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快译2003(砥砺前行,从金山公司30年不竭追求看战略韧性的重要性)
企业如人,有它的品格和精神。不同的品格成就不同的人生,不同的企业精神也成就不同的企业。韧性是人的一种品质,但求伯君。这个80年代出身于国防科技大学信息系统专业的小镇青年,有着卓越的编码能力。为了一份单向的爱慕思恋,放弃分配的工作千里迢迢从河北来到深圳。
爱情没有结果的他,结识了香港金山的张旋龙,在深圳潜心开发软件,目标是开发一个能够替代WORD STAR的字处理系统。从1988年开始,历经一年多的时间,在1989年成功写完12万2千行的代码,WPS1.0成功问世。
这一创举,填补了中国计算机文字处理的空白。1989年,被命名为“中国软件元年”。
问世后的WPS没有做任何广告,悄然走红,迅速风靡全国,市场占有率一度达到90%。成功推动了中国办公自动化的进度和电脑的普及。
藉此,求伯君也被冠以“中国第一程序员”的称号。
容光下的金山熠熠生辉,无论产品、市场还是技术都处于绝对领先的地位。也是在这个阶段,金山公司,形成了它历经波折毅然前行的基因:战略韧性。
说来,这韧性的形成与它的创始人求伯君有着直接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A.目标坚定
在爱情上紧追不舍,为了自己的一眼之缘,毅然放弃大好前程的人没有几个,求伯君算是一个;在受到张旋龙委托之后,求伯君的身体状况并不好,三番两次因为肝病住院,但即使住院期间,依然坚持写码。不达目的不休,不休不止的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
B.坚持做办公软件
求伯君编写WPS有商业的原因,但如果不是一份兴趣和热爱,很难支持下去。在产品问世的那一刻开始,对于办公软件的不懈的追求已经从个人爱好提升为一份事业的执着,这种发自内心的初心,形成一种基因式的战略定位。不舍不离,不离不弃。
也正是这种发自初心的坚定目标和事业追求,形成了金山公司起起伏伏中始终不变的核心。
2.竞争中苟活,决不放弃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1995年,国际巨头微软携带WINDOWS95与WORD强势登陆中国。这个在电脑操作系统一统天下并且在办公软件已经占据绝对优势的大鳄,站到了金山的面前。
收购遭拒:
微软公司在中国市场上做过详细的调查,当时金山公司一家独大,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可以形成威胁的公司。但是,与微软相比,金山太弱小了。按照国际巨鳄的一贯做法,他们找到金山,希望能够收购金山公司。
但是财大气粗的微软遭到了直接的拒绝。金山公司不同意收购。
兼容WPS,蓄谋长远:
对于微软来说,中国这个互联网的处女地太具有诱惑力了,尽管收购遭拒,也挡不住其虎视眈眈的野心。于是“老奸巨猾”的微软主动找到金山公司,希望双方“友好合作”,在文档格式上与金山WPS兼容。缺少经验的金山高层没有意识到微软蓄谋的野心,贸然同意了。这样WORD的用户与WPS的用户实现了互通。WPS用户同时也是WORD 的用户。
可是1996年,微软发布了WINDOWS97,加速了DOS系统的消亡。而依赖DOS系统存在的WPS仓促之间不能适应新系统的要求。大量的金山用户通过原来“友好合作”的桥梁转移到了微软的旗下。
当金山高层明白过了的时候为时已晚,时任金山高管的雷军曾经气急败坏的说:“我们上了微软的当!”自此,微软凭借强大的OFFICE横扫中国市场,但是金山公司急转直下,走入了事业的最低谷。进入低谷的金山公司,账户余额只剩下几十万人民币,就连当时的大佬雷军都开始动摇,向求伯君提出辞职的申请。
多年之后,雷军回忆说:“那年,我失去了理想。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是最郁闷的事。”
但是,金山没有放弃,仍在坚持!
