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第十一季第四期的题目和答案(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
青年大学第十一季第四期的题目和答案文章列表:
- 1、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
- 2、人民网发布2022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分析报告
- 3、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四重逻辑
- 4、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 探索思政金课范本
- 5、钱塘江丨小姜书记的14块青春拼图
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
新华社西宁12月26日电 题:一名组织部长的生命答卷——追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原副部长朱治国
新华社记者王大千
没留下一句遗言,朱治国走得突然。2022年6月11日,礼拜六上午,准备去加班的他还没走到门口,一阵心绞痛袭来。他扶墙跌倒,正在通话中的手机滑出手心,腋下的公文包也掉下来,文件材料散落一地。
朱治国(左二)赴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抗灾救灾一线慰问党员干部群众(2019年2月摄)。新华社发
这是青海西宁最好的季节,43岁的朱治国却在母亲和儿子的哭声中撒手诀别。
亲友流着泪将他和妻子屈敏的遗像摆在一起;微信上,人们点开红框带党徽的水墨青竹头像,留言“一路走好”,用蜡烛、祈祷、流泪的表情表达哀思;与朱治国有过联系的人,截屏保留通话记录和短信里的只言片语,借以凭吊;农村牧区许多基层干部红了眼眶连连摇头,不愿接受再也不见的噩耗。
22年工龄,25年党龄,去世时,朱治国的职务是青海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两新工委书记。
人们回忆他,个头不高,走路带风,天生一张娃娃脸,谁看到都感到很亲切。
选择:把根深深扎入基层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北部,南通西藏,西出新疆,是甘青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地广人稀,气候寒旱。
朱治国出生在海西州都兰县,第一个工作岗位是海西州格尔木市郭勒木德乡(现郭勒木德镇)政府科员。
21岁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没有留恋城市,通过考录后服从组织分配,到距离西宁市800公里以外的戈壁乡镇工作。风沙大,交通不便,吃住条件艰苦,对城里来的大学生是不小的考验。但当时的领导和同事对朱治国一致评价:不挑活儿,入户填表、农田调研、写简报、接待群众,每天“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毫无怨言。
有很多同学不理解。师兄赵超知道,朱治国爱家乡爱工作,他是打心眼里愿意这么做。
大学时朱治国就学习好,有定力,参加辩论赛等活动总拿奖,帮同学打水、借书、辅导作业,课堂笔记更是全班传抄的“样板”。虽积极做事,生活却简朴,常穿一件深色运动外套,家在西宁也常和同学一起吃食堂,住集体宿舍。
“相处久了才懂得,是优良家风熏陶了他。”赵超说,毕业后去了他家里才知道,他母亲为了照顾瘫痪的奶奶提前退休回西宁,守在家里洗尿布好几年。
了解朱治国的人都说,他是一个心里藏着感恩的人。年少时父亲工作在外,母亲带着他和姐姐得到过不少周围人的照顾。一工作就跟农民和乡村干部打交道,他深知基层不易。因此,始终以忠诚干净担当的人民公仆标准要求自己。
最初的历练映照最后的坚守。朱治国一直全身心扑在事业上,他历任格尔木市委组织部科员、郭勒木德乡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青海省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组织处处长、部务委员、副部长兼省委两新工委书记等职务,在每个岗位都立足实际,担当务实。
一张被标记了很多村名的地图见证了朱治国“到基层去,多走多听”的承诺。同事们说,他立志走完青海所有的村庄。从基层党建考核到干部考察,从村“两委”报酬调整调研到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从基层换届选举到党员教育培训,只要下乡,他都翻出地图勾画标记,“全省4149个村庄,已走完一大半”。
朱治国(左)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慰问生活困难党员(2019年1月摄)。新华社发
实干:让村、社区干部有干头、有盼头
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措周乡俄什加村党支部书记索南才让最近很自豪的事,是即将通过论文答辩取得本科学历。44岁的他出生在偏远牧区村落,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虽靠吃苦奋斗成为致富带头人,但文化水平低成为他学习新技术的“拦路虎”。
在青海省广阔的农村牧区,让成百上千像索南才让这样的村“两委”干部迈进校门、获得学历,成为有文化懂技术的带头人,是朱治国心心念念的“大事”。
常年研究基层党建,又分管党员教育,朱治国发现,青海4149个村32000多名“两委”干部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80.12%,工作中“有想法、没办法”“有力气、没技术”的问题普遍存在,成为制约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
为此,朱治国展开深入调研,联合青海开放大学、市州电大骨干教学力量赴湖南“取经”,科学规划专业和课程,还制定激励报名的有效办法。他说,乡村振兴,基层班子的力量是最重要的。
