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奇异游戏 >

剪刀手爱德华好看吗(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导读 剪刀手爱德华好看吗文章列表:1、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2、剪刀手爱德华:剪刀怪人,一部蒂姆·波顿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3、爱而不得:剪刀手爱德华4、剪刀手爱德华:

剪刀手爱德华好看吗文章列表:

剪刀手爱德华好看吗(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电影剪刀手爱德华:喜欢是放肆,而爱是克制

哈喽大家好,这里是观影狐的妙妙屋,今天分享的是《剪刀手爱德华》。

影片讲述的是独自在古堡生活的剪刀手爱德华,被一位推销化妆品的女子佩格误闯城堡带回家后,与佩格的女儿相恋却无法在一起的悲剧童话故事。看完这个电影,你也许会释怀曾经的伤痛和遗憾。

不爱你的人,只会利用你。

爱德华是一个科学家发明的机器人,和科学家生活在古堡里,渐渐的有了心智,但是科学家因心脏病意外的去世了,甚至还没有为爱德华安装好双手,爱德华只有一双剪刀手。
一天一位推销化妆品的女士佩格误闯进古堡,她怕爱德华孤独,就将他带回了家,并且没有与女儿商量就将爱德华安置在女儿金的房间。爱德华修剪植物很厉害,就连修理狗狗毛发和为人的发型设计造型也极具天赋,几乎成了小镇上的“明星”。其中有一个人叫乔伊斯因为想要蹭爱德华的名气,多次打着需要帮忙的幌子制造和爱德华单独相处的机会,举止暧昧想要引诱他,但是爱德华不懂这种举止,所以每次乔伊斯都没有成功。因为乔伊斯只是想利用爱德华,所以不择手段的接近他,充满算计和利用的感情又怎能长久和幸福呢?答案是因为不爱。

因为爱你,所以不忍伤害你。

金的男友吉姆发现爱德华可以用剪刀手撬锁,就让金说服爱德华去打开他家仓库,因为是金的恳请,所以爱德华明知是陷阱还是去了,果然,在爱德华到达仓库准备开锁时,警察到了,而吉姆带着金逃走了,警察将爱德华团团围住。警察反复审问,但是爱德华始终不说出同伴是谁,尽管爱德华被释放了,却落得“盗窃”的罪名,小镇上的人们都对他指指点点,一改往日的客气和崇拜。最让我感动的是回家后金向爱德华道歉,承认是男友吉姆的坏主意,爱德华说自己知道,金问他为什么知道是恶作剧还去做的时候,爱德华说:“因为是你让我去的。”简单又平淡的一句话让人瞬间破防,爱德华对金的爱霎时间喷涌而出,但是金却没有感受到这份炙热的爱。

因为爱你,所以我选择放弃和成全。

圣诞节那天,所有人都在忙着庆祝,只有爱德华一个人孤零零的,他在院子里用剪刀手做冰雕,掉落的冰片像雪花一样飞舞着,是那样的美丽。金被这美景吸引,在一旁不自主的起舞。然而爱德华由于雕刻的很认真,甚至没有注意到金,爱德华的剪刀手不小心划伤了金的手,刚好被吉姆看见,他赶走了爱德华。金受不了吉姆的粗暴而提出了分手。

爱德华积压已久的情绪终于爆发,他毁坏了帮大家修剪的园艺造型,还戳破了被人的轮胎,之后躲回了金的家里。金温柔的拥抱了爱德华,吉姆看见后很生气的暴揍了爱德华,爱德华用剪刀手伤了吉姆,因此警察为了防止爱德华再次伤人,让他回古堡并且不能离开。可是吉姆却带着枪来到古堡,想要杀死爱德华,爱德华一怒之下捅死了吉姆,爱德华再也不能回到小镇,他和金进行了最后的告别,再也没离开过古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一个人带着对金的思念待在古堡里。金后面有了自己的家庭,也会经常和孩子们讲爱德华的故事。

也许他们分隔两地甚至永远不能相见,就像彼岸沙华的花和叶一样,但是彼此的爱慕和思念是纯粹的美好的,虽不能成眷属,却两情相悦彼此牵挂,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是最好的结局。

剪刀手爱德华:剪刀怪人,一部蒂姆·波顿里程碑式的哥特电影

我爱你,但怕伤害你,所以我选择远远地陪着你。——《剪刀手爱德华》

《剪刀手爱德华》相信是很多人熟悉的电影,也是童年时的回忆。那把灵巧飞舞的剪刀,那份面对爱人时的深情与无奈,至今印象深刻,温情却无限伤感。该片上映于1990年12月6日,由好莱坞著名鬼才导演蒂姆·波顿执导,约翰尼·德普出演,可以说它是一部蒂姆·波顿哥特电影的一座里程碑,很多影迷也都是借由这部作品开始了解并喜爱上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德普的。

