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盘山隐藏任务(他是西游三界第一狂人,受圣佛庇护,拿菩萨当坐骑,天下无人敢动)
蛇盘山隐藏任务文章列表:
- 1、他是西游三界第一狂人,受圣佛庇护,拿菩萨当坐骑,天下无人敢动
- 2、在唐僧的取经队伍中有个关系户,一路游山玩水,后来还得金身正果
- 3、西游记师徒团队当中撤掉哪一个人物,取经队伍不至于垮掉呢?
- 4、第八讲 默默无闻而又任劳任怨的白龙马
- 5、词语||英文解说西游记里的各路神妖
他是西游三界第一狂人,受圣佛庇护,拿菩萨当坐骑,天下无人敢动
在《西游记》中,说起谁是三界第一狂人,大家第一反应该是孙悟空莫属,孙悟空虽然大闹过天宫,但后来不也还是被如来压在了五指山下。
但是有这么一个人呀,作为一个凡人,不仅菩萨都是他的坐骑,更有圣佛给他做护法,天上地下没一个人敢动他。这个人就是取经团伙的头头——唐僧。
为什么说唐僧是天下第一狂人呢?
你看取经路上为什么这些妖怪们个个都想吃掉唐僧以获得长生不老,这就与他的前世是释迦牟尼如来佛座下的二弟子金蝉子的身份息息相关。
金蝉子转世前因为在佛祖诵经时打了瞌睡,才将他贬到人间,转世后为东土大唐高僧,去西天取经,需要经历一些磨难最终才能再次化身成佛,所以便放风出去让那些妖怪们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在未成佛之前唐僧还是凡胎肉体,手无缚鸡之力,各路妖怪跃跃欲试,才制造出了这一系列灾难。
当然唐僧要经历完这所有的磨难才能取经归来成佛,那以他现在的能力,可能才刚开始启程就要被吃掉了,所以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才得以释放,拜唐僧为师傅,任务就是要保护唐僧安全到达西天取经。
之后又连续收了三位徒弟增强他的保镖团队,原本他的坐骑是匹正常白马,却被在蛇盘山等待唐僧的西海龙王三太子给误食了,后来观世音点化才变身为白龙马做唐僧的坐骑。
未成佛之前身边的保镖阵容就是,齐天大圣孙悟空主力打手,天蓬元帅猪八戒牵马引路,卷帘大将沙僧挑担问斋,西海龙王三太子是坐骑。
成佛后都成为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取经结束后几位徒弟依旧留在唐僧身边,任其使唤。
你看看这配置阵容,前面有斗战胜佛护卫,坐骑是菩萨,挑担牵马的不是金身罗汉就是净坛使者,叫谁能不羡慕!
一路上还有佛祖和观音罩着,让那些想“食其肉睡其身”的妖魔鬼怪们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还有唐太宗这等好兄弟,这任他是人是妖还是魔,都欺不了一分一毫!
这样一个凡人,称他为三界第一狂人也不为过呀!
在唐僧的取经队伍中有个关系户,一路游山玩水,后来还得金身正果
在小说《西游记》中,唐僧取经小队中,每个角色的存在不说是必须的,但也是经过精挑细选的,每个角色都有自己所承载的使命和任务;比如唐僧,唐僧的任务就是坚定信念去取经;而孙悟空的任务就是护送唐僧去取经,猪八戒的任务是让唐僧队伍能凑够八十一难,最后是沙僧,沙僧的任务是真正的保护唐僧,以防出现预料外的变故。
而很多人也一直认为,取经队伍就是这四位而已;但是在最后接受封赏时,除了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得到各自的加封外,唐僧的坐骑白龙马却也是得到了加封,白龙马最后是加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属于天龙八部众之一,而且还是天龙八部中的上首,地位十分尊崇。但似乎白龙马并没有什么功劳啊?
