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村封印蚩尤(游戏史上四大土豪玩家,充值过亿,官方为其三次修改版本上限)
百花村封印蚩尤文章列表:
游戏史上四大土豪玩家,充值过亿,官方为其三次修改版本上限
超高的属性,逆天的操作,游戏中的土豪玩家一旦出现,就在挑战游戏和玩家的可承受上限,而在游戏史上就有四大土豪玩家的强度,超乎凡人想象,凭借着自身的强大,成为了游戏史上经久不衰的话题!
四大土豪玩家第一位就是曾经的传奇8l!
如果玩家提问在游戏中充了上亿是什么体验?放眼整个游戏圈,只有传奇的8l可以回答。在当时传奇中,玩家的普遍等级还是40级左右,而8l依靠着数次冲级,成为了热血传奇一位到达999级的玩家,并且为了能够让8l达到顶级,官方当时还更新了数个版本,为的就是给8l大哥开放新的等级上限,第一次开放250级,第二次开放600级,到最后开放999级。
8l的等级碾压带来的结果就是他的角色属性的可怕,高达几十万的血量,近千点的双抗,堪比终极BOSS的他因为无聊,选择光着身子一人攻沙!
那日百名法师和战士对他疯狂输出,但只能打下他的血皮,在疯狂砸技能1个多小时后,8l才死亡第一次,但彼时的他带着重生戒指,直接满血满状态原地复活,复活后8l大开杀戒,一把裁决手起刀落,劈倒了一片又一片的普通玩家,最后3小时的攻沙以其胜利而结束。
世间神豪无数,但是能够将烧钱做成直播的就只有一位,他就是DNF的旭旭宝宝!
旭旭宝宝每天8-10个小时的直播内容非常的简单,就是当着几百万观众,烧钱!一年365天,除了商务就是烧钱,光是2019年他就在DNF中烧掉了三千多万。而他烧钱最厉害的一次就是曾经的光剑强化赛。
在那次光剑强化赛中,旭旭宝宝和另一名土豪玩家为了打造国服第一光剑,大烧三天三夜,第一天60万,第二天120万,第三天300万,短短三天烧掉的金额,足够抵得上大部分人一辈子打工赚的的总数。当然如此大的花销,依靠的也是旭旭宝宝的工资支持,曾经斗鱼流出的工资单中,旭旭宝宝一月光是礼物收入就达到1600万!
如果说以上两位玩家因为烧钱多,被官方捧在手上,那下面这位烧钱多了,反而被限制参与游戏的竞技内容!
在梦幻西游的武神坛赛场上,曾经有一个服的战队连续称霸14届,这支战队就是威少带领的百花村。为了打造这支战队,威少前后投入上亿元,要知道在百花村之前,从没有服务器能够完成4连冠,更没有服务器敢用三法系封印蚩尤!
服战第一百花村,这是当年梦幻玩家中的口口相传的故事,在百花村如此强的统治力下,为了保持服战的活力,官方只好对百花村战队做出限制,那就是拒绝其参加服战!其实力之强由此可见一斑!
最后一位土豪玩家就是来自热门手游蜀门的玩家——土豪林辉!
在当年蜀门手游争霸天下第一城时,林辉为了能够一统蜀山,成为天下共主,先后投入资金无数,并且为了扩大自己的实力,在现实中招兵买马,将自己所在区的大佬尽数收归旗下,招到自己的别墅之中进行作战训练。
当然还不知道于此,为了能够让队伍的战斗力上升,林辉还投入巨资,为团队中的14位成员打造了数套极品十阶金装。在蜀门手游中这十阶金装,光是拥有一件那都是普通帮会的座上宾,而拥有一套则是足可以成为称霸一方的统领,而在林辉的团队中这只是一个入门起步!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队员的积极性,林辉还为自己的团队准备了丰厚的奖金,每次训练结束都会根据表现为团队成员发上数万元的奖金,出手之阔,前所有为!
当然最后林辉凭借自己的团队轻取蜀山三城,成为了天下第一城主,至今蜀门的玩家还对土豪林辉的故事记忆犹新!
你还知道哪些土豪玩家?
欢迎在下方评论分享!
更多游戏圈八卦资讯,关注门叔不迷路~
陕西宝鸡神仙窟宅传说道教神仙曾居住此处
宝鸡地区在公元前50世纪左右,已经是原始社会村落密集地区,现已探明的宝鸡史前遗址就多达700多处。而且道教的教事活动莫过于山,因为山是天与地之间的过渡,也是道教神仙降临凡间的最佳居处。
较能反映史前宝鸡社会面貌的是北首岭遗址。北首岭遗址北依陵原,南临川道,是7000多年前先民们劳动、生息的场所,是宝鸡地区目前已发掘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其范围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6万平方米。遗址东西隔金陵河,台地高出水面30米,宜于农牧,是适宜人类生息的天然场所。宝鸡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种粟的地方之一。生产工具有石斧、石锄、石铲、磨石等,而且治陶技术也比较发达,制作的陶器种类齐全,十分精彩。如在一个陶壶上,勾画着一只机警的水鸟,有力地叼住一条大尾巴鱼,大鱼痛而回首挣扎,水鸟展翅紧叼不放,画面引人,妙趣横生。可以想象史前的北首岭一带曾经是茂密的森林和翠绿的草原,先民们成群结伙地用磨制的石器开垦种植、猎取野兽,以顽强的毅力与大自然抗争,神态该是多么严峻和快乐!
