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什么是精准施策的前提(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问题导向 标本兼治整改)

导读 什么是精准施策的前提文章列表:1、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问题导向 标本兼治整改2、如何推进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专家:坚持4个原则3、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4、时评:以经济

什么是精准施策的前提文章列表:

什么是精准施策的前提(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问题导向 标本兼治整改)

提高政治站位 坚持问题导向 标本兼治整改

本报讯 11月23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彭映梅赴宝兴县督导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她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问题为导向,加强过程管控,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举措,动真碰硬抓好生态环保突出问题整改,坚决守护雅安青山绿水净土。

彭映梅先后深入锅巴岩白玉沟矿、正兴矿和红叶电站等地,详细听取整改进度情况汇报,现场实地查看矿山生态修复、水电站下泄生态流量等情况。她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牢扛起生态保护政治责任,因地制宜科学精准施策,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生态修复工程进度。要严格按照“一站一策”方案,依法依规稳步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雅安片区小水电站清理退出工作。

随后,彭映梅主持召开工作推进会,听取全市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汇报,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她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压紧压实责任。始终保持清醒认识,对照整改任务清单,高质量高标准、动真碰硬抓好整改,坚决杜绝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整改结果要经得住各方检验。有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实事求是向上做好沟通汇报,争取省级部门的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要坚持科学精准,务见工作成效。采取科学有效措施,优化生态修复方案,抢抓有利天气加快修复施工,确保各项整改措施按时序推进、如期完成整改销号任务。要坚持标本兼治,深化生态建设。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强化责任担当,在标本兼治上下功夫,举一反三、建章立制,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着力把资源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积极探索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市政府秘书长刘剑飞参加督导。

记者 张雨蝶

如何推进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专家:坚持4个原则

来源:人民网 原创稿

人民网北京11月1日电 (记者许维娜)城市建设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最直观的体现,也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关切。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获悉,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召开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专家座谈会,就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听取专家意见建议。

会上,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围绕建设高品质生活城市概念内涵、建设目标、重要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提出了政策建议。专家一致认为,开展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工作要坚持4个重大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改善基本民生需求,又创造条件引导群众参与城市建设过程,共建共享品质生活。

二是坚持系统观念。将城市的规划建设、公共服务、生活服务、人居环境、人文精神、群体融入、社会治理等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推进实施,让城市彰显活力、包容、韧性、温度,让居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归属感。

三是坚持分类施策。根据城市的人口规模、空间布局、产业结构等因素,区分东中西、大中小、人口流入流出,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实现协调发展。

四是坚持循序渐进。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既需要精心设计蓝图,又需要久久为功推进,要从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破题,从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入手,从最急迫最紧要的事项抓起,抽丝剥茧、攻坚克难,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解,逐步将高品质生活城市建设推向纵深。

此外,会议还强调,要结合城市更新,做实推进高品质生活城市的工作抓手,统筹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美好生活社区、生活服务“领跑型”企业、便民服务场景和优质服务项目,积极探索完善高品质生活城市第三方评价。

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作者:刘凤义(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研究员)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不仅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冲击。如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以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是一道新的世界性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次疫情也是百年不遇,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两年多来,我们克服疫情影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果,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全球领先,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们科学把握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坚持党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集中统一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我国之所以能够以最快速度、最小代价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最根本的是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

