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秘密传说之书攻略(瘟疫传说:安魂曲图文攻略 全剧情全结局全收集攻略)

导读 秘密传说之书攻略文章列表:1、瘟疫传说:安魂曲图文攻略 全剧情全结局全收集攻略2、孩子的书架上永远缺一本人物传记 | 暑期书单①3、炼金工房系列25周年 第1弹特惠活动、调查

秘密传说之书攻略文章列表:

秘密传说之书攻略(瘟疫传说:安魂曲图文攻略 全剧情全结局全收集攻略)

瘟疫传说:安魂曲图文攻略 全剧情全结局全收集攻略

《瘟疫传说:安魂曲》图文攻略,全剧情全结局全收集攻略(含“剧情流程”“真结局”“全章节解密”“全收集品位置”)。遥远的对岸,有一座岛在呼唤……走进异象四起的残酷世界,踏上凄婉揪心的旅程。阿米西亚和雨果逃出了支离破碎的家园,一路南下,前往陌生的地区和热闹的城市。他们希望在那里开始新的生活,遏制雨果的诅咒。可是,雨果的能力再次觉醒,死亡与毁灭随着洪水一般的鼠群再次袭来。无奈之下,姐弟两人再次离开自己的居所,开始寻找传闻中的一座岛屿,据说那里隐藏着能够拯救雨果的关键秘密。不惜一切代价,只为生存,拯救自己所爱的人,感受其中的纠结与痛苦。利用多种兵器、工具和非同寻常的能力,暗中偷袭抑或发动骇人攻势,击败一个又一个对手,克服一道又一道难关。

配置需求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处理器和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 Windows 10 (20H1 64 bits)

处理器: Intel Core i5-4690K (3.5 GHz)/AMD FX-8300 (3.3 GHz)

内存: 16 GB RAM

显卡: 4 GB, GeForce GTX 970/Radeon RX 590

DirectX 版本: 12

存储空间: 需要 55 GB 可用空间

附注事项: 该配置可在1920x1080@30FPS的最低画质下运行。需额外安装DirectX 12和Shader Model 6.0。

推荐配置:

处理器: Intel Core i7-8700K (3.7 GHz) / AMD Ryzen 5 3600 (3.6 GHz)

内存: 16 GB RAM

显卡: 8 GB, GeForce RTX 3070/Radeon RX 6800 XT

附注事项: 该配置可在1920x1080@60FPS的极高画质下运行。强烈建议使用SSD硬盘。

攻略说明:

本篇攻略主要包含游戏的流程解密部分以及收集物品(花朵,羽毛,秘密宝箱和纪念品等)。

孩子的书架上永远缺一本人物传记 | 暑期书单①

绘本《孔子》插图。

要说什么故事可以历久弥新,那么除了民间传说、童话寓言,恐怕就是牛顿被苹果砸、富兰克林放风筝等名人故事了。无论是在课本里还是生活中,那些因其突破了个体或社会的限制而为人类做出伟大贡献的杰出人物,不论过去多少年,他们身上闪耀的精神都会令我们为之动容。

但放眼童书市场,人物传记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其实每个人都有多面性,杰出人物在成名前和成名后也会经历很多心理上的变化,这就给人物传记的创作提供了很大的演绎空间。

考虑到儿童的理解能力,给孩子的人物传记往往需要避免说教,精炼出有趣的故事。因此,许多书或以插画出彩,或选取杰出人物一生中几个精彩瞬间来突出某个主题,或者变成双语读物。识别这些特色,才能摆脱同质化的干扰。另外,对于高年级的孩子来说,人物在传记中会变得更立体,那么认识杰出人物和他生活的时代就需要更多的学科知识与思辨精神 。

暑期将至,我们也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准备了一期人物传记书单。为缩小选品范围,本期书单以近一年上市的新书为主,尽量兼顾中西、文理,并将它们分为两类。一类是单册书,每本只讲一位杰出人物的故事。一类是套装书,讲了多位杰出人物的故事。在单册中我们选择了一位思想家、两位作家、两位科学家和一位艺术家。在套装书中,既有偏人文领域的杰出人物,也有偏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

中外群星闪耀,我们也难以避免会遗漏一些杰出人物,仅以这个有限的书单提供一个看待人物传记的视角,也期待更多有特色的人物传记能给青少年带去人生启发。

Part.01

人物传记·单册

《安徒生的奇迹人生:从鞋匠之子到童话大王》

[奥地利]汉斯·雅尼什/著

[斯洛文尼亚] 玛雅·卡斯特利奇 绘 冯蕾/译

青豆书坊 | 重庆出版社 2022年6月

适读年龄:5

在前往哥本哈根的一辆马车上,小女孩艾莎偶然遇见了一位名叫安徒生的老人,旅途漫长,老人就给艾莎讲了童话大王安徒生的成长故事。讲着讲着,艾莎问老人,“这个故事里的男孩就是你,对不对?”接着,充满好奇心的艾莎又问道:“你写的那些童话故事和你自己有什么关系吗?”

于是安徒生把他写《丑小鸭》《豌豆公主》《拇指姑娘》等童话背后的创作灵感讲给小女孩听。最后他讲到《飞箱》这个故事,其实就是一直在旅行的他,经常想象着可乘着自己的旧皮箱远走高飞。

安徒生曾在1855年给自己写过一本传记,名为《安徒生自传:我的童话人生》,想了解更多安徒生的曲折经历也可以阅读这本书。

《孔子》

叶俊良/著 [法]克莱曼斯·波莱/绘

魔法象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7月

适读年龄:5

孔子的思想深远地影响了中华文明,那么他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幼时的思想是怎么样的?仕途生涯如何?教育理念是如何形成的?晚年生活又是如何度过?这本书是旅法出版人叶俊良创作的孔子传记绘本,联手法国艺术家克莱曼斯·波莱,用精美的水墨画简洁地概括了孔子的一生。

