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高校模拟器中文最新版(以星空大海为征途,高校冷门专业天文学升温了吗?)

导读 高校模拟器中文最新版文章列表:1、以星空大海为征途,高校冷门专业天文学升温了吗?2、最新!北大发布2022报考指南!3、为国育才的初心依然炽热——写在广州市执信中学建校100周年

高校模拟器中文最新版文章列表:

高校模拟器中文最新版(以星空大海为征途,高校冷门专业天文学升温了吗?)

以星空大海为征途,高校冷门专业天文学升温了吗?

驱车往返于城区和郊野,彻夜未眠的拍摄,数小时的繁复后期······M8礁湖星云中的气体云与星际尘埃终于被解析在眼前。这张绚丽的深空摄影作品,出自于一位刚毕业的高中生之手。过去十年,作为天文爱好者的吴思哲一直将天文学家的梦想埋在心底。今年9月南京大学开学,吴思哲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通过考试成功入围天文学拔尖计划,即将步入自己梦想的校园学习热爱的专业,吴思哲表示“初中定下的目标终于要实现了”。在外界看来,这个“以星空大海为征途”的专业的确有些寂寞和高冷。尽管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是全国高校中历史最悠久、培养人才最多的天文学专业院系,但目前,国内开设天文学本科专业或成立了天文系的高校仅有十余所。

过去,天文学一直被视作是理想主义者的选择,抬头望向月亮的代价似乎就是失去地上的六便士。但近几年,随着国家对基础学科加大投入和更多天文空间项目的建成,国内天文学人才需求进一步上升。国内天文学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目前正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各个高校陆续建立天文学专业,高考报考中传统冷门的天文学专业似乎将迎来走热的机会。不少专家学者也表示,随着国家实力的增强,科研领域不断发表出世界领先的成果,天文学作为一门不可或缺的基础科学,在高校兴起将成为一种趋势。

吴思哲的深空摄影作品。 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追随天文的十年:借望远镜与红外相机抚触星云

小学时,吴思哲就表现出了对天文学的兴趣。吴思哲的父亲回忆道,“最开始的兴趣是由纪录片引起的,比如央视播出的《斗转星移》《了解宇宙如何运行》等,他幼儿园起就喜欢看这些。”

小学三年级和父亲第一次参加云南省天文爱好者协会的活动后,吴思哲便开始观测各类大小天象:日食月食、金星凌日、行星冲日······“小时候我最热衷的事,便是用自己那台小小的米德ETX90(一款适用于初学者的天文望远镜),去看月球表面的沟壑、土星美丽的光环、木星淡淡的条纹与金星细小的相位变化。”吴思哲回忆道。天文的神秘令吴思哲着迷,宇宙中的现象千奇百怪、壮阔而美丽,却又是真实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我想要了解浩瀚的星空,了解这个世界。”

到了高中,吴思哲成了更资深的天文爱好者。“随着更多的知识积累,我渐渐感受到了隐藏在天文中的科学精神——天空中相互绕转的双星与下坠的苹果竟然遵循着相同的规律;天文学家仅靠观察空中暗弱星点的光谱,便可以知道遥远恒星的温度与大气元素,知晓它的过去与未来;宇宙中无数光陆怪离的现象正在被理论一一解释·····”吴思哲在某次观测记录中写道,美丽的行星、缥缈的星云、壮阔的星系是天文外显的、感性的美,而天文最吸引他的地方,在于现实与规律、感性与理性的完美融合。

在云南师大附中的大观天文社,吴思哲遇到了两位非常志同道合的伙伴。三人一起筹办社内的理论课和日常观测,一起备考天文学竞赛,一起从零开始学习深空摄影,跑遍了云南省内的羊街镇、螃蟹箐、轿子雪山等地“出摊”拍摄。

大观天文社第16届社长熊浩宇介绍,云南师大附中的大观天文社成立于2006年,是师大附中众多社团中成立时间较早、规模较大的老牌社团。传统设有天文理论课、日常观测、石林观星、天文台参观等活动。

大观天文社曾有天文摄影这一专业性极强的活动,但未能延续。吴思哲三人从最开始的系统适配、设备接线、拍摄及后期流程开始学,把坑都踩过了一遍,重启了大观天文社的这项活动。吴思哲说,“每三月一次的‘出摊’是我高中生活中最期待的事。当远离光污染,抬头望见城市中阔别的灿烂星空,实在是人生不可多得的震撼与感触。而天文摄影能将隐藏在星点中暗弱的星云、星系解析在你的眼前,并将这一份感触记录、保存下来,更是不可多得的幸运。”

