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危机启示录瑞秋(6组测试+7组练习,对掏空你身体的慢性损耗说拜拜)
生化危机启示录瑞秋文章列表:
- 1、6组测试+7组练习,对掏空你身体的慢性损耗说拜拜
- 2、不可以错过的十部灾难影片
- 3、欧美最美的女星前十排名,来自美国娱乐周刊的评选
- 4、外行看技术 内行看门道-从经典影片中 你能看到什么
- 5、法国电影手册关注电影人的十年内最佳
6组测试+7组练习,对掏空你身体的慢性损耗说拜拜
截止今日2020年4月12日,全球已有超过160万的人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就在大家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之际,中成药对新冠病毒的遏制作用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中医疗效重新被世界认识。
2020年2月,连花清瘟胶囊(颗粒)列入国家卫生健康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祖国为广大海外留学生准备的医药包里除了口罩和消毒液外,就有连花清瘟胶囊。
以解剖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作为基础的西医体系自明清时期传入中国,被不少人认为西医会冲击中医,甚至影响中医。事实上,西医医生在借用一些工具的基础上,依然会利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对病人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以此来诊断患者的疾病;而这样的诊断方式与以阴阳五行学、经络气血学作为基础的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来诊断病人的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
中医理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已形成,经历了几千年的实践与整合,现在已经有非常完善的医学理论体系。随着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将中医纳入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学纲要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了解中医、认可中医,美国医学博士瑞秋.卡尔顿.艾布拉姆斯便是中医的仰慕者,其撰写的《与身体对话—终结疲惫的自疗启示录》一书的理论来源便有中医及中医疗法太极、气功的知识。
作者瑞秋在《与身体对话》一书中提到:中医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通过积极地与身体建立联系来治愈疾病,强健体魄。中医在很早之前就知晓我们生命的力量---气,如果我们不学会去聆听自己的身体,我们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治愈。因此,作者瑞秋建议我们每个人应该学会与身体对话,运用与生俱来的身体智慧来获得健康。《与身体对话》一书便是作者瑞秋以中西医理论知识为基础,再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研究成果,为读者提供的身体自疗宝典。
毕业于斯坦福大学医学博士的作者瑞秋.卡尔顿.艾布拉姆斯是美国整合医学与健康学院委员会成员,同时也是加州圣克鲁兹整合医疗诊所创始人,自2009年起,作者瑞秋连续9年被当地媒体评为“杰出医生”。倾听病人的心声是作者瑞秋诊断的特点,瑞秋认为服用药物虽然能够减轻症状,但只有患者运用自身身体智慧来治愈自己才是拥有真正持久健康的方式。
6组测试,让自己了解自己的身体;7组练习,让自己学会与身体对话;28日治愈计划,让自己重拾健康,远离病痛和慢性消耗。
身体智慧
作者瑞秋作为一名综合内科医生,很幸运可以花大量时间去聆听患者们的心声。通常情况下,作者瑞秋会花一个小时去倾听患者在意的、抱怨的一切,也正是这些倾听,瑞秋发现,无论是哪个年龄段、处于哪种生活阶段的患者都在为生活耗尽心力,为了竭力跟上快节奏生活,忽视了对身体深层的感知,最终导致我们的身体处于慢性损耗的过程。
《与身体对话》一书中讲到,慢性身体损耗的产生源于现代生活对我们身体的索取,也源于我们丧失了与自己身体的沟通。生活中,我们的身体会给我们发出一些信号,这是身体在试图告诉我们它需要什么;但我们的反应要么是忽视信号、要么将信号当成疾病并使用药物去治疗。事实上,作者瑞秋认为,只要我们学会聆听自己的身体,便是获得我们想要的生活的最佳途径。想要学会聆听,那就需要我们拥有身体智慧,也就是体商。
作者瑞秋提到自己在怀双胞胎时的情景,那时的自己正好是一名住院医生,连轴转的工作让自己一周至少要工作100个小时,繁重的工作加上不稳定的饮食,让瑞秋的妊娠陷入了早产的危机,直到在床上休息了三个月才让双胞胎免于早产。事后瑞秋提到,自己身体要求休息,但却一直未能如愿,因此只能一次又一次给自己发出强烈的信号,希望能够引起重视。
生活在快节奏社会中的我们,很容易就忽略自己的感受,总觉得不应该将时间浪费在自我感知上。《与身体对话》一书就提到,面对困境,大部分的我们会选择从身体上“移除自我”,也就是通过封闭身体感受或移除主观意识来规避疼痛,长久以往,我们便会形成身体防御机制,感受不到身体的信号。
因此,想要保持健康,我们先要能感受身体发出的信号;然后精确找出自己身体感受的位置。《与身体对话》一书就为我们提供了重获身体智慧的四个阶段,让我们由外而内地感知自己的身体。
慢性损耗
“感觉身体被掏空”是一句众所周知的广告词,其代言的产品会让人们会心一笑。但在我了解了《与身体对话》一书之后,才明白这句广告词并不特指某种器官,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都在面临身体被掏空的慢性损耗。
在一组疲劳测试中发现,即使吃得健康、睡眠也充足,但依然会出现不想挪动身体的倦意。作者瑞秋提到,睡眠、肾上腺疲乏、营养不良、医疗情况、药物成瘾、抑郁、有毒物质都会导致疲劳的身体压力。
其中,睡眠是一切事情的根本,《与身体对话》一书讲到,心情、健康、智力、力量等一切影响我们生活体验的东西都与睡眠相关。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建议,成年人每晚需要7-9个小时的睡眠,青少年则需要8-10个小时;但实际,能够睡够6个小时的人已经非常少了。繁重的工作压力、复杂的人际关系、家长里短的生活以及智能电子设备的无缝连接,让我们的睡眠时间变得越来越少。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激素的变化,睡眠质量和时间也大打折扣,熟睡的状态并不常有。
作者瑞秋认为,没有什么可以替代充足的睡眠,也没有什么补充剂或养生能够弥补长期缺乏睡眠所带来的慢性损耗。因此,想要拥有充足的睡眠,我们要尽量排除会干扰睡眠的药物、也要避开酒精和咖啡因、零食夜宵也尽量减少;另外我们可以从卧室的寝具和灯光着手,舒服的床垫、黑暗的光线能够帮助我们入睡;此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安眠的精油、适量的药物。但若是出现睡眠呼吸中止症、夜游等睡眠紊乱现象,那就需要找一位睡眠专家做一个正式的睡眠评估了。
中西结合
大部分的情况下,我们是能感受到身体所发出的信号的,比如瞌睡、疼痛、饥饿等;不过压力越来越大的当下,我们会选择性地忽略,给工作让步:多少次午餐来不及吃、多少次熬夜写方案、又有多少次克制上厕所的需求。《与身体对话》一书中讲到,越是忽视,越会遭到身体的反噬,带来生理方面的严重后果。
我们需要去感受身体,感受身体给我们带来的各种信号,并通过信号调整我们的生活行为。冥想是一个非常有用的感知身体的方法,作者瑞秋认为冥想是将自己的身体作为自己的占卜工作,来弄懂来自内心深处的直觉所知。学会冥想,我们才能重新拾得感受身体的能力,才能接受身体发出的信号,才能为减轻慢性损耗做出努力;再配合上专业的测试和医学数据,这样才能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在《与身体对话》一书的最后,作者瑞秋为我们罗列了28日计划的详细清单:饮食、睡眠、运动、社交、乃至目标样样俱全。内,掌握身体智慧,学会与自己身体对话;外,改善疲倦萎靡的状态,朝气蓬勃,重拾健康。
没人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身体也是如此。即便是专家级别的医生,也是先听我们自己描述症状后,再利用机器设备和药物来进行治疗。社会的压力、自我的情绪、内心的苦楚,这些都需要自己去化解。学会与身体对话,感知身体传递的信息,从内到外改善自己的健康,这项“稳赚不赔”的技能我们应该学到手!
