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使命召唤9打开没反应(使命召唤15沿用使命召唤9系统 杀僵尸更爽)

导读 使命召唤9打开没反应文章列表:1、使命召唤15沿用使命召唤9系统 杀僵尸更爽2、PC版使命召唤系列进化史 枪林弹雨,战争纷乱不止3、致敬经典,不朽的使命召唤系列盘点下4、欧美游

使命召唤9打开没反应文章列表:

使命召唤9打开没反应(使命召唤15沿用使命召唤9系统 杀僵尸更爽)

使命召唤15沿用使命召唤9系统 杀僵尸更爽

近日《使命召唤15:黑色行动4》开发商Treyarch表示,新作将沿用《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开创的Pick 10系统,详情将于5月17日连同本作预告片一起公布。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Pick 10系统将装备、武器、技能绑定,大幅提升多人模式的战术玩法,《使命召唤OL》采用的同样是Pick 10系统,随后《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将其改造成Pick 13系统,以适应战术EXO装备。

《使命召唤15:黑色行动4》将取消传统单机战役,加强合作模式。先前《刺客信条3》总监Alex Hutchinson表示《黑色行动4》将加入大逃杀模式,还将影响T组引以为傲的僵尸模式。

《使命召唤15:黑色行动4》将于10月12日发售,敬请期待。

PC版使命召唤系列进化史 枪林弹雨,战争纷乱不止

从《使命召唤》初代游戏2003年10月在PC平台发售,到2019年系列最新作《使命召唤:现代战争》发售,这16年间我们见证了二战/冷战/未来的战争纷乱。近日,油管频道EvolGam总结了PC版《使命召唤》系列的游戏进化史,一起来欣赏一下。

以下是具体游戏及发售年份:

《使命召唤》2003

《使命召唤:联合进攻》2004

《使命召唤2》2005

《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2007

《使命召唤5:战争世界》2008

《使命召唤6:现代战争2》2009

《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2010

《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2011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2012

《使命召唤OL》2013

《使命召唤10:幽灵》2013

《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2014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2015

《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2016

《使命召唤14:二战》2017

《使命召唤15:黑色行动4》2018

《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019

致敬经典,不朽的使命召唤系列盘点下

拯救游戏荒,拯救无聊的时间!

属于男人的浪漫应该在战火中得到满足,《破坏之王》中有一句很经典的话,“最初人类遗骸的肋骨腔中,就有一个矛箭头。”战争与硝烟,血与火永远是游戏玩家最渴望在游戏中得到充分满足的欲望。神作《使命召唤》系列以其精致的画面效果,逼真的战场体现和打动人心的剧情给了所有玩家一次又一次的视觉盛宴,本期小编将从第九部COD作品继续带领大家感受COD中,带给我们的硝烟弥漫,在COD中找到那属于每一个男孩心底最躁动的那一部分。

《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2012年11月13日

延续《使命召唤7:黑色行动》三十年后的故事,在COD7中玩家徘徊在阴谋之中不断入局,在COD9中又是一场新的阴谋冲撞。游戏的背景在2025年,这个时代科技的发展不至于过于夸张,武器的换代也达到了单兵作战的新的极限,在这一的背景下游戏中的体验带给玩家的是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的感受。

自COD9开始COD系列便走入了一个新的世界,前八部的作品中COD系列成功的几个重要点之一,就是在游戏中还原历史事件,在游戏中重放同历史背景的影视大作的真实场景,不仅是带给玩家逼真的游戏体验,也是带领玩家深层次、亲身的感受在影视作品中那种血肉横飞的场面,而在COD9开始战争的描写已经不再是耳熟能详的历史,而是没有任何基础的未来世界,COD系列迷人的地方就在于玩家可以亲身感受那一段段历史,感受艾尔菲铁塔被炸断,感受二战中的斯大林格勒等等,在之后显然玩家是在这一环节体验的越来越少了。

