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石达开出走的目的,石达开被迫出走的原因是什么
石达开是太平天国的主要将领之一,不仅能征善战,而且对于治理内政、国家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那么石达开为什么会出走天京呢?石达开出走的目的是什么?有人说他是被洪秀全逼走的,石达开被迫出走的原因是什么,他和洪秀全之间发生了什么?也有人说他是率军远征,而并非出走。关于石达开为什么会离开太平天国,以致最终被清军凌迟处死,今天探秘志小编就来为大家详细整个事件。
石达开出走的目的
1856年夏天,正当太平天国运动发展到全盛的时候,洪秀全、杨秀清、韦昌辉为争夺太平天国的领导权力而内讧,发生了天京事变。天京事件也给太平天国带来了极大的损失,不仅亲手放弃了军事上的大好形势,而且对于天国内部的稳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此时,除了洪秀全和石达开,太平天国的首义诸王均殒命殆尽。而且因为这场声势浩大的内部动荡,使得洪秀全在太平天国内的威旺大降,为了稳定内部,重拾人心,洪秀全不得不让石达开回京辅政。而且从领袖才能上面来说,石达开确实要强于洪秀全。但刚刚经过了天京事变的洪秀全,对于权力的下放变得更加谨慎、多疑,想方设法将权利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也直接影响到石达开出走的目的。
十一月,石达开率军从宁国经芜湖回到天京,受到天京军民的热烈欢迎,“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洪秀全亦加封石达开为“电师通军主将义王”,命他提理政务。石达开回京辅政,军事节节取胜,稳定了形势,极大地鼓舞了太平军的士气,安定了人心,使天国转危为安。这是洪秀全眼前满是杨秀清独揽大权和逼封万岁的情景,生怕石达开成为下一个杨秀清,而石达开出走的目的也是为了避免落得杨秀清的下场。
石达开辅政功绩卓著,所部多精壮之士,军力雄厚,加之石达开为首义之王,威望极高,这都使洪秀全深感不安。于是洪秀全封其长兄洪仁发为“安王”,又封其次兄洪仁达为“福王”,干预国政,以牵制石达开。洪秀全对安、福二王的封赏,破坏了他亲自立下的非金田同谋首义、建有殊勋者不封王爵的规定。
随后他又“专用安、福王”,使“主军政”。在挟制、架空石达开的同时,还要夺取他的兵权,“终疑之,不授以兵事,留城中不使出”,甚至发展到对石达开有“阴图戕害之意”。
此时,石达开已无用武之地,只是空有其名罢了,不禁发出“忠而见逼,死且不明”的叹息。当时石达开有这样几天路可以选择,取而代之、解甲归田、叛变投敌、束手待毙、率军远征。而以石达开的人品和性格来说,谋反和无动于衷都是不可能的,只有选择率军远征这一条路。石达开出走是什么意思呢?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再一次内乱,即保存了革命力量,同时可以另辟根据地,开疆报国。
石达开出走的利与弊自是不用多说,天平天国内部再次大损。石达开出走路线便想着四川进发,而石达开出走后屡败,最终被清军凌迟处死,还留下了石达开大渡河宝藏之谜。
石达开究竟是“出走”还是“远征”
关于这件事的起因和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但是至今对于石达开到底是出走还是远征都没有定论。在太平天国文书中称为“远征”,但是近年来诸家著作中则多称为“出走”。远征”是正大光明的事,应是褒义,“出走”则是悄悄做事,不敢公开,算不上什么好事。而石达开离开天京可以说是大张旗鼓。
据清朝地方官府的探报说,石达开是由天京南门出城的,出城后还在城南雨花台“讲道三天”,然后经过安徽铜陵,大举渡江,进入安庆。沿途张贴布告,把自己的行动遍告全国军民。这可不是偷偷摸摸,简直高调至极。
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在自述中写道:翼王回京,合朝同举翼王提理政务,众人欢悦,主有不乐之心,专用安福两王......押制翼王,是以翼王与安福尔王结怨,被忌押制出京,今而远征未肯回者,因此之由也。”另外一名将领洪仁矸也在自述中说道:“翼王见大局如此不满意,乃决意离京远征,一去不回,彼在四川作战,得获胜利,亦占得数地,卒之,他被四川总督骆秉章所部擒获。”
虽然洪秀全自己在诏书中从未正面提起石达开远征一事,但在官方每年颁布的历书中都列有石达开的衔名,以及朝天朝主图仍有石达开的座次看来,洪秀全仍然承认石达开的地位与职务。至少在太平天国政府看来石达开不是出走,否则按照太平天国的说法,就是“三更”,就是“反草变妖”,应该“过云中雪”,斩首不留的。
虽然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去杀率军十万的石达开是不可能了,但在文献中口诛笔伐一番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这些事实都证明石达开并非出走,而是远征。但事实呢?了解了前因的人都大概能明白石达开到底是怎么离开太平天国的,或许这样说更为准确,名为远征,实则出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