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使命召唤7破解补丁(划重点!一文看懂iQOO三款重磅新机 售价2099元起)

导读 使命召唤7破解补丁文章列表:1、划重点!一文看懂iQOO三款重磅新机 售价2099元起2、与教育家邰爽秋一起走过的十年3、多地撤除卡口!直击现场→4、强军号角催征 勇毅奋楫前行强军

使命召唤7破解补丁文章列表:

使命召唤7破解补丁(划重点!一文看懂iQOO三款重磅新机 售价2099元起)

划重点!一文看懂iQOO三款重磅新机 售价2099元起

【手机中国新闻】12月8日下午,iQOO举行新品发布会,带来了“iQOO史上最强旗舰”iQOO 11系列以及“性能神机”iQOO Neo7 SE。下面一起来看看新品有哪些重点内容吧。

首先看到iQOO 11,作为KPL官方比赛用机,该机上线了移动端光线追踪技术;搭载一块6.78英寸的2K E6 144Hz全感屏,首发使命召唤144Hz模式。

新机搭载第二代骁龙8移动平台以及自研芯片V2,搭配LPDDR5X UFS 4.0,性能铁三角全面升级。

此外,iQOO 11后置5000万像素大底主摄,内置5000mAh大电池,支持120W快充。起售价为3799元,将于12月12日10:00正式开售。

接着看到iQOO 11 Pro,该机带来了赛道版、传奇版以及曼岛特别版三种配色,同样配备一块6.78英寸2K E6 144Hz全感屏,携手网易《天谕》首次实现移动端光线追踪技术落地。

iQOO 11 Pro搭载“第二代骁龙8 LPDDR5X UFS 4.0”性能铁三角;配备索尼VCS IMX866传感器搭配VCS仿生光谱,影像实力出彩;配备4700mAh大电池,支持200W超快闪充;起售价为4999元,将于12月21日10:00预售,12月29日10:00正式开售。

最后是iQOO Neo7 SE,该机全球首发天玑8200,采用台积电旗舰级4nm制程工艺,安兔兔跑分突破90万分,搭配LPDDR5 UFS3.1,新增16GB 256G大运存选择;配备120W超快闪充和5000mAh双电芯大电池,最快10分钟就能从1%充到60%。

此外,新机配备6.78英寸120Hz高刷柔性直屏,搭载6400万像素高清主摄,支持OIS光学防抖。值得一提的是,这款手机现已开售,起售价为2099元。

与教育家邰爽秋一起走过的十年

1976年12月24日,中国历史上倡导“教师节”的第一人,从事了民生教育一辈子的教育家——邰爽秋,在北京病逝。此后,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他逐渐被人所遗忘。

而在今年九月,一项从事十年的工作在这个收获的季节正式收官,这便是《邰爽秋文集》(以下简称“《文集》”)的出版。没有想到,从读到邰爽秋文章的那一刻起,到这部115万字《文集》的发行,整整过去了十年。回忆往事,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最大的收获,或许并不是编著本身,而是通过这位不该被遗忘的教育家,重新认识了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和那个时代的人。

《邰爽秋文集》,邰爽秋著,刘齐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9月

发现邰爽秋

“邰爽秋”这个名字第一次映入我眼帘大概是在2010年底,当时我在做硕士学位论文,主题是“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学府与政府”。今天看来,对于一个硕士生来说,有点“大题小做”,但当时确实为此花了不少功夫,差不多每天都泡在图书馆。也正是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偶然翻到了邰爽秋于1935年出版的《教育经费问题》,其中谈到了当时教育经费之弊,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其中一些观点,恰好与我文章某些论述相合,于是,便引用了《教育经费问题》中两段话。那个时候,“好读书,不求甚解”,未对邰爽秋做更多了解,只大概知道他是近代中国的一位教育家。在1931年,发起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教师节——6月6日教师节。所以,每到今天的教师节,追溯其历史时,都会提到他。但是,对他的了解,也仅限于此。

直到2012年初,导师南京师范大学胡金平教授组织准备编写一套有关中国近代教育管理名家的书系。胡老师列出了一份名单,让我和其他作者挑选熟悉或感兴趣的人物来写,我一眼看到了“邰爽秋”这个名字。想到写硕士论文时读过他的一本书,还用了其中的话,也算“熟悉”,便选择了“邰爽秋”。也差不多从这一刻起,正式开启了我与这位教育家的不解之缘。

为了写好这本书,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并深深地为邰爽秋的丰富经历所叹服。邰爽秋曾就读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后改为东南大学),后赴美国学习深造,先后在芝加哥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取得了硕士及博士学位。学成归国后,邰爽秋被国民政府任命为江苏省立南京中学校长,后又历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广州中山大学、河南大学等校教授,并担任了国立暨南大学教育系主任、大夏大学教育学院院长、中国民生教育学会理事长、中国民生建设实验院院长、国民政府教育部战时教育委员会委员等职。1949年后,继续在辅仁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从事教育科研工作。可以说,邰爽秋一直在为中国教育的发展奔忙于大江南北。

在繁忙的活动之余,邰爽秋还积极著书立说。如著有《民生教育》《教育经费问题》《教师节与教师幸福问题》《地方教育行政之理论与实际》《普及教育问题》《教育行政测量法》《庙产兴学问题》等,编有《乡村教育之理论与实际》《庚款兴学问题》《历届教育会议议决案汇编》等。同时,还发表各类文章、短评上百篇。当我展卷恭读,一篇篇仔细翻看这些文字,不禁为邰爽秋精深博大的思想,击节赞叹。他的思想,犹如旭日,试启窗向阳,看缕缕灿烂:讲教育普及,有教无类,化及冥顽;论教师责任,尽人之才,诲人不倦;谈教育管理,权责明晰,专业高效;说教育经费,机会均等,分开独立……有些话语,甚至充满了人生哲理,如他在谈及个人性格修养上说:“心地光明;言语有度;处事公正;爱惜声誉;经济时间;处事敏捷;料事得体;主张坚定;手腕灵活;了解人情世故;发言中肯合时;勿言人之短,勿炫己之长;成功不自满,失败不颓丧;态度大方,应有君子体貌;诙谐有节,毋作过分庄严;根据事实,答辩非难,态度雍容,言简意赅;临事怨怼,最不能得人信任。”(邰爽秋:《怎样做教育局长》,上海:开明书店,1935年,第11-12页)这些话,至今看来,仍不失为为人处世的良言警句。

