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完整的恶魔之眼(这部童年启蒙电影,满足你对重口味的所有想象)

导读 完整的恶魔之眼文章列表:1、这部童年启蒙电影,满足你对重口味的所有想象2、贵州洞穴探秘不为人知的恶魔之眼3、青海茫崖多举措发展促石油新城显新貌4、为什么是七台河?一个东

完整的恶魔之眼文章列表:

完整的恶魔之眼(这部童年启蒙电影,满足你对重口味的所有想象)

这部童年启蒙电影,满足你对重口味的所有想象

导演亲自下场演戏已属罕见;

如果还是位知名大导,那就愈发难能可贵了。

而我们的“邪典老顽童”约翰·卡朋特,实属戏精附体。

不惜扮演一具死尸,来亲口讲述这出——

尸袋

Body Bags

影片开场,不用化妆就尽显阴森的卡朋特在停尸房里侃侃而谈。

说是要找几具非自然死亡的尸体,好讲讲他们生前的“有趣”故事。

需要以“尸袋”来保存的残肢碎肉,无疑完美符合卡朋特的需求。

随着他老人家对尸体一通捣鼓,三个欢快的恐怖小品横空出世:

加油站

深夜,地处偏僻的加油站内。

电视机循环播放着头条新闻,今日清晨又有一名少女惨死于连环杀人魔之手。

店长身为男性,并没怎么放在心上。

给新来的兼职女孩交代几句后,便哼着小曲下班回家了。

安妮是生活在附近的一名大学生,连环杀人案的新闻难免让她心惊胆颤。

店长一走,她便锁死房门,祈祷不要有任何顾客光临此地。

可惜天不遂人愿,如墨的夜色里,小小的加油站注定不甚太平。

第一位顾客,是个说话轻佻的怪老头,所“幸”他只是好色而已。

PS:《猛鬼街》和《惊声尖叫》的导演韦斯·克雷文友情客串~

第二位顾客,是个颇有风度的帅大叔,看妹子神色紧张甚至主动和她拉起了家常。

PS:《鬼玩人》和《蜘蛛侠》的导演山姆·雷米友情客串~

不过,帅大叔离开时,却不知有意还是无意把信用卡落在了店里。

第三位登门拜访的,是一个对加油站相当熟悉的流浪汉。

他径直找安妮索要钥匙,想去商店外的洗手间方便一下。

流浪汉前脚刚走,又来了位带着辣妹的土老板。

除了加油之外,他也想借洗手间一用。

安妮见状赶紧拜托土老板,让他去看看洗手间的情况,顺便把钥匙给带回来。

不一会土老板方便归来,表示流浪汉在洗手间里睡着了,钥匙则被他忘在了房门上。

无可奈何的安妮,只好鼓起勇气亲自走一趟了。

没想到的是,洗手间里并没有流浪汉的人影,门板上反倒凭空多出一幅恐怖、诡异的画作。

安妮吓得赶紧跑回商店,却无意瞥见车库里的吊机兀自移动起来。

她忍无可忍拿着扳手、电筒前去查看,差点没被当场送走——

汽车的驾驶室里,分明躺着流浪汉血肉模糊的尸体……

想到店长留下的电话号码,她赶紧拨号求救。

哪想电话铃声却从不远处的库房里惊悚响起……

没错,之前和安妮对接的假店长便是连环杀人魔本尊了。

事实上,如果安妮再细心一点,或许就能发现真正的店长早已命丧黄泉……

势单力薄的安妮哪是连环杀人魔的对手;

危难关头,幸好折返寻找信用卡的帅大叔出手相助;

这才叫连环杀人魔自食其果,被汽车吊机压成一滩肉泥……

讲完第一个故事,卡朋特老爷子又拿出一袋血浆,表示这也是一具人类的尸体——

死者从高楼跳下,被火车拖行了900码,方才变成此番模样……

到底是什么让他如此渴望死亡?

头发

男主理查德中年而秃,内心那是相当苦恼。

虽然年轻貌美的女友并不介意,可他却越来越偏执。

不管女友怎样安慰,都认为她是在挖苦、嫌弃自己。

路走窄了,自然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生理上的问题尚可容忍,心理上的龉龃就很难抚平了。

女友不堪忍受,表示要和理查德分开一段时间,好好冷静冷静。

而这,无疑愈发坚定了理查德改变现状的决心。

他通过电视广告,找到一家高端的生发诊所。

主治医生先是向他描述了不明觉厉的生发原理;

