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陌生人聊天的网站(快来看,别人都在用的赚钱网站,真正的零成本赚钱)
和陌生人聊天的网站文章列表:
- 1、快来看,别人都在用的赚钱网站,真正的零成本赚钱
- 2、色情网站创始人亨特,被曝了还如此猖狂
- 3、如何下载注册飞机Telegram
- 4、当年那些卖伟哥的垃圾邮件,一天就能赚7000美元?
- 5、跨屏网推出无密码登录功能,顺带科普一下无密码登录技术
快来看,别人都在用的赚钱网站,真正的零成本赚钱
看了这么关于赚钱的回答,只能说有用的十不存一。下面我来分享真正能赚钱的网站,也请多多点赞与转发,分享给更多的人。也算是给小编我找数据回答的一个鼓励[求抱抱]
第一个是时间财富网,国内的一个任务网站的代表之一,门槛比较低。只要有一技之长,就可以在上面找到让你赚钱的一个任务,比如说海报设计,修图,写软文案,软件编程等等,类似的呢,还有猪八戒网icon,当然,如果你都不会,也不用担心,还有下一个。
第二个呢,是豆瓣稿费银行,它是全网人气最高的一个征稿平台,这个平台门槛低,而且范围比较广阔,里面呢有很多公众号,报刊杂志和阅稿函,新手小白可以花一些时间去做一些简单的一些任务,花很短的时间呢,就能够赚到钱了。如果你不会写稿,也不用担心,读书总会吧。
第三个是拆书稿,可以边读书边赚钱,大概的任务呢,就是把一本书按照主题分为几个模块,然后提炼出精华的一个部分,一般一本书呢,可以分为十个文章左右,一般稿费呢,是在1000到1万之间,不过这个的话呢,花的时间肯定要多一些,因为你要花时间和精力去构思出稿件,投稿平台,有语音读书,十点读书和静雅书院等等。适合那些读书多的朋友。
第四个问卷调查类,这一类的无门槛任务轻松只需要鼠标就可以完成,完成网站上的一个调查问卷,或者说是调查任务,就可以获得相对应的报酬,平台有第一调查网icon。
第五个呢,是百度合伙人,它不仅可以答题赚钱,而且非常的安全,每次答题审核通过之后呢,都是当场结算的,一个回答收入呢,大概是一块八到三元不等,所以以后每天答题啊,赚个几十块钱还是很简单的。这个基本上每个人都可以做
第六个呢,是自由人写作平台,他的任务比较多,几乎各项技能呢,都能在这个平台上派上用场,例如设计,修图,拍照,文案策划,运营等等。
[点亮平安灯][来看我][2022][2022][2022][2022][2022][2022][2022]
色情网站创始人亨特,被曝了还如此猖狂
如今,信息安全问题愈发困扰着人们。
尤其是女性的私密影像,遭到各种利用。
光是今年,鱼叔就已经看到多起案件。
都是女孩在分手后,被前男友散播私密视频、照片。
如此渣男行径,令人发指。
这还只是被曝出来的一小部分。
近些年来,随着网络日益发达,「色情报复」事件频出。
早在2015年欧洲性别平等研究所做过研究:
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女性遭遇过数字性暴力。
有的是偷拍,有的是前伴侣的恶意散播,还有的是直接盗图、P图、造谣……
这种未经同意散布私密影像的行为,在有些地方被比喻为「虚拟强奸」。
最近,「色情报复」的始作俑者,被网飞一部新纪录片扒了个底朝天。
今天,鱼叔就借这部纪录片,来来聊聊这件事。
《全网最痛恨的男人》
The Most Hated Man on the Internet
这个男人,名叫亨特·摩尔(Hunter Moore)。
12年前,他创立了一个S情网站「IsAnyoneUp」。
这个网站,并非简单地分享资源。
而是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上传他们的私密照片。
同时还附上真实的社交账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并配以侮辱性话语,以示报复。
「色情报复」这一概念,由此而来。
照片的来源多种多样。
有的是因电脑被黑,照片被盗。
有的是被前男友欺骗,拍了照片私自上传。
还有的,是被身边信任的好友背叛,偷偷复制上传。
被拍摄者也什么样都有。
有年轻女性,也有七八十岁的老年人。