吴思哲与天文社伙伴一起进行观测活动。

社团活动坚定了吴思哲学习天文的信念,历任社员中也有许多人走上了天文科研的道路。第15届天文社社长蒋昊昌表示,由于2015年国内大学天文系发展进入一个高速期,天文社从13届开始每年都有社员报考天文专业。

如今,被南京大学录取的吴思哲回想起高考,仍记得自己进入考场前的最后几分钟,再望了一眼师大附中天台上的天象蛋的身影。今年7月拿到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时,吴思哲感慨道,“中学时立下的目标终于实现了。我想为天文学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生。”

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

“天文科研不只是看星星,也要写代码”

事实上,天文学作为爱好和专业有很大区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罗新炼对澎湃新闻表示,从天文爱好者转变为天文科研人员,需要把兴趣转变为志趣,这样才会乐在其中。

“大家以为天文学家是看星星,其实两百年前的天文学家才是这样的。近一百年来随着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天文学已经变成了一个非常严肃、非常精确的科学。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公式计算、论文和代码。”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体物理研究生马潇汉看来,天文作为研究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但并不是作为爱好的低门槛和纯粹的享受。“它可能是一种折磨,折磨之后再给你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今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学的邓云未也将自己大学期间的专业学习总结划分成三等份:看文献,写代码和写论文、项目申请书。邓云未说,“天文学科研主要分做观测、做模拟和做理论。除非是专门负责运行望远镜的人员,否则实际观测的时间并不多。”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教授蔡一夫看来,我国的天文学教育还需要增加更多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不局限于公式的推演和数据的模拟分析。马潇汉称,自己本科期间有很多次观测的机会,但大多是出于兴趣参与而非研究需要。邓云未也提到,自己主要负责对观测数据的处理分析和理论模型的构建,很少亲自操作观测,“一个为期几十个小时的项目,我只需要花一个下午把观测设计好并提交到天文台,专门运行望远镜的人员会负责把数据拍好给我。”

除此之外,罗新炼表示,学习作为“长线”学科的天文学,学生在物理、计算机、数学、英语方面的基础十分重要,且需要在本科及以后经过长期的学习及科研训练才能成为一个非常优秀的职业天文工作者。

以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为例,方案指出天文学专业下设天体物理、天体测量与天体力学两个学科方向,核心课程有天体力学基础、理论天体物理、球面天文等。方案也提到,数学和物理课程是天文学专业的重要知识基础,计算机知识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另外,因为当前天文学研究的国际化程度很高,本专业对学生的英语能力也有较高的要求。

马潇汉也介绍,事实上,本科期间天文学与物理学有很多相同的课程,且天文学本科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并不会比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低太多。

经历了大学期间的计算机、数学课程等各方面的训练,也有不少天文学的毕业生最终选择成为程序员或金融分析师。根据《2021年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就业质量报告》,南京大学的天文与空间学院的2021年毕业生数据显示,本科毕业生境内外升学深造占比超七成,毕业研究生签约就业占比超六成,总体来说选择升学深造的约一半左右。选择就业的毕业生中多选择事业单位(含高等教育单位、中初教育单位、科研设计单位)和企业单位。

国内天文学教育发展,“长线学科”逐渐升温

天文学与数学、物理学相比,尽管都属于基础学科,但是存在感一直较低。

我国天文学教育起步较晚,尤其在天文技术与仪器方面与国外尚有差距。马潇汉表示,基础学科的发展需要一代一代的学术传承、百年尺度的学术环境积累。我国第一批自主培养的博士毕业于1983年,研究生培养也较为年轻。目前,我国开设天文学本科专业或成立了天文系的高校仍不足二十所,大部分学校专业开设不全。

同时,天文学作为一门以观测为基础的学科,需要研究者了解并参与到实测中,因此教育、科研的发展非常依赖于观测设备和仪器。“早期中国的天文学研究者要靠申请使用其他国家的望远镜,或者从网上下载别国望远镜公开的观测数据。我国近些年才有两米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在天上的望远镜目前也还只有‘悟空’号一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天文系教授袁业飞对澎湃新闻表示,“有了自己的世界领先的望远镜,就能够做出世界领先的成果。比如现在‘天眼’不断地有世界领先的成果发表。”

