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兵器交叉火力(伏击战突然打响!L型交叉火力,机枪无情扫射,5分钟歼敌62人)
荒野兵器交叉火力文章列表:
- 1、伏击战突然打响!L型交叉火力,机枪无情扫射,5分钟歼敌62人
- 2、二战老美最爱的武器,日本谈叮色变,为何现在反倒被人看扁
- 3、此武器,二战德军运用,如虎添翼,媲美盟军雪曼
- 4、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小的制作成本,如何拍出经典来?
- 5、俄乌战场上最重要的三种武器,俄军全都缺,怎么打得赢?
伏击战突然打响!L型交叉火力,机枪无情扫射,5分钟歼敌62人
空中猛如虎,地面战五渣。关于阿塞拜疆与亚美尼亚的战争,受到了很多人的持续关注。由于有着土耳其的支持,阿塞拜疆军队通过广泛地使用察打一体无人机,从空中给了亚美尼亚方面严重打击。不过,阿塞拜疆的地面部队的战斗力一般般,开战以后只占领了十几公里的前进纵深。而且在亚美尼亚和纳卡地区军队的反击下,阿塞拜疆地面部队损失惨重。这不,刚刚阿塞拜疆军队又一次被伏击,尸横遍野。
据海外网报道,10月14日,纳卡地区发布了一段视频,展示了近日阿塞拜疆军队遭到大规模伏击战的战场。阿塞拜疆军队在纳卡地区遭到伏击,有60名士兵尸横遍野。亚美尼亚军队(其实是纳卡地区自己的武装,主要由亚美尼亚人组成)伏击了一支阿塞拜疆军队的尖刀部队,阿军全军覆没,这是继10月3日亚美尼亚军队伏击阿塞拜疆部队,打死32名阿军士兵的那次伏击战以后,又一次经典的伏击战。
根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发出来的一段视频显示,在伏击战以后,俄媒体的战地记者采访了亚军伏击阿塞拜疆军队的现场。视频显示这个伏击战非常惨烈,阿塞拜疆军队简直可以用“尸横遍野”来形容。
伏击地点是纳卡共和国阿雷加火山附近的森林。一个阿塞拜疆的步兵连冒进,这个连队由三个步兵排组成,进入了纳卡北侧地区,随后在一条山路上遭到突然伏击。阿军被埋伏在这的纳卡武装包了饺子。
纳卡武装分为两组设伏,一组在道路对面的山坡上,一组在道路另一侧的树林里。先由山坡上的亚方发起攻击,阿方人员自然会退入路旁树林进行防御。而后再有树林里隐藏的亚方从背后近距离扫射。战斗打响后,以交叉火力扫射阿军,子弹最近就是从8-10米处的树林里射来。
指挥官大概介绍:这是一次比较经典的L型伏击战。纳卡武装在道路拐弯处设置了部分攻坚兵器,他介绍了一些型号,包括榴弹或机枪、火箭筒等,有一挺12.7毫米的NSV重机枪,2门AGS-30式自动榴弹发射器。
阿军先受到正面攻击,此时阿军的其他指挥官和步兵则隐蔽到路侧,即L型的长边,然后被在极近距离甚者树上的埋伏消灭。选这里设伏,是因为路的另一侧陡峭不方便隐蔽,即便是逃跑,也只能沿着路边跑,因此都被密集的机枪侧射击毙。
视频显示,阿军的这支小分队走进了亚美尼亚军队事先设好的伏击圈,在公路上的侦察兵遭遇火力打击后,立即躲进旁边的沟壑,结果亚军的机枪火力早已埋伏好,几轮射击下来,阿塞拜疆士兵全部死亡,从图片可以看出,这些被打死的士兵几乎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倒在地上,死状十分凄惨。
由于没有准备,阿塞拜疆军队伤亡惨重,在不到5分钟的战斗里,包括2名指挥官在内的60名官兵被当场击毙。阿塞拜疆军队大约有60人被打死,道路上遗留下48具尸体,剩下的12具阿军尸体则在道路旁的山坡下被发现,此外还有两名阿军被俘。
据纳卡武装指挥官介绍,整个战斗过程约3-5分钟,阿军指挥官也在伏击中被打死。据俄媒介绍,这是阿塞拜疆军队自冲突爆发以来损失最惨重的单次行动。
二战老美最爱的武器,日本谈叮色变,为何现在反倒被人看扁
