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芽菠萝菠萝蜜(短期影响未显 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待完善)
蜜芽菠萝菠萝蜜文章列表:
- 1、短期影响未显 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待完善
- 2、电商双十一暗战:发力跨境购 争抢移动支付
- 3、跨境电商3.0:价格、场景、供应链,谁将成为终结者|深度
- 4、中国跨境进口电商长什么样?
- 5、中国跨境进口电商现在长什么样?
短期影响未显 跨境电商税改新政待完善
目前,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新税制已实施一周时间。部分企业和专家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调整初衷是为了减少跨境电商与一般贸易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同时吸引更多消费者从个人代购转向阳光海淘。由于新政实施时间较短,其影响还未完全显现。此外,此次新政是一项过渡性政策,未来在限额等方面可能会进行动态调整。市场期待新政细则能够进一步完善并加快落地。
低值商品受影响较大
新政实施前,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照邮递物品征收行邮税,税率普遍低于同类进口货物的综合税率。新政出台后,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按照货物征税。同时,单次交易限值由行邮税政策中的1000元(港澳台地区为800元)提高至2000元,并设置个人年度交易限值为20000元。新政同时规定,在限值以内进口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关税税率暂设为0%;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按法定应纳税额的70%征收;超过单次限值、累加后超过个人年度限值的单次交易,以及完税价格超过2000元限值的单个不可分割商品,均按照一般贸易方式全额征税。此外,行邮税同步调整为15%、30%、60%三档。
分析人士表示,调整后各税目商品的行邮税税率与同类进口货物综合税率大体一致。但对比来看,除100元以上化妆品、数码相机等进口电器等少量产品品类,大多数产品品类如母婴用品、食品、保健品等低值商品行邮税率调整后均高于之前。
中信证券研究部发布的报告显示,由于旧政中存在50元税收起征点,奶粉、尿布等母婴用品、保健品等单位价值较低商品往往可以通过拆包避免交税,但新政实施后,这些商品的前后税率差异多数为11.9%。而旧政中征税较高的化妆品(行邮税50%),除不达起征点的100元以内单价商品外,新政中税率较之前还有所下降。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各商家平台的反应中看到,大多数商家选择自己吸收税率提升带来的成本增加,如蜜芽、波罗蜜、麦乐购等均打出包税促销广告。
中信证券研究部研究员王玥认为,短期内,跨境电商平台提供的商品价格预计调整不大,对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不会产生较大影响。但长远看,这样的平衡能否维持,取决于商家是否能够通过提升销售抵消掉税率上升带来的成本压力。这对中小电商平台来说,压力相对较大。
利好免税行业
“跨境电商税收新政将促使国内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品类调整和升级,更加注重产品、服务等经营提升。”王玥表示,京东全球购、网易考拉海购等平台均积极主动调整商品结构和业务架构,比如扩充中高端护肤品、其他生活快消品等,对包括高单值服饰、钟表和奢侈品等在内的税改后优势不明显的品类进行调整。
业内人士认为,新政的实施除了规范跨境电商经营外,实际上对代购有一定的收紧。跨境电商适用税率大多低于代购下适用的行邮税率,特别是2000元限额以内的商品。尽管目前代购仍适用抽检制,存在不用交税的概率,仍然会吸引一部分消费者购买,但海关总署6月1日起正式启用新版快件通关管理系统后,预计个人代购抽检率会上升。总体来说,国家在政策上仍然偏向于推广规范化经营的跨境电商渠道。
