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腾讯节奏大师安卓版(最伟大流行音乐家的一人一张入门专辑,你听过几张)

导读 腾讯节奏大师安卓版文章列表:1、最伟大流行音乐家的一人一张入门专辑,你听过几张2、高层更迭、市值走低、产品线下转线上…五大头部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中期利润集体下滑3、36个

腾讯节奏大师安卓版文章列表:

腾讯节奏大师安卓版(最伟大流行音乐家的一人一张入门专辑,你听过几张)

最伟大流行音乐家的一人一张入门专辑,你听过几张

流媒体时代,选择太多,反而不知所措?《卫报》号召乐评人一人说出一张伟大流行音乐家的入门专辑,帮助大家在单个平台日均上线10万首新歌的今天,找到值得一听再听的声音。

平台为我们提供了快速入门的方法,比如最多播放、最受欢迎专辑或最佳歌单,但这样会辜负音乐家在完整创制一张专辑时的心血投入。了解一个流行音乐家最好的方式,就是老老实实选听一张他/她最好的专辑——未必是最卖座或名气最大的,但须最能代表这个人。

下面是《卫报》作者给出的十四个选择。

1、迈尔斯·戴维斯(Miles Davis)——《Kind of Blue》

1959年的迈尔斯·戴维斯已经到了这样一个阶段:他玩腻了波普和硬波普,受够了牺牲即兴的空间换取节奏的疯狂。戴维斯对无休无止的巡演也厌倦了,他正在考虑退休。

这时,一种新的音乐类型——现代爵士,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它更追求从调式自由生发的和声,更少受到和弦的约束。戴维斯在其中找到一个慢速而广阔的空间供他即兴遨游。他决定拉一个新的全明星组合,成员包括萨克斯风手约翰·柯川(John Coltrane)和钢琴手比尔·埃文斯(Bill Evans)。《Kind of Blue》是他们的创作结晶。这颗现代爵士史上的钻石有绝对优美的旋律,亦包含可以聆听一生的深度。如果你正在寻找通往爵士的入口,《Kind of Blue》便是。

2、鲍勃·迪伦(Bob Dylan)——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六十年的职业生涯中,鲍勃·迪伦有过多次高光时刻。但如果非要挑剔到极致,我会选择1965年的《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这张专辑里的鲍勃·迪伦还未完全摆脱民谣歌手的身份,却已经是摇滚的开路先锋。他先扔给听众(或许不想要的)摇滚:快速而强劲的声音四处蔓延,像最棒的酒吧乐队所能给予的。富有戏剧性的开场曲《Subterranean Homesick Blues》之后,名曲《Maggie's Farm》以初生傲慢的姿态登场。《Love Minus Zero》无比优美,《Bob Dylan's 115th Dream》非常古怪。整张专辑凝固了迪伦音乐进化中的种种形态。

《Mr. Tambourine Man》又回到鲍勃·迪伦原声吉他的从前,可从前的抗议歌曲不复存在。以它为界,后半部分的歌裹在云雾中,却不能阻挡使人过耳难忘的歌句接连而至。最后一首歌是堪称完美的《It's All Over Now, Baby Blue》。这是一张完美的专辑。

3、乔尼·米切尔(Joni Mitchell)—— 《Hejira》

心碎之作《Blue》(1971)通常被视为“最乔尼·米切尔”的经典。容易被忽略的是她的第八张录音室专辑《Hejira》(1976)。米切尔却对它如此自信与珍爱,她说过:“《Hejira》是只有我才能创作出的产物。”在这张专辑中,她把此前所有的写歌技巧统统用上——民谣的叙事方式,爵士的结构和风韵,脆弱的女高音和复杂而激越的情感。

“Hejira”这个词源自先知穆罕默德带领的从麦加到麦地那的伟大迁徙。乔尼·米切尔在若干次公路旅行的路上完成这九首歌的创作。她把一个女人的独行之旅和艳遇们写成了歌,孤独而好奇,窥伺他人的同时亦是一趟内省之旅。

4、费拉·库蒂(Fela Kuti)—— 《Zombie》

长达12分钟的同名曲,蕴藏这位被称为“非洲节奏之王”的多面乐手的全部能量。节奏吉他的开场模仿了非洲西部的音乐,很快,库蒂的萨克斯风就与托尼·艾伦(Tony Allen)的鼓开始疯狂大洗牌。五分钟后,库蒂抓起麦,亲自和他一手创造的音乐对抗。

专辑里的四首歌都是十分钟以上的长曲。库蒂和他的队友们同心缔造辉煌的跳舞音乐,并借由它们传送反抗的信息。专辑很成功,他们的信息亦够明确。反抗的对象——尼日利亚政府收到讯息而震怒,于是灾祸降临。报复不到库蒂本人,他们便从他的老母下手。她被扔出窗外而亡。

一个人绝望时的呼喊,对生命中备受压抑部分的释放,被更深切的悲伤压倒。自此,库蒂的抗议歌曲再也未及《Zombie》的锋利。

5、鲍勃·马利(Bob Marley)—— 《Exodus》

无数前人已经证明,流放是艺术创造力的源泉。前有南非爵士音乐家休·马塞卡拉(Hugh Masekela)和阿卜杜拉·易卜拉欣(Abdullah Ibrahim),他们逃离祖国的种族隔离铁笼,随后交出各自音乐生涯最重要的作品。

1976年,躲过一次刺杀的牙买加雷鬼先驱鲍勃·马利亦踏上流亡路,落脚伦敦。次年,《Exodus》发表,被公认为他最政治锋利的作品。

前半张《Exodus》意志坚定,方向明确,后半张稍稍松弛,趋向感性。以欢欣的《Jamming》为界,其后紧跟一串金曲《Waiting in Vain》《Three Little Birds》《One Love/People Get Ready》。

一年后,鲍勃·马利被诊断出黑色素瘤。1981年,这种病要了他的命。《Exodus》是他中后期音乐生涯的代表作,他最好卖的录音室专辑。政治、宗教、浪漫的爱融为一体,呈现出无限迷人的“宇宙拿铁色”(Cosmic Latte,宇宙的平均色,一种非常接近白色的杏仁乳色)。

6、发电站乐队(Kraftwerk)—— 《Trans-Europe Express》

如果要选一张发电站乐队的入门专辑,在他们1974-1981年间发行的五张中任选一张都没错。也有一种观点认为,这支常青乐队在之后的现场中把这些歌演了无数遍,原貌早已改变,因此2005年的现场专辑《Minumum-Maximum》才是认识他们的最佳途径。你可以在其中,听见原始版本经历漫长岁月后的进化版。