这一杆李云龙用了能“收复富士山”,日军听了惊呼不已的半自动步枪,M1加兰德步枪,堪称二战期间步兵神器,也是志愿军战士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最爱的战利品。
M1加兰德
M1加兰德大约是在1936年的时候,开始在美军当中正式服役,由于该枪的装弹模式,是在固定弹夹当中填装8枚子弹。
M1加兰德
在打完子弹的时候,由于弹夹为薄钢片打造,在弹出的过程中与枪体钢材的碰撞,会发出“叮”的一声。
所以通常也被称为大八粒,或者八粒快,又或是“叮叮枪”,听起来有种儿童玩具的感觉。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美军仗着这把步枪,可是将火力压制这个词,发挥到了极致。
最早先战场上出现的,大多都是类似于98K、莫辛纳甘或者三八大盖这种,需要用枪栓将子弹推入枪膛的形式,并且单次射击也只能实现点射。
弹夹
可是当M1加兰德进入战场之后,他每分钟40余发的射速,让当时的小鬼子那是闻风丧胆呀。
不过这常年挨打,也让小鬼子们总结出一个经验,他们已经摸透了叮叮枪的规律,一旦听到“叮!”的一声,就立即发动反击。
但是,显然这是一个毫无用处的发现,毕竟先不说战场上炮火连天,就单就美军最擅长的战术来说,那都是火力压制,战场四处叮叮当,这谁能知道是谁的枪?
相比AK47如何
在很多美国现代战争片当中,我们不难发现,如今基本配备的都是M14系列自动步枪,而它在枪械设计的很多方面,也都效仿了M1半自动步枪的功能特点。
毕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加兰德可是抢手货,那是二战公认的步枪排行榜第一名。
不过,这世间的东西,有优就有劣,虽说它的半自动射击相当适合战场火力压制,可是它也有一个逃脱不了的问题,那就是环境!
相对比后来苏联研发的AK系列步枪,M1加兰德在步枪的设计上,还存在着些许瑕疵。
由于装弹模式是将子弹压在弹夹中,打完子弹后再自动弹出,可是根据二战实际情况发现,这弹夹脱落的时候,竟然因为周围环境不是美国空气,从而导致发生卡壳。
叮叮枪
卡壳,这对于战场上的士兵而言,无疑等同于宣判死刑。
然而,这些问题对于美军而言却根本不是问题,因为在战场上作战的美军,经常会以步枪小组为单位,进行交叉火力掩护。
基本上将时间差在实战中抹去,这也导致不管是8发子弹打光换弹也好,又或是枪体卡壳也好,都没有太多的问题。
正因如此,M1加兰德在战场上的不可替代性,也让老美步兵多活那么几分钟。
根据战后统计,老美光在二战期间生产的M1半自动步枪,就高达352万支,好家伙,这可真是经济又实惠,好用还不贵哈。
M1加兰德的适用性
武器,真的能决定士兵的战斗能力么?这个问题在老美海军陆战队装备了M1加兰德步枪之后,就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在1943年老美换装结束之后,每个12人小队都会配备卡宾枪、冲锋枪、轻机枪,和数支半自动步枪。
当时和日本火拼的时候,一支小队的火力就能压制数倍于自己的敌人,要知道,在这种配备之下,基本只要子弹库存有保障,那么基本火力不会停歇。
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出现,简直不要太适合老美的作战风格。
因为当时小鬼子那边也有机枪可用,但是其他人手里配备的,大多数都是较为常见的,五发子弹式的手动步枪。
简单来说就是上一次膛,打一颗子弹,这也让很多小鬼子,还在上膛的时候就把头塞进了土里。
装载瞄准镜
并且由于叮叮枪的各方面性能,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所以也有很多情况下,士兵会在其侧边装上瞄准镜,充当狙击枪来使用。
不过,对于半自动步枪而言,8发子弹是不是也有点太寒酸了些,但凡手速快一点的,还没反应过来就打完了。
如果你回到二战时期,你会选择使用哪种武器?
