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网游之英雄崛起(百英雄传:崛起确定将于5月11日正式发售百英雄传崛起发售日期)

导读 网游之英雄崛起文章列表:1、百英雄传:崛起确定将于5月11日正式发售百英雄传崛起发售日期2、刀剑封魔录怀旧文:优秀的游戏,不该从视线中消失3、时代性和行动力让文学作品成为文

网游之英雄崛起文章列表:

网游之英雄崛起(百英雄传:崛起确定将于5月11日正式发售百英雄传崛起发售日期)

百英雄传:崛起确定将于5月11日正式发售百英雄传崛起发售日期

505Games和Rabbit&Bear Studios宣布,《百英雄传:崛起》确定将于5月11日正式发售,售价66元,登陆Nintendo Switch、PlayStation 5/4、Xbox Series X|S、XboxOne、PC,首发登陆XGP。

本作是预定于2023年发售的《百英雄传》的前日谈作品,是一款快节奏的2.5D动作RPG游戏,带有城镇升级元素。

本作中,与《百英雄传》相关的要素随处可见,《百英雄传》中登场的角色们也将在《百英雄传:崛起》的故事中登场。另外本作玩家命名的“特产名字”和“主人公三人武器的名字”将可以被《百英雄传》继承。

此外,正在计划通过玩《百英雄传:崛起》获得《百英雄传》的小优惠特典!敬请期待!

刀剑封魔录怀旧文:优秀的游戏,不该从视线中消失

刀剑封魔录这款游戏,相信曾经让不少玩家血脉喷张。

在千禧年时期诞生的刀剑封魔录,我们即便放眼千禧年后的这20年,讲真,能和刀剑封魔录这个IP叫上板的国产游戏,都少之又少。

在首部刀剑封魔录上线之初,知名游戏媒体Gamespot给就出极高的评价。

2003年就在国际上获得名次,牌面!

像素网络也是很给力的。

这20年里,像素将刀剑系列的IP得以延续,除了第一部的刀剑,后来陆续推出了刀剑封魔录上古传说、网游刀剑1、网游刀剑2。

在网游“泛滥”的年代,或许是急于求成的原因,像素的刀剑系网游化并,不像单机作品那样一帆风顺。

以至于今天,大部分玩家们依旧只记得单机的刀剑封魔录,并怀念道:优秀的游戏不该从视线中消失...

今天,就跟随着爆哥的视角,一起回忆刀剑封魔录这部脍炙人口的游戏吧。

来自玩家最真实的评价

一、精致到无法形容的游戏

如果说暗黑破坏神一直站在t0级别的顶端,那么,玩过刀剑封魔录的玩家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评价:刀剑封魔录也是站在t0的顶端,并可以与暗黑抗衡的存在。

刀剑游戏界面

当国产单机还在往“国风”、“仙侠”方向稳步前进的时候,刀剑封魔录却选择了“盘古开天辟地”、“千古神话”,以及鲜有的“变异僵尸”元素为主题,来开发自己的ARPG。

不得不说,这套操作下来,非常的吸睛。

当然,刀剑的吸睛,不仅仅是在选题那么简单,抛开游戏剧情、世界背景,最让我大呼过瘾的应该是有撒点:

一是精致的技能动作设计,二是除了传统按键释放技能的“鼠标轨迹”释放技能,三是神乎其神的BGM。

不用再滚键盘,而是“画个图案”就可以释放技能

小时候在玩刀剑封魔录的时候,就非常喜欢这套玩法,那时候技能的轨迹记的不是太清,于是就按住ctrl一顿乱划就可以释放技能。

如果觉得招式一个一个按键或者滑鼠标太麻烦,游戏还内置出招编辑器。

有事没事,打开编辑界面研究研究出招套路

新颖的出招方式,配合上细腻及流畅的出招动作,千禧年时代的单机玩家们,玩过刀剑封魔录之后直呼:欲罢不能。

用其他玩家们的评价就是:刀剑封魔录没有塑料假人,全部有血有肉;没有武器比人物大出超多倍;更没有花里胡哨的装饰装扮和浮夸的技能展示...

其他玩家的评价,每一句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刀剑封魔录的精致,不仅仅在视觉上。

除了超强的美术功底,刀剑封魔录整个系列,无论是单机、网游,其BGM的搭配与场景的完美融合,更是一绝。

刀剑封魔录的BGM,像是一味良药,服下后,让我这颗浮躁的心一下子安静了下来,细细再听,每个音符都让人令人汗毛竖立,每一首音乐都像是在展示一张华丽且绚丽的场景画卷,让人流连忘返...

我相信,无论是否玩过刀剑的玩家,初听原声音乐,都会给出极高的评价。

“0差评”的音乐评论区

此时此刻,我也听着游戏音乐,回忆着自己与刀剑封魔录的故事,心中荡起过往的涟漪:淳朴的瓦当、破败的古战场、阴间地府,还有自己手抄的宝石合成公式...

一点点回忆,不断的涌上心头。

二、有人的地方才叫江湖

你要问,前两部的单机刀剑成没成功,他成功了,但他也“没成功”。

刀剑封魔录,“生”在了好时候,亦是“坏时候”。

刀剑出生的年代,DB猖獗,游戏本体不像现在的游戏,强制线上模式或者多重加密,你仅仅需要一张空的光盘和一台带刻录功能的光驱,就可以无限复制游戏本体,这样的光盘一张5元,最贵也不超过10元。

这种大环境下,像素无利可图,甚至像素在游戏中写明“广告”:如果你喜欢刀剑,请一定购买一套正版支持我们...

官方的卑躬屈膝,也让玩家们心酸

精致的正版光盘

在网络游戏崛起之时,像素软件也是顺水推舟,发行了刀剑系列的第一款网游,刀剑英雄(刀剑online)。

其他玩家的评价,每一句都说到了我的心坎里...