天台山 是秦岭山系,距今宝鸡市区约30公里,面积120平方公里。主峰莲花山,海拔2198米。天台山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旧《宝鸡县志》载:“诸山环绕,岗阜突出,形似莲台”,山涧有洞,洞旁有灵泉,且相传天台山乃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炎帝采尝百草而中毒遇难之处。优美的自然景色、独特的地理面貌、众多的文物古迹和丰富的传说故事汇集成了绝妙的人文景观,使此山更具有了名气、灵气,集古、奇、雄、秀、险、幽为一体。天台山口有个烧香台,相传是黄帝求救炎帝而焚香表达心意的地方。
天台山第二大景观叫“风透玄关”,也是宝鸡八景之一。玄关位于伯阳山,石崖突兀,巍峨挺拔。传说当年老子在华山潜心修炼,混元老祖感其心诚,就指点他说,华山的确好,但在此修炼者太多了,难以清静,天台山是修行的好去处。老子听了此话,就骑着青牛西行,被宝鸡天台山的山高水绿景色所迷住,居住于此。由于有玄关挡道,老子便让青牛以角拱石,穿石为洞。洞高2米半,宽2米,山风穿洞而过。从此,留下了“风透玄关”的自然美景和“老子骑牛过玄关”的道教动人故事。现在这里有一个天然、人工合成的山洞,高4米,宽3米,深3米有余,内供老子像一尊,正襟危坐,神态非常安详。伏羲氏、孙膑、葛洪等也在伯阳山居住过。
石鼓山位于渭滨区石鼓镇石嘴头村,山上曾有石鼓堡,山东南石鼓寺旧址发掘出的《重修石鼓寺记》碑文载:“昔之石鼓实出于此。”石鼓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石刻之一,石鼓文是先秦文学中的瑰丽诗章,也是我国古典书法艺术的珍宝。关于石鼓的年代,多数学者公认为秦时刻石。据我国著名文物考古学家郭沫若研究考证,石鼓文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送周平王东迁的纪功石刻。由于石鼓文是歌颂秦国君臣游猎活动的,所以又称为“猎碣”。当年的石鼓山肯定山石横卧,林密草深,是游猎的理想场所。周宣王于马啸犬吠、鼓喧角鸣之际,弯弓放箭,其威武显赫令人崇拜,太史籀为作纪功游猎之碣,就在这石鼓山上勒石成鼓,鼓上各刻一组四言古体诗,每四字为一句,每鼓句数不齐,鼓文字体为籀文。郭沫若写有《石鼓文研究》。
陈仓山又名鸡峰山、宝鸡山、鸡山,位于宝鸡市渭滨区马营镇柘沟村南,距市区10余公里,主峰海拔2014米。据《史记·封禅书》载,秦文公时游猎陈仓山,得一石色如肝,视作珍宝,故称陈宝;又传得石时有声如雷、野鸡皆鸣,又名鸡鸣神。后在山上置宝鸡鸣祠,所以唐时改陈仓为宝鸡。鸡峰山北望吴岳,东接太华,巍峨高耸,直插云霄,远眺似鸡冠,为关中八景之一。还有一种说法,说秦穆公酒醉酣睡,梦见一位仙资丽质的美貌夫人手持天符引他朝拜后说,我是陈宝夫人,居于陈仓山,你能为我立祠永祀,我将使你成就霸业。话音刚落,就闻野鸡飞鸣,秦穆公惊醒,天亮后狩猎于陈仓山,果然猎获一只雌鸡,羽毛光滑如玉,色彩艳丽喜人,还未等他问话,忽然金鸡长鸣一声化作石鸡,随从进言石鸡就是陈宝,穆公顿悟梦中所托,下令修建“宝鸡祠”于陈仓山。山上有棒棰石,高约10余米,直径约5米,呈圆柱形,竖立山头,在苍松翠竹映照下,分外壮观。还有刀劈石,是入山的唯一通道,悬崖石壁上开一石缝,宽不到1米,似刀劈,故名。宝鸡祠前有一突兀岭岗,顶端竖有一铁鞭,相传是鸿钧老祖执法所用的铁教鞭。
吴山又称“吴岳”、“岳山”,位于宝鸡市陈仓区新街镇。作为古雍州的第一名山,有峻峰十七座,其中镇西峰、大贤峰、灵应峰、会仙峰、望辇峰五峰,形如五朵秀美的芙蓉,玉立为群峰之冠。吴山东西宽9公里,南北长13公里,总面积3340公顷,是座融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为一体的名山,在史书中多有记载。如《山海经》说:“吴山之峰,秀出云霄,山顶相捍,望之常有落势,其位西方,故曰西镇。”据考,吴山一带是人类最早活动的地区之一。传说黄帝之师吴权、姜太公的先祖伯夷均诞生在吴山,大岳部族(又叫太岳、西岳、四岳)、吴回部族的兴起和发展也在吴山。在尧舜时期,作为四岳(其它三岳为山东沂山、山西霍山、浙江会稽山)之一,受到舜帝的祭祀。商末周初,太伯、仲雍在吴山建立了“句吴国”。汉代仅汉武帝就来此祭祀达13次之多。隋代正式在吴山建造庙宇,唐天宝八年(749年)封吴山为“成德公”,至德年间(756—758年)封吴山为“天岳王”。此后历代封建帝王登基,均遣官致祭。达官贵人、文人墨客、道士游仙等多有来此奉命祭山、登临览胜、修道养性之举。据文献方志记载,各代描写吴山的诗歌多达200余首、碑碣130余通,素有“小碑林”之称,碑文真、草、隶、篆俱全,回、汉文全有,可惜大多被毁于“文革”期间,现在摩崖上仅留“吴山云峰”、“晴岩飞雨”、“五峰挺秀、二华同高”等石刻。
太白山古称“太乙山”,位于今宝鸡眉县、太白交界处,为秦岭最高峰,海拔3767米。其胜景久为世人瞩目,《水经注》中写道:“太白山南连武功山,于诸山最为秀杰,冬夏积雪,望之浩然。”“太白积雪六月天”为宝鸡八景之一。其峰危峻兀立,山势峥嵘,以高、险、奇、寒闻名于世。相传太白金星为驱妖降魔,奋力拼杀后力阻妖气南侵,坐化为白如美玉的山峰,故名为太白山。太白山顶峰拔仙台,相传是姜子牙斩将封神之处。台顶有一跑马梁,相传东汉刘秀当年曾在此驯马练骑,因而得名。太白洞中有冰柱,终年不融。相传太白山大爷海畔有一种神鸟,形似飞燕,池内若有片叶小草,“鸟必衔去”,神鸟化为“神鸟童子”。湖畔铁碑文云:“凡军旅经行,不得击鼓鸣钟,鸣之风雨立至。”更给这大爷海笼罩了一层神秘莫测的气氛。
太白山仙道传说很早。汉初有栎阳(今陕西临潼武屯)人谷春隐于此,后世为其立谷春祠。汉成帝(前32—前7年在位)时,建太白山神祠。唐天宝(742—755年)间,封太白山为神应公,封金星洞为嘉祥公。唐宋时,有众多道士隐于此山,孙思邈就曾在太白山采药行医。历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苏轼、梅询等还曾登山赋诗,不少人还与道士交往谈经。宋初封太白山为济民侯、明应公,《云笈七签》列为十一洞天。清乾隆(1736—1795年在位)年间封为灵普润福应王。
陇山位于秦岭西北端、渭河上游,古称陇坻。《读史方舆纪要》载,陇山“山高而长,北连沙漠”,“关中四塞,此为西面之险”。陇山是炎帝部族活动的重要地区,道教活动遗迹也很多。陇山北距崆峒山仅百余公里,汉武帝等去崆峒山时路经陇山,留下了不少传说故事。陇山有龙门山,又名景福山,海拔1800米,上有凤爪、朝元、定心三峰,有龙门、早阳、黑虎、雷祖、湘祖、八仙等36洞,有黄龙、黑虎、青龙、青石、莲花等24潭。龙门山古名灵仙岩,相传尹喜曾隐居于此,因汉代娄景称此山为洞天福地,故改名叫景福山。孙思邈曾避诏此山的太玄洞;丘处机在此处隐修7年开创了全真道龙门派。
关山草原位于陇县关山乡,海拔2000米,总面积12万公顷。历史上是守疆卫土的军事要隘和东进西出的重要通道。自秦代开辟“回中道”、“陇关道”后,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西巡,外交使团往来,商贾邮驿进出,乃至唐代高僧西天取经,均经此道越关山而行。闻名中外的古丝绸之路也是过关山而去。著名的《木兰诗》中说:“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很多学者认为,该诗中的“关山”即指此地。关山山脉有大岭山、南光山、牛心山等众多支脉,自西向东排列着咸宜川、蒲峪川、梁甫川、梨林川等四条大川。丰美的草原、丰富的山珍、众多的珍禽异兽,使这座崇山峻岭生机盎然、仙气腾天。
紫柏山位于素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的凤县南部,海拔2538米,总面积82平方公里,乃名山之一。该山气候湿润宜人,峰崖峻岭竞秀,岩洞泉溪交织,动植物珍奇荟萃,民俗风情独特,引得古往今来许多仙道于此游历修行。紫柏山因山上遍生紫柏而得名。其山体自北向南,逶迤绵延、高仰前首、后弛巨尾,势如腾飞之巨龙,故又称“龙如山”。山内溶洞广布,且位置险峻,幽深莫测,有龙宫洞、燕子洞、狮子洞等等,风韵无限,色彩神秘,为历代人们提供了探险、求知、修身的绝佳境地。著名的“蜀道”连云栈道绕山而行;诸葛亮五次率军北伐中,曾有四次从此山经过;汉初张良辅佐刘邦取得帝位,隐居于紫柏山下,即今留坝县之张良庙。这里还留有古时石碑和摩崖石刻,以及传说的陈仓墓(即为韩信指路,反被韩信所杀的樵夫之墓)。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西南五十多华里的大散岭上,为历代兵家所争之地。一座大散关,千古路难行,它横锁陈仓道(即故道),北起古陈仓(今宝鸡市东),向南沿着清姜河经益门镇、二里关、观音山、大散岭,顺着嘉陵江谷道至凤县抵达汉中。古时江汉流域的羌、蜀等部族与渭、黄流域的华夏族,就踩着陈仓古道往来,留下了许多动人的传说。中国历史上,大散关、陈仓道发生过有史可查的50多次重大军事行动。关岭的北梁上有一座陡峭的山峰,当地人称“纱帽石”,相传这是古老的“烽火台”遗址。站在烽火台上居高远眺,可见关岭豁口险要,绝壁峭立,岭岩如刀劈斧砍,山下姜水沿谷飞流,水击岩石,风吼雷鸣,出入只有一线之路,确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秦征服八蜀,刘邦还定三秦,曹操收复汉中,北周柴荣攻克黄牛铺,赵匡胤诛灭后蜀,朱元璋平定四川,康熙帝削平三藩等等,都从这横锁的大散关崎岖古道上往返。道教老祖老子也曾在大散关逗留休息,道教大师张三丰也踩着古道、途经大散关数次往返于秦蜀二地。