接着又语重心长的告诫他,这场手术可能改变他的整个人生,他是否确定自己做好了准备。

随着理查德斩钉截铁说出Yes,手术很快开始进行。

次日,他颤颤巍巍取下绑带,还真就奇迹般喜获一头秀发。

心结已解,女友顺利回归,两人的相处甚至比初恋还要“激烈”……

然而好景不长,理查德很快发现自己的头发开始不受控制地疯狂生长。

就连脸上和喉咙里都布满了茂密的发须……

更恐怖的是,倘若剪断发须,它们竟化身蛇形怪物,张口“血盆小嘴”向理查德愤怒嘶吼。

短短一天时间,理查德近乎变成“野人”,只得拖着疲惫的身躯前往诊所,向主治医生讨要说法。

看着理查德的模样,医生喜笑颜开,大大方方说出了实情。

其实,“它们”本就是头发状的外星生物,抵达地球后靠寄生人类的大脑汲取养分。

人类对秃头的恐惧,更是让它们心生一计——

以生发诊所来控制、奴役更多人类。

此刻的理查德,已然变成了和医生、护士一样的外星生物培养皿。

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惨烈自杀……

卡朋特庆幸地摸摸自己的长发,从玻璃罐中取出一颗眼球,马不停蹄开始了第三个故事。

眼睛

“绝地大师”马克·哈米尔扮演的马修斯,本是一位前途光明的棒球手。

可在一场车祸中,他却不幸失去了自己右眼。

职业生涯即将宣告死刑之际,一位操着德国口音的老军医给马修斯带来些许希望——

开创性的异体眼珠移植术。

手术异常顺利,除了瞳孔颜色有所区别外,马修斯的新眼睛和原装并无二异。

可就在他一边恢复、一边准备迎接新生儿降临的时候。

眼前却莫名出现了许多诡异的幻象。

比如,从院子泥土里“爬”出来的金发女尸;

垃圾处理器中鲜血淋漓的女性手臂;

又或是一个凶狠的女人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

持续不断的梦魇,也让马修斯性情大变,心底凭空升起一股对金发女性的无名怒火。

连他怀孕的妻子,都险些被其伤害……

马修斯不堪忍受,愤怒地跑去找老军医讨要说法。

对方这才承认,他移植的眼球实际上来自一名死刑犯。

此人童年时饱受酗酒母亲的虐待,因此长大后逐渐变态,先后杀害了7名和母亲一样拥有金色头发的女性。

尸体在经过垃圾处理器处理后,通通被埋在了院子里……

换句话说,装上“恶魔之眼”的马修斯,如今也不可避免地坠入了地狱边缘。

为了拯救自己,更为了保护家人,他唯有忍痛再次品尝锐物刺眼之苦……

说到此处,两个工作人员突然来到停尸房,卡朋特见状赶紧乖乖躺在了床板上。

没错,他根本不是什么变态守夜人,而是个不甘寂寞的话痨尸体罢了~

随着导演本人被“开肠破肚”,这部由“尸袋”而起分段式电影算是告一段落。

卡朋特操刀的前两个故事,一个大玩心理惊悚,一个沉迷邪典科幻,都具有相当专业的水准。

第三个故事的灵感,则源自希区柯克的流产项目,由《德州电锯杀人狂》的导演托比·霍珀拍摄。

虽然现今看来不算新鲜,但在当年绝对是“吓破胆”的存在。

此片的合作成功,更是直接催生了之后堪称“恐怖界”嘉年华的长寿美剧《恐怖大师》。

如此有趣的玩票,绝对适用于任何一位忆往昔叹今朝的恐怖片死忠粉丝~

贵州洞穴探秘不为人知的恶魔之眼

△点击播放视频

这里是天上的草原,贵州的西藏。

2014年,一群徒步者经过这里,他们发现了新大陆。

风吹草低、一望无边的荒原,偶尔遇见吃草的羊群,通透的空气凉爽的风,构成了徒步者向往的天堂。

当年,那是一片荒凉的美,它有一个朴素的名字,二台坡。

它就是阿西里西大草原,现在,这个曾经一片荒芜的地方,成为了网红打卡地。

没有夏天的酷热,海拔2400米的二台坡,它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天气。

夏夜里风雨交加,四月偶遇飘雪。是每个徒步露营的人都有的体会。

它在雾天伸手不见五指,天一转晴,立马碧空万里。

仰望天空快速飘过的云,守候万峰的日出,蓝色和黄色对比出现,如同进入仙界。

二台坡,地面和天空近在咫尺,蛮荒和浪漫浑然一体。

在草原西部,一条公路的右侧,有一个如同碧玉的清水湖,像一颗蓝绿色的宝石,她叫玉女湖,而公路左边不远处有一个浑浊如血浑水湖,如同魔鬼之眼,它叫恶魔眼。

现在,冬天来了,仙女湖依然美丽,而恶魔湖正在慢慢变小。

想去看看的朋友,关注点赞,去二台坡不迷路。

作者:三观

编辑:四毛

特别声明:本平台部分图片文字来源于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请予以告知删除

青海茫崖多举措发展促石油新城显新貌

图为无人机航拍茫崖市火星营地。 孙睿 摄

中新网西宁10月28日电 (记者 孙睿)记者28日从青海省海西州政府获悉,青海省“西大门”茫崖市自2018年建市以来,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使柴达木片盆地这座“石油新城”凸显里“新面貌”。

“茫崖”系蒙古语“额头”的意思,自古以来,这里便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是通甘进藏入疆的咽喉要道,为青海“西大门”。由于茫崖探明的石棉矿储量占中国总储量的三分之一,而后青海油田发现和开采,也为茫崖赢得了“石油城”的美誉。2018年12月27日成为青海省第4个县级市。

据介绍,建市以来,茫崖不断推进盐湖化工技术攻关,钾肥生产基地产能达百万吨,风力发电初具规模,特色畜牧业继续加强,现代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更加突出。2021年,茫崖地区生产总值达92.76亿元,同比增长6.2%,三次产业比重由2019年的0.26:93.06:6.68调整为2021年的0.18:87.44:12.38,第三产业提升5.7个百分点。全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9883元。同时还积极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体制改革,2021年原油年产量达234万吨。