不过我还是坚持认为,1977年的《Trans-Europe Express》是这支乐队精髓的体现:美,悲伤,动力强劲,旋律出色,冷冽与温暖并存。

这张具有时代先行者意义的专辑并不拒人于千里之外。谁都不会觉得它难听或者“听不懂”,谁都可以陶醉其中,胸怀宇宙。为此,它才会被视为现代电子乐诞生的标志。今天听,这依然是一张不过时的专辑。机器般的节奏中富有人性,火车驶过,窗外星辰灿烂。这是想唱歌的人,永远不应该被面具抹去的声音。

7、大卫·鲍伊(David Bowie)—— 《Heroes》

你中意哪一个大卫·鲍伊?了不起的唱作人?你会喜欢《Hunky Dory》。华丽摇滚的外星人?《Ziggy Stardust》。实验音乐人?《Young Americans》。新浪漫主义的旗手?《Scary Monsters》。

在我看来,1977年的《Heroes》是以上所有鲍伊元素的集大成者。它的未来感中,藏着我们熟悉的东西;充满实验性,亦有能与之匹敌的美好旋律;歌词极具即兴色彩,却能打动与他千万里之遥的人们。

鲍伊和他的伙伴们,罗伯特·弗里普(Robert Fripp)和布莱恩·伊诺(Brian Eno)在开头的《Beauty and the Beast》中便制造出不太和谐的声音。年轻的和声色彩缤纷,向摇滚传统脱帽行礼。制作人托尼·维斯康提(Tony Visconti)指出这张作品和“柏林三部曲”前作的关系:“它们是硬币的两面。《Low》低沉、黑暗,抑郁;《Heroes》一扫阴霾,兴致勃勃地宣告自己的到来。我来了,我是一个英雄。”

8、凯特·布什(Kate Bush)—— 《Hounds of Love》

并非人人如此,但凯特·布什最著名的专辑,恰是她的最好一张。《Hounds of Love》不但具有《The Dreaming》(1982)的主要元素——古怪、质密、大胆,它还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好听第一耳就能被辨识。

即使多年后,年轻的一代人依然能识别这种抓人的特质。《Running Up That Hill》在今年登上流行单曲排行榜的榜首不只是因为它出现在《怪奇物语》(Stranger Things)中。电视剧给了它机会,它再一次抖擞地展示险峻旋律下的怪异悸动。无数只虫子钻入皮肤下,比剧中的任何魔王更加具体。

写出如此离经叛道的流行音乐却能获得经久不衰的成功。在这样的音乐诞生时,没有其它任何一首歌与它相似。这张专辑和这首歌,是凯特·布什天才的缩影。

9、Prince —— 《Sign O' the Times》

把别处没用上的歌凑成一张专辑,多数时候都不会灵光,Prince的《Sign O' the Times》是例外。他一向多产,这张1987年的双专辑收录了其他各项目的“遗孤”,还见证了其乐队The Revolution的最后时光。

多面Prince尽在其中:多情敏感的爱人,放克大师,流行乐天才,吉他英雄,实验电子先锋。他在《Hot Thing》《U Got the Look》里尽显风骚;《If I Was Your Girlfriend》《I Could Never Take the Place of Your Man》则正好相反; 《Starfish》《Coffee》甚至表现出天使般的纯真。

它的鼓和小号傲立于八十年代的巅峰,怀揣一颗复古的心,脱帽,向未来行礼。

10、音速青年(Sonic Youth)—— 《Daydream Nation》

1988年“音速青年”发行《Daydream Nation》,似乎把这支乐队自1982年同名首专以来的所有所得都投入了其中。朋克前辈们任性、铿锵的声音流入失真吉他的洪流,却没有把人吓跑。《Daydream Nation》为他们赢得大众喜爱,开场即高潮。朋克不再可怖,《Teen Age Riot》清新又暴力,《Candle》有非常优美的旋律,《Silver Rocket》的奇妙riff像箭矢接连飞向听者。

在小众与大众的连接之处,这张专辑守住了乐队成立之初的本分,实验的锋刃仍然寒光闪闪。你可以相信,他们与推出《Confusion Is Sex》(1983)的确实是同一支乐队,

《Rain King》《Eric's Trip》提醒人们勿忘,在最好的状态下,音速青年听起来就是一列啸叫着驶入车站的纽约地铁。

11、麦当娜(Madonna)—— 《Like a Prayer》

1982年的同名首专伊始,麦当娜不懈地向世界展示一个裂变中新星的能量。七年后的《Like a Prayer》宣告她的巨星地位。这位新兴巨星是文化多样性的化身,拥有影响主流文化的本领。

第一首专辑同名歌在放克和福音的扶助下,探问存在的孤独,大胆把罗曼蒂克之爱比作宗教狂喜。种族主义者被她的MV激怒,因为里面竟有一个黑耶稣。《Express Yourself》挑战了麦当娜自己塑造的物质女孩形象,她罕有地渴望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联系。一次采访中,她告诉记者:“前三张专辑表现的是小女孩的我。这一张开始,我将展示成人的一面。准确地讲,就是诚实到可能会令人不适的一面。”

音乐方面,这里有无忧无虑、自由奔放的麦当娜。孩子气的纯真合成器之声、使人汗毛倒竖的假声、深肤色的人们所擅长的种种,由白皮肤的女神麦当娜女士织成花冠。

12、Aphex Twin —— 《Selected Ambient Works 85-92》

太早听到Aphex Twin的某些作品,可能会让人对他敬而远之。这个名叫理查德·大卫·詹姆斯的英国电子乐大师与众不同。著名的举动是他做DJ时,不用碟,用两张砂纸。他的听众总是备受折磨,但在这张精选集中,最折磨人的《Quoth》《Come to Daddy》并不在。

这张作品新人友好,适合由此入门。Aphex Twin的特质被软化,仅在《Hedphelym》或《Schottkey 7th Path》等少数歌中露出森森鬼气。

为什么这样一个怪异的音乐人,会在上世纪90年代早期声名鹊起,答案就在这张专辑里。你听得见他所受到的影响,也能辨别出他挣脱影响的痕迹。他在踏出自己乖张的路,并非一直鬼魅,《Xtal》就呈现出晕眩的甜美。酸浩室(Acid House)的《Actium》《Green Calx》像跳跳糖一样不羁,听到它们,没办法再感到难过。

13、碧昂斯(Beyoncé)—— 《Beyoncé》

在碧昂斯音乐生涯的早期,她总是被诟病“太完美,太光亮,太保守,无法让人产生情感联系”。她的歌始终盘踞在排行榜的高位,用太好听的R&B取悦大众的耳朵。

情况在2013年发生改变。高高在上的碧昂斯,开始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她完美的表面现出裂纹,她跳出R&B的温柔包裹,拉来一堆人马,助她冲击流行音乐的边界。

