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初音未来2011演唱会曲目(带货的不止李佳琦们 还有二次元)

导读 初音未来2011演唱会曲目文章列表:1、带货的不止李佳琦们 还有二次元2、游戏史上的今天:虚拟歌姬首登3DS初音未来与明日之星3、还在苦苦等追忆DNF时装?初音未来联动绝版时装不

初音未来2011演唱会曲目文章列表:

初音未来2011演唱会曲目(带货的不止李佳琦们 还有二次元)

带货的不止李佳琦们 还有二次元

钢铁侠的带货力是易烊千玺与王俊凯的总和。

每隔一段时间,马晨都会在自己的微信公号上盘点最近都买了哪些值得推荐的东西。

最新的一次盘点,有一件物品和他以往偏实用的推荐不太一样——一副会发光的柯南同款眼镜。 它的镜框是普通的黑色,镜片换成了LED屏,打开开关时,就会发出模仿柯南的白光。

马晨评价,“虽然这副眼镜看上去非常中二,没有任何实用价值,但它带来了快乐。 ”

去年,类似的创意就出现在日本,后来有中国商家效仿。 马晨购买这副眼镜的网店是一家专门出售二次元周边的店铺,拥有20.1万粉丝。 眼镜售价56元,是这家店目前卖得最好的商品之一。 为了促销,店家还专门拍了一个1分钟的介绍视频,表情包的拼贴和略带鬼畜的风格非常符合年轻人的口味。

尽管马晨并不是一个真正的二次元,但这样的二次元衍生品的确引发了他的兴趣。

随着二次元文化在中国的传播范围渐广,像马晨这样的泛二次元用户正变得越来越多。

7月20日,天猫发布了一份名为“二次元IP带货力”的榜单,奥特曼、钢铁侠、海贼王、火影忍者、魔道祖师成了最受年轻人欢迎的二次元IP,成交人数位居2019年Q2天猫“二次元IP”带货实力Top5,其中,“奥特曼周边在天猫的成交人数达到杨幂同款的2倍多,钢铁侠的带货力则是易烊千玺与王俊凯的总和”。

尽管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方法,但这些数据至少说明了一个问题: 二次元在中国早已不再小众,它的商业价值正逐渐得到释放。

“带货”也疯狂的二次元

“带货”为一个网络流行语,2017年最早出现时更多用来描述明星和网红,指他们对某一商品的偏好经常在有意无意中引发该商品大面积流行、热销的现象。

那么,二次元带货又与明星和网红的带货方式有什么不同?

其实,二次元带货方式与明星的雷同,都是依靠经营自己的IP获取商业价值,常见的方式包括销售周边产品和代言。

同时,二次元带货又与一般网红存在较大差异——网红常依靠自己的产品知识和体验来获得口碑,才能形成带货流量,相较之下,网红的个人化IP程度并没有二次元和明星高。

举个例来说,奥特曼是二次元,李佳琦是网红,人们随处可见印有奥特曼IP的商品,但从来没听说过有人在卖印着李佳琦头像的抱枕。

这就引申出一个话题:二次元带货最常见的形式是周边销售。如果打开一些电商平台搜索二次元人物,出现得最多的一定是诸如手办、模型、公仔这样的传统纯周边,以及衣服、雨伞、杯子、充电宝、手机壳、U盘这样的日常生活用品。 当然也会有不少类似开头提到的柯南眼镜这样的创意产品。

在B站的网店里,卖得最多的就是B站吉祥物22娘和33娘以及小电视形象的各种周边产品,同时,B站网店的粉丝数有62.9万,已经可以算得上是头部的二次元网店(当前人气最高的店铺粉丝数达113万); 店铺销量最好的是一款售价15元的数据线,月销量达1493笔。

让很多B站粉丝记忆犹新的是2017年初的98亿天价手办事件。 当时,B站将四件特殊编号的限量手办进行拍卖,其中,2017号手办被拍卖出98亿元天价,尽管,这在后来被确定为是一次恶意竞拍,最终竞拍中的真实出价金额也达到了38800元之高。

一直以来,诸如手办、模型这样具有收藏价值的传统周边,定价水平都非常可观。 以漫威模型为例,万磁王模型的价格一度被炒到2万多元(国内盗版甚至也卖到一台上千元,依然是疯抢的撞题); 此前巨大的钢铁侠MK44反浩克装甲预,订价就超过了4000元。

