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吃货大食堂忍者(吃货大食堂员工转职攻略全面解析)

导读 吃货大食堂忍者文章列表:1、吃货大食堂员工转职攻略全面解析2、两岁军娃的八千里探亲路3、凌晨3点,这位驻村书记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4、曾远迁鬼地无人区,又从云端搬到河谷,这

吃货大食堂忍者文章列表:

吃货大食堂忍者(吃货大食堂员工转职攻略全面解析)

吃货大食堂员工转职攻略全面解析

吃货大食堂员工怎么转职,加快员工转职的方法是什么?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关于员工转职全面解析。

吃货大食堂作为一款像素风格的餐厅经营游戏,玩家在其中可以经营自己的餐馆,出售菜和食物。而在这样的餐馆中,就需要各种职员来经营,但是游戏中的职业经验还是非常难获得的,尤其是服务员,如果客人比较少的话,那么就只能闲着看了。那么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吃货大食堂员工的转职攻略。

因为在吃货大食堂中,员工所获得的经验非常少,所以经验值UP的技能是非常重要的,就算是只提升一点,但是积累起来也是很多的。因此对于职员来说,还是非常建议加上经验值UP的技能,然后员工就先将管理职员练了,这样到了后面就可以省下很多麻烦。然后接下来主打厨房路线的就要在厨房工作,而在大厅的就相对比较吃力了,而最终职业开罗雇员,更是要将所有的吃货大食堂员工职业都练一遍。

玩家可以先将忍者练出来,毕竟5级的忍步还是非常好用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其它技能是加人气的。另外端菜的技能也很好,最多一次5盘菜,效率也很高。

吃货大食堂员工推荐顺序为:

见习职员、管理职员、新手厨师、日式料理达人、忍者

在游戏中新家比最高的就是经验提升、快速行走和食材鉴别了,如果要研究新的菜系的话,就要为厨师加上提高专研精神。

大厅:见习、接待、主管、一流、小丑

厨房:见习、鉴定、中餐、日本料理、西餐、五星

两岁军娃的八千里探亲路

来源:解放军报

胡甲俊带着妻子女儿一起走上巡逻路,为51号界碑描红。汪飞 摄

一路奔波4000多公里,小胡蝶终于见到了爸爸胡甲俊。赵晓嫚 摄

在温室大棚里浇菜,是小胡蝶在雪山上能找到的最好玩的事。徐冰怡提供

写在前面

家与国是个千古话题。在不同的人身上,家国情怀有不同的表现方式。可对于军人和军属而言,家与国之间似乎从来都有一种天然默契:你守护国,我守护家。

两个“守护”的背后,是军人、军属这两个群体非同常人的精神硬核。

其实,谁都是凡人,都有平常的愿望。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两岁的军娃随母亲奔波4000多公里,只为和爸爸团圆;以“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能告诉你”为信条的潜艇兵,有时也会通过“暗号”和歌声表达对亲人的深情……

这两篇稿件写的都是发生在春节前后的故事。故事或许有新闻时效,但其中的精神内核永不过时。

——编者

一年一度的春节,无数人从不同的地点出发,踏上不同方向的旅程,到达的目的地却大多相同——家。

庚子鼠年春节前夕,年仅两岁的军娃胡蝶,也踏上了旅程。不过,她的旅程起点是家,终点则是数千公里之外的西陲边关。

那个具体的地名,咿呀学语的她至今都不能清晰说出。吐尔尕特,一个位于祖国雄鸡版图尾巴末梢的地方,很多人一辈子都不曾听说过,她却听妈妈刘航雁念叨了无数遍。

当然,她依旧听不明白,那里为什么叫“边防”,雪山又是啥……她只清楚一点:那里,有爸爸在。

小胡蝶的爸爸是新疆军区吐尔尕特边防连指导员胡甲俊。1月13日,刘航雁带着女儿胡蝶从河南老家启程,踏上了寻找爸爸的迢迢探亲之路。

这条路,从中原大地到新疆边防,跨越关山重重。即使在交通发达的今天,它也意味着长达7个多小时的空中飞行,以及数小时的道路颠簸,加上中转,最快也得走两天。

踏上这条路,刘航雁真正变成了“远航的鸿雁”,跋涉千里,只为团圆;胡蝶也变成了不畏寒冷的“蝴蝶”,翩翩逐梦,雪山之间。

走过最远的路,就是去找爸爸

刘航雁和胡甲俊的家是河南省郏县的一个农家小院。1月12日晚上9点,距离出发只有大约10个小时,刘航雁还在房间里忙碌地收拾着行李。

带些什么呢?她对着屋里那个摊开的大号行李箱,心里琢磨了无数遍。要带着不到两岁的孩子第一次到风雪边关过年,平时把家里拾掇得整整齐齐的她前所未有地为难。

很多东西都提前邮寄走了,箱子里带的大多是随身要用的物品。即使是这样,刘航雁还是列出了一个长长的物品清单。

胡甲俊驻守的那个地方,她去过两次,一次是在夏天,另一次只到了山下的团部。关于冬天的吐尔尕特边防连,她只从网络上和丈夫口中有一些粗略了解:那里被称作“枣红色的达坂”,海拔3500多米,空气稀薄,紫外线强,积雪不化……

箱子里压着一套红底花面的厚实小棉衣。那是小胡蝶的奶奶亲手为孙女缝制的,一针一线密织着家中长辈对此行的牵挂。

最初,得知刘航雁要带着小胡蝶去边防探亲,家人都是反对的。

“他们的担心,我也能理解。”刘航雁说,母女俩要去的风雪高原,很多人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到达,“任谁都会担心”。

不过,刘航雁也有充足的理由带女儿开始一场遥远的旅行。

胡蝶将近两岁了,胡甲俊只见过女儿3次。平日里,由于隔着几小时的时差,经常是胡甲俊一天刚忙完,孩子已经睡觉了。女儿认识爸爸大多是看照片,他了解女儿则主要靠刘航雁录的视频。

