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校园修神录35隐藏英雄密码(言情文推荐:大佬女主靠玄门之术走红,行善积德成传奇人物)

导读 校园修神录35隐藏英雄密码文章列表:1、言情文推荐:大佬女主靠玄门之术走红,行善积德成传奇人物2、掌阅旗下书山中文网豪掷千万首届征文圆满落幕,冠军奖金超百万3、进厂打工的大

校园修神录35隐藏英雄密码文章列表:

校园修神录35隐藏英雄密码(言情文推荐:大佬女主靠玄门之术走红,行善积德成传奇人物)

言情文推荐:大佬女主靠玄门之术走红,行善积德成传奇人物

编号1012的五本女主是玄学大佬的言情小说推荐,苏爽灵异风,谁看谁都爱!

书名:《S婆姜苏》作者:请叫我山大王

简介:姜苏是个不老不死的“妖怪”,活得久所以烂桃花一箩筐,可惜时光蹉跎,旧爱全成了昨日黄花垂垂老矣,唯有姜苏貌美如花永远一副十八青春少女样。为了让自己生活过得滋润,姜苏利用自己的天赋走上神婆道路,捉鬼看风水算命抓妖怪,她都是佼佼者!至于缘分,警局和妖管局的负责人翟靳聿对她神秘魅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小短评:一个灵异风的玄学故事,故事中各种离奇灵异事件目不暇接,剧情跌宕起伏,恐怖灵异部分气氛渲染得恰到好处,非常值得一看!

书名:《网红神算的爽文人生》作者:池陌

简介:祖师奶奶级别的玄学大佬楚辞从封印中醒来,成了现代一名憨傻少女。为了生活,楚辞决定用上辈子所修的玄学术,在现代叱咤风云!同时,她也爱上了现代新奇生活方式——捉鬼感化鬼、算命观相看风水、画鬼漫画,当网红,制作锦鲤微博,和顶流聊聊人生和理想,不知不觉走向了人生的巅峰,活出了人人羡慕的样子!

小短评:爽感十足的的玄学文,又带有时尚流行的娱乐圈元素。女主欺负鬼魂们让他们摆造型给她当模特儿的场面爆笑,女主和影帝谈恋爱的过程让人忍俊不禁,又甜又萌。

书名:《顶流他妹是神算》作者:凝扇

简介:顶流池澈爆红后霉运缠身,事业不顺,作品扑街,灾祸总是来得莫名其妙!人生垂直走低谷线的池澈家里忽然迎来了个小家伙,自称是他妹妹,说他这是被盯上了……这个妹妹叫池缨,神通广大不一般,一脸软萌闯入哥哥的生活,眉头一皱指一算,帮助哥哥解开身世谜!之后左手罗盘,右手七星剑,小脸粉扑扑,两眼水汪汪,人小鬼大本事强!捉妖降魔,解除疑难凶案,真是厉害极了!

小短评:本文有灵异捉鬼风水部分,也有娱乐圈选秀综艺部分,看点满满。文风轻松幽默,兄妹俩日常互怼,互动温馨有趣,中间满满都是真挚的亲情和友情,还不错!已完结作品,番在更新中。

书名:《超怂影后是天师》作者:萱草妖花

简介:女主是唐菲主业是是娱乐圈明星,副业是个捉鬼天师。因为捉鬼阴气入体导致脸上莫名其妙冒痘痘,本来想抠脚的她为了治痘不得不一边演戏拼命赚钱,一边四处捉鬼修功德。直到她遇上了家里变鬼宅的老板秦黎,双重人格的对方,白天阳气十足鬼魂都怵,夜里阴气过盛成了厉鬼眼中的美味大餐。机缘巧合下,女主帮男主驱了鬼,从此过上了有靠山好生活……

小短评:灵异元素加了娱乐圈背景,又是一篇金手指大开的玄学爽文。但又不一样,故事配角多为市井小人物,小故事笑点泪点并俱,真是值得一看!

《算命大师是学霸/术数高人是学霸》作者:信用卡

简介:神算门掌门人林清音飞升在即,却在渡劫时没熬过,被雷劈到了现代一名高中生身上。这位高中生与她同名同姓,性格却截然不同,她饱受校园霸凌,妥妥的可怜又无助!作为心智坚定的修仙大佬女主表示,术数之学能解决的都不是难事!她淡定掏出龟壳和卦盘:算命看风水捉鬼瞧一瞧啦……

小短评:主线以女主赚钱学习日常为主,用一个个捉鬼小案件串联在一起。女主被尘世的繁华和科技产品给迷惑住的那种小心态写得特别萌,大佬级别的能力与直线的性格产生了各种萌点和笑点。文笔剧情流畅的作品,整体都不错,值得一看!

胖檀伸出小胖手,要赞赞要留言要收藏要关注~~(害羞)另: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致歉。编号1012

掌阅旗下书山中文网豪掷千万首届征文圆满落幕,冠军奖金超百万

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2018年5月至2019年11月,历时整整18个月,掌阅文化书山中文网首届原创梦想征文大赛品质IP赛区&创新畅销赛区总共收到上万部参赛作品,涵盖历史,都市,科幻,悬疑,武侠,主旋律,青春校园等题材。

此外此次大赛还邀请了月关、天使奥斯卡等业内顶尖大神作家,影视、出版等泛娱乐领域的专家,领衔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评选。

经过榜单和数据的层层筛选,征文大奖最终的获奖名单重磅出炉!此次征文大赛,共计89部作品成功入围!