不可以错过的十部灾难影片
《2012》
《2012》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由罗兰.艾默里奇执导,影片于2009年11月13日在美国上映。影片故事发生在2012年12月,一家人正在度假。没想到根据玛雅预言,2012年的12月21日,正是世界末日,玛雅人的日历也到那天为止,再没有下一页。电影讲述了主人公以及世界各国人民挣扎求生的经历,灾难面前,尽现人间百态。
任何喜欢灾难片的影迷都不可能错过这部,这部片虽然感觉情节有些慢,但是看这种电影就一个字:“爽”!
《后天》
《后天》也是一部出自罗兰.艾默里奇的科幻灾难大片,该片主要讲述了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全球即将陷入第二次冰河世纪的故事。北半球因温室效应引起冰山融化,地球进入第二冰河期,龙卷风、海啸、地震在全球肆虐,整个纽约陷入冰河的包围中的故事。
该片最大的看点不是惊心动魄的灾难,而是当爱情、亲情面对灾难时的抉择。所以,片名的翻译很有意思!
《天地大冲撞》
《天地大冲撞》是由咪咪.莱德执导科幻灾难电影,该片讲述了一颗彗星将要撞击地球,灾难无法避免时,政府实行了最后的“方舟”计划,拯救地球的故事。
这是一部98年的老片子了,但是现在很多灾难片在人性表达方面远不如这不片子。
《世界大战》
影片《世界大战》由美国著名导演史蒂芬.斯皮尔伯格执导科幻恐怖灾难大片,电影中汤姆·克鲁斯和小童星达科塔·范宁饰演一对父女,讲述汤姆·克鲁斯饰演的雷·弗瑞是个游手好闲的父亲,而当外星人侵入地球后,雷·弗瑞担当起父亲的义务,帮助女儿瑞秋·弗瑞在绝境中求生。
这是世界大战的老片子,加上50年代好莱坞热衷于拍摄此类特摄模型怪兽科幻片,最后给人一种宗教启示录般的结尾。
《地心抢险记》
《地心抢险记》是由乔恩.阿米尔执导的一部科幻灾难电影,该片讲述了背景与个性截然不同的人们克服困难携手合作,最终完成了拯救地球和人类的任务。
该片精彩的想象力,加上紧凑刺激的剧情,关键它是放在抢险的历程而不是灾难场面,个人感觉还是挺不错的。
《龙卷风》
电影《龙卷风》是由 导演 简·德·邦特执导的一部灾难剧情片,讲述了乔和比尔一起追风的经历和爱情故事。
该片情节非常的刺激,虽然特效上没有今天这么真实,但是当屏幕上飓风来袭的时候,那种窒息的感觉还是很刺激的。
《末日崩塌》
《末日崩塌》是由布拉德.佩顿执导的一部灾难电影,影片讲述了一场大地震从洛杉矶一直延伸至旧金山,巨石强森饰演的角色是消防部空军中队的一名飞行员,驾驶着飞机努力寻找并营救自己的女儿。
该片有点类似于爆米花电影,观影过程尿点不多,隔三差五就来一段高潮,交叠着推动整个影片不断地从高潮到高潮再冲上高潮的巅峰之中,如果坐在4D影厅里观看,大概会爽到爆。
《全球风暴》
《全球风暴》是由迪安·德夫林执导的科幻灾难大片,该片讲述了发生在未来的全球性气象灾难。人类开发气象卫星网络以控制灾害天气,但被电脑病毒控制的卫星却成为杀伤力巨大的攻击者,一场空前浩劫席卷世界。
这部电影特效方面确实没少花功夫,非常紧张刺激,各种常见的灾难场面让人大饱眼福。
《先知》
《先知》是由压力克斯.普罗亚斯执导的科幻电影,电影主要讲述身为教师的主人公,在儿子就读的学校里发现了一个来自过去的时间囊,时间囊中有一些图画文件之类的东西,上面写着对未来世界的预言。最可怕的是它预言地球即将毁灭,主人公被迫在有限的时间内采取行动,以阻止预言的实现。
整部电影前10分钟看着有点像恐怖片,中间20分钟又像悬疑片,最后20分钟则又像恐怖片,最后一分钟才知道原来诺亚方舟的驾驶员是外星人。
《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由郭帆执导,吴京特别出演的一部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幻灾难大片,《流浪地球》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影片故事设定在2075年,讲述了太阳即将毁灭,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作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首部科幻灾难巨作,当然是放在压轴来介绍啦,相信很多人都去电影院看过这部电影了,我也就不多介绍了。说真的,一开始我是看到有吴京才去电影院看的,看了之后发现,咱们终于有一部可圈可点的作品了,这说明什么,说明只要我们有信心,把资源用在刀刃上,并不比美国的差多少,甚至将来以我们的来作为标准,你们说呢?
欧美最美的女星前十排名,来自美国娱乐周刊的评选
TOP.10 杰西卡.阿尔芭
1981年4月28日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美国影视演员。代表作品:《罪恶之城》,《神奇四侠》。
TOP.9 瑞秋.麦克亚当斯
1978年11月17日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伦敦市,加拿大女演员。代表作品:《贱女孩》《恋恋笔记本》《大侦探福尔摩斯》《午夜巴黎》《时空恋旅人》。
TOP.8瑞秋·尼科尔斯
1980年1月8 日生于美国缅因州府奥古斯塔,美国演员。代表作品:《当阿呆遇上阿瓜》、《特种部队:眼镜蛇的崛起》、《鬼哭神嚎》、《超越时间线》
TOP.7 西耶娜.盖尔利
1975年3月16日出生于英国北安普敦郡,英国影视演员。代表作品:《生化危机2:启示录》;《新木马屠城记》;《时光机器》。
TOP.6 黛安克鲁格
1976年7月15日出生于德国下萨克森州阿尔格米森,德国模特、演员。代表作品:《国家宝藏》,《特洛伊》,《无耻混蛋》。
TOP.5 敏卡.凯利
1980年6月24日出生于美国加州洛杉矶,演员,模特。代表作品:《胜利之光》,《室友》。
TOP.4 奥利维亚.维尔德
1984年3月10日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电影女演员。代表作品:邻家女优、妙想天书、领头狗。
TOP.3 艾梅柏.希尔德
1986年4月22日出生于美国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美国影视演员。代表作品:《爱你至死不渝》、《狂暴飞车》,《朗姆酒日记》、《三日刺杀》。
TOP.2 凯特.布兰切特
1969年5月14日出生于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影视演员。代表作品:蓝色茉莉,伊丽莎白,飞行家,卡罗尔。
TOP.1 艾玛.沃特森
1990年4月15日出生于法国巴黎,英国女演员。代表作品:《哈利波特》《壁花少年》。
外行看技术 内行看门道-从经典影片中 你能看到什么
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推荐片单,不知道你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呢?你有好奇过这些片单在影视从业者眼中有什么价值吗?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SC)邀请会员,对他们选出这份必看 100 部经典摄影电影,分享了他们的看法。
今年 1 月份,是美国电影摄影师协会(ASC)成立100周年。作为百年庆典的一部分,协会选出了在20世纪的电影艺术和工艺领域中,100部具有里程碑式的电影清单。
列出百部电影片单的初步步骤是先由ASC成员每人提 交10至25部电影片名,这些是对他们个人而言具有启发性或改变了他们摄影创作方法的电影。最终片单包含票数最高的前10部电影以及排名不分先后的其余90部电影。“这个片单上的每一部电影都教会了我一些东西,我还努力从几乎所有这些电影中偷取经验。” 在此,ASC成员们对于片单中的电影及它们蕴含的宝贵遗赠分享了看法。
