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小星球大爆炸攻略(夫妻之间有这些迹象,怕是已经没有感情了!)

导读 小星球大爆炸攻略文章列表:1、夫妻之间有这些迹象,怕是已经没有感情了!2、宇宙边缘之外有什么?3、微信游戏推荐|那些适合过年消遣的小游戏!4、超级星尘 终极版VR评测 这游戏玩着

小星球大爆炸攻略文章列表:

小星球大爆炸攻略(夫妻之间有这些迹象,怕是已经没有感情了!)

夫妻之间有这些迹象,怕是已经没有感情了!

感情的消散,不会在一朝一夕间,往往都是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渐减少。还有,这也会是一个无声的过程,越来越安静,越来越陌生。原因有很多,但总得来说,还是因为失望的次数太多,导致彼此越来越寒心。

感情不光是婚姻的基础,也是决定家庭温度的关键。失去了感情的婚姻,从此更加脆弱、不堪一击,没有体验只有难熬。

夫妻感情破裂的征兆。夫妻之间有这些迹象,怕是已经没有感情了!

第一,无话可说也懒得说。

两个人在一起,不能再跟以前一样,谈心分享,哪怕心中藏着很多事情,也不愿意和另一半提起。有时候不是不愿意说,而是有人不想听,有时候不是不愿意说,而是自己懒得说。一点都没有靠近对方的欲望,也不在乎对方什么感受。

每个人的心中,都藏着一个自己的小世界,因为有交流和沟通,才能够走进和看清对方的精神世界。了解对方的想法,了解对方的个性,了解对方的追求。

一旦缺少交流,两个人只会越来越陌生,真就成了两个世界的人,互不理解、经常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能发生很大摩擦。

第二,抗拒任何亲密接触。

一个人的身体是最诚实的,永远不会撒谎。一个人的行动力,是由自身基本欲望而产生的,也就是说,身体所表现出来的,都是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所以一旦当没有感情了,就算努力伪装和强迫自己,也装不出来那种最初的热情。

平淡和抗拒是两码事。平淡是因为在一起时间太久了,而抗拒是因为太嫌弃了。

第三,感觉对方可有可无。

爱有一个小名,叫在乎。就是你会因为在乎一个人,而害怕失去一个人,你会因为在乎,从而把一个人看得非常重要,那是能够影响到你生命和生活的存在。一旦感觉对方可有可无,对方变现出来的对你可有可无,都是无所谓的证明。

完全把对方当作是空气,不关心对方的一切,也不会在乎对方的变化。正如有句话说,当两个人从最熟悉到最陌生,会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第四,越来越嫌弃另一半。

夫妻关系一旦破裂,两个人都会变得格外挑剔,不满另一半种种。那种感觉,就是对一个外人依旧能做到包容迁就,却无法容忍ta身上一点点的不足。想要远离,想要逃避,尽量避免两个人的单独相处,不愿意看见对方。

可能原本大好的心情,在看见对方的一瞬间,跟着荡然无存了。最明显的,哪怕另一半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痛苦的表情,让你看了都觉得很烦,更不会有担心和紧张。

嫌弃一个人是忍不住的,感情这个东西,一般都很扎心,就是爱的时候能为了对方上刀山下火海,不爱的时候,会比对待仇人还要厌恶。

夫妻之间没有感情了,就会有这四种表现。就只是想说,趁现在还来得及,多学着去爱,学着去经营,感情一旦真的走到那一步,真的就无力回天、不可挽救了。没有无缘无故消散的感情,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结婚以后,我们都要去掉自己一半的个性。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如若不然,几乎是不可能融入到一起的。反而像两颗小星球,不断碰撞和爆炸。

两个人在一起,多多注重细节和小事,都说时间是婚姻里最大的杀手,不是因为时间带走了激情,而是漫长的岁月里,有太多的小事和细节。感情需要定期维护,也需要仪式感,失望是毁了一个人的希望的开始。

-END-

宇宙边缘之外有什么?

这张图片展示的是宇宙微波背景(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宇宙中最古老的光,是在大爆炸后不久释放出来的。这道“屏障”标志着可观测宇宙的边缘,尽管科学家们已经提出了一些关于宇宙边缘的理论。图源:WMAP/NASA

撰文:NADIA DRAKE

在可观测宇宙的边缘之外有什么?有没有可能,我们的宇宙只是一个更大的多重宇宙论中的一个?

