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 奇异游戏 >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三百年前,东、西方惺惺相惜的两个皇帝:康熙与路易十四)

导读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文章列表:1、三百年前,东、西方惺惺相惜的两个皇帝:康熙与路易十四2、法国篇22: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兰西的少年天子下3、法国历史,路易十四在位72年,比康熙还多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文章列表: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三百年前,东、西方惺惺相惜的两个皇帝:康熙与路易十四)

三百年前,东、西方惺惺相惜的两个皇帝:康熙与路易十四

当西方科技发展时,东方有位君主对此颇有兴趣,还请了来华的传教士教授他相应的学科知识。因此,通过传教士的“中间人”作用,使得中西方文化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交流。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高寿皇帝,虽年幼登基却是深谙治国之道,平息内乱、拓展疆域,经过几十年的统治,使中国再次呈现出了繁盛生机。

而康熙也不是一个只读经史之人,他对于世界有着一种天然的好奇。当时,康熙和欧洲来的几位传教士接触后,觉得有些学科很有意思,比如:数学、物理和天文。因此,康熙任命传教士南怀仁为他的第一任数学老师。

康熙是个务实之人,他看到了自己的那些官员在历法较量中败给了汤若望,而要掌握这些知识学数学就是第一步。作为皇帝都能如此好学,这在这些传教士眼中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于是,他们赶紧写信给罗马教廷,让其再多派些传教士来中国,这里的皇帝实在太开明了。

这已经不是传教士第一次向欧洲介绍康熙皇帝,虽然信件内容在欧洲引起了极大反响,但真正有行动的只有法国的路易十四。也许,他们二人有着某些相似处,如:都是年少时就做了皇帝;对文化艺术的偏爱等等。更为关键的是,这二位都见证了国家在自己手里走向强盛。

当然,有一点是康熙没有的:路易十四之所以在当时被看作一个奇迹,因为他父母结婚后二十三年都没有子女,而路易十四本人的寿命,又比他的儿子和最大的孙子活得都要长,于是,路易十四的继位者,就到了他的重孙路易十五身上了。

可以说,路易十四本人对于中国文化有着不一样的情节,就在他人热衷于中国瓷器时,路易十四更加偏爱中国式样的家具,就连修筑的特里亚农宫(为其情妇蒙特斯潘夫人所建),模仿的都是中国建筑风格。当时,路易十四就决定派传教士访问中国,为此他还准备了不少礼物,当然都是康熙喜欢的,有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天文仪器,还有一些数学仪器等。

1685年3月3日,路易十四派出的六名使节正式出发,这一段旅程很是漫长,一直到1687年7月23日才抵达浙江宁波,其中的一名使节还被泰国国王留下了。第二年的2月7日,其他五人来到北京,准备觐见康熙。当时,康熙对于这些传教士的到访,表现出了莫大的欢喜。

康熙允许他们在中国自由传教,还让其中的张诚和白晋做了自己的科学顾问。他们不但向康熙讲解一些天文现象,甚至,还讲解到了人体解剖学,以至于,连康熙的疟疾就是使用了他们带来的金鸡纳霜治好的。1708年,张诚等人建议,用经纬度法来绘制地图。

当时,中俄边境有纷争,张诚就参与了谈判。在他看来,中国原有的绘图技术实在太落后了,非常不精准。于是,他用了10年的时间,在法国传教士和中国官员的齐心合作下,《皇舆全图》完成了,这在当时可是亚洲的最高水平。

在这期间,这些法国传教士和康熙的相处很是和谐,康熙的好学态度让这些传教士心生佩服,向路易十四汇报时,他们更是将康熙夸成了“是法国之外的另一位伟大人物”。

康熙在和这些传教士相处中,对欧洲的好感也是增加了不少,要求法国再多派些传教士来中国。有意思的是,白晋明明是路易十四派出的使节,康熙却任命他为中国特使。白晋返回法国,康熙也给路易十四准备了礼物,是300多卷中文书,那时全法国也不过23册汉文书籍。