除了“天眼”,诸如“羲和号”、大视场巡天望远镜等更多天文和空间项目的建成,也进一步增加了对天文学人才的需求。2014年郭守敬望远镜、500米射电望远镜FAST等大科学装置的建设和深空探测工作不断推进,科研人才的缺口初步凸显。随后几年,更多大科学装置收集的海量数据也亟需大批优秀天文学家、物理学家去分析。

近几年,国内对教育的投入持续加大,新的学校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许多国际青年学者也选择回到国内高校任职,基础科学领域发展的速度很快。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陈鹏飞于《中国国家天文》撰文称,从1999年至2020年,国内平均每年增加一所高校成立天文系,全国天文专业本科招生数从1994年的28人增长到了2018年的208人。2018年的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在原有五个学科(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的基础上,增加了天文学等12个学科,让作为基础学科之一的天文学更加受到了重视。

同时,部分高校通过与天文台合作的方式实现科教融合,如紫金山天文台挂牌成为中国科技大学的人才培养单位,使得中国科技大学能够与其共享天文设备与天文技术方面的人才。

另外,袁业飞谈到,过去,天文学作为一门“长线学科”,掣肘其发展的一直是资金问题。“天文是一个非常基础、非常‘没有用’的学科,短期内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相较而言,应用性学科的科研成果转化率更高,能从企业获得投资,更多吸纳社会资金,而基础学科则几乎完全依靠政府资金支持。

但在袁业飞看来,这并不表示天文是一个真的“无用”的学科,天文学的发展能够带动许多有用的技术。蔡一夫也举例介绍,目前手机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CMOS的前身CCD,最早是因为天文学的光学成像需求而发展出来的,因相机镜头而知名的蔡司公司最早也是做天文望远镜的。袁业飞补充,建造天眼所用的拉索技术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的建造。“由于天文对技术的要求极高,其技术成果能很容易地转化于民用领域。”

从科学回报的角度,袁业飞表示,天文学是一门可以带动革命性变化发展的基础学科。历史上,天文学家第谷对行星的观测带来了开普勒定律和牛顿力学,如今,天文观测对物理理论的验证和发展新物理也将有极大帮助。

最新!北大发布2022报考指南!

数载寒窗磨一剑

未名博雅

你的北大,等你体验!

代码10001

北京大学,欢迎报考!

这是一份报考宝典

北大总览

36个院系介绍

报考指南

带你全方位了解北大

↓扫描二维码获取全书↓

《北京大学2022报考指南》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也可获取《报考指南》全书

北京大学初名京师大学堂

创办于1898年戊戌变法之际

既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

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

“上承太学正统,下立新学祖庭”

自建校以来

北京大学始终享有崇高的声誉

北京大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中心

和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一百多年来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光荣传统

“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优良学风

在北大薪火相传

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从这里

眺望世界,走向未来

“不图世上风云会,惟有山中日月长”

北京大学肩负

推动人类进步和国家发展的使命

为国家和民族培养

“德才兼备,体魄健全”的卓越人才

学在北大

北京大学是中国实力最强的综合性大学

特别是理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积淀

我国第一个数理化和计算机等专业皆诞生于此

1952年院系调整

清华大学、燕京大学的文理科并入北京大学

文理两科在全国长期保持领先地位

北京大学是国内目前学科最齐全的大学之一

设有人文、社会科学、经济与管理

理学、信息与工程、医学等6个学部

共有11个学科门类

48个本科专业门类

133个本科专业

北京大学群星璀璨,大师云集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

北大校友中已有

13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12人成为“两弹一星”元勋

近500人当选两院院士

今天,北京大学已经形成一支

由各研究领域杰出人才组成的

高素质教师队伍

学校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大学的核心使命

始终坚持名师、教授为本科生讲课和

指导本科生的优良传统

北京大学拥有体系化的通识教育课程

多样化的专业教育模式

自由化的专业选择

日常化的学习生活体验

北大不仅用丰富的资源

培养学生渊博的学识

而且以其独特的精神魅力

培养学生开阔的见识和过人的胆识

让每一位北大学子离开校园时都具备

挺立潮头、兼济天下的气魄和能量

食在北大

“一入北大深似海,从此减肥是路人”

15座融汇各式美食的校园食堂

300余种各式菜肴、100余种特色主食

农园食堂

家园食堂

香辣鸡腿饭、学一酱肘子、勺园宫保鸡丁......

燕园专属滋味等你品尝打卡

宜宾燃面、广式烧鸭饭、厦门沙茶面......