时间长了,女儿对照片里的爸爸很熟悉,却对现实中的爸爸很陌生。翻看家中的相册,她可以准确指出穿着不同衣服的爸爸;半年前,胡甲俊探亲回家,想要抱抱孩子,却吓得小胡蝶连连躲闪。

刘航雁清楚,边关之苦,苦在恶劣的条件,更在于遥远距离带来的思念。她告诉自己,哪怕克服再多的困难,也得让丈夫在边关见上孩子一面。

考虑到胡甲俊经常顶风冒雪巡逻,刘航雁在行李箱中塞了两套保暖内衣带给丈夫。在这个“寸土寸金”的箱子中,她还塞进几大包奶糖和饼干,以及一沓外观精美的礼品袋。

那是她专门为连队官兵准备的礼物。“奶糖象征甜蜜,饼干寓意充满干劲。”她还为每名战士写好了贺卡:“祝最可爱的你们,新的一年生活甜甜蜜蜜,身体健健康康,有干劲。”

刘航雁做这一切的时候,小胡蝶仍在无忧无虑地玩耍,一会儿跑到院子里去找堂哥嬉戏,一会儿拿着一根煮玉米跑来跑去,全然没有要出远门的概念。

年幼的孩子不知,接下来,她可能将走过人生最远的路途,走进最寒冷的冬天,并克服缺氧带来的高原反应……她只是一听到妈妈的那句话就很兴奋:“明天,我们去找爸爸。”

穿越八千里路云和月

从河南郏县到新疆吐尔尕特,路程4000多公里。刘航雁要带着孩子从老家到郑州乘坐飞机,在兰州中转飞往喀什,然后乘坐汽车到新疆军区某边防团团部,再视天气和身体情况,坐车上山到吐尔尕特边防连。

她们出发时,天空中正是红日高升,达到团部时,已是星斗漫天的次日凌晨。八千里路云和月,古人的诗词变成了母女二人的漫漫长路。

第一次出远门,小胡蝶充满了好奇。在候机厅,看到玻璃窗外的飞机,她奶声奶气地发声:“飞,飞……”坐进机舱,她对陌生的环境感到新鲜,四处张望,没过多久就感到困倦,熟睡在妈妈的怀抱里。

一路跋涉,反倒是刘航雁有些难以适应。在中转后的夜间航行中,她出现了严重的晕机反应,一手抱着孩子,一手拿着纸袋呕吐。

她曾听胡甲俊讲过不少发生在身边的艰辛探亲故事。比如,有个战友的亲人病危,接到消息后,他星夜兼程,赶了12个小时的路,以最快的速度回到家中,才见上老人最后一面;还有一次,一名战士启程休假回家,却天降风雪,他忍不住对团圆的渴望,决定骑马下山,行至中途,马也不走了,他便牵着马,蹚着齐膝深的雪,走了15公里山路……

这一切,刘航雁过去只当作“故事”听,没想到,自己也慢慢变成了故事中的人。

不过,她仍然坚持认为,“一路上再辛苦也算不了啥,真正难的是在出发之前。”因为,只要有了出发,就能期待到达,而在出发之前,除了等待,还是等待。

这漫长的等待,从5年前她认识胡甲俊时就开始了。当时,他们一个是边防军人,一个是大学生,生活经历看似天差地别,两人却聊得投机。只是,由于胡甲俊的空闲时间少,这所谓的“聊”更像是互相“留言”。任务多的时候,胡甲俊更是屡屡“失联”,刘航雁则在一次次的延迟回复中习惯了等待。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事都能等。就像女儿出生不久后的那次发烧,前往医院的一个多小时路途中,看着孩子由于高热泛着潮红的小脸,心中焦急的刘航雁多希望能等到胡甲俊回来帮忙,却只能独自承担一切。

“每次遇到事情,我不知道该怎么说,他听完也不能帮我解决问题,那还不如不告诉他。”刘航雁坦诚地说,自己心中也有过委屈,也曾想埋怨两句,“可一想到他在那么艰苦的地方站岗放哨都没怨言,自己那点难,哪还说得出口?”

有苦就有甜。也许是因为亏欠太多,结婚后,胡甲俊虽然每次探亲时间不长,但只要回家,那双握惯了枪的手,就不停地抢着干家务活儿……

1月14日凌晨,刘航雁和女儿抵达喀什机场。胡甲俊有任务在身,团里便派了专人来迎接。在机场出口,一束芬芳的鲜花、一个标准的军礼、一声“嫂子辛苦了”,顿时让刘航雁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一夜,也许是因为一路奔波太累,也许是因为离爸爸越来越近,小胡蝶睡得格外香甜。

看到孩子状态不错,刘航雁又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再按计划在团部休整两三天,起床后,当天就带着孩子继续出发,上山找爸爸。

雪山上,看见爸爸,认识“中国”

从团部出发,一路群山绵延,海拔越升越高。

高原反应来袭,一直乖巧听话的小胡蝶突然哭闹起来,嘴唇也渐渐变成了紫色。“胡蝶不哭,我们就要见到爸爸了,爸爸就要来了……”刘航雁不断安抚女儿,哄她入睡。

经过5个多小时的颠簸,吐尔尕特边防连终于近在眼前。群山环抱之中,一座军营孤零零地矗立,四周一片荒芜,山峰上白雪皑皑。

刘航雁突然变得有些紧张,一会儿帮着小胡蝶捋捋头发,一会儿整理自己和孩子的衣服,一会儿又掏出个小镜子检查妆容……她说:“难得来一次,一定要以最好的状态出现在他面前。”

为了这场难得的团圆,胡甲俊和连队官兵也做了不少准备。那间只有10多平米的招待室被收拾得干干净净,墙上贴着“欢迎嫂子来队”6个大字,门口贴着四级军士长张瑜写的春联。听说小胡蝶喜欢气球,战士们还用五颜六色的气球在墙上拼出一个大大的笑脸……

