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之树的印记有什么用(爸爸也是种星星的人,一位85后殡葬师眼中的人生大事)
世界之树的印记有什么用文章列表:
- 1、爸爸也是种星星的人,一位85后殡葬师眼中的人生大事
- 2、盐与献祭评测7.5分:难度更高的类魂续作
- 3、这十年,总书记带领我们一起植树
- 4、大运河:一幅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 5、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爸爸也是种星星的人,一位85后殡葬师眼中的人生大事
电影《人生大事》已经上映12天,票房破8亿元,很多观众评价,这部有温度的影片令自己懂得了如何去爱和如何去尊重生命。影片题材少有的触及了殡葬行业,将大众视为禁忌的死亡这一话题放在台面上,让观众看到朱一龙饰演的殡葬师背后的行业故事。
《人生大事》海报。
来自贵州六盘水的贺迅,和电影中的朱一龙一样,是一名从事入殓工作的殡葬师。1985年出生的他,从事殡葬业8年,服务过数千位往生者,经历过无数生离死别。
他从《人生大事》中,看到很多自己当初创业时的一些缩影,他也曾和朱一龙一样,从楼梯上往下抬棺材,第一次接触非正常死亡遗体带来强烈的感官和心理刺激,也有类似在服务过后遇到家属下跪感谢的感人场面。入行之后,他也经历了心态上的转变,从最初只是将殡葬师作为一份工作,到之后对行业有了归属感,产生敬畏心。他可以自豪地对女儿说:“爸爸也是种星星的人”。
以下为殡葬师贺迅的口述:
“爸爸其实也是种星星的人”
因为大众对于死亡以及殡葬行业还是比较忌讳的,最初,我对《人生大事》这部电影的期待不是很高。
贺迅和同事在工作中。 受访者供图。
电影首映那天,我在出差,刷了一些影评,看到观众的口碑还不错,第二天回到家后,就打算带着女儿去看。
我有两个女儿,一个7岁,一个5岁。这些年,我一直都不知道怎么给她们解释,她们的爸爸到底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她们这个年纪,对死亡是没有概念的,说得太复杂,她们听不懂,说得太肤浅,又怕吓到她们。正好想借着这部电影,让她们了解我是做什么的。
电影中有个情节:小女孩文文在幼儿园的时候,跟老师说,自己的爸爸是种星星的人。那时候,我就转过头告诉我的大女儿如意,说爸爸其实也是种星星的人。她虽然没有回答我,但是看到她眼睛里泛起的泪珠,我知道她应该懂了。我挺感动的,当时还抓拍了一张孩子的照片。从那天开始,我把自己短视频平台上的名字改成了“一花一世界-种星星的人”。
“一花一世界”是我2015年创立的生命文化公司的名字。我不太愿意用电影中的“上天堂”之类的名字,殡葬行业的店面名字大都会带“天堂”“怀念”“感恩”这样的词,我觉得这样的名字难免让人感觉不太舒服。
我为什么用“一花一世界”这个名字?我特别喜欢一首禅诗:“朝看花开满树红,暮看花落树还空;若将花比人间事,花与人间事一同。”我是希望每个人的一生就像花的一生一样,从含苞到怒放,再到凋谢,其实就是生命的一次轮回。我想用这样的一种精神,去传递这份爱而已。
《人生大事》歌词版海报。
我挺感谢《人生大事》这部电影的,它让更多人了解到我们这个职业的存在,知道我们到底是做什么的。周围很多人都觉得,殡葬行业是吃死人饭的,从事这个行业的都是社会上很下层的人。这部电影算是为观众呈现出这个行业比较真实的一面。
这几天,我们“一花一世界”在贵州当地发起了一个“我是入殓师,你愿意和我握手或拥抱吗”的活动,有的是和影院合作,活动地点在影院大厅,有的是直接在人流比较大的步行街,参与的人还挺多的。
其实,在2016年的时候,我们也做过类似的活动,围观的人挺多,但效果不是很好。因为入殓师不同于殡仪师,他与遗体是有接触的,需要给遗体做修复、化妆等工作,很多人是比较忌讳的。有些人在社交平台给我留言,说如果你们洗了手,换了衣服,还是愿意跟你握手的。
这次活动就很不一样了,很多人都比较踊跃。比如,经历过亲人离世,参加过葬礼的朋友,就会特别理解我们。还有很大一部分年轻人,特别是90后,他们对待死亡,对待殡葬行业的看法,没有那么守旧了,再加上电影或者其他渠道的宣传,让他们对待生死的观点发生了一些变化。甚至有些年轻人比较调皮,主动过来跟你握手、拥抱,开玩笑说,自己早晚也有那一天,到时候给他打个折。
入行初衷是亲手送走自己爱的人
我从小的梦想是当一名法医。
大概读初三的时候,我看了欧阳震华主演的TVB剧集《洗冤录》,讲述的是宋代法医学名师宋慈,如何破解奇案的故事。看完之后,觉得法医这个职业太伟大了,他能让不会说话的尸体,变成证人。从此,我就对法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我从小比较喜欢标新立异,别人越是排斥的,我就越是喜欢。
TVB剧集《洗冤录》剧照。
但是,由于我年少轻狂、叛逆无知,当时学习成绩特别差,高考落榜,法医的梦想破碎了。
因为我是体育特长生,经常参加全国和全省的一些比赛,是跳远国家二级运动员,体育成绩比较好,就被重庆一所大学特招进去了,选择了工商管理专业。
大学期间,我的初恋在遵义医学院学高级护理,当时我就租了一个房子和女朋友直接住在她学校旁边,相当于陪读了,她们有解剖课的时候,我就去蹭课,学到了很多关于人体解剖的知识。我在她们学校学的课程比我在自己学校学到的还多。
比起一些后来从事殡葬行业的人来说,可能这是我的一个先天条件。现在回想起来,冥冥之中觉得挺有意思的。
大学毕业之后,我在六盘水当地的财政局做了一年文员,辞职后又做了两年便衣警察,之后又学做生意,开过酒吧、做过房地产行业和营销策划等。
我最开始接触殡葬行业是在2014年,有一位亲戚去世。那是我第一次亲眼目睹了整个入殓过程,可以用“脏乱差”三个字来形容。
当时这个行业的标准还不够健全,入殓师基本也没有培训,一些人只要胆子大一些,就能去给死者做入殓,给人的感觉特别不专业。在我们南方很多地方,要给去世的人,特别是男性剃光头。我记得很清楚的是,那个入殓师给我亲戚剃头的时候,头上割出一些口子,头皮还在流血。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是活人去理发,头皮被割成这样的话,肯定不得了。为什么人去世以后被割成这样?作为家属,也只能是敢怒不敢言。
整个入殓环境也特别不好,给死者净身用的毛巾,好像是临时准备的,殡仪馆的环境,也让人感觉很不舒服。并且普通老百姓对于殡葬的整个流程也不太了解,行业也没有一个标准,风俗又多,死者的家属在悲痛的同时,又很疲倦,很无助。
这次葬礼对我触动特别大。因为我是独生子,当时我就在思考,父母养育我一辈子,他们总有一天会离开我,那时候我该怎么办?