有一百多公斤的,也有残疾人。
每张照片下面的留言区,都不堪入目。
充斥着大量的侮辱性话语。
最可恶的是,当事人信息完全公开。
姓名、住址、联系方式等一系列信息,一应俱全。
连社交账号,都被关联到照片底下。
相反,发布者却匿名,不暴露任何信息。
用户信息上的双标,让这个网站成为一众情色网站中的猛兽。
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大批用户蜂拥而至。
紧跟而来的,还有对照片主人公现实生活的恶劣影响。
一位19岁的女孩,是网站上人尽皆知的一个极端事例。
最开始,她想在网站上为自己的直播间做宣传,以赚点零花钱,养活自己的两个孩子。
在某次直播时,有观众向她发出挑战——
把摩丝瓶塞进屁股。
有人趁机将截图发到了IsAnyoneUp上。
一下子,她火了。
不是因为她成了梦寐以求的网站辣妹,而是因为她变成了站内口口相传的「屁眼女孩」。
很快,女生的名声波及到了她的家人。
她想撤下首页上放着的孩子照片,却遭到了亨特的拒绝。
亨特提出,只要她拍更多用屁股夹东西的照片,才会撤下孩子照片。
而她,没得选。
最后,「屁眼女孩」成了网站上近乎传奇的存在。
但在现实里,她却声名狼藉。
孩子的监护权也被剥夺。
除了她,还有很多人的现实生活被报复色情摧毁。
有人本职是老师。
亨特会故意引导舆论,继而放出照片。
既是为了让她失去工作,更是单纯为了爽。
还有人不堪照片泄露带来的压力与折磨而自杀。
亨特不仅毫无歉意,更是将此作为吹嘘的资本:
「如果有人自杀,你知道我能赚多少钱吗?」
多年前,央视就曾报道过色情复仇带来的负面影响之大。
新闻报道与片中提到的情况,如出一辙。
从网络到现实,形同裸奔。
这些色情信息无形之间就成了一个人的污点,让现实生活难以为继。
而这样的局面,也正是网站创建者亨特想要的。
他自己曾公开承认:
「这个网站就是为了侮辱他人」
他想做的,就是为那些渴望报复的前任提供复仇的场所。
年轻时一段失败感情经历,让他对前任怀恨在心。
于是,他把前任的私密照片上传,同时也借此报复前任。
网站大量的关注,让他看到了商机,促成了网站「IsAnyoneUp」。
于是,一个生活中的软小废柴,一跃成了别人眼中的「报复色情之王」。
自那时起,亨特的人生理念就变成了「靠奶子和害别人赚钱」。
这样的网站,公然运营这么久十分离谱。
更匪夷所思的是,如此高调的网站创始人亨特·摩尔,竟然长期未受到任何惩罚。
最大问题在于,他利用了当时的法律漏洞。
按照美国法律,亨特的网站没有违法。
因为色情内容全都是由用户上传,而网站不用对发布内容负责。
没有了法律上的后顾之忧,亨特也就有了肆意猖狂的底气。
他敢堂而皇之地接受主流媒体采访,在直播中跟受害者当面对峙。
对方指责他是侵犯隐私,属于违法犯罪。
亨特却嬉皮笑脸地回应,自己只是提供平台,内容跟自己无关。
最后还不忘附上一句:
「她们(受害者)可以在这里学到网络技术」
另外,他故意把自己往「网络坏小子」人设塑造。
在网络上大肆辱骂那些受害者,说她们都是咎由自取。
之后还装糊涂说自己不知道为什么会遭人恨。
「我只是把别人发布的照片放在那儿」
靠着这种猖狂的人设,他居然收揽了一大批狂热粉丝。
甚至有不少女孩排着队跟他上床。
把他的污言秽语、龌龊勾当,当做一种叛逆的个性,盲目追捧。
法律的漏洞,粉丝的拥护,成了亨特的保护伞。
受害者只得另寻他路,控告他非法入侵。
大多数受害者都经历过账号被盗,且似乎是同一个黑客。
但是,这个过程依然十分漫长。
一位为女儿维权的母亲,就自述了自己漫长的维权之路。
首先,是搜证太难。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没有人愿意站出来现身说法。
或是碍于颜面,或是担心二次伤害。
证据不充分,警方便无法立案。
这一拖,就是两年。
直到FBI三名特工过来给予帮助,告诉她们这将是一场漫长的调查。
至少需要一年时间,甚至更久。
其次,发声太难。
她曾去找媒体报道,但却没人愿意帮助。
后来她改为自己写博客。
没想到刚发出去,博客就被黑了。
受害者维权处处受阻,而始作俑者却备受关注。
二者相衬之下,更显得这个现实的魔幻。
转机出现在一个退伍军人詹姆斯身上。
他也是一名专注反霸凌的网络专家。