此外,白晋自己还撰写了一本书《康熙帝传》。在这部书中,主要是描述他和康熙接触的种种事情,他说:“康熙不但关心西方的科学、西方的文化,更爱听他们谈及路易十四的伟大成就。”简而言之,这部书就是借着对康熙的褒奖赞誉自己的国王路易十四。

传教士当然也有自己的想法,他们需要国家财政的支持。路易十四收到礼物,在仔细听了康熙的一些事迹后很是高兴,决定再派传教士去往中国,还给了白晋1万法郎为康熙准备礼物。1699年,白晋带着15名耶稣会士再一次来到了中国。

后来,路易十四还写了一份亲笔信,可惜的是这封信没有发出,永远待在了宫廷密档里。康熙和路易十四,通过传教士做“媒介”相互“认识”了对方,虽然无缘会面但却并不妨碍中法交流,也使得中国文化在欧洲掀起了百年热潮。

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曾描述说:

“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

只是,康熙之后的子孙并没有继承康熙这份对科学的热爱,若不然怎会以悲惨的结局收场?回过头来看更早的王朝,鼎盛时期都有科技力量的支撑,不发展就落后,落后就注定挨打。

当然,不管是康熙皇帝还是路易十四,他们都是那个时代伟大的帝王,也只有这样的帝王才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交流,从而,促进本国的发展成就一片盛世。

参考资料:

【《清史稿·卷六·本纪六·圣祖一》、《大清圣祖仁皇实录》、《路易十四时代》、《欧洲大历史》】

法国篇22: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兰西的少年天子下

接上法国篇21: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兰西的少年天子(上)

路易十四在位72年,是法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国王,他让法国实行了绝对君主制。路易十四启用财政大臣柯尔伯,实行重商主义,为法国的扩张积累了第一桶金。自1662年起,法国投入巨资打造海军,建立了大型造船厂,锻造车间,修建海港等。

法国经过了十几年的健身,肌肉一串串的,跟肌肉一起膨胀的,还有他的野心。他想干嘛?当然是找人打架喽!路易十四带着法国人打了四场架,前两场小胜,后两场大输,把法国的霸主宝座也赔掉了。

(路易十四)

嫁妆战争

前面讲过,路易十四的老妈安妮太后是西班牙的公主,西班牙的国王是她的弟弟菲利普四世。西班牙的王后伊丽白是路易十三的妹妹,路易十四的姑姑。虽然是姻亲,政治利益却并不相同,欧洲的三十年战争,这两亲家互相抓花了脸,投石党运动背后的支持力量,就是西班牙。

战争结束后,两国和谈的条件之一,就是西班牙的公主玛丽娅嫁给路易十四,她俩是双重表兄妹,路易的舅舅变成了岳父,玛丽娅的姑姑变成了婆婆。西班牙打输了,自然嫁妆就要给得多,不仅割了几块地,还承诺给50万金埃居的陪嫁。

我百度了一下,这个数值相当于现在5000亿人民币,真是割地又赔款啊。艾玛,如果我是男人,老婆带来N套房子和5000亿嫁妆,我要乐疯啦!噢,天亮了,醒醒……

(西班牙公主玛丽亚、路易十四的王后)

西班牙打了30年的仗,也欠了一屁股债,就剩条花裤衩,嫁闺女的时候,地倒是割了,陪嫁的钱却迟迟拿不出来,碍于老丈人的面子,路易十四也不催。1665年9月,老丈人菲利普四世挂掉了,不满4岁的小舅子卡洛斯二世继任西班牙国王,法国的姐夫路易十四突然跳出来,向小舅子索要嫁妆。

小国王卡洛斯二世两手一摊,拿不出来,咋整?姐夫说,小屁孩,拿不出来是吧?好办,我也不为难你,那啥,西属尼德兰-比利时卢森堡一带,那块地儿风水不错,拿来抵债吧!看着凶神恶煞的姐夫,小屁孩卡洛斯二世吓尿了裤子。

(童年的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

1667年,路易十四御架亲征,占领了尼德兰好大一块地盘,还顺手牵羊拿走了弗朗什-孔泰(当时隶属西尼德兰)。隔壁的荷兰觉得法兰西这家伙有点危险,因为西尼德兰一直是法国和荷兰的缓冲区。现在法国人把缓冲区占领了,下一个岂不是轮到我荷兰?

