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战2掘洞悬崖(江岭村太行山上待飞的凤凰)
激战2掘洞悬崖文章列表:
- 1、江岭村太行山上待飞的凤凰
- 2、徐国夫将军回忆——三纵九师打西丰扬了军威
- 3、距西安2小时,这一关四山五大景区送给爱玩的你
- 4、古屋、古树、古道、古寨,焦作有个小山村,一草一木都有故事……
- 5、八路军摸金校尉,掘洞炸城,嘴上含水,喷湿墙壁锯墙缝
江岭村太行山上待飞的凤凰
焦作树龄最大1800年古槐
刘家大院精美的石刻
栓马石
本报记者 王龙卿
“江岭村历史悠久,自然风光很美。村里有上千年的古树,有古朴的石头房,有雄伟的大峡谷,有许多历史传说,还有千年石刻和古寨。秋季,周围红叶满山。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江岭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理好思路,逐步推进,有关部门应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休闲养生地。”9月8日,中原智库主任陈思桦如此评价博爱县寨豁乡江岭村。
中原智库专家考察
江岭村位于太行山上,距博爱县城17公里,距青天河景区15公里,辖老马岭、南江岭、北江岭、原背4个自然村。
江岭村的历史底蕴深厚。明朝时期,姜姓人家在此居住,村名为姜岭。清道光五年的《河内县志》上,这里仍为姜岭村。后来,姜岭村被改为江岭村。
史书也记载了老马岭、原背两个村名的来历。当初,有马姓人家居住岭下的沟里,村名叫老马沟。后来,村民将村子迁到岭上,便把村名改为老马岭。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记载,清初,原姓人家迁到这里定居,原背村由此得名。
航拍江岭
从老马岭沿山路西行经南江岭至原背,道路较为平坦。这里属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层峦叠嶂,美不胜收。原背村西边是丹河峡谷,景色优美。藏兵洞、马道沟、扳倒井、好汉坡、佛爷嵝,每个地方都有美丽的传说。宋寨洼、无底洞、鼻脊孔、碓臼坪等地方的自然景观十分美丽。
在江岭村,有古屋、古树、古道、古寨,处处有故事。
古老的石屋
过去,江岭村的村民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石头垒房,不仅经济、结实,而且冬暖夏凉,十分宜居。目前,江岭村里较为完好的石屋约有30座,可供开发的有20座左右。在博晋公路旁、老马岭村的刘家大院规模较大,是个三进古民居,石雕十分精美,是江岭村石屋中的精品。
江岭村有11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国槐,千年以上的有3棵。在原背村,有3棵古国槐,树龄较小的也有约600年,树龄最大的约1800年。3棵树相距仅十几米,树冠庞大,十分壮观。这些古树,是江岭村的历史记忆。树龄约1800年的国槐是我市目前已知树龄最大的国槐,高约16米,4个成年人拉着手才能勉强合抱。虽然经历了约1800年的岁月,但这棵国槐依然枝叶茂盛、生机勃勃。
村中古树众多
江岭村有古井6眼,有3眼村民还在使用。树龄约1800年的国槐下有一眼古井,今年夏季,大雨冲走淤泥,露出了井口。村里人说,古槐有古井的相伴,才生机盎然。
江岭村的一眼古井旁有一通碑,上面的文字记载了一段历史。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部分唯利是图之人掘洞取煤,严重影响村民的用水安全,村民奋起保水。据碑记所载,村民多次到河内县衙告状,最终打赢官司,力保饮水安全。
三官庙
在原背村下面的山谷中,隐藏着一个大石洞,叫藏兵洞。相传,元末明初,战乱不断,村民为躲避战乱,经常躲在藏兵洞里。此外,这里还有一个无底洞,洞口垂直向下,深不见底。
江岭村西邻丹河,一旁的古丹道是古代连接晋豫的交通要道。
江岭村古寨位于山巅,与丹河对岸的九渡宋寨共同扼守着古丹道,是历代兵家要地。
在抗日战争中,江岭村村民也遭受劫难。1942年秋,日军从博爱县城出发,向北进攻,遭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的顽强抵抗。经过激战,第四十军抵挡不住日军的猛烈进攻,撤退至现在的寨豁乡小底村一带。日军向北推进时,烧毁江岭村民房20余间。
山上小米熟了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岭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村在市委宣传部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大力发展经济,逐步完成了从矿产开采到林果种植的产业转型。村里依托青天河景区,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特色种植、养殖带动观光、采摘活动,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江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胜利说。
江岭村,正逐步焕发出青春和活力,以美丽的容颜迎接八方来客。
江岭梯田
记者 王龙卿
徐国夫将军回忆——三纵九师打西丰扬了军威
徐国夫 军旅警营 今天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徐国夫将军回忆录:三纵九师打主攻,西丰之战扬军威!
1946年10月的西丰之战,让我三纵九师美美地吃 了一回肉。这顿肉吃得我们全师将士满嘴流油,扬眉吐气!我作为此次战斗的组织者、指挥者,将真实交给历史,虽迟缓些,但终究有了这个机会!