1、《阿拉伯的劳伦斯》(1962)
摄影指导:弗雷迪·扬, BSC
芬顿·帕帕迈克:第一次看《阿拉伯的劳伦斯》是在慕尼黑的一家电影院,那时我14岁左右,我被这部史诗级巨制迷住了,虽然当时我对技术层面的事物一无所知,但我至今记得那些宽景别镜头展现出的惊艳效果以及浩渺沙漠背景中的各个角色。从那以后,我反反复复看过这部电影十几次,其极具电影感的叙事方式的魅力却从未消退。现在我的孩子们也为这部电影着迷。
2、《银翼杀手》(1982)
摄影指导:乔丹·克罗嫩韦思, ASC
丹尼尔·珀尔:乔丹·克罗嫩韦思拍摄的作品完全震撼了我,至今仍是如此。我把那视作一个转折点,是现代电影摄影的开端。
史蒂芬·波斯特,ASC:该片上映数年来,每个人都在借鉴《银翼杀手》,即使他们要拍的不是科幻片或者奇幻片。无论如何,这部电影所具有的风格都是人们想要的主流风格。我认为它影响了一整代人——不仅是电影人,还有观众。它定义了现代黑色电影的每一个层面。它一次性向我们全盘展示了如何定义未来和过去。能做到这一点可谓非同凡响。
3、《现代启示录》(1979)
摄影指导: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ASC, AIC
牛顿·托马斯·西格尔:这部电影依旧能像我首次观看时一样令我震撼。它从不过时。《现代启示录》在任何方面,不管是美学性、戏剧性还是心理层面,都表现不俗。从每一帧画面中,我们都能看到科波拉拍摄时耗费的心血。
马特·贝克:如果我非得选择一幕惊人到让我几欲落泪的镜头,我会选择《现代启示录》中上游营地遭到进攻的那一幕。爆炸突如其来,船只加速向前的过程中,观众可以看到桥上的灯光倒映在水面上。这是别具美感的地狱景象,也是我想象中最非凡的视觉体验之一。
4、《公民凯恩》(1941)
摄影指导:格雷格·托兰德, ASC
詹姆斯·尼尔霍斯:格雷格·托兰德拍摄的《公民凯恩》始终令我深感震撼。他为拍摄该片标志性的大景深画面所做的努力令人惊叹,而依靠40年代早期的电影胶片、镜头光学技术、合成技术去实现那些画面,则更令人啧啧称奇。但除大景深外,该片还有更多特色。
托兰德的构图和机位设置加上威尔斯的场面调度,使得该片无需剪辑便可讲述整个故事。此外新颖的机位移动方式也尽可能减少了剪辑工作量。这些技巧不是电影摄影界的新招式,它们的完美结合和娴熟运用,着实推动了影片的叙事,而不单纯沦为炫技。如果有可能的话,我真想知道托兰德和威尔斯面对Imax银幕时会做出怎样的创造。
5、《教父》(1972)
摄影指导:戈登·威利斯, ASC
瑞秋·莫里森:不管你是否相信,《教父》对《黑豹》影响巨大。两者主题贴合——关于家庭和遗产及权力带来的责任。但当然是戈登·威利斯极具启发性的摄影教会了我阴影与光线同等有力,正是看不见的东西让观众真正地深入体会影片。
托比亚斯·施莱斯特:《教父》是让我看到打破摄影‘规则’的可能性的第一批电影之一。在电影学院,我们学的是始终要为演员的眼睛布光,这样才能看到演员的情感,但戈登·威利斯选择不让观众看到演员的情感,那或许对影片叙事更有利。他基本只使用顶光,让马龙·白兰度饰演的唐·柯里昂看起来始终有种神秘感和威慑力。观众无法弄懂他的想法和感受,由此增强了这个角色在场时人们感受到的紧张和焦虑。《教父》向我们我们展示了为叙事量身布光的重要性,即使这意味着选择违背传统的做法。
理查德·克鲁多:戈登·威利斯拍摄的作品在需要黑暗的时候就是黑暗的。其实,该片只是某些部分看来很暗,因为它们是与其余不暗的部分对比而言的。比如,开头部分唐·柯里昂办公室的场景——黑暗昏沉、预感不详、神秘莫测。然后,跟明亮、过曝、喜庆的婚礼场景相比,两者是交叉剪接的。通过呈现如此强烈和明显的对比,两幕场景相得益彰。最重要的是,在当时的情境中,两者都很妥当。这是戈登一直以来追求的视觉效果,目的是让故事向前发展。
克里斯托弗·乔米:对我而言,《教父》代表着完美的叙事。没有多余的对话或解释,所有需要知道的东西都在叙事过程中逐步揭开。摄影机移动和布光完美奠定了叙事基调,令我始终全神贯注。如此大胆的布光让我明白了永远不要害怕黑暗,不要害怕营造对比。
6、《愤怒的公牛》(1980)
摄影指导:迈克尔·查普曼, ASC
克鲁多:《愤怒的公牛》中八卦小报式的即时和简洁令人着迷。作为摄影指导,我们努力创造的一切都基于剧本内容。我们尽量去理解导演的想法以及他们对叙事的安排。看看该片中的角色,其实你很难找到可以共情的对象,它的主题很残酷的,因此摄影就要直截了当、毫不妥协——就像是直击面部的一拳,直到击中为止。查普曼的摄影工作极为出色,因为他的方法仅仅就是为叙事服务。他将观众置于故事内,效果如此直接自然以致于观众忘记了自己看的是一部电影。他有能力把观影者的情绪集中起来,这是作为电影人取得的最大成功。
7、《同流者》(1970)
摄影指导:维托里奥·斯托拉罗, ASC, AIC
亚采克·拉斯库斯:《同流者》令我大开眼界,它抛弃了所有我对摄影的了解——或者说我自以为对摄影的了解!它改变了我思考电影摄影的方式。对色彩、摄影机的运用和摄影机移动——这是维托里奥的大师之作。我想象不出用其他的方式拍摄《同流者》。
帕帕迈克:《同流者》这部电影对我而言十分关键,它开始让我有心注意到布光风格、将温暖柔和的主光和昏暗泛蓝的日间氛围光融合在一起。维托里奥使用的表现主义式的布光和如画般的温暖日光、贝托鲁奇的宽景别,精心构图的跟随镜头以及逼真的舞台造型,都在我探索和实验如何为我早期拍摄的长片寻找自身风格的过程中,激励了我去冒险、尝试更为大胆的选择。
施莱斯特:对我个人和我所磨练的技艺而言,《同流者》一直是影响最大的电影之一。每一帧画面都自成一件艺术品,就像是我想要挂在自家墙上的一幅美丽画作一样。我喜欢反复回顾这部电影,并从斯托拉罗用于增强故事性的绝妙构图和布光中汲取灵感。他的摄影提升了业界水准,激励着我挑战自身的创造力。
8、《天堂之日》(1978)
摄影指导:内斯托尔·阿尔门德罗斯, ASC
罗伯特·普莱姆斯:在这部影片令人极度沉浸的影像面前,我没有一点防备便陷入了狂喜,这种狂喜通常是在听巴赫或者贝多芬时才会产生。我一直猜想,电影有潜力能够成为独立于故事之外的存在,成为一种类似视觉化音乐的事物。《天堂之日》极为精简的叙事使其看似一幅挂在画廊里的最伟大的印象派大师之作。它超越了我想象的传统电影摄影的清晰界限。该片将电影摄影艺术从配角提升到耀眼的主角的位置。
9、《2001太空漫游》(1968)
摄影指导:杰弗里·昂斯沃思, BSC,副摄影指导:John Alcott, BSC
西格尔:我看《2001太空漫游》时年纪尚小,根本不懂它的内容。但我当时的确意识到我已经被带到了另一片土地,只有电影能带我去那儿。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我的创作冲动有了出口。
史蒂芬·费尔伯格:对我而言它简直太震撼了,以致于我不知如何谈论。这部电影出类拔萃,它像是无穷无尽的视觉诗歌。你必须要去影院看这部电影,要么在70mm胶片放映场次看,要么在巨幕上看,这样才能真正看出它有多伟大。
10、《法国贩毒网》(1971)
摄影指导:欧文·罗兹曼, ASC
克鲁多:《法国贩毒网》展现了我们能想象的最“精瘦”的电影。就视觉风格而言,该片没有一丝多余的“肥肉”。它不用任何艺术技法,便可向观众传达信息。而且这是一部基调冷静的关于纽约的电影,像一张时代的快照。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永远不会知道这部电影究竟对那个时代还原得有多彻底。你能想象吗?在那个时代,要负责拍一部大制片厂出品的电影,还得有胆量说:’你猜怎么着?我们就是要走出去,拍一部看起来像现实生活的电影。要真的像现实生活——不是那种在好莱坞式外景片场里搭建出来的现实生活。’多么了不起的成就啊!