电影总是在探索这些问题。从超级英雄大片《奇异博士》(Dr. Strange)到独立电影《瞬息全宇宙》(Everything Everywhere All at Once),科幻故事充满了平行时空之间的创造性互动。咨询不同的宇宙学家,他们都会告诉你,多重宇宙论的概念不仅仅是纯粹的幻想,也不仅仅是茶余饭后的谈资。

人类关于平行时空的想法是古老而多变的——爱伦·坡甚至在1848年写了一首散文诗,在诗中他幻想“宇宙的无限连续性”的存在。但多重宇宙论的概念真正出现时,试图解释我们宇宙属性的现代科学理论也预测了其他宇宙的存在,而这些宇宙的事件发生在我们的现实之外。

“到目前为止,我们对宇宙的理解都是不完整的,”斯坦福大学物理学家Andrei Linde说。“现实独立于我们而存在。”

即使它们存在,那么这些宇宙与我们的宇宙也是分开的,无法到达。(至少到目前为止)也无法被任何直接测量手段探测到。这使得一些专家质疑对多重宇宙论的探索算不算真正的科学。

科学家们会知道,我们的宇宙是否是唯一的宇宙吗?我们拆解了关于可能的多重宇宙的不同理论——包括其他具有自身物理定律的宇宙——以及那里是否存在平行时空的你。

什么是多重宇宙论?

多重宇宙论是科学家用来描述在可观测宇宙之外可能存在其他宇宙的概念的一个术语。多重宇宙是由几种科学理论预测的,这些理论描述了不同的可能情况——从不同平面的空间区域到不断涌现的独立泡泡宇宙。

所有这些理论的一个共同点是,它们表明我们所能观察到的空间和时间并不是唯一现实的存在。

但是为什么科学家认为可能有不止一个宇宙呢?

科学记者Tom Siegfried说:“如果宇宙只有一个,我们就无法解释它的所有特征。”他在的《天堂的数目》一书研究了多重宇宙论的概念是如何在数千年里演变的。

“为什么自然界的基本常数是这样的?”Siegfried表示,“为什么我们的宇宙有足够的时间来产生恒星和行星?”“为什么恒星会以这样的方式发光,能量恰到好处?”所有这些问题在我们的物理理论中都没有答案。”

Siegfried说存在两种可能的解释:第一,我们需要更新、更好的理论来解释宇宙的性质。或者,有可能“我们的宇宙只是众多不同宇宙中的一个,我们恰好生活在一个美好舒适的宇宙中。”

有哪些比较流行的多重宇宙理论?

最被科学接受的观点来自于所谓的宇宙暴胀论,即在大爆炸后的微小时刻,宇宙迅速地以指数方式膨胀。宇宙暴胀论解释了许多观测到的宇宙特性,比如它的结构和星系的分布。

“这个理论一开始看起来像科幻小说,它很有想象力,”宇宙暴胀论的设计者之一Linde说。“但它解释了我们世界的许多有趣特征,人们开始认真对待它。”

该理论的预测之一是,膨胀可能会反复发生,甚至可能无限地发生,从而创造出一个泡泡宇宙星座。并不是所有的泡泡宇宙都和我们的泡泡宇宙有相同的属性——它们的物理学原理和行为很可能不同。其中一些可能与我们的宇宙相似,但都存在于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领域之外。

还有其他的理论吗?

另一种引人注目的多重宇宙论类型被称为量子力学的多世界诠释,这是一种用数学方法描述物质行为的理论。1957年,物理学家Hugh Everett提出了“多世界诠释”,它预测了分支时间线的存在,或者是平行时空,在这些“交叠的现实空间”中,我们的决定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

“Hugh Everett说,实际上有无数个平行地球,比如做一个实验,你得到的结果基本上只能是你所生活的那个“地球”的实验结果。”明尼苏达大学的物理学家James Kakalios说,他写过关于超级英雄的物理学。“但在其他地球上,会有不同的结果。”

根据这种解释,如果你做了不同的决定,你可能会过着不同的生活。然而,你唯一能感知到的现实是你所居住的现实。

那么其他地球都在哪里呢?

它们都在我们无法进入的维度上重叠。麻省理工学院的Max Tegmark将这种类型的多重宇宙论称为第三级多重宇宙论,在那里,多种场景在平行时空里上演。

Linde说:“在多世界诠释中,仍然有一颗原子弹,你只是不知道它何时会爆炸。”也许在某些世界中,它不会爆炸。

相比之下,一些宇宙膨胀理论预测的多重宇宙是Tegmark所说的第二级多重宇宙,在不同的宇宙中,基础物理原理可能是不同的。Linde说,在一个膨胀的多重宇宙论中,“你甚至不知道,在宇宙的某些地方,原则上是否可能有原子弹存在。”

如果我想遇见自己,我该怎么做?我们能在多重宇宙间旅行吗?