记得当年肖劲光大将爱说这样一句话:战斗,必然有吃肉的,有啃骨头的。他所说的吃肉是指担任主攻,直接与攻击对象战斗;啃骨头一般指外围 ,警戒打援。当然谁都想吃肉,谁都不想啃骨头。所以每场战斗都为想吃肉而不想啃骨头而争得面红耳赤。师与师争,团与团争,营与营争,连与连争。这一个“争”字,争出了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不怕牺牲,勇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1946 年 10 月,发生在沈阳、四平、梅河口这 个三角地之间偏北的西丰战斗,让我九师美美地吃了一回肉。这顿肉吃得我们全师将士满嘴流油,扬眉吐气!早在四个月前的 1946年6月 6日在美国将军马歇尔的调停下,国共双方就东北战场达成了休战15 天的协议,7月12日正式生效。 关外不打,关内不停。6 月 26 日,蒋介石下令大举进攻中原地区,全面内战爆发。马歇尔急眼啦,一个电话打给杜鲁门,武器禁运整一年。 其实马歇尔没弄明白,国民党同意东北休战,表面上是给了马歇尔面子,实际上是国民党军队战线过长,兵力不够,缓兵之计而已。一旦养足精神,腾出手来,又要打得天昏地暗。停战协定本来是7月12日生效,按杜聿明的脾气,不打到7月12日零时他是不会罢手的。
上一次停战即使到了停战协定生效时间,他也偷偷摸摸没停了小鼓捣。这一次他表现的特积极,6月7日就停战了。15天到期,不行,再加8天,累计23天啦。还不行,还得停,一直停到 9月,共停了100多天。杜聿明在东北停战期间一天也没闲着,招降纳叛,抓丁拉夫,剜肉补疮,补充整编,其兵力达到 7 个军的正规部队和相当于 20 个丙种师的地方武装,总兵力达 40 多万人。是时,我军也进行了整编,共编 5 个纵队,10 个独立师和一些独立团,计 23万人。无论是从人数上还是装备上我军依然处于劣势。 这时总部获得情报,敌人准备北渡松花江,意欲攻取哈尔滨,占领黑龙江各要害城镇。 凭借松花江挡一下,挡不住再撤不迟。这是林彪当时的打算。 怎么挡?前打后拉! 林彪命三纵的程世才和罗舜初派人到敌人后院放把火。在柳河县城西北角的一座民宅里,程世才司令员、罗舜初政委,还有曾克林、唐凯、解方等纵队领导,召集各师的领导来开作战会。是时,宁贤文同志任九师师长,我仍任副师长,谭开云继续任师政委,蓝廷辉任副政委,茹夫一任参谋长,郑为之任政治部主任。由于宁贤文有病住院,纵队命令我全权指挥全师作战。
实事求是地讲,从这时开始到四保临江结束,这段时间我九师是比较辉煌的时期。可以说:兵强马壮、政通人和!蓝廷辉、茹夫一不用说,打仗都是硬手。谭政委、郑主任都是知识分子出身,不仅做政治工作有一套,带兵打仗也不外行。三个团的团长,二十五团团长郑志士,二十六团团长夏克,二十七团团长魏振华打仗都是不要命的手。有这么多虎将高参,我这个指挥就好当啦! 参加纵队会议之前,我问纵队解方参谋长开什么会,他告诉我纵队决定攻打西丰,拉住杜聿明的腿,不让他过松花江。我一听赶紧跟他说: “梅河口那顿‘请客’让一九五师给搅了,这回西丰这块肉你给我,就算顶啦!” 解方听完笑着说: “好哇,你老徐记性不错呀,那顿客虽然没坐下来吃,我不也给你送上去了吗?” “不算不算,这回算!” “这件事不是我一个人能说得算的,马上就开会大家研究嘛!” “你是专管打仗的官,我知道司令员、政委都很尊重你的意见,我这个指挥刚接手,你也得扶一把呀!” “老徐,西丰这一仗可不简单哪,关系到能不能把杜聿明拖住,不让他过松花江的问题。你有把握吗?” “你看看,在鲁西北打日本的时候,别人叫我专打仗的副团长。那时候团长身体不好,其他有些单位也缺指挥打仗的干部,我不仅指挥自己的团, 王近山副旅长还常常让我到别的团指挥战斗。到东北这些事你都知道,你还信不过我吗?!” “那好,开会时我可以为你说话,不过关键还得靠你自己,七师的邓岳你们是一起上来的,那伙计也冲得很哩,看你能不能争过他吧。” 会议开始,果然是一场好争,三个师互不相让,都想吃肉。争得最厉害的正是七师师长邓岳同志。好在我列了一大堆理由,又有解方的“后门”,这块肥肉终于让我九师争来了。
程世才司令员让解方参谋长宣布作战部署: 九师担任此次西丰之战主攻;七师进入石河驿、乌龙岭地区阻击西安方向出援之敌;八师进入谢家营、北山城镇一线阻击梅河口方向出援之敌; 独立二师进入太平岭一线,独立三师进入拐磨子一线阻击四平、开原出援之敌,以保证主攻部队侧翼安全,并相机支援主攻; 10 月 2 日 21 时发起总攻,力争4 日早 8 时前结束战斗! 接受完任务,我们立即返回部队。
回到师驻地后,我们立即向营以上干部传达了纵队西丰作战的部署和决心。营团干部们听到我师担任主攻,立刻如热油浇水炸了锅,有的狠命拍巴掌,有的在地上跳高……,高兴得不知怎么好。热闹了一阵子,有人就开始争任务啦。 “副师长,主攻任务可得归我们团!” ’ “副师长,前一阵子我们净打援啦,这回你不 能偏心眼!” “副师长,主攻任务不给我,你干脆把我撤了 算了!” …… 不光我,谭政委、蓝副政委、茹参谋长、郑主 任他们几位也都同时受到“围攻”。不太宽敞的小 屋,简直要把房顶拱起来啦。我的嗓门在全师是出名的大,此时喊了老半天才勉勉强强消停下来。大声的没有了,小声嘀咕还不断。