很多上万元的动漫手办比比皆是,要知道,作为艺术收藏品的手办和模型定价并不仅仅依据生产成本,它们卖得出价格,是IP带来的溢价,利润空间非常大,由此,二次元的带货能力也可见一斑。

除了周边销售,代言也是二次元带货的重要方式,并且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 每当我们逛超市,大概率都能在货架上看到饮料、零食、冰淇淋等等二次元代言的产品。

比如,最近味全旗下的乳酸菌饮料系列都换上了印有精灵宝可梦卡通形象的包装; 每日C的熊本熊合作款也很受欢迎; 可爱多冰淇淋根据国漫《魔道祖师》5个角色的形象特点分别搭配了5种不同口味冰激淋等,有趣的是,还有粉丝自发研究如何“无损”撕魔道祖师可爱多包装的方法,并在视频网站推出了教程。

当然,能够拿到代言的二次元人物基本上都是知名度较高的大IP,一个例子就是因《全职高手》一书在全国爆火的动漫角色叶修,改编成动漫后,这个今年5月刚满22岁的少年便成为现象级人物,代言了包括麦当劳、美年达、旁氏、伊利等在内的9个实体品牌,被称为“国漫第一IP”。

在二次元产业发展更为成熟的日本,代言早已成为二次元人物商业化的重要路径。 在中国,有着广泛受众的初音未来,2011年,其在洛杉矶举办演唱会后不久,谷歌浏览器就宣布聘请初音未来作为代言人,丰田同样聘请初音作为卡罗拉系列的第11代新车型的代言人,力士也邀请初音未来和“黑寡妇”斯嘉丽·约翰逊一起拍摄广告。

据称,在2017年初音未来的身价已经接近千万,甚至高于大部分国内明星的游戏代言费; 今年初也有报道称,洛天依的代言费已经和国内一线明星相当。

相对来说,现在的很多二次元周边产品和二次元代言产品都是比较平价、一般人能够买得起的,不过,正在有越来越多的、高端的科技产品或奢侈品愿意和二次元IP合作,以此拉拢年轻消费者。

比如在国内,小米公司就曾先后在红米NOTE4X和小米6X机型推出了和初音未来合作的限量版手机,收获了不小反响;2017年在《银魂》电影确认定档后不久,罗永浩的锤子手机也马上在自家的锤子坚果Pro上推出了一款银魂定制版。

此外,还有奢侈品的例子。 早在2011与2013年,知名奢侈品品牌Gucci就两度与《JoJo的奇妙冒险》的作者荒木飞吕彦合作,不仅推出了一系列新品,还将全球的70多家Gucci店铺重装修成了《JoJo》的样子;2015年底,奢侈品牌LV则请来《最终幻想13》女主角的女主角雷霆作为代言人,并将之命名为“LOUIS VUITTON SERIES 4”。

代言这种方式又反映出二次元带货能力有多大呢?

几个月前, 优衣库的Kaws联名款T恤被疯抢就不用说了;6月,国产运动品牌361°与高达“我们即高达”的主题合作,推出的361个联名产品限量礼盒发售前夕便吸引了超6万人的预定,发售当天仅仅一秒钟就被抢光; 当初,红米NOTE4X的初音未来限定款也在预约开启之后,也是不到1秒就全部售罄。

在日本,一家位于和歌山的酒厂虽潜心酿酒工艺,但销量总是差强人意,一款酒全年的销量预计也很难过千,但在日本超高人气虚拟偶像高垣枫合作推出“酒 手办”的套餐之后,仅一个月就完成了一半的年销售量,甚至供不应求,还有不少人专程来到位于和歌山的店内进行“圣地巡礼”。

这些案例都表明,二次元代言潜藏的带货能力极具爆发力。

人人都爱二次元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二次元群体的特点包括封闭、跟风、脱离现实、有优越感,这些词汇在一开始都不代表褒义。 加之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大众舆论对二次元文化认知的缺乏、以及少有媒体深入报道,二次元在国内一直处于被污名化的境况。

不过,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二次元文化正逐渐被更多人接受。

本质上,二次元代表的是一种青年亚文化,强调自我彰显和多元观点的表达,追求新奇、轻松和简单。 随着青年群体传播能力的加强、海内外文化交流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蓬勃发展,二次元文化元素在社会生活中已经被广泛使用——“卖萌”、cosplay、表情包斗图、弹幕交流等等,这些都是二次元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渗透。

在题为“二次元人群的特点是什么”的知乎问题下,有用户如此回答: “最大共同点就是觉得现实世界不如虚拟世界有趣吧(知乎用户@张亮)”,“还相信世界上存在纯粹而美好的事物(知乎用户@雪夜和子)”。

