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过度产生幻觉(沉迷网络,你的大脑很受伤)
游戏过度产生幻觉文章列表:
沉迷网络,你的大脑很受伤
原标题:沉迷网络,你的大脑“很受伤”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制定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今年7月20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未成年人触网的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报告》认为,部分未成年网民可能存在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为11.5%,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为12.2%。
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青少年过度用网、沉迷网络的问题凸显,而由此带来的健康风险更不容忽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倪端宇表示:“青少年正处于脑发育关键时期,长期沉溺于网络可能造成脑功能损害。”
长期沉迷网络或引发功能性脑病
北京市海淀区白女士的女儿聪聪(化名)从小就患有癫痫,近几年用药物控制治疗得很好,不久前,因癫痫复发被送往急诊。
“我们想着让孩子放松放松就同意她玩电脑,大约40分钟后,就听见孩子房间传来一声响,我们跑过去发现孩子已经晕倒在地。”白女士说,送医就诊发现,聪聪是由于受到频闪光和噪音刺激,局部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导致的癫痫发作。
“长时间受到电脑或手机屏幕的光线刺激,有可能诱发潜在的癫痫。”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调控实验室副主任医师卢健军说,“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皮层异常兴奋引起的,其中由闪烁的光线刺激诱发的癫痫在临床上被称为‘光敏感性癫痫。’”
“我们病房的一些患儿,本来癫痫发作控制得很好,但因长时间无节制玩手机,导致复发的例子很常见。”倪端宇解释,“脑电图的正常波形主要有δ、θ、α和β波。β波是大脑皮层兴奋的表现,出现于睁眼视物或突然听到声音或思考问题时,高度兴奋时可出现高于30赫兹的γ节律。各种节律规律出现,是大脑正常调幅调律。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网络,大脑将长时间处于紧张兴奋状态,β节律甚至γ节律长时间发放,就有可能调幅调律失调,出现功能性脑病。”
此外,有研究表明,过度沉迷网络同样会对青少年的脑可塑性产生影响。“脑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的能力。年龄越小脑可塑性越强,特别是6岁之前,是大脑的神经发育和认知发育的关键期。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网络,脑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连接就强化在虚拟空间,现实交往的功能就自然削弱。”倪端宇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因沉迷网络导致脑健康问题的案例不在少数。家住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的才女士就饱受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困扰。“我儿子目前上高中,长时间熬夜打游戏,孩子的身体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偏头疼、有时还会莫名的心悸胸闷。我还发现孩子处理问题偏激、情绪波动大,有性格孤僻的倾向,到医院检查后查出轻度抑郁症。”
卢健军告诉记者,青少年沉迷网络,开始是精神依赖,渴望上网“遨游”,随后会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还会使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严重紊乱,导致失眠、紧张性头痛,甚至会出现幻觉和妄想。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奇伟介绍,沉迷网络会影响青少年大脑的眶额回、伏隔核、纹状体等奖赏相关脑区的正常功能,对相应的奖赏信息处理存在异常。这些脑功能损伤会导致青少年高度关注网络游戏、短视频等网络情景,而对正常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社会交往等适应性行为漠不关心。
“人类前额叶高度发达,是我们自我调节、控制的神经基础,也是多巴胺神经环路的重要结构之一。研究发现,沉迷网络者前额叶与海马体和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减弱,提示前额叶对学习记忆的调控作用减弱,导致其认知功能受损。脑成像研究还揭示,沉迷网络青少年的扣带回灰质密度低于常人,大脑的扣带回部位是我们监控认知冲突的重要部位,其灰质密度下降与其自我行为监控能力减弱相对应。”杨奇伟补充道。
“再玩一会儿”的背后不可忽视
“起床,打开手机短视频App,手指不停刷动,一条接一条,吃饭时刷,空闲时刷,睡觉前也在刷......”这是山东省枣庄市15岁的小蕊(化名)暑期日常。
“一天到晚就这样,像着了迷一样,经常到了半夜还是拿着手机看,有时吃饭都叫不动。”小蕊妈妈廉女士坦言,虽然也劝说过,但得到的答复常是“再玩一会儿”。
“网络沉迷高发人群多为12至18岁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一方面他们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理解判断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另一方面他们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以满足这个阶段的人生需求。”卢健军说。
杨奇伟表示,生物生存适应的关键任务是趋利避害,而多巴胺能奖赏通路是生物趋利避害的神经基础,人类也是借助于这个奖赏通路,在完成适应性行为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愉悦。但人类的奖赏通路也可能会被误用于追逐纯粹享乐的短视行为中,如物质或网络依赖等行为。这些行为会快速激活多巴胺能奖赏通路,使人能快速体验到兴奋和愉悦,并不断推高多巴胺能奖赏通路的激活阈限。“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快速发育阶段,其大脑奖赏系统对网络的新奇刺激更为敏感。同时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脑区发育还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无法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导致其成绩倒退、人际关系淡漠。这些结果给他们又造成巨大压力,使他们更需要借助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此外,相较于成年人,设计越来越精美的网络游戏、精准推送的短视频、不断更新迭代的社交软件,让青少年更易陷入其中。