不到三个月,系列方案和办学规划上报省委。2019年秋天,青海“党支部书记能力提升工程”“村(社区)干部学历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实施。
为鼓励报名,青海规定村和社区干部接受教育的5000元学费由州市县区组织部承担80%,学员个人承担20%,毕业后颁发国家开放大学毕业证。
不到三年,青海培训基层干部35.29万人次,3000余名村(社区)干部参加学历教育。此项工作也被很多省市借鉴。
在青海开放大学,农牧民学员们说得最多的,除了学习和学历,还有省里在2016年到2020年间连续两次提高村、社区干部年度报酬。
这是朱治国在担任组织二处处长期间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2016年,了解到基层反映待遇低严重影响脱贫发展和组织建设的情况,朱治国马上带队开展深度调研。
现任组织二处处长苏延虎对其中过程再熟悉不过。他说,本着“再难也要把事情办好”的劲头,朱治国组织大家迅速分组下乡,寒冬缺氧季驱车几千公里来往于数百个村社察实情、听心声。
“有一次,下大雪,车出了故障,治国部长裹着军大衣徒步进村,闻讯赶来的村干部到路口迎接。大家深一脚浅一脚往前走,部长几次开口说话都被风噎住了,他嘴唇发紫,眉毛眼镜上都是霜,但双手却跟村干部的手紧紧握在一起……”苏延虎说。
亲历了基层干部腿跑断、嘴磨破,却付出多、收入少、保障不足的实情,回来后,朱治国连日加班,牵头写报告、拟方案,经部里上报,再到省财政厅、发改委等部门沟通,仅仅两个多月,青海省村干部报酬调整方案出炉并实施。
这项工作也获得中组部肯定,青海的基层干部报酬在西北五省区名列前茅。
适逢全省村“两委”换届,这是大好事,留住了不少能人、带头人,有力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参与这项工作的年轻干部王克栋说,“不少村干部找来说感谢的话,朱部长难得一笑,说该感谢组织,还说看你们得实惠,比我自己涨工资还高兴”。
担当:思路清晰敢拍板,让人踏实
“这么好的人,说走就走,总说要请他喝口茶坐一坐,再没机会了。”说起去世的朱治国,陶北村党总支书记陈俊良一度哽咽。
陶北村是西宁市城北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几年时间带着村民完成老村拆迁、发展蔬菜种植和多种经营的陈俊良,自认有几根硬骨头,却在几年前遭遇了“吃安眠药都睡不着”的艰难时刻。
朱治国(左一)慰问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隆务镇青年路社区干部(2022年1月摄)。新华社发
2017年,村集体决定成立企业,贷款建设乡村旅游小镇,到2018年,已投资6000万元的项目却陷入“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的争议,停滞不前。
村“两委”几番沟通无果,股东丧失信心,村集体经济眼看就要被拖垮,陈俊良也开始自我怀疑,甚至动了辞职做生意还债的心思。
“听了治国部长的话,我的心才踏实了。”陈俊良这辈子也忘不了那次通话,“听完情况,他边研究相关政策边跟我讨论,反复确认项目手续齐全、施工合规,然后坚定地说‘你走的路是对的’,还教我下一步如何具体操作。”
两个礼拜后,审核通过,项目继续推进。拨通朱治国电话,陈俊良再次听到坚定的声音:“书记加油干啊,干好了,我带人来学习。”
“这以后,陶北村加强村级阵地建设、创建‘红色物业’、落实‘三乡工程’,该怎么干,我都先听他讲一讲。”陈俊良说,旅游项目投运三年多累计营收约1500万元,解决本村及周边村镇200人就业;争取村集体经济“破零”工程资金成立的“红色物业”公司,继续消化剩余劳动力,近两年盈利50万元,还给村民分了红。
“对很多基层干部来说,吃苦是不怕的,怕的是困惑时找不到一个明确答案。”西宁市委组织部副部长王生龙多年在基层,他懂老陈书记为啥对朱治国这么信任和依赖,“行还是不行、干应该怎么干都能痛快给句话。党支部书记们都认这样有办法、敢拍板的领导干部。”
愿当基石,朱治国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半夜甚至通宵,思辨性的报告、系统性的规划,综合性强的文稿,有他兜底,大家都把心放下来;
善当伯乐,朱治国把知人识人的点滴随时记录,他推荐干部,除了现实评价,还会以“如果”开头将优缺点放在岗位需求中做客观长期的考量,每次考察,全组都信服他的意见;
做好操盘手,近几年青海省党内集中教育工作,朱治国都参与谋划把关,经他亲手编发的重头文件多达上百个,编发的简报五百多期,审核修改各部门单位、干部对照检查材料数千份。很多同志说:“不同专班成员轮换,只有‘铁打’的老朱一直在,他在,上下都放心。”
严守:为人干净,做事才能坦荡
朱治国在组织部门工作多年,手中的权力,一尘不染。
2004年底从格尔木市调到省委组织部工作,妻子屈敏还在格尔木的电视台当播音员兼记者。异地两年,他没为妻子调动找过一个人。
姐姐朱治华回忆,屈敏热爱新闻工作却一直没等到省里媒体招考的机会,为了团聚,只能多次参加西宁市、青海省的公务员考试。格尔木到西宁800多公里,屈敏孕期挺着大肚子坐车十几个小时去面试,朱治国能做的,只有偶尔请假去车站接送一下。
2006年,屈敏考入西宁市人社局。搬家时,朱治国不愿多请假,不想麻烦别人,还在哺乳期的屈敏整理打包东西、办理离职手续,实在顾不过来,只能把孩子暂时交给也在产假中的姐姐照顾。
屈敏2013年查出癌症,朱治国把新房低价卖了去给妻子看病,没向身边人开口借钱。
姐姐1996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海西州德令哈市工作,没敢跟他提过一句想调到西宁市的话。
姑姑家的表哥马建立是一名厅级干部,他说,“治国约定的,在家称兄弟,外面称职务。自家人最清楚,他,绝不会在公家事上多说一个字。”
做朱治国的朋友也要“清心寡欲”。
约了赵超聊聊天,他却常常中途失约,“又来了急活儿,我先走”。
一起吃饭,都约在家里或小馆子,两家妻儿参加的聚会,朱治国要求绝不许带“一个外人”。
多年来,赵超从社区街道一步步干到西宁市生态环境局局长,在街道工作超过了10年,从没指望朱治国能在个人发展方面给一丁点“帮助”。
这是朱治国生前使用过的笔记本(2022年9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老有人故意激我,你和老朱到底是不是师兄弟啊,怎么约他吃个饭你都约不出来?”