(深蓝色:弗朗什-孔泰地区)

荷兰找到英国和瑞典,说法国这个家伙太坏了,咱们得合伙对付他,于是三个货组成了反法同盟,强迫路易十四归还了弗朗什-孔泰。虽然占领的其他要塞没有归还,但是路易十四心里很窝火,哪有吃进肚里的东西还掏一半出来?都怪那个臭荷兰,早就看你不顺眼了,刚好你块头最小,那就先收拾你吧。

法荷战争:

这次路易比较谨慎,他先收买了英国和瑞典,拆散了这个三角恋。1672年,路易十四率领12万大军入侵荷兰,一路上过关斩将、长驱直入,把荷兰摁地上摩擦。英国和瑞典也趁机混水摸鱼,荷兰被法国打了个措手不及,被揍得屁滚尿流,领土也被占去好大一块。

(法荷战争,黄色为西尼德兰)

旁边的丹麦、西班牙、奥地利不干了,又组成了反法同盟,法国按下葫芦浮起瓢,一个单挑一群。17世纪的法国比以前长进了很多,擅长打架的能人有一大群。比如军事天才蒂雷纳、之前带头挑事后来又改邪归正的孔代亲王路易二世,法军以少对多也不落下风。

(法荷战争油画)

荷兰国土大部分沦陷,法军兵临首都阿姆斯特丹,新生的荷兰共和国大难临头、危在旦夕,后来的荷兰人把1672年称为灾难年。那时候的荷兰刚刚独立不久,国内本来乱哄哄的,亡国在即,国内民众突然迸发出无穷的能量。他们共同推举奥兰治亲王威廉为荷兰执政,掘开海堤,大水漫灌,法军被迫撤退。

1679年,大家混战了几年,又决定议和了,法国小胜,拿到了心仪已久的弗朗什-孔泰地区,这地盘原本属于西班牙的,西班牙肯定输了。威廉亲王成功挽救了奥兰治家族,也挽救了荷兰,成为荷兰的“护国英雄”。

(荷兰执政:奥兰治亲王威廉)

大同盟战争:

1681年,贪吃的路易十四又看上了斯特拉斯堡,根据《凡尔登条约》,这块地儿原先是分给神圣罗马帝国的,后来新教做大,这里就变成了一个半独立的自由市,自由市最容易招人惦记。路易十四二话不说,直接据为己有了,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不干了,又拉着西班牙、荷兰、瑞典组成了更大的反法同盟。

本来呢,英国在海峡的另一边,看看热闹就好了,不过也该法国倒霉。荷兰的老大奥兰治亲王威廉,通过老婆继位,变成了英国国王威廉三世,于是英国毫不犹豫加入了反法同盟。

这一仗,前前后后打了十年,法国人打输了,虽然最终得到小小的斯特拉斯堡,却赔掉了海外殖民地北美地区的几块领地。

(大同盟战争油画)

路易十四躺在床上郁闷啊,怎么大家都合伙对付我,我人缘这么差么?不服哇!路易十四没想明白,其实他只是个成功的君王,治理国家很出色,但是带兵打仗就不是那么回事了。尤其是他的军事思维,只考虑怎么开启战争,从没想过如何收场,对可能面临的他国干涉基本不做准备。

由于路易十四在法国拥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因此他做的任何决定,诸侯们只有服从的份。大同盟战争的失败,路易十四没有反思,便匆匆开启了下一场战争。而这一次,他输得更惨了,法国从西欧霸主的王座上直接跌落。

王位继承战:

1700年,路易十四的小舅子、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挂掉了,由于没有后代,临死前他指定路易十四的孙子、后来的菲利普五世接任西班牙国王,前提条件是两国不能合并。

按照血缘关系来说,有资格继位的除了路易十四的孙子菲利普,还有巴伐利亚的约瑟夫,以及奥地利的查理大公。

哈布斯堡家族部分图谱如下,粉框内为三个竞争者。神罗皇帝后面的数字代表第几任,所有的女人都叫玛丽亚,只好也用数字区分。

(哈布斯堡家族部分图谱)

巴伐利亚的约瑟夫是神圣罗马皇帝利奥波德一世的外孙,奥地利的查理大公是利奥波德一世的第二个儿子。三个侯选人中,呼声最高的是奥地利的查理大公(也是后来的神圣罗马皇帝查理六世),但是卡洛斯二世偏偏立下遗嘱,把王位留给了法国的菲利普,查理大公不满意了。

他为啥不满意呢?因为路易十四的王后玛丽亚,娘家给她陪了巨额嫁妆,条件就是要她明确放弃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第二个原因,查理大公与卡洛斯二世同属哈布斯堡家族,他觉得王位理所当然要传给自家人,哪能传给外姓的波旁家。不可避免地,两边开始撕逼了。

(王位继承战油画)

奥地利的查理大公支持者阵容很豪华,有英国、荷兰、葡萄牙、普鲁士和萨伏依等;法国的阵营也不弱,支持者有西班牙、巴伐利亚、科隆等;巴伐利亚的约瑟夫提前挂掉了,后面没他啥事。

关于这个卡洛斯,我跟得你多说几句,艾玛,你嘴巴不要张那么大好吗?这是哈布斯堡家族在西班牙的最后一位国王,由于代代近亲联姻,这个家族的人越来越稀少,长得也奇形怪状。到1661年卡洛斯二世出生时,整个西班牙王室就剩他一个独苗苗了。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

结果这个近亲结婚的产物,体质非常虚弱,随时要挂掉的样子,又是智障又是癫痫,10岁才学会走路。他的相貌都称不上人类,下巴严重凸出,根本合不拢,还成天流着口水,吃东西困难。舌头垂在嘴外,硕大无比,缩都缩不进去,话也说不清楚。艾玛,想想都瘆得慌(后世留存的画像都美化过了)。

长得丑也就算了,要命的是卡洛斯二世还阳YW萎,他先后娶了两个姑娘,跟两个老婆捣鼓了二十多年,啥也没捣鼓出来。他前面四个哥哥都夭折了,他勉强活了38岁才挂掉,已经是奇迹了。后来的尸检也表明,卡洛斯二世只有萎缩的睾GW丸,毫无性能力。

(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

孙子成了西班牙国王,法国占了大便宜,三面被哈布斯堡包围的困境解除了。可路易十四又开始不老实了,两国不能合并的遗言算个屁呀,一阵风就吹过去了。奥地利的查理大公本来就憋着气呢,当然不愿意看到法西合并啊,西班牙那么大块头,两家合并那实力可不得了了。

不愿意咋整?那就撕逼呗!于是,原先那帮宿敌们,又撕了13年。最后大家都打不动了,算了,西班牙国王还是你波旁家的,只要不合并就行了。这一战,被称为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法国输掉了大部分家当,西欧霸主梦碎,而他的海上邻居英国,升起了日不落的太阳。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

嗯,貌似法国赢了。不对啊,法国赢了么?西班牙的王位,本来就给了波旁家,合着打了十几年,到头来维持原状?法国为了这个原本就属于自己的王位,搭上了大量身家:

南美的殖民地归了英国,直布罗陀海峡归了英国,北美哈德逊湾开放给英国人随便用;又割地给荷兰和奥地利,以前属于西班牙的尼德兰、意大利大部分,都还给了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法国撤军了。1714年,持续13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结束。

(直布罗陀海峡)