一等奖获奖作品《凌天神帝》作者:叶擎苍 获奖金额20万现金 100万元保底协议,奖杯证书,作品漫画改编,影视出版将会优先推广。

简介:

神帝之师凌剑辰转世重生于凡人之身,从此开启了专治各种不服的牛逼人生!

天才?连神帝都是老子教出来的,你跟我提天才?

牛人?老子可是连神帝都争着端茶倒水,只求能得到我一两句指点的存在,你有我牛吗?

美女?神界第一美女听说过吗?她千方百计想跟老子生米煮成熟饭……

诸天万界听我号令,八方神域唯我独尊!

获奖理由:

掌阅系2019年度最畅销玄幻新作,长期占据掌阅畅销榜前列,最高荣获畅销榜第三位。故事节奏适中,以丰富饱满的人设;张弛有度的剧情;跌宕起伏的悬念;激昂热血的节奏,为读者编织一方宏大精彩的玄幻世界。作者叶擎苍掌阅新锐大神作家,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以及新颖精巧的故事架构能力,让他的作品脱颖而出,与众不同,收获了专家以及读者的一致认可。

二等奖获奖作品《长生归来当奶爸》和《无敌天帝》,获奖金额10万现金 50万元保底协议,奖杯证书,作品漫画改编,影视出版将会优先推广。

《长生归来当奶爸》由平放所著,是掌阅热销前十作品,作品行文如行云流水,在都市的框架下,以家庭生活的小温馨,细细品来,如酌小酒,酣畅淋漓,是一部值得放入书架细细品味的温馨都市文。

《无敌天帝》由何谓仙凡所著,是掌阅玄幻畅销佳作,文笔上乘,人物塑造有血有肉,剧情跌宕起伏,环环相扣,充满张力,一度曾冲入掌阅热销榜前十,也在网易云等第三方渠道上拥有着非常出色的潜力。

三等奖获奖作品共7部,分别是销售组:云水跃所著《太古龙神诀》、百万单机王所著《我的功法全靠捡》、小无良所著《都市逍遥仙帝》、黄金蛮牛所著《仙帝归来当奶爸》、获奖金额3万现金 20万元保底协议,奖杯证书,作品漫画改编,影视出版将会优先推广。

品质组:龙渊所著《南宋第一卧底》、沧海煮成酒所著《困兽》、随清风去所著《人间之盛世宝鉴》,获奖金额5万现金 50万元保底协议,奖杯证书,作品漫画改编,影视出版将会优先推广。

这七部作品,成绩优秀,且在题材和内容上有一定程度创新,获得众多读者支持与评委们的广泛认可。

除了一二三等奖之外,此次征文大赛各大单项奖也逐一公布。

销售组:独悠《太皇》获得最佳玄幻奖;未知明天所著《魔帝奶爸》获得最佳都市奖。(所有单项奖作品将获得不低于10万元保底签约协议 1万元现金奖励 奖杯证书 优先漫画改编 影视出版优先推广。)

品质组:不如安静所著《匹夫之怒》获得最佳人设奖;玄蓝狐所著《集成之路》获得最佳主旋律奖;叁拾伍所著《民国之远东谍影》获得最佳军旅谍战奖;柯山梦所著《铁血残明》获得最佳历史奖;吾道长不孤所著《异数定理》获得最佳科幻奖。(所有单项奖作品将获得不低于保底10万元版权采购 2万元现金奖励 奖杯证书 优先漫画改编 出版优先。)

单项奖获奖作品,都是各类题材中的翘楚,尤以鲜明特色的故事吸引人,具备改编的良好基础,作品具有无限潜力,未来值得期待。

入围品质组获奖名单(1万元现金奖励 奖杯证书):《灵魂供应商》《仙籍》《热血警魂》《津门风云》《我的青春不在线》《龙门》《微缩纪元》《深圳不在服务区》《宋河烟云》《铁路往事》《抗战之烽火狼烟》《重生之全能大亨》《抗战之血火兄弟》《震关山》《道高一尺》《盗亦有盗》《大唐狄仁杰之洛阳神罚》《玩家公敌》《寻墓龙岭》《停止呼吸之日》《时间银行》《可乐女孩进化论》《重生之林业大亨》《无限挑战游戏》《阿拉的神灯》《突围》《汉宫案》《上海梦想家》

入围销售组获奖名单(5000元现金奖励 奖杯证书):《万道帝师》《无限之绝地求生》《重生之商海巨鳄》《来自仙界的男人》《都市魔尊奶爸》《抗战之狙神系统》《玄幻阅读系统》《重生之末世为王》《万界仙帝》《地府代理人》《玄幻之做菜就变强》《有钱就是了不起》《绝世妖帝》《末世之黑暗纪元》《重生辉煌时代》《玄幻之无敌熊孩子》《蛊仙奶爸》《西游之我的小弟是悟空》《直播之全能天王》《三界供应商》《神豪的妖孽人生》《神级至尊奶爸》《祖宗归来》《我有百万技能点》《抗战之我为纨绔》《我在西游有座矿》《我的小妈是宇宙首富》《抗日之杀敌爆装备》《重生之首富崛起》《逆天狂神》《万界种田系统》《抗战之猛将召唤》《上门豪婿》《重生之都市仙帝》《我活了一万年》《本神豪你惹不起》《都市之修仙归来》《修真强者在都市》《乡村万界交易系统》《修罗丹帝》《至尊美食屋》《我有一座混沌监狱》《召唤神魔之最强皇帝》《亿万神豪女婿》

