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微软市值重回第二(微软反超苹果 夺回全球市值第一公司宝座)

导读 微软市值重回第二文章列表:1、微软反超苹果 夺回全球市值第一公司宝座2、微软市值反超苹果,夺回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宝座3、Azure增速下滑,云计算寒潮来袭微软未来该如何应对

微软市值重回第二文章列表:

微软市值重回第二(微软反超苹果 夺回全球市值第一公司宝座)

微软反超苹果 夺回全球市值第一公司宝座

财联社(上海,编辑 夏军雄)讯,美东时间周五,美股市场开盘后,苹果公司股价跌3.6%,微软一度涨1%,这意味着苹果的市值被后者超过,失去了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的桂冠。

苹果周四公布的季报明显低于预期,据苹果CEO蒂姆·库克估计,受困于全球供应链危机,苹果第四财季的销售额缩水60亿美元。

尽管分析师认为苹果在供应链问题上处理的很好,但库克警告称,随着美国假日购物季到来,供应链危机对苹果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更加严重。

Hargreaves Lansdown股票分析师Sophie Lund-Yates表示,与FAANG中的同行相比,苹果更容易受到供应链瓶颈的掣肘,另外几家科技巨头不太关注硬件。

苹果在过去几年里回购了4217亿美元的股票,并在今年4月宣布了900亿美元的大规模股票回购,这也使得该公司流通股不断缩水,在第四财季结束时为164亿股。

新冠疫情助长了市场对云服务的需求,今年以来微软股价飙升了45%以上,相比之下,苹果股价上涨了15%。

凭借iPhone的横空出世,苹果的市值在2010年超过微软,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科技巨头。近些年来,苹果和微软轮番成为华尔街最有价值的公司,自2020年中以来,苹果一直占据着这一宝座,直到今天被微软反超。

微软市值反超苹果,夺回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宝座

10月30日凌晨美股收盘,微软股价上涨2.24%,市值接近2.49万亿美元;苹果股价下跌1.82%,市值约2.476万亿美元。

微软反超苹果夺回全球市值最高上市公司宝座。

近年来,微软和苹果一直在争夺华尔街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的宝座。

2010年,iPhone畅销全球,苹果如日中天,苹果市值首次超过微软,成为全球首屈一指的消费科技公司,这一纪录一直保持到2018年。

2018年,微软市值实现了对苹果的首次反超。

两年后,苹果又成为第一家市值达到2万亿美元的公司,超过石油巨头沙特阿美,全球市值最高。

但在2020年7月份,由于疫情对供应链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苹果的产能和营收受到市场质疑,微软又再次超过苹果市值。

不过,自2020年中以来,苹果一直占据着市值第一的宝座,直到此次被微软反超。

受全球芯片短缺,以及东南亚新冠疫情反弹致使供应限制影响,10月28日周四美股盘后,科技巨头苹果公司发布的截止9月30日财报显示,苹果2021财年四季度营收达833.6亿美元,同比增长29%,但市场预期为846.9亿美元。

据苹果CEO蒂姆·库克估计,受困于全球供应链危机,苹果第四财季的销售额缩水60亿美元。尽管分析师认为苹果在供应链问题上处理的很好,但库克警告称,随着美国假日购物季到来,供应链危机对苹果造成的负面影响将更加严重。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Azure增速下滑,云计算寒潮来袭微软未来该如何应对?

10月24日,微软发布2020财年第一季度也就是2019年第三季度财报,数据表明,其营收为330.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净利润为106.78亿美元,同比增长21%。我们看到微软财报表现尚佳,这与近年来云计算业务的发展息息相关,但云计算增速放缓,表明其可能已经遭遇瓶颈,这一点值得我们注意。截止到发稿为止,受财报发布影响,其股价上涨0.64%。

云计算将是微软未来一段时间内最大的看点。从营收的角度看,云计算占比不断增加,未来可能将超过Windows成为微软的主要营收来源。不过,云计算市场风云变幻,亚马逊,阿里云,谷歌云等快速扩张,微软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如何对抗亚马逊,在云计算业务方面展现自己的优势,将是微软的一大挑战。