虽然这部电影风格迥异,有一双繁杂剪刀组成双手的人造人加上恐怖灰暗的城堡展现出了浓厚的哥特风格,但在这种奇特的风格之下却蕴藏着触动人内心最柔软的温情,引发共鸣。因此该片获得了很多观众的喜爱。上映后获得第18届土星奖最佳奇幻电影奖、第45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最佳艺术指导奖以及第6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化妆提名。而且这种喜爱至今不衰,豆瓣排名87,保持着8.7的高分。

电影剧情本身并不复杂,讲述了一个半成品人造人爱德华,拥有人的心智,但因为在准备造手的时候,创造人的突然离世,导致他只能拥有一双剪刀手,孤独地生活在古堡里。他被偶然闯入古堡的化妆品推销员佩格带回家,走进了人类的世界。单纯的爱德华爱上了佩格的女儿金,金也慢慢的被爱德华的善良所吸引。然而接下来一连串的意外事件让周围的人邻居对爱德华的态度从最初的喜欢变成厌恶、恐惧和排斥。爱德华痛苦地发现,身体结构特殊的他总是好心办坏事,无法随心所欲地去拥抱自己的爱人,只会给爱人带来痛苦,于是他重新躲回了城堡,用不停雕刻冰雕的方式远远陪伴着自己的爱人。

很多人分析这部电影看到的是爱德华对金的深情,两个深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但却一直守护挂念着彼此,这份属于人造人的真挚爱情让人感动。而我却看到这部影片里爱德华为何被塑造成这样的一个形象与性格,也许正是导演蒂姆·波顿的内心世界的一个映射,所以本文我将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从刻板印象对爱德华造成的伤害、冰冷尖锐的剪刀是是导演蒂姆·波顿对孤独的另类诠释、蒂姆·波顿哥特式电影风格及电影摄影技巧和灰黑色调的完美运用方面来探讨这部40年前的电影为何至今深受喜爱。

01 外表可怕,内心纯真的爱德华,却因为人们的刻板印象,受到了最大的伤害

1、可怕外表下拥有一颗最为纯真的心

爱德华从被制造出来就生活在城堡里,并未真正接触外面的世界,所以他的内心从未被俗世所污染,如同孩子一般的纯净与善良。对于一个人孤独生活在城堡里的他,发现自己可以跟随佩格进入真正的人类世界时,他笑了,一如孩子般的纯真,毕竟没人喜欢孤独,也向往外面的世界和结识新的朋友,哪怕是人造人的爱德华。

进入小镇生活后,他想到的就是尽可能的去帮助大家,修剪景观树、帮小宠物剪毛、帮人理发,都在用他的方式回报着小镇上的人们,也获得了大家的喜爱。也正是他的善良与纯真,让最初排斥他的金也开始接受并喜爱上了他。

我觉得这部片子里最温暖我的就是爱德华的这份纯真与干净,让人觉得如同他所雕刻的冰雕一样,纯洁、清澈,让人忍不住想呵护它不被破坏,他一笑,感觉天空都亮了。

2、刻板印象下的伤害,往往是无形但却伤人

虽然爱德华已经用行动表现出了自己的善良与无害,但是当发廊老板娘勾引他失败,反而诬陷他意图强奸;金的男朋友陷害他偷盗被抓;金的男友差点撞死金的弟弟,是爱德华救了弟弟,却被诬陷故意伤人,这一切看上去多么不符合常理,人们却相信了这些人的说辞,只因为爱德华是个长相可怕的人造人。人们不顾真相的盲从盲信,打破了爱德华继续在小镇生活下去的美好愿望,最终在金的帮助下,爱德华以假死的名义回了城堡,终生不再出来。

电影虽然是夸张的艺术,但这一幕在我们生活中是否觉得很眼熟,人们对很多事情都有着先入为主的刻板印象,比如老年人是保守的,年轻人是爱冲动的;北方人是豪爽的,南方人是斤斤计较的;英国人是保守的,美国人是热情的;农民是质朴的,商人是精细的等等。