游戏以传奇人物弗兰克·伍兹回忆过去和未来的一些事件展开,阿历克斯·梅森和弗兰克·伍兹将作为游戏回忆部分的主角出现在游戏中,而阿历克斯·梅森的儿子大卫·梅森则将在游戏未来部分担当主角。游戏的两大背景势力也从美苏转变成了美中,游戏中的反派劳尔·梅南德斯准备利用未来科技扰乱原本就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局势,进行一场中美为主角的世界大战。游戏不断的在记忆中来回穿梭,不断的以此为引子推动故事的发展,而且比较有创意的是COD9中不再是单一的线性剧情,而采用了多线剧情,每一个重要节点都会给玩家选择未来的发展方向,由此也开始了COD系列的多支线剧情。游戏的结尾也为未来出续作埋下了伏笔,大反派梅内德斯借着发射毒气枪榴弹后逃了。

COD9开始玩家要接触的就是未来世界的武器和作战方式,游戏一贯的精良制作,大场面,新武器,未来世界的重型武器和新世界的细节,玩起来相当的精美和过瘾。游戏的联机也发生了变化,美中对抗一度吸引了诸多玩家。

《使命召唤10:幽灵》2013年11月5日

依然是硬汉式的战场对抗,时代背景在近未来,美国大地面对巨大的危机,卫星武器“奥丁”被世界上新崛起的大国“联合会”劫持,并对美国造成了巨大的伤害,美国解体,在这样的背景下,一支军事小队在勇敢的打击敌人保护国家。本作的反派是曾经美国精英小队队长“Rorke”,Rorke在一次行动中被美国抛弃从而转投“联合会”,开始了对美国的疯狂报复。

游戏剧情延续了COD系列经典的英雄主义色彩,战争中善与恶并非一成不变,本作的反派曾经也致力于保家卫国,本作的主角只是籍籍无名的“幽灵”精英小队的成员。游戏给玩家带来更深刻的思考的同时也给了玩家新一轮的视觉冲击,现实中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争议不断,究竟何去何从?游戏中给了玩家这样的讨论和思考,在结尾处可以看到入侵美国的“联合会”舰队被卫星武器彻底消灭,世界和平再一次被无名英雄保卫,善与恶在游戏中非常简单,善与恶却也在游戏中让玩家深思许多。

本作背景在近未来,意思就是虽然在未来却还没完全摆脱现代武器的结构框架,有新式的作战工具却也不至于脱离现役军的影子。而这些装备就像是名著《海底两万里》一般,未来世界的发展方向真的是向这个方向前进,COD系列游戏最大的特色就是真实,让玩家趋之如骛。

《使命召唤11:高级战争》2014年11月4日

这一部的背景设定在2054年,相对之前所有的作品,本作是真正架构在了未来世界,不论是作战方式还是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也导致了COD系列真正的扔掉了自起步以来的还原历史的优点,而是填充了更具想象力的未来世界,架空历史好不好见仁见智,但是同系列故事和内涵千篇一律,作为COD粉内心最期待的应该还是端着莫辛纳甘在战壕里点头吧?而且因为本作的反派BOSS“Irons”爱恩斯在游戏还没发行的就已经无数次被披露,《纸牌屋》的大名加上COD的地位为COD11做了一大波宣传,等于在玩家还未开始游戏就已经基本猜到了结局。而在COD的未来世界,游戏的主势力也从了一个单一的国家元素转变为了民间崛起的超级公司亚特兰斯,主角便是这家公司的作战人员。

游戏剧情描述了目前局势上不稳定和开始不稳定的几个地区,主角在其中穿梭拯救世界和平,COD11最精彩的地方画面和逼真感依然领先同期的所有作品,并且非常有远见的引入了机械骨骼这一概念,自1890年人类第一次提出了借助器材改善单兵作战能力,直到现在各大游戏争相加入这一元素,但是同期的作品中COD11做的依然是顶级的体验,而且COD11增加了机械骨骼升级元素,这也给了玩家体验COD本身的硬实力之外有了更丰富和华丽的游戏体验。

COD系列的结局基本已经自成体系,游戏除给玩家如电影般的游戏体验也给了玩家一个标准的COD结局,从四代开始,反派BOSS分别被手枪爆头、飞刀爆头、淹死、缆绳吊死、COD10跑了、摔死。但是COD11在结尾处玩家按E、F时感情却是不同的,爱恩斯真的必须要死吗?