费尔伯格:《法国贩毒网》应该就像是从街头复制过来似的——给人的感觉是,‘哇,这事真的发生过。这些都不是假的。’威廉·弗莱德金和欧文·罗伊兹曼两人不惧挑战任何形式的镜头。所有人们不该做的——变焦放大、左右快速摇镜头、越轴——他们告诉你可以打破每条规则。该片讲述的故事冷酷无情、节奏快速而且安排缜密,所有这些都奏效了。当你进行这种电影摄影时,会让电影效果更好,因为增强了其核心。如果你能像欧文·罗伊兹曼那样拍摄,便能给电影注入内在能量,而观众对此全无察觉。这是我崇拜他的诸多原因之一。
《大都会》 (1927)
摄影指导:Karl Freund, ASC; Günther Rittau
《拿破仑》 (1927)
摄影指导:Leonce-Henri Burel, Jules Kruger, Joseph-Louis Mundwiller,
《日出》(1927)
摄影指导:Charles Rosher Sr., ASC; Karl Struss, ASC
《乱世佳人》 (1939)
摄影指导:Ernest Haller, ASC
《绿野仙踪》(1939)
摄影指导:Harold Rosson, ASC
《愤怒的葡萄》(1940)
摄影指导:Gregg Toland, ASC
《青山翠谷》(1941)
摄影指导:Arthur C. Miller, ASC
《卡萨布兰卡》 (1942)
摄影指导:Arthur Edeson, ASC
《伟大的安巴逊》(1942)
摄影指导:Stanley Cortez, ASC
《黑水仙》 (1947)
摄影指导:Jack Cardiff, BSC
《偷自行车的人》(1948)
摄影指导:Carlo Montuori
《红菱艳》(1948)
摄影指导:Jack Cardiff, BSC
《第三人》(1949)
摄影指导:Robert Krasker, BSC
《罗生门》 (1950)
摄影指导:Kazuo Miyagawa
《日落大道》(1950)
摄影指导:John Seitz, ASC
《码头风云》(1954)
摄影指导:Boris Kaufman, ASC
《七武士》(1954)
摄影指导:Asakazu Nakai
《猎人之夜》 (1955)
摄影指导:Stanley Cortez, ASC
《搜索者》 (1956)
摄影指导:Winton C. Hoch, ASC
《桂河大桥》 (1957)
摄影指导:Jack HIlyard, BSC
《历劫佳人》 (1958)
摄影指导:Russell Metty, ASC
《迷魂记》(1958)
摄影指导:Robert Burks, ASC
《西北偏北》 (1959)
摄影指导:Robert Burks, ASC
《筋疲力尽》(1960)
摄影指导:Raoul Coutard
《去年在马里昂巴德》 (1961)
摄影指导:Sacha Vierny
《八部半》(1963)
摄影指导:Gianni Di Venanzo
《原野铁汉》(1963)
摄影指导:James Wong Howe, ASC
《奇爱博士》(1964)
摄影指导:Gilbert Taylor, BSC
《我是古巴》 (Soy Cuba; 1964)
摄影指导:Sergei Urusevsky
娜塔莎·布奈尔:《我是古巴》中的某些镜头创造了电影摄影的历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送葬那一幕(为一名参加革命的学生送葬)。我认为它是这部电影所有令人称奇之处的缩影——就是如何杂技般地运用摄影机。这不仅在那个时代取得了卓越的技术成就,而且技法确实服务于这部电影的语言,且传达了一种讯息,采取的方式也是真正为叙事服务的。
剧组没有使用摇臂和无人机,但摄影机能够垂直升起,还可以实现所有那些杂技般地运动。他们必须创立一整套系统——掌机穿着一件有很多挂钩的背心,剧组人员帮他把钩子系上又解开、把他吊起来、再让他飞起来——就是字面意思这么简单。该片开头就是摄影机处于与地面平行的角度,使用一个广角镜头,距离一位年轻女性仅数英寸远,让观众真正感觉像处于‘人’的高度上。然后镜头开始垂直上升,然后水平移动,进入一家烟草厂的三楼内。镜头穿梭于三楼内景,就像这样的运镜还不够壮观那样——尤其是对当时而言——镜头变本加厉又穿过另一扇窗,飞越街头,此时你就能从高处俯瞰葬礼队伍。现在观众的视角在三楼之高,能看到成百上千人围着死者,走在街头,镜头继续在人群上方盘旋。
在一个镜头里完成所有上述内容的拍摄——那可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古巴,使用胶片拍摄,且技术如此有限,这着实令人惊叹。但这并不仅是技术上的精彩表现。电影的语言、技巧和摄影机特技在此镜头中融汇,协力完成了叙事。这一镜头中,摄影触及了所有需要触及的元素,从个人到集体,再到工人群体以及更大的集体,就像一个拍摄古巴这个国家的广角镜头。如果背后没有意义或者目的,宏大壮观的镜头就没有存在的必要。
《日内瓦医生》(1965)
摄影指导:Freddie Young, BSC
《阿尔及尔之战》 (1966)
摄影指导:Marcello Gatti
克里斯·门杰斯:《阿尔及尔之战》讲述了阿尔及尔从法国手中获得独立的故事,是一部令人称奇的绝妙电影。该片以黑白电影的形式呈现,重现了阿尔及尔城堡卡斯巴之战的宏大场景,其中临时演员达数千人之多。在某些场景中,氛围如此之紧张,场景如此之动人,令人看了想要放声大哭。这是电影制作的巅峰。
摄影指导马尔切诺·加蒂(MarcelloGatti)摇动手持摄影机来捕捉瞬间。导演吉洛·彭泰克沃(GilloPontecorvo)从不使用经典的正反打技法拍摄,而采用了新闻影片的风格:黑白色彩、纪录片式剪辑以增强历史真实感。这种技法非常迷人。
彭泰克沃说道:“我的想法是给观众留下像在看真实的纪录片一样的印象。我们希望电影看起来有颗粒感,就像新闻影片。使用手持镜头让我们自然而然地捕捉有趣的面孔和动作。”
一部绝佳的电影——永垂不朽!