不幸的是,没有。科学家们认为在宇宙间旅行是不可能的,至少现在还不可能。

Siegfried说:“除非我们所知道的很多已经非常确定的物理学原理都是错误的,否则你不可能到达这些多重宇宙论。”“但谁知道呢?一千年后,也许有人能想出你从未想过的东西。”

有直接证据表明多重宇宙论存在吗?

尽管宇宙的某些特征似乎要求多重宇宙论的存在,但没有直接观察到任何证据表明它确实存在。到目前为止,支持多重宇宙论观点的证据纯粹是理论的,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哲学的。

一些专家认为,大爆炸形成了一个完美平衡的宇宙,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宇宙巧合,刚好适合我们地球人的存在。其他科学家认为,更有可能的是,存在着任意数量的物理宇宙,而我们只是居住在一个具有适合我们生存的特征的宇宙中。

无限个平行的口袋宇宙,或泡泡宇宙中,其中一些具有不同的物理原理或不同的基本常数,这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想法,Kakalios说。“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认真对待这些想法,因为它有助于解决某些哲学问题,”他说。

科学家们对多重宇宙是否是一个可供经验检验的理论争论不休;有些人会说不,因为根据定义,多重宇宙论独立于我们自己的宇宙,我们不可能进入。但也许是我们还没有找到正确的测试方法。

我们是否会知道,我们的宇宙是否只是众多宇宙中的一个?

可能不会。但多重宇宙论是各种理论的预测之一,这些理论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验证,如果这些理论通过了所有的验证,那么也许多重宇宙论也能站得住脚。或者,一些新的发现将帮助科学家们弄清楚,是否真的存在我们可观测宇宙之外的东西。

Siegfried说:“宇宙并不受限于一个小星球上的一些原生质体所能发现或测试的东西。”我们可以说,“因为它不可测试,所以它不真实”,但这只是意味着我们不知道如何测试它。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知道如何测试它,也许不会。但宇宙却可以做任何它想做的事。

(译者:张淏然)

微信游戏推荐|那些适合过年消遣的小游戏!

放假在家太无聊怎么办?

电视不想看?

视频看腻了?

过年表弟表妹回来要玩什么?

那就让TV君来介绍几款好玩又不用下载的游戏吧!

不用下载,即点即玩。

(哈哈哈哈额!突然感觉自己像是卖游戏的。)

NO. 1 跳一跳

小游戏呢!

微信群聊,轻松简单!你最多可以和三位好友一起游戏。也可以直接点击随机匹配,由系统自动匹配对手。 对战模式开始后,炸弹图标会在玩家之间流转,一旦一名玩家找到茬后,炸弹就会切换给下一个玩家。同时,四个角落会有浓烟冒出,如果烟越来越浓重,炸弹图标转变为红色,那么就要当心了!说明炸弹离爆炸不远咯~这个时候就要赶紧找到茬,把炸弹传出去!每组图的茬找完之后,会自动切换下一组图,直到剩下最后一个玩家。

欢乐斗地主

想玩儿欢乐斗地主?不用下载,微信小程序就有,可以拉微信好友一起玩儿,也可以随机匹配。与软件不同的是,小程序版的斗地主还增设了残局闯关,难度还挺大的哟!大神们,你们能闯到第几关呢?

NO.8 猜歌达人 035∈

微信直接搜猜歌达人,进入小程序即可开始猜歌。

听歌猜歌名,答对一首加3分,进入下一关,答错了就得重来一遍。听歌达人可以上场,测试自己是不是中华曲库王!据说这款猜歌达人小游戏目前是有上限的,一共是500首,如果你全部通关,就能被授予猜歌达人称号,想想是不是特别激动呢!

不过想通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500多首各位小伙伴玩家不见得全都听过,有的时候还会出现旋律很熟悉但就是记不起歌名的情况,这就很惋惜了。

猜歌达人小游戏有什么通关攻略吗?

答案当然是有的,除了自身的歌曲储备外,可以借助一些音乐软件的听歌识曲功能,或者求助好友,实在没办法也可以通过百度来搜索答案。

NO.9 悦动音符

悦动音符有点像节奏大师的感觉,球体会在一根线当中,左右会有音符,歌词的节拍会一直进行,音符往往就是节拍,跟着节拍(或者你自己目视)看到音符左右进行移动来得分。

跟着节奏移动音符:是具体自己看,还是听着歌,都是可以的,当然了带着耳机,如果能跟着节奏一起进行的话,正确率会更高,判定也会更好(时机很重要)完美的时机判定会是完美。

注意左上角的生命值:如果过去太晚了的话,错过了的话,那么就会变成MISS,分数少了不说,而且我们自己是生命值也会变少,生命值可以看左上角的爱心,不断连击也会加生命值。

