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商城手机客户端(京东:我奋斗了这么多年,就为了和你腾讯喝杯咖啡)
京东商城手机客户端文章列表:
- 1、京东:我奋斗了这么多年,就为了和你腾讯喝杯咖啡
- 2、2022年京东及其产业链研究报告
- 3、低利润长跑,京东变得越来越重
- 4、不知道买啥请进 各价位段优质手机推荐
- 5、DIY价格观察:CPU稳中有降5600G神价
京东:我奋斗了这么多年,就为了和你腾讯喝杯咖啡
腾讯和京东什么关系?
如果这个问题问在半年前,很多人可能要回答:没关系。
当时腾讯毫无征兆地突然用分红的方式减持了自己持有的大部分京东股票,切断了自己和京东的最密切联系。
但就在上周,再一次毫无征兆的,京东又宣布会在未来三年向腾讯增发价值2.2亿美元的股票。
乍看,市场一头雾水,怎么刚“断腕”就又给自己接上了。
事实上,这次增发是腾讯和京东续签从2014年开始的“战略合作”的一部分,此前腾讯大幅派发出去的占比约15%的京东股份大多正是这个“战略合作”开始时拿到的。
这个几年一签的合作,一直定义着两者的关系。而就像这次增发的2.2亿美元只对应让腾讯增加了0.2%的京东持股一样(有数据显示2014年当时京东出让的15%股权只“换了”2.79亿美元),回顾这三次签约的变化,会发现腾讯与京东的关系已发生了很大改变:
八年过后,京东终于和腾讯坐在一张桌子上喝咖啡了。
八年三次签约,今天终成“合作”
算上最新签订的协议,京东与腾讯到目前已有三轮战略合作,从对价方式来看,三次战略合作都涉及股份交易,但京东向腾讯增发股份的价值却在渐次下降。
第一轮战略合作始于2014年3月,腾讯在京东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后,宣布购买京东约3.5亿普通股,占京东上市前普通股的15%,并在京东IPO时以发行价认购了京东额外5%的股份,与此同时双方签署了一份为期五年的战略合作协议。
2019年3月,京东与腾讯开启第二轮战略合作,前者向后者在三年内发行超过2.5亿美元的A类普通股。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二轮战略合作即将结束之际,腾讯于2021年12月宣布以派息的方式向股东发放所持有的4.6亿京东股份,分配于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
本次派息后,腾讯对京东持股比例由原来的16.9%降至2.3%,不再是其第一大股东,而腾讯总裁刘炽平也卸任了京东董事。彼时外部市场普遍担心腾讯大幅减持后,京东将丧失其在微信生态的流量支持,消息宣布当日京东股价一度大跌11%。
然而这种顾虑在近期签署的第三轮战略合作协议中得以解除。2022年6月29日晚,京东发布公告称,已与腾讯续签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后者仍将继续在微信平台向京东提供显著的一级和二级访问入口以提供流量支持。
本次协议涉及的具体价值总额尚未予以披露,公告显示京东将在未来三年向腾讯增发最高2.2亿美元的A类普通股,其余以现金形式进行支付。以发稿前京东的股价进行估计,增发2.2亿美元约对应增加京东0.2%的股权。
除了增发股份价值的下降,京东与腾讯战略合作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也在本次产生了里程碑式的转化—— 京东从以往合作中流量价值的购买方,逐渐成为业务价值的供给方。
在第一轮战略合作中,双方协议内容不仅涉及腾讯向京东提供微信和QQ的一级入口作为流量支持,作为双方互不竞争的条件,腾讯还将QQ网购、拍拍网的电商和物流部分并入京东。在腾讯的投资版图中,京东是最早也是最知名的直接接手腾讯内部业务的被投企业。这很大程度取决于腾讯的战略改变,当时的腾讯正从被批评的“什么都做”转向“开放”,和京东的合作成了展示战略转型决心的最好证明。腾讯在2014年把包括员工、商业合同、知识产权、执照及许可在内的所有电商资产,合并交予京东。
借助腾讯的流量扶持,京东的年活跃用户数的确在2014年到2017年间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从不到5000万增长至3亿体量。在2017年美国CNBC播出的《亚洲管理》节目中,刘强东更是坦言腾讯对京东的重要性,“腾讯就像一个仓库,目前才开发了10%,还有90%可以挖掘。”
以腾讯为主导的合作模式,在双方第二次战略协议续签时,仍十分显著。根据2019年的合作协议,腾讯将继续在微信平台为京东提供位置突出的一级和二级入口,并且在社交媒体服务、广告采买和会员服务等领域继续展开合作。据相关数据,此轮战略合作价值总额超过8亿美元。
虽然2019年开始,腾讯也为拼多多打开了微信流量大门,拼多多借此以社交裂变的方式在下沉市场中快速增长,甚至大有弯道超车京东与阿里的势头。但从微信流量位置来看,拼多多始终占据二级入口,相比京东的一级入口从战略重要性上来看仍有差距。
也因为拼多多在下沉市场增长带来的压力,京东2019年曾将微信一级入口导向的京东商城替换为主打下沉市场的京喜。据QuestMobile数据,京喜2020年10月于移动应用端和微信小程序总用户数去重之后超过1.5亿,其中96.1%的用户来自微信小程序。虽然后续京喜业务发展并不理想,但其早期的崛起确实依赖于腾讯的流量扶持,现在微信的一级入口已换回京东商城。
随着最近几年平台经济的环境改变,和各家公司面对的各种挑战加剧,这种“一头重”的倾斜式合作天枰,在第三轮战略协议中也开始走向平衡。