疫情暴发之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加强对疫情防控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强调的:“在保护人民生命安全面前,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我们也能够做到不惜一切代价,因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在2020年中国农历新年第一天,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对加强疫情防控作出全面部署,成立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统一指挥,分类指导各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迅速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提出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之后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因时因势制定重大战略策略,推动防控工作由应急性超常规防控向常态化防控转变,提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党中央明确要求“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有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使党中央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党中央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实施集中统一领导,领导组织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大会战,明确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总目标,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形成了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彰显了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独特优势。病毒突袭而至,疫情来势汹汹,党中央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使各种资源和力量迅速有序汇集。用10多天时间在武汉建成火神山医院和雷神山医院、大规模改建16座方舱医院、迅速开辟600多个集中隔离点,19个省区市对口帮扶除武汉以外的16个市州,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千里驰援,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了医疗资源和物资供应从紧缺向动态平衡的跨越式提升。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有效遏制了疫情大面积蔓延,有力改变了病毒传播的危险进程,最大限度保护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切实维护社会稳定,为有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外历史上,大疫大灾往往导致社会失序,社会失序又使抗疫抗灾雪上加霜。”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社会面安全稳定工作稳步推进,妥善处理疫情防控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维护医疗秩序、市场秩序等,严厉打击涉疫违法犯罪,加强群众心理疏导和干预。这些都为做好疫情防控、有序复工复产等创造了良好条件。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始终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领导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疫情防控是一场保卫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严峻斗争。在重大疫情面前,我们一开始就鲜明提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调集一切资源,科学防治,精准施策,不遗漏一个感染者,不放弃一位患者,坚决遏制疫情蔓延。”正是因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我们在抗击疫情中把提高收治率和治愈率、降低感染率和病亡率作为突出任务来抓,调集最优秀的人员、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全力以赴投入救治,费用全部由国家承担,最大程度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亡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疫情防控中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要做好生活必需品生产供应工作,严格落实“米袋子”省长责任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切实抓好主副食品生产、流通、供应组织。我们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保持生产生活平稳有序,全力维护正常经济社会秩序。要求密切关注疫情对市场供求的影响,做好居民生活必需品保供调度,防止物价过快上涨,保持疫情期间基本民生服务不断档;要求强化对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对因疫情在家隔离的孤寡老人、困难儿童、重病重残人员等群体,要加强走访探视和必要帮助;等等。切实保障基本民生,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提供了物质保障,也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明确立场。无论是做好疫情防控还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各种资源投入。科学统筹两方面的资源投入,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在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前提下,把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实践证明,我国坚持统筹的思路,不仅能有效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而且成为疫情发生以来全球首个恢复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我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跃升。总的来看,坚定不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我国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保持世界领先,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坚持在统筹中探索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如何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抗击疫情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寻求最优路径。

疫情发生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经济社会是一个动态循环系统,不能长时间停摆”“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我国发展,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必须坚持在防控中发展、在发展中防控,以辩证思维处理好突出重点与统筹兼顾、当前与长远、危与机、常与变的关系。需要看到,没有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经济社会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但是,如果经济社会发展长时间停摆,疫情防控、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会失去物质保障。因此,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有两条战线,一条是疫情防控第一线,另一条就是科研和物资生产,两条战线要相互配合、并肩作战。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疫情特点,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准确分析把握疫情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紧紧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确保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具体体现在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特别严重的地区要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其他地区要在做好防控工作的同时统筹抓好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疫情防控实际,制定不同区域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策略,“要按照科学防治、精准施策原则,以县域为单元,确定不同县域风险等级,分区分级制定差异化防控策略”。低风险地区要尽快将防控策略调整到外防输入上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中风险地区要依据防控形势有序复工复产;高风险地区要继续集中精力抓好疫情防控工作。“要细化各项预案,等疫情形势进一步稳固后,在加强防控的前提下,采取差异化策略,适时启动分区分级、分类分时、有条件的复工复产”。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探索疫情防控战略策略。我们提出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防控要求和集中患者、集中专家、集中资源、集中救治的救治要求;立足地区特点和疫情形势因应施策,加强分类指导;提高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不断优化疫情防控举措,加强疫苗、快速检测试剂和药物研发等科技攻关,使防控工作更有针对性。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发生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稳中求进,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推动畅通经济循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疫情态势不断推出和调整畅通经济循环的政策措施,一系列政策组合拳精准到位、持续发力。在生产领域,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大力推动复工复产;针对各类市场主体尤其是中小微企业精准施策,帮助中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打通堵点,努力畅通运输通道和物流配送,助力产业链运转。在流通领域,根据疫情情况调整生产要素和商品流通的相关政策,既打通流通的大动脉,也清理流通中的毛细血管。今年,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要求各部门按照通知提出的6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对本部门本领域本行业的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动再落实。这些都有利于有针对性地进一步畅通经济循环。

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这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断探索在高质量发展中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路径。