说来也是奇怪,唐僧去西天取经,不仅仅是为了取经,而且还是一场对唐僧师徒的考验;但是这考验也未免太轻松了点吧?行李由猪八戒挑着,小妖小怪由孙悟空来收拾,而且碰到的那些妖王多是天上神佛们派下来的坐骑、童子、宠物之类,反正不管怎么作恶,只要不伤着唐僧就行了,所以很神奇的一幕发生了,不管唐僧被抓走多少次,结果是连皮都没被擦破一块。
好不容易碰到牛魔王和蝎子精这两个意料之外的妖王,结果是牛魔王对唐僧肉毫无兴趣,纯粹就是和孙悟空有仇而已,但仍被天上紧张兮兮的神佛们联手给擒了;而蝎子精虽然实力极强,但对唐僧肉也是毫无兴趣,一脸花痴的只想和唐僧做夫妻,结果仍是被天庭派下来的昴日星官直接秒杀,连一句啰嗦的话都没有……
总感觉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经历就像现在的真人秀综艺,虽然看着惊险连连,但都是在可控的范围内,而且超级贴身保镖随时准备应付突发情况。越是如此,越是觉得白龙马真的是多余的存在,如果真的怕唐僧吃苦,那安排一匹天马下凡也就可以了啊,去西天取经而已,怎么着也用不到抓一匹龙来做脚力吧?说奢侈都是轻的了。
说了那么多,那白龙马究竟是怎么混到唐僧的取经队伍中的呢?那只能用关系户来解释了。这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的第三个儿子,本名叫敖烈,因为长得帅,所以又被称为“玉龙三太子”;但这三太子似乎就是个悲剧,因为未婚妻万圣公主悔婚,并与九头虫好上了,三太子悲愤难当,整日饮酒闹事,在一次酒后竟然纵火烧了殿上明珠。
本来烧了自己东西,最多也就被父母责罚一顿就罢了,没想到这西海龙王却是表奏天庭,告了忤逆,而玉皇大帝竟下令剐了三太子,不管从哪个角度来说,这似乎都让人无法理解;但事实就是这样,后来在被剐之前,观音菩萨出面替其求情,让他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好了,总算明白了,这不就和猪八戒、沙僧下凡一个路数么,根本目的就是加入取经队伍。
这加入取经队伍是一个有惊无险好处极大的差事,猪八戒和沙僧都是靠关系、靠背景才混进队伍的,那白龙马是怎么混进去的呢?这还要从他的父亲西海龙王说起,西海龙王管辖四海之一的西海,紧挨西牛贺洲,虽然归天庭管辖,但与西天极乐世界却是来往密切,西海龙王作为龙族高层,自然是知道取经是一件好差事。
而西海龙王估计最喜欢的就是这个长得极帅的三儿子,所以就去极乐世界给儿子谋了个职务;而西天极乐世界也是想和龙族搞好关系,但原本的职务都已经安排好了啊,怎么办?那就干脆再给取经人装备升级一次呗,坐骑从凡马变成真龙,这面子足足的;所以才有了之后的剧情发展,其实对于白龙马来说,驮着唐僧去西天,和散步去西天有什么区别?
最后取经队伍到了大雷音寺之后,各个受到封赏,带着唐僧游山玩水的白龙马不仅得了金身正果,而且还得到了进化龙池的机会,完成了一次进化,这好处之大,当真是超乎想象的大;当然,为了让自己的三儿子加入这取经队伍,西海龙王究竟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就不得而知了。
西游记师徒团队当中撤掉哪一个人物,取经队伍不至于垮掉呢?