第三轮战略合作的内容,除了保留前两轮的常规流量合作之外,京东与腾讯在技术和供应链服务方面进行了深化。前者侧重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技术交流合作,后者则集中在京东向腾讯提供边缘计算、数智采购、工业互联、供应链金融、智能物流、C2M产品创新等方面的服务。
与此相对应的,还有两者战略合作对彼此价值的差距逆转。
据京东2021年财报数据,2019年-2021年期间,京东与腾讯的广告业务合作分别为其产生了2.88亿元、3.55亿元,以及2.48亿元的收入,而京东向腾讯提供的服务与销售产品则产生了3.99亿元、3.75亿元,以及5.53亿元的收入。此外,京东向腾讯购买的广告资源和支付处理服务也逐年扩大,2019-2021年分别达到22.22亿元、32.26亿元和50.1亿元。
从依附到互需
换言之,从这次战略合作开始,腾讯与京东才真的有了些势均力敌、各取所需的意思。
对京东来说,它当下依然非常需要微信端的一二级显著入口,来为其解决流量来源的问题。事实上,流量来源一直是传统电商平台备受掣肘的一大痛点,从用户行为链路上看,电商平台扮演的多是承接流量的终点站角色。近年来,阿里通过直播电商一定程度上为淘宝找到了开辟流量的新渠道,但在直播电商业务上始终不温不火的京东似乎只能依赖于向外寻求合作,通过购买或置换来获得流量来源。
这点从京东过去三年里所支付广告费用的增长便可见一斑,其2019-2021年用于流量端资源的金额分别达到了22.22亿元、32.26亿元、50.1亿元。京东2021年年报数据还显示,京东在营销上的整体花费高达387.4亿元,这个数字在2019年和2020年分别为222.3亿元和271.6亿元。
京东对流量的渴望不仅体现在与腾讯的战略合作上,还包括与抖音、快手、小红书在内的各大头部内容平台的资源置换与合作。
在京东与抖音于2021年达成的合作中,京东在抖音开通了官方店主销自营商品,购物交易在抖音平台完成,京东则负责商品的供应链体系与售后服务;同样的,京东也凭借自身的供应链优势与快手达成了流量合作,前者需要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后者可以借此机会斩获目标下沉用户;而在京东今年开启的与小红书的跨境电商合作中,同样用京东国际的供应链资源置换小红书的品牌营销流量。
对比京东与外部平台的合作能发现,只有战略合作方腾讯给予了其最大程度的流量扶持,为其提供了微信一二级显著入口的同时,直接跳转至京东商城完成购物交易流程;相比之下,京东与抖音快手与小红书的合作,都为了获取流量而在购物交易环节多有妥协。
但很明显的是,京东多年来形成的自建供应链物流体系,已经成为它对外合作中最具价值的筹码与业务护城河。在和腾讯续签的第三轮战略协议中也是如此。可以说,京东现在有了腾讯真正需要的东西。
从腾讯方面来看,虽然今年2月其上线还不到两年的电商平台“小鹅拼拼”因业务探索失败而退出各大应用商店,但在几个月之后腾讯又于内部孵化了一个电商相关业务“企鹅惠买”,据悉已步入初期运营阶段。这一腾讯联动合作品牌打造的种草平台,虽然更多地扮演着为其他电商小程序导流的营销角色,却彰显出腾讯对电商业务的持续性关注与野心。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腾讯与京东首次签订战略合作时承诺的“未来八年内不参与大中华区实物电商的任何零售或管理型市场业务模式”不竞争条款已到期限,但新一轮续签协议并未强调仍涵盖该项条约。
真正对等的“合作”往往同时暗含着竞争,京东与腾讯的新合作也是如此,而这显然比以前那种凭借投资形成的联合阵营更有意思了。
2022年京东及其产业链研究报告
第一章 公司发展概况
京东早期以数码3C为主要经营品类,后扩展至日用百货等多品类,其交易额、活跃用户数等核心运营指标均位于电商行业头部。公司致力于对技术和物流基础进行长期战略投资,2020年初,京东集团的定位正式升级为“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加速转型。京东集团主要经营板块分为京东零售和新业务,其中,新业务包括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物流服务、医疗保健、海外业务、技术创新、向物流物业投资者提供资产管理服务以及出售京东智能产业发展所开发的物业等内容。
图 京东主要业务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公司招股说明书 兴业证券
京东零售业务同时采用三种运营模式:自营、线上平台和全渠道布局。自营模式(1P)下,京东从供应商处采购产品,并通过APP和网站直接销售给用户,赚取进销差价。截至2019年12月31日,供应商数量已经达到24000名,可以满足消费者对多种产品的需求。同时,京东零售也通过平台模式(3P)引入第三方商家为用户提供产品并收取销。
销售佣金和平台使用费。京东根据合同条款向商家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费,佣金一般按销售额的百分比收取。此外,京东还向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提供营销、物流及其他增值服务,并收取广告服务费、物流配送费以及其他相关增值服务费用。