我一看赶紧说:大家不要急,目前对西丰城的情况我们还不完全清楚,所以这个战斗决心还无法下。现在最主要的不是谁来担任主攻的问题,而是搞好战前动员,把战士们的积极性都调动起来。 这时有人插话说,不用动员,保准没问题,战士们早就把劲鼓得足足的了…… 谭政委把话接了过去。 “同志们,大家要充分认识到这次战斗的重大 意义,他不仅仅是我们师的荣誉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我东联总部及北满根据地能否保得住的大问 题……” 我接着说: “我们打得好,打得重,打疼了杜聿明,他就顾不上抬腿过松花江,就得在南满、西满、东满与我们周旋,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通过前段时间的诉苦运动,大家的思想觉悟提高得很快,杀敌报国的激情都很浓,这很好嘛。但是要注意,我们光凭激情是打不了胜仗的,还要有过硬的本事。
前段 时间在大练兵活动中,我们师在全纵队打了炮,二 十六团得了头名状元,其他两团成绩也不错,这很好。但光个人技术好还不行,还要研究整体配合整体作战,要把‘东总’提出的‘一点两面’、‘三 三制’、‘三猛战术,、‘三种情况三种打法’、 ‘四快一慢’、‘四组一队’这些战术问题研究明白,练熟练精。目前重点研究中长铁路和平梅铁路之间,北有高地,南临寇河,为南北窄、东西长地势。此城四门破损,但石墙尚存。守敌为新六军所辖的青年远征军二 0 七师的工兵营。因刚刚扩编,由营变团,团长周强民上校。另外,城内还有一八四师补充营和地方保安团一个营,总兵力为 1300 多人,相当于一个正规步兵团。敌人自进驻后,加强了城池修建,主要通道都有碉堡和重火力网。城周有电网、鹿砦等,防御较完备坚固。
10月晚秋,北满大地一派繁忙景象,彤红的高粱穗子如狐狸尾巴,雪白的玉米棒子似成人的小胳膊,有的已经割倒,有的只剩秸杆还戳在地里。中青年都参加支前,老人、孩子和妇女们忙得不亦乐乎。瑟瑟秋风吹得庄稼秸杆簌簌作响,远天碧蓝, 近山绿黄,一丝丝的凉爽让急行军在黄昏中的战士们感到阵阵惬意舒心。
一会儿,黑云随着夜幕一起飘过来的,渐渐地,就下起了细雨,由小至大,绵绵不断,这给我们的行军造成了极大不便。但战士们的激情依然不减,滑倒了爬起来,走不动了,相互搀扶……尽管如此,前进速度还是受到影响。
我看了看表,糟糕,看起来 21 时发起攻击,虽然勉强可以赶到,但一点准备时间也没有了。我想,这不行,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便立即与纵队首长联络,汇报了当时的情况。纵队首长指示:鉴于各路受雨影响均难按预定时间到达指定位置,故决定总攻时间向后延 2 小时,务于 23 时发起攻击。这么一变动我就放心啦。
20 时 50 分,我们来到西丰城外围,已经看到城里明亮的灯光。这时,夏克团长按照事先布置, 要派爆破组炸断通往城里的高压电线。我嘱咐道:不要慌,攻击队伍进入攻击地点后再炸不迟,电线一断,立即发起攻击,给敌人造成心理恐惧。二十六团渡过齐腰深的寇河,静静地接近了西城敌外围据点。 这时随着一声轰鸣,城里和眼前的敌据点灯光皆熄。我知道,高压线被炸断了。与此同时,二十六团一部向外围敌据点发起攻击,另一部带着事先准备的斧、锯、钩杆、大剪刀等,清除电网、铁丝网、鹿砦等障碍,向城内发起进攻。 进攻外围据点的部队约一个小时就完成了任务,立刻也加入了攻城行列。这时我听见城东的枪声异常激烈,东、北、西 远方也传来枪炮声,我知道,二十五团攻城营与敌接火,敌人援兵也已经开始出动。 我拿起电话问夏克: “你那里怎么样,有困难吗?” “报告首长,进展很顺利,外围已经肃清,全团已经冲进西门,正在与敌进行巷战争夺。” 我又接通二十七团,团长魏振华气呼呼地说: “妈的,黑灯瞎火一营和三营造迷瞪啦,攻了半天攻错了方向,我把营长骂了一顿,现在已做了重新调整,待炮火支援一下,立刻重新发起攻击。” 我说道:“不要急,忙中容易出乱的,你把攻击人员准备好,我马上让炮兵给你们开路。” 很快,城北高地传来隆隆的炮声。
这时二十五团郑志士团长来电话:“我团三营开始攻击还顺利,当抵近东门时,被寇河阻断,河水约米把深,河宽约四五米,按说没啥大事,就是对面小楼敌人的火力太猛,河上的水泥桥桥头堡也很坚固,派了几拨人都没靠近,我正在和臧营长想办法,天亮前一定过河。” 我说:“不能蛮干,尽量减少伤亡,我让炮兵营的黄宇营长到那里看看,你们共同想办法。” 我师炮兵营是由原炮兵连扩编后组建的。共有 3 门“九二”火炮和 20 多门迫击炮等,同时各团还有迫击炮连,应该说我师的炮火在当时东北我军各纵队中还是比较厉害的。尤其那个炮兵营长黄宇可是个不简单的人物,攻城时他把大炮放平了射,正如当时有人说的“大炮上刺刀”,为拔除火力点起了很大作用,也为部队减少了伤亡。后来海南岛渡海作战,他出主意,渔船上安火炮装了好几艘土炮艇,更是首功一件。
黄宇和教导员王洪超接到指挥部命令,立即赶到二十五团三营阵地,商量一阵之后,他们把大炮卸开,人搬肩扛,从 2000 多米外运到了营阵地前。一个多小时后,在 30 米外对准敌火力很强的小楼连续几声轰响,敌人的轻重机枪顿时变成哑巴。桥头碉堡里的敌人未等尝到大炮上刺刀的滋味就弃阵逃回城内。二十五团紧追着敌人的脚步也进入西丰东门。 只是战斗中炮营王洪超教导员不幸光荣牺牲,使我新组建的炮兵营失去了一位优秀的政工领导干部。 3 日下午,二十七团在茹夫一参谋长与魏振华团长带领下,全部攻占北山 266 等 8 个高地,然后留下一部守卫,大部居高临下冲入城内,加入激烈的巷战。 巷战十分激烈,战士们几乎是一座房一座房地与敌人争夺。 西丰城主街东西走向,南北横街交错有序,还算整齐。敌人的布防是:保安团防守外围据点,二 0 七师工兵营重点防守东门及城北一线,一八四师补充营重点防守西门及城南一线。敌团指挥部设在市中的德盛源二楼里。