教育思想是教育发展史的灵魂,因此,研究教育思想,对整个教育史的研究有重要意义。同样,教育思想,也集中体现了一个人的教育理念,表达了一个人的教育情感,反映出一个人的教育关怀。邰爽秋,作为中国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理应受到我们的关注。其教育思想中,有关教育经费的论述、教育行政管理的讨论、乡村教育的理念,对我们今天教育事业的发展依然具有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但事实是,有关他的研究和记述并不是很多,由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有一个想法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如果能经我之手把邰爽秋的论著梳理出来,说明它们的学术价值,阐明它们的文化意涵,该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事情!从关注到了解,从了解到热爱,从热爱到研究,也促成了《文集》的最终形成。

寻找邰爽秋

通过图书馆和数据库进行检索邰爽秋的著作,是了解邰爽秋的第一步。虽然这样做,肯定还会有遗漏,但所获得的作品数量已经相当可观。不过问题也随之而来:一是邰爽秋著述丰赡,一生奋笔耕耘,仅正式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就有上百篇,这些论文与其他体裁作品散见于各类出版物中,这都要逐篇查找搜集,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人力物力,也很容易出现疏漏。二是邰爽秋著作中,专有名词众多,还有一些汉译的外国人名、地名及词汇,又限于当时的印刷条件和用纸质量,原稿中存在页面破损、缺字、别字和漫漶不清之处,无论是影印版(缩印本字形不清)还是数据库,都不可避免地存在以上问题,因此阅读十分困难。在数据库下载和转录文字的过程中也难免出现疏漏。为保证资料搜集的完整性、准确性,有必要核对数据库收录的这些材料的原始文本或进行学术考证。三是邰爽秋长期活跃在基层一线,工作环境变换较多,一些作品仅见于工作地所在图书馆。同时,除正式公开发表或出版的作品外,邰爽秋还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刊载于校内刊物、自编油印品,特别是手稿等,一些作品缺少必要的发行日期、刊期和来源,这些也需要认真分析和考证,而这一过程也必定是繁琐的。

如何保“全”?如何保“真”?如何转录?如何分类……这些问题都必须得到解决。在这十年之中,我也从学生转变为一位大学教师,与之而来的,就是“青椒”的艰难岁月。浙江大学龚延明教授曾编撰过一部《宋登科记考》在《序言》中,龚教授说:“教学与科研的压力特别大,每年业绩点的考核与职称评审与聘岗、定级挂钩,‘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我们面对的十分严峻的现实。”我所从事的工作,虽不如龚教授他们之巨,但面对的压力是一样的:既要完成每学年300学时教学工作量,又需要发表学术论文为考核之用,同时还承担了系里的一些具体事务、学生管理工作等等,差不多这些事情做完后,已是心力交瘁。但每每回到家里,看到桌上摘抄出的卡片,翻阅起地上摆放着的收集来的各种文稿,又被邰爽秋先生的思想所感染,便打起精神,整理起来。子时眠,寅时起,也从工作之需,成为生活常态。就这样,一点一滴,陆续完成。上述问题,也在这十年中都得到了解决,当然,这也是造成为期十年的一个原因。

为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邰爽秋,在一方面开始整理已经搜集到的资料的同时,也计划到他曾工作生活过的地方进行查访。实地考察,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我大学学习的是历史学专业,记得课上老师就曾讲过古之史家,如司马迁,就非常重视调查访问,决不光从“金匮石室”里找死资料,也不像郑樵说的只是“局蹐于七八种书”,而是到处采访人物,查访古迹,蒐集散逸的传说逸闻。因此,要想把邰爽秋写好,到他工作生活到的地方去看一看,特别是找到与他直接相关的人物进行口述访谈,那就更好了。

理想总是美好的,待付诸实践,却发现遇到的困难比想象的大,出现的问题比预料的多。找到邰爽秋的近亲属的过程异常曲折。考虑到邰爽秋最后的任职单位是北京师范大学。我希望能通过北师大找到他的家人。但邰爽秋已经离世近四十年,所以,一时间找寻他家人的工作陷于停滞状态。一次偶然的机会,从北师大一位老教师的口中得知,他的女儿邰利利曾在北京明光中学工作,或许能够联系上。听到这个消息后,我喜出望外,连忙赶往明光中学。可能多数时候,事情并非想象的那么容易。第一次是未带介绍信,第二次是负责的工作人员不在,直到第三次前往明光中学,才取得了邰利利老师的电话号码和住址。可能是由于邰利利老师早在九十年代初就退休,学校后来与其联系也较少,所提供的电话并未能联系上。而我到了邰利利的住处时,发现她早已搬走。我只能向当地社区居委会打听。即便我说明来意,但工作人员依然拒绝向我透露她的任何信息。无奈,找寻工作再一次中断。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求助北京的师友并多方问询,两个月后的一个晚上,一位友人给我发来了一条信息,提供了邰利利老师的最新电话号码。我激动得都忘记回复这位友人,直接拨打了这个电话。但始终无人接听,又重复拨打了两次,还是没有人接。我又尝试发了信息,简要介绍了我的情况和事由。然后,便是默默地等待。那天晚上,整个人都坐立不安,也无心做其他事情,更不让手机离开我的视线,总觉得电话会响起。终于,晚上十点左右,电话铃声响起,随着电话里传来:“刘齐你好,我是邰利利……”悬着的心终于落了下来,同时也激动得语无伦次,终于,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找到了邰爽秋的后人。在与邰利利老师简单交流后,约定了时间,要去登门拜访了。

邰利利老师的家并不大,陈设简单,但屋子里堆满了她收集整理到的其父亲邰爽秋的相关资料。当时,我已经发表了几篇有关邰爽秋教育思想的文章。邰利利也收集并打印了出来。当得知我决心将邰爽秋的作品汇集出版时,她很高兴,便将邰爽秋先生的一些未刊文稿,还有六万余字的自传诗交给了我。这对我来说,不仅是极大的支持,更是莫大的信任和鼓励。此后,在邰利利老师的引荐下,我还见到了邰爽秋的儿子邰忠民先生,电话联系到了邰爽秋的另一个女儿邰庆庆女士。这三位老师,都已年近九十。每次见面,都坚持出门迎送,每次谈话,都还会主动关心我的家庭生活,并叮嘱我不要太辛劳,尽力就好。在他们身上,我深深感受到了教育名家的家门风范。

在这期间,还有一个小插曲。那就是我收到了哈佛大学学生Michael He的来信。他在信中称,邰爽秋是其奶奶的舅舅,以前常听奶奶说起这位教育家舅舅。但他奶奶过世后,就与大陆的家人也逐渐失去了联系。他也是读到了我已经发表的论文,便来联系我,希望了解更多有关邰爽秋的故事。后来,我将他介绍给了邰利利老师,双方还互寄了全家福照片,介绍了各自家庭状况,也算是帮他们重新建立了往来。