提高自己的乐感:这个游戏分数要高的话,乐感很重要,也就是我们左右跳动的时机,如果一直是完美,保持了连击数目(可以看最后的判定)分数就可以打的非常的高了。

NO.10 画画猜猜

这款微信小游戏相信大部分人没有玩儿过。进入游戏界面之后你可以看到画画的题目,也可以自己出题。另外,还可以选择画笔粗细、颜色等,能发起猜猜,也可以发起红包猜猜。个人感觉还是蛮好玩的呢,尤其是一些比较喜欢画画的小伙伴。手残党也可以试试哦

NO.11 星途WeGoing

星途wegoing也是微信小游戏之一,听名字就知道和星星有关,进入游戏界面就可以得知这的确是一个星空主题的游戏,但是这个星指的是行星。一个一个的小星球连在一起闪闪发光,此游戏上手也是很容易的,对于小编这种不怎么玩儿游戏的人都能一学就会,大家肯定更容易就能学会!

行星与行星之间就好像数学里面的并集,他们之间有一个交点,在小火箭到达交点时一定要手疾眼快的点击一下屏幕,那么小火箭就可安全抵达下一个星球了……

要是不小心让火箭在别的地方变换轨道的话,那小火箭就会挂掉,游戏也就结束了……

游戏结束大家可以看到自己在朋友圈的排名,然后可以点击重新开始重新起航……

嗯,就是这么简单,但是想要拿高分可没那么容易呢!!!

游戏介绍到尾声

就你们喜欢的游戏来个投票吧!

责编 农嘉丽

超级星尘 终极版VR评测 这游戏玩着很有压力

《超级星尘》这个游戏系列其实年代很久远,1993年就登陆了DOS系统。这么多年来除了画面变得更牛逼,系统花样变多,节奏加快之外,游戏本身的核心玩法还是依旧如此:一架小飞机在星球上打着各种飞行物体。

在最早的《星尘》(Stardust)中,你开的小飞机还飞得特别慢,子弹距离也是比较有限,地图也是平面的。不过,这时候具有欺骗性质的陨石就已经出现了,如果觉得打爆了就没了,那你就准备吃小陨石的撞击吧。

到了PS3的《超级星尘HD》 中,你的活动地图从平面变成了立体的“小星球”,你的武器特效从5毛变成了1块,画面提升了很多个等级。

而《超级星尘 终极版》里,熟练的你已经无法被难倒,于是游戏解锁了9个开飞机的新姿势,老司机也能爽到。

至于《超级星尘 终极版VR》,它的体验通过VR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游戏的有趣之处口说无凭,我们先来看一段游戏演示:

在《超级星尘 终极版VR》中,所能游玩的主要有两个模式——单人模式(Single Mode)和VR模式。单人模式实际上内容和普通版的《超级星尘 终极版》相同,已经购买原版的玩家只要再买一个升级包即可体验。

单人模式下,你能做的事依旧是在小小的星球上开着飞机打陨石与敌人,这游戏也一如既往地很好玩,但带来的体验大不相同。那种带上VR之后的沉浸感不是盯着屏幕就能感受出来的。

盯着标题画面,我便感觉自己身处一篇浩瀚宇宙,四周的小行星围着我转,我就是一颗星球。唯一不同的是就算我魂飞天外,肉体还被重力束缚着。

当然这只是感觉上,如果硬要算的话,开着飞机炸陨石的我更像是星球的守护者。

戴不戴VR有何区别?

游戏的操作很简单,左摇杆移动右摇杆射击,几乎没有上手难度,对于我这样开飞机老是撞的人来说再合适不过。

你说戴上VR开飞机,和不戴VR开飞机有何区别?我们可以这么理解:戴VR之前,我在玩《超级星尘》;戴VR之后,我在太空里看我自己玩《超级星尘》。

一边看自己玩,一边又在玩,这种体验真的很神秘,却又让人停不下来。

通过VR放大的感受

游戏本身就有很丰富的关卡和敌人,越到后面越是眼花缭乱,原本的这些特效用“酷炫”足以形容,VR版却不仅仅如此。明明是虚拟的,我们却能感觉到这些事情都发生在眼前。

炸了!

乱射的子弹击碎了陨石,这些碎屑好像就要向你袭来;飞机不慎被打爆,那一下震天动地的爆炸似乎就要波及到你。我们用俯视视角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在操纵着飞机,却无法置身事外,原本《超级星尘》具备的那种紧张感、刺激感通过VR翻了一倍有余。

当然,VR特有的感受还有很多。因为戴着VR的缘故,玩家可以更精准地判断子弹的轨道,这也是普通模式下很难直接通过视觉办到的。举个简单的例子,距离远的蓝色子弹可以贴着球面,准确地打到星球另一半的敌人。

游戏中原本就有突然降下大波敌人的“浪潮”,看着普通屏幕的时候我们的感觉大致就是——飞机被包围了,怕不是要出事儿。带着VR玩,我们被陨石包围的事实依然不变,但是多了一种感觉——你们这群家伙干嘛追着我?

