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到一本到高清视频在线观看(3-6岁孩子的推荐书单)
一本到一本到高清视频在线观看文章列表:
- 1、3-6岁孩子的推荐书单
- 2、一本纪念册害死两个人,20年前的离奇命案,凶手到底是谁?纪录片
- 3、她有一个最温和的父亲,一个最残暴的父亲,一个最脆弱的母亲
- 4、乌合之众和众愚成智:为何群体有着两副矛盾的面孔?
- 5、张玲: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是父女两代翻译家的对话丨逝者
3-6岁孩子的推荐书单
新父母在线推荐:0到3岁亲子阅读书单
教育部推荐“小学生必读书目”,1-6年级精选书单!
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早期阅读教育作为幼儿园语言领域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随着学前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的不断深入,幼儿早期阅读教育开始引起人们的不断关注,但是,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呢?
早期阅读活动,对幼儿来说,不是简单的看看、说说、学学、听听,而是在多方面地接受教育和熏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促进着幼儿全面地发展。早期阅读对幼儿发展和成长的价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看。
一、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二、幼儿学习到完整规范的语言
三、培养幼儿的艺术审美想象力及表现
四、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理解力
五、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培养幼儿阅读能力中也是如此,想让孩子爱上阅读,首先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1、选择孩子感兴趣的图书
如果你的孩子平时就很喜欢看喜羊羊与灰太狼动画片,你就可以给他买一本《喜羊羊与灰太狼》图书送给孩子,相信你的孩子一定会爱不释手,甚至拉着你讲其中的故事给他听;再如你的孩子喜爱绘画,可为他多买一些精美的画画书。只有幼儿自己喜欢的书才能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也就是说,家长要把选书的权利让给孩子,让孩子的兴趣做主。
2、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氛围
怎样培养孩子的,首先应该给孩子营造出一种健康、干净、温暖和快乐的阅读环境和阅读氛围。专家指出,阅读的兴趣要从小培养,其中环境的熏陶最为重要。要想孩子爱上阅读,父母首先要对阅读也产生兴趣。最理想的环境是:充满书香的家。
书在家里无处不在,读书是家里成员的休闲活动之一,而且父母经常与孩子交流阅读经验和心得,在这种环境中,孩子必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鼓励幼儿将书当“玩具”去玩,视“书”为好朋友的观念。儿童在很小的时候就对书面语言产生了兴趣。在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内,我们应及早地为幼儿提供完整语言的学习机会。
3、让孩子在游戏中阅读
要让孩子喜欢阅读,必须让他有参与的兴趣,游戏往往是孩子最乐意接受的活动。在家庭阅读的活动中,和孩子玩串字游戏、排图游戏、编故事结尾等,使孩子觉得阅读也是有趣的游戏。妈妈在讲故事的时候,故意在孩子熟悉的部分说错,让孩子来纠正,以刺激孩子在听故事时专注地投入,增强孩子的自信,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幼儿阅读的兴趣。
3-6岁孩子推荐书单
幼儿图书书品类丰富,琳琅满目,孩子应该从什么时候开始阅读,都读些什么……我们整理了一份推荐书单,囊括大中小班各个年龄段,老师家长们赶紧收藏起来吧!
1
小班幼儿
(符合3—6岁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
01
《外婆桥》
(“永远的儿歌小球听民乐”系列)
推荐理由:
华文儿童文学、音乐界首次尝试,历时三年精心制作,全新音乐和插画,赋予传统崭新的生命。每一首经典儿歌,都可以听到一种民乐器领奏的声音哦!引领幼儿进入“语言”殿堂最佳启蒙书。
02
《一园青菜成了精》
推荐理由:
比起许多大奖绘本, 这本书也许不是最好的,但它是最中国的!借助了童谣的力量,配上了活泼可爱的国画风格插图,让这本书成了中国孩子启蒙中文的好绘本!
03
《你一半,我一半》
(“儿童多元智能绘本”系列)
推荐理由:
两个人分两个苹果,一人一个刚刚好;两个人分一块圆蛋糕和一块方蛋糕,怎么分才能刚刚好?本书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让小朋友对“分配”有初步的认识。孩子不仅能从中学习到“公平”的概念,还能体会“分享”的快乐。
04
《我不要去幼儿园》
推荐理由:
不想上学的小兔子度过了幼儿园里的一天生活,从“担心”到“开心”,故事里的温情关怀着孩子的心——相信,这本贴心的图画书会让孩子们安心,让家长们放心。
05
《家里的安全》
(“我的安全养成书”系列)
推荐理由:
分家里的安全、幼儿园的安全、公共场所的安全三个大的方面。每本又从吃的安全、物品使用的安全、日常活动的安全、遇到危险如何自救等角度全面总结了3~6岁孩子在生活中应该掌握的安全常识和自我保护的知识。帮孩子们设计了一个又一个场景,让他们了解生活中的安全隐患,从而做到有备无患。
06
《谁的自行车》
推荐理由:
融精美的图画、有趣的故事和适当的经济知识于一体,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使孩子有机会亲自动手实践,把绘本上学来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结合起来。
07
《阿立会穿裤子了》
推荐理由:
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常听到一个孩子给大家讲自编的跌跤故事,引起一阵阵的欢笑。我们也会看到一个孩子提及放屁或者屁股,导致全班幼儿快活地哄堂大笑!用儿童的心理去体验生活,《阿立会穿裤子了》真正捕捉了儿童的幽默。
08
《数数看》
推荐理由:
从不断增加的可动和不可动景物,我们发现,画面上「数」和「趣味」的安排,都有着画家的思考。从冬天开始,经过春、夏、秋、再回到冬天,十二月是个高潮,安野巧妙的将故事结束在人间最快乐的顶点,这本书也因此而有了地球村的形式,而为世界各地所有孩子喜爱。
09
《拔萝卜》
推荐理由:
“拔萝卜,拔萝卜,嗨哟嗨哟,拔萝卜,嗨哟嗨哟,拔萝卜,拔不动,老太婆……”几乎每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会唱这首儿歌吧?这个来自俄罗斯的故事一直受到孩子们的喜爱,绘画既精彩又神奇,不仅给这个传统故事赋予了新的生命,也使它妙趣横生,让每个看书的孩子发出朗朗的笑声,都为自己的晚餐点一道美味的萝卜汤!
010
《你睡不着吗?》
推荐理由:
“小小熊”一直说着怕黑,其实是在期盼着“大大熊”抱着自己,陪着自己入睡。月亮是光明的,可是“大大熊”的怀抱才是比月亮更光明的“月亮”呀!这个睡前图画故事温馨感人,值得一读再读。
其它推荐书目:
《一幅抽象画》(“颜色国的秘密”系列)、《小猪尼奴》(“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古利和古拉》、《菲菲生气了》、《小真的长头发》、《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黄雨伞》《蜗牛的家在哪里》(“科学宝宝图画书”系列) 、《咕噜牛》、《子儿,吐吐》、《逃家小兔》、《大卫,不可以》、 《我就是喜欢我》(“青蛙弗洛格系列“)、《和甘伯伯去游河》《我的第一本古诗小童话》
2
中班幼儿
(符合4---5岁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
01
《吃黑夜的大象》
(“中国原创图画书”系列)
推荐理由:
有一把阅读的金钥匙,带你走进童话的“心”里。打开本书你可以收获到:动人难忘的故事,喜悦温暖的心情,亲子共读的乐趣。
02
《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
推荐理由:
以前,以前,很久以前,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山嘭嘭嘭地喷火,地咚咚咚地摇晃。就在这个时候,甲龙宝宝出生了。霸王龙看到孤独的甲龙宝宝,流着口水,正要猛扑过去,就在这个时候……看看小甲龙和粗暴可怕的霸王龙温馨的故事吗!
03
《神笔马良》
推荐理由:
《神笔马良》是享誉世界的经典文学名著,被载入文学和艺术史册,也被编入教材,影响了几代人的成长,是儿童文学的瑰宝。书中采用了美术大师张光宇12幅珍贵画作,装帧精美,具有浓厚的中国古典文化风格,是国内唯一双语版绘本,值得每一位喜爱神笔马良故事的读者阅读和收藏!
05
《巴巴爸爸的马戏团》
(“巴巴爸爸经典系列”)
推荐理由:
马戏团来啦!可是不能在村子里表演,孩子们好失望啊!巴巴爸爸决定组织一场演出。可里可里巴巴变,演出游行开始了!孩子们玩起了旋转木马、摩天轮,还有过山车。最令人期待的是在巴巴剧场里演出的《巴巴骑士的传说》,这是一处由巴巴利波编剧,五位巴巴宝宝共同主演的精彩话剧……
05
《我不知道我是谁》
推荐理由:
达利B的生活充满了疑问:他是谁?他应该住在哪里?他应该吃什么?最困扰他的问题是:他的脚为什么那么大?当可怕的洁西D出现在树林时,达利B马上找到了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还是不知道自己是谁!