《灵欲春宵》(1966)
摄影指导:Haskell Wexler, ASC
《铁窗喋血》 (1967)
摄影指导:Conrad Hall, ASC
《毕业生》(1967)
摄影指导:Robert Surtees, ASC
《冷血》(1967)
摄影指导:Conrad Hall, ASC
《美国往事》 (1968)
摄影指导:Tonino Delli Colli, AIC
《虎豹小霸王》(1969)
摄影指导:Conrad Hall, ASC
《日落黄沙》 (1969)
摄影指导:Lucien Ballard, ASC
《发条橙》(1971)
摄影指导:John Alcott, BSC
《柳巷芳草》 (1971)
摄影指导:Gordon Willis, ASC
《最后一场电影》(1971)
摄影指导:Robert Surtees, ASC
《花村》(1971)
摄影指导:Vilmos Zsigmond, ASC, HSC
《歌厅》 (1972)
摄影指导:Geoffery Unsworth, BSC
《巴黎最后的探戈》 (1972)
摄影指导:Vittorio Storaro, ASC, AIC
《驱魔人》 (1973)
摄影指导:Owen Roizman, ASC
《唐人街》(1974)
摄影指导:John Alonzo, ASC
《教父2》 (1974)
摄影指导:Gordon Willis, ASC
《巴里林登》(1975)
摄影指导:John Alcott, BSC
《飞越疯人院》 (1975)
摄影指导:Haskell Wexler, ASC
《总统班底》 (1976)
摄影指导:Gordon Willis, ASC
《出租车司机》 (1976)
摄影指导:Michael Chapman, ASC
《第三类接触》 (1977)
摄影指导:Vilmos Zsigmond, ASC, HSC
史蒂芬·波斯特:《第三类接触》剧组为该片打造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室内布景。维尔莫斯·齐格蒙德,ASC及,HSC(VilmosZsigmond)——在我看来是位浪漫派现实主义摄影师——如此有把握地完成了拍摄。不管片场发生了什么,不管情况有多困难,他勇往直前,出色地完成了工作。对于一部如此宏大,如此复杂的电影而言,该片有一种个人气质,此前尚无先例。这是一桩非凡的壮举。
《决斗的人》 (1977)
摄影指导:Frank Tidy, BSC
《猎鹿人》(1978)
摄影指导:Vilmos Zsigmond, ASC, HSC
《异形》(1979)
摄影指导:Derek Vanlint, CSC
《爵士春秋》 (1979)
摄影指导:Giuseppe Rotunno, ASC, AIC
《富贵逼人来》 (1979)
摄影指导:Caleb Deschanel, ASC
《黑神驹》 (1979)
摄影指导:Caleb Deschanel, ASC
《曼哈顿》(1979)
摄影指导:Gordon Willis, ASC
《闪灵》 (1980)
摄影指导:John Alcott, BSC
《烈火战车》 (1981)
摄影指导:David Watkin, BSC
《从海底出击》(1981)
摄影指导:Jost Vacano, ASC
《烽火赤焰万里情》(1981)
摄影指导:Vittorio Storaro, ASC, AIC
《芬妮与亚历山大》 (1982)
摄影指导:Sven Nykvist, ASC
《太空先锋》(1983)
摄影指导:Caleb Deschanel, ASC
《莫扎特传》 (1984)
摄影指导:Miroslav Ondricek, ASC, ACK
《天生好手》 (1984)
摄影指导:Caleb Deschanel, ASC
《德州巴黎》 (1984)
摄影指导:Robby Müller, NSC, BVK
《妙想天开》(1985)
摄影指导:Roger Pratt, BSC
《教会》 (1986)
摄影指导:Chris Menges, ASC, BSC
《太阳帝国》 (1987)
摄影指导:Allen Daviau, ASC
《末代皇帝》(1987)
摄影指导:Vittorio Storaro, ASC, AIC
《柏林苍穹下》(1987)
摄影指导:Henri Alekan
《烈血大风暴》(1988)
摄影指导:Peter Biziou, BSC
《刺杀肯尼迪》 (1991)
摄影指导:Robert Richardson, ASC
《大红灯笼高高挂》 (1991)
摄影指导:赵非
《不可饶恕》(1992)
摄影指导:Jack Green, ASC
《天地玄黄》 (1992)
摄影指导:Ron Fricke
《辛德勒名单》 (1993)
摄影指导:Janusz Kaminski
《王者之旅》(1993)
摄影指导:Conrad Hall, ASC
查尔斯·明斯基:《王者之旅》开头部分,康拉德·霍尔,ASC(ConradHall)的摄影呈现出温暖亲密之感。他使用长镜头,增强了故事的私密性和内在性,引领观众进入角色间的纠葛关系之中。摄影机始终以七岁男孩的心思为中心来探索故事的核心。镜头持续在阴影中切入切出,加上男孩的特写镜头,在此过程中,男孩的父母及老师发现男孩在寻找一位值得信任的英雄。镜头并未移开,透过男孩的眼睛,它让我们直面自己。从开头墨镜里映射出的棋盘特写镜头到结尾两位七岁男孩挽臂走远的特写镜头,电影始终保持着与男孩生活的私密联系。它让我们认识到,这个男孩就只是一个男孩而已。
《红白蓝三部曲之蓝》 (1993)
摄影指导:Slawomir Idziak, PSC
《肖申克的救赎》(1994)
摄影指导:Roger Deakins, ASC, BSC
《七宗罪》 (1995)
摄影指导:Darius Khondji, ASC, AFC
《英国病人》(1996)
摄影指导:John Seale, ASC, BSC
《洛城机密》(1997)
摄影指导:Dante Spinotti, ASC, AIC
《拯救大兵瑞恩》 (1998)
摄影指导:Janusz Kaminski
《细细的红线》 (1998)
摄影指导:John Toll, ASC
《美国丽人》(1999)
摄影指导:Conrad Hall, ASC
《黑客帝国》 (1999)
摄影指导:Bill Pope, ASC
《花样年华》 (2000)
摄影指导:杜可风, HKSC
法国电影手册关注电影人的十年内最佳
法国《电影手册》从1950年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创办这本杂志开始,它就成为了影迷的挚爱,它所倡导的“作者电影”的理念,直接掀起了法国电影“新浪潮”,之后更是席卷世界影坛。与《电影手册》有关的导演,特吕弗、侯麦、戈达尔、里维特、夏布洛尔以及阿萨亚斯等拥有非常多的影迷。作为一本旗帜鲜明的电影杂志,编辑部每年都会评选年度十佳影片,是代表《电影手册》观点精神的集中体现,其高逼格的品位广为世人瞩目。这次他们邀请了近40位电影人,分享他们近10年来最关注的电影,并分享了他们的感想。
《托尼·厄德曼》导演
玛伦·阿德
《幸福的拉扎罗》阿莉切·罗尔瓦赫尔,2018
《扎马》卢奎西亚·马特尔,2017
《禁忌》米格尔·戈麦斯,2012
《儿戏》鲁本·奥斯特伦德,2011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2010
导演、编剧,二人共同执导了《另一个人》(获得2008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死角》(2019年《电影手册》年度期待
帕特里克-马里奥·贝纳尔 & 皮耶尔·特维蒂
《生命之树》泰伦斯·马力克,2011
《锡尔斯玛利亚》奥利维耶·阿萨亚斯,2014
《降临》,丹尼斯·维伦纽瓦,2016
《野小子们》贝特朗·芒蒂格,2017
《超感猎杀》莉莉·沃卓斯基 / 拉娜·沃卓斯基,2015-2018
并不是说我们选出的这些作品就是完美的或者说一律都是完美的(就像我们所说的,仍然有许多遗漏掉的作品也许更打动人)。而是说这些作品每一部都是用自己的方式让其在影像、在故事上让我们信服,并在我们这些手艺人的心中保有意义。
导演、演员
赛尔日·波宗
排名不分先后:
《坏中尉》沃纳·赫尔佐格,2010
《你怎么知道》詹姆斯·L·布鲁克斯,2010
《访问:记忆与告白》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1982-2015
《欢迎来到纽约》阿贝尔·费拉拉,2014
《影子写手》罗曼·波兰斯基,2011
