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空间等级怎么升级快(项目里全是表格页该怎么做加分设计?)

导读 空间等级怎么升级快文章列表:1、项目里全是表格页该怎么做加分设计?2、死亡空间重制版压力引擎营造超强恐怖感!死亡空间有随机恐怖事件3、必看的筛选设计复盘4、检出混管阳性

空间等级怎么升级快文章列表:

空间等级怎么升级快(项目里全是表格页该怎么做加分设计?)

项目里全是表格页该怎么做加分设计?

表格页面是B端项目中最重要的页面类型,以项目实用角度来讲,使用相同样式的表格开发起来成本很低,效率很高。但是,站在设计师的立场,表格足不了作品集包装的规格,或者挑剔的甲方和领导的评审。下面这篇文章作者就为我们讲解了如何进行表格优化。赶紧看看吧。

即使我们使用正确的标准和方法完成了表格的设计,依旧会产生一个问题,就是整个项目的所有表格页面似乎都长得一样!尤其在表格占据项目 80% 以上比例的时候,整个项目看起来似乎只有 “一种” 页面,观感特别不好。

如果以项目实用角度来讲,使用相同样式的表格开发起来成本很低,效率很高的,只要对应的场景下用户使用起来不觉得有问题,那全是表格就没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

但是,站在设计师的立场,所有页面都是复制粘贴的形式即使能满足项目落地需求,也满足不了作品集包装的规格,或者挑剔的甲方和领导的评审(没有设计感)。

所以,作为设计师必须要具备更多样的表格页面设计思路,以应对评审和最终作品集输出的场景。所以这篇要站在政治不正确的角度出发,不再思考体验和价值,完全就是围绕设计师“保命”方式展开。

这次的分享,就围绕怎么优化表格页的设计展开,下面是一个基础的表格案例,我们会用它来完成一系列的调整演示。

一、表格的优化

表格页面本身可以优化的内容是不少的,在我们切换表格页面都是类型之前,首先要在固有基础上做努力。 可以调整的内容包含3种:

1. 增加页面模块

这个功能说起,有时候一些枯燥、简单的页面是很难做出设计感的,设计元素过少就很难有施展的余地,所以需要人为去增加一点细节。

虽然模块、字段通常是需要根据业务需求制作的,但不代表设计师不能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提出一些新的需求建议,尤其是在优化自己的作品集时。

例如增加和功能关联性不大的数字统计模块,和地图相关的场景中增加地图模块,针对层级筛选的侧边树状选择栏,或者和本页面相关的其它模块。

2. 优化筛选模块

让筛选和页面样式结合的更合理一点。最基础也最简单的筛选就是独立一个模块来放置筛选选项和矩形框,我们可以打破这种形式,一方面优化选项数量,另一方面可以将它们和表格组件进行合并。

3. 组件自身的优化

也是页面最关键的因素。如果真的有关注过表格的样式,就应该知道表格的每个细节都可以成为设计点。包括表头、分割线、斑马纹、堆叠、字段对比、字段样式、操作列、交互反馈等等。

即使是一个本身很枯燥的表格,我们也根据想要实现的效果,适当的增减对应的字段信息,来达到指定的效果。

以评审和作品集的角度来看,表格页面需要尽量能输出一些有 “设计感” 的样式出来,不然免不了被指出或者低看。所以掌握越多的设计思路,就能带给我们越多的收益。

二、列表形式应用

除了表格本身的样式拓展和优化,还必须关注一个问题,就是表格页面并不是一定要做表格!我们不是只能用表格的形式来呈现数据信息的,还有别的选项可以用。 第一个选项,就是转换成列表的形式。

这是很多人都会搞混的两种形式,表格是指使用横纵坐标来划分单元格排布内容的形式,而列表则是依序排列同级信息的方式,没有固定的样式。

B端的表格本质上也是列表的一种,只是列表并不是只能当表格,还可以当卡片,当图标,当画板,当图册来展示。这是非常关键的认知,决定了我们怎么在表格的基础上转换出其它的样式。

首先我们就说基础列表模式,和表格比较起来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数据编组下的字段不用放进单元格内,无法直接用表头对数据进行辨识和排序。

而优点是字段信息不用再使用这么固化的模式,可以更自由的进行组合和排版,在一些不需要大量进行表头排序控制的页面中,往往使用体验更佳。

所以,当数据的条目数不是非常庞大,且字段信息过多难以辨识的情况,就可以尝试使用基础列表的模式来完成页面类型的切换。

至于基础列表还能拓展出什么花样,建议大家多在线上的网站中参考,而不要把目光局限在 B 端产品中。

三、卡片样式应用

列表的第二种形式,就是卡片样式类型了,通过卡片化的设计,来实现横 / 纵向排列而不是只有纵向的排列模式。

卡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独立性,来突出每个对象的特征和信息。同时也因为不受表格本身的限制,卡片的设计也就具有更灵活的发挥空间。

而在设计卡片的过程中,一定要凸出标题,同时要在卡片中应用比较丰富的字段样式,而不是仅仅把一堆文字换种排版堆到一个卡片里面。

比如下面是我们根据案例完成的调整:

四、画板模式应用

除了基本的卡片样式外,还有一种以展示图片为主的卡片类型 —— 画板模式。

这在以图片为主导的数据对象中非常常见,比如少量的新闻、商品、人员、门店对象的管理中,往往图形的识别效率是远高于普通表格的。

而当我们使用画板模式的时候,就要确保数据中原本就包含易于识别的图片内容,如果没有是没办法强行使用这种模式的,比如上方的案例中,强行使用图片效果是不太理想的,因为数据对象没有能易于识别的图片对象。

同时,站在作品集角度,如果封面图片本身质量太差(甚至同类找不出好的),那么使用这种模式的设计效果就不会特别理想,一定要注意。

五、图标模式应用

最后一种,就是图标模式的应用了,这在电脑资源管理器中最常见的显示模式。它和画板模式类似,但区别是每个数据对象的辨识从独有的图片切换成了更有指向性和寓意的图标。

这种模式适用于资源文件的管理,或者模块、功能、组件、项目等数据内容的罗列。

同理,图标模式的使用得符合图标识别的特性,如果数据对象本身没有易于识别或有实际意义的图标,那么强行使用这种模式的效果也就不会太好。

包括这次我们使用的案例,应用代码类型、危害等级、风险情况任意一个字段作为展示的图标,都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能理解这个意思就可以,我就不在这里展示出来了。

六、结尾

总结起来,以上的“表格”页面设计思路,本质就是拿到需求以后,思考该页面适合使用哪种形式展示,是只适合表格还是适合列表。

如果只能用表格,那么在表格的基础上可以按页面实际情况做优化。如果适合做列表,那么使用基础的,还是卡片、画板、图标模式。

这种设计的思路和能力是B端设计师必备的能力,虽然不是每个项目都一定得这么输出,但它能帮助我们打开思路,应对更复杂多样的设计要求。

作者:酸梅干超人;公众号:超人的电话亭(ID:Superman_Call)

本文由 @超人的电话亭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死亡空间重制版压力引擎营造超强恐怖感!死亡空间有随机恐怖事件

作为科幻恐怖游戏中的佼佼者,EA《死亡空间》目前正在被全面重制。今天官方发布了一份开发者日志,重点介绍了他们的压力引擎“Intensity Director”,这可以在游戏中随机生成恐怖事件,营造难以捉摸的恐怖压抑的气氛。

借助“Intensity Director”,《死亡空间》可以不断调整玩家当前的“压力等级”,控制好游戏的氛围和节奏,确保总是有一些事件发生,让玩家时刻处于精神紧绷状态,必须一直保持警惕。

该系统中总共设计了1200多种不同事件,其中包含各种元素,比如音效或光照的变化,雾气蒸汽的发散,敌人的生成等。所有这些随机事件都能有机结合,让人感觉仿佛是专门设计好的。也许你会来到一个比较安全的房间,里面只是有些响动,而下一个房间就会突然跳出一只怪物,灯光也会消失,再加上雾气环境,会让玩家吓一大跳。

游戏的节奏有张有弛,不过也不是简单的“一张一弛”,而是充满随机性,这会让你无法预料下一刻要出现什么。比如:这次你听到通风管里有响动、然后猛然跳出一只怪;下次通风管又有响动、你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并没有出怪;再下一次没听到声音却突然蹦出一只怪,或者通风管突然爆裂但却啥都没出来。

总之《死亡空间重制版》充满了这种不确定性,“Intensity Director”总是预设了多种不同方案,让人捉摸不定,时刻保持精神紧绷。而且每名玩家的遭遇都是不同的,所以即便提前看过别人游玩,自己再玩也仍然得提心吊胆。

开发者表示,他们为这套“Intensity Director”系统进行了大量试错,不断进行调整完善,最终的结果相当不错,甚至他们自己也吃了一惊。明明是随机生成的事件,却能给人恰到好处的感觉,仿佛是提前精心设计好的一样。这可以让《死亡空间》的恐怖感提升一个台阶。

目前《死亡空间重制版》预计将于2023年1月27日发售,登陆PlayStation 5、Xbox Series X|S、PC平台。

必看的筛选设计复盘

在平台的系统和业务流程中,筛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扮演了相对重要的角色,它的存在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地、便捷地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那么,筛选设计应该怎么做,才能更符合实际业务场景,从而给用户带来好的使用体验?本文作者就对筛选设计进行了总结,一起来看。

下半年,分配到楼下业务线做体验改造,面对B端庞大的平台系统和业务流程,发现筛选扮演了基础且非常重要的角色。就最近的一些工作经历和感悟,对筛选做了一下复盘。

在B端系统中,不同的用户操作着不同的业务流程,面对大量的数据,能快速且准确的找到自己需要的数据,可以明显提升任务完成效率。因此筛选作为任务节点中的重要媒介工具,设计师如何才能准确全面的匹配场景,那就先让我们全面的认识一下筛选。

一、筛选的类型

筛选的存在无非就是帮助用户准确、快速的找到目标数据,这个数据可能是单个,也可能是一组。在《信息架构:超越Web设计》中,筛选系统与导航系统、标签系统、组织系统被列为信息架构的一部分,因此筛选也会与其他系统有一定的联系,比如状态、类型筛选就需要依赖标签系统。