因为当时自己还小,只知道刀剑online同为像素开发的正统刀剑的网络版续作,在注册账号初体验之后,发现和单机的刀剑差异还是比较大的,就没有再深入的玩下去。

再后来,我接触到了刀剑2,像素使出了蛮荒之力,做出了3D版的刀剑封魔录,并由腾讯代理。

刀剑2的游戏界面

我对于刀剑2的感情还是比较深的,学生时期玩了一段时间,因为种种原因A了游戏。

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又玩了一大段时间,最后发现不是太对胃口,就再也没回到刀剑2的江湖之中了。

A的原因很简单,用其他玩家的评价来解释再准确不过:原本游戏的定位是“拳皇”,结果土豪玩家们只要氪金,这游戏就能完成“真三国无双”。

对于刀剑2这款乃至整个刀剑重PVP、WVW的系列游戏,这种策划方式无疑自掘坟墓。

只能说,理解万岁吧。

刀剑2的pk,真的很好玩

其实,刀剑2刚上线的时候,饱受诟病,特别是当时网游市场,都打着无锁定、自由度高的噱头推广游戏,而刀剑2锁定模式的“反向发展”,让不少玩家们摸不着头脑。

但回过头发现,那个阶段,“锁定”的存在,才可以将PVP的代入感与竞技性无限放大...

三、回忆永远是最美好的

没错,回忆才是最美好的。

刀剑封魔录的系列游戏,玩了一圈才发现:第一部是起点,第二部是终点。

上古传说界面

相信不少玩家和我一样,从最开始的单机玩到了后来的网络版。

但在我心目中,刀剑系列里最优秀的作品还要数前两部的单机游戏。

就像其他玩家的总结一样:我没有太好多华丽的辞藻去修饰这款游戏。

但是,他古朴、厚重、扎实。

再细想一想,这些年来,玩过的游戏不少,但其中哪款游戏会让我不吝好评,会让我引发无限的回忆呢?

最后用一句话收尾吧:正如标题所言,好的游戏,不应该让他在岁月的长河中,隐藏、埋没...

时代性和行动力让文学作品成为文坛最美收获

作者:许旸

刚刚过去的一年,什么样的文学作品更能打动人心?前晚,2021(第六届)收获文学榜在上海公布,评出年度长篇小说榜、长篇非虚构榜作品各五部,中篇、短篇小说榜作品各十部。《文城》《太阳转身》《北纬四十度》等上榜作品,从一定程度上浓缩了去年当代文坛的丰富生态,其中既有接续现实主义关怀的写作传统,凸显平凡生活中的英雄视角,也不乏小说美学手法上的拓新,呈现出汉语叙事的独特魅力。

2021(第六届)收获文学榜在上海公布,《北纬四十度》《太阳转身》等作品上榜。 制图:李洁

“随着更多作家走近社会,文学的‘行动力’日益增强,行走于大地,贴近生活的真切书写,让文学的影响力从种种小情调延伸到社会生活方方面面。”评论家潘凯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盘点梳理年度写作图谱,三大特色尤其显著——主题写作巧妙选取切口表达,厚重题材寻觅更入情入理的传递;林棹等新生代作家个人风格鲜明;余华、林白、东西等成熟作家提供了超出固有想象的新鲜文本。业内人士同时提醒,在读者审美力水涨船高的当下,仅仅依赖匠气制作或有“智识缺陷”的小说将黯然失色。

开掘主旋律故事的“非典型”表达,书写时代丰富表情

主旋律故事里往往藏着时代的丰富表情。如何将宏大主题叙事与文学追求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勾连起历史与当下生活?一批上榜作品摆脱了单一视角或刻意拔高的“惯性”,力求管窥历史与人性深处微妙的皱褶。

以《太阳转身》为例,潘凯雄表示,“这是我看过的脱贫攻坚题材长篇小说中特别‘小说化’了的一部作品”。一号主角全然不是常见脱贫攻坚题材中的村长或支书,而是从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刚退下来的老局长。书中看似与脱贫攻坚平行且相对独立的情节,实际又和“贫”与“脱贫”存在种种剪不断的历史关联,这些因素合理巧妙的植入使得小说的深度、厚度与意味得以大大强化。

呈现历史中的世道人心,离不开作家对史料的精准把握。李红梅、刘仰东合著的《向北方》谱写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历史上辉煌篇章,叙述了新中国成立前夕民主人士从香港北上,参与筹建新政协、创立新中国的壮举。在光明大道上跋涉的人物群像跃然纸上,可歌可泣。

此外,无论是双线叙事的长篇《回响》借悬疑小说的壳,触及丰富而深邃的人生光影,还是《以鸟兽之名》在自然、历史和当代诸维度上重新定义“山林”之于个人精神成长的意义,都开掘出了独具辨识度的文学表达。

超出一己关切,踏实“行走”让非虚构写作持续升温

思索付之行动,行动凝聚为文字,“行走”本身汇成了多部非虚构作品的强大动力。

比如,《重走:在公路、河流和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将“行走”与“阅读”交织起来,是一部融合了历史随笔、旅行文学和田野调查等在内的跨文体著作。从长沙到昆明,作者杨潇重走了1600公里联大西迁路,现实中非典型的公路徒步与历史上的求知之旅对话共振,恰是今日青年对历史的致敬与思考。这部作品多次登上新书畅销榜,在文学界和社科界引发“出圈”讨论,热度持续升温。

在潘凯雄看来,陈冲在《轮到我的时候我该说什么》中所呈现的文学功底让人吃惊,文学与艺术默契“共舞”;抑郁症患者李兰妮在精神病院生活一个月写就的《野地灵光》可谓“生命之书”,文学手法与医学普及细腻融合。