知乎用户@KHO则从审美的角度分析了“为什么二次元美少女形象会受欢迎”:

人类主流审美偏好是动漫式的大眼睛小嘴巴和小脸蛋,这代表了人们心目中的完美可爱形象。 现实中人很多不符合这样的审美特征,在二次元这里会避免掉,比如厚嘴皮、难看的鼻子、小眼睛、多余的脂肪、这些都可以摒弃掉,因为二次元会简化细节,尤其简化掉丑陋的细节。 动漫中也可以轻松地塑造出我们在现实中很难见到的美妙身材,设定出符合人物形象的完美服装。

某种程度上,这样的表述也代表了二次元为什么会吸引越来越多人关注。

当然,媒体的推动也是二次元文化逐渐走向大众的重要因素。 甚至有人认为,B站的流行,是二次元越来越引发关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文章开篇提到的马晨,就是B站的忠实用户,从最初版权监管还不严格时,他就在B站找一些其他视频网站没有的视频而被留在B站,到后来,马晨慢慢开始接触一些动漫和鬼畜视频,他说,他的二次元观念基本在B站形成的。

而根据艾瑞咨询年初发布的《2018年中国动漫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的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将近3.5亿,在线动漫用户规模也达到2亿多,中国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可谓巨大。

正是因为有了广泛的受众基础,才让二次元带货有了可能。

在《二次元IP带货力》榜单里提到,“奥特曼周边在天猫的成交人数达到杨幂同款的2倍多,钢铁侠的带货力则是易烊千玺与王俊凯的总和”,这些二次元IP带货能力超过明星的现象,PingWest品玩认为,二次元人物相较明星和网红带货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第一,二次元具有虚拟属性。 不同于明星会存在因绯闻、负面新闻等导致商业价值中断的情况,二次元虚拟人物的身份,让其寿命更长,商业价值的持续性也更好,这也是为什么2018年肯德基找到游戏《恋与制作人》做代言,被很多人调侃“终于选对一次代言人”。

第二,二次元周边的市场更大。尽管明星,尤其是许多偶像明星,也会制作出售许多自己的周边产品,但真人可供创意产品发挥的空间相比动漫人物来说,要小很多,并且销售规模也不如动漫人物大。

第三,二次元不像明星和网红会有数据造假问题。一些网红为了做出符合品牌期望、拉高自己商业性的数据,常常会雇佣水军,结果却损失了品牌商的利益; 但类似的情况二次元就要少得多,受众是否喜欢一个二次元人物,通常能够真实地反映在数据上,数据造假对于二次元人物来说也无必要。

第四,二次元不必过于迁就品牌或平台。一般来说,网红需要在电商领域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获得更大发展,二次元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它的重点在于打造好自己的IP。

所以带货能力哪家强? 想必你已经有了答案。

“肥宅”的钱也不一定好赚

介绍了这么多,其实很容易发现,与其说是一个新概念,倒不如说“二次元带货”的命题不过是旧瓶装新酒。 因为二次元原本就有其产业体系,从整个产业链发展的方向看,最终路径一定是向下游伸展,商业化是必然。

不过,中国的二次元衍生品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这里,有必要回溯一下中国动漫产业的历史。 国内动漫产业开始大量受到资本关注是在2015年,伴随二次元用户的崛起以及大量盗版作品的下架,产业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并在2016年达到了投融资行为的历史高峰。 不过,2017年初,在ACG联盟资金链断裂、布丁动画停止运营等消息的震荡之下,动漫产业开始进入一个短暂的调整期,之后才慢慢重回正轨。

从2015年到现在,企业和平台们的布局方向很多还集中在产业上游,以打造优质IP为主。IP创造作为产业链的源头,直接影响整个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变现能力,所以在现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打造IP也成为从业者的主要竞争点。

这也反映在每家的商业模式上。 如现阶段B站的方向是通过打造用户社区,鼓励UGC生产,广告和用户付费仍是其主要收入来源; 另一家头部公司、腾讯文娱体系旗下的重要品牌腾讯动漫则采用打造精品IP,鼓励PGC生产,再进行IP授权放大IP价值。

《2018年中国动漫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就动漫产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盈利能力来看,IP终结层(衍生品开发)最高,IP放大层(渠道发行)次之,IP核心层(内容创作)反而最弱。 这种情况在日本表现得更为常态化,目前,在日本动漫市场,衍生市场的产值大约相当于内容市场的8-10倍。