此次掌阅旗下书山中文网首届原创梦想征文大赛,圆满落下帷幕。一批优秀的文学作品已经涌现,更多优秀的作品将继续推出,这些都终将繁荣丰富网络文学市场,为网络文学蓬勃发展贡献力量。我们期望未来掌阅会有更多更优秀的作品呈现在眼前。

进厂打工的大学生:每天站12个小时,4年存50万

作者 | 王敏

“本科毕业,找工作找到emo了,想进厂打螺丝。”进工厂,原本是找工作不顺利时的一句自我调侃,但真的有一些本科生把进厂打工变成了现实。

南方某省会城市的张蕾本科一毕业,就进入了在线教育行业的一家头部公司,去年4月离开后的5个月里,始终没找到稳定的工作。“就连月薪3500元的文员,都只招有经验的”,张蕾的经验仅限教育行业,能让她试试的岗位,薪资都大幅缩水,从未超过4000元。找工作不顺利,她选择了考研,也以失败告终。到这时,她花光了积蓄,不得不另想办法。

张蕾选择了进厂,尽管每天要在车间里待上8小时甚至12个小时,但工作门槛低、上手快,收入比之前还能高出一两千。

像张蕾一样走进工厂的年轻人并不少。他们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本科毕业,还要进厂打工?”

深燃与其中几位聊了聊,发现他们的故事或许可以扭转一些固有印象:一是,进厂打工的收入,并不见得很低,有些人的月薪可以达到上万元。二是,他们不全都是从最基层的流水线干起,有本科文凭的话,还可以干行政、财务、技术员、工程师等岗位。有报道称,有些工厂为了招工,提供免费三餐、大学宿舍级住宿条件、全勤奖、内推奖。

河南洛阳的白晶为了积攒三战考研的资金,已经第四次进厂;同在河南的余哲东,因为本科专业相关的体育培训工作收入太低,进厂当起了技术员,包吃住,还能拿一年十万的薪水,相当于老家小县城普通老师的三倍;还有大学毕业的崔晔,学历没派上用场,却因为朝鲜族的语言优势、会简单的CAD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一家工厂干了六年,前四年的流水线岗位,让他账户余额超过50万元。

但不可否认,周而复始的倒班、工作枯燥乏味、职业前景不明,让他们感到疲惫。外界的眼光或鄙夷、或嘲讽,让他们倍感压力。有人爱面子,会主动隐藏学历,有人更务实,借机主动争取升职加薪的机会。

进厂的他们想得很清楚,或是当成短暂过渡,或是为了快速攒钱,“现实就摆在眼前,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不能太顾及外界的眼光”。

本科毕业,为什么去工厂?

2022年2月22日,家住河南的白晶独自坐上开往苏州的列车,进厂打工。

前一天,是考研放榜的日子。白晶落榜了,她心里默念,“果然和出考场时的第六感结果一样”。这是白晶二战失败,她不甘心,“还要再战一次”。但要备战考研,继续住在外地的考研宿舍,一个月就算再节俭,花费也要2000元左右。“短期内很难找到既灵活又能快速存到钱的工作,但进厂可以”。

工厂的用户需求旺盛,尤其是江浙一带和福建、广东等地,工厂基地众多。

23岁的她对工厂并不陌生,这已经是她第四次进厂。高中毕业时,就有中介拿着传单,到学校招募短期工。她去过做钻头的电动工具厂,也去过富士康的手机流水线。流水线上的日子,很苦很累,好处是包吃包住,生活成本较低。每次进厂一个多月,她都能揣着四千元左右返回。

“这笔钱看起来不多,但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能做好多事。”白晶在大学期间拿着自己赚来的钱,和朋友去了恒山、泰山等地旅行。不过,大学毕业后,依然还需要进厂打工攒钱,这是白晶没料到的。

白晶告诉深燃,短期临时工的薪资,都是按小时计算。在中介发布的招工简章中,很多电子厂每小时的工价不到25元。不过因为疫情,工厂招人不易,白晶入厂时,工价是34元每小时。这是她四次进厂经历以来的最高价。

这一次进厂,白晶打算干满三个月,预计能赚2万元,她定下的存钱目标是“至少一万六”,这样才能支撑她下半年备战考研的花销。

进厂打工的本科生们,有些人像白晶一样把进厂打工当作是过渡期,也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是看中了这份工作收入可观,尽管辛苦。

崔晔本科毕业半年后,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后来在江苏的一家外资工厂,一干就是六年,最主要的原因,是赚钱多。2011年左右,当大学同学大部分在当地每个月只能赚两三千元的时候,崔晔的月薪能上万,还有加班费,在流水线上苦干四年后,账户里攒了50万左右。