她前所未有地袒露内心(也可能只是我们的错觉),以一个人而非神的眼光,对待为人妻、做母亲的体验。她对性感和美丽也有自己的看法。《Flawless》是最高潮,碧昂斯仿佛发生返祖现象,她退回收音机的时代,再退回中世纪,退回人类的丛林时代,携众女在密林燃起篝火,沟通天地神人。

在《Beyoncé》中,碧昂斯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为自己赋权。很快,她将利用这种能力为自己的族群赋权,从流行偶像过渡为政治偶像。这种能力让她在girl power的时代成为领袖,也使她在浪潮令人起腻时全身而退,继续呼风唤雨。

14、肯德里克·拉马尔(Kendrick Lamar)—— 《To Pimp a Butterfly》

《To Pimp a Butterfly》把肯德里克·拉马尔送入说唱万神殿。裹着爵士、放克的披风在说唱的领地跳跃,这张2015年的年度之作像一份论文,认真探讨了非裔美国人的命运。

奴隶船时代的几百年后,必须是像拉马尔这样人才能生存下来。必须狡猾如他,自大如他,灵活如他,有天赋如他,才能舒缓痛苦,冷眼旁观,自剖心声。他提供复杂的叙事角度,像一篇结构精巧的小说,给予读者足够的想象空间。

至于后来被“黑命贵”抗议者们用作主题曲的《Alright》,它在三分多钟的时间里给脊椎通电,灵魂洗澡,震颤长时间不散。

下一张专辑《Damn》(2017)为拉马尔赢得普利策奖,但若没有《…Butterfly》肆无忌惮的想象力,他的吼声将无从而起。

高层更迭、市值走低、产品线下转线上…五大头部上市金融科技公司中期利润集体下滑

记者| 苗艺伟

今年以来,伴随着国内疫情散发,美股上市金融科技公司正普遍陷入利润下滑、坏账率波动的不利局面。

上半年,陆金所控股、乐信、信也科技、360数科净利润分别同比下降15%、79.2%、8.29%和25.41%,金融壹账通经调整归属于股东的亏损净额为4.94亿元。

陆金所控股:高层更迭,直销渠道改革成控制成本关键

从财务数据来看,陆金所控股上半年实现总收入326.04亿元,同比增长8.4%,实现净利润82.26亿元,同比下降15%,上市以来首次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

此外,董事会决议信息显示,原联席CEO、负责陆金所消费金融板块的韩国籍高管赵容奭,将接替冀光恒担任陆金所控股联席董事长;原平安普惠总经理陈东起被新任命为陆金所控股总经理。

而撑起陆金所控股业绩的平安普惠团队也在今年内对销售渠道进行了改革,减少对于集团渠道的依赖,直销渠道改革成控制成本关键。

首次参加业绩发布电话会议的赵荣奭表示,直销员工人数相比去年底下降了10%,这主要是由于中层管理者减少,第二季度,销售和营销支出比去年同期优化了约19%。

陆金所控股首席执行官计葵生也表示,第二季度来自平安渠道的新业务占比从一年前的31%下降至22%,直接销售占第二季度新增贷款销售的53.6%,高于一年前的 49.0%。截至6月30日,高素质人才占比随着我们继续执行渠道转型有所增加。

乐信:先享后付产品“买吖”转线上

今年上半年,乐信正经历一场线下商业模式变革的带来的阵痛。

2022年上半年,乐信实现营业收入41.25亿元,同比减少33.6%;实现归属于普通股东的经调整净利润3.37亿元,同比减少79.2%。

曾今被乐信寄予厚望的先买后付产品“买吖”(之前名为“买鸭”)在线下逐渐沉寂,在今年二季度转为主打线上销售。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买鸭是乐信2021年1月推出的产品,主打“先享后付”模式,大幅降低用户消费门槛,商家也可获得更高的销售转化率和客单价,一度被视为成为“中国版”的Afterpay。

先买后付(BNPL) 是一种分期付款方式,但不同于信用卡,先买后付分期不需要利息,而是向商家收费,逾期产生滞纳金而非利息,因此,先买后付是否是一种金融产品仍存在争议。同时,先买后付征信门槛低,国内产品往往不上征信,消费者信用额度和履约能力难以保证。

乐信财报显示,2021年5月底,刚刚上线两个月的买鸭交易额已达2.37亿元。2021年全年实现交易额14亿元,服务超过169万用户和4100家商户。

但回顾一年以来的发展历程,受到深圳疫情线下推广受阻、成本过高等原因的影响,买鸭原本主打的线下渠道却未能打开市场,可选商家数量非常有限。从今年二季度开始,买吖逐渐向线上迁移,买吖APP 发布后,50%交易通过线上进行。原本被视为每期亮点的买吖GMV数据,也逐渐淡出财报内容。

乐信CEO 肖文杰在电话会议中表示,今年上半年,我们经历的新冠肺炎疫情,无疑给新的消费业务带来了一些压力,上半年公司进行了投资和战略调整。第二季度,买吖APP发布,有了线上购买和线下支付这两种功能,在APP推出后,超过50%的交易通过在线支付。肖文杰透露,在买呀产品中,乐信可以收取30%的“take-rate”(服务费)。

金融壹账通:完成双重上市,市值触及历史低点

在赴美上市近三年之后,今年7月4日,金融壹账通完成在港交所的双重上市。

截至8月30日,金融壹账通在美国(OCFT.US)、香港(6638.HK )分别报收1.05美元/ADS 、2.790港元/股,两地市场股价均触及历史低点。

从业绩来看,金融壹账通上半年依然处于逐步减亏之中,在外部增收方面,公司加强拓展东南亚等地市场。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53亿元,同比增长20.4%,毛利润7.59亿元,同比增长24.8%。经调整归属于股东的亏损净额为4.94亿元,而2021年同期则为6.54亿元。经调整净利率由2021年同期的-36.6%提升至-22.9%。

具体而言,来自平安集团的收入为12.31亿元,同比增长23.1%,来自陆金所的收入为2.36亿元,同比增长43.6%,来自第三方客户的收入为6.85亿元,同比增长10%。

信也科技:“节奏大师”上半年东南亚业务迅速增长

信也科技披露的中报显示,上半年实现营收51.13亿元,同比上涨13.69%,实现净利润11.16亿元,同比下降8.29%。信也科技上半年增收但未增利。

被称为消费金融行业“节奏大师”的信也科技,成立于2007年,见证了P2P网贷行业的沉浮,最终全身而退,并转型助贷行业,至今已经15年,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行业风向标。