显然,不论是UGC还是PGC,都仍在上游范畴,下游的衍生品市场还有很大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在7月29日,B站已与超电文化签署协议,收购其主要股份的消息出来,引发了业内人士关注的原因。 超电文化是一家动漫衍生品及UP主经纪服务提供商,主要提供PUG视频、MCN业务及线下活动服务,B站显然已经看到了衍生品市场的机会,B站董事长陈睿也明确表示: “二者合作将有助于提升B站的商业化能力。 ”

不过,机会归机会,也要看能否把握住才行。

就二次元人物代言而言,在合作品牌的选择方面,2017年初音未来和红米NOTE4X的合作曾招致了一些人的质疑,认为小米效仿索尼找初音未来代言的策略并不成功,比如部分初音未来的粉丝就认为小米玷污了二次元。

知乎用户@太二真人总结:

“千元机用户的忠诚度永远最低,请谁代言千元机都没用。 小米真的完全浪费初音这张牌,本来有很多初音粉的消费能力极强,如果搞得好,比如等两个月代言小米6,普通版1999,初音版来个2999或者3499,不但能卖出一波高价机型,还能提升品牌形象,结果现在又是老一套性价比营销,那么结果是什么呢? 有消费能力的初音粉丝继续用着苹果、三星,配着一两百的初音原装保护套,完全不会为红米4x打动。 ”

另一个例子是同样有着很多代言的《魔道祖师》。 因为人物曝光次数太频繁,有网友评论,“感觉有点捧上天了,之前看的时候也挺喜欢的,但现在感觉到哪哪都在推魔道祖师,属实让人反感。 ”而可爱多在和《魔道祖师》合作后,反而也“惹恼”了一些非二次元用户: “我失去了一个甜筒品牌”。

基本上,现在在国内品牌和二次元合作的水平还处在一个很初级的阶段,许多选择了二次元作为代言人的品牌,更多是出于收割一批二次元粉丝的需要,至于是否能够反向给二次元带来形象和知名度的提升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虽然说二次元比较不挑品牌,但品牌也应该对自己是否适合找二次元代言有一个预判,否则,最终效果也会适得其反。 如果操作失误,二次元人物形象和生命力受损也大有可能。

另一方面,品牌是否能够选择合适的宣传推广策略也是关键。 比如,怎么样结合二次元进行更好的营销? 如何线上线下联动达到更好推广效果? 如何找准精准的受众? 是不是能让消费者感受到品牌的诚意? 这些都需要做更多的探索和实验。

长期来看,随着二次元衍生品及合作品牌的增多,粉丝们必然也会变得越来越精明,“肥宅”的钱不一定好赚,二次元还需学习怎么更好地带货才行。

注:文/李禾子,公众号:PingWest品玩(ID:wepingwest),本文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亿邦动力网立场。

游戏史上的今天:虚拟歌姬首登3DS初音未来与明日之星

原本只是基于VOCALOID语音合成引擎开发的合成软件声源及虚拟形象,没想到却被CRYPTON FUTURE MEDIA包装成了有史以来最具商业价值的虚拟偶像之一,诞生于2007年的初音未来到今天已经陪伴了大家10个年头,逐渐从各位技术大神手中的歌姬走向更广阔的市场领域,比如与世嘉合作开发的多款游戏。

除了早期几款PSP以及PSV平台的作品以外,世嘉同样没有放过掌机市场真正的王者,2012年3月8日发售的《初音未来与明日之星:未来计划》(以下简称未来计划)就是一款3DS游戏,也是初音未来的形象首次出现在3DS上。而且除了这位主打角色以外,同样来自CRYPTON FUTURE MEDIA的人气虚拟偶像镜音双子、巡音流歌、MEIKO、KAITO也都有出场,可谓非常难得的大集合,从中也能看出世嘉对3DS平台的重视以及商业野心。

人气角色齐聚

也许是为了配合3DS主机年龄层相对较低的用户,在这款游戏中初音未来以及其他同样基于VOCALOID制作的人气角色全都采用了“粘土人偶”风格的可爱造型,大大的脑袋、只有两个头高的身子配上丰富的表情,与PS系作品中的真实比例造型产生了明显的差异。这样做最大的好处除了招揽受众以外,其实还可以让人物在3DS面积相对较小的屏幕上拥有更大的比例,如果仍采用以往的解决方案,人物动作的显著性应该会大打折扣。