筛选的类型分为输入类筛选、选择器类筛选、平铺类筛选、分页筛选、高级筛选。

1. 输入类筛选

输入类筛选需要用户输入一定的文本关键词,筛选出对应的数据。

输入类筛选从筛选准确性上,可以分为模糊筛选和精准筛选。

1)模糊搜索

按照用户输入的检索词,筛选出字段中带有该检索词的所有数据。

2)精准搜索

按照用户输入的关键词,仅筛选出整个字段与筛选词相同的数据。

优点:检索精准。

缺陷:由于过于精准,会考验用户的记忆能力。

由于精准搜索的精准性,一个字的偏差,都会造成搜索失败,因此,在正常的设计应用中,模糊搜索的使用频率会更高一些。

输入类筛选从筛选形式上,可以分为单标签搜索和多标签可切换搜索。

3)单标签

单标签搜索只能在输入框中的一个既定范围中搜索。

优点:便捷,应用普遍。

缺陷:范围少,面对复杂数据需要多个组合筛选。

4)多标签可切换

在一组标签中选择搜索的范围。

优点:便捷,节省空间。

缺陷:展示不直观;多一步选择标签的操作;不能组合筛选。

如果空间有限,没有组合搜索的可能性,可以使用多标签可切换;正常情况下,不要剥夺用户使用组合筛选的机会。

2. 选择器类筛选

选择器类筛选可以是单选或者多选,用户点击选择待选项即可。这类筛选往往是筛选的某类标签或者某组数据,方便用户批量处理。

优点:无需准确记忆,适合批量数据。

缺陷:展现方式不直观,匹配结果的精准度不够。

此类筛选往往和表单的选择器使用的是同一个组件,而且可以使用第三方的开源库,应用范围比较广,同输入类搜索一样,是最优先被考虑的类型。

3. 平铺类筛选

平铺类筛选是将所有的待选项铺出来,方便用户直观选择。可以是单选,也可以是多选。

优点:待选项平铺,选择方便直观。

缺陷:占用空间,待选项数量过多的时候,可能会存在折行或隐藏,没有关键词搜索,选择效率变低。

平铺类筛选大多应用在电商、招聘等网站;如果筛选维度很少,空间充足且待选项的数量在5个左右,可以考虑在表格、列表页面使用平铺类筛选。

4. 分页筛选

分页Tabs类似于平铺类筛选,都是将待选项平铺出来,不一样的是,分页Tabs的视觉级别更高一些,相当于标题存在,并且不支持重置,有一些平台也称之为分组。

优点:帮助用户提前做了一轮筛选;待选项平铺,选择方便直观。

缺陷:占用空间,需要考虑待选项的数量和页面空间的适配。

分页Tabs对用户来讲无疑是便捷的数据筛选,但前提是需要保证大多数用户筛选维度的共通性,否则就会对部分用户造成困扰,或者提供用户自定义的机会。

5. 高级筛选

高级筛选的判断关系较多,一般会包括筛选条件、筛选关系(且、或)、筛选类型(包含、不包含、等于、不等于等)、筛选值和添加等属性。

二、筛选的布局

由于筛选组件的数量和业务应用的场景有所不同,所形成的布局模式会有所差异,大致会分上下布局、侧边布局、浮层布局、表头布局。

1. 上下布局

上下布局是值筛选条件位于数据的顶部。

优点:展示直观,筛选条件和数据关系联系更紧密;横向空间上可以展示更多的数据。

缺陷:数量多的话会压缩纵向空间。

上下布局是当前用户使用方式中最常用的方式,如果系统给的筛选条件过多,需要对筛选条件进行分层,低频类的需要收起。

2. 侧边布局

侧边布局是指将筛选条件列在数据的左侧或者右侧。

优点:可以展示更多的筛选条件。

缺陷:宽度大的会压缩横向空间;从视线覆盖面积来讲,侧边布局用户对照查看数据的耗时会更长。

使用侧边布局的时候,需要考量当前内容区数据的字段展示量如何。因为一般情况下,侧边会存在导航,再加侧边筛选,数据压缩比较严重。还要看一下当前用户的使用习惯如何,对侧边布局的接受度。

3. 浮层布局

浮层布局一般会有抽屉、对话框、悬浮框。

优点:节省空间,能容纳更多的筛选条件。

缺陷:用户无法快捷的对比筛选值和筛选数据;具有一定的打断性,特别是对话框和抽屉;用户再次修改比较麻烦。

浮层布局一般在空间有限,又有筛选需求的时候使用;使用过程中需要标记当前有筛选值,最好能将筛选值单独显示出来,方便用户数据对比和清除重置。

4. 表头布局

表头布局是将筛选条件的图标固定在表格表头的右侧,用户点击后筛选。

优点:筛选流程更直观。

缺陷:用户无法快捷的对比筛选值和筛选数据;表头的空间有限,如果是横向滚动,隐藏后不容易发现。

1)一般不推荐优先使用表头筛选;像个别场景,空间有限,使用过程要标记当前有筛选值的状态。

2)如果为方便用户筛选,又没必要单独给界面加一个选择器类筛选,可以尝试使用排序代替筛选,让数据以一定的顺序进行分组。比如按照优先级:高、中、低排序,倒序按照高、中、低的顺序排列,正序反之,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查询需求。