《西游记》当中要裁掉一个人,这个问题如果换一个思路去思考的话,就是取西经的团队当中谁的作用是最低的,或者说谁是最可有可无的。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先对西游记一人一马三妖的重要性分别做一个解析,看看这些角色存在的必要性吧。
首先要说的自然是我们的灵魂人物,唐僧。严格来说,作为金蝉子转世,十世修行,唐僧才是唯一一个去取西经的,他接到的任务是去西天取经,而他几个徒弟接到的任务是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是护送,这个两个字很关键。就算你们全部都跑到西天去了,唐僧没有到,这个任务就失败了。所以说,没有唐僧,这个团队就没有比要存在了。
第二个我们要说的不是三个徒弟,我们先说说白龙马。白龙马作为西海龙王三太子,因为犯错,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去等候取经人。而后因为吞了唐僧的马匹,所以化身做白龙马,驮唐僧去西天。白龙马的作用在于驮驮唐僧,运运行礼,因为唐僧是肉体凡胎,要走这十万八千里,还是太过艰难的。一般的马匹难以走过这一段路,而且还时不时的碰到妖怪,正常的马估计早挂了。所以,坐骑还是不能少的,不然唐僧可能23年都走不到西天去。
然后我们要说的就是这三个徒弟了。
孙悟空作为大师兄,大家对他的印象也是很鲜明的,就是打妖怪,去化缘。作为唐僧身边的最高战斗力,至少清理一些杂兵什么的是没问题的。当然了,我们看《西游记》也察觉出来了,孙悟空在大部分时候还都是打不过妖怪的,都是去请救兵的。这个就是提现菩提祖师未卜先知的时候了,战斗的技能没有教给孙悟空多少,一个七十二变,一个筋斗云。打不过就偷,偷不着就请救兵,七十二变让孙悟空可以很轻易的潜入敌营,而筋斗云让孙悟空能够快速的请到救兵。虽然我们也知道唐僧的身后还隐藏了六丁六甲五方揭谛等等神仙,但是他们主要是保住唐僧不死,还有记录功德等等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出手的。所以孙悟空的作用还是很大的,清理杂兵和一般难度的BOSS,在遇到困难时快速搬救兵。
猪八戒作为二师兄,在很多人看来,猪八戒就是一个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爱搬弄是非的人,把他开除了也无所谓。但是如果我们去翻翻原著的话,我们会发现,在《西游记》当中,挑担子最久的居然就是猪八戒。我们受央视版《西游记》的印象,一直以为是沙和尚挑着担,猪八戒就负责牵马来着。所以说,猪八戒其实在取西经途中也是真的没有偷懒,一路下来也是蛮辛苦的。更别说在挑担子之余,还要抽空在唐僧面前说说孙悟空的坏话了,真是闲不下来,哈哈。另外一点就是,其实猪八戒也是很能打的,在还没和唐僧相认之前,和孙悟空也是打得难解难分的。
既然担子是猪八戒扛的,那么沙和尚实际上是做什么的呢?其实他的本职工作应该是去探路的,我们回忆一下情节,我们可以看到几个孙悟空想要前去探路,沙和尚都会拦住孙悟空,让他去探路,让孙悟空保护师傅。但是个人觉得这个的作用是真不大,因为的结果经常是探路探路就被妖怪抓走了的感觉……小怪不用探,大怪探不着。此外沙和尚最大的作用应该就是播报“大师兄,师父被妖怪抓走啦”“大师兄,二师兄被妖怪抓走啦”“二师兄,大师兄一定会来就我们的”“二师兄,不能分行李,我们要去救师傅”。当然了,其实沙和尚也是有不低的战斗力的,在流沙河的时候也和猪八戒一顿好打,水下作战一流。
以上得知的话,孙悟空负责战斗,猪八戒负责挑担,沙和尚负责探路。从功能上我认为,猪八戒和沙和尚随机去掉一个都可以,挑行李这活真的是比要的吗?如果把行礼也放到白龙马身上可以吗?好歹是一条龙所化啊,负重能力有那么菜吗?探路这活的话,就我印象当中,沙和尚貌似真没探出什么名堂来过,大部分都是孙悟空去探出情况来的。沙和尚的水下作战能力较强,但是综合战斗能力没有猪八戒强,但是猪八戒时不时的像散伙,想取西经的意志没有沙和尚坚定。所以这个二选一抓阄去掉一个,一般来说也不至于让取经队伍垮掉。
第八讲 默默无闻而又任劳任怨的白龙马
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了殿上明珠,而被西海龙王表奏天庭,告了忤逆,玉帝要处死。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鹰愁涧等待唐僧取经。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而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南无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在《西游记》中,白龙马在人们的眼中通常是无足轻重的形象,他是个被忽略的形象,因为在观音收服的众人中,他的任务与孙悟空等人是不同的,其他三人是“做个徒弟”,而他却是“做个脚力”,所以大家常常把赴西天取经的称为唐僧师徒四人。