图为青海油田采油基地。 孙睿 摄

由于茫崖市地处昆仑山下,为此该市还实施防护林建设6850亩,城镇建成区绿化率达28.3%。同时加大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力度,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地下水Ⅲ类标准,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3.63%。全面落实河(湖)长制,重点江河湖泊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目前已建成国家级绿色矿山1家、省州级4家、县级5家。

在民生领域,茫崖市累计支出15.66亿元,使该市就业形势持续保持稳定,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险基本实现全覆盖。

除此之外,茫崖市深挖自然生态、天文科普、工业遗产、地质研学等资源,积极推进“ 旅游 ”融合发展。该市加紧编制《“十四五”茫崖文化和旅游产业规划》,同步推进火星(天文)小镇、石油小镇、石棉小镇规划等相关规划编制,确定花土沟镇“自然生态为主、人文景观为辅”、冷湖镇“天文科普为主、自然生态为辅”、茫崖镇“工业遗址为主、自然生态为辅”的旅游发展主题,形成“一核两翼、三个主题、四环覆盖”生态旅游发展构架。

如今,茫崖市不断突出环疆临甘入藏的区位优势,科学设置了青新甘藏旅游环线、柴达木精品环线、环尕斯湖环线和星空天文石油遗址环线,并与机场、铁路、公路相联通,构建了全域、全季“游有所乐、游有所获”生态新模式。2021年,随着茫崖境内的“恶魔之眼”艾肯泉、火星营地、俄博梁魔鬼雅丹地貌等网红景点的火爆,该市全年共接待国内旅游人数100.66万人次,同比增长15%。全年全市旅游总收入达4.88亿元,同比增长15%。(完)

为什么是七台河?一个东北煤城的高光时刻

走进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大厅上方的“金牌榜”——国家级金牌535枚、世界级金牌177枚、16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些都是七台河培养的运动员取得的成绩

而在另一边,则是一面“冰刀墙”——一千余双运动员们穿破的冰鞋排列整齐,见证着这些光环背后的来路坎坷

“月光洒落在冰上,点亮几代人心中的梦想……一个小城人的愿望,要让冠军长廊妆点北方……”

北京冬奥会期间,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这座人口不足70万的东北小城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一首冬奥主题歌曲表达了七台河人与冬奥的不解之缘。

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20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先后培养输送了10位冬奥和世界冠军,打造了“冬奥冠军之乡”“冬奥冠军摇篮”的城市名片。截至2月15日15时,中国在历届冬奥会获得的19枚金牌中,7枚和七台河有关。

如今,七台河被称为“手握秒表的城市”。这里不仅有“金字塔尖”的荣耀,更有坚实的“基座”,为中国短道速滑事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的血液。

放眼当下,在资源型城市转型路上,“敢为人先 勇争一流”的冠军文化,正在为这座东北小城的振兴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小城的高光时刻

2月5日晚,范可新和队友以2分37秒348获得2022年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混合接力冠军,为中国代表团摘取首金。

2月13日晚,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中,范可新再次出征,与另外4个姑娘一起为中国队再得一枚宝贵的铜牌。

在夺得首金的赛后媒体见面会上,范可新说:“短道速滑是一种传承,我们都是七台河人,我希望以后有更多七台河的孩子,能接上我的这一棒。”

这一刻,七台河这个东北小城再次进入大家的视野。她以七台河为荣,七台河以她为骄傲。

七台河,位于中国东北边陲,完达山山脉西端,倭肯河和挠力河蜿蜒而过,一年有4个月气温在零下20摄氏度以下,为开展各种冰上运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地理条件。

“到倭肯河看看,就知道为啥七台河出冠军了,河面上全是滑冰的。”一位网友这样说。

冰雪覆盖的冬天,下至四五岁的孩子,上至六七十岁的老人,都会走到冰上去、雪中去,享受冰雪运动带来的快乐。当地人对于冰雪运动的热爱,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更为七台河冰雪运动的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截至目前,由七台河市培养的运动员获得世界级金牌177枚、国家级金牌535枚,打破世界纪录16次。2017年,这里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家重点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短道速滑七台河体育训练基地”等荣誉称号。

七台河,凭什么?

时间回到2002年,美国盐湖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和1000米共2枚金牌,实现了自1980年首次参加冬奥会以来金牌“零”的突破,创造这一历史的就是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

9岁时,杨扬开始学习滑冰,曾在七台河跟随教练董延海学习。在七台河市短道速滑冠军馆展出的一篇日记里,杨扬这样写道:“作为一名运动员,就应该不怕苦不怕累,爱动脑筋,长大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运动员。每当我看到那些获得金牌的运动员站在领奖台上激动地哭了,我是多么羡慕啊!我想如果我也站在领奖台上,胸前挂着用苦与累换来的闪着金光的金牌时,别人也会用羡慕的目光来看我。那时我会非常自豪,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她说到,也做到了。

随后,王濛接过了接力棒。2006年2月,王濛参加都灵冬奥会,以44秒345的成绩夺得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冠军。那届冬奥会,她摘得一金一银一铜。