新锐力量崛起,拓展文学边界开凿审美秘径

不断追求文学革新,成为不少80后90后写作者的自觉与共识。以列入短篇小说榜单的《孔雀》和《晚春》为例,作者叶昕昀和三三都是90后新锐,其中,三三已有超过十年的个人写作史。评论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平评价,《晚春》和《孔雀》都不属于新世纪以来“青春文学”细小分支的城市文艺青年私小说,“这种私小说往往将个人想象成世界的全部,且以清浅抒情代替精确叙事。但这两部短篇表明,青年写作者不只耽溺私我,而是自觉探索历史、现实与自我的关联,‘我’回到历史河流且与芸芸众生同在。”

他认为,《晚春》和《孔雀》都有清理历史遗产和勘察人性深度生活的努力。从父辈的1972到“我”和父辈的2021,一个中国普通家庭半个世纪的长史被“短篇”《晚春》收纳。这是三三以人之子而不是庞然一代人写给父辈的理解之书,那些年轻一代写作的文学资源、时代记忆和个人经验得以释放。“基于历史感和整体性的自我识别,相应增加了短篇小说叙事的难度。可喜的是,《晚春》通过节奏控制和语言调性来匹配小说容量和深度,《孔雀》不断追加场景和细节来延展小说人物的生命长度,能看出青年写作者诚实的艺术实践。”

不少作品跳出程式化套路,开拓了文学想象的边界。比如,小说家林棹的第二部长篇《潮汐图》里,“随着巨蛙的出现,一场语言盛筵由此开启,既真实又奇幻的世界蜂拥而来,读者情不自禁被裹挟、牵引,共赴新鲜而陌生的地域之旅、语言之旅、奇迹之旅。”在评论家张莉看来,这张当代文学的新面孔,以元气充沛、恣肆汪洋的语言,创造了“2021年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惊喜收获”。

更多年轻世代的华语写作者正在崭露头角,如默音的中篇《梦城》让人们相信,纵使时空间隔,文学依旧能将美好和深邃心灵并联在一起,成为照亮黑暗隧道的炬火。(许旸)

原标题:盘点2021年度多种门类写作的多样化成就——“时代性”和“行动力”让这些作品成为文坛最美收获

来源: 文汇报

热点预告:网易开年首款停运游戏正式下线 FF14国服终于迎来6.0

新的一周又开始了,本周又会有哪些好玩的新游戏等着我们呢?一起来看看吧。

【本周热点事件】

划重点:网易手游《黑潮之上》停运公告 3月14日将关闭游戏服务器

在今年1月初,网易旗下的手游《黑潮之上》发布公告称,由于游戏开发运营策略调整,游戏将在2022年3月14日正式停止运营,并关闭服务器,今天玩家就必须与这款游戏做个了断了。

此前游戏停运,厂商大多会提前半年通知并关闭充值窗口,给玩家一点缓和的余地,如今只要保障提前60天通知的基本规范即可,关服停运根本不管玩家的意愿。

建议玩家玩游戏时理性氪金,避免最后造成财产损失。

划重点:《怪物猎人崛起:曙光》3月15日开直播 带来游戏最新情报

本周3月15日晚上10点,卡普空将举办一场预录直播,为玩家带来《怪物猎人崛起:曙光》的最新情报。

据悉,卡普空将在节目中公开最新视频,并介绍新的故事、未曾露面的怪物和原野、新据点“埃尔迦德”和各具个性的角色等最新游戏信息。

根据目前的信息猜测《怪物猎人崛起:曙光》的体量大约与当初“冰原”类似,玩家可以在这个新地区中玩到更多新的内容。

【本周热点更新】

划重点:《最终幻想14》国服6.0版本「晓月之终途」CG公开 3月16将正式登陆

最终幻想14官博公开了国服6.0版本「晓月之终途」CG视频,并宣布将于2022年3月16日正式上线。新旧角色的中文配音在这段视频中亮相,光之战士们的新旅途即将展开,奏响最终篇章的钟声。

该版本将添加新剧情、新城镇、新地区、新职业「贤者」「钐镰师」、新副本、新8人高难度大型任务「万魔殿」、新24人副本「艾欧泽亚神话」等等。

划重点:《天刀手游》春季资料片定档3月17日 新门派从龙踏夜而来

在3月17日,《天涯明月刀手游》全新春季大型资料片《幽夜隐从龙》正式上线。全新第十门派从龙正式登场,全新主线剧情、主题话本等玩法也将会同步上线。

新门派以力道为主属性,出色的外攻,配合被动属性的会心增伤加成,在战斗过程中,短刀连续速击,长刀蓄力重砍,快慢结合,合理的使用龙芒资源,切换长短刀形态,掌控整场战局的节奏。

版本更新后,游戏内将开放全门派转职功能,少侠们可通过使用转职道具“洗髓丹”加入新门派从龙,体验“大宋公务员”的任职生涯。

同时,伴随着新资料片上线,全新主线剧情、全新话本【幽夜战从龙】将在春季资料片上线之际开放挑战,被囚禁的从龙罪人从龙宇、看守囚徒的辽东神剑贺楼明月、以及虽目不视物但主掌夜城的从龙大师姐从龙玄前来应战。

