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会吃到辣椒的诗人(辣椒简史:明末由海路传入中国,最早在贵州广 为流传)
有机会吃到辣椒的诗人文章列表:
- 1、辣椒简史:明末由海路传入中国,最早在贵州广 为流传
- 2、在快手写诗的五旬农妇:用诗句为生活开个透气孔
- 3、汪曾祺:口味
- 4、成都八大怪有多怪?到处摆起麻将赛,辣椒下饭人人爱
- 5、不看楚辞,你都不知道屈原他们吃得有多好
辣椒简史:明末由海路传入中国,最早在贵州广 为流传
近些年学者才发现,贵州其实才是中国最早普遍吃辣椒的地区。康熙朝贵州就已经有大面积吃辣的记载,乾隆时代基本就普及了。为什么呢?因为贵州的食盐价格非常高。
今天但凡提及川菜,想必多数人的脑内直觉都是:辣,辣椒的辣。
可是要知道,川菜和辣椒的渊源,远没有我们如今看来的那般紧密——
实际上,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川菜,吃辣椒的年头仅区区三、四百年而已。辣椒真正传入中国,也就是明末年间的事情。
那么,你是否也好奇:没有辣椒之前的川菜,究竟长成什么样?
我们心目中总是“无辣不欢”的川蜀人民,在辣椒传入之前,难道就不好辛辣这一口了吗?
川蜀人民的“重口味”其实由来已久,早在辣椒成为川菜的主力军之前,他们就已经发掘出多样辛辣口味的调料用以解馋。
当然,我们并不能因此轻易忽略辣椒这一味食材。毕竟,一颗小小的辣椒背后,其实代表了食物全球史最为亮眼的一幕。
哦对了,今天爱吃辣的朋友们,千万记得感谢一个人,那就是哥伦布。
1.四百年前的川菜,真的没有辣椒
辣椒在明代晚期传入中国,大致是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具体年代已经很难说清,确实的传播路线也尚在讨论中。
但可以肯定的是,有从海路传来的,先到达浙江、福建沿海,再进入内地。早期中文文献里记载的辣椒大部分都是浙江人写的。
此外也可能有陆路,比如东北地区的辣椒可能是从朝鲜半岛传过来的,不过朝鲜半岛的辣椒当然还是由海路传来的。
辣椒如果最先传到浙江的话,那么最可能的路线是宁波,因为在明代中后期,在宁波有很多葡萄牙人从事海洋贸易。
在宁波外海有一个双屿港,现在叫六横岛,从1520年代开始,葡萄牙人就在这里建立了贸易基地,后来日本人、琉球人也加入进来,此后的几十年中都是整个东亚最繁荣的港口,江南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还有外洋的香料和奢侈品都在这里交易,有学者称这个小岛是16世纪的上海,辣椒从这里输入中国是很有可能的。
除了浙江这条线,华南沿海也从南洋输入了辣椒。台湾的辣椒是荷兰人带来的,台湾人叫它“番姜”,意思是洋人的生姜(顺便说,辣椒在中国有40多种名字)。还有一种比较圆的辣椒,说是来自“咬留吧”,“咬留吧”是什么?就是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
中国最早的记载辣椒的文献说它名叫“番椒”,长得像秃笔头,“味辣色红,甚可观”——味道很辣,颜色很红,看上去很漂亮——所以归在观赏花卉里。这本书出版于1591年,离哥伦布发现辣椒正好一百年。
汤显祖的《牡丹亭》里曾经列举了38种花名,其中就有辣椒花,这是中文里第一次出现辣椒这个词。汤显祖曾经被贬到广东徐闻,去过珠三角,去过海南,跟外国商人聊过天,他还在浙江做过官,他很有可能是比较早接触到辣椒这个“洋玩意儿”的。
那么,在辣椒传入之前,中国人就不吃辣了吗?也不是。
中国也有自己的辛辣味调料,包括生姜、花椒、芥末、大蒜和茱萸等等,汉代以后又引入了胡椒,这都是重口味的调料。特别是花椒,用得很普遍,宋元时代的饮食中有不少都用到花椒,全国各地都用。
那时候的川菜虽然没有辣椒,但是花椒早就在用了,因为四川是花椒最重要的产地,明代的宫廷一年要从四川采买将近8000斤的花椒,这个数量是相当惊人的。
四川这个地方,口味很早就很重,不过究竟喜欢什么重口味,不同时代似乎还不一样。
西汉扬雄写的《蜀都赋》,说蜀地人做菜,调和五味之后还要“和以甘甜”,似乎是说什么都要加点甜味;三国时候有人给魏文帝曹丕报告,说蜀地的猪、鸡等等都没有什么味道,所以做菜都要放饴糖或者蜂蜜,看来那时候的四川人其实爱吃甜。
不过只过了一百年,到了公元四世纪记述古代西南地方状况的《华阳国志》这本书里,就说蜀人“尚滋味,好辛香”,口味就变了。
2.在辣椒传入之前,重口味四川人靠什么解馋?
不过那时候所说的“辛辣”,和辣椒的味道还不太一样,主要还是花椒之类。
只不过早期中国普遍爱吃花椒,连花椒叶都用来做茶、做菜,后来吃花椒的地方越来越少,只有四川还保留着这样的饮食习惯。川菜的特征,就是外来的辣椒遇到本地的花椒,撞出来的麻辣。
除了花椒之外,据北宋的四川地方官记载,本地人喝肉羹的时候,投进去一两粒茱萸,就可以“香满盂盏”。
这里的茱萸,是指茱萸之中的“食茱萸”,四川人叫做艾子,有时会把它煎成膏,用作牛羊肉的搭配。《本草纲目》里说,还可以“捣滤取汁,入石灰搅成”,叫做艾油或者辣米油,“入食物中用”,跟后来的辣油差不多。
有一段时间,四川人好像特别爱吃生蒜,南宋诗人范成大写了一首诗,题目里就说“巴蜀人好食生蒜,臭不可近”,可能也是为了求其辛辣。
古人吃辣的手段其实并不少。用芥末加点醋腌制黄瓜,做成芥辣瓜,这是记在宋代的菜谱《吴氏中馈录》里的,听起来清凉爽口。
至于老姜、胡椒、生葱、韭菜,以及地方性的木姜子油等等,也都各显神通。不过,在辣椒大驾光临之后,这些食材就逐渐变成风味性的辅助,提供辣味的职能逐渐让位于辣椒了。
但是,辣椒传入和普遍吃辣还是两码事。
3.最早吃辣椒,其实是为了代替盐?