除了云计算以外,微软的硬件产品也在快速增长之中。随着游戏行业的改善,微软的游戏收入也在提高。而且office系列产品营收也在提高,营收潜力虽然难以和云计算相比,但也显示出较大的营收空间。微软未来可能将逐步实现多元化收入,美股研究社将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

营收利润双双增长,各业务部门均呈上涨态势

从营收的角度看,微软2019年第三季度营收为330.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营收增长主要得益于各大产业部门营收增长。

按照部门划分,微软生产力与业务流程事业部门第一财季的营收为110.77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97.71亿美元增长13%,按照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5%;运营利润为47.82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8.81亿美元。

其中,Office商用产品和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3%,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5%;Office 365商用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5%,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8%;Office消费产品和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5%,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6%。

LinkedIn营收同比增长25%,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6%;Dynamics产品和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4%,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6%;Dynamics 365营收同比增长41%,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44%。

智慧云端业务事业部营收为108.45亿美元,同比增长27%,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9%。更多个人计算事业部营收为111.33亿美元,同比增长4%,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5%;运营利润为40.15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31.43亿美元。

我们看到尽管云计算依然呈高速增长态势,但是对比过去几个季度,云计算收入增速正在下降。这表明其已经遭遇增长瓶颈,若是未来云计算业务没有突破发展,增速可能将进一步下降。

从盈利的角度看,微软2019年第三季度净利润为106.78亿美元,同比增长21%。微软第一财季运营利润为126.8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99.55美元增长27%。高于市场预期96.16亿美元。

从成本的角度来看,微软第三季季总营收成本为104.06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99.05亿美元。其中,产品营收成本为33.05亿美元,低于去年同期的36.49亿美元;服务及其他营收成本为71.01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62.56亿美元。微软第三季度毛利润为226.4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191.79亿美元。

从财报分析中可以看出,微软财报表现较好,营收和利润都呈上涨趋势。主要原因可能是云计算业务的增长,在后续的分析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微软云计算的发展潜力。值得注意的是,微软不只有云计算这一产业,其他产业,例如office等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几大业务都将成为微软重回市值第一的支柱。

云计算业务增长放缓,硬件产品同比下滑

尽管微软财报表现不错,但我们注意到微软依然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云计算业务增速下滑,云计算业务对于微软至关重要,一旦云计算营收出现问题,其利润和股价都将受到重大打击。另一个是硬件问题,虽然硬件并非微软核心业务,但营收同比下降也反应了微软在硬件产品上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1)云计算增速持续下降,Azure或面临增长危机

微软的云计算业务增速问题正在扩大。纵观微软2019年财报我们发现,第一季度Azure云计算业务收入打破预期,同比增长75%,增长强劲。第二季度Azure增速为64%,第三季度增速为59%。由此可见,其增速一直呈下降趋势。由于目前云计算已经成为微软核心业务,如果未来云计算业务收入增速持续下降,将不利于微软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

云计算业务下降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然增长瓶颈,我们知道尽管云计算市场正在高速增长,但目前的市场容量已经逐渐接近饱和,也就是说市场份额越大,未来增速下降就越明显。微软的增速自然开始下降,这一点在亚马逊云服务上也是如此,纵观亚马逊财报我们也能发现类似规律。亚马逊AWS云服务第二季度净销售额为83.8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61.05亿美元增长36%,增速低于上一季度的41%,低于去年同期的49%。

另一个则是市场竞争。微软云服务想要高速增长,除了占据未开发之地以外,还可以抢夺其他云服务商的市场份额。但从微软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一点难以实现,因此导致云服务增速下降。目前微软的主要对手是亚马逊,毕竟阿里云市场主要在亚洲,特别是中国,微软难以进入,而谷歌云等其他云服务上市场份额不大,且用户与谷歌等公司关系密切,难以抢夺。

而微软难以抢夺亚马逊云服务市场。一方面,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亚马逊在基础设施即服务公共云服务市场占据了近一半的市场份额47.8%,紧随其后的是微软占据15.5%。随着云服务市场马太效应越发明显,微软与亚马逊的差距也越发难以弥补。另一方面,亚马逊作为电商巨头,与各大商家等有着天然联系,在云服务上优势更大,这一点或许与阿里相似。