3 日上午 8 时前,敌人除一部被歼被俘,大部退至城内。城内敌人沿街布防, 每条街口都筑有比较坚固的水泥碉堡、暗堡,并利用民宅、作坊、高墙、沙袋等沿主要街道对应形成交叉火力网,无论十字街、丁字街、人字街、一字街,所有街口都由铁丝网和杂物堵塞封闭。每座碉堡多则一个班、少则七八人,每个火力点三五人,重点位置皆配有轻重机枪、掷弹简,城中广场设有炮兵阵地,大口径火炮七八门,火箭炮两门;追击炮除主阵地外,各街口、主要院落也有布防。 新六军不愧“王牌军”,这二 0 七师又称“青年军”,绝大多数是抗战时期应召入伍的初、高中 学生,训练有素,装备精良。进东北前,随军远征缅甸,与日军作战甚为勇猛,战绩不俗,故而狂妄自傲,目中无人,不仅没把我民主联军放在眼里,即便国民党的其他部队也瞧不起。保安队由城外向城内撤退时,这“王牌军”开枪扫射,逼迫其与我军对战。保安队的一个排长被俘后说: “工兵营这帮王八犊子真他妈狠,我们顶不住了往城里撤,他们开枪就打,开始我们还以为你们八路军进城了呢,细一看,原来是这帮狼崽子。我们这个气呀,跳脚骂,×你祖太奶,老子们投共军去。我们有不少弟兄都死在他们枪下!”这个排长越说越气,上去就给工兵营的一名被俘连长一个嘴巴子,这个连长也不示弱,立即回敬他两拳,接着两伙俘虏打起了群架。开始两个俘虏对骂时,我们的战士还看热闹,此刻见他们动起手来,赶紧上前制止: “别掐啦,狗咬狗一嘴毛,有本事用在战场上,何至于打败仗当俘虏啊!” 我们战士这么一说,俘虏们都耷拉着脑袋,蔫了。巷战十分激烈,我军为了减少伤亡,就在墙上 掘洞推进,一座房一座房地与敌争夺。敌人地堡枪 眼只能平射,不能打高。二十五团的战士们就用长木杆竹竿挑着爆破筒、炸药包爆破。二十七团从城北突入后,一度被敌三个重火力点阻拦,冲了几次冲不上去。
魏团长急了,叫来炮连连长说: “大炮可以上刺刀,迫击炮行不行?” “没试过!” “试一试!” 一试,也行,魏团长乐啦,在电话里跟我说: “首长啊,迫击炮上刺刀挺管用哩,敌人的火力点让我敲掉啦!” 我给予了鼓励和表扬。激战至 3 日夜,大部街道巷口被我军占领,所剩敌百十余人带着 10 多挺重机枪退入团部所在的德盛源商店的小楼里。楼顶是城内的制高点,楼下筑有碉堡群,所有通道有重重叠叠的铁蒺藜,周围是层层密密的民房和建筑物。敌人凭借地势之优,以重火力疯狂阻击,我军攻了几次攻不上去。 蓝廷辉副政委在电话里说完这个情况,我拉起谭开云政委说:“走,看看去,什么屌王牌,这么顽固!” 几个参谋阻止说:“战斗还在打,太危险了首长,出事怎么办?” 谭开云政委也不太同意: “要去我去,你是战斗的总指挥,帅不离位,你离了帅位怎么指挥?!” 按原来的脾气,我早冲到前面去了。从六安暴动开始,每一仗攻击时我都在最前头,撤退时都在最后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危险,什么叫害怕。敌人的子弹也不知怎么飞出来的,打了19 年的仗,恶仗险仗、小仗大仗、好仗坏仗记不清多少次,除手上脚上受了几回轻伤外,管用的部件从没碰着过。
战争年代我最瞧不起的就是那些听到枪响甚至枪没响就借故往后钻的人,说起话来满嘴冒白沫,比唱的都好听,好像胜仗就是他打的,败仗他没打或没 按他的主意打,战斗时光知道指手画脚,就是不敢靠前。今天干工作,这样的人也还是有的,两片嘴支个大肚皮,能说不能干,让群众瞧不起。因为我战斗时爱靠前,让上级首长多次批评,我也每每检讨,但总是检讨完接着犯,有时正在检讨,发生战斗立刻就又犯,所以回来二“错”归一总检讨。现在成为师一级指挥员,身份与前不同, 自知责任也与前不同,再不能像营连干部时直接带着兵冲啦,但“靠前指挥”依然是我的习惯。 师指挥所设在距城一华里的地方,当时参谋们和一些干部都反对。我知道他们都是出以公心,出以对我安全的考虑。但我有我的主意,我一向认为 距敌远近不是安全的主要因素,零枪散弹照样死人,有时距敌越近反到越安全。我说:“部队已经突进城内,我们在后边,具体情况不了解,光凭电话怎么指挥啊。” 我这么一说,谁都无法再拦了,我和政委还有作战参谋一行在一个排的保护下,骑马向城内奔去,指挥部也随后跟进,设在德盛源东南 200 米的一座民房里。 此时已到午夜。
我一到,夏克就跟我详细汇报情况,我一边听,一边看四周的地形。这是一座砖石结构的楼房,砖是日伪时期的大青砖,比现在的红砖结实。虽为上下两层,但比现在的二楼高许多。 东西一连多家商店、作坊,南北虽有街道,但为我重机枪封锁,用炮轰击,必然殃及群众住宅。这时,我又想起百团大战时的办法,对夏克说:“你选几个打得准的射手来,专门瞄准敌射击口,掏他的机枪射手,同时准备好爆破炸药,敌人换人的时候,迅速冲过窄街,接近德盛源。” 二十六团在前段大练兵时,射击比赛全纵队第 一,所以“神枪手”不缺。夏克让团参谋长很快带来十多名,定好位置,选好方向。同时,后来成为 “爆破英雄”的三营九连八班战士吴德贵和班长王昌富,也准备好一个 70 多斤重的大炸药包隐蔽在临街的一堵高墙后。政工干部们开始喊话:“工兵团的弟兄们,你们已经被包围了,不要再为蒋介石卖命啦,赶快投降吧,我军优待俘虏!” “你们打日本是光荣事,现在打内战就是可耻事啦!” “你们的援兵被我们挡住啦,等援兵是等不来的,廖耀湘来了也救不了你们。” “我们现在不是攻不进去,而是希望你们爱惜生命,爱惜周围的百姓,主动走出来投降,罪减一等!” 德胜源商店里不时传出阵阵骚乱,隐隐约约可以听到有人在声嘶力竭地叫骂。后来才知道,这个叫骂的就是敌上校团长周强民。周强民20 多岁,福建人,长得很标致、很精干,正是年青气盛的少壮派,所以高傲狂妄,目空一切,属下有的官兵怯阵,他亲手枪毙 10 多人,简直就像疯子一样。我军喊话,开始敌人无反应,后来他们也喊:“穷八路,我们王牌军没学过投降,誓死效忠党国,宁肯杀身成仁!” “我们的飞机很快就会来的,飞机来了让你们穷八路尝尝挨炸的滋味!” 敌人的飞机确实来了,但因为夜间,又因为我们与敌人很近,还因为我们的机枪也不是吃素的, 所以在城外扔了几颗炸弹就飞走了。这时我气愤地说:“瞄准敌射击口射击!”