傍晚时分,刘航雁一行乘坐的汽车行驶到连队门口,一片锣鼓声立刻响起来。在众人的注目下,胡甲俊捧着一束手工花走上前去,打开了车门。

这个冬天,吐尔尕特边防连终于迎来了第一位探亲家属,而小胡蝶的到来,更是刷新了连队探亲家属的最小年龄纪录。在这里,分离是多数、是常态,团圆是个例、是偶然,只要有家属来探亲,每名官兵脸上都是喜气洋洋的。

当了4年军嫂,刘航雁自然清楚这一点。当晚,她就忍着高原反应,走进食堂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分享团圆的味道。她还带着小胡蝶把带来的礼物一一分发给官兵。看着孩子的萌萌表情,大家的脸上都乐开了花。

团圆的滋味总是很甜蜜,哪怕这“团圆”只是一天能见上几面。

第二天一大早,还没等到女儿叫一声爸爸,胡甲俊就带队出发去巡逻了。一连好几天,作为连队唯一在位主官的胡甲俊都忙着处理工作,只有吃饭和休息时,小胡蝶才能见到爸爸。其余时间,室外冰封雪裹,她活动玩耍的范围只有小小的招待室和一条窄窄的走廊。

但在他们心中,这样的日子依然值得珍惜。因为,团圆总是短暂的,从相聚那一刻起,分离也就开始了倒计时。

刘航雁对探亲的日子做了很多规划:除夕夜和官兵们一起包饺子、看春晚,在新年第一天唱一首歌给丈夫作为礼物,有空的时候去食堂帮一次厨……

在工作间隙,胡甲俊也尽量抽出空来陪伴女儿。雪山上没什么玩具,也没有游乐场,他就带着孩子去连队蔬菜大棚里给青菜浇水,去饲养室看兔子蹦跳。

几天后,胡甲俊带着妻子女儿去了一次自己经常巡逻的51号界碑。雪山苍茫,界碑挺立,一家三口一笔一画地为界碑描红。寒风中,他指着界碑上鲜红的“中国”二字,大声喊道:“胡蝶,你要记住这两个字,中国!”

再过10多天就是胡蝶的两岁生日了,但在此之前,母女俩可能就要踏上归途。没能陪女儿过个生日,胡甲俊说,希望将来孩子能把这段经历,当作一份特殊的生日礼物。

这是一份只有边防军人才能赠予的礼物。这份礼物中,有一个男人保家卫国的使命担当,也有一个丈夫、父亲对远方亲人的绵绵守望。(徐冰怡 赵晓嫚 周超)

凌晨3点,这位驻村书记的生命定格在扶贫路上

△冉景清在村里走访解决村民反映的问题

“上午召开本周例会,下午到酉阳开会……”

10月16日凌晨,41岁的冉景清在加班间隙,提前写了一些当天的日记。凌晨3点时,冉景清忽感不适,就着办公桌“眯”一下陪大家。可他这一“眯”,就再也没有醒来。

冉景清是酉阳苍岭镇大河口村的驻村第一书记。

“是个与群众打交道的好手”

10月16日一早,冉景清离去的消息传开。

与冉景清有交情的,少有不为噩耗而流泪的。樊翔已经哭过几次,在聊起冉景清的过往时,仍然忍不住抹眼泪。

樊翔是苍岭镇党委副书记,是大河口村脱贫攻坚工作的驻村领导。2017年底,在听说大河口村扶贫第一书记将进行轮换调整后,樊翔心里暗暗不安,担心与其配合不好。

“有女不嫁南溪沟,早晨一碗眼屎饭,黑了一背刺疙篼……”

这是一首流传在阿蓬江流域的民谣。民谣所指的地方,就在大河口村的对面。

两个村分别在阿蓬江两岸相对,峡谷高耸,沟壑相间,没有大面积的良田沃土,村民过得并不富裕。

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大河口村涉及大量库区移民、异地扶贫搬迁、整村脱贫等工作,对基层干部素质要求格外的高。

在向樊翔报道那天,冉景清一边从后备箱下行李,一边跟迎接他的人打招呼。就这一面,樊祥凭着经验,放下了心里的顾虑。

在派驻入村之前,冉景清已在县信访办维稳科科长岗位上锻炼了5年,对科里经手的案件、人物如数家珍,对来访群众耐心细致,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

“是个与群众打交道的好手。”樊祥说,他的举手投足之间,热情、自然,没有丝毫做作,特别适合大河口村的风土人情。

被村里认为最不好打交道的残疾人石邦昌,在冉景清到任后,很快和谐了干群关系。冉景清频繁地走进石邦昌家里,交心谈心并鼓励石邦昌提出困难。

为了给石邦昌申请残疾证,冉景清亲自采集证据,到县相关部门递申请、跑程序。最终,石邦昌抵触的情绪得到了极大软化。

从那之后,樊翔逐渐被冉景清“劝退”:“你先忙好手边其他的事,不用次次都下来,村里的工作你放心!”

△冉景清在村里走访

22个月的日记只有两篇给家人

2018年1月,酉阳县委对全县驻村工作队进行调整优化,冉景清被派到大河口村。

在冉景清的办公桌上,摆着一本工作日志,记录他到村以后每一天的工作内容。

他是这样记录2018年1月22日第一次到任后的心情的:

今天是接受组织重托后第一天到大河口上班,激动的心情无法言表。说实话之所以激动,主要是因为自身无基层工作经验,害怕干不好这次工作。心虽忐忑,但还是按照计划召开了周一工作队例会,效果还出奇的良好,心甚慰。

在那之后,扶贫工作的点滴,他都爱在日记中记下来。

由于身体欠佳,冉景清常在病痛中坚持走访。记者在他的日记中,也找到他忍着病痛工作的记录。他在2018年2月2日的记录中写道:“今天突然高烧,很难受……”

不过在4天之后,他又满血复活的样子:“2月6日,星期二。今天与驻村工作队其他两位同志一同到火烧溪走访了石邦太、石敦周,详细了解了他们目前的具体困难,同时引导其积极自立,杜绝等靠要思想,引导其外出务工,效果很好。”