打到Boss战之时,那种压迫感在VR之下也有了巨大提升。尽管最初的Boss弹幕没什么花样,用VR“近距离”观看依然很有压力,躲过去之后心跳还在保持着高频率运动。同样的一关,在对着屏幕的时候我就内心毫无波动。

这种时候戴着VR简直紧张死

《超级星尘 终极版》这种程度的弹幕实际上不算特别变态,VR版已经一发入魂,要是《东方》照着VR做个弹幕游戏……绝对更刺激。

说完普通模式,我们再来看看这次《超级星尘 终极版VR》特地做的VR专用模式。

第一人称的《超级星尘》也不错

这个模式与以往的《超级星尘》系列玩法都不一样,玩家是通过第一人称来进行游戏的。

进入游戏之后,拨动摇杆你就会发现,驾驶舱内的左右操纵杆也会动,其实挺带感。除了转向和移动之外,你的脑袋所正对的方向就是准心的方向,一边回避和调整方向,你还得盯着敌人的方向,以便射击。

VR模式总体上的玩法还是在一个固定区域内不停地击坠敌人,保存自己的实力进入下一关。敌人的种类来源于系列原作,只不过建模上做出了一些调整;虽然变成了第一人称游戏,但一边移动一边射击的特点不变,冲刺等动作也健在。

冲刺

该模式的画面算不上非常棒,不过一些细节确是做得比较到位。比如敌人被击毁之后会有残骸,星球上本身存在的那些设施一直在保持着运作,靠近它们的话就能看到运动的过程。

虽然地图不大,但这些效果都不错

人性化之处?不足之处?

其实一般这种以驾驶舱为中心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代入感都会比较强,《超级星尘 终极版VR》也是如此。不过作为VR游戏来说,本作的代入感稍微差了一点。

可能是为了防止玩家戴着VR产生眩晕感,被敌人的攻击击中之后镜头并没有晃动,只是通过颜色变化来告知“你被打中了”而已。没有物理上的震动感,镜头的晃动其实也可以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这种效果的。

并没有被打中的感觉

此外,VR模式的视角转换速度非常慢(可能还是防止眩晕),虽然理论上来飞机的转向没法这么快,但节奏因此变得慢了很多。

至于之前说的一边移动一边射击,理论上确实可以做到,但疯狂地转头你会晕死,而且……你老把头转到后面也是很累的。

我的头已经转不过去啦!

没有了快节奏带来的紧张感和刺激感,这个VR模式实际上没有单人模式好玩。我分明是在开着飞机,我却不觉得在开飞机。

整个体验下来,《超级星尘 终极版》的单人模式比特地加上的VR模式要好玩,有些喧宾夺主的意味。不过确实,VR模式由于自身的操作要比单人模式复杂,节奏上就慢了很多,失去了《超级星尘》快节奏紧张刺激的优势。

此外,这次比较可惜的是,可能是由于分屏的原因,VR版《超级星尘 终极版》运行时我们并不能玩原版的多人模式,如果能游玩的话,定然也是乐趣多多。

不过总体上来说,《超级星尘 终极版VR》的表现是令人满意的,就算出于头晕无法游玩VR模式,买一份来打单人也是物有所值。

关于地球,你不知道的还太多.....

作者:乐啊童

来源:图灵教育

在晚上21点之前,我们的1小时约等于这个星球上的1.9亿年,一切变化都那么缓慢,但每一次都惊天动地。在21点之后,特别是在23点之后,这个星球上的1万年仅仅相当于我们时钟上的0.1秒。纷繁的变化只在眨眼之间完成,而对这个星球来说,任何变化都是无声无息的——普罗众生悄然萌生,继而默默消失。然而,这段比弹指一挥还要短暂的时光,却是众生世代经历的永恒。再漫长的历史,也不过是时间这把尺子上的一小节刻度。

——地球孵化实验室,某位研究员的日志

00:00 吸积的尘埃形成了地球

在地球孵化实验室里,一团尘埃云搅和着气团,在引力的吸引下,不断向一处明亮的中心聚集。气旋像一个巨大的星云盘,不紧不慢地旋转。

年轻的科学家说:“我们需要更多的尘埃。”年老的科学家却连头也不抬,只是盯着中心附近的测温仪:中心温度是25摄氏度。尘埃不断聚合,就像汤锅里的气泡,小块聚成大块,大块聚成更大块。“看哪,我们有这么多小行星了。”年轻的科学家欢呼道,“它们正往一起合并。天哪,引力是神的手吗?”