灵山古称莲花山,位于凤翔县境内。因有大小九个山头,亦称“九顶莲花山”,约占地1000多公顷。相传秦穆公在此狩猎,遇见灵鹫鸟,就将莲花山改名为“灵鹫山”,简称灵山。山上有梅子岭、舍身崖、看柏树、牛犊泉四景。唐代以后在灵山上除建有净慧寺外,也供奉着道教诸仙。现在灵山梅子岭建有3门,大殿5进,建筑具唐宋风格。
钓鱼台位于渭河南岸,秦岭北麓的伐鱼河(古称磻溪河),距宝鸡市45公里。地形呈带形,古柏森森,山青水秀,怪石兀立。这里是商末周初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姜太公隐居钓鱼之地。历史上周文王访贤招纳姜子牙兴周灭商,为周朝奠定800年江山之事就发生在此,故有“垂钓始祖发祥地”、“伐纣兴周起步点”之称。姜太公(?—约公元前1021年)姓姜名尚,字子牙,号飞熊,东海上(今河南许昌)人。因后来被文王封为太公望,所以又叫姜太公、姜望。又因其祖先伯夷佐大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吕,所以又叫吕尚。其远祖为炎帝神农氏。由于在灭商中功劳最大,被封于齐。后世将姜太公神化成全智全能之人,所以伪托其名的军事著作可谓洋洋大观,有《太公》、《谋》、《言》、《兵》、《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等等。这些著作如今多已亡佚,仅存《六韬》一书,虽说该书保留了太公的某些军事思想,但多数学者认为该书出自战国后期人之手。姜子牙隐居垂钓和辅周灭商事迹在《周志》、《水经注》、《搜神记》、《吕氏春秋》、《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更是作了大肆渲染。自汉始钓鱼台建文王庙,唐贞观(627—649年在位)年间在钓鱼台建太公庙,上元元年(760年)唐肃宗追封他为“武成王”,与儒家宗祖孔子相提并论。传说当年姜太公来此隐居时,这里寸草不生,他就借来太上老君的青牛,耕山梨石,播种柏树,使千亩柏林绵延数千年,而且许多柏树因山势长出了犹如“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金鸡独立”等状,惟妙惟肖,令人遐思不已。在太公庙前河床上巍然屹立着一块巨石,上阔下小,形若莲蓬,俗称“丢石”,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时所遗。传说此石有宝,有缘之人扔一小石子落在石上,便可赐福得子。
周原位于关中平原西部,南临渭河,北依岐山,西界千河,东到武功漆水河。东西长80公里,南北宽30公里,这是广义的周原,狭义上的周原是指周人都城所在地,即“岐邑”,位于今陕西扶风和岐山交界处,东西约5公里多,南北约4公里左右,总面积24平方公里,即今人所称“周原遗址”。周原是周人发祥地,周族是在泾渭流域发展起来的民族,经过苦心经营而东进灭商,统一天下。周原作为周人建国时期的都邑和宫室、宗庙所在地,直到戎狄入侵、平王东迁,延续了将近300年。在此出土的大盂鼎、毛公鼎等青铜器,被清代奉为“四大国宝”。在此地出土各类文物达2万多件,其中商周青铜器500多件,各类陶器600多件,有字甲骨298片计1009个字,价值连城,意义非凡。
周公庙位于岐山县城西北15华里的凤凰山南麓,面积61万多平方米。三面环山,一面接平川,形成一个“凹”字。《诗经·大雅·卷阿》篇中描述的“有卷者阿,飘风自南”,即指此处。相传周文王“凤凰鸣矣,于彼高岗”的凤凰山,也在离此不远的北边。远在距今5000年前,此地就有先民活动,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周人迁徙周原建国后,古卷阿就成为周人的属地,当时将岐地划为周公和召公的采邑。“卷阿”是周公采邑。相传周公在摄政时期和晚年,曾在此制礼作乐,演绎八卦。唐武德元年(618年),高祖李渊诏令创修周公祠(后改为周公庙),再经历代修葺完善,规模不断扩大。历史上佛、道又在北庵凿有神洞10孔,使该地又成为儒、释、道三教合一之地。
宝鸡是炎帝故里,关于炎帝流传下来很多神话传说。
相传我国古代“三皇”之一的炎帝神农氏生于陈仓(今宝鸡市)清姜河东岸的蒙峪沟,他曾用自己超群的智慧和惊人的毅力,振兴农业,制作工具,口尝百草,研究医药,制服水患,播种庄稼,采药行医。由于炎帝善于利用太阳光照,促进五谷生长,世人尊他为“太阳神”。在民间传说中,他和黄帝一起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相传炎帝小时候在村口玩耍,发现身后一潭清水,就准备下去。忽然泉中游出九条小龙,朝炎帝身上喷水,为炎帝洗尘除污,洗着洗着,炎帝身躯增高,头上怪角、身上疥疮全无,变出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后人为了纪念炎帝,在此泉旁立了块“御圣九龙泉”的石碑,又在其地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神农祠”。现在原祠已毁,易地重修于宝鸡市区原河滨公园内,名为“炎帝祠”,而“九龙泉”遗址尚在,旁边有“九龙泉”碑。
传说黄帝大战蚩尤时,开始时九战九败,就向炎帝求援。炎帝此时因年老体弱已经离开中原回到宝鸡天台山安度晚年。黄帝从涿鹿来到蒙峪沟,进了南天门,登上第一道山峰,点燃信香。此时炎帝正与九天玄女在天台山采药,闻得信香,占卜知道黄帝的来意,就告知了九天玄女。九天玄女敬重炎帝的仁厚,便下山向黄帝面授机宜。黄帝学得九天玄女的战法,又焚香三日,以谢炎帝不记前嫌之恩德。后人为了纪念黄炎二帝,将这座山称“烧香台”,建宫造亭,朝拜祭奠。
炎帝神农氏是中国医药学的始祖,是我国古代文献所记载的遍尝百草、研究医学的第一人。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连在一起,什么粮食可以吃,哪些药物可治病,无人能分清。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为此,他决心遍尝百草,把对身体有好处的放在左边袋子里,以作药用;把对身体不利的放在右边袋子里,以提醒大家注意。决心一定,就带着一批臣民出发了,走到一个地方,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了奇花异草,大老远就能闻到香气。在山里行走时,与野兽不断地进行搏斗,七天七夜后终于把野兽都打跑了。这个山就是今天宝鸡的天台山。当时臣民们说山里太险恶,劝他下山,神农坚决地说为了百姓,个人吃苦受累怕什么,绝不能退缩。他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下。只见这座山半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没有梯子是上不去的。神农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后来人们就把这个小山峰叫作“望农亭”。突然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上爬了过来,就灵机一动,心里有了办法。他叫大家赶紧砍木杆,割藤条,然后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不停工,整整搭了365天,终于搭到了山顶。
梯子搭好后,炎帝就带着臣民们攀登木架,登上了山顶。他一边叫大家防着狼虫虎豹,一边就开始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去尝。晚上,他让臣民生起篝火,趁着火光把白天尝过的花草记录下来。对于他尝过的草,哪些苦、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治病,他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据说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便觉得天旋地转,知道自己中毒了,当臣民们把他扶起来后,他已经说不成话了,只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前面的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吃了灵芝草后,毒气慢慢解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能起死回生。他尝完了一山又一山,尝遍了百草,为人们找到了可以充饥的五谷和可以治病的草药,还将自己发明百种草药的药味、药性整理为一本《神农本草经》一书。当他140岁高龄时,仍然不顾年迈体弱,登上天台山挖草尝药,因误尝“火焰子”(又说是“炎焰子”)而仙逝于老君顶下。世人为了纪念这位“华宗汉祖”,曾在此建造了炎帝寝宫,修筑了神农骨床,几千年来祭祀不断。今人研究分析说,《神农本草经》不是一个时代和少数人的手笔,而是若干时代、若干人对于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以及后代人所掌握的药物学知识的集大成之作。如果说《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药学的顶峰,那么《神农本草经》便是中国药学的奠基之作。
