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仙剑5数字版激活码(仙剑奇侠传5玩家评测心得 仙剑5好玩吗)

导读 仙剑5数字版激活码文章列表:1、仙剑奇侠传5玩家评测心得 仙剑5好玩吗2、曾经占领整个网吧的游戏,国内玩家玩了10年,竟然都是盗版的!3、仙剑系列Steam新史低价促销,25元起4、因20

仙剑5数字版激活码文章列表:

仙剑5数字版激活码(仙剑奇侠传5玩家评测心得 仙剑5好玩吗)

仙剑奇侠传5玩家评测心得 仙剑5好玩吗

游戏背景

《仙剑奇侠传五》整个故事依旧采用六界的世界观构架,主要在人界、仙界和魔界三界展开故事,五代女娲后人(紫萱-林青儿-赵灵儿-李忆如-小蛮)的脉络也明晰下来。

故事发生在仙一与仙二之后,紧密承接初代的故事剧情。相比上一代仙四更偏向于“仙侠”的风格,五系列更偏于“武侠”元素一些。仙二后月如再次病倒,林天南为了给爱女寻找续命之法,退隐江湖,南林北沈逐渐退隐,续命失败,月如病逝,林天南隐居。与此同时,江湖上出现了四大世家,其中折剑山庄四弟子姜承,因为魔族蚩尤后裔的身份,被诬杀害同门而遭到排挤,远离武林,改名“姜世离”,并于覆天顶创立净天教,称“魔君”。主角四人的故事便在这一背景下展开。

剧情

仙五的剧情历来是被人诟病的一点,也是导致仙五口碑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整体看来,仙五的剧情颇为平淡,主角之间的感情非常含蓄内敛,波澜不惊,最后的死别与生离在有的玩家看来似乎更像是还未开始便已结束的恋情,自闯七宫一段开始的仓促煞尾令许多还没进入状态的玩家感到莫名其妙就迎来了结局,有些铺垫不足,也正因这些原因,仙五的剧情相比其它代略显单薄。但整个游戏推进的过程中,故事并不显得无聊,主角四人的互动非常有趣,仙五四人组也是历代仙剑中最和谐欢乐的主角团,而且正如感情的描写一样,整个故事的展现也善用一种隐晦的形式来表达,含有大量的隐藏剧情和支线信息量,乐于探索剧情的玩家会从中挖掘出非常多值得品味之处。

仙五所包含的隐藏信息是通过表观剧情展现出来的,长离未央、青木幻域等主线分支剧情在讲述了自身完整故事的同时,更影射了主角四人的处境与选择,更升华了“心愿”的主题,更有一些玩家认为青木幻域一线是仙剑系列中最绝妙的笔墨之一,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是仙五的特色,也是其受到一些玩家喜爱的原因之一。

有这样一句话:仙五的本体是暮雨今夕。这个DLC确实极大地丰富了仙五的感情线,不少正传并未落泪的玩家在DLC中却潸然泪下,再加上《仙剑奇侠传五前传》的补充(穹武、毒影、龙溟凌波和净天教线等),仙五的剧情也越来越得到许多玩家的共鸣与认可。因此整体评价仙五的剧情,大体是:单薄含蓄的主线、内涵丰富的支线、丰满到位的后续补充。

系统

Pros

高度的平衡性。五系列的数值在玩家中的认可度一直比较高,也是系列中平衡性最好的作品之一,没有菜刀流和全队法师等记号,伤害和回复的数值非常合理,但也不乏值得细究的高难战斗,如游戏最后一个隐藏BOSS(有弹性的包子),想必接触过的玩家都在它手中团灭过,其打法高度体现了回合制游戏策略第一的思想,研究过程非常有趣。仙术需在达到一定条件后去特定商店购买,且在修为达到一定程度后有相应加成,也催生了一批练仙术狂魔。

封印系统的加入。仙五首次在系列中加入了“封印”这一设定,并自此沿用至仙六,成为除“飞龙探云手”外仙剑又一标志性技能。封印技能是某一主角的专属技能(仙五中为姜云凡),封印成功后,封印状态下打死敌人可获得相应“符”,所获得的符可以用于装备,增加各角色的属性和能力,用以辅助培养主角的不同发展方向。

顺带一提,五系列的UI可以说是仙剑系列最漂亮的,系统界面以扇面为基础,非常有韵味,其它界面的花纹式样也非常好看。

Cons

-冗长简单的迷宫。迷宫是仙剑的最大特色之一,很多玩家十分享受其中迷路和找路的过程,但仙五很多迷宫非常的简单,一条路通到底,而且还常分割成多部分,于是不时发生无聊且跑断腿的情况,很消磨人的耐心。