《不知从何处来的女孩》让-克洛德·布里索,2012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2016
《河堤上的白夜》保罗·韦基亚利,2014
《11·25自决之日 三岛由纪夫与年轻人们》若松孝二,2011
《勒阿弗尔》阿基·考里斯马基,2011
获胜机会微弱的作品:
特别提及:《阿呆与阿瓜2》法雷里兄弟,2014
《金银岛》导演
吉约姆·布哈克
《国土:伊拉克元年》阿巴斯·法蒂勒,2015
《少年时代》理查德·林克莱特,2014
《狼的孩子雨和雪》细田守,2012
《存身》杰夫·尼克尔斯,2011
《一年零一夜》米格尔·戈麦斯,2015
《停留》Kaveh Bakhtiari,2013
《某种女人》凯莉·雷查德,2016
《湖畔的陌生人》阿兰·吉罗迪,2013
《托尼厄德曼》玛伦·阿德,2016
《伴娘》保罗·费格,2011
《小孩子》布鲁诺·杜蒙,2014
La Coupe à dix francs, Philippe Condroyer 1974
这10部电影、一部剧加一部重映对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并在我脑海中久久萦绕。
演员,导演(其执导的《哥哥的爱人》获2019年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评委会“心动”奖)
莫妮亚·肖克里
就是这些,没有准确排序:
《燃烧女子的肖像》瑟琳·席安玛,2019
《圣鹿之死》欧格斯·兰斯莫斯,2017
《大师》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2
《绝美之城》保罗·索伦蒂诺,2013
《骑士》赵婷,2017
《幸福的拉扎罗》阿莉切·罗尔瓦赫尔,2018
《华尔街之狼》马丁·斯科塞斯,2013
《皮囊之下》乔纳森·格雷泽,2013
《派对女孩》玛丽·阿玛苏克里 /克莱尔·比尔格 / 塞缪尔·泰斯,2014
《一次别离》阿斯哈·法哈蒂,2010
演员
薇拉莉·邓泽里
1、《阿黛尔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2013
2、《宿命吾爱:第一部》阿布戴·柯西胥,2018
3、《幸福的拉扎罗》阿莉切·罗尔瓦赫尔,2018
4、《每分钟120击》罗宾·坎皮略,2017
5、《神圣车行》莱奥·卡拉克斯,2012
6、《湖畔的陌生人》阿兰·吉罗迪,2013
7、《起风了》宫崎骏,2013
8、《小偷家族》是枝裕和,2018
9、《鲁贝之灯》阿诺·戴普勒尚,2019
10、《爱乐之城》达米恩·查泽雷,2016
导演,其执导的《撒哈拉街143号》获2019年洛迦诺电影节当代电影人单元最佳新导演奖
哈塞恩·费哈尼
《合法副本》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2010
《含羞草》奥利维尔·拉克谢,2016
《我们在这片森林里制造梦想》克莱尔·西蒙,2016
《非天非地》克莱门特·柯杰特,2015
《我们的终章》阿拉埃迪·斯莱姆,2016
《游客》鲁本·奥斯特伦德,2014
《德黑兰》Nader T. Homayoun纳德·T·霍马扬,2010
《回首抗争七十年》L'envers d'une histoire,Mila Turajlic米拉·图拉里奇,2017
《遗失与美好》皮耶特罗·马切罗,2015
《罪恶芝加哥》《帕索里尼》导演
阿贝尔·费拉拉
《她》斯派克·琼斯,2014
《帝企鹅日记2:召唤》吕克·雅盖,2017
《双峰》大卫·林奇,2017
《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弗雷德里克·怀斯曼,2017
《拍摄黑手党》金·隆吉诺托,2019
我应该是最后一个被问到片单排名的,因为我其实看得并不算多,去年在我的记忆中其实已经相当遥远。然而2010年代,这十年是由疯狂影像交织而成的另一个星球,我不时会想起去做评委的那个电影节上的混乱,会想起那些我教过的学生,那些被遗忘的电影,那些名字,那些电影人的面孔都与影像本身混合在一起。
下面这些是我选出了5部读者们也许都知道的电影,它们在我脑海中仍保留一席之地也许是因为我,也想以这样的方式做电影。
《一日情人》《女人的阴影》导演
菲利普·加瑞尔
《再见语言》让-吕克·戈达尔,2014
《神圣车行》莱奥·卡拉克斯,2012
《宿命,吾爱:第一部》阿布戴·柯西胥,2018
《教皇诞生》南尼·莫莱蒂,2011
《忧郁症》拉斯·冯·提尔,2011
《冰霜》沙鲁纳斯·巴塔斯,2017
《青春的三段回忆》阿诺·戴普勒尚,2014
《勒阿弗尔》阿基·考里斯马基,2011
《邮差的白夜》安德烈·康查洛夫斯基,2015
《唯爱永生》吉姆·贾木许,2013
《再一次初恋》诺埃米·洛夫斯基,2011
《胡丽叶塔》佩德罗·阿莫多瓦,2016
《禁忌》《一千零一夜》三部曲导演
米格尔·戈麦斯
1、《这时对那时错》洪尚秀,2015
2、《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2010
3、《必是天堂》伊利亚·苏雷曼,2019
4、《小孩子》 《宽宽和非人类》布鲁诺·杜蒙,2014-2018
5、《双峰》大卫·林奇,2017
6、《教皇诞生》南尼·莫莱蒂,2011
7、《魅影缝匠》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8
8、《玩具总动员3》李·昂克里奇,2010
9、《湖畔的陌生人》阿兰·吉罗迪,2013
10、《路易十四的死亡纪事》阿尔伯特·塞拉,2016
最好的葡萄牙电影:《科尔戈河》Sergio da Costa / Maya Kosa,2015
《这时对,那时错》中的两性关系,将洪尚秀在其电影中一直始终讨论的这个主题凝结在了这一部电影之中。这也是为什么我选择了这个,也许有其他电影人可以占据这个位置。
但洪尚秀的作品,是在它的整体上,给予了我们这十年间最鲜活的生命力。
《刺心》导演
扬·冈扎乐兹
《双峰》大卫·林奇,2017
《关于杰纳瑟斯与珍女士的民谣》Marie Losier,2011
《双塔》维吉勒·韦尼耶,2014
《后启示录》贝特朗·芒蒂格,2018
《曼蒂》帕诺斯·科斯马图斯,2018
《永远的杰西卡》约纳坦·维奈勒 / 卡罗利娜·波吉,2018
《末世肉体》Emiliano Rocha Minter,2016
《好莱坞往事》昆汀·塔伦蒂诺,2019
《尼古拉·齐奥塞斯库的自传》安德烈·乌日克,2010
《西游降魔篇》周星驰 / 郭子健,2013
导演,其执导的《世界的胜利》获2019年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提名
罗贝尔·盖迪吉昂
《活着并知晓》阿兰·卡瓦利埃,2019
《人与神》泽维尔·布瓦,2010
《现实之舞》亚历桑德罗·佐杜洛夫斯基,2013
《诗》李沧东,2010
《毕业会考》克里斯蒂安·蒙吉,2016
《推销员》阿斯哈·法哈蒂,2016
《妈咪》泽维尔·多兰,2014
《35号公墓》埃里克·卡拉瓦卡,2017
《单车少年》达内兄弟,2011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2018
没有特别偏爱的且完全出自本能……并向所有我漏掉的说声抱歉。
《欢乐时光》《夜以继日》导演
滨口龙介
《安吉里卡奇遇》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2010
《社交网络》大卫·芬奇,2010
《合法副本》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2010
《维奥拉》马蒂亚斯·皮涅罗,2012
《临终的信托》周防正行,2012
《刺客聂隐娘》侯孝贤,2015
《萨利机长》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16
《影像之书》让-吕克·戈达尔,2018
《欢迎来到马文镇》罗伯特·泽米吉斯,2018
《寄生虫》奉俊昊,2019
《将来的事》导演
米娅·汉森-洛夫
《社交网络》大卫·芬奇,2010
《忧郁症》拉斯·冯·提尔,2011
《醉乡民谣》科恩兄弟,2013
《青春的三段回忆》阿诺·戴普勒尚,2014
《某种女人》凯莉·雷查德,2016
《华盛顿邮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17
《太空生活》克莱尔·德尼,2018
《大西洋》玛缇·迪欧普,2019