艾玛,这是搞什么鬼?路易十四疯了么?估摸着他晚年犯糊涂了。王位继承战结束的第二年,77岁的路易十四挂掉了,财政大臣柯尔伯积累起来的财富,被这四场战争挥霍殆尽。路易十四眼睛一闭,法国又欠下一屁股债,他的挥霍无度,为他的曾孙路易十五留下了沉重的债务。

跟路易十四同时在位的,是咱家的康熙爷,还有隔壁俄国的彼得大帝,巧的是这三位不仅经历类似,还都属于在职时间超长的老干部,也都功绩斐然,史上称他们为“三日并出”。可惜的是,路易十四和彼得大帝眼光更为长远,因此两国先后成为欧洲列强。

那个年代的欧洲人已经发现了流光溢彩的东方,和那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而咱家的康熙爷,自诩天朝上国,即使收到路易十四的来信,也不以为然,白白错过了睁眼看世界的机会。他无论如何料不到,短短的两个世纪后,那些不开化的西方蛮夷,将给这个民族带来怎样的深重苦难。

(路易十四写给康熙的信)

路易十四是法国辉煌的象征,尽管晚年的决策不妥,但他早年对国家的治理卓有成效,为法国称霸西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功劳不可抹杀。这样一位国王,他的私人生活也十分精彩,具体内容我们将在下集展现。

下期预告:太阳王路易十四——法兰西的花儿朵朵开

法国历史,路易十四在位72年,比康熙还多11年,拿破仑两次上位

法国历史悠久,公元前1000年,西欧最古老的土著居民凯尔特人迁徙到法国境内,公元前500年,凯尔特人已经发展成为法国的主要居民。古罗马人将法国称为高卢。公元前2世纪,罗马人入侵高卢,公元前51年,凯撒大帝征服了高卢全境。公元5世纪,日耳曼人的分支西哥特人和勃艮第人相继入侵高卢,并在此建立王国。

486年,法兰克人征服高卢北部,定都巴黎,建立法兰克王国。公元6世纪,法兰克征服高卢南部,基本统一了今法国的领土,并将高卢改名为法兰克。751年丕平三世继位,建立加洛林王朝。754年丕平征服意大利,并将梵蒂冈等地赠送给罗马教皇建立教皇国,史称丕平献土。

768年,丕平之子查理曼继位,不断向四周出征,800年查理曼征服了整个西欧,并在罗马由教皇加冕为皇帝,史称查理曼大帝。843年法兰克王国分裂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其中西法兰克王国演变为现在的法国。

1589年波旁王朝开始统治法国。1661年路易十四开始亲政后,法国专制王权进入极盛时期,路易十四5岁即位,在位时间长达72年,也是欧洲历史上在位时间最久的君主。

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1792年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波旁王朝被推翻。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掌握大权,开始独裁统治。1804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1814年拿破仑侵俄战争失败,反法联军攻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法兰西第一帝国灭亡,波旁王朝复辟。1815年拿破仑返回巴黎复位,史称百日王朝。滑铁卢战役拿破仑战败,这也是拿破仑的最后一战。拿破仑被流放到遥远的圣赫勒拿岛。

1830年七月革命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法国开始兴起工业革命。1848年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建立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年拿破仑的侄子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二帝国。1870年普法战争,法国失败,巴黎人民推翻了拿破仑三世,建立法兰西第三共和国。1940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被德国入侵垮台,德国在此建立傀儡政权——维希法国,1945年德国投降后,建立法兰西第四共和国。1959年,戴高乐总统就职,开始法兰西第五共和国时期,就是现在的法国。这就是法国的历史。

路易十四究竟有多臭?10米开外臭气熏天让人作呕,他为何不洗澡?

