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游戏中最惨痛的败北惩罚!每个都是暴击999)

导读 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文章列表:1、游戏中最惨痛的败北惩罚!每个都是暴击9992、你见过用跳舞来通关的地牢游戏吗?节奏地牢带你突破传统3、掘地求升逼疯了无数人,我却从中感受

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文章列表:

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游戏中最惨痛的败北惩罚!每个都是暴击999)

游戏中最惨痛的败北惩罚!每个都是暴击999

在游戏中,败北乃是兵家常事,只要不是一命通关的游戏,几乎人人都能重新开始!

最近夹子回顾了小时候耍过的《超级马力欧世界》,在ns的退回作弊下,终于是通关了!但并不是所有游戏都可以这么简单的重新来过,还真的有喜欢搞幺蛾子厂商在重新开始这一设定上,费足了功夫!于是各种败北惩罚就接踵而来了!

要说最难受的,除了一命通关外,损失真金白银最为难受!在EVE中就记载着 最昂贵的的死亡惩罚!EVE游戏中的死亡机制,是当你的舰船被摧毁那就真的没了,你在这艘船上的物资也会报废。连你花RMB购买的东西也会跟着消失,2012年有一名玩家运送货物被攻击后损失了4万多人民币!简直让人直呼玩不起,每一下攻击都是人民币味道..

虽然损失真金白银真的难受,但是从头开始的痛苦也毫不逊色!除了一些知名地牢游戏外,还有这么一款曾让faker都鬼哭神嚎的神作《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别名《掘地求升》。啥也不用说了,光听这个名字就能知道到这款游戏的所带来的惩罚。

一个失误就重新回到起点的游戏。此游戏成功玩疯了无数个主播,无数个有志青年怀揣着希望与梦想前来挑战,最终只能伴随着自己的大叫离去。这就是《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一款象征着黑暗的游戏。

以上两种最扎心的败北惩罚,是不是很窒息?接下来介绍的几种百倍惩罚虽说不会对你身心造成直接伤害,但也是侧面给你来个暴击!直接让你哭笑不得~

例如《魔兽世界》游戏中的死后找尸体,对于很多初入魔兽的萌新来说,死后找尸体成了一种变相的惩罚,困扰了很多新人。更是让玩家记忆深刻的吐槽“那年”,一个找尸体的下午。

打开某度一搜《魔兽世界》,发现找不到尸体的人数还真是不少..

而暴击 999的,应该就是每次想在手机上来个休闲游戏时,死亡蹦出的广告了吧..本是先后放松一下,结果一out就来广告,干啥都要点广告,要说各大视频网站都有vip去广告呢?每次等待广告时简直是无可奈何!!什么时候能来一个去广告vip害!

说到这里,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那些无法接受的死亡方式呢?是金钱的流失,还是心灵的暴击?欢迎评论区分享出你的故事。

你见过用跳舞来通关的地牢游戏吗?节奏地牢带你突破传统

“掌握节奏,我将战无不胜”

创新,是在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都特别关注的一个词。樱桃味的可口可乐亦或是香蕉味的美年达,我们每天都在接触“创新”。这个世界也在创新,如果因为害怕就不迈出那一步,那就只能固步自封逐渐被时代抛弃(不过樱桃味是真的难喝233)。

从“坐在水缸里抡大锤的大叔”(《与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再到“我的朋友燕双鹰”(《《我的朋友佩德罗》),越来越多的创新游戏映入眼帘,有的新颖让人眼前一亮,有的搞怪让人不禁发笑。

那么见过这么多的创新游戏,你见过用跳舞毯来玩的地牢游戏么?

没错,这说的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节奏地牢》,一款由Brace Yourself Games于2015年开发的类rogue地牢游戏。

要问这游戏怎么玩,笔者只能告诉你:节奏,就是一切!

戴上耳机,音乐盛宴马上开始!

坐在电脑前我们自己动

节奏就是一切,这个游戏你只需要感受节奏然后按上下左右就好啦。

没有别的游戏键了?没错,只有上下左右四个操作键!