白龙马虽不及孙悟空和猪八戒形象那么鲜活,但他却也是这个集体中不可缺少的一员。在取经集体中,白龙马是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白龙马是在孙悟空之后第二个到唐僧身边的,若仔细计算起来,除掉孙悟空因斗妖搬兵或被误会逐走的那段时间,白龙马实际上是走在西行路上时间最长的一个),他是取经事业的最忠实的行动者和见证人。正如观音所说:“你想那东土来的凡马,怎历得这万水千山?怎到得那灵山佛地?须是得这个龙马,方才去得。”在过流沙河讨论背唐僧过河时,更是借八戒和悟空之口,指出驮唐僧之难。而白龙马确实是唐僧的忠实承载者,默默地承担起这个艰巨任务,其作用可谓大矣,其功劳可谓高矣。
接下来,我们从项目团队视角来分析白龙马的角色。记得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也就是FIDIC)合同条件中,对项目员工的描述用了两个英文单词,分别是“staff”和“labor”。“staff”就是指从事管理或技术的项目人员,通常翻译成“职员”,俗称“白领”;而“labor”则是指从事底层劳务工作的人员,通常翻译成“劳务”,俗称“蓝领”。白龙马在西行路上主要是做师父唐僧的脚力,干的是最底层的体力工作,相当于劳务的角色,也就类似建筑工程项目里的农民工角色。根据一项数据统计,截至2018年底,中国建筑业企业35万家,注册人员超330万人,从业人员超5500万人。我国建筑业未来一个显著的威胁是劳动力紧缺,即从事底层具体劳务工作的人员将面临严重不足。目前45岁以上的老龄工人已经占比50%,建筑业人力成本正在飞速上涨,将来很可能占到工程成本的一半。在我们的学校校园里,随处可以看到的那些从事园林维护、后勤维修以及卫生保洁的人员多半是超过45岁以上的人。一些建筑施工工地的现场,很多操作技术工人几乎也都是这个年龄段的人。这些建筑行业的主力熟练操作工人主要还是上世纪由农民进城务工培养出来的那批人。而现实是,如今社会上那些学历不高的年轻人更愿意去做快递员、保安或服务员,而不愿意去当建筑产业工人,这正是我国未来建筑产业工人面临短缺的原因。
一直将我国视为竞争对手的人口第二大国印度,其引以为傲的资本就是人口年轻化,根据2017年公布的一项调查数据,印度人口年龄中位数是27岁,而我国则是36.7岁,大了近10岁。然而,我个人曾做过一项调研,虽然样本量不是很大,但却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我国在海外做工程的一线熟练操作工人,和印度工人来比较,1名中国工人大约和2-3名印度工人的效率相当。至于非洲的黑人兄弟们,那就没有可比性了。通常是我们1名中国熟练工人,带着一个班组(大约7-9名)的黑人劳务来进行工作。可以说,这些一线熟练操作工人,也是我们走出去进行“一带一路”建设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在今年五四青年节的时候,B站上热播的《后浪》短视频,遭到了大量“后浪”们的吐槽和差评,挺好的一个创意却意外的遭遇了翻车事故。其理由主要如下:
《后浪》短视频所展现的青年各个靓丽光鲜,要不是在展示各种才艺、要不是参加各种竞赛比赛、要不是在国际旅行探险,等等等等,这些分明是中国富裕阶层下的青年人才能享受到的生活,根本不能代表广大生活在中底层的年青人目前的生活状态。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一次记者会上说:“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人均年收入是3万元人民币,但是有6亿人每个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1000元在一个中等城市可能租房都困难。”所以,正如网上流行的那句话“世上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负重前行。”我们国家这些年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城市化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突飞猛进,其背后正是有大批的农民工在默默付出、负重前行。正如我在第一讲中谈到的,我们国家之所以被外国人称为“基建狂魔”,主要一个原因就是“我们的工程师敢想,我们的农民工敢干!”尽管我承认“二八”原则,即少数关键多数非关键,但是,“八”是“二”的根基,如果根基没了,那么“二”就只剩下二了,这个请大家细品。