编剧,与茹斯汀·特里叶搭档
《西比勒》
阿图·阿拉里
《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李安,2016
《宿命,吾爱》阿布戴·柯西胥,2018
《湖畔的陌生人》阿兰·吉罗迪,2013
《第一归正会》保罗·施拉德,2017
《幻梦墓园》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2015
《杀戮演绎》约书亚·奥本海默,2012
当然还有其他我喜欢的,但这些都是当我回想起的时候无可比拟的梦境,换句话说这些是梦醒之后还仍然存在的。
导演
让-夏尔·休
《约翰之子》菲利普·里奥雷,2015
《生命之树》泰伦斯·马力克,2011
《大师》 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2
《小孩子》布鲁诺·杜蒙,2014
《故乡之光》 帕特里西奥·古斯曼,2010
《站台》、《三峡好人》导演
贾樟柯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2010
《母亲》奉俊昊,2010
《夺命金》杜琪峰,2011
《犯罪家族》巴勃罗·特拉佩罗,2015
《妈咪》泽维尔·多兰,2014
《橘色》肖恩·贝克,2015
《水瓶座》小克莱伯·门多萨,2016
《燃烧》李沧东,2018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2018
《脸庞,村庄》阿涅斯·瓦尔达 / JR,2017
《桑格莉之夏》导演
阿兰蒂·卡瓦特
《忧郁症》 拉斯·冯·提尔,2011
《燃烧》 李沧东,2018
《边境》阿里·阿巴西,2018
《圣罗兰传》贝特朗·波尼洛,2014
《釜山行》延尚昊,2016
《阿尔摩里克的结果》帕斯卡尔·布雷顿Pascale Breton,2015
《刺心》扬·冈扎乐兹,2018
《托尼·厄德曼》 玛伦·阿德,2016
《少年时代》理查德·林克莱特,2014
《堕落街传奇》大卫·西蒙&乔治·佩勒卡诺斯,2017
这十年的电影之于我正是贾斯汀(克斯汀·邓斯特)赤裸的躺在忧郁症的星球前面。
《岸边之旅》《散步的侵略者》导演
黑泽清
1、《间谍同盟》罗伯特·泽米吉斯,2016
2、《影子写手》罗曼·波兰斯基,2011
3、《神圣车行》莱奥·卡拉克斯,2012
4、《骡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18
5、《间谍之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15
6、《芭芭拉》马修·阿马立克,2017
7、《再见语言》让-吕克·戈达尔,2014
8、《迫降航班》罗伯特·泽米吉斯,2012
9、《地心引力》阿方索·卡隆,2013
10、《荒野猎人》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2015
我实在忍不住提起这些我已经喜欢很久的导演,因为他们从未停下冒着风险将新作变为杰作。于是,我选了许多美国电影。我自己都很震惊选了两部罗伯特·泽米吉斯的影片,但这正是因为我想让另多人认可这位作者。
过去的几年间,我越来越被更为虚构的电影世界所吸引。这也许是出自我对越来越封闭的日本电影制作现状感到不满,也或许只是因为我年纪到了……
《同义词》导演
那达夫·拉皮德
《忧郁症》拉斯·冯·提尔,2011
《好莱坞往事》昆汀·塔伦蒂诺,2019
《生命之树》泰伦斯·马力克,2011
《保持站立》阿兰·吉罗迪,2016
《性本恶》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5
《再见语言》让-吕克·戈达尔,2014
《这时对那时错》洪尚秀,2015
《托尼厄德曼》玛伦·阿德,2016
《马钱》佩德罗·科斯塔,2014
《小亚细亚往事》努里·比格·锡兰,2011
纪录片导演
玛丽·露西尔
《野小子们》贝特朗·芒蒂格,2017
《湖畔的陌生人》阿兰·吉罗迪,2013
《春光之岛》扬·冈扎乐兹,2017
《骑士》赵婷,2017
《Pénélope》Claire Doyon克莱尔·杜永,2012
《青少年》Les Adolescentes Sébastien Lefshift塞巴斯蒂安·莱夫夫特,2019
《心跳停止》罗伯托·米勒维尼,2013
《Reminiscences of Jonas Mekas》《乔纳斯·梅卡斯的回忆》杰姬·雷纳尔,2015
《科尔戈河》Sergio da Costa / Maya Kosa,2015
《Tony Conrad: Completely in the Present》Tyler Hubby,2016
《野小子们》导演
贝特朗·芒蒂格
《双峰》大卫·林奇,2017
《此房是我造》拉斯·冯·提尔,2018
《霓虹恶魔》尼古拉斯·温丁·雷弗恩,2016
《午夜狂欢》扬·冈扎乐兹,2013
《神圣车行》莱奥·卡拉克斯,2012
《我们的遗产》卡罗利娜·波吉 / 约纳坦·维奈勒,2016
《皮囊之下》乔纳森·格雷泽,2013
《精美的语库料》彼特·契尔卡斯基,2015
《外部世界》大卫·奥赖利,2010
《性本恶》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5
《影像之书》让-吕克·戈达尔,2018
玛丽·露西尔的所有电影
《保罗·桑谢回来了!》导演
帕特里西亚·玛佐
《教皇诞生》南尼·莫莱蒂,2011
《至暴之年》J·C·尚多尔,2014
《星图》大卫·柯南伯格,2014
《天注定》贾樟柯,2013
《另一个故乡》爱德嘉·莱兹,2013
《狐狸猎手》贝内特米勒,2014
《叛徒》马可·贝洛基奥,2019
《纽约的一个雨天》伍迪·艾伦,2019
《金银岛》吉约姆·布哈克,2018
《第一夫人》帕布罗·拉雷恩,2016
《被解救的姜戈》昆汀·塔伦蒂诺,2012
《华尔街之狼》马丁·斯科塞斯,2013
《巴克劳》儒利亚诺·多赫内利斯 / 小克莱伯·门多萨,2019
《停止》拉夫·迪亚兹,2019
《此房是我造》拉斯·冯·提尔,2018
《巴克劳》《水瓶座》导演
小克莱伯·门多萨
《山河故人》贾樟柯,2015
《皮囊之下》乔纳森·格雷泽,2013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乔治·米勒,2015
《我的幸福》谢尔盖·洛兹尼察,2010
《安吉里卡奇遇》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2010
《忧郁症》拉斯·冯·提尔,2011
《霓虹牛》加布里埃尔·马斯卡罗,2015
《小亚细亚往事》努里·比格·锡兰,2011
《利维坦》吕西安·卡斯坦因-泰勒 / 维瑞娜·帕拉韦尔,2013
《魅影缝匠》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8
《燃烧》李沧东,2018
《社交网络》大卫·芬奇,2010
《我的母亲》《教皇诞生》导演
南尼·莫莱蒂
1、《冬眠》努里·比格·锡兰,2014
2、《故乡之光》《珍珠纽扣》帕特里西奥·古斯曼,2010/2015
3、《书缘:纽约公共图书馆》弗雷德里克·怀斯曼,2017
4、《羞耻》史蒂夫·麦奎因,2011
5、《追捕聂鲁达》帕布罗·拉雷恩,2016
6、《魅影缝匠》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8
7、《婚姻故事》诺亚·鲍姆巴赫,2019
8、《华盛顿邮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18
9、《凯撒必须死》塔维亚尼兄弟,2012
10、《一次别离》阿斯哈·法哈蒂,2010
导演、演员
吕克·慕莱
《冰块的声音》贝特朗·布里叶,2010
《小孩子》布鲁诺·杜蒙,2014
《托尼·厄德曼》玛伦·阿德,2016
《初恋战士》托马·卡耶,2014
《爱尔丝小姐》Isabelle Prim,2010
《秘境里斯本》拉乌·鲁兹,2010
《存身》杰夫·尼克尔斯,2011
《冬天的骨头》黛布拉·格兰尼克,2011
《白雪公主》安妮·芳婷,2019
导演
卡里姆·穆萨维
《神圣车行》莱奥·卡拉克斯,2012
《一次别离》阿斯哈·法哈蒂,2010
《燃烧》李沧东,2018
《游客》鲁本·奥斯特伦德,2014
《江湖儿女》贾樟柯,2018
《非天非地》克莱门特·柯杰特,2015
《母亲》罗德里戈·索罗戈延,2019
《第二扇窗》河濑直美 ,2014