今年上半年,信也科技东南亚业务迅速增长。

财报显示,在印尼市场,公司积极推动国际业务转型升级,推动当地客群质量提升,目前该战略转型已基本完成,二季度交易量环比增长6%至9.1亿元,贷款余额环比增长33%至4.8亿元。

从产品来看,分期贷款占比也从一季度的55%提升到二季度的85%;从资金来源角度,国际业务的机构资金占比也从一季度的14%提升到39%。中信建投证券预计,三季度该地交易量有望实现20%的环比增长,对应余额40%的增速。

此外,信也科技还“翻倍”提高了股份回购量。信也科技表示,公司始终坚定致力于股东价值,自2018年3月首次启动回购计划以来,累计已经投入1.58亿美元回购存托凭证,目前董事会批准将现有计划从最高6000万美元扩大至1.4亿美元,并将延长实施期限,公司在2023年12月31日之前,将可以回购不超过1.4亿美元的ADS,回购计划彰显了管理层对未来盈利的信心。

360数科:万亿资金加持,资金成本继续下降

2022年8月19日,美股上市公司360数科(代码:QFIN.US)发布2022财年中报。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85.03亿元,同比增长11.8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59亿元,同比下降25.41%。

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360数科共发放贷款规模继续扩大。2022年第一季度,金融机构合作伙伴通过平台发放贷款988.33亿元,比2021年同期741.49亿元增长33.3%;第二季度,贷款撮合和发起总额为人民币983亿元,同比增长约11%。

360数科CEO吴海生在电话会议中表示,在融资方面,我们进一步优化了结构。本季度,新增了10家股份商业银行和城乡商业银行,资金规模超过1万亿元,此外,由于资金供应的改善和ABS发行的恢复,贷款成本降了21个基点,自第二季度以来,我们共发行了33亿元的资产,平均融资成本为5%。降低了产品平均价格,所有产品已经完全遵守了24%的监管要求。此外,吴海生还披露,360数科第二季度的资金成本为6.8%,考虑到目前的资金供应,在降低资金成本方面仍还有一些空间。

36个趣味亲子游戏250张活动卡,帮助家长轻松有效提高孩子专注力

“你家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老师有没有对你说过这句话,大多数家长听到孩子上课的问题都会出现焦虑的情况,因为没有相关专业的知识,也不知道如何更好的去帮助孩子改善这个问题。

火花思维研发中心针对这一问题,专门编著了《从启蒙到非凡秘籍——小学36个趣味亲子游戏提升孩子专注力》系列丛书,这套书包含上中下三本《家长指导手册》,一本《家长记录手册》以及三大本共250页的活动卡片。

《家长指导手册》中详细介绍了各种提升孩子专注力的活动的方法,从活动目标、使用材料、活动方法、注意事项、拓展思路以及相应练习一一说明,都是简单易操作的家庭亲子活动,家长无基础以及专业知识都可以轻松上手,并且可以通过视频演示的方式,让家长更直观的了解如何带领孩子进行活动。

《家长记录手册》方便家长记录下孩子活动完成的情况以及孩子在活动中的表现,有助于家长发现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中有哪些进步和变化。而且还可以帮助家长和孩子更有动力坚持进行专注力主题的亲子活动。

小学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 的关键阶段,对一切事物都充满好奇,在学习中及其容易出现分心、马虎、好动、拖沓磨蹭、丢三落四、听完就忘等情况,其实都是很正常的,家长无需过分焦虑,而应该和老师相互配合,引导并帮助孩子提升专注力。

有研究表明,一个7岁的孩子的注意力单元只有90秒到3分钟,不用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成年人的注意力单元也不过25分钟。

如何判断你的孩子上课注意力是否集中呢?很简单,看他的橡皮,如果橡皮完好,说明孩子上课注意力较好;相反,如果橡皮被扎了很多洞洞或者碎了,说明孩子上课注意力就不是很好。

那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的帮助,那就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多跟孩子做有助于提高专注力的游戏。

游戏是最能够抓住孩子的注意力的,控制好时长,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那哪些游戏对于专注力的提升最有帮助呢?《从启蒙到非凡秘籍——小学36个趣味亲子游戏提升孩子专注力》这套丛书就给出了36个小游戏:

1.数字划消

2.听听谁少了

3.舒尔特变变变

4.听句子找不同

5.捉迷藏

6.交叉定位

7.连连看

8.点点方阵

9.节奏大师

10.魔法方队

11.颠倒世界

12.翻译机

13.圈数字

14.汉字舒尔特

15.妙笔迷宫

16.遮挡的真相

17.听听有几个

18.神奇的耳朵

19.拼音连线

20.数码方格

21.三小只颜色碰撞

22.快速换台

23.颠倒世界

24.翻译机

25.形近字消

26.算式舒尔特

27.迷宫

28.汉字密码

29.数文干扰

30.神奇的耳朵

31.古诗连线

32.人工扫描

33.左边右边

34.彩色汉字

35.身体信号灯

36.超级翻译

这36个亲子游戏简单有趣,在培养提升孩子专注力的同时,亲子高质量陪伴时间也有了,也能够让亲子关系更加亲密。

王家卫:爱情故事,是电影最表面的层次

二十多年来,王家卫一直是华语电影圈少有的奇怪“现象”:本地媒体抱怨王家卫拍电影太过拖沓,预算高昂。有关王家卫不用剧本、不让演员排练的轶事街知巷闻,就连李安也对此表达过歆羡。

到了观众那里,王家卫便成了一个形容词,爱恨两极,是为文艺青年的结界。直到今天,但凡遇上叫好不叫座的电影,王家卫一定会被搬出来当做典型,最有名的那起事件莫过于1990年《阿飞正传》上映,但因观众反响不佳而被迫下映。事实上,无论王家卫的影迷对“墨镜王”爱得多么深沉,香港本地人在日常生活中却将“王家卫”用作一个贬义词,形容抽象、文艺的东西。

电影《阿飞正传》剧照。

作为华语电影研究者口中津津乐道的对象,王家卫始终难以被准确定位。脱胎于第二次香港电影新浪潮,王家卫却从未自称为第二批新浪潮导演;尽管作品带有明显的艺术电影特征,王家卫却矢口否认自己是艺术电影导演,并表示自己所有的作品都非常商业化;看似放浪不羁的拍片过程背后,王家卫却“能够解释电影每一步的制作过程,说明他如何与摄影师、艺术指导、剪辑和演员合作”。

无论质疑或赞许,王家卫都是需要被解释的现象。新书《王家卫访谈录》收录了近三十年来的二十二篇王家卫访谈。从《旺角卡门》到《一代宗师》,这些访谈串起了王家卫职业生涯中的大部分作品,呈现了导演本人对于创作、生活、艺术的思考。毕竟,要解释王家卫,没有比让他本人现身说法更好的方式了。

下文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王家卫访谈录》的《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王家卫谈文学与美学》一章。较原文有删减,小标题为摘编者所取。

《王家卫访谈录》,李惠铭/[英]李沛然编,邵逸译,南京大学出版社·守望者,2022年7月。

《2046》与《酒徒》:

“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

蓝祖蔚:你在《花样年华》中参考了小说家刘以鬯的《对倒》,你也公开向他致敬。但在《2046》中明显则是参考了刘以鬯的《酒徒》。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你企图和他对话的精神,为什么?