《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重要事》

[美] 麦克·巴内特/著

[美] 莎拉·雅各比/绘 阿甲/译

天略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1年11月

适读年龄:5

创作了《晚安,月亮》《逃家小兔》等经典图画书的玛格丽特·怀兹·布朗,活了42岁。这本绘本也只有42页,用并不多的篇幅精炼了她的一生。

诗一样的文字既有对玛格丽特·怀兹·布朗创作风格的描述,也有人们对她的奇怪评论,还有她与安妮·卡尔罗·摩尔和厄苏拉·诺德斯特姆两任图书馆员的交往。她勇于反叛美国绘本界早期的守旧,也敢于表达自己对创作的真实感受,她要为孩子写书,并一直相信孩子们肯定会喜欢那些“奇怪”的书。

《我是伽利略》

[美]邦妮·克里斯滕森/著·绘 朱恩伶/译

启发文化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5月

适读年龄:5

这是一本讲述伽利略的传记绘本,以伽利略为第一人称视角,描述他自己的故事。公元1564年,一个没有时钟、温度计与望远镜的世界,这一年,也是伽利略出生的那一年。透过观察、实验、计算以及许许多多精巧的装置,伽利略做出了众多惊人的科学新发现,他成为使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的第一人,而他之后的科学家也受到他提出的太阳系理论的启发,最终证明了这一理论的正确性。因其科学贡献,他被爱因斯坦称为“现代科学之父”。

《巴斯德与微生物:科学家如何拯救世界》

[法] 弗洛伦斯·皮诺/著

[法] 朱利安·比约多/绘 马青/译

浪花朵朵 | 海峡书局 2022年4月

适读年龄:9

路易·巴斯德有许多头衔:微生物学之父、医学生物学的创立人、免疫学的奠基人、“巴氏杀菌法”的发明人、狂犬疫苗的发明人、推翻“自然发生说”的科学家、“实践——理论——实践”方法的创造者……

他生活在19世纪,在他开始研究微生物之前,人类对导致食物变质、人和动物生病的微生物一无所知,面对一些疾病尤其传染病只会胡医乱治,无数人因为小小的伤口感染或一场霍乱就失去了生命……是巴斯德,使人认识到微生物的存在,认识到微生物是食物发酵、腐败的原因,是人类感染疾病的原因,也是可怕的病毒传染的原因。但只是认识可不够,他还要解决这些问题。

这本书以巴斯德曾面临的一项又一项挑战为故事线索,讲述了他凭坚定的意志、天才的智慧、严谨的思考和实验攻破一个个难题的伟大一生。这本书也获得了2018年博洛尼亚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关注奖。

《凡·高的夜空》

[美]巴布·罗森斯托克/著

玛丽·格朗普雷/绘 侯志明/译

蒲公英童书馆 | 贵州人民出版社 2022年2月

适读年龄:5

这是一本艺术家文森特·凡·高的传记绘本,但用诗歌般的语言突出了凡·高敏感的性格。凡·高经常无法入睡,他在一个又一个的夜晚想象着色彩的漩涡和星光的形状。他终其一生都在探索黑夜的颜色。最终,他在疗养院治疗期间完成了那幅如太阳般耀眼的《星夜》。他大胆地拥抱自己的“弱点”,将这种敏感的天赋运用到对绘画,对颜色的把握上,使自己的艺术生涯因此变得闪耀。

Part.02

人物传记·套装

“漫画中国古代科技”系列(共4册)

《古代医学家》《古代科学家》

《古代建筑》《四大发明》

朱抗/编写 洪涛 冯聪英/绘

朝华出版社 2018年8月

适读年龄:5

这套书采用连环漫画的形式,将多位中国古代科技领域的杰出人物融入历史故事中。其中《古代医学家》讲的是扁鹊、华佗、王惟一和李时珍。《古代科学家》讲的是张衡、祖冲之、唐朝高僧一行和徐霞客。《古代建筑》和《四大发明》虽然没有直接以古代人物为标题,但也提到了鲁班、蔡伦、毕昇等对中国古代建筑和四大发明做出巨大贡献的人。

这套书出自中国老一辈艺术家之手。文字作者朱抗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编辑和创作的多部连环画作品曾获国家级出版奖项。图画作者洪涛是漫画家,曾任人民美术出版社《儿童漫画》主编。冯聪英是美术教育家,从事美术教育工作四十多年,是北京徐悲鸿中学及中国人民大学徐悲鸿艺术学院的主要创建者。

“谁是谁·启发精选世界名人传记”系列(双语读物,共15册)

适读年龄:8

这套由启发文化出品的名人传记也是一套双语桥梁书。它们的原版是企鹅兰登旗下的“Who Was……?”经典系列,目前这个系列已经出版了100本以上。启发文化引进出版了其中的15本。

这15本分别是:《谁是尼尔·阿姆斯特朗》《谁是林肯》《谁是安妮·弗兰克》《谁是莫扎特》《谁是海伦·凯勒》《谁是乔布斯》《谁是达·芬奇》《谁是爱因斯坦 》《谁是爱迪生》《谁是达尔文》《谁是马克·吐温》《谁是富兰克林》《谁是莎士比亚》《谁是毕加索》《谁是麦哲伦》。在这套书中乔布斯、麦哲伦、安妮·弗兰克在给儿童阅读的人物传记中不常见。

《谁是乔布斯》内页。

《谁是米尔顿·赫尔希》内页。

“大人物的童年”系列(共2册)

《我是大作家》《我是大科学家》

[美] 戴维·斯特布勒/著 [加] 阿努沙·萨义德/绘

徐海幈/译

奇想国 |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22年3月

适读年龄:9

这套书中较有特色的是《我是大作家》这一本。它一共介绍了15位作家,分别是J.R.R.托尔金、J.K.罗琳、爱伦·坡、谢尔曼·阿莱克西、刘易斯·卡罗尔、劳拉·英格斯·怀德、佐拉·尼尔·赫斯顿、马克·吐温、兰斯顿·休斯、儒勒·凡尔纳、罗尔德·达尔、斯坦·李、贝芙莉·克莱瑞、露西·莫德·蒙哥马利、杰夫·金尼。

他们大多都写过儿童文学,相比其他领域的杰出人物,与孩子的距离更近。在他们成为如雷贯耳的大作家之前,也曾是个普通的小孩,也有着各种各样的烦恼,但最终他们将生活中的所见所思变成了一个个趣味盎然的故事。

“了不起的生物学”系列(共2册)