虽然辣椒传入中国三百多年,但是湖南地区广泛吃辣要到清代嘉庆年间,从南向北逐渐普及,到现在满打满算200年。四川还要再稍微晚一点,咸丰、同治年间才普及,200年都不到,以辣闻名的川菜其实是到清末才形成的。
不过,这两个地方还不是中国最早普遍吃辣的地区。
近些年学者才发现,贵州其实才是中国最早普遍吃辣椒的地区。
康熙朝贵州就已经有大面积吃辣的记载,乾隆时代基本就普及了。为什么呢?因为贵州的食盐价格非常高。
贵州不产盐,只能从四川买盐,路又非常难走,所以往往很贵,甚至有钱也买不到。清代贵州好多地方的地方志都说,这个地方的人吃辣椒是为了替代盐。
辣椒能代替盐,也和它本身的特点有关。
辣椒和前面讲的玉米、红薯、土豆这些美洲作物,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便宜。
便宜的原因是容易种植又高产;便宜的结果是惠及下层人民。
穷苦人家随便种几棵辣椒,就能提供足够的味觉刺激,辣椒虽然不能补充盐里的钠离子,但它含有很高的维生素C,而且还能当药物使用。
中国最能吃辣的地方在西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跟这些地区穷苦情况多、交通不便、盐价贵有直接的关系。
所以美洲作物的普及不仅是增加了食物的选择的问题,实际上对于社会结构也有深刻的影响。
这在全世界都一样,就像最早一批吃辣椒的欧洲人,也是买不起胡椒的穷人。
比如说川菜,美食家唐振常专门写了一篇《川菜皆辣辩》,说川菜的主流其实是不辣的,特别是上层阶级正式请客,满桌没有一个辣菜,最多放两小碟辣酱,假如上了辣菜,“人以为失格”。
辣与不辣,有着阶层的区别。爱吃重口味、爱涮麻辣火锅的人,本来还是以买不起好肉的体力劳动者居多。
在历史上,饮食习惯的转换本来是常有的事。唐代的僧人义净到印度去,他说中国人“鱼菜多并生食”,我们吃鱼呀都是吃生的,但是印度人不吃生的,把什么都煮熟,再加调料,他觉得很奇怪。
今天中餐的特点反而是把什么都做熟,中国人如果到日本去,会觉得日本人太喜欢吃生的。
但是,要说五百年来对整个人类饮食习惯的转换发生最大影响的事件,那毫无疑问就是“哥伦布大交换”,在调味品方面则是辣椒,这种改变影响了全世界,当然也包括每一个中国人。
今天,川菜馆子遍布全国,“老干妈”能成国民女神,这背后都是——辣椒的全球史。
4.辣椒的全球流传,代表了食物全球史上最亮眼的一幕
辣椒,原产美洲,传到中国以后,先是叫番椒,台湾地区叫番姜,番字往往代表是海上传来,番茄也是。
辣椒到了日本叫唐辛子,意思是中国的很辣的东西,其实,辣椒传入日本比传入中国早不少,是葡萄牙人带过去的,不是中国人传过去的,日文里面这个“唐”字就有点像中文的“洋”,只要外面来的都叫“唐XX”。
朝鲜叫倭芥子,那是从日本传来的像芥末一样辣的东西;琉球却叫高丽胡椒,说是从朝鲜来的。反正都是外来的。
历史上,名字的转换其实非常常见,而且不一定叫“某某地方”的某样东西,就真的原产于这个地方,很多时候只代表一种外来的色彩。
辣椒跟小麦、苹果不一样,它不是欧亚大陆上的产物,是所谓新世界也就是美洲的出产。
辣椒的流传代表了食物全球史上最亮眼的一幕,那就是“哥伦布大交换”。
我们今天能吃到如此丰富又多种多样的食物,最大的功臣,就是“哥伦布大交换”。
“哥伦布大交换”这个概念,是美国历史学家克罗斯比提出来的。他在1972年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就叫《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的生物与文化影响》。
因为欧洲人发现了美洲,旧世界与新世界之间来往频繁,人口、物种、疾病和文化发生交换,人类生活的面貌从此就被改变了。
人类的饮食有两个共同的主题,一是能量,二是口味。
基本上,粮食和肉类提供能量,调料提供口味。调料种类越来越多,人的口味也越来越复杂。
在今天,除了人类生理所必须的盐之外,最普遍又廉价的调料,非辣椒莫属。
中国的川菜,韩国的泡菜,甚至印度的咖喱,都离不开辣椒。辣椒从南美洲的亚马逊热带雨林,通过漫漫长路,终于来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国。
5.“辣椒简史”
世界上最早吃辣椒的是生活在今天秘鲁的美洲土著——早在公元前6200年的秘鲁墓葬中,就发现了辣椒。
辣椒本来是亚马逊森林里面的一种浆果,和番茄有着共同的祖先。后来辣椒逐渐向北传播,在墨西哥被人类驯化。
玛雅人就培育了30种以上的辣椒,而阿兹特克人几乎所有的食物都是辣的,还用辣椒加玉米汁做成饮料,真是口味清奇。至今墨西哥菜都以酸辣口味而闻名。
美洲以外,第一批接触辣椒的人当然就是哥伦布和他的船队,连他们第一次见到辣椒的日期我们都知道:1492年11月4日。
哥伦布发现辣椒的时候,认为它是胡椒的一种,就是颜色红点,所以后来英文里称作pepper,就是胡椒的名字,这跟他把美洲土著叫做印度人,犯的错误一模一样。
这是语言史上非常有名的错误,不过反正已经错了五百多年,积非成是,大家也不想改了。
这个错误究竟是有意的还是无心的,其实很难说,因为哥伦布航行的目的之一就是直接跟东方贸易,而欧洲从东方购买的最重要的商品之一就是胡椒。
他有没有可能故意把辣椒说成胡椒,糊弄欧洲消费者呢?这我们就不知道了。
