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普法网学生登录入口手机版(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导读 普法网学生登录入口手机版文章列表:1、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2、青海省2022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印发3、最美公益普法集体丨武陵区第一小学:普法走心学法入心4、本月起部分药

普法网学生登录入口手机版文章列表:

普法网学生登录入口手机版(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新华社北京12月2日电 江泽民伟大光辉的一生

江泽民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江泽民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在7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共产主义理想坚贞不渝,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面前,江泽民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二十一世纪,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赢得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和国际社会广泛赞誉。

1926年8月17日,江泽民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家庭。江泽民从小受到爱国主义思想和民主革命思想的启蒙,同时在诗书世家的氛围中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江泽民早年就读于扬州东关小学和扬州中学,在扬州中学求学期间家乡被日本侵略军占领,他常去梅花岭明代爱国名将史可法墓凭吊,吟诵史公祠的楹联“数点梅花亡国泪,二分明月故臣心”,抒发悲愤心情。

1943年,江泽民考入南京中央大学电机系,积极参加进步学生抗日爱国活动。抗日战争胜利后,江泽民转到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学习。1946年4月,江泽民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共产主义战士。江泽民积极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参加矛头直指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爱国学生运动,掩护革命同志。

1947年,江泽民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后,到上海粮服实验工厂工作,历任工程师、工务科长、电务工场主任、动力车间主任等职。在此期间,他在工人群众中并在青年会夜校职业青年中从事革命宣传工作,1949年组织工人群众开展护厂活动,迎接上海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江泽民先后担任上海益民食品一厂第一副厂长、上海制皂厂第一副厂长、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第二设计分局电器专业科科长等职。在益民食品厂期间,他负责研制和创立了“光明牌”食品品牌;为了支援抗美援朝,他组织生产了专门供应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罐头食品。在第二设计分局期间,他主持了新中国第一台国产汽轮发电机设计工作。

1954年9月,江泽民奉调参加兴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1955年4月到莫斯科斯大林汽车制造厂实习,1956年5月回国后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任动力处副处长、副总动力师和动力分厂厂长等职。1961年,煤炭供应紧张,江泽民任动力锅炉改烧原油的大型工程总指挥,工程获得成功。

1962年,江泽民调任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负责该所科研领导工作,主持完成了当时国家急需的JO2小型异步电机系列的设计任务。1964年和1965年,江泽民先后作为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参加在日本、法国举行的国际电工委员会年会,并考察国外电气科学技术发展情况。

1966年5月,江泽民调任武汉热工机械研究所所长、代理党委书记,9月任党委书记,组织原子能发电设备的设计工作。“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江泽民受到冲击。1970年底,江泽民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工作,1971年任中国第一机械工业部派驻罗马尼亚专家组总组长,负责领导中国援助的11个工厂建设工作。1973年回国,江泽民先后任第一机械工业部外事局副局长、局长。1973年、1974年,江泽民先后任中国代表团副团长、团长,参加在联邦德国和罗马尼亚举行的国际电工委员会年会。1976年,江泽民率团前往巴基斯坦,考察中国援建工厂建设情况。1978年,江泽民任中国机械工业代表团秘书长,访问欧洲六国,对加速提升我国机械工业技术水平、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提高提供成套技术装备能力、扩大机械产品出口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实现党和国家工作中心战略转移,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1980年,江泽民担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党组成员,参与制定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吸收利用外资等方面的政策,同时分管国家对广东、福建两省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具体贯彻工作,并参加筹建经济特区。兴办经济特区是党和国家为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行的伟大创举,也是一个以往缺乏经验、需要从头摸索的新事物。1980年,江泽民先后率团到泰国、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香港、墨西哥、爱尔兰等国家和地区考察,了解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边境经济区的情况,从中研究吸取可供中国举办经济特区借鉴的经验。同年8月,江泽民在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作关于在广东、福建两省设置经济特区和《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说明,为会议审议通过相关议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1982年5月,江泽民任电子工业部第一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83年任部长、党组书记。他深入生产第一线调查研究,提出电子工业“打基础、上水平、抓质量、求效益、翻三番、超十年”的发展方针,组织领导电子工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加强集成电路、计算机、通信以及系统工程等重点项目的科研开发和生产工作,使电子工业更好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服务。1982年9月,江泽民在中共十二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