不过既然操作键位这么少,那游戏难度可就大大增加啦!玩家的每一步都是要按照节奏来行动的,如果不按节奏来你甚至都无法移动!(仿佛刚开始就要劝退很多人了。)

不过游戏内也有不必严格按照节奏行动的角色的,玩家们也不用担心。不过笔者还是推荐玩那些按节奏行动的角色,因为那样就可以和评论区写的那样,跟着节奏,我们自己就动起来了!

我们不快但也不慢

要说战斗体验,笔者没有见过比《节奏地牢》更加奇妙的战斗模式了。怪物的行动也是按照节奏来的,一个节奏点就是一个回合,感觉就像是把一个即时战斗游戏玩成了回合制的感觉(2333)。

每个怪物也都是有自己的行动模式的,玩家可以在训练模式下选择一种怪物进行反复练习,完全不用担心真遇到的时候手忙脚乱啦。当你熟练地躲过冲刺的牛头人,然后看着牛头人按着节奏一步一步冲刺然后撞在墙上,是真的很有趣(熟练得让人心疼)。

类rogue游戏怎么能没有各种各样的武器和道具呢!无限背包、需要按节奏上弹的弓、可以破坏任何地形的炸弹……各种武器道具应有尽有,而且都是按节奏来的!

玩家击杀怪物并一直保持节奏不断,就可以获得金币倍增效果,这个效果是可以一直增加的!而有的武器就是根据倍增器倍数造成伤害,也就是越战越强!

节奏就是一切!再加上各种各样的奇遇点,类rogue体系就完成了!

既然追求不同,那就贯彻到底咯

一个音游的节奏搭配上即时战斗的地牢游戏,这是别人想都不敢想的。

Brace Yourself Games却让我们看到了这么奇妙的搭配的可能性:每个角色、每个区域、甚至每一层都有不同的音乐,即上百种强节奏音乐;新颖却不缺乏游戏性的独特节奏游戏模式;拥有不同限制的特色人物;就算是一个节奏点走一步的游戏也能玩出紧张刺激的感觉。

这种敢想敢做的精神也正是做创新游戏所需要的。说到敢想敢做,每层的音乐是有结尾的,听完了就会强制传送到下一层,不给你听第二遍的机会哈哈,这么有趣的游戏还不快入手一个试试嘛!

Ps:商店老板的歌喉真的很迷人!

---- End ----

关注公众号 【情报姬】 获取更多ACG情报资讯

掘地求升逼疯了无数人,我却从中感受到了宁静

作者:Pharisees@白鹅纪

关于《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又名《常回家看看》、《掘地求升》等)这款游戏本身已经不需要太多的介绍——作为这个大直播时代的又一个“网红爆款”游戏,相信各位读者早就在各种直播间和视频网站见识过很多次了:

一般来说,这种打着“高难度”、“虐心”的游戏并不适合大部分普通的“手残”人士,但作为这些普通人中的一员,在将一个周末的时间浪费在这个(表面上)简陋、粗糙的游戏之中后,我产生了一个荒唐但诚恳的想法:我觉得每个人,至少是每个玩家,都应该来试试,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

1. Start Over

在和罐子里的裸男对视了2个小时之后,一种每个玩家都曾经或将要经历的,混合着自大、中二与某些毫无根源的信念的谵妄占据了我的大脑——“这游戏针对我!”

催使我去尝试这款“虐心”游戏的主要动力不是跟风,不是挑战自我,而是解谜——在游戏的介绍页面,班尼特福迪如此形容:

是的,吸引我的正是这样一个谜题:他要伤害的究竟是谁?

班尼特福迪是这款游戏的作者,这款游戏——简而言之,就是操控一柄锤子,来带动这个缸中裸男攀上一座由石块、阶梯、以及各种杂物建成的山;复杂地说,角色的运动完全依赖于锤子与物体的相互作用,而这又与锤子的角度、木柄的延伸长度以及挥动鼠标时的力度、人物运动的惯性……等等一系列物理参数息息相关,稍有偏差效果就完全不同,因此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可能做出的操作是无限多的,而难度也正来源于此:如何找到正确的方式挥舞大锤,越过障碍?