表 京东零售业务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此外,京东零售利用全渠道模式整合线上线下零售业务,同时从配送时效上对自营和平台业务模式进行补充。全渠道模式下,京东凭借自身在供应链、大数据和技术方面的优势,完成线上销售过程中的展示和配送环节,并根据销售额向线下商超收取佣金。2016年以来,公司先后与达达集团、沃尔玛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京东物流拥有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和覆盖全国的物流基础设施,不仅能够为京东零售自营业务提供及时可靠的物流服务,还可以为第三方商户提供全供应链服务以及物流技术解决方案,此外还能够为其他业务线以及合作伙伴提供相关支持。京东集团具有强大的仓储能力,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1200个仓库,形成了全国范围的仓储网络,总管理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包括云仓生态平台下的云仓的管理面积)。
京东科技致力于构建庞大而完善的信息技术设施,为客户提供值得信赖的技术服务。2019年12月,集团将原京东云、京东AI和京东物联业务整合,成立“京东云与AI事业部”。2021年1月11日,京东集团宣布将云与AI业务与京东数科整合,正式成立京东科技子集团(简称:京东科技),原京东数科CEO李娅云出任京东科技CEO。
同时,京东成立医疗健康子公司京东健康,致力于打造“医 药”闭环健康管理平台,为用户提供医药电商及线上医疗健康服务。京东健康于2020年12月在香港挂牌上市。
表 京东发展历程大事件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公司招股书
京东集团的核心股东包括创始人刘强东先生、腾讯控股以及沃尔玛,公司采取同股不同权的方式,AB股投票权为1:20。截至2021年9月30日,腾讯通过黄河投资间接持有公司16.9%的股份,为第一大股东,投票权为4.6%;公司创始人刘强东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13.9%的股份,投票权为76.9%;沃尔玛持有公司9.3%的股份,投票权为2.5%。腾讯2014年3月与京东达成战略合作,以约2.15亿美元的对价收购京东超2.5亿股普通股股份,为京东提供微信和QQ的流量入口。2019年5月,京东与腾讯续签三年战略合作协议,腾讯将继续为京东提供流量支持,在微信为京东提供位置显著的一、二级入口,提升获客速度。
图 京东主要股东持股比例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公司招股书
图 京东主要股东持股比例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公司招股书
第二章 商业模式和收入模式
2.1 产业链价值链
家电是京东零售的重要子品类。以家电行业为例,1H21京东在家电市场的份额达31.2%,相比2020年的28.7%进一步提升。根据《中国家电电商行业研究报告》1,按2020年家电市场零售额8333亿元计算,2020年京东家电零售额为2392亿元,京东零售家电部分占平台整体GMV比例为9.15%。
我们以京东拓展大家电品类时的毛利率作为参考,2012-14年京东整体毛利率在8.41~11.63%左右,2011年京东毛利率为5.45%,我们根据京东品类扩张的顺序进行假设,京东家电的整体毛利率在10%左右,京东数码的毛利率在5.5%左右(图书、日百等在京东品类扩张初期占比不高)。
渠道模式的比较需回归价值链分析。由于家电厂商对于销售返利(渠道返点)的会计政策不一致,无法直接通过销售费用率进行比较。其中,美的直接采取销售返利冲减当期收入,格力则采取销售返利计入销售费用,不扣减当期营业收入的政策。并且家电企业的渠道层级较多,仅仅比较家电企业与京东的毛利率、销售费用率会忽略线下渠道中经销体系部分。事实上,家电企业的渠道至少包括“工厂-省级销售公司-地区代理商-经销商-终端消费者”,而京东自营模式是直接对接工厂/品牌总部,渠道链条更短,但相应地履约流程更长,因而其比较的直接对象应当是传统零售渠道的“省级销售公司-地区代理商-经销商-终端消费者”部分。
图 家电渠道加价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德邦证券
2.2 商业模式
销售佣金和平台使用费。京东根据合同条款向商家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费,佣金一般按销售额的百分比收取。此外,京东还向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提供营销、物流及其他增值服务,并收取广告服务费、物流配送费以及其他相关增值服务费用。
表 京东零售业务模式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公司招股书
2.3 技术发展
从近年我国电商格局的演变来看,单一的线上渠道优势已不能够再为平台提供长期的竞争力,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的快速崛起已经印证了“谁掌握了流量高地、谁就有机会从渠道端完成向电商行业渗透”的打法逻辑。考虑到我国拥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资源,我们认为未来面向供给端的服务能力将是电商企业维持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关键,京东通过长时间的高投入所积累的供应链服务能力、较难为后来者复制。
依托供应链能力的大中台更有利于服务B端客户,维护供应链资源网络。2018年公司按服务对象将京东商城划分出前中后台,旨在依托中台部门的专业能力为前台业务运营提供系统化、组件化支持,实现更高的组织效率。我们认为公司基于供应链能力打造的中台架构摆脱了其传统技术服务部门的定位,使得中台服务B端客户的目标更加清晰、内部价值更具延续性。