1985年,江泽民出任上海市市长、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1987年任中共上海市委书记。他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十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力促进上海的改革发展稳定。他领导制订上海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建设规划,提出在20世纪末把上海建设成为开放型、多功能、产业结构合理、科学技术先进,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方针。他积极支持开发开放浦东,强调要把浦东建设成为国际化、枢纽化、现代化的世界一流的新市区。为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实现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他倡导建立了民主党派双月座谈会、新闻界理论界双月座谈会等制度。他注重以科技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建立了重大工程决策专家论证制度。为了扩大上海对外开放,他提出相互了解、相互信任、互惠互利、长远考虑的发展对外经济交流的四项原则。在他倡导下,上海市政府采取每年必须为人民办几件实事的做法,努力解决广大群众衣食住行方面的实际问题,改善群众生活。1987年11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9年春夏之交我国发生严重政治风波,他拥护和执行党中央关于旗帜鲜明反对动乱、捍卫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决策,紧紧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有力维护上海稳定。

1989年6月,在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他在会上坚定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基本政策没有变,必须继续贯彻执行。在这个最基本的问题上,我要十分明确地讲两句话:一句是坚定不移,毫不动摇;一句是全面执行,一以贯之。”同年11月,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0年3月,在七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92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提出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在中共十四届一中全会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全会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3年3月,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1997年9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着重阐述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强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在中共十五届一中全会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全会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98年3月,在九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200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作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阐述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中共十六届一中全会决定江泽民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2003年3月,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江泽民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江泽民在领导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加深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反映了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以新的思想、观点、论断,继承、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问题作出深刻思考,提出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新局面。他提出,全党工作的大局是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这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方针。要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整个过程。他指出,发展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战略思想,财大才能气粗,落后就要挨打。只要我们的经济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不断增强,就可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他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敏锐指出,综观全局,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一定要有主动精神和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而不可丧失机遇,开拓进取而不可因循守旧,集中全国人民智慧和力量,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进程,是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他提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他强调,要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是动力,发展是目标,稳定是前提,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江泽民提出21世纪头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和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符合人民愿望,有利于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在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就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前瞻性的战略思考。他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初步勾画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蓝图,指出展望下世纪,我们的目标是,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中共十六大上,他深刻阐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强调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江泽民指出,必须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发展,这是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他强调,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广大农民,始终是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他提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着眼于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和人才总体需要,紧紧抓住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他高度重视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我们要牢记一条道理,这就是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他提出大力推进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建设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技术发展跨越。他强调,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打开更广阔的通途。

江泽民结合新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对我国社会主义改革的理论思考。他指出,认真总结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教训,以及我们发生“文化大革命”这样严重曲折的教训,深刻分析它们的原因,可以得出两条结论:一是必须坚持社会主义;二是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探索符合本国实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他强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必须坚定不移推进各方面改革,改革要从实际出发,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循序渐进,注重制度建设和创新。20世纪90年代,他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巨大勇气,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开创全面改革开放新局面。1992年6月,他提出对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势在必行,不然就不可能实现我国的现代化,根据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他明确提出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提法,为中共十四大召开做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十四大正式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到20世纪末,我国已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江泽民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他强调,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要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他指出,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改革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他指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实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使企业成为适应市场的法人实体和竞争主体。他提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加强宏观调控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要求,要加快健全和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深化金融、财政、计划体制改革,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协调机制,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注意掌握调控力度。他强调,理顺分配关系事关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要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健全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进入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紧紧把握经济全球化不断加快的趋势,强调中国要发展、要进步、要富强,就必须对外开放,加强同世界各国的经济、科技、文化的交流合作,吸收和借鉴一切先进的东西。他提出,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继续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不断丰富对外开放的形式和内容,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党从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江泽民阐明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原则:第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需要,同样世界贸易组织也需要中国,没有12亿多人口的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不完整的,也不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第二,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生产力还不发达,只能以发展中国家的条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第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其权利和义务一定要平衡,中国不会接受过高的、超出中国承受能力的要价。遵照这些指导原则,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过程中始终掌握主动权,于2001年12月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江泽民强调,进一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扩大商品和服务贸易,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坚持以质取胜,经济特区要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他提出,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引进来”和“走出去”是对外开放的两个轮子,必须同时转动起来。他强调,中国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社会安全,注意防范和化解国际风险冲击,处理好扩大对外开放和坚持自力更生的关系,把立足点放在依靠自己力量的基础上。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江泽民提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要实现现代化,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关键在于要走出一条既有较高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他强调,正确处理速度和效益的关系必须更新发展思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解决结构不合理问题,必须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长期的、基本的立足点。他提出,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他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一个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世纪之交,他向全党全国人民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他指出,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江泽民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长期实践的必然结论,进一步深化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规律性认识。他强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要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和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御境外利用宗教进行渗透。要认真贯彻党的侨务政策。他强调,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他提出,要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使国家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轨道。他提出,政治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总结自己的实践经验,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要着重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他提出,要高度重视和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努力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政治局面。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江泽民提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他强调,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坚持不懈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要坚持不懈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江泽民担任中央军委主席期间,对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提出许多重要思想,创立了江泽民国防和军队建设思想。他提出,建立巩固的国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要坚持以毛泽东军事思想、邓小平新时期军队建设思想为指导,按照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总要求,紧紧围绕打得赢、不变质两个历史性课题,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加强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要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我军各项建设的首位,永葆人民军队性质、本色、作风。他强调,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他提出要迎接世界新军事变革挑战,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确立新时期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在战略指导上实行重大调整,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由应付一般条件下的局部战争转到打赢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此后进一步提出把军事斗争准备的基点放到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上来,明确了新形势下我军军事斗争准备的目标和任务,抓住了我军建设的主要矛盾,正确解决了我军建设和改革的发展方向问题。他提出,军队、武警部队和政法机关一律不再从事经商活动。他强调,要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尽快形成自己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的“杀手锏”。

