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男人征服女人的经典小游戏(100多年前,中国男人凭什么征服美国女人?)

导读 有观点认为,西方的女人在选择男人的时候,更关注男人的本身,比如健美的身体、绅士的风度,幽默的性格、共同的爱好等等,而不是附着在男人身上的财富和地位。所以西方的男人也非常在

有观点认为,西方的女人在选择男人的时候,更关注男人的本身,比如健美的身体、绅士的风度,幽默的性格、共同的爱好等等,而不是附着在男人身上的财富和地位。

所以西方的男人也非常在意自身的各项素质。

而中国男人所追求的恰恰是西方女人不太注重的金钱、财富、地位等身外之物,而对西方女人关注的自身形象,风度、性格、爱好等却不太在意,以至于中国的很多成功人士都给人大腹便便、脑满肠肥、言语粗俗,也不爱运动的感觉。

所以,中国女人大都看得上西方的男人,嫁到西方的中国女人比较多;而西方的女人却很少能看得上中国男人,嫁到中国的西方女人比较少。

而早在100多年前,就有一群来自古老大清国的中国男人,在美国本土,秒杀当地的美国男人,让一众美国女人的芳心乱颤,听到他们的故事,估计现在的中国男人都要为之汗颜。

他们就是1872年-1875年,在容闳的带领下赴美的留学幼童,分四批前往,每年一批30人,共120人,平均年龄12岁,学期15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的故事。

他们留学的费用是清政府出的,那么严格的管理也就顺理成章了。

他们三两人组合到美国当地人有同龄小孩的家庭中,与他们的一起生活、成长。每天除了在学校学习英文课程,还要抽出固定的时间来学习中文。

他们只被允许学习法律、矿业、军事等实用技术专业,不能学习传教、医学、美国地理、钢琴、英文诗等不实用的专业。

他们被要求穿长袍马褂,不能剪辫子、入基督教,不得在当地找工作,谈恋爱,甚至连周末和节假日也不得跟当地学生一样外出游玩,而要回留学事务局进行中文学习和圣谕宣讲,以免他们丧失爱国之心。

尽管限制诸多,但好在负责他们在美教育的留学事务局副监督容闳也曾在美国留学长大,在他的默许下,留学生们还是如饥似渴的吸收了很多西方的文化。

他们作为一个群体在美国学校中取得的成绩,让美国人也为之惊叹。他们以惊人的速度,在一两年内就克服了语言障碍。

他们不仅学业优秀,还多才多艺。棒球是美国的国球,中国学生组建的东方人棒球队,也玩得风生水起,毫不逊色美国学生的棒球队,美国人特别擅长的演讲、划船、溜冰、跳舞他们也都不在话下。

中国学生组建的东方人棒球队

1876年,哈特福德西部中学,邓智聪、陈巨镛分别获得拼写一等奖、二等奖。

沃德沃斯街公立学校的书法展览中,蔡廷干入校不到一年,就获得了第一名。

1876年,费城举办第一次世界博览会,中国留学幼童在美期间所写的文章还被康州教育局作为康州的教育成果向世人展示。

时任美国总统格兰特还为前来参观学习的中国留学幼童举办了专门的欢迎仪式,和每一个幼童热情握手,当时的美国媒体报道称,这些孩子各个聪明伶俐,举止端庄。

1878年,第一批留美幼童高中毕业,他们就读的各个高中成绩册显示,每个班级最优秀的学生,几乎都是中国学生。

哈特福德中学高中毕业的讲演会,也成为这个城市每年的一项盛事。中国的孩子,总是这个典礼上闪耀的明星。

1879年进入耶鲁大学的钟文耀,担任了耶鲁大学校划艇队舵手。他身材矮小,却以独特的指挥本领,在任舵手的1880、1881两年间,带领耶鲁校划艇队大获全胜,载入耶鲁的体育史册。

1880年,霍普金斯语法学校毕业班,李恩富获英文和希腊文第一名。周传谔获拉丁文和书法第一名。

进入耶鲁读大学后,李恩富又在英文作文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之后,又在讲演、辩论等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1887年,李恩富以顶尖成绩从耶鲁毕业,并出版了《我在中国童年的故事》一书,这是亚裔作者在美国出版的第一本书。他的声音传遍美国,受人尊敬,和一位非常有魅力的美国小姐结婚,成为美国知识界的明星人物。

李恩富和他的妻儿

东方人棒球队最佳投手梁敦彦,后来成为大清国的外务大臣、交通总长;安道夫学校棒球队队员梁诚,日后作为驻美公使促成了美国退还部分庚子赔款。

喜欢打猎,并有“百步穿杨”好枪法的曹嘉祥,后来成为北洋舰队镇远号的枪炮大副,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创始人;

“中国华民国”第一任总理唐绍仪、中国第一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平煤矿总工程师吴仰曾、清华大学最早的校长唐国安、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等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知名人物,都出自这批留美幼童。

少年时代的詹天佑

耶鲁大学威廉菲尔普斯教授,也是当年这些留学幼童在哈特福德中学和耶鲁大学的同学,在回忆录中写道:

“我发现记忆中最亲密的同学,是一群中国同学,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再也没有遇到过能够像他们一样优秀的一群男孩。”

“我们玩的所有游戏,,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但他们在所有的项目中,都表现的如此优秀。”

当年,美国当地报纸也报道称:这些年轻的中国学生普遍非常适应美国教育,大清国的留学试验非常成功,中国学生确实是美国青年的榜样。

威廉菲尔普斯教授还在他的传记中写道:

“所有美国女孩都认为这些中国男孩非常棒,她们不把美国男孩放在眼里,她们觉得中国男孩长相英俊、风度翩翩。而且她们说美国男孩几乎没什么机会,她们的注意力总是聚焦在中国男孩的身上。”

可以说,百多年前的这些来自古老中国的贫苦幼童,没有家世,没有背景,也没有金钱、财富和地位,有的只是满腔的热血。

他们也正是凭借这唯一的满腔热血,发奋投强,努力拼搏,征服了美国女人们的心,也赢得了美国社会的尊重。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