顿时我 10 多名“神枪手”一起开火,使几个射击口机枪成了哑巴。趁此时机,吴德贵、王昌富,还有另外两个爆破组同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过窄街接近德盛源小楼。蓝廷辉、夏克又命令轻重机枪同时开火,掩护爆破组前进。吴德贵利用断墙残壁跳跃着躲避敌人射击,终于把大炸药包放在小楼的窗台上,用香火点燃导火线,立即向后撤去。 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小楼被炸掉一大角, 楼板塌嘣,烟尘冲天,石雨如雹,一部分敌人坐了土飞机,四肢和脑袋分了家,五脏六腑挂在树上墙上,到处都是,其状确有些惨不忍睹。然而在特定环境下我们又如何仁慈得了呢!战争本身就是残酷无情,你死我活! 我军战士冒着如雹似雨的散落物和刺鼻的烟尘,冲入残塌的德盛源商店,未死之敌均成我俘虏。 周强民被炸断一条腿,卫生员给他做了简单包扎后, 夏克叫来一副担架,让民工抬着送往我后方医院。 两名民工来到近前一看,是“中央军”的官,立刻瞪着眼睛骂起来:“狗杂种也有今天,一棒子打死算啦,没工夫抬他!” 这时谭开云政委走过来拍着民工们的肩膀说:“优待俘虏是我党我军的政策。虽然他是敌人,但现在就是俘虏了。我们是讲革命人道主义的军队,他伤的不轻,不快些送到医院抢救,怕保不住命了,你们辛苦一下吧!” 两位民工听完,互相对望了一会儿,其中的一人说: “既然首长这么说,我们就抬。”说着抬起担架就走,一边走还一边说: “人道人道,你跟他讲人道,他跟你讲人道吗……” 打扫战场时我军从废墟中扒出 30 多具敌尸体, 还有一些满面灰尘、浑身是血的伤兵。我军卫生人员给他们做了简单处置后,即派牛车将重伤员送到敌平岗据点治疗。此次战斗3000 多名群众抬着 1200 多副担架,赶着 200 多辆双胶轮大马车,从附近的东丰、西安各县随我师一路来到西丰城。他们抢救我军伤亡人员奋不顾身,运送担架舍生忘死,给我前线官兵以极大支援和鼓励,为西丰战斗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46 年10 月 4 日上午8 时,西丰城攻坚战斗全部结束,共 33 个小时。歼西丰城守敌一个团,援敌1 个营又 4个连,毙伤俘敌上校团长以下 2000 余人,并缴获敌枪、炮、弹、车、马、粮、被服、药品等物资一批。这一仗,有效地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烟,也让“王牌军”再一次尝到了我虽不称“王” 的九师官兵的威力。 战后,东北民主联军总部来电:你们收复西丰和附近煤矿区,歼灭守敌及增援之敌一个营(还有 4 个连),这一胜利是对破坏停战协定背信弃义之蒋军以有力打击,也是给企图进攻哈尔滨之敌有力打击,给进攻张家口之敌以有力的回答,望你发扬艰苦与勇敢的精神,为保卫东北解放区而斗争,为粉碎敌人之新进攻而斗争! “东总”来电嘉许,我心里特别高兴。尤其感谢纵队首长,让我这个副师长指挥的部队,抢到了打主攻的任务。杜聿明也没再打哈尔滨而是大军南下。西丰一战就如热油锅里浇了水,竹竿桶了马蜂窝,立马让驻守沈阳的东北行营和东北保安司令部炸了营。紧接着国民党北线作战的 5 个师铺天盖地、劈头盖脸地扑过来。好在我们只在西丰待了两天,于 10 月 6 日就撤至沈吉线以南的柳河、大荒沟、南山城子地区。敌人在西丰扑了个空,就更恼火啦,拿山城镇、草市、英额门、清原出开了气。
距西安2小时,这一关四山五大景区送给爱玩的你
辛苦了这么久眼看就要放长假了
一看自己干瘪的钱包
一阵悲伤突然涌上心头
一想到会有那么一部分小伙伴
和小仙女处境相同
将要放弃远方
就更是悲伤逆流成河了
于是小仙女放下一切
只为寻找一个不用远方
就可以完美度假的地方
灵宝“一关四山”五大景区
不用去远方就能拥有的人间仙境
灵宝“一关”之函谷关
函谷关建于春秋战国之际
因在谷中 , 深险如函而得名
东自崤山 , 西至潼津 , 通名函谷 , 号称天险
这里曾是战马嘶鸣的古战场
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剑门关齐名
相传老子在此著述了五千言《道德经》
所以后人又将此处看作是道教的朝圣之地
主要景点有太初宫、函关古道、
道圣宫、道家养生园、藏经楼等
无论你喜欢哪种类型的风景这里都能满足你
关城遗址
关城遗址上已经没有完整的建筑了
但它的存在却是古文明最好的见证
函谷关东门关楼
原关楼已经不在了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是92年所建的复古建筑
登上函谷关楼,放眼望去是绵延不绝的秦岭山脉
岭下一条河流,波澜不惊,紧紧依偎
函谷古道
在关楼的背后古道蜿蜒盘旋向东伸展
悠闲的清晨沿着古道去追寻一点历史硝烟
仿真的遍野狼藉,满目疮痍会让你
依稀感受到刀光剑影、血雨腥风的压抑
太初宫
太初宫位于函谷关东城门右侧
是为了纪念老子著写《道德经》而建
当你看到这座紫气东来的殿宇
是怎么都没办法将它
与血雨腥风的雄关联系到一起的
精彩看点
大型实景演绎节目《玄宗祭祖》
在函关古道内上演的《桃林大战》
在老子广场观看《周礼表演》
灵宝“四山”之“燕子山”
燕子山被称作是灵宝后花园
这里森林覆盖率高达96%
主峰海拔1497 米,平均海拔1080 米
是一座四季怡人的天然氧吧
(燕子山的来历)
据地质学家考证
距今3.5亿年至2.8亿年
石炭纪时期
塔里木绝大部分被海水淹没
乌什位于浅海区
水深只有几十米
海底生物繁多
而海底生物中
又数石燕海相贝类最多
他们体形宽
很象展开双翅的飞燕
属腕足动物
在地史时期已灭绝
距今2.58亿年至2.3亿年间
发生了一次十分强烈的地壳运动