王家卫:梁朝伟在《花样年华》和《2046》中饰演的周慕云原型就来自刘以鬯。

他在50年代从上海来到香港。不管你过去名气多响亮,生活还是要继续,谋生还是必要的。文人要怎么谋生?答案很简单,他只能靠一支笔来吃饭,什么题材都要写,而且是从早写到晚,不停地爬格子,才能勉强维持生活花费。我刚认识他的时候,就看到他每天都要辛苦写作,从早上起床就开始写作,一直写到晚上八九点,得空时能和太太看场戏、散散步就是最大的娱乐了。

电影中的周慕云就是60年代的作家。(我)在刘以鬯的书里面找到非常多当年作家角色的生活细节。《花样年华》我用了他的《对倒》中的文句做字幕。在《2046》中,诸如“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三段字幕则是取材自他的《酒徒》。主要目的就是要向香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或作家致敬。如今回顾60年代的香港文学,作家们每天都要大量地写作,为了生活,没有什么崇高、伟大的理想与口号,黄色、武侠类型都写,每天在良知与稻粱间拔河,那都是谋生的无奈。但是也有人坚持——除了谋生写杂文之外——写些能对自己交代的作品,刘以鬯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电影《2046》剧照。

蓝祖蔚:既然这么喜欢刘以鬯的小说,何不直接改编成电影,何需另行创作?

王家卫:我一直想把《酒徒》搬上银幕,但是他已经把电影版权卖给别人了,不能直接改编。所以我就摘录一点点对话,希望透过电影能让各地的年轻人知道刘以鬯这个人,再认识他的作品。

刘以鬯的文字充满了意象,阅读他的文字其实就有一长串影像浮现出来,充满了想象力。他们那个年代的作家真的很辛苦,每天都是很低调,默默地写,一写就是好几百万字。最近刘以鬯一直想要重新整理过去的作品,不过我劝他不要再整理旧文章了。它们都是在那样的时空条件下完成的,当时根本没有想到以后是不是要传世。不管动机是什么,能让人从字里行间看到文人的无奈和才情,保留那些作品的原貌才是最真实的。

电影里的主角能不能不再是人物,

而是空间呢?

蓝祖蔚:你的电影特别钟情60年代,是不是因为你是60年代才移居香港,那段崭新的生活经验带给你很难忘的回忆?

王家卫:是的,我们家初搬到香港时,也只能租房子过日子。《花样年华》那种狭小空间里,来自大江南北的各色人物比邻而居的印象,就是我的亲身经验。

我一直记得很清楚,当时隔壁房间就是一位作家,每天都喝酒喝得醉醺醺的。你很难想象这些文人的苦闷。我后来才知道,其实他在上海时是一位很有名的记者。到了香港,他们基本上都有种落难的感觉,生活空间极度压缩,只能困在又破又旧的小房间里混日子。而且为了谋生,什么都要写,因为除了写作,别无其他谋生本事。为了生活就得出卖自己,迎合市场,什么风花雪月的文章都要写,那种心情是极度苦闷的。

电影《花样年华》剧照。

蓝祖蔚:你在《花样年华》中掌握了狭小空间的人情互动关系,但是《2046》的空间处理起了大变化。电影成了宽银幕,空间明显加大了不少。不论是天台的招牌、公用电话的柜台、2046列车的长廊,还是倾吐私密的场域,所有的人物都被横亘前方的壁墙前景给压挤到边边角角。电影空间明明变大了,压迫感却更增强了。你的美学考虑是什么?

王家卫:我们可以用很拥挤的空间表现狭窄的感觉,也可以用宽的空间去讲很窄的感觉。用极宽的空间对照拥挤的人,你可以更强烈地感受到那种空间带来的压迫感,这时候人和人之间的疏离,以及个人的寂寞和感觉会更鲜明。

我其实每次拍片都想做一件事,幻想着:电影里的主角能不能不再是人物,而是空间呢?

如果我们能把空间转换成一个人物,把银幕上的天台想象成一个人,他就是个witness(见证者),可以见证在天台上发生的大小事,就像是装上一台摄影机在天台上,它可以见证人生、记录人生。

《2046》中我也做了新的视觉效果尝试。以前的电影都采用1.66的标准镜头,因为香港的空间这么窄小,所有的线条都是直的,标准银幕的镜头最适合表现这样的感觉。这次则想做cinemascope(星涅马斯科)星涅马斯科普宽银幕技术用于拍摄宽高比2.66的电影。的宽银幕,画面变成横的,所有的画面空间突然就加大了出来。但是实际的空间还是一样窄。这样的技术要求在视觉表现上非常突出,但是对摄影和收音是高难度的考验,因为大家都没地方躲,很容易就会穿帮。所以这次的摄影镜位都很固定,不太做摄影机的运动。

电影《2046》剧照。

蓝祖蔚:你以前的男女情爱都是蜗居在小房间里的爱欲故事,《2046》却带领大家上了天台。从封闭的空间走上了开放的风景,天台的空间从取景到表现,都让人仿佛看到了一个视觉新世界。你的构想是什么?

王家卫:我没有想得那么清楚,是很自然的反应,拍戏的现场原来是一个监狱……至今都还保留着。拍片时,我把这个监狱场景改装成一个酒店。

对我而言,天台是个非常古典的地方。年轻时候的我们经常上天台去玩,在天台上谈一些事情,或者去逃避。但是现在,天台的空间和概念好像都已经消失了。

《花样年华》中的梁朝伟有个家,一切的活动都在家的范畴里进行。《2046》时,他的活动中心是间旅馆。旅馆是公众的场所,个人的私密空间很难找得到。于是天台就成了最好的安排,天台就成了他们的私人space(场域)。

电影《花样年华》剧照。

蓝祖蔚:提到天台的空间运用,就让人想起每次遇上天台场景时,你一定会用上意大利知名歌剧作曲家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的代表作《诺尔玛》(Norma)中的咏叹调《圣洁的女神》(“Casta Diva”),从前奏的乐声到女高音的咏叹歌声,形成了绝妙的搭配。专攻电影研究的人都会从你的这段影音处理上发觉,你是用音乐来传达剧中人物的情绪,成就一次虚拟世界和戏剧感情上的准确对位,也更加丰富了电影的想象效果。你是先从音乐概念出发,还是事后才配上音乐的呢?