四年后,温哥华冬奥会。王濛先后在500米赛事的预赛及半决赛两度刷新奥运纪录,并在决赛实现了对女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的蝉联,之后获得女子1000米以及3000米接力的冠军。这让她成为中国短道速滑历史上第一个冬奥会“三冠王”,开启了令七台河人倍感振奋的“濛时代”。

作为前中国短道速滑队队长,尽管她不再“拼杀”战场,但北京冬奥会期间,“我的眼睛就是尺!”“不用看回放了!”“我就是福将!”……一系列沉浸式、唠嗑式的东北话解说,无时无刻不散发着独特的魔性和魅力,让她再次“圈粉”无数。

在王濛征战温哥华冬奥会的时候,只有17岁的范可新就坐在家里看电视转播。两年后,她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她的出现,为一个问题提供了答案——“2014年索契冬奥会,中国短道队谁堪挑起大梁?”不过那时候,她总说:“我还小。”

2014年,范可新21岁,是索契冬奥会中国队的女子500米夺金热门,但她在半决赛第二组开赛不久突然失去了平衡,摔出赛道。

2018年平昌冬奥会,她25岁,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半决赛中被判犯规出局,令人惋惜。

2022年,北京。从懵懂、稚嫩到坚定、成熟,这个曾经在赛场上摔倒后哽咽的姑娘,已成长为经验丰富的老将,是短道速滑女队的领军人物。

波折、血泪、坎坷,始终与成功、喜悦、荣耀同行。一代代短道速滑健将,在洁白的冰面、激战的赛场上,续写着冬奥会与七台河不可分割的深厚渊源。

作为中国冰雪运动的“王者之师”,短道速滑队犹如勇士手中的最锋利的剑。截至15日15时,中国在历届冬奥会获得的19枚金牌中,其中7枚和七台河有关。

这座东北小城,从未享受过如此高光时刻。

煤城的“破冰”之路

人们常说,“七台河有两件宝,一是优质煤,二是短道速滑高手。”前者是天然形成,后者则是后天打造。前者让城市“钱袋子”富足,后者则让市民“脑瓜子”富有。

在诞生冬奥冠军之前,七台河其实是一座因煤而生、缘煤而兴的工业城市。从1958年开发建设以来,七台河累计为国家贡献超过6亿多吨优质原煤,是全国重要的煤炭、电力生产基地和东北地区最大的优质焦煤和焦炭生产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

1983年,七台河晋升为省辖市,与鸡西、双鸭山、鹤岗并称为黑龙江“四大煤城”。

曾经的煤炭之城,是如何与短道速滑扯上关系的?如何在“黑金时代”开辟出一条银色冰雪体育新路?

转变,要从孟庆余说起。

这位功勋教练,被称为七台河市短道速滑事业的奠基人和开创者。

孟庆余出生于哈尔滨一个工人家庭。1969年,18岁的他被分配到七台河,在新建煤矿当采煤工人。

孟庆余的妻子韩平云回忆说,孟庆余从学生时代就热爱滑冰。1972年,他代表七台河参加冰上运动会,一举夺得1500米、3000米和5000米比赛三项冠军。随后,因为在这次比赛中的突出表现,他被调入市体委,成为七台河市的滑冰教练并开始着手组建速滑队。

七台河新的历史,就从那刻开始书写。

“那时候,有不少人都认为搞体育是不务正业,但他管不了这些,一个人到市体委报到去了。”韩平云说,走上教练岗位后,孟庆余突然忙了起来,留给家里的时间越来越少。

孟庆余有个绰号叫“牤子”。“牤子”,常被指公牛。速滑队刚组建的时候,队里没有像样的冰场,孟庆余就自己浇冰场。他自己设计“浇冰车”,把一个大铁桶放在爬犁上当作水箱,每天天不亮就出门,像老黄牛一样拉着一吨多重的爬犁一点点浇冰。

“冬天天寒地冻,一场冰浇下来,人冻得手如猫咬,面若刀割,溅到身上的水滴结成冰,走起路来哗哗作响,几乎成了冰人。”七台河市体育局三级调研员王宏斌说,即便这样,孟庆余仍咬牙坚持。

起初,他把训练地点选在一个简陋的露天灯光球场中。“说是房间,倒不如说是四面透风的‘鸟笼子’,晚上躺在床上,顺着墙缝能看到天上的星星月亮。”韩平云说,因为没有取暖设备,冬季墙上总是结着一层厚厚的白霜。

孟庆余领着孩子们修房子,搭炉子,办食堂,浇冰场。经费不足,他就把家里的锅碗瓢盆搬来,用自己的工资给队员们买粮食,甚至把结婚时好友送的穿衣镜搬来,帮队员们矫正姿势……总之,训练队缺啥,他就从家里拿啥。

“白手起家”,他就这样把滑冰从七台河人闲暇时的爱好,推向竞技体育道路。

从1985年开始,随着队员们逐渐在国家和省市比赛中取得一些成绩,黑龙江省体育局为七台河速滑队无偿提供室内滑冰场地。孟庆余终于能带队员到哈尔滨室内滑冰馆进行训练。

由于训练经费紧张,孟庆余和队员在训练基地附近租用民房住宿,哪家最便宜就租哪家。最初租住的房间是只有16平方米的棚户房,他带30多个孩子挤在一起。直至后来七台河市体育局在训练基地附近购买了住房,队员们的住宿条件才有所好转。

