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最早提出地理名称的书(天文学的始祖是中国人?胡扯)

导读 有个自以为是的所谓“国学大师”,叫“文胜国学老师”的,发了篇10w 赞、10w 转的视频,说“有多少人知道,天文学始祖是中国人”,还说“18世纪以前各个星体全都是中国人发现的”。影

有个自以为是的所谓“国学大师”,叫“文胜国学老师”的,发了篇10w 赞、10w 转的视频,说“有多少人知道,天文学始祖是中国人”,还说“18世纪以前各个星体全都是中国人发现的”。

影响挺大,无知也是肉眼可见的,这种做号群骗流量、向韩国人学抄袭、动不动“厉害了我的国!”、妄自尊大的毛病,真是误人子弟、害人不浅,我觉得需要顺便澄清一下,天文学的始祖到底是不是中国人。

▲文胜国学老师的视频号群

中国商代以前的历史,因为没有考古学上的证据,西方多不认同。但苏美尔的历史,则由考古挖掘出的泥简得以确证。尼普尔出土的泥简将苏美尔文明上溯至公元前5200年以前,而乌尔废墟泥简清晰地记录了苏美尔公元前3500年以来的历史。 我们历史上说的“上下五千年”,是指中国的文明史应该从公元前3000年前后、燧人氏、伏羲氏、黄帝的时候算起(伏羲大约出现于公元前2852年,黄帝元年推算大约是在公元前2698年。)

至于科学,科学起源于祭司对天文的观察。自人类进入农耕时代,对农作物和季节的计算就必须借助于观察星辰和制造日历,天文学于兹诞生。随着商业贸易的交流促进了文字和算术的发展。

在巴比伦,对星象的观测掌握在祭司的手中,这和巴比伦的原始宗教崇拜息息相关。因为在巴比伦,一颗星便是一个神:木星是马尔杜克神(Marduk),水星是那波(Nabu),火星是内尔格勒神(Nergal),太阳是沙玛什神(Shanash),月亮是辛(Sin),土星是尼尼布(Ninib),金星是伊什塔尔(Ishtar)……每天每时都有一个星神主事,而天象的变化则与国运人事密切相关,所以巴比伦的祭司既是天文学家,也是星相家(这种情况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情形类似)。巴比伦的天文学后来传到希腊人手里,从而摆脱了宗教的羁绊而得以发扬光大。

公元前2000,巴比伦便发展出了发达的天文学。这时的巴比伦人不但能确定很多星座的位置,而且能绘出整个天体图、准确记录金星的位置。到了公元前一千年以后,巴比伦人已经能测出太阳和月球的轨道、发现了日食月食和朔望的原理,找出了行星和恒星的区别,确定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

巴比伦人发明了乘法表、除法表、立方表等等,使得数学运算相当方便。他们还把圆周分成360度、一年分为360天,60进位和12进位法皆从此引申而来。根据苏美尔人的方法,他们将黄道划分为12宫、360度,然后每度分为60分、每分60秒,并且发明了以漏轨水钟和日晷来计时。现在世界通行的时制,一月分4周、一天分12小时、一小时分60分、一分分60秒,即来源于巴比伦。

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数学并不发达,没有自己通用的历法。在伯里克利的时代,出于宗教与科学的斗争, 雅典法律禁止天文学的研究。尽管如此,埃里亚城的巴门尼德已经发现地球是圆的,月球始终以其光亮的一面朝向太阳。底比斯的毕达哥拉斯信徒菲罗达斯否定了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在大约公元前480年,阿耶克萨戈拉已经写出了那个世纪最伟大的科学著作《论自然》——对日食、月食作出了正确的解释,提出了星系排列的合理假设,形成了希腊天文学发展的基础。

希腊人的十进制计数方式来自埃及,而用于天文计数的12或60进位则来自巴比伦。公元前3世纪,随着亚历山大对地中海以东的征服,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黎凡特地区和希腊诸城邦的交流开始空前广泛起来。亚历山大用大队骆驼将许多巴比伦天文学的板书运到亚洲海岸的希腊城市,并被立即翻译成希腊文,地中海以东诸种文化、科学、艺术、文学书籍开始汇聚于亚历山大城托密勒王朝的图书馆中,希腊开始迎来科学大发展的阶段。