又一次深思,COD系列一步一步的引导玩家从最简单的善恶和复杂世界关系到最后自己的良心层面,一次又一次的敲击玩家的内心,有的玩家说COD讲故事的水平一般,小编却也是不同意的,马卡洛夫死去时玩家和主角的解脱情绪和爱恩斯掉下时玩家的复杂感受,这就是COD系列给玩家带来的故事。

《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2015年11月6日

COD系列第二个三部曲,曾经的《现代战争》三部曲带给玩家的除了感叹游戏的精致华丽,更多的的内心对于普莱斯、肥皂、尤里、幽灵等人的感慨和叹息。而《黑色行动》三部曲在完全架空的历史上又一次为我们演绎了这一剧情,不同的是《黑色行动》三部曲的时间跨度更大,1980~2025~2054,格局更高,带来的深思也不再是简单的个人感情,而是对世界更深的认识。

而也正是由于时间跨度过大,游戏剧情深度太高,人物关系过于复杂,导致这一精彩的故事需要仔细研读才能有一番自己的见解,再加上COD12的硬实力诸如画面,诸如游戏场景,诸如武器和背景大环境的刻画,导致了COD12仅仅只能说圆满了讲完了一个故事,而COD系列的神话并没有再进一步,同时代的游戏基本上都具有了COD系列的优点,不论是画面还是游戏机制,甚至更进一步,这个时候玩家讨论更多的是《孤岛危机3》,《巫师3》或者《辐射 4》,导致了COD系列的神话真正意义上出现了危机。

游戏的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玩家作为黑色特种部队中一员,在一次行动中与队友失联,玩家的任务是找到团队,并揭露真相。主要基调还是在于复仇和保卫世界,在COD12中接近百年的阴谋终于得到终结,游戏剧情并没有什么好详细叙述,在感情上《黑色行动》这一系列给玩家的冲击可以说是最浅的,只因为剧情过于深奥,背景基调太单薄,在讲好一个故事和做好一款世界领先的游戏之间,显然COD12做的都不尽如人意,而COD12差评如潮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这一款游戏挂着《使命召唤》的牌子,那它不管在游戏和故事上都理应做到最好。

COD12采用倒叙的手法不是一个创新,但是在游戏中却也显得剧情很凌乱,主角做为AI而且过场第三人称动画也导致玩家代入感很低,有多少玩家在通关COD12后是真正摸清了《黑色行动》的内在元素?做为一款3A大作,COD12很称职,但是作为《使命召唤12》,玩家失望大过期望。COD12应该是认识到了游戏的发展趋势,所以在游戏中添加了战役模式,多人模式,以及僵尸模式,导致COD12是一款从未有过、野心勃勃的COD游戏,但是多人模式,确实不如《战地1》好玩啊!

《使命召唤13:无限战争》2016年11月4日

在2016年,3A大作层出不穷,相对于COD,玩家可选择的游戏太多,比如《毁灭战士4》《泰坦陨落2》《战争机器4》《战地1》《杀出重围:人类分裂》,这些游戏不论是在游戏性还是在画面上一点不输COD13,而作为一个单独主流招牌的《使命召唤》也终于不再是独占顶点的FPS游戏,不得不说这也许是一件好事,除去自身包袱之后,COD也许会重获新生。

