓碑的心更切。我们一直走到纵向街尽头,面对的是一条横向路;再问路,说是向右拐再向前走,过一条马路就是。靠近马路,还没过去就见对面的园子里有一尊巍然的曹雪芹坐像;走近仰望,身穿大褂的曹雪芹似凝神思索,其右手横执一支毛笔,左手扶在身前的腿上。坐像下的高台,从左向右写着“曹雪芹先生像”六个金色的字。雪芹先生的身后是泛染鹅黄淡绿的高挺树枝,其下露出汉白玉的石栏。

我们又回到街中清真寺那边去找曹家当铺。文献中记载,老北京城内的当铺,有高台阶及木栅栏大门,其上挂字号匾额,左方竖既高又大的幌子。二门内的店堂,多为瓦房五间,内设高柜台。其后院,又分为金银、珠宝、钟表、铜器、皮货、木器、杂项等库房;各库房均有大木栓、大铁锁……但我们在清真寺附近却寻不见这样的建筑。清真寺绿漆大门紧闭,上贴“疫情防控期间入寺须知”的告示,说明进寺者需要事先预约等等。沿着寺墙外绕行,可见绿琉璃的亭式建筑和殿堂的大屋顶;巷子里是民居的平房院落,没有丝毫当铺的痕迹。无奈折返,到张家湾博物馆去瞻仰曹雪芹墓碑。

张家湾博物馆建在楼房林立的“太玉园”居民小区中。

走进太玉园,比较宽敞的街道两侧树立着连成排的木制框架外罩玻璃的宣传牌,每块牌的右下角都标注“张家湾”三个字的图案;图案下标注“张湾村党支部村委会宣”。忽然想起来时那街的清真寺上,也有“张湾”二字。跟自小在通州长大的作家朋友求教,才知这“张家湾”和“张湾”是一个地方的两种称谓。张家湾村是张家湾镇(或张湾镇)所属的一个村,其他属村还有土桥村、牌楼营、烧酒巷村、大高力庄、皇木厂村、砖厂村等。当年的张家湾,指的应该是船运码头一带的河;其后,河道两侧形成了村落,也就是张家湾村,再其后又发展成张家湾镇。星移斗转,村镇变迁,河渠也会改道,或干涸或流淌起它河之水。通州的朋友说,不仅野河是弯弯曲曲的,就是运河也并非直线;河渠多的地方,人们常常很难辨别方向。

宣传牌上,有张家湾的文化、历史沿革、图片,还有曹雪芹的画像及关于《红楼梦》的情境绘画等。一幅“上世纪30年代通州运河渡口行人过摆渡”的照片,可见弯曲的河道和岸上高大茂密的树木,还有横在河中的摆渡船。一张“上世纪60年代以前的张家湾通运桥”的照片,可见桥一端的城楼和城楼侧后的成片平房,看样子是从城外向城里照的——这桥和张家湾河明显在城楼之外。一张下注“张家湾地区古遗址”的“京杭大运河”图上,可见我们已经看到的三孔古桥,还有城墙和城楼围绕着的古镇及古镇里的院落。只是,图中的城墙和城楼是由张家湾河在外围绕着的,而古桥是出了城门以后架在城外的河上的。再问询通州朋友才知,我们从张湾镇(张家湾村委会所在地)来到河边,走过古桥,再走过城门洞,那长着两棵大树和荒草的地方及远近的空旷处,应该就是当年的老张家湾村。恍然有悟,油然生出几分“沧海桑田”的感慨。

一张“清代张家湾运河及码头全图”,可以让我们领略当年张家湾的地理位置:张家湾村的西侧,有萧太后河;其西南是台湖,台湖东南有凉水河。张家湾村西北,有梨园镇,梨园之北有水从八里桥向东流至通州通惠河。当年,张家湾村之东南和东北是北运河的一系列码头,其中包括张家湾码头;这一连串码头是古北运河和古港沟河的船泊地。这些码头的东北有潞城,潞城东北有运潮减河和潮白河。可以说,当年的张家湾,与通惠河、萧太后运粮河、凉水河、北运河、港沟河和潮白河相通,当属水运繁忙的河津要地。怪不得当年往来于北京和江宁的曹家(或许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会在张家湾置地产、开当铺。

期盼着的曹雪芹墓碑照片,出现在宣传牌上了。但照片上的字迹模糊,若非已经知道墓碑上的字为“曹公讳霑”,我可能认不出来。即便是这样,我也只依稀辨出了一个模糊的“霑”字。