带着对亨特行径的气愤,他使了一出「反间计」。
他假装跟亨特成为朋友,进入他的生活,找到他的弱点。
亨特生活奢靡,沉迷于酒精、毒品、滥交。
这样的生活方式,让网站的现金流十分不稳定。
于是,詹姆斯利用当时的形势向亨特「洗脑」。
告诉他网站可能因为未成年人、恋童癖等内容而被盯上,甚至被捕坐牢。
同时,还说自己愿意买下网站承担所有责任。
开出的价格也十分离谱,不到12000美元。
要知道,网站在全盛时期能给亨特带来每月一万三千美元的营收。
出乎意料的是,慌张的亨特很快就同意了这门交易。
而在交易完成后不久,詹姆斯迅速把原网站转链接成了反霸凌网站。
同时,放上了亨特按照交易协议写的公开道歉信。
至此,「IsAnyoneUp」网站正式消失。
但是,亨特却因此更加膨胀。
他转身就号召拥护者,对詹姆斯和那些维权者展开网暴。
甚至想着,还能让大家做哪些更加过分的事。
最终,亨特的嚣张气焰引来了黑客组织「无名氏」的报复。
他们不仅黑掉了他的服务器,更黑掉了他所有账户和个人信息,还给他开出了死亡证明。
亨特迎来了彻彻底底的「社会性死亡」。
2015年,亨特和他的黑客同伙被抓。
罪名是盗窃身份信息和非法侵入计算机,分别被判处30个月和25个月的监禁。
此时,那位为女儿维权的母亲,为此付出了4年时光。
相较之下,这个判罚实在太轻了。
2017年,亨特出狱。
直到今天,他依然在社交网络上吹嘘着自己的过往。
言语一如既往地低俗、鄙陋,毫无顾忌,并且依然吸引了不少粉丝。
在这部纪录片上线时,他竟然还转发了相关内容。
显然,这段「黑历史」被他看作自己无上的勋章。
现在已经被封号
这桩丑闻终于落下帷幕。
但,它所带来的附加伤害却需要很久才能消化。
而且,类似的事件依然在继续。
「恶人也许会死去,但恶意却永远不会绝迹。」
随着互联网愈发发达,这种网络性暴力现象愈发猖獗。
亨特的网站虽然被关了,但在它之后10多年来,出现了许多效仿的网站。
据统计,在2016年时全球已经有了三千多个类似的网站。
新冠疫情期间,各地的「色情报复」案件更是泛滥。
英国警方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期间,伦敦的「色情报复」案件比前一年增加了698起。
其中,年龄在10~17岁之间的受害者数量,翻了两番。
未经同意散播私密影像,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产业。
甚至出现了更加恶劣的案件,如臭名昭著的韩国「N号房」案。
在我国,前不久也曝出了「小白菜事件」。
不少人在群组里专门交流如何诱捕未成年女童,并操纵她们拍摄猥亵、性侵的视频。
并散播到视频网站上,点赞量多达几十万。
最让人痛心的,是那些受害者。
无论男女,他们都至少经历了三次伤害。
从发布者,到观看者,再到路人……
甚至有很多人,不去责备发布者,反而一味地去苛责受害者。
「如果你不是为了给别人看,那你为什么要拍?」
「你拍这样的照片难道不是为了告诉别人你不正经?」
那位维权的母亲,就曾遇到这样一件事。
她报警后,对方开口就是指责母亲管教无方,竟然会让女儿拍照。
还是个女警察。
这种来自同性之间的恶意,让那位母亲当即带着女儿离开了警局。
正是在这种「受害者有罪论」的风气下,那些进行色情报复的人渣们,才会蛮不在乎,愈发猖狂。
这些年,许多国家都陆续出台了新的法律修正案。
用以对网络性暴力犯罪进行明确的划定,以及更严厉的判罚。
但法律终究只是约束人们的最低道德标准。
在互联网数不尽的阴暗角落里,仍旧藏匿着太多的人渣。
他们遮起自己的丑陋面目,轻轻动一动手指,就搅得别人的生活支离破碎。
鱼叔期望,有朝一日,我们都能得到真正的安全感。
不仅是法律和技术的保障,更是来自整个社会的风气。
如何下载注册飞机Telegram
飞机(Telegram)是一个国外著名的即时通讯APP,在功能上和微信、Whatsapp相似,但又有一些不同之处,例如,Telegram有加密聊天的功能,使用这种功能,聊天双方的内容完全保密,不会担心被监控或被第三方偷窥。
另外,和微信群一样,Telegram上有很多“电报群”,内容五花八门,从科技、娱乐,到区块链、炒币,应有尽有。而且,很多电报群加入时不需要别人邀请,知道地址后可以自己直接加入。此外,电报群不像微信群那样有500人的人数限制,很多电报群有成千上万的人,非常热闹。