江泽民指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中国人民包括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共同愿望。他领导推进中国政府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一系列准备工作。1997年7月1日实现香港回归,1999年12月20日实现澳门回归。他先后赴香港、澳门参加中英政府、中葡政府举行的香港、澳门交接仪式。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后,他强调,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全面正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严格按照香港基本法、澳门基本法办事,全力支持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和政府的工作,广泛团结港澳各界人士,共同维护和促进香港和澳门繁荣、稳定、发展。在中央政府坚定支持下,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沉着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及内外经济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和影响,团结各界人士,妥善处理了一系列社会和经济问题,保持了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江泽民把握解决台湾问题大局,推动两岸双方达成体现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推进两岸协商谈判。1995年1月,他发表了《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重要讲话,提出了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决不是针对台湾同胞,而是针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统一和搞“台湾独立”的图谋的。讲话既体现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坚定决心,又充分考虑到台湾同胞愿望和台湾实际情况,引起海内外高度关注和积极反响。他提出文攻武备总方略,领导开展反分裂、反“台独”重大斗争。他郑重指出,国家要统一,民族要复兴,台湾问题不可能无限期地拖延下去;我们坚信,通过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祖国的完全统一就一定能够早日实现。

面对国际局势跌宕起伏,江泽民深刻洞察世界形势发展总趋势,提出了一系列外交和国际战略思想,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实践。他指出,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有利条件,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他强调,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不管国际风云如何变幻,中国始终不渝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他提出,中国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对外政策的基本立足点,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继续加强睦邻友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加强区域合作,把同周边国家的交流和合作推向新水平,增强同第三世界的团结和合作,加强相互帮助和支持。他提出,要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尊重世界多样性,加强文明交流互鉴。他强调,中国将继续积极参与多边外交活动,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及区域性组织中发挥作用,支持发展中国家维护自身正当权益。他提出建立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安全观,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他推动成立的上海合作组织是第一个由中国参与推动建立并以中国城市命名的地区性合作组织,它所倡导的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的“上海精神”在当代国际关系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江泽民高度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号召全党同志坚持从新的实际出发,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使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充满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他提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完整提出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要求全党认真研究和解决。他强调,在我们这样一个多民族的发展中大国,要把全体人民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毫不放松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强调,必须把党的思想理论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要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要建设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领导干部要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要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他强调,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方针,逐步加大治本力度,加强教育,发展民主,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把反腐败寓于各项重要政策措施之中,从源头上预防和解决腐败问题。他强调,只要全党同志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永远同人民群众心连心,我们党的执政基础就坚如磐石。

江泽民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他指出,必须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尊重人民群众创造,倾听人民群众呼声,反映人民群众意愿,集中人民群众智慧和力量去发展各项事业,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都要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他要求各级领导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强烈的公仆意识,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时刻都要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关心群众疾苦,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江泽民担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职务之际,我国正面临着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的严峻考验。他团结带领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紧紧依靠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特别是成功应对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夺取了1998年抗洪抢险斗争的全面胜利,保证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方向破浪前进。

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同意江泽民辞去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2005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了关于接受江泽民辞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职务的请求的决定。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以后,江泽民坚决拥护和支持党中央工作,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坚定支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

江泽民亲自主持编辑和逐篇审定《江泽民文选》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江泽民文选》主要收入了江泽民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具有代表性和独创性的重要著作,为我们更深入地学习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重要教材。

江泽民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新征程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万众一心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来源:新华社

青海省2022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印发

关于印发《青海省2022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

各市(州)委全面依法治市(州)委员会办公室、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宣传部,各市(州)司法局,省委各部委、省直各单位、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中央驻青单位普法办公室:

今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也是我国现行宪法公布施行40周年。为开展好第九个国家宪法日和今年第五个“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我省将组织开展第五个“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为确保活动扎实推进,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司法厅制定了《青海省2022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另外,为确保宪法宣传教育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全国普法办和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制作了一批宪法学习系列报告会视频和宪法、民法典、党的二十大精神宣传公益广告片、挂图、标语、知识问答等宣传资料,电子版统一部署在“青海司法行政网”“青海普法网”“12348青海法网”“宪法学习宣传资料”飘窗,供各地各部门下载使用。

各地各部门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及工作开展情况请分别于11月30日前、12月17日前报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

联系人:蒋燕,传真:0971—8247553,电子邮箱:qinghaipufa@163.com。

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

中共青海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

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

青海省司法厅

2022年11月17日

青海省2022年“宪法宣传周”活动方案

今年12月4日是第9个国家宪法日。根据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关于印发<2022年全国“宪法宣传周”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为深化我省“12·4”国家宪法日暨“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制定本方案。

总体要求

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密结合“八五”普法实施,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让宪法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为全面推进平安青海、法治青海建设营造良好法治环境。

活动主题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重点宣传内容

党的二十大精神;

习近平法治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宪法的重要论述;

深入宣传宪法,坚持宪法确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不动摇,坚持宪法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不动摇;

宣传现行宪法公布施行四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和基本经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在以上重点内容基础上,各地各部门可结合疫情防控实际和工作职能,确定具体宣传内容。

时间安排

12月4日至10日,为期一周。

工作安排

总体安排

■ 收听收看2022年度法治人物特别节目。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在全国评选2022年度法治人物,制作“宪法的精神 法治的力量——2022年度法治人物”特别节目,在CCTV1、CCTV12频道播出,届时,请各地各部门组织动员系统内干部职工通过各类终端系统收听收看。

■ 各地各部门自行安排线上宪法宣传活动。各地各部门在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前提下,根据重点活动安排,积极组织开展特色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线上宣传活动,确保宪法宣传活动有声势、组织有力度、开展有亮点。要把宪法精神、法治元素融入红色文化、地方文化、行业文化、企业文化等,发挥全国和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法治宣传教育基地等作用,广泛开展网上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条件允许情况下,应在公共场所设置宪法宣传元素,让宪法看得见、找得到。

主题活动

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分别组织开展宪法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网络、进家庭、进宗教活动场所主题宣传活动。各主题宣传活动分别由“法律九进”牵头部门负责,司法行政部门和相关部门配合开展。

★ 组织开展宪法进农村主题活动,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

牵头单位: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各市州党委政府。

★ 组织开展宪法进社区主题活动,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

牵头单位:省民政厅,各市州党委政府。

★ 组织开展宪法进校园主题活动,培育青少年学生宪法意识、国家意识、规则意识。

牵头单位:省教育厅、团省委,各市州党委政府。

★ 组织开展宪法进机关主题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牵头单位:省直机关工委,各市州党委政府。

★ 组织开展宪法进企业主题活动,推进企业合规建设。

牵头单位:省工信厅(省国资委)、省工商联、省总工会,各市州党委政府。

★ 组织开展宪法进军营主题活动,强化官兵法治观念。

牵头单位:省军区党委、武警青海总队党委、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各市州党委政府。

★ 组织开展宪法进网络主题活动,促进宪法精神的网络传播。

牵头单位:省委网信办、省广播电视台,各市州党委政府。

★ 组织开展宪法进家庭主题活动,让宪法精神深入人心。

牵头单位:省妇联,各市州党委政府。

★ 组织开展宪法进宗教活动场所主题活动,提升宗教工作法治化水平。

责任单位:省委统战部、省民宗委、省司法厅,各市州党委政府。

其他重点活动安排

★ 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向全省手机用户推送宪法公益普法短信。

责任单位:省通信管理局

★ 在全省铁路、公交车站、长途客运站播放宪法、民法典公益宣传片。

责任单位:省交通运输厅、青藏铁路公司,各市州党委政府

★ 适时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宪法、党的二十大精神置顶公益广告。

责任单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

★ 在“青海普法”微信公众平台组织开展全民普法答题活动。

责任单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

★ 组织开展2022年度全省领导干部和国家工作人员网络学法用法考试。

责任单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

★ 开展“宪法伴我行”今日头条话题活动。发挥“青海普法”今日头条号的聚合效应,开辟#宪法伴我行#今日头条话题专栏(话题发起指南见附件),推动各地各部门今日头条号同频共振、同向发力,形成学习宣传宪法整体联动效应。