最后,因为这家企业效益不好,并且开始把工厂向东南亚迁移,他被裁员,才不得不离开。

1995年出生的余哲东,本科毕业后在老家省会城市郑州工作,做的是和专业相关的体育培训。每个月的薪资刚刚够他租房、吃饭的花销,打工一年,他连一万块都没攒下。余哲东决定转行。

恰好听说有大学同学去了杭州一家做包装材料的工厂,包吃包住,交完五险一金后,每个月到手少则五千、多则上万,日常开销也少,可能连薪资的30%都不到。“有些新工厂直接包下大学宿舍,条件比北上广的小隔断单间还要好,餐厅伙食也不错。”

于是,2019年,余哲东在这位同学的内推下,进厂了。慢慢地,也开始了解工厂行情。

2021年年中,他从原来的工厂离开,休息了大半年后,今年他打算去福建一家新能源工厂。“新能源火了以后,一些相关工厂的待遇也成了拔尖的。”他的一位同学已经探好了路,只等下一批开放招工,他就动身前去。

“本科生进厂打工,是不是很丢人?”这是一些大学生进厂前犹豫的原因。但余哲东清楚,进厂,入职门槛较低,只要能吃苦,在这里就能快速积累起一桶金,“手有‘余粮’,才能心里不慌”。

久坐、重复、枯燥,

进厂打工不轻松

到达苏州的当天,白晶被提前联系好的中介接到了一家酒店。在路上看到周围环境越来越荒芜时,她一度十分忐忑:“不会被骗了吧”。

好在白晶一路还算顺利。抱着短期过渡的心态而来,白晶不介意吃苦,“只要工价够高就行”。

白晶进厂办手续现场

受访者供图

第二天开始,白晶就在中介的带领下面试、体检、签合同、入住宿舍,到达苏州三天后,终于安顿了下来。

很多工厂直接分配岗位,白晶被分配到了“品保”的岗位,“主要检查手机屏幕有没有污点”,并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新人培训。

刚进车间,她就开始了夜班生活,23点至次日7点这8个小时,等三天结束后,就增加到10小时一班,开始“两班倒”状态,一个月白班、一个月晚班。

白晶第一次进厂时的工作,每天要站12个小时,好在,现在还能坐着。“这个强度,已经算‘温柔’了,就是有点费眼睛。”8个小时的晚班,除了中间休息20分钟,要一刻不停地用眼,“一晚上一直在揉眼睛”。而且在无尘车间,一直要穿无尘服、戴口罩,坚持8-10个小时,实在谈不上轻松。

“累”,是每位受访者初到工厂时最深刻的感受。曾经在外资工厂流水线上的崔晔,也是每天站立12个小时,时间是8点半至20点半,一个月白班、一个月夜班,每个月休息一两天。“我的体重从130多斤,降到了90多斤,我妈一度非常担心我的身体”。

余哲东也是如此,尽管他因为有学历,一进厂就是技术员,主要负责调试设备,但也不算轻松。他所在的工厂是“三班两倒”(一天白班后,次日晚夜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每天围在机器旁边,有时机器运转不顺,就需要一直调试,非常心累”。

工厂的工资,基本都是按工时而定,要想拿到高工资,主要还是靠加班。余哲东最多的一个月,赚了一万多,代价是连着上了7个白班、7个夜班,整整半个月,每天工作12个小时。

接下来,余哲东打算去的新能源厂,本科学历的可以直接从第三级开始,起薪更高。但具体能做什么岗位,还是要看分配。

除了“累”之外,本科生们进厂工作的第二大感受,就是枯燥、乏味。

崔晔每天的工作内容是在车间里加工屏幕光板、卡槽,做的都是机械化动作,把机器生产出来的光板冷却、切割、加工,几十秒就要完成一遍这套流程;每天要加工上千块光板,就意味着要重复这套流程上千次。

崔晔曾经所在工厂

受访者供图

熟悉了操作流程后,崔晔每天下载大量有声小说在手机里,进入车间后,就自己一边戴着耳机听书,一边工作,来缓解工作的煎熬。那四年中,易中天等人的相关作品集,他听了个遍,《黑道风云》、《凡人修仙传》之类的网文小说,他更是没落下。

在流水线上工作了四年后,崔晔终于遇到了“升职”机会。因为当时工厂需要懂办公软件、又懂韩语的人,他恰好符合这两个条件,便被调到人事相关的岗位,只需要偶尔进车间。

但在工厂,就连食宿全包、生活成本低,这个曾经十分诱惑的优势,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桎梏。

流水线上的四年时间,崔晔吃住都在厂里,每个月只会出厂一次,感觉非常不自由。大学毕业时所谓的“理想与抱负”,都在枯燥的生活中逐渐消磨殆尽。

才吃了不到一周的食堂,白晶就已经腻了。“看到食堂的炒面条,就难以下咽”,下班之后的时间,就只想睡觉,完全没有精力再做其他的事情,更别提备战考研了。

据余哲东观察,有的工厂会有工龄津贴,待得越久,工资越高。但因为不适应流水线作业,很多本科生进厂之后,会慢慢从车间工作,向行政、文员转岗,哪怕薪资可能会下降。

社交平台上,时常能看到本科生们发帖,要么抱着短期过渡的心态、要么抱着体验生活的心态,信誓旦旦地要进厂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都忍受不了这份苦,干了几天就“提桶跑路”。

进厂打工,值不值?