在王玥看来,此次跨境电商政策收紧,更加凸显免税渠道的产品优势,对免税行业形成利好。由于跨境电商的税收设定,无论是旧政体系还是新政体系下,对化妆品、高端手表、奢侈品等商品税率设定较高,如化妆品旧政下行邮税率50%、新政下2000元以内征税41.6%、2000元以上征税83.9%,在如此税制下注定该商品品类始终不会成为跨境电商平台主流商品,而这些商品却正是免税渠道主要商品。
相关细则有待完善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税收政策,是政府管理工作的推进。此次政策调整主要是为国内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营造稳定、统一的税收政策环境,引导电子商务企业开展公平竞争,鼓励商业模式创新,形成新兴业态与传统业态、国内商品与国外商品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市场效率,促进共同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政是一项过渡性政策,未来在限额等方面可能会进行动态调整,市场期待新政细则能够进一步完善并加快落地。
财政部13日发布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商品清单》有关商品备注说明,被业内看做是此次新政的首次调整和完善。该说明一是明确目前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婴幼儿配方乳粉时,暂不需要获得相关产品的配方注册证书;二是明确今后通过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的化妆品,应当是按照相关规定取得许可批件(包括备案凭证)的产品。说明同时指出,下一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将充分考虑电商发展实际,加强对上述政策的调研,完善配套监管措施,保障消费者权益,促进跨境电商健康发展。
商务部研究院信用与电子商务研究所电子商务部副主任张莉表示,此次新政是一项过渡性政策,未来在限额等方面可能会进行动态调整。
张莉表示,新政发出的市场监管信号,可能会导致两方面力量退出市场,一是风投,二是原来利用灰色行为进行的低价竞争企业。“之前风投认为政策优惠大,不断给平台融资,造成价格竞争优势,一些正规经营的平台、企业受到挤压。现在风投看到监管信号,可能会逐渐退出这个领域;其次,监管严格、惩罚成本提高后,对原先通过偷税漏税和假冒伪劣产品等方式进行的低成本竞争起到制约作用。这样将两方面力量去掉,市场空间变大,竞争环境会更好。”
电商双十一暗战:发力跨境购 争抢移动支付
◎每经记者 赵娜
今年天猫“双十一”全天成交金额为912.17亿元,其中在移动端交易额占比68%,232个国家和地区参与进来,物流订单量4.67亿。至此,一年一度的网购狂欢节落下帷幕。
在消费者购物狂欢的背后,电商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跨境购和移动支付领域。“双十一”也留下了一些悬疑,快递榜首众说纷纭;阿里股价也走出了与购物节相反的行情,这些现象背后又暗藏什么?
“双十一”由阿里一家独舞发展到“全民购物节”,面对今年的“七年之痒”,竞争对手开始核心化,在阿里联手苏宁过招京东这场主戏外,跨境电商和移动支付或是隐藏在热闹表象下的蓄力卡位之处。
11月12日,网易考拉海购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首次参战“双十一”是对该平台的一次重要“练兵”,除了能积累经验、促使运营手段更加成熟外,也能借助规模效应与更多供应商达成合作。
移动支付作为拉动线上线下消费的关键点之一,借此时间点有卡位意义。如微信支付今年首次发力线下“双十一”,携手全国超过10万家实体门店做推广。
跨境电商成发展重点
记者留意到,与往年相比,今年“双十一”竞争对手开始核心化。尽管都在搞活动,但一号店、当当网等在今年“双十一”期间的动作相对沉寂。
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跨境电商似乎成了高调刷存在感的地方。天猫、京东、苏宁等主要参与者在此发力,亚马逊中国则重点蓄势推广这之后的“黑色星期五”活动。