责任单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

★ 开展“‘典’亮生活 与法同行”民法典微电影微视频微动漫征集作品展播活动

责任单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

★ 开展“青风·法韵”篆刻作品和法治宣传优秀摄影作品展播活动

责任单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

★ 开展全省优秀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征集作品宣传推广活动

责任单位: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省司法厅

宣传报道

◆《青海日报》《青海法治报》《西海都市报》《西宁晚报》等纸媒在第五个“宪法宣传周”到来之际,就现行宪法施行四十年刊发评论性文章,活动期间,采访编发相关稿件。

◆ 青海广播电视台在第五个“宪法宣传周”期间插播宪法宣传公益广告,并对全省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活动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 青海广播电视台适时转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国2022年度法治人物颁奖礼专题节目。

◆ 全省各类媒体在12月4日当天刊发宪法宣传公益广告(相关资料登录“青海普法网”“宪法学习宣传资料”飘窗下载)。

工作要求

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作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抓手,精心策划制定活动方案,认真组织实施,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城乡社区、进校园、进军营、进各类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进网站,在全社会形成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宣传宪法的热潮。各级领导干部要亲力亲为,带头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带头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宣讲宪法,以宪法精神凝心聚力,引导全社会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要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防止错误言论和有害信息传播。

落实普法责任制。要把开展“宪法宣传周”宣传活动作为推动落实“八五”普法规划的重要载体,作为国家机关和社会有关部门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管理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的重要举措。司法和执法机关要组织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通过以案普法、以案释法弘扬法治精神。各级各类媒体要落实媒体公益普法责任制,精心策划,在重要版面、时段推出宪法宣传专栏专题。要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强化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努力扩大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努力营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浓厚社会氛围。

坚持面向基层群众。要坚持贴近实际、尊重规律,善于运用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方式,推动宪法宣传向基层延伸,走进千家万户。各奋战在基层一线、参与疫情防控的司法行政工作人员在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的同时,可免费向群众提供宪法单行本、宪法读物等资料,方便群众学习掌握。要充分发挥村(社区)法律顾问的作用,安排所在村(社区)法律顾问利用QQ群、微信群等方式,通过推送宪法知识、录制短视频、直播等开展不少于一次的宪法宣传。满足疫情防控条件下,在村(居)委会服务窗口、农家书屋、法律图书角、公共法律站点等公共场所摆放宪法文本和宪法宣传资料,供群众免费取阅学习。

创新宪法宣传方式。各地各部门要充分运用“报、网、端、微、屏”等媒体平台,加大新媒体新技术运用,通过图解、动漫、直播、短视频、H5、公益广告等形式加大网上宣传力度,讲好中国宪法故事,使宪法精神深入人心,增强宪法宣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把宣传周集中宣传活动与经常性的宪法宣传有机结合,把宪法精神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推动宪法学习宣传常态化、制度化。

织牢疫情防控防线。统筹宪法宣传和疫情防控共同推进,宪法宣传既要有声有色,又要做到疫情防控不松劲,切实把疫情防控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宣传活动自觉服从疫情防控需要,能在线上进行的一律不在线下进行,最大限度减少人员聚集,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宪法伴我行#今日头条话题活动发起指南

登陆今日头条,进入“微头条”参与话题讨论并发布文章(图文和微视频均可)。文章标题前请务必统一添加#宪法伴我行#,由此文章可自动聚合到话题页,从而实现矩阵联动。话题词中务必牢记不加空格

一、用PC端发布:登陆“今日头条”,点击“发头条”,点击“微头条”,进入编辑框,标题前添加#宪法伴我行#发布即可。

二、用手机端发布:

(一)登陆“今日头条”,点击右上角“发布”图标,选择“微头条”,进入编辑框,标题前添加#宪法伴我行#,发布图文即可。

(二)登陆“今日头条”搜索#宪法伴我行#,点击“话题”,找到#宪法伴我行#专栏,点击“ ”图标,即可发布图文,标题前务必添加#宪法伴我行#。

最美公益普法集体丨武陵区第一小学:普法走心学法入心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白玲川 常德报道

依法治校、法育未来。这是常德市武陵区第一小学一直以来的法治工作理念。

三年来,武陵区第一小学重“宣传”、重“体验”,全面整合社会资源与优势,努力营造人人懂法、处处见法、时时讲法、精准普法的良好氛围。科技领航,校园普法宣传全覆盖,独创“三式品牌”助力普法宣传招招“走心”,师生学法条条“入心”, 全力开启“共创共建共享”的武陵区一小青少年普法宣教大格局。

“法治教育”基地。

全面覆盖 普法零距离

武陵区第一小学拥有全市一流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总投资650多万元,基地通过环幕影院、全息投影、VR技术、3D模拟人脸技术等科技手段,为学生带来沉浸式体验,讲述法的历程、法治文化、与法同行、依法办事等法治宣传教育理念,以达到从“要我学法”到“我要学法”的自觉过渡。