朱治国没让亲友们“沾”自己一点“光”,对部里的干部也是又严又细。干部三处张蕾11年前遴选到省委组织部,第一位领导就是朱治国。“写材料,十次有九次被当面指出逻辑、标点甚至错别字等问题”,张蕾倍感受挫想打退堂鼓,“发现我压力大,他来聊天安慰,还推荐电影《当幸福来敲门》鼓励,严管又有温度,我打心底里服气他。”
朱治国在干部工作中最见不得“小人”。当面恭维的,打政策擦边球的,提着礼物、揣着信封来跑待遇跑项目的,背后传播小道消息的,在他这里都走不通。常跟着他下乡的年轻人都知道,为了避免有人趁他不注意往车上放东西,他上车前都要检查,当面打开,退回去。
正是这种“零污染”,成就了朱治国和他分管工作的清风正气,他带出来的干部,都敢说真话,知道劲儿往哪儿使。
告别:道是无情情更浓
朱治国加班连轴转,前些年常睡办公室,一米宽的行军床,睡坏了四张。
近几年,妻子屈敏的病越来越重,母亲杨熙茹的身体每况愈下,儿子朱轶凡从初中到高中,只要凌晨四点前能忙完,朱治国也要往家赶,每天回来看一眼才能安心。
已经71岁的母亲从没跟儿子提起,他晚归的夜里,她总是睡不踏实,半夜走出卧室看门口是拖鞋还是皮鞋,如果是皮鞋,那就是他回来了,她回头还能睡一会儿。
母亲、妻子、姐姐都习惯了朱治国太忙不接电话、不回信息,除非是急事大事,一般不打扰他工作。
低调、内敛,关心都在行动上,多少深爱都放心里,这是朱治国全家的相处方式。
母亲说,养了个好儿子,娶了个好媳妇,婆媳比母女还亲,儿子儿媳感情特别好。
好景不长在。2013年屈敏确诊肺癌,朱治国倾尽所有带着妻子到处看病。他先是搜集医学书籍、论文了解病理,硬是把自己逼成半个专家,在他的照顾下,屈敏与病魔抗争了8年,成为小有名气的“抗癌使者”。
去年9月,朱治国有幸到北京参加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不到一个月,屈敏病情加重,他放弃学习机会回到西宁,白天上班,晚上在医院陪护。
朱治国照顾生病的妻子(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春节前,怕影响医护人员放假,朱治国把肿瘤转移脑部、双眼失明的屈敏接回家照顾,吃饭把碗筷放在她手里,上厕所拉着手送到马桶边,还学会了打针。
回想这8年的朱治国,好多人感动落泪。他省吃俭用,网上买一件衣服穿好久,买四五百元一片的进口药却眼都不眨;他一有空回家就打扫、做饭,自己能多干一点绝不让母亲和妻子辛苦一下;姐姐朱治华至今不敢打开手机里最后一张全家福。“拍下这张照片后第三天,屈敏又住院了。那是年初五,治国终于撑不住,打电话问,姐姐能不能到医院看护两天。”
心疼弟弟,朱治华泣不成声:“即使我在,他一夜也睡不了两个小时,屈敏神志不清,只一遍遍叫朱治国。”
妻子屈敏因病去世四个月后,6月11日,朱治国也溘然而逝。朱治国发病时,母亲杨熙茹去搀扶,把腰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告别仪式后,从殡仪馆被直接送去了医院。身患高血压、糖尿病等七八种慢性病,一天吃药好几把,药物副作用叠加,她经常从短暂的睡眠中惊醒。
“梦到治国了,他还在加班,盒饭太难吃,他胃疼喊妈妈……”杨熙茹流泪自语,朱治华忍不住抱着母亲痛哭。
16岁的朱轶凡帮奶奶和姑姑擦眼泪,他声音颤抖,忍着哭回忆了爸爸最后的时光:20多天紧张筹备会议,吃住都在办公室和会场;紧接着加班准备资料,带专家去平均海拔4200米的玉树调研;回西宁后提着行李箱直接回办公室投入工作,去世前一夜忙到凌晨两点半才回家……
“那天是周六,上午九点多,爸爸起来后没急着去加班,我看篮球赛,他还陪我坐了一会儿。”朱轶凡说,那天,最喜欢的球星拼尽全力得了43分,爸爸燃尽生命,永远停在了43岁……
6月12日,朱轶凡扶着奶奶迎接吊唁的人。他们从四面八方赶来,络绎不绝。许多人情难自抑,泪如雨下。
那是一场特殊的告别仪式。
朱轶凡说,遵从爸爸送别妈妈的要求,家中设鲜花灵堂,不收花圈,不烧纸,不随礼金。
人民网发布2022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分析报告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原创稿
人民网长春12月27日电 (记者许珺)以“新时代·新征程加快建设高质量高等教育体系”为主题的人民网2022大学校长论坛今日在吉林长春举行。论坛上发布《2022年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情况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当前,高校思政课建设被提到新高度、呈现出新特色。思政课顶层设计不断加强,形成多部门合力的工作格局。思政课学科建设取得高质量发展,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思政教育内容与主体更加广泛,实现资源互通、优势共享,舆论氛围更加浓厚热烈。
《报告》认为,从舆论传播的角度看,近年来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呈现以下4个特点:
思政课社会关注度高,头部示范效应增强。人民众云大数据平台显示,2022年,涉“思政教育”媒体报道达36万多篇。就传播渠道而言,以微信、网络媒体为主;看地域分布,北京热度最高,其次为江苏、浙江、上海、广东,上述地区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范围广、程度深,引领和示范作用强。
思政课改革持续推进,学生参与度增强。2022年,各大高校持续推进思政课改革,沉浸式、体验式的学习越来越普遍,学生参与感和学习主动性不断增强,思政课真正“活”起来。各种思政资源融入“校内课堂”,红色元素深入“学校课堂”,不断丰富和拓展了课堂内涵和外延。
社会大课堂成思政重要“阵地”,课程体系日渐完善。不少高校结合本地历史文化特色与红色资源优势,把思政课堂搬到社区街道、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等,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的有机融合,使学、思、践、悟成为完整体系。
融合优势凸显,科技叠加激发课堂新活力。2022年,思政课的融合优势逐渐凸显,网上思政课新样态加速形成。直播、短视频、H5、VR等新媒体技术在思政课中得到广泛运用,令学生耳目一新。
《报告》根据各高校思政课程的社会反响、信息传播量、主流媒体关注度、舆论反馈情况等维度,在全国选出18个典型案例,分别是:北京大学开展“乡村振兴”等主题实践思政课、清华大学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站”建设、中国政法大学开展“1502”新时代青年知行社思政实践活动、中南大学打造实践教学基地“问渠长廊”、上海交通大学打造“微型洱海”景观思政教学、兰州大学坚持一体两翼推进“大思政课”、武汉大学全国高校大学生微电影展示活动、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风华传薪”多元立体网络“大思政课”平台、北京师范大学“电影下乡——新时代大学生美育支教行”活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天精神专题课程、中国海洋大学海上科学考察思政课堂、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微宣讲团、华东师范大学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点、北京理工大学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师说·青听”系列微课、华北电力大学“电力思政”系列品牌课程、吉林大学“主题式”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山东“长青联盟”《大国风范》在线特色专业思政课等。
根据当前全国高校思政课开展情况,《报告》提出4点建议:创新课程模式,重视思政课教学精准化改革;善用社会大课堂,以实践教学解答现实“大问题”;推动思政数字化建设,打造沉浸式教学模式;优化思政师资队伍,做好内部挖掘外部引育工作。
近年来,在教育部有关司局的指导下,人民网打造了一系列“思政大课”。比如,面向全国大中小学生推出的“同上一堂思政大课”系列活动、面向2900万职业院校学生开设“悦读伴我成长——职教学生读党报”栏目,围绕时事热点先后推出“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同上一堂奥运思政大课”“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等。今年11月,人民网“大思政课”云平台正式上线。人民网将继续履行党媒党网的社会责任,更加积极参与到“思政大课堂”的改革创新中。
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四重逻辑
【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
作者:张芷维(四川师范大学融合创新研究院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乡村兴则国家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既是大学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也是成就社会主义大学的价值追求。当前,中国已经全面迈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阶段,地方大学与当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发展彼此依存、深层关联,更应深刻认识并自觉遵循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想逻辑和实践逻辑,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技术、信息、学科等资源储备优势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等特有功能,成为乡村人才第一资源、乡村科技第一生产力与乡村创新发展第一动力的汇聚站,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9月30日,浙江省金华市农科院基地里,婺城区雅畈镇50余名果蔬种植户在学习现代果蔬种植技术。胡肖飞摄/光明图片
1.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根”
——为使前行的步伐更稳健,要明确地方大学服务社会的历史逻辑