在冉景清的日记里,大河口村党支部书记赵昭伟从中读出自己的遗憾:“我们都劝了他好几次,让他去检查调养身体,但他一直没去。早知道这样,绑也要把他绑到医院去。”

就这样,冉景清的日记中多是扶贫工作的点滴,一年零十个月的工作日志,冉景清只留了两条给家人:

“4月27日 星期五 因孩子眼睛受伤,向凡书记请假到校看望,晚上返村。”

“5月2日-5月6日 星期三至星期日 因孩子眼睛受伤严重,须到重庆治疗,所以向镇党委书记请假前往护理。”

尽管,他也曾在日记里隐晦地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3月2日 星期五(元宵) 上午走访了石念几家,下午到食堂过元宵,只~~心情有点酸……”

孩子,再也等不回亲爱的爸爸,妻子,再也等不到丈夫履行“一起好好度个假”的诺言。近两年的驻村工作,30天的公休假,冉景清一天都没有休过。

△冉景清在村里走访

“特别有主见的一个人”

王伟不是冉景清直接帮扶的贫困户,但在他遍访的过程中,发现王伟父母留守在家。冉景清为此专门连通王伟的视频,时常让老人家与儿子在网络上见面交流。

“一点都没有架子,是真的喜欢他。”王伟还注意到冉景清的一个习惯,就是平时在村里不大爱开车。

车子每次开进村里后,冉景清都尽量坚持步行,接送村里病人小孩,往镇里传送文件开会,车辆让有工作、生活需要的人使用。如果在路上遇见认识的人,他都会顺路搭乘,有时甚至掉头接送。

相较于平时的随和热情,冉景清也有发火的时候。

今年秋初的一次会议上,冉景清为香树堡村民的饮水问题,拍桌子与比他大15岁的大河口村村主任李元江大声吵了起来。让李元江事后想起,又好气,又好笑,又抹眼泪。

“特别有主见的一个人,心中有政策底线,不会随意任由工作偷工减料。”李元江说。

秋初的那次会议,两个人在大河口村5组(小地名香树堡)10多户村民的饮水问题处理上产生了分歧。

两人吵完次日一早,冉景清带着人在组长的引导下开始踏访香树堡,寻找并比对了3处水源。随后又对老百姓进行了走访,综合考虑后决定实施李元江的方案。

冉景清在电话跟村支两委通气后,就组织群众出工出力,拉来水管,当晚就完成了香树堡水管的铺设和投用。

其中,香树堡海拔较高的几户人家水压不够。冉景清与工作组商量,从工作经费里挤出经费,为这几户专门购置了3台水泵,圆满解决了香树堡村民的饮用水困难。

李元江也是一个有主见的人,遇见分歧非得扯明白不可。他笑说跟冉景清在工作上有不少较真的时候,但是在具体落实实施的时候,两个人又亲密无间地劲往一处使了。

(来源:重庆晨报)

曾远迁鬼地无人区,又从云端搬到河谷,这个海拔最高县搬来搬去为哪般?

在双湖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第三大冰川——普若岗日冰川附近的心形雪山。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摄

在双湖草原上,很容易撞见成群觅食的藏羚羊。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摄

海拔4946米的达如拉山口。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摄

在双湖草原上,藏羚羊和藏野驴同框。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摄

双湖草原上的藏野驴。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摄

在双湖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第三大冰川普若岗日冰川附近体格硕大的野牦牛。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摄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黄鸭在双湖草原河边“漫步”(资料片)。新华社记者唐召明摄

双湖采访途中。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摄

双湖县城(8月5日摄)。新华社记者李贺摄

森布日村(8月7日摄)。新华每日电讯记者谢锐佳摄

新华社北京9月26日电9月26日,新华每日电讯微信公号刊发题为《曾远迁“鬼地”无人区,又从云端搬到河谷,这个“海拔最高县”搬来搬去为哪般?》的报道。

72岁的达瓦次仁

一生经历了两次大迁徙

一次是1976年的年初

一次是2019年的年底

一次是为了求生存

一次是为了好生活

一次从很高搬到最高

一次从云端搬到河谷

两次都刻骨铭心

(小标题)寻 地

第一次迁徙,达瓦次仁28岁。那是44年前。

他把3岁的女儿扶上瘦削的牦牛背,赶着牛羊跟“北迁”大部队整整走了27天,目的地连准确名字都没有,远达数百公里。

他知道,那里曾被旧西藏领主们描述成阴森恐怖的“鬼地”;但他不知道,那极高极寒的无人区后来会成为“世界海拔最高县”。

乡愁难舍,故土难离,是什么让他们背井离乡去“鬼地”?

“当时生活太难了,一天只有早晚两顿饭,吃的是小麦糊在牛粪炉上随便烤成的饼。”达瓦次仁谈起北迁前的“艰难岁月”。

“那时草场少,家里100多只绵羊、30多头牛都快饿死了。”达瓦次仁的邻居次仁多吉道出了生活困顿的背后原因。

“不搬不行啊!”今年78岁的白玛彼时是嘎措乡党委书记,领着“达瓦次仁们”北迁,“现在的双湖县本是那曲市申扎县的一部分,当时申扎的人畜都挤在南部,牧民常因抢草场打架。”

为解“草少人多”困局,当地干部把目光投向申扎北部的无人区。

海拔4700米的申扎已经够高了,往北更高更冷更偏——旧时被领主们划为“禁地”,不准牧民进入,是只有野生动物和逃犯出没的“无人区”。

但“禁令”挡不住“生存的欲望”。无人区盐湖众多,为讨生活,旧时一些牧民冒险跑到那里驮盐换粮——意外发现“鬼地”另有“秘境”:虽极度高寒,但有些地方水草不错。后来,就有胆大的牧民偷偷把牛羊赶过去放牧。