地道家乡风味抚慰思乡味蕾

期待燕园与你相遇

一起向“味”来!

玩在北大

260余个学生社团

山鹰社、风雷街舞社、魔术爱好者协会

自行车协会、模拟联合国协会......

每学期初都会上演一场万人空巷的百团大战

北大山鹰社

百团大战招新现场

1.26万平方米的百周年纪念讲堂

常年提供国内外顶级的音乐会和

各类艺术演出、讲座报告

电影作品和名家展览

《觉醒年代》主创团队在百周年纪念讲堂与北大学子亲切交流

北大讲堂累积了丰富的艺术资源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

这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

一生所倡导的体育教育

体育文化节、冬季越野跑、五四长跑

十大高校300公里徒步马拉松......

体育项目中的竞技身影

俨然成为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

十佳歌手、北大剧星、新年联欢晚会

屡获殊荣的学生艺术团的精彩演出......

更是为师生们带来五彩斑斓的文化盛宴

十佳歌手大赛

五四静园诗会

北京大学剧星风采大赛

“过去未去,未来已来”

愿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的你

来北大收获探索未知、创造新知的快乐

亲爱的少年

北大始终敞开怀抱

欢迎你!

来源: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

图片: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

编辑:郭雅颂

排版:韦杨珂

责编:郭雅颂

她毅然回国,被北大学生选为“十佳教师”!

在北大做楼长,她被写进博士论文的致谢中

全新挑战!欢迎加入北大“通班”!

北大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gbdgw@pku.edu.cn

你的北大,等你体验!

为国育才的初心依然炽热——写在广州市执信中学建校100周年之际

执信中学校园,红砖绿瓦古韵十足,参天古榕新芽吐翠,文化长廊曲径通幽,静谧荷塘波光粼粼,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见证着执信中学的峥嵘岁月。绿荫掩映中,一座孙中山先生塑像巍然屹立,先生目光炯炯凝视前方。

穿越历史时空,听惊涛拍岸。100年前,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的演讲荡气回肠:“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及改造未来之社会……”1921年,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亲手创办了这所学校,致力培养推动社会进步的优秀人才。

100年,执信先贤漫漫求索,披荆斩棘。

执信中学历经筹费建校,移建新校,抗战中数迁其址,辗转办学,弦歌不辍;经历女子中学和男女同校的办学实践,几易校名,薪火相传,文脉不断。

100年,时代新人砥砺奋进,续写华章。

执信教育人以民主包容、革新进取、追求卓越的精神,纪念执信先生,传承执信精神,培养更多像执信先生那样的“改造未来之社会”的卓越人才,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

跨越百年沧桑,站在新起点的执信中学,从深厚历史中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守正创新,锐意开拓,“为国育才”的初心依然炽热。

师资队伍建设

在教学和科研“双轮驱动”中锤炼教师内功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教师的眼界学识影响着学生的发展高度。执信中学创办之初的25位校董,有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有新文化运动的主将,还有杰出的教育家……他们推动执信中学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升,参与了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历程。

启航新征程,强校必先强师。执信中学选拔教师严苛有度,培养和提升教师的路径灵活多样、扎实有力。校长何勇认为,要吸引人才,“物质条件是基础,教育情怀是关键”。今年6月,包含清华北大博士等在内的29名优秀毕业生签约执信中学。为广纳贤才,求贤若渴的何勇,走进清华、北大,与优秀的毕业生面对面坦诚交流,让高素质人才进得来、留得住、干得好,从住房条件、薪资待遇、技能培训、工作环境等方面提供支持与保障。

一代代执信人从严务实,稳扎稳打,让生活成为课堂的源头活水。从重教学实践、轻课题研究到教育教学与科学研究“双轮驱动”,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到综合素养的培育,从线下传统课堂教学走向网络智慧教育,每一步发展都凝结着执信人的辛勤汗水与教育智慧。

执信中学教务处主任许文学说:“在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中,基础教育备受关注,相关文件频出。这些政策文件既是学校的办学指南,又是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催化剂。”执信中学引领教师既高瞻远瞩地着眼国家发展、民族振兴、教育强国建设,学习教育政策,钻研课程标准,又脚踏实地地立足学校实际、开拓创新、因地制宜发展,夯实课堂教学,落细教学管理。

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发展。执信中学为提升教师教研能力,每年要求40岁以下的教师向学校科研处提交一篇科研论文,经过校内专家评审、校外专家评审,评选出一、二、三等奖,鼓励青年教师以研促教。