1987年,对于七台河来说是个关键的转折点。

孟庆余提出将七台河重点项目从速度滑冰转为短道速滑,并且主攻女子项目。身边人都觉得没把握,甚至公开反对,但“牤子”脾气上来,没人拦得住。

当时,国际上短道速滑刚刚兴起,还没被列入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七台河就已经把重点转到短道速滑。事实证明,这是为七台河打开新世界大门的一把金钥匙。

1991年,师从孟庆余、入选国家队的张杰和队友在当年世界大冬会短道速滑女子3000米接力比赛中夺冠,成为七台河走出的首位世界冠军。此后,杨扬、王濛、孙琳琳、范可新,这四位冬奥冠军,无一不是孟庆余的弟子。

“私底下,我们叫他‘魔鬼教练’。”张杰说,练胆量、练耐力、练技巧、练作风,都是他常用的奇特而严酷的招儿。

王濛在一次采访中说,“在和孟庆余教练三年多的师徒关系中,他一直和我们朝夕相处,将全部心思都放在我们身上,对家里的关心更是少之又少,是他的牺牲与奉献造就了我们的成绩。”

不幸的是,2006年8月2日,从七台河赶往哈尔滨为学生上训练课的路上,孟庆余因交通事故,永远地告别了他热爱的事业,和他热爱的孩子们。

他去世后,赵小兵、张杰、董延海、张利增……一批由他亲手选拔和培养起来的优秀教练员、运动员,接过他手中的秒表,继续执鞭冰场,帮助更多的孩子实现冠军梦。

1984年,赵小兵因意外受伤抱憾退役,而后被孟庆余挖掘。1989年,她正式开启短道速滑执教生涯。

“因为伤病,我曾经的冠军梦破灭了,我要拼尽全力让我的小队员替我实现短道速滑冠军梦。”30多年来,赵小兵先后培养出了孙琳琳、王伟、李红爽等冬奥会冠军和世界冠军。

冠军筑梦的摇篮

2013年,在相关方面支持下,七台河体育中心的室内冰场投入使用,结束了这里数十年无室内冰场的历史。孟庆余生前未能完成的遗憾终得圆满。

中午时分,11岁的杨秀铂和20多个同伴在这里的冰面上练习滑冰。有的速度飞快,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有的不小心摔倒,爬起来继续“奔跑”。

杨秀铂的家在贵州凯里,小时候喜欢轮滑,在轮滑教练的推荐下,他专程来到七台河学习短道速滑。“听说来这里能当冠军,我就来了。”

教导杨秀铂的教练正是张杰。2014年,张杰回到家乡七台河执教。在他们的努力下,七台河在2017年第11届世界冬季特奥会的速度滑冰项目中斩获4金2银,又在2019年第15届世界夏季特奥会的速度轮滑项目中获得3金2银2铜的好成绩,为“冠军之城”城市名片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如今,张杰担任七台河职业学院短道速滑训练中心教练。她的队伍中不仅有七台河当地的孩子,也有来自贵州、甘肃、河南、河北等其他省份的运动员。

“只有日积月累,踏踏实实苦练滑冰技能,才能真正培养出高水平的滑冰人才。”张杰说。她每天在冰上滑行超过十公里,她的嗓子始终沙哑,但她一直目光坚定——把孩子们送上世界大赛的最高领奖台。

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七台河市坚持“体教结合”,建立了短道速滑特色校、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基础班-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重点班-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青年队的梯队式培养模式,形成了从学校到专业队、从业余到职业的培养、输送和选拔机制。如今,短道速滑特色学校由原来的5所增加到了11所。

“这一切努力,只为了让运动员从起步开始,就得到正规化专业化指导和培训。”七台河市市长李兵说。

自去年以来,通过创建“省队市办”基地,黑龙江省短道速滑青年队落地七台河,使这里的短道速滑训练由地市级半专业队伍提升为省级专业训练队,开通了直接向国家队推送优秀运动员的通道,叩开了直通国际赛场的大门,再次实现历史性跨越。

据统计,七台河市现有在训运动员500余名,教练员20余名,在速度滑冰、跳台滑雪、单板滑雪等六个大项目中,已向国家和省输送300余名优秀运动员,在全国短道速滑项目注册运动员确认人数达1300余人,是全国短道速滑项目后备人才储备最充裕的城市。

“全市中小学体育教学把冰雪项目列为必修课程,努力为冰雪人才‘金字塔’做大底盘。”七台河市教育局副局长吕国东说。

从2014年开始,七台河市将滑冰纳入中考,体育学科80分总分中,滑冰占40分。这也使滑冰得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的更多重视,越来越多学生穿上冰刀,走上冰场。

七台河已经连续23年举办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开展了23届中小学生速滑赛。几乎每个学校在冬天都浇冰场。从2014年开始,当地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每浇一块冰场给学校补助3万元。

中小学校广泛开展滑冰课,同时加强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精神教育,提升学生对冬奥会常识、观赛礼仪的理解和认知。依托体育、历史、语文等课程资源,利用升旗、班会、讲冠军故事、朗诵、手抄报、绘画展示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小树立拼搏、攀登的信念。