因此微软难以获取亚马逊云服务市场,自身业务也遇到市场瓶颈,所以增速下降也就可以理解了。

(2)硬件产品增速下滑,微软隐忧不断

从这次财报中我们还看到微软的硬件产品销量下降。财报显示,Surface营收同比下滑4%,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滑2%;Xbox内容及服务营收同比持平,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

微软硬件产品下滑主要有两大原因。一个是近年来微软开始转型,将更多重心放在了云计算等业务上,对于硬件产品重视不够。iFixit拆解Surface Laptop是就发现其电池更换困难。而Xbox等硬件产品主要是微软游戏产业下滑导致,其实纵观微软近年来表现,我们发现Xbox硬件产品营收都呈下降趋势。

另一个可能与竞争对手有关。在笔记本电脑上,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商推出各种笔记本电脑,例如苹果今年或许将于10月推出新款的Macbook Pro和iPad,这影响到了微软的笔记本营收。在游戏手柄上,索尼一直远远超过微软。我们对比索尼和微软可以发现,两者在游戏手柄性能上相差不大,但在游戏独占上,索尼优势较大。目前索尼PS4上有《血源》《地平线:零之黎明》《战神》《神秘海域4》《漫威蜘蛛侠》等顶级独占大作。而Xbox Scarlett仅有一个《光环:无限》。

多项业务共同发展,政府部门或成微软最大后援

除了云计算以外,微软的其他业务也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特别是office业务近年来得益于Office365高速发展。除此之外,我们也看到微软正在加速大数据中心建设,这或许有利于未来云计算等业务的发展,从这次的财报表现中,我们看到微软正在呈现多元业务发展趋势。而且微软与美国政府的合作也在加深,这将成为他稳定收入的一大来源。

(1)office营收高速增长,微软加速大数据中心建设

Office和Dynamics也是微软的重要项目之一。财报显示,office商用产品和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3%,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5%;Office 365商用产品营收同比增长25%,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28%;Office消费产品和云服务营收同比增长5%,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6%。

Dynamics产品和服务营收同比增长14%,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16%;Dynamics 365营收同比增长41%,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增长44%。由此可见,这两大项目营收都处于快速增长之中。我们看到office产品和Dynamics产品营收都呈上涨趋势,这与近来微软一系列动作有关。虽然近年来各种办公软件崛起,但微软的office系列依然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另外,微软正在加速全球大数据中心建设,为云服务等业务保驾护航。相关数据表明,Azure已经建立了54个数据中心,是第一个在中东和非洲建立云数据中心的公司。相关数据表明,亚马逊和微软在过去12个月里开设了最多的新数据中心,占总数的一半以上。微软和信实工业有限公司最近还签署了为期10年的协议,以期加快印度的数字化转型。扩大在印度市场的实力。

(2)政府合作逐渐加深,安全认可或扩大市场占有率

来自政府的订单收入将成为微软的一大收入来源。纵观历史,我们发现美国有关部门对于微软十分偏爱,2016年微软为美国国防信息系统局(DISA)提供技术支持,2017年微软为政府提供了400万台笔记本电脑、台式机等设备,2018年5月,美国情报部门与微软和戴尔达成了一项联合授权协议。

虽然财报没有披露,但我们看到来自政府的支持为微软提供了大量的营收。目前微软与五角大楼达成了一项协议,这份合同价值100亿美元,期限为10年。这表明微软每年都能获得10亿美元的稳定营收,这有利于微软的长期发展。同时,政府的合作也代表着一种认可和信任。微软或许可以借此进一步扩大市场,毕竟来自政府的信任背书比其他机构评测更有参考意义。

综上所述,微软这次财报表现不错,各大业务都成上涨趋势,特别是云计算业务,值得我们长期关注,尤其是云服务增速放缓陷入瓶颈。不过微软并没有全面依赖云计算,office业务和硬件业务都在高速发展,这在一定程度上分担了营收压力,降低了风险。不过微软想要重回市值第一的宝座并不容易,美股研究社将持续关注事件的后续发展。

