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东方卫视春晚2020节目单(预告片|爱上博物馆,20集微纪录片即将播出)

导读 东方卫视春晚2020节目单文章列表:1、预告片|爱上博物馆,20集微纪录片即将播出2、让生命绽放无尽之美绽放音乐剧扬帆启航3、华夏银行 | 时光无言,奋斗有声 为中国经济贡献华夏力

东方卫视春晚2020节目单文章列表:

东方卫视春晚2020节目单(预告片|爱上博物馆,20集微纪录片即将播出)

预告片|爱上博物馆,20集微纪录片即将播出

博物馆连接着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博物馆的发展是中国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

近些年,博物馆的功能和价值在不断拓展,从关注文物的稀缺和历史,转向重视 “人”的感受与需求。在这个过程中,博物馆的力量也日趋强大。

目前,上海已有158家博物馆,平均每15.7万人拥有一座博物馆,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正在实施以上海博物馆为主体的“大博物馆计划”。上海博物馆推出“何以中国”文物考古系列、“对话世界”文物艺术系列大展,市民在上博既可以共享到全国的优质博物馆资源,感受中国深厚的历史积淀,还可以与全世界的文物艺术品对话,逛博物馆已成为市民新的生活方式。

2022年12月21日,是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的日子。

上海博物馆创建于1952年,是全国首批一级博物馆,首批8家“中央与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之一。据统计,建馆70年来,上博已接待观众逾5000万人次。近20年来,推出公众讲座逾1400场、各类活动逾8000场。

70年来,上博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互动?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上博这个文化地标,在展现城市文化积淀、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方面又有怎样的作为?

在上海博物馆建馆70周年之际, 澎湃新闻推出“爱上博物馆”特别策划,试图通过调研与采访,解析博物馆与城市的关系,探寻博物馆与城市之间如何相互滋养、彼此点亮。

02:11

《爱上博物馆》预告片(02:11)

20集微纪录片,解析上博与上海

近日,澎湃新闻“爱上博物馆”项目组围绕上博的朋友圈展开近40场对谈,拍摄制作20集微纪录片,试图从“博物馆与大都市”、“博物馆与都市人”的角度,剖析博物馆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在微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历史、文旅、外交、考古、文博、经济、规划设计等领域的专家学者,试图从多元视角出发,在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去探寻博物馆与大都市的关系。在采访和调研中,我们看到了博物馆对城市精神、城市文旅、海派文化、城市考古、国际交流、国家宝藏的保护与传承,以及城市未来规划等方方面面的影响。

但是,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见证和讲述着历史,更在于它为未来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一座数字化的未来博物馆应该如何建?博物馆文创该如何与城市文旅资源深度融合?一座包容开放的博物馆长成什么样子?在围绕上博朋友圈的深度交流中,我们看到了一座未来博物馆该有的模样,也收获了一些关于博物馆的未来发展建议。

在微纪录片的拍摄过程中,我们采访了文博爱好者家庭、书画爱好者、讲座爱好者、志愿者讲解员、艺术家等在上博找到精神追求和获得创作灵感的都市人,我们还走进了中学校园、大学课堂以及文博专业学子的生活,看到了博物馆教育在学校德育教育、专业教育以及一个人职业选择中的影响。

在对手语老师和特殊学校校长的采访中,我们看到,在上海,有一群来自博物馆和特殊教育学校的工作者为开启听障、视障孩子的“博物馆探索之旅” 正在做探索与尝试。

在与外国友人的对谈中,我们发现,上博举办的各种主题展览,还是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真正读懂中国的重要媒介。

学生参观“宅兹中国——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

博物馆如何体现城市精神

“对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来说,上海博物馆到底意味着什么?” 这是澎湃新闻“爱上博物馆”项目组首先要解答的问题。

从最直观的角度看,可以说,上博是一座巨型的国家宝藏库,目前,上博拥有馆藏文物逾102万件,珍贵文物14万余件,包含青铜、陶瓷、绘画、书法等32个门类。

上海也是一个考古遗址富集地,目前发现考古遗址40多处,时间大致从新石器时代到明清时期。志丹苑元代水闸遗址是迄今为止中国保存最好的古代水利工程之一,青浦青龙镇遗址考古发掘对认识海上丝绸之路的整体布局及文化性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两个考古发掘成果分别被评为2006年和2016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6000多年前的崧泽文化开启了上海地区古文明的序幕,4000多年前的福泉山遗址闪耀着东方文明的曙光。