游戏的背景在未来,地球资源枯竭,人类在宇宙中荡漾。玩家在单人战役中扮演的是举重若轻的魅力飞行员Reyes,隶属于联合国太空联盟(UNSA)海军飞行大队,很容易让人与《壮志凌云》里的阿汤哥的那份自强和自信对号入座。游戏开始不久,火星恐怖组织“殖民防卫前线”(SDF)就轰杀了前任船长,让玩家临危受命,晋升成为了新船长。接下来便是纯粹的为了自由而战,正义和邪恶的对撞。

而且五个半小时的游戏流程直到最后才变得精彩。在最后一幕中,本作发挥出了《使命召唤》无人能及的节奏和感官刺激。但前面三分之二的时间让人感到非常漫长。再加上游戏中的剧情安排,很多剧情让人感觉无奈,比如Omar的牺牲,真的是必须的吗?这一环节小编感觉完全就是为了宣扬战争的残酷性而硬性的套进去,导致剧情燃点并不那么充分,反观“肥皂”牺牲那一环节,整个游戏复仇的交响乐在那一刻彻底被点燃,普莱斯对马卡洛夫的宣言你死了这件事才算结束为整个复仇的交响乐引入高潮。

IGN7.7分的最终评分不能说明这款游戏不好,只能说明这款游戏在背负着COD系列这个招牌的情况下,并不能很好的延续COD的口碑。而且多人模式,还是没有《战地1》好玩。

《使命召唤14:二战》2017年11月3日

重归二战,但不是简单的重归,游戏大胆的借助敌人的口吻加深剧情的代入感和游戏理解力,而且游戏采用的是美军第一步兵师的真实历史,相当让人激动和兴奋。

COD14入手后小编还没来得及玩,只能说期待满满!

本期的《致敬经典,不朽的使命召唤系列盘点(下)》就到此为止了,有任何问题欢迎和小编讨论~

还想知道更多的游戏资讯?还在为游戏荒,不知道有什么好玩的游戏而烦恼?

关注“爱诸游戏”,拯救你的游戏荒,拯救你无聊的时间!

欧美游戏作曲名家之美国篇:体验多元化的音乐

【17173特约专稿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17173北斗灵剑

2007年是游戏业的分水岭,这一年欧美游戏业历经多年积累,终于崛起,出现了多个著名品牌,并且影响至今,而欧美游戏音乐也逐渐地位和影响力得到提升,并且不少此前就有一定名气的作曲家在此之后具有了更广泛的影响力,例如Jeremy Soule和Jack Wall,无论是北美地区还是欧洲地区,名家都不在少数,本文提及的这十位作曲家均为美国国籍,但是他们作曲的游戏则来自于世界各地,并且风格也涵盖了世界多地特色,这就像美国这个国家一样,显得十分的多元化。

Austin Wintory

Austin Wintory是一位曾获得格莱美奖提名的游戏作曲家。作为首位因游戏音乐而获得格莱美奖提名的作曲家,他因此创造了历史!他获得提名的游戏是索尼PS3作品:《旅途》,提名类别是格莱美最佳视觉媒体原声类。他的这一优秀作品同时打破了美国音乐排行榜媒体原声音乐类别从来都是电影音乐垄断的历史。此作品还于最近获得了Spike电视游戏奖最高奖。在此之前他的另一部作品《flOw》赢得了英国学院奖的提名。Austin亦在电影配乐方面颇有建树,由他创作的电影音乐超过40部,特别是《Sundance hit Grace》以及《Sundance Audience Award winning Captain Abu Raed》两部作品,为他赢得了好莱坞音乐奖最佳新人作曲家的荣誉,并入围2009年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颁奖典礼。

Austin Wintory早在童年时便迷上了音乐,他在高中开始自学管弦乐作曲,并在之后的Jerry Goldsmith工作室兼职工作的时候激发了他的才华,于是他说父母到纽约大学及南加州大学正式学习音乐,正是在校期间,他的才华吸引了索尼的影音部负责人的注意,于是邀请他为游戏《flOw》作曲,Austin便从此走上专业游戏音乐的道路。后来除了《旅途》的配乐之外,他还曾为《旗帜的传说》和《教团1886》谱写配乐。