从电商行业的发展历程来看,无论平台的成长方式或交互方式如何变迁,拥有完备的商品资源是平台留存用户、实现持续成长的基础。长期来看,公司的综合供应链能力有利于维持供应商资源关系网络,进而帮助公司克服渠道变化的不确定性,实现穿越科技、产品变化周期的成长。图14:渠道的持续发展为供给端的升级打开了空间。
图 渠道的持续发展为供给端的升级打开了空间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公司招股书
表 京东概念股专利数量TOP20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2.4 政策和监管
2021年8月,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禁止网络不正当竞争行为规定(公开征求意见稿)》,对经营者强制“二选一”等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详细规制。京东2021Q3明显受益于品牌新入驻带来的增量,到目前已趋于平稳。主要由于:
平台经营属性决定。京东以自营为主,部分非标品店铺入驻后难以自营入库,因此在流量获取上不占优势;
品牌双向选择的结果。二选一之前,品牌已在运营的渠道多为线上渠道的基本盘,品类属性和平台属性更契合。例如淘宝“逛”属性强、人群标签丰富度高使得产品间的关联联想更有优势,服饰和化妆品品牌会加大在淘系电商的投入。
二选一禁止后,开拓京东渠道,若要实现持续增长,需要一定时间对于新平台的消费者需求、平台流量规则、内部团队人员搭建等多重布局。品牌新入驻的增量红利已趋于平稳,新增店铺的GMV占比约稳定在2%-3%。
图 京东新增店铺数及类型分布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国金证券研究所
第三章 估值和国内外主要竞争者
3.1 概念股综合财务分析和估值方法
京东概念股是指那些和京东公司有合作或者是京东公司供应商的上市公司,这些公司的股票因为和京东有着一定的关系,所以它们被称为京东概念股。
图 京东主要财务指标
资料来源:资产信息网 千际投行 iFinD
对京东子公司或京东相关的公司的估值方法可以选择市盈率估值法、PEG估值法、市净率估值法、市现率、P/S市销率估值法、EV / Sales市售率估值法、RNAV重估净资产估值法、EV/EBITDA估值法、DDM估值法、DCF现金流折现估值法、NAV净资产价值估值法等。
3.2 风险提醒
用户增长不及预期。下沉市场为各家电商平台新增用户的主要来源,用户增长会受到平台资源的投入、营销力度以及产品对下沉市场用户需求的理解等因素影响。
市场竞争加剧。由于零售行业、物流行业竞争加剧,电商行业竞争对手增多,可能对经营业绩造成影响。
消费需求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影响可支配收入,或导致消费需求减弱。
疫情反复或对供应链的通畅带来影响。受疫情管控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工厂停工、货品运输路线不畅等现象,或出现供应链不畅的风险。
3.3 竞争分析
图 主要电商平台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除渠道效率外,电商平台的重要竞争力在于商品品类的丰富度提升。如果说渠道效率满足的是用户对于“快”的需求,品类丰富度则是满足“多”的需求。如果用户需要某种商品,但平台却缺失相关商品,履约效率再高用户也无法在平台实现交易。“多”是比“快、好、省”更基础的需求,只有在“多”的基础上,用户才能够进行比较,追求更快、更好、更省的购物体验。从这个角度看,京东实际上是从“快”和“好”出发,反向朝着“多”进行演化。
3C行业视角:传统优势类目,竞争壁垒在于规模及品牌关系
除家电外,京东零售中占比较大的是3C产品,即计算机、通信类、消费电子类产品,这也是京东起家的核心品类。我们测算,京东数码2020年主要GMV可能来自智能手机、PC。
图 京东数码3C主要品类拆分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德邦证券
我们认为京东数码的业务有一定历史积累的原因,其竞争优势可大体上归纳为1)质量保证,即正品行货;2)低价,相比线下渠道的正品,早期京东的线上价格更低。
京东数码的战略坚持与历史环境密不可分。1990年正值市场经济开放的早期,被压抑许久的消费需求爆发,导致卖方市场快速发展。京东多媒体(京东的前身)在1998-2004年线下经营时期,主营光磁产品、刻录机、录像带转制系统,02年新增光盘销售。在供求关系扭曲下,一些逐利者通过逃税、制作假光盘、贩卖水货等方式获取比正品多十几倍的毛利,而京东早期在这样的环境中坚持“正品低价”策略——正品战略形成用户的长期粘性,低价则是有效的获客手段。
图 1990-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保持较高增速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德邦证券
另外,京东通过渠道上优化扩大在零售经销体系内的话语权。在京东发展之初,采销人员以中关村柜台思维为主导,即以价格为核心导向,在价格低的供货商处采购。这类策略的问题在于供货商报价不稳定导致平台的货源不固定,从而导致售后难以得到保障。因此,京东采取全链路管理思路,追求嵌入品牌经销体系,并且对接渠道级别越高越好,因为这意味能对接的资源也更充分,例如能够售卖的机型更丰富,售后服务的优先级越高等,这都能优化用户的体验。
