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与文明希腊布局(全球通史中——古代欧亚大陆帝国的发展与联系)
序——毫无疑问,埃及帝国是世界上最为古老和先进的文明帝国,作为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他在大多数方面领先当时的世界,但是这个文明帝国屡被其他文明统治,在《上》中已有介绍,这里不再详细赘述。古代近东地区也出现过一些王国,但这些王国版图过小,还未形成大范围的统治,综合影响力相比还是不足,如:米坦尼王国、以色列王国、古巴比伦王国等。值得一提的是,以色列王国创建的犹太教,以及建立的耶路撒冷城,随着基督教的崛起而影响深远;古巴比伦王国作为古代文明发源的继承者,在规范社会行为方面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耶路撒冷
赫梯王国(公元前1700年——公元前800年),兴起于小亚细亚,由于小亚细亚是埃及、两河文明与爱琴文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他们有学习先进文明得天独厚的优势,最早发明了炼铁技术,通过铁制兵器优势不断扩张势力范围而逐渐强盛,与埃及帝国在近东形成了两强争霸的局面。手工业出现更细分工,有制陶、木器、皮革、裁缝、纺织等行业,与周边地区贸易繁荣。后来,“海上民族”腓力斯丁人席卷了东部地中海地区,赫梯被肢解,终被亚述帝国所灭。
赫梯帝国
亚述帝国(公元前935年—公元前612年),兴起于两河流域上游,崇尚军国主义,建立起一个横跨西亚北非的帝国,将两河流域南部及埃及两大文明均置于统治之下。他们对征服地区只管掠夺却欠缺建设,尽管铁器得到普遍使用,经济却未能得到充分发展。建造了宏伟的宫殿、神庙和其他建筑,建筑物饰有大量浮雕,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王家图书馆藏有大量泥版文书。后来,被起义的巴比伦和米底人联合攻陷,帝国覆灭,但亚述民族仍然顽强地在其祖居地生活至今。
亚述帝国版图
希腊城邦(公元前800年——公元前338年),希腊人在继承了爱琴文明、迈锡尼文明基础上,吸取了其他文明精华后,建立起了数百个城邦。希腊人属于混合种族,他们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很大贡献,如今的诗歌、哲学和戏剧的思想理念大部分来自于希腊,他们的语言、几何定理、民主政治、心理学研究及体育项目至今仍被使用。城邦中最有影响力的是斯巴达和雅典,斯巴达崇尚军事、雅典崇尚民主政治,在希腊与波斯战争之前,斯巴达处于领导地位,之后雅典先进的制度和文化取代了斯巴达成为城邦领袖。随着雅典帝国的不断扩张,当时的制度(雅典的民主只是本国公民,甚至只是本国贵族阶级的民主)已跟不上扩张的速度,后又被斯巴达串通波斯打败。斯巴达终因缺少文明的思想体系,未能统一各城邦,最后希腊城邦在四分五裂中被马其顿帝国统治。
希腊城邦
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公元前330年),波斯人起源于伊朗高原的一部分,后与米底人融合,统称为伊朗人。波斯是巴比伦与亚述的后继承者,得到了很多优秀文化,主要继承了两河文明的楔形文字和亚述人的工艺技术及政治军事制度,创立了以琐罗亚斯德为先知的独立宗教,编撰了《艾维斯陀》,其教义是生命是一场接连不断的斗争。因此,波斯崇尚军国主义,与希腊的民主政治格格不入,所以对希腊发动了持久的战争。居鲁士大帝创立了波斯帝国,建立了驿站制度,他们并不要求被统治地区使用波斯语和信奉其宗教,只负责征收赋税,这一时期各地区的文化基本是各自发展的。最后,波斯被亚历山大所征服。
波斯帝国版图
马其顿帝国(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0年),又称为亚历山大帝国,起始于希腊西北部,起初较为落后和野蛮,被排除在希腊邦际生活之外。他们通过学习希腊文化逐渐强大,完成了希腊本土的统一,于亚历山大大帝统治时期不断向外扩张。亚历山大推动各民族公平、平等、和睦相处,出现了希腊文化与各地区文化的融合升级,称为“希腊化”。这一时期被统治区域的文化得到了空前发展,各地区互补短板,在建筑、艺术、工艺等方面生机蓬勃,在地里、天文学、生物学、解剖学、数学和物理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中欧几里得几何、阿基米德研究、太阳中心思想的提出都在这一阶段。可惜,亚历山大33岁就逝世了,此后帝国分裂成三部分:马其顿、埃及、塞琉古王国,后被罗马帝国所征服。