在2015年,Austin Wintory因为接手了育碧的年度大作《刺客信条:枭雄》的音乐而再度名声大噪,引起了广泛关注。Austin Wintory有着独特且不寻常的音乐风格,他追求的不只是用音乐呈现《刺客信条》系列的戏剧张力与精彩刺激,还能让人联想到游戏主角雅各?弗莱和伊薇?弗莱的英勇。刺客拼死作战的画面,有如女猎人与她的猎物跳一支死亡之舞,他用圆舞曲音乐反映了这股俏皮又狂暴的能量。这些配乐由一流乐手组成的室内乐团来演出,带来最原始、撼动人心的听觉盛宴,且偶然穿插着管乐器和小号声响,还有著名乐器演奏家姗蒂?卡麦隆(Sandy Cameron)和郭婷(Tina Guo)的精湛独奏。Austin Wintory刻意不参考当代的大型管弦乐、而选择了19世纪中叶的音乐作为创作灵感,19世纪中叶正好就是该作的时代背景。《London Is Waiting》是游戏中最能代表他的风格的一曲。

Bill Brown

Bill Brown是当今世界最炙手可热的游戏音乐作曲家,作为Hollywood首席游戏音乐家,Bill使用恢弘的交响乐,和极具冲击力的电子乐,为几十部具有重大影响的游戏创作了音乐,其中就有中国玩家非常熟悉的《雷神》、《天堂2》等。Bill才能十分广泛,不仅负责作曲、MIDI制作,还能胜任乐团指挥和一部分乐器的演奏。他除了在游戏界名声显赫外,在其它诸多领域也颇有建树。例如多次格莱美颁奖典礼音乐以及我们使用的Windows XP开关机音乐等等都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

Bill Brown的功劳和Jeremy Soule类似,都是定义了欧美奇幻网络游戏音乐风格的人,他为《天堂2》写的《The Call of Destiny》一曲堪称是网游音乐的标准范本,用到的女声吟唱和富有自然气息的竖琴以及宏大的管弦乐等元素,这些在后来的很多类似网游音乐中都能寻觅得见。

Jeremy Soule

Jeremy Soule是美国一位屡获殊荣的电子游戏音乐作曲家。他经常被认为是欧美最好的游戏配乐家之一,其音乐的品质可以与许多电影的管弦配乐相媲美。他的音乐中有很大比例是电子合成的,而又能很好地模仿真实的管弦乐,以至于经常无法与真正的管弦乐相区分。

他参与过配乐的名作数不胜数,例如《横扫千军》和《地牢围攻》,再如上古卷轴系列和《英雄连》,当然了还有《激战》系列,他为《激战》这款网游的本篇以及一系列资料片谱写了数百首配乐,推出了多张相关专辑,也使得他的名字更加广为人知。而他也为《激战》的续作《激战2》打造了多达78首的经典音乐,原声专辑有4CD之多。

《激战2》的登陆界面音乐也即主题曲《Tyrian Overture》最能代表Jeremy Soule的音乐水准和成就,该曲在《激战》主题曲旋律的基础上,加入了丰富的管弦和更有说服力的演奏。此外号角旋律飞扬以及其它的各种元素组成了一首宏伟而壮大的主题曲。

Jack Wall

Jack Wall和Tommy Tallarico共同创立了VGL音乐会并且长期担任过指挥,他是知名游戏音乐制作人、乐队指挥。1996年开始, Jack Wall成为了电玩业内公认的作曲大师,并曾荣获多项国际大奖。曾为超过30个游戏创作过音乐,在互动娱乐领域成绩辉煌,并跻身世界一流作曲家和制作人行列,在国际上享有盛名。他所创作的电玩音乐作品有:《神秘岛3》、《神秘岛4》、《细胞分裂2:明日的潘多拉》、《翡翠帝国》、质量效应系列、《地牢围攻》、《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使命召唤12黑色行动3》。