海水退去后
这些海生生物也就成为海相化石
"燕子山"也由于山石中
有很多石燕类贝壳化石而得名
(燕子山的传说)
相传西汉末年
大司马王莽权倾朝野
毒死了年仅十四岁的
末代皇帝汉平帝
篡夺了帝位
刘秀以"兴复汉室"为名率绿林军起兵南阳
讨伐王莽,两军激战于白河滩
刘秀兵败,被王莽大军追赶
刘秀逃往西北深山至此
(今忘忧谷第一道石门)
眼看王莽追兵逼近
刘秀走投无路之际
哀呼:"谁能救我也"
突然轰的一声石门大开
刘秀喜极,夺路而逃
行至不到百米
又被石山挡住去路
刘秀又呼:"谁能救我也"
又听轰的一声石门大开
刘秀慌忙夺路而逃
行至不到三百米
再遇石山挡路,追兵将至
刘秀再呼:"谁能救我也"
再听轰的一声石门大开
刘秀仓惶而逃,逃至百米
石山第四次挡住了刘秀的去路
刘秀百呼,石山一动不动
王莽追兵已至跟前
刘秀瘫坐在随行大将耿弇拔剑劈开的石椅上
仰天长叹:"天要灭我也"
只听叽叽喳喳
一群燕子从上空掠过
悬崖绝壁上裂开一条栈道
刘秀率余部顺着栈道
沿着燕子飞去的方向上到了山顶
再看燕子不见踪影
只见眼前一个山洞
就是这个雷震子洞
刘秀率残兵钻进洞中
洞口巨石轰然塌陷盖住了洞口
挡住了王莽追兵
王莽追兵准备掘洞穷追
这时天降巨石吓跑王莽追兵
刘秀从洞中得以逃脱
数年后刘秀率3万兵马
以少胜多打败王莽42万大军
取得昆阳(今河南叶县)大捷
建武元年10月
刘秀换朝东汉建都洛阳
为感念当年落难时的领路神燕
赐封此山为燕子山
赐封四道石门分别为
喜门、财门、福门、转运门
赐封上山神道为天路(天子路)
赐封雷震子洞为燕子洞
赐封洞口巨石为退兵石
赐封石椅为龙椅
赐封此谷为忘忧谷
走进公园两侧秀峰林立,净潭棋布
参天古木,星罗棋布
两条奔流不息的溪流
像玉带一样串起大小十余处瀑布
在这里你还能看到人工森林
高大挺拔的,相互差绕着向上攀升的
各种奇花异卉争相开放
春来百花齐放、尽争春色
夏临鸟语花香、清凉舒适
秋到满目红叶、层林尽染
冬至雪压青松、树挂冰凌
一年四季、气候宜人、气象万千
如果你想寻一处远离都市喧嚣
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便来这里
这里春可赏槐花、夏可避酷暑
秋可观红叶、冬可戏瑞雪
当然不能少了娱乐项目
在小仙女看来,到燕子山必玩的就是漂流了
漂流处处有但是一路两侧
被树木护送着的只有燕子山了
灵宝“四山”之娘娘山
娘娘山又名女郎山
位于灵宝市西南10公里处
是小秦岭山脉的最东端
娘娘山自然风光优美
与函谷关,亚武山一起构成了灵宝市的
“品”字型黄河旅游热线
(关于娘娘山的美丽传说)
相传汉时
山下有李姓二女
年及婚嫁,母欲择配,终不允
母曰:妇人以夫为家,未有终身不嫁者
二女指山曰:此即吾夫家也
遂逃至山巅,后偕其母羽化而去
常呼风唤雨,广降甘霖
造福百姓,因而又名夫家山
长久以来关于娘娘山的传说也是众说纷纭
使娘娘山成为豫西人民心目中的神山
山顶娘娘庙,黄天墓、捞儿撵等景观
都留下了极为丰富的人文故事
这里除了美丽的传说还有美丽的风景
也有丰富的矿藏被称作“一座地质博物馆”
娘娘山是一座独立完整的山峰
山峰陡峭,山上奇石怪林
眼睛所到之处无一不让来人惊叹
你一定没有见过这么大面积的石瀑布
也只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才能雕刻出如此壮观的景象
在峭壁间留下一缕缕水墨印记
彩虹谷也是游人必去的景点之一
在山涧中“架起”一座彩虹桥
让整座山多了一份神秘
让置身于山间的游人以为看到了神话
灵宝“四山”之汉山
灵宝汉山位于河南省灵宝市
河西村的秦岭之中
被誉为“中原第一峰”
这是一片梦幻般的自然山水风景区
山清水秀、云雾缭绕、峰峦叠嶂
所到之处无一不让人心旷神怡
在这里你可以观光旅游
也可以凭吊访古、朝圣进香
是休闲度假的绝妙去处
(关于灵宝汉山的传说)
相传真武大帝原是古时净乐国的太子
却不愿继承王位,只潜心道行
其母要儿子继位
真武大帝不从母命
跨过黄河来到汉山
母亲在后面大声呼喊儿子回来
但真武大帝决心已定
站在汉山金顶之上捂住了耳朵
母亲知道儿子不会回头
便在一座山峰坐下看儿子悟道
但是她呼儿的喊 声却长久在山中回荡
“喊山”(汉山)因此得名
灵宝“四山”之亚武山
亚武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
除了怡人的风景,浓厚的道教文化
更是人们趋之若鹜的理由
这是一处可供游览、避暑、疗养
科研的山岳型风景区
这里森林覆盖率是95%以上
空气清爽、是一绝佳的天然氧吧
亚武山文化可以追溯到唐朝咸亨年间
山上有众多的唐代古建筑
历经岁月的打磨又经后人维修
现今留存的庙宇宫殿有二十余座
奇山秀谷、怪石异林
所有的生物都为这里的神秘色彩
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一个个奇幻的传说
更是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
世间美景太多
唯有自己亲自用脚步丈量
才能体会那美丽风景背后的故事
古屋、古树、古道、古寨,焦作有个小山村,一草一木都有故事……
“江岭村历史悠久,自然风光很美。村里有上千年的古树,有古朴的石头房,有雄伟的大峡谷,有许多历史传说,还有千年石刻和古寨。秋季,周围红叶满山。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为江岭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理好思路,逐步推进,有关部门应力争用3年到5年时间,将其打造成休闲养生地。”9月8日,中原智库主任陈思桦如此评价博爱县寨豁乡江岭村。