-系列回合制系统的简化。历代仙剑中有过许多丰富多样的回合制系统,如仙二的御灵、仙三的半即时和法阵、仙四的引怪等,但仙五大多没有保留,大体是较为简单的传统回合制,构架较为基本,在这种存在大量练级和跑图的传统rpg游戏中很容易产生疲劳感。

画面

Pros

仙五仍旧采用和仙四一样的rw引擎,但在细节上比起四代有了明显提升,画面鲜明亮丽,看起来非常舒服。蜀山这一仙剑标志性建筑在仙五充分展现了其宏伟大气,空中隐隐浮现的法阵和不时飞过的仙鹤,山中的长阶和飞流直下的泉水,确有仙界风范。仙五蜀山的场景原画也成为了仙剑玩家最熟悉的一幅图,至今仍出现在仙剑相关的各个地方,非常具有代表性。

此外,仙五中仙竹林、幻木小径等场景非常漂亮,幻木小径以一种超写实的表现方式,结合青木幻域和幻光草的剧情,给玩家展现了一个确如梦境的世界,其中背景会随时间变有青、紫、红等色彩,非常迷人。

Cons

-画质提升有限。比起仙三3d化,仙四真人比例化,仙五画面虽然精细很多,但没有质的飞跃,让许多期待已久的玩家预期大大落空。

-主角的造型设计存在问题。仙五人物美工远不如仙四系列出色,龙幽的小卷毛和小蛮的长筒袜常被玩家吐槽,尤其是姜云凡的3d建模,的确一言难尽,令人不吐不快。

音乐

仙五是神曲众多的一代,虽然游戏整体口碑不佳,音乐水准却是公认的仙剑最出彩的之一。其中《镜影命缘》作为仙五原定主题曲《仙缘再续》的变调,是一部分粉丝历代仙剑最喜爱的战斗音乐。《降妖谱》、《看尽前尘》等优秀音乐均在历代作为蜀山场景音乐出现过,但《迷仙引》在其中仍占有相当高的地位。

仙剑奇侠传5专题

Chinese Paladin 5

发行商:北京软星

平台:PC

类型:角色扮演(RPG)

发售日期:2011年07月07日

进入专题>>

曾经占领整个网吧的游戏,国内玩家玩了10年,竟然都是盗版的!

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正惊小弟。

《龙猫》刚刚在大陆上映,时隔三十年终于正式来到中国!当年这部电影给无数中国影迷的留下了美好记忆,如今网友纷纷表示,大家伙欠《龙猫》一张电影票!

动画游戏不分家,小弟想到游戏界更是如此,在那个盗版游戏横行的年代,那时的我们又欠了谁一个正版?

小霸王(红白机)游戏

千禧年前,当时还没有游戏机禁令,电脑也没有普及,游戏机在当时的中国还算是常见的家用电器,比如小霸王学(游)习(戏)机!

小霸王学习机是任天堂红白机的魔改盗版,所有游戏也都是日本80年代红白机游戏上直接Copy过来,而且还有“99合一”的骚操作……

上面的经典游戏数不胜数,比如《超级马里奥》、《俄罗斯方块》、《魂斗罗》、热血系列、《冒险岛》等等!

这也间接导致了大部分中国玩家对于游戏机、对于任天堂的记忆停留在那个年代。纵使小霸王“盗”了二十年,但它也确实给了我们无数80、90后以童年!要不然以当时中国的经济和民众的消费水平,基本不可能支付得起正版的游戏!

但我们的童年确实是欠了那些经典游戏一个正版。

《仙剑奇侠传》

《仙剑奇侠传1》称得上是一代经典,让仙剑这个IP成为了“国产游戏的代名词”!

可惜的是,就算经典如仙剑1,也逃不过盗版的侵袭,仙剑系列前几部销量并不算好,公司运营也一味逐利,开发游戏的工作室也连连解散,被迫换血!

等到到了仙剑5以后,游戏基本上不再是当初的味道。至于仙剑6,不提了,连最牛逼的泰坦显卡都能陨落!

小弟我作为一个仙剑粉,真的希望“姚仙”姚壮宪明年能来一部让我们“不再失望”的仙剑7,其实技术、画面、打击感不奢求了,有味道、好玩就行了!

《金庸群侠传》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上世纪《金庸群侠传》则是最好的金庸游戏,给玩家以武侠梦,也是中国最早的开放世界游戏!