划重点:《完美世界》手游三周年活动开启 本周推出全新职业月仙

本周,随着《完美世界》手游三周年活动的召开,游戏也将会在活动期间推出全新职业月仙。

新职业月仙是一名灵族法师,其拥有独有的技能资源冰雷球,可根据自身冰雷球的数量释放出不同的冰雷系技能。

同时月仙也是全职业中最远的施法距离,且所有技能可以移动施法,让月仙成为了一个兼具输出与机动性的移动炮台。

本周该角色就将正式在《完美世界》手游中登场,届时玩家便可一睹为快。

划重点:《仙侠世界2》全新福利红包服“御剑山河”即将震撼上线

本周,《仙侠世界2》的活动仍将持续,《仙侠世界2》全新福利红包服“御剑山河”震撼上线,给各位玩家带来了大量的福利。

在3月18日之前,全新福利红包服中将会开启大量返利活动,其中就包含历史充值返利,玩家账号下所有在《仙侠世界2》中的历史充值都将在该服务器里领取到全额红包返还。

>>>点击前往【御剑山河】福利服活动页领取福利!<<<

同时,回归保底红包、“红包复制”福利、以及更多抽奖活动均会同步开启。感兴趣的玩家千万不要错过。

【本周新游测试】

划重点:《英雄联盟电竞经理》安卓删档测试公布 3月17日活动开启

本周,《英雄联盟电竞经理》将会正式开启安卓删档测试“曙光测试”。

玩家在3月17日-4月18日这一个月时间里,便可以体验到这款由LPL全阵容组成的电竞游戏了,届时玩家可以随意搭配选手组成一支自己心目中的“冠军阵容”。

划重点:《阴阳师:妖怪小班》年度首测定档3.18 全新春日大作战邀你PK

欢乐社交推理手游《阴阳师:妖怪小班》将于3月18日开启首次测试。

这款游戏在玩法上与“太空狼人杀”十分相似,借以阴阳师的IP后更加能够吸引玩家。

感兴趣的朋友不妨关注一下这款游戏,无论是从可爱的画风还是颇受玩家喜爱的狼人杀玩法,都能够让这款游戏在一众休闲作品中脱颖而出。

【本周新游发售】

划重点:终于来了!育碧发《工人物语》新作宣传片 3月17日正式上市

本周3月17日,育碧旗下《工人物语》就将正式发售。

《工人物语》是育碧旗下的一个经典的策略类游戏系列,《纪元》系列制作组blue byte的成名之作。本次的新作最早于2018年在科隆国际游戏展公布,不过随后游戏的发售日期一再跳票。

最新作保持了该系列的经典风格,并且在画面、玩法等方面都有升级,本作将于2020年登陆PC平台,包含PVE和PVP两种模式和不同的内容。而在这两种大模式之下,还有着战役模式、冲突模式和多人模式三种不同的实战模式可以让玩家自由选择。

划重点:《最终幻想起源》最终预告片公开 3月18日将正式发售

动作RPG《最终幻想起源:天堂的陌生人》去年6月公布,广受FF粉丝和动作游戏爱好者的关注。本周3月18日,这款游戏就将正式发售。

《最终幻想起源:天堂的陌生人》是为了在被黑暗支配的科内利亚恢復水晶的光辉,让主人公杰克前往挑战各种迷宫的正统动作RPG。不仅具备以灵活运用多元化的动作来进行激烈战斗并粉碎敌人的正统动作系统,还能体验收集各种职业、武器和培育角色的RPG元素,并包含多种难度,玩家可以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游戏体验。

《最终幻想起源:天堂的陌生人》将于2022年3月18日登陆PS5/PS4/XSX|S/X1/PC,支持简体中文。

划重点:解谜新作《赛伯利亚之谜 The World Before》登陆Steam 3月18日发售

经典解谜冒险游戏《赛伯利亚之谜》系列的新作《赛伯利亚之谜 The World Before》目前已经登陆Steam平台,并宣布将于2022年3月18日发售。

在本作中,玩家将会扮演两名角色:一位是1937年,名叫达娜·罗兹(Dana Roze)的17岁年轻女孩。她即将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家。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在即,名为“棕影”的法西斯势力威胁整个欧洲,也为她的前途罩上了一层阴影;一位是2004年的凯特·沃克(Kate Walker),她正想法设法在自己被困的盐矿中求生,但突如其来的一场事件迫使她不得不踏上一段新的冒险,以探寻自己的身份。

玩家将会踏上一段穿越不同大陆和时代的冒险之旅,同时扮演凯特·沃克和达娜·罗兹两个角色,参透深藏已久的谜团。

划重点:类塞尔达《Tunic》公布新预告 明年3月16日发售

本周,类塞尔达游戏《Tunic》将会正式发售。

《TUNIC》是一款塞尔达风动作冒险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将扮演一只萌萌的小狐狸,在一个广大的世界中进行冒险。玩家能够在游戏中探索荒野、神秘的废墟,也要和古老的可怕生物进行战斗。

游戏将在3月16日正式发售,感兴趣的玩家可以尝试体验一下。

这一年,总书记的基层足迹

“牧民生活好,全靠党的政策好,衷心感谢党、衷心感谢总书记。”

“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了,我们这个党能够发展壮大起来不容易,夺取政权不容易,建设新中国不容易。为什么老百姓衷心拥护中国共产党?因为我们党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各民族谋幸福。”

这是今年“七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与当地藏族牧民的一段对话。倾心的交流,朴实的话语,饱含着人民领袖对人民的真挚情怀,映照出百年大党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这里交汇;“十四五”良好开局,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0次深入基层考察调研,顶风雪、冒酷暑、踏泥泞,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思考、一路指引,坚实足迹印在祖国大地,深切关怀留在百姓心间。

山高水远,风雨无阻;行程万里,初心如磐。

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一年之计在于春,开局之年鼓催人。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迈好“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第一步,至关重要。第一步要迈准迈稳,迈出新气象,迈出新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3月22日,全国两会闭幕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曾经工作了17年半的福建。

“这次到福建,一个大的背景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十四五’开局,围绕这一主题作调研;也是来看望福建的父老乡亲。”

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走进武夷山脚下的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茶农们正忙着压青,开过花的油菜花回田,正好给土壤施肥。

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现在,茶成了武夷山千家万户的“宝”。12万人以茶为生,种茶、制茶、卖茶,茶产业生机盎然。

“一家人年收入有三十几万。”一位皮肤黝黑的茶农,将锄头放下,欢喜着过来同习近平总书记唠家常。

一片绿叶带富了一方百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坚持绿色发展方向,强化品牌意识,优化营销流通环境,打牢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

5月中旬,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南阳市,专题调研南水北调。总书记指出:“我对这件事一直十分重视。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之前看到相关报告,我说这件事要专门来研究一次。”