独特的谱面

3DS上的这部作品同样走的是音乐游戏路线,玩家并不直接控制人物,而是按照上屏提示以及音乐节奏压下特定按键,如果成功就能获得分数加成。谱面提示被制作成像钟表一样的造型,中央的指针会按照顺时针顺序依次划过外框上的提示点,当针尖与圆形提示重合时就是按下按键的实机。

该系统在慢节奏或者低难度歌曲中留给玩家反映的时间相对较长,按键的种类也很少,等到难度提升后这些元素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强化,让那些喜欢挑战的玩家不至于感到枯燥,不过从总体而言与PS系掌机上的“未来歌姬计划”那种从不同角度飞入屏幕的谱面相比,3DS版的难度明显更低,这无疑也是考虑到了受众群的接受能力。

游戏拥有非常出色的背景动画

在收录曲目方面,当然也是近几年的人气歌曲悉数到场,包括《私の时间》、《深海少女》、《妄想スケッチ》等21首,数量虽然不多,但每一首歌曲的配套动画都制作精良,并且充分发挥角色黏土造型的优势让整个氛围显得充满欢乐气息,主机性能虽然有限,3D人物造型的贴图边缘能看到明显的锯齿,但人物动态还是比较丰富。

出人意料的是,尽管下了很大的成本和精力制作,但游戏的市场表现只能用糟糕来形容,18万份的成绩既对不起初音未来家族全体出动的声势,也跟3DS的市场占有率明显不匹配,看来世嘉想靠偶像赚游戏钱,要走的路还很长。

还在苦苦等追忆DNF时装?初音未来联动绝版时装不能错过!

DNF博大精深,勇士们在阿拉德中经历了养女儿、跑马等等活动,也不乏各种跨界穿越的时装来一记角色扮演。从古至今从幻想到现实,不少经典的IP都在DNF中得到了重现,让勇士们过了一把瘾,而其中不乏只出过一次的绝版套装。而最近又有一套超级稀有的时装——初音套上线了,所以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看一下那些跟DNF合作过的经典IP吧!

格林童话

在2010年的劳动节时上线的童话套,可以说是比较早期的和经典IP合作的典范。这一套也是最早将大头风格的装扮引入DNF的。值得注意的是小红帽实际上是《格林童话》中的人物,不是《安徒生童话》哦~

西游记

2012年春节上线的西游套,则是把神话中的人物还原到了阿拉德中。男鬼剑真不愧是主流职业,身披斗战胜佛的战甲,强烈的体现出他主角的身份。

爱丽丝梦游仙境

2012年的劳动节礼包,个人认为最好看的就是女枪了,毕竟是时装展架,穿上兔子装满满的COSPLAY味道。

三国演义

三国套,这一套时装对于原著人物特点的还原度非常高,尤其是关羽的帽子。这一套在后来出追忆活动的时候,也是勇士们热情非常高的一套时装。我有一个小伙伴把魔枪的一套合出来以后,默默的去染成了白色...

妖精的尾巴

一提到妖尾,很多粉丝脑海中马上就会响起纳兹的战歌。这个作品中角色个性鲜明,数量也很多,其实很适合做时装的,只可惜这次联动只有宠物和称号。

FATE/ZERO

型月最出名的IP之一FATE在13年和DNF开展了一次联动。这一套的还原度更是奇高,尤其是征服王的圣职者套和英雄王的鬼剑士套,话说为啥征服王穿的是便服不是战袍呢...

由于那时候时代的原因,再加上这一套出现的时间并不长,隐藏装扮拥有的更是少之又少,放到现在的话这一套的隐藏装扮肯定很多人都想入手的。不过毕竟动漫IP联动并没有那么简单,这么多年下来勇士们对于复刻的呼声非常高,却一直没有再出过这个系列。

SAO刀剑神域

刀剑神域现在也是很火热的IP。在14年上线的时候,主角桐人时装的入手方式比之前FATE的门槛低了很多,而且这一套的外观主要是皮肤装扮并不影响本身时装搭配。

不过即便如此,这一套到现在也不算太多,身着桐人外观的玩家往往都会吸引很多人的目光。同年还有一套魔笛MAGI礼包上线,但是火热程度不及SAO。时至今日,还是有很多勇士念念不忘SAO套的复刻的。

初音未来

3月7日女生节当天,经过那么长时间之后DNF国服终于再次上线了二次元联动,和著名歌姬初音未来合作出了新的礼包。这一次的价格相较于之前的动漫礼包也是实惠不少,相信不少勇士已经给女儿整了一套了。