正如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熊月之所言:“博物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座城市的信息库,不同时代的信息都可以通过其所收藏的文物展现出来,这种具象方式比历史文献更能刺激人的想象。”

但一座博物馆对于一座城市来讲,绝非是“国家宝藏”、“城市名片”那么简单。

熊月之认为,这些年来,上博在影响着上海市民的文化。无论是在重要的时间节点还是历史时刻,上博都会有意识地举办相关展览,文物成为历史文化不可替代的重要载体。

2022年上博举办的“宅兹中国”特展,表面上呈现的是中国上古时期夏商周的信息,实际是希望人们可以从中思考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而“春风千里:江南文化艺术展”则是反映了长三角地区的历史脉络。

在熊月之看来,上博与那些地下发掘文物丰富的博物馆相比,更有开放意识。受地理因素影响,上海并不是一个“自产”文物的大城市,而之所以今天在收藏和展览等方面走在全国博物馆前列,都是后天努力的结果,是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在其中起了作用。

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他认为,博物馆和文博事业起到了一种精神上的教化作用,特别是对上海城市中的人来说,参观博物馆让人们有个逐渐变得“儒雅”的过程,在精神层面上得以提升。

上海大学特聘教授、图书馆馆长潘守永则认为,博物馆已进入4.0时代。博物馆1.0时代是让大家看展,2.0时代是在美的环境中看展,3.0时代是在看展的同时还能有所交流,4.0时代则是满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全方位的感官需求及精神需求。有研究博物馆和艺术疗愈的学者则认为,博物馆也正在发挥精神治疗的功能。

王战认为,上博和上海共同的精神文化内核在于“包容创新”。在创新方面,他建议上博可以再向前一步,比如通过数字技术等打造“数字上博”,将一部分展览放到线上,让更多人有机会在家就能逛博物馆,激发他们未来到线下逛上博的兴趣。

上海大学文化研究系和中文系教授王晓明则表示,博物馆并没有能力直接改变现实,但博物馆可以呈现可信的资讯,帮助上海的本地人记住故乡和过去,帮助外来的新上海人了解上海的城市历史。一个人只有很了解一座城市以后,才可能真正喜欢上这座城市。

2021年9月,上海博物馆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青铜文明”特展,韩国观众在小克鼎前驻足观看。图片来源: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

博物馆如何成为外交平台

博物馆不单单是都市人的第二课堂,它还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明高度和对外形象。

70年来,上博在国际交流方面也一直走在前列。

上海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原副巡视员孙为民在负责大型外交活动工作时,见证了上博参与的一系列重大国际交流活动。在孙为民看来,因为上博的文物收藏不仅种类多,而且质量上乘,非常适合在对外交流中作展品或礼品,且大受欢迎。上博是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中国的历史文化,也承载了中国人民对外的友好情谊。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20多年前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到在中国博物馆里看不到外国展品,更看不到世界。他说:“上博率先做出了改变,它想出来一个办法,向世界一流博物馆借展品搞展览,这样的展览都是世界一流的。”

建馆70年来,上博举办特展269场。赴海外30多个国家和地区、70余座城市,举办或参与了150余项展览。引进海外28个国家、105个城市、超过182家文物机构的古代和现代艺术藏品进行展览。

2023年1月17日即将举办的 “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就是上博重磅引进的一个特展。波提切利、拉斐尔、提香、戈塞特、塞尚、马奈、莫奈以及梵高等欧洲艺术巨匠的52件油画作品将“组团”来到上海。上博成为英国国家美术馆亚洲巡展的首站,也是中国大陆唯一的合作伙伴。

2020年初至今,尽管有疫情影响,但上博的国际合作展览并未中断,不论数量和质量都基本保持着一贯水准。据统计,2021年,上博送出去的出境展有4项,占全国文博机构出境展总数的三分之一;2022年,上博送出去的出境展主要包括赴列支敦士登国家博物馆主办“上博藏竹刻艺术展”;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参展“漆,髹饰亚洲”特展等。

葛剑雄以上博策划过的“大英博物馆百物展”为例,他说,上海的观众能够看到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流的展品,甚至很多外地的朋友都跑来看。这些展览不仅要满足上海居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到上海来的外国常住人口和外国游客的需求。

此外,上博还在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倡议。2019年末,上博举办了“一带一路”博物馆管理高级研修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博物馆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培训班,活动为未来进一步探索国际视野下博物馆在管理、研究、文物保护、展览、交流和公众教育等多方面的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由中国文物交流中心指导、文物交流智库编制的《全国博物馆(展览)海外影响力评估报告》或许是上博在国际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一个注脚。2021年,上博在“海外综合影响力”榜单中位列第二,仅次于故宫博物院,各项指标维持明显优势,持续扩大了中国博物馆的海外影响。