“网络游戏或短视频的开发,要达到吸引更多青少年使用者的商业目的,必然要利用人类成瘾性机制。”杨奇伟认为,多巴胺能奖赏通路是为我们进行各种行为活动提供动力的神经基础,沉迷网络行为形成的过程正是借助这个奖赏通路。开发者借助于青少年所喜爱的方式激活多巴胺能奖赏通路,如游戏过程中的成就感,短视频中的新奇感等。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耿德勤则以Facebook为例解释,未读信息显示为小红点最初是Facebook设计的,而按照设想那个点本来应是蓝色的,更符合Facebook的整体色系,但最后其选择了红色,一种更激烈的触发性的颜色。“主要动机够强烈,任务足够简单,这种设计出来的触发机制就会迅速引发行为的发生。”
“对于青少年个体来说,沉迷网络还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体人格特质的影响。”杨奇伟说,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沉迷网络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青少年感觉自己是被接纳的,是保护性因素;而家庭中长期的亲子冲突会使青少年感知到自己受到排斥,是危险性因素。学校环境中,学业成绩、师生和同伴关系会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压力来源,当个体感觉难以应对这些压力时,更易采取以沉溺网络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个体人格特质也会产生影响,消极情绪主导以及情绪不稳定的青少年更易沉迷网络。
耿德勤认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社会支持同样会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有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和子女的矛盾、与母亲分离等因素,显著地与沉迷网络行为成正相关。相反,保护性措施,如子女与父母交流的质量,以及积极的青春期发展,能有效降低沉迷网络的风险。”
早干预早治疗,给予孩子足够关注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中,游戏障碍被归入精神疾病的范畴。同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已接近10%。
一旦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进而引发严重健康问题,该如何应对?卢健军提醒,要早干预、早治疗,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如有相关症状出现,家长要引导限定上网时间,并采用心理治疗、行为认知治疗、生物物理治疗、饮食治疗等综合干预方法。对于情况较严重,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应该在心理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
“现阶段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杨奇伟表示,行为疗法是从条件反射理论衍生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尤为有效。基于条件反射的规律,该方法通过网络情景和厌恶刺激反复结合,试图使患者达到对网络情景的厌恶,在患者减少上网行为时,治疗师要及时给予奖励,由此达到戒除行为与奖励之间的联结。而认知疗法主要适用于有一定自控能力的患者。该方法针对不同个体的知识体系、认知能力,通过科学事实或具体生动的案例,使患者认识到沉迷网络对个人身心的危害,从而建立更加健康、适应性的信念和认知。“从神经生理角度提高前额叶的抑制控制也成为近年的一个焦点。实时功能核磁共振神经反馈技术也被应用于治疗中,它可以控制患者的渴求,调节与抑制控制功能有关的脑区激活和相关行为表现。”
“一位13岁男孩,每天除了上课,都在玩游戏,情况持续了有半年。男孩的父母平时工作忙,对孩子疏于照顾,孩子的自律性又没那么高,时间久了,‘游戏上瘾’就发生了。沟通后,孩子每天逐渐缩短玩游戏时间,并请家长尽量多的陪伴孩子,周末带孩子去户外游玩。”耿德勤谈到曾经治疗的一个病例时表示,“经过大约半年的调整,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所以解决沉迷网络的问题,绝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预防往往比治疗更为重要。”卢健军建议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上网行为,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与青少年进行现实交流,给予心理上的满足。同时在电脑及手机上可以设置管理模式,减少孩子受到网络上不当信息的影响。
杨奇伟认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方面,家长应着力构建和睦的亲子关系,及时与孩子真诚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其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培养孩子除上网以外的其他爱好,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学校方面,学校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设立心理健康热线,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和同伴压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激发学生自我激励的力量,强化自我成长的内在动机。社会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过滤。”
“青少年自身也要正确认识网络,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融入现实人际交往。当出现网络诱惑时,要及时抵制,提醒自己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倪端宇说。
(本报记者 姚昆 本报通讯员 宋鸿兵)
来源:光明日报
绿色精灵到处飞,还能看见五彩小人,为啥野生菌会导致幻觉?
6月30日,云南昆明的张女士在和朋友聚餐后,发生了食物中毒以致产生幻觉。据她描述,她看见了从天花板上坠下了一张渔网,还看到许多的绿色小精灵在朝自己飞。送医检查后家人才知道,这是她聚餐时食用了牛肝菌导致的问题,所幸身体没有大碍。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出现这样的幻觉了,去年的时候,有一个女孩吃野生菌出现幻觉,看到了许多小精灵,在病床上手舞足蹈要抓住它们。事发地点,也是在云南。
6月18日,云南曲靖的民警在路边救起了一个中毒男子。这位男子在街上昏睡,醒来的时候也出现了幻觉,说自己和别人在打游戏,还要去打架。事后了解后得知,他是吃了路边买的野生菌,才导致幻觉的。
另外还有一位昆明的大妈,最近也是因为吃菌中毒,被送到了医院。在病床上,她就一直在喊着“抓老鼠”——不用问,也是幻觉。
那么,为啥云南总会出现这样的新闻呢?为啥食用野生菌会导致幻觉呢?