真要名实相副的话,辣椒还是叫chili更合适,chili这个词本身就是美洲土著的一族对辣椒的叫法。
当时哥伦布估计,一年可以运送50艘船的辣椒卖到欧洲去。这个数字呢,大体上就是当时欧洲的胡椒的消费量。
胡椒的价格,那时候相当于白银,有时候甚至直追黄金,哥伦布才不管什么黑胡椒红胡椒,这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辣椒由哥伦布的船队带回西班牙以后,不久就传到安特卫普,这是在今天的比利时,是欧洲重要的商业中心,几十年中就传遍了西欧和中欧。
辣椒在东方的传播也很快。
葡萄牙人把辣椒带到了印度,印度人接受得最快,发明了很多用辣椒做调料的菜式,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辣椒是印度的土产,到16世纪中期还有德国人管它叫印度胡椒。
大航海时代,海路传播发达,16世纪中期,日本、菲律宾,还有其他太平洋的岛国就都接触到了辣椒。
同时,辣椒在非洲也慢慢流行起来,到17世纪初,非洲的黑人普遍都爱吃辣椒,那时候黑奴被贩运到美洲,在船上,大家吃饭必备的调味料就是辣椒。
来自墨西哥的小小辣椒在全世界兜了这么一圈子,没想到辣椒进入北美已经到了17世纪,这时候距离哥伦布在加勒比海遇到辣椒已经200年了。
和美洲隔了个太平洋的中国,可能都比北美先吃上辣椒。
不得不说,人类这个物种有个有趣的地方,就是一有点聪明才智,首先就会体现在“吃”上。
反过来,吃什么、怎么弄到这些个吃的东西,实际上也反映了人类的文明进程。
在快手写诗的五旬农妇:用诗句为生活开个透气孔
在快手写诗的农妇:用诗句为生活开个透气孔
本报记者刘梦妮
韩仕梅的一天从清晨6点开始。起床后,她便赶去附近的一家工厂,给那里的工人做饭,一天三顿,还要打扫卫生,除了春节,全年无休,每月收入能有2800元。除此之外,12亩地的农活和各种家务几乎将她的生命填满。只有拿起手机写诗,或者与快手上的诗友网友交流,她才能得到片刻喘息。
“和树生活在一起不知有多苦,和墙生活在一起不知有多痛”“我吃了女人吃不了的苦,遭了女人遭不了的罪,我很无奈,每天还得面对朝起暮落”。在网上,她尽情倾吐对命运的不甘。
“万道山峦叠屏障,曲意伴随山泉行”“柳枝新装桃花香,鸳鸯戏水逐荷塘”。构思诗句时,她的目光不再局限于三点一线的工厂、农田、宅屋,而是越过河南农村的黄土,勾勒出更广阔世界里的美。
“虽是同床两相望,无言以对心寒凉”“为奴不问红尘事,泪已流干两鬓霜”。写诗时,她终于可以做一回真正的自己,倾诉内心的苦痛,而不是在现实生活中沉默着为一大家子操心的妻子、母亲、儿媳。
韩仕梅管自己写的东西叫“顺口溜”,说自己在“瞎编”。但她在快手上发布的100多首作品中,每一首下面,都有好几百个点赞与评论。
“心累化作一缕烟/飞向那高高的蓝天……阳光透过云朵/它告诉我/我被乌云遮的时候/也会奋力向前/给你带来一丝的温暖”。3月2日,受“为你读诗”平台邀请,韩仕梅用她带着浓厚河南口音的普通话,隔空为网友朗读自己的作品《心语》。有网友留言:“诗人的声音一出,眼睛就湿润了。生命的韧性与张力,让我不得不赞叹,不得不去热爱它。”
今年50岁的韩仕梅,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的一位普通农妇。如果不是在快手上写诗,表达自我做回自己,她生命的天空将一直和河南乡村的普通农妇一样。她甚至觉得更低矮,更压抑。采访中,聊起自己的人生与命运,她数次发出重重的叹息。
“没人能体会我一生的心情”
“如果我一直把书念下去,应该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吧”
韩仕梅毫不讳言自己对母亲的怨恨。
因为趴着出生,她被母亲认定为不孝之人,差点被溺死在尿桶里,是父亲和两个姐姐一起救下了她。2005年母亲去世,生病卧床的日子里,6个儿女中,韩仕梅照顾得最多。“恨归恨,毕竟还有养育之恩啊。”韩仕梅说。
但她对母亲的怨恨,并不是因为出生时的这场风波。“我这一辈子就是被她毁了啊。”读书时,韩仕梅的成绩很好,每次考试都是班里前几名,但初二念了一半,就在母亲的强迫下退学了。
这份隐痛一直深埋在韩仕梅心里,结婚后好长一段时间里,她常常做一个同样的梦,梦见自己继续读书,考上了大学。“后来老了,就不做这样的梦了。”
“如果我一直把书念下去,应该有机会成为一个真正的诗人吧。”很多年过去了,韩仕梅仍有深切的遗憾。
19岁那年,母亲收了3000元彩礼,强迫韩仕梅嫁给一个智力有轻微障碍的男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的河南农村,3000元可以说是一笔巨款了。韩仕梅不想嫁给那个“交流不成”的男人,她找各种理由拖了3年,也反抗了3年,还是没能拧得过母亲。出嫁换来的这笔钱,化成了娘家几间新瓦房,弟弟也因此说上了媳妇。
不只是她,她3个姐姐的婚姻,按她的话说,也是母亲“一手包办的”,也都收了金额不等的彩礼。
娶韩仕梅让丈夫家背负了巨额债务,那些年,要账的人络绎不绝,“有时一天要来3拨”。为了还账,韩仕梅种辣椒,进工厂打工,从早站到晚,一刻不歇,脚都站肿了。她甚至还和男人一起,修路打桩,一天要推100多车土,还扎过钢筋,截过钢筋,当时全村一共去了4个女人,只有韩仕梅一人坚持了下来。