年老的科学家默不做声。现在是零点,一天的开始,太阳还未升起。尘埃凝结成了一颗拳头大的星球。

02:00 陨石冲撞

年轻的科学家把包含铁、硫、磷等元素的同位素放进小小的岩石块,再把岩石放入棒球训练场里的发球器,调整好角度和力度,朝着小星球发射过去。“砰砰砰”,陨石落在星球上,砸出了耀眼的光。

科学家带着护目镜,兴奋地说:“再来一点铁,再来一点磷和碳!”

他的同事躲在防护玻璃墙外冷笑:“你以为在做菜吗?”

“有什么不同吗?把作料都放好了,它就能自己运转起来了。”

白发苍苍的老人望着年轻人:“你是不是觉得自己是至高无上的创世之神?特别过瘾吧?”

年轻人停止了发射陨石,歪着头看着面前的“婴儿”:它迸发着火山,周围的气体如沸水般翻滚,各种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这是地狱!如果科学家是神,他们搞出来的怪物也是来自地下,而不是天上。

(图片:冥古宙 ©Tim Bertelink)

但年轻的科学家不觉得自己是神。他只是在复制数亿年前的各种巧合、各种猜测,争取把它们都试上一遍。他的每一步计划都来自上千年来科学家同行们的勘测、计算、观察和推测……他也许不会成功。说不定,人类再熟悉不过的星球是根本无法复制的——至少,他无法走到最后一步。

老人本来是天体物理学家,他对地球的了解不如对宇宙的多。他看得懂日月星辰,但一旦面对自己的星球,他就像雄鹰回到了地面,不禁笨拙起来。星球已经成型,因此他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老人有点累了,想去睡上一觉。

他觉得自己刚刚入睡,就被年轻人摇晃醒了。

“你最好起来看看,这实在太神奇了。”年轻人毫无倦意地说。

06:00 第一个生命迹象

年轻人把星球挪进了玻璃防护柜。老人看到星球上浮起了一块陆地,就像一个人的大光头上长了一块牛皮癣。

“达尔文说,生命的出现需要一个‘温暖的小池塘’。他是对的。人们曾认为生命来自海洋,但事实并非如此。看,我用探针从一片小水洼里抽取了一点水样,结果发现了这个。”

年轻人把显微镜让给老人。老人揉揉惺忪的睡眼,把头架在了显微镜的镜筒上。

细胞。仅此而已。

老人顿时睡意全无。他本以为,或者说,他一直默默地希望,这个疯狂的计划能停止在造星阶段。火山、岩石、沙土……哪怕出现了液态的水,都无所谓!但是生命……唉,生命是另一回事了。

10:00 游离的氧

这时,年轻人给老人倒了杯咖啡,开心地说:“我不能随意地点火了,我怕它会爆炸。”

“不,它不会,氧的浓度还不够。”老人喝了咖啡。

星球上的藻类慢慢变多,它们的呼吸改变了大气的成分,就在中午临近的时候,星球周围的大气里出现了氧。

在这之后,两个人又等了多久?不记得了,他们吃了午饭,又轮流睡了一觉。时间过得很慢。

19:20 唯一的古大陆分裂

火山,几座大火山喷泉般地爆发了。唯一的陆地被撕裂开,就像被热水炸裂的玻璃杯一样展露出裂纹。年轻人被睡意笼罩着,他打着呵欠说:“我怎么觉得藻类越来越多了?它们的光合作用会让二氧化碳变少的,到时候,整个星球会变冷……”谁也不再关心,小池塘里的细胞有没有开始分化。

20:30 雪球

年轻人猜得没错,他很快从温度计上读到了惊人的数据——温度在直线下降。从星球照不到阳光的两端开始,白色向赤道蔓延。这个星球迅速变成了一个白色的雪球。

老人笑眯眯地看着年轻人:“你还指望有生还者吗?”

年轻人不以为然地说:“如果一切正常,生命还会回来。说实话,生命一旦出现,就不会真的消失了。”

他话音未落,小雪球上的火山就再次爆发了,气体和烟尘直冲天际。温度计的指数重新开始上升。

年轻人得意地说:“你看吧?”