而在本片中由于爱德华是人造人,所以他的外表在普通人眼里是可怕的,尤其那一双由各种剪刀组成的双手更是容易在不经易中伤害到别人。人们总会觉得丑陋、与众不同是可怕的,容易犯罪的。所以一旦发生了坏事,镇里的所有人包括当初带爱德华回家的佩格,都凭着这一刻板印象一致认定全是爱德华做的,把他从温馨的生活逼回了曾经可怕的孤独之中。可是爱德华确确实实有一颗美丽与善良的内心,想把自己最好的给别人,只因他不善于表达被误会至此。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也经常会犯刻板印象的错误,比如对于不爱说话的同事,很多人就会觉得这样的同事不礼貌,不喜欢与人来往,也肯定不喜欢团队合作,交际、工作能力都差等刻板印象,然而事实却只是同事不爱说话,但却具有非常强的工作能力。

虽然这种伤害不像电影中爱德华那样严重,但却也在一定程度上给别人或者自己造成了伤害,所以电影除了娱乐,也要从中学会成长,我们在现实中也试着去改变一下自己的一些刻板印象,让自己能更加客观地了解分析事物,有利于我们更加理智地修正自己的行动和方案,获得最好的结果。

02 冰冷尖锐的剪刀手蕴含着蒂姆·波顿内心对孤独的诠释

1、蒂姆·波顿是好莱坞的鬼才导演,却也是孤独的代言人

很多人说喜欢蒂姆·波顿电影的人都是一群孤独的人,因为蒂姆·波顿中前斯的电影中总是充斥着一种特别的孤独感。蒂姆·波顿可谓是电影鬼才,有人说他像是美国版的王家卫,总是走着最孤独的路,拍着最不食人间烟火的影片。

蒂姆·波顿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本克,生长于伯本克郊外一个普通却怪异的家庭。幼年时,他的房间被父母莫名地钉上了很多木板,只剩下两条细缝让他看外面的世界。所以他从小没有朋友,不务正业,学习成绩也不好,但是偏偏喜欢画画和看电影,尤其是恐怖片 。而正是他童年不同寻常的经历,让他内心充满着孤独,造就了他异乎常人的思维,形成了如今独有他个人符号色彩的哥特式电影风格。

想要表达爱,却无法与人共处,是多么孤独的事情。影片中的爱德华是孤独的,一个人生活在孤堡里,没有朋友、亲人,这一幕和幼年的波顿的生活环境是如此的相似。蒂姆·波顿赋予了爱德华一双生人勿近的剪刀手,强化了爱德华的孤独,他渴望朋友,却依然排斥别人靠近的矛盾纠结心理,哪怕他拥有了懂自己、爱自己的人,却因为没有一双好的手,无法好好拥抱所爱之人。因为不是每个靠近自己的人都能懂自己,那不如远离。这些细节的暗喻引发了影迷的共鸣,都纷纷留言“我就是爱德华。”这也是大家喜欢这部电影的原因之一,因为“我”即爱德华,爱德华即“我”。

也许每个人都曾经孤独过甚至至今还在孤独中,蒂姆·波顿塑造的爱德华却像他们内心世界的自己,孤独、纯真、渴望真情,缺少真正懂自己的人,但却又怕生人靠近,所以说蒂姆·波顿把孤独人的内心世界用电影完美的展现了出来,表达了他自己与表达了芸芸众生中同样孤独的人。

2、金的出现,是蒂姆·波姆对于孤独之外的一丝期盼的隐喻

金在电影中是爱德华的心中挚爱,是爱德华一生的信念和追求,也是他孤独生命中唯一的光亮。这也许正是蒂姆·波顿心里的期许吧。

孤独的人并不是真正喜欢孤独,而是只想遇到一个真正爱他、懂他的人。就像影中的金对于爱德华一样,在一片雪花中,如同天使一般的金,把爱德华从灰暗的孤寂中拉了出来,点亮了爱德华的天空,她能了解爱德华内心的全部苦楚与及他的美好,视他如珍宝,让爱德华明白了爱的真谛。如果有人曾经和爱德华有过类似的经历,也许更能看懂这部影片。

金对于蒂姆·波顿来说也是他孤独内心中最美好的愿望与象征,爱德华似他,他似爱德华。他把自己内心对美好的期许与愿望化身了金,也许那个时候的波顿是孤独的,但也期望着有属于他的金出现。

03 蒂姆·波顿的哥特式电影风格是大家喜爱他的原因

1、蒂姆·波顿的哥特式风格电影成为了他的个人符号

哥特式(Goth)最早是文艺复兴时期被用来区分中世纪时期(公元5-15世纪)的艺术风格,以恐怖、 超自然 、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荆棘、黑夜、诅咒、吸血鬼等为标志性元素。哥特式风格用黑暗、恐惧、孤独、绝望的艺术主题,来往于内心世界神圣与邪恶 的边缘,描绘在爱与绝望之间的挣扎,嘶叫的痛苦和清醒。