基地配有讲解员教师和专业人员18名,红领巾小小讲解员6名,投入使用至今,已接待校外参观团81批近5000多人次,以亲子活动、科技人机互动等方式开展普法活动63次。

抓好关键少数,辐射最大多数。

学校把管理团队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建立“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的法治宣传传播网。结合重要教育日开展法治教育,每年举行两次家长课堂,都会融入《反家暴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内容,要求每名学生每学期至少要有一次进社区普法的志愿服务。

同时,学校开展线上公益普法,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媒介发布法治活动动态,打造自媒体法治教育阵地。

“法学未来星”模拟法庭社团课。

“三式” 品牌 普法亲体验

经过不断探索,学校打磨出一套属于自身的普法“三式拳法”—— 模拟法庭、法治活动、法治文化,让普法更具体验性、真实性,充分发挥学校校园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寓普法宣传于文化活动之中,让普法宣传更有趣。

学校“模拟法庭”是按真实法庭等比例缩小,每一次模拟庭审,均由专业律师提供真实案例,组织学生拟写法庭辩论意见,指导学生扮演庭审各方角色,开展模拟法庭实践体验课。每次庭审实践完后,由指导律师对学生的表现现场点评,评选出本场次“最佳辩手”“最佳法官”“最佳公诉人”“最佳原告”“最佳被告”。近两年,学校开设法治课堂52次,评选30名“未来法治之星”。通过现场学员与律师一对一进行法律知识的交流、咨询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让法律意识在学生心中萌芽。

同时,学校通过开展“法治布谷鸟”公益大讲堂、道路交通安全法体验活动、“12﹒4国家宪法日”宣传周、“防性侵”专题讲座、禁毒大课堂活动、省青少年法治宣传周启动仪式、“以法之名,畅想2035”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等一系列法治活动,让师生亲身去体验感受法律的存在。

除此之外,学校充分发挥学校校园文化底蕴深厚的优势,寓普法宣传于文化活动之中,让普法宣传更有趣。2019年,学生原创的情景剧《青少年普法三字经》节目第一次登台演出,深受全体观众好评。2020年9月,学校自编非洲鼓《法治歌》的表演受到师生一致好评。

法治副校长杨警官正在给学生开展交通安全教育。

高效联动 普法精准化

近年来,学校积极整合司法局、法院、公安局、街道等资源与优势,开启“齐抓共管”的青少年法治宣教体验模式,形成一个校内外结合的法治教育管理体系。

2019年以来,学校邀请司法干警、法治副校长、普法志愿者来校,协助学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法宣传、法治进校园、6.26禁毒宣传、青少年法治教育周、宪法宣传周、扫黑除恶、打击非法集资等系列活动近90余场,共赠送宪法读本和法律相关书籍与宣传册近5000本。

走进法院、主题队会、法治征文、成长礼、宪法晨读、真实庭审观摩、真实法庭模拟、观看法治电影、收看普法网网络直播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广大学生、老师、家长们学法的积极性,掀起法治学习的高潮。

近年来,学校荣获“第二批湖南省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湖南省知识产权试点学校”“湖南省扫黄打非示范基地”“常德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基地”“常德市文明标兵学校”“常德市家长示范学校”“常德市未成年人反家庭暴力试点学校”等称号。

2020年学校作为常德市标兵单位迎接司法部“七五”普法验收,2021年作为常德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宣传基地接受中国关工委视察,2021年获全国普法先进单位称号。

本月起部分药品禁止网售、这个电子证照在9地试运行……

药品禁止网售提醒

12月1日起,这些药品禁止网售!

国家药监局近日发布了《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其中,政策法规明确禁止销售的药品包括疫苗、血液制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医疗机构制剂、中药配方颗粒。其他禁止通过网络零售的药品包括注射剂(降糖类药物除外)、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不包括含麻黄的中成药)、含麻醉药品口服复方制剂、含曲马多口服复方制剂、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等。具体名单请点击“详细阅读”查看。

详细阅读: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的公告

电子证照试运行提醒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书电子证照在9地试运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考核合格证书电子证照试运行的通知》,明确自2022年12月15日起,在河北、吉林、广东、四川、广西、西藏、天津、重庆8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电子证照试运行。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及微信小程序向社会公众提供证照信息公开查询、人脸核身验证以及二维码扫描验证服务,并向各省级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实时共享电子证照信息,实现电子证照信息跨地区互联互通互认。