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纵观人类发展史,人类同疾病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技术,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最终战胜疫情,关键要靠科技”。对此,需加大卫生健康领域科技投入,加快完善平战结合的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集中力量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持续加大重大疫病防治经费投入,加快补齐我国在生命科学、生物技术、医药卫生、医疗设备等领域的短板。同时,要深化科研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发现、培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进入科研队伍,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在实践中注重协调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协调的过程。在实践中,我们需实现多个层面和领域的协调,要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协调,不能顾此失彼;要在疫情防控中坚持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不能各自为战;要处理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协调问题,推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良性循环,打通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循环;等等。

深化对绿色发展的认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次疫情防控使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在这方面,要进一步深化对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规律性认识,全面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需坚持不懈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特别是要抓住产业结构调整这个关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需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这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不利影响的重要手段。需坚持系统观念,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

坚持开放发展。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疫情给我们带来一系列深刻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是应对疫情,还是恢复经济,都要走团结合作之路,都应坚持多边主义”“促进互联互通、坚持开放包容,是应对全球性危机和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由之路”。需要看到,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这样的重大突发事件不会是最后一次,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问题还会不断带来新的考验。面向未来,我们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国际卫生交流合作,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促进全球平衡、协调、包容发展。

进一步推动共享发展。公共卫生服务是重要的公共产品,具有共享属性。如果疾病控制不力、传染病流行,不仅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会受到重大影响,而且社会会付出沉重代价。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放眼长远,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和不足,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表明,我国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药品供应保障体系以及重大疫情防控与应急管理体系,总体上是有效的,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对此,需在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加强监测预警和应急反应能力、健全重大疫情救治体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等方面切实发力,强化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时刻防范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只有构建起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健全预警响应机制,全面提升防控和救治能力,织密防护网、筑牢筑实隔离墙,才能切实为维护人民健康提供有力保障。

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是人类发展进步的前提。病毒没有国界,疫情不分种族。在应对这场全球公共卫生危机的过程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唯有团结协作、携手应对,国际社会才能战胜疫情,维护人类共同家园。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呼吁共同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加强疫情防控国际合作。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政府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态度,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履行国际义务,密切同世界卫生组织和相关国家的友好合作,主动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和病毒信息、抗疫经验做法,毫无保留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防控、治疗经验,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和技术援助,坚决维护中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坚决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弥合“免疫鸿沟”。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疫苗应该成为全球公共产品。当前,疫苗接种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我们要摒弃“疫苗民族主义”,解决好疫苗产能和分配问题,增强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对此,中国呼吁各方坚持多边主义,团结抗击疫情,确保疫苗、诊断试剂等公共产品公平可及,确保疫情大流行防范与应对机制可持续,加强卫生体系建设,保障卫生人力资源,促进全民健康覆盖,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指出:要坚持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属性,确保疫苗在发展中国家的可及性和可负担性;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1亿剂疫苗;中国将继续向非洲、东盟分别援助6亿剂、1.5亿剂疫苗,为弥合“免疫鸿沟”作出积极努力。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新冠肺炎疫情对过去10年全球减贫成果造成重大冲击,复苏不均衡加剧全球不平等,南北鸿沟持续扩大。人类正在遭受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各大经济板块历史上首次同时遭受重创,全球产业链供应链运行受阻,贸易和投资活动持续低迷,世界经济复苏势头仍然很不稳定,前景存在很大不确定性。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把握当下,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加强宏观经济政策支持,推动世界经济早日走出危机阴影,更要放眼未来,下决心推动世界经济动力转换、方式转变、结构调整,使世界经济走上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轨道。”我们主张,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包容增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发展、保障民生置于突出位置,实施政策、采取措施、开展行动都要把是否有利于民生福祉放在第一位;关注发展中国家紧迫需求,围绕减贫、粮食安全、发展筹资、工业化等重点领域推进务实合作,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还要利用好疫情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加强科技创新合作,营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营商环境,共同实现更高质量、更具韧性的发展。

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加强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人类终将战胜疫情,但重大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对人类来说不会是最后一次,要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来的短板和不足,完善公共卫生安全治理体系,形成应对疫情的强大合力。需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速度,建立全球和地区防疫物资储备中心,全面评估全球应对疫情工作,总结经验,弥补不足;需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动员全球资源,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全球发展,处理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共同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 经济日报