三、筛选的触发方式

1. 实时触发

在输入或者选择筛选值的时候,数据实时匹配。

优点:筛选效率高。

缺陷:比较考验系统的稳定性;对于想要精准搜索范围的场景,会延长整体的加载时间。

与手动触发相比,更推荐实时触发,但是要考虑系统的稳定性,在答应用户之前先和研发团队预研方式的可行性。

2. 手动触发

在输入或者选择筛选值的之后,需要手动点一下搜索或者查询按钮。

四、帮助用户

1. 帮助用户做收纳

无论使用哪种布局或者筛选类型,都会遇到筛选条件数量很多的情况。如果当下不能轻易改变用户习惯或者优化成本太高,可以试试以下三种方式。

1、)对筛选条件进行分层,将高频的筛选条件放在外面,低频的收起,用户用到的时候再展开。

2)一些复杂B端系统,筛选条件是根据用户自定的数据生成,因此数量和内容不可控,多角色场景下使用习惯也不一致,这时可以给几个系统常用筛选条件,让用户可以自定义选择。

3)考虑极限情况,如果用户确实添加了很多的筛选条件,要考虑页面内局部滚动。

2. 帮用户标记筛选状态

如果在使用可收起筛选、浮层筛选、表头筛选等方式的时候,一定要为用户标记当前有筛选值的状态。如果不标记,用户在筛选后没有重置,离开页面再回来的时候容易遗忘当前已经筛选过。

或者将选择后的筛选值外显,在数据顶部放置一份,方便用户对比和清除。

3. 帮助用户记住筛选值

1)用户筛选过后,点击数据查看详情,如果详情是一个单独页面,往往都会刷新,再返回的时候,筛选条件已经清空了,如果用户需要多次查看该筛选值下的数据,需要多次选择。

所以,用户从下级页面返回上级页面的时候,需要帮用户记住筛选值。至于是研发记住,还是优化设计表达避免刷新,要具体场景具体分析。

2)筛选器的使用

有的平台也会叫过滤器、视图等,名称有出入,但是功能大体是一致的。一般在筛选条件数量和使用角色都比较多的业务场景中使用。系统会默认给几个筛选器:全部、我负责的、我创建的等。

这是从另外一个维度帮助用户记住:将常用的带有筛选值的筛选条件作为一个筛选组保存起来,方便用户下次进来的时候直接选择使用,方式便捷迅速。

以下是几种筛选器在页面中的常见表现形式。

4. 帮助用户更容易到达

在有筛选条件的表格页面,应该确保顶部筛选条件和操作栏固定。如果数据太多,滚动会隐藏筛选区,应该只允许表格内容区滚动,方便用户对比筛选值和筛选数据。另外,如果用户要修改筛选值,这样的话不需要再回滚,容易再次触及。

文章架构

当然,除了以上设计复盘,还可以对筛选组件做一些创新设计,有机会再和大家讨论。业务场景的不同会导致设计师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上述是我对最近工作的复盘,如果还有其他的筛选内容,欢迎大家再补充和交流~

本文由 @聿来体验笔记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检出混管阳性的楼栋怎么办、出现哪些症状后需要到医院就诊?权威回应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12月8日下午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措施有关情况。

优化措施后,仍然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

十条优化措施出台后,各地迅速行动,制定具体的落实举措,精准划定高风险区,优化核酸检测,调整隔离方式,按规定取消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取消健康码和行程码等等。在此也提示大家,优化措施后,仍然要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保持健康文明生活习惯,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保护自己,保护家人。

如何对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进行分级分类救治?

· 对于轻症和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基础性疾病或者基础性疾病处于稳定期的这部分人,可以进行居家自我照护。

一方面,感染者居家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和对症治疗,特别要强调的是没有症状的就不需要治疗,做好自我健康监测。有症状的,比如说发烧、咳嗽等,做好对症治疗,如果有需要,可以联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者是通过互联网医疗的形式,由医生进行专业指导。

另一方面,因为大部分感染者可以居家进行隔离治疗,要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公开咨询电话,同时对于独居老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以及孕产妇特别是血液透析的特殊人群建立台账,做好医疗服务保障工作。医院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医疗的方式进行线上服务,医务人员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也可以提供上门等多种形式的专业服务,同时要求各级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备齐常用药品以及抗原检测试剂,能够满足居家治疗人员健康监测和用药的需求。

· 重症或者有重症风险的这部分患者要收治到定点医院。

为了确保重症或有重症风险这部分患者的救治,要求要选择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救治医院,同时配足配强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团队还要做到多学科,因为既要保证新冠肺炎的治疗,更要保证基础性疾病的治疗,所以对定点医院我们要求要提升医疗救治的能力,保证患者的救治。

· 还有一部分患者,本身有基础性疾病或者是以其他疾病为主,到综合医院或者专科医院进行就诊,而在就诊过程当中,有可能检测以后是新冠阳性。

对于这部分人,要求综合医院还有专科医院,无论是在门诊、急诊还是在住院区域,都要设立缓冲区,这样能够保证这部分的患者得到救治,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医疗服务的需求。

出现哪些症状后需要到医院就诊?

大部分新冠病毒感染者都是可以居家的,只有一少部分有严重基础病的或者可能需要到医疗机构就诊。如果出现下面这些情况,我们建议跟社区医生联系,如果病情非常重的话,直接就可以联系120到医院进行诊治。

一是出现呼吸困难和气短。

二是经过药物治疗以后仍然持续发烧,超过38.5℃,超过3天以上。

三是原有的基础病加重了,用药也控制不住,或者出现心前区疼痛这些急危重症风险的,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四是儿童、小孩出现嗜睡、呕吐、腹泻、拒食等等,治疗以后不缓解的,超过两天以上的也要到医院。

五是孕产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气短或者胎动异常这样的情况,也要到医院救治。

如何既做好新冠患者的救治又不影响日常诊疗的秩序?