06
《阿文的小毯子》
推荐理由:
一个叫阿文的小老鼠很喜欢他的小毯子,从小到大从不离身,邻居的阿婶和阿文的爸爸妈妈想尽了办法也不能让阿文放弃,最后,妈妈把小毯子做成了一条一条的小手帕。后来,阿文每天都会带着他的小手帕,再也没有人说什么了。《阿文的小毯子》是一个讲述父母和子女沟通 的经典故事。
07
《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
推荐理由:
大象的鼻子可以喷水洗澡,蝙蝠的耳朵可以用来侦察,角蜥的眼睛可以喷血,猴子的脚可以用来拿东西……《这样的尾巴可以做什么?》是一本没有具体故事情节的书,然而以提问的方式带出各种动物身体不同部位的独特功能,是一本极好的科普认知图书。
其他推荐书目:
《一本关于颜色的黑书》、《电视迷》(“贝贝熊系列”丛书)(4-5岁,15本)、《雪人》、《老鼠娶新娘》、《小丑鱼》(“冰波系列童话绘本”)、《九色鹿》、《小马过河》(“中国优秀童话书典藏”系列)、《安的种子》、《乡下动物园》(“中国绘”系列)、《武松打虎》(“京剧猫”系列)、《100层的房子》、《14只老鼠赏月》(“14只老鼠”系列)、《大象能玩撑杆跳》(“我们爱运动”系列)、《点》、《图书馆狮子》、《是谁嗯嗯在我的头上》、《变焦》、《妈妈,买绿豆》
1
大班幼儿
(符合5—6岁幼儿年龄特点的绘本)
01
《巨人和春天》
推荐理由:
作者細膩的筆觸,傳達出人性的情感和軟弱,沒有寓言故事的教條,只有溫暖的故事。搭上繪者豐富的色彩,圖畫的表情彷彿自己在說話,更是幫助了文字的傳達。這不僅是給小孩子看的故事,更是給那些喜愛童話的大人和曾經有過童年的成人閱讀的。
02
《想当老师的猫》
(“王晓明心情童话绘本”)
推荐理由:
故事构思巧妙,充满急智,注重陶冶情操,培养美德,开启心智。
03
《苏和的白马》
推荐理由:
辽阔的草原上住着一位名叫苏和的牧羊少年,他和奶奶相依为命。有一天,苏和在牧羊归来的路上捡到一头白色的小马驹。从此,白马走入了苏和的生命……《苏和的白马》在日本是销量突破百万册的经典绘本,曾获日本厚生省儿童福祉文化奖、日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等日本儿童出版业最高奖项,并入选NHK读书委员会推荐书目和日本图书馆协会选定书目。
04
《奇趣谜》
(“I SPY视觉大发现”系列)
推荐理由:
你和家人可以按照书中既定的问题来进行常规阅读,也可以随机根据画面内容和难易程度自己设计一些探寻和发现的目标。您可以为搜寻项目记时:即用更短的时间完成同等数量的游戏,或在同样的时间里,完成更多的游戏。这些搜寻游戏既可以让能够自主阅读的孩子一个人自得其乐,也可以大家一起互相比赛,看谁能用更短的时间,找到的更多。
05
《小小牛顿幼儿馆》(第一辑)
推荐理由:
中心理念是“幼儿生活中的科学”,此“科学”乃广义之科学,不只涵盖生物、理化、数学、天文等知识,更是融合了科学态度与情操的培养,即逻辑思考、好奇求知、勇于解决问题等能力。《小小牛顿》希望培养孩子成为“长于用眼观察、乐于用手操作、精于用脑思考、善于用心感受大自然”的人,我们希望献给孩子灵活的、想象的、趣味的内容,而非死记硬背的知识。
06
《我的第一套职业体验书》
推荐理由:
紧扣孩子的心理特点,从孩子的视角出发,以五个小伙伴、四个大家庭的生活故事为主,帮助孩子了解各种熟悉的职业、佩服的职业、有趣的职业以及好奇的职业,从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亲身体验各种职业的乐趣。
07
《极地特快》
推荐理由:
在本书中,作者用充满温情的语调叙述了一个关于“相信”的故事:相信美好,相信奇迹……相信会产生力量,让孩子的心灵饱满充实。全书采用笔触细腻的粉彩画,营造出朦胧、神秘的梦幻感。细细阅读,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会沉醉于那一份纯真美好的童心。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踏上极地特快,去追寻那些也许已经被遗忘了的梦吧……
08
《镜子里的小孩》
推荐理由:
是几米创作的最早的一部绘本,以“镜子”为主题做了十种发挥,从正反、左右、大小、里外、远近、相像与差异、他人与自我等等对照的词汇概念出发,揣摩儿童如何透过镜中影像学习观看自我,可说是台湾童书出版品中难得一见的佳作。
其他推荐书目:
《田鼠阿佛》、《犟龟》、《团圆》、《春神跳舞的森林》、《俺们农村》、《雷公糕》(“波拉寇心灵成长系列”)、《有色人种》、《小威向前冲》、《梦游妖怪城》(“数学游戏故事绘本”系列)、《睡美人》、《玛蒂娜学做厨师》(“玛蒂娜”系列)、《带不走的小蜗牛》(“小蜗牛自然图画书系”)、《小巴掌童话》、《爷爷一定有办法》、《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进城》、《野兽出没的地方》、《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
F
结语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抱走这70本优秀童书,不管是老师课堂讲故事,还是家长亲子共读时,都不用愁要给孩子读什么啦!
来源: 新父母在线
一本纪念册害死两个人,20年前的离奇命案,凶手到底是谁?纪录片
2001年, 在同学家打游戏的刘思佳,突然接到父亲的电话,他的母亲, 被人杀害了。
刘思佳飞速赶回家里 ,眼前的景象,却令他无法接受,只见现场围满了警察,母亲横躺在床上 脖子上还勒着2根领带,父亲在一旁哭个不停,他是下午1点出门 3点半回的家,谁知就在这短短2小时里,究竟是谁 ,会在这光天化日之下杀人呢?
受害者死在床上,警方的第一反应, 就是性侵,然而,
如果不是图色 ,那会不会是图财,刘思佳的父亲,经营着一家建筑公司,收入颇为可观,可进一步排查现场后,警方又发现,家里的珠宝首饰一件没少,保险箱也未被动过,这下事情就很奇怪了,一个孔武有力的男性, 大白天进入被害人家,不图财 ,不图色,为何要杀害女主人?
带着疑问, 警方继续勘察现场,但接下来的发现,却更令他们感到疑惑,受害人的家门上一共有3把锁,若要硬闯,绝非易事,而锁上也没有被破坏的痕迹,难不成, 受害人是自己打开家门,放凶手进来的么?
果然, 在一番调查后,警方发现,小区用的是电话门禁,外人想进去,必须有住户接应,也就是说, 这极有可能是一场事先计划好的,熟人间的约定,一名住在1楼的邻居还告诉民警,当天下午一点半左右,他看到有个男人操着上海口音,朝对讲机喊了一句,“是我”,紧接着 ,门就开了。
但是, 客厅桌上放着的一个古瓷茶杯,又印证了这个上门的客人,不是熟人。
茶杯里泡的是当年的新龙井 ,价格昂贵,说明,这个客人对家庭有一定影响力,不能怠慢,一个能让女主人轻易开门,又让她比较尊敬或重视的人,究竟是谁呢?警方首先想到 ,是与刘思佳爸爸相关的人。
当年 ,刘父的生意做得很大,在业内有不少竞争对手,也许是生意上的纠纷,让对方起了报复心,然而 ,刘思佳的父亲,却果断排除了这个说法,因为他做生意多年,从不会轻易给别人留家里的地址,更不会让人上门。
就在这时,死者的儿子刘思佳突然回忆起,在案发前1天,家里接到过一个奇怪的电话。
对方操着一口上海口音,跟之前的线索不谋而合,也许当时,凶手就是在刺探家里有几个人,警方调查后发现,电话是从一个公用投币电话亭打来的,对方知道刘家的地址,又能准确说出刘思佳父子的姓名,会不会,此人就是刘思佳的同学, 或者老师呢 ?