21:00 海洋生物大爆发

大池塘变成了水族馆,陆地上一片片的绿色十分可爱。年轻人已经没有心思和老人聊天了,他一刻不停地盯着显微镜。太多的生物在海洋里畅游。

老人坐在一边无所事事,他慢慢地说:“这就像一个臭水沟,里面爬满了臭虫。”

年轻人盯着显微镜,头也不抬地说:“喔……它们长得……确实不好看……但这和人们根据化石猜测、复原的生物差不离。看看这些虾,它们嘴里有几排牙齿,幸亏这些怪物已经灭绝了,不然虎鲸也不是它们的对手……再看看这些节肢动物的触角和长尾……天哪,简直无法想象。”

“这下你满意了吧?”

“不,”年轻人猛然转过身,奔向一台激光发射器,“我要推动进化。快去穿上你的防护服!”

“我觉得差不多得了,没必要继续向……”老人从躺椅上坐起来,想要阻止年轻人。太晚了!防护玻璃柜里,伽马射线已经要发射了。

21:48 第一次大灭绝

伽马射线一爆发,温度计的计数又开始直线下降。白色瞬间侵蚀了蓝色星球,海洋眼看就缩成了小池塘。

22:00 有动物爬上了陆地

温度再次回升的时候,老人看见好像有什么东西从池塘里钻了出来。他知道,什么也无法阻止年轻人和他的小星球了。这个婴儿星球和年轻人一样野心勃勃,一刻不停地成长、变化。而老人能做的似乎唯有祈祷和等待。

22:48 恐龙称霸,哺乳动物夹缝生存

“如果恐龙没有灭绝,哺乳动物恐怕永远无法称霸地球。我们是什么?不过是苟且偷生的低贱物种罢了。恐龙才是地球上真正的贵族,它们才是真正的王者。它们美丽、勇猛、高大、机敏、仁厚、宽容。这个时期的生物种类和形态比我们这个年代的要丰富得多,它们本来完全有能力适应缓慢、温和的气候变化。可惜啊……人类永远无法真正理解恐龙、超越恐龙。直到恐龙消失后,卑贱的哺乳动物才开始称王称霸,不是吗?瞧着吧,等我们灭绝后,啮齿类动物和蟑螂也会登上‘王座’一阵子。”

老人狡猾地眨眨眼说:“我倒觉得,如果恐龙还活着,人类会像猎杀犀牛和鳄鱼一样猎杀它们——想想吧,恐龙皮皮鞋、恐龙牙雕塑,还有动物园里的恐龙馆!”

年轻人摊开手说:“谁知道呢?不过你想想,在我们制造的这颗小星球上,也许真能有这么一天!”

老人喝了一口凉了的咖啡,低着头说:“我倒希望永远没有这一天!是谁给了人类捕捉恐龙的权力?你吗?——这颗小星星的神?人类总是骄傲的。他们觉得自己比任何生物都高贵、都宝贵。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停地猎杀、饲养、圈禁……可是在宇宙的尺度上,我们连尘埃都不如。”

“可是你看,这个星球需要多少巧合才能制造出人类?人类骄傲,也是有道理的……”

“你自己说的,假如恐龙不灭绝,人类恐怕没有机会诞生。”

“没错,对于物种之间弱肉强食的竞争来说,大,就是胜利!除非哺乳动物能进化出和恐龙一样的体型,否则,嗯,哺乳动物还是没什么胜算。”

“所以,你要怎么办?”

年轻人摩拳擦掌地说:“这是我在这个项目中最大的私心——我要让这颗星球永远属于恐龙,人类已经霸占了地球,那么好吧,我就做一个星球还给恐龙。我们可以阻止让它们灭绝的一切诱因。而且,我还会想办法让哺乳动物躲开这些巨大的怪兽独立进化。比如说,我在某个地方劈开一块大陆,如果哺乳动物在上面独自繁衍,说不定能成。”

“呦吼,你还是先看看你的小星球吧。它好像出事了……”

23:00 盘古大陆分裂

大陆分裂,火山爆发!年轻的科学家感到恐龙的好日子到头了。

年迈的天体物理学家问他:“你为什么不再次发射陨石?这样你的小星星就跟地球一样了。”

年轻人挠着头,他拼命揪着自己的头发。他爱恐龙,但这颗小星球显然不想按照他的心意继续发展下去。

23:20 陨石坠落

年轻人在最后一刻把陨石射向星球。大地撕裂,海洋翻腾,火山倾泻,浓云密布,气温骤降。

大陆开始继续漂移,新的大陆出现,旧的大陆沉没。天气越来越冷,空气中的氧气变得稀薄。陨石落入大海后几十年里,火山灰仍然布满了天空。太阳再也看不见踪影,连年数月的大雨引发了滔滔洪水,山崩和泥石流吞没了陆地,无论大小恐龙都被瞬间卷走。

生机勃勃的星球成了恐龙的坟场。

(图片:德干高原火山爆发,当地恐龙灭绝)