其实,我最初打算从事这个行业的初心,就是想让父母离开的时候,能够有尊严一点,体面一点,而不是在一个脏乱差的环境之下,匆匆结束了他们的人生。我经常收到一些网友的留言,说亲人去世的时候,只能在旁边眼睁睁看着殡葬人员为亲人服务,没办法参与其中,觉得是一种遗憾。如果我能够参与其中,亲手送走自己爱的人,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自豪和骄傲的事情。
成立公司后在殡仪馆住了8个月
那次葬礼之后,我开始了解这个行业,也看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想在这个行业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做一些标准化的东西。
我花了一年时间,去全国各地考察,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西南三省也基本都去了,对这个行业进行了考察摸底,2015年正式成立了“一花一世界”公司。开始创业之后,我切断了之前所有经济来源,不给自己留有退路。
为了能够掌握更多知识和接触到遗体,我决定从基层一线做起。我与临城的一家殡仪馆达成了合作关系,免费帮他们搬运遗体,找一些合作空间。所以当我看到《人生大事》中朱一龙从楼上往下抬棺材的时候,特别有感触。
虽然我做了很多准备,也学了很多专业知识,本以为可以坦然面对这份工作了,然而,还是被现实猝不及防地打击到了。
我第一次接触遗体,是刚进殡仪馆不久。有一天晚上,接到了交警电话,在高速路上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让我们过去处理。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消防员正在破拆变形的车辆,以便我们把遗体搬出来。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遗体,那时候人已经死了,但是搬运的时候,还能感到尚有一丝温度。那时候就感觉生命太脆弱了,我整个人都愣住了,同去的老师傅看我在那儿发呆,吼了一声,我才缓过神来。
在殡仪馆工作时,我住在与停尸房一墙之隔的房间,一住就是8个月。那段时间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近距离地观察尸体,思考如何对非正常死亡遗体进行修复和整形。
我们国家开设殡葬专业学历制教育的学校,加起来不超过10家,其实很多同行基本都没经历过专门的学习。殡葬方面的知识,基本靠自学。我自己就去买一些法医解剖的书籍或者看一些视频,做笔记,再加上在殡仪馆里,接触遗体的频率高一些,进步很快。
《人生大事》剧照。 朱一龙饰演的殡葬师正在整理遗体。
殡仪馆里面没有专业的修复师或者入殓师,一般的遗体的净身穿衣等工作,殡仪馆内部的员工就可以完成。如果是非正常死亡的遗体,殡仪馆可能就要请一些外科手术的医生来处理。我胆子比较大,再加上从小有一些美术功底,自己也比较喜欢钻研,来殡仪馆三四个月之后,我就可以做遗体的修复整形工作了。
比如,有些遗体的眼球受损,因为眼球没有骨头支撑,受损后就是一个窟窿,没法去修复,现在的话,可以选择用义肢或者肤蜡来复原,再进行化妆,基本上看不出来,但当时还没有这种技术,我就用面团来做填充。
还有,当时殡仪馆里面,做遗体的面部修复整合,外科医生基本上都是用针缝合,缝完以后,即便再去做修复,针眼还是很显而易见的,家属看得很悲伤,我当时做的时候,就用胶水一点一点的拼接起来,尽量做得没有任何痕迹。我们真的是在实践里面一点一点的尝试,才有了今天所谓的一套系统标准的东西来面对客户。
想为破碎的家庭带去一些心灵安慰
最开始做殡葬行业,我一直瞒着家人。他们只知道我开了一家这样的公司,以为具体工作都是员工来做,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会亲手接触遗体。人们对死亡还是比较忌讳的,当时我心里特别难受。直到三四年后,他们才真正知道我实际在做的事情。
我在城外工作,一个月回家一两次。有一次我回家,女儿刚学会走路,东倒西歪地跑过来就要抱抱,我正要伸手,突然潜意识里手像被电击一样缩了回来,脑子里闪现着自己触摸遗体的画面。当时特别难受,赶紧去洗手,洗了好多遍,这才小心翼翼地张开双臂紧紧抱住女儿,感受小生命带来的温度,深深地闻着女儿身上的气味,眼泪不自觉地掉了下来。
当时我老婆特别喜欢看电影,看到我的状态后,就推荐我去看一部叫《入殓师》的日本电影。这部电影对我整个人的触动还是挺大的,里面很多东西都比较写实。当时我就调整状态,回到殡仪馆,准备换一种心态去工作,既然选择了就不要轻易放弃。
影片《入殓师》剧照。
真正让我对这个行业开始产生敬畏之心,心态发生转变,是因为一件事。
2016年下半年,我已经可以独立完成遗体的修复整形工作。有一天,我接到一个任务。一个孩子从工地的搅拌站上摔下来,面目全非,送到殡仪馆的时候,孩子母亲哭得撕心裂肺,嘴里一直喊着:我的儿啊,我的儿。孩子父亲神情有些呆滞,从蓝色上衣里掏出一盒烟,点了一支,慢慢蹲下,手里的烟从头到尾一口没抽,嘴巴却一直在发抖,那支烟默默地在他的指尖燃尽。整个场景我现在回想起来,还历历在目。
当时我就在想,如果躺在这里的人是我,我的父母肯定和他们一样绝望。那时候我第一次有了同理心。
当遗体送到入殓房的时候,我问孩子的母亲,有没有孩子的照片。因为还来不及做遗像,孩子母亲就颤颤巍巍地拿出一个手机,破碎的屏幕下就是她儿子的照片。我接过手机,是个挺帅气的小伙子,20岁左右。
我把手机放在化妆台架子上,根据照片对遗体进行全套修复和入殓,外表清洗、抽积、填充、缝合、修复、净身、整形、化妆等,做了几个小时。这是我第一次如此用心地去做这件事,第一次一边做一边与遗体“对话”。虽然之前也重复过很多次,但是以前只是把他们当做没有温度的“产品”,此时此刻懊悔不已,心生内疚。
做完之后,我就把孩子父母叫进来观瞻,自己就出去点了一支烟,在外面站着。母亲仔细看着孩子,抚摸他的脸颊,然后开始四下寻找,直到看见靠在门框上的我,走到我跟前,扑通一下跪在地上,拉着我的裤腿,含着眼泪说了一句话:“谢谢你把我儿子还了回来。”
就是这样一个举动,唤回了我的初心。我觉得这件事要好好坚持做下去,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还可以为很多破碎的家庭带去一些精神安慰。我和电影中的朱一龙一样,放下了心里的芥蒂,找到了自我,对待每一位往生者都保持着一颗同理心,对这个行业也充满敬畏之心。
能感悟到生的温度和爱的传承
我刚开始创业,进入殡葬行业那段时间,梦想被现实打得稀碎,只有两个小兄弟陪着我。当时大部分时间我都在外面跑,陪家人的时间太少。再加上那几年创业,债台高筑,最多的时候欠债800万元,家里被我拖垮了,生活看不到希望,又不能陪在家人身边,最终导致婚姻破裂。
2019年,公司才正式步入正轨。现在公司有两三百员工,分布在云南、贵州等地,年龄最小的员工只有21岁。
公司的员工都是我自己在给他们做培训,我用了《洗冤录》里的一句经典台词“心不正,剑则邪”,作为员工培训的一个教条。
作为一名入殓师来说,必须要具备的三个条件是:正直、善良和同理心。为什么要正直?因为很多情况下,我们是单独和遗体接触的,如果你心里不坦荡的话,没办法克服这份恐惧,并且作为男性入殓师,有时候会接触到一些女性遗体,净身、穿衣、入殓、化妆等,必须要心正。
所谓的善良,就是不能只看钱。不管对方身份是怎样,我们公司只有一个收费标准,因为生命平等。如果客户真的达不到收费标准,但只要满足公司的公益条件,可以免费服务。
同理心就是把客户当做自己的家属,不管是殡仪服务还是入殓化妆,不要问我是否满意,员工要把对方当自己的亲人送走,自己觉得服务过关了,再叫家属过来看。