在天台山东北方,距其有半里路处,有座燕麦岭。传说炎帝教民稼穑,种的第一季粮食是荞麦,第二季粮食是麦子。当时麦子没有名字,大家就用他的名字命名叫“炎麦”。这种麦子随着部落的迁徙、扩大,传遍了黄河中上游,甘肃人称其为“燕麦”。因这座岭遍种此麦,故名“燕麦岭”。岭之半山腰上有一石洞,深3米,直径约1米,相传是古代军事家孙膑死后化成神仙来天台山修身养性、面壁坐禅之处。
天台山有三峰:人头峰、寄马峰、天柱峰。三峰排列,气势雄伟。其中天柱峰最高,上有座莲花顶,与我们中华民族的国名“中华”二字的由来有很大的渊源。每当日出日落时,这里霞光辉映,雾海翻腾,石莲浮游,蔚为壮观,人称此峰此景是“三昧生莲花”。传说炎帝神农成帝前,在天台山练出了一身好武艺。一次,他约请天下部落首领汇聚天台山比武论艺,并请来了天帝仲裁。由于炎帝神农武艺超群,天帝感到欣慰,想提携炎帝作为人间帝王,便有意发了一道口谕:谁能一夜建造一座登天梯,能使茫茫大海中长出石莲,便封谁为人间帝王,统管天下大事。炎帝神农果然在一夜间造出了三座排空的天柱峰,怀中抱着一座石莲。天帝见了十分欣喜,当即封神农为“赤帝”。炎黄子孙为了纪念祖先炎帝的功业,就以“三昧声奇花”为缘由,把天台山莲花峰称为“中华”(古代“华”与“花”通假),也把中国叫作“中华”。
传说我们今天的“集市”也是由炎帝的“日中为市”发展而来的。距天台山20公里处,有块地势平坦、绿草成茵的地方,是传说中炎帝治世时首创的“日中为市”的古遗址。炎帝当年作了姜炎族首领后,由于他能教民稼耕,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为民治病,百姓丰衣足食,有了剩余的产品。但是问题来了,有人有粮却无陶器盛装,有人会造弓箭却无牛耕地,烧陶者需要粮食,打渔者渴求兽皮,这样就产生了物物交换。但由于没有专门的市场和统一的时间,交换起来很不方便。经过实际考察,炎帝发明了“日中为市”,即日头正午大家在此交换,极大地方便了族人,促进了贸易交流。“日中为市”的产生,表明原始市场开始出现,是以后的“集市”雏形。
神农氏:传说中的上古医家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古代人物,与燧人氏、伏羲氏合称“三皇”。传旧说神农氏是农业、商业、音乐和医药的创始人。战国时人传神农氏“人身牛首”,教人播种五谷,发明农业生产工具,传授打井技术,是为农业神;又曾“日中作市”,使民交易,是为商业神;又曾创制五弦琴,是为音乐神;又曾创医药,是为医药神。一说神农氏即炎帝。
神农氏画像
一、神农真神
神农氏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与燧人氏、伏羲氏合称“三皇”。关于三皇的说法有多种,将燧人、伏羲氏、神农列为三皇,最为恰当,这反映了中国原始社会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在燧人氏时期,人们学会了人工取火,饮食由生吃进步到熟食,人的体质提高了。在伏羲氏时期,人们从血缘婚进步到族外婚,种族得到了进化,中国也从母系社会逐步进入父系社会。神农氏时期,人们学会了种植与养殖,从狩猎采集过渡到农耕,人类社会进入农耕文明时代。
远古时代,人们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神农氏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们农业生产。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
关于神农氏的历史有几种记载,《易·系辞》载:“神农氏作,斫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以教天下。”从此,中国原始社会许多族群由以狩猎和采集为主要谋生手段逐步转向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白虎通义·卷一·号》载:“谓之神农何?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淮南子·修务训》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草木之实,食螺蚌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这些说明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耒耜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神农氏功绩伟烈,被尊为“农皇”、“地皇”。《尚书大传·卷第四》说:“神农为农皇也……神农以地纪,悉地力种谷疏,故托农皇于地”。指其功德在于发挥地力,故称“地皇”。
《史记·五帝本纪》载:
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
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
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这说明黄帝时期,神农氏的时代已经衰落,诸侯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黄帝危害最大的蚩尤,把他伐灭,随后黄帝征服了不服自己的炎帝,威望大振,于是取代神农氏而有天下。这也说明神农氏与炎帝不是一个人。
《庄于·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这说明神农氏不事征伐,不以武力扩充势力。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九穗谷,飞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落下,神农氏把它埋在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谷子。他把谷穗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砍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谷子连年种植,解决了人们的吃饭问题。
二、尝草传奇
据《淮南子·修务》记载:“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嬴蛖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之宜,燥湿肥墝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后世神农氏尝百草而始有医药的传说,多源于此。
张惠斌作《神农尝百草》
有这样一则故事,传说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共生,药物和百花相杂,哪些果实可以吃,哪些草类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为生,飞禽越打越少,走兽越打越稀,人们食不果腹,坚持饿肚子。可怕的是生疮害病,无医无药,忍痛煎熬,时常要慢慢等死。
如何解决百姓的吃饭和治病问题,神农氏苦苦思索,怎样才能使百姓不饿肚子,得了病得到治病,减轻百姓的疾苦,他冥思苦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办法。