(图片说明:鹿花菌,有毒)
首先,这和云南人爱吃菌类有关。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地区的人都有自己的饮食偏好,云南人爱吃菌类本身也无可厚非,有时候食物中毒也是属于意外情况。这就好像全国各地都有人喝酒耍酒疯一样,而且正确食用菌类食物对身体是有好处的,比喝酒强多了……
那么,为啥云南人爱吃菌类呢?
首先就要说到地理因素,云南确实是盛产各种菌类,独特的气候以及地理条件为许许多多野生菌提供了完美的生长场所。人们就地取材,选择一些菌类进行食用的频率就会更高一些。据统计,云南的大型真菌有超过1000种,其中差不多200种是有毒的。
(图片说明:伞形毒菌,有毒)
其次是这些菌类确实很好吃,或者说非常适合云南人的味蕾,大家追求美食本身也是可以理解的。直到今天,云南还有很多人会自己去摘采一些野生菌来食用,这大概就相当于我家这边的长辈喜欢上山或者在路边挖野菜吃吧。而且,可食用的野生菌不仅美味,数量也较少,所以更加珍贵(我家这边野菜也非常贵)。
但是,吃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吃什么、怎么吃。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上刊登过一篇研究报告,总结了2011-2015年期间云南省野生覃中毒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误食误用导致死亡是最主要的原因,占到了所有中毒人数的82.5%,其次是加工不当,占到了16.7%。
(图片说明:白罗伞,有毒)
由于毒覃和可食用覃的形态比较相似,所以很多人一不小心就会挖到毒覃。这些毒覃的毒性非常强,所以中毒人数占到了总体的54.5%,而在致死方面,所占的比例就提高到了82.5%。
其次就是有些人使用的时候没有烧熟煮透,但致死率并没有那么高。中毒人数占了44.4%,但死亡人数只占到了总体的16.7%。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导致了每年有很多人因为吃到了毒蘑菇而中毒。野生菌的毒性绝不止是导致环境那么简单,其毒理作用分为四类,分别是肝肾损害型、神经精神型、胃肠炎型以及溶血型。网络上经常报道的幻觉,就是第二种了。
(图片说明:小豹斑鹅膏,有毒)
鉴于有些新闻中的患者身体没有大碍,出现的幻觉又十分离奇,所以很多人都喜欢拿来改编成段子。比如2019年有人食用野生菌中毒看到五彩小人,很多人都在网上问五彩小人是什么样的。
但是,这毕竟是因为身体健康导致的问题,希望大家调侃之余,也要多一些深思。要知道,吃菌中毒并不只是出现幻觉那么简单,严重的还会致死。如果看到这样的案例,大家还笑得出来吗?
去年甚至有新闻说:2020年上半年,云南境内食用野生菌致死的人数甚至超过了新冠肺炎。这的确是个真实的数字,虽然有赖于我们抗疫的成功,云南只有2个死亡病例,少于前者导致的12人死亡,但12这个数字难道还不够令我们敲响警钟吗?
(图片说明:网孢海氏牛肝菌,有毒)
另外,2018年,云南省共发生20起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事件,其中中毒人数112人,致死15人。
包括上面提到的幻觉,也不是那么简单的。看到小精灵、老鼠等等,都是比较轻的症状。严重一点的,甚至还会出现精神错乱、迫害妄想、躁狂等现象。即使治疗后恢复正常,也可能会出现预后不良的情况。
所以,不论是云南人,还是其他地方的人,都应该提高警惕,切忌随意摘采不熟悉的野生菌类,加工过程中也要注意烧熟煮透。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些问题马虎不得!
在这里,我们给大家引用一下云南省疾控中心的一些宣传图片,大家一定要分辨出哪些是有毒的菌类,千万不要碰!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自行采摘野生菌类,从根源上杜绝误食误用的可能。平时想吃,也要注意到正规的市场购买,因为这里会有相关部门的监管,筛查出有问题的菌类。最后就是加工的时候不要快炒出锅,而是确保完全烹饪熟透了再吃,而且吃的时候不要喝酒。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想吃点美味本身没有问题。但还有一句俗话,那就叫:病从口入。所以,大家吃东西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再小心,身体健康才是第一位。有了好身体,才能吃到更多的美食,不是吗?