另外,《后浪》短视频所展现出的现代年轻人的精神风貌,其实和真正的“五四”精神也不太一样。“五四”运动中的主力是当时的青年学生,这些青年学生基本上也都来自社会的富裕阶层,和《后浪》短视频所展现出的青年人出身差不多。但不同的是,“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做的是为了国家主权、民族大义而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革命,体现的是牺牲小我而成就大我的无私奉献精神,这一点和《后浪》短视频作者想要展现出的现代年轻人的朝气、活力、创新、进取等精神也不尽相同。
我们国家进入到实现第二个一百年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刻,我们需要大批大批的“白龙马”,国家应在相关的就业政策、福利待遇、医疗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等多方面向“白龙马”们倾斜,让他们能够有更安心的工作环境、更好的福利待遇,能够工作生活得更有尊严乃至更有成就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未来出现“白龙马”短缺的危机。
最后,我们再从佛教角度谈一下白龙马的角色。既然那句成语是“心猿意马”,故而白龙马代表了人的本意,也就是代表了人的意志。这一点在第三十回,唐僧被变为虎精,“大师兄去得久了,八戒、沙僧又无音信”,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此绝境下,且看白龙马:
他只捱到二更时分,万籁无声,却才跳起来道:“我今若不救唐僧,这功果休矣!这功果休矣!”他忍不住,顿绝缰绳,抖松鞍辔,急纵身,忙显化,依然化作龙。在取经途中,他表现自我的机会不多,需要被喂被遛,和普通马没啥区别。但我们也应看到,白龙马的现身,不是孙悟空式的为名,也不是猪八戒般的为利,而是真正的为了“功果”,他的耐性同样也是为了“功果”,这正是取经事业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精神。
乃至于白龙马败于黄袍怪,受了伤,后来遇到了八戒,而八戒嚷嚷着分行李散伙回高老庄,白龙马则揪住八戒不放,最后让他请回大师兄救出了师父,这正是白龙马百折不挠、永不言弃的意志力的集中体现。
白龙马我们讲完了,正所谓“心猿归正、意马收缰、本能降服、本性收复”,到此时西游记团队的所有成员聚齐了,取经团队也完整了,接下来我们将在下一讲讲一讲西游记的团队管理。
词语||英文解说西游记里的各路神妖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英语点津
暑假将至,怎么能不播《西游记》?说起《西游记》,有人可谓是能倒背如流了,可是有关《西游记》的英文表达您了解吗?本期带您用英文解读《西游记》中的各路神妖。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小说(Four Great Classical Novels)之一,通常翻译为Journey to the West,也翻译为The Journey to theWest、Adventures of the Monkey God、Monkey: A Folk Novel of China、The Adventures of Monkey等。在西方国家,有时候它就翻译为Monkey。故事一共一百章(chapter),围绕唐朝和尚(Buddhist monk)玄奘(Xuanzang)去印度朝圣(pilgrimage)获取佛学经典(Buddhist scriptures)的神奇经历(mythologizedlegends)展开,当然这是一种对历史事件的虚构描述(fictionalized account)。在取经路上,他们遇到了各种鬼怪(monsters)和困难(calamity),包括火焰山(flaming mountain)、蜘蛛精洞(lair of spider-spirits)、女儿国(kingdom ruled bywomen)等稀奇古怪的场面(scenario)。他们必须经历81难(81 disasters)来取得真经。
[唐僧]
唐僧(Tang Priest)在英语中也常翻译为Tripitaka,即三藏,字面意思是Three Baskets of Buddhist Teaching。据说吃了他的肉可以长生不老(to obtain immortality byeating Xuanzang's flesh)。
[孙悟空]