和微信一样,大部分电报的用户都是通过手机(安卓Android、苹果iOS等)使用它的,但Telegram也提供网络版和桌面应用程序。
安装电报(Telegram)第一步:qiang
因为电报是一个内容五花八门、可以畅所欲言的APP,所以可想而知它在国内早已被qiang,是无法直接使用的,所以要下载、安装和使用Telegram,第一件事就是qiang。
安装电报(Telegram)第二步:下载电报APP或软件
在需要安装Telegram的设备(手机或电脑)上qiang,然后通过浏览器访问电报(Telegram)官网,然后点击导航栏的“Apps”链接,在打开的网页上能看到Telegram在不同设备上的APP和软件的下载链接:
Telegram手机版:
安卓APP:点击“Mobile apps”下面的“Telegram for Android”。如果手机上没有安装Google Play应用商店,可以在其它手机应用商店里搜索“telegram”,或用Google搜索“telegram apk”直接通过下载的apk安装。
iPhone、iPad APP:点击“Mobile apps”下面的“Telegram for iPhone and iPad”,会连接到App Store的Telegram页面。如果在国内的App Store找不到Telegram,那么可以尝试使用海外版苹果账号登录海外版App Store。实在不行的话,可以考虑使用Telegram的网页版或电脑桌面程序版。
安装电报(Telegram)第三步:注册Telegram账号
安装好电报的APP或桌面软件之后,打开Telegram(如果使用网页版,直接访问电报网页版的页面),你会看到一个让你输入电话号码来注册账号的界面,你需要选择国家和区号(中国大陆是 86,但是现在86的是不行了),然后输入你的手机号码。接下来你会收到验证码,将验证码输入后,再输入一些个人信息,《这里我建议使用谷歌GV来接收》注册就完成了。
当年那些卖伟哥的垃圾邮件,一天就能赚7000美元?
说到电子邮件,大家对它的印象可能就是古早。
这些年随着QQ、微信的普及,电子邮件已经不流行了,哪怕外贸行业,老外和我们做生意也索性用起了 WeChat。
可能有人说,我都没见过电子邮件流行的时候。如果你够年轻,那有资格说这话。
但不可否认,大多数 80、90 后网上冲浪的开始,都离不开一个 E-mail。
不说它当时有多大用吧,但最起码你能用它在同学录上装个小 X。
大家登录自己的邮件主页时,应该好奇点进过垃圾箱。
在这里,你可以发现信用卡办理活动,蓝色小药丸的打折营销。
甚至,还有一批想直接骗你钱的邮件。
对方可能是想让你继承大笔资产的非洲王子。
也可能是你家附近500米,能免费上门的洋妞。
甚至是南非总统第二任太太,说要寄给你 4000 万美金,原因你别管,不信可查护照。
每次看到垃圾箱里这些脑洞比脑子还大的垃圾邮件,世超就好奇:
这些垃圾邮件到底哪来的?邮箱客户端又是怎么识破它们,把它们拦截了。
今天咱们就简单聊聊。
世界上第一份垃圾邮件,诞生在1978年。
当时一家电脑公司的销售员为了促销电脑,压根不管别人想不想买,一股劲地把邮件发给了阿帕网( 互联网上前身 )上所有用户。
尽管他们猛赚了一笔钱,但被大家喷得很惨,美国国防通信机构也批评了他们一顿。
所以后来十几年,都没有人敢这么做。
直到 1994 年,垃圾邮件真正的始作俑者出现了。
当时人们习惯在新闻组上订阅各种栏目,栏目收到的邮件会自动转发给订阅者。
有天,两名律师为了推销自己的业务,把邮件反复发给了新闻组上 5500 多个栏目。
就这两人▼
那天很多人发现,自己怎么在每个栏目里都能看到这个邮件啊。。
接下来那几天,这两位律师的电话、传真被人打爆,接起来就是一顿骂。
但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也因为垃圾邮件,他们获得了 1000 个新客户。相当于几美分的成本赚到了近 10 万美金。
嚯,垃圾邮件的巨大利润,一下子暴露在了公众视野里。
有钱不赚,那不大聪明么?