是否适合成规模迁入?是否适合长期居住?这可不能拍脑袋——自1971年起,时任申扎县县长洛桑丹珍亲自出马,先后数次带队前往无人区考察。

这一寻找生存领地之旅,异常艰苦悲壮。有时,几天喝不上水,不得不口含生肉——后来靠跟野驴“学习”,顺着蹄印才找到水源;有时,熟睡中一阵龙卷风就把帐篷吹跑;有时,野狼会钻进帐篷偷吃牛羊肉。一次,洛桑丹珍带队分组考察,两个多月后再到约定地点碰头,他和另一人已都成了“野人”,“面目全非”到距离几米还认不出来。

好在罪没有白受,考察发现“鬼地”确有不少地方“水草丰茂”,藏羚羊、藏野驴、野牦牛等野生动物成群奔跑。

千条万条,水草是牧民活下去的第一条。与其都挤在在南边无饭吃,不如向北“逐水草”开拓生存新天地。

1976年初,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正式决定组织牧民开发无人区——那个后来叫双湖的地方。

就这样,达瓦次仁开启了挺进藏北的大迁徙。

(小标题)北 迁

这是一次“说走就走”的征途。

“当时真叫‘一穷二白’,两顶帐篷就是全部家当,说走叠起来就走。”8月初,坐在山南市贡嘎县雅江边宽敞明亮的移民新居里,达瓦次仁回忆起那次大迁徙,仿佛就在昨天。

这里是眼睛的天堂。壮丽的世界第三大冰川普若岗日冰川,令人神往的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藏羚羊、藏野驴等珍稀野生动物成群奔跑……“过客”们会惊叹这里的辽阔壮美、诗情画意。

这里是身体的地狱。对于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人来说,他们更多的要体味大自然残酷的一面。

“一会儿烈日,一会儿刮风,一会儿下雨,一会儿飘雪。”贡嘎县夏天气温比双湖高十几度,达瓦次仁把长袖藏衣绑在腰间,我们听着他对迁徙险途的描述,似乎还能听到当年的风雨声,“有时风沙一起,牛羊都找不着。”

在高德地图查找申扎到双湖的导航,如果你选择“步行”,App都拒绝给你服务,“简单粗暴”地显示“步行路程过长,建议用其他出行方式”。

但当年的大迁徙,只能靠步行。

人们对生存的求索,对温饱的向往,和由此迸发出来的无穷韧性和惊人力量,山川挡不住,河湖挡不住,险境挡不住。

没有车,没有路,没有导航!牧民们上看日月星辰,下辨山草湖沼,拖家带口,驱牛赶羊,避开毒草毒水,近一个月终于“摸”到了完全陌生的“新家”。

除了水草多些,“新家”并不“友好”——这是一片只有野狼、野驴、野牦牛等“野物”愿意待的无人区,拉萨空气含氧量仅为内地的65%左右,这片平均海拔5000米的高原更低到只剩40%,每年8级以上大风天超过200天,堪称“世界屋脊”中的屋脊,“生命禁区”中的禁区……

但“白玛们”必须领着“达瓦次仁们”在“禁区”中建设新家园。

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连牛羊圈,也是现垒的;石头,也是现找的——要从很远很远的地方背过来。

到了双湖才知道,很多貌似“很简单”的工作,在这里就“不简单”。

“汽车也缺氧,你们听发动机的声音!”司机师傅的提醒,我们才注意到:即使在平地跑,汽车发动机也要“怒吼”,像在爬陡坡。

虽然有氧气供应,夜里我们还是常常被憋醒,头疼像要炸开,早上吃饭都不想多说一句话。

我们一再被告诫“这里可是海拔5000多米。动作慢点,走慢点,不要搬重物……”

而当年“达瓦次仁们”“白玛们”不仅要搬重物,还要应对陌生环境下的很多新情况——这里“一年有十个月像在冰窖里生活”,冷得很多牛羊连耳朵都冻掉了,还常有狼群袭扰……

搬迁也不是一次完成的。作为乡党委书记,白玛送完一批接一批,在新旧家园之间来回奔波。

“整整用了三年。”家园边搬边建,白玛老人记不清来回走了多少趟,也不知道驮了多少土石,只知道背上的肉是烂了又烂。终于,嘎措乡300多人、上万头牲畜完成了整乡搬迁。

除了嘎措乡,其他多玛、措折羌玛等几个乡数千人也陆续从申扎南部搬迁到这片面积近12万平方公里、比3个海南岛还大的亘古荒原。

1976年,这片广袤辖区设立了双湖办事处;2012年,国务院批复成立双湖县——这也是我国最年轻的县、海拔最高的县。

刚刚诞生的双湖办事处以仅有的五顶帐篷、六间活动房为“根据地”,开始了为牧民拼未来——最初缺燃料,外出捡野牛粪甚至成为全体干部每天上午的“必修课”。

“再也不用争草场了。”这是达瓦次仁搬到双湖后最欣慰的事。

命运总是眷顾奋斗者。新家园渐渐有了模样:路通了,有电了,能吃上糌粑了,帐篷变土房了……

(小标题)转 折

但是,双湖十年九灾,在这个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的地方,人们想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并不现实。

比起搬迁前,尽管多数牧民越过越好,但在这个被称为“人类生理极限试验场”的地方,想过上高质量的生活,并不容易。

高原病多发,就医就学就业难度大,贫困发生率曾高达35.67%,双湖“毫无悬念”地成为全国深度贫困县。

改变的时刻到了——2013年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习近平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作出的承诺掷地有声。双湖没有因“远在天边”而被遗忘。

然而,在“全国最高县”攻破贫困的“最后堡垒”谈何容易?