哥特电影起源于1921年,一位名叫克里斯滕森的瑞典人拍出了一部名为《历代的巫术》的电影,这部电影里,异教、死亡、巫术等阴暗元素第一次成为电影的表现主题。而《剪刀手爱德华》则代表着哥特电影复兴的大幕在好莱坞被彻底掀开了。

蒂姆·波顿喜欢追求怪异、前卫、黑暗的境界,是美国勇敢、有想象力和具创新精神的电影人之一,有着奇幻而富有激情的想象和独特的视觉风格 。其作品怪诞不羁,却有着让人着迷的魔力。华丽而颓废的哥特风格是他被人称道的特点之一 。

提到蒂姆·波顿电影,大家会想到“哥特”、“黑暗”、“古怪”等词汇。依仗着夸张的色彩,古灵精怪的人物,风格迥异的服饰,让波顿作品一次次打动观众的心,触及人们的泪点。而在这些暗黑、孤独、哥特风、千奇百怪的想法和创意之下,蒂姆·波顿的镜头里从来不缺少对世俗另类的想法,以及打破常规的角度,在他看似糙汉的外表下,内心却像孩子一样保持童真。这也是人们着迷于蒂姆·波顿电影的重要原因。

2、约翰尼·德普这个最佳搭档,是蒂姆·波顿经典中不可或缺的因素

《剪刀手爱德华》的成功也不得不提到爱德华的主演约翰尼·德普,他和蒂姆·波顿借由这部电影,开启了多年的合作,从《剪刀手爱德华》到《断头谷》、《理发师陶德》等多部电影,默契也就在这一部部电影中建立,提到蒂姆·波顿就总会让人想到约翰尼·德普。蒂姆·波顿能描绘出自己想要塑造的奇异世界,而约翰尼·德普却能完美准确演绎出波顿的心中所想,在我眼中两个天才的合作才成就一部经典,缺一不可。

并非说他们两离了谁都不行,但总觉得他们两在一起才是最佳的合作。期待有一天蒂姆·波顿和约翰尼·德普能够再次携手,在他新的作品里,我们能够找回从前熟悉的感觉,满足影迷的愿望。

04 电影摄影技巧和灰黑色调的精准运用更加突显了哥特风格

1、斜角镜头的运用,增加了电影画面中的疯狂和不安感

斜角镜头,好莱坞行话称“Dutch angle shot”,意为“德国式镜头”,来源于3、40年代德国电影对这种镜头的大量运用。斜角镜头拍摄时摄影机在垂直方向上倾斜,最终这会导致银幕上的对象的倾斜,失去平衡感。通常在表现古怪、狂躁、暴力、不安、惊险、醉酒等特殊情境时会采用这个手段。在剪辑时如果将左斜镜头和右斜镜头依次组合,会产生更强烈的效果。

在《剪刀手爱德华》中,导演蒂姆·波顿选择使用这种镜头方式,增加了画面的疯狂和不安感,隐喻着爱德华的内心。斜角镜头只是一种通过倾斜摄影机,让观众感到有趣的手法,而且也能感觉到这个镜头背后更深远的意味,导演在剧中用这个镜头的拍摄方法向观众展现了爱德华孤独的居住环境和内心的不安与恐惧,看到这个风格的城堡,我总觉得也许这个是蒂姆·波顿小时候被父母用木板关在家里时候,他脑子里出来的城堡吧。

2、灰黑色调的运用,准确表现了爱德华的内心世界感受

在这部电影中,蒂姆·波顿采用了大量的灰黑色调,来向观众展现爱德华的内心世界。而这种色调的运用却是暗含在影片中,反复展现,用色彩引诱着观众情绪随着产生变化。

哥特造型的古堡以深灰色为主色调,白天是是深灰,夜晚是偏于黑色,表现了古堡的古怪、肃穆、庄严与神秘。

爱德华的装扮是以黑色为主,代表了距离、沉重、坚硬,正如同爱德华的性格一样。

对比进入小镇后的粉色暖色调,爱德华及其身处的城堡都以黑、灰、银色等暗色调为主,这种地比突显了爱德华内心世界的孤独,及最后不得不远离人世,远离挚爱的沉痛心情。

总结:

虽然蒂姆·波顿有很多不乏大家津津乐道的优秀作品,但我个人却觉得《剪刀手爱德华》是他的经典代表作,这部作品也奠定了他哥特式电影风格,也是大家熟悉他的开始。如果你想了解这位天才般的导演,那我建议你从这部影片开始,古怪的造型、梦幻的剧情、孤僻的人物性格无一不是蒂姆·波顿电影的特点体现。同时他总能在这些哥特式怪诞风格之下,悄悄埋下的温情的种子,不经意萌发触碰观众内心,由此感动。

爱而不得:剪刀手爱德华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没有看《剪刀手爱德华》之前,我以为这是一个理发师的故事。

看了之后才知道,爱德华是会理发,不过他是一个人造人,且没有制造完整,因此他才有一双缀满大中小号剪刀的手。

悲剧由此产生。

即便爱德华极有艺术天分,园艺修剪水平一流,还是个顶级的发型师,为众人提供了一流的服务——然并卵,当他的剪刀手给人带来伤害的时候,大家都开始不能原谅他。

外面的世界果然容不下他。爱德华愤怒又难受,剪刀手让他不敢拥抱心爱的姑娘,因为担心她受到伤害。

他可以最终反抗从而杀死从头至尾对他抱着敌意的暴力狂情敌,却无法在俗世中与心爱的姑娘长厢厮守。

结局就是,暴力狂前男友死了,姑娘告诉大家爱德华也死了,为这场闹剧划下句号。

从此,姑娘继续俗世中的生活,爱德华隐居在山上的古堡,只有圣诞时分爱德华一边回忆一边用剪刀手制造和姑娘有关的冰雕时,那纷纷扬扬飘落的碎屑成雪,变成姑娘此生仰望的风景。

有人认为这剧毫无优点,有人却直接看哭。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又很荒诞的悲剧,但是却让人感到长久的绝望。

这个世界本来就处处让人绝望。

爱而不得,完美下的缺陷,永恒的遗憾。

饰演爱德华的约翰尼·德普,虽然影片中的造型让人看不清他的本来面目,但他的动作和眼神都极为传神,令人难忘。

而他后面在《加勒比海盗》里饰演的杰克船长,更是成为经典。

他拥有迷一样的魅力,拥有令人无法抵抗的眼神,不是仅用帅来形容的。

剪刀手爱德华:蒂姆.波顿典型的哥特艺术风格电影

一提起“哥特式风格”,大家并不陌生,这种艺术风格最早应用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以教堂为代表的建筑上。

这种建筑在外形上表现为尖塔,拱门,大窗户,彩色玻璃以及繁复的外墙雕塑等特点,是一种庄严,有仪式感,辉煌的美学艺术。

哥特风格建筑

哥特风格教堂内部

后来,这种哥特艺术风格经过不断地演化,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到文学,音乐甚至是电影领域,所呈现出的艺术氛围也更加的多元化,比如表现为恐怖,毁伤,神秘,黑暗,孤独和绝望等艺术特征。

在文学领域,像以十九世纪的诗人拜伦,波德莱尔等为代表的诗歌中,会经常会出现描绘死亡,乌鸦等体现黑暗、恐惧的内容。

而对于哥特风格的音乐,在20世纪则完全走到了朋克音乐简单浮躁和反叛的对立面,呈现出晦涩,压抑和哀伤的情调。主要代表音乐像英国的《治疗乐队The Cure》的相关作品,曾经以深刻和凄美的音调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喜爱。

《治疗乐队》主唱罗伯特.史密斯

谈到哥特电影,不得不说的就是美国导演蒂姆.伯顿的开山之作《剪刀手爱德华》,该部电影融入了大量的哥特元素,可以算得上是哥特风格电影的代表作。

之所以说它是哥特电影的代表作,是因为它不仅融合了所有我们认为的属于哥特风格的相关元素,并且还创造出了一种流行文化。

这部蒂姆.波顿1990年首次与约翰.尼德普合作的电影,获得了第45界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的最佳艺术指导奖。

1958年出生的蒂姆.伯顿从小性格孤僻,并且有自闭倾向,喜欢追求黑暗和怪异的境界,这对他后来的导演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对他导演的电影风格总是冠以华丽而颓废的哥特风格。他善于运用夸张的色彩,迥异的服饰塑造古怪精灵的人物。