每一个国家因为所经历的事件不同,所走的建设路线自然也是不一样的。西方国家的人们从一开始,就一直在寻求精神与身体上的自由与解放,他们性格中带有好战的因素,所以在中世纪初,每个国家都在奋力的去建立殖民地。

战争的残酷是可想而知的,战场上很多青年人失去了生命,一些普通百姓也因此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家园,最终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国内的经济发展缓慢,而且环境与治安也都相当的差,可以说统治者是用强制的打压手段,满足了自己的私欲。

一、不爱洗澡的国王

自古帝王手中就有较高的权利,他在社会上受到了众人的尊敬,而且生活相比于普通人,也更加的富足。不愁吃穿,有时还能够尽情地去享乐,在很多人的心中,国王的生活是特别滋润的,但在历史上却有一个以脚臭闻名的国王,他就是路易十四。

据史料记载路易十四,几乎终身都不洗澡,身上的味道那就可想而知了。相传他的脚臭味10米开外都能够闻到,这时很多人都会质疑,为何作为一国的帝王,他会不洗澡呢?难道是因为懒惰吗?其实不然,当时的西方国家严重缺水,整个国家的人民几乎都是不洗澡的。

路易十四出生于1638年,他可谓是在众人的期待之下出生的。他的父亲是一国的君王,但是成婚多年,后宫美女无数,却并没有生下儿子。直到中年时期,才终于盼来了路易十四这个长子,大家自然而然对他都是十分看重的。

路易十四从小就接触到了最好的教育,他可谓是文才武略样样精通。刚刚5岁的时候,他就登上了王位,当时的他什么都不懂,还在不断地学习阶段,但他并没有让大家失望,通过多年的蜕变,路易十四成为了很出色的君主。

路易十四在位的时间高达72年,是当时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他在政治领域彰显出了出众的才能,还做到了让自己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样样精通。他特别的有能力,在他的带领之下,法兰西帝国成为了当时欧洲最强大的一个国家。

他常年征战,被大家称之为好战分子,他有冲劲又有谋略,很快便得到了人民的认可。在他统治的期间,法兰西的军事能力和经济发展迅速,路易十四也被人们称之为太阳王。只不过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路易十四在晚年的一些错误决定,导致法兰西的局势动乱不堪。

二、洗澡很奢侈

这样一位伟大的君主,为何会不注意个人卫生呢?其实这也是受当时国家环境的影响,欧洲人都不爱洗澡。据史料统计,很多西方国家的群众,在当时一年也许只洗一次澡,很多人甚至几年才洗一次。

现在这样说也许大家觉得很难以置信,但这也是当时的普遍现象,大家从小就是这样过来的,所以也就慢慢习惯了。其实并不是因为他们不想洗洗,而是因为没有洗澡的设施。在17世纪欧洲国家的建造设施还没有那么健全,很多房屋都是比较落后的。

由于没有下水管道,他们无法将水源引进房屋之中,想要洗澡只能自己到遥远的河边去打水,在洗完澡之后,脏水还要自己一点点地倒出去,这就让人觉得特别的不方便,而且洗澡不可能用凉水,当时的铁锅属于罕见器皿,想要大量的烧水并不容易。

对于一些内陆城市的居民来说,他们甚至要通过买卖的方式来获得水源。由于交通并不发达,所以水资源的价格自然是很贵的,对于一些普通百姓来说,洗一次澡相当的奢侈,这样的费用是他们无法承受的。在这样的前提下,很多人也就选择了不洗澡。

由于建筑物的排水系统设置的不完善,当时各地的生活环境,也是十分恶劣的。很多家庭甚至都没有厕所,他们需要到街上的公共厕所去方便,可由于没有下水道,很多污秽之物,会被长期堆积,那气味就可想而知了。

试想一下在炎热的夏天大家都不洗澡,在繁华的城市中,每个人都像是一个行走的异味体,那种臭味真的让人离着老远都不舒服。就算是贵族也没有很好地去解决这一问题,只能随波逐流了。

三、受疾病和宗教的影响

他们不洗澡的另一个原因,还有就是当时瘟疫频发。由于生活环境的恶劣细菌滋生,自然而然也就出现了很多的病症。由于医疗条件的落后,很多病都成为了当时的绝症。在一些地区出现了黑死病,它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医生认为洗澡可能会扩大传染。