第一,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和统筹。指导各地强化医疗救治床位准备,扩增救治资源,特别是制定了分级分类诊疗策略、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对患者实施分级和分类救治,尽最大可能不影响医疗机构日常医疗服务工作。

第二,科学精准做好医疗机构疫情防控。不能对发生疫情风险的医疗机构一关了之、一停了之、一封了之,特别是像发热门诊、急诊、手术室,还包括透析部门、重症监护室等等这些重要的诊疗科室是不能关停的,切实保障患者的救治工作。对确有风险需要进行处理的区域,也要做到快封快解,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诊疗工作。

第三,要加强信息公开和沟通工作。要求发热门诊和医疗机构的一些情况,要及时向社会公布,包括发热门诊联系电话、地址等等,都要能够方便公众,让老百姓能够了解相关信息。

第四,要求建立台账式管理。要求基层社区对高龄合并基础疾病、孕产妇、定期血液透析等特殊人群实行台账式管理,保障好慢性病患者用药需求,指导社区与医疗机构能够畅通就医绿色渠道,做好服务衔接。

同时,要求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不能够以任何原因推诿或拒诊,同时也要发挥医联体、医共体的作用,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进一步充实和科学调度院前急救力量,让120能够打得通、送得到,能够保证服务到位。

居家隔离人员如何最大限度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对居家隔离人员强调要做好个人防护,和家庭内的成员尽可能少接触,如果接触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一是居住的房间要每天通风,良好的通风对降低呼吸道传染病传播性是至关重要的。

二是卫生间、浴室,如果单用最好,每天也要消毒,如果共用的话,一定要错开时间,用后也要进行很好的消毒,避免造成家庭内传播。

三是做好手卫生、做好环境消毒,包括在做饭、用餐等过程中,要注意好手卫生。

四是咳嗽、打喷嚏时,一定要拿一个纸巾盖住,把纸巾扔到垃圾桶里,避免喷溅导致后续潜在的气溶胶传播风险。

五是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放置到专用垃圾桶。个人物品不要混用,和家里人尽可能分开,因为物品本身也有可能造成病毒传播的风险。

总之,通过一系列的防护措施,最大限度避免在家庭内造成传播。

长期居家、很少外出的老年人为什么还需要接种疫苗?

当前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疫苗接种在预防重症、死亡等方面仍具有良好的效果,老年人等脆弱人群感染新冠病毒以后极易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甚至出现死亡,接种新冠疫苗获益最大。我国老年人中有相当一部分失能、半失能人员,长期居住在家,很少外出,但是在亲属陪伴或者亲属走访过程中,仍有可能感染,导致发病甚至重症、死亡,所以还是有必要接种疫苗。

80以上的老年人,接种3剂疫苗,感染新冠肺炎后死亡风险下降了9.3倍

据研究,65岁以上的老年人、75岁以上的老年人、85岁以上的老年人,相较于年轻人来讲,感染新冠肺炎以后重症的风险分别是5倍、7倍、9倍,死亡的风险分别是90倍、220倍和570倍。80以上的老年人,如果1剂疫苗都不接种,他的死亡风险大概是14.7%;如果接种了1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到了7.16%;如果接种了3剂疫苗,死亡风险就降到1.5%。与没有接种疫苗相比,接种3剂疫苗,死亡风险下降了9.3倍。希望老年人积极主动接种疫苗,为自己的健康护航。

很多镇痛药药名不同但成份一样,不要混在一起服用

强调不要囤药,不要大量地购买,有一般的镇痛药、一些中药、像治疗感冒的一些药就可以,按照说明书来使用,也可以咨询社区医生或者通过互联网咨询医生来合理使用。

这里要强调一下,镇痛药有很多药名不一样,但成份一样,不要混在一起服用,只用一种即可。如果用多了,会造成一系列不良反应,所以大家用药的时候不要用太多。同时,抗菌药物,我们强调要合理使用,不能滥用,一定在医生指导之下使用,因为抗菌药不合理使用也容易出现菌群失调、二重感染的风险等。

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必须“应设尽设、应开尽开”

在秋冬季节,呼吸道传染病比较多,包括流感等,很多都有发热症状。所以要求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必须“应设尽设、应开尽开”,同时要公开电话、地址,方便老百姓能够就近到发热门诊进行就诊。同时也要求发热门诊要扩大接诊空间,配齐医护力量、提升接诊能力,不能够随意关停,保证诊疗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开展。

发现“混管阳性”以后应该怎么处理?