这一天,神农氏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奔向西北大山。他们走了七七四十九天,腿走肿了,脚起茧了,最后来到一个山区。眼前高山奇峰相连,道道峡谷,流水潺潺,漫山奇花异草,香气扑鼻,令人陶醉。在他们继续前行时,突然,一群狼虫虎豹从峡谷窜出来,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氏指挥臣民们挥舞神鞭,驱赶野兽。野兽也是饿急了,打走一批,又来一批,众人打了七天七夜,最终将野兽全赶跑了。那些贪婪凶猛的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道道伤痕,后来变成了身上的斑纹。
臣民们见这里太危险,打了退堂鼓,劝神农氏回去。他坚定地说:“不能回!百姓忍饥挨饿,忍受疾病的折磨,我们怎能回去呢!”他领着众人进了峡谷,来到一座大山脚下。
这座大山高耸入云,半截插入云彩里,四面悬崖峭壁,刀削一般,崖上瀑布垂帘,长满青苔,溜光水滑,没处登,没处抓,爬半尺都难,没有登天的梯子别想爬上去。臣民们劝神农氏趁早回去。他坚决不同意,使命沒完成,回去就等于前功尽弃。他爬上一个小石山顶,四周眺望,琢磨着如何才能登上眼前这座高山。后来,人们把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
忽然,他的眼睛一亮,茅塞顿开。他看见几只金丝猴,在高悬的古藤和横倒的朽木上辗转腾挪,眨眼功夫就爬上了高山。他把臣民们召集起来,让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一层,不管刮风下雨,还是严冬酷暑,从不停工。经过一年的苦战,搭了三百六十层,终于搭到了山顶。传说后来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氏的办法。
神农氏率领着臣民,攀登木架,爬上山顶。山上是花草的海洋,百花盛开,五颜六色、密密丛丛,芳香袭人。他叫臣民加强戒备,预防狼虫虎豹偷袭,自己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品尝,判断哪些可以吃,哪些可以作药。他命臣民们在山上栽了几排密密实实的冷杉,当作城墙,以防野兽进入,在墙内盖了茅屋,以遮风避雨和生活居住。
白天,神农氏领着臣民在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借着篝火的光亮记载一天的收获:哪些草是苦的,哪些是热的,哪些是凉的,哪些能充饥,哪些能治病。后来,人们把他住的地方叫“木城”。
神农氏尝百草也是有代价的,是很危险的。有一次,他把一种草放到嘴里一尝,顿时感觉头昏脑胀,眼冒金星,天旋地转,栽倒在地。臣民们扶他坐起,他知道中了毒,但已说不出话了,他指着面前一棵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把那棵灵芝用嘴嚼嚼,喂到他嘴里。很快,他的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臣民们怕他再出危险,劝他下山。他还是不肯,又继续尝百草了。
经过七七四十九天的努力,他尝遍这里每座大山的花草,做了详细的记录。他尝出稻、黍、稷、麦、豆能充饥,他们把种子带回去,让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365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经》,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准备下山时。他们搭的木架不见了,那些搭架的木杆,竟长成了一片林海。他正在发愁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庭去了……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前住过的寨子,叫“留香寨”。
三、本草真经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作者亦非一人,成书非一时,是汇集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配伍规则和“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这是我国药物学最早分类法,为历代沿用,所载药物药效绝大部分是正确的。
《神农本草经·序录》称:“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需判别药性来使用,如百合、当归、龙眼、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
《神农本草经》中也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药物理论,奠定了药物学的理论构架。在药物配伍方面,提出了君臣佐使的组方原则。上品药为君药,中品药为臣药,而下品药为佐使药。在组方时,方中既要有君药、臣药,还要有起协助作用的佐使药。其比例为一君、二臣、三佐、五使,或者是一君、三臣、九佐使。
在药物配伍中,要讲究“宜”和“忌”。《神农本草经》提出了“七情合和”的配伍原则:“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和合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勿用相恶相反者。”也就是说,中药饮片的配方一定要讲究药物的药性和相互作用对药效的影响。所谓单行者,是指一味药独立发挥作用。如独参汤、首乌片。所谓相须者,是指两种作用相似的药配伍,有相互协同的作用。如大黄与芒硝,当归与白芍。所谓相使者,是指两种作用不同的药配伍,可相互促进。如黄芪与茯苓,白术与防风。所谓相畏者,是指一种药能抑制或减轻另一种药的烈性。如桔梗畏白芨,丁香畏郁金。所谓相杀者,是指一种药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的毒性。如大黄与附子,甘遂与赤芍。所谓相恶者,是指两种药合用会降低或丧失药效,属配伍禁忌。如元参恶干姜,巴戟恶雷丸。所谓相反者,是指两种药合用能产生毒副作用,属配伍禁忌。如乌头反半夏,细辛反藜芦。七情原指人的七种感情或情绪。《普济方》
称喜、怒、忧、思、悲、恐、惊为七情。对于“七情和合”,明代的李时珍曾有精辟的概括,即:“独行者,单方不用辅也;相须者,同类不可离也;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杀者,彼之毒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反者,两不相合也。凡此七情,合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制宜,可用相畏相杀者,
不尔不合用也。”实际上,上述七情归纳起来不外协同和颉颃两个方面。
《神农本草经》中对于所收录的各种药物的功效和主治疾病都有简要的记载与描述,实践证明,它对所载药物的功效认识大多是正确的,如人参补益、黄连止痢、麻黄定喘、常山截疟、大黄泻下等。所载药物主治疾病涵盖了内、外、妇、儿、五官等科170余种疾病。此外,对于药物的性味、产地与采制、炮制方法、用药原则和服药方法等都有涉及,极大地丰富了药物学的知识体系。
《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其影响是极为深远的。它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一直被后世方剂学所沿用,在《神农本草经·序录》中归纳了13条药学理论。它规定了药物的剂型,认为:“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主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它对药物治病取效提出客观评价,认为“凡欲治病,先察其源,先候病机,五脏未虚,六府未竭,血脉未乱,精神未散,服药必治。若病已成,可得半愈。病势已过,命将难全。”它强调辨证施药,提出要辨别疾病的寒、热性质用药,辨别病因而治,辨别病情轻重用药。它重视服药时间与疗效的关系,认为“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它遵循“药有阴阳”理论,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有寒热温凉四气,应对药“有毒无毒,斟酌其宜”,药有“七情和合”,等等。这些理论指导着后来的医学实践。
但是,《神农本草经》也有其局限性,一是在药物总数的确定受术数影响,所载药物仅365种,许多汉代常用药物均未收入。二是部分药物学理论受汉代儒家尊君思想影响,脱离临床实践,如“上药为君”理论,认为上药可不老延年,机械地规定方剂中君臣比例等。三是受方士的影响,片面夸大药物的益寿延年作用,四是对金石类药物的功效和毒性认识错误,对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这几种有毒的石药,只认为矾石“有毒”,而将石胆、丹砂列为上品,谓其多服久服不伤人,将雄黄、磁石列为中品,认为其具有“轻身、神仙”之奇效,等等。尽管如此,《神农本草经》在药学史上的贡献还是巨大的。