进厂的大学生中,很多人对宁德时代、立讯精密这些A股巨头如数家珍,只不过不是K线图上的红绿柱涨跌,而是工价高低、是否有五险一金、食宿条件是否优厚。

“本科毕业进厂,后悔吗?”在不同的人心里,天平会倒向不同的方向。

在工厂短期过渡的人,为了快速攒一笔钱,倒也谈不上后不后悔。

白晶从一开始就非常坚定此行的目的是攒钱。虽然每次进厂,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只要能在短期内存到钱,就只有一个字,“忍”。离家不到一周,白晶已经默默落泪许多次了,也终于反反复复体会到那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可言”。

但也正是因为进厂的这份艰辛和不易,白晶才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必须要通过考研,进到一个新的圈层”。她祈祷着,“希望这次之后,再也不需要进厂打工了”。

张蕾进厂之后,被通知可能会被调岗,从数据录入调至质检。这也意味着,她要从坐着工作,变成站着工作,而且每天一站就是10个小时。“终于明白,为什么父母反对这份工作了”。

在余哲东的规划中,至少短期几年内,自己还是要进厂。“我也想过回家当老师,但我们当地薪水不算高,我堂姐、堂妹工作单位不错,薪水都不超过4000元。这样的薪资水平,我是没办法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的。”

他计划着,先攒够第一桶金,有合适的机会再回家开店做生意。“毕竟,靠进厂打工存钱,是我已经实践成功了的方式”。

但已经离开工厂的崔晔,回想起那六年多的经历,就只有后悔。“如果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一毕业就去做厂工”。

2017年,工厂倒闭,丢掉工作的崔晔,也丢掉了人生的方向。“多年流水线上的工作,没有任何能力上的提升。”后来,他也尝试过去其他工厂工作,但每新到一家工厂,就要从零开始积累经验,自己在语言方面的能力不再被需要,工作更累,也没有以前的薪资了。

那时的崔晔,虽然在打工六年期间攒下了一笔积蓄,不至于为生计发愁,但他极度迷茫,麻木、消沉的状态持续了大半年。据他讲述,父母因为他一蹶不振,还将他赶出家门。

最终,他决定重新开始,看起了书、准备法考。幸运的是,他的这条路走得比较顺利。第二年法考通过,他在一家律所,从实习期慢慢熬。哪怕一开始工资只有两千多,也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常常想,如果刚毕业时,没有选择走那条看似更容易的道路,是不是后来,也不会有荆棘丛生的蹉跎岁月。

进入法律行业三年多,崔晔的账户资金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在厂里的时候,因为花销在增加。“以前在厂里,和朋友吃一顿超过100元的饭,都要犹豫好久。但现在,工作社交,随便一顿饭都要200元以上”。

即便如此,他觉得,“是值的”。以前在车间,身边的人就那么几个,“人脉”也都是和他一样没什么技术的厂工,“很多人都是在车间混日子”,但现在,世界广阔了很多。

你想不到的励志公式神解读

很多老师都用1.01365和0.99365和这个数学模型来激励学生坚持每天进步,可这个模型跟实际相符吗?

数学问题,那就用数学来反驳。看看下面这些神解读,你能到第几层?

我们以下面这两行等式作为起点:

1.001365=1.44

0.999365=0.69

01

如果你说,每天努力一点点,一年后你就能和怠惰了一点点的人有很大的差距,那么,我只能说,你在第一层。

02

而有些人,在第二层:我们同样知道,1.22=1.44

这说明,努力了一年和我考前突击两天,效果大致相同。

03

但你没想到,我还有第三层:如果你考前突击的方向是错误的,也就是“虚的”,那么(1 0.2i)2=0.96 0.4i,这说明考试时你非但不能提高成绩,你之前能蒙对的也对不了了。

04

你更想不到有人在第四层:同样的,考虑(1 0.001i)365=0.934 0.357i,这说明如果你平时就是在胡乱操作,那么第三层发生的情况会更加危急。

05

第五层的都有“精神分裂”?

06

第六层的大哥马上决定反向操作:(1-0.3i)3=0.73-0.873i

建议发疯一天,学习一天。

(1 0.2i)(1-0.2i)=1.04,这告诉我们劳逸结合非常重要!

07

(1 0.001i)(365*86)=1.0155-0.0263i

咱们学校,有个学长,留级了86年,就是为了进步1%。

什么,有人一天就能进步1%?!

学长当场脑溢血……

08 第八层的这位同学,我只能讲:

09

第九层的同学学习了行列式的知识,从微积分来到了线性代数:

只是……

算完行列式之后只有一个数……

大概率是不能平分的诶……

只能有三个傻掉还有一个是学神!

10

如果是这样的话建议所有人都好好学习,行列式的结果就会是0。

所有人都能学疯,这波是伤敌八百,还就那个自损一千!

11 我已然写了第十层,从第11层开始(时间先后顺序)

说实话这条我看到很久了,但是不知道怎么回复......