《不止一个达尔文》《用显微镜看大象》

孙轶飞 著

天天出版社 2022年3月

适读年龄:10

科学的进步从来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在漫长的岁月里,一个个惊人的发现需要的是一群科学勇士的团结奋战而不是“一位”科学家的单打独斗,每一代人都为下一代人打下基础,下一代人又在不断地认同与推翻前一代人中使一个学科日臻成熟。

这套书共两本,《不止一个达尔文》用十几位在进化论领域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的传记串联起了进化史的发展历程。《用显微镜看大象》则是用十几位对细胞研究做出贡献的科学家的传记串联起了人类对细胞的认识之旅。无论是宏观上的进化,还是微观上的细胞,它们都与人体和生命息息相关,也因这几年新冠病毒的肆虐而在各个领域引起人们的关注。

与其他的人物传记不同,这两本书里出现的很多科学家并不为大众所知,但是他们的努力在生物科学的发展中不可或缺。

《不止一个达尔文》内页。

《用显微镜看大象》内页。

“自古英才出少年”系列(共4册,已出版2册)

《文理全能小达人·沈括》

《衣食住行皆学问 : 宋应星》

贾倩 赵雯/著 庞坤 白丹/绘

奇想国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2年5月

适读年龄:9

千百年前,知识储备和物质条件无比贫瘠,但中国古代的科学家们仍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他们有着怎样的童年时光?一路走来曾遭遇什么样的挫折?这个系列的第一辑收录了四位古代科学家的故事,分别是沈括、宋应星、裴秀、王贞仪。他们都曾步履维艰,但凭着热爱与信念披荆斩棘,最终摘取科学的皇冠。目前《沈括》和《宋应星》已上市。

由于他们少年时期的史料严重缺乏,这套书为了增强趣味性与可读性,虚构了部分情节,因此这套书也不完全是人物传记,而是中国古代少年奋发向上的成长故事。

“天才也疯狂”系列(漫画故事版) (共10册)

[意]卢卡·诺维利/著·绘 张云舒/译

红披风 | 中信出版集团 2021年8月

适读年龄:8

这是由中信出版集团的童书品牌红披风引进出版的一套人物传记,文字的配图中有大量的黑白漫画。它也是“闪光的天才”系列这套人物传记的“续集”,由同一作者创作。

“天才也疯狂”系列以自然科学领域的杰出人物为主,10册分别是《达尔文和恐龙进化谜团》《阿基米德和机器大发明》《卢米埃尔兄弟和电影的诞生》《伏特和机器人的灵魂》《拉瓦锡和神秘的第五元素》《麦哲伦和第一次环球航行》《霍金和黑洞的奥秘》《魏格纳和移动大陆的妙想》《洛伦茨和所罗门王的秘密》《但丁和地狱之旅》。他们有的是爱拆家的小孩,调皮到让父母头疼不已,有的时常脑洞大开,不经意间闪现的灵感,竟然变成改变世界的奇迹。读起来常常令人捧腹。

读小库·名人传记(共30册)

适读年龄:8

读小库引进出版的这套人物传记,每一本在40到80页,字数在五千到一万。共30位名人,不仅有甘地、米开朗基罗、莫扎特、苏格拉底等为大众所读知的杰出人物,还有诗仙李白、建筑师安东尼·高迪、数学家阿基米德、现代舞创始者邓肯、教育家蒙台梭利、侦探小说女王阿加莎·克里斯蒂等以往读物中不常向儿童普及的杰出人物。但这套书涉及自然科学中的杰出人物较少。

这些传记大多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来介绍杰出人物一生中的某些精彩时刻,其文字作者有林清玄、傅佩荣、林良、刘思源等作家,插画则由罗伯特·英潘等多位获得国际大奖的插画家绘制。

《蒙台梭利》内页。

《阿加莎·克里斯蒂》内页。

编辑/申婵

校对/卢茜

炼金工房系列25周年 第1弹特惠活动、调查问卷

“十年炼金无人问,一朝肉腿天下知”是网友们调侃原本小众的《炼金工房》系列,经由2019年发售的《莱莎的炼金工房:常暗的女王与秘密的隐居处》女主莱莎肉感人设而一鸣惊人。其实该系列走到如今已有25年了,官方也在近日开启了系列25周年纪念活动,除了特惠外还有25周年调查问卷赢奖励活动。

系列正传族谱如下——

萨尔博格系列

【A1】玛莉的炼金工房 ~萨尔博格之炼金术士~

【A2】艾莉的炼金工房 ~萨尔博格之炼金术士2~

【A3】莉莉的炼金工房 ~萨尔博格之炼金术士3~

葛拉姆奈特系列

【A4】优蒂的炼金工房 ~葛拉姆奈特的炼金术士

【A5】薇欧的炼金工房 ~葛拉姆奈特的炼金术士2~

伊莉丝系列

【A6】伊莉丝的炼金工房 永恒的玛那

【A7】伊莉丝的炼金工房 永恒的玛那2

【A8】伊莉丝的炼金工房 庄严幻境

玛那学园系列

【A9】玛那学园 ~学园的炼金术士们~

【A10】玛那学园2 ~没落学园与炼金术士们~

亚兰德系列

【A11】萝洛娜的工作室 ~阿兰德的炼金术士~

【A12】托托莉的炼金工房 ~亚兰德之炼金术士2~

【A13】梅露露的炼金工房 ~亚兰德之炼金术士3~

【A20】露露亚的炼金工房 ~亚兰德之炼金术士4~

黄昏系列

【A14】爱夏的炼金工房 ~黄昏大地之炼金术士~

【A15】爱丝卡&罗吉的炼金工房 ~黄昏天空之炼金术士~

【A16】夏莉的炼金工房 ~黄昏海洋之炼金术士~

不可思议系列

【A17】苏菲的炼金工房 ~不可思议书的炼金术士~

【A18】菲莉丝的炼金工房 ~不可思议旅的炼金术士~

【A19】莉迪&苏瑞的炼金工房 ~不可思议绘画的炼金术士~

【A23】苏菲的炼金工房2 ~不可思议梦的炼金术士~

秘密系列

【A21】莱莎的炼金工房 ~常暗女王与秘密藏身处~

【A22】莱莎的炼金工房2 ~失落传说与秘密妖精~

为纪念这值得庆祝的时刻,自5月23日到6月5日在任天堂 eShop、5月25日起到6月8日在索尼PS Store举行《炼金工房》25周年第1波特惠促销活动。本次促销中将能用超低的价格购入《苏菲的炼金工房2 ~不可思议梦的炼金术士~》、不可思议系列合集《炼金工房 ~不可思议之炼金术士三部曲~ DX》、诚意满满的系列主角全员大集合外传《奈尔克与传说的炼金术士们 ~新大地的工作室~》。