位于上海博物馆一楼的文创商店

博物馆如何实现城市文旅融合

提到博物馆,文旅和文创是不可回避的一个角度。

近几年,博物馆文创作为人们“把博物馆带回家”的最好方式,备受追捧。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全国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种类超过12.4万种,实际收入超11亿元。

潘守永认为,文创产品是在博物馆展品、展览之外,创造出的第三种东西,彰显了博物馆的力量。“文创产品的研发,是把博物馆藏品、展览背后的符号或技术提炼出来,比如根据藏品的符号要素制成领带图案、做成玉器首饰,又或者将釉里红技术应用在杯子的设计中等。这种研发能力已经渗透在都市时尚消费之中。”

上博从事文创产品的研发和销售是比较早的,1985年上博艺术文创部门从仅出售展览书籍和复仿制品的“小卖部”起步,到1996年初,上博人民广场的新馆开放,上博文创部门开始设有研发团队,集中力量开发自己的原创产品,直至上博文化创意中心成立,寻求更好地与社会力量的合作。上博文创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历史。截至目前,上博开发的文创产品已有1.1万多种。

上博文创有个突出特点,就是有很多高端复制品。在中国所有博物馆中,仅上博一家还在延续珂罗版这项古老的书画复制技艺,珂罗版又被称作玻璃板印刷,光绪初年传入中国,距今已有150年的历史,已被列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据上博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董其昌书画大展期间,上博组织了珂罗版印刷体验活动,活动门票被秒杀,还有人专程从沈阳飞到上海来现场体验。

上博在举办“宅兹中国”展览的同时,基于对展品“商鞅方升”的图案、刻度、铭文、纹饰元素的提取,融入时尚、生活素材,推出的表情包、服饰、帆布包、雨伞等文创新品,也深受年轻人喜爱。在2017年上博举办“大英博物馆藏百物展——浓缩的世界史”特展的三个月,相关文创产品销售额达到1700万元。

在潘守永看来,上博文创在设计规划上有引领,文创商店的布局也很有特色,与潮牌店相比毫不逊色。

据了解,目前文创的消费者年龄更多集中在16—30岁,最受欢迎的文创产品价格一般在100元到200元之间。年轻人在消费文创产品时,并不总是注重它的实用性。

针对Z世代消费者,上博开发出数字藏品平台。平台上线之际,正式发售了首批三个系列的数字藏品,分别是:行星Galaxy徽章、上海Meta少年、宅兹中国,丰富历史文物带来的时代感与当代新潮流数字藏品相碰撞,带来了别样的文化新体验。

此外,基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咖啡文化,每次特展,上博都会配合推出特色咖啡和点心,形成了特色“文化下午茶”系列产品,深受参展观众追捧。

如何将文创做出心意,做出文化内涵是目前国内博物馆文创面临的共性问题。

潘守永表示,博物馆发展文创要创造更多元的空间,不仅是消费者来商店买文创产品,还要能坐下来会友,彼此交流。文创商店可以成为一个城市消费的会客厅,让更多人经常在这里体验和互动,成为博物馆的忠实粉丝。

“博物馆开发文旅产品要在保证质量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博物馆不能只局限在自身,而是要放眼全世界去收集,举办更多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展览。”葛剑雄对博物馆开发文旅产品,提出了上述建议。

预计2023年底建成开放的上博东馆。

在博物馆如何望见城市未来

在博物馆里如何望见城市的未来?这也是澎湃新闻“爱上博物馆”项目组一直思考的问题。

上海作为超大型城市,城市更新与转型升级是绕不开的话题。去年,上海“十四五”规划明确将五个新城作为上海未来发展的增长极。上博旋即推出“魔都与新城”品牌文化项目,把新城建设与上海的城市文脉相结合,挖掘五个新城的文化内涵,激活生根于上海这座城市的城市精神与城市品格,助力上海“五个新城”建设。“魔都与新城”项目也成为博物馆与城市未来发展战略深度融合和相互促进的一个经典案例。

在探访完正在建设中的上博东馆之后,我们对博物馆与城市未来又有了一些新发现。

总建筑面积十多万平方米的上博东馆,三分之二是展览区,三分之一是互动体验区。

据上博东馆主设计师李立介绍,上博东馆其实是一座面向未来的博物馆,它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艺术殿堂,而是融入上海市民当下生活中,“开放性”和“日常性”是非常重要的设计理念。