《被解救的姜戈》昆汀·塔伦蒂诺,2012
《无爱可诉》安德烈·萨金塞夫,2017
导演
尼古拉斯·帕里泽
《趁人之危》凯瑟琳·布雷亚,2013
《明亮的星》简·坎皮恩,2010
《某种女人》凯莉·雷查德,2016
《教皇诞生》南尼·莫莱蒂,2011
《湖畔的陌生人》阿兰·吉罗迪,2013
《嫉妒》菲利普·加瑞尔,2013
《间谍之桥》史蒂文·斯皮尔伯格,2015
《双峰》大卫·林奇,2017
《从此刻到日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2012
《欢迎来到纽约》阿贝尔·费拉拉,2014
选出过去十年的Top10让我从电影迷的激动心情慢慢变成了对时间的遗憾。遗憾克洛德·夏布洛尔的《贝拉米》,因其上映稍微早了一点而无法囊括其中,同样遗憾处于末尾但仍然喜爱的《危险方法》《再见语言》《少年时代》《春假》《疯狂的麦克斯:狂暴之路》《第一修正会》又或是洪尚秀的任意一部。
《戈梅拉岛》《布加勒斯特东12点8分》导演
柯内流·波蓝波宇
《巴斯特的歌谣》科恩兄弟,2018
《忧郁症》拉斯·冯·提尔,2011
《疯狂的麦克斯4:狂暴之路》乔治·米勒,2015
《湖畔的陌生人》阿兰·吉罗迪,2013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2018
导演,其执导的《鸟类学家》获2016年洛迦诺电影节最佳导演奖
若昂·佩德罗·罗德里格斯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2010
《艾登堡》阿锡娜·瑞秋·特桑阿里,2010
《关于杰纳瑟斯与珍女士的民谣》Marie Losier,2011
《神圣车行》莱奥·卡拉克斯,2012
《马钱》佩德罗·科斯塔,2014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洪尚秀,2017
《江湖儿女》贾樟柯,2018
《花》马里亚诺·利纳斯,2018
《过境》克里斯蒂安·佩措尔德,2018
《痛苦与荣耀》佩德罗·阿莫多瓦,2019
《行者》蔡明亮,2012
《双峰》大卫·林奇,2017
《天知道》《好时光》导演
约书亚·萨弗迪
《魅影缝匠》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8
《宠儿》欧格斯·兰斯莫斯,2018
《玛格丽特》(导演剪辑版)肯尼思·洛纳根,2011
《烛台背后》史蒂文·索德伯格,2013
《皮囊之下》乔纳森·格雷泽,2013
《华尔街之狼》马丁·斯科塞斯,2013
《醉乡民谣》科恩兄弟,2013
《杀戮演绎》约书亚·奥本海默,2012
《上帝难为》阿列克谢·日尔曼,2013
《哭湖》亚当·柯蒂斯,2015
《寄生虫》奉俊昊,2019
导演,其执导的《年轻女子》获2017年戛纳电影节金摄影机奖(最佳处女作)奖
蕾欧诺·瑟哈伊
《忧郁症》拉斯·冯·提尔,2011
《狼的孩子雨和雪》 细田守,2012
《诗》 李沧东,2010
《皮囊之下》乔纳森·格雷泽,2013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2010
《三姊妹》王兵,2013
《寄生虫》奉俊昊,2019
《双面劳伦斯》泽维尔·多兰,2012
《谢谢老板》弗朗索瓦·鲁芬,2016
《玩具总动员3》李·昂克里奇,2010
《浮士德》《德军占领卢浮宫》导演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
《永恒的回报》琪拉·穆拉托娃,2012
《瓦文萨:希望之人》《残影余像》安杰依·瓦伊达,2013-2016
《水墨》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2018
《此房是我造》拉斯·冯·提尔,2018
《上帝难为》阿列克谢·日尔曼,2013
《俄国青年》亚历山大·佐洛图金,2019
如今,我可以确信的说我并不是电影粉丝。我只看过很少的电影,往往是在精心挑选后。所以我的十佳也是非常谨慎的。
- 毫无疑问,我是为了表彰这位女导演在这个时代所做出的最重要的工作。
- 瓦伊达是我最亲近的导演,也是这个世界上最礼貌最圣贤的导演。
- 如果诺贝尔也颁给电影,我提议把这个奖授予维克多·科萨科夫斯基,以此表彰他在电影语言与电影内容上做出人道主义的表率。这位大师可以为电影存在的所有谬误与过失辩护。
鲁斯塔姆·哈姆达莫夫绝不仅仅是艺术家和画家,更是一位捍卫电影观点的导演。是绝对的作者。
- 拉斯·冯·提尔,是欧洲导演中最欧洲的,占据这份影单中的一席之地。
- 《上帝难为》,导演阿列克谢·日耳曼的杰出影片。
- 一个年轻的俄国现代导演,忠于苏联电影的传统。
- 最后,我提名Easy fault和Fear,来自一位敏感的,坚强的且大有前途的导演:Malika Musaeva
(深焦注:Malika Musaeva, 上文提到的《俄国青年》导演佐洛图金和《高个儿》导演康捷米尔·巴拉戈夫均来自索科洛夫本人在卡巴迪诺-巴尔卡里安州立大学开设的电影工作室。毫无疑问,索科洛夫在这里夹带了许多私货,但他的学生也开始逐渐开始在世界各大电影节中崭露头角)
《必是天堂》导演
伊利亚·苏雷曼
《郊游》蔡明亮,2013
《寒枝雀静》罗伊·安德森,2014
《魅影缝匠》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8
《爱尔兰人》马丁·斯科塞斯,2019
《希望的另一面》阿基·考里斯马基,2017
《小偷家族》是枝裕和,2018
蔡明亮是一位我最想在大荧幕上看到的艺术家。他制造的诗意影像是比电影本身更有力量的。考里斯马基是一位人道主义者且给了我大的信心去拍摄自己的电影。不论是构图或幽默感的层面,他都像是我的老师。罗伊·安德森,我很晚才看过他的电影。他将荒诞推向了顶点,由静物画所组成的整体却蕴含了更深层的政治意义。是枝,一位饱含柔情与人性的电影人。
也有一些美国的电影人,理论上说其实是距离我的世界最遥远的。当我看《魅影缝匠》的时候,我感觉到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的这部杰作再次成功达到《血色将至》的高度。《爱尔兰人》因它的真诚而不可思议的触动到我。斯科塞斯谈论起他的年纪,比起黑手党电影这更像是一部讲述暮年的电影。
对我来说简单的合理化这些电影是极为困难的,我更想去回顾那些电影人的作品。我记不太清楚阿涅斯·瓦尔达,克莱尔·德尼,布鲁诺·杜蒙,北野武或侯孝贤最新的每部电影,但他们的作品却作为一个整体持续不断的给予我灵感。
这些也是我最爱的且不想忘记的电影人。电影的记忆与生命的记忆无关。我总是会回想起詹姆斯·格雷的《小奥德赛》与侯孝贤的《恋恋风尘》。对我来说这些仍然是过去这些年最重要的电影。
《曼谷之夜》导演
富田克也
《小丑 》托德·菲利普斯,2019
《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2010
《马钱》佩德罗·科斯塔,2014
《欢迎来到纽约》阿贝尔·费拉拉,2014
《安吉里卡奇遇》 曼努埃尔·德·奥利维拉,2010
《卡洛斯》奥利维耶·阿萨亚斯,2010
《双峰》 大卫·林奇,2017
《华尔街之狼》马丁·斯科塞斯,2013
《骡子》克林特·伊斯特伍德,2019
《危情时速》托尼·斯科特,2010
《返回从前的漫长旅程》马蒂·杜,2019
《穿越时空的情歌》Sok Visal / Caylee So,2018
《月夜釜合戦》佐藤零郎,2018
《西比勒》导演
茹斯汀·特里叶
《消失的爱人》大卫·芬奇,2014
《头脑特工队》彼特·道格特,2015
《托尼·厄德曼》玛伦·阿德,2016
《探访惊魂》M·奈特·沙马兰,2015
《招魂》温子仁,2013
《生吃》朱利亚·迪库诺,2016
《遗传厄运》阿里·艾斯特,2018
《尼克病院》史蒂文·索德伯格,2014-2015
《应召女友》艾米·西米茨 / 洛奇·科里根,2016
《都市女孩》莉娜·邓纳姆,2012-2017
《比邻星》导演,《野马》编剧
艾丽斯·威诺古尔
《江湖儿女》贾樟柯,2018
《叛徒》马可·贝洛基奥,2019
《魅影缝匠》保罗·托马斯·安德森,2018
《皮囊之下》乔纳森·格雷泽,2013
《春假》哈莫尼·科林,2013
《忧郁症》拉斯·冯·提尔,2011
《某种女人》凯莉·雷查德,2016
《锡尔斯玛利亚》奥利维耶·阿萨亚斯,2014
《美国甜心》安德里亚·阿诺德,2016
《每分钟120击》罗宾·坎皮略,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