近几年,执信中学青年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备课、讲课、做实验、写粉笔字、即兴演讲……形式多样的比赛项目,给教师们提供了展示的平台,激发了教师争先创优的教育热情。

即兴演讲环节,教师随机抽取题目,7分钟准备时间,3分钟即兴演说,题目范围广泛,紧贴时事。赛场上,教师唇枪舌剑,才思飞扬。教师们惊喜地发现,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不只是文科教师的专长,理科教师充满哲思、娓娓道来的生动表达也有不一样的精彩。执信中学科研处主任汪欣说:“多学科教师同台竞技,不断碰撞出新的思维火花。通过对教育热点、社会问题的探讨,开阔视野,促使教师们关注生活中的育人现象,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执信中学,有一支先后获得“广东省巾帼文明岗”称号、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百佳班组”称号、“广州市中小学英语示范教研组”称号的教师队伍——执信中学英语学科组。这支“能打硬仗”的队伍是怎样建设的?英语学科组组长林佩华把其经验概括为“传承”“合作”“创新”,并将教学与教研紧密结合。

第一是“传承”。林佩华回忆,她在执信中学从教的31年里,前辈教师对新教师要求非常严格,尽心尽力、毫无保留地“手把手”教新教师,帮助新教师了解科组文化,走进课堂听新教师授课,从教学设计、板书、课堂组织能力等多方面给予新教师帮助。

第二是“合作”。俗话说“众人拾柴火焰高”,英语学科组在团结合作过程中追求卓越。英语教师吕佳代表学校参加全国英语课技能比赛,1人参赛,6名学科教师成立“智囊”小组,帮她提出改进意见,一起备赛磨课。在集体协作下,吕佳最终斩获桂冠。

第三是“创新”。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为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求,执信中学英语学科在国家教材之外,为学生引进牛津英语教材、新概念英语,引领教师研究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

创新人才培养

在天赋与努力“珠联璧合”中涵养国家英才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新时代教育需要回答的根本问题。基础学科人才的强弱对关键技术的突破有着决定性作用,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建设数理化生等基础学科基地和前沿科学中心,是“十四五”规划的明确要求。

执信中学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出“元培计划”,设有“元培实验班”。这些班级的授课教师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全国20多所高校,班上的学生可以跟着大学的教授、博士生、硕士生一起做课题研究。学校围绕创新素养的培育,开发了“集群式”元培特色课程,构建了“三层六类二特色”课程体系,通过变革学习方式,推进“学本评估”等举措,开展创新人才培养试验。

元培实验班的学生们先后开展了100多个课题研究,获得各类竞赛奖项超过600个,申请5个发明专利,3位学生还荣获素有“中学生诺奖”美誉的“丘成桐中学科学奖(生物)”金奖,3名学生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决赛金牌,1人入选国家集训队。其中,执信中学高二学生林奕然高中期间共获7项数学竞赛一等奖,入选清华大学2021年丘成桐数学领军计划(全国共68位同学入选该计划),无须参加高考,通过“3 2 3”培养模式从本科连续攻读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今天骄人成绩的取得源于昨天辛勤汗水的浇灌。执信中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起步较晚,发展却很迅速。执信中学负责学生竞赛工作的数学学科组长张蜀青说:“能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学生的兴趣与禀赋固然重要,但也离不开学校数学学科卓有成效的建设举措,包括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开展年级、校级层面的高水平培训,邀请著名专家到学校指导学生做课题研究、进行专题性的突破,创新性跨年级开展小组学习等”。

元培实验班把学生分成研学小组,学习国家课程时,小组同学组成学习共同体,研讨学习问题,有助于深入学习;学习元培特色课程时,小组同学则是课题组成员,跟着大学教授开展课题研究,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研究者,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更好地达到深度学习、深层思考的目的。

“以前听课、做作业、测验的学习方式下,学生的思维是比较浅表性的,而深层次学习以纵向为主,学生拥有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何勇解释道。

十年来,执信中学的数学竞赛从零到一,再到持续发展、优质发展,学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一批批高中拔尖创新人才从执信中学走进国家乃至世界一流大学深造,“元培计划”成果也获得了广州市、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何勇认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可能不一定是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创造好的环境,提供好的条件和资源,让孩子能够自己“长出来”。