游戏依赖症:日本年轻人的流行病
今年,日本首次在全国范围内针对年轻人对游戏的依赖性展开调查,此项调查是厚生劳动省各类调查中的一项。11月27日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日本10岁至29岁的青少年中,每5个人就约有一个人平均每天玩游戏超过3小时。
玩游戏竟“比生活更重要”
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在10岁至29岁的5096个人中,平均一天玩游戏时间超过一小时以上的占60%,3小时以上占18.3%。在休息日中玩游戏时间达三小时以上的人群更是占了37.8%。有2.8%的受访者每天游戏时间超过6小时。在他们当中,有两成的人有“就算影响学习成绩或者事业,都不能停止玩游戏”“相对于学习、工作和与人交往,玩游戏才是最重要的”等想法。
一名正在进行“游戏依赖症”治疗的28岁日本患者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他在工作中对于人际交往很是苦恼,厌恶现实生活。偶然的机会他开始玩游戏,在玩游戏的时候他才能体会到活着的真实感。辞掉工作后他更加沉迷其中,玩游戏的时间逐渐增加,一天二十多个小时玩游戏,可以不睡觉不吃饭,持续个三五天都没有问题,曾近两年没有出过家门。他说他废寝忘食玩游戏的状态让他都不知道是睡着还是醒着,严重的时候有幻觉和幻听。
世界卫生组织(WHO)去年曾发表声明,将“游戏依赖症”认定为疾病,并在疾病分类修正案中加入对“游戏依赖症”的疾病条目。据日媒介绍,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游戏依赖”是指不能抑制想要玩电视、电脑等游戏的欲望的状态,具体来说,患者不能自己控制游戏的频率、长度、停止的时间等,尽管受到损害健康等的影响,但持续玩游戏的状态至少持续了一年以上,已影响到家庭关系和社会生活。
沉迷者低龄化
据日媒报道,在日本,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年轻人通过智能手机进行网络游戏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此次调查中显示,可能患有“游戏依赖症”的群体中,七成以上是未成年人,“游戏依赖症”呈现低龄化现象。据报道,日本还出现了小学生接受专门诊疗的例子。有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因为沉迷游戏,变得在生活中离不开游戏,过着昼夜颠倒的生活,甚至不去上学。沉迷网络的日本中学生在最近5年增加了将近一倍,去年日本全国的网瘾少年已达到93万人。
记者观察到,每当玩家产生厌倦的时候,游戏制作公司就会推出升级版再度勾起玩家的兴趣。这也是为了吸引更多的玩家,让他们玩得更久、花更多的钱所使用的套路。伴随着游戏版本的升级,游戏也会不断地延续下去。年轻人沉迷其中,给他们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日媒称,学习成绩下降、工作表现差,昼夜颠倒等情况不仅在年轻人中,更在未成年人群体中不断恶化。
负面影响大
长时间玩游戏,不仅对游戏者的生活、健康产生着负面影响,而且游戏时间越长,对个人的影响越大。在此次调查中,每天游戏6小时以上的人群里,四成的人即便自己有头痛、睡眠障碍,也不会停止玩游戏。日媒认为,长时间玩游戏导致睡眠不足、饮食不规律,再加上身体不活动、体力下降、骨密度低于正常水平,身体各处都会疼痛,给个人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很大。
对于该调查结果,实施此次调查的日本国立病院机构久里滨医疗中心院长樋口进表示,“目前还没有治疗游戏依赖症的指导方案,今后将在临床治疗中活用此次调查结果”。游戏成瘾不仅严重危害年轻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幸福,还可能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社会问题,危害社会的和谐安宁。鉴于此,日本政府明年将开始强化对游戏依赖症的应对措施。他们希望IT企业也能配合采取措施,通过在智能手机中加入防止对某些应用软件过度使用的功能,帮助可能存在有依赖症的患者减少负面影响。记者认为,要想防治“游戏依赖症”,不应将希望只寄托在企业开发一套严格的防沉迷系统,应是社会整体联防,法律、技术、教育、家庭四者缺一不可。
(东京12月1日电 驻东京记者 张冠楠)
孩子,小心地雷!关注孩子动态的诀要
作者:赵晓俊(四川省青少年普法教育宣讲团专家组成员、家庭教育专家、“法教先锋”公众号创始人)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专门针对未成年人而制定的两部法律,当前正在修订当中。很多家庭对此其实很陌生,很多学校在普法时也常常停留在枯燥的条款上,而法教先锋的建议和做法是“不为普法而普法”“回归生活谈教育”,认为“保护”和“预防”的前提是“克服不良行为,远离不良环境”,通过互动交流让孩子养成良好习惯,从而遵纪守法,同时避免伤害和被伤害。
在“知法行教”栏目第2期《伤害,希望不要在任何年龄界点发生》推出以后,大家都非常关注孩子的安全防范及相关法律问题了,也知道了一些防范意识和防范措施。为了进一步增强孩子及家庭的防范能力,本期再推出“关注孩子动态的诀要”,提醒孩子小心“地雷”,即预防危险。
今天,我们以一位家长向孩子温情告白的口吻来表达,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也让孩子们听了以后能获得真正的安全,其实成人也可借鉴防护。
给孩子的一封“防雷”密电
孩子:见信好!