详细阅读:

http://www.gov.cn/xinwen/2022-11/28/content_5729272.htm

就业服务提醒

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举办

人社部于11月28日至12月18日举办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为2023届高校毕业生、往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及“三支一扶”计划等基层服务项目人员提供就业服务。服务周期间,各地人社部门、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将集中开展大规模线上招聘、直播带岗宣讲、就业指导和职业体验、线上测评和考试服务、人力资源服务进校园以及线下招聘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和成长成才。

详细阅读:人社部举办2022年全国人力资源市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活动

药品注册申请电子申报提醒

2023年1月1日起实施药品注册申请电子申报

近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实施药品注册申请电子申报的公告》,自2023年1月1日起,申请人提交的国家药监局审评审批药品注册申请以及审评过程中补充资料等,调整为以电子形式提交申报资料,申请人无需提交纸质申报资料。现有工作程序不变。自本公告实施之日起,药品注册申请受理行政许可电子文书由“药品业务应用系统”“药品eCTD注册系统”即时推送,受理行政许可电子文书与纸质文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详细阅读:国家药监局关于实施药品注册申请电子申报的公告

征集意见提醒

事关农村宅基地管理,请你提意见!

为了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促进宅基地节约集约利用,保护农村村民合法权益,农业农村部研究起草了《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意见:

1.登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进入首页“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

2.登录农业农村部网站,进入上方“互动”栏目中的“征求意见”,点击“农业农村部关于《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提出意见。

3.通信地址: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农展南里11号,邮编:100125)。请在信封上注明“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字样。

4.电子邮箱:fgslfc@163.com。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2年12月28日。

详细阅读:《农村宅基地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

《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公开征求意见

为督促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药品全生命周期质量监督管理,国家药监局组织起草了《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2022年12月9日前,将有关意见反馈至电子邮件yaopinjianguan-2@nmpa.gov.cn,邮件标题请注明“落实持有人主体责任管理规定意见反馈”。

详细阅读: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落实药品质量主体责任监督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

2022-12-05 10:34

来源:浦东发布

立审执云上办,智慧法院不打烊

□ 深化改革·司法为民

□ 本报记者 徐伟伦

今年国庆节期间,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婷没有歇着,她忙着替当事人申请网上立案。以前,办理立案都是在工作日一大早出发,排队、安检、等号,此后参与庭审、申请保全、领取案款等流程也需经历这些,遇上复杂案件仅路上就要花去几十个小时;如今,在线上就能办理这些业务,起诉书、证据等诉讼材料均可上传电子版。

“不仅方便快捷,还是真正的低碳。”李婷深切感受到智慧法院带来的便捷高效。

近年来,北京法院强化数字赋能,加快推进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技术应用,深化推进立、审、执全流程网上办理,在线调解、在线庭审等新司法模式不断推出,释放数字正义新活力。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北京法院系统网上立案数占同期一审民商事案件收案量的82.9%。与此同时,北京法院通过审判全流程节点监管等方式加强对审判权制约监督,促进司法公信力提升,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平台加强数据分析和研判,推动矛盾纠纷在源头预防化解,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立案审判执行

实现线上通办

“您好,法官。我在海南三亚隔离,怎样才能在法院立案呢?”

“请您不要着急,您可使用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北京小程序或者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进行网上立案。网上立案审核效率高,还有专人反馈沟通,请您放心使用。”

近日,张先生通过北京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联系上了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完成网上立案。

“有些人没去过法院,对基本流程和所需材料不熟悉,如何让他们登录诉讼服务系统后感到不复杂尤为重要。”通州法院副院长张朝阳说,为了解决上述痛点,该院于今年上线网上VR诉服中心,当事人登录后可以VR的视角看到诉讼服务大厅的实景功能布局,并根据实际需求沉浸式办理相关诉讼业务。

在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官方微信“京法网事”上,《真人演示“线上开庭”全流程提示请查收》《轻松get“网立、交退费、发款”》等推文近百条,通过文图、视频、演播剧等形式“手把手”指导当事人用好电子诉讼平台上的各项功能。

参加庭审,是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最为广泛的一环。近年来,北京法院加快实现代科技与审判融合,开展在线庭审建设,将远程视讯技术融入庭审环节,并配备电子证据质证、笔录语音转录、电子签名等诸多功能,保障全市法院的庭审工作在互联网上顺利进行。随着诉讼群众在线诉讼需求日渐增长,在线庭审功能也不断拓展,可支撑诉前调解、庭前谈话、远程调查等诉讼环节在线进行。

如今,在线庭审已成为北京法院庭审的重要方式。据统计,2021年全年,北京在线庭审次数达38.5万次,再创历史新高,占北京法院庭审总量的67.4%;2022年1月至8月,在线庭审30.6万次,同比增长29.9%。

同时,为满足群众对执行信息化智能化的司法需求,北京法院建立了不动产线上查封机制、住房公积金线上查控机制、京牌车辆专线查封机制,升级线上发款功能,智能化执行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实现了立、审、执全流程线上通办。

此外,北京法院将信息互联交互技术应用于诉讼服务,让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平台、电子诉讼平台、“12368”热线等诉讼服务平台的信息互联互通,为诉讼群众提供“一账号”“多渠道”的一站式诉讼服务。

跨部门网上办

让群众少跑腿

“我是物业公司的代理律师,涉案房屋业主已欠交服务费很长时间,但我们没有业主的身份信息。能申请律师调查令吗?”