“只要能挣钱,什么活我都愿意干。”苦和累也没能换来安逸的生活,结婚的彩礼钱还清了,又盖房子,盖房子的钱还清了,又盖楼房,再加上照顾一家老小,20多年里,韩仕梅很难有喘口气的时间。
丈夫不管事,家中里里外外都要韩仕梅操心。盖房需要的钢筋水泥,是她张罗购买;盖房需要的劳动力,是她去请;连找亲戚朋友借钱,也全是她出面。在工厂打工那几年,旺季常常需要加班,有一天韩仕梅忙到夜里12点才回到家,丈夫竟然一直等着她回来做晚饭。“他什么家务都不做,有一次我跟他吵架,赌气一个月不帮他洗衣服,他的衣服就真的一个月都没洗。”
连公公生病时,都是韩仕梅带着去医院,照顾他,丈夫即便跟着,也基本帮不上忙。“让他抱公公上下床,他都不大会抱,总抱得公公往下滑。”去年公公去世,葬礼也是韩仕梅一个人在操心张罗。
那些年丈夫还喜欢赌。韩仕梅印象很深刻,在上世纪90年代,丈夫曾一晚上输了180元,“常常是3个人赢他一个人的”。除了还家里本就欠下的债务,应付生活开支,韩仕梅还得替丈夫还赌债。
丈夫日常生活里的沉默也让韩仕梅绝望。“他不爱说话,不懂人,不疼人。”一天凌晨5点多,韩仕梅在快手上发了这样一条动态,“和树生活在一起不知有多苦,和墙生活在一起不知有多痛,没人能体会我一生的心情,欲哭无泪,欲言无词。”
最亲的人合力织就的“网”
母亲、丈夫、儿子,按理都应该是韩仕梅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但她大半生的苦又都与他们密切相关
更让韩仕梅心力交瘁的,是她的儿子。
韩仕梅有一儿一女,在这样的家庭生养两个孩子,她吃了很多苦。“我一直到孩子出生都在干活,大着肚子还跪在地里拔草。生女儿那天,早上见了红,我还去洗了衣服,晚上女儿就出生了。”
被迫退学的韩仕梅,对孩子们的学习非常重视。两个孩子在初中时,就被她送去七八十公里外的县城中学,那里的教学质量更好,但也意味着要花费更多的钱。儿子考上了郑州轻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曾是她的骄傲,没想到大学毕业后,想在大一点的公司找份工作,却每每因肺部的阴影受阻。韩仕梅回忆说,儿子三四个月时,肚子受风生过一场病,肺部的阴影就是那时留下的。大医院的医生都说了对健康没有影响,没想到竟成了找一份好工作的坎。
心灰意冷的儿子后来回到老家,韩仕梅在自己做饭的厂子里给他找了一份电工工作,想让他学个一技之长,但仅仅去了一个月零三天,儿子就不想干了。韩仕梅想起儿子的前途就发愁,采访中聊到这个话题时,她多次向记者感叹,“这大学是不是白念了?”“肺上的问题在,他是不是就没法找到好工作了?”
2020年11月24日,韩仕梅的快手上,罕见地有了喜悦的文字。她发了一张儿子婚礼现场的照片,并附了一首诗,“金枝玉叶一朵花,嫁入王家把家发。夫唱妇随把日过,明年生对龙凤娃”。在动态中,韩仕梅说,“2020年阴历九月十六是我儿子的大婚之日。半生的酸甜苦辣被这个喜庆的日子冲到九霄云外,心中只留下喜悦。”
那时的韩仕梅哪里知道,儿子婚姻接下来的走向,几乎压垮了她。
新娘很漂亮,是花了好多钱相了好些姑娘后,儿子才看中的,韩仕梅也很满意。为了儿子的婚事,韩仕梅前前后后花了30多万元,见面礼、订婚礼、媒人、彩礼、三金、婚礼,每一项都要钱,家里10万元存款拿出来,还找亲戚借了20多万元。
没想到婚礼刚举行两个多月,还没来得及去民政局领结婚证的小两口儿,就因为琐事吵嘴分开了,儿媳妇还去打掉了已经怀上的孩子。女方家退了23万元回来。但婚礼、媒人等已经花掉的10来万元,还是几乎把整个家都掏空了。
即便如此,韩仕梅也不敢太勉强儿子去跟女孩和好,她担心母亲对她婚姻包办造成的悲剧,在下一代重演。
至今,那条充满喜悦之情的动态仍在韩仕梅的快手上。在儿子与女孩分手后,仍有网友留言:“恭喜才女姐姐,祝贤侄新婚快乐,百年好合,早生贵子。”韩仕梅回复:“谢谢小妹的祝福。”
遭遇挫折的儿子最近去了广州,希望在大城市里寻找新的机会。据韩仕梅介绍,儿子已经准备去一家公司报到了。
母亲、丈夫、儿子,按理都应该是韩仕梅生命中最亲近的人,但她大半生的苦又都与他们密切相关,他们无意中合力织就的网,把韩仕梅困在其中。
诗句为她打开了“窗”
构思诗句的时候,她可以不再去想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如同让人窒息的生命空间被打开了一扇窗,她终于能在繁重的生活中探出头来透口气
“常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生活重压下的韩仕梅,只能在诗中得到一丝喘息。
韩仕梅上小学五年级时就能“凑出一首诗”,辍学后,她在娘家得空还能看会儿书。婚后,生活的压力扑面而来,她再没读过一页书。
2020年4月,韩仕梅用儿子淘汰的智能手机点开快手,看到有人写诗,她一边自己摸索着学习使用快手app,一边尝试着自己写了一首发上去。
“是谁心里空荡荡,是谁心里好凄凉,是谁脸颊泪两行,是谁总把事来扛……”这是韩仕梅发在快手上的第一首作品,她告诉记者,这首“顺口溜”,是当时自己内心的真实写照。