剪刀手爱德华的素描像

蒂姆.伯顿导演的电影除了这部《剪刀手爱德华》,还有《艾德.伍德》《僵尸新娘》《爱丽丝梦游仙境2:镜中奇遇记》等,这些电影都以其充满奇幻和怪诞的视觉风格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剪刀手爱德华》讲述的是一个科学家在古堡里制造出一个具有人类情感的怪人,起名爱德华。拥有剪刀手的爱德华独自生活在古堡里,直到后来被一名误闯城堡的女子佩格带回家。最后与佩格的女儿相恋却无法在一起凄美的故事。

作为一部蒂姆.伯顿典型的哥特艺术风格电影,接下来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哥特艺术是如何在电影中被成功运用的。

电影宣传图片

(1)古堡元素是哥特艺术的一种体现

古堡,作为欧洲历史上主要的建筑,始终保有着庄严而神秘的建筑气质,带给人们丰富的想象空间,与教堂一起成为哥特艺术建筑风格的代表。也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哥特文学和哥特电影当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吸血鬼和变态狂的故事似乎总是适合发生在古堡里。

《剪刀手爱德华》这部电影的主人爱德华正是在这种古堡中产生的人物。他被一位鲜为人知的隐居的科学家发明出来之后,由于科学家的意外去世,未完工的爱德华的双手只能用剪刀来代替,成为具有科幻色彩的“剪刀手爱德华”。

影片一开始就描绘和渲染了山顶上古堡的破败,荒凉和恐怖,再加上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机器,更是让古堡散发出阴森的气息。这些氛围与影片中即将出现的身世奇特造型古怪的主人公爱德华的气质相当吻合。

电影图片--古堡

可以说,古堡本身所营造出的特殊氛围也让它成为哥特艺术或者说哥特文化里一种标志性的符号,对于满足人们的猎奇心理,表达和传递一种颓败凄美的艺术美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超现实主人公“爱德华”本身具有的哥特艺术元素

所谓的超现实主义是指:力求突破逻辑与真实的现实观,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和梦的经验相柔和而展现的一种真实情景。通俗的解释:比如一只瘫软的玻璃杯子,瘫软现象和玻璃杯在现实世界都是存在的,只不过进行了不可思议组合,这就是形成了超现实主义或者叫超现实手法。

《剪刀手爱德华》这部影片里的主人公爱德华就是个典型的超现实主义的人物,这种超现实主要表现在他的造型上:有一双锋利的剪刀手。

当然除此之外,导演也赋予了爱德华独特的外表:梳着乱蓬蓬被称为“蜘蛛发”的头型,面色苍白,有着浓浓的黑眼圈,脸上还有一条条他自己不小心用剪刀手割破留下的伤疤。

这种诡异而另类的造型显然就是哥特文化的一种演绎形式,包括上面提到的英国《治疗乐队》的主唱罗伯特.史密斯早在《剪刀手爱德华》前10年就已经打造出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恐怖形象,以便和乐队那些带有伤感和绝望的调性相匹配,营造出一种纯粹的哥特音乐艺术氛围。

电影图片--剪刀手爱德华

除了爱德华在造型上的超现实之外,他的性格也像一个自闭症的孩子,不爱说话。整部影片他的台词很少,只有几句话,都是约翰.尼德普用自己特有的魔性的笑容和眼神来展现爱德华的内心。

同时剪刀手爱德华又是纯真而善良的,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和热心的来帮助小镇居民们修剪园艺,不计后果的答应心爱的女孩“金”撬门入室。

影片对剪刀爱德华这个角色基调的塑造,本身就注定了这是一个充满了矛盾和危险的超现实主义形象:拥有爱的情感却又无法拥抱触摸爱人;有一颗善良的心灵却拥有古怪恐怖的外表;有孩童般的单纯却要面对世人复杂险恶的内心。也许正是这个凄美伤感的超现实的哥特式人物,为影片带来了独特的艺术感染力。

影片图片--爱德华

(3)故事情节本身的荒诞离奇所呈现的哥特元素

荒诞和离奇也是打造哥特文学或是哥特电影常常引入的元素,比如1994年由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夜访吸血鬼》和同年由杰克.尼克尔森主演的《狼人生死恋》都是充满着诡异离奇的氛围,打造出夸张,奇特的哥特艺术主题。《剪刀手爱德华》这部影片在剧情的设计上也不例外。

影片本身描写了这样一个爱情故事:剪刀手爱德华爱上了好心的推销员的女儿“金”,他看“金”的眼神里充满了欢喜和柔情,这也让他毫无“人味”的面目,因为有了爱而变得有了生机。爱德华为了心爱的“金”宁愿做任何事情,也会为“金”与前男友的亲密举动心生嫉妒,这些都是爱情中最常见的美好的情感。