“小虾米”、“野球拳”、“十四部天书”让无数中国玩家至今无法忘怀,这部游戏所达到的高度和可玩性,鲜有国产游戏可以企及!

而游戏开发商河洛工作室当年因为盗版而倒闭,到14年才宣布重组,由于没有版权,《金庸群侠传》正统续作只能命名为《河洛群侠传》,但可惜这部游戏存在着很多问题而备受争议……

《红色警戒》

要说当年中国什么RTS最火,那必须是红警2!可惜当年中国玩家电脑里的红警普遍是盗版,毕竟正版也没有中文,更没有“中国”这个阵营!

红警是《命令与征服》系列的三大分支之一,原本是西木工作室开发,后来被EA收购后惨遭腰斩!续作《红警3》虽然现在尚可在Steam上购买,但服务器在数年前早已关闭!

由于错过了电竞的大潮,红警这些年来也渐渐成为了极其小众的游戏!比不了同类的星际那般风光!

就在不久之前,EA还宣布了推出《红色警戒》的正版复刻作,小弟猜测说不定《红警4》也快要来了!希望他们给我大红警留条活路!

《反恐精英》

CS完全称得上是中国玩家的FPS启蒙,是中国所有网吧的必装游戏。就算到了现在8102年,这游戏依然没有从“网吧的必装游戏库”中删除(当然这些都是盗版)!

由于CS太多于经典,纵使中国玩家玩的基本上都是盗版的CS1.5、CS1.6,也挡不住国外玩家对这游戏的痴迷!

CS系列不断更新换代,中国大陆还引进了韩国公司开发的《反恐精英Online》(非V社正统作)!再后来,完美时空直接代理了V社正统续作《CS:GO》!

《CS:GO》国服很早就免费了,前不久国际服也免费了游戏,还蹭了热度加入“吃鸡”模式!

小弟嘎绿共:为童年补票也成为了家常便饭,小弟我也希望国产游戏越来越好!

一个正惊问题:在你玩过的盗版游戏中,你如今最想补票的是哪一款?

仙剑系列Steam新史低价促销,25元起

IT之家2月18日消息 IT之家获悉,《仙剑奇侠传》系列在Steam上开启特惠。

据IT之家了解,《仙剑4》《仙剑5》《仙剑5前传》和《仙剑6》在Steam进行为期一周的打折促销,前三款售价25元,最后一款售价51元,均为新史低价格。

《仙剑奇侠传》是由中国台湾大宇资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大宇资讯”或“大宇”)旗下发行的系列电脑游戏。仙剑故事以中国古代的仙妖神鬼传说为背景、以武侠和仙侠为题材,迄今已发行八款单机角色扮演游戏、一款衍生经营模拟游戏、两款网络游戏、一款网络社交游戏和一款衍生手机游戏 [1] 。2017年5月23日,系列单机游戏第九部作品《仙剑奇侠传七》正式立项。

因20年老队友的背叛,这家公司被罚522万元!隐忍两年后终于逆袭

大家好,我是X博士。

在时下电子竞技流行的游戏市场中,大家是否跟X博士有着相似的感受——在最近几年,很难看到表现亮眼的武侠或仙侠类作品了。

距离上一款Steam爆款仙侠类作品《太吾绘卷》,已经快过去两年的时间,有关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浪漫情怀,似乎已经不足以在如今游戏市场中谋得生机?

今天,X博士就借着河洛工作室在五一期间发售、口碑出众但未能掀起波澜的武侠新作《侠隐阁》,来跟大家探讨下,在中国制作一款品质精良的武侠作品究竟有多难?

划重点一:盛名之下其实难符?Steam93%好评下上千老玩家的失望

单看这次《侠隐阁》在Steam上高达93%的好评率,就不难发现大部分玩家,对于这次河洛工作室新作的态度,均表示基本满意。但X博士却从寥寥不多(近千)的差评中,看到了众多老玩家对于这家久负盛名武侠工作室的极大失望。

在这里,X博士摘取一位自称河洛老粉的玩家评论,给大家分析分析这些老玩家对于武侠情怀的“矫情”。

首先,这款游戏在战斗视角上出现了硬伤,导致玩家很容易在多人对战中出现误操作(这一点,X博士深以为然)。

其次,就是《侠隐阁》对于玩过《侠客风云传》、《金庸群侠传》等前作的玩家而言,在剧情上太过平铺直叙,而在人物招式的养成上更是简简单单,无法让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侠道”的存在。