你是我心爱的宝贝,也是我们全家的希望,希望你平安、健康、快乐地度过一生!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有形形色色的人,危险也无处不在,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其实也不要过分担心,只要我们炼就一双火眼金睛,小心那些“地雷”,很多危险都是可以避免的,我想把我所知道的诀要都告诉你,希望你在选择朋友和环境时能作为参考,也希望你能告诉你的好朋友和你未来的孩子。
第一诀要
看清危险的人,尽量防备好
危险的熟人,最难防备,
在未成年人侵害案件中,大部分都是熟人作案!
可不要因为熟悉就放松警惕,
独处时,记得占据安全离开的有利位置。
诱惑你的人,满足你的好奇和贪欲,
最后逐渐把你套路进去,甚至处于危险的境地。
永远记住:无功不受禄,虚荣心害死人。
绵阳市曾有个叫丹丹的十六岁女孩,
通过送同学手机、衣服,诱骗二三十个女生出去,
要么被侵害,要么逐渐变坏。
面相凶狠的人,可能会有前科,
俗话说:相由心生。
十恶不赦的人,因长时间干坏事,
透露着一种随时累犯的趋向,
注意观察他的每个细节,
希望你能嗅到他身上险恶的气息。
假慈悲或莫名对你好的人,
有可能是披着羊皮的狼。
如,有些成年人常会抓住未成年女生的心理弱点,
问寒问暖,却是打着偷吃唐僧肉的算盘。
有句话说得好: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口蜜腹剑,笑里藏刀,
这可跟长相没有关系。
爱说脏话的人,是没有教养的人,
敬而远之为好。
俗话说:言为心声。
有一天,你惹着他了,
他骂你可能就无底线了。
干坏事脸不红的人,
他从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做亏心事没有愧疚,
是经常突破道德底线、规则规范所致。
有一天可能就会有下三滥的行为,
让你忍无可忍。
充满负能量的人,尽量不靠近。
这个社会很浮躁,
大街上行走,时不时会遇到这种人,
因为一点小事就怒目圆睁或行为过激。
不继续激怒,估计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缓和一点后再合理合法按程序维权。
喜欢冲动的人,是不定时的炸弹。
冲动是魔鬼,
这种人有激情犯罪的危险。
面对踩了一脚就大发雷霆的人,
最好忍一分心平气和,退一步海阔天空。
不给他一般见识,是豁达和慈悲的表现。
有暴力倾向的人,尽量早点离开为好。
这种人有很强的身体控制或精神控制欲望,
因为一点小事就摔东西或打人或精神折磨,
有了第一次就可能有第二次,
不要因为所谓的情感而忍受。
萎靡不振或精神恍惚的人,最好躲得远远的。
这种人或打游戏过度,或没钱吃饭了,或吸毒了,
可能会抢劫,可能会伤及周边无辜的人。
成都某区县有个男孩,
打了网络游戏后产生幻觉,
买烟时杀了卖烟的大妈,
他说他看着那个大妈像游戏中的巫婆。
目光闪烁不定的人,多半没安好心。
或是小偷,或是猥亵者,或是尾随者。
行路、坐车先观察周围的人,
先看看是否安全,
不靠近可疑的人站或坐,
可朝人多或有警察的地方走。
与你搭讪的陌生人,少说话为妙。
图谋不轨的陌生人,让人防不胜防。
做好事须谨慎,绝不跟着陌生人走,
或让他去找警察吧!
若情况危急,加快速度,走到安全处。
善良,有时也需带点锋芒!
闺蜜,也需要保持距离。
近年有句流行语“防火防盗防闺蜜”,
看一些案件,觉得还有一点道理。
知晓刺猬原则,太近会受伤,太远会生疏。
保持若即若离,不失自我,也不失友谊。
……
古人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对于那些危险分子,
慢慢学会观察苗头,尽量远离。
若你周围有以上类型的人,
或班上有类似倾向的同学,
最好不要以你个人的力量去改变他,
可借助老师的帮助和同学们团队的力量去影响他。
如果你辨别力、自制力不够,反而容易受其影响。
第二诀要
临近危险的事,尽量不参与
迟到、旷课,小事不小。
这不只是老师批评你一下的小事,
而是易受侵害或变坏的前奏。
一是处于家长和老师监护范围之外,得不到保护;
二是容易被社会青年盯上,逐渐受到不良影响。
你可知,多数未成年犯和成年犯,
在读书时都常迟到和旷课。
骂人打架,不是好素养。
常言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管好自己的嘴,
不仅是文明的表现,也是一种自我保护。
打架是最原始最愚蠢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故意伤害,故意杀人,伤人终伤己。
逞一时口快,常惹祸上身;
显一时威风,易后悔终身。
小偷小摸,人生也过得偷偷摸摸。
俗话说:小时偷针,长大偷金。
原因是常偷东西会在大脑里留下印记,
砍断手指都难以回头。
看看各类花式盗窃犯,偷黄金,偷内裤,等等,
犯罪心理学一般不研究他偷什么东西,
而是研究他第一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研究他内心深处隐藏的秘密和第一次受到的刺激。
所以,管住自己的手,干净做人最轻松。
以大欺小,索要财物,是抢劫罪的萌芽状态。
校园欺凌,害人又害己。
老话说:占便宜,图暴富,终究吃大亏。
伸邪恶之手,必被抓。
打群架,聚众斗殴,看似强大的背后却是深渊。
俗话说:一个人胆小如鼠,三个人胆大如虎。
这几年的校园,男女同学群殴的事常常发生。
在干坏事上讲哥们义气,只会惹火烧身。
说不定最后出卖自己的人就是所谓的哥们。
抽烟酗酒赌博,不良习气终害人。
成人都难掌控的行为,孩子更容易陷进去。
作为一个完完全全的消费者,
还是等自己成为生产者、创造者的时候再看吧!