高寒缺氧,位偏路远,这里干什么成本都高。建个房子吧,造价也是高居全藏榜首,很多企业有活也不愿意来。

但共产党员必须来,共产党员必须在。

他们有土生土长的领头羊,有下到基层的驻村干部,有远道而来的援藏干部……苦干、实干、能干,一样都不能少,还要有一副顶得住极高海拔“折腾”的好身板。

“远在阿里,苦在那曲”的俗语,并非轻飘飘的戏谑,而是千万干部用生命作出的“体检报告”。

在距拉萨700多公里的申扎县城,我们一早向北疾驰。两旁是无尽的高原草甸,间或一两个居民点,空寂的柏油路上“偶遇”一辆车都会倍感“亲切”。“这路我们包了!”大家忍着强烈高反开起玩笑。

在邂逅几群敏感的藏羚羊,看到几队淡定的藏野驴,撞见几条警觉的孤狼,路过几个恬静的盐湖,翻过几座山之后,下午,终于看见远处雪山下横卧着些许建筑。

“双湖县城到了,但……只有300多人。”今年已几进双湖采访的同事说,“去年年底已搬走了一批。”

长期高寒的“冻融”,紫外线的“烤验”,只见前来接我们的双湖县委宣传部部长周仕富双唇黑紫,下唇肥厚——我们绝想不到他其实来自湖南。

“比我辛苦的干部很多,”周仕富没料到被“关注”了,赶紧解释,“扶贫牺牲的也有!”

多年奔波在扶贫一线的措折罗玛镇干部次旦久美,2018年在下乡途中突然晕倒,将生命献给了扶贫事业;负责双湖县转移就业贫困劳力信息造册的“90后”次仁曲吉,2018年因高原性心脏病去世……

组建现代合作社破解牧业发展难题,在援藏工作队帮助下开发高原湖卤虫卵产业,探索“羌塘高原原生态体验游”……双湖人使出十八般武艺。

通了柏油路,接入大电网,土房换瓦房……贫困人口一个一个减少。

但全面小康绝不仅仅是温饱,随着脱贫决战攻近“最后堡垒”,双湖人发现,有些难题单靠“就地扶贫”这招不灵了——

极高极寒,制约着双湖居民的生长发育;不少牧民深受高原病折磨,急病根本来不及去大医院,全县人均寿命仅58岁,比西藏全区人均预期寿命还低12岁……

“这次期末全市统考,学生在操场一排队,明显看出双湖学生个头矮一截。”山南市贡嘎县森布日九年一贯制学校党支部书记邓增曲加举的例子很“直观”,在这个易地搬迁点新学校,已有696名学生从双湖搬下来就读。

“随着人口增长,草场正以每年3%-5%的速度加剧退化。”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自然保护地管理处处长扎西多吉摊开地图,提到另一个矛盾,“双湖一半以上面积在我国第二大自然保护区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虽然牧民不会有意伤害野生动物,但人畜和野生动物争夺生存空间的现象正日益凸显。”

认识总是在实践中提高:北迁双湖,更多是生产力相对落后时代的一种“权宜之策”;走向小康,不能只在“就地扶贫”的传统思路上绕圈圈。

彻底断掉穷根,过上更高质量生活,还是离不开一个字——搬。

2018年,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实施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规划。

达瓦次仁,也迎来了人生第二次大迁徙。

(小标题)南 徙

这一次,达瓦次仁71岁。

他把家人领上冬日里的温暖大巴,跟着搬迁车队浩浩荡荡走两天,目的地叫森布日,在拉萨之南。

他知道,那里是海拔降了1000多米、气候更加温润的雅鲁藏布江河谷;他也知道,可“拎包入住”的宽敞新居正等着他们。

从拉萨翻过一座山,就是达瓦次仁新家贡嘎县森布日村。这里是西藏极高海拔地区生态搬迁安置点,离拉萨60多公里,离拉萨机场仅10多公里,不时有客机擦着云头从低空划过。

远远地就看到家家户户房顶飘扬的五星红旗。雅江边,一栋栋崭新的二层藏式民居整齐伫立,医院、学校、邮局、超市、饭馆、活动中心等一应俱全;新马路宽阔整洁,在高原“标配式”蓝天白云映衬下,连交通标志线都显得比别的地方有精气神。

“这哪像‘村’啊,分明是高档社区!”不知谁说了一句。

“惊喜!”在明亮洁净的藏式客厅里,达瓦次仁很“潮”地穿着胸前印有硕大格桑花的黑T恤,用两个字描述踏入新居时的心情,“做梦也没想到古稀之年还能住上这样的好房子。”

新居是藏式两层独家小院,门牌上清楚地注明新房面积150平方米。门前紫叶李枝繁叶茂,院里小草坪新绿茵茵,客厅沙发上虎头虎脑的婴儿好奇地看着客人,一切都显得生机勃勃。

厨房、卫生间大得让城里人羡慕,洗衣机、电视机、煤气灶等一件不少,光冰柜冰箱就有好几个。

“当年家家养牛羊,但平时哪舍得吃肉?”达瓦次仁给我们展示冰柜里满得快合不上盖的牛羊肉,忆起搬到双湖前的“艰难岁月”,“那时吃糌粑就是‘梦想的幸福生活’!”

不时有电话打进来,达瓦用一个翻盖手机接听,笑称这已是第五部手机了。“是老哥们‘约会’呢。”陪同翻译的同志悄声“透露”。

达瓦已经适应了贡嘎的“慢生活”,跟几位也是搬迁过来的老哥们聊聊天、喝喝茶,用他自己的话说,“奋斗了一辈子,该享受享受生活了。”

老伴洛桑琼玛可暂时“享受”不了这种“慢生活”,这时候,她还在800多公里外的双湖老家玛威荣那村剪羊毛呢。

时间倒回到几天前的双湖嘎措乡玛威荣那村。

那里离双湖县城有近两个小时车程。“这还算近的,最远的乡离县城有220多公里。”帅气的旦增穷培是双湖县委宣传部副部长,“扎”在这里7年了,跑遍了沟沟坎坎。

8月夜间气温接近冰点,白天也只有十余摄氏度,我们都得穿棉衣。正是雨季,雨说下就下,土路上布满泥坑,等我们赶到玛威荣那村,汽车已像从泥里滚过一般,车牌都瞧不清。

采访进行到傍晚,洛桑琼玛打开一盏简易的节能灯——目前电网只接到县城,乡下还得“看天用电”,照明靠光伏,取暖靠牛粪。

关于电,达瓦次仁家还有过一段“电视机等电”的趣谈——2001年,他听说村里要通电了,就兴冲冲买了一台电视机,但这里通电实在太难了——传说中的电足足“迟到”了6年。