此外,《炼金工房》25周年纪念网站上也正在进行25周年调查问卷填写活动,只要填完问卷即可获赠《炼金工房》系列特制桌布。

关公,就此别过

94版电视剧《三国演义》关羽饰演者陆树铭于2022年11月1日逝世,享年66岁。图为《三国演义》(1994)剧照。

英雄归去。

风掀起他的须髯,雪染白他的发丝,神色却丝毫未改,虽已迟暮,但并不衰退,虽然悲怆,却并不凄凉。或许穿过连天风雪,越过无尽黄尘古道,他会看到刀光剑影黯淡,鼓角争鸣远去,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那其中也有他自己的面容,他与所有英雄一样,已从历史走向传奇,犹如星辰,在历史的寒空熠熠闪烁。

“我乃解良一武夫。蒙我主以兄弟相待,桃园结义三十余年,从不相疑。我堂堂丈夫,焉能背义投敌!城若破,有死而已!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身虽死,名可垂于竹帛也,又何惧哉!”

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关羽走麦城剧照。

尽管距离陆树铭饰演的关公屏幕登场,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八年,尽管第一批为他流下热泪的观众,如今已然发染星霜,但当他猝然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依然让千万人为之唏嘘落泪,动容不已。

唯有自己经历过真正的生死时刻,方能将一位英雄的生死饰演得如此淋漓尽致,陆树铭正是如此。在饰演关公前,他自己也曾经有过一段直面死亡的经历。那是在1983年8月15日,他27岁生日的当晚,他突然被捕,罪名是他和几位年轻朋友举行的舞会被认定为“流氓舞会”。他被关押了七个月,没有任何审问,他的家人甚至一度以为他人间蒸发了。他因为来自西安话剧院这样的文化单位,因此被分配看管死刑犯,这个差事唯一的好处,就是每餐可以“吃点土豆之类的东西,周末时还能吃上点肉”。这是他与生死最近距离地接触,多年后,他回忆道:

“我仿佛跌进了万丈深渊,想要往上爬,却什么都抓不住。我沮丧透了,在绝望中我见到了比我更绝望的人——死刑犯罪分子。我帮他们喂饭、洗澡、洗衣服、上厕所,偶尔帮他们修改上诉书。听了他们的故事,我感慨不已,一个偶然的原因,人的一生就走上了绝路,再也没有任何希望。通常傍晚时馆长来告诉我明天行刑,我不能睡觉,墙上挂着一个马蹄表咔咔地响着,我一歪头,看到了三点,再逐个去看这几个人。他们还在睡梦中,根本不知道明天要发生的事,可能在酣睡中才能缓解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亦或许在梦中他们正与妻儿团聚,更或许在梦中期盼着醒来能撤回原判重审。四点整,牢门突然大开,这几个人猛然全都跳起来,看来他们也根本不曾睡熟。”

“兄弟,陆哥啊,我们走了,你是好人,20年后再报答你!”死刑犯们最后道别的话,始终铭刻在他的脑海中:“直到现在,我都不说‘上路’这个词。”

十年后,当陆树铭终于拍摄到关公走麦城这场戏时,他感到“自己真的要奔赴死亡”。那天“漫天大雪从天空飘落,打在我们脸上,白茫茫一片肃穆,让我们感到无比神圣”。陆树铭跪在雪地上,向这位逝去了两千年的英雄磕了三个头:

“关老爷,我拍您之死,我愿意用我最大的真诚来演绎这段‘败走麦城’。希望您在天之灵保佑我,保佑我们所有的人,一定会拍好。请关老爷赐福。”

他把三炷香插在雪地里,站起身,回头时发现身后漫山遍野跪了几百名战士,和他一起跪拜这位义薄云天的盖世英雄。

成就“忠义”

如果要找中国人心目中排名第一的英雄,恐怕除了关云长之外,再无他选,即使是壮怀激烈的精忠岳武穆,在他千秋忠义的凛凛声名面前,也会略逊一筹。更遑论岳武穆生前,其用以自励的对象,便是关公,《纪鄂王事》中曾记载岳飞曾说道:“一死焉足靳哉!要使后世书策中知有岳飞之名,与关、张辈功烈相仿佛耳!”他不仅是英雄,更是众人敬仰的神灵关圣帝君。其赫赫威名可谓街知巷闻。明人徐渭在《蜀汉关侯祠记》中感慨关公在民间的声威,甚至盖过道冠古今的至圣先师孔子:

“蜀汉前将军关侯之神,与吾孔子之道并行于天下。然祠孔子者郡县而已,而侯则居九州之广,上自都城,下至墟落,虽烟火数家,亦靡不醵金构祠。肖像以临,球马弓刀,穷其力之所办。而其醵也,虽妇女儿童,犹欢忻踊跃,惟恐或后。以比于事孔子者,殆若过之。噫!亦盛矣!”

关帝庙遍及天下,世人在对这位尊神焚香叩拜时,也从他的凛凛神威中各取所需。他不仅是历代帝王加封尊号的武圣之神、伏魔大帝,也是升斗小民敬拜的行业祖师,从盐业、木作、成衣业、洋布业、酱园业到理发业、骡马业、屠宰业、干果业,乃至于挑粪积肥的行当,都将关公奉为祖师膜拜。