露财、炫富,吸引流氓、绑匪来照顾。
多地出现小孩在QQ上显摆,被绑架甚至撕票。
离家出走,更要不得。
丧失一切保护,周围险象丛生。
没有能力自立,花钱容易挣钱难。
还易被犯罪分子盯上,受伤之事屡见报端。
……
第三诀要
带来危险的物,尽量不沾染
手机,让人玩物丧志,
很多孩子通过网络接触了不该接触的东西和坏人,
在不该倒下的年龄倒下了。
我承诺,以后不再当“手机控”了,多陪陪你。
奢侈品,让人疯狂甚至让人灭亡。
古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过分追求奢侈化,容易滋生攀比心。
男孩得不到钱,易去搞歪门邪道;
女孩得不到钱,很容易被诱惑,
甚至有人为了满足无限欲望,以身体去换钱,
还有的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烟酒,让人云里雾里、醉生梦死。
小孩子有了烦恼,可以暴走可以吼,
最好不要把忧愁放进烟酒。
毒品,让人葬送前程、家破人亡。
别拿青春“毒”明天,
铤而走险,苦海无边。
迷药,可能在你转身之时混进饮料或酒杯。
多一个心眼,多一分提防。
……
第四诀要
隐藏危险的环境,尽量远离
死胡同,若人少时遇紧急情况,易让人无助。
若有人尾随,绝不走进死胡同;
若已进去,可假装电话大声提示谁在前面接头。
夜路,让案件高发,是侵害的温床。
最好别走夜路,更别携带贵重物品。
若需走夜路,最好结伴或走灯光处。
一室二吧三厅,
即台球室、网吧、酒吧、赌厅、游戏厅、歌舞厅。
人员复杂,混乱不堪,容易让人把持不住。
车站及附近,不要停留太久,
也尽量不在车站附近吃东西,
因为流动人口多,常是危险分子的窝,
还有太多套路,等着你去钻。
公交车两个车门之间,
人员进出频繁,小偷最多,
这里小偷最安全,大家最危险。
若带有贵重物品,最好去后门之后。
……
孩子,人生之路上,处处有地雷,时时有危险。有些人、有些事、有些地儿,我们惹不起,但我们躲得起。
孩子,家人是你最坚强的后盾,当你遇到不开心的事儿时,你可以在我们面前尽情的哭,但一定不要把自己的安全交给危险的人、事、物和环境。
啰嗦了这么多,就此搁笔,希望你收下并珍藏这份安全锦囊,希望你能逐渐学会保护自己!