警方将探案重点 ,放在了刘思佳就读的职校,果然发现了可疑之处,原来, 案发时,刘思佳已经临近毕业,班里同学为了联系彼此,都会写一本毕业纪念册,并且,还会把家庭住址和电话附在上面,而刘思佳的班主任王老师,更是掌握了所有同学的家庭信息。
然而,王老师十分确信,学生登记表是锁在柜子里的,不可能被人看到,而他自己, 也没有透露学生信息的必要,毕竟在法律上,有相关要求,就这样 ,调查再次陷入僵局,案子悬而未决,悲痛之余,父子俩居然互相猜忌起对方。
刘思佳说,案发当天,他去同学家打游戏时,破天荒地拿走了妈妈的手机,在父亲眼里 ,这就是犯罪动机,因为刘思佳正值叛逆期,经常和妈妈吵架。
但与此同时, 刘思佳也很怀疑父亲,因为妈妈被杀,凶手还没找到,第二年, 他爸爸就再婚另娶了个年轻的女人,而且家里虽然是父亲负责挣钱,但实际掌握财政大权的,还是妈妈,渐渐地, 警方也开始怀疑起刘思佳的父亲。
可经过调查后, 他们又发现,在案发前,刘思佳父亲一直在谈生意,这点客户可以作证,如此看来, 他的嫌疑可以排除,就在案件再次回到原点时,更奇怪的事发生了。
2002年, 刘思佳的同学高竟,被她母亲发现惨死在家中床上,这高竟,是刘思佳班上的班花女同学,警方本以为,她是遭到侵犯致死,但死者却没有任何被侵犯的痕迹。
不仅如此,高竟同样是死在床上,同样是遭人勒脖窒息而亡,家中同样没有财物损失,而在案发前,高竟母亲, 也接到了一通刺探电话。
对方也是上海口音,就连门锁,也同样没被破坏,高竟是主动开门放凶手进去的,警方随即把刘思佳妈妈被杀的案件,和高竟案串并,因为这2起案子 ,很可能是一人所为。
不过 ,案子是相似的案子,麻烦却也是相似的,凶手没留下任何犯罪痕迹,警方只能从高竟家的电话记录入手,谁知这一查,竟有了惊人的发现,案发前的那通电话,是从距离高竟家6公里以外的一家杂货店打来的,由于当天下着雨,只有1个人来打过电话,所以老板娘清晰记得他的样貌。
在老板娘回忆里 ,那男人40来岁,带着眼镜,看起来斯斯文文,根据这些特征,警方绘制了一张凶手画像,很快 ,职校的一名学生梁笑就反映,他的母亲,可能看见过凶手。
原来 ,那天有个男人冒充老师,去过梁笑的家,但由于正好碰上邻居串门,男人没说两句话 ,就主动离开了,警方推测,凶手的作案手法, 很可能是冒充老师,取得信任,进入家门, 确保没有其它人后,再进行作案。
而想要符合这些条件,就必须从毕业纪念册上了解学生的信息,那么凶手不是老师,就是家长了,很快, 警方罗列了相关家长78人,并进行一一排查,然而,无论是通过犯罪画像对比,还是作案时间来看,这70多个家长, 都被排除了嫌疑,更令警方没想到的是,这次大规模排查,不仅没差出凶手,反而是打草惊蛇。
接下来 ,凶手再也没有作案,隐藏在茫茫人群之中,这一躲,居然就躲了20多年,在这20年里,最受煎熬的,莫过于受害者的家属,2015年, 刘思佳的父亲大病不起,临终之际,也没找到杀害妻子的凶手,最终带着遗憾, 撒手人寰。
高竟的父母 ,也因迟迟无法走出悲痛,只能卖掉与女儿生活了十几年的老房,查案的民警换了一批又一批,却都一无所获,正当所有人都以为,凶手将逍遥法外时, 奇迹发生了。2020年底 ,一名警察的发现,破获了一场尘封了20年的悬案。
原来,警方运用最新技术,从当初凶手用来绑住刘思佳母亲的绷带上,提取出了凶手的生物信息,只要通过验血比对 ,就能锁定嫌疑人了,经过一系列排查,警方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一名职校学生的养父身上,这个人,就是67岁的杨建国。
可以看出,他与当年的画像确实十分相似,2021年3月15日凌晨,警方悄悄来到了嫌疑人的住所,准备实施抓捕,可正当他们来到楼上,意外 ,再次发生。
谁也没想到,杨建国居然在警方抓捕他之前,就已经自行了断,那这个杨建国 ,究竟是不是凶手呢?经过法医严格比对,杨建国与命案现场采集到的生物信息 ,完全吻合,真相,渐渐浮出水面。
原来, 杨建国曾有个离了婚的女朋友 :冯敏,而冯敏的女儿,刚好就在刘思佳就读的学校读书,作为家属,他就是通过冯敏女儿的毕业手册,了解到了受害人的信息,据冯敏回忆说,她从一开始 ,就感觉这男人很不对劲。
杨建国的工资不高,却经常出去花天酒地,时不时,还会买黄色影片回家观看,而在案发前的2001年初,冯敏因为生病 ,做了一场手术,
由此看来,杨建国连着去养女的几个同学家,确实是别有用心,而刘思佳 ,由于名字太像女生,也被当成了猎物,当初, 冯敏由于还未与杨建国结婚,羞于启齿,便对警方隐瞒了杨建国的存在,在得知一起生活了20多年的人,竟然是2起命案的凶手后,冯敏说,自己只有后怕。
杨建国的自杀 ,让这两起命案,提前划上了句号,受害者的家属们, 也找到了一丝宽慰,而原本保留着每一个学生通讯录的王老师,自此以后,再也不敢保存任何名字,生怕再出意外。
最后 ,希望大家都能保护好自己的信息,对每个上门的陌生人,都多一份警惕。
她有一个最温和的父亲,一个最残暴的父亲,一个最脆弱的母亲
一位母亲用并不流利的英语撰写书信,多年后,她曾经使用中文书写的信件被女儿发现,然而女儿似乎既无法理解蹩脚英语书写的内容,也无法读懂母亲留下的中文……这是谭恩美小说中常见的一幕。作为当下美籍华裔作家的代表人物,谭恩美的小说大量书写了第二代与第三代移民在美国生活后产生的文化隔阂,母辈的历史对他们来说成为了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传说世界。利用民间传说、梦境、现实等多种形式,谭恩美在《喜福会》《接骨师之女》《奇幻山谷》等代表作品中描绘了海外华裔的精神困境。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7月9日专题《谭恩美 陌生之信》。
撰文 | 宫子
谭恩美的小说基本都以美国华裔为背景,这也是她的作品能够在美国获得好评的原因。对中国读者而言,谭恩美的小说能够唤醒一种文化溯源的情感,她讲述民国末期中国移民的经历,尤其是那些幽深的情感在中国传统的故事和风俗中得到了某种解释后,我们也会在现代社会中发现那些被时间淘汰的文化血统。而对外国读者来说,谭恩美的小说完全是理想的亚洲音符,村上春树在写普林斯顿大学的阶级规则时也曾写到,对欧美大学的教授而言,阅读谭恩美象征着一种品位的保障。两三代人的间隙,传统故事的角落,对上世纪社会历史的追溯,这些形成了谭恩美小说中的标志性元素,而这些元素反复出现的原因,与谭恩美本人的家庭历史密不可分。或者说,她的每一部小说,其实都具有浓烈的自传色彩。
谭恩美小说初版封面。
父亲的缺席
谭恩美比较知名的小说作品包括《喜福会》《接骨师之女》《奇幻山谷》等等,但是在阅读这些小说的时候会发现一个很明显的特征,那就是“父亲”这个角色一直在谭恩美的小说中处于缺席的状态。在自传中,谭恩美本人对此有过解释,她说,那是因为她与父亲之间的记忆已经淡化稀疏,她脑海中的父亲,不太像是那种稳定的亲人形象,而更像是一种朦胧的、理想化的状态,而自己在写小说的时候,会尽量避免这种理想化的虚构。所以,“父亲”的角色在小说中很少会出现。
在谭恩美本人的故事中,存在着两位“父亲”,形象也截然不同。一位是她的生身父亲,也是她母亲前往美国后所结婚的对象。这位父亲在谭恩美的家庭回忆中一直是温婉体贴的形象。他本来是一位牧师,为了要娶谭恩美的母亲而放弃掉了牧师的职位,后来又在教堂里公开宣布自己将要迎娶一位比自己大六七岁的已婚之妇。这些行为在当时的美国社区看来近似于疯狂。在婚后,相比于母亲的脾气暴躁,父亲在大多数时候也扮演着调解员的角色。谭恩美讲述过一个“吃西瓜”的故事。
“弗雷斯诺,1952年:清贫的牧师、节俭的妻子,逐渐添丁进口的家庭。”
那是一个全家人乘车出游的夏天,父母买了一个解暑的西瓜让谭恩美抱着。结果一不小心,谭恩美将西瓜给摔碎了。其实还是能吃的,但谭恩美的母亲当时非常生气,大发脾气,认为都是小谭恩美将这天完美的出游计划给毁掉了。她很生气地说那个西瓜不能吃了,直接将西瓜扔到了垃圾桶里。谭恩美的父亲此时倒并没有指责她,而是悄悄冲女儿使了个眼色,然后趁着谭恩美的母亲没有注意,两个人偷偷把垃圾桶里摔碎的西瓜拿出来大快朵颐。对于年幼的谭恩美来说,在成长过程中,父亲一直都在用类似这种的方式给自己关怀和安慰。他不像母亲那样,有时会将“爱”表达得特别明显,有时又会将“恨”和“恐惧”喷涂在谭恩美的发丝间。他更像是一股清澈的流水,用温和的行动滋养着谭恩美的成长。
2岁的谭恩美与父亲。
压抑的远方
而另一位名义上的“父亲”,则是谭恩美母亲在中国时的丈夫。谭恩美没有见过他,所有这个男人的相关形象都是基于母亲讲述的故事揭秘而来。有其他美国华裔作家批评过谭恩美的小说,赵健秀认为谭恩美的作品在性别立场上是非常不公的,“她将中国男人置于最坏的一面去进行展示”。
其实只看小说作品的话,对谭恩美描写中国男性时角度的批评倒也没有错。不过,在文学作品中,几乎没有哪种塑造事物的角度是凭空而来的。视角和态度都与创作者的经历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
谭恩美母亲的前夫,在现实中便几乎是一个男人所能表现出来的最坏特质的集合体。