当发现“混管阳性”以后,相关部门会尽快通知到混检人员,让他落实就地隔离措施,同时也会尽快安排人员去上门采样复核。所以跟混检阳性人员同楼栋、同单元的人员不需要实施临时封控。当复核结果都是阴性以后,混检人员马上解除隔离措施,但如果上门复核出现是阳性,这时候要及时落实管控措施,要根据现场流调和风险研判结果及时管控密接,划定风险区域,做好相关的疫情处置工作。

“硬隔离”、一封了之的做法是置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要坚决制止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硬隔离”措施,本次优化的新十条明确要求严禁以各种方式封堵消防通道、单元门、小区门,要确保群众看病就医、紧急避险等外出通道的畅通。采取“硬隔离”、一封了之的做法不是精准防控,而是懒政怠政、置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于不顾,要坚决制止。对于确定需要封控的区域,封控区的党委政府一定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服务到位,对隔离人员要用心用情、关心关爱,既要有力度,又要有温度,封控的同时要加强上门服务,做好生活和正常医疗保障。推动建立社区与专门医疗机构的对接机制,为独居老人、未成年人、孕产妇、残疾人、慢性病患者等提供就医的便利。

转自:中国政府网

来源: 北京发布

2021年度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报发布

来源:【中国卫生杂志】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要求,2022年我局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等相关部门继续推进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以下简称绩效考核)。现将2021年度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报如下。

一、绩效考核工作组织情况

经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全国共662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参加2021年度绩效考核。其中,中医医院532家,中西医结合医院73家,中医专科医院24家,民族医医院33家。与2020年相比,新增考核医院78家,因合并原因退出考核的医院共1家。

(一)根据最新政策要求,优化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深入推广福建省三明市经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及多渠道收集的意见建议,进一步细化指标说明和佐证资料清单,更新指标解释、数据来源及相关工作要求,修订形成《国家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操作手册(2022版)》,持续优化考核参照体系,并将绩效考核工作与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有关工作同步推进。

(二)加强专业培训指导,持续提升工作成效。组织多领域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指标解读、填报指导、常见问题分析等培训。多渠道收集问题累计1612个,更新发布答疑手册7版。开通线上问题反馈功能,提升线上问题响应速度,优化填报任务配置功能,提升系统数据读写计算能力,不断完善绩效考核平台管理,提升系统使用的便捷性。

(三)推动完善制度规范,做好数据质控工作。进一步加强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数据管理工作,明确数据问题类型与处理细则。运用集群分布式计算对超亿份数据进行分析,按照普查与抽查相结合、定向与随机相结合、人工与智能相结合的原则,持续优化数据质控方式。

二、国家监测分析情况

根据参加考核的662家中医医院数据,对2021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指标进行监测分析。数据结果显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开展以来,各地认真组织实施并强化结果运用,各中医医院更加重视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相关政策落实。通过连续4年的绩效考核引导,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临床诊疗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稳步增强,中医医院运行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可持续发展注入新动力,人民群众满意度保持稳定,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进一步发挥。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在发展方式、运行模式、资源配置方面均发生一定转变,积极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并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工作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局属(管)医院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输出医院,在医疗质量持续提升的同时,进一步注重医疗效率和安全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了“国家队”及高水平中医医院的带头示范作用。

(一)中医药特色优势持续发挥。一是中医药特色相关指标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在门诊医疗服务方面,门诊中药处方比例为62.25%、门诊散装中药饮片和小包装中药饮片处方比例为25.09%、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为35.25%、门诊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为16.9%,较2020年均有明显提升,其中门诊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较2020年上升1.91个百分点,提升幅度最大。在住院医疗服务方面,出院患者中药饮片使用率为69.91%,较2020年提升4.31个百分点;出院患者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比例83.33%,较2020年增加3.39个百分点;以中医为主治疗的出院患者比例为24.37%,较2020年上升2.16个百分点;住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中医治疗比例为94.27%,较2020年上升0.88个百分点(见图1和图2);其中山西、新疆、青海等省份在住院医疗服务方面中医特色较为明显。二是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更加注重从整体观出发,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合理地选择多样化的中医治疗技术、手段和方法,最大限度发挥中医整体治疗优势。

图1 2018—2021年 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门诊特色指标变化情况

图2 2018—2021年 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住院特色指标变化情况

(二)中医临床诊疗和服务能力全面提升。一是中医医疗服务量持续增加。2021年,门诊和住院患者分别为3.42亿人次、1472.78万人次,分别较2020年增加36.40个百分点和22.91个百分点,服务量排名前三的省份是广东、四川和江苏。中药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为51.35%、中药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为33.94%、门诊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入占比和住院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入占比分别为6.78%和10.99%,较2020年均有明显提升,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通过不断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质量中医医疗服务需求。二是中医诊疗规范不断提高。2021年理法方药一致的出院患者比例为87.81%,与2020年相比提高1.51个百分点。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为98.06%,与2020年相比提高1.36个百分点,通过不断提高中医理论与临床相结合水平,提升中医医疗的规范性与安全性。三是医疗服务模式创新发展。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过程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坚持中西医并重,持续推进医疗服务模式创新。2021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为7.18%,较2020年提升1.66个百分点,对努力缩短患者住院和手术等待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缓解患者“住院难”和“手术难”问题做出有益探索。四是预约诊疗制度进一步落实。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为55.38%,较2020年增加8.85个百分点,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19.33分钟,较2020年减少0.7分钟(见图3)。北京、宁夏、广东、福建、山西等省份的患者预约诊疗比例相对较高,其中福建、山西等省份在预约比例较高的同时平均预约等待时间也相对较短。部分中医医院根据专科特点和专家出诊习惯,设置个性化、精细化的就诊等待时间间隔,提升预约等待的精准程度,减少患者就医等待时间,满足患者便捷就医需求。