欧几里得于公元前300年左右写成著名的《几何原本》,公元前287年出生的伟大科学家阿基米德以《球体和圆柱》、《命题集》、《方法论》、《圆的度量》(算出圆周与直径之比:介于3又1/7与3又10/71之间)、《圆锥体与椭圆体》、《论平板的平衡》、《浮体论》等著作开启了几何与数学的全新时代,以他名字命名的阿基米德原理至今仍是学生们的必修课——当然,他被中国人牢牢记住的一句话是“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希腊最伟大的古天文学家是尼斯人希帕恰斯,尽管他坚持地球中心论,但是他对于希腊天文学的贡献非同寻常。根据公元140年克罗狄斯-托米勒著作《天文学大成》的记载,希帕恰斯发明了以经纬线确定地面位置的分度法,制成了当时主要的天文学仪器“观象仪及象限仪;他基于对天文数学的研究成果列出了一张正弦表、开创了三角学;他还借助巴比伦的天文学知识以接近准确的数值计算出阳历年、阴历年及恒星年的长度。他估计出的一年为365天又1/4天减4分48秒——和现在的估计只差6分钟,阴历一个月为29天12时44分2又1/2秒——和现在公认的时间只相差不到1秒!他以与现代测量极为接近的数值算出了诸行星汇合的时间、黄道及白道的倾斜度、太阳的最远点、月球的水平视差、地球与月球的距离为20万公里:和现在准确数据只差5%!

希帕恰斯在公元前129年制成一张天体目录、一张天象图和一个浑天仪,这张图比中国最早的天文著作《甘石星经》(楚国(齐国)的天文学家甘德著有《天文星占》八卷,魏国的天文学家石申著有《天文》八卷,主要用于皇帝星占,后人将这两部著作合为一部,取名为《甘石星经》,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学著作,原著已散佚)晚了约200年,但甘德、石申记载了800颗恒星的名字、测定了120颗恒星的方位,希帕恰斯的星图则按天体经纬度标定了1080颗恒星的位置。

公元前3世纪希腊还有一个牛人叫厄拉多塞,他有多牛呢?他在希腊因为博学多才被称为“五项全能”。作为亚历山大城的图书馆馆长,他写了一本诗集、一本喜剧史,一本地中海历史的《编年表》、一本描写地球的《地理学》——他可能是第一个提到中国人的西方地理学家。他在书中说:“如果大西洋不是障碍,我们当能轻易由海路从西班牙出发前往印度,只需要将航线保持于同一条纬度圈上就行了”,但这个不是重点:他算出黄道的倾斜度为23.51’,只差了0.5%,他还测量出地球圆周为24662万英里(实际为24847英里),你要知道,此时大约是公元前3世纪!哥伦布还不知道在哪里,战国时期的中国,正忙着合纵连横。

接下来的天文学成就来自印度。印度古代最伟大的天文学家与数学家阿利耶毗陀(约476-550年)解释了日食、夏至、冬至及春分、秋分,发现了地球的圆形及它昼夜绕轴的旋转,提出了正弦的概念、给出了三角函数表,首次算出圆周率π数学符号的值为3.1416

印度人也采用了巴比伦把天空分成黄道及星座的办法,拟写了一种历法,一年分12个月,每月30天、每天30⼩时、每隔5年插入一个闰月,他们相当精确地计算出了月球的直径、日月食、两极的位置及主要星辰的位置与运行,在《增订婆罗门历数全书》里解释了引力的理论:“地球由于其引力,吸引了万物”。

END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里唯一没有中断、并且还在持续发展的文明。我们为自己的祖国骄傲,但是并不是说,什么东西都是我们搞出来的,科学的归科学,不顾事实去抄去抢的风气要不得,尤其涉及到对孩子们的教育,严谨的治学作风还是必不可少的。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