不过这项任务听起来似乎也没多复杂,但如果你尝试过同样由班尼特福迪开发的“反人类”游戏《QWOP》的话,你一定能理解一个完全自由的肢体在一个真实的物理系统中是多么棘手的存在:

《QWOP》是班尼特福迪开发的另一款高难度游戏,玩家需要通过qwop四个按键控制运动员的四肢,来走过100米长的赛道——而绝大多数人连1米都无法完成

你切实地行动了,角色忠实地反应了你的指令,但一些无意识的鼠标移动、按键的迟疑就会让一些偏离预想的轨道——事实上,我们远没有我们以为地那么擅长控制我们的身体,尤其是还隔着一块屏幕的情况下。

在地狱般的两个小时之后,我最终停留在了这里,山脚的箭下。它确实是开局之后的第一大难关:你需要把锤子越过这根箭,然后把人拉上去,但多数情况下锤子的长度并不够,而反斜面的存在又让你在发力时十分容易滑落下去。

但这并不是全部理由:不断的尝试加上一点运气,我曾数次成功越过了这根箭向上攀登,可是一旦失误,我就会高高跃起,直落谷底,然后回到这根箭的问题上来——这才是这个游戏最大的恶意:Start Over,从头再来。一次失误往往会导致你失去一切辛苦达成的进度,从头开始。凭借运气克服的难关没有任何价值:你不可能永远不失误。

一次典型的、完美的降落——在整个游戏过程中你将无数次经历这些时刻

2. No Pain,No Gain

不知道第几次从半山落下之后,我开始确信一件事:这游戏要伤害的就是——至少部分是,我这种“手残”玩家。绝望将我紧紧缠住,而我不得不选择逃离:像你们中的大多数那样,我点开了某个直播间…

从《QWOP》到今天的《GETTING OVER IT》,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直播/视频效果极佳。简单直观的规则让每个主播和视频作者都能轻松开始尝试,而极高的难度则赋予了他们表演的空间:天才们展示娴熟的技巧和精妙的操作挑战极限通关,更多的普通人则通过花式的失败来取悦观众,而在这些努力和失败中各位主播的个性与情绪都得到了彻底的暴露:耐心、倔强、急躁、愤怒……在一个安全的位置观赏主播们面对挫折以及微小进步时的“失态”,有的时候是比游戏本身更愉悦的事。

在一次致命的失误过后,主播Kim Doe悲伤而愤怒地,剃掉了自己的头发

但班尼特福迪所要创作的,并非只是又一个“主播游戏”。在随着游戏进行播放的旁白中,作者向玩家分享了一系列观点,包括本作的构思,游戏的快餐化,现代文化和网络文化的垃圾堆……其中一段是关于Youtube和Twitch的:成千上万的视频被制作出来供观众享用,如同雏鸟接受被咀嚼好的食物一样,这也是(垃圾)文化的一部分。

垃圾文化只能创造出垃圾产品,B级电影、B级音乐、B级游戏……而毫无疑问,我们都是一群B级观众。

如果这段还是只是隐晦的嘲讽,许多观众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被嘲讽了的话,游戏的终点则是明确无误的告诫:奖励只属于那些亲自攀登之人,No Pain,No Gain.

大多数通关者都遵循了不要录制视频或直播的告诫,当然也有人泄露了奖励是什么,但我建议你们不要去寻找

在某种意义上,这个游戏的结局完成了双重的打击:首先,是对主播们的——别人做到了,而你没能做到。在众多关于《GETTING OVER IT》的视频中,有一类是关于“主播们观看他人速通视频后的反应”的,而结果也相当一致:许多主播表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并决定永久放弃这款游戏;这也是《GETTING OVER IT》带来的挫折感的一部分:通关率极低意味着,总有人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

其次,则是对观众的,成功的喜悦最终只属于历经挫折后的勇士,而你永远只是一个无关的旁观人士,你甚至没有权利旁观胜利者的狂欢——或许,这是对“游戏”的本质的回归。

3. Born To Lose

回到游戏已经不知道多少个小时了,这座愚蠢、险恶而混乱的高山开始呈现出另一种面貌:在杂乱无章的外表之下隐藏着某种秩序,某个未被发现的上升通道,而秘诀存在于这里和那里的像素点之中。这些岩石、钢铁、纸箱……不再向我吼叫——它们在笑,班尼特福迪在笑,而在又一次坠落中,我也开始大笑起来。