他是当时上海崇明岛的第二大富豪的长子,谭恩美的母亲因为面容姣好,家境优渥,而被对方看中。结婚之前,这个男人还算是理想伴侣的形象——外貌俊朗,身材也不错,参加过军队,家境也很殷实。但在结婚当天,这个男人便马上换了另一副面孔。他会将其他女明星直接带到家中过夜,和谭恩美的母亲说,即使结婚,他也没有办法抛弃之前认识的情妇,还告诉谭恩美的母亲应该开放一些,和他们睡在同一张床上。谭恩美母亲拒绝后,那位前夫居然还大发雷霆。
婚姻中有了这些遭遇,让谭恩美的母亲想到了自杀。可即便如此,男方也没有任何收敛挽回的迹象,也不肯放她离去。他认为既然已经嫁过来,那么女方便是自己的私人财产。谭恩美的母亲拒绝让这个男人再触碰自己,他便把军用手枪掏出来,用枪抵住谭恩美母亲的头颅进行婚内强暴。
对谭恩美母亲来说,婚后的精神折磨还不仅如此。在她离家出走后,这位前夫雇佣了一批私家侦探,到处张贴她的照片,最后在一家美容院抓到了她,然后直接送到了拘留所里和妓女们一起关了几天。同时还联系媒体发布头条新闻,用类似“交际花对飞行员丈夫不忠”之类的标题。报道一出,谭恩美母亲在家族中的形象顿时跌到谷底,即使回到娘家都要遭受亲戚们的冷眼相待。在种种折磨后,谭恩美的母亲最后终于决定选择了在美国的情人,也就是谭恩美的父亲。她离开了中国。多年之后,她听到的消息证明那位前夫的残暴行为还远远没有结束——他甚至强奸了数位自己亲生女儿的同学。
对这件事情,谭恩美的母亲一直是内疚而痛苦的。她自己逃离了魔爪,选择了自由的生活,但她的几个孩子们却永远留在了魔爪中。那位前夫后来娶的年轻妻子,对待前任留下的小孩子也用尽了折磨的手段。她们会恨自己吗,她们会记得自己曾经有一个母亲吗,是保留着对自己的记忆好,还是彻底忘掉这个母亲更好——这些问题继续在美国折磨着谭恩美的母亲。所以,在谭恩美的小说中,我们也总是能读到那些看起来精神十分脆弱,好像背后有什么可以直接摧毁掉她们的秘密的母亲形象,这些并非是小说家刻意为之的人物塑造,而是对母亲那代人遭遇的转化描述。
当这些类似的故事被写成小说之后,有记者问过谭恩美的母亲,你的女儿把你曾经痛苦的私人遭遇公开描述出来,你会感到介意吗?谭恩美的母亲回答说,不会,她认为女儿将这些故事写出来后,会让某些事情发生改变。
成绩单与遗书
谭恩美经常在小说中通过信件来铺垫出家庭的秘密。比如《接骨师之女》,便以一封信件作为小说开头,还有《奇幻山谷》中陆成写给薇奥莱的信件,在其中吐露“现在,我要向你供认我对你犯下的深重罪行了……在离开上海之前,我没有告诉任何人我是你的父亲”。即使是在虚构的、以幻想为主的小说中,信件也是一种直白式的表达,是小说人物直接展示内心独白的空间。在谭恩美的小说中,这些信件象征着深沉的音调,它将一种总结式的、真相大白的悲剧咏叹带入了小说的整体基调。
现代人的一大遗憾或许在于,我们未来难以从他人留下的资料痕迹中分辨真假——聊天记录或者社交账号都与一个人的真实自我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割裂性。而由笔迹形成的物品,那些信件,日记,哪怕是日常的单据,都会以真实的方式指涉某个生活的秘密。谭恩美小说在使用信件形式方面,也与其童年时期在信件中发现的秘密有着强力关联。
我们是否能感受到,当你从一份文字资料中,读到了某张笑容背后的冷峻面孔所带来的打击呢?那种读到私人文字后,导致在日常生活中对方的所有表现都变成伪装的、近乎重塑世界般的毁灭感呢?这种感触,谭恩美在还是个孩童的时候便已经深有体会。
谭恩美虽然拥有一位温和的父亲,极大程度上缓解了母亲的人生伤痛,但是在家庭教育方面,谭恩美有些时候也会感受到那种无形的压力。父亲对谭恩美的教育要求很高,希望女儿能成长为优秀的人才。不过,即使谭恩美在学校里表现得非常优秀,但是在家中,她还有一位比她更优秀的哥哥。父母喜欢在亲戚朋友面前夸耀自己的孩子,话术类似于两个孩子都特别优秀,非常令自己骄傲之类。尽管谭恩美的成绩离哥哥彼得尚有一点距离,但其实在这种氛围下,她从来没产生过内心的不平衡,也没有对哥哥产生过什么嫉妒心理。
从左至右分别为谭恩美与哥哥彼得,谭恩美的母亲及谭恩美的父亲。
第一次让她感受到失落的,是一份学校成长手册的评语。平日里对谭恩美态度很好的老师,在学生评语中写到,“恩美在哥哥更出色的聪明才智下曾感到相形见绌。这份成绩单大大鼓舞了她的士气·。她仍需我们和您持续不断给予鼓励,让她能以这种精神饱满的状态继续阔步前进”。
在这之前,谭恩美从来没感觉到“自己在哥哥面前相形见绌”,她也第一次意识到,原来父母的鼓励和夸赞,可能是为了照顾她,避免让她在哥哥面前感到自卑。这些无法消除的墨迹在谭恩美心里留下了强烈的心理暗示。之后,当她听到家长夸赞自己的时候,内心反而会产生出一种不安全感,觉得自己变成了弱势的、需要被保护的一方。
另一封信件对谭恩美的打击或许更大。那是在父亲去世多年之后,谭恩美整理父亲的书信,发现,印象中呵护自己、温存体贴的父亲,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中却留下了让人心碎的话语:
“最重要的是,我家出现了‘青少年’问题。恩美突然叛逆得不可理喻。一大清早,她会连着两小时看报,懒得抬一下小手指去帮她妈妈……”
“恩美的冷漠态度大概是因为我本人疏于给予她耶稣基督的自我牺牲之爱。其实,这暴露了我的失败之处:没能向她彰显上帝之爱。爱,从来不会失败。如今不是爱的失败,而是我的失败。”
父亲在谭恩美15岁的时候便去世了,(一同去世的还有她的哥哥彼得,父子两人在几个月的时间内先后因脑瘤去世)这封信是父亲在去世前四个月写下的最后文字。谭恩美从没有想到,自己留给父亲的最后印象是一个感情冷漠的女儿,更让人痛苦的,是逝者已矣,这一切也再没有机会挽回。
真相的多重版本
父亲和哥哥去世后,谭恩美母亲的内心变得更加偏执。本来就受到多重伤害、脾气不好的她,现在陷入了更加难以摆脱的人生恐惧,她担心幸福的生活永远与自己无缘,担心谭恩美也像丈夫和儿子一样,突然从自己身边离去。因此,她一度对谭恩美表现出了极强的控制欲。她不能容忍女儿在外面结交看起来不靠谱的朋友,不能容忍女儿在恋爱中失去贞操,当谭恩美与一个德国青年相识的时候,母亲甚至拿出了切肉刀来进行威胁。
在谭恩美的回忆中,母亲的精神状态一直不太稳定,她多次产生自杀的倾向,在谭恩美6岁练习钢琴的时候,看到女儿产生了不想练琴的厌恶感,母亲也放弃了严厉批评的态度,转而叹气,“你为什么要听我的?很快,也许明天,我反正要死了”。她总是以十分消极的态度看待人生,但只是给谭恩美带去压迫感。不过这次,是母亲第一次以杀掉女儿而非自杀的架势进行威胁。如果自己继续坚持的话,会是什么下场——谭恩美事后回想,她觉得,当时母亲也很有可能为了保护女儿而杀了她的。
《喜福会》,《接骨师之女》,《奇幻山谷》都是谭恩美的代表作,每一本小说分开阅读都能给人带去深刻的体验,然而,如果三本连着一起阅读的话,就会发现那些复杂的故事貌似也并不是特别深刻,它们在叙事背后隐藏的线索非常相似,都是关于女儿追寻母辈命运,寻找自己血液中流散的家族之根的故事。《喜福会》的故事更是牵涉到了多个家庭。它们都在讲述一种家族历史的创伤延续。而谭恩美本人母辈的故事,只要原封不动地陈述下来,几乎就能构成另一篇《喜福会》的故事。谭恩美母亲的精神创伤除了第一次结婚的经历外,也来自于她的母亲,即谭恩美的外祖母,一个被用刀抵着强暴后被迫嫁入富商人家做小妾的女人,她在屈辱地生下了女儿后便选择了自杀。(这个故事还有另一个版本,即这位外祖母报复性地带着富商丈夫一起吸鸦片,最后吞食鸦片自杀)总之,自杀的念头就这样从外祖母的命运中传递到了谭恩美母亲的生命里。谭恩美回忆,母亲曾经说过,在六七岁的时候就有想跟着死去的母亲一起飞走的想法。
谭恩美小说初版封面。
而同时,母亲不稳定的精神状况和那些往事给她带去的创伤,也并没有因为隔代的原因消逝。谭恩美本人也曾接受过精神治疗。在《往昔之始》中,谭恩美写到,“尽管我没有自杀倾向,但童年经历的确在我身上留下了痕迹。我无法容忍情感操控。我会匆匆逃离那些以威吓和不确定性作为操纵手段的人,也绝不原谅那些有此企图的人。我的身体不喜欢我当年体验过的那种感觉”。
也许是童年的经历和母亲的故事给谭恩美带来了反面的刺激作用,成为作家后,谭恩美出现了奇怪的情感体验问题。她对于悲伤事情的感受倒是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但是在某些时刻,她会莫名其妙地被一些场景感动。例如经过一场葬礼的时候,即使和死者素不相识,她听到悼词的时候也会禁不住痛哭流涕;在电视上观看比赛颁奖仪式时,只要听到国歌,不管是哪个国家的,哪怕是自己从来没去过、或者并没有好感的,也会因此流泪。医生对此的解释,是谭恩美曾经服用的抗癫痫药物对大脑左颞叶产生了化学作用,让体内的多巴胺升高,使得谭恩美很容易被刺激到、进入到幸福感爆棚的感动状态。谭恩美对此的解释是,服用抗癫痫药物不仅控制了疾病,缓解了神经疼痛,同时如果停药的话,那么她可能陷入抑郁状态,会从被莫名的事物感动哭泣变成对着它们忧伤痛哭,“所以说,比较风险与收益,感觉太幸福又有何妨?”