我从事殡葬行业8年了,送走了数千名往生者。很多人可能会问,每天要面对这么多死亡,内心会不会变得麻木?其实到现在为止,我们不但没有麻木,反而是越来越多的从死亡这件事情中去感悟一些生的道理和温度。
《人生大事》剧照。殡葬师正在搬运遗体。
就像我们工作人员走上街头做活动,对他们来说其实也是莫大的一种心理挑战。众目睽睽之下,有人真的是尊重你,也有人把你当小丑,还有人在害怕你。他们能够勇敢地走出去,看到他们眼中含着感动的泪水的时候,我就知道他们真的不是因为工作而工作,而是真的对生命产生了尊重。
每一次员工在做完服务以后,我都能感觉到他们的成长。有些员工是在亲人离世以后,知道有入殓师的存在,从事这个行业的,还有一部分是带着遗憾来的,比如说,他的亲人离世后,可能没来得及做一些事情,有一些遗憾在里面,他们是带着遗憾来弥补的。
现在我们的整个入殓,包括殡仪,都和家属互动起来,让他们参与到送别亲人的环节当中。就像生孩子一样,生下来的时候咱们要去抱一抱,这是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同时,走的时候,我们也应该去给亲人擦拭一下身体,哪怕是洗个脸、洗个手,起码也是一种爱的传承。
《人生大事》生者办后事情况现实中也有
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有个哲学理念叫“向死而生”。我们有时活得太安逸了,往往会忽略了对待死亡的一些看法。
这两年,疫情唤醒了很多人对待死亡的认知。在疫情暴发之前,我们推进工作是很难的,很多人只要听到你是干殡葬业的,就躲得远远的,不愿意去接触,但疫情之后再谈及死亡,我能够感觉到人们的心态发生了很大变化。
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30岁左右的女孩子和母亲生活在一起,母亲因病凌晨1点在家中去世。她特别恐惧,打电话给到她身边所有人,但都没办法帮助她。她就把家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直到凌晨5点,才通过朋友给我打了电话。因为我们特殊的工作性质,疫情期间,只要有健康证明和通行证,就可以去上门服务。
当我和同事敲开她家门的时候,已经是早上6点。她打开门见到我们后,便晕厥了过去,醒来后她就紧紧抱着我,一直哭,我们就安慰她,然后给她母亲做入殓,最后送到殡仪馆。她很感谢我们。疫情期间,类似这样的事情有很多。
《人生大事》的台词“人生除死无大事 ”很点题,什么是人生大事?就是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份美好的情感。
《人生大事》中,有一位还在世的老人给自己办了一场葬礼。其实,我们公司从2019年开始,就有一种产品叫“生前契约”,当事人生前就自己或亲人逝世后如何开展殡葬礼仪服务而与我们订立的合约。现在我们公司在全国有1万多单客户,年龄最小的客户只有4岁,他非常健康,是他父母提前给他签订的。
其实,只要人们真正去了解生命,知道我们这个行业之后,是愿意参与策划自己葬礼的。电影中还有一个情节,在医院里病人还没去世,一些人就去拉生意。现实中,这种现象其实不少。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做“生前契约”的目的,人们在活着的时候就已经把后面的事情全交给我们了,希望他们在最后这一段时间,身边人不要被打扰。
新京报记者 滕朝
编辑 黄嘉龄
校对 赵琳
盐与献祭评测7.5分:难度更高的类魂续作
作为一款在2016年发售的2D横板动作游戏,《盐与避难所》因为对“魂”系列游戏的出色复刻,独具特色的画面风格、“盐”世界设定、以及丰富的游戏性,让它在《仁王》《黑魂》这种动辄几十G容量的魂like大作频出的这个时代,依旧能够得到不错的销量和口碑。
Steam特别好评的前作《盐与避难所》
六年过去了,《盐与献祭》这款续作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它在前作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更大的,更详细,更具挑战性的游戏世界。也正式将“盐”这个魂like的模仿先驱,化作了一个系列。
从一名“调查官”开始
“我被判有罪“
“因纵火之罪,王国的极刑在等待着我。”
游戏开始,主角因为一些罪名被判处极刑,而有一种方法可以避免处罚,那就是到西部边界,狩猎邪恶堕落的“法师”。而后,玩家扮演一名“调查官”,来到”一个名为“赦罪谷”的营地,开始“狩猎法师”的赎罪之旅。
这不是件好差事,起码一开始,就会面对一个不小的挑战:调查官们受到法师之祸咒印的折磨,既不是活人,也不是死人(褪色者既视感)。这个机制类似于魂系列的“人性”机制,死亡一次之后会扣除角色的血量上限。
蓝色血代表着诅咒
只有消耗一种特殊的道具——无罪碎片才能清除。
和你所熟悉的“营地”概念一样,在《盐与献祭》的营地,我们可以制作装备,储存药水、箭失等消耗品,以及提升人物等级。在游戏冒险上遇到的NPC经常会回到这里,成为新的商人来出售盔甲、武器、饰品和药剂。不过,需要在冒险时注意收集物品,充实基地的库存,不然在野外的“方尖碑”进行物资补充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东西可用。
(值得一提的是,本作加入了双人模式,在营地使用佣兵石头就可以召唤2p。和朋友一起的话,游戏体验会好很多。)
“罪名”的选择不止是图一乐,它决定了你能拿到的起始物品。其中一些道具用途明显,例如纵火犯的燃烧弹,有些则要在后期的故事里弄清楚它们的作用。和前作一样,在《盐与献祭》的世界中,“盐”是提升角色的能力的主要手段。刷怪得到盐,用来在女神处祈祷升级。
同时,升级会得到黑色星石和灰色星石,前者作为一个技能点,用来在广阔的技能树中点亮技能。
原汁原味的技能树
在这里,你可以沿着星图上的枝干选择一条最适合的,提升个人属性、解锁特定武器、咒术技能、或者是盔甲的熟练程度,构造出独特的派系。
而灰色星石可以重新选择技能,也就是洗点。
每个初始角色都会给予近战和远程武器。近战的选择很多,从基础的剑盾开始,到战锤、巨刃、狼牙棒、剑、匕首、棍棒和类似武士刀的高刃。远程武器的选择也很灵活,从弓箭到可以投掷的斧头、炸弹、或通灵杖。它们有不同的武器属性和元素特质,并且,大部分武器都有自己的独特技能,释放这些技能需要消耗专注或是怒气。
使用武器技能的前提是先在技能树里点亮了对应的节点。例如火刀的技能需要解锁一级的“神圣字符”
相似的战斗,不同的boss体验
本作的战斗还是很难。或者从某些方面来说,《盐与献祭》比前作还要更难了一点。
和《盐与避难所》相比,本作在大体的战斗框架上变化不大,体力槽(绿条)的设计得到了保留,跳跃闪避、进攻等行为都将消耗这个体力槽。轻、中、重甲与单双手持有武器的设计是武器系统的核心,且可以随时进行切换。两个明显的区别是,在前作基础上增加了远程武器系统,同时去掉了弹反。
按Tab调出弓箭瞄准
和“魂”系游戏相似,战斗的核心都是掌握时机的问题,但是我们不同的武器类型和能力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策略。例如第一张图里的绿皮关刀哥相当难打,近战讨不到什么好处,而多用“燃烧弹,毒炸弹”则会好打很多。(话说我评测时打到了第四张图,后面也有很多关刀哥,但总觉得和前面的比不是一个量级的,不知道是不是错觉。)
真滴难打!
不过,战斗里有时候不准确的碰撞检测、以及角色韧性过低、被击打浮空后没有没有保护(飞的老远还被怪一直连招),让战斗体验有时候感觉不好。
在战斗之后,《盐与献祭》的装备系统可以用猎杀怪物后掉落的材料制作盔甲、武器和饰品。每当我们击败一个新类型的法师时,拜访铁匠会发现新的装备。这是一个很棒(很肝)的系统,让我们重复“法师狩猎”时也不会显得过于枯燥。(也有不足,下文会谈到。)也让本作的RPG属性得到了增强,或者说,有点儿像“怪物猎人”。