尽管关公的神性可以归诸于“忠义”二字,但对不同的敬拜者来说,忠义的对象却同样可以各为其主,哪怕这些主公之间相互敌对。宋人册封关公为义勇武安王,作为护国御敌的保护神,期望关王可以护佑大宋国祚。南宋忠义军与金人作战时,常向关公之神祈祷助战。关陕的义军在关羽庙中张贴揭告,集结抗金力量。南渡宋高宗也加封关公为“壮缪义勇武安王”,在诰文中祝祷其能“肆摧奸宄之锋,大救黎元之溺”,成为抗金护宋的保护神。南宋文人洪迈的《容斋四笔》中也记载关公的汉寿亭侯的印信在宋金鏖战之际被恰当其时地“发现”,而且不止一枚。建炎二年,正在金人攻陷中山、洺州、濮州、大名府,一路南下,威逼宋高宗流亡朝廷之时,复州宝相院的一名樵夫,居然在三门大树下四尺深的土中发现了一枚“寿亭侯印”,印上还有铭文云“汉建安二十年,寿亭侯印”,这枚关公印信被送到朝廷左藏库贮存。而到南宋抗金最激烈的绍兴年间,一名“洞庭渔者”居然又找到了一枚“寿亭侯印”,并将其献给荆门玉泉关将军庙。看来关公的神灵站在南宋一边确凿无疑。

金代版画《义勇武安王》。

而南宋的敌人金人,同样也敬奉关公,留存至今的关公最早的图像版画《义勇武安王》,正是金代作品。金代解州的一处碑记《汉关大王祖宅塔记》中,一位金朝的忠实臣民和崇拜者,祈求关公既然生前“尽忠义于先主,不避艰难”因此“今日威灵,犹赐生民之福”。在《关侯庙记》中甚至记载金大定年间,关公在巩昌府显灵率领神军击败了来寇的西兵。尽管当年金兵攻占河东时,曾下严令强迫当地宋人“削去头发、短巾、左衽”,威胁他们“敢有违犯,即是犹怀旧国,当正典刑”。但当金人遭受宋元联军夹攻,危殆之际,却又乞灵于关公忠于汉室的忠勇之灵。金末文人张珣在《义勇行》中召唤关公的忠义之气,拯救金朝危局:

血食千年庙貌古,岁时歌舞今犹勤。

君不见,天都灵武巢未覆,抚髀常思汉寿君。

敬奉关公的宋金两朝,最终被蒙元所灭,但蒙元帝国同样对关公敬奉倍至。攻灭宋金的元世祖忽必烈,在国师八思巴的建议下,于大都皇宫大明殿“建白伞盖佛事,用诸色仪仗社直,迎引伞盖,周游皇城内外”,游行仪式举行时,关羽作为“监坛”之神,端坐在神轿中。元末编纂的大都方志《析津志》中则记载这场游皇城的盛大仪式,在民间被称为“赛关王会”,场面“极侈丽”。元宫廷御用供奉机构貂鼠局特意“以白银鼠染作五色毛,缝砌成关王画一轴,盘一金龙。若鼓乐、行院,相角华丽”。

元末义军,也同样对关公顶礼膜拜,祈祷护佑自己旗开得胜。义军首领之一张士诚便对关公颇多敬奉。《保越录》中记载另一支义军首领朱元璋派部将胡大海率众攻打绍兴城时,驻守城中的张士诚守将便“率官僚祷城隍祠与武安王庙”,之后再率军出阵。而朱元璋的军队,同样将关公视为守护神,在攻灭张士诚、取代元朝建立明朝后,关公旋即升格为明军的守护神,明中叶颜廷矩在《武安王庙碑记》中记载“国朝祀典……祀汉寿亭侯关公云长于教场,为三军司命之神”。关公成为大明军队的司命之神,明中叶之后,明廷更是对关公不断加封,关公的尊号也从宋代的“义勇武安王”,变成了“协天护国忠义帝”,之后又加封“三界伏魔大帝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尊隆倍至。

明代关公铜像,新乡博物馆藏。(摄:杨海峰)。

但端坐龙庭的明朝皇帝绝然意想不到,就在他对关公加以无上荣恩,希冀其能护佑大明,消弭敌人之时,在陕西米脂的一个小村子里,一个名叫李自成的十三岁男孩,与他的同乡也备好了牲礼,前往村里的关帝庙对关帝老爷焚香叩拜,“仿桃园故事”。

而在关外,一直虎视眈眈的女真人,对关公的礼敬并不下于明朝,将其称为“关玛法”。在满族的民间传说中,“关玛法显灵”是一个颇为常见的传说类型。在一则传说《赫图阿拉城》中,被明军击败的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城中苦思良策,在梦中,关玛法显灵,对其指授机宜,次日,努尔哈赤便在关玛法的指引下,大败明军,一举获胜,为了感谢关玛法显灵助战,他特意在城西高处修建关帝庙。在清军入关进京后,顺治帝旋即封赠关公为“忠义神武大帝”。历代清帝皆对关公加以封赠,崇其尊号,终于在清末光绪帝时,关公拥有了“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宣德关圣大帝”长达二十多字的尊崇无比的尊号。

然而,就像当年明代崇祯帝意想不到(或许也不关心)将自己逼上景山的李自成同样是关公的信徒一样,以反清复明为旗帜的秘密会党,同样将关公奉为会党主神。三合会举行入会仪式的“红花亭”,匾额题曰“忠义堂”,正中即祭祀关公。在入会则要念诵如下誓词:

“吾人当吉凶与共,以求回复天地万有之明,灭绝胡虏,以待真命。诸兄弟,今再导汝于忠义之神,吾人当以同生死,誓于上天,今夜吾人介绍数新徒于天地会,仿桃园结义故事,约为兄弟。”

《鹿鼎记》中以反清复明为号召的天地会,堂上即供奉关公像。图为周星驰版《鹿鼎记》剧照。

忠义之神关公究竟会护佑哪一方?如果从功利的视角来看,关公似乎总是站在胜利者的一方,最终的胜利者会自诩自己才是得到关公护佑之人,就像关公忠于大汉一样,天下人的忠义之心,也应汇聚到自己身上。关公仿佛成为了一个工具,就像随意操控的提线傀儡一般,所谓“忠义”似乎也成了一个可以玩弄于股掌之中的字眼,渐渐失去了它原本崇高的含义,成了一种对胜利者的服从意志。

这个功利的结论貌似有理,但实则却忽略了极为重要的一点:尽管相互敌对的势力都在使用关公的忠义神威,并想方设法将其转化,但仔细阅读史料就会发现,无论对手各自利用关公忠义的信仰有多强烈,但在崇信关公这一点上,却从未形成一种对立冲突。绝不会找到敌对攻城的双方都祭祀关公,而双方的阵地都出现关公显灵助战的传说或是记载。同样,从未有哪个朝代在取代前朝后,将曾经护佑过对手的关公庙泄愤平毁——无论是哪一方都清醒地明白一点,那就是有一种信念超越于胜败,超越于朝代更迭,超越于争权夺利的众生之上,而为历朝历代万众敬仰,这种信念,是一种真正的忠义之心,这种忠义之心不论胜败,只在天理人心。