最后总结来看就是:《侠隐阁》还未达到五年前《侠客风云传》的品质。

诸如这类超长文的玩家差评,在《侠隐阁》Steam界面上数不胜数,甚至有一位从仙剑开始接触武侠(仙侠)游戏的资深老玩家,花费了整整2小时的时间,就只为了在Steam评论区留下千字差评,希望河洛工作室可以对于《侠隐阁》再打磨一下,不要过于骄傲。

其实如果抛开售价不足50元的性价比来考量,单从《侠隐阁》核心的回合制战斗,以及养成类玩法来看,这款Steam新作确实过于“少年老成”了。

一以贯之的回合制打桩,与前作《侠客风云传》差别不大的养成系统,再配上平铺直叙的二流武侠剧情,确实会令老粉丝们感到失望,体会不到这款作品的新意在到底在哪,简直就是一款简化版的《侠客风云传》!

划重点二:武侠游戏创新的代价——被玩家喷到自闭!

那么为何河洛工作室会打造出这样一款“怀旧风”颇多的新作?

故事的源头还得从两年前的《河洛群侠传》开始谈起……

2015年,由于经典IP《侠客风云传》的复刻成功,在人员完成重组与招新的河洛工作室,向着下一个大目标“开放世界大武侠”,迈出了勇敢的一步。

但正是这一步,将河洛工作室自《金庸群侠传》以来,积攒了二十多年的口碑直接给毁了。

BUG多、游戏卡顿、存档崩溃等种种技术上的问题,《河洛群侠传》直接让开着2080TI显卡的玩家,梦回750的低画质游戏时代。

至于这款游戏的BUG究竟有多离谱?在2018年10月发售的它,直到2020年5月1日还在修复着游戏中的恶性BUG,未能向玩家发售后续DLC与新内容。

借用网友们一句偏调侃的评论,如果说人家育碧那是买BUG送游戏,那么《河洛群侠传》则是彻彻底底的买BUG送BUG了。

也正是因为《河洛群侠传》在开放武侠大世界上的大踏步创新,以及实际表现效果的巨大化落差,使得一大批拥有武侠情怀的玩家“集体黑化”,变成了河洛工作室的黑粉。盯着官方的一举一动,整整喷了两年多的时间,导致全工作室设计师心态产生了极大的变化。

无疑,设计师们这种心态上的变化,自然就使得《侠隐阁》不敢再对于传统的回合制玩法,进行任何形式的创新了。

划重点三:墙倒众人推?遭遇友商偷家的中国武侠

在武侠世界中,一向讲究着“雪中送炭”的侠义精神,不过在经历了《河洛群侠传》的滑铁卢后,作为河洛工作室友商的智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却又做了一件很不武侠的事情——在2019年状告了河洛研发的《侠客风云传》抄袭其《武林群侠传》的著作权。

智冠与河洛工作室在对簿公堂之前,一直都维持着二十多年的老交情,至于当年的《武林群侠传》剧情,到底是开发商河洛还是代理商智冠创作出来的,相信他们自己心里是一清二楚的。

更令人感到愤怒的是,《侠客风云传》是2015年发售的作品,其代理商就是智冠。如果说真要告人家抄袭,为何不能第一时间去告。他偏偏要等到发售四年后,自己赚得盆满钵满,河洛工作室背负大量玩家差评之时,再来光明正大地痛击我的队友?

但令人悲哀的是,河洛工作室一直坚持的“侠道”,并不足以让他们赢下这场侵权官司,直接被法院判处2400万新台币(约人民币522万元)的罚金,差点就将公司整个赔给了智冠。

课后总结:

大部分中国大众所崇尚的“侠义精神”,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存在?X博士相信一千个人心中,自然会有一千个“杨过、乔峰”。但纵观近几年河洛工作室的境遇来看,或许在游戏市场中,侠义精神本就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在中国做一款纯粹的武侠游戏究竟有多难?或许河洛工作室在《侠隐阁》看似平铺直叙“假大空”侠道剧情的背后,已经向玩家们揭示了这个问题的答案。

在中国火了18年的游戏上架steam却被玩家狂喷:体验还不如手游?

大家好,这里是正惊游戏,我是正惊小弟。

由Quantic Dream开发的PS4独占游戏《暴雨》《超凡双生》《底特律:变人》将登陆PC平台,由Epic商城独占一年。由于这三款游戏“曾是”PS4永久独占,所以这一消息着实令人惊讶,《仁王》也曾因为登陆PC被喷了好一阵。说到跨平台(炒冷饭),游戏圈的奇闻轶事还是蛮多的,今天小弟就跟大家好好聊聊。

1、仙剑奇侠传:从手游移植到steam,走位风骚扭到腰的逆移植

关于跨平台这件事,如果各位对游戏平台没有执念,那么对大家来说终究还是件好事,毕竟能玩到游戏的途径更多了。

可是Steam上却有一些游戏操作风骚,以至于被玩家狂喷。比如《超时空之轮》《仙剑奇侠传1》,这些本都是名留青史的经典之作,但厂商却直接把手游版原汁原味扔到了Steam上……不被喷才怪!