12

13

那我就在第13层了:cos0.1°≈0.999998

所以考前突击得多吃肉,没毛病。

14 第14层的大哥好像在打假赛:

1/0.69=1.45(不过差不多)

Emmm……

掌握方法:倒立学习

(这是人能摆出来的学习姿势咩?)

15 第15层的大哥非常牛:

事实上我不知道把这个放到第15层是否稳妥。

因为最开始我觉得八元数是他乱讲的。

结果:八元数_百度百科上还真有,他可不是乱讲的。

复变,元数,训练有素!

16

第16层的就开始“走火入魔”了,先是要求打穿任督二脉的:

还有直接修仙了的:

咱们这是数学问题啊,不要总想搞其他“奇奇怪怪”的东西。

17

第17层的同学是未来的体育之星,贯彻了清华的传统:

我觉得不对,应该是20*(1 0.001)365=28.8s

我虽然速度不快,但是我花的时间长啊!

18

我呢,我在第18层,我要配合一下14层的大哥。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倒立跑步,跑得更快!这波国家体育总局不聘请我做教练?

19 第19层的同学表示:

虽然他前面说的我没看懂,但是如果我“添腹亿饼”,我1分顶别人100分。

20 我选择直接退学(bushi)

“你,只在第二层;而你把我,想成了第一层。实际上,我在第五层。”——danshafaker

我不会告诉你们我是因为一时半会没想到第五层怎么说被迫退学的。

“退学”是个梗啦!“形而上学,不行退学”。

21

最后,说一下关于应该用加法来论证“每天进步”的讨论。

其实用加法和用乘法的讨论都合理,因为如果真要建立这样一个评价性模型,其实也是比大小,不过用幂次肯定是要修正的,连续幂次的增长确实很恐怖。

而且乘法有一个很好的训诫意义:

无论你之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不管实部多少,虚部多少,都是有的,它们都会在特定场合表现自己的能力。

但要是有一天,你乘了0,那可真就什么都没了。

多琢磨琢磨,还有很多事值得你去做呢。乘了0,那可就回炉了。

我愿把这个,放在大气层。

22 所以,聪明的你在第几层?

聪明的你又能往上盖几层?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展示自己的脑洞。

原标题:用1.01的365次方和0.99的365次方论证要每天进步,这个模型和实际相符吗?

来源:原点阅读、知乎@元直

编辑:Eric

1. 2. 3. 4. 5. 6. 10. 今天教教大家如何完美洗牌

进厂打工的大学生:每天站12个小时,4年存50万

编辑导语:在这个求职招聘旺季里,年轻群体也成长为主力军之一。不过,不少年轻人都表示择业难、就业难,互联网行业似乎并不是向所有人都敞开了大门。故此,不少人选择另谋出路,进厂打工。本文便讲述了一些年轻人进厂打工的故事,一起来看一下。

“本科毕业,找工作找到emo了,想进厂打螺丝。”进工厂,原本是找工作不顺利时的一句自我调侃,但真的有一些本科生把进厂打工变成了现实。

南方某省会城市的张蕾本科一毕业,就进入了在线教育行业的一家头部公司,去年4月离开后的5个月里,始终没找到稳定的工作。“就连月薪3500元的文员,都只招有经验的”,张蕾的经验仅限教育行业,能让她试试的岗位,薪资都大幅缩水,从未超过4000元。找工作不顺利,她选择了考研,也以失败告终。到这时,她花光了积蓄,不得不另想办法。

张蕾选择了进厂,尽管每天要在车间里待上8小时甚至12个小时,但工作门槛低、上手快,收入比之前还能高出一两千。

像张蕾一样走进工厂的年轻人并不少。他们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本科毕业,还要进厂打工?”

笔者与其中几位聊了聊,发现他们的故事或许可以扭转一些固有印象:一是,进厂打工的收入,并不见得很低,有些人的月薪可以达到上万元。二是,他们不全都是从最基层的流水线干起,有本科文凭的话,还可以干行政、财务、技术员、工程师等岗位。有报道称,有些工厂为了招工,提供免费三餐、大学宿舍级住宿条件、全勤奖、内推奖。

河南洛阳的白晶为了积攒三战考研的资金,已经第四次进厂;同在河南的余哲东,因为本科专业相关的体育培训工作收入太低,进厂当起了技术员,包吃住,还能拿一年十万的薪水,相当于老家小县城普通老师的三倍;还有大学毕业的崔晔,学历没派上用场,却因为朝鲜族的语言优势、会简单的CAD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在一家工厂干了六年,前四年的流水线岗位,让他账户余额超过50万元。

但不可否认,周而复始的倒班、工作枯燥乏味、职业前景不明,让他们感到疲惫。外界的眼光或鄙夷、或嘲讽,让他们倍感压力。有人爱面子,会主动隐藏学历,有人更务实,借机主动争取升职加薪的机会。

进厂的他们想得很清楚,或是当成短暂过渡,或是为了快速攒钱,“现实就摆在眼前,要在社会上生存下去,不能太顾及外界的眼光”。

一、本科毕业,为什么去工厂?