今年1月才上线公测的网易考拉海购是首次参加“双十一”。而12日公布的网易2015Q3财报显示,其电商、邮箱及其他业务的净收入为10.04亿元,同比增长162.16%,环比增长107.85%。
“在考拉海购的快速扩张下,网易整体电商业务取得了强劲增长。”考拉海购相关负责人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参战“双十一”是该平台检验自身的好时机,有助于进一步提升采购、运营、技术、市场、客服、仓储、物流等各环节的能力,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目前,跨境电商的主要模式,包括以天猫国际为代表的平台类,京东全球购为代表的半自营半平台类,以及考拉海购等自营类。其中,平台类的跨境电商以第三方商户入驻为主,能快速扩充商品的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自营模式则对供应链的把控力和定价能力较强。
尼尔森2015年10月底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杭州指数”白皮书》显示,跨境网购行业正呈现出四个发展趋势:一是跨境网购平台与私人代购持续共存发展;二是二线城市跨境网购市场消费力旺盛,潜力巨大;三是不同品类商品具有清晰地域倾向;四是跨境网购APP平台将备受青睐。
电商卡位争移动支付
据记者了解,相比阿里在电商业务上的强势,BAT当中的另外两家,腾讯、百度对此采用了广撒网的垂直投资策略。除了腾讯与京东的结盟,百度在今年下半年投资跨境电商蜜芽、波罗蜜以及生鲜电商中粮我买网。就在12日,移动生鲜电商平台每日优鲜宣布获腾讯领投的B轮融资。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双十一”全天,天猫移动端交易额占比68.67%;京东移动端订单量占比74%。网购交易终端的改变,某种程度上也导致了用户支付习惯的变化。而移动支付作为拉动线上线下消费的关键点,其发展的好坏又直接与平台连接生活O2O服务的前景挂钩。
记者对比BAT 最新财报发现,截至2015年9月,阿里移动月活跃用户达3.46亿,单季度净增3900万;百度钱包激活账户同比增长520%至4500万;微信支付和QQ钱包累计绑卡用户数已超过2亿。可见,“双十一”不仅是电商线上争交易、线下比物流,也是推广移动支付的机会。
据悉,微信支付今年首次发力线下“双十一”,11月6日至12日,携手全国超过10万家线下门店推出优惠活动。11月11日当天,使用微信支付后还有机会获得随机现金红包和Apple Watch抽奖。
“我们希望通过线下活动,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集中帮助实体门店将自己在线下的流量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微信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线下的一系列活动都意在普及消费方式。
易观智库分析师闫宏慧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百度的移动支付业务尚处在起步阶段,为此在过去几个季度,百度钱包的推广力度都很大。阿里从电商做起,经验积累多,延伸至支付也一脉相承。而腾讯基因在社交,以社交工具微信培养用户的支付习惯,需要考虑能否促成强需求。
另一方面,如何在丰富更多支付场景和功能多余之间折中,似乎也并非易事。比如,支付宝钱包加强社交属性时,曾被用户吐槽“越来越像微信”。
跨境电商3.0:价格、场景、供应链,谁将成为终结者|深度
文|21CBR 韩璐hanlu@21jingji.com
在上海大众点评的园区内,自营跨境电商波罗蜜全球购(下称“波罗蜜”)的市场负责人雷婷婷带着公司的核心团队,刚刚结束了一次线下活动,从尤妮佳的化妆棉到狮王牙膏,每一件单品都受到了白领们的追捧。“所有产品都被一抢而空,吼了一下午,也是值了。”雷婷婷对《二十一世纪商业评论》(下称《21CBR》)记者说。
波罗蜜的总部位于上海虹口区花园路上,一栋2层的Loft内,接近100人的团队坐得满满当当。“快”是波罗蜜给外界最大的感受。今年2月初公司创立,3月和4月就秒速完成了两轮亿元级别融资,投资方包括成为资本、新加坡 Vickers Capital(伟高达创投)及韩国基金LB Investment。7月,波罗蜜APP正式上线,几周内已经自然增长了数万注册用户。