江岭村位于太行山上,距博爱县城17公里,距青天河景区15公里,辖老马岭、南江岭、北江岭、原背4个自然村。
江岭村的历史底蕴深厚。明朝时期,姜姓人家在此居住,村名为姜岭。清道光五年的《河内县志》上,这里仍为姜岭村。后来,姜岭村被改为江岭村。
史书也记载了老马岭、原背两个村名的来历。当初,有马姓人家居住岭下的沟里,村名叫老马沟。后来,村民将村子迁到岭上,便把村名改为老马岭。清道光五年《河内县志》记载,清初,原姓人家迁到这里定居,原背村由此得名。
从老马岭沿山路西行经南江岭至原背,道路较为平坦。这里属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范围,层峦叠嶂,美不胜收。原背村西边是丹河峡谷,景色优美。藏兵洞、马道沟、扳倒井、好汉坡、佛爷嵝,每个地方都有美丽的传说。宋寨洼、无底洞、鼻脊孔、碓臼坪等地方的自然景观十分美丽。
在江岭村,有古屋、古树、古道、古寨,处处有故事。
过去,江岭村的村民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石头垒房,不仅经济、结实,而且冬暖夏凉,十分宜居。目前,江岭村里较为完好的石屋约有30座,可供开发的有20座左右。在博晋公路旁、老马岭村的刘家大院规模较大,是个三进古民居,石雕十分精美,是江岭村石屋中的精品。
精美的石雕。
墙上的石质拴马孔。
江岭村有11棵百年以上树龄的国槐,千年以上的有3棵。在原背村,有3棵古国槐,树龄较小的也有约600年,树龄最大的约1800年。3棵树相距仅十几米,树冠庞大,十分壮观。这些古树,是江岭村的历史记忆。树龄约1800年的国槐是我市目前已知树龄最大的国槐,高约16米,4个成年人拉着手才能勉强合抱。虽然经历了约1800年的岁月,但这棵国槐依然枝叶茂盛、生机勃勃。
树龄约1800年的古国槐。
江岭村有古井6眼,有3眼村民还在使用。树龄约1800年的国槐下有一眼古井,今年夏季,大雨冲走淤泥,露出了井口。村里人说,古槐有古井的相伴,才生机盎然。
江岭村的一眼古井旁有一通碑,上面的文字记载了一段历史。清朝咸丰、同治年间,部分唯利是图之人掘洞取煤,严重影响村民的用水安全,村民奋起保水。据碑记所载,村民多次到河内县衙告状,最终打赢官司,力保饮水安全。
游客在欣赏古碑。
在原背村下面的山谷中,隐藏着一个大石洞,叫藏兵洞。相传,元末明初,战乱不断,村民为躲避战乱,经常躲在藏兵洞里。此外,这里还有一个无底洞,洞口垂直向下,深不见底。
江岭村西临丹河,一旁的古丹道是古代连接晋豫的交通要道。
江岭村古寨位于山巅,与丹河对岸的九渡宋寨共同扼守着古丹道,是历代兵家要地。
古丹道。(本报资料照片)
在抗日战争中,江岭村村民也遭受劫难。1942年秋,日军从博爱县城出发,向北进攻,遭到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军的顽强抵抗。经过激战,第四十军抵挡不住日军的猛烈进攻,撤退至现在的寨豁乡小底村一带。日军向北推进时,烧毁江岭村民房20余间。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江岭村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村在市委宣传部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大力发展经济,逐步完成了从矿产开采到林果种植的产业转型。村里依托青天河景区,发展乡村旅游,通过特色种植、养殖带动观光、采摘活动,不少村民走上了致富路。”江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闫胜利说。
江岭村,正逐步焕发出青春和活力,以美丽的容颜迎接八方来客。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龙卿 摄影报道
八路军摸金校尉,掘洞炸城,嘴上含水,喷湿墙壁锯墙缝
网络悬疑盗墓小说《鬼吹灯》系列曾经爆红,让“摸金校尉”这一曹操首创的名词变得家喻户晓。这一古老的行当虽然上不得台面,但一代代“摸金校尉”在上千年时间里,却摸索、总结、传承下来一些颇为独到的本领。这些本领若是用对了地方,其实还是有作用的。鲜为人知的是,在举世震惊的百团大战中,有些前“摸金校尉”,在榆社县城露了手绝活,为拔除这个坚固据点作出了突出贡献。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深入华北敌后,创建抗日根据地,放手发动民众,实施人民战争。从1937年9月至1940年,八路军从渡河东征时的3万余人发展为40万人左右。这其中有不少部队,实际上是抗战初期华北敌后自发成立的各色民众武装,在接受八路军领导后,逐步加以改造,成为新型军队。这样的部队,在接受改造前,成分非常复杂。但在国难当头之际,只要能团结抗日,八路军对这样的部队不带任何偏见和歧视,照样热情地予以帮助和改造。事实证明,这样的部队改造后,不仅成为坚定坚强的抗日武装,而且有时发挥了特殊作用。
1940年百团大战第二阶段,周希汉奉命指挥第386旅772团、16团攻取榆社县城。这是日军突入太行根据地的最前沿据点。守军是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1个中队,另有伪军60余人,加强了山炮2门、掷弹筒4个、重机枪2挺、轻机枪6挺,储备了足够一年使用的物资。