此武器,二战德军运用,如虎添翼,媲美盟军雪曼
二战时期,德军以坦克出名。而坦克中的佼佼者就不得不说虎式坦克。很多军迷对这种坦克比较熟悉,还把它和雪曼战车作对比。
虎式坦克,擅长阵地战,正面装甲非常厚,做工比较好,有时还能反弹对方的炮弹,因此无法击中。火力很强,瞄准也比较好,配上优异的德军士兵,可谓是战场上的猛虎。所有盟军的坦克看到它只有躲闪。它也算得上是二战时期,块头比较大的坦克了。能在正面战场击穿T34的装甲,而T34只能在七百五十米范围内才能击穿,偶尔还被虎式坦克反弹。然而T34太多,虎式坦克的产量比较少。德军在二战时期总共才生产出一千五百辆不到。
然而它也有弱点。
体积庞大,不适合长期奔袭。速度慢,机械故障又频发。适合长期停驻远距离射击。因此,诺曼底登陆的时候,德军以三四辆为一个组,依托地形隐蔽,等敌军接近再开火,交叉火力。然后选择另外的地方伏击。
请大家多多关注“八大山人”或微信“笑谈趣史”可以和小编聊历史哦!
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小的制作成本,如何拍出经典来?
说起抗美援朝战争,大家肯定都知道上甘岭战役;说起志愿军的英雄们,大家肯定都知道黄继光。而关于上甘岭战役,也有1956年的同名老电影《上甘岭》,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代经典。
今天是2022年10月20日,在70年前的今天,志愿军特级英雄、特等功臣黄继光牺牲于上甘岭597.9高地反击作战中,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1岁。
而在今年的这个十月,一部名为《特级英雄黄继光》的网络电影上线了。
这部电影的制作成本很有限、场面也谈不上多大,甚至于只是网络播放。但在笔者看来却是一部诚意之作,对得起影片的名字。而且说起来,这部电影的观感、对于战斗场景以及志愿军英雄群体的刻画,要比一些院线影片还要好很多。
当然,有同样观感的网友,肯定不止笔者一个。甚至一些对战争片极为苛刻的军迷们,也都对这部电影大加称赞。
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
好的战争片,不一定非要有多大的投资、不一定要有大牌明星/热搜演员、不一定要有各种噱头,关键是需要用心去做,在端正态度的基础上,好好琢磨各种资料和细节,将主要精力放在作品上。
以往,也不是没有过所谓的大片,但是呈现效果和口碑不尽如人意。
甚至于我们最关心的都不是一些技术性的问题,而是创作人员的态度到底端不端正,是不是夹了私货。往往因为这些问题,还能在网上掀起不小的波澜。
当然,在具体的情节和技术细节方面,能够讨论的就更多了。
有些情节根本经不起推敲,细节方面槽点满满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当大家对这些不足提出问题的时候,一些大牌演员的粉丝或者其他什么群体往往就会蜂拥而出,用所谓“这又不是纪录片,较什么真儿,想看真实,那就去看纪录片啊”等等之类的由头,去堵网友们的嘴。
实际上对于这些人而言,他们对重大题材的影视剧未必真的感兴趣,对于具体的明星演员,或许兴趣更大;又或许,他们只是为了搅混水罢了。
然而在正常的网友大众眼中,显然是对影片内容和精神内核更为关注。
拿战争片来说,我们就不止一次地提过,以现在的技术手段,不是做不到对阵地还原、进攻队形的考究以及很好影视效果的呈现。
一些比较成功的战争大片,其实也大都是对细节极为考究的。