“根”是本源,标识从何处出发,揭示地方大学服务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地方高校作为区域高质量社会服务资源的聚集地,在深入结合“三农”问题特质、产业特色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地方高校要主动服务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教育家晏阳初就倡导大学要服务农村并积极探索实践。晏阳初提倡平民教育,把它视为解决当时“愚、贫、弱、私”四大社会问题的教育路径,推行乡村教育实验,实行“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提升平民的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团结力,实现了乡村民众素质提升和改造乡村社会的目的。晏阳初在乡村开办平民学校、推广合作组织、创建实验农场、传授农业科技、改良动植物品种、改善公共卫生等,取得了一些积极效果。虽然这些探索未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问题,但已开我国现代大学支持农村发展的先河。
教育家赫尔曼・利茨是德国乡村教育之家的创导者、奠基者,其教育显著特点是把手工劳动和田间农业劳动作为办学的主要课程,虽然没有正式提出“教育要服务乡村发展”,但这种教育理念却促进了德国农业快速发展,成为助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也为后来“高校应为地方经济社会服务”的威斯康星理念的形成产生了较为深远影响。
无论是德国乡村教育之家还是晏阳初教育理念,都强调学校尤其是大学应承担服务社会发展的使命,为厘清学校与社会关系、改进发展模式,实现学校与社会共同发展提供了思想启迪,也为今天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智慧。
11月3日,安徽省庐江县积极培训农业实用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图为当地农民正在抓紧利用晴好天气采摘菊花。左学长摄/光明图片
2.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魂”
——为使前行的力量更强大,要明确地方大学愿景和使命的价值逻辑
“魂”是期许和责任,彰显为何远行,揭示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价值逻辑。这一逻辑要求高校应以“心系民族复兴、走向共同富裕”为责任和使命。
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看,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无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都离不开农民小康、农业现代化,更离不开农村振兴。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必然要服务于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主体地位彰显、城乡融合创新发展的追求,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和农民富的目标。地方大学作为乡村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农业科技创新的生力军、乡村文化传承创新的先行军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智囊团,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独特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文化引领等价值意蕴。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色之一,是在一个“人口规模巨大”的社会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曾指出“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现了“国富”和“先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致力于实现共同富裕。从精准扶贫到乡村振兴,前者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后者致力于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地方大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心系民族复兴,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己任,在地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建功立业,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贡献,为走向共同富裕践行责任、担当使命。
3.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梦”
——为使前行的信念更坚定,要明确地方大学发展的理想逻辑
“梦”是目标和任务,指明应该奔向何处,揭示地方大学服务乡村发展的理想逻辑。这一逻辑要求我们必须以独特的办学思想和治校模式全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创建中国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新模式。
工业革命时期,美国大部分州严重依赖农业、林业和采矿业,现代化机械不发达的城乡经济严重依赖手工操作,需要大量熟练技术工人。但大部分雇主没有意愿和能力进行标准化和大规模培训,而人们也普遍不重视教育,很多人在小学之后就离校工作挣钱养家,加上当时中学和大学教育成本高、学习时间长,导致中学、大学退学率较高,很多地区超过50%,技术人才严重匮乏。1862年“莫雷尔法案”规定,各州应在5年内至少建立一所“讲授农业和机械工业有关知识”的学院。1887年“哈奇法案”正式出台,要求每个州立大学的农学院都要成立农业试验站,以向农民示范其农业科研成果。这些法案构建的大学与农业互促互进的理念,对美国地方高校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观照中国现实,大学历来有支持农业发展的理想,先辈们创造的乡村教育经验和近年来一些高校的探索,为我们创建符合中国本土实践的地方大学支持乡村振兴新模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本土发展理念正在形成并不断发展。
4.地方大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
——为使前行的方向更清晰,要明确地方大学发展的实践逻辑
“路”是远行的轨道,指明应该怎样走才能到达目的地,揭示中国大学发展的实践逻辑。这一逻辑要求我们扎根中国土地、遵循大学服务社会的自身规律,建设具有时代特色、国际视野的新式地方大学群落,为当代大学服务乡村发展提供中国方案、贡献中国智慧。
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优势,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乡村产业发展和产业振兴提供技术保障、成果供给、人才支撑,以产业振兴带动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地方大学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中,在优化整合人力资源、科研资源、文化资源、信息资源和教育培训资源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5年前,四川师范大学与四川省仪陇县联合建立新农村建设学院,探索实施“五大教育”:对农民实施人文艺术教育,提升其自我发展的精神驱动力;对乡村干部实施乡村治理综合能力教育,提升其推动乡村振兴的领导力;对农村青年实施技术技能教育,提升其可持续致富能力;对乡村中小学校长实施教育素质能力教育,提升其办学治校能力;对农村居民广泛开展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农民关注身心健康、美化生活环境。经过这五种教育,当地乡村建设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乡村振兴上作出了有益的实践探索。当前,地方大学类似的实践探索还有很多,我们要形成有效的交流机制,总结经验,不断深化实践探索,促进地方大学全面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
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大学应自觉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把全面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作为重要职责,深刻理解和把握服务乡村振兴的四重逻辑,努力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地方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光明日报》( 2022年12月13日15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
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丨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 探索思政金课范本
新华社西安12月14日电 题:延安中学: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 探索思政“金课”范本
新华社记者李浩、李华、梁爱平
4月26日,在延安市延安中学枣园校区,学生练习打腰鼓。新华社发(祁家一 摄)
“老师,我未来想学习美术专业,我该怎么把自己的未来融入到国家的发展里呢?”