具体来说,上博东馆整体是非常通透的,建筑的每个面都有开放空间。特别是在二层、三层、四层,各个面都有不同洞孔,全面满足博物馆“开放性”需求。

上博东馆一大特色是增加了很多体验区,有商业空间、青少年活动区、咖啡厅,还有通往屋顶花园的环形坡道,这个屋顶花园和顶层的一座江南园林相连接,整体氛围非常活跃。

上博东馆的设计上,更关注少年儿童与年轻人的接受度。在李立看来,上博有各个门类的考古和文物研究专家,这为博物馆开展体验活动提供了较好的基础。据上博相关负责人介绍,上博东馆专门设置了针对少年儿童的公共空间——探索宫,以后会举办小小考古学家、小小修复师等体验活动,让小朋友能够亲身体验这些与博物馆相关的工作。上博东馆的文创空间和咖啡馆是融为一体的,会在那里开辟一个文创体验空间,未来可以在这里手工制作各种文创产品,然后把它带回家。

据了解,上博东馆将于2023年底对外开放,期待这里可以真正成为上海市民的文化会客厅和网红打卡地。

70岁对一座博物馆来说还很年轻。期待上博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打造成为世界顶级的中国古代艺术博物馆,真正成为上海市民的文化会客厅和陶冶情操的后花园。

让生命绽放无尽之美绽放音乐剧扬帆启航

张桂梅校长说:每个人都需要一个舞台,每个女孩都可以在这个舞台上发光。生命的意义,在于绽放。

《绽放》音乐剧于2022年9月19日——2022年12月19日开启盛大巡演。巡演将从“魔都”上海站扬帆起航途径:昆明、重庆、太原、武汉、连云港、南京、常州、海口等城市完成首轮18场演出,3年完成200场巡演。该剧由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北京保利剧院、人民网联合出品。

该音乐剧以“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为原型,从桂梅老师调任到云南省华坪县民族中学后发现女孩上学困难,并立誓建立免费女子高中开始,讲述了她一路历经艰险,克服了缺少经费、曲解难辩、老师出走、身体疾病、学生叛逆等种种困难,最终帮助了近2000多位女孩圆梦大学校园的感人故事。

谭维维在《绽放》音乐剧中饰张桂梅。谭维维,中国内地女歌手,华语乐坛实力唱将,作品涉猎流行、摇滚、世界音乐等领域。曾凭借民族音乐专辑获得法国唱片展世界音乐大奖,先后四次登上央视春晚舞台。2020年谭维维联合海内外知名制作人共同打造全新专辑《3811》,聚焦女性议题,用声音绘制女性群像图,讲述11位不同女性的生活与生命实况,并凭借该专辑入围第32屆金曲奖“最佳华语女歌手”。

《绽放》音乐剧主角阵容还有与谭维维一同饰演张桂梅老师的中国东方演艺集团青年音乐剧演员喻越越、国家一级演员杨竹青、中国东方文艺集团音乐剧演员袁东方;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演员侯岩松与国家一级演员淮梓伦饰老陈,中国内地男高音、音乐剧演员高杨与中国内地男中音歌手,音乐唱作人代玮饰沈老师。王迎月圆饰小易,袁子玉饰小梦,康珂然饰小易,徐梦丹、曾苏苏饰木沐,杨颖饰小梦,唐琪饰记者,牟溢饰领导,许越、黄奕申、张傲生饰老师。

其中在剧中饰演儿童之家的孩子们的小演员有余梓溪、夏凡茜、吴子豪、王思彤、许嘉丹、王麓涵、黄祉程、陈栩漫。小小演员们年龄虽小,能力却不小,纷纷以灵动清澈的演技征服了观众,给整场音乐剧增添了不少童样色彩。

“我们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优秀艺术作品关乎人文,关怀现实,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张桂梅老师是真正贡献者,吾辈楷模。愿理想之花绽放在神州大地,向所有一线教育工作者们致敬!