王家卫:《2046》原来的故事其实没有后来完成的电影那么复杂。我只是想用“2046”这个号码来讲三段故事,各用一段歌剧音乐作为主题,分别是《诺尔玛》《托斯卡》(Tosca)和《蝴蝶夫人》。

西方的歌剧一定都有主题,不断地来回出现。贝里尼这出歌剧《诺尔玛》所讲的无非就是“承诺”和“背叛”,和我们最初设定的“承诺”是非常近似的。诺尔玛是高卢的女祭司,理应代表人民抵抗罗马总督,但她爱上了罗马总督,还怀了他的孩子,她背叛了对高卢人民的“承诺”。可是罗马总督另外又爱上了她手下的助理祭司,她面对的是情人的“背叛”。——蓝祖蔚注但是随着电影的成长与发展,最后只剩下《诺尔玛》,原因就是这段歌剧的故事与王菲的情节有点像。

其实一切是先有了音乐,才有了天台。有了天台,才有了王菲在里面。

我会用《诺尔玛》中的《圣洁的女神》,原因可以很单纯地归纳为两大类:天台看来就像舞台,《2046》中的每位人物的故事应该就像一出在舞台上演的舞台剧一样;第二个原因是,《诺尔玛》一开场,就是这位女祭司站在天台上向月亮诉说心事,为她的子民和情人祈祷。我既然认为天台是主角的私密空间,这个天台最后就变成每位女演员各自的心情写照。剧中有三位女主角因此都上了天台,其中,王菲是很抒情的,章子怡是前途茫茫,董洁则是开朗的天空,往外走去,充满期待的。

爱情故事,

是电影最表面的层次

蓝祖蔚:你的每一部电影中都使用了大量的爱情呓语,打造出很富哲思的“王记”韵味,为什么?

王家卫:爱情故事,是电影最表面的层次。大家都可以非常容易地接收到相关的讯息来理解它,但是它不只适用男女情爱,也可以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观众来看我的电影时,通常不会拿我和其他人的电影相比,而是拿我过去的作品来做比较,有时候认为上一部电影比较好看,有时候则是这一部比较好看。这种情境和周慕云的处境是一样的。在他的印象和回忆里面,以前的爱情有很多的美好回忆。一旦现在的爱情成了过去时,他又会添加进很多主观的意见,感叹过去的种种。每位导演对自己过去的电影也是念念不忘,他要如何面对自己现在的处境呢?

蓝祖蔚:你对自己过去的电影和音乐,似乎也是念念不忘。《2046》中的音乐手法明显是反复又反复,每一小段的音乐刚冒出头时,有点像美丽的渗透,又有点像诱惑,只让你浅尝即止。等到乐音再三出现时,观众开始熟悉、适应,自然就欣然接受你音乐美学的洗脑了。你的用意是这样的吗?

王家卫:我其实很像个DJ,别人是音乐DJ,我却是电影DJ,但是目的都一样。只要是我喜欢的音乐,我就会千方百计要让它一再地在电影中出现。别人或许会觉得重复,我却不觉得重复有什么关系。我当然自觉到自己有时候会把音乐处理得太饱满,这是一个很危险的倾向,我会努力去避免。

《2046》原来戛纳版本的音乐处理,因为全片的剪接是从中间做起,很难对音乐的长度做出正确判断,所以有些旋律和节奏就变得太饱满了,我非常不满意。所以最后重剪,要重新混音时,我就坚持声音部分要从头做起。在我过去的八部电影中,《2046》的声音和音乐难度最高,我花了最大力气来做它。

我以前的音乐处理是有一些基本规律的。例如《阿飞正传》时,音乐就很少,在很重要的时候音乐才会出来,平常都是空白;但是《重庆森林》百分之七十都是音乐,在最重要时刻,反而没有了音乐;在《花样年华》时,则是将梅林茂、纳京高(和加拉索)的主题音乐来做调配。到了《2046》时,我想就把这些规律都抛开了吧。有些音乐表面上是专属于某位角色的,但是又可以在别的角色身上得到印证。例如配合刘嘉玲出场时,我用了《背叛》(Perfidia)的音乐,因为它原本就是《阿飞正传》里使用过的音乐。但是这个音乐我让它一路带到王菲的出场,为什么呢?因为这两个角色基本上是同一系统的女人,她们对于爱情的信念都是非常坚持,不轻易放弃,所以我用音乐来串联她们。

电影《重庆森林》剧照。

蓝祖蔚:你拍《花样年华》不只是要求“看见”那个年代,同时也想“听见”那个年代,既要表现特殊年代的时间参数,也要配合影片的节奏。这个理念似乎也更进一步贯彻在《2046》中,诸如纳京高的《圣诞歌》(“The Christmas Song”)和康妮·弗朗西斯(Connie Francis)的《西邦妮》(“Siboney”)既有60年代的时代氛围,又能贴合人物情绪。不过,《花样年华》采用了日本作曲家梅林茂过去替铃木清顺导演的《梦二》所创作的主题音乐,在《2046》中却更进一步将特吕弗、法斯宾德赖纳·维尔纳·法斯宾德(Rainer Werner Fassbinder,1945—1982),德国导演、编剧、演员,代表作有《爱比死更冷》等。——译注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音乐一并用了进来,为什么?

王家卫:我很喜欢看电影,对电影音乐也很感兴趣。特吕弗、法斯宾德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电影都曾经让我深受感动。在《2046》中采用他们的音乐,一方面是觉得这些音乐适用在我的电影中,我用这种方式来向前辈大师致敬。但是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爱情电影的高手,每个人都以新颖的角度来诠释人间情爱。重新采用他们的音乐是不是能使我的电影产生更多的化学效应呢?我期待着。

蓝祖蔚:《花样年华》中强调的是以梅林茂的华尔兹与探戈旋律来象征男女情爱世界的互动与权力拔河。梅林茂这次为你另行创作《2046》主题旋律时,你提出了什么新要求,让音乐与《花样年华》有更明显的区分?