吴麟征就是一位被关帝垂青之人,崇祯十七年,北京城将被攻破之际,这位几次被奸佞逐出朝廷的直臣奉命守卫西直门。城破当天,他慷慨前赴三元祠以身殉难。而在他授命行前的一夜,他梦见关公亲自为他践行——忠义相感,不期而会,无论胜败,忠于信念,舍身取义,这才是真正的英雄。

赤面绿袍

英雄忠义凛凛生气,令后世仰望,而对无法亲眼得见英雄英姿的后世崇敬者来说,在没有照相术的年代,他们只能凭空追想英雄的英姿——英雄必然要有配得上他们的传奇伟业的英武身姿,而陆树铭饰演的关公,之所以能够如此长久地铭记人心,甚至被视为关公的“标准像”,正是因为他的扮相行止抓住了民众心目中关公的神髓。

绿锦战袍乃兄长所赠。图为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剧照。

人们对关公英姿的想象,十之八九来自于那部街知巷闻的经典名著《三国演义》,书中对关公的英雄形象有着极为细致的描述,那是在关公与刘备初次见面时,刘备见他:

“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若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相貌堂堂,威风凛凛。”

而关公的另一个让人难忘的特征,便是绿色的战袍。在《云长策马刺颜良》一回中,刘备向即将给关公送上人头的颜良介绍关云长便说道:

“吾有一弟,乃关云长也,身长九尺五寸,须长一尺八寸,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喜穿绿锦战袍,骑黄骠马,使青龙大刀。”

这件绿锦战袍,更牵出一段感人的忠义故事。当关公被迫入曹操帐下时,曹操见关公所穿绿锦战袍已旧,于是特意“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关公接受了这件新的战袍,却只“穿于衣底,上仍用旧袍罩之”。曹操见到后,笑问他:“云长何如此之俭乎?”关公则答道:

“某非俭也。旧袍乃刘皇叔所赐,某穿之如见兄面,不敢以丞相之新赐而忘兄长之旧赐,故穿于上。”

一件绿锦战袍,却从细微处彰显关公对刘备涓滴不忘的赤胆忠心,因此,赤面绿袍俨然成为关公英雄形象的标配。自此之后,从清代戏剧、年画中的关公,到陆树铭饰演的关公,乃至于之后所有影视作品中的关公,都必然是赤面绿袍——即使那个演员的演技拙劣之极,观众也能凭此分辨出他如此拙劣饰演的角色是关公。

但是,这两样标配是如何被赋予到关公身上的呢?翻检史料,就会发现,最早的关公形象,这两大特征都不存在。最早提及关公显灵传说的记载,是在宋代话本《大宋宣和遗事》中,关公的英魂奉张天师之命前往解州盐池擒斩蛟龙,功成之后,在宋徽宗面前显出真身:

“忽有二神现于殿庭:一神绛衣金甲,青巾美须髯;一神乃介胄之士。继先(即天师张继先)指示金甲者曰:此即蜀将关羽也。”

绛色,即深红色。而宋元之际成书的道教经典《道法会元》卷二百五十九《地祇馘魔关元帅秘法》中,也提及关公的形象乃是“天青结巾,大红朝服,玉束带,皂朝靴”。

红袍关公形象一直影响到元明之际的杂剧。在元代杂剧家关汉卿的《关大王单刀会》与明初朱有燉《关云长义勇辞金》中,关公穿的都是绛红袍服。我们可以想见,在前面提到的元大都举行的“赛关王会”中,关公穿着的,很可能也是一件红袍。

明代《关元帅像》,红袍关公。

从某种程度上说,关公穿着红袍更符合情理。关公最早显灵的传说乃是一则斩蛟伏魔的故事。在古代举行驱逐邪祟的伏魔仪式时,根据《周礼》记载,驱逐邪祟疫鬼的方相氏,就应该穿着“玄衣朱裳”。而关公赤红色的脸,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同样具有驱逐邪祟魔鬼的含义在内。

而另一方面,在形容一个人忠义之心的时候,常常会说此人“赤胆忠心”“丹心赤诚”——红色乃是忠义的颜色。但忠义之心装在心中无人得见,非得日久方能见人心。而对于观看杂剧的人来说,要在角色一出场时就能辨认出对方是奸是忠,最好的方式就是将赤诚丹心写在脸上,于是关公就成了红脸大汉。就像一则明人笑话中所写的那样,一位自称神相之人给刘关张三人看相,先看刘备,夸赞道:“汝相甚好,白面白心。”次看关公,也夸赞他:“汝相亦好,赤面而赤心。”刘备听后,急忙握着张飞的手,道:“三阿弟险矣,莫相吧!”

关公的红脸在明代很快被赋予了更深的含义。《大宋宣和遗事》中关公解州斩蛟龙的传说,在元明之际演变为关公与蚩尤的大战,关公所斩的蛟龙,变成了被炎黄二帝所杀的蚩尤所化。而关公也因此与传说中斩杀蚩尤的炎帝产生联系。而炎帝顾名思义,炎属火,火色红,因此关公的红脸在明代文士瞿九思的笔下,便成了“火帝化身”的明证:

“关将军非汉忠臣,盖火帝也。……如云何以名某,南方属火,火为朱雀,朱雀有羽,征其为火帝,一也。天南门之星,正在南方,门阀在南,门扃亦在南,自宜姓关。南方为夏,夏云属火,故字云长……尝见《太丞集·泾县庙碑》:王秉火德,荧惑应之。颜如渥丹,骑如赤兔,盖其征也。”

这段记述侃侃而谈,但诸如关羽名字中的“羽”与朱雀鸟强行捆绑在一起,全然是穿凿附会。但它确实更引申了一步,除了与炎帝相关外,作为战神的关公,与象征天下纷争战乱的荧惑火星联系在一起,加之南宋《周礼订义》中所谓:“正谓兵服赤色……赤者南方色,火烈不可向迩,其威赫然,故以赤为服也。”更给关羽的红色出身加了一重论证。

如此看来,关羽不仅红脸,身着红袍才是最妥当的穿戴。而明代也确实绘有身着红袍的关公像。但最终胜出的却是绿锦战袍,这又是为何呢?难道仅仅是红色与绿色搭配起来更加得当吗?