其实抛开经济因素不谈,那个时代二次元文化远远没有现在那么流行,动漫套的保有量低也是可以理解的。本期盘点的很多时装都出过复刻活动,但是由于版权因素,动漫套的复刻并没有那么容易,也就导致了从14年至19年间都没有动漫套再出过联动。

首次海外公演!米津玄师2019巡演上海站三月开唱

由星族文化主办的日本天才音乐人米津玄师首次大陆演唱会即将于2019年3月19日(周二)在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举办。

2018年被改编、翻唱最多的日语单曲非 《Lemon》莫属。作为热门高分日剧《Unnatural》的主题曲,《lemon》与剧情一同食用可获得瞬间泪流满面的观影体验。这首单曲不仅荣获第96届日剧学院赏最佳主题曲奖,更被日本唱片协会认定为:“史上最快突破100万下载的作品” 。《Lemon》的创作者米津玄师也因此一曲封神,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米津早期以“ハチ”为名在日本动画网站niconico上活跃,自2009年开始投稿VOCALOID作品,期间有超过十首作品播放量超过百万。怀着“不想藏在VOCALOID的隐形斗篷里”这样的想法,2012年起他开始以本名"米津玄师"发行个人专辑。

不管是“ハチ”还是米津,他的音乐始终具有强烈的个人风格,也许是他刻意追求的结果,也与他强大的业务能力分不开。第一张个人专辑《diorama》,米津一手包办作词、作曲、编曲、演唱、演奏、混音、宣传动画和专辑设计。这个时期的作品

全能的背后是一个温柔而孤独的世界。20岁被诊断为高功能自闭症的米津玄师,在少年时代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怪物。他不理解别人在说什么,也不喜欢与他人合作。但第四张专辑《BOOTLEG》,不仅收录了他为动画电影《烟火》创作的神单《打上花火》独唱版、为人气动漫《我的英雄学院》创作的片头曲《Peace sign》、为《三月的狮子》创作的片尾曲《Orion》,还收录了他与初音未来合作的《砂之惑星》、与菅田将晖合作的《灰色と青》。他尝试与他人碰撞,他尝试着拥抱世界,于是我们听到了一个从转换期破壳而出的米津。当天才能够与自己和解,他开始走向无敌和无限。

2018年10月,米津在日本幕张Messe举办个人公演,2天吸引4万歌迷到场。2019年,他将开启个人最大规模巡演「脊椎がオパールになる頃」。此次巡演上海站也是米津首次海外演唱会!

三月初春,上海梅奔,当脊椎化作蛋白石,你会看到在舞台上耀眼夺目的米津玄师。

真人明星VS虚拟偶像,谁是车企代言的最优解?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智行驾道

3月15日,“邓伦偷逃税被追缴并罚款1.06亿元”登上微博热搜,当地税务部门依法对邓伦追缴税款、加收滞纳金并处罚款,共计1.06亿。邓伦的商业价值全面崩塌,多个品牌与其解约,刷屏热搜。

事实上,在车圈代言人塌房的事件也不在少数,2021,堪称各路明星的塌房元年,车圈代言人翻车的瓜也不少。吴亦凡事件持续发酵,保时捷迅速官宣终止合作;与劳斯莱斯合作的网红夫妇被指拉低产品格调,不系安全带的黑历史更是遭到全网控诉;李云迪作为长城WEY及广汽丰田的车主,人设翻车后,两家车企迅速撇清关系。

当真人偶像频频翻车,车企开始将目光投向塌房风险低的虚拟偶像。根据艾媒咨询数据,2020年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已达34.6亿元,当时预测2021年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62.2亿元,2023年将达205.5亿元。

风口之上,各车企争相开拓虚拟偶像的蓝海市场,这群“纸片人”能否帮助品牌成功出圈?

01、明星“向下”,虚拟偶像“向上”

在2021年的车圈,因代言明星翻车而受损的品牌形象很难补救。明明是甲方,却惨成背锅人,更有营销人自嘲:“今年品牌方最熟悉的业务就是解约”。 明星自身的话题及流量,会给代言产品带来关注度。但与快消品不同,由于购车决策成本高,明星效应对消费者选车的影响较小,更多体现在了人群价值观的吸引。消费者在选择汽车产品时,往往更加理性,价格、品牌、空间、动力、配饰、智能化等,才是购车时更重要的考量因素。

在商业竞争下,明星效应也无法市场趋势相抗衡。即使是大众偶像周杰伦代言的纳智捷纳5、流量明星鹿晗代言过的甲壳虫,最终也难逃销量下滑甚至停产的结果。 娱乐圈舆论迭起,“锅”随时会从天上来。在现在的风险社会中,车企选择真人明星代言产品,不一定能享受流量带来的红利,同时也要承担明星人设翻车的风险和责任。 被明星翻车害惨了的车企们,也痛定思痛,开始寻找营销的新出路。随着虚拟偶像商业价值不断攀升,其商业变现能力将会愈发强劲,与虚拟偶像合作,是否会成为汽车行业的新趋势呢?