京东依靠1)传统的销售战术;2)吸引厂商小规模投放,后逐步扩大规模的策略逐步完成渠道上游化。传统的销售战术其实就是与代理商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京东销量尚不具备话语权时,京东是依靠庞大的采销员和代理商通过酒桌等方式逐步建立联系,乃至信任关系,并逐步发展成订单。
据《创京东》访谈,“在京东尚属于弱势渠道的时候,这些采销人员靠自己的毅力、诚意和身体拼下了一个又一个的供应商,对方认可他们的为人、认可他们的能力,认为他们是未来有发展的人,能将供应商的支持转为销量。”这些传统的销售方式和采销人员依靠人力积累的订单是京东商城的原生燃料,一旦厂商形成商品的投放,配合京东激进的低价策略,往往能够形成较大的销售规模,从而扩大在代理商乃至品牌方的影响力。
例如,京东员工崔琳玮与某显示器品牌商协商进货,但对方认为京东体量过小不愿意合作,于是崔琳玮提出帮助品牌方消化一些高价库存货,合作便得以展开,后期该品牌方总代每月任务为4万台,京东单月销量最高达1万台。
总结来看,京东1)依靠线下零售积累光盘、刻录机等业务经验,并通过正品低价策略积累用户口碑;2)转战线上采取激进的价格战扩大规模,挤压对手;3)在新品类中通过销售与代理商建立信任关系,并转而发展成订单,实现新品类零的突破,并进一步依靠激进的低价策略扩大销量,从而赢得在品牌方/经销体系的话语权。此后,京东通过低毛利策略稳固自身的优势,在没有出现方向性错误的情况下市场份额较为稳固。
图 2020年双11京东手机线上份额达58%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德邦证券
图22:3Q19中国智能手机线上渠道份额(%)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德邦证券
关于毛利率空间,由于3C行业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我们借鉴苏宁相关品类的毛利率来判断京东3C品类毛利率的趋势。我们注意到苏宁的数码类产品毛利率持续下行,可能是受竞争挤压或采取低价策略,这与产品高单价的特性有关。例如2000元的手机按2%的毛利计算对应40元的毛利润,扣除15元的履约成本(假设与京东类似),加上一些其他费用,也是能够确保不亏损的。
图 2012-1H21苏宁易购通讯产品、数码及IT产品毛利率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德邦证券
由于京东在数码3C行业的渠道份额较高,苏宁处于挑战者地位,我们认为苏宁数码产品的毛利率持续下行可能是采取低加价率策略以提升性价比,进而向京东施压,如果京东数码产品的毛利率提升,其相对的性价比优势就会受抑制。这就意味着,如果苏宁持续降低毛利率,京东数码业务毛利率改善的空间也会被相应的压缩,因而需要通过1)履约成本的优化;2)费用率的压缩;3)规模优势带来的采购折扣提升,来实现成本效率的优化,进而优化业务利润率。
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8月10日阿里巴巴以283亿人民币入股苏宁易购(占股比19.99%),此后没有过减持。换言之,阿里以投资的形式(利润不进表)间接支持了京东在数码3C、家电等领域的重要竞争对手(苏宁当时在家电领域份额位列第二),从而对京东在核心类目的提价造成一定压力,形成战略的牵制。
3.4 中国重要竞争者
从近年我国电商格局的演变来看,单一的线上渠道优势已不能够再为平台提供长期的竞争力,社交电商和直播电商的快速崛起已经印证了“谁掌握了流量高地、谁就有机会从渠道端完成向电商行业渗透”的打法逻辑。考虑到我国拥有较为完备的制造业资源,我们认为未来面向供给端的服务能力将是电商企业维持可持续性竞争力的关键,京东通过长时间的高投入所积累的供应链服务能力、较难为后来者复制。
图 国内主要电商平台市场份额变化测算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开源证券
图 利用流量优势向电商行业渗透的商业模式已然成熟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开源证券
阿里巴巴 [BABA.N]
阿里巴巴旨在助力企业,帮助商家、品牌、零售商及其他企业变革营销、销售和经营的方式,并借助新技术的力量与用户和客户进行互动,提升经营效率。
阿里巴巴的业务包括中国商业、国际商业、本地生活服务、菜鸟、云业务、数字媒体及娱乐以及创新及其他业务。除此之外, 阿里巴巴的非并表关联方蚂蚁集团为阿里巴巴平台上的消费者、商家及其他企业提供数字支付服务和数字金融服务。围绕着阿里巴巴的平台与业务,一个涵盖了消费者、商家、品牌、零售商、第三方服务提供商、战略合作伙伴及其他企业的生态体系已经形成。
截至2022 年3 月31 日止12 个月,阿里巴巴面向全球消费者的业务产生了人民币8.317 万亿元的GMV。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12个月期间,阿里巴巴集团全球年度活跃消费者达到约13.1亿;其中,中国市场实现超过10亿消费者的里程碑,以及有3.05亿消费者来自海外。
拼多多 [PDD.O]
拼多多业务模式分为“单独购买”和“拼团购买”两种模式,相比于拼团模式,单独购买可享受更快送到,但大多数人选择价格更低的拼团模式,最少两人即可完成拼团。
图 拼多多“拼团”购物流程示意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华金证券
拼多多连接了无渠道的农产品,和无品牌的小厂家,搭上农村电商渗透率提升一级三四线城市消费升级的快车,并成为库存积累品的销售渠道,满足消费者的低价需求。
图 拼多多连接小商家和低线城市用户示意图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华金证券