明代商喜绘制的关公像,为绿袍关公。

对关公从红袍变成绿袍,有诸多论文加以阐述, 《从民间到经典——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生成演变史论》《从红袍到绿袍——古代戏剧关公着装递变探究》《“另类”关公 ——红袍关公的文化诠释》都从各自不同的方式加以阐述。有的认为绿色是青色之一种,根据古代五色五方的阐释,青色乃是东方生气之色,有的认为绿色乃是一种平民服色,象征关公平民出身,又因为这件绿袍是刘备所赠,因此时时穿着,以示不忘忠义。这些解释各有其理,也足以开拓视野。

但如果将关公身着的绿锦战袍,放在元明话本小说中进行横向比较的话,就会发现,身着绿锦战袍的英雄,实在很多。譬如《水浒传》中小李广花荣出场时,便是“绿锦袍明金孔雀”。梁山泊金枪手徐宁,也是“绣袍巧制鹦哥绿”。又明人《开辟演义》中《九太子征伐九黎》中三太子隤恺便是“身穿绿锦袍”,只不过他生得是“黄面赤须”。《三宝太监西洋记》中的大将雷应春“生得虎躯七尺,脸似烟煤,眼似曙星,声若巨雷,穿一领绿锦袍”。

从某种意义上说,绿锦袍乃是元明时期话本小说作者为他们笔下的英雄好汉安排的一件战袍而已,只是为了能在装束上区别于其他好汉。或许并无特殊的值得阐述的含义。只是因为在《三国演义》中关公的绿锦战袍为刘备所赠,又有不忘旧袍感人至深的忠义故事,因此才容易被攀附上内有深意的种种阐释。

但当我们看到关云长单刀赴会那一回中,写道“船渐近岸,见云长青巾绿袍,坐于船上;傍边周仓捧着大刀;八九个关西大汉,各挎腰刀一口”时,闭上眼睛想象这一幕,睁开眼睛看一看陆树铭饰演的关公在这一集里英姿飒爽的形象,我们或许也会像毛宗岗在批三国时慨叹的那样:

“儒雅之极,英雄之极!”

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关羽单刀赴会剧照。

如今,我们已经想象不出一个身着红袍的关公形象。绿袍赤面的关公已经深深俘获了民众的心,我们愿意看见他身着一袭绿锦战袍在沙场上驰骋,愿意看见他如重枣般的赤红脸庞眉头紧锁,一脸肃穆的模样,哪怕是在冰天雪地之中,英雄末路,脸上的赤红颜色,也如胸中赤血丹心一般毫无变色。

人们需要有这样一个表里如一的完美忠义英雄,来提醒自己,忠义并不仅仅是口头说说而已,而是需要身体力行去践行的美德,哪怕这个肩负了千秋忠义之名的英雄,更多只是一个后世创造的角色,一个各取所需的万用神灵,但当他出现在世人面前的那一刻,他就会让世人愿意去相信:忠义的理念,并不是胜者的工具,即使功败垂成,也会流芳千古。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电视剧《三国演义》(1994)关羽走麦城剧照。

作者/李夏恩

编辑/罗东

校对/刘军

有关树木的故事,从这个春天开始丨主题书单

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如期而至,植树节的意义,当然不止种一棵树那么简单。树木之于我们人类而言,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这一深深根植于自然、历史和文明之中的物种,有着远比人类深远得多的过去与未来。

长期以来,我们与树木、与自然的关系都处于一种十分矛盾的境地。人类一边表示自己认识到了树木的重要性,一边还在不断地砍伐树木。这种行为导致的后果人尽皆知:水土流失,洪水泛滥,物种灭绝,以及地域文明的式微。珍惜树木,正是对我们人类的保护,因为每棵树木,对整个共同体而言,都弥足珍贵。

《树的故事》,[英]理查德·梅比 著,吴碧宇、陈凯、史湘琳 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21年2月版。

地球能正常运转,离不开活着的树木——农业的起源、城市的建立、依赖矿物燃料的能源系统的创建,这些都以砍伐树木为代价。树在工业时代是被疯狂掠夺的自然资源,在近代却变成了帮助人类抵御全球变暖的忠实伙伴。世界上树木的总量在过去5000年呈现下行趋势,不过我们永远无法完全抛弃它们,这不仅是因为它们提供了我们呼吸所需的氧气,更是因为它们能让我们认清自己。

作为《杂草的故事》的姊妹篇,《树的故事》延续了理查德·梅比一贯的轻灵自如的写作方式,探讨了人、自然、历史之间的微妙关系。作者从山毛榉写起,讲述了树的历史,以及与之相关的风信子、兰花、菌类、鹿、獾等生物的故事。作者通过人类在不同年代对树的不同定位,揭示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的自然史和社会史的变迁。

《树木之歌》,[美]戴维·乔治·哈斯凯尔 著,朱诗逸 译,林强、孙才真 审校,年高 绘图,商务印书馆2020年7月版。

通过记录树木以及回荡在树木上的声音,戴维·乔治·哈斯凯尔讲述了树木与人类居住社区的故事。作者把他那敏锐的观察力带到了环绕世界各地十几种不同树木的错综复杂的生物网络中,探索树木连接的植物、真菌、细菌群落,以及动物、鸟类,着力审视人类在这些网络中所处的位置。每一个生命体不仅由生物连接维持,而且是由这些关系构成的。这种网络化的人生观,丰富了我们对生物学的理解,促进了我们对人性与伦理的思考。

不论在何处,树木之歌都源于生命间的关系。一棵树看似是独立的个体,它们的生命却并非离散。树木所诉说的生命记忆,展现了生命是一张巨大的关系网,我们人类也归属其中。城市(从曼哈顿到耶路撒冷)、森林(亚马孙河、北美和东方)和环境变化前线地区(侵蚀的海岸线、烧毁的山坡和战区),每个地方,都向我们展示了人类的历史、生态和福祉是如何与树木的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会谈及一种树木的歌声,描述这些声音的特性,形成声音的故事,以及我们生理、情感及智力对此的反馈。