如今韩仕梅已经在快手上发布了上百首诗,她通常是从网友发的视频和照片中,获取写诗的灵感。她曾看着一张照片,就写了好几首关于春天的诗:“乌云遮月半边明,春遇细雨万物生。”“绿装谁人裁,风柔解冰封。助推千层浪,层层迎春风。”她看着一张夜幕时分的照片写:“碧空云如纱,丛林映彩霞。”她看着一张夕阳下的照片写:“月隐星更皎,风吹低眉梢。”她看着一张湖泊的照片写:“痴情换来晚风起,醉卧斜阳梦千回”……
韩仕梅也通过写诗,倾诉日常生活里周围人无法理解的心情:“往事成风梦依旧,海棠无语心泪流”“依栏独赏夕阳红,心空堪忧暗泣怜”“假如来生世上,奴愿真爱一场,懂我心赏我芳,互诉衷肠”……在诗歌这一小方天地中,她更像一个纯粹的女人,而不是生活在重压下没有自我的妻子、母亲、儿媳。
在她的每一首诗下面,通常会有好些快手诗友们回复的唱和之作,以及更多网友的点赞和评论。“构思新颖、巧妙”“喜欢你,写得真的很好,也给我带来了很多力量”“真的好棒!这么浪漫的内心,看到的世界一定也很美”……
对于韩仕梅来说,写诗本身就是纯粹的放松与快乐。构思诗句的时候,她可以不再去想生活中的种种烦恼。如同让人窒息的生命空间被打开了一扇窗,她终于能在繁重的生活中探出头来透口气。而在与网友和诗友们的交流中,与人对诗,被人称赞,也是她在现实生活中从未有过的快乐。
随着交流的人增多,有诗友主动发私信给韩仕梅,提出可以免费教她写诗,包括平仄、格律等。韩仕梅尝试过按热心诗友的要求写诗,但感觉拘束太多。“我的一生已经被束缚得那么厉害了,写诗就想自由一些,随意写写,随意分享。”
只是,在快手上写诗终究无法弥补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写诗时是可以忘了很多不开心,但一停下来就又会想起。”韩仕梅告诉记者,“现在也不是说日子过不下去,但家里那些事,想想就会掉眼泪。”
即便过去这些年有诸多不顺与困难,韩仕梅也有她的自尊与坚持。儿子上大学时,本来可以在村里开张贫困生的证明条子,这样能拿到5000元补助。韩仕梅跟儿子说:“算了,咱不要,家里又不是真穷得揭不开锅,钱我们可以自己挣。国家的钱要用到更贫困的人身上。”
希望孩子们能有不一样的人生
她从未想过要去更远的地方,她选择心甘情愿被束缚在家里,只希望孩子们能有不一样的人生
在韩仕梅看来,女儿是家里最懂事、最心疼她的一个。“她曾经对我说,妈,我都大了,以后你有啥事跟我说。再过几年我也可以挣钱了,你就不用那么累了。”
女儿也支持韩仕梅在快手上写诗,她鼓励韩仕梅,“妈妈,你可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只要你能开心。”女儿是家里唯一会去读妈妈诗的人,还曾很惊喜地对韩仕梅说,“妈妈,你真会写,这些句子我想都想不出来。”
韩仕梅的女儿如今在淅川县重点中学读高三,将来想当一名老师。韩仕梅告诉记者,无论女儿读书读到什么程度,她都会供,她永远不会忘记自己学业中断的痛苦,希望女儿能通过学习改变命运。
对于女儿将来的婚事,韩仕梅说,她要充分尊重女儿自己的意见,绝不会插手,也不会要求高额的彩礼,只要有这个程序就行。“我可不能走我妈那条路,害死人。”她说,“我是嫁女儿,又不是卖女儿。”
如今,已经成年的儿女看到妈妈一辈子这样辛苦,都支持她离婚,但她自己不忍心离开这个家。最近一年多,丈夫开始格外依赖她,“我有时晚上想去女儿房间睡觉,他都不让,就坐在女儿床边看着我,我睡半夜他就看半夜,一定要等我一起回房。”
“女人一定要找一个你爱的人再嫁,要不然这一辈子就瞎了。”韩仕梅曾在快手上发过这样的动态,但在她看来,丈夫有再多不好,也仍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就像个长不大的孩子一样,我真离开了,他也可怜”。自从2007年儿子去县城读中学,丈夫终于也不赌了,如今丈夫在韩仕梅做饭的工厂当工人。“赚的钱都会交给我”,韩仕梅说。
但丈夫仍然不管家里的事,也不大说话,更无法理解韩仕梅写的诗与她内心的痛苦。“晚上我们在一起也没话说,我自己写我的诗。”韩仕梅说。
韩仕梅决定就这样生活下去,“这是我亲手打拼下来的一个家,我不能亲手把它毁了。”除了18岁那年回过一次湖北保康的老家,她这辈子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南阳市,还是为了陪家人看病。但她也从未想过要去更远的地方,她选择心甘情愿被束缚在家里,只希望孩子们能有不一样的人生。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汪曾祺:口味
口 味
“口之于味有同嗜焉。”好吃的东西大家都爱吃。宴会上有烹大虾(是极新鲜的),大都剩不下。但是也不尽然。羊肉是很好吃的。“羊大为美”。中国吃羊肉的历史大概和这个民族的历史同样久远。中国羊肉的吃法很多,不能列举。我以为最好吃的是手把羊肉。维吾尔、哈萨克都有手把肉,但似以内蒙为最好。内蒙很多盟旗都说他们那里的羊肉不膻,因为羊吃了草原上的野葱,生前已经自己把膻味解了。我以为不膻固好,膻亦无妨。我曾在达茂旗吃过“羊贝子”,即白煮全羊。整只羊放在锅里只煮四十五分钟(为了照顾远来的汉人客人,多煮了十五分钟,他们自己吃,只煮半小时),各人用刀割取自己中意的部位,蘸一点作料(原来只备一碗盐水,近年有了较多的作料)吃。羊肉带生,一刀切下去,会汪出一点血,但是鲜嫩无比。内蒙人说,羊肉越煮越老,半熟的,才易消化,也能多吃。我几次到内蒙,吃羊肉吃得非常过瘾。同行有一位女同志,不但不吃,连闻都不能闻。一走进食堂,闻到羊肉气味就想吐。她只好每顿用开水泡饭,吃咸菜,真是苦煞。全国不吃羊肉的人,不在少数。