社交流量起家,以“高频”为主旋律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
1)“营销破圈”拼多多(2016-2018年):背靠微信生态,迅速成长为3亿人都在拼的购物APP。2016年9月,公司与电商运营出身的拼好货合并互补前端与后端供应链,转型社交拼购平台,侧重发现与推荐,打造颠覆传统流量分布和用户交互的新电商。2018年2月,与公司第二大股东腾讯集团签署5年合作协议,背靠微信全生态(公众号 微信群 小程序 朋友圈),通过游戏和拼团的方式,不断拉新积累用户基本盘,形成自有流量。同年7月,公司董事长黄峥提出了“Costco Disney”的商业模式,公司不仅提供高性价比的定制产品,更将娱乐性融入每个环节,从整体看,多实惠与多乐趣的结合是拼多多发展的前提。
2)“主动降噪”拼多多(2018-2019年):持续的“本分”概念输出,实现巨头夹缝中的崛起。在公司质疑声最大的阶段,拼多多先后推出对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三板斧”—“新品牌计划”、“百亿补贴”、“农产品上行”。2018年12月,公司推出“新品牌计划”即反向定制C2M模式,助力制造业转型,在需求侧帮助企业了解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改革产品的设计生产体系,进而更快更低成本地将产品分发给用户。2019年6月,公司上线“百亿补贴”渗透全线用户,从选品集中于高客单价的大牌商品进行常规性补贴,并逐步下沉到日常商品,百亿补贴实现了用户“换挡”并逐渐培养用户日常购物习惯。2019年9月,公司以“农地云拼”模式助力农产品上行,通过深入汇聚农产品需求,让优质农产品找到消费者,拓展至农产品消费市场的各个环节。
3)“硬核奋斗”拼多多(2019-2020年):精耕细作进入质量局,高频消费回归常态化。2020年2月,公司上线的“拼小圈”是其在私域场景下的社交娱乐元素,以红包的形式鼓励用户发布带货、影集等内容,在提升用户粘性的同时增强信任度,公司通过认识“人”、了解“人”,不断提升人货匹配能力。2020年8月,公司推出“多多买菜”作为业务的自然延伸,主动满足消费者生鲜购买需求,公司加大投入物流建设以保证配送快速和成本低廉,提高用户使用频率,拉动更多潜在消费。公司战略侧重点随阶段更迭演进,从用户到价值,再到频率。
图 拼多多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千际投行 资产信息网 iFinD 西南证券
第四章 未来展望
长期京东和阿里巴巴有望均值回归,中短期京东利润率空间大京东供应链和阿里巴巴供应链的效率优化实质上是B2C和C2C物流网络的优化问题。京东B2C网络实际上是减少商品的搬运次数,C2C快递网络是提升商品的流通速度,这就导致京东重仓配,但在揽收、中转方面有所欠缺,缺乏双向处理能力。C2C网络较为灵活,但网络节点过多,效率优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总体上我们认为京东物流最大的优势和制约都在于自身的定位,覆盖全国的仓配网络投资较大,且部分地区可能存在订单不饱和导致成本过高。
对于阿里巴巴而言,菜鸟网络的优势在于网点覆盖的广泛性,根据阿里巴巴投资者日,截止2021年9月,全网菜鸟驿站数量达14万个(其中乡村地区3万个),已经覆盖了2/3的城镇地区,并在乡村地区取得一定进展,目前日均包裹数超6400万件,按国家邮政局统计计算,2021年菜鸟网络的包裹覆盖率达21.6%。但菜鸟网络的问题在于服务质量、时效的提升仍落后于京东。
总体上,我们认为中短期在供应链效率的提升上阿里巴巴具备一定优势,主要由于社会化物流网络的规模提升远大于京东为主的订单,长期固定成本占比较高的模式具备更大的规模效应,成本优化空间也更大。在流量费用率上,京东则具备一定优势,主要由于从边际变化的角度,京东的用户增长空间更大。两家平台在供应链网络、零售模式上的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路径依赖,这两种模式各有特点,在不同的宏观、中观环境下二者呈现周期性波动,我们不认为其中哪一种模式将取代另外的模式。
低利润长跑,京东变得越来越重
文|杨泥娃
编辑|斯问
“本质上中心化开放式货架的电商,你可以叫它古典电商,已经不性感了。”
2019年,徐雷还只是京东零售的CEO,着手摸索京东商城的转型,一年后,徐雷接棒刘强东成为京东“主理人”,革新“古典电商”的路径也逐渐清晰起来:增加3P(平台)收入、引入更多商家,构建身边经济.....
3月10日,京东发布了2021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开放化成为关键词之一:接入更多商超、吸引奢侈品牌开店、和独立站Shopify联手、京东物流第三方业务占比超56%。同时,京东继续在“基建狂魔”的路上奔跑,一年之内新增400个仓库,平均一天增仓1.09个,京东物流的一线员工数超过30万人,在过去一年达到了新峰值。
京东正变得越来越重,2021年全年净收入95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6%,全年净亏损为36亿元人民币,从2021年Q3开始,全年经营利润率为1.4%,京东已经进入“低利润”通道。连续两个季度的亏损,或许是投资者用脚投票的原因之一。截止3月10日美股收盘,京东股价在美元52.5美元,跌幅超15%。
“浓眉大眼的京东怎么也崩了?”
一边是监管政策的收紧,一边是老对手阿里、拼多多,以及新兴平台抖音、快手、小红书磨刀霍霍向电商,京东在此时用利润换规模的“壮士断腕”,还能否讲出更性感的故事?