时评:以经济普查摸清家底,助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根据《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的规定,国务院决定于2023年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作为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的经济普查被喻为“大国体检”,是一项摸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家底”,全面了解新时期经济运行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新特征,了解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手段。在疫情背景下,通过普查,搞清我国产业结构变化,有助于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对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新职业的涌现,促进疫情后经济可持续、高质量、绿色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

加强统一领导,落实普查责任。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的一次“全面体检”。将首次统筹开展投入产出调查,从而对国家的经济效益做到心中有数,更客观地安排后续经济政策。因此,无论从进度还是质量上都有严格要求,就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全国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原则,在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的普查领导小组领导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认真组织好普查实施工作,确保交出合格的普查答卷。

坚持依法普查,筑牢诚信之基。全面摸清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科学指导和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获得真实可靠、客观翔实的一手数据。从这个意义上说,数据质量将是经济普查的生命线,也是衡量普查成败的根本标准。要坚守数据质量第一原则,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可靠,普查的各环节、各方面都依法依纪依规行事。切实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让数字游戏无处遁形,建立健全普查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和岗位责任制,完善普查数据质量追溯和问责机制,严肃普查纪律,坚决杜绝各种人为干预普查数据的行为,以真实完整的经济“家底”、为准确研判发展大势、精准定性科学施策提供重要基础和前提。

形成强大合力,确保普查进展。第五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在我国境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主要内容包括普查对象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生产能力、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和消费、研发活动、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交易情况,以及投入结构、产品使用去向和固定资产投资构成情况等。普查范围拓宽、普查内容增多、技术要求提高、工作难度加大,对方案设计、组织实施和数据处理等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将面临比以往普查更多的困难、更大的压力。同时,经济普查是一项重大的社会动员活动,不仅需要每一个普查工作者积极作为、善于作为,更需要企业、社会公众理解、重视、支持普查,各地区各部门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我国行政动员优势,努力形成强大普查合力,确保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圆满完成。

经济普查是促进科学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一件与各方面息息相关的大事。让我们凝聚发展共识,使第五次经济普查成为一次成功的高质量的普查,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民意支撑和智力支持。

作者:曹建明 江苏常州武进区工会

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现代化

作者:王东(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社会科学院基地研究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这为站在新的起点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治理,是加强生态保护的关键之策。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把生态保护看成一个整体,进行整体性思考、全面性安排、系统性部署;坚持融合理念,全面整合、系统集成生态文明建设各要素和各环节;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一)以系统思维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各个环节正呈现出越来越强的关联性和互动性,愈来愈迫切地要求建立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强的制度体系。应依据生态系统内在的高度多样性和复杂性规律,坚持从基本制度和管理制度两个层面对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进行整体谋划、系统整塑,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环环相扣、协同联动的制度体系。

第一,加快构建完备的生态保护基本制度。这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基石和支柱。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制度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这就需要以全局的视角统筹考虑、协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到的各个方面的相互衔接与配套措施,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体系,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由“碎片化”向“系统性”转变。另一方面,以市场作用的充分发挥打造生态文明基本制度的基石。市场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市场是资源配置和利用最有效的手段,产权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既要健全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着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所有权边界模糊等问题。又要利用市场化机制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这是发现自然资源真实价值、实现最优配置的重要途径。

第二,加快构建完备的生态保护管理制度。这是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维系与保障,重心在于打破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整体性与政府运行的部门性、分割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更加突出管理制度的整体性。我国生态环境虽然复杂多样,但仍是一个相互依存、互相影响、彼此共生的生态大系统,所以,对于生态保护,必须高度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规律,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另一方面,更加突出管理制度的协调性。建立健全生态文明监管体系,有序整合不同领域、不同部门、不同层次的监管力量,健全完善统一的环境监管体制。

(二)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方面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在融入经济建设方面。这是生态文明融入的主阵地。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须臾不可分离,离开经济发展抓生态保护是“缘木求鱼”,难以持续,脱离生态保护搞经济发展则是“竭泽而渔”,贻害无穷。必须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发展方式、生产方式转变。一方面,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理念,增强自然资本意识,推动自然资本大量增值,使绿水青山持续发挥生态效益和经济社会效益,让老百姓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另一方面,切实在实现生产方式绿色化上着力,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深入推进绿色制造工程,不断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奋力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发展新路。