“鱼羊为鲜”,有一位老同志是获鹿县人,是回民,他倒是吃羊肉的,但是一生不解何所谓鲜。他的爱人是南京人,动辄说:“这个菜很鲜。”“他说:“什么叫‘鲜’?”我只知道什么东西吃着‘香’。”要解释什么是“鲜”,是苦难的。我的家乡以为最能代表鲜味的是虾子。虾子冬笋、虾子豆腐羹,很都鲜。虾子放得太多,就会“鲜得连眉毛都掉了”的。我有个小孙女,很爱吃我配料煮的龙须挂面。有一次我放了虾子,她尝了一口,说“有股什么味!”不吃。
中国不少省份的人都爱吃辣椒。云、贵、川、黔、湘、赣。延边朝鲜族也极能吃辣;人说吃辣椒爱上火。井冈山人说:“辣子冇补(没有营养),两头受苦。”我认识一个演员,他一天不吃辣椒,就会便秘!我认识一个干部,他每天在机关吃午饭,什么菜也不吃,只带一小饭盒油炸辣椒来,吃辣椒下饭,顿顿如此。此人真是个吃辣椒专家,全国各地的辣椒,都设法弄了来吃。据他的品评,认为土家族的最好。有一次他带了一饭盒来,让我尝尝,真是又辣又香。然而有人是不吃辣的。我曾随剧团到重庆体验生活。四川无菜不辣,有人实在受不了。有一个演员带了几个年轻的女演员去吃汤圆,一个唱老旦的演员进门就嚷嚷:“不要辣椒!”卖汤圆的白了她一眼:“汤圆没有放辣椒的!”
北方人爱吃生葱生蒜。山东人特爱吃葱,吃煎饼、锅盔,没有葱是不行的。有一个笑话:婆媳吵嘴,儿媳妇跳了井。儿子回来,婆婆说:“可了不得啦,你媳妇跳井啦!”儿子说:“不咋!”拿了一根葱在井口逛了一下,媳妇就上来了。山东大葱的确很好吃,葱白长至半尺,是甜的。江浙人不吃生葱蒜,做鱼肉时放葱,谓之“香葱”,实即北方的小葱,几根小葱,挽成一个疙瘩,叫做“葱结”。他们把大葱叫做“胡葱”,即做菜时也不大用。有一个著名女演员,不吃葱,她和大家一同去体验生活,菜都得给她单做。北方人吃炸酱面,必须有几瓣蒜。在长影拍片时,有一天我起晚了,早饭已经开过,我到厨房里和几位炊事员一块吃。那天吃的是炸油饼,他们吃油饼就蒜。我说,“吃油饼哪有就蒜的!”一个河南籍的炊事员说:“嘿!你试试!”果然,“另一个味儿”。我前几年回家乡,接连吃了几天鸡鸭鱼虾,吃腻了,我跟家里人说:“给我下一碗阳春面,弄一碟葱,两头蒜来。”家里人看我生吃葱,大为惊骇。
有些东西,本来不吃,吃吃也就习惯了。我曾经夸口,说我什么都吃,为此挨了两次捉弄。一次在家乡。我原来不吃芫荽(香菜),以为有臭虫味。一次,我家所开的中药铺请我去吃面,——那天是药王生日,铺中管事弄了一大碗凉拌芫荽,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我一咬牙吃了。从此,我就吃芫荽了。此来北地,每吃测羊肉,调料里总要撒上大量芫荽。一次在昆明。苦瓜,我原来也是不吃的,——没有吃过。我们家乡有苦瓜,叫做癞葡萄,是放在瓷盘里看着玩,不吃的。有一位诗人请我下小馆子,他要了三个菜:凉拌苦瓜、炒苦瓜、苦瓜汤。他说:“你不是什么都吃吗?”从此,我就吃苦瓜了。北京人原来是不吃苦瓜的,近年也学会吃了:不过他们用凉水连“拔”三次,基本上不苦了,哪还有什么意思!
有些东西,自己尽可不吃,但不要反对旁人吃。不要以为自己不吃的东西.谁吃,就是岂有此理。比如广东人吃蛇,吃龙虱;傣族人爱吃苦肠,即牛肠里没有完全消化的粪汁,蘸肉吃。这在广东人、傣族人.是没有什么奇怪的。他们爱吃,你管得着吗?不过有些东西,我也以为以不吃为宜.比如炒肉芽——腐肉所生之蛆。 总之,一个人的口味要宽一点、杂一点,“南甜北咸东辣西酸”,都去尝尝。对食物如此,对文化也应该这样。
成都八大怪有多怪?到处摆起麻将赛,辣椒下饭人人爱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没错,唐代大诗人杜甫流传千年的名作《春夜喜雨》所描写的城市,正是我们今天要提到的成都。成都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可你知道吗,成都也有让外地人觉得不可思议的地方。总结起来,就是“成都八大怪”。
第一怪:不泡茶馆把病害
成都人喜欢喝茶,天下闻名。作为茶馆的发源地,成都的茶馆数量之多,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目前,成都的茶馆数量有近1万家,是第二名重庆的3倍多。有人统计,每天约有20万成都人泡在茶馆里。
对于成都人来说,泡茶馆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件事情,宁可不吃饭,也要泡茶馆。但凡有三五几天不泡茶馆,整个人都是病恹恹的;只要去茶馆转一圈,人一下子就精神抖擞起来,好像活过来一样。
第二怪:成都妹儿惹人爱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天府之国”走出来的成都美女,个个长得水灵灵的,像玉一样温润,不论是身材还是长相,都好得不得了。
成都美女的性格温柔,可爱,小鸟依人,让你有“我见犹怜”的感觉。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她们没有脾气。当你惹到了她们的时候,她们一样让你“吃不了兜着走”。你忘了成都男人的外号“耙耳朵”?