Jack Wall的音乐具有一种宇宙般的神秘感,这也是他的音乐最为典型的特征,在《使命召唤9黑色行动2》中,《Theme from Call of Duty Black Ops II》一曲采用了诡异迷离的电子乐和细碎的节奏感表现出了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

Marty O‘Donnell

Martin O'Donnell出生于1955年5月1日,是一个曾经为Bungie系列视频游戏工作而屡获殊荣的著名美国作曲家,作品包括如神话系列、《奥妮》和光环系列。O'Donnell与他的音乐同事Michael Salvatori在很多项目上合作。他也专门进行Halo三部曲的配音演员和音频设计,一度领导着Bungie的音频工作。

O'Donnell由制作电视和电台的广告以及为电台和电影评分开始他的音乐生涯。1997年他的公司Total Audio负责为Riven设计音频,O'Donnell同时转向创作视频游戏音乐。在制作了《神话2》以后,Bungie和O'Donnell签约为他们的项目工作,包括《奥妮》和一个代号项目,这就是后来的光环系列初代作品。当Bungie被微软收购时O'Donnell成为其职员只有十天,并成为了音频主管负责Bungie所有的项目。O'Donnell设计的光环系列三部曲被称为经典,并且《光环2》的原声碟成为了史上最畅销的音频游戏原声。

后来他还继续为《光环3:地狱伞兵》、《光环:致远星》等作品作曲,后来Bungie打造了《命运》这款耗资巨大的游戏,O'Donnell也参与了作曲,然而奇怪的是,后来Bungie在没有事先告知的情况下突然解雇了O'Donnell,并且拖欠了他应得的部分报酬,这件事情在当时闹出了一场不小的风波,后来O'Donnell为此事将Bungie告上法庭并且获胜,拿回了自己应得的价值约142500美元的股票。

值得说明的是,在Martin O'Donnell离开Bungie之前,他已经为《命运》制作好了几乎所有的音乐,此外因为光环系列从4代开始开发权从Bungie移交到了343工作室的手上后,Martin O'Donnell不再为光环系列作曲,这也使得不少玩家认为失去了Martin O'Donnell的光环系列在音乐方面不再那么富有魅力和感染力了。

出自《光环2》原声中的《Halo Theme Mjolnir Mix》这一曲已经成为了光环系列音乐的标志,并且这首曲子的影响力已经扩散到了更大范围,很多不玩游戏的人也都从各种史诗音乐集合贴里面听到过这一曲。

Tommy Tallarico

Tommy Tallarico是近20年来全球游戏音乐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人物,也是历史上被公认最为成功的游戏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和音效设计为游戏世界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声音景观,极大地增强了游戏体验。他被业界认为是第一位真正把游戏音乐从机械而简单的"哔哔声",过渡到与电影音乐同等标准的人,让游戏音乐成为一项新的的高水准艺术。

Tommy在游戏行业的身份游走于作曲家、音效师、产品经理、制片人、作家、游戏测试等多个类别,是一位才华十分全面的艺术家。

在过去的23年里。Tommy从未停止过为游戏作曲,到目前为止他已经赢得了50项游戏音乐大奖,参与超过500个的游戏,他的音乐帮助游戏行业带来四十亿美元的收入!单从作品数量一项就无人能及。2008年,吉尼斯对他进行采访,用两页的专题文章进行介绍,在游戏音乐的领域,他目前拥有3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其中就包括所制作游戏音乐的数量。在2012年游戏开发者大会期间,史密森学院为他颁发了终身成就奖,这是游戏音乐界至高无上的荣誉。

Tommy Tallarico的另外一大功绩是和Jack Wall一起创办了VGL音乐会,使得游戏音乐的影响范围更为大众化,引发了主流媒体和大众的关注,可谓居功至伟,对于游戏音乐的推广和普及,Tommy Tallarico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VGL音乐会现在已经在全球近百个国家的数百座城市进行了演出,