邰爽秋先生

认识邰爽秋

在中国近现代诸多教育家中,邰爽秋是一位特殊而平凡的人物。说他“特殊”,在于这位知名人士“以博士的身份、大学教授的地位,却穿着得和工人一般”,让“一般人对他颇多忖测”,“所受到社会上的非议与歧视,真不知有多少次数!”说他“平凡”,在于他为人“和蔼”、“很诚恳”,“走在马路上,谁也不知道他的来历”。邰爽秋就是以这样的形象活跃在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教育界的舞台上。他以自己的热切渴望和积极准备,以自己高昂的呐喊和强烈的呼唤,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干实践,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自称是“一条打不死的蛇,始终穿着自创的念二中式土布短服,打起‘民生教育’的旗帜到处奔忙”。因此,时人将其与晏阳初、梁漱溟、陶行知并称为“中国教育界四大怪杰”。(《中国教育界四大怪杰》,1948年第2卷第5期《中国新闻》)

这些都是当时报刊杂志对邰爽秋的描述,显然,他没有因为自己是留洋博士而脱下土布长衫,也没有因为自己是大学教授,而远离工人农民。所以,他的衣着,他的举动,常常让人产生误解,甚至是偏见。虽“怪”犹“杰”,是我对邰爽秋的最初印象。

随着越来越多邰爽秋作品的汇集,同时,也从他后人的讲述中,让我对邰爽秋有了更多更深刻的认识。我时常会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甚至在某些时候引起我的共鸣。

据邰爽秋的子女回忆,在抗日战争期间,邰爽秋先生曾手书“欲凭只手救民生,剩有丹心报祖国”挂在办公室中,并告诫子女要发愤图强,矢志报国。在沪西创办教育实验区时,邰爽秋先生每月都会把三分之一的薪水拿出来救济贫苦百姓。新中国成立后,有时邰爽秋先生在看电视,当看到旧社会农民悲惨的苦难生活时,他会突然情不自禁大哭起来,把家人都吓了一大跳。可见,在他心灵深处始终是和劳苦大众心连心。

邰爽秋不仅影响着家人,也深深影响着学生。上世纪八十年代,已是著名教育家的李秉德在回忆起自己的老师邰爽秋时,依然颇为感慨:“他的感情是那么丰富,讲到令人悲愤处甚至会痛哭流涕”,“邰先生把他的精力、思想、感情贯注到这门课上。他自己对于解决所探讨的问题的真诚而迫切的心情,以及他对于自己的主张的身体力行的忠实态度,使我们这些学生深为感动,不由自主地也学着那样做”。(李秉德:《学习一门教育课的回忆》,《教育研究》,1981年第7期,第83页)也由此,本来主修英语的李秉德,结下了与“教育”的不解之缘。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邰爽秋不就是这样吗?他是一位“善教”的教育家,一个非常值得我们去了解的人。这不仅仅因为他是上个世纪初赴美留学生中的佼佼者,也不因为是陶行知、晏阳初等人的朋友。而是因为他热恋中华大地的赤子之心,谋求民族独立的爱国之志,寻求百姓富裕的为民之情。总之,他是一个一切为了国家、民族的教育家,一个为了国家、民族一切的教育家。

但与邰爽秋众多论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对邰爽秋的研究著述,可谓屈指可数。事实上,作为活跃在中国近代教育界的重要代表人物,在当时,就有学者对邰爽秋的思想进行了介绍和研究。如《中华教育界》于1934年发表了《陶行知邰爽秋二先生农村教育主张之不同》、杨肃于1936年写著了《邰爽秋之生平及其贡献》等。但进入20世纪50年代后,关于邰爽秋个人及教育思想的介绍则鲜有。直到20世纪90年代,有关邰爽秋的研究才多了一些。

但总体上看,有关于邰爽秋的研究并不很多,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对此曾说“介绍论述得很不够”,“对邰爽秋民生本位教育思想及其实验事业,有关教育史书只字未提”。(《中国近现代教育实验史》,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686页)即便是一些大部头的有关近现代教育史的研究专著,也只是寥寥数语,点到为止。从目前一些论文的引用材料看,只集中在邰爽秋的部分著作上,有的还在引用中出现了谬误。

对此,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院长张生教授指出:“与其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地位相比,学界对邰爽秋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其表现有三:其一,邰爽秋身为留洋博士而终身着土布长衫,身为大学教授而亲近工人农民,其特立独行的举止,往往被皮相观人者视为‘乖谬’,产生误解和偏见,名之为‘怪杰’,即所谓贴标签;其二,邰爽秋历经晚清、民国、新中国三个时期,求学跨越大洋,工作辗转全国,经历十分丰富,但目前对邰爽秋的关注和研究,往往集中于对其相关著述的文本分析,不仅没有充分揭示其人际网络与互动,而且没能观察到他所处时代和社会对他的影响。其三,最重要的是,对邰爽秋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始终处于初始状态,造成论者往往仅就个别问题和思想断面立论,立体的和全面的邰爽秋研究,始终是一种愿望。”

其结果,正如曾经受教于邰爽秋的导弹专家郭衍莹所说,“老一辈的教育家献身于平民教育事业的精神曾深深感动了我”,(郭衍莹:《我所亲历的民国时期平民教育》,2018年第1期《炎黄春秋》)但如今却成为了“被遗忘的民国平民教育家”。(郭衍莹:《被遗忘的民国平民教育家邰爽秋》,2014年第5期《钟山风雨》)

邰爽秋主持编写的《中国民生建设实验院创立旨趣》

理解邰爽秋

英国学者保罗·约翰逊(Paul Johnson)在他的著作《知识分子》中提出这样的观点:知识分子中的领袖人物通常宣称他们热爱人类,或许真的是如此,但是他们爱的是抽象的人,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人,他们可以为人类设想出种种美妙的图景,但在实际生活中,在同家人或朋友相处时,他们大都是极端的个人主义者和自我中心主义者。可能,约翰逊所要证明的,正像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老话——“文人无行”。

读其文,观其行,听其言,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邰爽秋的“怪”:城市不待,教授不做,校长不当,洋货不用……更最重要的,这一切的原因,在于他“热恋民生”,这与其他三位“怪杰”,“晏阳初醉心西化,梁漱溟梦想村治,陶行知笃信手脑”截然不同。邰爽秋把“民生”视作自己的“命根子”,挂在嘴边,行在手头,穿在身上,食在饭中,深入民间地头,与贩夫走卒为伍,甚至因此闹起了家庭风波,夫妻不和。这样的作风,既不符合世俗传统,也与人们心目中能自觉践行礼义道德规范,积文学,正身行的“完美圣人”形象相去甚远。因此,在常人看来,邰爽秋岂不“怪”哉?何行之有?