战争片当然不是纪录片,但它本身更不是玄幻片,对于基本情节以及细节的展现,不宜去脱离客观基础,而去天马行空,甚至夹带一些自我理解,却又不太正确和合理的东西进去。
如果说战争片也随意起来,什么细节都可以用“凑合凑合”就过去了,那么大家看到的只能是各种感觉都不对的作品。长此以往,也会距离优秀的战争片越来越远。
以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的作品为例,老的经典珠玉在前,近年来新的作品也不断涌现。
拿新作品来说,让人耳目一新的最早当属2016年的电视剧《三八线》;之后还有2020年的电视剧《战火熔炉》也不错;当然笔者评价最高的还是2021年的电视剧《功勋》李延年篇。
如今,《特级英雄黄继光》上线了,虽然这只是一部网络电影,但它也足以称得上优秀。
当然,纯以电影的视角来看,这部作品受限于比较小的成本,在场面上没有多大,甚至于一些战斗场面会显得很局促。在一些细节上,也不是没有瑕疵,但总体上瑕不掩瑜。
尤其令人惊喜,而且也必须夸赞的是,它能以小的成本,呈现出这么一部致敬英雄的成功作品,让人看完之后各种感觉都对,这是很不容易的。
据笔者了解,这部电影的创作团队非常年轻,而且剧中主演也没有什么大牌或热搜明星,甚至于在电影创作中,受限于道具、外籍演员等问题,也遭遇过不小的困难。
但是,有困难本身不可怕,怕的是没有解决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了解这部电影的幕后创作之后,电影创作团队完全是在有困难,就解决困难的路子上在走。这跟当年志愿军战士们抗击强敌的过程是一样的,当然也是令人钦佩的。
更值得赞许的是,这部电影的创作人员在态度端正的同时,下了功夫去查阅资料、还原细节,非常尊重历史背景以及军事常识,在真实的基础上去进行电影的艺术加工,这是足以令一些所谓的大片汗颜的。
当初《功勋》李延年篇的创作团队,也是按照这个思路来的。
这也是我们之前多次强调的,拍摄志愿军题材的影视作品,不需要创作人员自己去想象和捏造什么离奇的情节,只要细心去研究志愿军的战史资料,去好好采访志愿军老战士,就有无数真实的情节可供艺术创作。
《功勋》李延年篇就是这么做的,而现在的《特级英雄黄继光》也这么做了,它们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你要说这个成功必须是多少亿票房、多少万播放量,那倒不一定,成功是真正的观众口碑堆出来的,倒未必是直接的数据,当然好作品才更配得上好数据。
实际上在电影《特级英雄黄继光》上线后,笔者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就去看,因为不大相信网络电影拍摄这种题材能出彩到什么程度。但是网友们都说不错,笔者也去专门看了下,结果出人意料的好,甚至于在观影过程中,数度泪目。
我们需要的不就是这样的作品吗?
第一:志愿军的精神风貌和人民军队的本质很好地展现了出来;第二:志愿军的智慧和不怕牺牲,勇于胜利的精气神也很好地展现了出来。
而且在电影中,创作人员还将黄继光入伍参军、参加训练以及黄妈妈的情节穿插了进来,既使得角色更加饱满,也让志愿军背后的亲人、祖国的人民大众成为了抗美援朝战争题材作品的一部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有国,也有家嘛!当那些真实的志愿军家书,以声音的形式在影片中不断涌现,这不就是抗美援朝战争的精神内核吗?