在宣传牌的《曹石出土》中说:“在‘学大寨’的号召下,1968年秋,张家湾大队平整土地会战开始,并安排第四生产队平整曹家坟及附近耕地。一日下午,几名社员于一米深处,发现一块放着的条石,都很奇怪。指导员让人将石抬上地面,去了土;见正中现出‘曹公讳霑墓’五个大字,左下角刻‘壬午’2个小字,便告诉大家:这石是曹雪芹墓碑……”后来“在石旁挖出一具男性朽骨……便将碎骨随土装入小车簸箕,推到萧太后河边倒弃。当晚收工,指导员唤来堂兄将曹石抬上小车,推回自家,冲刷干净,依次用八开办公纸于5大字2小字上,用铅笔在纸上划涂,得到6张拓片,至今在家珍藏。次年春盖房将曹石用作后檐台基。”从这段文字来看,曹家墓地临近萧太后运粮河。在民间,知道《红楼梦》和曹雪芹的,并不稀少;但知道《红楼梦》的作者“名霑”,号“雪芹”的人,应该不多。不过在张家湾——曹家当铺和曹家祖坟所在地,有村民知道“曹霑”,应该不算非常稀奇。争议和疑问自然是有的,但无论如何,保留曹雪芹墓碑,对“红学”和“曹学”研究都是一种功德。

一个宣传牌上,以《张家湾文化——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灼见》为题,撰文说:“对于张家湾出土曹雪芹墓碑,在众说纷纭之际,1992年8月26日上午,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和国家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金石专家傅大卣先生来考察曹石……均借助放大镜认真仔细观察,不仅看正面,而且看反面、侧面于字迹及其字口处察看尤为耐心细致。傅老先生言,‘碑是真的,没问题’‘正是有划痕,才更清楚地看出字口是旧的’‘至于合不合碑刻的规矩,不是问题,说明这碑不是名人给立的’‘石刻是真是假,不在于它的大小好坏’。史老先生一针见血指出:‘研究石刻,不要绝对化’‘这是埋葬时临时找块石头,急就而成,草草埋葬’‘这是一个墓志类的葬石,或者叫葬志,此类葬志历史上存在不少’。老先生深感曹石发现的重要性,情不自禁命笔挥毫赋有四首绝句,其一云:‘石头显世见芹溪,字字斑斓望欲迷。读罢懋斋怀旧句,河干葬志不容疑。’……9月24日、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著名红学家刘世德、石昌渝、邓绍基、陈毓罴、王利器等老先生,先后来看曹石,俱认为曹石是珍贵文物,是红学界一件大事。”

走过宣传牌不久,向右转,路的尽头就是2018年9月6日开馆的张家湾博物馆。远望就发现门前无人出入,走到近前只见大门紧闭,上贴因疫情闭馆的通知。

张家湾,这水这桥这城墙这古树和曹雪芹先生像及“曹公讳霑墓碑”,融会于萧太后运粮河、北运河、通惠河及“运河滩文学”的北京历史文化浪花中,汇入了经久不息的“京华历史文脉”。

刘孝存

来源: 光明日报

备战22省考公考成语每日积累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43)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焕然一新:形容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例句:大扫除后,教室焕然一新

2.蒸蒸日上:

形容事业兴旺发达,不断向上

例句: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正蒸蒸日上

3.日新月异:

日新:每天都有新的。指发展、进步极快,不断出现新事物、新气象

例句:当今的科技水平发展之快可谓日新月异

4.朝气蓬勃:

朝气:早晨的清新空气,引申为力求进取的精神状态。蓬勃:旺盛的

子。形容生气勃勃,充满活力

例句: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5.扑朔迷离: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

例句:这件案子扑朔迷离,让警方无从下手

6.悄无声息:

形容没有声音或声音很轻;也形容没有名声,默默无闻

例句:雪花悄无声息地落在大地上

7.防不胜防:防:防备,提防。不胜:禁不起,承担不起。形容想防备但防备不过来例句:他打的球变化多端,常让对手防不胜防

8.出其不意:原指在别人没料想到的时候行动,后泛指出乎对方意料

例句:这些办法都能有一些出其不意的好效果

44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别出心裁:

独创一格,与众不同

例句:这是一场别出心裁、充满特色的联欢晚会

2.相映成趣:

相互衬托着,显得很有趣味,很有意思

例句:飞舞的蝴蝶与五彩缤纷的鲜花相映成趣

3.亦庄亦谐:

形容既庄重,又诙谐

例句:这场舞剧亦庄亦谐,引人入胜

4.妙趣横生:

妙:好,美妙。横生:层出不穷地表露。美妙的意趣接连不断地表露出

例句:这本书内容生动,妙趣横生,深受同学们喜爱

5.虚张声势:

张:铺张,夸大。装出强大的声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唬或迷惑对方

例句:他样子吓人,其实是虚张声势而已

6.铺天盖地:开

形容来势非常猛烈,充满了整个天地

例句:近年来电信诈骗铺天盖地,手机总是接ニ连三的收到诈骗短信

6.口耳相传:

ロ说耳听,递相传授

例句:口耳相传的街谈巷议,往往成为小说家的写作素材

8.耸人听闻:耸:惊动。指故意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后感到震惊例句:你不要讲些耸人听闻的事情来蛊惑人心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45)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彻头彻尾:从头到尾,完完全全例句:他所说的是彻头彻尾的谎言2.不折不扣:本指一点也不打折扣。后表示完全、十足例句:在学校,我们应该做一个不折不扣的好学生

3.货真价实:货物不是冒牌的,价钱也是实在的。原为商人招揽生意的用语。现引申为实实在在,一点不假例句:这家商店的商品货真价实,生意十分红火

4.实至名归:实:实际的成就或成绩。至:达到。名:名望,声誉。有了实际的成绩,自然就会得到应有的名誉例句:他对公益的热心口碑载道,此次获选为好人好事代表实至名归

5.微不足道:非常藐小,不值得一提例句:这点小事对我来说太微不足道了

6.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远远不如例句:与您的作品比起来,我的作品就相形见绌了

7.差强人意:指还算能振奋人的意志;形容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例句:这篇作文文笔虽然不够优美,但结构安排还差强人意

8.自愧弗如:自感惭愧比不上他人

例句:对他的台风与舞技,我们自愧弗如,只有甘拜下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46)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无可辩驳:没有理由或根据来否定对方的意见。形容事实确凿,理由充足例句:在大量的事实面前,犯罪分子无可辩驳

心服口服: I

服:服气。内心和口头上都服气。形容对某人或某事完全信服

例句:他说得人情人理,大家听得心服口服

3.不置可否:不说可以,也不说不可以。指不表明态度例句: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决不能不置可否

4.眼见为实:

亲自听到的还不足为信,只有亲眼看到的才是真实可靠的

例句:耳闻为虚,眼见为实,不能以耳代目,要以目正耳

5.充耳不闻:堵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意见例句:他对老师的话充耳不闻,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6.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例句:对于劳动人民的疾呼,你不能置之不理

7.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例句:一些人的确关注这个问题,但另外一些人却不以为然

8.将信将疑:

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例句:我说了半天,他还是将信将疑

47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无从谈起:因为条件不足,事情没法办成

例句:如果没有孙悟空,唐僧西天取经根本无从谈起

2.无济于事:

对事情起不到帮助作用

例句:如果方法不对,怎么努力也是无济于事

3.徒劳无功:

白费力气,没有功效。也说劳而无功

例句:没有明确目标的会议多半是徒劳无功

.黯然失色:①指事物相比之下显得暗淡无光。②形容心情沮丧,失去了原有的神采例句:所有的荣誉与她所获得的相比都黯然失色

5.各行其是: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例句:在一个集体中各行其是是搞不好团结的

6.独善其身:

原指独自修身养性,保持个人的节操。现多指只顾自己好,而不管别人

的个人处世哲学

例句:只知独善其身的官员不是好官

7.两败俱伤:

相斗的双方都受到损伤

例句:你们两人再这样斗下去,终究会两败俱伤,各不讨好

8.以邻为壑:把邻国当作排泄本国洪水的大水坑。比喻把自己的困难或祸害转嫁给别人例句:他这种尽占别人便宜,以邻为壑的态度,真叫人不齿

48/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弱不禁风:

身体太娇弱,连风都承受不住

例句:他的儿子弱不禁风,应该多运动运动

2.一无是处:一点对的地方也没有。

例句:我们要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3.无所作为:

什么也不做或没有做出什么成绩

例句:我们要认真学习本领,不要将来无所作为

4.无足轻重:

无关紧要

例句:在这个公司里,他只算一个无足轻重的人

5.立竿见影:

把竹竿竖在太阳光下,立刻就能看到影子。比喻收效非常迅速

例句:他改进了学习方法,效果立竿见影

6.事半功倍:于

形容做事得法,费力少而收效大

例句:事半功倍的学习效率让他节省了不少时间

7.万无一失:

失:失误,差错。形容有绝对把握,绝不会出差错

例句:这件事只有交给他办,才能万无一失

8.尽善尽美:

形容完美无缺

例句:生活总会是五颜六色的,做不到尽善尽美

49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过河拆桥:

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曾经帮助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例句:我们要懂得感恩,不能过河拆桥

2.落井下石

见有人掉在井里,不但不救,反而向井中扔石头。比喻乘人危难

之际加以打击陷害

例句:你要不能帮忙就算了,千万别再落井下石

3.一网打尽:

比喻全部抓获或彻底肃清,一个也不漏

例句:公安人员大智大勇,很快就将罪犯一网打尽

4.釜底抽薪:

从锅底下抽去燃烧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例句: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用釜底抽薪的办法

5.走马观花:

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原形容愉快和得意的心情。现比喻观察事

物不深入,不细致

例句:他到那里并没有做调查,只是走马观花地跑了一圈

6.粗枝大叶:

比喻做事粗心大意

例句:我们对待学习和工作不能粗枝大叶

7.轻描淡写:

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

例句:这么严重的错误,他竟然轻描淡写地敷衍过去

回避主要问题,只谈次要问题

例句:罪犯十分狡猾,交待罪行往往避重就轻

50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按部就班: i

遵循一定的程序

例句:他做事一向按部就班,有条不紊

2.表里不一:

表面与内在不一样

例句:他这个人就是这样,总是阳奉阴违、表里不

3.墨守成规:

形容思想保守,按老规矩办事,不求改进

例句:我们要敢于创新,不能墨守成规

4.按图索骥:比喻办事机械、死板,不知变通。后也比喻依照一定的线索去寻找事物例句:刑警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按图索骥,迅速将罪犯抓获归案5.坚定不移:形容人的意志、立场、观点等坚定,毫不动揺例句:学校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6.一丝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例句:张老师对待教学工作一向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7.精益求精:形容追求好上加好,永无止境例句:她无论做什么事都喜欢精益求精,不求最好,但求更好

8.矢志不渝:立下誓言决不改变自己的志向。形容意志坚定

例句:这位学者矢志不渝地坚持着科学研究了

51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支离破碎:

形容事物零散破碎,不成整体

例句:战争让大好河山变得支离破碎

2.不伦不类:

既不像这一类,也不像那一类。形容不像样、不规范或不成体统

例句:这位年轻人打扮得不伦不类,让人看了很讨厌

3.名存实亡:

只有空名而实际已不存在

例句:自从日方半途撤走后,这家合资企业已经名存实亡

4.面目全非:

:样子完全不是过去那个样子。形容变化很大

例句:那个计划已被改得面目全非了

5.泾渭分明: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

或是非分明。

例句:以前,欧洲的左翼和右翼政党间泾渭分明

6.非此即彼:在两者之间必取其一的选择

例句:犯罪分子的路有两条:一条是投案自首,一条是越陷越深,非此即彼

7.针锋相对:

针尖对针尖。比喻在争辩或斗争中,针对对方的论点或行动进行回击

例句:辩论双方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8.水火不容:

比喻二者对立,绝不相容

例句: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

52

2022省考

每日成语积累

每天为你摘取值得积累的常考成语

1.奉为圭桌:奉:信奉。圭:测日影的仪器。桌:射箭的靶子。圭桌:比喻事物的准则。比喻把某些言论或事物敬奉为准则

例句:有的干部把上级的每一句话都奉为圭臬,结果工作还是没有做好

2.唯命是从:让做什么就做什么,绝对服从

例句:张科长对于上级领导的指示向来唯命是从,句句照办3.亦步亦趋:

别人慢走,跟着慢走;别人快走,也跟着快走。比喻没有主张,事事都

模仿或追随别人

例句:对于商品的款式,这家厂商只求亦步亦趋,从未有创见

4.马首是瞻:古代作战时士兵看着主将的马头决定进退,比喻跟随别人行动或听从别人指挥

例句:你不必全听他们的话,唯他们马首是瞻

5.画地为牢:

原指在地上画个框,作为牢狱。后用来比喻只许在规定好的范围内活动例句:学术无界,文化无墙,永远不能画地为牢6.作茧自缚:

蚕吐丝作茧,把自己包在里面。比喻自己束缚了自己或使自己陷入困境例句:这件麻烦事是他自找的,如今作茧自缚,怪不得别人

7.物极必反:

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例句:做事得有个度,否则就会物极必反

8.贻笑大方: i

让内行人笑话(常作谦辞)

例句:发表意见之前要先确实求证,免得出了错误,贻笑大方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