除却普通的boss,“调查官”需要解决的法师们是一个非常多样的群体。在整个游戏中,有着超过20多种法师的变体,都有非常不同的基本技能、攻击方式和仆从。在这里不得不说一句,虽然只是个不足4G的2D游戏,但《盐与献祭》在装备、技能、怪物、boss的素材上有非常丰富的变化,做出了令人钦佩的努力。
事实上,在前作《盐与避难所》中,设计师就填充了600多种的武器装备道具之类,这个数量远远超过了普通的2D游戏以及一些大制作的水准。这个设计思路也很好地承袭在了《盐与献祭》里,保证了战斗体验的多样化。
最后说一个小问题。游戏不能设置鼠标侧键,而操作中闪避、格挡、瞄准的键位都蜷缩在键盘左侧的Ctrl,shift,tab上,而《盐与献祭》的boss难度要求玩家们的反应快速而准确,免不了在这几个键位上快速切换,这对小拇指的灵活度是一个相当大的考验。(笑)
总是迷路的地图和乱跑的法师们
我们常说,”魂“系列游戏富有魅力的一个地方,就在于设计精巧、花样多变,质量极高的地图设计。在这一点上,《黑暗之魂1》体现的淋漓尽致。而作为“魂”系列的出色后继者,《盐与避难所》也很好地完成了这个任务,它也有一张统一的、无缝的、垂直纵向、四通八达的大地图。
不过在续作《盐与献祭》里,地图不再是连结一体的,这多少会让“魂”系玩家不大满意,直呼“没那味”。
传送门的“符文”小设计很有趣
《盐与献祭》的地图主要有5个,这听起来有点少,但每个区域都很巨大,由几个广阔的地牢,秘密区域,隐藏迂回的“近道”组成。事实上,这作的地图比《盐与避难所》的更大了。一路上,我们也会发现新的小工具可供使用,例如新加入的抓钩,使用高空滑索的手段,让你乘坐气流的降落伞,以及揭示隐藏路径的水晶。
抓钩
不过游戏昏暗的画面风格让这些隐藏起来的“近路”“宝箱”很难被发现,玩过前作的玩家大概会跟我感同身受。如果有的话,《盐与献祭》真的需要一张地图。
而且在《盐与献祭》中,小地图缺乏带来的困扰,会因为法师boss和锁门而更加明显。这作借用了怪物猎人游荡boss的概念,法师们并不会在固定的位置,而是会“游荡”在地图的各处,而在法师们随机生成(剧情触发和随机生成两种)的时候,甚至不会留下烟雾痕迹。所以,“法师狩猎”有时候是一项让人恼火的任务,尤其在没有小地图时还迷路的时候。
其次,有一些上了锁的门,只有捡到固定道具、或是“吞噬”了特定区域中一定数量的法师灵魂,才能打开。虽然这是《银河恶魔城》经典玩法,但没有地图,很难记住它们在哪里。此外,使用“赦罪谷”的传送门时,角色只会在每张地图的初始区域出现(不能传送到同一区域内的另一个方尖碑)。这也让“跑图”变得很机械。
好在,这些可以快速上下抓勾系统,以及能够跨(小)区域行驶的滑索系统,都点缀在《盐与献祭》的各个区域,在“赦罪谷”中有一些,还有一些散落在随后的关卡和地牢里,会稍稍缓解这一感受。
营地的滑索
结语
总的来说,《盐与献祭》同前作一样,具有深度的战斗体验,广泛的角色、装备选项以及要精巧的关卡设计,但是,尽管规模扩大了,战斗和视觉效果也一如既往地流畅,还是有一些游戏性上的不足之处给玩家们带来了一些“成长”的“受苦经历”,阻碍了游戏对玩家述说它的全部色彩。
不过我想,如果你能度过游戏前半段的适应期,应该还是会喜欢这款游戏的。
这十年,总书记带领我们一起植树
深圳莲花山,迎风而立的一棵高山榕,华盖亭亭。
时光追溯到十年前,2012年12月。党的十八大后首次赴地方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改革开放前沿广东。在具有地标意义的莲花山上,种下这棵树。国内外从一棵树观察一条路,从中感知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走什么样的发展之路的昭示。
从深圳到北京,十年来每逢春日,择一处植树点,挥锹培土、围堰浇水。白皮松、西府海棠、银杏、碧桃、榆叶梅、矮紫杉……在时光的流淌中,树的年轮镌刻下中国的印记。
树是岁月的见证,讲述着人与自然的故事。千百年,取材于树的纸张承载了悠悠文明,取材于树的梁柱建筑万千家园,取材于树的文化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山西的那棵老槐树,连接起亿万中华儿女的根。
“造林绿化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十年,总书记带领我们一起植树。伴着春风春雨,殷殷嘱托激荡大地、浸润人们心田。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成为万众一心的共同讲述;绿色发展的故事,正在新时代中华大地上生动演绎。
十年坚持,昭示矢志不移的方向
政贵有恒,治须有常。
2013年春分过后,习近平总书记抽出半天时间,到北京丰台区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地点就选在北京“母亲河”永定河的河畔。
携着泥土芬芳的春风扑面而来,扛起铁锹,总书记大步走向植树点。这一画面,和几十年前在陕北梁家河扛铁锹干农活的镜头,跨越时间的长河重叠在一起。脚步坚实走在黄土地上。山高水长,本色依旧。
梁家河的田埂边、山坡上、林木下,留驻了多少青春回忆。后来,习近平同志赴河北正定工作,再到福建,到浙江、上海,一路走来,“我对生态环境工作历来看得很重”,“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重大工作来抓”。
“多么贫瘠的土地,乃至乱石破崖,它都能破土而出,盘根错节,傲首云天”。在一篇题为《让榕树造福榕城》的跋中,习近平同志如此赞颂树的顽强生命力。
福建工作期间,面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难题,习近平同志先后五下长汀,努力改变当地越穷越挖的发展模式。种树,他同样率先垂范,留下一片苍翠。
那一时期,正是植树造林在中国大地上方兴未艾之时。
斗转星移,中国人用双手种出了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和人工造林面积最大的非凡成就。义务植树40周年之际,中国拿出了一份令人惊叹的答卷:森林覆盖率已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12%提升到现在的23.04%,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10.1%提高到41.11%。
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
2015年春天,在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我们必须强化绿色意识,加强生态恢复、生态保护。这是个历史性的时刻。”
行进在具有历史意义的时间节点上,看得有多远,走得有多稳。
浙江安吉余村,一个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享誉中外的山村。上世纪90年代,当地发展模式还是砍树挖矿。结果可想而知。
2005年夏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余村,“两山论”的科学论断一锤定音。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经济发展方式之变也波及到一棵棵树的命运。
中国的生态,在高速增长的车辙下碾出了坑洼。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责任已经落在了我们这代人的肩上”。