[ 责编:杨帆 ]

华夏银行 | 时光无言,奋斗有声 为中国经济贡献华夏力量

“1992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南方谈话的振臂一呼,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新方向。沐浴在改革春风中,华夏银行正式在北京成立,成为我国第一家由大型国有工业企业独资筹建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华夏银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中驶入快车道: 1995年实行股份制改造,2003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成为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2005年引入战略投资者,2006年完成股权分置改革,2016年首次发行优先股。

因改革而生、伴改革而兴、随时代而进,华夏银行实现了从无到有、由小到大、跻身行业前列的奋斗目标,走过了奋勇拼搏、成果丰硕的发展历程。从成立之初的3家储蓄所,到全国122个地级以上城市的44家一级分行,78家二级分行。华夏银行如今的营业网点总数超过1000家,员工超过四万人,形成了“立足经济发达城市,辐射全国”的机构体系。

北京华夏银行大厦(资料图)

工业企业办银行 诞生于首钢总公司门前的华夏银行

1992年7月24日,国务院批准《关于进一步扩大首钢自主权改革试点的报告》,不仅赋予首钢更大的投资立项权和外贸自主权,还赋予了首钢资金融通权,同意其成立一家银行。

在此背景下,华夏银行由首钢总公司全资组建,12月22日,在首钢总公司厂东门前,华夏银行正式开业,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出席开业典礼并剪彩。

自此,诞生在首都的华夏银行成为中国第一家由工业企业全资创办的商业银行。

很快,华夏银行迎来其发展史中第一个转折点。资料显示,199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同意华夏银行按照股份有限公司形式进行改制。1996年4月,华夏银行改制获批,由33家法人单位共同发起设立并改制变更为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股之后,首钢仍然是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减至20%。

历史车轮滚滚,时间来到2003年,在国务院提出全面金融体制改革十年之际,华夏银行也正式走向上市之路。当年9月,华夏银行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10亿股,募集资金总额56亿元,并在上交所上市交易,成为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

上市之初,华夏银行在2003年年报中提出“资产总额力争突破3000亿元、各项存款余额力争达到2550亿元”等目标。

2017年10月18日,在成立25周年之际,华夏银行制定实施《华夏银行2017—2020年发展规划纲要》,确立了建设“大而强”“稳而优”的现代金融集团的发展目标。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开启,华夏银行改革发展进入了新篇章,走过了华夏银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

华夏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民吉指出,2017年-2020年这四年是华夏银行历史上化解历史包袱力度最大、投入财务资源核销最多、取得资产质量攻坚战成绩最为显著的四年,不良贷款核销规模超过建行以来核销规模的总和。资产质量关键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不良贷款偏离度压降至100%以内。华夏银行总资产首次突破3万亿元,营业收入接近千亿元,贷款增量和存款增量分别是上一规划期的1.8倍和1.4倍,资产增速、贷款增速、营业收入增速位于同业前列。

2022年,面对严峻的形势,华夏银行业绩从容保持着“稳中有进”之势,三季度总资产规模达到3.84万亿元,对比2003年确立的“小目标”,实现超10倍增长。

李民吉表示,华夏银行必须置身于国家发展规划,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此为行动指南,深化改革、持续攻坚,从而有效破解制约发展的痛点、堵点、难点,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地实现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扎实推进平稳健康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立足首都服务全国 引金融活水 灌溉“三区”沃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迅速。2014年,党中央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华夏银行按照“立足北京、服务重点、联动突破”的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思路,从体制、机制到业务、产品等多个方面出发,打造京津冀金融服务平台,积极发挥金融创新优势,通过聚力多方资源,搭建专属服务体系,重点围绕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建设、产业转移升级、环境保护治理以及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等重要节点和领域开展工作,翻开了服务首都经济发展的全新篇章。

历年来,华夏银行以国家重大战略为引领,积极承担新发展格局下的金融使命,推动区域融合发展,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国家对外开放,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2年华夏银行半年报显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华夏银行在全国122个地级以上城市设立了44家一级分行,78家二级分行,营业网点总数超过1000家,员工超过四万人。 依托遍布全国的网点,华夏银行制定了“三区、两线、多点”战略,统筹布局,多措并举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华夏银行主动融入首都发展大局,围绕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为科技发展、文化繁荣、国际交往等领域输送金融“活水”,服务北京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1年,华夏银行为北京地区提供各类投融资服务2619亿元。其中,为北京地区产业园区建设、基础设施、绿色环保等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项目提供投融资服务近380亿元,承接北京地区政府债券145余亿元;为北京地区445家科创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近350亿元;为首都十大高精尖产业中的388家企业提供融资服务206亿元。