祝愿你平安稳健地走好人生路
健康快乐
永远幸福
永远爱你的亲人
2020年9月(爱你爱你至久远)
后记
听完这封信后,我还想温馨提示一下家长和老师——
孩子如果长时间有一些不良行为,接触一些不良少年、不良环境,就可能像温水煮青蛙,让孩子慢慢地丧失免疫力和抵抗力。如果不提前预防,到了严重阶段,就来不及了。
危险就如地雷。家长和老师需要对各种危险有所知晓,并引领孩子懂得提前预防、智慧应对,远离邪恶和伤害,还要时刻关注孩子的身心状态、交往动态等并及时作出反应。
最后,我们的建议是:一是教会孩子学会识别危险地带,远离“雷区”;二是教会孩子学会“排雷”,引导孩子自己或协助孩子去排除风险,遇到紧急情况时能掐断引线,获得安全。
来源:法教先锋(ID:fajiaoxianfeng)微信公众号
沉迷网络,你的大脑很受伤
光明日报记者 姚昆 光明日报通讯员 宋鸿兵
日前,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制定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一个男生在看短视频。光明日报记者陈茵摄/光明图片
今年7月20日发布的《2020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未成年人触网的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报告》认为,部分未成年网民可能存在过度使用互联网的情况。数据显示,未成年网民工作日平均每天上网时长在2小时以上的为11.5%,节假日平均上网时长在5小时以上的为12.2%。
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青少年过度用网、沉迷网络的问题凸显,而由此带来的健康风险更不容忽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倪端宇表示:“青少年正处于脑发育关键时期,长期沉溺于网络可能造成脑功能损害。”
长期沉迷网络或引发功能性脑病
北京市海淀区白女士的女儿聪聪(化名)从小就患有癫痫,近几年用药物控制治疗得很好,不久前,因癫痫复发被送往急诊。
“我们想着让孩子放松放松就同意她玩电脑,大约40分钟后,就听见孩子房间传来一声响,我们跑过去发现孩子已经晕倒在地。”白女士说,送医就诊发现,聪聪是由于受到频闪光和噪音刺激,局部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导致的癫痫发作。
“长时间受到电脑或手机屏幕的光线刺激,有可能诱发潜在的癫痫。”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功能神经调控实验室副主任医师卢健军说,“研究表明,癫痫发作是由大脑皮层异常兴奋引起的,其中由闪烁的光线刺激诱发的癫痫在临床上被称为‘光敏感性癫痫。’”
“我们病房的一些患儿,本来癫痫发作控制得很好,但因长时间无节制玩手机,导致复发的例子很常见。”倪端宇解释,“脑电图的正常波形主要有δ、θ、α和β波。β波是大脑皮层兴奋的表现,出现于睁眼视物或突然听到声音或思考问题时,高度兴奋时可出现高于30赫兹的γ节律。各种节律规律出现,是大脑正常调幅调律。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网络,大脑将长时间处于紧张兴奋状态,β节律甚至γ节律长时间发放,就有可能调幅调律失调,出现功能性脑病。”
此外,有研究表明,过度沉迷网络同样会对青少年的脑可塑性产生影响。“脑可塑性是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能上的改变以适应现实的能力。年龄越小脑可塑性越强,特别是6岁之前,是大脑的神经发育和认知发育的关键期。青少年如果沉迷于网络,脑神经元之间的功能连接就强化在虚拟空间,现实交往的功能就自然削弱。”倪端宇说。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青少年因沉迷网络导致脑健康问题的案例不在少数。家住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的才女士就饱受孩子沉迷网络游戏的困扰。“我儿子目前上高中,长时间熬夜打游戏,孩子的身体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偏头疼、有时还会莫名的心悸胸闷。我还发现孩子处理问题偏激、情绪波动大,有性格孤僻的倾向,到医院检查后查出轻度抑郁症。”
卢健军告诉记者,青少年沉迷网络,开始是精神依赖,渴望上网“遨游”,随后会发展为躯体依赖,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昏眼花、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还会使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严重紊乱,导致失眠、紧张性头痛,甚至会出现幻觉和妄想。
成都医学院心理学院四川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杨奇伟介绍,沉迷网络会影响青少年大脑的眶额回、伏隔核、纹状体等奖赏相关脑区的正常功能,对相应的奖赏信息处理存在异常。这些脑功能损伤会导致青少年高度关注网络游戏、短视频等网络情景,而对正常的知识和技能学习、社会交往等适应性行为漠不关心。
“人类前额叶高度发达,是我们自我调节、控制的神经基础,也是多巴胺神经环路的重要结构之一。研究发现,沉迷网络者前额叶与海马体和楔前叶的功能连接减弱,提示前额叶对学习记忆的调控作用减弱,导致其认知功能受损。脑成像研究还揭示,沉迷网络青少年的扣带回灰质密度低于常人,大脑的扣带回部位是我们监控认知冲突的重要部位,其灰质密度下降与其自我行为监控能力减弱相对应。”杨奇伟补充道。
“再玩一会儿”的背后不可忽视
“起床,打开手机短视频App,手指不停刷动,一条接一条,吃饭时刷,空闲时刷,睡觉前也在刷......”这是山东省枣庄市15岁的小蕊(化名)暑期日常。
“一天到晚就这样,像着了迷一样,经常到了半夜还是拿着手机看,有时吃饭都叫不动。”小蕊妈妈廉女士坦言,虽然也劝说过,但得到的答复常是“再玩一会儿”。
“网络沉迷高发人群多为12至18岁的青少年,以男性居多。一方面他们的大脑皮层发育不完善,理解判断力差,自控能力也比较差;另一方面他们处于青春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寻求刺激、惊险和浪漫,以满足这个阶段的人生需求。”卢健军说。