也正因为其“怪”,邰爽秋还遭遇了一些社会人士的质疑,甚至是刺耳的批评。有人说邰爽秋“善吹牛”,其主办的大夏民教实验区,除了几块木头招牌外,一无所有。但为了迎接来参观的人们,而专门修路盖房,以显成绩。有人说邰爽秋“太刻薄”,对别人要求的严,对自己却另一套标准。要求学生做得太多,甚至以绩点、学分相要挟。还有人说邰爽秋“不彻底”,一方面大力提倡土货,另一方面却允许拥有一部很漂亮的黄包车,还配有车夫,这就是节约吗?“中国之所以糟,就遭于这般人身上”。

可是,有些人却又称“并不是故意挖苦邰先生,将短处宣扬出去。其实,我太爱惜邰先生,太钦佩邰先生了,因为人多是不能看见自己背影的,所以我很诚恳地将邰先生的背影剪下。希望邰先生知道他自己背影之后,努力苦干硬干,完成他的理想!”

滔滔者,天下皆是。可不论邰爽秋受到怎样的批评、质疑,或者有什么失误、错误,他一直满怀热情为了民生改善,为了教育发展而呕心沥血,一如既往。因为邰爽秋始终对国家的发展充满信心,对国家的未来充满希望,他比任何人都更想尽快改变国弱家贫的局面,比任何人都想尽早看到国富民强的未来。

当国家利益遭受严重破坏的时候,他暂缓诉求,以国家利益为重,以民族利益为先。“可知在这国难严重的期中,要谋教师待遇的改善,必先谋国民经济的发展;欲谋教师地位的稳定,必先谋整个民族的安全;欲谋教师修养的增进,必先恢复民族的自由;做教师的应深深了解民族没有出路,教师决没有出路,所以我们在这抗战建国期中,对于教师节所悬的三大目标,应有一种新的认识。我们应当认识当前的新使命。应当集合全体的力量,在最高领袖指导之下,一致奋起把我们的仇敌——野蛮的日本军队——驱出国土之外;把帝国主义加在我们身上的一切枷锁,一齐解脱。等到将来我们的国土恢复国权完整国耻洗净的时候,我们的待遇自然可以提高,我们的地位自然可以安定,我们的修养也自然可以增进了!”

这些慷慨激昂的话语,充分体现了邰爽秋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民族大义,也正因如此,他更迫切希望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况,改善人民食不饱、住无居、衣不暖的状况,遂将民生置于首位,大力倡导民生教育。

而这与那些面对国家危亡之时,形遁于世,不居乱邦的“怪人们”相比,邰爽秋却是一个常人,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何“怪”之有?岂无行乎?

《孟子》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意为吟咏他们作的诗,读他们著的书,不知道他们的为人行吗?因此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啊。

邰爽秋活跃的时代,正值大批欧美留学生回国。他们以自己的热切渴望和积极准备,以自己高昂的呐喊和强烈的呼唤,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干实践,为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特别是在当时各种教育思潮传播和实验实践中,留学生们表现的最为活跃。

而这样的活跃,来源于留学生们的爱国心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汇,也得益于思想自由与兼容并包的提倡,从而冲破了旧传统的桎梏,扩展了眼界,振奋了精神,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想解放的潮流。那个年代,不管你信奉什么“学说”和“主义”,“不可为古人奴隶,不可为西人奴隶”是最基本的原则,我们可以从当时出版的许多杂志发刊词和文章中,强烈地感受这一指导思想。

如何让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站起来,事实上就是开启民智,发动民众,兴起民力。然而,面对这一共同的愿景,留学生们却选择了不同的实践道路:有的著书立说,有的实验实践,有的要求变革学制,有的积极修法订规,有的热衷职教,有的醉心工读,有的留守城市,有的投身乡村……这些,无不是对晚近以来,社会大变革的深刻回应,它们集中体现了这一时期留学生们的爱国之心,忧国之思,为国之情,报国之志。

邰爽秋,作为一位中学校长,一名大学教师,更是留学生的代表,也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回到乡土。

回到乡土,是家园故土对海外游子归来的呼唤,是养育上万万中国人的黄土地对新时代的呐喊;回到乡土,是萧索乡村对城市知识分子的考验,是贫苦百姓对生活改善的期盼。

那个时候,留学生可以说是一代天骄。回国之后,便会有崇高的社会地位,优渥的经济待遇,较佳的工作选择。宛若旧式中举之状,更有衣锦回乡之感。尽管当时中国十分贫穷落后,但一旦留学后便可平步青云,其物质生活条件就那时的中国国情而言,是大大地超前了。所以,回到乡土,有人会软弱,有人会退缩,还有人会由于社会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城市与乡村巨大的差别的国情,而产生的爱国情结转化为困惑与自责心理。因此,邰爽秋选择回到乡土,是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直应了现实,自信的勇气直面了问题。

这正显示出邰爽秋,作为一代教育家的眼界与境界,胸怀与心怀,社会的浮躁与急功近利不会遮蔽住他的双眼。不难想象,作为一个教育家,他的教育探索和努力的方向一定会赢得众多的追随者,并引领和感召着他们的探索和成长。他实践着的精神或个人人格的魅力影响着许许多多人,并进而形成着一种风气,一种模式,甚至是一个运动。

其实,像邰爽秋这样的教育家有很多,其功业与思想、修养与人格,断非三言两语所能概括,他们都有着尚公无私、兼济天下的品格,甘于清静、淡于名利的情操,勤于求索、乐于进取的追求。

有人曾作过总结,在教育家的必备素质与其教育实践之间必然存在着一些特殊的关联,这包括:高尚的人格力量,体现为对教育对象的呵护,对人才的垂青;人文的修养,体现为具有会通中西文化的素质与远见,具有开阔的教育视野;勇于献身的精神,体现为对教育事业的服务精神和牺牲精神。可以讲,正是有了这些教育家,才会奋力揖美追欧,实现旧邦新造;才会加快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回想上个世纪上半叶,那些闻名四海的风云人物,那些缤纷多样的教育思潮,那些轰轰烈烈的实践运动,恍如昨昔,但却在倏然间停止了一切。而邰爽秋的民生教育思想,却以体系之完备,内涵之丰富,实践之广泛,而独树一帜。随着更多资料的发掘和整理,更多观念和方法的介入,有关邰爽秋及其民生教育思想,理应得到更多的研究和关照。

邰爽秋先生已经逝世46年了。希望《文集》的出版能让我们记住他,这位曾经为中国近代教育改革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教育家。邰爽秋,不应被遗忘。历史也将永远记住这段历史。