23:38 恐龙灭绝

日复一日,阳光难以穿透天空中的浓烟,植物成批死亡。荒海大地不再是满是食物的乐土,不再是繁育后代的天堂。但事情并没有结束,接连不断的连锁反应,一次次的冰封与异常的升温……命运仿佛生怕无法掐灭恐龙的生机。

即便有些恐龙在陨石撞击、火山喷发和洪水中幸存下来,也难以跨越长年累月的消磨。暗无天日的星球上渐渐听不到巨型爬行动物的嘶吼。从火山敲响丧钟,到恐龙彻底消亡,才不到30分钟!这颗星球上一个辉煌的生物时代就这样终结了。

没错,这不是实验室里的半小时,而是这颗星球上的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上万年。

23:58:28 人类与大猩猩永别

一天就要过去了。还差两分钟,时针就要走完一圈。

这时,一种极具野心的物种与自己的表亲分道扬镳了。这次分别,注定了两种生物截然不同的命运。

(图片:一种野心勃勃的动物,站了起来)

年轻人沉默了,他不确定这是不是自己想要的结局。事实上,在发射陨石、给恐龙最后一击之后,他没有再插手这颗星球上的任何事。但有些生物还是消失了,有些生物爆发了,有些大陆分开了,有些山脉不见了。

他要继续顺其“自然”吗?还是趁着一切都来得及,赶紧毁灭这颗星球,终止上面骇人听闻的进化之旅?他必须承认,自己并没有做好准备迎接这一新物种。

科学实验最终要面临的都不再是“事实”,而是伦理。

年轻人看向老人,想寻求一点意见。但老人已经安稳地睡着了。在老人看来,这一切都太晚了,晚到一切都不再是问题——至少不再是他的问题。

剩下的时间过得飞快,一个星球的24小时就要过完了。但故事仿佛刚刚开始。从前漫长而壮美的演化历程不复存在,变化如今变得又快速又微小。新生的直立行走的物种就像一种超级病毒,不断地进化,不断地繁衍,不断地改变自身与周围环境。但是,住在星球上的他们可能永远无法理解,自己悠长的一生,从曾曾曾祖父到曾曾曾孙的所谓的“千秋万代”,其实比火光的一明一灭还要短暂。

年轻人手心冒汗,目不转睛地看着星球上的飞速变化。他不敢休息,生怕一眨眼就错过任何一件大事。然而,不管如何努力睁大眼睛、屏住呼吸,他凭借肉眼根本看不清那些细微末节,一次大地的撼动,一场涂炭生灵的战争,一项点亮全球的伟大发明,都无法从这几分钟、几秒钟、几毫秒中分辨出来。

他默默地做着记录:

23:58:40

古人类直立行走

23:59:58

有人走出非洲大陆

24:01:05

文明出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4:01:07

环境气候恶化,生态平衡崩溃,爆发第六次生物大灭绝

......

老人一觉醒来,已经是第二天的清晨。阳光照进实验室,窗户大开着,清凉的晨风卷落了桌子上的纸张。那颗星球不见了,年轻人也不见了。

这颗星球到底是如何终结的?那种双腿直立行走、拥有非凡智慧的生物,以及星球上其他丰富多彩的生命,它们都去哪里了?

一颗星球用24小时就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对于它周围的宇宙星辰来说,并没有什么可惋惜的——这颗星球上惊天动地的变化、奇异的景观,甚至独一而璀璨的生命,在无知无觉的宇宙眼中不过是火花一现,既没有影响,也没有意义。

老人觉得,昨天也许只是一场梦。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们一起回顾了这荡气回肠的地球进化史。你是否会觉得宇宙无穷,人生如梦?图灵君不由得想起苏东坡在《前赤壁赋》里说过的话:“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珍惜眼下,保护地球,大概是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微薄也是最伟大的事业了。君不见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温室效应、能源枯竭、森林退化、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我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球已是满目疮痍。我们将给子孙后代传承下去一个怎样的家园,这个问题考问着我们每一个人。就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为环境的改善贡献力量。

关于地球,你了解多少?你或许需要看看下面这本书。

火山、地震、气候、元素、板块构造、

地质变化、生命演变……地球的前世今生

《你不可不知的50个地球知识(修订版)》

作者:马丁·雷德芬

译者:金琦

地球是全宇宙唯一被大家所熟知的有生命的星球,本书将用独特的视角带领读者一览这个星球的全貌,揭示地球的自然进程:气候、洋流、气流、元素、板块构造、地质、生命演变、火山、海平线以及地球的终极命运。

图片来源自:维基百科

本文转载自:新浪读书 《异人童话集》(第7章 一个星球一生中的24小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