素质特长发展

在个性与兴趣“展翅翱翔”中成就更好自己

在执信中学,每一个学生都是重要的,教师既面向全体,又尊重个体。“每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是何勇的教育信念。他强调:不能过早地给学生贴标签——这些优秀,那些不优秀;不能过早地给孩子定性,不能因为成绩低而给他扣上“后进生”的帽子,我们只能说某个学生在学业上有困难,需要帮助,并不能说这个学生不优秀。

教育本质是让每个学生成为最好的自己。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更好地落实新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广、更丰富的课程选择,执信中学每学期开设80多门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包括:五大学科竞赛课程;艺术类课程,如童声合唱、管弦乐、舞蹈训练等;体育类课程,如羽毛球、游泳队、足球等;荣誉课程——由社会各界人士、热心家长和校友提供,如仁义咏春拳、舞龙醒狮、生涯规划等;社团开设的选修课,如高中模拟联合国、学生公司、中学生领导力开发等。这些课程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和眼界,丰富和补充了国家课程,为学生搭建了展示自我的宽阔舞台,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沃土。

执信的社团活动很受学生欢迎。EDUS社团成员每年都参加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哈佛大学的模拟联合国活动,在学校也多次举办泛珠三角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在模拟联合国活动中,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或其他政治实体的外交代表,在主席团的指引下,遵循议事规则,通过台上演讲、桌上桌下谈判等方式,处理国际问题。模拟联合国活动,让学生们的视野由学校扩大到国家、世界,从“小我”走向“大我”,提升了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促进了核心素养的发展。

执信学校的学生向芯创办“青草”公益组织致力于改善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广州市越秀区青草青少年成长服务中心”,并利用微信公众号、众筹等募集慈善经费,发展为一个开展朋辈引导式体验性学习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青草”夏令营每年定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义务辅导,该项目获评广州市志愿服务优秀项目,并于2011年荣获“全国中学生领导力大赛”优秀项目二等奖。

成立于2011年的执信中学交响乐团,是首批广州市艺术教育重点基地学校的重点项目,编制齐全,综合素质过硬,曾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已成为省、市乃至全国艺术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

发现学生的需求并促进其价值的实现,是执信中学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执信中学2020届毕业生吴雨松从小酷爱钢琴,曾向何勇提出:校长,您能不能给我提供一个有三角钢琴的独立琴房让我练琴?何勇当即答应。此后,每天早上六点多,何勇总能听到办公室楼下的琴房传来的悦耳琴声;夜幕降临,婉转悠扬的琴声再次响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吴雨松只要有空就会去练琴。毕业时,吴雨松同时被8所美国著名高校录取,这让何勇倍感欣慰。“每个人身上都有多种智能,只不过每个人的优势智能不一样。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特长也不一样,关键是能不能发现并挖掘他的特长,让他按照特长的方向去发展。如果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够遵循这样的教育规律,那么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人才。”何勇强调,这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明确的教育本质。“每一个老师都有责任去发现每一个孩子的特长,并善于去培养孩子的这些特长。如果硬逼着钱锺书去学数学,我们国家就少了一代文豪;如果硬逼着陈景润去搞艺术,我们国家也就少了一位世界级数学伟人。有些人,也许他的成绩不是很优秀,但综合能力、组织和号召能力很强,善于听取各方面的意见,那么这种人就适合当领导者。有些孩子从小就有艺术的天赋,也许成绩并不拔尖,但只要老师善于引导他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艺术特长,今后他一定能在艺术上有颇高的造诣。”

执信中学2020届毕业生、现就读于清华大学的王义寅说:“在执信度过的中学阶段,是我人生中重要的一部分。执信中学丰富的课外活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校运会锻炼了我们的竞技精神,艺术节让我们充分展现了才艺,各式各样的社团丰富了我们的课外生活……是执信的老师以及执信开放的教学方式引导我走向了正确的道路,执信永远是青年人学习成长的宝地。”

学生德育工作

在德行与学业“内外兼修”中实现全面发展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执信中学站在学生视角,构建立体化、形象化、多元化的体验式德育活动体系,从不同层面设计丰富多样的体验式德育活动,逐步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四层金字塔”的育人形态——将德育融入校风、融入课程、融入社团、融入实践,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育人先育德,育德先育心,育心先知心。执信中学的心理教师走进课堂,倾听学生的心声,帮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与学生建立了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愿意敞开心扉与教师沟通。学校设有心理健康咨询室,借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需求的心理设备,对学生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个体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不仅面向学生、教师,还面向广大学生家长,渗透进家庭教育。