神农氏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人物,传说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们农业生产。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神农氏尝百草的美丽传说流传2000余年。《神农本草经》无疑是托名之作,但作为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却毋庸置疑,其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其影响极为深远,它是中华医药的根。
神农氏的传说
神农氏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又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
继伏羲以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除了发明农耕技术外,还发明了医术,制定了历法,开创九井相连的水利灌溉技术等。因为他发明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故称炎帝、赤帝、烈(厉)山氏,则又成了与黄帝相争天下的首领。长期以来,对于神农氏是否是炎帝这个问题,一直悬而难决。
传说神农一生下来就是个“水晶肚”,几乎是全透明的,五脏六腑全都能看得见,还能看得见吃进去的东西。那时候,人们经常因乱吃东西而生病,甚至丧命。神农为此决心尝遍百草,好吃的放在身体左边的袋子里,介绍给别人吃,用作药用;不好吃的就放在身体的右边袋子里,不能吃的就提醒人们注意。
【历史记载】
《白虎通义·号》说,神农氏能够根据天时之宜,分地之利,创作了来招等农具,教民耕作,使人民获得很大的好处,故号神农。《世本·帝系篇》则首把炎帝和神农氏扯在一起称“炎帝神农氏”,谓炎帝即神农氏,炎帝身号,神农代号。汉高诱注《淮南子·时则训》,提到赤帝时又把赤帝与神农氏合起来,说赤帝即炎帝,少典之子,号为神农,南方火德之帝。《左传》、《国语》和《礼记》曾提到烈山氏能够播植百谷百蔬。东汉郑玄注《礼记》和三国韦昭注《国语》,都说烈山氏为炎帝。《水经注》卷三十二又把烈山氏和神农氏相并,说谬水西南经过厉乡南,水南有重山,就是烈山,山下有一个洞穴,相传是神农氏的诞生处,所以《礼记》称神农氏为烈山氏。而有关烈(厉、列)山氏称号的缘起,又有二说。《路史》认为,烈山原字当作列山或厉山,因神农氏“肇迹”于列山,故以列山、厉山为氏。刘城淮《中国上古神话》则认为炎帝为人神,放火烧山很猛烈,故为烈山氏。
《史记·五帝本纪》则隐喻炎帝与神农氏并非一人,说黄帝时,神农氏的时代已经衰落,诸侯之间互相侵伐,暴虐百姓,神农氏不能征讨,于是黄帝“修德振兵”,讨伐危害最大的炎帝和蚩尤,把他俩伐灭后威望大振,于是代神农氏而有天下。神农氏不事征伐,这与《庄于·盗跖》说神农氏“无有相害之心”、《商君书·画策》说神农“刑政不用而治,甲兵不起而王”相符合,怎么会变成炎帝这样“侵伐诸侯,暴虐百姓”的人呢?英勇善战的黄帝,竟然要与他“三战,然后得其志”。此外,《史记·封禅书》分列炎帝和神农氏为二人,徐旭生《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也主张炎帝、神农氏为二人。
神农氏为什么想起来种五谷呢?《白虎通义》记载:“古之人民皆食兽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劳作,神而化之,使民易之,故谓神农也”。这说明,神农氏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从原始畜牧业向原始农业业发展的转变关头。那时,人口已生育繁多,维持生计的是猎物和植物的查实。可是,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上的走兽越打越稀,所得食物难以裹腹。怎样才能解决人们的吃食问题?神农氏苦苦思索,可谓绞尽脑汁。
据《拾遗记》记载,一天,一只周身通红的鸟儿,衔着一棵五彩九穗谷,飞在天空,掠过神农氏的头顶时,九穗谷掉在地上,神农氏见了,拾起来埋在了土壤里,后来竟长成一片。他把谷穗在手里揉搓后放在嘴里,感到很好吃。于是他教人确倒树木,割掉野草,用斧头、锄头、耒耜等生产工具,开垦土地,种起了谷子。
神农氏从这里得到启发:谷子可年年种植,源源不断,若能有更多的草木之实选为人用,多多种植,大家的吃饭问题不就是解决了吗?那时,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草药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可以吃,哪些不可以吃,谁也分不清。神农氏就一样一样的尝,一样一样的试种,最后从中筛选出的菽、麦、稷、稻五谷,所以后人尊他为“五谷爷”、“农皇爷”。
神农氏教民种五谷后,并不单单靠天而收,还教民打井汲水,对农作物进行灌溉。在这一高台的四角各有一口井,台中央有一口井水都 会波动。由于这一带历史上多次被黄河水冲击,黄水退后大量泥沙沉积,这些井多数都被埋在地下,现在仅找到一眼,在南面二百步分配权的地方。此井泉水清澈、甘甜,每天都有方圆近百里的人到这里取水,称为神水,说直接可以治病。
后人为了纪念神农氏尝百草、种五谷的伟大功绩,在这高台上修建了庙宇。传说神农氏生于农历正月初五,所以每年的正月初五到正月二十便形成了祭祀,祈求五谷丰登。历代达官司贵人、文人学士到这里朝拜者比比皆是。据县志记载,三国时曹植来这里拜谒后,写下著名的《神农赞》,“少典之,火德成木。造为耒耜,遵民播谷。正为雅琴,以畅风俗不。”
五谷台神农氏的塑像,肩披树叶,头生双角,手捧五谷。墙上的壁画记录了他一生的主要功绩,除了开垦荒地,口尝百草,播种五谷,汲水灌溉外,还有日中为市,造陶器,尝药治病等。
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劳动果实已有剩余,这时,神农氏设立集市,让大家把吃不完,用不了的食物和东西,每天中午拿到集市上去交换,从而出现了中国社地原始的商品交易。
同时,他还发明了陶器,解决了人类的生活用具——器皿和陶盆、陶罐等。
神农氏的另一伟大功绩就是创始了中国医药和医术。
《纲鉴易知录》记载:“民有疾,未知药石,炎帝始草木之滋,察其寒、温、平、热之性,辨其君、臣、佐、使之义,尝一口而遇七十毒,神而化之,遂作文书上以疗民疾而医道自此始矣。”
【炎帝 ≠ 神农氏 】
神农氏和炎帝到底什么关系?两者是否为同一人呢?关于炎帝和神农氏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形成了观点截然相反的两派:一派认为炎帝就是神农氏。这一派的观点现在占上风,算是主流派,比如湖南的炎帝陵纪念馆就是把炎帝作为神农来祭祀的,所以纪念馆内就有炎帝偿百草的主题。而另一派则认为炎帝和神农是两个系统的人,扯不上关系,因此不可能是同一人。
古代史书关于神农氏的世代记载是这样的:神农氏统治经历了七十个世代,(一说十七个世代)到黄帝部落崛起的时候才衰落下去了。这里有一个问题前面忘了说明的需要说明一下,即神农氏以前包括神农氏的时代,像伏曦,女娲,神农这样的称呼乃是对于某个部落或者部落的若干代首领的统称,而不是对唯一一个君主的称呼。但是后世的学者们往往产生歧见,比如关于古蜀国的历史记载中,很多人都认为蚕从和鱼凫是古蜀国的两代君王,但是实际上蚕从和鱼凫乃是两个分别长大数百年的古蜀国王朝,每个王朝都有十几个世代。(《史记.五帝本纪》中也提到:黄帝崛起的时候,恰好“神农世衰”,黄帝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请注意这个“世”字。)这就是为什么伏曦,女娲,神农的统治往往高达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原因。按照一世三十年计算,那么神农氏统治的时期大约为两千年(如果是十七个世代则大约是五百年)黄帝的时代,在距今大约五千年以前,以此上推两千年,大约就可以推断出神农氏统治开始于距今大约七千年以前。
但是,关于炎帝的记载则明显和神农氏对不上号。和神农不同,关于炎帝的称号是对某一个人还是对若干世代的部落首领的称呼这一点是存在争论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炎帝经历了八个世代。第一世炎帝叫神农,他的时代比黄帝的时代大约早几百年。而和黄帝同一个时代的炎帝是第八世炎帝,他叫榆罔。这种说法,就把炎帝和神农串到了一起,即无论炎帝还是神农都是同一部落首领的称呼。同一部落首领有不同的称呼倒不奇怪,但是无论神农氏是七十个世代还是十七个世代,显然都和炎帝的八个世代对不上号。因此,从这一点上来说,炎帝和神农为同一人的说法值得怀疑。