同时,女孩“金”由最初对爱德华外形的恐惧,而慢慢被他的纯真和善良感所感动,也爱上了敢做敢当,为爱可以赴汤蹈火的剪刀手爱德华。但是人们对爱德华的误解不得不让爱德华逃回了城堡。

由于爱德华本身情况的特殊性,也使他们的爱情注定会成为一段没有结果的传说,他和"金"只能把这份爱默默的珍藏在彼此的内心。

电影图片--爱德华和金

真挚动人的情感配上离奇和荒诞的故事本质,这就是哥特电影剧情所来带的既凄美、高贵,又包含对美好向往的艺术魅力。

结束语

哥特艺术经过这么多年的传承和演绎,无论是在内容和表现形式上都有了更广泛的应用和发挥。

但不管如何演绎,总是离不开试图通过对黑暗,神秘,绝望,恐怖甚至死亡的表现来达到一种美感的转化。

从这一点来讲,《剪刀手爱德华》是一部把哥特元素运用得非常成功的影片,同时也使电影里的哥特元素成为了一种流行文化,比如现在的年轻人迷恋黑色的服饰,化烟熏妆和梳爆炸头等等。

导演--蒂姆.波顿

哥特电影作为哥特文化传承的一个分支,导演蒂姆.波顿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与约翰.尼德普和海伦.娜邦汉.卡特形成了哥特电影的铁三角,开创出了蒂姆.波顿哥特风格的一系类电影,给热爱哥特艺术风格的人们带来一种独特而华丽的精神享受。

(全文完)

春城花草香,听风赏雨,采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轻松有趣的时光

近百万人打满分!这部少儿不宜电影到底牛在哪?

谈起爱情你脑海最先浮现哪些词语?

温暖、美好、浪漫、小清新。

确实,印象中的爱情本就饱含对未来的渴望、对美好的遐想,所以多数爱情片也总是充斥童话色彩、浪漫气息。

如《泰坦尼克号》,尽管结局悲怆,但却无法掩盖电影骨子里的烂漫柔情,再如《怦然心动》,更是纯粹美好象征爱情里的小确幸,可有部电影却打破了大众对爱情片想象。

那就是1990年蒂姆·波顿执导的《剪刀手爱德华》,影片迄今上映逾三十周年,但在影片被封为影史经典、爱情圣经同时,其哥特式风格、暗黑画面却显得少儿不宜!

关于《剪刀手爱德华》少儿不宜,还有个插曲。

话说在《剪刀手爱德华》演职员表里,后街男孩的成员尼克·卡特也曾在影片出现,作为上世纪九十年代最成功的乐队之一。

当时十岁的尼克·卡特出现在电影里本是很开心的,可实际作为演员他却无法独自去影院观看!

为什么?因为电影中暗黑基调、哥特式风格太毛骨悚然了,所以根据美国电影分级制度,《剪刀手爱德华》被定义为PG-13级。

也就是说13岁以下孩童是禁止观看的!

一部爱情童话怎么就拍成了惊悚片?

在这方面不得不提影片导演蒂姆·波顿,作为当代最具个人风格的艺术大师,同时也是好莱坞名声显赫的鬼才导演,蒂姆·波顿的电影总是显得另类、怪诞。

如2012年创作的动画《科学怪狗》,按理说作为迪士尼动画影片应该老少咸宜,可实际上或色调黑白、或怪狗形象浑身缝合着线,这种突兀设计都让电影弥漫着一股诡谲跟压迫感!

之后蒂姆·波顿执导《佩小姐的奇幻城堡》也是如此!

同样本应唯美绚丽的奇幻片,但在蒂姆·波顿的设计下,或无面人双胞胎、或骷髅人等元素,电影在呈现上总会给人一种充斥恐慌、阴霾、死亡的恐怖感!

当然《剪刀手爱德华》里这风格同样明显。

这点其实从爱德华形象设计便窥得一二,一般电影中机器人形象总是笨拙可爱,可蒂姆·波顿设计的“剪刀手爱德华”,却长着一双剪刀手、面色惨白、眼窝深陷,第一印象总是让人感到莫名的惊悚恐惧!

除此外影片中斑斓建筑跟超现实场景,亦是哥特式风格鲜明、沉重且略显压抑,而这也让人如坠入黑暗古堡世界里!

所以这也导致很多人最开始是将其当作恐怖片看的。那么如此暗黑、压抑的视觉风格,凭什么又被评为影史最真挚、美好的爱情片呢?