本文作者:美股研究社

微软市值接近2万亿美元,华尔街对其业绩继续增长普遍乐观

华尔街预计,当微软在周二(4月27日)收盘后公布其3月份的数据时,该公司将会报告强劲的财务业绩。

(图源:Unsplash)

分析师们的一致预测是,其收入为410亿美元,比一年前增长17%,利润为每股1.78美元。4月26日,微软股价创下了262.44美元的盘中记录,距离首次达到2万亿美元的估值仅一步之遥。要达到这个目标,该股需要上涨到264.55美元。

迄今为止,微软股票今年已经上涨了18%。

分析师们预计,该公司的Azure和Office 365云业务将在本季度再次表现强劲,并将寻找其企业业务加速增长的迹象。鉴于近期个人电脑购买量的大幅增长,本季度Surface硬件,笔记本电脑和白板的销售可能会很强劲,尽管零部件短缺可能导致需求得不到满足。个人电脑市场的强劲表现也预示着Windows操作系统的销售情况良好。

微软将其业绩细分为三个部分。生产力和业务流程,包括Office 365、Dynamics和LinkedIn;智能云,包括Azure和企业服务器软件;以及更多个人计算,包括Windows、Xbox、Surface硬件和Bing。

首席财务官艾米·胡德为每个部门提供了收入指导。对于生产力和业务流程,她预计收入为133.5亿美元至136亿美元。智能云的收入为147亿至149.5亿美元,而她预测更多个人计算的收入为123亿至127亿美元。如果每个部分的收入都达到其预测范围的上限,总额将达到412.5亿美元。

在研究报告中,一些分析师在预测强劲业绩时提到了来自客户和经销商的积极评价。

上周,KeyBanc Capital的迈克尔·图里特重申了他对该股的增持评级,同时将其目标价格从280美元提高到295美元。他说,该公司可能受益于强劲的IT需求和PC出货量的持续强劲。

摩根大通的分析师马克·墨菲从他自己对微软产品经销商的新调查中得到了对前景的鼓励。他说,在企业需求改善的推动下,这些公司的微软产品季度销售额平均比他们的预期高出3.3%。他报告了该公司企业产品线的实力,Azure、Teams、Office 365和安全产品等方面都有增长。墨菲将微软评级为增持,目标股价为245美元。

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预测,这将又是一个杰作的季度,由Azure的增长推动,他认为Azure正在从亚马逊网络服务手中夺取市场份额。他说,目前的工作环境正在鼓励更多的企业向基于云计算的业务进行战略转移,在微软的全面支持下,Azure的增长会依然迅猛。他维持跑赢大盘的评级,目标股价为300美元。

花旗银行的分析师泰勒·拉德克重申了对微软股票的买入评级,将他的目标价从292美元提高到了302美元,并在结果公布前对该股设定了积极的观察。他写道,结合对经销商的调查和渠道检查,他对微软能够推动所有三个主要业务部门的收入更有信心。

(今日汇率参考:1美元=6.49人民币)

(加美财经专稿,抄袭必究)

#美国#、#股市#、#高科技#

作者:王木木

责编:carrie

微软已经是全球市值第一的超级巨头 还有必要投资它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科技之声 VoTech」

可以这么说,如果沙特阿拉伯国家石油公司 (Aramco) 还没有上市,那么微软可能将会长期霸占「全球最大的上市公司」这一称号。当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仍旧在以不低的速度增长时,我们会觉得很好奇,它还有多少能量能够支撑这一巨无霸继续向前发展。如果你想取得丰厚回报,投资微软似乎是个不需要动脑筋的决定。

微软,自 1975 年以来就一直存在。基本上世界各地人们都知道并使用这个公司开发的软件和服务。当然现在的微软不仅仅只是 Windows 和 Office 两种产品,它现在将其领域分为三类:生产力及业务流程部门 (包括 legacy Microsoft Office, cloud-based Office 365, Exchange, SharePoint, Skype, LinkedIn, Dynamics);智能云部门 (包括 Azure, Windows Server OS, SQL Server);以及「更多个人生产力」部门 (包括 Windows, Xbox, Bing, 显示广告以及 Surface 系列产品等)。另外通过收购,微软还有 Xamarin、LinkedIn 和 GitHub。

微软在 1986 年上市,那么如那时候你投资了 1 万美元,那么现在会怎样呢?