“为什么不在森布日和家人团聚呢?”我们小心翼翼地问洛桑琼玛,我们猜测着老人家留守双湖的原因。

“太热了!”老太太的“理由”让我们有点错愕。

“相比森布日中午有些晒,8月是双湖的‘黄金季节’,凉而不冷,老人家可能更习惯。”常年在双湖和森布日安置点之间来回奔波的旦增穷培忙“释疑解惑”,“气候适应有个过程,另外目前双湖还需要人手。”

政府设置了一个过渡期,在新产业完全跟上来之前,部分牛羊留在双湖,主要由青壮年放牧,老太太回来“避暑”也帮挤奶剪羊毛。

“我们老人无所谓。为了下一代的教育和身体,我支持搬迁!”洛桑琼玛慈爱地看着玩累了和衣睡在一旁的孙子索朗尼玛,“开明”的态度再次让我们吃惊。

“那里好玩的地方多,能买东西的地方多。”跟奶奶态度“不一致”,暑假跟着重返双湖的小家伙坦率地表示“喜欢森布日”。

在森布日上幼儿园大班的索朗尼玛,明年将在森布日九年一贯制学校上小学。

学校离达瓦次仁新居几里路。一期总面积317亩,现在有800多名学生。崭新的综合楼、教学楼、宿舍、食堂、操场在似乎触手可及的白云掩映下构成一幅赏心悦目的彩画。

“双湖操场小,怕缺氧,只敢叫学生跑两圈,现在尽管放开跑。”望着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标准塑胶跑道等“五脏俱全”的气派操场,学校党支部书记邓增曲加说话也有了底气。

“就是大城市来的,看了也都很‘眼红’。”书记极力“推荐”我们瞧瞧食堂。

果然视觉上就很“震撼”。洗碗机、饮水器、消毒柜……清一色的不锈钢炊具、餐具铮亮洁净,发出冷峻的光。“炊具都是电气化的!”书记语气中满满的自豪。“学生全住宿,中午有水果,晚上有宵夜。”他似乎急于把孩子们的身体“补”回来。

“双湖太冷,学生早上都缩在被窝里,起来了手里也抱着暖杯而不是书本。到了森布日,校园就能听到朗朗的晨读声了。”书记最高兴的是,学生从极高海拔搬下来后精气神大有变化。

白玛老人一度内心很挣扎、不愿搬离自己领着建起来的双湖新家园,看到孩子们搬迁后的可喜变化,释然地说:“我也慢慢理解了,这对生态保护、子孙后代都有好处。”

(小标题)新 生

次多是躺在床上接受我们采访的,但一点也看不出颓气。7年前,在双湖多玛乡,次多骑摩托车去4公里外的湖边取水,摔断颈椎伤到了神经,至今只能躺在床上。

“要是早像现在就好了!”措吉坐在丈夫身边轻轻地感慨。

他们一家现在住的彩渠塘村离多玛乡600多公里,在拉萨市当雄县,初中地理书上著名的“羊八井”地热就在近旁。

新家是128平方米的藏式二层小楼,政府统一盖的,厨房、卫生间、水电齐全——“砸冰取水”,令措吉伤心的那种日子自然是一去不复返了。

最特别的,每家都单独建了一个池子,拧开水龙头,羊八井的温泉水就哗哗地淌出来。“水免费的,在家就可以泡。”措吉笑吟吟地说,脸颊像绽开两朵红花。

温泉池里带着暖意的清水,映照出西藏脱贫攻坚的精准、精细。

原来,彩渠塘村是政府专门针对恼人的高原病而建的——巧用羊八井的温泉资源,设立风湿病防治研究基地,辅以针灸、药物治疗,既治病又治贫。

“移民新村现有150户683人,都是从那曲、阿里、昌都等高寒偏远地区搬下来贫困户,”村支书达瓦介绍这批“特殊村民”,“每家至少有一人患有风湿性关节炎等高原病。”

搬到彩渠塘村之前,措吉已被风湿病折磨了二十多年,肿胀的膝关节让她一度几乎没法走路。就在措吉以为下半辈子只能与残腿为伴的时候,好政策来了。

为了改变农牧民因病致贫的情况,2017年,西藏开始将措吉这样的高原病患者家庭集中搬迁到羊八井,并派医学专家团队为患者免费治疗。

“看,走路没问题。”措吉微笑着“走两步”。“像她这样的很多,”村支书介绍,温泉、针灸、药浴……经过一段时间免费综合治疗,患者的病痛大都有明显缓解。

了解越多,我们越明白次多一家没有颓气的原因——次多残疾有补贴,一家每年光草补就有4万多元,牲畜入股合作社有分红,两个子女在羊八井温泉有工作……

和次多两个子女在本地就业不同,双湖县牧民次仁拉姆和格桑央吉一走就离家近万里。

上海市闵行区万源路928号,宏亮酒家。

人们很容易认出这两个藏族女孩:偏黑的肤色、害羞又腼腆的笑容,话不多,说话声音压得很轻,但干起活儿来却干练专注。

而一年前,在家乡双湖县,放羊还是两位女孩全部的生活。

从“牧羊姑娘”到“都市职人”的身份变迁,背后是双湖推动牧业转型、拓展就业渠道的一个缩影,让牧民们搬得下、留得住、能发展——2019年3月,10多名牧民作为双湖县首批转移就业人员抵达上海;未来,还有13名牧民将成为北京冬奥会的礼仪接待人员……

(小标题)尾 声

两次迁徙三个家,从两顶帐篷到一座土房,再换成瓦房又搬进楼房,达瓦次仁的“家史”,浓缩了半个多世纪西藏人民的翻身史、奋斗史、进步史。

2019年底,双湖县脱贫摘帽。

数据显示,脱贫攻坚以来西藏已累计脱贫62.8万人——这个我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特困地区,74个贫困县(区)已全部摘帽。