所以,《特级英雄黄继光》这部作品,首先是一部态度端正,精神内核正确的作品,这很重要。如果这方面出了问题,后面的道具再完善、战斗场面再好,那都是没有灵魂的。
当然,这部电影在道具方面也做得不错,瑕疵有,但是他们尽力了。
不仅仅是道具本身,还有用法。电影中无论是冲锋枪、轻重机枪的使用,还是各类支援火器的阵地布置以及用法,都是下了功夫的。甚至还将激烈战斗中的武器损坏、故障情况,也真实地保留了下来。
据志愿军第15军135团9连597.9高地防御战斗兵器损耗统计,在第一天的残酷战斗中,该连的36支步枪即损耗24支、48支自动枪损耗18支、11挺轻机枪损耗3挺、4挺重机枪损耗2挺。
另据上甘岭地区坚固阵地防御战役的后勤工作中统计,战役期间冲锋枪实际使用4911支,损坏377支、损失1502支,损坏损失率高达38.3%,可想在美韩军队的疯狂火力下和轮番冲击下,战役战斗强度与残酷性。
在了解影片幕后工作后知道,电影中的这个情节其实跟使用的道具本身有关,但它之所以能够保留也是还原真实战况的体现。
当然,这只是电影中的一个细节,在阵地的布置上,创作团队甚至真的去挖山,尽可能还原阵地的情况。
在战斗场面的还原上,着力也很多。
比如电影中第一场战斗是教导员和黄继光协助9连坚守2号阵地的场景,当时阵地上的大部分战斗员都伤亡退入坑道,有限的几名战士在地面阵地上抗击美军进攻。尽管敌我兵力对比悬殊,教导员李旭还大喊“包饺子”。
电影的创作人员在谈到这个情节时说道:
在2号阵地的防御战中,李旭教导员“包饺子”的意思是利用地形优势,将有限的几个人形成一个L形伏击圈,从而形成交叉火力,利用自动武器的优势,能够更好地消灭敌人。李旭下令包饺子后,黄继光和另一名战士迂回到阵地侧翼,将几名进攻的美军逼向了中间集中,随后以手榴弹杀伤。
这个情节,我们在1952年秋季志愿军对敌作战的主要经验中,就可以看到:
当敌人刚占领我之阵地立足未稳时,是我反冲锋的时机,反冲锋之兵力应短小精干,一般是用连以下乃至一个班或一两个小组的兵力,且必须有火力的支援,多采取侧翼迂回。阵前反冲锋距离不宜过远,一般不超过五十公尺左右,快打快收,不要恋战,不应恋缴获。
而电影中也有战士赵克春到美军遗尸前收集弹药,遭炮击牺牲的场景。
据影片导演称,这段协助防守作战的内容便是根据详细战史,在历史的空白处进行的创作性情节设定。
当然,影片中的亮点还有很多,诸如对黄继光通信员的任务展开、美军炮火的强度、坑道作战的不易等等,都有全新的展现。
而在最后黄继光的牺牲部分,也是严格查询了相关战史,尤其是老连长万福来的叙述资料后,进行的还原。
当然这一段我们不想多说,大家可以具体看看这部作品,毕竟我们都说完了,也不太还好。
今天,是黄继光牺牲70周年的日子。能有《特级英雄黄继光》这么一部作品去很好地展现和还原志愿军英雄,无疑是非常好的,在我们致敬英雄的同时,也要感谢这帮认真年轻人的努力与付出。
同时,我们也希望越来越多认真的人、认真的团队,能够将更多的英雄事迹,更多血与火的辉煌搬上银幕。前辈们当年的付出与牺牲,是为了后辈的我们能有更好的生活;如今更好的生活我们有了,要是拍不出好的作品来,反倒是说不过去了。
俄乌战场上最重要的三种武器,俄军全都缺,怎么打得赢?