孙悟空(Sun Wukong)是从石头里诞生的猴子,会72变(72 polymorphic transformations),长生不死(immortality),自封为'齐天大圣'(Great Sage Equal to Heaven),曾经位列天官(celestial bureaucracy),后反叛(rebel)天庭,被佛用咒语(talisman)困于五行山(Five ElementsMountain)下五百年。他原来叫美猴王(Handsome Monkey King),住在花果山(Mountain of Flowers and Fruits)水帘洞(Cave of Water Curtains);悟空是菩提祖师(Patriarch Bodhi)起的法号,意思是Awakening to Emptiness。他的武器是如意金箍棒(will-followinggolden-banded staff)。他还在八卦炉(eight-trigrambrazier)练就了火眼金睛(fiery golden eyes),翻筋斗云(cloud somersault)的本领(talents)。他用这些本领战胜妖魔(demons)。唐僧用一个金箍(gold band)通过念咒(chant magic words),即紧箍咒(tightening-crown spell)可以控制他。
[猪八戒]
猪八戒(Zhu Bajie)字面意思是Eight-precepts Pig或Eight-prohibitions,通常翻译为Pigsy、Monk Pig或Pig,原为天蓬元帅(Marshal Tian Peng),即天庭水军将官(commander ofHeavenly Naval Forces),由于调戏(flirt with)嫦娥(Princess of the Moon Chang'e)被贬下(banish)人间(mortal realm),特点是贪吃好色(insatiable appetites for food and sex)。他也叫猪悟能(Pig Awakened to Power),是半人半猪(half human halfpig)的怪物,曾经在高老庄(Gao Village)变成普通人娶亲。他的武器是九齿钉耙(nine-tooth ironrake)。
[沙悟净]
沙悟净(Sha Wujing)是河怪(river ogre),字面意思是Sand Awakened to Purity,他也叫沙和尚(Friar Sand),因为他住在流沙河(Flowing Sand River)。他曾是天庭的卷帘大将(Great General for Folding the Curtain),只因在蟠桃宴(Peach Banquet)上打破了王母娘娘(Heavenly QueenMother)的水晶杯(crystal goblet)被贬下凡。他的武器是月牙铲(Crescent-MoonShovel)。
[白龙马]
白龙马(white horse)原来是西海龙王(Dragon King of theWestern Sea)敖闰殿下的三太子(the third son of Ao Run)。龙王三太子纵火烧了殿上玉帝赐的明珠(bright pearls),触犯天条,犯下死罪,幸亏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幸免于难,被贬到蛇盘山(Coiled SnakeMountain)等待唐僧西天取经。无奈他不识唐僧师徒,误食唐僧坐骑白马,后来被观世音菩萨点化,锯角退鳞,变化成白龙马,皈依佛门,取经路上供唐僧坐骑,任劳任怨,历尽艰辛,终于修成正果,取经归来,被如来佛祖升为八部天龙马。
[观音菩萨]
观音(Guanyin)菩萨(Bodhisattva)按照佛(Buddha)的指示,将去西天取经的任务交给了唐僧和三个徒弟(disciple)以及唐僧的坐骑(mount)白龙马。他们帮助唐僧取经,来减轻(atone)过去犯下的罪过(past sin)。观音也叫观世音(Guanshiyin),字面意思是Observing the Sounds or Cries of the World,在西方经常翻译为慈悲女神(Goddess of Mercy),有时音译为Kuan-yin或Kuan-shih yin。日语发音Kannon;朝鲜语发音Gwan-eum;越南、泰国、印尼等也受中国影响,有这个神,发音接近汉语。
[如来佛祖]
如来佛祖(Tathagata Buddha)法力无边,手下的八大金刚(eight Vajrapanis)、十八罗汉(Eighteen Guardians of the Faith)、各路菩萨(Bodhisattva),个个都有千般变化。英勇无比的孙悟空,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但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如来的本意是乘真如来之道而来,也就是说如实而来,是佛教(Buddhism)的祖师。他的种族名释迦(Sakya),牟尼(muni)是圣人(sage)的意思,合起来叫释迦圣人,他原是古印度北部一个王子,因为对当时的婆罗门教(Brahmanism)不满,出家修行,创立佛教。