VGL音乐会致力于将游戏和音乐两大艺术体相融合,并通过现代多媒体手段,赋予音乐会互动性、娱乐性和趣味性。在现场,玩家可以自带掌机边玩边听,以此更好地融入到VGL的表演气氛中;在现场,全球最知名的电子游戏,经过世界级大师编曲,超一流国际表演团队的顶级演出,伴随着独家游戏影像播放,让音乐和游戏一起奏响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正是因为这些特征,使得VGL音乐会是所有游戏音乐会中影响力最广泛受众最多的。

Tommy Tallarico最著名的游戏配乐是《Advent Rising 救世主降临》,他动用了70件乐器组成的好莱坞交响乐团和世界级合唱团,并由艾美奖获得者Mark Watters指挥。音乐呈现出了好莱坞史诗大片的特色。

Garry Schyman

作为一位横跨电影配乐和游戏配乐多个领域的作曲家,Garry Schyman的游戏配乐作品其实并不算多,但是他为生化奇兵系列所写的配乐具有大胆的实验性,在游戏配乐领域实属罕见,他在作曲中以"巨大灾难和淡淡的忧伤"这两种看起来对立的风格为主,并在其中中融入恐怖元素,并且他尝试使用不同时代的各种流派, 比如20世纪早期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普罗科菲耶夫的音乐风格; 20世纪中期的偶然音乐(用随机的管弦声制造出恐怖的氛围)与具体音乐(运用来自自然界,器具与环境的声音)。

不是每一位作曲家都能遇上生化奇兵系列这样的旷世神作,也不是每一位作曲家都能驾驭这些复杂的风格,所以Garry Schyman在作曲功力这方面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诸多同仁们。

仔细聆听《生化奇兵3》中的《AD》这一曲,不难发现他的音乐和我们惯常听到的那种旋律为主的音乐大为不同。

Michael Giacchino

Michael Giacchino出生于1967年10月10日,身为美籍作曲家的他为很多的电影,电视剧集和视频游戏配乐。一些电视剧集诸如《迷失》,《双面女间谍》和《危机边缘》;游戏诸如《荣誉勋章》系列和《使命召唤》系列以及电影《碟中谍3》,《碟中谍4》,《星际迷航》,《超人总动员》,《科洛弗档案》,《料理鼠王》,《飞屋环游记》,《超级8》和《汽车总动员2》等等的配乐,都是他的得意之作。吉亚奇诺已经收获了包括一座艾美奖,多个格莱美以及一座奥斯卡奖在内的诸多奖杯。

Michael Giacchino在近些年已经成为了好莱坞炙手可热的一线作曲家,他凭借《飞屋环游记》获得了奥斯卡最佳音乐奖,在2015年他有《侏罗纪世界》和《头脑特工队》以及《明日世界》等电影配乐为大众熟知。

但是在涉足影视配乐之前,Michael Giacchino是一位游戏配乐者,并且他正是凭借在游戏配乐方面的优异表现后来才得以进入影视配乐领域,这种经历非常独特,几乎难以复制,我们很少可以再看到一位优秀的游戏配乐者成功转型为电影配乐者。

Michael Giacchino在游戏配乐领域最出名的系列当属荣誉勋章系列,虽然EA的这个著名系列已经衰落,并且续作遥遥无期,但是在荣誉勋章系列如日中天的那个时代,几乎就是射击游戏的代名词,这个系列能够在那个年代如此成功,Michael Giacchino的音乐功不可没,主题曲深受广大玩家喜爱。

1999年发售的荣誉勋章系列初代主题曲《Medal of Honor》就已经展现出了好莱坞战争大片配乐式的水准了,并且也是游戏史上最为著名的主题曲之一。

Mark Morgan

Mark Morgan这个美国作曲家的名字对于很多新时代玩家而言也许比较陌生,但是我们只要知道他配乐过的作品就知道他的成就有多么大了:《异域镇魂曲》、《辐射》、《辐射2》。