雷婷婷并不否认站在了跨境电商的大风口,“2013年,就有很大一波创业公司瞄准这个方向在尝试,有的做社区,有的做物流,但都没有形成真正的自营或者C2C电商平台。2014年开始,跨境利好政策不断推出,电商这件事就有意义了。从去年年中开始,不少公司开始加速转型。”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口交易规模约4.2万亿元,同比增长33.3%。商务部发布的全球贸易格局报告预测,2015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额将增长至6.5万亿元,年增速将超过30%。
事实上,看似蓝海的增量市场,创业的机会窗口却在逐渐缩小。“对于新公司来说,除非在产品上有非常强的创新特色。从细分市场来看,无论母婴、美妆、B2C自营还是C2C平台都开始分化,创业公司要跑出来必须找到独特的突破口。”在雷婷婷看来,“电商要靠资本和商业模式两步走,山头立显,资金便开始站队,马太效应产生,新公司出来也很难融到资。没有持续的资本推动,很难生存。”
海外店头价搬运工
跨境电商起风早,但爆发在2014年。
以去年2月天猫国际上线为标杆,巨头入场开始将跨境电商带入主流视线。事实上,阿里巴巴在跨境电商方面可谓全面开花,除了天猫国际和团购平台聚划算以外,还有1688的全球中小企业贸易服务,有速卖通帮助全球商家的“卖全球”服务,还有菜鸟网络致力于全球更顺畅的物流和通关体系的建设。
2014年8月,亚马逊开通中国直邮业务,欲以全品类优势吸引国内的海淘客。随后本土电商也不甘落后,聚美优品上线急速免税店,主推保税闪购与直邮;1号店入驻上海自贸区,以平台与自营模式推出1号海淘,主打进口食品与母婴美护;京东则以其大流量与供应链优势,推出全球购业务,首批上线商品超过15万种,品牌数量超过1200个。
除了传统的电商巨头外,网易组建海外采购团队成立考拉海购。而快递公司如顺丰,也凭借其物流体系参与海淘混战。
雷婷婷认为,至少在跨境电商这件事上,巨头们和创业公司几乎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真正到电商业务层面,拼的还是在当地能做得多牛。其实海外品牌对大小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
即便如此,巨头们的进入还是给初创公司带来了一些麻烦。最明显就是,大规模爆品、标品的采购让各家SKU(Stock Keeping Unit,库存量单位)迅速集中在母婴、美妆品类,SKU同质化严重,价格战提前到来。
去年,蜜淘全球购拿出大笔资金来补贴,率先提出要全品类、全渠道打造中国的“黑色星期五”。之后包括洋码头、海淘在内的跨境电商也相继跟进。今年的“5.20”、“6.18”也成为继去年“双11”后各跨境玩家火拼的战场,包括聚美优品、淘宝全球购、蜜芽宝贝、网易考拉海购等都纷纷加入促销大战。再加上各家半年、周年庆掀起的低价风暴,“烧钱赚吆喝”几乎成为常态。
聚美优品CEO陈欧向记者坦言,目前的资本市场上,相比盈利能力,投资人更看重发展能力。乘着跨境行业的风口,只要聚美够快,就是一个天衣无缝的转型机会。作为一家上市公司,最大的顾虑是,“你不知道当你亏损的时候,资本市场是否会把你给抛弃了。但我现在的想法是,只要事情是对公司未来、对消费者有价值的,而我们能够活下去,那就可以勇敢去做。哪怕烧10个亿、20个亿,只要烧出的钱让我在市场上占得地位,都是非常值得的”。
几次大促中,斥重金部署的蜜淘CEO谢文斌也承认,价格战是必经之路,是低门槛获客的方式,只是,绝不是长久之计,“完整的策略是先靠价格优势和各种补贴吸引新用户来做一次尝试,再用各种体验和二次刺激的形式让用户复购”。
波罗蜜也在尝试一种全新的售价方式——店头价,或许能够让其在价格战的枪林弹雨中脱颖而出。“在海淘这件事上,国内消费者最在意两点,一是货真,二是价实。但大部分消费者不知道被收取了多少代购费,也不清楚海外商品的真实价格。我们认为打破这一信息差将是大势所趋。”
波罗蜜的所有在售产品,都配有当地零售门店的标价牌,售价就是标价折合人民币。雷婷婷说:“我们不定价,只是海外店头价的搬运工。店头价这个价格基准线不仅给波罗蜜用户可信赖的参考,也供现阶段和未来所有国内的海淘用户进行比价。”
场景垂直化