6月13日,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彭珍珍法官团队成功指导一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代理律师,通过调查令线上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该案是北京法院首例以律师调查令方式线上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案件,其背后是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与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司法局的通力合作。

全国律师协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理事万欣说:“通过律师调查令,我们可以直接登录北京市不动产登记网上办事服务平台,在线查询不动产登记情况,查询结果一般在1个工作日就会得到反馈,非常高效。”

在诉讼阶段,高频出现的鉴定、评估事项同样需要相关机构的协助。

“王大爷,今天天气怎么样?”“10减3等于几?”这并不是闲聊天,而是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组织的一场线上司法鉴定,打通了当事人、法院、鉴定机构之间的数字鸿沟。王大爷今年80多岁,虽然几个子女对老人的赡养问题已经达成一致,但为了今后能够更好地处理老人事务,需要对老人有无民事行为能力进行鉴定。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很多鉴定机构无法正常开展工作。通过多方沟通与培训,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疾病司法鉴定科对王大爷进行了“云鉴定”。

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据了解,北京智慧法院目前已支持调解、网拍、线上查控等多种跨部门协作,被应用于“云听证”“云勘验”“云救助”等多种场景,解决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受阻导致的停滞难题。

“执行层面更需要跨部门协作,群众对执行信息化的司法需求越来越强。”北京高院执行三庭庭长段鹏告诉《法治日报》记者,目前全市法院已广泛利用信息化方式开展线上办案,并畅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将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嵌入“互联网 监管”系统,完善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体系,以智慧司法推动社会治理。

强化群众监督

助力基层治理

来法院打官司的人通常都想尽快了解案件进展,可找法官时经常碰到法官因开庭、外出调查等无法接听电话的情况。

为精准响应当事人诉求,北京法院打造了多元化的联系法官智慧体系,如今通过“12368”诉讼服务热线、北京法院电子诉讼平台、“智慧执行”App都能找到法官,打破当事人联系法官的“时空壁垒”,并通过建立督办和回访机制,实现了联系法官到位率达100%。

在此基础上,北京法院还建立庭审智能巡查,实现对全市三级法院接待窗口、数字法庭的实时查看和智能监测,自动识别记录法官不规范司法行为,实现监督全覆盖、执纪智能化。群众留言监督办理系统将“给大法官留言”平台嵌入“诉讼服务一体化系统”,对群众反映问题的处理情况实行全程留痕和智能监督。

找法官,不仅是参与诉讼群众的需求,还是基层党委政府的治理之需。社区一个电话,法官上门解决纠纷;楼宇党委一个电话,法官送法到楼宇;司法所一个电话,法官上门指导调解……

自“12368”诉讼服务热线新增诉源治理专线以来,北京法院直接对接街道乡镇党委政府,为基层一线提供法律支持、指导调解、司法确认、普法宣传等一整套法律服务。在提供司法服务的同时,通过司法大数据分析,主动融入首都接诉即办改革基层治理实践,探索出“源头预防为先、非诉机制挺前、法院裁判终局”的诉源治理工作新模式。

在版权纠纷领域,北京互联网法院与北京版权保护中心携手打造“版权链-天平链行政司法协同治理平台”2.0版本。“通过司法标准前置、数据的跨链验证与获取、国家级行业协会数据上链等机制与技术应用的融合,助力版权纠纷高效化解。”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助理李珂称。

在金融纠纷、物业纠纷等领域,北京金融法院联合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保监局共同建设上线全国首家金融案件多元解纷一体化平台,实现全流程在线区块链存证、诉前调解、文书自动生成等诸多功能;朝阳法院、丰台法院等对电子存证取证进行全程监督,有力推动了重点领域诉源治理模式创新。

北京高院副院长孙玲玲说,北京法院将继续探索现代科技在法院工作中的深度应用,将科技深度融入审判执行、诉讼服务、司法保障、审判管理、诉源治理等各项工作中,让人民群众更好地享受到数字正义的红利。

来源: 法治日报--法治网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