多地撤除卡口!直击现场→

7日,“防疫新十条”公布,明确提出: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同日,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十版)》的通知发布。其中明确:删除了对跨区域出行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和“落地检”有关要求。

全文如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厅(局、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决策部署,坚持第九版防控方案,落实二十条优化措施,按照《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综发〔2022〕113号)等要求,进一步优化调整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疫情防控措施,部修订形成了《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第十版)》(以下简称《指南》),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指南》就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疫情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和风险区内疫情防控要求进行了整合优化,实行“一业一表”,主要修订内容:结合高风险区划定新要求,取消了暂停高风险区内的客运场站运营及出入高风险区的客运服务等要求;删除了对跨区域出行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码和“落地检”有关要求;取消了道路客运乘客信息登记要求;取消了控制低风险区客运场站聚集度和交通运输工具载客率有关要求,明确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引导乘客分散候车、分散就坐;优化了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预案、应急处置有关要求;优化了城市轨道交通消毒清洁频次要求;细化了防疫宣传有关内容。

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抓严抓实抓细各项优化措施和《指南》要求,进一步提高行业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要严格落实“非高风险区不得限制人员流动,不得停工、停产、停业”有关要求,不得随意暂停或者限制客运服务,并在当地联防联控机制领导下将运输服务一线从业人员纳入“白名单”管理,高效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行业稳定运行。同时,要督促进京道路客运经营者落实首都严格进京管理联防联控协调机制关于人员进(返)京的有关规定。春运、节假日等重点时段,各地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按照当地联防联控机制要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时优化完善客运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疫情防控措施,适当加密消毒通风频次,采用抗原检测或者适当加密核酸检测频次方式,提高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涉疫监测预警的灵敏性。

铁路、民航、邮政领域场站和交通运输工具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由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分别负责。

交通运输部

2022年12月7日

近日,多地媒体报道“撤除交通卡口”。

北京

央广网报道,12月7日下午,北京丰台站已经拆除了核酸查验设施和落地检设施。“进返京旅客不需要扫码,不需要出示核酸证明,也不需要落地检。”

北京丰台站已拆除落地检相关设施 央广网 图

另据北京新闻广播报道,12月8日起,北京市54个公安进京检查站已按照国务院、北京市各项新措施,对进京人员不再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江苏扬州

12月7日傍晚,扬州火车站出站口的“防疫查验”点,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从该站抵达扬州的乘客将无需查验行程、核酸等相关信息,自由通行。

浙江金华

金华新闻网报道,杭金衢段义乌、金丽温高速金华段永康、东永高速永康东、诸永高速金华段横店、建金高速马涧等31个高速收费站点的核酸检测点已于12月5日陆续撤离。

山西吕梁

山西吕梁市疫情防控办12月7日发布通知称,即日起,吕梁市辖区所有高速、国道、省道等交通卡口及汽车站、火车站、飞机场等交通场站撤销防控站点,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恢复正常通行。

湖北五峰

湖北五峰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宣布,即日起,撤离“三站一场”、高速交通卡口的防疫工作人员,相关防控基础设施暂时保留。

综合交通运输部网站、央广网、北京新闻广播、澎湃新闻、扬州广播电视台、金华新闻网等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强军号角催征 勇毅奋楫前行强军路上——2022年人民军队有效履行使命任务回眸

来源:人民日报

图①:歼—20与运—20组成三机编队,接迎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新华社记者 潘昱龙摄

图②: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机动一中队排长胥鸿宇与小志豪。

受访者供图

图③:“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起航。

刘 锋摄(新华社发)

图④:“跨越”系列演习,官兵破障前行。

王子祥摄

风雨无阻向前进,潮头勇立又一年。2022年,人民军队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瞄准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跑出新时代奋斗强军的加速度,加快提升履行使命任务能力。

回首这一年,在大漠演训场、在救灾一线、在蓝天大海……中国军人身影出现在每一处需要他们的地方。让我们一同回顾人民军队担当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瞬间,聆听强军兴军的铿锵足音。

——编 者

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

紧贴实战 磨砺刀锋

本报记者 李龙伊

“飞虎,飞虎,迅速对‘红军’炮兵阵地实施火力突击!”塞北大漠铁甲滚滚、战鹰翱翔,“跨越—2022·朱日和”演习在这里打响。

沙场上硝烟弥漫,红蓝双方“险招”“奇招”频出:要点夺控战中,扮演“蓝军”的陆军第81集团军某旅连长于江涛先发制人,运用无人机确定“红军”方位,引导直升机实施火力突袭,打出凌厉的立体攻势;“红军”不甘示弱,全流程运用电子对抗力量对“蓝军”实施干扰,寻找契机巧妙投送特战兵力。

第一次参加演练的战士陈敏杰,还没从突破敌前沿的战斗中回过神来,部队便已转至下一场战斗。“节奏很快,战法很活,强度很大。”陈敏杰感慨,“现在的演练,平面对抗变成了立体对抗,各类新型武器装备悉数登场,过程无比接近实战。”

红蓝双方你来我往,指挥所内仿真电子态势图上,兵力战况尽收眼底。指挥员们一边将双方作战数据上传至决策席,一边利用兵棋推演系统展开分析,计算最优作战方案。“一系列新型作战手段、新式作战要素、前沿科技应用的有机组合,让战斗力在较量比拼中越磨越高。”一名“红军”参谋长说。

从朱日和沙场瞭望塔远眺,草原一望无垠。有着“朱日和之狼”称号的第81集团军某旅,是陆军第一支专业化蓝军旅。2014年,“跨越”系列演习在朱日和拉开战幕,该旅在与7支“红军”的对抗中6胜1败,战绩卓越。

“组建以来,我们甘当‘磨刀石’,紧盯科技之变、战争之变、对手之变,努力把环境设险、把条件设难、把敌情设真,推动战训深度耦合,帮助各部队锤炼战斗力。”该旅蓝军研训中心主任徐武韬表示。

演练场连接未来战场。通过实打实的演习,参训官兵们深刻品味出“跨越”的含义:千里机动来到朱日和,是“跨越”的起点;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出真本领,才是“跨越”的目标。数年间,40多支雄师劲旅奔赴朱日和与蓝军旅过招,一支支精锐之师在这里淬火加钢,一把把胜战尖刀在实战实训中越磨越利。

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

呵护生命 传递友谊

本报记者 刘博通

当地时间11月10日,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丹戎不碌港,海风激起朵朵浪花。执行“和谐使命—2022”任务的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号医院船缓缓向码头靠泊,洁白的船身上,鲜艳巨大的红十字标志格外耀眼。

这是“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入列以来第十次赴海外执行任务。抵达后,医院船采取码头门诊和船上诊疗相结合的方式,为当地民众、中方机构人员、华侨华人等提供为期7天的医疗服务。“我们努力为每一名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为世界更加美好作出自己的贡献。”海上医院院长周全表示。

6岁的男孩艾登从小就被诊断为漏斗胸和先天性心脏病。了解到孩子的病情后,“和平方舟”号医院船迅即成立多学科专家组开展3次集中研讨,还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连线,同相关领域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联合会诊。孩子妈妈激动地说:“感谢‘和平方舟’为孩子带来美好的未来!”