比如18年前的经典《仙剑奇侠传1》(重制版是2001年发售),不仅界面照搬iOS,还会出现无法存档,分辨率赶不上原版的问题。这种先把PC移植手游,再把手游直接搬到PC的操作着实让人开眼。

突出两个字:丢人!

2、数不清多少版本的《最终幻想》系列

除了仙剑之外,《最终幻想》是另一个可以称得上冷饭之王的系列了。不仅做了重制版,还把游戏做成了手游。

名气最大的《最终幻想7》也几乎达成全平台制霸,《最终幻想1、2、3、4、5、6、7、9、15》也都登陆了移动端,前段时间SE还给Switch提供了《最终幻想》全家桶:《最终幻想7》、《最终幻想9》、《最终幻想X》及《最终幻想X-2》,这么多版本已经让小弟眼花缭乱了。

要说最骚的还是当初公布《最终幻想7》PS4“原汁原味”版,当方块克劳德在屏幕上现身时,场面一度十分尴尬。

还好后来有《最终幻想7重制版》救场,不过看进度想玩到手也是遥遥无期。

挣钱还是日本厂商套路多!

3、三上真司:麻烦大家帮我砍下头

有“《生化危机》之父”美誉的三上真司曾经也是个愣头青,在说他“切腹事件”前我们先回顾一下当时的时代背景。

上世纪九十年代,索尼和任天堂正处于完全对立的紧张姿态,彼时《生化危机1》的制作人藤原得郎与索尼交好,所以生化初代选择了登陆PS1,后来藤原得郎因个人原因中途退出开发,索尼对卡普空的兴趣骤减,三上真司在接手《生化危机1》后还传出了各种索尼为难三上真司的言论,这些言论真假已不可考,但后来三上真司亲任远索的立场是有目共睹的。

在三上真司逐渐变成大腕以后,他站队任天堂的意图就更加明显,甚至公开嘲讽索尼,留下了“王国之心也能卖得出去?”“三国无双改成四国无双肯定暴毙”等惊人言论。当然最有名的还是那句“生化危机4登陆NGC以外的平台我就切腹。”

结果后来《生化危机4》在NGC上销量不佳,卡普空果断让游戏登陆了PS2,这才开始大卖。后来的事情各位也知道了,《生化危机4》达成了全平台制霸成就,三上真司也做了个Flash游戏,让玩家给他“介错”,也就是切腹时帮他砍头的意思,不知道他已经被砍死多少次了……

4、绝不跨平台的《日落过载》,也登陆PC了

由微软发行的《日落过载》是一款非常花哨搞笑的打丧尸游戏,从发售开始就不停有玩家询问是否会推出PC版,2015年开发商Insomniac Games的官方成员在论坛声称《日落过载》绝不会登陆任何其他平台。

结果去年11月《日落过载》就上架了Steam,还获得了特别好评,场面一度十分尴尬,当年的说不会跨平台的帖子现在也被删除了。

5、一些年纪比小弟还大的游戏也重焕新生

自从有了Steam,各种老游戏也开始焕发新生,甚至一些老游戏直接搬上台来卖。比如Arc System就炒了一份上个世纪的冷饭,1998年发售的《罪恶装备》就以原汁原味的形态上架了Steam。另一款跨世纪冷饭还有《合金弹头》,小弟至今还记得在小学微机课上偷偷玩的刺激经历。

最后给大家说一款压轴“大作”《午夜陷阱》,也是上个世纪的游戏,2017年8月登陆了Steam。这是一款全真人影像游戏,玩起来就像一部B级片。

因为低俗桥段过多,还涉及暴力和不尊重女性的桥段,在1993年12月9日的一场“视频游戏暴力”听证会后《午夜陷阱》被各大零售店下架。由于当时媒体争相报道,这还成了一场热点事件,并推动了分级机构ESRB的成立,可谓里程碑式的游戏。

小弟打死也要说:其实“跨平台”“炒冷饭”小弟个人还是不反感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我才有机会体验到一些十几年前错过的游戏。可是一些厂商死抱着金牌IP,却不展现诚意,只想着花式捞钱,这就很难让人接受了。

一个正惊问题:你们觉得最“香”的冷饭又是哪一款呢?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