你现在已经成为千万富翁,而且这个数字还不包括你获得的股息。

虽然不幸的是,我们大多数人都没有时间机器,而且回顾过去可能不是劝说你对当前业务进行投资的最佳方式。我们需要关注当下。

根据微软 2019 年第四财季报告 (按照自然年为 2019 年第二季度),微软业务表现如下:

其中智能云是业务中最大的一块,也是增长最快的一块。过去几年,随着大多数遗留产品转向 SaaS 模式,这一领域一直是微软增长背后的强劲动力。这一切的主要原因是 2014 年云业务主管萨蒂亚•纳德拉 (Satya Nadella) 被提拔为首席执行官。他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微软的总设计师。

我们也可以整体关注一下微软近几年来的财务表现:

像微软这样的大企业很容易在损益表上产生大量数据。幸运的是,它在这方面没有让人失望。收入稳步增长,从 2010 年的 625 亿美元到今天的 1260 亿美元,实际上已经翻了一番多。底线也令人印象深刻。它已经膨胀到接近 400 亿美元。将收益与收入进行比较,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微软的盈利能力。将超过 30% 的收入转化为利润是一项不小的成就。

需要指出的是该公司今年在研发上的投入。对于一家科技公司来说,保持领先地位至关重要,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能够在研发上投入近 170 亿美元。

毫无疑问,去年的税收支出与特朗普的政策有关。

上面张贴的是目前仅有的两份 AAA 级公司资产负债表之一。

这张资产负债表的实力显而易见。超过 60% 的资产是流动资产,几乎可以覆盖所有的负债。再加上微软的高盈利能力,很难与标普和穆迪产生疑问。债务在过去的十年里增加了一些。主要是源于收购 LinkedIn、GitHub 和诺基亚等造成的。总的来说,在资产负债表上找到薄弱环节是困难的。

多年来编制的现金流量表比损益表更能反映公司产生现金的能力。截至今年,来自运营的现金约为 520 亿美元,是微软当前市值的二十分之一,也比去年增长了近 20%。拥有相当于塞尔维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支出,这几乎是首席财务官的梦想。正如今年的现金流量表所显示的,没有必要在资本支出、收购、减少债务、支付股息和回购股票之间做出选择。这种现金生产对股东也有好处:

机会

有趣的是,微软最大的市场也是它最大的机遇。云计算在过去的几年里发展迅速,并将成为一个更大的市场。事后看来,纳德拉对公司重心的转移非常出色。看看下面的云市场,微软远不是最大的竞争者:

根据 Gartner 的数据结合以下预测:

如果微软能够在这个不断扩大的市场中扩大自己的市场份额,公司的增长轨迹将是非常有前景的。当然,从第一个表格中可以看出,竞争对手都热衷于参与这一发展。当你面对亚马逊(Amazon)、Alphabet、阿里云和 IBM 等公司时,说明微软并不是唯一一个财力雄厚的公司。

微软的另一个机会是在游戏行业,它已经是一个巨大的娱乐市场,预计今年的销售额将超过 1520 亿美元:

微软在这一领域拥有一些关键资产,这些资产对投资者来说可能更加重要。首先,该公司目前正在为其当前版本的 Xbox 开发一款后续产品。目前,该项目名为 "Project Scarlett",预计将于明年晚些时候启动。

凭借《我的世界》,微软拥有有史以来最畅销的电子游戏。随着 1.76 亿份拷贝的销售,拥有这个可以稳定产出收入的 IP 增加了微软在互动娱乐产业未来进一步盈利的可能性。