【传说】
[头顶一颗珠]
一次,神农氏在深山老林采药,被一群毒蛇围住。毒蛇一起向神农氏扑去,有的缠腰,有的缠腿,有的缠脖子,想致神农氏于死地。神农氏寡不敌众,终被咬伤倒地,血流不止,浑身发肿。他忍痛高喊:“西王母,快来救我。”王母娘娘闻听呼声后,立即派青鸟衔着她的一颗救命解毒仙丹在天空中盘旋窥瞰,终于在一片森林里找到了神农氏。毒蛇见到了王母的使者青鸟,都吓得纷纷逃散。
青鸟将仙丹喂到神农氏口里,神农氏逐渐从昏迷中清醒。青鸟完成使命后翩然腾云驾雾回归。神农氏感激涕零,高声向青鸟道谢,哪知,一张口,仙丹落地,立刻生根发芽长出一棵青草,草顶上长出一颗红珠。神农氏仔细一看,与仙丹完全一样,放入口中一尝,身上的余痛全消,便高兴地自言自语:“有治毒蛇咬伤的药方了!”于是,给这味草药取名“头顶一颗珠”。后来,药物学家给它命名为“延龄草”。
[神农尝百草]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黎民百姓靠打猎过日子,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就只好饿肚子。谁要生疮害病,无医无药,不死也要脱层皮啊!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他们走哇,走哇,腿走肿了,脚起茧了,还是不停地走,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一个地方。只见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奇花异草,大老远就闻到了香气。神农他们正往前走,突然从峡谷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他们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打走一批,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一条条一块块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这时,臣民们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说着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走的。臣民们又劝他算了吧,还是趁早回去。神农摇摇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他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然后,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攀登木架,上了山顶了,嘿呀!山上真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他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尝。为了在这里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在墙内盖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他领着臣民到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叫臣民生起篝火,他就着火光把它详细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写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他把一棵草放到嘴里一尝,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臣民们慌忙扶他坐起,他明白自己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放到嘴里嚼嚼,喂到他嘴里。神农吃了灵芝草,毒气解了,头不昏了,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能起死回生。臣民们担心他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他又摇摇头说:“不能回!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百草。
他尝完一山花草,又到另一山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来到回生寨,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难,突然天空飞来一群白鹤,把他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香气弥漫。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神农架】
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列陈有八: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为缅怀祖先,颂其伟业,林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开始在神农架主峰南麓小当阳兴建神农祭坛一座,塑其雕像于群山之中,但见牛首人身的神农氏双目微闭,似思似眠,神农塑像与千年古朴相拥而立,景致浑宏,气宇不凡,蔚为壮观。
湖北省西部有一片群峰耸立、林涛起伏的高大山地,它横亘于长江、汉水之间,方圆3250平方公里,这就是我国著名的神农架林区。相传,上古时代的神农氏曾在这里遍尝百草为民除病,由于崖高壁陡,珍稀药草不易采到,神农氏就伐木搭架而上,因此后人称这里为’神农架’。
神农架内重峦叠嶂,山高谷深,主峰大神农架即神农顶,海拔3105米,是华中地区最高峰,有’华中屋脊’之称。区内古木参天,奇花异卉遍布,有’绿色宝库’之称。植物种类十分丰富,主峰东南千家坪生长着大量被称为’活化石’的古老植物,如珙桐、水杉、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等,它们大多都是举世闻名的第三纪冰川树种。林区的西南部,有一独立奇峰称’望农亭’,亭下有一片石林,上接悬崖,下临深涧,或盘结曲扭,或亭亭玉立,或如猿猴抱柱,或如猛虎下山,姿态各异,栩栩如生。石林四周,流云飞雾,若隐若现,有’石林云雨’之称,为神农架林区一大奇观。神农顶北侧,峡谷蜿蜒,峰岩壁立,飞瀑参差,景致奇秀,有’红坪画廊’美称。此处,神农架区内还有众多的奇洞、潮水河、猴子石、南垭山、小当阳等胜景。
保护区内,不仅景色秀丽,物种丰富,还有种类繁多的珍稀动物。除名贵的金丝猴外,有白雕、白鹿、白松鼠、白蛇、白熊等,堪称是一个’白色的动物王国’。
【神农山】
神农山,为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城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韩愈、李商隐等历代名家曾在此留下许多传世佳作。这里有雄奇险峻的紫金坛,更有天下一绝的白松岭。15600余株白鹤松姿态万千,生长于悬崖绝岭之巅,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游走其间,移步换景,恍若人间仙境,令人魄悸魂动,陡然升华。其山势之雄险奇绝,树型之屈曲优美,景层之深奥神秀,当推全国之最。
神农山还素有“天然植物园”的美称,有珍稀植物1199种。九千只国家保护动物太行猕猴攀枝登崖,嬉戏逗玩,平添无限野趣。神农山景区是休闲度假、探险揽胜、科学考察、回归自然的绝好去处。
神农山景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焦克公路、焦柳铁路横贯其下,晋洛公路纵行其间,餐饮游乐服务舒适周到,民风淳朴,民俗特浓,我们热情地欢迎四海宾朋光临景区,一览太行大观——神农山,壮游天下一绝——白松岭!
地理位置与范围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在该市市区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南麓,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5°11′30〃—35°19′;东径112°44′——113°02′之间,面积96平方公里,内有8大景区136个景点,有九山两河二十八峰。北部与山西晋城市泽州县接壤;南临燕川平原;东至丹河与博爱县相望;西与济源市相连。