危机感、紧迫感贯穿始终。早在2013年植树时,在讲成绩的同时,总书记更警示短板:“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总体上仍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生态脆弱的国家,植树造林,改善生态,任重而道远。”
巨大的发展惯性下,一艘巨轮调转航道需要智慧,更考验魄力和勇毅。这些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背景里,常有树。根深叶茂的古树,硕果累累的果树,或被砍伐后留下的树坑、一片荒芜的沙砾地上枯萎的树。陕西秦岭,总书记语气严肃地形容违建别墅是“海市蜃楼,水中月啊”,登上月亮垭,他久久凝视那片蓊郁的山林。
对向阳而生的新树,怀揣希望。在河北雄安新区调研,远眺一排排迎风招展的树苗,习近平总书记感叹时间的力量:“让它们跟着雄安新区一起慢慢生长”。
对历经风霜的老树,心怀敬畏。在黑龙江小兴安岭腹地考察,仰望高耸入云的林木,总书记感怀时间的流淌:“川流不息,不舍昼夜”。
大国之大,也有大国之重。“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基本方略,在新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大理念,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大攻坚战。”全局之计,长远之策,昭示的是新时代的中国对自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鲜明态度。
短短十年,时光倏忽。理念变了,思路新了,格局宽了,山川面貌也焕然一新。就拿2015年和2016年北京的两处植树点来说,一个位于朝阳区孙河乡,一个位于大兴区西红门镇。过去的农贸市场、搅拌站等,都拆迁腾退成绿地,村民们纷纷迁入新居,日子翻开了新的一页。植树点发生的深刻变迁,正是治国理政恢弘篇章下一个个生动案例。
路子对了,就不怕遥远。锚定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鲜明风格,也是中国留给世界的深刻印象。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汹汹袭来。那一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并没有更改既定的植树日程,留下了一张不寻常的戴着口罩的植树照片。植树时,他亲切地对一起劳作的干部群众说,这次来:“既是以实际行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又是倡导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十年笃行,汇聚亿万人民的力量
2015年4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孙河乡的植树点。在植树前夕审看活动方案时,总书记对方案调整作出明确指示:
“是领导到群众中去,一起参加劳动,不是群众陪领导。”
“植树点要在造林规划中选,选群众植树的地方,不单独安排。”
“地面不要刻意平整、修饰,坑坑洼洼、杂草丛生也不要紧,铁锹和水桶都用现成的。”
“树种要根据规划和地块的实际需要选择,不要名贵苗木。”
…………
那一年植树,给现场的干部群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地面高低不平,泥巴混着砖块,一铁锹下去,当当作响。鞋上也沾满了泥。”“原先打算买新的铁锹水桶,但领导说就用现成的,旧的也不要紧。我们从附近绿化工地和村民家借来铁锹,有的还有豁口。铁锹就堆在地上,都是自己去拿。”“种的是一水的‘圃苗’,好养活,易成材。树苗就搁手推车上,领导和群众一起动手搬。”
“我们的根扎在劳动人民之中。”朴实的一句话,正是习近平总书记身体力行的生动写照。同他一起植树的干部群众多年后还能忆起那些细节:“总书记一看就是干农活的老把式。”“他穿个蓝褂子,看后面的领子都洗得发白了。”
聊的也都是些家常话。
朝阳区呼家楼街道社区工作者殷金凤说:“总书记问的谈的,都是咱们老百姓最关心的事,社区绿化、绿色出行、节能节水节粮,还有居家养老。”
“总书记问村民都上楼了吗,回迁房有多大面积,还问了村里的产业、乡亲们的就业。”来自朝阳区东八间房的李昆,讲述了村子的新变化,还指着不远处的一棵大榆树告诉总书记“过去家就在那儿”。而今旧貌换新颜。
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说,我们共同努力,把城市建设成一个大花园。
一切来自人民,一切为了人民。
“我们一定要取舍,到底要什么?从老百姓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出发,生态环境非常重要;从改善民生的着力点看,也是这点最重要。”2013年春天,在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人民的所盼所愿,习近平总书记的所思所念:
“老百姓的幸福感来自哪里?就来自良好的生活环境。”
“不刻意追求奇花异草、名贵树木,真正做到为人民种树,为群众造福。”
“每人植几棵,每年植几片,年年岁岁,日积月累,祖国大地绿色就会不断多起来,山川面貌就会不断美起来,人民生活质量就会不断高起来。”
“人民”二字重千钧。为人民谋幸福,正是植树造林的如磐初心。把时间尺度拉长,时代变迁中的发展问题会随时间流淌不断更迭。从“盼温饱”到“盼环保”,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小康路上,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呼唤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国之大者”来考量。
2021年,在北京温榆河植树点,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生活好,一个很重要的内涵是生态。美丽中国不光是涂脂抹粉,真正是健康。我们的山川河流是健康的,孕育生活的中华民族是健康的。”
植树造林,“最普惠的民生工程”,惠及的是人,依靠的也是人。
重温一年年叮嘱,拳拳之心,蕴于字里行间。2013年,总书记强调,“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义务植树”。这一阐释,之后年复一年地强调和丰富。2014年,要求“每一个公民都要自觉履行法定植树义务,各级领导干部更要身体力行”;2015年,“努力把建设美丽中国化为人民自觉行动”;2016年,“不仅要把全民义务植树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都要抓好,动员全社会参与”;2017年,“形成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合力”;2018年,“人人出力,日积月累”;2019年,“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关于创新义务植树尽责形式的事,习近平总书记在植树时多次提起,瞩望的正是亿万人民的磅礴之力。“树要怎么种”“责要如何尽”,随着时代的变迁,一切都在改变。“码上种树”“云上护树”蔚然成风。