2022年2月22日,家住河南的白晶独自坐上开往苏州的列车,进厂打工。

前一天,是考研放榜的日子。白晶落榜了,她心里默念,“果然和出考场时的第六感结果一样”。这是白晶二战失败,她不甘心,“还要再战一次”。但要备战考研,继续住在外地的考研宿舍,一个月就算再节俭,花费也要2000元左右。“短期内很难找到既灵活又能快速存到钱的工作,但进厂可以”。

工厂的用户需求旺盛,尤其是江浙一带和福建、广东等地,工厂基地众多。

23岁的她对工厂并不陌生,这已经是她第四次进厂。高中毕业时,就有中介拿着传单,到学校招募短期工。她去过做钻头的电动工具厂,也去过富士康的手机流水线。流水线上的日子,很苦很累,好处是包吃包住,生活成本较低。每次进厂一个多月,她都能揣着四千元左右返回。

“这笔钱看起来不多,但对于普通大学生而言,能做好多事。”白晶在大学期间拿着自己赚来的钱,和朋友去了恒山、泰山等地旅行。不过,大学毕业后,依然还需要进厂打工攒钱,这是白晶没料到的。

白晶告诉笔者,短期临时工的薪资,都是按小时计算。在中介发布的招工简章中,很多电子厂每小时的工价不到25元。不过因为疫情,工厂招人不易,白晶入厂时,工价是34元每小时。这是她四次进厂经历以来的最高价。

这一次进厂,白晶打算干满三个月,预计能赚2万元,她定下的存钱目标是“至少一万六”,这样才能支撑她下半年备战考研的花销。

进厂打工的本科生们,有些人像白晶一样把进厂打工当作是过渡期,也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是看中了这份工作收入可观,尽管辛苦。

崔晔本科毕业半年后,一直没有找到适合的工作。后来在江苏的一家外资工厂,一干就是六年,最主要的原因,是赚钱多。2011年左右,当大学同学大部分在当地每个月只能赚两三千元的时候,崔晔的月薪能上万,还有加班费,在流水线上苦干四年后,账户里攒了50万左右。

最后,因为这家企业效益不好,并且开始把工厂向东南亚迁移,他被裁员,才不得不离开。

1995年出生的余哲东,本科毕业后在老家省会城市郑州工作,做的是和专业相关的体育培训。每个月的薪资刚刚够他租房、吃饭的花销,打工一年,他连一万块都没攒下。余哲东决定转行。

恰好听说有大学同学去了杭州一家做包装材料的工厂,包吃包住,交完五险一金后,每个月到手少则五千、多则上万,日常开销也少,可能连薪资的30%都不到。“有些新工厂直接包下大学宿舍,条件比北上广的小隔断单间还要好,餐厅伙食也不错。”

于是,2019年,余哲东在这位同学的内推下,进厂了。慢慢地,也开始了解工厂行情。

2021年年中,他从原来的工厂离开,休息了大半年后,今年他打算去福建一家新能源工厂。“新能源火了以后,一些相关工厂的待遇也成了拔尖的。”他的一位同学已经探好了路,只等下一批开放招工,他就动身前去。

“本科生进厂打工,是不是很丢人?”这是一些大学生进厂前犹豫的原因。但余哲东清楚,进厂,入职门槛较低,只要能吃苦,在这里就能快速积累起一桶金,“手有‘余粮’,才能心里不慌”。

二、久坐、重复、枯燥,进厂打工不轻松

到达苏州的当天,白晶被提前联系好的中介接到了一家酒店。在路上看到周围环境越来越荒芜时,她一度十分忐忑:“不会被骗了吧”。

好在白晶一路还算顺利。抱着短期过渡的心态而来,白晶不介意吃苦,“只要工价够高就行”。

第二天开始,白晶就在中介的带领下面试、体检、签合同、入住宿舍,到达苏州三天后,终于安顿了下来。

很多工厂直接分配岗位,白晶被分配到了“品保”的岗位,“主要检查手机屏幕有没有污点”,并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新人培训。

刚进车间,她就开始了夜班生活,23点至次日7点这8个小时,等三天结束后,就增加到10小时一班,开始“两班倒”状态,一个月白班、一个月晚班。

白晶第一次进厂时的工作,每天要站12个小时,好在,现在还能坐着。“这个强度,已经算‘温柔’了,就是有点费眼睛。”8个小时的晚班,除了中间休息20分钟,要一刻不停地用眼,“一晚上一直在揉眼睛”。而且在无尘车间,一直要穿无尘服、戴口罩,坚持8-10个小时,实在谈不上轻松。

“累”,是每位受访者初到工厂时最深刻的感受。曾经在外资工厂流水线上的崔晔,也是每天站立12个小时,时间是8点半至20点半,一个月白班、一个月夜班,每个月休息一两天。“我的体重从130多斤,降到了90多斤,我妈一度非常担心我的身体”。

余哲东也是如此,尽管他因为有学历,一进厂就是技术员,主要负责调试设备,但也不算轻松。他所在的工厂是“三班两倒”(一天白班后,次日晚夜班),每天工作12个小时,没有休息日。“每天围在机器旁边,有时机器运转不顺,就需要一直调试,非常心累”。

工厂的工资,基本都是按工时而定,要想拿到高工资,主要还是靠加班。余哲东最多的一个月,赚了一万多,代价是连着上了7个白班、7个夜班,整整半个月,每天工作12个小时。