而文学对此的解释是,那些秘密——即使它们埋藏在我们的生命之外——但只要它存在于时间和记忆中,就会对人的生命产生震荡式的影响。正如谭恩美在小说中创造的那些故事一样,女儿们试图不断破解母亲的秘密,即使漂洋过海,换了迥然不同的文化与社会环境,那些记忆与忧伤,依旧会以某种形式,与当下的人轻轻地勾连起来。
“旧金山,1989年:母亲在翻译姐姐丽君写给我们的家书。”
“在中美两国不通邮的那些年里,母亲只能靠生活在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的朋友转寄信件,偶尔获悉女儿们的消息。前几天,我找到锦多二十岁出头时的一张照片,颇似母亲年轻时的相貌。照片背面是工整的中文题赠:‘最亲爱的母亲惠存。我日夜梦想见到您。’这句话使母亲感到痛苦与内疚吗?我从未听母亲表达过懊悔。她表达对现实的屈从时,倒有一些不同的表述,像‘无可奈何’‘别无选择’‘无法避免’等。其他家庭,比如我们的亲戚朋友家,也无法避免这种事。母亲的嫡亲哥哥和他妻子,在战时将刚出世的女儿留给一个贫苦的农氏收养,这样他们这群年轻的革命者就不会因婴儿的啼哭而暴露在日军面前。舅舅和舅母在七八年后与女儿团聚。而母亲直到三十年后才与女儿们团圆,那时女儿们比母亲离开她们时的岁数还大。”
撰文|宫子
编辑|张进 肖舒妍
校对|薛京宁
乌合之众和众愚成智:为何群体有着两副矛盾的面孔?
如果要开列一份现在市面上最知名的心理学、社会学作品清单,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一定会榜上有名。这本首版于1895年的作品为“群众”勾勒了一个“臭名昭著”的画像:即使一个头脑清明的人,一旦置身于群体之中,就会瞬间失去自己独立的判断力,盲目地追随群体的观点与行动。不过,这本书所享有的盛名多少有些依赖于读者的心理而非文本的质量,在许多学者看来,勒庞并未采取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通篇充满了断言和偏见。人们对其的热捧,恰恰源于一种“第三人心理”:我读《乌合之众》,但我自己不是乌合之众中的一员。
勒庞之后,“大众研究”日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时至今日,来自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动物行为学等多个领域的学者都在为研究人类群体的行为贡献自己新的创见,“群体”的面孔也不再局限于“乌合之众”这一面。法国心理学家、认知学者迈赫迪·穆萨伊德在《新乌合之众》中呈现了当今最新的一些大众研究成果。在他看来,群体其实远比勒庞描绘的更有智慧,即使个体的才智有限,但一旦他们共同行动,往往能“众愚成智”。不过,“众愚成智”的群体也同样具有“乌合之众”的一面,这两副看似矛盾的面孔同时体现在当代的群体身上。以下内容经出版社授权摘编自《新乌合之众》,有删改,小标题为摘编者所加。
《新乌合之众》,[法] 迈赫迪·穆萨伊德,版本: 中信出版集团·新思文化,2021年6月。
群体的智慧
“女士们,先生们,看过来!快来试试您的财运吧!”
说话的农民拔高了嗓音,想盖过身边的一片猪叫声和鸡鸣声。在他身边的木制看台上站着一头壮牛。它体形庞大,毛色光亮,用一双怀疑的牛眼打量着身边围观的人群。“ 只要您掏半个先令,女士们,先生们,这头漂亮的大牲口就归您啦!”这是 1906 年一个深秋的午后,英国西南部港口小城普利茅斯正在举办一年一度的牲畜与家禽博览会。这里聚集着各色人等,牵着牲口的农户与穿修身长大衣的花花公子擦肩而过,农业专家和维多利亚时代的老幼妇孺挤在一起,他们都是来这里观赏全国最优质的牲口的。女人们都穿上了最好的鲸骨蓬裙,孩子们足蹬漆皮高帮鞋在泥水里乱踩。
那一天,一位农户照常组织着有奖竞猜以招徕路人在他的摊位前驻足。参加者只要花 6 便士,就有机会猜测这头公牛屠宰后能够产生多少公斤的牛肉。经过称重验证之后,答案最接近正确数值的竞猜者就能赢得全部的肉。
在一片攒动的高礼帽中间,有一位鬓发茂盛的 84 岁老绅士正盯着场子中间卖牛的农户收取下注的钱。他就是弗朗西斯·高尔顿(Francis Galton)爵士,19 世纪最活跃的知识精英之一。在他看来,芸芸众生的智力水平只到他的脚后跟,而眼下这群围着牛下注的乌合之众,并不比地上啄着他靴子的母鸡更有脑子。仿佛是为了证实这一点,这位研究者本人也上前到农户那里下了一注,然后转身回家,确信自己又找到了优生学理论的最新证据。这些牛肉、这位科学家和 787 个参与下注的人,就这样成了科学史上一场惊人发现中的重要角色。一个世纪以后,这个发现引发了大众研究的全面革新。
弗朗西斯·高尔顿出身英国贵胄。他的家族在两代人之内诞生了不少当时英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有医生、植物学家、探险家、诗人和大实业家。他的表哥不是别人,正是查尔斯·达尔文。本着英国人的精神,高尔顿甚至研究了茶的化学成分和蛋糕的几何分割。比如他认为把圆形蛋糕切割成扇形,一片一片吃掉是“ 错误的方法”,而且他列了方程式来证明这一点。按照爵士的计算,应该沿蛋糕的直径从中间切出一条来吃,然后把剩下的两个半圆合起来,这样蛋糕留到第二天也不失美味。谢谢您啊,爵士!
但高尔顿如今为我们所知,主要因为他是“ 优生学之父”。高尔顿深信,他本人的家族中智者辈出,绝非偶然。因为聪明和愚蠢一样会遗传,父传子,子传孙。因为担心大英帝国里会诞生越来越多“ 低能蠢笨”之人,他提出了优生学的基本理论。他强调,为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应该鼓励聪明的人多生育。与他的表兄达尔文几十年前在《物种起源》中提出的“ 自然选择”理论恰恰相反,高尔顿推崇“ 理性选择”。
高尔顿同时也是一位出众的统计学家。他建立了人类形态研究实验室,测量不同人种的认知能力与他们各自外貌特征的联 系。像他自己这样的白人颅骨光滑硕大,位于人种等级的顶层, 而下等人、女性,还有他在英国殖民地各处旅行时考察的非洲当 地人处于等级底端。这一套优生学理论在随后几十年中传遍世界。在其影响下,美国 1909 年首度立法,给“ 罪犯和智障者” 绝育。而这样的“ 优生学”理论在纳粹德国手里发挥到了极致。
在高尔顿的时代,类似的精英主义观点并不少见。与他同时代的很多知识分子都深信乌合之众是愚昧无知的,而且他们数量越庞大,就越愚蠢。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在其1895 年的著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也说:“ 人独处时智慧,成集体时愚昧。”而早在 1841 年,查尔斯·麦凯(CharlesMackay)在《非同寻常的大众幻想与群众性癫狂》(Extraordinary Popular Delusions and the Madness of Crowds)中指出:“大众”缺乏反思能力。
《乌合之众》,(法) 古斯塔夫·勒庞,版本: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9年10月
高尔顿先生正是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去普利茅斯“ 赶集”的,他的目的是收集群氓无脑的新证据。在翻遍 787 张下注的单子之后,他满意地记录下了结果:大多数人的预估与正确答案谬之千里,有的过低,有的则太高了。然而,这些预估数字里却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农户将牛屠 宰以后,这头大牲口变成牛肉的净重是 543 公斤。而参与竞猜者集体估算的平均值是 542 公斤,几乎堪称神算!