图3 2018—2021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预约诊疗开展情况

(三)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一是重点环节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较2020年下降0.02个百分点,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与2020年基本持平。二是大型医用设备使用与管理愈加规范。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为87.87%,较2020年提升2.58个百分点。建立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台账、制定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的中医医院比例有所增加,多数医院能够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巡查保养和检测校准,并定期开展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适宜性评价,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三是合理用药水平持续提升。部分中医医院建立了“多部门联席会议机制”,对抗菌药物和辅助用药进行统一监测,对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全面分析,通过信息化技术对国家基本药物和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通用名进行标记,引导临床医生优先选用。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3.17DDDs,较2020年下降0.11DDDs,持续优于40DDDs的国家要求。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为44.46%,较2020年增加0.49个百分点;门诊和住院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分别为43.54%和92.94%,较2020年增加0.67和0.3个百分点,基本药物主导地位进一步强化。重点监控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依据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收入占比为0.9%,较2020年下降0.61个百分点;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为9.79%,较2020年增加0.24个百分点;点评中药处方占中药处方总数的比例为8.46%,较2020年下降0.22个百分点,稳定在合理水平,临床合理用药点评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落实(见图4)。

图4 2018—2021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合理用药情况

(四)运行新机制逐步建立健全。一是管理专业化能力不断增强。2021年,69.79%的中医医院设立了总会计师,462家中医医院在2021年新设了总会计师,逐步发挥总会计师在中医医院重要经济事项分析决策中的专业优势。部分中医医院在部门协调和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方面探索并总结相应经验。如,通过强化预算约束促进资源有效分配和使用,积极推进预算全过程信息化闭环管理,推动全面预算管理落实全额、全程、全员、全面等要求;建立临床科室和病案编码人员的沟通机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持续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设置专科运营助理,在充分掌握中医医院整体发展建设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各临床科室特点,协助临床开展运营管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和运营效率。二是财务状况重现向好趋势。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收支结余(医疗盈余率)为0.22%,较2020年增加1.54个百分点;资产负债率为46.91%,基本保持稳定,亏损率由2020年的48.38%降至39.12%,总体趋向回归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前的“收支平衡,略有盈余”的适宜水平。三是收支结构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为30.34%,较2020年提升0.8个百分点,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收入占比34.42%,较2020年下降4.98个百分点。门诊及住院收入中来自医保基金的比例为33.76%和58.84%,医保基金回款率为91.52%,基本保持稳定。四是次均药品费用增幅进一步下降。按可比价格计算,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增幅为-2.48%,住院次均费用增幅为1.94%,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不含中药饮片)增幅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不含中药饮片)增幅分别为-10.62%和-4.59%。其中,门诊次均药品费用(不含中药饮片)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不含中药饮片)相较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仍呈下降趋势,次均医药费用增幅趋于平稳。五是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稳步提高。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参加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分级评价的比例达到98.04%,较2020年增加2.48个百分点;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全国平均级别达3.44级,较2020年增加0.21级,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更加重视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智慧化建设(见图5)。从医院看,361家三级公立中医院达到4级及以上水平,16家三级公立中医院达到5级及以上水平,分别较2020年增加134和6家;从省份看,上海、浙江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平均级别在4级及以上,青海、陕西、宁夏、广西、湖南等省份的电子病历应用功能水平平均级别整体提升较快。六是节能降耗更见成效。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万元收入能耗支出平均为90.21元,在业务量大幅提升的情况下,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仍与2020年基本持平,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积极践行国家“双碳”战略,促进运行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推动绿色转型。

图5 2018—2021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情况

(五)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一是人才培养取得积极进展。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在医学人才培养方面的经费投入占比为0.81%,较2020年增加0.02个百分点,其中,护理人员系统接受中医知识与技能培训占比为87.51%,较2020年增加4.57个百分点,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对于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强。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人数为130392人,较2020年增加5.35个百分点,接受教育教学培训占比为36.49%,较2020年增加6.15个百分点,临床带教师资培养力度进一步加强。承担各级师承指导老师和参加各级师承教育人数为16283人,较2020年增加7.32个百分点,中医药师承教育培养范围和数量进一步扩大。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82.87%,较2020年增加6.53个百分点,通过率较高的省份是北京、浙江、上海。住院医师首次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通过率基本稳定在92%的水平,上海、广东、北京、浙江、湖北的通过率位居全国前5位。二是人员结构持续优化。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的医务人员比例为17.64%,较2020年增加0.61个百分点。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麻醉、儿科、重症、病理医师占比较2020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麻醉医师和儿科医师占比幅度较大,分别较2020年增加0.12和0.07个百分点。紧缺医师数量增长较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在河南、江西、广东,紧缺医师占比增长较快的省份主要集中在黑龙江、云南、重庆。医护比、每百张病床药师人数基本保持稳定,北京、上海、青海的每百张病床药师人数明显高于其他省份。三是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2021年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经费、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科研项目经费、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重点学科、重点专科经费和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较2020年均有所增加,部分公立中医医院积极搭建多学科交流的科研平台,促进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辅助诊疗学科间的交叉融合,更加注重临床研究和临床诊疗协同,开展医学科技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将科研成果服务临床和疾病防控一线。