在融入政治建设方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坚持把生态保护作为政治工作来定位、将生态治理作为“国之大者”来推动,是我们党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形成的重要经验。坚持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切实把生态文明建设体现到党的治国理政实践中。建立健全绿色政绩观考核评价体系,让“指挥棒”越来越绿色,导向越来越鲜明,引导各地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放在各项工作的重要位置,认真履行生态保护职责,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

在融入文化建设方面。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的根与魂,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着“润物细无声”的深远影响。一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中华民族是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民族,中华文明孕育出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比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取之有度”的发展观、“建章立制”的制度观,以及敬畏自然的传统信仰、关爱自然的行为模式、顺从自然的生活方式等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为原点,从中汲取精髓,充实认知基础和思想基础,获取价值导向和道德支持。当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需采取有力措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快构建适应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体系,使生态文化具有时代感,为生态治理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二是凝聚共识、强化认同。着力推动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激发出强烈的共建美丽家园的愿望,自觉践行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三是建设生态文明价值体系。积极构建生命哲学和环境伦理,引导人们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关爱自然,在平衡人类需求与环境可持续方面拥有正确的价值判断,坚定地走上与环境共赢共生之路。

在融入社会建设方面。生态文明关系到各行各业、千家万户,涉及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大力传播绿色发展理念,将生态文明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以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引导全社会形成勤俭节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政府应加强环保宣传和普及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将环保法律法规和知识纳入课堂教学,新闻媒体应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宣传,切实增强公民环保意识,满足公众生态文化需求。同时,坚持以企业经营者为主要对象,把生态教育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始终,特别是在企业立项审批过程中,严把环保准入关,对企业的环境信用实行等级评价制度,将等级评定结果与企业信贷融资直接挂钩,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环保法定义务。此外,应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完善公众参与制度,依法依规落实其环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构建全民参与的社会行动体系;通过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充分发挥民间组织和志愿者的积极作用,凝聚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广泛合力。

(三)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内容。提出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必须以系统思维统筹推进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整体保护。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我们牢固树立全局观。自然生态系统由山川、林草、湖沼等组成,这些要素彼此影响、相互依存,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用大局观来推进生态修复、生态治理与生态保护。各地方各部门、各方面各环节,都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对于生态系统实施的行为都不是孤立的,而会通过生态系统内部传导机制彼此影响,从而关系到生态保护大局。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必须将生态系统视为一个有机生命躯体,打通地上和地下、岸上和水里、陆地和海洋、城市和农村,统筹治山、治水、治林、治田、治湖、治草、治沙之间的关系,统筹各类规划、资金、项目,实现目标统一、任务衔接,纵向贯通、横向融合,一体化保护、一体化修复,不断提高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的效率。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我们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一直以来,各自为政、多头治理是生态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目的就是为了打破各管一摊、相互掣肘的顽疾,通过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以系统工程的视角寻求新的生态治理之道。加快构建多部门、多层次、跨区域协同推进机制,实现相关部门与相关主体之间、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之间、不同要素与不同区域之间的高效协同。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治理思路和组织形式应与时俱进,有必要对过去以单个生态要素为主设置工程的做法进行系统性重构,做到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治理生态,使不同部门之间相互补台而不是拆台、不同工程之间相互协同而不是彼此抵消,最大限度地让不同资金项目产生叠加效应、释放更多红利。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要求我们坚持精准施策。一是全面开展生态系统健康诊断。生态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造具有旺盛活力、强大恢复能力、完善服务功能的健康生态系统。所以,应探索建立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制度,着力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技术体系,找准症结、对症下药,制定科学可行的治理方案和治理措施,切实提升生态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立足区域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综合实力差异很大,必须采取差别化的生态治理措施。应依据不同的生态区位进行科学规划,依据不同的自然条件进行因地制宜,依据不同的资源禀赋进行分类施策,做到“宜耕则耕、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宜沙则沙”。

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站在新的起点上,正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和生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必须既要只争朝夕、踔厉奋发,又要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奋力走出一条生态生产生活“三生共赢”之路,绘就出山清水秀、林茂田丰、湖净草绿、沙稳冰洁的壮美生态画卷。

来源: 光明网-理论频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