02、“纸片人”爆红,车企蜂拥而至

当真人偶像接连“社死”,备受年轻人喜爱的虚拟偶像,逐步成为品牌营销的流量密码,闯入汽车行业的赛道。 保时捷的代言人失德退圈后,品牌决定另辟蹊径,投资万像科技——一家专门打造虚拟偶像的科技公司,创造一个不会翻车的“代言人”。 对于许多不“冲浪”的人来说,虚拟偶像也许是个陌生的名词。与大众熟知的偶像明星不同,虚拟偶像通过绘画、动画、CG等形式制作,行为由人类算法操控。他们拥有动漫人物或真实人类的外貌,不会崩塌的颜值和人设,也满足了观众们的对完美偶像的想象。

其实虚拟偶像与车企合作,并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11年,虚拟歌手初音未来就成为了丰田卡罗拉2011代言人。而“元宇宙”的走红,让虚拟偶像迎来了新一波发展高潮,年轻用户在消费市场的比重逐渐增加,各大品牌火速加入战场,以博得年轻用户的好感。2021年9月,上汽名爵MG原创的虚拟代言人——MG ONE机电潮人,潮流的科技造型与汽车智能化亮点有机结合,让企业收获了一波热度。

2021年12月31日,长安汽车首位数字员工“宫”入职,她有一头红色的利落短发,身着极具科技感的机甲,再次引起了众人的注意。

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及残奥会舞台上,我们将看见虚拟歌手洛天依的身影。二次元世界的“纸片人”逐渐走向了大众的视野,被更多人认识。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48.9%网民为虚拟偶像花费金额与现实偶像基本相同,37.6%网民为虚拟偶像花费金额比现实偶像更多。中国消费者对虚拟代言青睐有加,虚拟偶像的品牌营销手段,已经成为新的商业趋势。那么,谁最乐意为虚拟偶像买单呢?

腾讯发布的《2019 Z世代消费力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的Z世代人群达1.49亿人,到2020年将占据整体消费力的40%。可以看出,消费力强、敢赚敢花是Z世代的特点。 受二次元文化影响,95后、00后的Z世代是虚拟偶像的最大受众群体,车企想在虚拟偶像这片蓝海拔得头筹,必须先抓住他们的心。但正因他们对二次元及虚拟形象的长期接触与喜爱,对作品往往有更高的评判标准。

《2021中国虚拟偶像消费市场调研报告》显示, 65.93%的消费者希望虚拟偶像有自己的事业,另有高达71.27%的消费者希望虚拟偶像具有一技之长。年轻人喜爱的虚拟偶像,也必须搞事业! 当一个虚拟偶像兼具真实感和互动性,从外形、人设、性格到行为,都能满足Z世代的期待,其代言的产品,才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目光。

虚拟偶像的头部IP蓬勃发展,引领了很强大的消费力,但也并不意味着有了虚拟偶像代言人,产品就能够销量大涨。细究之下,因制作技术成本高、形象同质化、发展后劲不足等难题,腰部及以下的IP破圈难度较大。百花齐放,真正火的却不多。近年来,被大众知晓的虚拟偶像仅有活跃于各大晚会的歌手洛天依、字节和乐华联手企划的女团A-SOUL、小红书带货博主AYAYI、湖南卫视新上岗的小漾等寥寥几个。

想要打造一个成功的虚拟偶像,从创意、生产、宣发到市场流通,都需要成熟的生产运营模式,输出源源不断的正向话题。面对前期研发及后期营销的高投入,车企是否应该跟风创造虚拟偶像,仍需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2021年5月1日,虚拟歌手洛天依、言和等5位虚拟偶像助阵“天猫青年实验室”淘宝直播间,带货共9款产品,一小时内在线观看人数最高达到270万。6月25日,《全职高手》的主角叶修也现身美特斯邦威天猫直播间。

在未来,车企也可以根据产品风格,选择与洛天依、叶修、AYAYI这类已经发展成熟且有粉丝基数的虚拟偶像联动合作,寻求更多的营销方式。毕竟不是每个新生的虚拟偶像,都能成为下一个洛天依。