平台化的京东
零售、物流、新业务,三个板块构成了京东的营收。
这其中,作为基本盘的零售板块贡献了近90%的营收。一直以自营模式为主的京东,曾是徐雷口中的“古典电商”,但近年来,自营和开放平台两种模式日渐“合流”:开放平台起家的阿里,自营业务GMV已经占到总成交额的35.4%;自营起家的京东,截至21年Q3,已经有一半以上成交额来自第三方商家。
能否帮商家做好生意,是作为零售平台的核心命题。自营与开放平台的不同之处在于,自营属于零售业,赚的是进销差价;开放平台属于互联网业务,赚的是服务费/佣金/广告费,毛利率要高一个数量级。而从财报数据来看,21年Q4京东自营业务同比增长27%,POP业务(第三方业务)同比增长滑落到40%以下,低于上一季度49%的增速。
收缩战略投资,砍断“流血”业务,在稳住核心业务的基本盘之上不断试探边界,这几乎是阿里和京东几个巨头平台当下的共性。在外部环境上,互联网流量红利见顶,监管形势更为严峻,相比之前的“赛马”,从核心业务突破边界或许是更为“划算”的一种策略。而对于京东来说,走向开放平台,更是解决品类、人群和新增流量的一把钥匙。
在本季财报的电话会议上,徐雷表示,四季度入驻京东的商家比过去三个季度还要多。财报中,京东提到了奢侈品牌的入驻,一直对时尚潮流品类念念不忘的京东,需要补齐这块短板,主打时尚和潮流元素,可以吸引女性用户群体。开设自有店铺,展示品牌调性的空间,从奢侈品选择入驻京东小程序的路径,也能看出品牌背后的考量。
在电话会上,徐雷提出,京东的逻辑是保持可持续有质量增长,这是一个重要原则:第4季度,新客提升ARPU(用户平均收入)同比增长11%,老客购买频次提升3%,ARPU同比增长4.5%。此前,阿里在投资者上公布ARPU超过8400元,当用户触及到天花板,电商大厂们未来的重点将转变为用户留存和ARPU值增长。
通过扩大平台的第三方业务,实现品类扩张的同时带领用户增长是京东的核心逻辑,这其中一条线在于纯线上零售业务,另一条线则是走向线下大商超,为线下商超搭平台,拓展同城零售业务。按照财报披露,已经实现线下34000多家商超入驻。徐雷在财报会议上指出,全渠道是京东零售的战略目标之一,其中大商超是京东全渠道战略里渗透最好的品类,目前大商超品类已经接近盈亏平衡。
变得越来越重
在徐雷眼中,同城零售是重要的赛道,不仅可以打开长期增长的天花板,还能助力线下实体数字化转型,这是个万亿级市场。
而突破同城零售的关键,依然在于线下的履约能力,从物流到仓储的供应链网络,化身基建狂魔的京东,不仅要支撑起对于同城零售的想象空间,更是在完善京东物流的下一步。
有媒体报道,京东即将完成对德邦快递的收购,一旦完成,其在航空资源、干线网络、客户基础上的资源,都将补充京东物流的供应链基础,强化其在B端市场的竞争,并继续向供应链上游延伸业务,成为京东拓展第三方业务的抓手。
京东物流CFO马越在财报后的电话会议中说,京东物流会持续保持对并购机会的关注,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和标的,肯定会积极参与。他透露,对于标的主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能对京东物流现有网络能力提升有帮助的,二是更加关注技术方面的并购标的。
而从京东物流上市后的首份年度业绩来看,2021年,京东物流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2.7%。其中,来自外部客户收入达591亿元,占总收入比例达56.5%,全年占比首次超过半数。但代价是毛利润、毛利率双双下滑,全年净亏损156.6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物流业务虽然本季度营收增速放缓,但盈利转正,利润率达到2.4%了,竟是京东最赚钱的业务。显然,在第三方业务上找到出口的物流板块,还将是京东的巨大引擎,但同时也是京东背上一个解不掉的“重担”。
想说收缩不容易
新业务往往是大公司最受外界瞩目的业务板块,京东的新业务包括:京东产发、京喜、海外业务及技术创新。
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京东新业务营业亏损达到106亿元,去年同期为47亿元,而2019年同期这项数据为10亿元。持续烧钱中的新业务也表明,京东的想要打开新局面还需要时间。
在上季度的财报沟通会上,京东提到将收缩新业务投入,减少亏损,但实际上本季的亏损由上季度的20.7亿元扩大到32.2亿。这样的结果,更像是一种无奈,对于竞争激烈但关键的下沉市场和生鲜品类,缩减投入拱手将市场让与对方恐怕谁都不愿意。
更重要的是,相比京东的基本盘是在筑建堤坝,新业务则是承担着新鲜活水注入的角色。在这样的逻辑之下,京东还不能对新业务轻易做收缩。
最新财报显示,京东年活跃用户超5亿,对比阿里与拼多多的年活跃用户,外界对于京东的期待仍然很高。回溯近5年京东的用户积累:2017年,京东年活用户达2.925亿,2018年微涨4.38%,冲过3亿大关,2019年达到3.62亿,增速明显扩大,而2021年放缓到了1亿人,其中有70%新增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
2020年,京东将整个下沉市场的布局集中在京喜事业群,其中包括社交电商京喜APP、社区团购京喜拼拼、为下沉市场线下门店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京喜通、提供物流服务的京喜快递、以及最近试验的京喜便利店。