第三怪:到处摆起麻将赛
成都的大街小巷有两多。一是茶馆多,二是麻将馆多。成都人在哪里?不是去茶馆的路上,就是去麻将馆的路上。
成都人玩麻将还经常玩出新花样。这些年,成都人开发了各种各样的麻将,什么温泉麻将,什么漂流麻将,什么火锅麻将,仿佛随时随地都能摆起麻将桌,打上几圈麻将。对了,如果你在飞机上听到麻将声音时,就晓得成都要到了。
第四怪:耙耳朵男美女爱
成都男人普遍怕老婆,以至于应运而生赫赫有名的“耙耳朵”文化。为什么叫“耙耳朵”呢?那是说男子结婚后,经常被老婆揪耳朵,连耳朵都“耙”(软)了。“耙耳朵”一词正是形容成都男子耳根软,怕老婆。
当然,男人怕老婆,正是疼爱老婆、尊重老婆的体现。毕竟,“下雨天打老婆,闲着也是闲着”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第五怪:撸串便宜又自在
又到周末了,约上三五知己好友,来到街头巷尾的串串小馆子,一边撸串,一边喝啤酒,天南地北的瞎吹。酒足饭饱结账,总共也就一两百块钱。随后,大家趁着月色,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惬意而充实的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成都是串串香的发明地,这是一种以竹签串上各种菜,将其放进滚烫的火锅中涮着吃的小吃,类似于火锅,人称“小火锅”。串串香因风味浓郁、菜品丰富、价格实在,深受大众青睐,流传到全国各地,其中流传到重庆后,变成了“麻辣串”。
第六怪:辣椒下饭人人爱
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是亚热带季风气候,雨水充沛,又临近高山雪原,河流纵横,常年潮湿。为了祛湿驱寒,很早的时候,四川人就将辣椒放在菜肴里,渐渐形成爱吃辣椒的习惯。其中,成都人又将辣椒吃出了新的境界。
这样说吧,走在成都的街头,你想找一个辣味的美食,是很容易的事情。可你要找一个不放辣椒的美食,可就难了。
第七怪:太阳出来堆到晒
前面说过,由于四川盆地的气候特征,成都常年雨雾蒙蒙的,很少见到艳阳天。这样的气候特征,使得成都人养成了在室内活动的习惯,泡茶馆和麻将馆,就是这种习惯的表现之一。
如果“老天爷”开眼,出了太阳,成都人就会如获至宝,成群结队地从屋里出来,一堆堆地一边“晒太阳”,一边“摆农门阵”。
第八怪:骑车上班比车快
千言万语,总而言之,成都这些年发展很快,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买小轿车的家庭越来越多,这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堵车。
成都的堵车虽然比不上北京、上海、广州这些一线城市“壮观”,但也非常让人伤脑筋,上下班高峰期间,一些重要节点经常发生堵车,一堵就是几个小时。这时候,骑车上班反而更快一些。
【参考资料:《成都八大怪》等】
不看楚辞,你都不知道屈原他们吃得有多好
夜读《楚辞》,我是真的惊住了。
我惊不为别的,只为屈原大诗人笔下流水一般的山珍海味,大部分是我见所未见,吃所未吃过的……
许多史学类文章形容在先秦时代,老百姓一天只能吃两顿饭,一顿在早上,一顿在下午。没有炒菜锅、高压锅、电饼铛,也缺少辣椒、洋葱、植物游等调味品,更没有大规模的养殖业与超市,人们能勉强混饱肚子就算不错了。可是,屈夫子愣是用他的生花妙笔,让我大半夜里活活看饿了……
屈夫子都写了啥好吃的呢?
来来来,让我列出清单给你们看!
“五谷六仞,设菰梁只。
(杂粮米饭堆得有几米高,菰米雕胡饭盛得满满)
【注】:古代把菰米称为雕胡米,属于六谷之一。虞世南《北堂书钞》引东汉刘梁《七举》中就有“菰梁之饭,入口丛流,送以熊蹢,咽以豹胎”字句。菰米饭因为口感不错,往往搭配熊掌、豹胎一同入口。
内鸧鸽鹄,味豺羹只。
(黄鹂肉、鸽子肉、天鹅肉搁在里边一起炖,顺便来一口狗肉汤)
【注】:唐代以前,人们把天鹅叫做“鹄”;“鸧”是黄鹂鸟;“鸽”是鸽子。“豺”在这里不是指豺狼,是指狗肉。
鲜蠵甘鸡,和楚酷只。
(还有新鲜的甲鱼与甜美的肥鸡同煮,再浇上一勺楚国特产的酸浆调调味)
【注】甲鱼在当时被列为餐桌上的珍馐,人人为得一口甲鱼汤而倍感体面。春秋时代的郑灵公就是少给了贵族公子宋一口甲鱼汤,害得自己的脑袋搬了家。甲鱼与鸡肉混在一起清炖之后,肉质鲜嫩酥烂,汤味滋醇浓郁,又名“龙凤烩”,也是现在餐桌上的“霸王别姬”。
醢豚苦狗,脍苴专只。
(加上猪肉酱和略带苦味的狗肉酱,配着切细的 大麻杆子随意吃)
【注】这个“苴”是大麻。放心,古代人所食用的大麻几乎不含四氢大麻酚。人吃了只是微微兴奋,不会出现损害神经的问题。《诗经》里记叙过先秦时代的人们吃大麻吃得是理直气壮。“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吴酸蒿蒌,不沾薄只。
(肉吃腻了换素菜,吴国芦蒿做成的酸菜,吃起来口味不浓也不淡)
【注】蒿蒌就是芦蒿。一种形似艾的野生植物。芦蒿清香扑鼻。地下长着长根,抽出的嫩茎剥去叶子后即可食用。苏东坡在《岐亭五首》大赞“久闻蒌蒿美,初见新芽赤”。春秋战国的吴国人喜欢把芦蒿做成酸菜,令人触目垂涎。
炙鸹烝凫,煔鹑敶只。
(烧烤乌鸦与清蒸野鸭,煮熟的鹌鹑供你随便拿)
【注】“鸹”是乌鸦。乌鸦在先秦时代被视为祥鸟。帝王国君都喜欢与乌鸦直接挂钩。比如商人的始祖叫“契”,其母曰简狄,她因为不小心吃了个乌鸦蛋,就神灵感孕生下了契;“凫”是野鸭子,以肉肥味鲜著称。“煔”在古代是水煮之意。“煔鹑”就是煮熟了的鹌鹑。
煎鰿膗雀,遽爽存只。
(再尝尝煎炸的鲫鱼,炖煨的山雀,多么爽口,多么齿颊留香)
四酎并孰,不涩嗌只。
(四重酿制的美酒要多醇香有多醇香,不涩口也没有刺激性)
吴醴白蘖,和楚沥只。”
(吴国的甜酒与曲蘖酿制都摆上,喝不爽再把楚国的清酒掺进去)
——以上出自屈原的《大招》
怎么样,看馋了没有?吃过上述美食三分之一类的同学请举手!