03、虚拟偶像机会无限,尴尬与挑战并存

想象一下,当你坐上一辆新款汽车,最想收获怎样的体验? 知名车联网专家张人杰曾提到,“过去,我们用技术推动产品,未来,我们用体验推动产品”。用户渴望实现的驾车体验,能够推动汽车未来的发展。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呼唤AI语音助手,如蔚来的“小CAN”、小鹏的“小P”,完成打开车窗、播放音乐、语音导航等基础指令。

未来,当虚拟偶像迈向物质空间,能为你的出行带来什么改变? 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了大量电子零部件需求,带动电子行业飞速发展。同样,人机交互正在赋能汽车,虚拟偶像的兴起也带动着AI、VR、MR等技术全速前进。

2022年1月,欧尚Z6携虚拟代言人首发亮相。车主可以通过人脸识别和声音复刻技术,录入身边人的形象和声音,成为“触手可及”的贴心陪驾。 以虚拟偶像为媒介,今后还会产生更多的人车交互功能。基于强大的数据及算法技术,虚拟偶像拥有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能在合适的时间播放你喜欢的音乐及新闻资讯,规划完美的自驾游路线,协助处理基础的工作业务,也可能通过表情及声音进行情绪识别,成为陪伴者、倾听者或心理咨询师。

随着技术发展,机器逐渐生物化。电影《异形:契约》中的生化人大卫最终觉醒,开启了一场AI对人类的背叛。我们时常从科幻片中看到这样的超现实情节,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人类情绪及语言的多样性和歧义性,要实现人机的自由交流并不简单。当“人机交互”成为“人人交互”,虚拟偶像就被赋予了智慧和人格,这也正是AI人工智能技术的意义。

虚拟偶像会与汽车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值得我们期待。他们与真人偶像最大的不同是挣脱了时空的限制,能够全天候陪伴,不会出现真人明星失德违法的行为,永远不用担心容颜或身材的变化。在粉丝经济下,许多企业会选择可塑性高的虚拟偶像代言,自行设计符合产品调性的“完美”形象,达到吸粉的目的。

“造车新势力”也新在营销,雅阁在2021年10月上线的虚拟车主Cora就是用户共创的产物,虚拟偶像做什么,叫什么,都可以由用户自己决定。同时基于深度算法,在参加活动、与真人对话时,虚拟偶像也在进化成长。这样的偶像文化,与当代热爱自由、追求个性的年轻人一拍即合。

不止汽车,快消品行业也在用虚拟偶像“整活”。肯德基近年为迎合年轻化市场,慈祥的老爷爷代言人,变身成为时髦帅气的虚拟偶像。知名国货品牌花西子也站上风口,希望通过这位自信优雅的时尚佳人,向全球展现中国妆容和东方之美,宣传自身品牌理念。 噱头很足,数据却很糟。虚拟形象的官宣微博互动数据远低于真人明星,而在“花西子-东方佳人”的账号中,微博互动量更少。

除了数据不尽人意,因为虚拟代言人没有体感,一些用户无法信服“滋润不干”“舒适柔软”等带货反馈。如带货虚拟偶像翎_LING和AYAYI的小红书评论区,就收到了关于商品和广告的负面评价。

许多虚拟偶像运营的战线太短,只能吸引众人短时间的关注,这样的尴尬境地在汽车企业也很常见。长安汽车策划的虚拟偶像竞演舞台《2060》口碑平平,甚至不少观众表示“有被尬到”。其中脱颖而出的虚拟偶像“宫”,虽捕捉到了不少过路人的目光,之后的关注度却不高。

虚拟偶像与大众文化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用虚拟偶像讲好品牌故事,如何制定IP化的运营策略,成了品牌方未来的新挑战。

04、智行观

根据知萌咨询在《2020中国消费趋势报告》中调研数据显示,近70%用户了解虚拟偶像,并关注虚拟偶像的发展和最新动向。现阶段正是虚拟偶像发展的黄金时代,新的商业生态悄然形成。这批“纸片人”的出现,为当下汽车品牌营销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带来了更多有趣的玩法,与注重互动体验的年轻用户进行深入沟通。可以预见,在未来,会有更多优秀的虚拟形象脱颖而出。

面向新的趋势,回归自身的制造研发则更为重要。当汽车驾驶的用户体验及汽车品质得到提升,虚拟偶像的代言才能称为锦上添花。在汽车品质过关的前提下,你愿意为虚拟偶像买单吗?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