这难道纯属巧合?每个个体的预测都是错的,而且误差范围很大,为什么所有答案的平均值恰好是正确答案?“也许大众的民主决策,比我们以前想象的更值得信赖。”骄傲的高尔顿爵士,作为“优生学之父”,于 1907 年发表了他的这一研究结论, 这显然对他本人的优生学理论是个讽刺。
在高尔顿研究成果发表后的 97年里,这个惊人的发现一直无人问津,被引用数加在一起也没超过10次。但在 2004 年,它借助畅销书《群体的智慧》(The Wisdom of Crowds)的问世重见天日。这本《纽约客》专栏作家詹姆斯·索罗维基(James Surowiecki)的力作写的是集体智慧正在改变我们今日的社会和经济。为了证明“ 群体的智慧”,索罗维基旁征博引,这才举出了高尔顿爵士当年的经历,吸引了当时研究者的目光。
此书掀起了一阵对这个惊人结论的科学探求之风,在数年内开启了大众研究的新局面。高尔顿爵士无意间揭示的这个现象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名称,研究人员便顺手以索罗维基这本书的名字“ 群体的智慧”来指代它。这个现象的规律很简单:当人们预估一个数值时,无须任何专业资质,所有普通个人估值的平均值最接近正确的答案,它肯定比这群人当中任何一个优秀个体的估计更准确。比如,如果 你想知道埃菲尔铁塔有多高,只需要到大街上随便拦住 50 个人, 不经过任何挑选,再问他们:“ 您觉得埃菲尔铁塔有多高?”然后求出 50 个答案的平均值,或找出中位数更好,你会得到“324 米”的答案,这就是埃菲尔铁塔的高度。
奇怪的是,在 2011 年进入心理学领域以前,我听都没听过这个现象。研究大众的人,不知道大众很聪明。过分了!我为这一现象在科学研究中的可能性感到兴奋,开始自己组织一系列实验。我大概做了十几个估值测试类实验,比如猜测纪念碑有多高,两个城市之间有多远,一条河的长度,一个屋子里的温度,一个公园的面积……结果屡试不爽!每一次,大众都给出了令人满意的答案,哪怕实验中个体的答案大多数错得离谱。如果问题更复杂一些,不只是简单的猜数游戏,那集体的判断还有意义吗?在我的研究过程中发生的一件大事,也许是这个问题的最好注脚,那就是大众与加里·卡斯帕罗夫的传奇棋赛。
1999 年,微软游戏平台向全世界发出一份邀约,邀请玩家来挑战国际象棋界的标杆、来自俄罗斯的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不问棋艺如何,不需要任何资历,谁都可以参加。受到这样一个前所未见的挑战的吸引,来自75个国家的超过5万名棋手上了场。他们中既有业余棋迷,也有俱乐部选手,还不乏一小拨棋坛新锐,但不管怎么说,5万人中没有一个跟卡斯帕罗夫属于同一个级别的。
这么多人要怎样相互配合,才能下出一盘逻辑连贯的棋?微软平台给大众队每一步 24 小时的时间,在此期间每个参赛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平台收集所有建议,在一天结束之时,最多数成员共同选择的棋着儿会体现在棋盘上。
这场比赛情况特殊。两年之前,这位俄罗斯世界冠军刚遭 计算机“ 深蓝”重创,如今又不得不忍耐这么一堆非常规选手。比赛的结果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 5 万个平凡的小脑瓜,到底能否攻破棋坛“老大”的棋局?
1999年6月21日,棋赛开始。俄罗斯棋王执白子,首先挪动了他的“国王”。在24小时的悬念之后,大众队做出了回应: 一招“西西里防御”,给出了对卡斯帕罗夫开局的最佳回击!大众队看来不是外行,主办方放心了。让对决继续吧!
这一盘棋下得高着儿迭出。业余大众队不仅玩得十分专业, 还不乏出其不意的奇着儿。比如他们走的第 10 步,在高水平国际象棋赛事中前所未见,足以载入史册。那一步究竟是断送胜利的烂着儿,还是大众创造出的神来之笔?实际上,这步棋事后被卡斯帕罗夫本人赞为“ 卓越的理论创新”,也成为后来国际象棋比赛中常用的着数。很明显,从这一步开始,大众队占了上风。然而棋王终究是棋王,没那么容易扳倒。在连续4个月的艰苦厮杀之后,棋王卡斯帕罗夫仅余3子,下出了他的第64 步……将! 大众队可谓虽败犹荣。他们不仅一直与棋王不相上下,还创造了新的国际象棋经典招式。“乌合之众”的判断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期。
研究者们的注意力越来越多地转向更实际的问题,比如依靠 综合数十人给出的解决方案,来寻找困难问题的最优解。我的一部分同事走得更远,甚至开始专门关注“ 医生群体的智慧”。同事们的研究显示,在一系列临床问题上,诸如患者是否需要手术,或者乳腺超声检查是否真的查出了癌细胞等,情况就像网络大众队与棋王卡斯帕罗夫势均力敌那样,一群医科大学生的综合判断似乎比一位经验丰富的专科医生的个人判断更为准确。
我们今天正逐渐认识到这一现象的内在逻辑:它并不属于哲学或心理学的范畴,而是一个概率论和统计学的现象。事实上, 对于上述无论哪一类“挑战”,大家对正确答案都有一个模糊的想法。当然他们会出错,估计得太高或太低,但如果样本量足够大,个人之间的误差会相互抵消,让人们思维中的共同之处凸显出来,从而得出接近正确答案的估计。
《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美] 哈罗德·伊罗生,版本: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15年1月。
要把这个现象视觉化,不妨想象一下掷飞镖游戏。一大群人一起玩飞镖,当然是有的人甩高了,有的人扎低了,有的人偏左,有的人偏右。但这些飞镖落点的平均值还是会相当接近靶心。那些误差彼此抵消了。即便你喝醉酒又蒙着眼,投出了几次极差的成绩,最终的平均落点也不会离正中太远,毕竟所有玩家投飞镖时瞄准的都是靶心在这种情况下,人多势众确实胜过专家的单枪匹马。假如你约上 20 来个朋友,就能轻易击败荷兰的世界飞镖冠军迈克尔·范格文(Michael van Gerwen),前提是裁判同意让大众队每人投一次,然后求平均值。
然而,并不是所有情况下“ 乌合之众”都最聪明。首先,参与群众得对问题的解决方向有基本的直觉才行。还是以飞镖来举例,如果群众队中的成员根本不知道靶心在哪儿,那他们的飞 镖将完全是随机投出的,即使求落点的平均值也没用。真正关键的因素还在于,群众不能都犯一样的错,必须错得花样百出才 行。如果所有没扎准的镖全在靶心的左边,平均落点也会向左偏 移。只有当扎歪的飞镖分布均匀,平均值才可能在中间。这就是斯科特·佩奇(Scott Page)著名的“ 多样性预测”定理:判断的多元化,包括错误的多样性,是“ 群体的智慧”生效时必不可少的因素。
不幸的是,多样性这一关键因素恰恰是相当脆弱的,它的头号敌人就是我们前面研究过的人际网络中的社交影响力。同样的竞猜游戏,如果个人在发表各自的估计之前有机会先跟别人讨论上5分钟,那么大多数人的判断都会趋向同一种错误。就好像有的飞镖上装有磁铁,当其中的一枚接触飞镖盘后,其他的飞镖全 都会朝着它的方向偏,从而失去错误的多样性。
社交影响力的负面效应可以表现得很快。近来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一个小小的暗 示就足以让大众判断的平均结果偏离正确答案。这就是为什么 我在日常生活中从来都没办法向朋友们证明“ 群体的智慧”有多妙;不管我如何三令五申不能跟其他人透露自己的猜测,在我 说完题目的那一秒钟,总有那么一位缺心眼儿的朋友直接喊道:“埃菲尔铁塔?至少得有 500 米吧?”这下谁也玩不成了。因为他的这个小小提示会在其他人的脑海里深深扎根,把整群人的平均预测值带离正确答案。
当大众也找不着北
在网络的世界里,求大众观点的平均值已经成为一种流行做法。亚马逊、猫途鹰(TripAdvisor)、谷歌 等众多网络聚合平台都采用类似于“群体的智慧”的模式,邀请网民到自己的网站来评价产品,然后通过权重算法得出一个集体的评分。通常,借助从一星到五星的量表,用户就能对一本书好看不好看,一双鞋子舒服不舒服,一款相机的像素如何给出自己的感受,并让其他网民知道。
这个做法如今变得如此普及,是时候把它当作一个社会现象来认真研究了。今时今日,什么都可以评分。喜欢昆汀·塔伦蒂 诺的新片?去电影网站 Allociné 给个五星吧。觉得某家酒吧的气氛有点闷?上餐馆点评网站 Yelp 给它打个三星。觉得这个苹果挞的食谱实在太甜了?立刻上食谱网站 Marmiton 给个一星差评。
人也可以打分。不管是你的数学老师,还是上次跟你拼车的同路人,是你家附近的面包店师傅,或是你的一夜情对象……谁都逃不开。连私人医生也不能幸免!谷歌 上,那些被评为“ 冷漠”“ 粗心”“ 毫无同情心”的大夫会立刻被判低分,而另一些“热情又有能力”的大夫会得到五星好评。虽说国家医师协会理事会始终不认可这套评分系统,那些钻牙时下手太重的牙医照样会在网上得零分。
评分体系如今无处不在,举足轻重。因为群体判断在网络上公开后,一件商品能否畅销,或者服务能否得到认可,网民的打分很关键。他人对网民个体的打分也是如此。那些得到差评的个体很容易失去他人的信任,下一次去度假时,很可能在爱彼迎(Airbnb)上找不到房子,在优步(Uber)上也叫不到车。美国专 门给饭店、酒吧评分的网络平台 Yelp,现已变成普罗大众的米其林指南。大众只要用手指轻松点击,就能决定哪家饭店火爆,哪家饭店破产。商户在这个网站上每上涨或降低一颗星,营业额就会增加或损失 10%。如果汤里掉了一根头发,或者服务员像门神一样凶神恶煞,那么饭店要小心了。网民们可不会客气。