《造物记——人与树的故事》,[英]罗伯特·佩恩 著,张臻煦 译,新民说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该书的作者罗伯特·佩恩和他的家人住在南威尔士州黑山山林里,过着回归自然的古朴生活。一个寒冬早晨,佩恩砍下一棵近乎完美的梣树,带着它去寻找各种木工,看看这棵到底能制作出多少种器物。在英格兰本岛、爱尔兰、奥地利乃至大洋彼岸的美国,罗伯特目睹了工匠们精湛的手艺,得到了44件精美的器物。这些物品包括斧柄、车轮、木碗、弓箭、雪橇滑板、爱尔兰板棍球棒、美国棒球棒、书桌和其他传统小件日用品。这些就要失传的手艺,人类与自然之间渊远流长的联结,在佩恩的笔下,走进了现今的日常生活。

这段与梣树为伴的旅程,让佩恩深深地体悟出:“一棵树展现着当下的生命形态,但一棵树的故事,讲述的却是过去的岁月,以及过去悠长岁月里人与树之间的亲近与和谐。为了我们自身需要,我们必须重新树立起已经被遗忘和舍弃了的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探寻平凡之树的非凡生命》,[英]菲奥娜·斯塔福德 著,王晨、王位婷 译,未读·探索家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9年5月版。

这是一本讲“树”的书,作者的写作手法也和树的形态十分相像——以“树”为根,树枝延伸向神话、历史、生态、宗教与私人情感共鸣,枝叶错综庞杂,充满了关于树木的有趣发现、独到见解和深刻哲思,也会引发读者去思考人与树木的关系、人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

菲奥娜·斯塔福德是英国牛津大学教授,喜爱在林间漫步,如果在室内停留太长时间的话,她总是感到窒息。对斯塔福德来说,树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她能感受到生命在树枝上的律动,也熟知每一种树的性格和时间表。

书中分别介绍了17种常见的树木,包括红豆杉、樱树、花楸、油橄榄、柏树、橡树、白蜡、杨树、冬青、假挪威槭、桦树、欧洲七叶树、榆树、柳树、欧山楂、松树和苹果树。作者着眼于人类与树木长达几千年的紧密联系,用一种轻松、有趣的笔触带领读者穿越历史认识树木,从民间传说、自然科学、文学、文化历史、欧洲艺术、宗教、古代神话和现代医学、日常用途等方面揭示这些树在西方文明中的历史流变、文化意义和重要影响。

《树语》,[美]理查德·鲍尔斯 著,陈磊 译,九天译文丨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年7月版。

如果这颗星球上的树能说话,那它会告诉我们什么?从布鲁克林乡间的栗子树,到东方中国的扶桑传说,从有语言障碍的科学家,到越战中跌入树中的美国飞行员,一个瘫痪的印度游戏开发程序员,一个怀疑人性的心理学家,一个拥有神秘遗物听过古老传说的工程师,一个曾死去的女大学生。九个不同国家、不同时代背景的毫无关联的故事,最终汇聚在一起,形成了这个故事。

本书曾荣获2019年度普利策文学奖,同时入围布克奖短名单,福克纳奖短名单,2020年荣获意大利雷佐里外国小说奖,美国国际笔会奥克兰卓越文学奖,美国艺术文学院豪威尔斯奖等。比尔·盖茨在阅读该书后评价说:“这本是我近年来读过最独特的小说之一,让我更想了解树木。尽管书中对保护森林有一些极端的观点,我仍然被每个人物的热情打动。它改变了我对树木的看法。”

《树的秘密生活:它们如何生存,如何与我们息息相依》,[英]科林·塔奇 著,姚玉枝、彭文、张海云 译,商务印书馆2015年6月版。

这是一本主要与树木科学相关的书,运用现代科学的手段,告诉我们有关树木的知识。书中的内容,大部分是关于树木是怎样诞生的、树木的种类、生长分布及其成因;它们在自然界中是怎样生存的,与周围的生物是怎样竞争与合作。在书的最后一章,是关于我们应当如何利用树木,以及树木能为我们提供什么。

作者科林·塔奇是剑桥大学生物学博士,11岁开始在自己的花园里培育树苗,18岁之前已经成为仙人掌种植家,这也标志了他终生离不开对树的喜爱。在剑桥学习时期,他开始了科普写作。本书把科林·塔奇对树的知识和深情交糅在一起,他的足迹从哥斯达黎加、巴拿马和巴西的热带雨林,到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中国、美国……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所说,“对于树,我们的浪漫性追求与我们的功利性追求常常将我们和它们的关系置于尴尬的处境……本书不仅知识严谨,探究深刻,而且文笔抒情,发生在大自然间的小故事起伏跌宕,对自然的真爱流露笔尖,读起来既像科学论著又像浪漫诗文。”

《树的秘密生命》,[德国]彼得·渥雷本 著,钟宝珍 译,译林出版社2018年4月版。

你知道树会说话吗?金合欢树会彼此警告,提醒同伴在叶子里散布毒素,把啃食的长颈鹿赶走。你知道树也怕嫁错郎吗?甜樱桃会阻止同一朵花上的雄花粉和雌蕊相恋,只有陌生的雄花粉才能一探香闺,爱情也才能开花结果……森林里,时刻都有令人惊讶的事情在发生:树木与树木之间,不时地进行着信息的沟通和交流。它们不仅满怀爱意地养育着后代,同时也无私地照料着年老体弱或病痛缠身的邻居伙伴。

树木具有感知能力,也拥有情感和记忆力。每棵树木对于整个共同体而言都弥足珍贵,也都值得尽可能长久地存活。童年即立志成为自然资源的守护者的彼得·渥雷本,用优美恬静的笔触与自身的实际经验,写出三十六篇森林里不可思议的精彩故事,细细诠释树木生命的华丽与苍凉,字里行间洋溢着发自树木灵魂深处的宁静与睿智。渥雷本指出,树木越老,生长得越快。假若人类想借助森林来对抗气候变迁,最好的做法就是响应自然保育组织的要求:我们必须让森林有机会慢慢变老。

作者 | 何安安

编辑 | 李阳

校对 | 赵琳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