于是人们一个接一个地发起了垃圾邮件,特别是那些平时不让刊登广告的成人用品,趁机会广撒网了一波。
还有人另辟蹊径,开始贩卖邮件地址,有技术的程序员,也开发了一键群发工具。
垃圾邮件的潘多拉魔盒,正式打开了。
自那以后人们发现,不管需不需要,收件箱每天都塞满了保健药物的广告邮件,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工作。
最烦的是,犯罪团伙也利用电子邮件推送欺诈信息,病毒。
这种情况下,反垃圾邮件技术诞生了。
1996 年,有两个工程师开始记录发送垃圾邮件的 IP 地址,填进 RBL 黑洞名单里,名单上的人发来邮件就直接拒收。
虽然深受欢迎,但这法子想破解它也不难。
对方要么是买服务器换个 IP,要么,利用中继服务器就能规避。
这要说到邮箱服务器有个功能叫开放式中继代理,专做好人好事。
如果收到一封不是寄给自己的邮件,就会随手帮忙,再寄出去。
以前互联网不稳定,为了保证邮件顺利送到,大部分服务器都会打开这个功能。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可惜啊,这个好功能被垃圾邮件看中了,他们故意把邮件发给老实人服务器,再让其转发出去,规避了黑名单。
在零几年那会,因为起步慢,管理不佳,我国不少服务器就被国外利用,转发了垃圾邮件,结果自己被送上了黑名单。
搞得当时我们和老外做生意发邮件,要么申诉解封,要么也只能用中继服务器,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图源 Winmail ▼
由此可见,黑名单技术并不算优秀。
所以还有没有其他途径,去判别一个邮件是不是垃圾邮件呢?
有。
你想想,垃圾邮件往往都是几十万封起发,肯定会遇到很多发送失败的情况。
正常邮件发送失败,都会自动重发第二次。
但垃圾邮件可不乐意,因为重发对它们来说,不仅消耗资源,还耽误了大量的时间,业务要紧啦~
基于这个特性,灰名单技术诞生了。
诶,你第一次发给我,我先拒收,你要是好人,你肯定再发第二次对不对。
这样我们就只会接收到正常邮件,屏蔽掉那些垃圾邮件了。
除了不爱重发,垃圾邮件的内容也很有特点:不就是医疗保健、投资、约会之类的嘛。
那把这些词设为关键词,遇到后就塞进垃圾箱,行不行呢?
行是行。但对方想规避也不难,最主要是它会误伤。
不少正常邮件就是因为误碰了关键词,被塞进了垃圾站。
网上还有人总结了关键词列表 ▼
所以关键词过滤垃圾邮件,还需要贝叶斯推断。
贝叶斯推断基于了贝叶斯定理,这玩意咱不好细说,讲清楚最起码再开 2 篇文章。
你只要知道,借助贝叶斯推断,过滤器会基于一群关键词,判定一个邮件为垃圾邮件的概率。
怎么做呢?
我们提供归纳好的正常邮件、垃圾邮件,让过滤器统计每个词出现的频率。
比如,“ 猛男 ” 在垃圾邮件里出现了 78 次,在正常邮件里出现了 5 次;
这样过滤器就能大概推出,邮件里出现“猛男”一词时它为垃圾邮件的概率,假如 90%。
同样其他词概率,也一样计算。
如果我现在收到一封邮件,内容为:我是猛男,喜欢在半夜健身。
我们可不能因为它含有 “ 猛男 ”,就判定它 90% 是垃圾邮件。
而是要把 “ 喜欢 ” “ 半夜 ” “ 健身 ” 这些词一起算,求一个联合概率!