你可能会问,这有什么问题?科学不是已经完美证明了群体智慧有用而且集体判断值得参考吗?事实并非如此,因为社会影响力依然存在。比如锡南·阿拉尔的团队做过一个让网民评价他 们对网络新闻感兴趣程度的实验。实验者随机抽取了 10 万条新闻,每篇文章刚发出来,科学家就先上去给它打上第一个分数。结果显示,如果首条评价是肯定的,这则新闻的总平均分会升高25%,不管随后跟进了多少真实的网民评价。这是因为网民打分前都习惯先看看前人打的分,难免会受先前意见的影响。“ 从众效应”的强大之处在于,不管被评价对象的真实水平和质量到底如何,只要第一个“假评”是好评,后面的人也更倾向于给好评。
另外,用户间心照不宣的“互贿”心理是使评分系统失衡的另一个因素。在一个人人互评的世界里,为了给自己换回一个好评,还有什么比先给对方一个好评更有效呢?在优步上,司机跟乘客之间要互评;在爱彼迎上,房客跟房东互相打分。在北美的一些中学里,老师给学生的分数写在成绩单上,而学生给老师的分数体现在“评师网”(Rate My Professors)上。在这种情况下,也许老师在给学生的家庭作业打分时高抬贵手,就会使自己的网评多一颗星。事实上,2002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高校出现了普遍高分的现象,部分原因确实在于引入了学生给教师打分的系统。简单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小辫子在别人手里,胆敢第一个打差评的人,就等着受到报复吧。
《群体的智慧:如何做出最聪明的决策》,[美] 詹姆斯·索罗维基,版本: 中信出版社 2010年10月。
鉴于评分系统已遍布网络,无处不在,某些互联网企业趁机在网络上推出了一种“聚合通行证”。比如 2015 年成立的法国初创公司 Famust 把个人在不同网站上得到的分数集中起来,给每个人制作出一套社交声誉证件。最终我们可以依此获得任何人的性格综述:让·克劳德,谷歌 得分 4.3 的敬业药剂师,网约车软件Blablacar 得分 4.2 的好司机,下厨软件 Marmiton 上的 4.7 星大厨,不过,他对追女人可不大在行,在交友软件 Tinder 上只有 1.5 分。这不禁让人想起英国电视剧《黑镜》的一集,未来城市的居民们在每一次互动后都互相评分。这个反乌托邦故事描 绘了社会声誉不断恶化的主人公是如何一步步坠入地狱深渊的, 意在警醒我们小心此类系统的滥用。
然而 Peeple 等应用软件的开发者似乎对此充耳不闻。2016 年 Peeple 上架,专用来给你身边的人打分。邻居太吵,可以给两星。本区邮递员和蔼可亲,给五星。在手机应用商店里,Peeple 自己收获了百余条评价,平均得分惨不忍睹:1.7 星。看来,普罗大众的肩膀上顶着的并不是摆设。
艺术和文化领域的情形又是怎样的?如果人们评头论足的对象不是一家饭馆或者一个司机的服务,而是一部电影、一本书或者一首歌,他们的集体判断又会不会失之偏颇呢?或者换个问法:单曲《江南 Style》曾一举登上 YouTube 观看次数最多视频的宝座,是不是意味着这是一首杰作而必将载入史册呢?
邓肯·瓦茨的团队从 2006 年起就投身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了。他们模拟了互联网音乐市场,建立了一个叫“ 音乐实验室”(MusicLab)的网络平台,在上面放了 48 首专业团队制作的音乐作品,都是首次面世的新作。之后,他们邀请15 000名网民来听音乐并打分,以及免费下载他们喜欢的那些。
实验分了好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听众在不知晓旁人好恶的前提下先做出独立的判断,结果这 48 首曲子的得分都差不多,并没有特别突出的。第二阶段,曲子还是那些曲子,不过听众换了一组,而且在听每首曲子之前,他们能先看到别人对音乐的评价。只需要这一步改变,就能使 48 首中的一首单曲脱颖而出,成为这个小社会里最受人喜欢的流行歌曲了。
照这么看来,评分系统真的能帮助消费者识别市场上的最佳产品吗?当上述实验做到第三阶段,结论很快引起了我们的担忧。在实验者换上新一组听众之前,这 48首曲子的既往评分被清零了。这一次又产生了 48 首曲子中的当红歌曲,但和上次的不一样。实验不断重复,每一次都将前一轮的结果清零。于是,人们就会爱上一首不同的歌。似乎音乐本身的品质对于获胜歌曲来说根本不重要,大众每回都随机捧红一支曲子,把它推到流行榜首。人们被各类社交信息淹没,失去了审慎分析的能力。
不过根据研究者们的观察,被选中的当红歌曲并不是完全随机的。不管实验怎么做,最好的那些音乐从来没跌到谷底,最难听的那些也没能登上榜首。但在保持这种大趋势以外,任何结果都是有可能的。
以上你所了解的只是冰山一角而已。事实上,大众研究的这一细分领域才刚起步,但在短短的 20 年时间里积累的知识已经多到令人头晕目眩。新的群体智慧模型正在形成,可以预见,它们将很快被应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投资者们个个摩拳擦掌,大众研究早已引起市场的兴趣。
摘编 | 刘亚光
编辑 | 刘亚光
校对 | 刘军
张玲: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是父女两代翻译家的对话丨逝者
据文津出版社方面消息,张谷若之女、翻译家张玲于11月1日0时6分去世,享年86岁。张玲生前最后一本著作,也是她本人最为在意的一本著作《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翻译家张谷若和他的世纪》(以下简称《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近日已由文津出版社出版发行。张玲曾表示,“这本书在我的头脑、身心里孕育的时候,它陪同我再访了我的父亲母亲,家人亲友,它让我重新又体尝了一遍往昔的苦辣酸甜,让我又重新活过了一辈子。”
张玲(1936-2022),翻译家。
资料显示,张玲1936年生于北京,1954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即开始发表诗歌、散文,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审,(伦敦)狄更斯博物馆荣誉中文顾问。张玲编审有“外国文艺理论丛书”“外国文学研究资料丛书”“20世纪欧美文论丛书”等大型丛书,著有《榆斋弦音》《旅次的自由联想》《哈代》《英国伟大的小说家——狄更斯》《画家宗其香传》等,其译作《呼啸山庄》《傲慢与偏见》《牧师情史》《孤寂深渊》《卡斯特桥市长》《双城记》等一版再版,已经成为众多翻译论文的研究对象。英国文学翻译家杂志《换言之》(In Other Words)2008年夏季刊专文介绍她,称其为“极为成功的女翻译家”。
在《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中,张玲深情回忆并描绘了张谷若先生百味杂陈的一生、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和独立严谨的治学精神,以“一个漂泊二十余年、根归故里的中年女儿”的眼光,重新回看父亲。
以下内容经出版方授权节选自《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内容为该书的代自序《山海祭》。文中所用插图均来自该书。
《布衣老爸的风雪花月:翻译家张谷若和他的世纪》,张玲 著,文津出版社,2022年10月。
原作者丨张玲
汽车沿高速公路北行,从伦敦向爱丁堡。十余周来,游学英国,脚跟无线,观看,聆听,搜集,思考,为自己,也为北京家中的父亲。我们那如今缠绵卧榻的九旬老父,晚年不喜交游,每次我们出差旅行,总要尽量多带回些书画、工艺品和土特产,供父亲卧享。在英国这个切关他毕生教学、研究、翻译事业的国家,更不可疏漏每个细节。
我们已走过十余座城市,写回的家书中,也禀告了部分见闻,特别是在英格兰多切斯特市参加托马斯·哈代国际双年会的盛况。因为哈代是父亲花费心血最早,也是最多的作家;因为年会对于父亲以及他的同辈、后辈中国同行在近七十年为哈代所做的贡献有了更多的了解,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还因为,我和外子张扬,身为中国代表,在会上受到空前热烈的礼遇。爱丁堡是这次访英的最后一站。在汽车上,浏览着路旁一一闪过的青山、秀水、牛羊群、教堂尖塔,我俩低声细细商量,回国前再为父亲和其他亲友做些什么。地势越来越高,爱丁堡越来越近,心中阵阵涌出的兴奋也越来越频,仿佛已有一只脚踏上了归程。
我们到达市中心前,格瑞斯早已跑出来等候多时。久别重逢动情地寒暄过后,她拿出几封已经等在这里的信,其中一封是北京的家书。信封上妹妹平素细弱的笔迹似乎多了一点力度,我心中顿时掠过一丝不安,急忙将信拆开,浑身的血液倏忽僵凝:“爸爸已于8月18日上午10时58分逝世……”
我们仨,图中为张玲和父母。
目光反复在这一行逡巡,却总无法将它传导入大脑。爱丁堡朋友们的劝慰,只够勉强使我暂时噙住眼中的泪。深夜,在洁白的被盖下,它们才像开闸的水,狂奔直泻。这时,我才感到爱丁堡初秋的高寒和格瑞斯这套乔治式石砌住宅的凄冷。
父亲真的逝世,永不复返?