在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华夏银行以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重点客户为抓手,持续加大对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服务力度。数据显示,2021年,华夏银行为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重点项目提供各类融资服务670亿元;截至2021年末,京津冀地区贷款余额已突破5695亿元。 在推动长三角一体化上,华夏银行推动长三角区域分行协同联动,持续为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支持,助力构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东方明珠”。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该行在长三角地区贷款余额已突破6171亿元。 在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上,华夏银行围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创新服务模式,加大金融供给,推动区域分行与境外分行协同联动,升级跨境金融服务体系。截至2021年末,该行粤港澳地区贷款余额已突破2190亿元,同比增长10.3%。

坚守金融初心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助力民营小微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始终是华夏银行战略发展的重要内容。

2012年起,华夏银行在同业中创新推出了“平台金融”业务模式,充分借助互联网技术整合资金流、信息流、物流,建立起全新的金融生态环境,不仅有效突破小企业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难题,通过“小、快、灵”的在线金融服务缓解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同时为大中型企业客户解决了管理及现金流难题。 随着服务实体经济的逐步深入,华夏银行发现,中小企业群体与中小商业银行之间“门当户对”,才能更好地契合外部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客观需要。

在此过程中,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战略定位逐渐清晰、坚定,并最终于2013年4月正式写入发展纲要,赢得资本市场、客户群体的广泛认可。华夏银行在2015年第十一场银行业例行发布会上表示,小微企业发展对稳增长、调结构、保就业、惠民生具有重要意义,是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自身发展与服务实体经济的有力途径。未来,华夏银行还将坚定实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战略,在保持规模适度增长的基础上,加快经营转型,深化结构调整,建设具有鲜明品牌特色的现代化商业银行。

行至2021年,华夏银行响应落实“六稳”“六保”政策导向及监管统一部署,积极做好疫情期间支持企业复产复工金融服务。 据悉,华夏银行通过差异化制定金融服务方案,实施包括延迟还本付息在内的一揽子小微企业扶助措施,采用互联网客户触达、线下业务线上化等无接触式业务办理模式,助力疫情常态化防控模式下小微企业发展。

华夏银行持续深化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打造特色普惠金融体系,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助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该行2021年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末,华夏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907.49亿元,小微企业贷款增量343.3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23.68%。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华夏银行迎来成立三十周年、实施五年发展规划的关键之年。华夏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代为履职)关文杰表示,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了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和贸易强国、农业强国,所以华夏银行要聚焦于产业数字化、贸易数字化、金融数字化,并推动三者相向而行,最终融合形成产业数字金融服务体系。

李民吉亦表示,展望未来,华夏银行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金融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从党的百年伟大历程中汲取智慧力量,用党的百年革命精神凝聚前行动力,加快建设成为“大而强”“稳而优”的现代金融集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勇毅前行。

文/王雨晨

五万人参加,海陆空聚齐!俄明星装备亮相东方战略演习

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陈 山】俄罗斯“东方-2022”军演于9月1日正式拉开帷幕。这场吸引了外界高度关注的大规模演习是俄罗斯传统上最大规模的战略军事演习之一,本次军演邀请了中国、印度等13个国家参加。关于这次演习动用了哪些装备,更是引起了外界好奇的目光。

地面装备

俄国防部9月1日宣布,俄军东部军区各参演部队正在向演习场集结。演习共分兵力集结部署、联合战役筹划、联合战役实施、组织兵力回撤4个阶段展开,其中俄军出动了5万多名军人、5000多件武器和军事装备、140架飞机、60艘军舰及各种船只。

俄军发布的视频显示,用灌木伪装起来的俄军装甲部队正在沿着泥泞的道路前进,其中包括T-72B3主战坦克、BMP-2步兵战车和“道尔”野战防空系统。T-72B3是俄陆军当前主力坦克之一,它属于老式T-72坦克的深度改进型号,更换了更大功率的发动机、增强了防护能力并改进了火控系统。在更先进的T-90和T-14系列主战坦克产量有限的情况下,由T-72坦克改造升级而来的T-72B3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仍将是俄军坦克的主力。

同时,俄东部军区的S-300、S-400远程防空导弹系统和“铠甲-S”自行防空系统以及其他各型雷达也已参加演习,演练击退假想敌的地面攻击并成功捕捉到空中来袭目标。

海上舰队

俄太平洋舰队也已经主力尽出,前往日本海和鄂霍次克海的演习集结地。由于俄太平洋舰队旗舰“瓦良格”号巡洋舰正在地中海执行战备任务,这次演习将由“克雷洛夫元帅”号导弹测量船担任指挥舰。该舰排水量超过两万吨,拥有完备的电子侦察和通信系统,曾在2021年中俄海军联合巡航期间担任俄方指挥舰。