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无论生活环境多么的恶劣,大家还是都希望自己能够保存生命,这样才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去享受人生。路易十四作为君主,他当然是很享受自己所打下来的江山的,他的母亲就是因为黑死病去世的,所以他很忌讳洗澡。

还有一点就是路易十四是天主教徒,受宗教思想的影响,他们认为洗澡是灵魂堕落的一种表现,将身体清洗得太过于干净,是对上帝的一种亵渎,所以路易十四也谨遵教规,一生并没有洗过几次澡。

据记载路易十四在位期间,当地的香水销售量,和产量是很可观的。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贵族们,为了掩盖身上难闻的气味,都会在身上狂喷香水。不过身上散发着臭味,又加入了一些香水的味道,这种混合的气味,相信也不会好闻多少。

四、总结

只能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大家也都彰显出了不同的生活习惯。路易十四的种种生活,让人觉得特别的荒唐,但细细分析过之后又会发现,这其中是有很多原因的,所以这些行为也能够得到理解,真的很庆幸,我们生在了这个文明又和谐的社会。

一件事有利就一定有弊,虽然当时人们不爱洗澡,衍生出了许多的疾病,但是却促进了香水的销量。当时的法国成为了一个香水大国,正是因为有那一时期做基础,现在法国的香水,依旧是举世闻名的,这也算是推进了该地经济的发展。

她12岁被遗弃,年纪轻轻就守寡,48岁成为路易十四最爱的女人

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生而不幸,却能拥有在坚持中华丽逆袭的结局了。所谓人生奇迹,往往就是这样,很多时候你都觉得看不到希望了,可某个转角处,偏偏就迎来一个大逆转。就如同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女主角一样,她恐怕在人生最悲苦的开始,永远也无法想象自己的结局会如此传奇。

从小命运坎坷,嫁个男人大自己25岁,却又早早成了寡妇,为夫还债

这个女主角就是法国知名人物:曼特农夫人。说起她的人生,竟然是在监狱里出生的,是不是有点苦菜花的感觉?为什么会这样呢?那就要从她的父亲开始说起了。

曼特农夫人的父亲奥比涅先生,一直是个无所事事的人,为了生存,他多次被关进监狱。后来竟然被监狱总管的女儿看中,两个人就在监狱里生下了曼特农夫人。当然,当时她的名字还不是曼特农夫人,而是弗朗索瓦斯·奥比涅。

一直到弗朗索瓦丝九岁的时候,她的父亲才获得自由,一家人来到了美洲求生。这时她已经又拥有了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一家人过得非常苦。可就在这个时候,她的父亲竟然去世了,真是雪上加霜。

这样的苦日子勉强过了三年,弗朗索瓦丝的母亲带着她们回到法国。但因为身无分文,她们只好乞讨为生。就算这样,弗朗索瓦丝也没在家里呆多久,因为她的母亲最终选择了将她送进修道院。

在修道院的日子虽然很苦,但弗朗索瓦丝总算学了一些知识,这于她是后半生逆转的重要条件。两年后,弗朗索瓦斯认识了当时一个混迹于上层社会的滑稽诗人:保罗·斯卡龙。这个人有才华是真的,但很穷,很难看,甚至生活难以处理也是真的。

不仅如此,斯卡龙比弗朗索瓦丝大了25岁。至于弗朗索瓦丝为什么会选择接受斯卡龙,其实也是无可奈何,她慢慢长大了,不可能一直呆在修道院里。而且,她没有嫁妆,想要嫁人也困难。所以,她最后选择了嫁给这个滑稽诗人,从而走进了改变命运的关键一步。

婚后的弗朗索瓦丝也没改变贫穷的人生现状,只不过因为斯卡龙有一个沙龙,经常与当地贵妇们来往,于是她有了改变自己交际圈的机会。

为了让这些贵妇们接受自己,弗朗索瓦丝没少给别人跑腿,干零活。不过,这对她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借着丈夫与贵妇们的沙龙,她有机会读到更多的书,从而充实了自己的大脑。