在这个部分有另一个有趣的产品是 Mixer。这个流媒体直播服务正在与亚马逊旗下的 Twitch 等公司竞争。Twitch 目前是世界上访问量最大的网站之一,如果 Mixer 能够从其市场份额中分一杯羹,这将是一个与微软等其他游戏公司协同合作的伟大广告平台。随着受欢迎的流媒体公司被吸引到一个独家平台,以换取巨额补偿。这场战斗已经开始升温。

以 9% 的年复合增长率来说,错过这个市场将是一种浪费。很明显,微软已经开始涉足这个不断增长的市场。由于制作畅销游戏所需的预算增加,微软在部署所需资金方面首屈一指。

除了这些机会,LinkedIn 还有发展的空间。

LinkedIn 仍在以 25% 的速度增长。而且「只有」6.45 亿用户,所以 MAU 的用户数量还有提高的空间。随着业务的进一步增长,微软各部门增加收入的方式也随之增长。与其他社交媒体平台相比,LinkedIn 的优势是主要被商业专业人士使用。这使得它不再是一种「时尚」,而是针对新产品的一道护城河。因为如果有一个领域的网络效应很强大,那就是商业领域。

风险

作为微软这样一个庞大的、不断扩张的帝国,风险的形式和规模各不相同。 Windows 和 Office 占据了微软总收入的 40% 以上,仍然是该业务的基石。Windows 控制着全球桌面操作系统市场将近 80% 的份额。Office 的市场份额较小,只有 43%。如果任何一家公司突然介入,都可能对微软的利润造成严重损害。

例如,Alphabet 的办公软件 G Suite 已经占据了 56% 的市场份额。这种破坏程度是科技行业的一个关键特征,甚至微软也可能成为这种现象的受害者。如果让公司购买 Azure 可能会让这些产品和服务的销售变得更加棘手,但从长远来看,这是值得怀疑的。

然而,目前最令人担忧的是与监管和税收相关的风险。在许多国家,人们越来越关注大数据的使用、不公平竞争行为和税收优化,这些都影响着大型科技公司。我们不要忘记,微软对这些事情知道一二。想想它卷入的反垄断案件就知道了。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当你在Facebook、亚马逊和 Google 等网站上搜索新闻时,你会发现许多文章围绕着不公平竞争或欧盟 (EU) 的罚款等展开。微软目前的亮点在于低调。当你关注隐私问题和数据保护时,这有点奇怪,因为微软知道很多相关数据。但就目前而言,奇怪的是,微软似乎是谁见谁爱的科技宠儿。让我们希望它保持这样。

市值

一眼就足以说明,按照传统的价值衡量标准,微软远算不上是一家廉价公司。作为一家如此伟大的企业,溢价是必要的。然而,这应该反映在公司的增长指标中。

几乎所有指标都以两位数增长。与行业中值相比,微软在大多数领域都超过了它。因此,为什么相对分数如此之低有点令人费解。这些数据再加上价值数据,确实能更清晰地反映出市场对该公司的看法。话虽如此,大家都认为现在买股票并不便宜。

从盈利能力的角度来看,微软是一流的。这是 Joel Greenblatt 通过拥有高利润率和高 ROE 的神奇公式的一个主要例子。从本质上讲,这就是该公司奖励股东能力背后的驱动力。

结论

微软是一个巨大的企业。但尽管规模庞大,它的增长速度却很快。该公司在不断增长的市场开展业务,并力争在这些领域占据领先地位。该公司的财务报表在投资领域名列前茅。作为一家大型科技公司,但没有受到监管机构的监管,这使得微软相对于其他同行处于有利地位。虽然将微软加入你的投资组合并不便宜,但从微软过去和现在看起来是可以依靠的。

重要声明:本篇文章翻译自 SeekingAlpha,作者为 Patrick Kroneman。该文作者声明表示正在做多微软股票、Facebook股票和 Google 股票。这篇文章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观点,并没有收到任何有偿写作的邀约。作者本人与本文中提及的任何一家公司都没有业务关系。

本文译者 Chaos 目前并不持有微软公司的股票,仅是翻译 Patrick Kroneman 的文章,并没有收到任何有偿写作的邀约,译者本人以及所供职的公司与微软公司没有任何业务关系。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