“见证又一名‘方舟宝宝’诞生时,我更加明白了护佑生命的意义。”海上医院手术室护士长高春燕说。这次任务期间,我国企业外派到印尼工作的一对夫妻准备在船上分娩。在医护人员专业、细致、周到的照顾下,孕妇顺利生产。孩子父母把孩子小名取作“方舟”。“希望能用名字纪念这段珍贵的经历。”孩子的爸爸吴凡深情地说。

“中国,真棒”“你们就是中国的一张闪光名片”……在印尼期间,医护人员坚持生命至上、待患如亲,为当地患者提供服务13488人次、开展手术37例,受到广泛赞誉。

入列14年来,“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先后10次走出国门,到访43个国家和地区,为超过24万人次提供医疗服务……一串串壮美的航迹,见证了中国军队热爱和平事业、关爱生命健康的无疆大爱。

“‘和平方舟’号医院船呵护生命、传递友谊,可以让全世界更好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海军。”船长邓强表示,将不断提高远海卫勤保障能力,时刻准备扬帆远航践行使命,更好地在国际上展示中国形象,努力把和平的种子播撒到世界的每个角落。

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

鲲鹏振翅 守卫和平

本报记者 苏银成

长空祭忠魂,英雄归故乡。9月中旬,两架列阵长空的歼—20与运—20组成三机编队,以空中最高礼仪接迎第九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表达对英烈的崇敬和告慰。

“我是空军运—20机长庞荣奇,我部奉命接迎志愿军忠烈回国。”“感谢歼—20编队护航。我们一起铭记历史、告慰先烈,奋斗强军、高飞远航。”绵绵秋雨中,中部战区空军航空兵某团参谋长庞荣奇驾驶运—20飞机平稳飞行。机舱内,覆盖着五星红旗的88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的棺椁整齐摆放。

“双20”三机编队到达沈阳桃仙国际机场上空时,停机坪上,两道水柱从两边喷吐而出,搭成一座拱形的水门。完成低空通场的运—20平稳降落,缓缓通过水门。

这一刻,庞荣奇感慨万千:“70多年前,是你们不畏强敌、血染疆场,为新中国打出了一片新天地,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今天,我们伟大的祖国繁荣昌盛,正如你们当年所愿!”

鲲鹏振翅,守卫的是和平,守护的是生命。驾驶运—20执行接迎任务的机组成员,来自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这支部队连续8年担负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接迎任务,驾驶运—20实战化练兵、亮相国际赛场、重装空投空降,形成体系作战能力,多次飞出国门赴汤加、巴基斯坦等国家,送去急需的援助物资。一条条执行重大任务的航线,勾勒出该团官兵们勇担使命、矢志强军的风貌。

“任务练兵是人才培养的催化剂。”本着这样的理念,运—20列装部队伊始,该团就精细制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以老带新执行跨国空运任务、搭建训练平台缩短新飞行员成长周期,一大批人才骨干迅速成长。“通过任务锻炼,我们闯过了认知关、心理关和技术关,对执行任务充满信心和底气。”参与执行过抗击疫情紧急空运、海外投送等10余次重大任务的年轻飞行员李晓说。

傍晚,伴随着巨大的引擎轰鸣,“鲲鹏”又一次腾跃而起,翱翔万里长空。“我们每次看到机身上‘中国空军’四个大字,都感觉无比骄傲和自豪。党和国家把这么多重要任务赋予我团官兵,我们一定会不负期待、不辱使命,奋飞出新时代的壮美航迹!”该团团长李彦说。

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

践行使命 冲锋在前

本报记者 李卓尔

12月的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雪花漫天飞舞,大地银装素裹。在武警四川总队甘孜支队,一场高原高寒背景下的应急救援演练正在进行。

一阵尖锐的警报声响起,官兵迅即携装集结。抵达现场后,搜救组利用雷达生命探测仪对灾害现场进行搜索,确定幸存者位置;破拆组利用电镐、手动冲击器等打开救援生命通道;救援组迅速进入目标区域,将“伤员”固定在救生担架进行转移……

演练现场,支队政委吴向阳告诉记者:“真正的救援现场情况复杂多变,只有把演训场当战场,把训练当实战,才能确保遇有突发情况能够快速高效处置。”

甘孜州地质灾害频发,为进一步强化官兵战备意识,确保遇到情况能够快速反应,甘孜支队根据可能担负的抢险救援任务,多次组织抗震救灾应急拉动演练。“让官兵在真、难、实、严环境中磨砺战斗意志,才能更好锤炼应急处置能力。”吴向阳说。

今年9月5日,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仅10分钟后,距震中最近的甘孜支队派出30人先遣组前往磨西镇勘查灾情,展开救援。

在磨西镇共和村,官兵采用“溜索过河”的方式解救被困群众。磨子沟水势凶猛,绳索稳不稳定、渡河安不安全,只有试了才知道。“我先上。”战士陈煌主动请缨,圆满完成任务。

机动二中队班长吴愿所在中队沿着山体输送被困群众,突然,他抓着借力的竹竿被连根拔起,整个人摔下4米多高的山坡,吴愿活动了一下感觉问题不大,立即又背上行动不便的群众进行转移。

在转移群众时,机动一中队排长胥鸿宇把2岁的宝宝小志豪背在自己的后背上,这是胥鸿宇第一次背小孩,他一路俯着身子走得很慢,小志豪在胥鸿宇背上安安静静地喝奶,这一幕打动了无数网友。

随着遂行任务不断多样,近年来,支队官兵先后多个方向作战,圆满完成了抗震救灾、雨雪冰冻救援、堰塞湖抢险救灾等各类任务,支队官兵应急反应能力不断提高,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革命军人的使命担当。

版式设计:张丹峰

(狄伯文、宋科霖参与采写)

一家三人先后捐献器官遗体:给世界留下最后的意义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实习生李世倩

叶锦青、李宝兰一家旧照。受访者供图

今年3月,84岁的李宝兰安详地合上双眼,离开人世。根据她生前的遗愿,她成为了一名无语体师。无语体师,是医学系学生对解剖教学用遗体的一种尊称,寓意“不会说话的身体老师”。