这样算出来的,才是一个内容为“ 我是猛男,喜欢在半夜健身 ”邮件,为垃圾邮件概率是多少。
这个就是贝叶斯推断,只要我们收到的邮件越多,过滤器就会判断得越准。
当然了,实际计算要复杂很多,我们不细讲,点到即止。
到这里我们说的过滤方法,都是基于垃圾邮件的特征,比如不喜欢重发、关键词。
但还有一类垃圾邮件更猥琐,它不会展现出明显特征,而是伪造成官方运营商,来骗你敏感信息。
下面这张图里,是一份“ 比尔盖茨 ”寄来的邮件,从姓名和邮件地址来看,都是对的。
这就代表它真的来自比尔盖茨了吗。
网络邮箱的运行机制和微信、QQ双向通讯不同,它是单向通信。
给别人发邮件,就是直接丢个包裹给服务器,说:我是 A,把这东西送给 B。
这一步就类似于寄快递。
你明明不是吴彦祖,但你完全可以在寄件人那栏,填上 “ 吴彦祖 ”。
类似的,发邮件时只要配合一些工具,我完全可以把自己写成名人、运营商、银行,谁对我作案有利,我就是谁。
有网站可以伪造发件人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大家就多了一步验证技术,比如常见的 SPF( Sender Policy Framework )。
一般大型运营商、银行都会采用这个技术防止别人假冒自己。
SPF 的原理,就好比每个运营商、银行,在自家门口放个公告板,告诉大家只有来自 138.138.138.138、139.139.139.139 等 IP 才是他们的邮件。
假若有人用它们名号去发邮件,服务器会对比 IP 地址。
要是对不上,那就判为假冒,直接打回。
随着发展,邮件认证技术后来还有 Domainkeys 以及改进版 DKIM,世超就不再多讲了。
那既然有这么多的反击手段,垃圾邮件有消停吗?
并没有。
2011 年,美国有大学做了实验估算发送垃圾邮件的收入,结果发现,如果卖的是伟哥,一天能赚 7000 美元。
所以,纵使我们有一万个方法对付垃圾邮件,但因为利润足够吸引人,它们依然是打不死的小强,每年还是数千亿封的往外发送,用各种方式逃过拦截。
2017 年以前,世界上发出的大部分邮件,还都是垃圾邮件。
你可能觉得这件事离自己挺远,那除了因为不怎么用电子邮件,更多是,每一秒钟在看不见的世界,反垃圾邮件系统都在和无数垃圾邮件做斗争,保护你的邮箱。
这场较量也许还会持续很久很久,但随着科技发展,反击技术提升,垃圾邮件的消失一定是最后结局。
跨屏网推出无密码登录功能,顺带科普一下无密码登录技术
先披露一则新闻,2022年5月5日,苹果、谷歌与微软联合宣布,计划扩展对FIDO(Fast IDentity Online线上快速身份验证)联盟和万维网联盟 (W3C) 创建的无密码登录标准的支持,三大厂商承诺,将为用户提供更快、更轻松、更安全地登录过程。
有大厂的站台,未来无密码技术可以预见会得到长足的发展。不过跨屏网推出的无密码登录功能可能和他们不太一样,当你登录跨屏网的后台会发现后台中控台页面增加了一个“免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地址”,你只需要复制这个地址,粘贴到浏览器即可以完成登录直接进入后台。当然,你也可以把地址发送到微信,在微信中点开这个网址一样可以秒开后台,非常的方便。
并且跨屏网后台提供的无密码登录地址是非常安全的,它的安全性和输入账号密码登录一样,所以也不要轻易把这个登录网址随意发给别人,跨屏网的无密码登录功能最初是为了方便手机下登录的,因为跨屏网主打电脑手机自适应,但是手机登录后台的时候输入非常不方便,所以便开发了这个无密码登录功能。
目前已经公测一段时间了,去后台找找,并且试试吧,你应该会喜欢这个功能的。
无密码登录技术科普
无密码登录技术学名FIDO(Fast IDentity Online线上快速身份验证),是一种摒弃密码登录,采用生理特征登录的方式,比如指纹,虹膜等,FIDO认为,密码身份验证是最大的安全问题之一,所以倡导免密码登录。不采用密码验证身份的话,就算别人拿到了你的密码,也无法登录你的账号,也就加强了安全性。其实这个也很好理解,现在的扫一扫登录、指纹识别、人脸验证、U盾、NFC芯片、语音识别、以及之前升级Windows11时需要的TPM可信赖平台模块,都是在FIDO的协议标准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