王家卫:我会再找梅林茂来作曲,主要是因为男主角——梁朝伟的周慕云角色——就是来自《花样年华》,彼此有关系,所以我会找他做main theme(主题音乐)。我只是很简单地告诉他,如果《花样年华》的音乐像小型的chamber music(室内乐),那么《2046》的音乐格局就要更大一些。

基本上它应该是讲一段旅程,但是顺着不同的剧情章节应该再各有些变奏。例如我给他三个女性,巩俐、章子怡和王菲,请他来谱写不同的变奏音乐。对我而言,这三个女人分别代表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但是我希望梅林茂写出来的是舞曲的音乐感觉,有强烈的旋律感觉。他就做了许多的版本,其中探戈和恰恰的版本我没有用,因为这和《花样年华》的感觉太像,重复了我已经都用过的节奏。我采用的是伦巴和波罗乃兹的舞曲旋律。

电影《花样年华》剧照。

但是梅林茂最后交出的作品不再是限定于某一个角色。我觉得他把整个主题都串在了一起,一路都在变奏:一开始很严重,很over the top(夸张),很operatic(像歌剧)的感觉;然后就转为伦巴音乐的感觉,一种很醉人、好像喝醉酒的感觉;最后则是波罗乃兹的舞曲旋律。一开始好像很轻快,但是一路下来就又浮现了很sentimental(感伤)、很sad(悲伤)的感觉在里面。

《2046》与《花样年华》:

我建议大家颠倒观赏次序,先看《2046》

蓝祖蔚:你不太愿意人们说《2046》是《花样年华》的续集,可是《2046》的人物和情节明显指涉《花样年华》和《阿飞正传》。观众该怎么来理解呢?

王家卫:《花样年华》结束在梁朝伟到吴哥窟对树上的洞倾诉心事,《2046》则是从这个洞开始,两部电影当然是有联结的。但是我建议大家颠倒观赏次序,先看《2046》。或许你会发现梁朝伟以前爱上过一位有夫之妇,你会想知道出租车里的张曼玉到底是谁。这时候你回头去看《花样年华》,就可以看到张曼玉的故事。同样地,如果你对刘嘉玲有兴趣,从《阿飞正传》里你就可以找到联结。对我而言,《2046》是个总纲,每个人物都是一个章节。我把这三部电影定位成60年代的三部曲,如今已经告一段落了,也许要很多年之后才会有另外一个新的perspective(角度)再来讨论这样的主题。

电影《2046》剧照。

蓝祖蔚:电影中,你用了极多的特写镜头表现饰物穿着与女性的关联,使得每位女演员都有鲜明的造型和戏路。你怎么来区分她们的特质呢?

王家卫:一切都来自每位女演员的特质。

王菲最强的地方就在她的肢体动作。她的身体语言是非常好的,你给她简单的行为去交代她的心情,远比她说上二十个词更好。尤其她走路的样子是非常好看的,所以我介绍的第一个画面就是从王菲的脚开始的。当时她穿上鞋子,你就不只感受到脚的美丽,连带地,鞋的模样就跳了出来。我拍章子怡的脚时,就要求她要naked(赤裸的),给人一种很情欲的感觉。

我会做这样的安排,当然是因为我对女人的美丽很敏感,有偏好。我认为女人的脚是最性感的部位,拍得好就有味道。另外,也是因为我知道演员有这样的条件,明白她的强项在哪里,就要做重点放大,让她一出场时就能吸引大家的目光。

蓝祖蔚:拍得出寂寞感觉的人,才拍得好爱情电影。你在电影中采用了“1224”和“1225”的时间密码来表现寂寞男女在圣诞假期渴望爱情,渴望温度,渴望拥抱的浓烈感情。但是你在电影中采用了最清冷的《圣诞歌》来营造佳节里的落寞情怀。是不是因为你在最寂寞、最难过的时刻,最想混进陌生的人潮里,让陌生和更大的凄凉来抚慰自己的寂寞?

王家卫:是的,愈是难过的时刻,愈是不要孤单地关起来。混迹人群,在喧哗与欢乐中,你会有更强烈的失落与寂寞,但那是最好的疗方,好像一场痛哭之后,伤口就愈合了。

电影《2046》剧照。

原作者/李惠铭/[英]李沛然编,邵逸译

摘编/青青子

编辑/张婷

导语校对/柳宝庆

头条世界杯|有一种痛苦,叫永失吾爱

这一夜,全世界无眠。

在坚韧勇敢的克罗地亚人面前,内马尔的眼泪让人动容,也让巴西队主帅蒂特的战术安排显得无比失败。

内马尔赛后泣不成声。

在绝处逢生的荷兰人面前,马丁内斯化身阿根廷最后一道铁闸,两次扑出点球,帮助梅西和自己的祖国晋级四强。

有一种痛苦,叫“永失吾爱”,30岁的内马尔即将走到国家队生涯的分水岭,他曾说这就是他的最后一届世界杯,但看看他的俱乐部队友梅西吧,四年后,你一定还有重来的机会。

梅西拥抱扑点功臣马丁内斯。

打不死的克罗地亚人

什么叫加时赛之王?克罗地亚队就是。

又一次,格子军团证明了自己的强韧,贡献了一场荡气回肠的绝地逆袭。

克罗地亚队疯狂庆祝。

从数据上看,巴西队的胜利似乎已是囊中之物——全场巴西队打出21次射门11次射正,克罗地亚则是9次射门仅1次射正,堪称一边倒的对比。

然而事实的走向证明,克罗地亚人就是球场上打不死的存在。巴西队的狂轰滥炸并没有让格子军团伤筋动骨,直到加时赛上半场将要结束时,他们才依靠内马尔抹过门将后的精彩射门取得领先。

队友安慰痛哭的内马尔。

一次次拒绝巴西队进球努力的克罗地亚队,终于被逼到了绝路——他们没有放弃,第117分钟克罗地亚打出反击,中超旧将奥尔西奇左路横传,佩特科维奇跟进劲射,皮球打在防守球员身上折射后入网,比分就此在最后时刻被扳平。

门将利瓦科维奇再次成为英雄。

当点球大战即将开始之际,克罗地亚阵中士气高昂,而内马尔则一脸沮丧不断摇头……士气上的高下,似乎已经预示了最后的胜败。

罗德里戈与马尔基尼奥斯两人罚丢点球,内马尔甚至还未得到上场机会,巴西队就已经出局。巴西10号的卡塔尔之旅,就这样划上了一个有些仓促的句号……

此前4次世界杯点球大战3次获胜的巴西队,在真正的“加时赛之王”面前被压倒了气场。至此,克罗地亚队近6场世界杯淘汰赛有5场进入加时赛,并取得了5场全胜。

利瓦科维奇扑出罗德里戈的点球。

同时,克罗地亚队史4次世界杯点球大战也全部取胜,追平了德国队的取胜次数纪录,目前仅次于阿根廷。

此前对日本队就三扑点球的门将利瓦科维奇,本场贡献11次扑救的同时,又在点球大战中扑出罗德里戈的点球,成为史上首位在单届世界杯扑出4粒点球的守门员。

此刻中国球迷猛然发现,上一次克罗地亚输掉点球大战,竟然还是在2017年的中国杯邀请赛上点球不敌国足……

莫德里奇和老队友卡塞米罗相互致意。

内马尔,还有机会吗?