致广大而尽精微。成事之道,亦是践行之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年复一年的垂范,日复一日的讲述,绿化意识扎根大地,种进了下一代的心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专门嘱咐,植树时,“小学生不要全市选拔,就近组织几个班参加,一个孩子都不落下。孩子们天性活泼,边植树边玩耍也没关系,主要是培养热爱劳动、美化环境的意识。”
南湖中园小学的孩子们,有一年来植树。总书记搬起一棵一人多高的海棠树苗放入树坑,两个孩子上前扶住树苗。
“小心手啊。”“慢一点,别铲到脚。”看到孩子们动作不熟练,总书记关切地提醒,又手把手教给他们怎么拿铁锹、怎么拎水桶、怎样培土围堰。
一堂生动的生态文明课。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一次植树,习近平总书记亲切地对孩子们说:“10年后,20年后,你们可以回到这个地方来看看你们亲手栽下的树苗长得怎么样了。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还有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一边劳作一边对孩子们说:“这是我们共同给树苗浇水,实际上也在为你们浇水,这叫培育,培育年轻一代。”“从小就给它扶正了。”
2021年植树结束后,一群红领巾围拢过来,依依不舍。总书记笑着望着一双双满怀憧憬的眼睛,殷殷嘱咐道:“我们现在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一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三十年。你们现在十岁,到时候四十岁。国家栋梁啊!”掌声四起。
“你们这一代应该说是民族自豪感荣誉感最强的,因为你们生长生活,看到的就是一个欣欣向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茁壮成长吧!”
十年奋斗,绘制美好未来的底色
“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每个人都是乘凉者,但更要做种树者。”2017年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这席话,恰是中华民族接续奋斗的生动写照。
这些年,涌现出许许多多“种树者”“乘凉者”的动人故事。再苦、再累、再艰辛,他们憧憬着、期许着,展望着美好未来。
河北塞罕坝,半个多世纪里,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沙地上种出了一片绿色的海。总书记在这里考察时,听林场三代职工代表讲述改天换地的动人故事。从荒漠上谱写青春之歌,到森林里聆听自然之乐,境遇不同的三代林场人接力奋斗、信念如磐。
甘肃八步沙林场,总书记一路颠簸来到这里。昔日“秋风吹秕田、春风吹死牛”,而今黄绿交织、沙退人进,每一寸绿都有奇迹。深一脚浅一脚踩在沙地上,习近平总书记举目远眺,感慨系之:“要继续发扬‘六老汉’的当代愚公精神,弘扬他们困难面前不低头、敢把沙漠变绿洲的进取精神”。
塞罕坝精神、右玉精神、三北精神……一道道阻断风沙的屏障,一座座令人感佩的精神高地。还有杨善洲,这位在退休后毅然重返大山的老共产党人,当年撂下一句滚烫的话:“我要回大亮山种树去!”一去就是20多年。他的手,粗粝得像古树的根。生生不息、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力量,就握在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双手里。
中国的奋斗故事,不少和树有关。
陕北高西沟,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条小山沟。昔日土地贫瘠,山枯水竭。老一辈都有吃不饱的记忆。登上山顶,放眼望去。松、柏、槐、榆、杨、柠条,还有苹果树、枣树、杏树、核桃树……一幅色彩斑斓的大写意!那是几代村民拍崖畔、筑地埂、挖水沟、垒埝窝的辛勤耕耘。
再看福建三明,改革之路披荆斩棘,关键之一正是“树”。
福建是林业大省,广大林农却一度守着“金山银山”过穷日子。习近平同志在当地工作期间迎难而上,提出要“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我认为,林权改革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这个问题不解决,矛盾总有一天会爆发,还是越早解决越好”。三明由此成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策源地。敢闯敢试的精神也滋养着闽江两岸。今天的他们,勇当林业碳票的探路者,路越走越宽。
新绿初绽,在这片朝气蓬勃的沃土上,阳光刷新着大地,周而复始;年轮记载着时间,斗转星移。2017年植树时,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未来。”
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定义着值得期许的未来。
一棵树,千百年长入云霄;一座山,千百年巍然屹立。“显功”与“潜绩”,在时光的沉淀里收获口碑。这十年,参加植树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有‘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思想境界”。这也正是他的一贯遵循:“要以钉钉子精神锲而不舍干下去”“钉钉子往往不是一锤子就能钉好的,而是要一锤一锤接着敲”。
生态问题,考验着历史的眼光、历史的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望向更长远的未来:“这些都是要写入历史的,几十年、几百年的历史。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胸怀,真正对历史负责、对民族负责,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也有人用短视的决策去应付,伐树毁林的教训极为深刻。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会议上严肃告诫:“不作为对党和国家工作有危害,但有时乱作为可能造成的危害更大!”“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
对自然的敬畏,植根于中华文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根脉里。习近平总书记正是从文明与生态兴衰的深刻辩证中,思考着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重大倡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存续绘出清晰的绿色底色。
挥锹植树,着眼的是人类共同的梦想实践,中国引领生态文明置于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新高度。“建设绿色家园”“应对气候变化”“维护全球生态安全”“推动全球生态治理”……胸怀天下,总书记娓娓道来。考量今日中国的世界角色,他说,中国应该对人类社会有更大的贡献,更大的担当。