“老一辈文艺工作者在延安时期以笔为枪,用文艺为时代发声,创作了许多凝聚人心的作品,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提出‘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你可以用画笔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将来一定可以大有作为。”
“老师,延安精神对我们未来的发展还那么重要吗?”
“当然,未来你们都是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主力军,延安精神会是你们的重要精神动力,咱延安青年更要学懂用好延安精神。”
宝塔山下、延河之畔,陕西省延安市延安中学的一堂思政课上,教师姚乐乐正和同学们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与青年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展开讨论。课堂上,学生踊跃,教师坦诚,氛围十分热烈。
学生在延安市延安中学枣园校区学习。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姚乐乐的课堂只是延安中学思政教学的一个缩影。这所从烽火中走来的中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红色基因一脉相承。长久以来,延安中学坚持弘扬革命传统,用延安精神教书育人,把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如今,延安中学更是立足当地独特的红色资源,紧扣党的二十大精神,创新探索打造新时代思政“金课”范本。
延安市延安中学枣园校区校貌。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延安中学围绕“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的要求,组织教师队伍原汁原味地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打造“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思政教师队伍。“党的二十大精神,只有我们自己先学懂弄通,才有可能实现学生们愿意学、学得好。”姚乐乐说,“立足课堂教学主阵地,我们年级备课组深度挖掘教材内容,不断寻找契合点,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
6月8日,在延安市延安中学枣园校区,即将升入高三年级的学生参加新学期启动仪式。新华社发(杨旭春 摄)
延安中学还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开拓第二课堂,近年来形成了表演红色短剧、朗诵红色诗文、红色远足等形式多样的“大思政课”。“学校不但把延安丰富的革命旧址变成了‘沉浸式’课堂,还将杨家岭革命旧址的多位讲解员聘为校外辅导员,多次为学生们进行精彩的授课。”延安中学校长贺建旗说。
学生在延安市延安中学枣园校区活动。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摄
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11月7日,延安中学与中国人民大学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举办了“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中学与第一所大学联学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活动。同时,两所学校还启动了建设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红色育人资源平台、实践育人示范基地和班团集体结对项目。
10月31日,师生在延安市延安中学枣园校区上课。新华社记者梁爱平 摄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如何避免无效重复,如何把握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这都是我们必须要答好的考卷。”贺建旗说,下一步,延安中学将通过联动共建的实践探索,助力推动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大中小学一体化思政课建设。
来源: 新华网
钱塘江丨小姜书记的14块青春拼图
姜丽娟站上党的二十大党代表通道。受访者 供图
白衬衫,马尾辫,姜丽娟站在了党的二十大开幕前的“党代表通道”上。
这位年轻的、来自农村基层的党代表,用4分钟,把一个位于浙江西部的小村庄带到了全国人民面前。
浙江,淳安,下姜村。这里是六任省委书记的基层联系点,习近平同志担任浙江省委书记时,4次来到下姜。下姜,已经成为中国农村实现小康、追求共富的一个榜样。
85后的姜丽娟,6年前从杭州回到家乡创业,两年前担任下姜村党总支书记,半年前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
人的一生就是不断成长,关键处往往很短。姜丽娟常常这么说。
“党代表通道”上的4分钟,就是那样一个时刻。在走到这4分钟的路上,她拥有了许多难忘的人生段落,像一片片拼图,折射出了当代青年的风华正茂。
色彩
我是红色性格呢,姜丽娟说。
客厅里有两个令人瞩目的大书架,排满了各种书籍,从经管到文学都有。其中有好几本畅销读物,是以一种色彩来描绘一种性格。
姜丽娟爽朗地笑着。她说,我蛮喜欢看这种心理分析的,包括一些心灵鸡汤啊,励志的啊。原来还看一些销售方面的书,倒是小说反而看得少。
她身后的墙上挂着许多照片。照片里的姜丽娟,经常变换发型和发色,与眼前这个留着黑色齐肩短发的她相比,是另一段青春的记录。
姜丽娟说,我的性格里也许慢慢有了一些蓝色。但总体还是红色的,这不会变。
按照书里的说法,红色性格的人热情、真诚,总是有层出不穷的新鲜想法,就像是活跃的蝴蝶。
姜丽娟第一时间给“大下姜”的青年人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通讯员 程海波 摄
宣讲课
下姜村,凤林港溪边,大巴车来来往往。客人们看溪水穿村而过,看如虹的廊桥和白墙黑瓦的民房。他们尤其期待的,是听上一堂姜丽娟的宣讲课。
翻开姜丽娟的行程本,密密麻麻的。党的二十大回来,才两周,姜丽娟就进行了53场宣讲。
以前,刚开始上课的时候,姜丽娟有点手足无措,半个小时就讲完了,慢慢地讲到40分钟、50分钟,现在讲上1个小时,还意犹未尽,完全驾轻就熟了。
姜丽娟说,大家到下姜来,就是想了解下姜,我义不容辞。下姜村最大的产业就是乡村旅游,这也是给老百姓和村集体增收呢。
每次宣讲,她会留出一段时间,跟听众做一些互动。
姜丽娟说,每年村里来这么多客人,都是我们的人脉资源呀。
这天,她带着浙江大学的同学和老师们在村里转了一圈,干脆把上课地点放在了村边,影片《我和我的家乡》的拍摄点。
三间黄土黑瓦的平房,一个泥地小操场,一根挂着红旗的木旗杆,这是为拍摄电影还原的下姜村以前的小学场景。
一位女生问:“年轻人真的能在农村大有可为吗?”