当克罗地亚球迷欣喜若狂的时候,比利时前锋卢卡库又一次被拉出来“鞭尸”——此前若不是他在小组赛多次错过进球机会,克罗地亚甚至没有机会进入淘汰赛。

但他们更应该感谢的,是过早放松的桑巴军团。

进球之后,巴西队未能组织起强硬的防守,反而显得有些松懈,当克罗地亚人拼死跑动,拼出最后的绝平进球时,巴西队的回防却是姗姗来迟。

内马尔的进球一度让巴西队在加时领先。

进球时候的内马尔有多么喜悦,输掉点球大战之后的内马尔就有多么绝望。当比赛尘埃落定,内马尔的痛哭令球迷感慨万分。

这一场淘汰赛,本来是属于马儿的里程碑——他的国家队进球数来到77粒,追平贝利成为巴西队并列历史射手王,但一场苦涩的失利,让一切数据都失去了意义。

比赛前,巴西前锋维尼修斯也曾说,巴西队要为了生病的贝利捧起大力神杯……

而在世界杯开幕前,内马尔曾在自己的照片上,给球裤P上了第六颗星,但“六星巴西”的梦想,也只能留待未来了。

“我现在脑子很热,还没有想好,如果说这就结束了有点为时尚早,但我也不能保证些什么。”赛后,脸上还挂着泪痕的内马尔还没能从这场失利的打击中走出。

“很难接受发生的一切,这就像一场噩梦,我不敢相信发生了什么。”此前,世界杯淘汰赛还从未有过加时赛先进球的球队最后出局的先例,巴西成为了第一个。

蒂特已经辞去了巴西队主教练职务。

那么下一次世界杯,内马尔还有机会吗?

主教练蒂特赛后离任,巴西队进入了新的时代,而不知不觉当中,内马尔也在今年跨过了30岁的门槛。

“也许会再踢一届,也许不会。我不知道新教练会不会喜欢我”。这是他此前的表态。但对于球迷来说,期待只有一个:“六星”还未实现,马儿必须归来。

阿根廷队点球击败荷兰,晋级四强。

历史纪录在追逐着梅西

一切宛如昨日重现,2014年世界杯半决赛打过一场点球大战的阿根廷与荷兰,又一次站到了点球大战面前。

在这场四分之一决赛,阿根廷人当仁不让地在卡塔尔享受着自己的“主场”——全场绝大多数球迷都是阿根廷的支持者,属于荷兰的橙色成为了少数派。

所有人都期待着梅西能够更进一步,期待着他能够扛着球队走向胜利——梅西也没有退让,他站了出来。

梅西贡献一球一助。

上半场一次精准的直塞助攻帮助莫利纳进球,下半场主罚点球稳稳命中,梅西用传射为阿根廷队打下了胜利的最坚实基础,也让他在足坛历史中更进了一步。

首次在世界杯淘汰赛完成传射的梅西,由此将自己的世界杯参与进球数提升到了17粒(10球7助),超越传奇马拉多纳成为队史第一,同时他的10粒世界杯进球也追平巴蒂,成为队史并列射手王。

此外,梅西世界杯淘汰赛的助攻数来到5次,也超越了贝利,创造了自1966年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高。

此前C罗曾说“历史纪录在身后追逐着我”,这句话放在梅西身上也同样准确,在不断创造新纪录的同时,还有更多的历史在接近着他的脚步。

目前,梅西的大赛进球数来到23粒,追平巴蒂,仅次于罗纳尔多(25粒);世界杯出场24场,距离德国名宿马特乌斯保持的纪录(25场)仅差一场。

在阿根廷队本届世界杯还有两场比赛要打的情况下,梅西还有望把更多纪录抛在身后。

韦霍斯特帮助荷兰队在常规时间绝平。

但在2-0领先的情况下,荷兰队在80分钟之后连扳两球,包括最后读秒阶段的绝平进球,硬生生推迟了阿根廷人嘴边的胜利。

而在加时赛中,一度形成围攻的阿根廷队也一直是得势不得分,还有射门被门柱拒绝。甚至到了最后点球大战中,他们也是第五轮才惊险获胜。

马丁内斯扑出两粒点球。

“我们不应该进加时,更不用说点球大战,我们吃了很多苦,但我们挺过来了,这非常让人感动”。这是赛后梅西的感慨。

而看台上的阿根廷球迷,许多人已经忍不住泪水——今晚,他们不是为了阿根廷悲伤哭泣,而是幸福的热泪横流。

队友拥抱梅西。

老帅范加尔,昂首离开

对于阿根廷队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惨胜——除了打到点球大战造成的体能上的极大消耗,他们还遭遇了“卡牌风暴”。

本场比赛,主裁判拉奥斯化身卡牌大师,全场狂发17张黄牌及1张红牌,其中,阿根廷队中就有多达8名球员染黄,以及对阿根廷主帅斯卡洛尼及助教萨穆埃尔的2张黄牌。

半决赛中,阿库尼亚和蒙铁尔就将累积黄牌停赛。

范加尔也非常不满主裁拉奥斯的判罚。

下一场比赛,阿根廷将迎来另一支“点球强队”克罗地亚的考验,两支球队很可能又上演一场血战到底的苦战,因此也难怪梅西对于本场比赛裁判所埋下的“地雷”充满怨气。

“我不想谈论裁判,因为你不能说实话,否则就会被制裁,但国际足联必须考虑,他们不能在这样的比赛安排这样的裁判,不能安排一个无法完成执法任务的裁判。”

阿根廷队获胜后,对着荷兰球员做鬼脸嘲讽。

梅西的这样一番抨击言论是否又会给他带来更多的麻烦乃至处罚?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对于已经离场的荷兰队来说,领走的大把黄牌已经没有了意义。

赛前言论之间充满自信的范加尔,未能率领橙衣军团更进一步,但是他和球队所打出的这场经典比赛,足以让他们昂首离开。

范加尔赛后安慰弟子。

上半场的丢球打乱了荷兰队稳固防守的节奏,但危机时刻“范大厨”又一次展现了自己的临场指挥实力——最后时刻梅开二度的韦霍斯特,以及助攻的博古伊斯和库普梅纳斯,全部都是替补上场的选手。

这位战胜了癌症的71岁老人,是本届世界杯年龄最大的主帅,他的坚持和努力以及所创造的成果,足以让他带着所有人的尊敬走下舞台。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