南水北调,缓解了北“渴”。从“极度紧缺”到“紧平衡”,北方水资源安全却依然容不得喘口气。在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有部委负责同志拿京津冀地区举例,以全国0.9%的水资源量、2.3%的国土面积,养育了全国8%的人口、贡献了10%的国内生产总值。数字发人深思。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黄淮海流域作为北方地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发展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关乎经济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

“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和畅通的国内大循环,促进南北方协调发展,需要水资源的有力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千钧将一羽,轻重在平衡。”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自然资源禀赋差别之大在世界上是少有的,统筹区域发展从来都是一个重大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同时就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中部地区崛起、东部率先发展等作出新部署,提出新要求,不断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对区域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不平衡是普遍的,要在发展中促进相对平衡。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辩证法。”

6月25日,西藏首条电气化铁路拉林铁路开通运营。复兴号动车跨江穿隧,在这条铁路上飞驰。

7月22日上午,在西藏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坐上专列实地察看拉林铁路沿线建设情况,更放眼广袤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

“全国的交通地图就像一幅画啊,中国的中部、东部、东北地区都是工笔画,西部留白太大了,将来也要补几笔,把美丽中国的交通勾画得更美。要充分论证、科学规划,铁路建设要算大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谋划好西部边疆铁路网建设,充分论证、科学规划,更好服务边疆地区高质量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

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一个事关国计,一个连着民生,共同指向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医改,是公认的世界性难题,也是与老百姓切身利益联系最为紧密的改革之一。

福建三明,人口不多、经济体量相对较小、退休人员比重较高,曾经一度面临着“未富先老,医保基金收不抵支”等情况。

通过多年改革实践,三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取得一定成效,初步实现患者、医生、医院、财政(医保基金)等多方共赢。

3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三明市考察时强调:“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这些和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始终牵挂在心。

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藏族牧民索南才让率一家老小热情邀请总书记到家里做客。

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索南才让家中,屋里屋外仔细察看,并同一家人围坐在客厅聊家常。幸福的笑容,洋溢在索南才让一家人脸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更好的生活,我们一起来推动、来实现。”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和“魂”。

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标志着我们党在团结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同时,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

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毕节市黔西县新仁苗族乡化屋村考察调研。在苗族村民赵玉学家,总书记仔细察看生活居住环境,同赵玉学一家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并聊起家常。

赵玉学告诉习近平总书记,原来住在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的麻窝寨,现在住上了二层小楼,水电路都通到了家。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

“就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措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把孩子教育培养好。”

在村文化广场上,乡亲们正在开展春节民俗活动,打鼓吹笙,载歌载舞,喜气洋洋。

在欢快的迎客歌声中,习近平总书记走到大家中间。总书记指出:“实现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还要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按照既定的目标踏踏实实走下去,把产业发展好,把乡村建设得更好,创造更加多彩多姿的生活。”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毛竹山村。总书记步行察看村容村貌,并到村民王德利家中看望,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聊家常。

王德利告诉习近平总书记,他们家种了12亩葡萄,农闲时外出务工,去年家庭收入超过14万元。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

“好日子都是奋斗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希望你们依靠勤劳智慧把日子过得更有甜头、更有奔头。要注重学习科学技术,用知识托起乡村振兴。”

离开村子时,乡亲们高声向习近平总书记问好。总书记向大家挥手致意,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决不能有任何喘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选择富民产业是关键。

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考察。企业车间里,加牙藏毯非遗传承人杨永良正在手把手给身边的徒弟教学。总书记勉励他:“你这个手艺很珍贵、很有意义,一定要传承弘扬好。”

企业负责人告诉习近平总书记,他们公司绝大多数职工都是本地的,高中以下学历占80%以上。“很多住在附近的家庭主妇,来企业接受培训,三五年之后就能成长为熟练技工,平均月工资可达到四五千元。”

“发展产业就是要带动就业。”习近平总书记点头表示肯定,“从这点来看,藏毯产业不仅有扶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作用,还有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

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守人民情怀,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扎实推动共同富裕。”

跋山涉水,行程万里。“人民”二字,在习近平总书记心中重若千钧;“让人民生活幸福”,总书记念兹在兹。

8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乘车来到位于滦河北岸的河北承德市双滦区偏桥子镇大贵口村考察调研。村民霍金一家人热情地邀请总书记到家中做客。

老霍夫妇在家种大棚,两个儿子在外务工,今年上半年,全家收入就超过了10万元。

客厅里拉家常,老霍有点激动:“这些年来我们国家变化太大了,老百姓种地政府给补贴,病了有医保,大病还有救助,养老也有保障。有总书记领导,人民真幸福!”

“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这句话不是一个口号,我们就是给老百姓做事的。”习近平总书记回应道。

老霍家门口,闻讯而来的村民们纷纷向习近平总书记问好。

“我们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了,我们农村下一步的目标就是乡村振兴。不仅城镇要好,乡村也要好,乡村城镇一样好。我们不能满足,还要再接再厉。全面小康之后还要现代化,这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激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

现在就看谁能抢抓机遇,谁有这样的担当和使命感,谁有这样的能力做好。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就会全力支持。谁能做好都是国家的功臣栋梁

进入2021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也进入了倒计时。

1月18日至19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北京、河北两地三赛区,考察调研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两天里,总书记两次乘坐京张高铁。

在太子城站,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纵横交织的铁路网图前,结合沙盘了解京张高铁及太子城站建设精品工程、联通三大赛区、服务保障冬奥会有关情况。

从当年老京张铁路实现我国自主设计建设零的突破到如今新京张高铁领先世界,从当年时速35公里到如今时速350公里,从当年爱国工程师詹天佑设计的“人”字形八达岭线路到今天的“大”字形立体交通,这些发展变化见证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奋斗历程。