据统计,七台河市每年有近6万名学生参加冬季冰雪活动,占全市学生的90%以上。当地政府还根据情况,定期为短道速滑特色学校提供冰刀、头盔、服装等装备。

“我的偶像就是范可新姐姐,我想像她一样,站在冬奥会的领奖台上,拿世界冠军!”李雪馨是七台河市第十五小学三年级学生,从小热爱滑冰,如今已是七台河市少儿短道速滑业余体校重点班的成员。

和李雪馨一样,拿奥运冠军,是许多七台河运动员从小就种下的梦想。

冠军精神的传承

走进七台河短道速滑冠军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楼大厅上方的“金牌榜”——国家级金牌535枚、世界级金牌177枚、16次打破世界纪录……这些都是七台河培养的运动员取得的成绩。

而在另一边,则是一面“冰刀墙”——一千余双运动员们穿破的冰鞋排列整齐,见证着这些光环背后的来路坎坷。

有人说,这些鞋,或许比任何奖状、奖杯的分量更重,也更有说服力。

短道速滑的传承,离不开冠军文化的激励。七台河市建设的短道速滑冠军馆,正是冠军文化的集中展示。

冠军馆共有8层、设有“冠军城市奠基人——孟庆余和历代教练”“中国冬奥冠军第一人——杨扬”“短道速滑‘濛时代’开创者——王濛”“折翼天使的翅膀——张杰”等6个主要展厅。

一件件实物,一尊尊雕塑,一张张图片,诉说着七台河40多年的短道速滑事业历史。2019年开馆时,王濛将自己的数十块奖牌赠予冠军馆,其中就包括4枚珍贵的冬奥会冠军金牌。

“七台河小城不大,但处处闪动着冠军之光。”李兵说。承载荣耀的短道速滑冠军馆、形似冰刀的七台河西站、冠军桥、杨扬大街等,都是这里“冠军文化”的体现,各年龄段、各阶层的市民都对以短道速滑为代表的冰雪体育事业有着浓厚的感情。

如今,除了体育,冠军文化已经融入七台河人的血脉,正在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创造力和赶超力,推动七台河在转型发展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从前,煤炭及煤炭相关产业一度占七台河市GDP总量的50%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90%、税收的70%、就业人口的60%。

由于可开采的煤炭资源明显减少,七台河在2009年被确定为国家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摆脱“一煤独大”的产业发展模式,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对于老煤城七台河来说,是一道绕不开的“必答题”。

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七台河市将目光转向煤炭精深加工、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寻求经济转型路径。

2019年6月,黑龙江联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七台河市江河融合绿色智造产业园区注册成立,是七台河市第一个超百亿级项目,对当地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有里程碑意义。

为改善营商环境,七台河市政府制定出台“黄金十条”系列实体经济发展扶持政策,成立服务企业项目专班,为企业提供便利和服务。

“企业享受到了‘保姆式’服务,通过新产品研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延伸医药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价值。”黑龙江联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江飞说。

转型发展,承载着人民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手持镊子,将一根根睫毛按照模具整齐地粘贴在胶条上……在七台河市众盛眼睫毛加工厂,几十名女工边学边干。

七台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徐瑞函说,针对“矿嫂”们灵活就业、居家就业、就近就业的需求和意愿,七台河市从河南、山东等地引进了假发编织和假睫毛制作产业,组织“矿嫂”培训后上岗。

从“宝妈”、主妇到走上工作岗位,“矿嫂”齐丽莹非常开心,不仅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既可以照顾家庭,又增加了收入,体验到了煤城转型的新福利。

在冠军光芒的照耀下,冠军的城市将走向新的辉煌,征服新的梦想。(记者杨思琪、谢剑飞)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茫崖:在大漠孤城倾力培植民族团结之花

柴达木盆地边缘,阿尔金山、昆仑山之畔,坐落着中国一座非常年轻的城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南接可可西里无人区,西连阿尔金山无人区,北边为罗布泊无人区,与新疆若羌县毗邻,是青海的西大门,是中国最早发现的四大油田之一。如今的茫崖市,茫崖翡翠湖晶莹瑰丽,恶魔之眼·艾肯泉壮丽奇绝,俄博梁雅丹经亿万年冲刷沉淀,见证着张骞出使西域的传说,见证着中国油田产业的一路艰辛,也见证着茫崖地区千百年的民族交融。

大漠深处,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绚烂

茫崖,被网友公推为中国最孤独的城市。其北连罗布泊,西接阿尔金山,南边是可可西里,方圆200公里内没有相邻城市。从西宁一路向西,先后穿越草原、湖泊、戈壁,然后就是寸草不生的荒漠,恍如行走在月球表面。

来到这座城市,地缘的孤单寂寥、城市中的热火朝天和茫崖人身上的乐观奋进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这座大漠孤城分外迷人。

“茫崖人本身来自天南海北,对我们来说,无论是汉族、蒙古族、藏族、回族还是其他民族,都是共同生活在瀚海深处的一家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服务中心党支部书记马永祥这样说。