(六)人民群众满意度保持稳定。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与2020年基本持平,门诊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均相对较高的省份为浙江、山东、福建,与2020年基本一致。门诊患者数据显示,患者对护士沟通、医生沟通、医务人员回应三个维度的满意度较高;住院患者数据显示,患者对医务人员回应、医务人员对亲友态度、医生沟通三个维度的满意度较高。

(七)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2021年,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向医联体内二级医院或基层医疗机构下转的门急诊和住院患者人次数较2020年增加30.87个百分点,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分级诊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增强;对口支援医院进修人员并返回原医院人员占比为17.18%,较2020年增加1.43个百分点;医联体内医院进修人员并返回原医院人员占比为33.38%,较2020年增加5.96个百分点;其他医院进修人员并返回原单位人员占比45.97%,较2020年增加3.04个百分点。部分三级受援医院在对口支援医院的帮扶下,中医药服务能力得到明显加强,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缓解当地患者看病就医问题、减轻患者就医负担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绩效考核发现主要问题

(一)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现象有所改善,但问题仍然存在。一是在分布区域方面。从全国数据看,大部分中医医院在原有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优质医疗资源仍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省份和省会城市,中西部地区和非省会城市三级公立中医医院的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弱。二是在中医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各区域、省份之间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差距有所缩小,但华东、中南地区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中医医疗服务能力仍明显高于其他地区。三是在服务支撑能力方面。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也呈现出华东、中南地区的优势特点,其中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平均级别低于3级的省份为吉林、西藏、青海。

(二)部分中医特色指标仍有持续改进空间。一是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收入占药品收入比例普遍偏低,全国有12个省份未达3%,其中海南、北京、重庆等省份未达1%。中药制剂以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的中药处方为基础研制而成,具有临床疗效确切、使用方便、费用相对低廉等优势,但现行政策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药制剂的进一步推广。二是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比是“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中主要发展指标,2021年,全国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占执业医师总数比例为57.24%,仍未达到60%,尤其四川、重庆、浙江、江苏等省份中医执业医师比例多年来一直位于相对较低水平。

(三)科学管理水平仍需进一步提升。一是在诊疗水平方面。检验检查同质化仍需进一步提升。2021年,91.84%的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参加了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国家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中位数为89.25%,合格率中位数为96.7%,其中江西、海南、甘肃、湖北、湖南等省份参加率偏低,西藏、湖南、内蒙古、海南、宁夏等省份合格率偏低。二是在服务能力方面。患者满意度仍需持续关注。门诊患者希望在就诊的过程中能够有干净整洁的就诊环境、便利的挂号条件、清晰明确的标识等;住院患者希望能够加强疼痛管理,重视饭菜质量,提升出入院手续办理的便捷程度等。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仍需进一步扩大。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使用比例较2020年下降5.95个百分点,其中吉林、西藏、黑龙江、北京、辽宁等省份使用比例较低,需要进一步引导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参与和使用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标药品,减轻患者药费负担。三是在学科建设方面。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科研经费为458975.01元,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但总体仍呈现总体水平不高,且区域间、省份间差异较大。其中甘肃、山西、湖北、河北、江西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中医药科研项目经费较低,需要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持续推进中医药科研创新能力。

(四)医务人员积极性需要进一步调动。2021年,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为39.38%,较2020年下降0.51个百分点。医务人员满意度较2020年略有下降。医务人员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较大、工作流程较为繁琐、薪酬待遇相对偏低。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满意度、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保障高质量医疗服务的任务仍然较重。

四、工作要求

(一)加快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扎实推进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选择综合实力强、管理水平高的中医输出医院,在优质中医药资源短缺或患者转外就医多的省份依托当地医院,建设国家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促进优质中医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组织实施中医优势专科行动,以骨伤、肛肠、儿科、皮科、妇科、针灸、推拿以及脑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等专科为重点,建设一批国家中医优势专科,带动特色发展。加强各级各类中医医院建设,补齐资源配置不平衡短板,优化就医环境,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巩固对口支援工作成果,网格化布局组建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发挥公立中医医院在城市医疗集团和县域医共体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区域整体医疗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推动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将绩效考核工作与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有机结合,落实属地化管理原则,以问题为导向,因地制宜解决当地医疗服务和中医医院管理中的瓶颈问题,尤其是推动地市级和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健康发展。要引导中医医院加强中医药人才配备,将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比作为主要核心指标列入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强化中医医院以中医为主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要结合各中医医院的发展阶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落实功能定位,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尤其是疑难危重患者的综合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营效率,有效防范和化解运营风险,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中医医疗服务需求。

(三)凝聚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发展的政策合力。各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应当以绩效考核为抓手,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完善支持公立中医医院建设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政策衔接和系统集成性,持续发挥 “三医联动”作用,为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良性有序发展营造更加有利的外部政策环境。进一步关心关爱医务人员。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薪酬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研究建立健全基于公益性的医疗服务价值的评价体系,充分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进一步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进一步巩固对口支援成效,在技术帮扶的同时带动管理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持续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各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扎实有效组织推进本辖区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对辖区内公立中医医院绩效考核结果进行深入分析,破解当地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中的瓶颈问题,引导辖区内三级公立中医医院落实发展和改革的各项要求。各有关医院要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持续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持续提升内部管理能力和医疗服务能力,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带动公立中医医院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

2022年12月9日

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

审核:孔令敏 张士国

制作:中小卫3号

本文来自【中国卫生杂志】,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