李宝兰是这个家庭里第三位捐献角膜、遗体的人。2005年,她的丈夫叶锦青因高血压中风离世,所捐献的眼角膜先后让7个人的8只眼睛重见光明。2011年,她的儿子叶宁在罹患癌症后的第十五年不幸离世,也捐出了自己的眼角膜。

一家三人先后捐献角膜、遗体,他们家的捐献故事感动了无数人。“告别之日,亦是久别重逢之时。”深圳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曾发文讲述这个家庭的捐献故事,并写道:“爱长存,代代相传,爱不朽。”

2022年11月上旬,叶锦青、李宝兰夫妇的女儿叶玮向澎湃新闻表示,最初,由于当时国内主动捐献器官、遗体的人很少,思想观念还没转变过来,作为子女,他们理解父母有爱心,却难以接受父母的决定;后来,在父母言传身教的影响下,他们才逐步理解、接受捐献器官、遗体,并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推动这项公益事业。

澎湃新闻了解到,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天,叶玮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在家人的感召下,今年,叶玮的儿子也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

器官捐献,让逝者的“生命”换一种方式延续。叶玮透露,她的父母都是有大爱之人,早在25年前,两人就有去世后捐献器官、遗体的想法,他们觉得器官捐献是人身故之后“给世界留下最后的意义”。

李宝兰生前照片受访者供图

难以理解的重大决定

在深圳大学附属中学退休教师叶玮的心里,她的父亲叶锦青、母亲李宝兰都是有大爱之人,两位老人18年前就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

过了许久,叶玮才逐渐理解父母的选择,她觉得这和父母的人生经历有关。1933年,叶玮的父亲叶锦青在印度尼西亚出生,他在那里度过了少年时光。新中国成立后,叶锦青倍感振奋,响应祖国号召,归国建设新中国。1953年,叶锦青在海船上颠簸航行了7天7夜后,从深圳罗湖口岸踏上了魂牵梦萦已久的祖国。

回国后,叶锦青先后在上海、山东、东北等地学习,毕业后分配到华南理工大学任教并做科研。上世纪60年代,叶锦青被下放到老家广东陆丰,先后担任当地中学校长、工厂厂长、侨联主席等。1997年,退休后的叶锦青和妻子李宝兰随迁到女儿工作居住的深圳,一家人过着简朴安宁的生活。

叶玮表示,虽然工作地点、职业身份一直变,但父亲为人处世的风格却没变,为人正直善良,对待子女温和,乐于助人。叶玮回忆说,“几乎每一次,爸爸在街上看到陷入困难需要帮助的人时,都会毫不犹豫地倾囊相助。”有一次,父亲在街头的善意捐款明显是被欺骗了,面对家人善意的取笑,他没有生气,乐呵呵地说,“错就错了,总比错过帮助一个有需要的人好吧”。

1997年,叶锦青、李宝兰夫妇年仅36岁的儿媳因癌症去世。经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后,两位老人开始思考,当生命走到最后,还能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如果生命可以延续多好啊!”感慨之余,李宝兰向丈夫提出捐献器官、遗体的想法,这与叶锦青的想法一拍即合,他们都觉得器官捐献是人身故之后“给世界留下最后的意义”。

夫妻俩随即向子女提出去世后捐献器官、遗体的想法,但这一决定并没有得到子女支持。叶玮表示,当时国内器官移植的技术刚处于起步阶段,社会大众普遍不了解器官捐献的相关知识。虽然知道父亲从小在国外接受的教育让他养成了开明的思想,观念也比常人超前,但他们子女还是没法理解、接受,毕竟当时很少人主动捐献器官。

2004年,叶锦青因脑溢血住院,昏迷了一个月。“医生告诉我,爸爸醒来之后,瘫痪或者变成植物人的可能性很大。”叶玮记得,一天夜里,母亲李宝兰和她聊到最坏的打算时,再次提及要捐献器官和遗体。当时,母亲跟她说,“如果你爸爸就这样走了,没有实现捐献的心愿,你真的不会后悔吗?”

李宝兰生前接受采访时表示,丈夫昏迷之际,她为了帮助他尽快恢复意识,经常会在他耳边放广播,说话给他听。丈夫通常都没太大反应,但提到捐献这样的字眼,他有时候会微微点点头。随着丈夫病情恶化,一天夜里,丈夫发着高烧,口中喃喃地说着什么,尽管言语含糊不清,但李宝兰凭直觉意识到,是关于遗体捐献的事情。于是,她向老伴承诺,自己一定会办好遗体捐献的事情。

叶玮开始反思自己之前的想法,“‘孝顺’二字,我平日里做到了‘孝’,可我真的做到‘顺’了吗?”叶玮决心达成父母的愿望,不让他们此生抱憾。随后,叶锦青和妻子李宝兰一起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这也是2003年深圳为器官捐献立法后,深圳市红十字会首次接到夫妇同时签署捐献器官、遗体的志愿书。

李宝兰和女儿叶玮参加2019年“光明树”缅怀活动。受访者供图

一家三人

先后捐献器官、遗体

归国侨民的身份,多元的教育背景,让叶锦青对生死有着超然物外的认知。相关影像资料显示,李宝兰生前曾在访谈节目中回忆丈夫叶锦青,“他曾对我说,我们来到世上本就不带任何东西,离开时也不该带走什么。如果可能,尽量为这个世界创造最后的一点价值。”

2005年7月,72岁的叶锦青永远闭上了眼睛。李宝兰生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丈夫叶锦青走的时候神态很安详,好像睡熟了一样。当她翻开他的眼皮的时候,发现他的眼睛“像婴儿一般明亮、纯净”。她觉得老伴仿佛还在注视着自己,注视着这个世界。丈夫的眼神也提醒了她,马上通知深圳市红十字会,争取尽快把丈夫的眼角膜捐献出去。很快,深圳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来到家中,经过协调,叶锦青的眼角膜被迅速送到深圳市眼科医院。

叶锦青捐献的眼角膜先后让7个人的8只眼睛重见光明,鉴于深圳当时条件受限,他的遗体在家人的努力以及深圳市红十字会和民政部门的协调下,捐献给广州一所医学院用于临床教学研究。

2011年,叶锦青、李宝兰夫妇的儿子叶宁,在罹患癌症后的第十五年不幸离世,他也捐出自己的眼角膜。

丈夫去世后,李宝兰将证明自己是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身份卡片随身带着,她怕意外离世时,身边人不知道自己是捐献器官的志愿者,延误了捐献的最佳时机。她希望在自己生命垂危之际,看到这张卡片的人可以尽快联系深圳市红十字会,完成自己的捐献意愿。