榆社县城的地形易守难攻,城的四面都不太适合于大规模攻击。县城东门是通往辽县的公路,日军以省立榆社中学及文庙等坚固建筑为中心,构筑了8个碉堡;城的南门外有一条丈余壕沟,沟外还有一个小山包,日军在此设有哨所;城的北面没有城关,但遍布着小沟和坟堆;唯有西门城关较大,房屋离城墙较近,可供部队隐蔽和攻城,但日军在此防守十分严密。
根据敌情,周希汉决定把主攻方向定在西门,以772团1个营配山炮1门,攻击西关西南角;以16团1个营配机关炮1门,攻击西关西北角。772团2个连攻击城南敌哨所,16团1个营在城北佯攻,另派1个连用火力封锁东门外敌碉堡,其余部队为预备队。
9月23日夜,攻击部队按部署朝榆社城方向运动。由于部队在正太路破袭战中连战连捷,干部中产生轻敌思想,夜间行军不绕过村庄,也不保持肃静。772团主力在接近西关时,惊动了狗。城头日军听到狗叫声后发射了几颗照明弹。772团来不及隐蔽,全部暴露在光亮之下,旋即陷入日军火网之中。各路攻击部队只得冒着炮火奋力推进。
八路军总部炮兵团3营8连将1门山炮架在鼓楼上,连开9炮但均未命中。战士们冲到城门下,因城墙太高无法攀登,手榴弹也投不进去;攻击南门外敌哨所的772团2个连,砍断铁丝网冲进去5名战士,但被日军火力压了回来;16团攻击西关西北角的营几次冲锋都未能得手。战斗进行得很不顺利,为减少伤亡,周希汉命令各团就地构筑工事,以小部分坚守,主力疏散隐蔽,待令再攻。第一次攻击榆社的行动失败了。
9月24日16时30分,第二次强攻开始了。总部炮兵团将炮兵阵地推进到距敌堡300米处首发命中,我攻击部队向城关发起猛攻。日军施放大量毒气,八路军大批指战员中毒。4架日军飞机也对我攻击部队进行低空轰炸扫射。我攻击部队冒着炮火,破坏了西关西北角的铁丝网和全部工事,攻克了2个碉堡,从西关和西关西北角突击进去,占领西关,歼灭了大部守敌。东门楼亦被我占领。日军向以榆社中学为中心的核心阵地收缩顽抗。为避免过大伤亡,周希汉命令各团暂停进攻,巩固已占领的阵地,组织敌前侦察,总结经验教训,为下一次进攻做准备。
24日23时30分,攻击部队发起了第3次进攻。战士们用铡刀砍断铁丝网,架起云梯登上30米高的峭壁,以迅猛的动作突破了日军的阵地,攻占了碉堡群。日军全部退到入榆社中学,依托1个最大的碉堡和围墙继续抵抗,并再次施放毒气。处于下风方向的陈赓和第772团3营的指战员们全都中了毒,只得暂停攻击。
此时,386旅已攻打榆社县城整整一昼夜了。若久攻不克,驻白晋、平辽的日军援兵赶来,我攻城部队就将腹背受敌,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早在第二次强攻失利时,刘、邓就令129师工兵主任王耀南率新编第10旅28团的2个营驰援榆社城。
28团1940年5月,刚由几股绿林武装编成的新团,无论是武器装备、作战经验,还是实际战斗力,都与772团这样的主力团相距甚远。刘伯承之所以调这样的新部队前来支援,是打算利用28团人人都会挖窑洞的特长,在王耀南的指导下,对榆社县城城墙实施坑道爆破。
实际上,28团岂止是人人会挖窑洞。他们中的许多人系草莽出身,有不少人在参军前是干“摸金校尉”这一行当的。掏坑道这活儿对他们来说,是老本行,其速度和效率远非其他部队能比。
受命指挥坑道爆破作业的王耀南,将坑道入口选在城东离城墙约20余米的一片残墙破屋处。他将28团中曾干过“摸金校尉”的人集中起来打头阵。这些人施展绝技,一个个往那些残墙破屋处溜,以残墙为掩护,往下打2米深的洞,然后分别向前、向后挖坑道。
他们挖墙打洞时,嘴上含着水,先把墙壁喷湿,然后用一种直角形的专业锯,从砖中央锯一条缝。锯到一定深度后,用扁凿一撬,就把砖起下来了。墙根内是夯实的干硬的黄土,他们先用水把土喷湿,然后用铁勺子掏,这样远比用铁锹挖声音小,而且挖得更快。非但如此,为了加快掘进速度,坑道宽度、高度均只有0.6米左右,仅能容一个人爬进爬出。“摸金校尉”个个一丝不挂,手上绑上一种特制的,像耙子一样的工具,用手、脚和身体将耙下来的泥土向后排,后面的人则不断将这些土往外运。为保证掘进速度,他们每20分钟就换班。
28团中的“非专业人士”,则在前沿挥锹拓展“之”字形战壕。这一方面是为了掩护“摸金校尉”们的坑道作业,另一方面也是为进攻部队推进攻击出发阵地。“之”字形战壕总长约600米,28团的2个营轮番上阵,进展很快。
约摸几个小时后,“摸金校尉”们就把坑道掏到了城墙根部。他们在这里掏出一个大大的药室。装填炸药时,他们用绑腿拴在脖子上,拖着炸药包,一路爬着向里送。每进出一次,浑身上下都会被汗水浸透,汗水黏着坑道里的土和泥,让人很不舒服。不少“摸金校尉”的肌肤被磨破了,被汗水一汗,痛苦异常。但他们个个咬紧牙关,一声不吭。他们花了很长时间,才将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作战中缴获的约1500公斤炸药装填到位。
25日16时30分,陈赓亲自下达了起爆命令。刹那间,榆社县城东门城门洞左侧下方腾起一大团烟雾,将城墙和城楼悉数淹没,城墙根下冒出一个巨大火团,紧接着传来山崩地裂般的巨响。城墙的碎砖和守敌的残躯飞出了很远。连3000米外的386旅指挥所都感到地面在强烈颤抖。还未等硝烟散去,16团2营指战员们从战壕里一跃而起,从被炸开的约20米宽城墙缺口处涌入城中。与此同时,772团2个营也分别从西南角、西北角攻入马厩和被服库等处。
激战40分钟后,日军约20余人突出包围圈,向辽县方向溃逃。路上被追击部队和友邻第385旅前后夹击,全军覆没。至此,经过3夜两天连续4次强攻,榆社城终于被攻克,守敌一个中队220余名日军和60多名伪军被全部歼灭。八路军缴获山炮2门、掷弹筒4个、轻重机枪8挺、无线电台1部、电话机3部和大量的枪支弹药、粮秣、被服。
此役,曾经的“摸金校尉”,可谓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