独特的自然条件
1、地质地貌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属太行山南端前沿中山地段,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海拔在250—1116.9米之间。其中草凹岭、紫金顶、小月顶、铜沟顶等海拔都在1000米以上。山势陡峻,奇峰林立,沟壑纵横,生境多样。因受地质构造运动,流水长期侵蚀切割及石灰的淋溶作用,形成许多悬崖、深沟峡谷和天然溶洞。沟谷深切,高度在百米的悬崖举目可见,深沟终年不见阳光,阴森逼人。整个地形可分为三类:一是险坡悬崖 地带,分布在太行山南沿1~2公里地段,从海拔200米拔地而起,突然升高到700~800米,坡度在45°—90°之间,岩石裸露,土壤瘠薄,植被稀疏,多为险坡悬崖,人们难以攀登。二是险坡缓冲地带,海拔在700米~900米之间,人称二站,坡度在20°左右,土层深厚,植物生长良好。三是山顶缓平地带,面积较大,地势平缓开阔,形成许多小平地、小盆地,水份条件好,多为酸性土壤,适宜多种植物生长。
2、水文
自然保护区属黄河水系,是仙神河、云阳河、逍遥石河、丹河的发源地和上游,这几条河汇集沁河注入黄河。源头地区地形复杂,形成许多半辐射状的山涧溪流,沟谷深幽,河道狭窄,多弯曲,比降大。有些地段流水洪积成积梯瀑布。河水流量随季节变化,汛期 多雨,流量大;冬春少雨,流量小,甚至断流成为季节性河流。保护区内由于山高林密,植被覆盖率高,降雨量较平原多,加上石灰岩淋溶的结果,形成许多山泉,终年不枯,有的沟底形成地下河,水声潺潺,却不见流水。水质良好,据同济大学化验测试,富含多种矿物质,有益于人体健康,可饮用。
3、气候
神农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暖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和日长,冬季寒冷干燥。据沁阳市气象站观察:年平均气温14.3℃。一月份最冷-2℃,极端最低气温-17.6℃;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27.4℃,极端最高气温42.1℃。全年大于10℃的活动积温4692.2℃。年平均日照时数2496小时,日照率57%。无霜期219天。年平均降水量 619毫米,多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70%,水热同期。冬季雨量占全年降水量 的10%,春季降水约占全年降水量的20%。由于地处太行山南沿,华北平原与山西高原过渡地段,山高林密,地形复杂,既阻挡西北寒流的侵袭,又截留了东南沿海暖湿气流,形成独特的小气候,降雨量较平原偏多,空气温度偏高,夏季气温较平原低6~8℃。太行山虽是我国有名的干旱地区,但在神农山风景名胜区的沟底和悬崖下多有泉水涌出,潺潺流水,终年不竭。独特的气候,复杂的地形,形成了许多小气候和小生境,有利于多种动植物繁衍生息。
老顶山
在[font color=#800080]长治[/font]城东北5公里处,有一座南北走向的大山,这就是百谷山,俗称老顶山。此山方圆40多平方公里,从北向南由五个山峰组成,所以又叫五顶山。这五个山峰依次叫老顶、南顶、玉皇顶、奶奶顶、新顶。《太平寰宇记》载:“百谷山与太行、王屋皆连,风洞泉谷,崖壑幽邃,最称佳境,昔[font color=#800080]神农尝百草[/font]得五谷于此,因名山建庙。”
神农尝百草
老顶是五顶之最,海拔1378米,是太行山西南部的主峰之一。登临老顶,近望高楼错落,道路井然,市区景致尽收眼底;远望漳泽水库状如锦带,飘浮于天际,上党盆地一览无遗。 在老顶东北峰,有一处天然巨石形成的峰峦,高居于层峦叠岭之上,形似雄狮蹲踞,它就是狮峦峰。《长治县志》曾有记载,清朝有人曾称赞此峰:“北钰得狮象,狰狞镇此邦。卧云峰叠叠,孔涧水淙淙。”当您在天光浅黛的黎明攀此顶时,大有泰山观日之感。玉黄顶与奶奶顶在滴谷寺村北面,山势平缓连绵,松柏密布,翠绿苍茫, 两顶相连。新顶,顶低而平,四周松柏丛生,整齐碧绿,环境幽雅。 老顶山不仅山峦秀丽,林木繁盛,而且天然岩洞众多,景致各异。大小30余座岩洞,多位于半山陡壁悬崖、深谷幽壑之地,或小巧玲珑,或宽敞深幽,或数洞并生,或洞体相连,且多数与炎帝神农、道家、仙释、文人雅士相关。其中南崖宫、朝阳洞最为可观。在滴谷寺正东半山腰处,有一神农洞,相传为神农氏尝百草之所。洞口向西,在一天然青石上开凿而成。洞口高难度1.7米,宽约1米,洞内宽5.7米,深6米高约3米。洞口左侧为一长方形石壁,似一天然石匾。洞外平坦,青草如茵,四周松柏掩映,若无人带领,很难寻觅。置身洞中,一种对先祖的仰慕之情油然而生。 在玉皇顶半山腰处,有一天然洞穴,两面夹山,背山面谷,洞宽6米,深11米,内套一小洞,洞壁玲珑泛光,洞内有石刻五处,保存清晰,特别是宋代秘书监知军府事陈述古纪游题刻的“述古行之”、“述古游之”、“宋治平仲”等,字体流畅,雕刻苍劲,犹若石纹。 老顶山除了这众多的岩洞外,还有一处“寒泉绝胜”。在滴谷寺村有一股甘甜的清泉,洞口匾额上嵌清朝所留楷书“古寒泉”。古寒泉即百谷泉,亦名神农泉。《潞安府志》称:“百谷泉,在百谷山神农庙前,砥石涌泉,寺僧引为伏流,注为塘,由螭口飞下大壑,注石子河,味甘。”洞口有宋代风格的浮雕龙头,泉口雕有卧龙,龙嘴开张,下为圆形石凿小井,布局精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开发我们的始祖炎帝神农氏在太行山上尝百草、兴农业、实现人类历史上从游牧到定居,由渔猎到农耕重大转折的遗迹,长治市委、市政府已在炎帝昔日尝百草的地方兴建宏大的炎帝纪念馆。现在,一尊高39米,堪称亚洲第一的炎帝巨型铜像已屹立于耸翠叠嶂的百谷山巅。以铜像为主体的祭进坛、殿堂以及百草堂、神农井、神农泉、耒耜洞、神农村、碑刻等景观正在筹建。
蜀蜀蜀,蜀字生于中原,不是四川重庆
认识“三星堆”和“金沙遗址”的关键,不是认识那些奇奇怪怪的青铜器器物,而是认识五千年的“蜀”字,“蜀”字生于中原,不是在四川和重庆,真正的“古蜀”的秘密,是藏在“蜀”字的里面,其它所谓的秘密,几乎都是故意的商业炒作,请看:
其一,山东济宁汶上县的“蜀山、蜀山湖”
五千年前,山东济宁汶上县南旺镇曾经有个“南旺湖,那是华夏盘古在中原的曾经住处,也是泰山禅封的地方,当时,“南旺湖”有一个姐妹湖叫“蜀山湖”,这是天下第一“蜀”,其还有一座“蜀山”。
“蜀山湖”面积近二千顷的,湖面苍天阔水,物产丰富,蜀山和蜀山寺屹立在碧波荡漾的湖中,具有神奇色彩。
传说中“蜀山”为古代三大山之一,状如蘑菇,占地20亩,山上百花争妍、苍松翠柏、曲经通幽、柳底茑转、花间蝶飞、山水相映、千古风雅万种情。
何以为“蜀”?
“蜀”字上面“四”不能曲解为“目”,因为“四”字代表的是“罗部族”,蚩尤的部族名就是“建陀罗”,那时候盘古在华夏还在最高权威,黄帝在山西杀死了蚩尤,并将之分尸分葬,其中就分了一部分送到了盘古这里,所以,“南旺镇”是有蚩尤墓的,“蜀”字下面的“虫”就是蚩尤。
当时,黄帝在山西抓了很多的蚩尤余族,在处理之后,其中的很多人被送给蚩尤管带,可能真正的洪洞大槐树移民就是这一回事,因为洪洞的起点是“解州村”,所以生出了“解手”的典故。
实际上,蚩尤的尸首就是这些人运送过来的,他们来了以后,就住在“蜀山”,其实这就是四面环水方便管理的“蜀山岛”。
其二,安徽合肥的“蜀山区”
盘古后来与黄帝分道扬镳,他带着一直跟随的许多部族,包括由他管教的蚩尤余族南下离开山东,他们南下之后,先是准备渡江去到长江南岸,于是,有的部族就先到了安徽合肥,这是盘古长江防线的最西环节,所以,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蜀”的地名。
盘古长江防线的支点由西往东分别是:合肥-巢湖-裕溪河-含山-芜湖-南京-镇江-常州-常熟-上海,这是盘古的“江湖时期”,也是盘古的“第二江山”,同时还是现在说的“良渚”。
裕溪河北岸有著名的“凌家滩遗址”,这应该是黄帝一方的支点之一。
其三,江苏扬州的“蜀冈”
“蜀冈”实际上是“淮河”由北向南将要流入长江时的一块陆地,其也是盘古长江防线的一部分,正处于南京的北边,很可能是盘古的一些支系顺淮河水路南下来到了这里,这一段路的一路多水,正是在淮海战役时被杜聿明视为畏途。
“蜀冈”地块的最北边有“蜀井”,相传其地脉通蜀,这里面其实也深藏着历史的秘密,很可能就是扬州和合肥的“蜀”的支系,逆行长江去到了四川、重庆成为“古蜀国”,现在看,长江南岸好像再无其它“蜀”的痕迹,没有其它“蜀”可能争先去到建立“古蜀国”。
结语:
如果真是这样,最早去建立“古蜀国”的,只能是盘古手下的那些“蜀”的支系。
(丁丁哥/20220903/完)
参考:
http://blog.sina.com.cn/gzdd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