班尼特福迪鼓励玩家们亲自来体验这款高难度游戏是有理由的:《GETTING OVER IT》是一款非常有趣的游戏,值得每个人去尝试,只是呈现趣味的方式略显特殊——趣味来自于失败。

作为一名游戏开发者,兼哲学博士,班尼特福迪对于游戏中的失败,以及由此引发的“挫折感”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

对于一款伟大的游戏,挫折感是不可或缺的调味。

班尼特福迪开发的游戏大多如此:单纯、困难,充满脑洞,带给人挫折

《GETTING OVER IT》可以说是贯彻了这一理念:这是一款全是挫折的游戏。在作者的一篇博客中,他列举了在游戏中营造“挫折感”的10种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功亏一篑”、“从头再来”、“他人能做到,而我不能”、“强迫性重复劳动”……这些方法被他部分或者全部的应用到了《GETTING OVER IT》中——目的就是要给玩家们带来究极的挫折感。显然,他做的十分成功。

《GETTING OVER IT》的直接灵感来源《Sexy Hiking》是一款典型的Start Over式游戏:一旦失败往往意味着从头再来

但这是否意味着他就是一个单纯以捉弄玩家为乐的虐待狂呢?也许并非如此。反人类的难度、虐待玩家这些元素在《QWOP》们中就已经足够多了,这一次,班尼特福迪的野心更大。

在游戏中班尼特福迪吐槽了现代电子游戏的模式:它们给予玩家虚假的保证——遵循一定的规则,不断训练提升自己,利用一个又一个保存点步步为营——最终,你会获得成功,但这不是真正的成功,而你在路途中所遭遇的失败也并非真正的失败。一切都是被安排好的,一切体验都以预定的方式赋予玩家,这让游戏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速食快餐,在被快速享用之后丢进垃圾桶——当然,以上只是班尼特福迪的一家之言,但《GETTING OVER IT》毫无疑问是这类游戏的反面。

某种意义上,Save Point是一种谎言

作为街机、8bit时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班尼特福迪显然对于失败了就重头再来的传统街机模式更有兴趣:在这类游戏中,没有什么成功的保证,唯一值得信赖的只有自己的实力与经验,而这些只能在一次次痛苦的“失败-重开”循环中获得——因此我们可以说,在某种意义上,在《GETTING OVER IT》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真实的失败,真实的挫折感,也最终指向了真实的成功,及其带来的甘甜的滋味。《GETTING OVER IT》确实是一款,为那些与班尼特福迪有着相似游戏趣味的玩家准备的盛宴。

“如果在《太空侵略者》(一款经典街机游戏)中你死亡后不需要重开,这游戏又有什么趣味呢?”——班尼特

更进一步的,这种“传统街机游戏”所代表的是与当下截然不同的设计理念:在“成功”被保证的现代游戏中,如何在“通关”之后提供更多的“End Game”内容成为了探索的重点:开放世界,多人联机模式……这种倾向有时包含着一些危险的因素。

而《GETTING OVER IT》并没有这种烦恼:不仅是因为难以通关,更是因为,玩家们不需要取得最终的胜利也能获得快乐——关于失败的快乐。不仅仅是因为失败指向了未来(可能)的成功,而是因为在《GETTING OVER IT》中,“坠落”这一失败的结局所带来的挫折感,被班尼特福迪巧妙的用幽默化解了。

在你坠落时,他总会一本正经地念上一句关于失败的格言:

有时还会是一首轻快又悲伤的歌谣

甚至根据你坠落的距离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安慰(吐槽):

而最极致的表达来自这里:当你翻越了由现代家具堆叠而成的垃圾山之后,你来到了游戏的最后阶段:雪山。而此时,班尼特福迪会如此鼓励你:你成功到达了这里,证明你和我一样,并不是那种被成功的野心所驱使的人;那么,请乘上这条蛇吧。如果你相信了,那么恭喜你——你发现你回到了起点。