习近平总书记深有感触地说,新老京张铁路在筹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中实现了交汇,具有特殊重要的历史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张高铁是我国自主创新的一个成功范例,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再创新到自主创新,如今已经领跑世界,充分证明举国体制的显著优势。不管别人怎么攻击和诋毁我们的举国体制,我们一定要牢牢坚持,认真总结经验,继续加以完善,争取在“十四五”有更大发展。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在大山深处,贵州依靠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建成了有“中国天眼”之称的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2月5日上午,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了“中国天眼”项目负责人和科研骨干,听取“中国天眼”建设历程、技术创新、国际合作等情况介绍。总书记指出:“‘中国天眼’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观天巨目、国之重器,实现了我国在前沿科学领域的一项重大原创突破,以南仁东为代表的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为此默默工作,无私奉献,令人感动。”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察看“中国天眼”现场,并同总控室的科技工作者代表连线,向他们并向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拜年。总书记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科技为先,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和中坚作用。

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一味跟跑是行不通的,必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创新作为一项国策,积极鼓励支持创新。”

福建福光股份有限公司是光学镜头重要制造商。3月24日,在福建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进车间、看工艺、问销路。

“‘十四五’时期我们国家再往前走,必须靠创新。随大流老跟着人家是不行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就看谁能抢抓机遇,谁有这样的担当和使命感,谁有这样的能力做好。抓创新不问‘出身’,只要能为国家作出贡献,国家就会全力支持。谁能做好都是国家的功臣栋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4月26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

1958年,一群创业者从黄浦江畔来到柳江西岸,在荒地上创造了中国工程机械的一个传奇。如今的柳工,已发展成为总资产超450亿元,拥有挖掘机械、铲运机械、农业机械等13大类32种整机产品线的国际化企业。

“北看徐工,南看柳工。这里是标志性的装备制造企业,也是一家成功的国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柳工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得不错,国产化程度很高,许多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我们民族企业发展的方向。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科技创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确保我国粮食安全,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靠别人解决吃饭问题是靠不住的。”

10月21日上午,正在山东东营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由于海水侵袭等原因,这里80%以上的土地是盐碱地。近年来,通过生态化利用和种业创新,盐碱地长出了产量高、品种好的多种耐盐碱作物。

正值大豆收获季节,习近平总书记走进田里,弯下腰来摘了一个豆荚,剥出一粒大豆,放在口中细细咀嚼:“豆子长得很好。”

农业部门负责同志告诉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有15亿亩盐碱地,其中5亿亩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18亿亩耕地红线要守住,5亿亩盐碱地也要充分开发利用。如果耐盐碱作物发展起来,对保障中国粮仓、中国饭碗将起到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勉励道。

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在国家经济安全中发挥着战略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石油能源建设对我们国家意义重大,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要发展实体经济,能源的饭碗必须端在自己手里。”

10月2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胜利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科研人员向总书记介绍了他们正在重点攻关的页岩油勘探开发项目,以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关键技术。

“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于我们石油能源产业来说,下一步就是要把技术搞上去,不断提高生产能力、降低成本,同时按照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实现节能降碳的目标。”

面向未来,抓住了科技创新就抓住了牵动我国发展全局的牛鼻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创新才能自强、才能争先,要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把创新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

环境破坏了,人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谈生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牢固树立这样的发展观、生态观,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潮流,更源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2月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第一大河、长江上游右岸最大支流——乌江考察调研。站在高处的观景台,总书记驻足远眺。

“真是一幅天然山水画。”习近平总书记由衷赞叹,“乌江不愧为贵州的‘母亲河’!”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沿岸工业企业经营粗放、沿河网箱养殖超载、两岸污水处理滞后等原因,乌江水污染严重,一度成为“污江”。近年来,贵州掀起“铁腕”治污风暴,乌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干流水质已全面达到二类标准。

“你们是怎么治理的?”“还用网箱养鱼吗?”习近平总书记问得很细。

在贵州考察调研时,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当地领导干部,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这么好的生态要是破坏了,就如同败家子一般,对不起子孙后代啊!”

桂林,“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

4月25日,在广西桂林市阳朔县漓江杨堤码头,自治区水利厅负责同志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漓江流域综合治理情况。

近年来,桂林市大力推进漓江“治乱、治水、治山、治本”,改善了漓江生态环境。

“还有非法采石的吗?”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问道。

“现在没有了。”

“最糟糕的就是采石。毁掉一座山就永远少了这样一座山。全中国、全世界就这么个宝贝,千万不要破坏。再滥采乱挖不仅要问责,还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从杨堤码头登船,习近平总书记顺江而下,考察漓江阳朔段。

一路上,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叮嘱当地负责同志:“你们在这里工作,最重要的是要呵护好这里的美丽山水,这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一定要保护好,这是第一位的。”

4月27日上午,在听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工作汇报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习近平总书记赴地方考察,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

——1月,在北京、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工作汇报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突出绿色办奥理念,把发展体育事业同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结合起来,让体育设施同自然景观和谐相融,确保人们既能尽享冰雪运动的无穷魅力,又能尽览大自然的生态之美。”

——3月,在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生态保护第一,统筹保护和发展,有序推进生态移民,适度发展生态旅游,实现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相统一。”

——5月,在河南专题调研南水北调并召开座谈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水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划出硬杠杠,坚定不移做好各项工作,守好这一库碧水。”

——6月,在青海考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7月,在西藏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西藏生态环境,利在千秋、泽被天下,太重要了!在这里,生态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10月,在考察黄河入海口并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沿黄河省区要落实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部署,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现代化道路。”

…………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破坏了,人就失去了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谈生态,最根本的就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要牢固树立这样的发展观、生态观,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潮流,更源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传统。”

9月13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市米脂县银州街道高西沟村考察调研。高西沟,是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一条小山沟,土地瘠薄、十年九旱。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高西沟人为填饱肚子也走过弯路。本以为“多刨一个‘坡坡’,多吃一个‘窝窝’”,却越刨越穷。羊啃光了草,人吃光了树。