“在党的领导下,茫崖各族儿女始终高举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旗帜,用智慧和心血汇集起不可战胜的磅礴力量。是各族人民一道在瀚海戈壁中发现石油,与大庆、胜利等油田一道,共同为中国甩掉‘贫油论’帽子。又是各族人民手牵手、心连心,共同投身于石油大会战中,为新中国建设添砖加瓦。如今,我们又为了实现中国梦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共同拼搏努力。”茫崖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郑发清动情地说。

1954年,新中国第一支石油勘探队伍踏入柴达木盆地,当他们找路无路、找水无水、忍饥挨饿时,一位名叫伊斯·阿吉的乌孜别克族老人来了,他凭借自己60多年的沙漠经验和勇敢无畏的精神,一次次带着勘探小队深入荒漠,曾经走到大沙漠腹地,骆驼饥饿得都倒毙了,他也因饥饿昏迷,但还是凭借顽强的意志挣扎着站起来,说:“我不能昏倒,我一定要找到路,我要对得起这些好人啊。”就这样,阿吉老人带着勘探队的队员们,发现了柴达木地区一个个油田构造。阿吉老人也被称作“柴达木第一号尖兵”。阿吉老人及无数个少数民族向导的动人故事,让茫崖市从一开始,就将民族团结成为植入到地区发展的根,植入到地区文化的魂。

坚持将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贯穿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始终,茫崖市委成立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工作领导小组,将民族团结创建工作列为全市重点任务,写入党代会工作报告,与加强党的建设、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经济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十四五”规划编制等重点工作同安排同部署,确保创建工作始终从“党委视角”高位推动。

为进一步统筹谋划推进民族工作,坚持用系统思维和方式处理相关问题。茫崖市制定印发《茫崖市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施方案责任清单》《茫崖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年度工作要点及任务分工》,及时修改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评选表彰管理办法》《创建工作年度专项考核办法》等配套措施文件,建立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部署创建工作,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创建示范点以及民族团结创建蹲点调研、督查、责任约谈、联络、信息管理等一系列工作制度,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统战民宗综合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创建工作格局。

如今的茫崖市,各民族之间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处处凝聚起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厚合力,戈壁大漠中,处处洋溢着团结如诗、奋斗如歌、繁荣如画的幸福气息。

相亲相爱,构筑起民族团结精神高地

6月的一天,茫崖市金山路社区微信群内,一条消息打破了平静:“闫书记,我看着旁边树林里面好像有垃圾没有清理干净,咱们的人赶紧过去看看去吧。”

过了一会,社区工作人员的回复来了:“我们去现场看了,这是孩子们用树枝和垃圾搭的一个房子,孩子们还在旁边玩,我们暂时没有拆,叮嘱他们千万别搭太高了,我们随时会去再看看。”

社区居民仁青多杰:“能不能不要拆,这个房子娃娃们带我去看过,说是他们的秘密基地。”

社区居民马腾:“对着,我的娃娃和多杰的娃娃好像都在那里,娃娃们动手能力不错。娃娃们放假都没去处,辛辛苦苦建的,千万别给拆了啊。”

就这样,社区居民的一句“娃娃们放假都没去处”,牵动了不少人的心。

看到这句话,老共产党员、60岁的老人那日斯坐不住了。他把几个子女全部叫回家,坐在家里商量了半天,共同决定拿出30万元,在社区边上建造一座游乐场,“这里的孩子不能和西宁的孩子比,一到放假能去的地方很少,建个游乐场,孩子们就有地方玩了。”

社区工作人员也坐不住了,社区主任闫海霞与工作人员马上开会做了分工,一边是社区工作人员利用各自优势,在社区内组建绘画、书法等兴趣角;一边在网络上购买了泥塑、机器人、物理实验道具、科普用品等,建起小小少年兴趣基地。

8月10日,外面阳光灿烂,而在金山路社区办公区域内,小至两岁的幼儿,大到十余岁的少年,在社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有的在认真画画,有的在搭建积木,有的在做科学实验。

亲戚越走越亲,感情越走越近。金山路社区2.1平方公里范围内,汉族、藏族、蒙古族、回族等十余个民族聚居于此,大家相处得和一家人一样,谁有事,喊上一声,总能及时得到帮助。而像金山路社区这样,各族群众相亲相爱、互帮互助的情景,在茫崖市随处可见。

民族团结是茫崖市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茫崖市发展进步的根本基石。近年来,茫崖市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倾心倾力在平均海拔3000米的高原大地构筑民族团结精神高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儿女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如今的茫崖市,从新起点整装再发,踏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市的新征程。

携手共建,舒展共同繁荣发展新画卷

无论从生活轨迹还是从脾气秉性来说,达红娟和翟秀兰应该怎么也重合不到一起。

现如今,风风火火的蒙古族女性达红娟和温柔内秀的汉族女性翟秀兰却成了好友。达红娟是海西州蒙绣传承人,退休后成立了茫崖珊娜德都蒙古刺绣公司,每年的青洽会及各类展销会上,总少不了达红娟的身影。时间长了,达红娟看到周边有很多妇女在家闲着,于是就举办起培训班,她说:“一个人的力量怎么也走不远,就要把周边群众、社区里的人全部集中起来,大家携起手来,才能奔向更好的生活。”一次次培训中,温柔爱脸红的翟秀兰进入了达红娟的眼帘,不爱说话、社交能力几乎为零,但为人利索,一手钩针手艺出神入化。