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跨境网络购物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网购用户中,跨境网购比例仅为15.3%,尚有大量空间可以开拓。从消费者群体来看,一部分是80后、90后的新晋妈妈,以母婴领域消费为主要海淘切入点;另一部分则是海归和有海外旅行购物经验的人,除了有自用需求外,还辐射到周边亲友逐步接受国外质优价廉的商品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消费群体更具品牌意识,他们的规模增长,使得整个跨境电商营造的消费场景出现了演进。从最初1.0场景下的尾货特卖,到2.0爆款、标品B2C集采,到如今3.0的跨境电商,比拼垂直场景下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产品、功能差异化甚至较价格更具吸引力。
从海淘购物信息社区转型跨境电商的小红书是3.0电商的一个典型。去年末,小红书以限时特卖方式上线了购物频道“福利社”,电商业务仅上线半年便累计超过了2亿的销售。在小红书联合创始人瞿芳看来,小红书就是一种特定情景假设下的分享社区,海外购物的垂直场景率先圈起了一批忠实“海淘爱好者”,每一个用户都是KOL(Key Opinion Leader,关键意见领袖)。
瞿芳透露,目前,整个社区的转换率高达80%,用户大概每月在小红书上的花销近700元,“我们做过一个统计,发现平台至少80%的下单用户是85后与90后。这是一个重要的市场信号,提醒我们专注服务的其实是‘下一代消费者’”。
而后起之秀波罗蜜则把海淘场景做得更彻底,利用视频直播技术,使跨境电商动态化。具体来说,用户能在直播间实时观看海外购物场景,海外主播则负责介绍商品并实时互动。
“与PC端视频聊天室的区别在于,波罗蜜视频数据采集是纯移动端的,这就要求在户外信号波动、断网等情况下,自适应编码无缝传递到服务器。”雷婷婷相信,视频直播可以成为波罗蜜重要的竞争壁垒,不仅创新地加入了视频聊天的互动场景,还能提供大量优于现有贩售方式的维度信息。
“目前自营供应链还没有涉及到奢侈品以及非标的长尾产品,但以日本为例,你会发现即使标准品的品类也非常多,而且不少产品是中国消费者未知的,不少当地热门的好商品,如果没有专业的团队包装、宣传品牌,在中国消费者群体里是永远点不燃的。”雷婷婷表示,视频直播是解决这种信息不对称最好的手段,“让消费者看到,在日本货架上,好卖的究竟是什么,而不是在国内道听途说。”
柔性供应链
无论产品、场景如何变化,跨境电商决胜本质依旧是用户体验。在谢文斌看来,背后是对供应链和物流的考验,这也是为何蜜淘专注发展自营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蜜淘通过海外直邮业务扩展品类丰富性;另一方面,拥有更有利的供应链和更高效快速物流是影响用户体验的决定性因素。
在行业内打拼多年的洋码头CEO曾碧波也曾表示,跨境电商某种程度上就是传统流通行业的改革,核心能力在于商品运营、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仓储建设,只是基于规模经济的刚性供应链相对容易,基于信息经济的柔性供应链则很难。
对此,瞿芳深有体会,跨境电商发展至今,已经不再只是“买我所卖”,而进入了“卖你所选”的时代。小红书积累两年的社区行为数据,是前端选品的重要决策依据,“因为这些数据,让品牌方相信小红书已经自动为其培育了消费市场。”
主打“视频直播”,“店头价销售”的波罗蜜,在供应链上同样选择了B2C的自营模式。“能够向代理商或者品牌方规模化、集约化采购,相比买手C2C的零售采购方式,自营肯定有更多价格优势。”但关键的一点是,波罗蜜大胆尝试了跨国化的供应链布局。
雷婷婷告诉《21CBR》记者,目前波罗蜜日本分公司有将近50人,日本仓库也已准备就绪。而负责当地业务拓展的陈少春曾任携程日本区域总经理,由他创立的“小春论坛”现已成为最大的在日华人综合性交流网站;日本团队的另一位掌舵人三浦先生曾任日本最大手机邮件提供商Net Village(株)的创业合伙人兼CEO,曾成功带领Net Village在日本JASDAQ证券交易所上市。
雷婷婷强调:“跨境电商链条这么长,不少境外品牌也试图在中国建渠道,但实际上运营并不容易。我们想做的事情就是,国外品牌、供应商、批发商与中国用户之间,只有一层自营的电商,这正是我们对于如今跨境电商角色的理解。”
新媒体广告传播合作
高小姐:15876519013
杨小姐:020-83000527
↓↓↓订阅杂志请猛戳“阅读原文”
中国跨境进口电商长什么样?