此外,俄海军还出动了“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驱逐舰,“守护”级轻型护卫舰“完美”号、“雷鸣”号、“俄罗斯英雄阿尔达尔·齐登扎波夫”号、“暴风雪”号等主力舰艇以及多个扫雷舰编队。其中“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驱逐舰2020年刚完成大规模改装,配备了“口径”远程巡航导弹、“天王星”反舰导弹和新型A-190型舰炮,成为俄太平洋舰队中屈指可数的现代化大型水面舰艇。今年2月,俄海军宣称“沙波什尼科夫元帅”号发现一艘美国“弗吉尼亚”级核潜艇闯入俄领海。在沟通无果的情况下,该舰实施了“相应手段”,逼得美潜艇不得不释放声呐诱饵,以最大速度驶离俄罗斯领海。

此外,根据俄国防部发布的视频,一艘“奥斯卡”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也出海参加“东方-2022”演习。这种大型核潜艇水下排水量高达1.8万吨,可以携带24枚SS-N-19超音速反舰导弹,其最大射程达550公里,被视为俄海军对抗美国航母打击群的撒手锏武器。

空中战机

俄罗斯国防部表示,作为“东方-2022”演习的一部分,俄空天军的苏-35S、苏-30SM和米格-31战斗机已在哈巴罗夫斯克、滨海边疆区、堪察加地区和楚科奇自治区的机场执行防空作战任务。俄军飞行员将演练空中目标拦截、执行掩护攻击机行动、对地面目标进行空袭和为部队提供空中支援等课目。

塔斯社的报道提到,俄军还将出动战略轰炸机参加该演习,但没有说明具体型号。

大河上下满目新——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观察

万里黄河,奔流不息。大河上下,焕然一新。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连日来,记者在黄河上中下游采访发现,沿黄各省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搭建起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大合唱”越唱越嘹亮。

两岸换绿装 大河满目新

位于黄河源头的扎陵湖和鄂陵湖,宛如镶嵌在大地上的“宝石”。从远处望去,湛蓝的湖水与冰川、草地交融,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在此栖居。

上游有水下游丰。被誉为“三江之源”“中华水塔”的青海,既是源头区,也是干流区,为黄河下游提供了近一半的优质源头活水。

“以前从草原上消失的藏野驴、藏原羚又慢慢回到这里,狼、熊、狐狸也时常出没。”作为生态管护员,索索每个月有20多天在巡护的路上。“草场上的草长得好了,湖泊的面积也大了,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绿水青山出一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推动重要江河湖库生态保护治理”。黄河是连接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和渤海的天然生态廊道,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筑牢这个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尤为关键。

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的鄂陵湖(无人机照片,2021年5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占轶 摄

在黄河上游,青海、四川、甘肃以三江源、若尔盖湿地、祁连山为重点,推进实施一批重大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过去五年来,三江源地区向下游输送水量年均增加近100亿立方米,‘中华水塔’水量丰沛。”三江源国家公园研究院学术院长赵新全说。

这是在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的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内拍摄的扎陵湖风光(2022年3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吕雪莉 摄

在黄河中游,万里长河劈山越岭,穿行晋陕峡谷。放眼望去,昔日荒坡披上植被,漫漫荒沙被锁住。不少地方都成了远近闻名的郊游好去处。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曾是千沟万壑、植被稀少、黄土裸露的陕北贫困小山村。如今,站在村中的龙头山上,蓝天白云下,山岭植被繁茂,梯田点缀其间,村民姜良彪倍感自豪:“现在黄河的水里再也没有高西沟的泥沙。”

黄土沟壑中的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满眼绿色(2021年9月1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陶明 摄

近五年来,山西省相继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经济林提质增效等工程。山西省吕梁市市民张红感慨道:“环境变化太大了,根本看不出这里是一个煤焦生产大市,到处青山绿水,我们市民幸福感满满的。”

这是被誉为“九曲黄河第一镇”的山西省吕梁市临县碛口古镇风光(无人机照片,2022年5月24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来到下游山东东营的黄河入海口,连片的盐地碱蓬火红如迎宾“红毯”,优雅的东方白鹳点缀其中。现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修复湿地20.6万亩,形成了“一次修复、自然演替、长期稳定”的良好湿地修复效果,生物多样性逐年提高,鸟类由建区时的187种增加到371种。黄河三角洲生态监测中心负责人刘静细数变化,“每年有数百万只鸟儿经由这里迁徙,其中一部分甚至在此越冬和繁殖”。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白枕鹤(2022年10月18日摄)。新华社发(杨斌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记者了解到,坚持“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顺应自然、尊重规律,沿黄各省区已闻令而动,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用生态的办法治理生态。