“我想要穷者远离饥荒,我想要病者远离忧伤。”大型史诗剧《文成公主》中,松赞干布吟唱的这个“千年愿望”,正在新时代变成现实。

数年过渡期满后,全县1万多人都将和达瓦次仁家一样彻底揖别双湖,住进森布日,不再和野生动物抢饭吃。近12万平方公里全部还给自然,还给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们。

牧民们有了新家,野生动物也有了新家。(记者沈虹冰、谢锐佳、张京品、张惠慧、黄河、邱丽芳、田金文、吴振东、朱翃)(完)

吉喆走了,年仅33岁……前不久他还对妈妈说:我想回去打球

12月5日,年仅33岁的北京首钢男篮前队长吉喆因病去世。吉喆是北京首钢队的功勋球员,曾经与球队一起获得过三次总冠军。

5日上午,@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 通过微博发布消息:

吉喆走了。

2019年12月5日凌晨2点14分,中日友好医院,在与肺癌顽强抗争了一年多之后,吉喆离开了我们。

2007年吉喆来到北京首钢男篮,2米02的他个子不算太高,但基本功扎实,很快赢得了所有人的喜爱与信任,他用自己的身躯守护着北京篮球的禁区。无论是在球队人员不整、战绩不佳的低谷时期,还是在球队众志成城、四年三冠的高光时刻,吉喆始终勇于担当,用他的中投,他的三分,他的篮板,默默为球队贡献出他所有的能量。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吉喆都是被主教练骂得最狠的那个人,亦是爱得最深的那个人。从不放弃、始终坚持,这是属于他自己的信条,也是属于北京篮球的精神。他和队里其他人一样,甘心为球队付出所有。他不是冲锋陷阵、头顶巨大光环的那一类,但他是坚守阵地、打到最后喊出来“向我开炮”的那一个。篮球是需要激情和血性的运动,吉喆把他的激情和血性转化为在球场上的兢兢业业。

担任首钢男篮队长以来,吉喆像亲大哥一样呵护着众多队员,守护着这支球队。血浓于水,吉喆一直是首钢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他无私奉献,为北京篮球拼尽了自己最后的光和热。他不是个很善于表达的人,但是他的认真、细致和低调深得人心。在很多时候,吉喆有属于他自己的痛苦,但他自己压着、忍着、熬着,只把笑容展露给身边的人。

去年八月,吉喆确认患病,俱乐部帮助他前往美国治疗。他没有把病情告诉球迷,我们也一样,因为我们都坚信这是暂时的困难,经过努力终有一天他会回到赛场。家人、朋友和俱乐部都竭尽全力,陪伴他治疗。治疗期间,吉喆一直与俱乐部和球队保持联系,向大家展现他想重返赛场的顽强意志和乐观态度,他说“兄弟们,等我”。就在前不久,吉喆还对妈妈说:“我想回去打球。”

但病魔残酷无情,经历了漫长的治疗期,吉喆还是离开了我们。我们与所有球迷一样无比心痛,多希望他能像以前一样出现在宿舍、食堂、球场……

吉喆走了,在另一个世界他一定还会像在我们身边一样深爱篮球。他的51号球衣,会永远留在首钢男篮,飘荡在球场上空,陪伴亲人们和爱人们。

悲痛不已,心如刀绞。我们将全力帮助吉喆的家人度过痛失亲人的艰难时光。

吉喆和我们同在。天堂里还有篮球陪伴。

吉喆 , 1986年10月14日出生于辽宁沈阳,司职大前锋,效力于北京首钢篮球俱乐部。

2005年,吉喆带领东北大学获得第二届CUBS联赛冠军。2006年,吉喆代表中国参加世界篮球峰会。2007年,吉喆被辽宁男篮租借至北京首钢队征战CBA。2012年,吉喆永久转会北京队。2011-12赛季、2013-14赛季和2014-15赛季,吉喆随北京首钢队三次获得CBA联赛总冠军,他是球队夺冠的重要功臣。2017年,吉喆远离了赛场。

吉喆训练刻苦,场上尽职尽责。在担任球队队长后总是以身作则,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球队获得胜利。从2007年开始,吉喆合计得到2785分1757个篮板298次助攻304次抢断166次盖帽,场均得到7.33分4.72个篮板0.8次助攻0.86次抢断。

只看数据,吉喆的“关键”作用似乎并不明显,但在首钢队,干“脏活累活”的吉喆发挥了很大作用。在北京队三次总决赛打了17场比赛,除了外援马布里和莫里斯,本土球员中只有翟晓川和吉喆打满了这全部的17场球,吉喆的作用不言而喻。

吉喆去世后,马布里、易建联等篮球队员和篮球记者都在微博上发文缅怀↓

今天早晨,北京篮球名宿,前北京首钢男篮队员焦健透在个人微博写道:“从11月22日吉喆回到北京,所有中医和西医专家都尽了全力!”“天妒英才!希望天堂里还有篮球的陪伴!”“永远的51号,兄弟,一路走好!”

噩耗传来,大批球迷和网友纷纷表示:太突然了,不敢相信:

钰清光羽love:假如真的有一天不在了,希望球迷至少还记得我,还记得有这么个为北京队默默奉献过的人就好了。——吉喆 愿天堂没有伤痛 有相伴

Pan_Si_V:老马在首钢那几年,每场必打的一个战术就是老马运球到45度,吸引包夹,背后传球给无人盯防的吉喆,吉队三分线外手起刀落,轻松拿下三分……后来老马走了,方硕时不时地也会用这招,而接球的却再也不会是吉队了

ONGchungyih:一生热血篮球、突然离开、可惜了

跑者大头:一个冠军 一名队长 一个篮球人 逝者安息 love is love

倪程琳V:太突然了吧!愿天堂没有痛苦愿他在天堂有 陪伴哎 不敢相信

小过之恒:北京队夺冠这才几年啊有些人突然就成为回忆了

参禅未透:不敢相信,那个阳光大男孩就这么走了心头很沉重愿安息吧

吉喆将自己职业生涯最好的时光,

都献给了北京首钢队。

北京球迷也永远忘不了首钢的51号。

愿吉喆在天堂里还有篮球陪伴……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