Mark Morgan是一位跨界音乐家,为电影电视和游戏作曲,虽然他在电影配乐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并不如他在游戏配乐领域那么优异,但是毫无疑问,他那三部代表性游戏作品配乐便足以说明他的成就了。更为重要的是,他为辐射系列最初两作所写的配乐奠定了游戏界废土式音乐的模式,启发了后来者,在这个废土式游戏极为热门的当下,Mark Morgan在当年的探索看起来尤为珍贵。末日大战后阴暗、荒凉的场景氛围通过他的音乐被恰如其分地表现了出来。并且乐曲具有电子氛围的实验特色。《辐射2》中新加州共和国的主题曲《A Trader's Life》是他的代表作。

Cris Velasco

Cris Velasco在最近这些年参与了很多游戏的配乐,例如《暗黑血统》和《无主之地2》以及《质量效应3》,还有《刀魂5》,另外他曾为《星际争霸2:虫群之心》谱写过主题曲,但是这位出生于1974年的美国作曲家真正成名的配乐作品则是战神系列。

早期他从UCLA(洛杉矶加州大学)的音乐作曲系毕业,马上著手于他的专业,做起了管弦乐相关的作曲,而也被迪士尼赏识,做了一部分动画的配乐。由于他实力越来越受肯定,2003年他参与了《太空堡垒卡拉狄加》(Battlestar Galactica)的电玩版部分配乐,这之后他成为独当一面的配乐家,然后战神系列的配乐更是让他声名大噪。

Cris Velasco的音乐极富力量感和冲击感,并且具有一种原始野性,《战神》中大战牛头人BOSS的音乐《MINOTAUR BOSS BATTLE》是最能代表他这种风格特色的一曲。

【编辑:Dean陈】

早报:魔兽4万多个违规账号被封!玩家:要关服了,还这么敬业

各位玩家朋友们早上好呀!一起来看看昨天夜间到今天凌晨都有哪些游戏圈的大事发生吧。

真·服务到最后一刻!网易发布WOW违规封号公告:封了4万个作弊玩家

在暴雪官宣将与网易“分手”后,网易官方表示将继续履行职责,为玩家服务到最后一刻。

近日,网易暴雪游戏客服团队发布违规账号封禁公告,对《魔兽世界》和《魔兽世界:巫妖王之怒》中存在外挂/作弊等违规行为的41674个账号进行了处罚。

在评论区,不少网友留言道:“真,服务到最后一刻!”“你真的,我哭死”“都要关了,还这么敬业”等等。引来不少玩家的点赞好评。

暴雪中国微博开启评论!1万多条,基本都在骂

暴雪与网易合同到期不再续约事件已经过去三天时间,近期暴雪发布微博来安抚玩家,表示正寻找机会将游戏重新带给玩家,同时该微博也开启了评论。

截至目前,该博评论数量已超过1万条,玩家纷纷在评论区吐槽:

Steam新一周销售榜:Steam Deck重回榜首

Steam新一周(11月14日至11月20日)销售榜公布,Steamdeck重回第一,《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II 2022》第二,金库版和升级包均上榜,《战锤40K暗潮》第三、帝国版第九。国产游戏《大多数》虽然因BUG问题临时下架,但还是杀入了榜单第8名。

1. Steam Deck

2. 《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II 2022》

3. 《战锤40K暗潮》

4. 《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II 2022》金库版升级

5. 《使命召唤 现代战争II 2022》金库版

6. 《只狼:影逝二度》

7. 《漫威蜘蛛侠:迈尔斯 莫拉莱斯》

8. 《大多数》

9. 《战锤40K暗潮》 帝国版

10. 《美国卡车模拟器》DLC“德克萨斯州”

最后祝大家今日游戏愉快,咱们明天再见~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