姜丽娟淡定地说:“肯定可以呀。农村天地广阔,如果找到了适合自己创业的那片沃土,一定会大有所为。”
她补充道:“我自己的经历就是最好的例子。”
回下姜
一直到现在,还不断有人问,姜丽娟为什么会回下姜村?
那是2016年,她早已在杭州城区买了房,安了家。
她不仅回来,还投资150万元,在村里开起了第一家精品民宿。为此,她和姐姐拿出各自的积蓄,又从银行贷款50余万元。
“小姑娘年纪轻轻,有魄力!”
大半年后,“栖舍”在姜丽娟家的四层小楼里开业:高脚凳、壁炉、咖啡吧,房间布置得质朴温馨。房价也从通常的不足百元,跳到了四五百元。
原来民宿可以这样开,让不少村民看了有些吃惊,安静的小村庄有了一丝躁动。
也难怪村民们,下姜村曾经是一个很贫困的地方,甚至有这么个民谣传下来:“土墙房、半年粮、烧木炭,有女不嫁下姜郎。”
当年被选定为省委书记的联系点,恰恰因为这里的落后。光看交通吧,淳安本来就是杭州最偏远的县城了。从下姜到县里,又得翻山坐船,花上一整天。
她回忆说,小时候的下姜村,到处是坑坑洼洼的泥巴路,房屋都是土坯房,露天牛棚猪圈散发着臭味。
“但我们真的是看着村子一点点变了模样。”姜丽娟说。作为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的基层联系点,下姜的名气越来越大,来参观学习的客人越来越多。
他们发现,下姜其实很美,下姜的土特产别有风味,下姜的人很淳朴。
2014年,淳杨线开通。从杭州到下姜村,车程缩短到了3个多小时。姜丽娟说,如果没有这条路,我肯定下不了决心。
回来,既是为了方便照顾父母,更是看好下姜村的未来。
事后想起来,这也挺顺理成章的。
年轻人
现在,下姜村有30多户人家开了民宿。不光村里人开,还有外地来租了房子开的。不光民宿,还有各种餐厅和商店。许多开店的是归来的年轻人。
最早的一批,都是看了姜丽娟的样儿回来的。
其中就有姜丽明和妻子,姜丽明是姜丽娟低两届的校友,现在经营着村里的4家民宿。在这之前他们同样在杭州城区打工,开始一年回村两次,渐渐地,回村次数增加了。
“每次回来找姜丽娟聊天都有启发,她的思维比我们快。”姜丽明开民宿没经验,设计方面姜丽娟提了不少建议,怎么打造亲子房,怎么安排餐厅。
姜丽明说:“我是很佩服她的,读书时成绩也一般吧,但她肚子有墨水,而且重情重义。我那时不太懂运营,她还把自家的客人介绍给我们。”
甚至周边的年轻人也来了。“狮城酒坊”紧挨着姜丽娟家的民宿,主人付芳龙夫妻租下了村里一幢170余年历史的老房子,售卖的是他们自创品牌“下姜红”米酒。
也是在那几年里,姜丽娟入了党,进了村支委,还担任了副书记。“农村太需要年轻人了。”她说。一名90后大学生“村官”,为了留住他,姜丽娟连续请他吃了一个星期的夜宵。
这些年轻人正在用他们的方式,改变着村庄。
但姜丽娟的民宿一年收入超过30万元,做得好好的,她却顾不上了。
高票当选
2020年,村两委面临换届选举。
这次选举筹备了大半年。之前的村支书是由镇党委副书记临时兼任的。大家都在想,这回要选一个怎样的新书记呢?
有两位明显的候选人。一位是姜丽娟,另一位是原来的会计姜国炳。他们一起进村支委,一起担任副书记。一位年轻活泼,一位成熟稳重。
从县里领导到普通村民,面对这样的选择,都会有点纠结。
现在回过头来看,就清楚了。下姜村的定位正在逐渐明晰:下姜不仅仅是淳安的下姜,更是浙江的下姜,中国的下姜。下姜村需要走出去。从这个角度看,姜丽娟是更合适的人选。
“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党委书记洪永鸿说,姜丽娟毕竟在外面工作过,眼界更开阔一点,对下姜村的未来,她的思路总和旁人不一样,新鲜得很。
倒是姜丽娟,对她来说,这份责任来得有些意外。她笑着说,他们那时候哄我的,真的是哄我,跟我讲最多当当副书记就好了。
她想,我返乡是来创业的,选择做民宿,工作比较自由也是一个重要的吸引力。当了书记,就很难有精力再去管理了。况且,她在杭州的设计公司里还有股份,在桐庐也开了另外的民宿。
当年枫树岭镇党委书记程军回忆,姜丽娟肯定感受到了下姜这个平台所给予的能量。那些年,作为返乡创业的青年典型,到全国各地去交流,去讲乡村的故事,个人的荣誉也得了不少。她是个知恩图报的人。
姜丽娟松了口,就当一届吧。
2020年下半年,姜丽娟高票当选下姜村的第七任村支书。
姜丽娟和村两委干部一起给老人过重阳节。通讯员 程海波 摄
独居老人
谈起刚上任后的感受,姜丽娟首先想起的,是一位独居老人。
老人原先住的房子是泥土砌的,年份久了阴冷潮湿,一到梅雨季还漏,早成了危房,老人家执拗,不肯搬。姜丽娟几次上门,好不容易说服他,村里出钱在旁边建了一座小砖房,高高兴兴搬了进去。
但老人仍不肯拆老房子,还习惯用柴火灶,总忙进忙出,万一出个意外就麻烦了。姜丽娟有空就走去找他聊天,后来听明白了,老人家担心老房子拆了,原来那块地基就没了。
“房子拆了后地基不动,浇上水泥让你有地方晒晒太阳,好不好?”姜丽娟说,旁边再建个小隔间安个柴火灶,这样不比现在舒服?