跨境电商是中国经济中的热词,中国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现状怎么样?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交易规模 (GMV)达12000亿元(包含B2B、B2C、C2C等),同比增长33.3%,预计2017年将达到18543亿元。
跨境进口电商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原因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解释:
政策层面:随着国家政策对跨境进口电商的不断支持,跨境进口电商变得越来越普及化。
行业层面:随着国家政策利好的颁布,跨境进口电商相关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产业链逐渐完善。
消费者层面:消费品质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购买海外高品质的进口商品,用户群体迅速往低线级蔓延。
海外层面:国外品牌商认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纷纷与国内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将自己品牌的产品带进中国市场。
中国主要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发展历程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2010年,跨境电商洋码头上线,2011年蜜芽上线,小红书则在2013年上线。 随着2014年国家对保税仓的开放以及税收政策的改变,至2015年,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上线进入高峰期,包括:天猫国际、达令、聚美极速免税店、宝贝格子、唯品国际、宝宝树美囤妈妈、亚马逊海外购、网易考拉海购、苏宁全球购、丰趣海淘、京东全球购、波罗蜜、国美在线海外购、冰帆海淘等平台均在此间先后上线。
2014年-2015年是跨境进口电商发展的爆发期,跨境网购用户在这两年里急速增长,消费形式的转变拉动了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而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的出现,也带动了传统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跨境进口电商主要运作模式
海外直邮模式 一般采用在海外发货通过一次性快递配送到位,商品全部来自海外,可选择范围广,运输速度较快;
保税区(仓)或保税进口模式是指该模式商品提前通过大宗进口备货至国内保税仓,下单购买后只进行国内段配送;
一般贸易是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适用于大宗商品进出口的公司商户。
备注:本文来自第三方机构,仅供参考;文章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
中国跨境进口电商现在长什么样?
导读
跨境电商是中国经济中的热词,中国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现状怎么样?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交易规模 (GMV)达12000亿元(包含B2B、B2C、C2C等),同比增长33.3%,预计2017年将达到18543亿元。
跨境进口电商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的原因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解释:
政策层面:随着国家政策对跨境进口电商的不断支持,跨境进口电商变得越来越普及化。
行业层面:随着国家政策利好的颁布,跨境进口电商相关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成立,产业链逐渐完善。
消费者层面:消费品质升级,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购买海外高品质的进口商品,用户群体迅速往低线级蔓延。
海外层面:国外品牌商认识到中国市场的潜力,纷纷与国内的跨境进口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将自己品牌的产品带进中国市场。
中国主要跨境进口电商平台发展历程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监测显示,2010年,跨境电商洋码头上线,2011年蜜芽上线,小红书则在2013年上线。
随着2014年国家对保税仓的开放以及税收政策的改变,至2015年,跨境进口电商平台上线进入高峰期,包括:天猫国际、达令、聚美极速免税店、宝贝格子、唯品国际、宝宝树美囤妈妈、亚马逊海外购、网易考拉海购、苏宁全球购、丰趣海淘、京东全球购、波罗蜜、国美在线海外购、冰帆海淘等平台均在此间先后上线。
2014年-2015年是跨境进口电商发展的爆发期,跨境网购用户在这两年里急速增长,消费形式的转变拉动了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而跨境进口电商平台的出现,也带动了传统消费者消费观念的转变,跨境进口电商的发展进入鼎盛时期。
跨境进口电商主要运作模式
海外直邮模式:一般采用在海外发货通过一次性快递配送到位,商品全部来自海外,可选择范围广,运输速度较快;
保税区(仓)或保税进口模式:是指该模式商品提前通过大宗进口备货至国内保税仓,下单购买后只进行国内段配送;
一般贸易:是指单边输入关境或单边输出关境的进出口贸易方式,适用于大宗商品进出口的公司商户。
素材源于:海关发布,第三方平台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删除
武汉九米通作为国内领跑的专业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商,为客户提供从备案、入区、报关、入库、仓库管理、订单管理、清关、税费核算、出区、快递配送,整个流程运营信息化及供应链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