这还不算完。屈原大大在《招魂》篇里提到的“稻粢穱麦,挐黄粱些。大苦醎酸,辛甘行些。肥牛之腱,臑若芳些。和酸若苦,陈吴羹些。胹鳖炮羔,有柘浆些。鹄酸臇凫,煎鸿鸧些。露鸡臛蠵,厉而不爽些。粔籹蜜饵,有餦餭些。瑶浆蜜勺,实羽觞些。挫糟冻饮,酎清凉些。华酌既陈,有琼浆些……”你又领教了多少?
那些都是啥玩意?简单翻译了总结就是用大米、糯米、麦仁与黄粱米做成的“四宝饭”;烧得酥烂的牛蹄筋;酸咸微苦的蔬菜羹;炖甲鱼烤羊肉上面再抹一层清甜的甘蔗汁;醋溜天鹅肉、干锅野鸭子、油炸大雁与乳鸽;卤出的鸡肉与清炖的海龟肉;搀着蜂蜜做的糕饼与冰镇的糯米酒……让你吃得痛快、喝得尽兴。
你还敢说古代人生产力不发达、种植业、畜牧业没产业化没你吃得好吗?
如果你说屈原写的《招魂》和《大招》都是祭祀文章,里边的食物属于祭品,拿出来摆摆样子撑撑场面,不是随便给人吃的。那么你错了。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在食材方面的选择面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人们当时不缺肉吃,起码不缺猪肉吃。猪在古代被称为“豕”。汉字的“家”字,从“宀”从“豕”,本意是“陈豕于室,合家而祀”。所以养猪在商代就形成了风气。
除了养猪,当时的家家户户都养牛羊与狗。《墨子·天志》提到“四海之內,粒食之民,莫不牧牛羊,豢犬彘。”牛在古代是主要的农业劳动力,但是牛肉美味,东周时期的肉牛养殖业十分兴旺。郑国商人弦高曾赶着牛群远赴东周做生意 , 遇到准备偷袭郑国的秦军 , 爱国商人弦高立刻送上十二头牛犒劳秦军 , 秦军为此退兵 。孔子担任鲁国司寇期间,发现市场上有不法商人出售注水牛肉,还特意严惩过这些商人。牛肉后来被民间禁吃,是到了汉朝。
再谈狗肉,东周人吃狗肉蔚然成风,人们把狗肉与猪肉一视同仁,精细加工之后端上餐桌。那个刺杀秦始皇的荆轲,就是杀狗的屠户出身。加上狗肉比羊肉便宜,所谓“挂羊头卖狗肉”,就是说杀狗卖肉在古代是一项专门的职业。
先秦时代的人们除了不缺肉吃,他们对烹调技艺也有了讲究,对养生观念也有了提高。屈原笔下的楚国厨师尝试过蒸、炮、煎、臑、胹、煔、炙、脍等各种方式。蒸、煎就不用说了;炮是将羔羊、飞禽一类的动物宰杀之后直接用烂泥裹上烧烤(想象不出来的可以脑补“叫花鸡”);臑、胹是煮食物的方式;炙是用火烤肉的方式;脍是将肉细切成丝。
在调味方面,屈原笔下的楚国人非常重视五味调和。往往根据食材选用苦与辣、咸与酸、酸与甜等搭配方式,标准是“厉而不爽”,即味道鲜美浓郁,又保持原汁原味。楚国的五味提取非常有意思,酸非酿醋,而是来自梅子;辣靠花椒、生姜;苦靠豆豉与胆汁;咸是用盐或肉酱;甜是来自饴糖或蜂蜜。
除了肉食,屈原的《楚辞》中极其注意营养搭配。比如他文字里没少出现杂粮饭,那是把各种谷物混在一起蒸熟的主食,不仅营养丰富,颜色也十分诱人。另外屈原懂得了中药入菜的讲究。在他笔下,与中药相关的植物有19首,其中植物类药物多达50多种。 比如《离骚》里提到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表面上似乎是屈原穷窘到了餐花饮露,不食人间烟火。实际是他用木兰花泡茶,用秋菊花做菜。
木兰花又名“辛夷花”,花瓣厚实具有肉感,别说泡茶,就是拿来拌面油炸也是一道美味。何况它 性温、味辛,具有散风寒的功效。屈原用木兰花泡茶,能预防或治疗感冒和鼻炎。再谈凉拌菊花菜在古代是很常见的菜肴。早在西周时代,《礼记·月令》就提到“季秋之月,鞠有黄华”。在先秦时代,菊花被人们当做饮食菜用的现象屡见不鲜。秦代咸阳就出现过大规模的菊花交易市场。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也提到了“菊服之轻身耐老”的药用功能。
由此可见,限制当代人对古人饮食想象力的并非贫穷,永远是知识面与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