接下来,余哲东打算去的新能源厂,本科学历的可以直接从第三级开始,起薪更高。但具体能做什么岗位,还是要看分配。

除了“累”之外,本科生们进厂工作的第二大感受,就是枯燥、乏味。

崔晔每天的工作内容是在车间里加工屏幕光板、卡槽,做的都是机械化动作,把机器生产出来的光板冷却、切割、加工,几十秒就要完成一遍这套流程;每天要加工上千块光板,就意味着要重复这套流程上千次。

熟悉了操作流程后,崔晔每天下载大量有声小说在手机里,进入车间后,就自己一边戴着耳机听书,一边工作,来缓解工作的煎熬。那四年中,易中天等人的相关作品集,他听了个遍,《黑道风云》、《凡人修仙传》之类的网文小说,他更是没落下。

在流水线上工作了四年后,崔晔终于遇到了“升职”机会。因为当时工厂需要懂办公软件、又懂韩语的人,他恰好符合这两个条件,便被调到人事相关的岗位,只需要偶尔进车间。

但在工厂,就连食宿全包、生活成本低,这个曾经十分诱惑的优势,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桎梏。

流水线上的四年时间,崔晔吃住都在厂里,每个月只会出厂一次,感觉非常不自由。大学毕业时所谓的“理想与抱负”,都在枯燥的生活中逐渐消磨殆尽。

才吃了不到一周的食堂,白晶就已经腻了。“看到食堂的炒面条,就难以下咽”,下班之后的时间,就只想睡觉,完全没有精力再做其他的事情,更别提备战考研了。

据余哲东观察,有的工厂会有工龄津贴,待得越久,工资越高。但因为不适应流水线作业,很多本科生进厂之后,会慢慢从车间工作,向行政、文员转岗,哪怕薪资可能会下降。

社交平台上,时常能看到本科生们发帖,要么抱着短期过渡的心态、要么抱着体验生活的心态,信誓旦旦地要进厂打工,但有相当一部分都忍受不了这份苦,干了几天就“提桶跑路”。

三、进厂打工,值不值?

进厂的大学生中,很多人对宁德时代、立讯精密这些A股巨头如数家珍,只不过不是K线图上的红绿柱涨跌,而是工价高低、是否有五险一金、食宿条件是否优厚。

“本科毕业进厂,后悔吗?”在不同的人心里,天平会倒向不同的方向。

在工厂短期过渡的人,为了快速攒一笔钱,倒也谈不上后不后悔。

白晶从一开始就非常坚定此行的目的是攒钱。虽然每次进厂,都有不同的感受,但只要能在短期内存到钱,就只有一个字,“忍”。离家不到一周,白晶已经默默落泪许多次了,也终于反反复复体会到那句话,“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可言”。

但也正是因为进厂的这份艰辛和不易,白晶才会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必须要通过考研,进到一个新的圈层”。她祈祷着,“希望这次之后,再也不需要进厂打工了”。

张蕾进厂之后,被通知可能会被调岗,从数据录入调至质检。这也意味着,她要从坐着工作,变成站着工作,而且每天一站就是10个小时。“终于明白,为什么父母反对这份工作了”。

在余哲东的规划中,至少短期几年内,自己还是要进厂。“我也想过回家当老师,但我们当地薪水不算高,我堂姐、堂妹工作单位不错,薪水都不超过4000元。这样的薪资水平,我是没办法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的。”

他计划着,先攒够第一桶金,有合适的机会再回家开店做生意。“毕竟,靠进厂打工存钱,是我已经实践成功了的方式”。

但已经离开工厂的崔晔,回想起那六年多的经历,就只有后悔。“如果重来一次,我一定不会一毕业就去做厂工”。

2017年,工厂倒闭,丢掉工作的崔晔,也丢掉了人生的方向。“多年流水线上的工作,没有任何能力上的提升。”后来,他也尝试过去其他工厂工作,但每新到一家工厂,就要从零开始积累经验,自己在语言方面的能力不再被需要,工作更累,也没有以前的薪资了。

那时的崔晔,虽然在打工六年期间攒下了一笔积蓄,不至于为生计发愁,但他极度迷茫,麻木、消沉的状态持续了大半年。据他讲述,父母因为他一蹶不振,还将他赶出家门。

最终,他决定重新开始,看起了书、准备法考。幸运的是,他的这条路走得比较顺利。第二年法考通过,他在一家律所,从实习期慢慢熬。哪怕一开始工资只有两千多,也还是坚持了下来。

他常常想,如果刚毕业时,没有选择走那条看似更容易的道路,是不是后来,也不会有荆棘丛生的蹉跎岁月。

进入法律行业三年多,崔晔的账户资金增长速度,远远比不上在厂里的时候,因为花销在增加。“以前在厂里,和朋友吃一顿超过100元的饭,都要犹豫好久。但现在,工作社交,随便一顿饭都要200元以上”。

即便如此,他觉得,“是值的”。以前在车间,身边的人就那么几个,“人脉”也都是和他一样没什么技术的厂工,“很多人都是在车间混日子”,但现在,世界广阔了很多。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张蕾、白晶、余哲东、崔晔为化名。

作者:王敏,编辑:金玙璠;公众号:深燃

本文由 @深燃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CC0协议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