比起一个恶劣的玩笑,我更相信这当中也部分体现着班尼特福迪真诚的想法:享受这些失败的时刻吧,它们有时比成功更加有趣。

上文提到的直播剃头的主播Kim Doe,在无数次坠落后找到了享受失败的方式:他开始一边Cosplay一边“克服难关”

但这并不容易做到。现在我们已经可以清楚地回答开头的问题:这款游戏的目标人群——也就是伤害对象——是那些自尊心极强的玩家们:他们不允许自己失败,唯一的目标就是通关,然后赶往下一个游戏,这种心情越是强烈,他们所经历的痛苦就愈大。

所以它现在已经伤害不了我了——在某些时刻,我看着这座由岩石、垃圾堆叠而成的、杂乱的垃圾山,想起的却是我曾沉迷其中的,那个沉默、神秘的《Mountain》。

著名玄学角色扮演游戏《Mountain》——你需要扮演一座山,并且什么也做不了,如同一座真正的山那样,安详、沉静、无能为力。

这两座山似乎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他们都通向宁静,只是一个借助冥想与沉思,另一个通过无尽的折磨、愤怒与精疲力竭后的释然。

在另外一些时刻,我觉得这些坠落的过程指向了我的生活,西西弗斯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这种想法背后的谕示令人担忧——我可能永远也无法登上顶峰。在游戏中,我依旧停留在“现代生活的垃圾山”上无法前进,也许在现实里我也活在一堆“现代垃圾”与“B级文化”的包围之下,但这似乎也不成其为问题,因为,我已经学会如何不再担忧——无论如何,我建议你们都来试试,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

如果喜欢本文,欢迎收藏和关注【白鹅纪】头条号!

正当防卫4里能玩掘地求升 但一样的难爬

由雪崩工作室(Avalanche Studios)开发的招牌系列射击名作《正当防卫4》(Just Cause 4),今日(12月5日)登上PC Steam、PS4、Xbox One平台,除了操作特务在南美洲进行激烈枪战火并外,你还能顺便重温“掘地求升”的痛苦回忆。

没错,那款虐死人不尝命,由Bennett Foddy开发的《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Getting Over It with Bennett Foddy),在《正当防卫4》里玩得到,而且玩法没有变,除了手上的铁锤变成了铁锹而已。

诚如发现者如DANNYonPC以及MathChief所述,《正当防卫4》在游戏里将《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迷你游戏视成为一个彩蛋,玩家只要前往地图上Hanasacha北方的山丘即可找到坛子与铁锹,与之互动即可进行小游戏。

在《正当防卫4》里,玩家必须操作特务瑞可·罗德里格斯(Rico Rodriguez),到位于南美洲的索里斯,尽情探索1024平方公里的异国世界与广大辽阔的是非之地。本作可利用飞鼠装在天际翱翔,并随心所欲的进行高空跳伞,还能体验广大开放世界的气氛变化,连龙卷风都有。

事实上,本作在3代便有《Final Fantasy》、《传送门》、《暗黑之魂》等许多彩蛋元素,玩家们或许更在意的是4代的彩蛋究竟有多异想天开,等明天游戏上市,大家就能一一去挖掘了。

《正当防卫4》(Just Cause 4),于12月5日登上PC Steam、PS4、Xbox One平台,Steam售价379元,支持繁体中文。

faker玩了两个月还不腻,这款小游戏有那么好玩吗?

相信经常看faker直播的人都知道,faker从今年5月份到现在都一直在玩一款名为《Angvik》的游戏,这就不禁让人想问了,玩了两个月还不腻,这款游戏真的有那么好玩吗?

这款游戏的“小”体现在其成本、画风上,简单的几个操作非常容易上手(上下左右跳跃左右手攻击召唤宠物打开背包),玩家们刚玩的时候或许会觉得挺好玩,但是随着游戏的深入相信不少玩家都会玩得“心态爆炸”。

因为这个游戏,不能存档!不能存档!不能存档!!相信不少人看到这几个字之后都会选择放弃入坑的想法。

这是一款难度挺大、容易让玩家心态爆炸游戏,好玩谈不上。所以对于faker来说,这款游戏或许和《I wanna be the guy》、《和班尼特福迪一起攻克难关》一样,是锻炼反应力和心态的工具吧。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