执信中学副校长林间开在执信中学执教22年,分管德育工作15年。林间开认为,中学生心理状况复杂多变,帮学生纾解心理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感悟尊重和被尊重、理解和被理解,心灵得到触动,情感得到共鸣,自觉建构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外显为稳定的道德行为习惯。

学生小文(化名)进校时成绩优秀,但过了一段时间却产生了严重的厌学情绪,以致后来经常不上学。林间开找她谈心,帮她纾解负面情绪,小文渐渐开始信任林间开,并重回学校上课。细心的林间开发现女孩在后脖颈文了一只猫,她没有批评女孩违反《中学生守则》、校纪校规,而是推心置腹地与女孩交流,站在学生的立场帮小文分析文身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林间开得知小文父母离异,各自组建了新的家庭,妈妈给她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小文一个人居住,感到孤单,出租房里的猫是她仅有的精神寄托,不料这只猫后来死了,女孩伤心不已,为了纪念这只猫才文了文身。此后,林间开倍加关心小文,给予她生活、学习各方面力所能及的帮助,小文亲切地称林间开为“开姐”。毕业后小文如愿考上了心仪的大学,与“开姐”成了朋友。

林间开认为:“德育无痕,润物无声。德育的效果,不仅要看当前的学生,更要看毕业的校友。”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广州市执信中学校友会联合中国邮政,将海外校友在多伦多和旧金山采购的防护服、护目镜、头套、鞋套等14000多件共计222箱疫情防控物资,送到广州市9家医院的一线医护人员手中。在零下二十摄氏度的极寒天气中,加拿大校友会成功采购到75套防护服和69个护目镜,克服各种困难完成搬运工作,运抵广州,送往中山三院、南方医院和广州第八医院。自执信中学校友会发起“逆行于疫情前线的白衣天使们,全球执信人的心与你们同在”行动开始以来,旅居马来西亚、美国、欧洲、澳洲、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执信人纷纷响应,积极加入这场声势浩大的战“疫”行动。

“还师生完整的教育生活,促进师生主动发展”是执信中学的育人理念,这种理念倡导“人应该是完整的,必须靠完整的教育生活来成就”。执信中学根据学生发展的多样性需求,在充分研究当代社会发展态势和学生多元发展的基础上,以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为工作思路,开展了多样化的体验式德育活动。比如:文艺类活动有艺术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歌唱比赛等;体育类活动有体育节、“校长杯”足球赛、“执信杯”篮球赛等;学术类活动有科技节、读书节、“争鸣杯”辩论赛、学生论坛等。

执信校友彭雅丽回首在执信度过的三年,她说,学校是“任性”的——大课间、体育课、不补课,“我曾抱怨为什么要在高三这么紧张的时候每天下六楼去跑跑跳跳。然而随着年纪的增长,我却无比庆幸自己并未将人生宝贵的高中三年托付于一个‘只知补课,无论魏晋’的学校”。

在执信中学,学生们不做“书呆子”,而要做一个“健全的人”。“崇德瀹智”的校训浸润于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执信中学打破条条框框的束缚,以包容大气的姿态,托起每一位为梦想全力以赴的青年人。

百年执信,桃李芬芳;莘莘学子,灼灼其华。执信中学从历史深处走来,紧扣时代脉搏,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正勾勒新时代基础教育的新画卷。

(作者:吴爽)

来源: 教育家杂志社

山东高考发布会:成绩查询、志愿填报、外语口试、体检面试看过来

来源:齐鲁网

6月11日上午10时,山东省教育厅举行2022年夏季高考第一次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新闻发言人、副院长李春光发布相关情况。

今年高考我省报名考生共86.7万人,其中春季高考21万人,夏季高考65.7万人(报考夏季高考考生中,有5.8万人仅报考高职综合评价招生和各类本科单独招生)。夏季高考编场考生598810人,比去年增加4.3万人;考试工作人员和保障工作人员10万余人,全省共设150个考区、357个考点、20149个考场。

考试过程中最大缺考场次缺考3489人,共查处违纪作弊考生47人。

总体上考试秩序井然,考风考纪良好,未发生考生携带手机入场作弊事件和团伙舞弊案件,未发生疫情等重大安全事件,未发生重大网络舆情,基本实现了“平稳、顺利、安全、圆满”的目标。