“你说了算数吗?你不能骗我。”老人家认真地问眼前的年轻书记。
所有的事情做完以后,这老人家就跟姜丽娟特别亲近。姜丽娟呢,每次经过都去看望他一下。
姜丽娟说,老人的性格是挺古怪的,但我是书记,不能不管。后来老人就听姜丽娟的话了,也不自己烧饭了,而是去隔壁老年食堂吃饭。老人心脏不好,脚浮肿,走不了路,姜丽娟每天请村两委干部给他买饭。
有一天,姜丽娟发现他摔倒了,赶紧给送医院。她帮老人在家里找证件,结果找到他藏着的一个红色尼龙袋,里面装着老人平时省出来的4万块钱。姜丽娟把这钱给了老人的外甥保管,请他来照顾。老人却不愿花看病的钱,偷偷从医院跑出来,念叨着要把存款都给村里。
姜丽娟说,后来老人去世了,但隔了很长时间,她还会梦到这事。“人还是要以心换心,你真诚地对待别人,他们能够感受到。”
红脸白脸
下姜村的村支书,果然忙,也并不好当。
上任不久,姜丽娟把村里223户农家走了个遍。她说,哪家的房子要改建,哪家的民宿经营得怎样,哪家的老人身体怎么样,心里总得有本账。
不过,百姓百姓百条心。当村干部,免不了要扮红脸白脸。
村里有条不成文的约定,集体土地空着时,村民可以种菜,但村里需要用了,会提前通知村民,以便大家清苗归还。去年,为了建设“共富集市”,村里要收回12亩集体土地,但有些村民迟迟不肯清苗。
涉及利益问题,并不好谈。态度强硬了,有些村民不买账。倒是姜丽娟,无论对方说什么,她都笑着耐心解释,气氛缓和了。
“这招挺有效,就像拳头打在棉花上,使不上力。”枫树岭镇党委副书记余星兼任了下姜村的“第一书记”。他说,这样的情况就得姜丽娟上。
下姜村在发展,免不了要做集体征地工作。姜丽娟说,那阵子,真是天天上门做功课,农村征地是一个特别重要也特别难做的事情。老百姓土地越来越少了,就更加在意这个东西。
有时候,光说好话人家还是不答应。怎么办?她就拎着自家的好酒,上门去劝,边喝边聊,都把自己喝趴下了,这才把道理讲透,把合同签掉。
有些村民不好“惹”,邻居间有时为了房前屋后的一点空地大动干戈。
我们到下姜村的当天,姜丽娟就为了两户村民的房屋矛盾,和副书记姜国炳赶去现场调解。“为了门前的一条小水沟。”她解释。
说了一上午,姜丽娟恼了。这回倒是她扮白脸,姜国炳扮红脸。
姜丽娟说,其实,白脸红脸都是为了老百姓好。而村子发展起来,才是最有说服力的。
业态
下姜村名气大了,村民收入逐年增加,但村两委都很清楚,目前的收入主要依靠培训和旅游,还有些单薄。
下姜村未来如何走得更远?姜丽娟的思路很清晰:产业,还是产业。
这天,她和来下姜的浙江大学喻景权院士聊得正欢。喻院士的无土栽培技术不占用土地资源,蔬菜在水泥地上就能生长,而且是零碳排放。“下姜村土地资源紧张,如果这个项目能成功落地,将会给村民带来可观的收益。”她给我们看照片时,语气有些兴奋。
附近的大峡谷探险基地也在酝酿中。明年春天就会开放,里面有水上活动和露营基地,这将大大拓展下姜村的旅游业态。
2020年,枫树岭镇18个村和周边大墅镇7个村抱团成立了“大下姜”乡村振兴联合体,“大下姜”已布局农林、培训、旅游、文创四大产业。
农产品由大下姜乡村振兴公司统一以“大下姜”的品牌进行销售。“下姜红”“下姜甜”等形成了一个矩阵。
业务员
姜丽娟还拉上了村里的老支书们一起直播带货,卖土特产。
对此,姜丽娟并不陌生。她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销售。
那时她在一家生产美学地板的公司上班。和普通地板比起来,这类地板更有艺术感,价格也会高一些。
“这就意味着不能按照普通的销售方式来,得动些脑筋让顾客愿意买单。”姜丽娟会给顾客讲地板背后的故事。故事讲得好,顾客自然会心动,姜丽娟的销售业绩一直不错。第二年,她就晋升为店长了。
疫情前两年,下姜村向周边民宿分流游客超2万人次;民宿单间房平均收入由每年6000元增加到1.5万元。各村镇共建的大下姜“共享水厂”,能满足4个乡镇28个行政村2.9万人口安全用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变成了现实。一万多亩山林的碳汇收益将为下姜村的发展注入新动能。
2021年,下姜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立,这家公司有两个特别之处,一个是,它的利润50%归村集体,50%用于帮扶枫树岭镇18个村的低收入农户。另外一个特别是,目前,这家公司的业务员只有姜丽娟一人。
今年端午前,她跑了全县几十家单位,最终谈成60多万元业务。
“她身上有一股韧劲。”村里人这么评价姜丽娟。
下姜村。图片来源:新华社
承诺
下姜村最中心的位置,原先是村委大楼,现在成了老年乐享中心。
姜丽娟说,最受欢迎的要数一楼的食堂。我们去的这一天,中午的菜品是:红烧肉、爆辣椒、香菇豆腐、烧冬瓜,一荤三素。村里70岁至80岁的老人3元,80岁以上老人只需2元。
到了重阳,村里都要给村里老人发红包送礼物,也持续许多年了。
老人来拎东西时,笑得嘴角上扬。而这个时候,姜丽娟往往比谁都开心。
姜丽娟说,村民的话太淳朴了。他们说,每个月给我发老年金,有些儿子女儿都不一定每个月打钱。共产党真是比我的儿子女儿还要好嘞。
姜丽娟颇有豪气地讲,红包肯定是一年比一年多。村庄在发展在进步,我们需要让大家都体会到这种幸福感。对吧?