俄乌冲突至今已持续了近九个月,俄军的攻势基本偃旗息鼓,在赫尔松和哈尔科夫连连败退,在大部分战线都已转攻为守,而得到西方全力援助的乌克兰大有乘胜进击,收复国土之势,然而俄罗斯与西方斗而不破的微妙关系注定这场战争的主动权不掌握在乌克兰人手中,使得战事走向变得扑朔迷离,难以预测。
不过,通过大半年的交战,某些关于双方作战能力的客观事实已经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俄军在武器装备领域内的落后与陈旧是其攻势受挫,代价高昂的原因之一,而目前俄乌战场上最重要的三种武器,无一不是俄军的短板所在,那么到底是哪些武器呢?本文就略加盘点分析。
精确制导武器:有失锋锐的矛头
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精确制导武器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及地位不言自明,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俄军在该领域内的储备匮乏和技术不精,难以大规模的运用精确制导武器,遭到外界的指摘诟病。
以俄空天军为例,在开战初期及中期,俄军战机时常以低空作战模式且挂载大量非制导弹药活跃在各条战线上,遂行对地打击和近距离空中支援等任务。
外界根本没有发现机载激光/卫星制导武器的身影,这种作战模式反而给乌军防空武器提供了良好的出手机会,也导致了俄空天军出现了较高的战损。
■在俄乌战场上被击落的俄军苏-34战斗轰炸机的残骸,由于缺乏精确制导弹药,俄军战机只能以低空轰炸方式执行任务,遭遇较高战损。
需要指出的是,储备匮乏并不是无法弥补的硬伤,可以通过提高产能与扩大支出予以解决,但若想在技术领域一举达到突破,对于如今的俄罗斯就显得力有不逮了。
关于“伊斯坎德尔”M中短程弹道导弹在本次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各方褒贬不一,但通过复盘开战以来俄军对乌境内的基础设施及重点目标的打击情况,我们不难发现“伊斯坎德尔”导弹的精度略显不足,从公开信息中也很少看到“伊斯坎德尔”导弹为俄军地面部队提供实时火力支援的痕迹。
■乌克兰战场上,加装伪装衣的俄制“伊斯坎德尔”M中短程弹道导弹发射车。
从上述情况分析,“伊斯坎德尔”导弹的光学末制导系统与国际先进水准存在较大差距。所谓窥一斑而知全豹,制导系统的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普遍存在于俄制精确弹药的研发生产领域,尤其在受到西方制裁,难以获得高端电子芯片的情况下,问题更加严重。
这种情况对俄罗斯的警示是,不仅要加快生产,充实弹药储备,更要加强相关技术的攻关力度,只有完全掌握核心技术,才能不受制于人,进攻的矛头也才能更加锋锐。
■在“军队-2021”国际军事技术论坛中展出的俄制“产品-305”高精度多用途导弹,但俄军总体上非常缺乏此类武器。
无人机:俄军最大之短板
自从无人机战争的未来图景在纳卡冲突中初现端倪之后,无人机这种在传统作战观念中始终处于辅助地位的装备正渐渐成为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主角,而如今的俄乌战场就是无人机大放异彩的舞台。
以乌克兰为例,依靠着战前进口自土耳其的TB-2察打一体无人机,对俄军地面装甲车辆、野战防空系统等目标予以重创,让素来自夸在反无人机领域颇有心得的俄军颜面尽失。
随着西方军援源源不断地抵达,特别是以美制“弹簧刀”系列巡飞弹为主的游荡式智能弹药的登场,无论是躲藏在地堡掩体内的俄军士兵,还是处在高速机动状态的俄军坦克和车辆,都难逃劫数。
■TB-2无人机光电探测系统下的俄制2C3“金合欢”152毫米自行榴弹炮。
作为回应,俄军也出动了包括“猎户座”、“前哨-R”、“海鹰-10”、图-141“雨燕”在内的察打一体/战术侦察无人机等,以及“立方体”、“柳叶刀”等国产巡飞弹,然而,这些俄制无人装备要么数量不足,要么功能单一,作战能力欠缺,始终未能形成与TB-2及西方无人机的战场威胁效应,直到9月之后,俄军在大量获得伊朗“沙赫德-136”无人机并将其投入前线后,俄军的无人机攻势才算给乌军造成了实质压力,但由此也暴露出俄军在无人机技术上的突出短板。