2021年年中,84岁的李宝兰不慎摔倒骨折,经历了两次手术后,一直卧床。2022年3月20日,李宝兰离世。遵从遗愿,她成为了一名无语体师,成为叶家第三位捐献角膜、遗体的人。

澎湃新闻注意到,李宝兰一家曾荣获2013年“南山好人”、2014年深圳“十佳爱心家庭”等荣誉。对于自己和丈夫双双签署器官捐献志愿书的举动,李宝兰曾说,“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我觉得这是谁都能做到的事。”

生前,李宝兰是一名教师,将所有心血都倾注在她的教育事业上。对于死后捐献遗体,她曾表示,“我是当老师的,所以他们(医学生)把我解剖的那个时候,我是给学生上最后那节课。”

叶锦青捐献纪念网截图。

爱的传承,

第三代也决定捐献

以爱以善传家,在叶玮看来,父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她的一生。

叶家是一个“教师家庭”,除了叶锦青曾任教师,李宝兰也是一名教师,最后叶玮也成为了教师。受父母的影响,叶玮一直热衷公益事业。退休后,更是全身心投入。

据叶玮回忆,三十多年前,母亲还在老家任教时,了解有学生交不起学费,便自掏腰包帮助。有一年教师节,这名学生辗转来到他们深圳的家中,感谢曾帮助过他的李老师,家人才得知此事。

生前,李宝兰热衷公益,经常参与志愿者活动。据深圳市红十字会介绍,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之后,李宝兰常通过讲述自家的故事,向身边人宣传器官捐献的理念,也曾多次参与深圳红十字会的志愿服务活动。哪怕已80多岁高龄,公益慈善的活动中也时常能看到李宝兰老人的身影。

今年4月,在叶玮为母亲举行的线上追思会上,全国各地的亲友都在云端吊唁,满屏的弹幕、语音都表达着对老人的感怀和思念。“您的从容淡定、自强善良,还有您们家的家风,都让人感动”“您对我们慈祥的爱永留心中”“您永远让我们崇拜和爱戴”……叶玮没想到,母亲平日里的善举竟积极影响着如此多人,她再次坚定,要将父母的这份温厚善良的品质和无私利他的精神传承下去。

事实上,早在父亲去世后的第三天,叶玮就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在家人的感召下,叶玮的儿子今年也签署了器官捐献志愿书。一家三代五人登记捐献角膜、遗体,叶家的故事感动了无数人。今年4月,深圳市红十字会微信公众号曾发文讲述叶家的捐献故事,文章写道,“‘爱长存,代代相传,爱不朽’,这正是李宝兰一家关于生命延续故事的真实写照。”

点滴爱心汇聚

向上向善的力量

深圳市红十字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张英姬曾表示,叶家人是参与深圳器官捐献的志愿者及其家属的一个缩影。在深圳,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感人的捐献者,他们的事迹在全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器官捐献事业。

在深圳,像叶玮一家主动成为器官捐献志愿者的人还有很多。澎湃新闻了解到,有着“志愿者之城”之称的深圳,是国内第一个为器官捐献立法的城市,捐献比率也一直位居全国前列。

每一个人体器官捐献、移植的成功案例背后,除了器官捐献志愿者的无私与大爱,也离不开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的努力。深圳市红十字会目前有专职器官捐献协调员3个,在深圳市红十字会注册且长期参与器官捐献宣传的志愿者有百余人。深圳市红十字会器官捐献总协调员徐小玲告诉澎湃新闻,目前,还有很多器官衰竭患者在痛苦等待器官移植的过程中绝望地离去,“我们希望在共同的努力下,让这样的悲剧减少发生”。

宣传、普及器官捐献知识,多种方式向大众传播器官捐献理念,负责联络器官捐献家庭,组织开展捐献家庭关爱慰问活动,组织开展捐献者缅怀纪念活动,加强与医疗机构的联络,向医护人员及医学生宣导器官捐献知识……这是徐小玲日常工作的主要内容。饱含对工作的热情和对生命的敬重,徐小玲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9年,“我们主要是推动市民对人体器官捐献的了解与认同,促成更多捐献志愿”。

2011年,中国红十字会曾遭遇过一场信任危机。据徐小玲回忆,那时他们的协调员、志愿者走上街头、社区、公园,向人们科普器官捐献,不止一次遭到路人的误解和质疑,他们需要不厌其烦地解释。经过一次次的宣传动员,加之后来社会大环境逐渐开明,这项工作的阻力才越来越小。

深圳市红十字会另一名器官捐献协调员高敏,是中国第一个器官捐献协调员,有着15年的从业经历。她见证了一个个让爱延续的故事:少数民族人士杨杰捐献器官让7人重生,11岁少年梁耀艺临终捐献器官救人,90后女孩房晓宇捐献所有器官,八旬奶奶刘幼雪生前跨越2826公里志愿捐献遗体……截至2022年3月,经高敏协调成功的遗体捐献600例、器官捐献400多例、眼角膜捐献近千例。

一边是生死离别,另一边是绝处逢生,作为器官捐献协调员,徐小玲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她深感责任重大、使命非凡。她直言,在一线工作的协调员会面对很多阴郁情绪,靠着强大的心理疗愈能力,才能坚持这份工作,“但这份工作带给我的,更多是感动”,曾有不远千里从外地赶来登记的志愿者,也有志愿者亲属在悲痛之余还在考虑到能为别人做些什么,这些点滴爱心汇集成了向上向善的力量。

澎湃新闻注意到,今年7月和8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相继公示了《2022年医疗机构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认定审批结果》《具有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的医疗机构名单》。截至目前,全国共有183家医疗机构具有人体器官移植执业资格,其中广东省为19家,居于全国各省市区榜首;广东人体器官捐献数、志愿登记数,连续多年居全国第一。

23年前,深圳大学教师向春梅成为深圳首位眼角膜捐献者。至今,深圳市红十字会累计帮助1361人捐献眼角膜,649人捐献遗体,662人捐献多器官,有81536人登记为器官遗体捐献志愿者。仅今年1-10月,深圳市红十字会已成功帮助40人捐献眼角膜,57人捐献遗体,72人捐献多器官,器官遗体捐献志愿登记新增17570人。

“最初的诞生和最后的死亡一样,都是人生的必然;最初的晨曦和最后的晚霞一样,都会光照人间。”在深圳吉田墓园有三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叫“光明树”,是器官捐献志愿者们的安息之地。自2006年5月以来,“光明树”树下已陆续安葬了一百多名角膜、器官捐献者的骨灰。如今,这里已纳入深圳市生命主题文化园的统一规划建设中。绿意盎然的枝干不断成长,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将无限的生机传递到无穷的远方。

来源: 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