可是让她没想到的是,丈夫没过多久便去世了,这一年弗朗索瓦丝只有25岁。一夜之间,她不但成了寡妇,而且还要面对丈夫生前留下的一大笔外债。最终,她只能将家产变卖,给丈夫还上未了之债。但她保留了沙龙,这让她可以有一个糊口的营生。

本是为国王养私生子,结果得以入住王宫,从而摇身成就显赫人生

而就在费朗索瓦丝成为年轻寡妇的时候,小她两岁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四更挥霍着自己的人生。因为他得不到主教大人的信任,根本没有实权,如同一个傀儡。哪怕是婚姻,路易十四也不能娶自己喜欢的姑娘,而是娶了西班牙的一个公主。

为此,路易十四极为不满,所以他一直在外面流连,拥有多个情妇。蒙特斯潘夫人作为当时的贵族、漂亮女人,利用自己的手段干掉了路易十四维持多年的情人拉瓦莉埃。

据说路易十四与拉瓦莉埃生有四个孩子,可见他们之间的关系有多亲密。但蒙特斯潘夫人就是这么厉害,很快便取代了拉瓦莉埃,甚至经常让她为自己化妆、美发,从而与路易十四约会。

在这样的盛宠之下,蒙特斯潘夫人很快就为路易十四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当然,只能是私生子的身份,他必须不能为外界所知。于是蒙特斯潘夫人想到了弗朗索瓦丝,这个年轻、有才华、又低调的寡妇。

也就是说,直到这个时候,弗朗索瓦丝才与路易十四产生关联。而且路易十四第一次见到她时,第一印象并不好,因为当时弗朗索瓦丝的身份,穿着极为暗淡,就是一袭黑衣。

结果,路易十四曾这样对蒙特斯潘夫人说:"我可不喜欢这个黑蝙蝠一样的人。"

不过,蒙特斯潘夫人认为,只要是不被路易十四喜欢的女性,于她就是朋友。所以,她将孩子交给了弗朗索瓦丝抚养。最主要的是,她将这个孩子照顾得非常好,这让路易十四非常满意。

后来路易十四开始对外承认自己的所有私生子,于是弗朗索瓦丝凭借孩子家庭老师的身份,一起入住到了王宫。而这时蒙特斯潘夫人却因为利用巫术夺取国王宠爱而案发,被路易十四扔到了一边。

也就在这个时候,弗朗索瓦丝成为路易十四眼中最有魅力的女性:有思想、低调、有爱心、善良……所以,他有事没事便会与这个寡妇聊天,畅谈。

随着他与这位寡妇感情的日渐加深,特别赐给弗朗索瓦丝一个城堡,即曼特农城堡,还赐她为候爵。至此,曼特农夫人"诞生"了。

不过,曼特农夫人并没有专宠,她甚至劝和了国王与王后僵持多年的夫妻关系。只不过,路易十四与王后关系和缓持续了三年,王后病逝。这似乎刺激了路易十四,他竟然向曼特农夫人求婚了,他说:年轻时不能与自己喜欢的女人结婚,现在就按着心意去做吧。

只可惜,因为曼特农夫人的身份问题,他们的婚姻根本得不到王室的认可,所以他们是悄悄结婚的。婚后的曼特农夫人一直是路易十四尊重的王后,再也没有养情妇。一直到路易十四去世,他们相守了三十年,始终过得甜甜蜜蜜。

估计很多人都想不通,为什么路易十四会在中年娶了这样一个寡妇,而且专一又多情。但我们从曼特农夫人的身上,似乎很容易读到一个优点:温婉、安静。

作为国王,路易十四身边的女人总是明争暗斗,唯有这个女人如同遗世独立般站在不远处看着他。正是这种品质上的优势,曼特农夫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悲凉人生,这是何等的不易。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