“这么好的技术,如果人再能活泛起来,不但能增加收入,也可以将钩针手艺发扬光大。”豪爽的达红娟就打起了翟秀兰的“主意”,翟秀兰不爱说话,一次次带着她去各种场合;翟秀兰不太懂得推销,达红娟就逢人推荐翟秀兰的作品。时间一长,翟秀兰也逐渐能独当一面了。今年的青洽会上,翟秀兰独自一人去了海西展位,成绩不俗,最高兴的,莫过于达红娟。

苏忠是甘肃庆阳人,1998年因为做生意失败,欠了一些钱。听老乡说,到茫崖做生意能赚钱,就揣着为数不多的积蓄来到了这里,他自嘲自己是茫崖第一个擦皮鞋、第一个卖墙画、第一个卖书的人。到了2018年,苏忠已小有积蓄,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他顷刻间失去了所有。“当时火起得非常快,但周边的居民、市场的同伴都没有往外跑,全都拿着灭火器材过来帮忙”,苏忠说,火灾出现的那一夜,他至今不能忘记,旁边开饭馆的回族老板把他们一家接过去,说别管别的,就在这里吃住;藏族、蒙古族的朋友给他们一家添置了新的被褥和生活用品。政府连夜送来救济金。损失惨重的苏忠虽然已在家乡购置了房产,却仍然咬牙留在了茫崖。他说,就是这份亲如一家的关怀让他感动,也让他觉得这里是自己的第二个家乡。如今的苏忠,已经重新起步,买了铺面,入了商贸公司股份,他却最看重自己开的一家书店。他说,茫崖市不能没有一家书店,因为处处亲如一家的情谊,让他决定将这份书香礼物送给茫崖。

曾经的茫崖市,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气候十分恶劣、环境极为艰苦。如今的茫崖,通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通过建立台账、跟踪监测,从新牧民安置点、饮水安全、道路交通到教育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各项举措一项项推进,各种帮扶政策一件件落地,昔日阻碍脱贫致富的“穷根”被一一斩断。像达红娟这样的致富能手不断涌现,像苏忠这样的温暖故事不时出现。

“如今的油田,各民族之间真正是亲如一家,我看到过一名汉族师傅带着回族徒弟,手把手地教,白天操心吃喝,晚上操心住宿,放假了还带着到处去玩,生怕他受到一点委屈。后来有一次,师傅在冬季零下几十度下野外作业,太过专注,最后双腿麻木,压根动不了,一旁的徒弟心急之下,脱下身上的棉衣就给师傅暖脚,这一幕,让我感动良久。”青海油田干部李福祥说。

如今的茫崖,红色基因已厚植于民族团结进步的方方面面,阿吉老人、冷湖地中四井、茫崖石棉矿老矿区、冷湖石油工业遗址、狮20井、七个泉军事剿匪基地已成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大力弘扬艰苦奋斗、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地标精神,通过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阵地提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效。

茫崖公安检查站:用寂寞守卫繁华

茫茫戈壁上,有个青海的西大门——茫崖公安检查站。这里有一个记录,检查站内仅有15位在职民警,几乎每人身上都有功勋荣誉。

2019年冬天的一个深夜,一辆自新疆而来的货车经过公安检查站后,车辆突然发生爆胎侧翻,十吨大枣洒落一地。此时,天上正降下茫茫大雪,气温降至零下二十摄氏度以下,货车司机看着遍地红枣,欲哭无泪。这个时候,检查站的民警脱下棉大衣,拿着工具来帮忙了,用一夜时间将大枣重新装车,帮助司机更换轮胎、维修车辆,送上热水食物,这也成为寒夜中过往车辆见证的最美一幕。

公安检查站内,有十四个大字“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而民警们一天天的工作,似乎在诠释“寂寞”因何而来。远离城市,戈壁风沙肆虐,全年有200余天的风沙天,夏天高温暴晒,冬季极致严寒。站在检查站内,天幕屋顶边缘,是一道道漏洒下的阳光,每一道阳光下都被细心地种植着一盆盆无土栽培的绿植,每片叶子都经过了悉心呵护。“只有在这里,才能看得到绿色,这也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一丝活力”,民警丹春措笑着说。

就是在这种极度艰苦的生活中,民警们仍然在不断摸索创新服务模式。在日均稽查车辆3500余辆车次、服务5000余人的高强度工作下,他们坚持为过往群众免费提供手机充电、应急药品、出行宣传单、冷热饮水、走失救助等服务。

民警们如何看待“寂寞”这个词?站长李敬泉给了最好的答案:寂寞指的只是单调而重复的工作,我们在工作之余,做好为人民服务,为周边及过往群众提供各种便利,何来寂寞。

阿吉老人、值守民警、普通的市民……从一个个鲜活个体中解码新茫崖,可以看到,民族团结进步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相辅相成,艰苦奋斗、精诚团结、和衷共济、守望相助的地标精神,不断转化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实践,民族团结这块发展的根本基石不断夯实。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今日茫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形成“茫崖辨识度”:石油立城,产业兴城;植绿护城,生态定城;旅游旺城,转型富城;团结创城,和谐成城。茫崖正在坚定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撰稿/茫崖市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领导小组办公室 图/茫崖市摄影家协会)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