李春光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

考试结束之后,

注意如下这些事项。

01

成绩查询

评卷工作结束后,将进行成绩汇总公布。根据近期国家有关工作要求和强基计划招生工作需要,定于6月26日前公布夏季高考成绩。届时我院将为考生推送成绩短信,考生接收短信的手机号为高考报名使用的手机号。考生也可通过“考生号 证件号后四位 手机短信密码(登录‘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所使用的手机短信密码)”方式,登录山东省2022年夏季高考成绩查询平台(http://cx.sdzk.cn)、“爱山东”APP、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百度小程序查询高考成绩。

02

参加志愿填报模拟演练

为使广大考生熟练掌握志愿填报的流程和操作方法,将于6月15日—18日组织全省考生填报志愿模拟演练。考生可登录山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https://wsbm.sdzk.cn)进行操作练习。模拟演练是一次重要的掌握和熟悉志愿填报系统的机会,请广大考生一定按时认真参加演练。

03

根据自身情况参加部分考试项目

报名参加强基计划、本科综合评价招生等特殊类型招生的考生,需根据高校规定按时参加学校组织的测试。打算报考外语类专业或有外语口试要求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外语口试,外语口试由各市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口试内容与时间由各市自行确定。

04部分招生类型的政治考核考察体检面试要求

公安、军事等招生类型有政治考核考察、体检面试要求,请考生及时关注有关信息,按时参加政治考核考察、体检面试。政治考核考察相关事宜请咨询县(市、区)公安、兵役机关等,体检面试均在6月30日志愿填报后进行,届时请关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官网有关信息。

05做好志愿填报有关工作

高考成绩发布后,志愿填报将成为考生最重要的事情。首先要牢记志愿填报的时间,今年我省共安排了7次志愿填报,自6月30日至8月3日,详细安排已在考生准考证上注明。针对志愿填报,我们将推出一系列考生志愿填报指导服务,发布一系列招生政策和解读指导等,请考生和家长及时关注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及时查看信息。

志愿填报有相对成熟的方法,请考生和家长放平心态,只要根据招生录取政策和志愿填报指导进行认真研究,结合自身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综合分析研判,一定可以熟练掌握方法,合理选好志愿。在这里也提醒各位考生和家长:高考结束后,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可能利用考生和家长们迫切知晓高考成绩及希望上好大学的心理进行志愿填报和招生录取诈骗,请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06 妥善安全保管个人信息

考生要妥善保管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登录密码、短信验证密码等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篡改。考生报名时预留的手机号,后续将接收省招考院短信推送的志愿填报提醒、录取去向等信息,建议广大考生提前检查一下报名时填写的手机号码。停机或者换号的考生,请提前到县(市、区)招考机构申请更改相关信息,以免接收不到省招考院发送的有关信息。

来源:山东教育发布

订单式培养帮毕业生更好就业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我叫梁敏怡,从事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有近20年了,现在是广东中山百灵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根据企业发展需求,今年我们计划招聘80名高校毕业生。

又到一年毕业季,上半年我和几名人事招聘专员一道,对毕业生进行线上招聘。视频面试的环节很重要,我作为企业用人部门的负责任人,提前准备视频面试提纲。毕业生报名非常踊跃,广西科技大学报名人数最多。我们收到了200多份简历,面试了100多名学生,那天晚上我们分组面试,加班到10点,录用了24名学生,虽然辛苦,但是很有成就感。

我有一点心得,作为企业的一线招聘人员,要跟高校深入沟通。我们从2018年开始,和几家高校共建党支部,与高校有了更紧密的联系。每年毕业季,许多学生都会向老师询问就业意见。由于平时沟通充分,老师对我们企业的情况很了解、很信任,也知道我们的用人需求和特色,会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介绍和推荐,非常有助于我们招收毕业生。

长期在企业招工,我感觉一线工人的招聘难度比较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和高校联合培养学生,开办“百灵班”,进行订单式培养,今年已经是第五期了。从学生大二开始宣讲,之后进行面试,开设模拟班。学生在周末和业余时间集中上课,公司高管带着课程去学校讲课。第三年来企业进行半年以上的实习,最终的就业率很不错。

近年来,国家不断深化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为了吸引毕业生在企业长期发展,我们积极申报,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评价,让毕业生对职业发展更有盼头。

在招聘工作中,面对年轻人的需求,我积极进行引导、充分沟通,帮助他们明确定位,选择与自己才能匹配的岗位,实现个人成长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报记者洪秋婷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2年07月15日 14 版)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