杨奇伟表示,生物生存适应的关键任务是趋利避害,而多巴胺能奖赏通路是生物趋利避害的神经基础,人类也是借助于这个奖赏通路,在完成适应性行为的过程中,感受到身心愉悦。但人类的奖赏通路也可能会被误用于追逐纯粹享乐的短视行为中,如物质或网络依赖等行为。这些行为会快速激活多巴胺能奖赏通路,使人能快速体验到兴奋和愉悦,并不断推高多巴胺能奖赏通路的激活阈限。“青少年正处在身心快速发育阶段,其大脑奖赏系统对网络的新奇刺激更为敏感。同时青少年的自我控制脑区发育还未成熟,自控能力较差,无法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导致其成绩倒退、人际关系淡漠。这些结果给他们又造成巨大压力,使他们更需要借助网络来逃避现实生活,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此外,相较于成年人,设计越来越精美的网络游戏、精准推送的短视频、不断更新迭代的社交软件,让青少年更易陷入其中。
“网络游戏或短视频的开发,要达到吸引更多青少年使用者的商业目的,必然要利用人类成瘾性机制。”杨奇伟认为,多巴胺能奖赏通路是为我们进行各种行为活动提供动力的神经基础,沉迷网络行为形成的过程正是借助这个奖赏通路。开发者借助于青少年所喜爱的方式激活多巴胺能奖赏通路,如游戏过程中的成就感,短视频中的新奇感等。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博士生导师耿德勤则以Facebook为例解释,未读信息显示为小红点最初是Facebook设计的,而按照设想那个点本来应是蓝色的,更符合Facebook的整体色系,但最后其选择了红色,一种更激烈的触发性的颜色。“主要动机够强烈,任务足够简单,这种设计出来的触发机制就会迅速引发行为的发生。”
“对于青少年个体来说,沉迷网络还受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体人格特质的影响。”杨奇伟说,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沉迷网络产生重要影响的是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让青少年感觉自己是被接纳的,是保护性因素;而家庭中长期的亲子冲突会使青少年感知到自己受到排斥,是危险性因素。学校环境中,学业成绩、师生和同伴关系会成为青少年的重要压力来源,当个体感觉难以应对这些压力时,更易采取以沉溺网络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个体人格特质也会产生影响,消极情绪主导以及情绪不稳定的青少年更易沉迷网络。
耿德勤认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社会支持同样会导致青少年沉迷网络。“有实证研究表明父母和子女的矛盾、与母亲分离等因素,显著地与沉迷网络行为成正相关。相反,保护性措施,如子女与父母交流的质量,以及积极的青春期发展,能有效降低沉迷网络的风险。”
早干预早治疗,给予孩子足够关注
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中,游戏障碍被归入精神疾病的范畴。同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数据显示,全世界范围内青少年过度依赖网络的发病率是6%,我国的发病率已接近10%。
一旦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进而引发严重健康问题,该如何应对?卢健军提醒,要早干预、早治疗,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如有相关症状出现,家长要引导限定上网时间,并采用心理治疗、行为认知治疗、生物物理治疗、饮食治疗等综合干预方法。对于情况较严重,出现严重心理障碍的,应该在心理科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规范的药物治疗。
“现阶段主要的治疗方法有行为疗法和认知疗法。”杨奇伟表示,行为疗法是从条件反射理论衍生的治疗方法,对于治疗尤为有效。基于条件反射的规律,该方法通过网络情景和厌恶刺激反复结合,试图使患者达到对网络情景的厌恶,在患者减少上网行为时,治疗师要及时给予奖励,由此达到戒除行为与奖励之间的联结。而认知疗法主要适用于有一定自控能力的患者。该方法针对不同个体的知识体系、认知能力,通过科学事实或具体生动的案例,使患者认识到沉迷网络对个人身心的危害,从而建立更加健康、适应性的信念和认知。“从神经生理角度提高前额叶的抑制控制也成为近年的一个焦点。实时功能核磁共振神经反馈技术也被应用于治疗中,它可以控制患者的渴求,调节与抑制控制功能有关的脑区激活和相关行为表现。”
“一位13岁男孩,每天除了上课,都在玩游戏,情况持续了有半年。男孩的父母平时工作忙,对孩子疏于照顾,孩子的自律性又没那么高,时间久了,‘游戏上瘾’就发生了。沟通后,孩子每天逐渐缩短玩游戏时间,并请家长尽量多的陪伴孩子,周末带孩子去户外游玩。”耿德勤谈到曾经治疗的一个病例时表示,“经过大约半年的调整,家长反馈,孩子的情况有了明显改善。所以解决沉迷网络的问题,绝不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预防往往比治疗更为重要。”卢健军建议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上网行为,每天要有足够的时间与青少年进行现实交流,给予心理上的满足。同时在电脑及手机上可以设置管理模式,减少孩子受到网络上不当信息的影响。
杨奇伟认为,预防青少年沉迷网络,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方面,家长应着力构建和睦的亲子关系,及时与孩子真诚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帮助其解决现实中的困难;培养孩子除上网以外的其他爱好,丰富孩子的业余生活。学校方面,学校可以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设立心理健康热线,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和同伴压力,培养其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激发学生自我激励的力量,强化自我成长的内在动机。社会方面,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环境尤其是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加强对网络的信息监控和过滤。”
“青少年自身也要正确认识网络,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融入现实人际交往。当出现网络诱惑时,要及时抵制,提醒自己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倪端宇说。
《光明日报》( 2021年09月05日06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