3.一份信念,坚持就有希望
面对如此艰难的形势应该怎么办?当大家都举手无措的时候,创始人求伯君再次挺身而出,扛起了“中国民族软件的大旗!”求伯君做了四件事:
A.拒绝了微软的再次招安
B.苦口相劝,留下了雷军
C.卖掉自己200万的别墅,给金山再次注入资金
D.埋头开发更高级版本的WPS
之后,求伯君连续开发出了WPS97、WPS2000。尽管后一款产品获得了国家科技二等奖,但是希望藉此与微软OFFICE力拼的求伯君还是失望了,因为收效甚微。经过长时间盗版OFFICE的培养,大部分用户已经熟悉并依赖OFFICE办公软件,反而对于WPS陌生了。
当时,金山公司的最大困难是缺钱。主业不能放下,公司还要生存,怎么办?
于是金山开始在继续研发主要产品的同时,推出了临时性“谋生”产品,金山游戏、金山快译、金山单词等。这些产品的推出并不是金山的主流,也不是战略的真正重心,因为在初始阶段原始资金积累不够,只能在竞争中“以战养战”。
现在很多人在不断诟病甚至误解当时金山的策略,其实是欠考虑的。
求伯君与雷军
雷军在回忆中说:“总有人指责我们不务正业,或者用心不专,但要知道这是金山在求生存的长征路上,在以战养战的游击战市场上打出来的必然历史。”
4.自我颠覆,蝶变反攻,迎来希望
不能不说,雷军在金山关键的时候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微软公司的大力围剿下,一直苟延残喘不是办法,金山必须巡展自己真正的出路。这个时候,雷军站了出来,他对求伯君说:”我们准备用3年时间和3500万人民币重写WPS!" 求伯君沉默后表示同意。
所有的金山人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一直以来的WPS暂时向微软屈服,意味着金山要放弃多年依赖的技术积累要“自废武功”,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心开始!这需要巨大的担当和勇气。
这就是在赌博,只是雷军赌对了。
2005年开始金山迎来了它的真正转折。WPS2005以较高的性价比受到市场的欢迎,赢得中国农业银行千万采购大单。接着WPS2007横空出世,迅速拿下国内很多省级单位与大型企业的订单。在2007年,金山WPS在政府订单中占据了50%的市场,而在个人用户中开始恢复到20%。
2007年9月金山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终于有了资本的力量。而这时的金山却采用了全新的战略:不再以与微软竞争为战略重心,实现市场的多渠道差异化。截至2018年,金山公司在全球拥有1.81亿用户,产品覆盖220个国家和地区。
5.天不欺人,华丽转身
2013年美国“棱镜门”事件曝光其安全部门监控用户隐私后,中国政府开始高度重视国家信息安全。这种大背景下,国产软件迎来了新一波的发展高潮,WPS迅速进入政府及军政系统。
近几年,金山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41.35%。金山公司通过与时俱进,在线上及线下共同发力,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纵观金山的发展历史,可谓波澜起伏,有荣耀的时刻,也有面临倒闭、奄奄一息的痛苦支撑。但是,整个过程给人以最强烈震撼的是其坚持不懈、始终如一、能屈能伸、不奋不发的战略韧性。
金山的战略坚持与其强大的韧性表现,给我们如下启示:
1.只有战略坚持,有足够的战略韧性才能够有强大的生存能力
多少次在微软的强大压力下几乎没有生存的机会,金山公司依然没有放弃,表现出了极为强大的精神追求和对于生存发展的渴望。正是这份精神,让它屹立不倒。
2.战略韧性不仅是坚持,而且要有为了发展自我变革和“洗心革面”的巨大勇气
现在很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抱残守缺,即使在不利的情况下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固有的资源和经验。不放弃,就等于背着一个巨大的报复前行,不但艰辛而且不会有更好的机会。有舍有得,舍得了,放得下,也是战略韧性的最好体现。
3.良好的战略传承能力
金山公司起源于求伯君,但在后续的雷军及其继任者手里没有放弃或者丢掉这份韧性。在关键时刻总能够看到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和作风。战略韧性之下的传承已经成为企业的基因代代相传。
战略韧性是企业的品格、是企业的作风、是企业的策略也是企业能够长远发展的核心根本。坚守韧性,金山的故事值得太多的企业学习和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