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大师第10版(当选国际棋联副主席,谢军要更好地代表中国发声|专访)
8月7日,在印度钦奈结束的2022国际棋联代表大会上,中国四届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谢军高票当选国际棋联副主席。8月9日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谢军说,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在前期做了很多工作,她的当选也是国际棋联和其他国家棋协对中国的认可。
作为中国首位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谢军希望中国棋手能在国际赛事中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谈及明年即将参加男子世界冠军赛的丁立人,谢军希望他轻装上阵,助力中国国际象棋完成“四步走”计划的最后一步。
2018年首届全国国际象棋棋协大师赛总决赛,谢军参与赛事指导。 资料图/IC photo
当选是对中国国际象棋的认可
国际棋联大会在2022年奥林匹克团体赛期间举行,德沃尔科维奇连任国际棋联主席。四届女子世界冠军、代表中国参加竞选的谢军在13位副主席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得票第一当选国际棋联副主席。
谢军1970年生于北京,是国际象棋女子国际特级大师,也是中国首位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目前担任首都体育学院副院长。1991年、1993年、1999年和2000年,谢军4次获得女子国际象棋世界冠军。
“首先是国际棋联,还有其他各个国家棋协对中国国际象棋的认可和支持,毕竟这是一个公开竞选环节,得到大家的认可才能够高票当选。”谢军同时表示,她能高票当选也是大家对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前期工作的认可。
谢军介绍,国际棋联成立已经98年了,此前各方面相对都是比较慢的节奏,而现在快了很多,国际化交流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受关注,“国际棋联现在的发展理念是以国际象棋为平台,通过高水平赛事和良好的社会传播去推动更广泛、更深入的交流。”
当选国际棋联副主席后,谢军说,会在国际棋联更好地代表中国发声,积极参与国际象棋相关的国际事务。同时,谢军表示也要利用这个很好的平台加强自身建设,助推国际象棋在国内的发展,“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这些年国际象棋运动无论是竞技还是普及层面发展都很快,未来还会有更大的空间去拓展。”
除谢军外,来自印度的五届国际象棋世界冠军维斯瓦纳坦·阿南德也当选国际棋联副主席。谢军解释说,这次国际棋联代表大会在印度进行,印度的国际象棋这几年发展特别快,可以说是最近三五年来发展最好的国家,“他们出现了一批青少年棋手,在低龄段比赛中已经占据了一些优势。”
谈及阿南德,谢军说两人是同时期棋手,此次共同当选国际棋联副主席对亚洲国际象棋的发展会有很好的推动作用。谢军透露,此前偶尔也有世界冠军当选国际棋联副主席一职,但像她和阿南德同时当选的情况比较少见,这也体现了国际棋联组织建设专业化的趋势。
师从何振梁受益良多
与在棋坛取得的优异战绩一样,谢军在学业上也有着骄人成绩,她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完成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之后,谢军先是跟随教育学家顾明远完成一站博士后,二站博士后又师从体育外交家、新中国体育先行者何振梁。如今,谢军也像恩师何振梁一样,代表中国进入国际体育组织高层工作。
“我一直觉得我特别幸运,在北师大求学期间遇到了几位大先生,得到了他们的教诲。在他们身边已经不是在学书本或者具体技能,真的是一种熏陶。”谢军透露,今天早上还在跟恩师顾明远先生汇报工作,老师对学生的关注和鼓励已经跨越了时间。
何振梁先生在世的时候,谢军会定期去他家里或者办公室拜访,师生间谈论的已不再是简单的书本知识,漫谈式的交流和先生言传身教的过程让她受益良多。
谢军透露,1991年她首次参加世界冠军赛时就跟何振梁先生有过交流,“他那种真挚的眼神,对别人由衷的认可和称赞,到现在我都记忆犹新。”谢军当时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运动员,她说,见到何先生从骨子里感到特别亲切。第二站博士后期间,谢军有机会在何振梁身边求学,她说那是生命中非常宝贵的一段经历。
“外交也好,国际交流也好,何先生的修养,以及对政策的把握,让人感到很温暖。这种能力不是靠条条框框来掌握的,都是在他言传当中。”谢军称,从何振梁先生身上学到了很多,这也有助于她今后在国际体育组织更好地开展工作。
期盼丁立人捅破窗户纸
作为中国首位国际象棋女子世界冠军,谢军希望中国棋手能在国际赛事中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今年7月,随着现任男子世界冠军卡尔森宣布不再争取卫冕,获得候选人赛亚军的丁立人拿到了2023年世界冠军赛参赛资格,这是中国男棋手首次有机会冲击世界冠军宝座。
“中国国际象棋一直有个‘四步走’计划,女子个人、女子团体、男子团体、男子个人都要去冲击世界冠军,现在就差最后这一步了。”谢军说,这最后一层窗户纸一定要捅破,而且越早越好。谢军表示,运动成绩跟项目普及是相呼应的关系,榜样的力量会带动更多人去参与,更多孩子去参与,才能发现更多人才。
谢军说,丁立人是一名非常成熟的棋手,大家也都非常看好他,相关备战工作已经启动。作为过来人,谢军希望丁立人能轻装上阵,“我经历过这样的比赛,真是需要忘掉外界的这些东西,把该做的事情做好就够了。”
新京报首席记者 孙海光
编辑 张云锋
校对 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