■一架俄制“海鹰-10”小型无人机在扎波罗热州被乌军地面部队捕获。
不论是TB-2,还是“猎户座”,从技术水准上说均属于入门级产品,而俄乌双方都缺乏中高端无人机,按照当下主流发展趋势,可细分为中空长航时察打一体无人机、高空高速长航时多用途无人机、大型隐身无人机等机型。
上述机型在各自作战领域内所发挥的实际效用,皆远胜于TB-2与“猎户座”。此外,以迅速对敌造成饱和攻击态势的蜂群战术同样没有在俄乌冲突中得到真正实现。
不难想象,如果交战一方能在上述两方面掌握优势,升级无人机的性能水平和战术运用层次,无疑将对战场局势产生显著影响,推动战争进程。
可以确定的是,随着无人机在俄乌冲突中的表现,各国对于无人机装备的重视程度将达到全新的高度,就有的战争思维也将从根本上得到颠覆,拓展无人机作战模式将是各国军界未来关注的焦点。
■在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一带被击落的伊朗“沙希德-136”巡飞弹残骸。
电子战系统:关乎胜败的锁钥
争夺电磁频谱空间控制权系电子战系统的要义所在,但令人遗憾的是,继承苏军大量电子战系统遗产的俄军,在电磁领域的作战表现也只能用不及格来做总结。
在马里乌波尔攻坚战时期,困守在亚速钢铁厂中的残余乌军与“亚速营”成员,频频通过“星链”系统与外界取得联系,一方面反映出“星链”系统在军事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功,同时也令外界窥探出,自诩电子战能力强大的俄军,在阻断乌军战场通信及电子干扰压制方面却能力欠缺
此外,诸如“斯洛克”电子战系统、“莫斯科-1”电子战系统及“克拉哈苏-4”电子战系统等重要装备均有被乌军击毁或缴获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也暴露出俄军在电子战较量上的失败。
■在俄乌冲突初期在基辅地区被乌军缴获的俄军“克拉哈苏-4”电子战系统的指挥所模块。
俄军在电子战方面的拙劣表现,其根源既有内忧,也有外患。所谓内忧,指的是俄军在电子战系统领域长期发展所积攒下的弊病,如在核心参数上进行过度宣传与包装、研发体系组织管理混乱、产品交叉重复等,但最大的麻烦却在于电子战系统设计原理相对落后。
如“克拉哈苏-4”、“莫斯科-1”等,本质上是苏联上世纪70~80年代电子战技术的延续,其特征便是通过“干扰站信号强度高于被干扰信号30分贝”,以此来达到强噪声干扰压制效果。
诚然,这种技术手段在战场上极为有效,但其麻烦也同样突出,如抗干扰能力不足,设备体积较大,会对己方通信及设备造成影响,机动性大幅下滑等等。
此外,鉴于其是强噪声干扰信号发出源,因而更容易被敌方电磁侦察设备所发现,从而招致反制。
■乌军正在对俄军“莫斯科-1”电子战系统展开前期侦察及目标定位,随后便使用远程精确火力予以摧毁。
外患便是俄军除与乌军进行热战外,还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阵营及其他西方国家在电磁频谱空间展开冷战,鉴于双方在该领域内技术差距较大,进一步使得俄军在电子战方面优势全无。
所谓“陆、海、空、天、电、网”,在联合作战、全域作战成为主流的当下,夺取电磁频谱空间控制权便愈发显得重要,加之网络中心战的引入,使得电磁频谱战局势更加复杂,且对各方技术水准及运用手段提出更高的要求。
因此随着这场俄乌冲突的愈演愈烈,各方势必会加大在电子战系统的研发力度。
■近期乌军于伊久姆地区发现的俄制PTУ518-ПCM型电子干扰吊舱。
结语
在高新技术兵器领域内的捉襟见肘与停滞不前,仅仅只是目前百病缠身的俄军的一个缩影而已。
万幸的是,俄乌冲突目前并没有演变成大规模战争,倘若升级或是扩大的话,意味着俄军将遭受致命打击,而被逼到墙角的俄罗斯很可能铤而走险,祭出核武器的最后底牌。通过这场局部冲突,世界各国军队也普遍意识到,在武器装备发展及作战模式演进上,正迎来一个意义深远的转折点,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装备系统和以多域联合作战为特征的未来战争模式正展露峥嵘。
■俄军在哈尔科夫地区遗弃的坦克装甲车辆残骸,这不仅是俄军的坟场,也是传统战争模式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