共抓大保护 唱好“大合唱”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生态建设重点各有不同。统筹谋划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堤内外系统治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向好,黄河“健康指数”不断提升。

俯瞰位于四川省若尔盖县唐克镇的白河牧场的黄河出川口(无人机照片,2022年8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江宏景 摄

黄河上游,生态退化趋势加快遏制,水源涵养能力持续增强。在四川阿坝州,流域四县治理“两化三害”草原354.6万亩,流动沙化面积从2016年的5.15万亩降到0.25万亩;宁夏开展“一河三山”生态保护修复,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9%。

黄河中游,全面保护天然林,加大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力度。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五策并举”,山西实施汾河中上游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使汾河源头水质达到国家二类生活用水标准;陕西平均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已从多年前的8.3亿吨减少到如今的2.68亿吨。

山西省永和县黄河乾坤湾(无人机照片,2017年9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黄河下游,加大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力度。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2017年以来增长了188平方公里。河南推进流域内矿山综合整治,让8.6万亩历史遗留矿山披上了绿衣。

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拍摄的湿地景色(无人机照片,2022年9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范长国 摄

通过强化污染治理联防联控,陕西省渭南市与沿黄6个城市携手,建立跨界流域上下游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实行黄河流域综合整治共商治理措施,合力推进水环境整治。

在鲁豫大地,上下游协同治理助力黄河生态趋好。去年,山东、河南两省在全国率先实行省际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由于黄河入鲁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水质以上,山东根据协议兑现河南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鲁豫、黄河实现多赢。今年,协议继续执行,鲁豫两省携手保护黄河生态的格局已经形成。

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规划以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为深入打好黄河流域碧水、蓝天、净土保卫战,进一步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10月,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表决通过黄河保护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有了法律保障。

以水为基 绘就宏伟蓝图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黄河流域以全国2%的水资源,承担了全国12%的人口、17%的耕地以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水资源短缺,是流域最大的矛盾。

近年来,沿黄各省区量水而行,不断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进产业全面绿色发展。

宁夏调节好从黄河取水的“水龙头”,全区高效节水灌溉农田累计达到487万亩,占灌溉总面积近一半;内蒙古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和城镇节水降损,不断提升各领域水资源利用效率;河南把1952万亩高标准农田升级为高效节水灌溉田,每年可节水1亿多立方米……沿黄各省区以水为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富阳集团千亩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基地,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对小麦进行测产(2022年7月6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鹏 摄

在宁夏彭阳县玉洼村,大山里生活了一辈子的村民马丙凤最近吃上了“生态饭”。“我们村在金鸡坪梯田景区附近,以前我们只能种‘跑土、跑水、跑肥’的‘三跑田’过活,一年到头收不上粮食,这些年村里一直平田造林,还发展起了民宿,我打工一个月挣2400元。”乘着黄河治理的东风,彭阳将生态建设与全域旅游结合,规划观景节点,发展林下经济,如今,这里已经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

在宁夏固原市彭阳县金鸡坪梯田公园里,两名游客在百合花田拍照(2020年8月10日摄)。新华社记者 卢鹰 摄

“治理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一大目标是要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山绿民富。”宁夏水利厅水土保持处处长李克文说,“统筹水土保持与特色产业、文化旅游,建设生态经济型小流域,夯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生态基础,宁夏南部水源涵养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2015年增长70.7%。”

如今,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越治越好,沿黄各省区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无人机照片,2022年10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郭绪雷 摄

山东锚定“走在前”,动能接续转换加速推进,新经济投资加速布局。今年前三季度,“四新”经济投资同比增长13.4%,增速高于全部投资6.9个百分点;

山西坚定不移推动资源型经济转型,2021年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4.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9.5%,产业转型发展态势良好;

陕西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主要指标增速加快,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以比亚迪、吉利、陕汽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全国领先;

工作人员在比亚迪西安新能源产业基地汽车总装生产线工作(2020年2月25日摄)。新华社记者 刘潇 摄

河南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高铁轴承、智能传感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一批重大创新成果正引领全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面向未来,沿黄各省区将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同心奋斗。

文字记者:杨守勇、张志龙、高天、王金金、张海磊、张玉洁、恩浩、姜辰蓉、张晨俊、邹欣媛、柴婷、牛少杰

海报设计:赵丹阳

新媒体编辑:邬金夫

来源: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