这份豪气是有底气的。
2021年,下姜村人均年收入达到4.69万余元,是200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4倍,也超过了杭州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值。
在下姜,我们留意到,党员家门口有一块牌子,叫党员亮家风晒承诺,承诺践行“四种人”、争当排头兵。把牌挂在门口,既是自我监督,也是让村里的老百姓一起来监督。
姜丽娟说,我们用党员承诺替代了传统的门神。
代表通道
当姜丽娟站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前的“党代表通道”上时,村民们清晰地感受到,这位年轻的小姜书记,也许真的可以带下姜村走得更远。
对姜丽娟个人来说,“党代表通道”的4分钟注定在她的人生标尺中闪闪发光。通道上的她,自信大方、意气风发。
“你们看那天的视频没?”姜丽娟认真地问我们,“其实还是有点紧张,中间还打了个小疙瘩。”她的语气中有些遗憾。
会议期间,姜丽娟每晚只睡三四个小时,除了代表通道的亮相,她还接受了20多次采访。
“压力确实有些大。”她说。虽然下姜村的故事讲了无数遍,但这次的亮相,对下姜村有着特别的意义。
电视机这头,村民们看着直播,自豪的同时也竖起了大拇指:“不愧是小姜书记!要是这么多摄像机对着我们,肯定啥都说不出来嘞!”
流量
党的二十大后,姜丽娟比之前更忙了。
上午8点半电视台采访拍摄,10点到下午4点是连续4堂宣讲课。讲课结束后马上和杭州来的农业专家见面,晚上7点多和县里的领导专家讨论未来发展产业投资。匆忙改完儿子的作业后稍稍松了一口气,晚上10点多还有一个视频会议。
这是姜丽娟最近某一天的安排。
为什么这么赶?她说,夜深人静的时候,总会想到一个数字,她在代表通道的视频,网络点击量达到2.3亿次。
第一次看到这个数字,她有些震惊:“竟然有这么多人关注农村的发展,关心年轻人在农村做什么。”
都在说流量,下姜村也需要流量。流量就是关注度,流量就是人气。“现在流量来了,是个难得的机会,下姜村要怎么做?”姜丽娟盘算着。
最近,她忙着谋划在“大下姜”组建一支直播队伍。
“这个直播可不仅仅是卖货,我们要直播的是我们的乡村。”姜丽娟说,会带网友去看我们的田间地头,看我们的集市,看一群年轻人是如何思考乡村发展的。当然,如果网友看到感兴趣的农产品,也可以下单。
享受
连着上宣讲课,姜丽娟都累得发烧了。她说:“最近好像一直在讲话,难得有空的时候什么都不想做,只想放空。”
怎么放空?“撸猫。”姜丽娟一口答道。
以前姜丽娟并不养宠物,自从朋友送了一只猫。她回家摸着软乎乎的猫咪,感觉实在太治愈了。
两只猫咪,一只叫哆来咪,另外一只的名字,她和儿子有分歧。“我的生日是9月11日,所以就叫Eleven。安哥说保时捷有款车叫911,就给它取名保时捷了。”
安哥是姜丽娟儿子的小名,是姜丽娟的另外一份寄托。
“他出生在平安夜,小名就叫安哥,希望他一直平平安安的。”姜丽娟说。
正在上小学三年级的安哥长得结实,做完作业,缠着妈妈和他一起做纸宝剑。两把宝剑做完,往后背一插,像位大侠。
妈妈回村开民宿,安哥跟着妈妈一起回到下姜村,他的童年也变得有趣起来:摸螺蛳、爬树、抓鱼……不知有多快活。有时候看见儿子满身是泥回来,姜丽娟也不恼:“我小时候就是这样的,这是童年该有的样子。”
两年了,作为一位年轻的明星乡村的书记,姜丽娟说,现在心态又不一样了。如果可能,这个书记我还会接着做下去。
她说,累确实还是很累,甚至比以前更累了,但我觉得还挺享受的,感受到了这份工作的重要性。这也是这个村庄所给予我的一种人生价值的体现。
一台戏
姜丽娟到衢州参加浙江省山区26县村歌故事会。又有了个新念想,下姜村应该做一台实景演出。
到下姜,不仅要看硬件,更要看这里人的状态、这座村子的文化。
姜丽娟说,我们有红色根脉的传承。建村也近900年了,有很深厚的底蕴和风俗,这些东西要挖掘出来,呈现出来。
这不光是多一个文旅项目,多一个夜晚观光的内容。姜丽娟更在意的是,有了这台戏,村民更能找到自己的角色。
姜丽娟说,前段时间,市里中青班到下姜来开培训班,住了5天,和村民一起吃、一起住、一起劳动。
临走之前,他们对姜丽娟说,主人太殷勤了,每天早上变着法地用当地特产做早餐,空了还找他们聊天,讲他的家这几年的变化、村子的变化。
姜丽娟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位主人找准了自己的定位,他把民宿视为了村庄形象的一部分。
这台戏的演员当然就是村里的老百姓了,可以歌也可以舞。哪怕村里的老人,穿上传统的麻绣,在廊桥上和客人聊聊天,合合影,讲讲往事,也是一种参与。
年轻的书记姜丽娟是这么想的,每个村子都像一台戏,每个人都要成为其中的角色。要让共同富裕变得真实可感,一定是每个人参与才能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