有主张,更有行动。2020年秋天,中国向世界承诺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时间表。两个多月后召开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宣告:到2030年,中国“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
转过年来,又逢春日植树时,总书记谈到了其中要义:要“增加森林面积、提高森林质量,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维护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远天归雁拂云飞,近水游鱼迸冰出。960多万平方公里,一幅幅“青山不墨千秋画,绿水无弦万古琴”的大美图景。“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成就和贡献,不仅是历史性的,也是世界性的。”
树,时间的见证者,文明的守护者。无论是“挽住云河洗天青”的豪迈之情,还是“把泪焦桐成雨”的缅怀之感;无论是记者见面会上以“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名句言志,还是外交舞台上“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的旁征博引,抑或在国内考察中时常引用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寓意深远的树,绿意盎然的树,融汇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徐徐铺展的历史画卷上。
本报记者 杜尚泽 贺 勇
来源: 人民日报
大运河:一幅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名家笔谈】
作者:汤一原 陈喜波(均系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大运河是北京通州的母亲河,也是新时代北京城市副中心最鲜明的城市标识。千百年来,运河水汇聚于此,不仅为城市发展打通了经济动脉,也造就了这里的人文荟萃。北京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运河生态保护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狠抓北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推动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协同发展。
2019年1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控规正式公布,明确“水城共融、蓝绿交织、文化传承”将成为城市主要特色,统筹大运河两岸公共空间、城市功能、交通组织和滨水景观,建设一条蓝绿交织的生态文明带。如今,穿城而过的大运河已然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独特风景线,而“蓝绿交织底,银河串古今,半城温暖半城清”的运河图景正是北京实践“两山”理论、让大运河重焕新生的生动体现。
大运河生态之河的打造力度是空前的。近年来,北京不断在水生态修复、湿地建设、园林绿化、景观营造等方面打出“组合拳”,坚持用生态的办法解决生态的问题,着力提升运河生态景观,打造绿色生态带,运河水生态环境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持续改善,副中心的水变清了,天更蓝了,树更绿了。运河重现往日的勃勃生机,消失多年的鱼虾在水中尽情游弋,白鹭、沙鸥等水鸟在水面上自由翱翔。运河沿岸分布着运河公园、运河奥体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目前副中心区域内森林总面积达到46.8万亩,一个“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森林城市初具规模,绿色成为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
与此同时,运河两岸的文化遗产资源得到全面保护和传承利用,让人感受到文化之河的无穷魅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构建了“一河三城”的保护格局,将通州古城、张家湾古镇、路县故城遗址3座古城分类保护利用,最大限度留住历史印记。燃灯佛舍利塔是通州古城的象征,也是大运河北端重要地理标志。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燃灯塔与周边古建筑群”得到了整体修复,兼顾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传统风貌保护,“古塔凌云”景象再现在世人面前。张家湾古城南门外的通运桥也是一处珍贵的文化遗产,古老的桥面石板上车辙累累,见证了昔日的繁华,桥北古城南门原名“四海通津”,显示出历史上张家湾在国内外交往中的桥梁作用。
恢复运河的航运功能,让大运河重现往日盛景,是运河复兴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持续不懈的努力下,2019年10月,北运河通州城区段11.4公里正式开通,大运河文旅产业开始起步。2021年6月,北运河通州段40公里实现全线通航。今年6月,京冀北运河旅游通航实现互联互通,这是北京市第一次出现了跨省航道和跨省水上旅游运输,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目前,北京东部首个5A级旅游区——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正在全力建设中,大运河文旅融合发展势不可挡。
生态环境的改善、运河文化的复兴、文旅产业的发展使得运河的民生保障功能凸显,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可谓获得感、幸福感满满。对于祖祖辈辈生活在运河畔的百姓来说,运河就是生活,运河就是家园。美好生活在现实层面的逐步实现激发了两岸百姓建设家乡的极大热情,也赋予了他们保护和传承运河文化的持久动力,运河古渡马头村正在恢复“路灯老会”非遗项目,运河畔的红色村落平家疃每年八一建军节都举行“拥军会演”,小东各庄村民中的运河爱好者们自发组建“老河底研究会”主动宣传家乡的运河文化……
如今的大运河,旧貌换新颜。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钱塘江春潮涌动,北运河桨声灯影。江河奔腾,激荡着古老的神州大地,古运新生,尽显出奋进的时代脉动。站在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的月岛闻莺观景台上,展目眺望,蓝天白云之下,运河水浩浩汤汤,流向广阔的大海。粼粼的波光之中,游船穿梭往来,镜平的水面之上,鸥鹭展翅飞翔,河堤烟柳葱茏,岸边不时传来欢声笑语,这真是一幅绝佳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面。在观景台北侧,北京城市副中心剧院、图书馆、博物馆三大地标建筑拔地而起,展现着新世纪的运河盛景,也奏响了时代发展之河的华美乐章!