[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Lord Lao Zi of the Great Monad),姓李名耳,字长庚(Changgeng),道教创始人,因而称为太上老君。他住在兜率宫(Tushita Heavenlypalace)练金丹(golden elixir),常骑青牛。他有个法宝叫金钢琢(Diamond Bangle),非常厉害,在捉拿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时立下功劳,却又被他的青牛偷去,在金兜洞(Jindou Cave)多次斗败孙悟空、托塔天王(Pagoda-carrying Heavenly King)、十八罗汉等神仙,最后老君宝扇一扇,收走了金钢琢,降服了青牛精(buffalo)。他是一个息事宁人,轻易不与人争斗的老好人。
[太白金星]
太白金星(Great White Plane)是天界一位颇有名气的星宿(constellation),法力广大,又比较和善。孙悟空闯地府(Nether World)、闹龙宫(dragon palace),玉皇大帝(the Jade Emperor)正要发兵征讨,太白金星替悟空说情,建议封悟空为管理御马的弼马温(Protector of theHorses)。孙悟空二返天宫时,又是金星出面为招安使,封悟空为齐天大圣(Monkey King),管理蟠桃园(peach garden)。后来,在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路上,太白金星多次暗中帮助师徒四人战胜黄风怪(Yellow WindMonster),是个和善的好老头。
[铁扇公主和牛魔王]
铁扇公主(Princess Iron Fan)又叫罗刹女(Raksasi),是女妖中十分厉害的一个,长得漂亮俊俏,与牛魔王(Bull Demon King)是夫妻。他们育有一子,叫红孩儿(Red Boy),外号圣婴大王(Boy Sage King)。铁扇公主住在翠云山芭蕉洞(Plantain Cave),有一把十分厉害的芭蕉扇(plantain fan)。唐僧西天取经,被八百里火焰山(Fiery Mountains)挡住去路,只有借得芭蕉扇,扇灭火焰才能通过。孙悟空向罗刹女借宝扇时,被罗刹女一扇扇到小须弥山(Little MountSumeru),谁知悟空因祸得福,向灵吉菩萨(Bodhisattva Lingji)借得定风珠(Wind-fixing Pill),再到芭蕉洞去借宝扇,后来悟空使计变成小虫儿钻进铁扇公主的肚子,迫使罗刹女借给他芭蕉扇。
[白骨精]
白骨精(White Bone Demon),又叫白骨夫人(Lady White Bone),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见的少有的女妖精(banshee),使用双剑(double swords),武艺出色,想吃唐僧肉,先变成十六七岁的漂亮少女(beautiful girl),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old woman),后变成年迈力衰的老翁(old man),使出离间计(sowing dissension),使唐僧逼走孙悟空。
[金角银角大王]
金角大王(Gold Horn the senior demon king)和银角大王(Silver Horn the junior demon king)是平顶山莲花洞(Lotus Flower Cave)的两个妖怪。金角大王原来是太上老君看金炉的童子(servant boy wholooks after golden furnace),银角大王是看银炉的童子(servant who looksafter silver furnace)。菩萨为了试验唐僧西天取经的决心,向太上老君借来金、银角二童,变作妖怪磨砺唐僧取经的决心。金、银角二大王使用的兵器都是一把七星宝剑(sword of sevenstars),并且有红葫芦(red gourd)、玉净瓶(vase of mutton-fatjade)、芭蕉扇(plantain fan)、金绳子(golden cord)几件宝物,与孙悟空比武斗法,难分输赢。后来孙悟空开动脑筋,用计谋战胜金、银二怪,收缴了五件宝物(five treasures),连人带物返还给太上老君,战胜了西行路上一个灾难。
【相关词汇】
阎王爷 King of Hell
巨灵神 Mighty Miracle God
哪吒三太子 Prince Ne Zha
赤脚大仙 Barefoot Immortal
二郎真君 True Lord Erlangzhenjun
八卦炉 Eight Trigrams Furnace
灵霄宝殿 Hall of Miraculous Mist
四大天王 Four Heavenly Kings
托塔李天王 Heavenly King with a Pagoda in Hand
雷公 the Thunder God
土地神 Local God of the 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