痛则思变。上世纪50年代,高西沟开始摸索“三三制”(田地、林地、草地各占1/3)。高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姜良彪给习近平总书记解释说,也是边干边想出的法子:多打粮食得有肥料,肥料靠牛羊,牛羊要吃草。

“40座山峁、21道沟岔,耕地4553亩、生态林2300亩、经济林1000亩、淤地坝126座、集雨窖5个、水库3个……”姜良彪在习近平总书记身旁报家底,“‘黄元帅’‘红元帅’,山地苹果是我们的‘金蛋蛋’。我们近年来又摸索着从‘三三制’变成了‘三二一’模式(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

“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治理和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一条生态和经济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位于河北北部的塞罕坝,半个世纪前还是飞鸟不栖、黄沙遮天的茫茫荒原,如今这里已是花的世界、林的海洋。

从卫星影像图上看,塞罕坝百万亩人工林海就像一只展开双翅的雄鹰,牢牢扼守在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紧紧卫戍着京津冀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成为阻断风沙的屏障、含蓄水源的卫士。

沧桑巨变背后,是无数林场人的辛苦付出和无私奉献。“塞罕坝林场建设史是一部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抓生态文明建设,既要靠物质,也要靠精神。”

8月23日下午,在河北承德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首站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总书记亲切会见了林场三代职工代表。

“老同志,你就是去国际上领奖的那位吧?”人群中,习近平总书记一眼就认出了满头银发的第一代退休职工代表陈彦娴。2017年,她代表林场职工领回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地球卫士奖”。

“你是什么时候到场里的?”

“我是1964年高中毕业后,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塞罕坝。”“六女上坝”的故事家喻户晓,当年陈彦娴等6人义无反顾来到这里,在荒漠之上谱写了一曲无悔的青春之歌。

如今,青丝变成了白发,荒山成了青山,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一以贯之、代代相传。

“2017年,我对你们感人事迹作了一个批示,提出了塞罕坝精神,这已经成为我们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塞罕坝精神,不仅你们需要继续发扬,全党全国人民也要学习弘扬,共同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好,把绿色经济发展好,把生态文明建设好!”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华民族是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56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平等一员,共同构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鉴往知来,习近平总书记充满自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56个民族、14亿多人和睦共生,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这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

4月2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广西南宁市邕江之畔的广西民族博物馆,参观壮族文化展。博物馆外,三月三“歌圩节”壮族对歌等民族文化活动正在这里集中展示。

看到习近平总书记来了,身着绚丽服装的各族群众兴奋地围拢过来。总书记对大家说:“广西这些年发展进步很大,脱贫攻坚任务顺利完成。我说过,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中国人说话、中国共产党说话、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说话是算数的!”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

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全中国56个民族都脱贫了,兑现了我们的庄严承诺。但我们还不能停步,接下来要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迈进,一个民族也不能少,加油、努力,再长征!”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

7月下旬,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西藏,祝贺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看望慰问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给各族干部群众送去党中央的关怀。

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到西藏庆祝西藏和平解放,这在党和国家历史上是第一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就是要表达党中央对西藏工作的支持,对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关怀。”

早在1998年6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因接送援藏干部来到西藏。那一次,援藏干部高规格地由省委副书记陪送进藏。他的话更让西藏干部群众暖心:“林芝地区的事,就是我们省的事。”“要派最优秀的干部来,好中选优。”

20多年过去,一批又一批援藏干部登上雪域高原。拉萨市的“北京路”,山南市的“湖南路”,日喀则市的“山东路”……西藏有着全中国的牵挂,300余万高原儿女同操着大江南北口音的援藏干部一道奋斗、一道跋涉。

考察中,见到晒成了古铜色的援藏干部们,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动情:“援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个崇高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显著优势。缺氧不缺精神,这个精神就是革命理想高于天。你们在高原上,精神是高于高原的。这个事情必须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干下去。一方面支援了西藏,集中力量办大事;一方面锻炼了干部、成长了队伍。援藏应该是你们一生中最宝贵的经历之一。”

林芝市巴宜区林芝镇的嘎拉村,因春季盛开的山野桃花而闻名。7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

村民达瓦坚参热情迎接习近平总书记到家中做客。总书记仔细察看卧室、厨房、储藏室、卫生间等,并同一家人围坐在客厅里聊家常。

达瓦坚参告诉习近平总书记,这些年他们家靠着跑运输、桃花节分红、土地流转、种植养殖,去年全家收入超过30万元。总书记听了十分高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嘎拉村的美好生活是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的一个缩影,这里是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盛开的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常用石榴籽形容56个民族。在西藏考察时,总书记指出:“56个民族是石榴籽,中华民族是整体的石榴。我们是一个中华民族共同体,要同舟共济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6月,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沙柳河镇果洛藏贡麻村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给大家讲述了“石榴籽”这个比喻的出处:“维族同胞说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抱在一起,这个词很形象。各民族就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都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

面对果洛藏贡麻村热情的乡亲们,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同大家说:“看到你们感到很高兴、很亲切,我们都是一家人,都是兄弟姐妹。看到你们村子变化很大,大家过得很幸福,我们很欣慰,能感受到大家对党和政府的深情厚谊。”

展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语气坚定:“我相信,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更加坚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到那个时候,一个幸福的国家、一个现代化的国家,一定会建设起来。”

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各民族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广袤疆域,共同创造了悠久的中国历史、灿烂的中华文化。”

贵州毕节化屋村村民以苗族为主,民族特色鲜明,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月3日,在贵州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走进扶贫车间,精美的苗族传统服饰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这是手工做的吗?价格多少?销路怎么样?”