再过一个多月,他将年满九十一岁,算是享尽天年了。自从1992年除夕他突患中风,虽然精心治疗调理,但总不见起色。我们离家访英前,也曾预料过可能发生的种种事情。但是在他临终的刹那,朝夕与他厮守为伴的子女不在身边,这确是无可更改的遗恨!
如果在这近二十个月里,我不是忙于各种工作,而能对他投入更多心力……
如果我们事先能理智地认知他确已步入生命的最后途程,而取消这万里去国的远行……
如果……
深切的遗恨带来种种悖于事实的妄想。
“你父亲会为你所做的一切而感到自豪,这是他临终得到的最大安慰。”
爱丁堡和英格兰各地写信或打电话来的朋友异口同声地这样絮絮劝慰。
是的,他是在北京空前酷烈高温的煎熬中坚持着风烛一线的生命,终于等到了我们飞越关山的捷报,才瞑目长逝。
早在1993年新春伊始,我们就接到此届哈代年会执行主席斯旺先生的手书,特邀我们演讲并主持讨论。面对正在医院急救的父亲,我踌躇再三,终究没有拒绝这番盛情。
我深知这并非一次轻而易举的攀登。这是迄今最具权威性的国际性哈代学术讲坛。历届的演讲人都是英国和各国第一流的学者。1988年,我曾是参加年会的第一个中国学者;这一次,像登台打擂一样,我将是第一个正式演讲的中国学者。这并非全为自己,而是也为父亲,也为中国的学者同行。父亲,还有我们这个民族的一些知识分子,踏着上个世纪的余音残韵走来,勤奋、执着,但却太过谦恭、含蓄,他们在穷搜苦索中找到适当的起点,便一头扎进知识的厚土,只顾耕耘,少问收获;他们以汗水和心血培育的果实,即使在本土也鲜为人知,遑论海外!只有80年代以后,才始露峥嵘。如今国际的同行既然希望了解更多,我们应该起而响应。我深知自己恰恰属于那“荒废了”的一代,远不及父辈的精深广博。但是既为由他们的精血造就的后代,我不应对他们有所辜负;而且深信,凭依他们从我出生就慷慨赐赠的一切和我尽力鼓起的浑身能量,定能成功。
十余月来久病的折磨常使父亲不满和发怒,也会引发我的不快和牢骚。但是每当我告诉他在侍奉护理他的同时,我必须准备讲稿和做其他撰写、编辑工作,他总是用力地点点白发苍苍的头,就像一个听话的孩子。去年春秋我曾两次出差,行前向他告别时,他还能伸出仍然有力的手握一握,点点头说:“一路平安。”今夏赴英出发前,我站在他的病榻前,贴近他的耳朵为他大声读了哈代故乡报上预告我们与会演讲的消息,他仍然竭尽全力在枕上点着头,然后目送我们走到病房门口。谁知这就是父亲留给我的最后印象。
张玲和父亲张谷若力学胡同的院子里。
在爱丁堡收到的噩耗像一颗重型炮弹,将旅居欢快的心轰得四散,难以收拢。尽管妹妹已依家中风习料理了后事,我仍希望尽快飞回故乡。然而理智又在耳边反复细语:“一次来之不易的远行游学岂能半途而返!”这句话一次次重复,我也一次次吞咽下时时夺眶欲出的泪,终于打叠起精神,度过了在爱丁堡的最后两周。不过在这两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不论白天黑夜,不论晴天雨天,眼前总蒙着一层灰色的幕。
我们登上这座城市以它而命名的古堡,这是市中心的制高点,站在它的顶端可将这座据山面水古老美丽的城市一览无余。父亲当年也爱攀登。他的出生地山东烟台芝罘岛也有这样美丽的山水。母亲说他生来挺拔高大,脚力雄健,自幼喜欢独自攀登家乡面临大海的峭壁山崖,在树林中以读书自娱。他是故乡那温良的气候、丰厚的大海、清新的树林的儿子。我上小学的时候,他仍然喜欢晚饭后带我去攀登北京住家附近北海公园内的白塔山。他牵着我的小手一路走着,常好用手指在我的手背上书写着一串串的英文字母,口中还念念有词地读着英文中那些拗口的词句。等到登上顶峰,则仰望夜空,指点星座,滔滔不绝地讲述有关它们的美丽传说。那时他已是大学英语系的副教授,除了精通自己的专业,还热爱天文、地理、历史、艺术、民俗、生物、化学,尤其是中国传统书法、绘画及戏曲。他写的一手漂亮的楷、草、隶书,闲时还喜欢吹笛和演唱昆曲……
妈妈带着张玲和妹妹。
克里斯蒂带我们去了爱丁堡以东福斯河入北海口的沙滩。这里的苍凉与父亲故乡的海滩迥然不同。我四岁时父亲带我回故乡第一次下海。海水的浮力很大,我像个空心皮娃娃在水中摇摇晃晃站立不稳,父亲就双手十指交叉抱在脑后,让我也双手交叉抱着他的上臂,带我一步步走向深水。父亲水性不佳,他只是带我去体验海水的恬适与咸涩。在我稍稍长成之时,则任凭我自己去学会游泳。
他就是以这种方式,带我步入生活之海……
我们多次走进爱丁堡著名的国立图书馆和美术馆,查阅资料,欣赏藏品。也常走进街道两旁林立的书店选择各种图书。父亲一生酷爱书画。浏览、选购、阅读、批注,以至重新修补装订,是他生活中的重要内容,晚年妻子及同龄亲友先后作古,更以书画为伴。在他半身瘫痪的最后岁月,他在病榻上仍伸出尚能活动的左手,套上温暖的毛衣袖,擎着书画阅读欣赏。他记忆力超过常人,到老仍记得少年时背诵的中英文经典篇章。这也是他翻译、写作文辞丰美的源泉。像有些中国传统文人一样,他专注治学,不擅实际事务。但对于所在学校图书资料建设及教育却分外积极……
星期天,格瑞斯和莉兹带我们去拜谒瓦尔特·司各特故居。这座堂皇的古堡式庄园里那间正对后园的大厅最使我留恋。司各特临终前,曾移榻这间大厅的窗下,遥望连天碧草和缓流其间的退德河(Tweed River,又译作特威德河)长逝。这位毕生多姿多彩的苏格兰大作家最令人崇敬之处,是他的刻苦勤奋。父亲所致力的英国作家,也都是终生笔耕不辍。
父亲自己,不过一介书生,区区译家,但在他所孜孜从事的小小领地,他也是如此。他还是大学学生之时,已在工读之余完成了哈代的《还乡》的初稿。在青壮年教学、养家最繁忙的岁月,又翻译了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狄更斯的《大卫·考坡菲》以及莎士比亚的诗歌、萧伯纳的剧本,并做唐宋诗英译。在翻译过程中,为了恰当处理一些难句、典故、注释、妙语、俚语、行话,他有时数日徘徊,寝食不安,千方百计查找资料,与同行知己切磋,向三教九流请教。他的译文在海内外广为流传,深得赞誉,但他从未自我满足,一书出版后,总要反复修改,几近成癖。偶得指谬,则如获至宝;而对于某些误解错评,则要愚顽申辩,不惜开罪于人。十年浩劫后期,他鳏居陋巷斗室,国家前途、个人治学两相茫茫,他仍像书虫一样,以娟笔小楷修改他那早已频频为人称道的译文。正因如此,一旦良机再降,他即有修订译作面世;也正因如此,他的译品得以不断提高。
张谷若翻译雪莱诗手迹。
(上世纪)80年代,他以真正的耄耋之龄,再度治学剩年,新出版了《大卫·考坡菲》和菲尔丁的《弃儿汤姆·琼斯史》,两部巨作各近百万言。前者译稿虽为60年代旧有,但曾有相当部分毁于暴力,他以少壮时代同样的精力一鼓作气补译数十万言,并修订了残存部分;后者,绝大部分译于他八十至八十五岁之间,这五年当中的大约一千八百个上午,无论寒暑,无论节假,他始终伏案笔耕。今年新春,卧病经年的父亲勉强捧着上海译文出版社首次寄来的样书,虽已无力像往常那样逐字逐页查阅,但仍以微弱而却清晰的语声对我们说:“这辈子我没白活……”
上世纪90年代,张玲和父亲张谷若在北京大学南门。
英国朋友们说父亲会为我而自豪,令我既感慰藉,又生惭愧。应该是父亲因他自己而自豪。他生性浑厚天然,仁爱狷介,重实轻华,珍视友谊亲情,讲求生活的内在质量和自我感受而不做作矫饰;处世间,他随分守拙,不斤斤于个人利害得失;但对于道德、气节、文章之类他一心认定的盛事,从不苟且。在正邪善恶之间,他总做正确选择。作为子女,我们应以他而自豪。
爱丁堡与北京远隔大洋,关山重重,父亲永诀时我未能送行。但是在我们居于其上的这浑圆大块,千山一脉,万水相连,我的心电,乘山风,凭海潮,定能赶上父亲的亡灵。你知道我正在追赶,往昔的一切不足挂齿;将来,我要使你真正感到自豪,父亲!
原文作者/张玲
导语作者及摘编/何安安
编辑/罗东
导语部分校对/李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