马其顿帝国
孔雀王朝(公元前324年——公元前187年),该王朝是第一个基本统一古印度的政权。亚历山大大帝当时从印度河流域撤走,留下了一支军队接管统治,一个名叫旃陀罗笈多的青年,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击败了西北印度的马其顿部队,宣布印度自由。此后,婆罗门文化则逐渐重新占优势,并日益在印度人的行为处世、伦理观念、价值评判上取得正统地位。在阿育王统治时期,孔雀王朝达到顶峰,完成了印度半岛的统一。在羯陵伽之战结束后,阿育王转变了原有的治国方针,放弃了一切侵略性军事行动,并致力于政治稳定和发展经济文化,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获得了空前规模发展。宣布佛教为印度的国教,在他的推动下,佛教不仅传遍了锡兰,而且很快传到了埃及、叙利亚、缅甸、中国和世界各地,与世界文明建立了联系的纽带。
孔雀王朝与周边地区
罗马帝国(公元前265年——公元500年),罗马城建立于公元前753年,起初是一个城邦,通过不断学习希腊文明,于公元前265年统一了意大利地区,在凯撒、屋大维时期建立了一个统治整个地中海周围土地的强国。罗马后期,因帝国版图庞大,又缺少更为先进的统治制度和科学技术作为支撑,内部争斗连绵不断,加上日耳曼等种族的常年入侵,公元312年君士坦丁迁都拜占庭,罗马东西分离。公元500年左右,西罗马被若干蛮族瓜分,东罗马则完全独立且希腊化,到这时,实际意义上的罗马帝国已不复存在。但是,由于英国、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等国家都是罗马帝国继承者,这些继承者无不想借助罗马的威名显得自己的强大。罗马其实是一个分裂和混乱不断的帝国,起初是共和制,从凯撒起走向君主独裁制,为了维护皇权,出现了许多残暴的君王,贵族沉迷于享乐。总体说来,罗马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政治制度的贡献是很小的,以至于基督教在欧洲建立了长达数千年的“黑暗”统治。
罗马帝国版图
汉朝(公元前202年——公元220年),是中国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刘邦推翻秦后被封为汉王,楚汉争霸,刘邦战胜项羽并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西汉时期推行休养生息国策,汉武帝即位后独尊儒术、加强中央集权,开辟丝绸之路。公元25年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公元100年罗马帝国派来使者,东汉国力趋于极盛,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为维护统治和选举人才开辟了重要途径。由于造纸和毛笔的改进,在文学艺术上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史记》《汉书》《孔雀东南飞》等著作广为流传。最早发明瓷器烧造技术,农业技术大幅度提高,商人地位得到了提高且逐渐繁荣。自汉武帝于朝鲜半岛设汉四郡后,中国文化开始影响诸倭,丝绸之路使中国和中西亚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汉朝版图
纵观古代王国,兴起于不断学习当时先进的文化,强盛于融合各类文化的精华。军国主义善于扩大版图,增加区域人财物的流动性,但是对文明的进步贡献相对较小。民主政治对文明的进步贡献相对较大,但统一性较差,内耗严重。王国的覆灭无疑是统治阶级贪图享乐,社会停滞不前,终被其他民族超越;人民的权益得不到保障,不愿受其统治,揭竿而起。王国的扩张依赖于制度的优越,也依赖于科技的进步,如果制度与科技还未到来,扩张也是徒劳。希腊无疑是伟大的,因为人民民主才是伟大的缔造者;亚历山大无疑是伟大的,因为各民族公平、平等、和睦才是伟大的基石;汉朝无疑是伟大的,因为人才是伟大的领军者。
亚历山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