毫无疑问,下沉市场是京东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京东用组合拳做下沉,背后逻辑依然是想调用起整套供应链优势。但在高线城市自营和自建物流,卖惯了3C数码的京东,攻进下沉市场略显不易。
今年以来,社区团购已然告别了战火硝烟,进入了比拼供应链、精细化运营的时代。橙心优选宣布退出群聊,包括美团、拼多多等在内的社区团购平台,也都已转换策略,开始把无底线投放转移到向标品要毛利的策略上来,原本就不在第一梯队的京喜如何在接下来的格局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姿势,恐怕还需要继续投入中找到方向。
不知道买啥请进 各价位段优质手机推荐
对于预算不多的用户来讲如果想玩游戏,那么挑选一款千元级的手机也是不错的选择。小编整理了1000到4000元左右的游戏电竞手机推荐给大家,这些手机价格越高性能越强,当然如果你游戏要求不高那么1000多元的产品也是个好选择。
OPPO K10
OPPO K10近期价格又有小幅度下降,京东8GB 128GB版本售价1999元,下单时可领取满780元减100优惠券,同时叠加参加满1000减50优惠活动,最终入手价1839元,还可获赠原装线控耳机一个。
OPPO K10在性能和实用功能方面十分平衡,所以这款手机用起来给人的感受非常不错。在配置方面这款手机搭载联发科天玑8000-MAX处理器,拥有8颗核心,安兔兔跑分可以达到76万,虽然和顶级处理器仍有差距但在1000多元的手机当中已经不错。此外OPPOK10还支持Wi-Fi 6技术和NFC功能,日常使用当中会非常方便。
而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体验,这款手机还加入了金刚石VC液冷散热技术,在游戏中可以幅减少手机发热从而保障手机运行的更为平稳,不出现掉帧等情况。
Redmi K40游戏增强版
红米K40游戏增强版近期有秒杀活动,京东8GB 128GB版本秒杀价1989元,下单时还可获赠季度碎屏险。
红米K40游戏增强版这款产品属于后补版本,所以更多是为了提升游戏玩家使用体验。配置方面其使用联发科天玑1200处理器,这款处理器属于中上游芯片,所以性能方面也不弱,同时其还配备了6.67英寸OLED柔性屏幕,并拥有120Hz屏幕刷新率,这也使得整个手机在游戏观感方面非常优秀。
拯救者Y90电竞手机
拯救者Y90电竞手机京东16GB 256GB版本售价3599元,下单可领取满1000元减15优惠券,券后价格3584元。
拯救者Y90电竞手机整体配置非常高,当然笔者推荐的版本配置较高,购买时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配置低一些的版本,价格相对更便宜一些。配置上联想Y90使用高通骁龙8Gen1处理器,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体验还为手机配备双X轴线性马达以及四肩键双压感按键,同时还拥有144HzAMOLED屏幕、5600mAh电池等极度硬核的配置。
红魔7 Pro游戏手机
红魔7 Pro游戏手机京东12GB 128GB版本售价4299元,没有特别多的优惠政策。
红魔7 Pro作为一款专业级的游戏手机在配置上一点不含糊,这款手机使用高通骁龙8 Gen1处理器,同时配备LPDDR5和UFS3.1级别存储,同时还在手机当中加入独立显示芯片红芯1号,这是不多见的配置。而屏幕方面则提供了一块6.8英寸的AMOLED全面屏,整体游戏沉浸感更强。
目前这四款手机均在京东商城有售,有需求的用户可以前去购买。
(8088141)
DIY价格观察:CPU稳中有降5600G神价
锐龙7000的发布预告了ZEN4架构以及全新AM5插槽新品,也有不少玩家在等着秋季新品上市,猜测X670和B650主板与锐龙7000处理器会在9月左右开售,也就是大概还有2个月的时间要等。
从目前来看,CPU市场的价格仍然比较平稳,即使刚过完618的大促,也没有出现价格大涨,不管是AMD还是英特尔,都有小幅的价格调整,我们具体来看一下。
英特尔12代酷睿分成两大板块,其中i5-12600及以下的CPU价格变化略大,12400F和12600K是近期较为抢手的产品有50元涨幅。
有趣的是,12490F在降价60元之后,价格比12400F还便宜了5元,而且睿频达到4.6GHz高了0.2GHz,成了更加值得入手的产品。
在i7-12700及以上的CPU这边,出现了集体的小幅降价,除了12900和12900KS之外货源充足,如果追求高性能平台可以入手。
来到AMD这边,锐龙5000的入门产品价格基本上没有波动,其中5600G仍然是1200元算是好价,目前京东商城的5600G来到1249元也是值得入手的价格,如果有PLUS会员搭配全品类券可以做到非常接近线下的价格了。
高端产品中,5800X和5800X3D有小幅的价格上涨,而5900X和5950X则有小幅下降,虽然20元的在其价格面前降幅并不大,但也是一个好的迹象了。
总的来说,AMD和英特尔的整体价格走势相近,中端产品的出货量较高,有小幅的价格上涨,而入门和旗舰的价格有小幅下降。
最后再提醒一下大家,如果追求更高的性价比,可以直接购买板U套装,而不用分开购买CPU和主板,其产品是一样的,但是选购产品的时候要选择有零售的主流主板,避免买到专为网吧或电商整机打造的缩水板。
(7957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