《光明日报》( 2022年10月07日04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这是百年党史长卷极具标志性的重要节点,是中国文艺划时代的耀眼坐标:
8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指明正确方向,中国新文艺发展道路有了前行明灯。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
当代中国,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新时代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舞台。
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广大文艺工作者与党同心同向、与时代同步同行、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奋力书写民族复兴壮阔史诗。
从延安出发
中国国家博物馆精心打造了一座长12米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参会者大合影墙。巨幅黑白影像中,一个个朴素而振奋的面庞,定格了时光。
1942年的中国,正值民族生死存亡关键时刻。这一年5月举行的延安文艺座谈会,深刻影响了20世纪中国文艺的发展轨迹。
毛泽东同志主持召开了由文艺工作者和中央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文艺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他鲜明地提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他向广大文艺战士发出号召: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
参会者、作家刘白羽后来形容:“我甚至感到整个世界的重量此时都凝聚在中国的西北高原和这一片黄土地之上,凝聚在这会场里每个人的心上。从此以后,中国的文学、艺术,中国的文艺工作者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
到人民中间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纷纷奔赴抗战前线,深入农村、部队、工厂,创作了一大批代表“延安文艺”的作品: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暴风骤雨》,短篇小说《小二黑结婚》《荷花淀》,民族歌剧《白毛女》,民歌《东方红》《翻身道情》……直到今天,这些红色经典仍给人启迪。
文艺为人民,是一条从延安出发贯穿新中国文艺史的精神脉络。
邓小平同志说:“我们的文艺属于人民”,“人民是文艺工作者的母亲”。江泽民同志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的历史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在人民的进步中造就艺术的进步”。胡锦涛同志强调:“只有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同人民在一起,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历史翻开新的一页。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深刻阐述和科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锚定价值航向,擘画中国文艺发展宏伟蓝图。
“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
…………
相隔72年时空,两次文艺座谈会遥相呼应。
一样的群英荟萃,一样的畅所欲言,一样的心系人民,一样的家国情怀。两次座谈会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成为中国文艺发展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
沿着不可逆转的伟大复兴之路踔厉前行,开启伟大复兴的文艺新征程,新时代文艺工作者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更加广阔的舞台上为人民放歌、为时代铸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
始终如一的人民情怀
高亢的陕北民歌、欢快的安塞腰鼓与悠长浑厚的呼麦,交织回荡在陕西延安。2022年5月20日,内蒙古乌兰牧骑来到新中国文艺的出发地,为当地百姓演出,从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
以人民为中心,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时代的命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
60多年来,一代代乌兰牧骑队员在戈壁、草原上辗转跋涉,以天为幕布,以地为舞台,传递党的声音和关怀,为广大农牧民送去欢乐,成为全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为他们点赞,并勉励他们“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长盛不衰表明,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为人民书写是作家的职责。”鲁迅文学奖得主、作家铁流以柳青写作《创业史》为榜样,深入农村进行长达14年的“抢救性”采访,写出长篇纪实文学《靠山》再现动人的支前故事,获评2021年度“中国好书”。他由衷感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就像打一口井,井打得有多深,水就有多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生活聚焦现实,潜心创作深耕不辍,我国文艺事业格局一新、境界一新、气象一新。文艺园地百花齐放、硕果累累——
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长篇小说《人世间》《主角》、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话剧《谷文昌》、豫剧《焦裕禄》……有温度、有筋骨、有力量的优秀作品层出不穷,激发广泛情感共鸣。
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广大文艺工作者火热开展“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400多个地市、区、县,累计培训基层文艺骨干20余万人,让文艺之光照亮基层每一个角落。
北京、河北、内蒙古、山东、河南、湖北、新疆等七省区市推进“文艺进万家 健康你我他”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项目试点,组织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8000余场,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和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将组织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同时举办优秀剧目网络展播,歌剧《白毛女》、京剧《三打祝家庄》、秦腔《王贵与李香香》等经典剧目再度呈现;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举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推动新时代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文艺繁荣发展理论研讨会”;中国文联组织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理论研讨会,还将组织知名美术、摄影艺术家赴陕西延安、照金开展采风创作活动;中国作协举办“向人民大地”特展等系列纪念活动,展现经典作品,彰显时代新貌……
岁月如歌,江山如画;精神如炬,信念如磐。复兴路上,“文艺为人民”的旗帜愈发鲜艳!
吹响时代前进号角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演出《伟大征程》浓墨重彩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来走过的光辉历程,振奋精神、激发斗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文艺晚会《奋斗吧 中华儿女》再现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的伟大历程,引发巨大共鸣;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生动刻画改革开放带来气势恢宏的山河巨变,展现全民族昂首阔步新征程的豪迈情怀;
…………
在艺术的回望与传承中,家国情怀的印记清晰可见。
一方舞台,演绎百年风华。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民族歌剧《党的女儿》、京剧《红灯记》、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等一大批反映党的百年历程的舞台艺术经典再度亮相新时代舞台,铺展开斑斓的历史画卷。
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从讲述精准扶贫故事的歌舞剧《大地颂歌》,到全景描写中国脱贫攻坚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乡村国是》;从表现伟大抗疫精神的话剧《人民至上》,到抗击疫情主题歌曲《坚信爱会赢》……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灵魂,新时代文艺书写时代之美,彰显信仰之力,弘扬人间正道。
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等国家级奖项的引导下,一大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脱颖而出。
“面对每一个重要历史关头和重大历史事件,文艺工作者从来没有置身事外,从来没有缺席缺位,始终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说。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越来越多的文艺工作者在创作实践中磨炼人品、锻造艺品,德艺双馨的文艺队伍不断充实壮大。
“‘演员’这两个字沉甸甸,饱含前辈挣得的荣誉、时代赋予的责任、人民殷切的期待。”电影表演艺术家李雪健说,为人民奉献精神食粮,演员责无旁贷;为民族贡献精神力量,演员大有可为。
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壬寅年伊始,连接东西方文明的一场新春“冬奥之约”,架起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
二十四节气、黄河之水、中国结、迎客松、折柳寄情、雪花主题歌……饱含圆融和合等中国理念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闭幕式惊艳世界。中华文化和冰雪元素交相辉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题贯穿始终。时光定格下东方大国的奋进雄姿,更激荡中华文化的自信昂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鲜明提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原则。
“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守正创新,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努力推动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六季《中国诗词大会》收视超过30亿人次,《永乐大典》回归再造见证中华儿女传续文脉,系列图书《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深受读者欢迎,《国宝档案》《唐宫夜宴》等传统文化节目频频“破圈”,舞剧《只此青绿》、昆曲《牡丹亭》等多部力作叫好叫座、一票难求,故宫、敦煌等国潮文创IP让生活更有“文艺范儿”……
《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出台,全面促进戏曲传承发展;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全国梆子声腔优秀剧目展演、戏曲百戏(昆山)盛典等戏曲演出活动,推出了一系列优秀戏曲剧目;中国京剧像音像工程录制了全国优秀京剧演员的380余部代表性剧目;“名家传戏”活动的开展、中国京剧优秀青年演员研究生班的举办,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戏曲人才。
坚定文化自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新时代生动的艺术实践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张扬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2022年的这个5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推出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联合10余家国家级文艺院团、院校及演出机构,展演话剧、歌剧、舞剧等多类型精品力作,展示新时代文艺成果。节目中,平均90余岁的前辈艺术家与“90后”青年追寻者“时空对话”,赓续红色血脉,凝聚文艺力量。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时代中国文艺牢记“国之大者”,勇攀艺术高峰,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新华社北京5月22日电 记者周玮、施雨岑、史竞男、王思北、蔡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