其实就像影评人对波顿的评价一般。

虽然波顿电影表象是暗黑,但内核却是美好跟温暖,这点呈现在剧情上就相当有说服力!话说在隔绝于世的古堡里,有个擅于发明的发明家,而他最引以为傲的就是创造了爱德华。

爱德华是个有剪刀手的机器人,可遗憾的是没等全部完成科学家就去世了!于是爱德华只能独自在这座古堡生活,直到有天推销员佩格无意闯进这个古堡里。

要说她也真是心大!看到爱德华后她不仅没被吓到,反而母爱泛滥决定要将可怜的爱德华带回家。

慢慢的爱德华却成了小镇上的名人。

为什么?原来他的剪刀手还有好多隐藏技能!简单的开锁、开易拉罐自然不在话下,而搞点花卉修剪、当烧烤架更是小菜一碟,

更重要的他还有个老少通吃的技能,那就是能给宠物、给隔壁邻居搞发型设计!这技能简直是十里八乡阿姨们的福音!

于是所有人都开始接纳他、喜欢他,甚至有个老阿姨还主动脱衣服色诱他!天啊撸,这一般人谁吃得消?可爱德华却拒绝了阿姨示爱!

难道嫌老阿姨太老?可能也有这个原因吧!

但更关键的是他心中已有爱人,那就是佩格女儿金!

尽管金有了男朋友,他跟金之间也有不少误会,但爱德华却依然选择默默守护她,哪怕这段爱意永远等不来美好结局!

从剧情来看,这确实是部纯情的爱情片。

本应生活在不同世界的两人,因为一场意外跨越了道德、跨越了偏见,然后慢慢的相识、相知,逐渐向彼此心灵靠近。

可世俗的羁绊真的很难被打破,这也冥冥注定了这段爱情终将无疾而终!果然面对世俗偏见、面对人性冷暖,从被追捧到被陷害爱德华境遇也瞬间转变,而随之等待他的则是与心爱之人渐行渐远。

世间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此,我如此爱你,却无法用双手拥抱你,更无法与你厮守终生!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凄美苦涩的爱情悲剧。

在现实生活中同样心酸!

在影片中饰演爱德华的德普、饰演金的薇诺娜在现实中也是情侣,他们因《剪刀手爱德华》结缘,那年德普25岁、薇诺娜17岁!

原本俊男靓女,本可成就影史一段佳话。

却随着两人名头正盛,他们的恋情也饱受大众质疑攻击,后来薇诺娜还患上抑郁症,最后两人在已订婚的状况下依然没能最终走到一起,然后和平分手!

所以电影也好、现实也罢,在折射凄美悲剧、人间冷暖的同时,更重要的让我们看到了爱与孤独的母题!

正如《剪刀手爱德华》的灵感源于波顿十多岁画作,爱德华一角就真实表现了他当年难和周围人沟通的心境,

这正如影片中的爱德华、现实中的薇诺娜。

我如此爱你,如此想拥抱你,但面对世俗跟内心交锋,却怎么也融入不到你的生活了,所以离开才是最好结局!

所以波顿要讲的看似是爱情跟现实的交锋。

真正想要探讨的则是人性本来孤寂的处境!

在当下这种孤寂更是大多数人生活常态。

尤其是那些孤僻、自卑的人,他们一边渴望爱,一边却难融入集体与孤单为伴!影片中爱德华就是如此,虽然他不苟言笑,但内心却依然渴望爱与被爱,所以在佩格带她回家时,坐在车上的他开心像个孩子。

所以当金有求于他,他便会为此拼上性命!

爱德华所需要的,与其说是一份爱情,不如说是一份被在乎、被重视的安全感,而那也是人能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意义!

可在这世上有太多人生活在孤独中。

他们渴望热烈的欢愉、渴望脱身于心防的囹圄,能够勇敢的拥抱这个世界,可事实上,这个世界总会让我们受伤。

所以才会有那么多抑郁症患者,一方勇敢卸下心防,一边却要面对世俗诘难,更可惜的是这种抵抗大多没有好结果。

正如爱德华,终要在世俗的碾压下躲藏到那个角落!正如薇诺娜,为爱人勇敢抵抗世界也难战胜内心!

可即便如此,我们还是要抵抗啊!

哪怕会遍体鳞伤,哪怕会很简单,但也不要放弃对这个世界的抵抗,毕竟当我们熬过漫漫长夜,总会等到灯火阑珊。

而我们,总要相信自己终能等到那一天,告别孤寂、告别恐惧,勇敢的迎接新的世界、新的爱情!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