“苗绣既是传统的也是时尚的,你们一针一线绣出来,何其精彩!”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大家,一定要把苗绣发扬光大,这既是产业也是文化,发展好了既能弘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同时也能为产业扶贫、为乡村振兴作出贡献。

9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陕西榆林市绥德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观摩石雕、绥德平安书、剪纸、民歌、泥塑等展示。

陈列馆的小院里,红红火火的陕北大秧歌扭起来了,演绎得妙趣横生。

“绥德是黄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孕育发展了优秀民间艺术,展现了陕北人民的热情、质朴、豪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间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来的这些宝贝,对延续历史文脉、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8月24日,正在河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承德避暑山庄。承德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在《避暑山庄全图》前,习近平总书记驻足良久,仔细端详。

这幅由清代画家绘制的长图,呈现了山庄鼎盛时期的全貌。山庄面积超过8000亩,西北多山、东南多水,地形犹如中国自然地貌的缩影,亭台楼阁、山水相依,自然风景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

“避暑山庄的文化很深厚,建筑构思精美,是我国的重要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园林文化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瑰宝,要保护好,同时挖掘它的精神内涵,这里面有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

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5月12日,在河南南阳市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东汉医学家张仲景的墓祠纪念地医圣祠,了解张仲景生平和对中医药发展的贡献,了解中医药在防治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中医药传承创新情况。

“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好守正创新、传承发展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科研和创新,注重用现代科学解读中医药学原理,推动传统中医药和现代科学相结合、相促进,推动中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健康服务。”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文明博大。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其丰富内涵,以利于更好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

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对福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以及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倾注了巨大心力。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位于福州市中心的三坊七巷起于晋,完善于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存完整,是中国都市为数不多的“里坊制度活化石”。

在上世纪80年代如火如荼的城市开发建设中,三坊七巷岌岌可危。

当坐落于三坊七巷北隅的故居即将“一拆了之”的紧急关头,福州市一位政协委员写信给新任市委书记习近平。习近平同志听闻这一消息,立刻要求暂缓拆迁。时隔半年,故居修缮工程悄然动工。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福州古厝》一书撰写了序言,2019年6月8日,人民日报重新发表了这篇重要文章。文中写道:“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

3月2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三坊七巷,听取福州古厝和三坊七巷保护修复等情况介绍,步行察看南后街、郎官巷,参观严复故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对待古建筑、老宅子、老街区要有珍爱之心、尊崇之心。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有我们今天的成功道路。”3月22日至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第一站就来到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地武夷山,观苍崖碧涧,眺层峦叠翠,研朱子理学,感慨而言。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党的历史是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

贵州,红色的土地。红军长征时在贵州活动时间最长、活动范围最广。特别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最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乌蒙深处,乌江岸边,习近平总书记陷入了沉思:“从这里的悬崖峭壁,就可以想象当年红军强渡乌江有多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为广大人民谋幸福的党,从成立开始,就把为人民服务写在了党的旗帜上。革命、建设、改革一路走来,已经一百年了,我们党依靠人民战胜了多少艰难险阻,创造了多少奇迹,取得了多少丰功伟绩,不容易啊!我们要始终牢记党的初心和使命,继续努力,继续前进。”

“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在庆祝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大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党史学习教育在全党展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

3月,在福建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阐释了“学史明理”。

福建是革命老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具有独特优势。

南平,那是福建最早建党、最早举起武装斗争旗帜的地方。

三明,那是中央苏区核心区、中央红军长征4个出发地之一。

“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考察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的辉煌成就、艰辛历程、历史经验、优良传统中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弄清楚其中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

4月,在广西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学史增信”。

广西考察第一站,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来到位于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的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缅怀革命先烈、赓续共产党人的精神血脉。

在油画《陈树湘》前,习近平总书记停下脚步,凝视良久。画面中,陈树湘躺在担架上,腹部鲜血直流。为掩护红军主力渡江,这位“绝命后卫师”师长身负重伤、不幸被俘,苏醒后用手从腹部伤口处绞断肠子,壮烈牺牲,年仅29岁。

“壮烈啊!陈树湘是牺牲英雄中很典型的一个。”习近平总书记由衷感叹。

离开纪念馆前,习近平总书记同这里的工作人员亲切交谈,深刻阐释湘江战役的重大意义:“革命理想高于天。正是因为红军是一支有理想信念的革命军队,才能视死如归、向死而生、一往无前、绝境重生,迸发出不被一切敌人压倒而是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为什么中国革命在别人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情况下居然成功了?成功的奥秘就在这里。”

“横扫千军如卷席。”习近平总书记坚定地说,“我们对实现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应该抱有这样的必胜信念。困难再大,想想红军长征,想想湘江血战。”

“学史增信,就是要增强信仰、信念、信心,这是我们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6月,在青海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史崇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崇德,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7月,在西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学史力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史力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要把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的成果转化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实际行动。”

…………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

9月13日,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榆林市米脂县城东南的杨家沟革命旧址。

1947年底,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央机关来到杨家沟村,在这里战斗生活了4个多月,指挥了全国解放战争和西北战场,领导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中共中央“十二月会议”旧址、毛泽东旧居、周恩来旧居等,追忆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辈丰功伟绩。

挂在毛泽东旧居墙上的几句话,吸引了习近平总书记的目光。那是1948年春,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情况的通报》中提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

习近平总书记郑重指出:“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一百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统一思想、统一步调、团结一致向前进,之所以能够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就在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高瞻远瞩、见微知著,既解决现实问题,又解决战略问题,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在这里就能看出来,中国共产党人的这样一种风范,过去、现在、未来全部规划好、思虑到。”

9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疏属山下九真观的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厅里有两行字十分醒目:“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的一面”“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一面”。

习近平总书记轻声念了出来。

“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地。”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

在考察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继承发扬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考察时指出:“共产党是干什么的?是为人民服务的,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所以我们要不断看有哪些事要办好、哪些事必须加快步伐办好,治理好黄河就是其中的一件大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过去一百年,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前路不会平坦,前景光明辽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坚定理想信念,抱定必胜信心,勇于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风险挑战,向着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勇前进。我们坚信,在过去一百年赢得了伟大胜利和荣光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必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再长征!

来源:人民日报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